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观(共12篇)
体育教学观 篇1
关注长远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我们必须共同聚焦“减负”与“增效”的问题——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并强调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因此,我们要更新理念,科学育人,尤其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作业观和学生观,从课内到课外,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锻炼身体,从而得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
一、以“趣”为先,正确对待教学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兴趣盎然时,他才会毫无心理负担,积极参与学习,轻松快乐地获取知识。
1. 教态亲切,语言生动风趣
教师自然、大方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即使是开小差的学生,也会心甘情愿地被风趣的语言“牵”回来。有一次我在上古诗课时发现有位学生昏昏欲睡,于是就轻轻走到他身边,吟诵起了“春眠不觉晓”,大家应声合诵起来,他不禁笑了,继而更认真地投入学习。由此可见,教师生动风趣的语言体现为一种智慧和素养,更是成为学生喜欢教师的法宝,它需要教师有完善的人格、良好的心态和渊博的知识。我们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人格和师德修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洋溢诗情画意。
2. 设置悬念,思考激发兴趣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完全可以以悬念开头导入新课。比如一个谜语,一个疑团,一个疑问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听下去的心理,做到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师生的双边活动就会得到密切配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有时有意应用“悬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收到理想的效果。以设置“悬念”来结尾,则能让学生回味无穷,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和空间,比如我在教学《神秘的小岛》一课临近尾声时,我告诉学生,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奇怪的岛,有的会自己旋转,有的会发出啼哭声,有的会吞没船只,还有的可以美容,甚至让人长高等。学生个个瞪大眼睛听得兴致勃勃,我顺便介绍了一些关于自然之谜的书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到课外去探索究竟。
3. 引入情景,体验产生情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语文课堂中适当引入情境,能架起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打开学生的心扉,拨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语言描绘、实物演示、电脑模拟、图画再现、角色扮演、歌曲渲染等都不失为情景创设的好方法。上《丑小鸭》一课时,我先播放了一段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观察丑小鸭望着美丽又优雅的天鹅的图片,然后将学生引入课文:现在你就是孤苦伶仃的丑小鸭,当你仰起头,望着那群洁白美丽的天鹅,你会怎么说?学生的想象力一下子被激活了:“哇,好美的天鹅啊!”“如果我也那么漂亮,该有多好!”“瞧,它们成群结队的真幸福,可我多么孤单呀!”通过融入角色的体验活动,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理解了丑小鸭痛苦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凭借教材,顺应儿童心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 联系实际,共鸣获得真趣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加强语文课程与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强烈的共鸣,感受到学习语文乐趣的同时,感悟人间真情,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上《藤野先生》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最要感谢的一位老师。一位学生深情回忆起一次雨天去游泳训练,他没带伞,老师为他撑伞,结果老师被雨淋得生病了;另一位学生含着热泪回忆起一次他不慎摔伤,老师背他去看病,还在电话里给他补课的感人情景等。由此,课文与生活合二为一,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浓浓的师生之情充盈着小小的课堂。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我们要努力让生活带动课堂,让课堂关注真实的生活体验。
二、以“精”为轴,科学树立作业观
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难易、数量以及作业设置的科学性,是落实“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以人为本,科学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1. 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
在课上,我尝试在布置作业前先亲自动手做一做题。原先,我让学生每个词语抄四遍,自己抄了才发觉量真的太多了,如此机械重复完全没必要。而对于默词满分或记忆力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尝试免抄。其他练习也是这样,教师自己先做一遍,然后把相似的题型和不合理的练习删去,留下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练习,以便巩固。让学生写的作文,自己先动笔写一写,在辅导的时候可以更加有的放矢、胸有成竹。“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可以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科学布置作业,实现学生家庭作业从量向质、从相对随意性向针对性强的方向转变。
2. 作业实行分层,合理对待差异
布置作业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分层,让学生自主选择。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改变厌学情绪,提高作业效率。比如每篇课文后面都有训练表达的“语言直通车”,要求学生或者续编故事,或者给文中人物写一封信,或者仿写课文,虽然书上的要求是统一的,但是学生实际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我让学生进行分层选择,选择“五星级写话”可以增加字数,或者图文并茂;“四星级写话”根据书上的要求写;“三星级写话”可以两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选择同等字数的摘句或者用成语造句,适当放低标准,增加积累。这样,后进的学生就不必开夜车赶工,也产生了学习兴趣。对于有难度的作业,也可以采取分层的形式,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确保学生休息的时间,留住学习的兴趣。
3. 家庭学校联手,切实减轻负担
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优化课堂结构,精讲精练,留出适量时间给学生当场做作业。中午午餐后适当休息一会儿,班主任可以督促学生抓紧时间写作业,作业写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可以在作业本上敲一枚“惜时章”。同时,还应及时检查各科作业布置情况,班主任应该担任“作业协调员”,如果第二天有主课测验,就请其他学科教师少布置些作业。本学期,我每天在家校联系册上特别增加了“计时”栏目,由家长记录孩子完成学校书面作业的时间和每晚睡觉时间,如果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原因并与家长联系,进行疏导遏止。家长会上,我专门邀请家长中“减负志愿者”交流经验,指导其他家长更新观念,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现身说法,为家校合力推动“减负增效”起到催化作用。
三、以“能”为重,自觉完善学生观
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我们就要把学生看成是有差异的、能动的、发展中的主体,关注能力的培养,关注可持续发展,把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放出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快乐地成长。
1. 亲近书香,培养终身阅读者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在班级开展“我是快乐的小书迷”系列活动。首先,将午餐后十五分钟定位“故事时间”,我给学生讲《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等儿童经典,读到精彩处就此打住,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把略读课文的时间省下,每周辟出一节“好书分享课”,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好书,每月评出“经典好书排行榜”。再次,根据学生参与读书活动情况,评选“阅读之星”,购买上榜图书作为奖品。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享受精神的“盛宴”中提高语文素养,也让学生变得更纯洁、善良。
