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

2024-06-05

大语文(精选12篇)

大语文 篇1

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 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 恐怕还认识不足。” (1) 甚至有人还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尽管措辞偏激, 细想似乎也有点道理。于是,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功底, 便成了全体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 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那么, 何谓“大语文”观?笔者作如下阐释。

一、手捧“大教材”

诚然, 语文教材是学习语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然而我们发现, 仅以语文课本为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它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与阅读要求, 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需要。针对语文课本阅读量有限, 知识与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 应大力倡导“大教材”观。

“大教材”观, 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 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语文不但要从课本中学, 还要从报刊中学, 从影视中学, 让学生的生活和知识丰富起来。“大教材”可以是报刊, 可以是大小部头的小说, 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 也可以是名不见经传的精品雅文。笔者在所教班级建立“班级图书角”, 有几十上百册书不等。这些书, 有学生捐的, 有我个人收藏的, 有学生集资从书店和旧书摊上购得的。书不嫌其旧, 无破损缺页, 有利于阅读就来者不拒。这样一来, 学生阅读的兴趣倍增, 知识面开阔了, 课余生活充实了。阅读量大了, 语文水平也随之提高。

当然, 提倡“大教材”观, 并非贬低和排斥课本。我们应该处理好其间的关系。笔者主张以课本为主导, 围绕课本有选择地进行。

吕叔湘先生认为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要读25本书。没有广泛的阅读, 语文能力便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应从课本出发, 借助课外阅读之舟, 引导学生通向浩瀚的语言文学之海。

二、置身“大课堂”

生活中, 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师除了把握好课堂45分钟之外, 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

现在, 许多语文教师主张“跳出课堂教语文”, 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 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课内与课外是语文能力起飞的“双翼”, 它们相辅相成, 无主次之分。

在学校, 应充分利用各种“阵地”。目前, 有许多学校相当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 将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来抓。例如办墙报, 成立文学社, 出校刊, 建立校园广播站 (电视台) , 举行读书比赛, 成立演讲、朗诵协会等。语文活动天地广阔, 可大有作为。回到家中, 可以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记得前些年, 《语文学习》杂志社曾成功举办过一次活动, 主题是“今天我当家”。这次活动就是“家庭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佳作层出不穷。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 社会生活已不再局限于“上学路上、回家路上”了, 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成为社会角色中的一员。此时,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社会活动, 如参观访问、游历探险、街谈巷议等。这些对于他们的人生第一步乃至一辈子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45分钟, 不应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 应大胆走出课本, 走出课堂, 走出作业堆, 奔向图书馆, 奔向大自然, 奔向广阔天地, 体味多彩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三、胸怀“大教法”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所谓“大教法”观, 就是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 改变惯性的课堂结构, 少来些某某主义、某某“性”, 多一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处理。顾之川认为:“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 (2) 一是教师讲得太多, 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教师对课文分析太多, 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太少;三是课内课外做作业的时间多, 用于课外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 的确在教法上存在不少问题。往往上起课来, 讲多练少, 一节课下来, 老师讲得唾沫横飞,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时不讲倒明白, 越讲越糊涂。分析课文时, 将文章搞得支离破碎, 面目全非;满堂提问, 追求表面热闹, 本末倒置, 没有学生的领会和感悟。

目前, 有一些观点之争颇为激烈。例如, 有人对提问法津津乐道, 有人却不遗余力地批判。其实, 要曲径通幽的不妨多些提问, 深奥难懂的不妨多些讲解。有些教师认为每堂课必须将一半时间交给学生训练, 教师少讲甚至不讲。笔者认为未必如此。文质兼美的可以以诵读为主, 情节复杂的可以以讨论为主, 哲理深邃的可以以感悟为主, 知识小品可以以圈点概括为主。切不可一概而论。

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笔者赞同“授之以渔”的观点。往往旧的知识在脑海中尚未立住脚跟, 新的知识已铺天盖地涌来, 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是解决语文教学的关键。正如叶圣陶所言:“‘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换个说法, ‘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3)

注释

1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 见《语文教育论文选》, 开明出版社1995年版, 第153页。

2顾之川《中小学语文教育讨论综述》, 见《语文论稿》,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73页。

3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册) ,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152页。

大语文 篇2

花的世界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走进公园、花园、走进菜园、果园,去观赏美丽的花吧! 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花的美丽,要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涨势,记住它们的名称。 选择一种你喜爱的花,通过查找或访问,搜集花的照片、图片和有关知识,如花名、花的生长地、花期、花的用途和花的传说等。

 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写一段话来介绍或赞美这种花,跟同学交流交流。还可以办一个“花的世界”的展览。

笔下生辉

把自己在动物明星评选会上的口述内容整理一下,制成一份动物小档案,看谁做得最好。观察与思考

 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或图片上你喜欢的那些动物的外形,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怎样把你的观察、访问搜集的内容制作成一份动物小档案呢?

 你认为下面这份格式的“动物小档案”好吗?你愿意填一填吗?你还有更好的方式吗?

笔下生辉

把自己想发明的物品写出来,介绍给大家。

 给你项发明的物品起个名字。

 想清楚它是用什么制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

 写完以后,读给同学们听,如果发现有些词语用错了,可以互相帮助,认真修改。

语文大课堂

我是绿色小卫士

当我们走进校园、社区、村庄时,常常会想起自己应该为绿化环境做些什么。那么,我们就行动起来吧,开展绿化环境的活动,当一名光荣的绿色小卫士。

 分小组商量一下,在什么地方开展活动,准备为绿化环境做些什么,指定“绿色行动计

划”,然后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 共同讨论编写一些生动、活泼的环保提示语,如“我是小草,请你别踩疼我”“果皮箱

向你微笑”“举手之劳,美化小区”„„

 在小组或班里交流自己参加绿色行动的经过和体会。交流时,要把活动的经过和体会说

清楚,还要认真听别人发言,最后评一评,谁是优秀的绿色小卫士。

 把自己在参加“绿色行动”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写下来。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听,请别

人提提意见,再认真修改。

笔下生辉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许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请你给对方写一封感谢信。

 写感谢信,开头要注意称呼,要有礼貌。

 感谢信的正文,要着重写清楚对方关爱和帮助自己的事情;接着写表示感谢的话;最

后还可以赞扬对方的可贵精神,表达自己向他学习的决心。

 感谢信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基本相同,需要张贴或登报的,应该在信的第一行正中写上

“感谢信”三个字。

笔下生辉

把自己在大自然中和生活中的一次有趣发现写下来。

观察与思考

 你曾经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 把你发现的过程写清楚,觉得有趣的地方那个写具体。

笔下生辉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吧!比如有的同学梦想变成一只美丽的小鸟,自由自在地在林中歌唱;有的同学梦想成为足球明星,到奥运会上争夺金牌;还有的同学梦想称为科学家,中的玉米比暖瓶还大„„你的梦想是什么?请你拟个题目写下来。

 写梦想要大胆想象,把你梦想中生动、有趣的情景写清楚。

 写完以后,给别人看看,共同分享梦想的快乐。

笔下生辉

动笔写一写你和书的故事吧!可以写你和书之间发生的事,也可以写你和小书架(小书橱、小书箱„„)的对话,还可以夸夸你的小书架,写完后大家互相读一读,改一改,收获一定会很大。

观察与思考

 认真观察你的小书架(或小书橱„„)看看有多少书,都是哪些方面的。

也谈大语文教学的“大” 篇3

张孝纯作为语文教育改革家,其着眼点是学校的语文教学。他的“大”主要体现在全面性、系统性上,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他“大”中的一个因素。笔者认为大语文教学的“大”远不只这。本文从大背景、大感悟、大技巧三个方面对大语文教育进行浅析,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大背景

“知识就是力量”,语言的背景是包括知识在内的对象世界。对象世界把握越多越深刻,主体的气就越充盈,力就更强劲,因此经由学习语言而对语言背景的充分把握,亦即背景经验积淀,是搞好“大语文”的基本前提。

掌握语言就可以说掌握了该语言的背景。所谓语言的背景就是语言赖以抽象的对象世界。“语言是世界的一面镜子”,世界有多么丰富语言就有多么丰富;对象世界是语言的内容。人类习得语言并不是以记下了多少语言符号为标准,因为我可以认识某个符号或者某句话,但却不知道这个符号这句话的意思。举个例子,《人民日报》刊登过某一国家领导人关于庆贺香港回归XX周年的讲话,其中一句:“香港在中国政府的鼎力相助下获得了健康繁荣的发展”。众所周知,“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学习语言要重视背景,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说。“行万里路”的意义在于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了解风土人情等,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地体验与感悟,从而获得书本里所没有的东西,印证、加深对书中已有东西的认识,建构起良好.的语言背景。苏东坡曾因语言背景的无知犯了个小小的错误。一次,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发现王安石桌上有两句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看了看,不屑。提笔将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阴。后来,苏轼被贬放到合浦,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孩子在一堆花丛前叫:“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苏轼出于好奇心,凑到孩子跟前看,见几条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问小孩是什么。孩子告诉他是黄狗虫黑狗虫。苏轼来到一棵树下,听见一阵悦耳的鸟鸣,问旁人是什么鸟,旁人告诉他是明月鸟。苏轼方知改错了王安石的诗。语言背景的重要性,在这则轶事中可见一斑。

