大语文教学观

2024-10-20

大语文教学观(共12篇)

大语文教学观 篇1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大”的本质是语文教学对文化、生活的有效容纳,对思想、艺术的有效同构。它的精髓是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它的最终目标是在不断丰富、变化的广阔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下,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的多翼展开,增加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人文品格。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可以说,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阅读教学观,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与时俱进,阅读教学必须大语文化。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了。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至今未能在实践上完全消除。尽管叶圣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读得少,看得不够,感性认知无从积累,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对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接触和深刻感悟,阅读能力怎么会形成呢?

《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应该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仅靠课堂阅读,所得信息已显得十分有限,而且处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较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他们的阅读又显出严重的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开展大语文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广泛阅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知识,就一定要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语文老师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环境,让我们的学生在大语文阅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将来才能真正做到广积薄发,厚积薄发。

二、遵循原则,实现大语文阅读教学。

1、联系生活是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丰厚土壤,也是语文学习发展的大舞台。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将语文阅读教学置身于广阔的生活天地,联系生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以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情思,赋予其超出课本的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 , 在学习《敬 畏自然》时 ,向学生介绍2009年,我国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情况,出示一组西南大旱造成严重灾害的图片,与南方的水灾图片形成对比。教师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频发的水旱灾害,大多数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应当学会敬畏自然。这样,将阅读教学放置于广袤的生活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继续联系身边的事情,触发学生内心,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寓教于乐、寓学于玩,是大语文阅读的特点。

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对文言文阅读尤其反感,其主要原因是语文阅读的应试性与快餐式,影响了语文阅读的快乐体验。一项调查表明:人的成功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其中智力因素的影响仅占百分之二十,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却要占到百分之八十。可见非智力因素是影响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比如,在学习《猴王出世》时,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并展示一组图片,增加课文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探究的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对课文的阅读。

3、大语文阅读注重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大语文教育推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公民诺贝尔奖零的记录。人们对莫言的获奖褒奖最多的莫过于其写作的独立性和独特个性,这正是我们的教育中所缺乏的。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与课文对话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包含的内容,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然后让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修辞、主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种信息源解决自己的疑惑,支持学生借助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挑战传统观念的问题,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体验,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束缚。

4、大语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注重知识扩展。

大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知识的扩展,可以采用参读与活动两种方法。所谓参读法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除了阅读课本之外,再精选一部分文章参考阅读。参读的文章与课文的关系可以是类比、对比、导引、印证、补充、评价等,以拓展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活动法”是通过语文活动,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这两种方式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三、构建大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1、大语文阅读有利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中外著名作家的情况简介、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仅靠课堂教师的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不足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课文中有些名著选段,仅靠课堂的两三个课时的讲解,也难免断章取义。广泛的课外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如讲《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我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法布尔:他是法国昆虫学家,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民家庭,家境贫困,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他却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他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年, 《昆虫记》第一卷出版。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里,他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

2、大语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大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广泛的、认真的、主动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头脑中才会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会“下笔如有神”,才会洋洋洒洒,溢于笔端,才会联想丰富、妙语连珠。因此,开展大语文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大语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大语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阅读的过程是个思维的过程,当学生聚精会神地阅读,实际上是在不断思考、想象、判断、推理、评价的过程。学生经过怀疑、思考、发现、创新,进而有新的思想认识,树立新的价值观,大语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解释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多样阅读的机会,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广泛阅读,丰富体验,让他们的思想在书籍的海洋、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正如作家肖复兴所言:“能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不仅学习语文课本,还要把日常生活作为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把日常见闻当作课外阅读的一部大书,将课外与课堂有机结合,在生活中自读,始终走在大语文阅读的路上。如此,阅读教学必将走向成功的彼岸,学生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为终身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大语文教学观 篇2

当然语文课堂离不开字词,这点我们语文教师都注重了。但练字常常只挂在嘴上,叫同学买“庞中华”,让他们在上面描摹,这当然好啊。庞大师的书法,实用性很强,要他们临摹也没错。可我们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模仿能力都有限,如果只一味喊他们写,效果并不见佳。我曾做过实验,光喊不练,不得要领,到头来他们是在敷衍我。你须得在黑板上示范,眼见为实,他们才信服你,认真练习。教师书写前,须对字进行推敲,它们的比例,勾画了了。除此之外,教师平日书写,也是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练就一手漂亮书法很重要。

我前面说了,学生“偷学”,这种现象要不得。学校要大大方方把阅览室开启,不能是为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如果哪位同学能把《红楼梦》阅读下来,把《诗经》看了下来,难道它还抵不上你初高中所有的教材文本吗?我一直强调,课本只是范本,让我们的教师指导阅读,达到举一反三的阅读效果。如果他们能模仿阅读,可以说跃入了大语文的海洋,开始尽情遨游。如果谁能随心所欲,大胆泼墨,写出漂亮的文章,配以娟秀的文字,你说他的语文水平能低吗?

可惜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大多只知道语文是课本,让同学们把课本弄懂就行了。难道真的弄懂了吗?前些日子,参加国培,有教师上《蒹葭》一文,当大家都在为她喝彩时,我说你们弄懂了吗?蒹葭苍苍,“苍苍”二字,课本解释得非常好,茂盛的意思。可我们的教师,硬把它说成萧条的清秋节,芦花飘飘,白茫茫一片。振振有词,参考书中是这样说的。且不想去如何评价那些“专家”,他们说后面的内容,我们就知道是秋天啊!如白露为霜。是啊,人们一想到霜,非秋天莫属。那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又如何解释?为什么要写成白露,不写成霜。你们谁见过清秋时节,芦花白茫茫的,还很繁盛的?当然霜是有的,可作者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写白露?如果不是前年初春,一天清晨,我亲眼所见,我也会与同志们一样,说那冷落清秋节,也会想到霜。可我还想不通,蒹葭繁盛,郁郁青青,咋又会是秋天呢?

那天清晨,我很惊奇,已是春天,还打霜?也是无意间,我想触碰那雪粒子。就在我手触碰那一刹那,我惊呆了,这哪里是霜,是晶莹剔透的露珠。珠很小,当时我很震撼,突然想起《蒹葭》里的句子,我似乎明白了什么。环视周围的芦苇,繁盛嫩绿,一切都明白了。“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深入生活有多可怕。遗憾的是,如我们老师所说,还有那些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专家”们,还在书写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秋节。却不知“白露为霜”的“为”是像的意思。这里是比喻,说“白露晶莹剔透,洁白的像霜一样。”后面的“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也就好说了。意思是“白露没被太阳晒干呢”。