2. 自主探究,培养快乐实践者
开展丰富的课外校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必备素质。班级每周一次的“十分钟队会”是孩子们一展身手的实践舞台,我们结合世博会的召开,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自创一首首“文明观博”的童谣,画上可爱的海宝形象,制成精美的书签,趁节假日专门到世博园门口进行“小小书签传友情,声声童谣诵文明”世博宣传活动,学生们从中动手动脑、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意,体会了奉献世博、服务社会的快乐。
体育教学观 篇2
【摘 要】面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以及山东省职业英语新教材的使用,从对学生的态度,教材的使用,课堂教学活动及学生能力培养四个方面阐述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关键词】关注差生;新教材;活动;能力
【Abstract】Face currently medium job English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teaching, combine to be engaged in medium job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10 yearses and the usage of the English Protestantism material of province occupation in Shandong, from to the student’s attitude, teaching material of usag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y and student ability development four elaborate me of medium job English teaching view.【Key words】The concern is bad to living;Protestantism material;Activity;Ability
基础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的教学就成了基础课中的难题。面对这种情况,结合我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十几年的经历,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一下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
1.面向全体学生,谋求学生的共同发展
树立“成人”重于“成才”的观念。作为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把心态放正,把眼光放远,。要关注学生全体,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努力通过教师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获得发展。坚决反对单纯培养少数学生,只关注高职考试有希望的学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他们的培养上,而对于那些没有升学希望或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学生抛在一边,不闻不问,当成分母,看作陪衬。这样即使我们培养了一些优秀学生,但同时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心.就是你特别关注的那些优秀生也不会认为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遭遇的不公平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成为完全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甚至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对于在初中时就有过类似经历的中职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差生。一堂课的教学意图是否能顺利得以实现,与班里有多少“差生”密切相关,一个两个不碍大局,而十几个的话,课就无法顺利进行,但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十几个差生的存在并不是个别现象。为了以后的教学能正常进行,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兴趣,把难度降低。因此,要对差生给予特别“关照”,多提问,多鼓励,多监督。特别是提问时要讲究技巧,开始时只提问他们那些基本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并且应注意每节课都要照顾到他们,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有一种并不比别人差的“成就感”,消除他们在初中时就形成的自卑感或自暴自弃的心理。使他们产生一种抓紧赶上,参与到竞争中来的积极心态。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对英语的想法,告诉他们得当的方法,鼓励他们从基础学起,有问题大胆的问老师,让差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有被重视的感觉,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他们会努力试着去学英语
2.全面研究教材,转换教学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作为中职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自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省编职高英语新教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材每单元设计一个话题,共四课,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分别从单词,听说,语法,读写四个方面展开练习。我个人觉得这套教材很适合中职学生使用,在巩固基础英语的同时,又能应付常见的英语使用场景。教材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学途径倡导以“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为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很明显,这里所说的任务同传统意义上教师将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传统教学法中的教学任务突出的是教师的活动,而“任务型”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化的感知。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将其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使用,它只是在语言学习的巩固阶段比较适用。我们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只是强调教师将传统的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任务型”教学途径为主,以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模式,在这一点上教师应认识清楚,而不应盲目地去接受。
转贴于 针对每一单元的不同任务,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既可以调整任务顺序,也可以对任务进行增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仔细分析每个班的学生。
3.开展多种活动,“四会”能力均衡发展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因此一定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讲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少讲多练,以活动为载体,坚持‘在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实际意义的,有现实环境的训练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用英语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来讲问路、方位介词等。中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新教材每单元四课,分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绝不能因为考试不考或考的不突出而放弃或忽视某项能力的培养,如目前高职考试不考听力和口语,但绝不是说这两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就应弱化,相反,而应加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加强各种能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彻底扭转“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