其次,所谓语感就是与作者语言背景经验的接近。通常谈语感注意力多集中在语言文字本身,对语言文字本身经验性的体悟感受无疑是语感的重要因素,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将语感表述为与作者语言背景经验的接近,是从叶圣陶那里得到的启示。七十多年前,叶圣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叶圣陶关于“深切的语感”是“生活所得”积累的见解,可惜,没有得到后来者应有的阐释和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生活所得”之“得”是语言背景的掌握。在西方阐释学看来,理解以前理解为基础,这里的前理解就是理解得以实现的阅历,即语言背景经验。可以说,有人意在弄清“语感是什么”时所作的知性分析使语感神秘化了,因为语感这东西蕴含的成分虽十分复杂,却并不神秘。知性分析者希望把语感的内涵弄清楚并分解成可资训练的单个项目,从而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技能,尽管用心良苦却收效不大,结果倒成了一厢情愿。

鉴于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关注并提高学生对语言背景的体认。这种语言背景既包括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人生阅历、文化积累;同时也应包括学生对经典篇章透过语言的物质层面所能领悟到的关于另一个“世界”的思想和经验。这样,让语感超越一种语言直觉而进入思维和精神活动的深层,从而形成稳定的语言判断和把握能力。语感能力的高低,由此可一见端倪;语感的“感”也就褪去了瞬间领悟飘浮神秘的外衣,变得实在可信起来。

之所以认为语言背景的把握是做好“大语文”的前提,是因为教师把积淀语言背景理解为一种“养气”。书橱型咬文嚼宇的孔乙已是书呆子,他对语言背景隔膜得可笑,满身“窄气”、“酸气”、“小气”。这正是叶圣陶所指的“单靠翻查字典”的一类。光注意语言却忘记语言的背景世界,是不足取的。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尽管“浩然之气”是精神的追求,但存民——点是肯定的,精神产生依托着对世界的认识和体悟。学习语言的人对语言及语言背景的大量拥有,就会变得“财大气粗”起来,化为一种气势和力量。如果是读者就更易接近作者或超越作者;如果是作者就能厚积薄发,文笔凝重而深邃。正如清代学者姚莹所言:善为诗文者,“必有囊括古今之识,胞与民物之量,博遍乎经史子集以深其理,遍览乎名山大川以尽其状,而以一浩然之气行之,然后可以传天下也”

二、大感悟

语言背景的复杂性以及主体语言背景经验的特殊性使语文教学具有无限丰富性和个性化特质。这对语文教师来说,真是个难题,因为一个语文教师也仅仅是一个个体,他要对几十个学生的语言背景经验了解个遍,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也许一堂语文课下来,恐怕一些学生感到有用,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觉得所得平平,浪费了光阴。

钱梦龙讲课文,首先让学生写出他所要问的问题,有时一篇课文多达百余个问题。钱先生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去同存异,往往留下来也是几十个。钱先生高明之处,也是他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这几十个问题消化在课堂里:学生互相解决,教师引导解决。有人对钱梦龙的教法深感惶恐:课堂教学目标怎么实现呢?教学要点怎么完成呢?或者说目标与要点之外的问题管它干什么呢?恐怕这已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教学观的问题了。钱梦龙先生尊重主体也就是尊重个性,大家不是赞成因材施教吗?可在钱先生的因材施教课面前又把因材施教原则给忘了。

语文教学积弊甚多,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千篇一律地不针对学生语言背景经验个性化的那种教学。目标单一、一课一得教学思想的兴起,使语文教学走向简单片面而变得枯燥乏味起来。这种教学思想含有这样的前提:一个班的学生在一节课里所得是相同的。笔者曾在某个场合讲语文教学可以离开教学要点,一堂课不能拘于几个目标。当时就引起一片反诘:“教师不教要点,学生没有学要点,一堂课怎么教?”当时笔者也讲不出什么道理来,是夜笔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突然脑子里冒出《围城》中的一句话来,就是说方鸿渐读书是“兴趣颇广,了无心得”,顿时心里一片亮堂。对,心得,学生读书应该“心得”。教学要点是“心得”的内容,教学要点之外也可以是“心得”的内容。孔子讲“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吾不为也”,不正是要学生“心得”吗?笔者认为,看一堂课效果如何,主要看是不是“心得”了。既然是“心得”,管它是教学要点还是非教学要点呢?既然是“心得”,教学还能是几十个学生得一个“得”吗?既然是“心得”,教学“散”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心”是每个学生的心,每颗心都是一块沃土,只要把适应那块沃土的种子撒在上面,就能长出茂盛的枝叶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感悟,这就是“大感悟”。

三、大技巧

笔者始终坚信这一点:学习语文没有捷径可走。对诸如读法、写法、教读法、教写法等方法、技巧的青睐,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学习语文可以找到捷径”。随着讲方法讲技巧的书到处飞扬,语文教学中“技巧依赖”逐渐代替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进行语言背景经验积淀的苦行。如果技巧真有如此能耐,既便捷又轻松,于教于学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然而方法、技巧日多,语文水平反倒日降,这就值得认真反思了。每年高考,阅读题失分严重,作文得分不高。就阅读方法、技巧而言,恐怕已被总结提炼得差不多了,学生接触恐怕也是八九不离十,可就是读不好,分上不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说明问题呢?有理由说,方法技术是“小巧”,既是“小巧”其作用当然因“小”而有限,真正的语文教育家,并不在小巧上费心思,而是努力追求“大巧”。“大巧若拙”,大巧虽拙朴,但却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一)实趣为美

现在流行把公开课叫作秀课、表演课。既是表演课,就必须追求演技;既为演技,就时时有新花招。于是乎语文课多了花招少了朴实,多了虚浮少了凝重。

“大巧”不喜欢表面上的热闹与活跃,因为课堂的热闹并不等于学生思维已被激活。相反,课堂的热闹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浅表状态,因得不到强力刺激而被抑制,比如问问答答之课堂上的有口无心,闹闹嚷嚷的课堂上无法思考。学语文多是阅读深思的事,不能重玩趣而应重实趣,这也是兴趣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二)苦读为美

语文不读或快餐式阅读的现象日趋严重。古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口舌成疮。“读万卷书”,从量上来看也得花大力气,何况还要“熟读深思”呢?除了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就给读书人提出了这条要求:一读书求知,书中间接生活、路上直接生活。当间接与直接沟通,书就读活了。但要沟通谈何容易,非下苦功夫没有别的出路;二是读书求味,语言较之于世界是抽象的,正是抽象就舍去了世界的具体、丰富性,因此语言无味而世界有味。有味的世界不在字典里,只有语言与语言背景经验接通了,语言才活才有韵味。要达到有味境界谈何容易,非下苦功夫不可。

语文课不背的现象也日渐严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从一个必要的角度衍括了对经典名篇熟读乃至成诵的重要性,可惜已被教师的语文教学当作了毫不入心的耳边风。从心理学的知识得知,外界对象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次在大脑里重复加深印象的过程。通过背诵,学生可以有意无意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背诵,学生对作者彼时彼境的语言背景更容易深切地进入;通过背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潜意识,复现、串连历史文化知识;通过背诵,经由语言表层到语言背景的深层透视及把握,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并且,通过对典范篇章的背诵,无疑将有效地规范学生用语,使学生语言从习惯的生活口语来一个去粗存精的升华。笔者想,所谓“出口成章”当并非满口“粗言俚语”,而是与典范标准书面语的接近甚至就是“口写”的书面语言。学语言是脱胎换骨的事,历史上许多大作家大学者都能出口成篇,但大凡能出口成篇的大家也是都能出口成诵的。所有背诵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语文学习想简化这个过程将是省料成反倒会付出双倍的代价,语言学习要把这一过程变成轻松惬意同样也是非分之想。

(三)以愚为美

以愚为美是对教师而言的,这个愚乃大智若愚之愚。正是每个学生都带有自己的语言背景经验坐在教室里,教师面对的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自信能为这个世界浓墨重彩,但却不能认为自己能完全塑造或改变这个世界。此外,每个学生除了面对教科书,还更多地是面对课本之外的书籍和生活,在这里学生自我学习变得十分重要。教师曾经把学生与学语文的学生加以区别,因为学其他学科与学语文是很不同的,学语文的学生受着学校与学校之外的广泛浸润。正如前述,也许教师正充满自信地讲述某个词语时,某些学生早巳懂得甚至比教师懂得更多。

语文教师的确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魏书生先生的成功,就在于他讲求遇事与学生商量,商量教学什么,商量怎么教学,商量怎么考,正是这样“商量”下来,学生学得好,他这一介书生也因此而闻名天下。愚至于此,何乐而不为?