嗨,语文学科如出了问题,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很大。语文是百科之母。说说物理学吧,我们很多学生害怕物理,我也跟他们聊过,他们很少有把物理课本里的字通读完毕。能张着耳朵听的就算不错了。在老师再三交代下,记住定理或公理什么的,再有就是牢记公式。他们缺少自主研究,钻研文字的习惯。这样的学生,你们说培养出来有什么用。我们平时天天喊口号,要素质教育,一天到晚死背“青蛙”(生物),死啃“甲骨文”(历史),熟读“南极洲”(地理)等,有用吗?一旦他们形成了语文能力,比四大名著学习起来不就容易多了?当然,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我们的教育制定者,已注意到它的问题,在小学、初中把它们作为考察科目,不影响“芯片、量子学”(物理)。我们的执行部门,他们是不会去动这脑筋的,只觉得素质教育来了,大肆宣传,喊得震天响,就差没出动宣传车,满大街跑了。如果你真问他什么叫素质教育,他也会给你整些高深的理论,言辞凿凿似乎有理。可真遇上同学们欲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却又百般阻挠,说这不安全,那也不安全。不过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这安全的担子太重,责任忒大。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在教室里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呆若木鸡,还不如走入现实,看过究竟效果好。有的同学不敢大声说话,怕音调不准,何不让他们去夏令营走走,与外界一接触,就知道普通话有多重要。他们回来就会注重读音的准确性,也就会在任何场合,敢大声练习说话了。诸如此类的事太多了,如物理学,说到电,我们老师当然要在实验室做,不能老是拿手电筒灯泡做实验吧!何不用220v电压做实验,让他们该注意什么,这样他们回家就有实用性,也不是我们过去常说的“书呆子”。

重提大语文教学观 篇3

放假了,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阅近期的《中国教师报》,“张孝纯”一个曾经多末熟悉的名字立即跃入眼帘,随即他所创立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浮现于脑海。1985年,张孝纯老师主持的“大语文教育”实验获得成功并在全国推广。

张孝纯老师在理论和实践上构建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体系。他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系统的、能动的和有力的训练。大语文教育体现为“一体两翼”的特征——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活动和利用语文环境作为两翼。

这种教育思想和模式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长久以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语文的封闭式局面,把语文教学引入一个高远廓大的境界。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97年在《齐鲁晚报》一场关于语文的大批判、大讨伐,热闹空前,甚至有人还指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

尽管措辞偏激,细想似乎有点道理,于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便成了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思考、一直探索的问题。我认为,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带来了语文教学万紫千红的大好形势。

虽然25年来大语文教育思想不断充实和完善,愈来愈多的被人们所认同。但是针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状况还有重提的必要。我认为大语文教育观应包含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等方面。

1 大教材观

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与阅读要求,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

“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从报刊杂志中学,从影视中学,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不少老师在所教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这些书,有学生捐的,有老师个人收藏的;有学生集资从书店和旧书摊上购得的。书不嫌其旧,无破损缺页,利于阅读就来者不拒。这样一来,学生阅读的兴趣倍增,知识面开阔了,课余生活充实了。阅读量大了,语文水平也随之提高。

当然,提倡“大教材”观,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我们应该处理好其间关系。笔者主张以课本为主导,教材是个例子,通过教材学到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

没有广泛的阅读,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

2 大课堂观

《语文学习》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五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

现在,许多语文老师主张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课内于课外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它们相辅相成,无主次之分。

在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阵地”。目前,有许多学校相当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将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来抓。例如办墙报,成立文学社,出校刊,建立校园广播站(电视台),举行读书比赛,成立演讲、朗诵协会等。语文活动大有天地,大有作为。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社会生活已不再局限于“上学路上、回家路上”了。它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员了。此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游历探险、社区服务等。这些对于他们迈出人生第一步乃至一辈子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四十五分钟,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应大胆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作业堆;应奔向图书馆,奔向大自然,奔向广阔天地,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3 大教法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顾之川认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一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老师对课文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三是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讲多练少,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满堂提问,追求表面热闹,本末倒置,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

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笔者赞同“授之以鱼”的观点。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正如叶圣陶所言:“教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确立地理课程观,实现教学大转变 篇4

一、重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因材施教为方法的现代教育理念。它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培养的角度看,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才能造就出创造型人才。从教育模式的角度看,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同时也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与想象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其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增长创造才干,特别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个性品质,发扬开拓创新精神,从而实现课程目标,实现教学方式的大转变。

二、借助多媒体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备课中经常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进行整理,设计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例如:谈谈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课堂上先播放视频,蒙古地区某农村的今昔对比,被风沙逐渐掩埋的土地,灌溉田地取水浇水的困难,沙尘暴的经常侵袭,当地居民诉说被迫迁徙的无奈。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对荒漠化问题的讨论,探究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顺理成章地提出。接着进入信息搜集阶段,学生可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教师也逐步向学生展示关于西北地区的案例资料,丰富、完善学生的资料。如西北地区地图,西北地区气候资料、稀疏的植被图片,土地被风沙掩埋,村庄被吞没,经济损失的数据,三北防护林等。有了这样的具体资料,学生就能从“原因、危害、治理”三方面探究解决的办法。

三、GIS在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借助GIS的功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GIS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让文件管理、数据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储存、数据表制作、制图工具使用、数据表达和分析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如学生能学会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学会利用卫星图像与航空照片等遥感数据获取信息,学会通过网上查找相关数据,学会利用影像软件,学会制作多媒体作业,并对这些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深层次地利用GIS辅助教学,可引导学生利用GIS探索各种科学领域。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GIS,用适当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培养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用GIS主动摸索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为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提供充分的条件。

四、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

新课改为高中地理教学制定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了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的整合实现的过程。要实现这个过程,不妨分为这样几个步骤:(1)抓住过程与方法是关键。从“三维目标”的具体操作可以看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性的,而“过程与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抓住“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就容易让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得到落实,从而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2)重视“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担负着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不可能脱离具体内容与特定的情境,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在知识的建构与过程的体验中潜移默化,逐步感悟与陶冶。

五、在教学中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就要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教师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所以,我们应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高中地理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已有的经验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去体验、感悟,乃至探究、发现、解决地理问题。从高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来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教的作用逐渐减小,越来越多地依靠学生的独立性。所以,地理教师在教的同时,更多的是要考虑学生的学,教师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学习方法,理解学习过程。要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必须突出新课程的特性。加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不直接给出结论;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通过文本、活动与自学、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大语文教学观 篇5

实      验      方       案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整体发展能力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怕语文、怕作文”的现象在大量学生身上存在。因此制定出以下教改实验方案。

一、实验课题:树立大语文观,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课题来源:引进和自生。

三、实验目的:树立大语文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实验周期:/9--/7

五、实验对象:升入三年级的学生,知识基础、男女生比例、个人素质等方面均与同轨班相仿。

六、实验过程:

(一)准备阶段(1999/4--1999/8)

1、学习理论知识,熟悉实验过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实施细则。

2、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全面的分析,摸清现有图书的情况并收集相应的图书。

3、分析所有实验教材,找准读写训练重点,确定读写结合点和着力点。

(二)实验阶段(1999/9--2002/7)

1、课堂教学方面:

(1)深刻挖掘教材中可利用因素,重点分析较典型的段落、篇章。交给学生分析方法,写作规律。并根据训练重点制定相应的阅读练习和仿写。

(2)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好的段落,如:写景、写人、状物、总分总结构、运用关联词语的,像有的……有的……、先……然后……接着……最后……等等。

(3)分小组训练。把班内作文水平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内,针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作文质量的要求和不同密度的要求。多写多练,坚持经常。即可便于管理,看出效果,又可促进交流,取长补短。

(4)分形式训练。

〈1〉看图练说。说文是写文的基础。说的`内容有:挂图、投影片、课文中的小图画等。说时要有指导,要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后练写。

〈2〉看图练写。在说的基础上进而过渡到写,循序渐进,由指导到不指导。

〈3〉随教学训练重点,布置阅读和写作训练内容。

2、课外训练方面;

(1)增设课外阅读课,时间为每周两节,保证时间,开架阅读。每次课结合10分钟的指导课,指导课包括:

〈1〉图书品种介绍课。教师有指导性的介绍适合学生口味的书籍。

〈2〉读书笔记指导课。分类指导读书笔记的写法,包括摘抄型、感想型、提纲型、评价型。要求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笔记本。

〈3〉精读品析课。教师选择针对性较强的篇目指导学生分析写作方法,结构特点。并进行仿写。

〈4〉读书心得交流课。教师组织学生自主交流读书的感想和体会,锻炼说的能力。

(2)结合阅读课做好读书笔记。根据学到的写读书笔记知识写读书笔记。教师定期检查和展览。

(3)每月增设一节手抄报课。每节课先指导如何制作手抄报,包括版面设计,确定主题,选择材料。

(4)每周一、三、五的早自习组织十分钟演讲会,提前布置演讲任务,演讲内容包括学校新人新事,自己感想,读书体会等等。

(5)要求有能力的学生自办剪报小册子,根据所贴内容进行小片段的练习。并以有故事情节的小漫画、小插图为主。

3、社会实践方面:

(1)到大自然之中去认识自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2)到社会之中去认识社会,组织小记者团对学校、班级、社会中一些现象进行采访,并写成报道刊登在手抄报上。

七、效果检测:

1、检测项目:

(1)阅读能力。主要测试阅读的速度(读完一篇文章后能理解主要内容的时间)和阅读的效度(读完一篇文章后能做简单的分析)。

(2)写作能力。

〈1〉观察能力。测试方法:出示投影片,教师无指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成文,看文章是否有序,观察是否细致,是否有重点。

〈2〉选材能力。测试方法:教师出作文题目,不做任何提示,由学生自由选材,看文章选材是否符合文章题目要求。

〈3〉条理性和顺序性。测试方法:学生的文章是否有条理。

〈4〉驾驭语言的能力。测试方法:学生的文章中的语言是否生动,是否能够运用到平时所学所积累的词语。

2、检测工具:

〈1〉观察。〈2〉阶段性测试。〈3〉教学质量。

3、数据处理:

〈1〉建立档案,积累实验资料,包括教师实施资料和学生作业资料。

〈2〉统计、分析阶段性测试资料,形成数据,以便比较。

八、成果形式:

实验报告、论文。学生作品。差生转化的材料。

九、实验组织:

组长:吕素霞 中小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 篇6

那么,语文学科具有哪些特点呢?语文学科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五性”,即工具性、人文性、时代性、综合性和模糊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是文道合一的学科。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还是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

语文学科在内容上具有时代性。这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种文化。”这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学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

语文学科在知识上具有综合性。就语文学科而言,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无所不包。从培养目标来看,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语文知识来看,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等知识内容;从语文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总之,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还表现在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上。

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殊性,给语文教师提出了重大课题,语文教学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不能满足于侧重积累的“零敲碎打”,必须形成一种立足时代、全面开放、兼容实用的现代语文观。这种现代语文观要求语文教学融方法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提高学生能力比积累知识更迫切。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量日益剧增,语文教学倘若仅仅停留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上,无异于乌龟追兔子。怎么办?唯有“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已去试,自己去悟,形成思考和质疑的习惯,才能使他们达到融会贯通,化知识为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能动的参与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求异,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个性、特性来开展语文教学,设计教案不能呆板,多设计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提供广阔的时空。课堂结构不应单调,一堂语文课不求面面俱到,力求讲透一点,讲细一点,讲深一点,最终达到讲明白一点。便于反思,便于运用,便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立足课本,拓展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要注意拓展延伸,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在处理教材上,不能死抠教材,把知识教死了。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必须用好。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克服“一锅炒”“一刀切”和“一言堂”。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交流,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能力,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

第四,跳出课堂,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课程,课堂与生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作为母语,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度丰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它的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不能局限于十五分钟,不能局限于课本,要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钻出作业堆,奔向图书馆,奔赴大自然。有了大量的课外涉猎,学生知识会逐渐丰富;有了大量的生活观察,学生视野会不断开阔;有了更多的思考内容和方式,学生思维就会更为深刻与敏捷。

第五,整合与语文学科知识有联系的各学科知识,并能够结合到语文教学中来。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凡社会生活各个主要侧面,都可包括在语文教科书之中。

尤其在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学科间的融合越来越强,边缘学科不断出现。为满足学生今后人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相融,与其他学科教师团结协作,共同探讨学科中的问题。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大语文教学观 篇7

一、努力构建大语文教育观需求学生创新阅读教材文本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那语文学习则必须建立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大语文观的形成或建立, 从语文教学的课程特点和规律看, 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去创新创造性的阅读课程文本。这是因为语文课程文本的篇篇目目都是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传统的极好资源, 只有学生创新创造性的阅读感悟, 那才能形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量, 起到不事渲染不需言传的触动效果, 之所以古人所言的“书中自有黄金屋”那样, 让学生去比较理想地充当掘金者。所以,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实践中, 笔者力求让学生去创新阅读, 让学生去创造性的感悟, 绝不去做那些越俎代庖的“无用功”。入选于语文教材的篇篇目目, 可以说是一字一世界, 也可以说是一字一天地, 文字是那样的姹紫嫣红, 又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哲理。初中学生也亟需成为真正的哈姆雷特,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哈姆雷特则是学生创新阅读文本内容的良好体现。譬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笔者一反以往的教学常态, 让学生创新阅读。对作品主题的归纳, 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概括, 都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做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阅读, 真正意义上主人地位的确立, 所概括起来的主题内容还真是亮丽多彩。人物形象特征的叙述有板有眼, 有理有据, 令人信服。再比如和学生一起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 学生为了达到创新阅读的目的, 把视野放得十分的开阔。他们找陆游, 找杜甫, 找曹雪芹, 从古代文学作品寻找丰满诸葛亮人物形象的资源, 这不但使得学生获取了创新性的感悟, 更为理想地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同时也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创新阅读的能力。教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大语文环境的建设, 大语文观的构建,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创新性阅读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必须赖于大语文教育观的普遍形成, 作为我们教师静下心来、潜下心来研究探索初中学生创新性阅读的相关事宜, 以开放的心态、进取的意识对待大语文环境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好学深思, 不断超越自我, 会使得阅读教材之文本与课外的阅读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的。