笔者认为,就目前国内语文教育现状来说,大语文教学观念更为重要,而且应该只作为观念的撞击而不应作操作模式的框定。观念正确了,启发式和满堂灌都能得到正确地运用,一切写法、读法、教法、学法都不会违背以习得语言为归宿的语文学习要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薛艳.农村中学应走大语文之路[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

[3]赵克明.少一点浮夸,多一点朴素[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9).

大语文 篇4

一、阅读课不是教“阅读方法”

现在我们很多学校的阅读课, 不是让学生在40分钟的听讲中解放, 而是教师讲解一些阅读方法, 学生做阅读题。这就像当一个人特别需要喝水的时候, 你却在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一大堆喝水的知识, 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 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却就是不肯递给他。

其实, 阅读课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有阅读的时间、空间和材料。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美妙的世界中, 汲取营养, 积蓄能量, 教师却怀着喜悦的心情聆听学生在阅读力量中拔节的声响。

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 叙述桑兰在跳马时受伤, 经诊断确认脊椎骨骨折, 接着这样写道:“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 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教师在教学到这个句子时, 引导学生品析:“可”起什么作用?“也许”能去掉吗?学生悟出:转折词不能去掉, 这是人生命运的巨大转折;“也许”不能去掉, 它表示不确定, 也可能会出现桑兰又站起来的奇迹。这个词包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的关爱。教师及时点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写文章不一定要文辞华美, 朴实、准确的语言往往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二、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的一篇篇美文是一扇扇心窗, 让学生把这里作为翱翔浩瀚文学星空的起点。有人说:爱读书的学生, 有可能成绩不是最好的, 但无疑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不要认为学课本才是学习, 看课外书就是闲书, 担心会影响学习成绩, 有些学生刚对一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硬是要把他 (她) 拉回课本, 这样肯定会影响其“大语文”世界。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中学教语文时, 虽然肩上有升学考试的压力, 但他在开学的第一个月就领着学生把课本全部学完了, 剩下的时间引领学生广泛阅读和了解相关的科普读物。我想在他的眼里教材仅仅是引领学生进入文学殿堂的窗口, 厚积薄发, 博闻强记, 是学好母语的真谛, 是他的语文教育理念, 也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才使得他能将普通校的差班教到成绩超过重点校的实验班, 同时也成就他语文教育专家这样的领军人物。因为他把握住了语文教育学习的核心, 取得好成绩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是以“科技成就”为主题安排的内容, 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展现了科技发展的神奇与威力, 文章语言准确生动, 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真切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文, 文章在写经过太空遨游的蔬菜种子的特点时是这样描述的:“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先让学生对比朗读以下两句话:

(员) 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圆) 它们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最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体会。学生通过对比读, 找两句话的区别, 很快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普通”, 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太空种子都有这个优点。我们不是将上课的过程看成学习语文课本, 而是走向社会, 走进科学, 自然作者那准确的表达就会深深地潜入学生的心田。

三、阅读, 将“语文”链接到“大语文”

学生在美好的阅读世界中学会了作文、思考、做人……阅读就像一个魔杖一样, 让更多的道理无声胜有声, 润物细无声, 更多的语言在笔下生花, 画出美丽的弧线。在美妙的阅读中, 学生学会了作文, 远比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作文的技巧好得多, 学生的作文肯定真实又有深度;在美妙的阅读世界中, 学生会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他会自己去探索知识, 认识世界, 思考世界。阅读, 会让学生在文字的链接中学会做人的原则, 比起我们正襟危坐、面色凝重地批评犯错误的学生的效果要好很多。

学好语文有很多方法, 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确立一定的阅读目标, 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完善“个人书橱”“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三级书库,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开展读书实践活动, 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等各类读书活动, 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把书香带进家庭, 共同营造读书氛围。

语文作文材料大放送 篇5

由于价值虚无,法纪不彰,道德底线失守,权势者带头不守规则,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全面失范的风险,与这种风险对抗,个体的力量的确难免卑微,同流合污乃成为最便当的选项。但也正因为这种办法太过容易,不仅是许多应该遭受谴责的人逃脱了道德惩罚,而且还常常让他们心安理得,并产生传导效应使更多的人一边诅咒道德失范一边却又主动放弃自己对社会的责任。――道德滑坡原因分析

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会是败坏学风误导受众,将方兴未艾的国学文化热引向歧途。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文化

雷锋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让人遥不可及的他者。我们与雷锋的距离,与那些“感动中国”人物的距离在于,他们将心中的那份善转化为实际行动,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让善停留在心中。这就是从“心”到“行”的距离。雷锋,不是一座神像,而是一种具体的经验和行动。――精神

满天腥云,遍地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林觉民)——爱国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公民责任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正面

青年们可以先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责任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文化

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冷战期间柏林墙守强卫兵射杀了企图翻墙而过的青年。几年后在法庭上,法官说:“作为**不执行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自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一厘米是让人类海阔天空的一厘米,是个体超越于体制之上的一厘米,是见证人类良知的一厘米。——良知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责任

许多作家成名之后,便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想方设法把名气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圈养”,就是被商业收编,无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的突围。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片漆黑,如何照亮他人? ——文化

今日中国还是一个文化大国吗?报纸上的文化版面已经成为稀缺产品,电视上的读书节目纷纷在收视率上一败涂地。这里最寻常可见的景象是,文化名人们追逐着新闻热点而非真问题,新晋的年轻人则热衷于一夜成名式的冒险与投机。大学,问题多多的大学,也并没有为中国文化的未来描绘出清晰的愿景。——文化浮夸

在墨尔本,华人踪迹所至,许多公共场所都给华人提供了特殊的“待遇”,如郊区的公共厕所外面都用英文标示,里面却只有汉语的提示:“请勿随地大小便!”在韩国,许多公寓,写字楼的电梯口烟筒,垃圾箱上都贴着汉语提示:“请勿随地吐痰”:在巴黎、伦敦的许多公共场所都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汉语标示。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但为何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远? ——素质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一文不值: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到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的让有些人将它遗忘地无影无踪,无怨无悔。它,就是诚信。——诚信

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于民,民保于信。——诚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责任

一曲悲歌,在城市的上空回响:一个拆字,拆下几代人的回忆,丢弃了几千年传承的责任。我们的良知应该苏醒,在感叹痛心后,更应该用行动,带着满满的责任,肩并肩站成一座围墙,守住那些过去的记忆。——拆迁

文学类

鸟翼沾上黄金,便在也无法飞翔。(泰戈尔)——金钱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加缪)——行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豁达

还记得那东坡上默默农耕的老人否?身处党争不休的时代,遭贬受挫,他彷徨过:年老华发生,他哀叹过„„然而最终“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战胜了悲观。——豁达

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他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他选择了清白褪去身上的华服,他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他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

——屈原事例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磨练

若是生命没有弯曲的荆棘之原,创造会终结,信念会熄灭。(李敖)——信念

何必要对别人的语言那么追随,人要学会展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生命才会有意义,人生才精彩。若总是以别人的高度来衡量自己,那你也只会活在别人的阴影下。——自我

庄子心中定然是霞光万丈的。弥留之际,看着泣不成声的弟子们,先哲淡然:生命即是转化,有生必有覆亡,就想冬雪与春阳。我死之后,化入万物,得永生矣!——达观

简化物质,追求心灵的丰盈富足,一直是我的生活目标。人生在世,每个人幸福的标准不一样,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我庆幸我始终拥有一颗素心。摒弃了一切华丽的装饰,保持素颜;舍掉大鱼大肉,习惯素食;远离了物质的诱惑,留有素心。我天性散淡自在,虽胸无大志,反倒因为容易满足而多了些幸福。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自古以来,不乏素心之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依然不改其乐。我当然不能与贤人相提并论,我的所谓素心,也远远达不到如此境界。繁华时代,我依然愿意坚守一份简朴。

人存素心,便活成了一株朴素的植物,立于天地之间,自在枯荣。做事留一颗素心,可以让人更加专注,没有功利性,更容易成功;为人处世保留一颗素心,可以交到真心朋友,因为没有相互利用的目的,更容易坦露真心;寻找爱情也要保持一颗素心,如果给爱情太多附加条件,爱情就会变了味,错失真爱。拥有素心的人,布衣菜饭,可乐终身。

“传统文化失落”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我们面对的现实】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我现在想问你们:当敦煌的瑰宝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民,我们应该为此欣喜还是悲哀?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中华优秀文化却在不自觉中流失,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

当然我们也知道,过去的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配谈文化,而那些种地耕田的下里巴人向来是见不着也想不到这样的阳春白雪的。在孔儒之风居于正统的时代,文化的分量重若磐石,读书人的行头也似乎比别人高雅尊贵了许多。几千年的文化血脉流传下来,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度,一个贲张着文化的国度,所以,文化成了时下许多人的宠爱,成了当今社会中的一种风气或潮流。于是,这样的文化几乎可以填满这个国家的坑坑洼洼。