二、努力构建大语文教育观需求形成学生阅读框架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阅读教学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欣赏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这样的要求符合阅读教学的客观规律, 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也是大语文观建设的必然索求, 更是未来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但在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是很少顾及学生的课外阅读, 以课外阅读去引领大语文环境建设的。这是因为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应试教育的枷锁是不可能会打破的。但应当这样去说, 应试教育虽然藩篱重重, 但毕竟不是影响我们构建大语文环境建设的精神枷锁。如果我们让学生去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 反而会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水平。因为毕竟我们的考试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 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是形成学生构建大语文教育的学生阅读框架。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当说是比较重的, 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挤用他学科课程和休息的时间去“头悬梁锥刺股”, 我们必须将使用的教材与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来个适当的联姻, 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增强学生广泛涉猎基础上创新阅读的能力和水平。应当说教材内容和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都是姹紫嫣红的园圃, 是质地优良的富矿, 是美甲天下的胜景, 是神秘难测的仙界。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去创造性地欣赏这园圃, 开采这富矿, 观赏这胜景, 肯定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三、努力构建大语文观需求形成学生自主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大语文观的建设, 大语文活动的开展还应当完全赖于学生的自主构建的精神。譬如教学9年级上册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充分地让我们的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阅读。这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篇短篇小说, 莫泊桑所处的时代应当是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 应当说莫泊桑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那么在我们所涉猎的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诸多肮脏和丑恶的呢?教学时向学生抛去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 那么学生会投注于极为丰富的精力去搜寻资料, 去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当然我们教师不可避免地要为学生去指点迷津。再比如教学9年级上册的朱自清的《绿》, 这篇课文着力刻画梅雨潭水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 表现出梅雨潭水绿色的神韵。教学这篇散文时, 笔者让学生去涉猎朱先生的其他散文, 学生便过多了解到朱自清先生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再让学生去充分地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充分的读进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实实在在地悟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交流中, 不少学生都能够说出与之基本吻合的内容来, 尤为令笔者欣慰的是竟然有学生这样说道:“梅雨潭是个低洼潮湿的地方, 朱自清先生能够发现并致力赞颂潭水的绿色, 表现出他热爱青春生命、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情。”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必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界所极力推崇的大语文观发展必然, 也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认真审视、研究的课题和追求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观念,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大语文教学观 篇8

我是偏远山区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从教已二十余年。通常我们谈语文教学时,都有同感:这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越教越累,越教越没劲;语文教学太单纯地追求分数了,还没有从应试教育走出来;语文课堂太死板,不能灵活利用时空;语文教学环境太狭窄,束缚了师生的手、脚、脑。语文教学没有足够地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实用语文能力和时期。又如,在第二封信中,感叹号除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欣喜外,还有自豪之情、期许之情、爱国之情。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了傅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更有同学对此句中的省略号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有人认为,此处省略号表列举的省略,说明描写扬子江和黄河的诗句很多,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感;也有人认为,此处省略号是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因为,信写到这里,傅雷的欣喜之情、自豪之情、期许之情、爱国之情都已经交汇在一起,平凡的文字已经无法表达出他的百感交集,故用省略号表示,这不但让儿子感同身受,而且让其他的读者觉得意味深长。

一个小小的感叹号,竟然引出了这么多的剖析与感悟,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这堂课中,这个感叹号不正发挥了支点的作用吗?它使整堂课高潮迭起,学生思维活跃,不仅全面理解了课文,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了自己独特的体悟,课堂效率可见一斑。

郭沫若先生说过: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鲁迅先生也曾为标点符号索要稿费,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将用他们的言行告诉我们标点符号在文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以上成功的例子和文化先哲的启示,我在备课时,总是更加留意文本中的标点符号。我发现,除了文本中出现大量的同一种标点(如以上《傅雷家书两则》的例子)需要我们特别关注以外,一些标点的特殊用法和含义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标点符号一般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主要作用是表示停顿和语气。根据停顿的长短和语气的不同,我们要选择不同的点号。点号中的感叹号除了放在感叹句和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外,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用法,就是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外,也用感叹号。如在《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过翻译我们知道,这句话应该是反问才干的提高与培养。

山区初中虽然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山区建设、家庭生活培养有用人才的两重任务,但实际上,任务的重点应放在后者上。毕业的学生中,升学的有多少呢?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以后,不是上职校,就是打工、种地,很快走向社会,可学校的语文教学却不能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

我对毕业年组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实用文体的调查,结果是:能写汇款单、合同、广播稿、演讲稿、书信、请假条、说明书、计划书、调查报告等实用文的学生很少,“假条”格式写错的同学都很多。这说明语文教学只面对少数升学的学生,只会让他们闷在课堂里做那些堆积成山的卷子,而严重地脱离山区人民的实际语文应用需求。

有幸学习了河北邢台八中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以下简称“大语文教学观”),我豁然开朗,真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在张孝纯先生的经验和睿智中找到了“源头活水”,他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的主导思想是: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句。教学中很多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反问句怎么能用感叹号呢?了解感叹号这一特殊用法后,这个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孙权这种刚柔并济的劝说艺术。

标号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因此在文本中,一些标号常常会有不同的含义,最为常见的就是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以省略号为例:鲁迅先生在《故乡》这篇文章的人物语言中运用了大量的省略号,这对于理解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作用。文章主要人物闰土的语言中,前后共出现了十四次省略号。少年闰土有四次,都出现在话语结尾,表示引文或列举的省略,用来说明少年闰土有说不完的话,表现了他说话的滔滔不绝,对生活充满热情。剩下的十次都出现在中年闰土的话语中,其中四次出现在话语的中间,说明说话断断续续,明显体现了中年闰土的麻木和迟疑。还有六次都出现在话语的结尾,这与少年闰土中出现在结尾的四次截然不同,这六个表现了闰土有很多话想说,却最终什么也没说,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展现了他既惦念儿时的情谊,又深受封建礼教影响,教导他不可以和“老爷”随便聊天的矛盾心理。这样仔细一比较,闰土的变化过程就很深刻地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和理解文章的主题。而把以上这些付诸课堂实践,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语文课堂,我们反对浮夸的形式主义和漫无边际的拓展,提倡回归课本,文本细读。那么,我们在关注字、词、句的同时,对于标点符号是否也应该刮目相看呢?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如何让标点符号充分发挥其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标点符号用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2]冯广艺.标点符号的一种特殊用法.语文建设,1991,4.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这种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紧密加强语文教学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张孝纯先生和他的合作伙伴几年的实验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证实“大语文教育观”是山区语文教学的必走之路。在历次中考和统测中实验班成绩总是在全市名列前茅,更难得的是考分所无法反映的,在片面追求中考成绩的背景下不被重视的学生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实用语文能力的提高都占明显优势。

因为开放型、多元式、立体型的“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是建立在语文学科具有最强的社会性、实践性这一理论依据之上的,所以不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即使只是从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目的出发,也非走“大语文教学观”之路不可,因为从近几年的中考题看,很少有课内现成知识点的考查,不能机械地在课本中找答案,几乎是“告别”课本的考试,深刻地体现出课本的工具性,从“半亩方塘”中“一鉴开”,所折射出高远意境来,“大语文教学观”思想不就是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吗?