无论如何,文化都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崇尚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但果真国民的素质就高到连天上飘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都是文化的那个境地了吗?如此“文化”的泛滥并不能见证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和优越,反倒是体现出了它的荒唐和无知。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解放的确带来了文化的活跃和激荡,国门打开的确带来了文化的四面来风八方有雨。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比较,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变革都积极地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西方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的东进也慢慢缩小了东西文化之间的距离,这在青年一代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所见所闻之处,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面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可以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曾有过这些传统的东西的印象,因此,它们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无力的。这些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浸濡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今天的年轻人开始忽视甚至放弃这些国产的文化,他们更崇尚西方文化,他们西装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满世界跑,却懒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它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大大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华文明何以在其他的几大古文明早已折经断脉的时候依旧熠熠发光?但最可叹也是最可悲之处,是我们漠视的文化却被人家视若珍宝。当初韩国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一篇标题《“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未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漠,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如邻国。我们心有不甘却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由此我想起了敦煌窟、敦煌文化,想起了王道士、斯坦因和当时的满清政府,想起了斯坦因一车车地把那些本属于我们的敦煌的经卷、书籍、塑像运往欧洲时,我心中泛起酸楚的感觉:那些敦煌的宝贝不是人家抢走的,是王道士甘心用仅值几个碎银的东西换走的。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就这样简单而干脆地流失了!还有《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持久战》这些今天的年轻人鲜有问津的经典文化没有被我们国人吸收,却被日韩及欧美一些国家拿去研究用以管理人才、资源,运用于商战之中,反过来再和我们来做生意。这,究竟是文化的不幸还是华夏子孙的悲哀?我们不得而知。

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诲人不倦地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那些穿凿附会、沽名钓誉的佯装高尚甚至传播封建迷信违法乱纪的有着不轨行径的渣滓。一个民族不需要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泡沫和虚假文化无法重塑精神理念,建构人格品质。文化不是越多越好,宁缺毋滥是定义文化的道德底线。

文化的嬗变只能说明真正的文化的缺失,它的贫乏已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制约人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是我们终其一生也领悟不完,参透不了的。也许它的某些杂质是该舍弃的,也许它的某些内容尚不能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及时的智力保障和支持,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可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我们的建设事业。

从“圣诞垃圾”说到作为“扩胸运动”的文化

张耀南

圣诞树、圣诞树挂饰品、仿真藤条花链、彩灯、圣诞帽、荧光棒、圣诞卡片、圣诞大餐之残羹剩饭、圣诞礼物之包装、聚会开车排放到空气中之污染物等等,统称为“圣诞垃圾”。2005年圣诞节那一天,北京的“圣诞垃圾”达到了1000吨,占到北京城市垃圾日产生量的九分之一。难怪有人惊呼“污染京城”„„

追星族对他们所追的那个星的痴迷,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同样,中国人对洋节的痴迷,似也已到令人莫名其妙的程度。伴随而来的,便是“圣诞垃圾”几倍、几十倍地疯长。

学得像还好,问题是学不像。人家洋人过圣诞节都是阖家团聚,几乎所有商场、饭店、超市都关门,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人;而我们却涌到街上,造成前所未有的交通大拥堵以及饭馆门口的长龙大排队。人家洋人的圣诞树都是真树,是由技术专家专门培育栽种出来的;而我们把玩的那些矮到一厘米、高到一两米的圣诞树全是假的,且百分之百是用无法降解的塑料泡沫做的,即使填埋几十年也不得“超度”。人家洋人的圣诞装饰品是循环使用的,今年用过了,擦洗干净保存起来明年照用;而我们手中的圣诞彩灯及能发光的荧光棒之类却是随手乱扔,不仅无法循环使用,且成为潜在的化学污染源„„

在有些人眼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节日)已然不值一提,被要求作为垃圾“扔到茅坑里去”。若果真是中不如洋,昔不如今,我们的祖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我们这十多亿人又是如何活到今天的呢?这民族能不灭,这人民能不亡,一定有它“生存的秘密”,一定有它高于“垃圾”的内在精神。

这精神用一个字来描述就是“大”,用四个字来描述就是“可久可大”。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追求“可久可大”的文化:它只想把你的下作变得崇高一点;它只想把你的小肚鸡肠变得广大一点;它只想把你的鼠目寸光变得长远一点;„„它只想告诉你,世界比你那个“自我”要大,比你那个“国家”要大,比你那个“人类”要大,比你那个“生物”还是要大„„我们的文化千言万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你把“心”放大再放大,把“胸”扩大再扩大——我们的文化不过就是一场“扩胸运动”,或者叫作“大心运动”。

洋人有洋人的上帝,我们有我们的“大人”。东施效颦?你能不能给出一个理由!

浅谈“大语文”教育 篇6

我在迷茫之中摸索着……,直到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大语文教育》,顿时犹如醍醐灌顶,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走弯路,还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徘徊。

所谓“大语文”就是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地统一起来,不能单纯地偏重于其中一个方面,而忽略它的另一方面。这些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多数都是将传授语文知识(工具性)放在首位,而弃其人文性(思想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于不顾。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特别激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语文的“人文性”是隐性的、抽象的,不像其“工具性”那么直观和具体,要想抓住它就必须要像春雨滋润万物那样一点点地渗透,不能简单地口头说教,浅尝辄止,这样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

语文的“人文性”在小学阶段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养成教育。这两方面的难点就在“渗透”与“养成”这两个关键词上。通过这两个词,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仅仅依赖单纯的口头说教。

想到这里,我的心犹如漆黑夜空中突然亮起的星光,一颗一颗渐渐亮起,照亮了夜空下的条条道路,这也许是我的心路。我又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有关“大语文教育的心得”,一篇篇看着,看着,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的思路也渐渐清晰了。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大语文”教育思想,第一,我要很好地创设教学情境,这一点对“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实施非常重要,不能仅仅局限于“三尺讲台”“方寸书本”和“问答式的教学”,而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甚至还要走出教室,这样学生的视界和心境才能开阔,学到的知识才更深入、透彻(我又想起了古曲“高山流水”的创作过程,如果不是大自然的帮助,“高山流水”也不会名垂千古而不朽)。

学生广泛的阅读是理解新知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很多教师都做得较为成功,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诵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很好,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花草之间、到绿荫之下,到田野上,手拿书本朗朗而读,开阔的视界使思绪也变得开阔,对理解课文,对阅读兴趣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诵读,这样学生会更容易与书本融为一体,就像许多演员一样在背景音乐的影响下,会潸然泪下,会开怀一笑,学生也会在音乐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不是一般的理解,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融合。

第二,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还要不断地开发挖掘一些课外的语文素材,尤其是一些古典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诸如“千字文”和“三字经”等适合学生诵读的名作,这些作品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之所在”,让学生在诵读之中,灵魂也不断地净化和升华,从而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现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很多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之作都有配乐诵读的有声教程,只要我们略微下点工夫,下载一下拿到教室播放即可,那优美的旋律,动听的吟唱,如天籁之音拂过学生的心灵,在身心愉悦之中学生也会受益很深。

第三,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教师的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他博学多识,思想上进,那么在无形中也会带给学生极大的影响。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多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完善自己。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爱读书,学生就爱读书,教师爱思考,学生也就爱思考,只有你这“长流水”长流常新,学生才会在你的身上汲取知识的营养。

总之一句话“大语文教育”是一个极富延展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致力钻研,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有大的辉煌成就。

将大语文融入小课堂 篇7

的确, 如果课堂上的语文教师眼中只有那篇将要传授的范文、教学目标、知识难点的话, 语文的学习又怎么能让学生感觉到学成的喜悦和成就感呢!所以, 语文教师心中必定要放有一个“大语文”的位置。

而关于“大语文”的呼吁与说法, 其实早已有了。据说早在1922年, 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树立“大语文教材观”说法。他曾说:“国文科的教材, 将成非常大的范围, 环绕于儿童四周的, 无不可为国文教材。”这种“生活就是教材”的观点, 其实是最早的“大语文”倡导。

那到底何为“大语文观”呢?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 而更应高屋建瓴, 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 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 (语文) 这个工具” (叶圣陶) , 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 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 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 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教育, 是以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 因此, 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 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 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所以, 将其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才更为合理与科学。

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 “文”和“道”可以兼顾。“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 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

另外, 张孝纯先生还提出了“大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 即“一体两翼”。“一体”指课堂教学, 而“两翼”则分别指“左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和“右翼———利用语文学习环境”。

这种观念无形中让语文的教学又升华了一个层次, 如果独凭45分钟的小课堂是学不好语文的, 只有把语文放入了广大的生活中, 它才有了灵魂与价值。笔者也经常跟学生说:“想把语文学好, 单凭那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其实, 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有语文味的存在, 我们更应该把平凡的生活与45分钟的学习结合起来。”以下是笔者对于将“大语文”融入“小课堂”的些许体会:

第一, 联系生活中的“语文味”, 打通语文课堂

其实, 语文的教学资源无时不在, 也无处不在, 因为“生活处处是语文”。如果语文教师能用活这些生活资源, 学会取舍整合, 那么这一类活的语文教学资源将体现其价值, 逐步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小课堂中来。诸如音乐作品, 影视艺术之类的日常生活元素都可以走进语文课堂, 皆用好它们可以起到丰富充实语文课堂的功效。当然, 语文课堂也可以演绎多彩的生活, 文学更可以指点生活, 丰富人们对于生活的感受。语文教学要善于打通文学与艺术的通道, 打通文学与生活的通道,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健康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思想的启迪下, 笔者要求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都进行一次“课前小讲”。而课前小讲的要求和层次也会随着年级和知识储备的增长而不断地提高。这些看似与语文课本相关不大的内容却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趣味性。

第二,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辅佐语文课堂

如初一年级, 可安排学生分享一些哲理性的小品文或寓言故事。这些文章一般都比较短小精悍, 便于识记和理解。但笔者一定告诉孩子们, 上台的那几分钟不是来当播音员的, 而是要把那些自己看过、读过的故事和那些文字转化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才行。上台的时候不要拿着早已准备好的讲稿, 亦或是原文, 那样是没有办法锻炼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 笔者还要求学生们在讲述完故事之后, 一定要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其实是新一轮的情感的自我教育的推手, 因为当讲述者分享完故事或是心得之后, 总有些学生会举起手来, 向他们询问一些听后的疑惑或是表述一下自己不同的体会与观点。在生生、师生思想的碰撞之下, 语文课堂一定会出现更多精彩的思想火花。

第三, 引导学生勇敢尝试, 建立自信心

刚开始的时候, 孩子们或多或少也许有些诸如紧张、结巴、思绪紊乱、面无表情的问题, 但每次当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小讲后, 教师都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他们的表现, 而且应该以鼓励和如何改善的角度去分析。对于有些自尊且上进的学生, 他们甚至可能还会要求老师再给他们一次改进的机会, 又有哪个老师会拒绝呢?

当然, 成功的小讲也不在少数。由于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 其它同学都被自然而然的带入到了讲演者营造的故事情境之中。做为一个倾听者和观察者, 教师能感受到学生们的一张一翕都与故事保持着同一种节奏, 同一个频率。在这种时候, 课堂上往往还会出现讲演者与听众的互动, 高潮迭起, 老师再适时地给予一些引导, 三五分钟的课前小讲的功效并不比45分钟的范文讲解要差。

第四, 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 促进教学相长

学生们不可预知的表现和思想往往又能刺激到作为教师的我们的某个知识情感储备的“链接”。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讲到了关于一只导盲犬忠诚的故事, 让人不觉想到了曾看过的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于是, 在归纳此次主题与收获的同时, 笔者也把这部很经典的影片介绍给了学生, 并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可以试着写写影评, 一定会有不小的感悟和收获的。没想到, 第二天一上学就有学生急于跟我分享他们的感受, 还有学生拿出了自己看后写下的随笔或是影评。笔者又临时在当天的课堂上穿插了这些同学的文字和思想的分享环节。从此以往, 学生的视野也发生了变化———从短篇小美文“转战”到了短小精悍的视频或影视片断。他们努力想从这些来源于生活, 也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中找寻“语文的味道”, 也认真地想从一帧帧的点滴中找寻情感的顿悟。于是, 课前小讲因为一次无意的灵感促成了另一轮新形式的演绎。

第五, 让生活中的“大语文”多元化的展示于小课堂

生活中, 学生会接触各类的音乐作品和影视艺术, 并且也乐于接受这些让他们快乐的媒介。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何不好好地把握这一块活跃着青春、快乐因子的领地呢!如学生刚进入初一时, 可以让其从小美文的品析开始, 初一下学期则可以让学生尝试解读小影片, 甚至书写小影评的训练;初二年级便可以让学生来一轮“闲听歌曲, 细品词”的全新体验中来;到了初三, 则不妨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的小美文、小随笔, 尝试更高层面的“我手写我心, 我口抒我情”的训练中来。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 学生能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各种形式的尝试与体验, 定会更加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味”, 从而在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觉捕捉生活中语言、画面、情感特色的语文观与学习意识, 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相信这种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总之, 通过最开始的课前小讲的训练和听的训练, 学生不仅讲出了文采, 讲出了意境, 讲出了情感;也听出了兴趣, 听出了精彩, 听出了感动。课前小讲———使学生产生了想说、要读、动笔写的强烈欲望。在课前小讲这个无形手的推动下, 学生们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大语文”的左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和“右翼———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就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 它们和谐的展翅于“一体”即课堂教学之中了。

最后, 分享一位学生在“闲听歌曲, 细品词”这个环节中的小讲内容: (PPT展示)

歌曲《灰姑娘》

歌词选段一:我躺在床上, 希望我能成为那个公主/终于有一天我明白, 那不是属于我的童话, 更不是我要的生活。

学生感悟:灰姑娘———幸运的代言词。

在恰当的时机来到皇宫, 得到王子的注意, 留下一只水晶鞋。最终, 王子接她回皇宫, 从此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是灰姑娘的幸运之处, 更是她的可悲之处。

灰姑娘只是在恰好的时机遇到正确的人, 那些能够解救她的人。

设想一下, 如果没有王子, 没有仙女, 灰姑娘会怎样?

她还是会在家里辛劳地工作, 继续承受继母和两个姐姐对她的奴役, 对她的冷嘲热讽。

她的命运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可以确切地说:

灰姑娘是因为王子和仙女才得以逃脱了原本属于她的命运的。

她是依靠别人的力量才过上了她所向往的生活。

年少的我们, 懵懂无知, 总是迷茫, 总是感叹。

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鲜花还是自由。

确实, 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打破了我们如泡沫般虚幻美好的想象。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踌躇着不敢向前走。

等待着, 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希望自己能逃过这一关。

不过, 这个梦, 是时候该醒了。

选择, 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

浅析小学“语文大课堂”教学 篇8

有的语文教师并不重视这个栏目, 忽略了语文的实践性。我们知道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这一特点决定了, 在开展语文活动时, 要实现多种方式的有机统一, 才能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语文大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我们应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多种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 获得语文知识。

那么如何组织语文大课堂教学, 使其真正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呢?

第一, 实现语文活动的综合性。

活动过程中突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主要表现在知识的纵向及横向联系上, 如“连主题成文”, 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课文的主题连成一篇文章, 学生对所有的主题进行整理, 抓其内在联系, 并用恰当的语言加以组合, 这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又把学过的知识合理地串联起来。再如在 “我爱我的家乡”主题活动中, 帮助学生弄清自己从哪方面入手, 掌握基本路子, 还要考虑如何整理自己的材料, 要对自己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加工, 同时, 在想象一下自己以什么方式来展现自己家乡的美, 家乡的可爱。是用文字描述, 还是用美术画笔, 是用歌声展示等。总之, 这种知识的纵向及横向的联系, 有力训练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时, 充分考虑如何把语文知识融入进来, 并串联起来, 以达到活动效果。

第二, 突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语文课堂的教学主要以单元知识、单项训练为主, 每节课都要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不可能面面俱到。和它不同的是, 语文大课堂的教学, 完全不受学科知识的束缚, 得益于其体验与开放的特征, 能有效的实现诸多方面的有效整合。 我们的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提示, 帮助他们收集资料,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交流合作氛围。以编排课本剧为例, 课本剧虽然本身来源于课本内容, 可通过学生们编排再创作, 它的教育感化作业将更加强烈。因为, 课本剧可以集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学科为一体, 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是文字的作业, 更是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编排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擅长表演, 有的学生擅长朗诵, 有的擅长做布景, 有的会配乐……大家各显其能, 其乐融融。同时, 活动过程中,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 又可以极大的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值得注意的是, 过去, 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所以, 我们必须要改革, 要开展语文综合活动以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学科间加强整合, 以提高学习效率, 但不是说可以无目的、随意的整合学科。在具体开展语文活动时, 不能失去语文特色, 要体现学语文, 用语文的目的,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 用语文, 发展语文的能力, 增强学语文的兴趣。

第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长时间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我们教育过多的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 重视知识的继承, 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至于造成很多的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 他们只会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却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显得笨手笨脚, 束手无策。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能打破这种尴尬局面, 有意识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受、体验。语文大课堂, 突出表现在语文学习在活动中进行, 是语文加活动。活动是形式,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 在活动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不妨把课堂开拓到校外, 布置丰富多彩的、开放性、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其实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 它不仅能使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起到巩固课堂成果的作用,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动手种植一棵花, 观察小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 观察它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不同情况, 还要查找资料, 找到一些培养种植的小窍门, 了解相关知识, 并把自己辛勤培养的过程记录下来。可以是文字, 可以是照片, 可以是图画。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 体验到了幸福和快乐, 苦恼和辛劳。

第四, 多种活动方式的有机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学习要沟通课堂内外,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实现多种活动方式的有机统一”。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 课本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 教师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发布者, 教室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大课堂, 必须打破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 有效的进行学科的整合, 打破学科界限, 实现资源共享, 消除学生厌倦情绪, 还能有效的为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 在整体上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 我们提倡语文活动要有综合性, 实践性, 但无论如何综合, 怎样实践, 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 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 且不可为了追求时髦, 追求气氛而演一演, 画一画, 唱一唱。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也不乏语文活动, 但多是“封闭在书本上, 禁锢在教室里”。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以大语文教育观为主导, 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以活动为载体, 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为内容, 以学生自我活动探究、自我操作体验为基本形式, 以实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性活动。其显著特点是综合性, 综合性不仅表现在活动内容、形式上的统一, 更体现在能力上的综合, 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 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实践活动,综合性,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出版

[2]张华.“我爱我的家乡”,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年3月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篇9

关键词:农场,大语文,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语文教育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学合力的变革性教育实践。如何利用好这块小小的农场,开展大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呢?笔者就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小农场,促进课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田园、乡村、动植物等内容的课文,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五下的《祖父的园子》,六上《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如果利用好农场,就能对这些课文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的教学中很多环节都会辅以直观的手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以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为例,在对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们老师常常采用的是看图法,如在教学“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句时,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只能局限于平面认识。现在有了农场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教学: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了农场。请找找看,萝卜在哪?