况且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学生受时代、社会、环境的感染,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化世界,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不能单一,只有彻底更新观念,缩短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走出课堂才能让学生主动感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受“逼迫”。很实在地说,“大语文教学观”不就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吗?这是一条冲出“误区”之路,势在必行。

师生教、学语文之“渠”找到了“源头活水”。

语文课堂虽然课内受时间、空间限制,但课外学习语文的天地却很广阔,人的思想境界是无限的。教育学生要坚持“大语文教学观”思想,处处、时时都是语文课堂,平时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写,多说,多练。

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兴趣小组:第一课堂小组为课标组,第二课堂小组为乡土组,第三课堂小组为实用小组。当然这三组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只是按学习的要求有所侧重,有主次之分。课内是主,课外是辅。

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热爱乡土艺术,涉猎外国精品,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丰富经验。所以在课堂上就一篇课文引发出相关的丰富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我针对教材的特点掘其精髓,努力做到以一篇课文带领学生领略文化的丰富博大。

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这是一篇厚德载物的优秀篇章,渗透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及人文精神,可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精深,感悟司马迁闪光的思想境界,感悟《史记》对后世的不朽的贡献……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课下上网查,到图书馆里找,询问长辈和老师。同学们都动起来了,查阅了大量资料汇,在课堂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查到的资料:从司马迁的年鉴到《史记》各种读本,从记述司马迁的传记到历史千百年间对司马迁的种种评价。同学们深深体会到其惊人的毅力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体会到《史记》的史学价值,体会到鲁迅先生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深意,明白司马迁何能忍受没齿耻辱,写就辉煌巨著《史记》的原因。如此教学,学生的眼界不会被局限于一篇短短的课文,心灵也不被拘束于有限的空间内,而是徜徉于课文所涉及的广阔的各种相关世界中,创造厚实的文化环境。学习了《藤野先生》,也就学到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的思想精髓;学习了《皇帝的新装》,也就体会到了《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中的人生真谛。同学们写笔记、写体会、做手抄报、开座谈会……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

第二课堂小组选择了反映山区生活的优秀文章作为补充教材,名叫乡土教材。如柳萌的《民食天地》等25本;高飞舟的《西窗闻韵》、《茶点一品香》,武夫安的《太阳挂在树梢上》、刘长明主编的《行走在新疆大地上》;秦汉的《吾乡吾土》;老边的《水土一方》,关于五十六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的、经济发展、教育、卫生的名著、杂志、报纸等,都是我们的搜寻对象。同学们搜集到的文章可利用展览会展览,可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评论。这样原来单调、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有滋有味了,原来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原来睡觉的学生“醒”了,开小会的学生参加大讨论之中。学生犹如“渠”中戏水的鱼,游得尽兴尽情。

第三课堂小组是实用组,这个小组大部分是考职校或务农的学生。我另外再给他们补补实用文的写作。如:(1)从发展生产来说,让学生学会订合同,做广告,打请示报告,写产品说明文、发票、契约。(2)从参与行政管理来说,让学生学会写会议记录,订计划,写总结等。(3)从民俗礼仪来说,学会写请柬、祝词、题词、悼词、对联等几种实用文,因为民俗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运用范围较广。

另外,还组织学生利用假日写调查报告,到优秀学生家里请教家长教育孩子的成功方法,到学困生家里同家长探讨学习困难的原因,到企业家族中感悟发展经济的乐趣,到领导家庭中体会领导艺术的魅力……同学们不但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更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每个学期都是一段语文学习的旅行。在这个旅行中,你将背起行囊,寻觅春天的踪迹,泛舟科学海洋,采集民风民俗,漫步古代诗苑,徜徉生活长廊。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散发着芳香,成为一道道精深的美味,让你尽情享受;一次次综合性学习,经历着美好,就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你流连忘返;一回回丰富的展览,弥漫着醉意,构造一幅幅绚丽的画卷,让人大饱眼福;一场场生动的座谈,谱写出一曲曲动听的交响乐,让你感动肺腑;一道道练习,一个个提问就是千里之行的一小步,信息社会引导你利用媒体,广开搜集语文资源,语文信息之路。学生学会了与人共享,丰富了人文素养,提高了语文能力,砥砺了思想。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有无限风光尽收源头活水———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学观”。因此,我们这届的语文中考成绩由全旗第八名升为第四名。

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思想,是语文教学中一条切实可行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越走越轻松。

摘要:根据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语文教学应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同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同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作者初步实践了张孝纯老师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把两个班的学生各分三个小组,层层拓展,初步实现“大语文观”中的四层含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语文教学,大语文教育思想理论,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大语文教学观 篇9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们做出了许多努力, 也运用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 如“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诗意语文”“绿色作文”等, 为什么还会出现“少、慢、差、费”等诸多的批评指责呢?

冷静思考后, 我们发现前面提到方法大多指向“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而语文是一门课程, 它不单指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 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性质”一栏表述的非常清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精神成长。”笔者认为应该在大语文观思想指导下, 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提升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个语文学习最终极目的统领下, 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 使“五大教学内容领域”在语文最终极学习目标的统领下, 架构一个有机的课堂教学体系。

一、大语文观阐述

大语文观是一种把握语文本质属性后的教育思想的回归。它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向学生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 把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把语文教学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 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把听、说、读、写四方面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因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因此这个观点简言之就如李镇西所说:“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二、大语文观语文课堂的构建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语文”这两个字的字面意思上理解就很清楚了。“语”是口语、说话的意思, 用口头去交流;“文”是书面语、写文章, 用书面的形式去交流。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语文学习的最终极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流, 提高交流能力, 在交流中进行沟通、学习,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1.在识字和写字指导过程中, 如果让学生明确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一定能使学生对字更有形象感和识记依据, 写的时候更能表现出神韵, 用的时候更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 其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大造字法成为世界璀璨文化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识字写字中, 让学生了解了这些造字法, 就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字意, 从而更容易运用其交流。

2.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关注编者的编写意图, 尤其是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总体要求, 对单元阅读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同一主题, 从而掌握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方法, 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这样, 在课堂上拓展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就能实现阅读中应该完成的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交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语文教材的编写遵循了“文者载道”的原理, 是按照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来编写的, 我们可按照编者的编写意图去进行教学设计, 这样的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明确读、写文章需要真正明白他人或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具体做法:必须先明确要交流的主题, 然后为了把交流的主题交流清楚选择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去交流, 进而掌握阅读的方法。课堂拓展同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和诵读也同样是为实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阅读,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为交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 为交流做好技能上的准备;阅读同一主题的文章能为交流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3.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需先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阐述明白, 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这样就足够了, 不要讲太多的写作方法, 只要求把想法或情感表达清楚就行。实际上, 写作就是一个书面交流的过程, 因为不能当面说或当面无法说, 或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所有人所以才写出来。如果学生明白写作文不是为了完成作业, 更不是为了考试, 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 是把自己想的在不能或不可能当面交流的情况下用书面去交流, 就能减轻心理压力, 进而愿意交流。

4.口语交际教学。这是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没有口语不就只剩“文”了吗?如果只剩“文”了, 这个世界不就是哑巴世界了吗?很多时候, 很多人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 这不算错, 但表述的不明晰。如果这样的分解“语”指是的“口语”, “文”指的是“书面语”可能就更全面明晰了。口语也好, 书面语也好, 都是为了交流, 所以说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的交流能力。因此, 课堂上要重视口语交流的训练, 否则语文的功能就缺失了一半, 但现实中没有几位语文教师能认认真真上好口语交际课。本次实验就是从语文教学终极目标出发, 着重做好口语交际训练。

大语文教学观 篇10

二十二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我对语文教育有了些许自己的解悟, 这里冒昧借用张先生的“大语文”提法, 来表达我对语文教育实施途径的一点浅见。

我以为, 语文教科书只是小语文, 语文课堂也是小语文, 只有加入了经典阅读、活动实践与社会生活的语文才是“大语文”。课堂、阅读、实践、生活, 四者构成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完整空间, 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渠道, 而其中高品质的生活既是语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也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课堂———“大语文教育”的核心殿堂

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并不意味着漠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功能, 更不意味着轻视语文教育工具性的基础作用。“大语文教育”首先要立足课堂, 注重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认真汲取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之精华, 为学生奠定语文学习的坚实基础。所以教师当讲则讲, “高”“精”“准”“透”的讲解能在教学中拉近学生与语言的距离, 拉近学生与思想文化的距离, 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精彩透彻、高屋建瓴的讲解, 带给学生的一定是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所不可企及的。讲堂, 学堂, 孰轻孰重?只需弄清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即可。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讲得精彩绝伦, 还是学生把学习内容掌握得清楚通透?显然,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 不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一定是服务于学生的学, 否则, 教的意义便不复存在。教师教的智慧更多地表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与启发上。

人类文化浩如烟海,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依托, 教材应该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的桥梁。一篇篇语言精美、含意或直显或幽深的经典诗文, 都应该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潜心吟咏、品味、涵泳汉语魅力的鹊桥;一篇篇蕴藉着人类思想与智慧的不朽文章, 都应成为教师引领学生走近圣贤与大师的红绳。课堂上, 教师应该精准地抓住每一个文字的个性、每一篇文章的精髓, 以此为核心引领学生深化拓展, 进而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人类历史的长河, 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去。真正使语文课堂既尊重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实现课堂与教材、课堂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的有效衔接, 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大语文教育”的核心殿堂。

二、阅读———“大语文教育”的绝妙法门

随着时代的进步, 阅读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工作、生活处处离不开阅读, 阅读之于现代人的生活, 其重要性无需多言。社会发展多元化, 生活节奏加快, 文化的“快餐化”应运而生。阳春白雪是文化, 下里巴人同样也是文化, 且后者对教化百姓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前者。“文化快餐”对普通百姓来说, 既是乐趣和享受, 也确不失为一种最直接、最普及的教育方式。但“快餐”毕竟是“快餐”, 其营养含量根本无法与人类文化的经典著述相提并论。

艺术创作较少具有进步过程的阶梯性质, 所以其作品的生命力可以历经千年而不衰。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化经典, 是人类精神文明和智慧长期积淀的结果, 尤其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著述, 其语言魅力是要用眼用心去感知的, 它的思想厚度和艺术价值是要读者仔细品读、玩味、涵泳的。人文化品位的提升需要长期阅读的熏陶与浸润, 绝非几朝几夕所能成就。电视剧的欣赏代替不了原著阅读, 名著的缩印本阉割了艺术的思想与价值, 天马行空的改编扭曲了学生对尚未拜读的名著的认知, 学生在接受“文化快餐”的同时, 也渐渐失去了品位和价值取向。

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既具有现代意识与观念又不乏传统文化素养的人才, 而“大语文教育”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 通过阅读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汲取营养。语文要引领学生通过高雅的阅读与圣贤对话, 与大师交流, 感知语言的魅力, 徜徉于人类多彩的文化经典殿堂, 欣赏人类精神创造的无数美景, 让人类文明与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使其享受高品位的精神生活。阅读永远都是“大语文教育”的绝妙法门。

三、实践———“大语文教育”的体验平台

语文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 探寻语言的规律与运用, 因此语文学习需要实践去运用与感知, 需要实践去检验与修正, 需要实践去训练与强化;语文亦是人文学科, 是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学问, 所以更强调主观的感受和体悟, 追求心灵与精神的生动与丰富。显然,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育更离不开切身的实践与体验。

课堂与书本的学习内容, 一定要经过实践体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财富。整日端坐在课堂上目不转睛地听教师讲课, 埋身于书山题海之中, 不是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生命的渴望。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自身的体验, 因为只有亲身体验到的东西,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大语文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与体验的平台, 朗诵、演讲、辩论、文学创作、剧本改编、课本剧排演、模拟法庭、办校刊、撰写校园公益广告、大型节目的策划与主持词、社会调查访问等, 都是语文教育的契机。努力让语文课堂尽显魅力,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加以指导,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生活———“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天空

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都主张教育必须与生活结合。教育只有与生活结合才能产生意义, 不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语文教育当然也是如此。

首先, 生活是语文教育永不枯竭的活水泉源。广播视频中信息的获取、与人沟通交流的艺术、广告内涵的理解、短信博文的发表、简介总结评价的撰写……生活中有着丰富而鲜活的语文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贴近学生生活, 生动而真切, 比“书本上的语文”更具鲜活性与实用性。教师应当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 然后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 在关注与思考中逐渐深化思想认识。语文教育不能囿于语文课堂和书本, 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 尤其是注重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语文教育资源, 将语文学习的外延扩展到日常生活, 追求语文教育视野的最大化、资源的最大化、能力的最大化和境界的最大化, 使语文教学真正与生活紧密连在一起。

其次, 生活是语文教育最好的实践训练场。学校创设的实践活动的确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训练的契机, 但社会才是学生最终的生存环境, 在学校所学到的一切都要服务于他们的现时成长与未来生存, 都要为他们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所以社会生活才是检验并修正学生所学的真正训练场, 也是他们真正的用武之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与“大语文观” 篇11

学习做诗是这样,学习语言文字也是这样。

过去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三重三轻”现象,即重课内、轻课外,重应试、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语文教学受到考试的严重干扰,已渐渐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不得不违心地让学生去练一些与提高语言能力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抄背解词,抄背标准答案。背课文也要连标点一块儿背,因为默写课文标点错了是要扣分的。学习查字典要学生背部首目录,为的是对付“某字查某部几画”之类的试题。这些练习除了应付考试,可以说是百无一用。众所周知,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怎么才能“化”得起来呢?这就要靠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写日记等语言实践活动。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语文教学局限在小课堂里,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着考试转;课外时间又被繁重的作业塞得满满的,学生根本无暇去读课外书,去写日记,去看电视……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哪里还有效率可言呢!