生:老师,萝卜在这里。

师:可是我没有看见萝卜啊!

生:老师,萝卜在地下呢!

师:哦,原来它藏起来了,它是在和我们———

生:捉迷藏。

师:所以这个藏字上面是草字头,盖上一些伪装的东西,别人就找不到啦!再找找看,农场里还有哪些东西藏起来了?

生:土豆。

生:番薯。

生:大头菜。

师: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土豆地下———

生:捉迷藏。

生:番薯地下捉迷藏。

生:大头菜地下捉迷藏。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萝卜地下捉迷藏的意思,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蔬菜的一些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样新鲜的环境中充满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2. 体会课文情感

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不采用一些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以二年级上册《农业的变化真大》为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览,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杂交水稻、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刚好我们的农场里就有大棚,这不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绝佳场所吗?于是就有了以下片断:

我把学生带到大棚里,让学生看看大棚里种植的草莓以及其他的一些蔬菜、多肉植物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走进这大棚里有什么感觉啊?

生:这里非常暖和。

生:这里有很多外面没有的蔬菜和植物。

师:这就是书上说的———

生:(齐读)这种大棚能准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师:如果没有这种大棚呢?

生:我们就吃不到美味的草莓。

生:我们就吃不到很多新鲜的蔬菜。

生:这些多肉植物也会死亡。

师:以前可是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人们想吃脆脆的黄瓜、甜甜的西瓜只能等到夏天,可是现在,我们就能吃到很多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了,这都是科技带来的啊,所以书上说———

生: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有了这样亲身的体验,不用教师再出力不讨好地解释各种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文章要表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利用小农场,积累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说,小学生的作文只要能以自己熟悉的事物为素材,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即可。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内容都是关于农村、动植物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我们的课余生活》、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我们的校园》、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等。遇到这样的内容时,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作文就会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农场去观察、体验,获取素材。

1. 积累观察类素材

学生如果没有亲自动手活动和观察,就不能得到第一手感性认识,光靠老师课堂上讲授,学生的认知就很模糊,也很容易遗忘。我们平时可以带学生多去农场转转,让学生观察各类植物的生长,比如,西红柿需几天发芽,每周的幼芽生长情况,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资料整理为植物生长手册,在班级进行每周评选,再根据资料评选出优秀学生给予奖励。

当学到相应的内容时,学生会把农场跟学习不自觉结合起来。比如,在介绍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时,孩子们就会不约而同说到开心农场里的植物。如有的孩子说:“我们农场的萝卜皮有白色的、绿色的、红色的,里面的肉颜色也不一样,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是红色的。”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学校的草莓个头都比较小,比买来的至少小一半,但这些草莓颜色都比较鲜艳,而且香味非常浓郁,尝上一口,好甜啊!这些草莓可都是绿色食物,没有激素,吃下去绝对放心。”

如果没有用心观察,这样的发现根本是不可能出现在孩子们生活中的,这样的变化都是农场带来的。

2. 积累体验类材料

好的作文应当以情入文、以情感人。但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感情处于钝化状态,对生活中的感人之处熟视无睹,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充满虚情假意。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农场参加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同时,发生在农场的很多偶然事件都可以成为体验材料。

案例:小猫的故事

(中午,带学生去农场,忽然听到了农场一个角落传来微弱的“喵喵”声,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三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猫,一只已经死了,一只奄奄一息,剩下的一只发出痛苦的叫声。看到这一幕,我们展开了讨论。)

师:孩子们,你觉得这三只小猫怎么样?

生:它们好可怜啊!

师:为什么?

生:天气这么冷,它们又没有被子,都快被冻死了。

生:它们这么小,肯定不会自己找食物吃,它们是被饿死的。

师:是啊,看小猫这么小,估计它们可能才刚出生几天。这么小的宝宝,可都是妈妈们的心头肉啊!可是它们的妈妈呢?

生:它们的妈妈肯定找食物去了。

生:我觉得它们的妈妈肯定抛弃它们了,可能是养不活它们。否则,就不会有小猫死了。

师:哦,你觉得一个母亲会抛弃自己的孩子吗?想想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学生沉默了一阵。

生:我觉得猫妈妈不会抛弃小猫。天底下哪有这样狠心的妈妈?我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过很多母亲宁可自己受苦也要保全孩子的。

师:是啊,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那颗爱子之心就算是动物也是能让人动容的。那猫妈妈呢?

生:我觉得猫妈妈可能出了意外,否则它不可能这么多天不来照顾孩子,导致小猫死亡。

又一阵沉默,有几个学生开始抽泣。

师:孩子们,我们是否应该做些什么呢?

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决定把小猫送到农场的大棚里,因为这里非常温暖,大家平时来照顾。

回来以后,很多学生根据这件事,写了《可怜的小猫》《救猫记》《那一阵“喵喵”声》等作文,写得有血有肉,情真意切。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农场这块沃土,启发学生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培养作文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

三、利用小农场,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我们要多利用学校的农场,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农场中的许多不自觉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在农场活动中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积极把语文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在农场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

1. 开展单一展示实践活动

这类活动就是围绕农场进行实践,而最终呈现出来的形式是单一的活动。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以说为主,内容有:农作物的口语交际分享会,种植经验交流会,对种植体验收获喜悦的交流会,“我是小小农场主”———给来访的客人、家长介绍农场等;第二类以写为主,内容有:制订活动计划,写种植日记、观察日记、活动感言、科学小论文,制作评价表等。

这样的实践活动优点是形式简单,教师便于指导,学生便于操作,参与面也比较广。

2. 组织多面展示实践活动

这类活动就是围绕农场进行实践,而最终呈现出来的形式是多方面的。比如“农场我画、我说”活动,要求在画农场、画蔬菜的基础上,还要配上一些文字说明,然后进行口语交际;比如“小厨艺家”活动,以自己种植的无公害绿色蔬菜为原料,做成一道小菜,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介绍此蔬菜的功效和做菜的过程等;高年级同学还可分成小组,做各种调查、专项研究,写写小组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以《农场摄影实践活动》为例,我是这样做的:教师先指导学生用手机拍下农场里的精彩瞬间,可以是劳动场面,可以是各种植物,也可以是农场风景;然后让学生选择最好的一张照片,附上自己简短的感言;最后把所有学生的作品收集成册,印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此活动,还写了关于此次活动过程的作文,关于这本《农场摄影集》的作文等。

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要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不能让某些学生在其中滥竽充数。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农场这块资源,让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农场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欧阳嫔.加强写作素材储备提高写作能力[J].科教导刊,2011(2).

大语文 篇10

基于此, 多年来, 我们坚持以“大语文”教学思想统领学校工作, 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将语文教育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 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 以“六个结合”为立足点, 全方位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做好人”, 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一一、构建“大语文一体两翼”的教育发展框架

“一体”是语文课堂教学, 是大语文教育的基础, 是教学的主阵地。“两翼”分别是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和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

1.广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 但我们不囿于课堂, 给学生充分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通过音乐、美术、自然、科技、舞蹈、手工制作等课内外活动,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 思维得以发展, 动手能力得到培养, 情操得到熏陶。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地画大赛、动手实验、主题节主题日活动、文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 实现大语文教育的课内外结合、学科结合、学用结合等,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激发学习兴趣, 检验学习成效, 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力。

2.精心营造语文教育环境。

注重建设校内外语文环境。加强厅廊文化、学生阅览室、图书室、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等硬环境建设, 满足语文教学和实践的需求;注重学风、校风、宣传标语、国旗下讲话等人文环境的营造和渲染;开展教科研活动, 建立语文学习评估机制, 间接推动语文学习。此外, 也注重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周边文化氛围、地域特色等校外“大语文”教育环境的建设。

二二、加强“六个结合”, 落实“大语文”教育

为保证“两翼”的“伸展”, 我们在“六个结合”上做文章。“六个结合”正体现了“一体两翼”的具体内容。

(一) 大语文教育与科研相结合。

注重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论及如何搞好教科研工作的专题培训, 树立大语文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语文”教学体系, 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开辟广阔的时空领域。在“大语文”这一课题下, 教师们进行了小课题的行动研究。如: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何把积累转化为运用?如何上好作文课?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解决了教师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所遇到的困惑, 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操作策略。