为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实现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工作启动之初,我们便确立了语文教学要跟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这一指导思想,力求形成一种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格局。

这一指导思想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在阅读训练方面,力图构建一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训练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课外阅读,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指导课外阅读的系列课文。每册一篇,一直安排到六年级。《学会查“无字词典”》意在指导学生学会借助生活体验准确理解词语的方法。《煮书》意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懂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读书做记号的学问》意在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莫放“拦路虎”》则是要求学生养成读书勤查字典的习惯……七册课本安排了七篇这样的课文,有关课外阅读的主要问题几乎全涉及到了。学了方法,为的是用于课外阅读,为此,我们请李吉林老师编写了配套的《语文补充阅读》。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反过来又为课内阅读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阅读训练机制。

我们还编写了一些“多功能课文”,力图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为生活实践服务。如《磁卡电话》《奶奶,请服药》《第一次汇款》就是这种类型的课文。学习这类课文,学生既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培养了道德情操,还学到了言语交际的本领。“一石”而中“三鸟”,所以叫做“多功能课文”。如《第一次汇款》,讲的是“我”将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汇给了山区失学的儿童。在汇款过程中,“我”在邮局阿姨的耐心指导下,学会了填写汇款单。课文将汇款的手续讲得很具体,并出现了“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大写数字,还附了汇款单的样式要学生练习填写。学生读了这样的课文,不仅学得了语言文字,学会了到邮局汇款,而且培养了爱心,其收获是多方面的。

此外,我们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注意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力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挂起钩来。此种类型的作业有两种:一种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如学了《我的油布伞》,要求学生说说“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怎样疼爱你的”,并“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事例说一说,再写下来”;一种是将课堂学习所得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学了《百家姓》一课,要求学生“找一本《百家姓》读读”,并“调查全班同学有哪些姓,先写下来,再认一认”。

在说写训练方面,注意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校园、社会和家庭,让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鲜的写作材料,历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如第八册“作文2”便是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大自然中去看看春天的风光,然后选一处景物写下来”。“作文7”则要求学生“回忆一下参加过的劳动,如大扫除、浇花、洗衣服、拔草、放羊等等,先把劳动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再把劳动的经过写具体”。显而易见,学生要写好这样的作文,就必须亲自到野外走一走,看一看,就必须经常参加集体劳动、家务劳动和农业辅助劳动。否则,胸中没有这样的积蓄,即使是“巧妇”也难做出“无米之炊”来。

在说写训练中,我们还编入了大量言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未来社会是个信息社会,随着通讯工具的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及,口头语言在言语交际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这一需要,苏教版小语教材十分重视说话训练,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说话训练贯穿始终。说话训练从内容到形式,不再是清一色的“看图说话”,而是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生活实践的需要来安排的。如第八册的说话训练,就安排了讨论发言、推荐或自我推荐、学习“赞美”与“安慰”、做节目主持人等内容。此外,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如讲解、演讲、辩论、导游等,事先都要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因此,学会搜集资料、使用资料,也是言语交际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材安排了“话说香港”这一训练课题,学生要向大家介绍香港,就得事先搜集有关香港的资料,如香港的历史变迁,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时的有关情况等。当然,在小学阶段,这种训练是极其初步的,要求不能太高。

在习惯培养方面,强调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必须常抓不懈,反复抓,抓反复;必须老师与家长配合,全方位地抓。就拿第八册“学习习惯篇”安排的“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来说,就远不是仅在课内便可以养成的。要写好日记,教师要在课内给予指导,要教给他们方法,如要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要天天写,坚持不懈。然而这些观察活动主要是在课外进行的,又主要是在家庭动笔写成的。要使写日记每天坚持不辍,形成习惯,家长的督促检查就更是必不可少。

不光是写日记,所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齐抓共管。

总之,苏教版小语教材昭示的是一种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格局,语文教学应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一泓活水,而不是局限在狭小课堂里的死水一潭。

教材的编写意图必须转化为教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才能取得具体的教学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体现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思想,实现语文教学课内外的衔接呢?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与课外。局限在小课堂里的语文学习是不完备的,因而不可能是高效的。这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他们经历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由“例子”到“习题”,由精读到博览,由吸收到倾吐,一句话,由课内到课外。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好,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教师指导学生熟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背会了其中的精彩段落,这只是经历了感知、领悟和积累阶段。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将学得的范文语言运用于日常的言语交际中去,才能使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语文学习的迁移运用阶段。虽然我们在课堂内也进行了迁移运用的练习,如学过一篇课文之后就进行“小练笔”,但其分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将范文语言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要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学习语言,历练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们强调抓好课外阅读,提倡学生写日记,积极参与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这一学习语文的过程。然而,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宁可给学生多订几套毫无用处的练习册,也不给学生订课外读物,还美其名曰“减轻负担”。其实,课外的阅读、写作等活动,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必须进行的,并非可有可无。

其次,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一些支配课余时间的主动权。

减轻课业负担,首先要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繁琐分析依然相当普遍。分析一段课文,必问“这段有几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逐句讲解,不厌其碎,一问一答,贯穿始终。一篇课文,好比是一只漂亮的花瓶,整个看上去感觉很好,如果打成了一堆碎片,还有什么漂亮可言!繁琐分析,源远流长,陈陈相因,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积非成是。课堂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如此之大,事实上却无大用处!将一篇课文肢解得七零八碎,一厢情愿地灌输给学生,事实证明其效果是不好的。因为凡是超越学生理解能力硬塞给学生的东西,大抵是僵死的,无用的;只有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悟出来的东西,才是鲜活的,有用的。我们果真在教学中摈弃了繁琐分析,加强了语言训练,就能够保证在课堂上完成一部分乃至大部分作业。这么一来,就可以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当主角,从策划、组织到具体安排都要由学生自己研究确定,推选主持人或负责人,教师则从旁协助。如提出整体设想,给予必要的指点,遇到困难帮助解决,等等。为班级出黑板报,出手抄小报,举行佳作朗读会,组织小记者采访,都可以这么做。有的老师习惯于包办代替,这是要注意防止的,因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便难以得到发挥,他们的才能也难以充分地展示出来。

第三,要搞好考试改革。考试题目不要出得太死,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不超越“大纲”、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践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考查学生识别错别字的能力,便可从大街上的商业广告中搜集一些错别字让学生改正。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便可出示一份说明书,让学生读读,看他们能不能理解上面的内容。要考查学生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能力,便可提供一段采访实录,让学生采撷实录中的材料,写成一篇板报稿。这样考,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

大语文教学观 篇12

对此, 笔者认为要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 扩大教学目标, 增加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方式, 以改变目前状况, 满足时代和社会对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一“大语文教学”观中的教学目标

“大语文教学”观首先要求扩大教学目标, 以培养语文功底扎实、人文素质深厚的大学生为目的。

大学语文课程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表达能力为主, 兼有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继承文化传统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作为一种含有巨大教育价值的资源, 可借以达到多方面的教育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能使学生掌握比较完整全面的语文知识;还能丰富大学生的人生阅历, 开阔学生的眼界, 增长见识;另外, 这门课程对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意义重大。

笔者设想的课程目标如下:在注重培养观察感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基础之上, 一是通过教师传授、学生自学, 掌握基本的现代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二是通过语言文学的鉴赏、创作, 培养口头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文学能力 (包括文学欣赏与创作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包括文学语言的表达与实用语言的表达能力) , 同时使学生养成使用口语、文字的敏感性和表达的好习惯。三是通过语言文学作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这实际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以继承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培养丰富的情感、高雅的情趣等。

二“大语文”的教学内容

“大语文教学”观, 还要求有“大语文”的教学内容, 我们主张, 要把语言与文学结合起来, 还要把语文与时代发展、专业需要、地域特色等结合起来。

“语文”一词, 包括“语”和“文”两字。不论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语文文章”还是“语言文字”, “语”的内容都占了半壁江山。而事实上, 很多大学语文的教师却对这一部分略而不谈, 确实是一大缺憾。

众所周知, 语言学是文科里最基本的一门学科, 其地位作用相当于理科里的数学和物理学。它是基础里的基础, 是一门领先科学, 也是一门有实用价值的学科。有必要添加现代语言学的内容。可以给学生介绍语言的符号本质及发展规律, 交际语言学 (包括口才) 、文化语言学、普通话与方言等方面的知识。以往大学语文的教学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太偏重于文学, 语言的一块没有渗透进课文内部, 往往仅有一个知识概述, 不仅不够完整, 只限于语法, 而且落后于学科研究的发展, 不能反映现代语言学的新成就。

这里还要强调培养口才。大概是受孔子以来的“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巧言令色, 鲜于仁”以及“言多必失”的古训, 学校是不大重视口头语言训练的。从过去看, 在现行中小学教育体制下的学生, 在语言以及语言学方面的认知和训练是不够的。面对更加社会化、更加复杂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也需要有口才, 进行更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而从将来的毕业看, 现代企业需要善于语言沟通的员工, 社会需要有口才的人才, 各行业对于口才也有行业的特殊需要。如能结合专业需要进行语言学习和训练, 对学生的毕业是有利的。

对于文学部分, 一方面要介绍古典文学的精华, 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代结合, 添加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文学的内容。大学语文课教材可以介绍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给学生及时作出引导。改革开放的时代, 外国文学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文学离不开外国的优秀文学, 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来龙去脉。

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任何专业, 都有涉及语文的时候, 所以语文教育还要和专业结合起来。可以在讲授通用的语文内容之外, 补充适合于各专业的语文内容, 如艺术、外语、航海、法律、工商等专业的内容, 以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的形势。

最后, 我们还可增加乡土语文的内容, 向学生介绍本地的方言与文学状况。方言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载体, 是本地特有的, 作为普通话之外的第二种交流工具, 在本地通行使用;而各省份文学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有过辉煌, 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一些大家、名人。我们可以介绍本地的语文大家, 以及语文作品, 让学生感受乡土语文的成就。这些乡土语文, 因离学生很近, 更容易理解, 也很生动, 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他们的语文热情。同时也促进地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 这对于整个中华文化的保存与发展也是有利的。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我们主张,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首先是教师的多样性。要提倡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特长和个性。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应当开发教师的潜能, 让他个人的风格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有的老师口才特别突出, 常常滔滔不绝、妙语连珠, 很善于课堂讲授, 那他不妨采取传统的授课形式;而有的老师腹有诗书, 长于文学创作, 不妨让他们多讲文学创作的部分;有的老师组织能力强, 善于组织活动, 不妨让他多些讨论课、语文活动课。对于授课方式, 不宜过分呆板, 不必采取千篇一律的做法。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课型的多样化, 阅读课、创作课、口才训练课, 不一而足。可以有传统的老师讲授, 也可以让确有才华的学生讲授, 还可以采取师生互动式 (讨论式、少讲授多指点) ;还可以搞大课堂, 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多实践, 让学生走近大自然、社会环境里学习。

再有, 要突破单纯课堂教学的模式, 把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指导结合起来。学习语文需要多读、多写, 而大学语文的课时很有限。所以需要多给学生课外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同时为了活跃学生的文化生活, 可多组织一些语文活动, 如文学讲座、创作谈、辩论演讲, 办报纸刊物、成立文学社团、演戏剧小品、诗词朗诵会等, 给他们提供演出的舞台。大学新生精力充沛, 一般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 愿意尝试新的东西, 通过这些活动能使他们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其他相关的社交沟通能力等也同时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引进现代教学新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主要采取教师口授、板书, 学生听记的形式。课堂教授有其优点, 但也有缺陷, 由于人数众多, 学生的个性培养被忽视, 学生的主动性也不够。教师不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而且教师本人的特长和优势也因此多少受到局限。所以有必要发挥传统教学的长处, 同时又引进现代教学新方式。这是“大语文教学”观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计算机、网络对当今社会、个人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出现, 给传统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改变, 对《大学语文》教学也提出新的课题,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现代化技术, 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一种新方式。它的优势是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各种视听元素, 如图画、声音、影视等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文字内容。比如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就可以一边播放同名乐曲, 一边讲授课文, 还可以在讲授中插入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国画。

多媒体教学具有可控制性, 它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线性过程。教师可以制作课件, 把预定的教学内容以声音、文字或影像的形式输入到计算机里。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学习, 不一定要按照先后顺序。例如在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关键字句处设置链接, 通过链接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得到相关的材料。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及时, 教师和学生互相之间可以作出即时反应。可以说,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教师因课件可以自动播放而被解放出来, 能够给学生做个别的、即时的指导, 实现一对一的教学。

其次是利用网络。网络的好处很多, 最基本的是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另外, 网络也可以使师生从课堂里解放出来。只要有一台电脑, 师生就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程教学, 在异地异时联系, 可以走入大自然和社会, 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语文, 而不一定局限在校园和教室。

再次是创办语文学习网站。语文与当前的社会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创办语文网站或者写博客, 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创办语文网站或者写博客, 学生在网站上自己编辑、发表语文作品。和传统的作品发表方式相比, 网络更迅速、更容易, 而且更能贴近学生真实的感情和真实的生活, 语文网站或者写博客是学生练笔的好场所, 通过不断的练习, 文笔得到锻炼;作品发表了, 也能使学生有成就感, 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准确流畅的文字表达以及丰富的文学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 显示出一个学校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在口语交际方面, 良好的精神面貌, 得体的谈吐、规范流利的普通话则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广阔的视野和优秀的才能;能听懂当地方言甚至用当地方言表达, 加上具备熟稔的地域文化知识, 能使学生适合特定地域的需要, 在毕业求职时更具优势。

笔者期望, 通过教学改革,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使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 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飞.论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 :114-115.

[2]字新华, 刘启恕.《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0 (1) :51-53.

[3]毛义玲.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的思考[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5 (12) :10-11.

上一篇:多目标随机规划下一篇:低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