其中, 识字教学策略——趣味识字、环境识字、专题识字, 积累背诵中识字等, 提高了识字的效率;作文教学策略——低年级“拼音开路, 自由写话”、中高年级“即兴观察, 说写并行”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 评点式、鉴赏式作文教学模式等, 有效的解决了学生作文难、教师上作文课更难的问题;阅读教学策略——教师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课堂教学增加语文信息量的方式方法研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方式”、“抓住读写结合点培养作文能力”等子课题展开研究;积累与运用的策略研究中, 教师们研究出了名言警句、成语的积累, 课外知识的积累, 国学知识的积累, 资料信息的积累等方法。这些策略的研究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 大语文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大语文教育”在德育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我们除了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 利用课文进行思想感情渗透外, 还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相联系, 采用下列具有“大语文”特色的德育措施。

1. 配合阅读教学补充必要的辅助资料。

补充作者的言论和事迹、课文主人公的言论和事迹、课文的背景材料及其他与课文有关的材料, 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

2. 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活动。

如针对学生学习上马虎不认真的现象, 我们以“收集写作素材, 丰富知识积累”为名, 提供一组“不认真的悲剧”资料,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再发动大家收集此类资料, 汇集“不认真的悲剧集”, 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

3. 说写训练与社会问题相联系。

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 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 以讲故事、演讲、辩论的形式进行说话或作文训练。比如针对“高收入、高消费”的倾向, 我们提出“现在时代发展了, 生活富裕了, 是否还需要提倡艰苦奋斗”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开展辩论等。

(三) 大语文教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立足于课堂教学, 我们在“主题教学”上做文章, 将“大教材”观、“大课堂”观、“大教法”观、“大作业”观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识字教学——一字扩多词;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诗词教学——一首带一类;语文园地——学一项拓展一项”的教学模式。例如:低年级教师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教授生字、扩展词汇的同时, 引领学生到生活中利用环境巩固识字, 通过从报刊、广告、宣传单中寻找熟字的方式扩展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高年级教师在教授新课前, 引导学生阅读收集有关新课主题的文章, 进行课前感知;教学中补充阅读片段或文章, 帮助学生理解主题;课后推荐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本进行阅读, 并在阅读课上进行交流。

在诗词教学中——我们采取一首带一类的方式, 引导学生多诵读, 多积累。通过课前查阅资料, 课上散点渗透, 课后专题拓展这种大容量的信息呈现方式和贯通古今的主题积累方式, 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丰厚起来。

语文园地中都系统编排了古诗名句、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农谚、对联等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中, 我们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本原有内容的基础上, 课下再搜集同类的名言警句、故事以及名人轶事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 由点及面, 拓展了视野, 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几年来, 我们在大语文思想指导下, 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建构和实践, 使教材变得厚重, 教学充满了张力, 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培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很大帮助。

(四) 大语文教育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

为拓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扩大阅读面, 确保阅读量, 丰富语汇,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大力建设书香校园,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通过“早诵、午读、暮省”活动及“诵读经典”、“师生同读”等系列活动的开展, 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

“大读写”是“大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引领学生跳出狭隘的语文课堂, 多学科整合, 课内外兼容并蓄, 面向生活, 广闻博览, 多读多写, 将大读写观分支成“大阅读观”与“大写作观”。

1.“大阅读观”关注下的阅读能力培养。

首先, 打造“书香教师”, 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师生共同在“诵读经典美文, 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在“阅读名家名篇, 汲取文化精华, 提高人文素养”上做文章。实施大语文教育, 我们首先注重打造一支胸怀“大语文思想”的教师队伍, 以浓厚书香全面武装起来的教师队伍, 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理论型、学者型、思想型教师的转变。为此, 我们制定了《六纬路小学教师阅读工程考核制度》, 成立了教师书友会, 开设教师读书沙龙, 推介书籍, 争论教改中的敏感话题, 让读书与思辨同行。定期举行教师书香行活动, 评选书香型教师, 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览, 开设教师读书论坛, 进行下水文比赛、教师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 使读书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源头活水。

其次, 打造“书香学生”, 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书香, 在“诵读经典美文, 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以“继承传统, 激扬经典”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 让学生“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从诵读中明理启智, 在阅读中获得做人的真知;我们坚持通过活动弥漫书香, 为学生搭建读书展示的平台, 编织孩子们读书交流的纽带, 使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四大节及各种主题活动成为孩子们个性飞扬的舞台。体育节里, 同学们积极为大会写稿件, 设计横幅书写标语;艺术节里, 开展课本剧的创编与表演;科技节活动中, 学生们写科技小论文, 办科技小报, 制作知识卡, 开展科普活动, 举行科技成果展示等;读书节里, 同学们走进红领巾书市, 实现课外书的资源共享。古诗文展评、背诵大王和小作家的评选、读书知识竞赛、大型诵诗会、不背书包读书日等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自由畅游书海……

此外, 我们注重让评价激励芬芳书香。学校制定了“六纬路小学诵读博览工程”评估标准, 开展了古诗词背诵星级班、背诵大王的段位升级、阅读考级活动, 在语文测试中增加考查学生课外阅读、古诗文诵读的项目,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

再次, 将重点放在以“读书博览工程”为总体规划的校本课程研发上, 并间周一次上课。我校教师根据自身以及班级特点, 自主开发了“好书推荐课”、“名篇欣赏课”、“读书交流课”、“成语接龙课”、“好词积累课”、“诵读交流课”、“对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阳光诵读课”、“童话创编课”、“绘本欣赏课”等20余种特色校本课。多种方式指导阅读, 引领阅读。

另外, 充分保证阅读时间。除每天“早诵、午读、暮省”外, 严把作业关, 将作业布置向阅读积累靠近。每周三为无作业读书日, 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集体阅览时间, 双休日读书不少于四个小时, 平日读书不少于每天一小时。学校规定, 每周一到周四早自习半小时为“读书博览”时间, 有固定内容, 不得占用。如每周三早晨为“班级读书会”时间, 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 要求教师每学期选出一本书为全班学生读, 带领学生读, 每学期师生至少要同读完一本书。

2.“大写作观”关注下的写作能力培养。

首先, 在听说训练上下功夫。注重“以说促想, 以说练听, 以说带读, 以说助写”, 最终形成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依据教材中的看图说话、口语交际等专项听说训练, 将课文朗读、复述、讨论等非专项听说训练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课外通过召开故事会、演讲赛、辩论会等, 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训练。

其次, 在作文训练上做文章。我们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在字词教学中训练说话造句练习, 中高年级在课文学习中紧抓读写结合点引导和训练写作, 组织学生深入观察体验, 在生活实践中练习写作。鼓励指导学生利用日记、周记等方式记下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积极参与投稿、竞赛等活动,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励其成长。

再次, 以“校本教材”为依托。学校自主开发了以“说、写、积累、运用”相结合的《阅读让梦想起飞》校本教材, 以正在学习运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核心, 让学生收集整理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收集的好词好句, 练习说话、仿句。低年级从用词写话、仿写简单句子做起, 中年级注重段的练笔, 高年级连段成篇。

另外, 我们还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结合自编的校本教材, 做好相关笔记和作业。各班有自己积累读书成果的特色作业。低年级有积累本、采蜜集, 中年级有剪报集、读书卡, 高年级有摘记本、读书笔记等。学校定期组织特色作业展评, 意在把学生的写作与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 增强写作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开展练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自办作文小报、语文小报、红领巾信箱等活动, 历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 大语文教育学科之间相结合。

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与各学科间相互联系、融合与渗透。

1. 丰富大语文内涵。

我们在推进“大语文”教育的过程中, 注意各学科渗透, 要求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充分展现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朗读和发言、作业书写、思维与方法等方面充分表达出来。把听、讲、答、问都当做听说训练, 各科学习中丰富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各学科中的道理、定义、人物、事件等都可以用做写作和说话的素材。

2. 学科知识的迁移。

带领学生体察语文学科本身蕴含着的自然、科技、历史、地理等诸多知识, 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多种教育。教师在注意挖掘语文本身的教育功能基础上, 更要研究如何拓展大语文教育观念, 加强“大语文”教育的力度。比如数学课上要求学生以流畅准确的表达进行学习总结, 音乐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歌词创编, 思品课上组织学生讲名人小故事, 科学课上边做实验边口头叙述表达, 综合课上的校园提示语创作等, 拓展了“大语文”教育的实践途径, 让师生真正体验到了多学科渗透的魅力。

3. 阅读结合点的挖掘。

大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情, 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都担当起大语文教育的责任。在科任课中, 充分挖掘“阅读”点, 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数学课上,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情境、简练的数学语言运用、巧妙的解题方法指导、讲述数学家的故事等, 让学生领悟到语文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运用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阅读华罗庚、高斯等人的故事;外语课上, 通过体会外域习俗和风情, 激发起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探索热情;科学课上, 教师与学生谈论《时间简史》;思品课上, 引入《英雄人物的故事》……各学科与语文教育的整合与渗透, 探索出了以大语文教育为轴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 大语文教育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校内外联系是拓展大语文教育研究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把语文教育纳入到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少先队自主生活之中, 形成一种大教育、大环境的氛围。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手段、机制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以此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语文与家庭联系, 表现在鼓励家长参与“大语文”活动。通过校报“六纬家教指南”和与家长委员会联系等形式, 呼吁家长与孩子一同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用书香装点墙壁, 建立家庭书库。开展“我和父母逛书城”亲子阅读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书香型家庭”活动, 并进行评比表彰。

大语文与社会联系, 表现为在开展校内语文实践活动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 让学生走向社会, 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 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丰富阅历, 增长才干。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走出家门, 当“语言医生”, 看哪些字写得不规范、哪些广告用语不合语法等;让学生晚上收看电视节目, 第二天召开“新闻发布会”, 培养学生做一个能言善辩的“评论家”;组织学生拜访当地的一位“名人”, 体验一下“记者”的感受;让学生搞一个专题小调查,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大语文 篇11

关键词:影视资源;中职语文;名著阅读课;大语文

【分类号】G633.3

引言

当今语文教学是在困境中逐渐前行的学科,职业中学中语文属于文化课,更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不断让自己的教学和时代教学的紧紧相连,在其中笔者找到中职语文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影视资源的使用。影视是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精华成为当今世界最有魅力的综合艺术。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将影视资源引入中职语文名著阅读课堂中来,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效发挥影视资源的教育功能,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意境,培养中职学生的鉴赏力和综合素养,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中职语文名著阅读现状

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是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它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巴金语)现代中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并不浓厚,在他们眼中名著就是一座珠穆朗玛峰,魅力无穷却难以登顶。他们由于时代和经历甚至是文化的积淀的隔阂,对经典名著缺乏认识;当今文化信息来源多渠道而且快捷,快餐式的文化冲淡了文化的意蕴;职业中学学生对语文这门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导致了对专业课的重视,对语文尤其是课外阅读甚至是名著阅读都忽略了。

以笔者所在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为例,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写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凤凰职教联合出版的教材中由名著改编或节选的有鲁迅的作品《药》《祝福》《拿来主义》、选自《史记》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曹禺的《雷雨》节选、老舍的《茶馆》节选、《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等等。可以看出名著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是需要学生的重视的,但如何能够调动起学生在名著阅读课堂上学习名著的兴趣,是笔者一直探索的问题。通常老师在讲读名著时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不到名著的魅力,更多的是枯燥和厌倦。笔者选择了通过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播放,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影视资源在中职语文名著阅读课堂中的应用

《“大语文教育”刍议》首次提出“大语文教育”,其一就是要求语文要“联系社会生活”,就是充分利用现代条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影视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社会的影响力方面不能用普及来概括了,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影视艺术可以更直接的通过“声光画”手段,将名著中的艺术形象走进学生的眼中的真实形象,内化到学生的心灵中感悟力。因此将优秀的影视作品引进语文阅读课堂,能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课程的重难点,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中体会作品打动人心的魅力。

将影视资源在中职语文名著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之一:选择合适的影视片段,创设课堂氛围。教师在讲授名著时要善于抓住重难点,并能让学生更快进入教师所设置的教学氛围中。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在分析了众人的形象后,借助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宝黛初会”时宝黛第一次见面时的眼神交汇演员的表演表达出来,传递给受众。这样的形式给中职学生以更丰富的想象力,更好的感受宝玉、黛玉的形象气质,更深切的感受到“宝黛初会”时那浪漫主义的心灵相通,为宝黛的爱情悲剧抹上一抹亮色。

将影视资源在中职语文名著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之二:课前观看影视作品,课堂上进行审美鉴赏。教师在讲授名著时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影视作品的积极作用,虽然很多影视作品都是进行了再创作,但进行审美鉴赏时我们可以看到名著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相同之处。课前观看影视作品更有利于课堂上审美鉴赏活动的开展。在教授《雷雨》(节选)时,课前带领学生观看话剧《雷雨》,可以让生活缺少阅历的中职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之间的爱恋情仇。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审美鉴赏活动,例如对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人性更有深度,更好的实现了对作品的理解。

影视资源的观赏不能代替名著阅读

“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那一代代陶冶了我们精神世界的文学名著,不能简单粗暴的理解为通过观赏影视资源就可以为我們的孩子“打底”。

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影视资源的使用不能完全代替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分析。文学名著作品阅读中应该会产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应,但看了《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学生却失去了在阅读作品时的想象力,所以名著的阅读是不可或缺的。甚至让教师担忧的是影视作品的改编往往大量篡改作者和原著的本意,例如根据《史记》中《鸿门宴》的故事改编的影视作品就有了很多戏说的成分,电影版《鸿门宴》《王的盛宴》、电视剧版《王的女人》。

结语

中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影视的时代,他们能更好的接受影视形象,所以在名著阅读的课堂上适当地借助影视资源,他们可以更快更深入的理解作品。但我们不能忽视名著中文学语言艺术的欣赏,只有自己加强对名著的阅读才能真正意义上感受文字的魅力,最终实现“大语文”的观念。

注释:

《新语文读本》之《编者的话》2007.7.25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

我的大语文阅读教学观 篇12

一、与时俱进,阅读教学必须大语文化。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被人从理论上予以否定了。然而它的阴影,在语文教育领域却至今未能在实践上完全消除。尽管叶圣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意识到语言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人们把语言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看待,然而他的话并未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深层次思索。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文章的解读。学生读得少,看得不够,感性认知无从积累,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没有对文学,对语言文字的大量接触和深刻感悟,阅读能力怎么会形成呢?

《学会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学习者应该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仅靠课堂阅读,所得信息已显得十分有限,而且处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较之日新月异的信息,他们的阅读又显出严重的滞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开展大语文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广泛阅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知识,就一定要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语文老师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环境,让我们的学生在大语文阅读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将来才能真正做到广积薄发,厚积薄发。

二、遵循原则,实现大语文阅读教学。

1、联系生活是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丰厚土壤,也是语文学习发展的大舞台。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将语文阅读教学置身于广阔的生活天地,联系生活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以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情思,赋予其超出课本的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 , 在学习《敬 畏自然》时 ,向学生介绍2009年,我国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情况,出示一组西南大旱造成严重灾害的图片,与南方的水灾图片形成对比。教师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频发的水旱灾害,大多数都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恶果,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应当学会敬畏自然。这样,将阅读教学放置于广袤的生活情境之中,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继续联系身边的事情,触发学生内心,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2、寓教于乐、寓学于玩,是大语文阅读的特点。

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对文言文阅读尤其反感,其主要原因是语文阅读的应试性与快餐式,影响了语文阅读的快乐体验。一项调查表明:人的成功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参与,其中智力因素的影响仅占百分之二十,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却要占到百分之八十。可见非智力因素是影响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比如,在学习《猴王出世》时,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并展示一组图片,增加课文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学习、探究的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玩,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对课文的阅读。

3、大语文阅读注重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大语文教育推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公民诺贝尔奖零的记录。人们对莫言的获奖褒奖最多的莫过于其写作的独立性和独特个性,这正是我们的教育中所缺乏的。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学生留出足够的与课文对话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包含的内容,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体会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然后让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修辞、主题等多方面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种信息源解决自己的疑惑,支持学生借助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挑战传统观念的问题,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体验,支持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束缚。

4、大语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注重知识扩展。

大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知识的扩展,可以采用参读与活动两种方法。所谓参读法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除了阅读课本之外,再精选一部分文章参考阅读。参读的文章与课文的关系可以是类比、对比、导引、印证、补充、评价等,以拓展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活动法”是通过语文活动,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这两种方式的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三、构建大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1、大语文阅读有利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有时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辅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例如中外著名作家的情况简介、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仅靠课堂教师的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不足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资料;另外,课文中有些名著选段,仅靠课堂的两三个课时的讲解,也难免断章取义。广泛的课外阅读,对课文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如讲《装满昆虫的口袋》一文,我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法布尔:他是法国昆虫学家,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民家庭,家境贫困,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虽然学业无法继续,但他却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他阅读了一本昆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通过勤奋自学,法布尔先后取得了数学、物理、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年, 《昆虫记》第一卷出版。在以后的三十余年里,他吃着粗茶淡饭,不知疲倦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研究,终于撰写出10卷本科学巨著———《昆虫记》。

2、大语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大语文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广泛的、认真的、主动的课外阅读,学生的头脑中才会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才会“下笔如有神”,才会洋洋洒洒,溢于笔端,才会联想丰富、妙语连珠。因此,开展大语文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大语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大语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阅读的过程是个思维的过程,当学生聚精会神地阅读,实际上是在不断思考、想象、判断、推理、评价的过程。学生经过怀疑、思考、发现、创新,进而有新的思想认识,树立新的价值观,大语文阅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上一篇: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下一篇:北方籽用南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