4.着眼学生未来,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的东西只能说打了一个基础,对社会需要来讲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要具备自学能力,不断地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有计划的背单词,并同时培养学生查词典的好习惯。要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可以在学新内容前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题。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逐步理解课文。让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课时由学生来讲解,老师做适当的引导或纠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不再留思考题,学生自己就能发现文章中的知识点,课上各自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为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把握教学重难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新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也会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浅析现代体育教学观 篇3
关键词:传统教育现代教学 转变观点
【中图分类号】G80-3
1 教育观的转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 。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 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 ,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 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 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 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2 教师自身转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 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 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 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 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 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1 )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 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
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 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3 )对学科专业 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 。(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 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 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 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 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 、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 师。
3 教材与实践结合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 、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 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 要不相一致。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 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 ,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 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第三,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 、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笔者认为,不同类别的学校应从本专业出发,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不能千篇一律 。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4 科学的教育理念
在体育教材中引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对某些运动 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力学分析,了解和掌握科学训练手段;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增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战 地救护等内容,了解做某一项目技术动作时哪些肌肉参与作功,如何训练其功能及健康方面的指导;对海洋、 航海专业可增加水上项目、海上自救、生存能力锻炼及专业技能项目等内容。这样,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 又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体育教学观 篇4
大学教学观内在地由教学目标观、教学关系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构成。本文从这四个方面, 对比适应性教学观和发展性教学观, 解析大学教学观念的应然转向。
一、教学目标观:从“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的确立制约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关系的判断、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开展, 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真正支配当前大学教学实践的教学观念仍是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目标, 其核心是把系统掌握客观的、现成的、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体系作为教学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目标。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的手段性目标变成了功能性目标, 教师成了复制、灌输知识的“机器”, 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它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等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之外的。这种教学目标主导下的教学活动“见物不见人”, 它只能培养出述而不作、唯唯诺诺、依赖顺从、千人一面的学生, 不可能造就大批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现代社会对人的日趋多元、不断提高的素质要求, 需要大学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立“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观。
“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观认为, 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途径的教学, 其根本目标应是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教师应该立足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科学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的传授并不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所学知识是否系统并不是最重要的;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才是大学教学的根本要求。
“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观, 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 但更强调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培养:
第一, 获取、融合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社会强调的不仅仅是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更需要的是对各种知识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大学教学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多种文化的融合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观念和实践能力。
第二, 知识创新能力。当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发展性教学的重要目标。大学教学“以学生为本”、面向学生未来、实现服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使其潜在的发展水平和创新潜能得到尽可能多、尽可能早的显现和发挥。
第三,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健康个性品质。创新精神是指创新主体所具有的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 对创造、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以及从事创新活动必需的高度的独立性和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知识创新固然重要, 但创新过程充满挑战, 它对创新主体的个性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 仅有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未必能做出创新性的知识成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是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显然, “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学生、真正的学习者、创造性的科学家和学者、实践家, 以及这样一种人:在现时所学的东西和将来动态的、变化的、变化莫测的问题与实施之间, 他们能生存于一种美妙的但又是不断变化的平衡之中”[1]。
二、教学关系观: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 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作用
教学关系即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它是构成教学模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要素。也正缘于其重要性, 教学关系是教学思想发展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赫尔巴特的教学论主张“教师中心”, 着重研究教师的教;杜威倡导“儿童中心论”, 教学论的重点是学生的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形成的学说、认知学派关于学习动机和学习迁移的学说以及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为代表的教学论, 趋向于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有赖于师生双方的积极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的充分发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 与“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观相对应, “教师中心论”支配着我国大学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都围绕教师的“教”展开, 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和主宰, 是知识的化身和真理的代言人, 学生只是教师主控下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是课堂上的服从者和等待者。教师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将现成的、模式化的知识体系依据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以固定的程序传授给学生;二是根据知识传授的需要和个人的认知水平, 运用精神强制、惩戒等非民主手段来控制、校正学生的学习行为, 以保证知识灌输的效果。为保证知识传授目标的高质与高效, 教师更多的是采用单向灌输式的“讲授法”, 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能力等没有得到应有的激发与培养。
“发展性教学观”, 强调教学的“学生本位”和“学生中心”。在教学关系上, 它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 他是教学过程中作为目的而存在着的、具有主动积极性、独立性的个体;而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学生有效地朝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按照一定的要求改造学生的力量, 其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改造服务”[2]111。教师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更表现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要, 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参与式教学, 不断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启发、引导和点拨, 达到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自主自信、个性健全等综合素质的目标。
对于教学关系中教师地位的理想界定, 西方现代教学论有两种形象的理论:一是旅行理论。教师把教学活动看成是由他引导学生的旅行活动, 学生所学的学科领域犹如由高山峭崖组成、无捷径可循的山区, 学生必须自己探索前进;教师只是引路的向导, 他向学生提供地图、指南和其他旅行装备, 引导学生自己去攀登高峰, 然后又与学生一起分享新的发现。二是成长理论。教师把自己当作园丁, 而把学生视为成长中的植物花草;各种植物都会按不同的速度发育和变化, 所以园丁不可能按一个既定目标去配置花草, 而只能找到这种花草植物的最佳生长土壤和生长素[2]186。这两种教学论, 都要求教师在“教”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 遵循“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原则, 审视和调整教学过程, 促进人才发展。
三、教学过程观:从“传承导向”到“探究导向”, 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对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与“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观相适应, 我国传统的大学教学过程观, 将大学教学视为较中小学教学层次更高的认识过程, 以知识为中心, 将教材视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载体, 将教学过程分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教材的知识等基本环节。教学活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成为教师如何在既定的教学目标指引下, 采用何种方法实现“现有知识”的有效“传承”。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个性与意志、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与开发, 不是被忽视就是被抹杀, 教学过程成了枯燥的、呆板的程序化活动, 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发展性教学观”认为, 大学教学过程主要是发现知识的过程, 传承知识不是主要目的, 而是发现知识的必要手段。从“适应性教学观”向“发展性教学观”转变, 要求大学教学从单纯追求知识掌握的“传承导向”转向“探究导向”, 即引导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对知识的自我选择、判断、体验、反思, 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当代教学论认为, 大学教学过程应是认识已知与探索未知相统一的活动, 如果没有将探索未知的科研精神与认识已知的传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那将不过是中小学教学过程在量上的延伸与扩展而已, 失去了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这里所说的“探索未知”, 不仅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促使学生凭借个人的努力去体验由不知到知的发现过程, 进而掌握发现的方法, 养成发现、探索的能力和精神, 更体现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态度或气质, 具体地说, 是一种科学态度或气质, 一种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从中获得新知的态度, 一种站在科学文化发展前沿, 努力将其推向前进的气质。正是这种态度和气质构成了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3]。
在探究型教学活动中, 教学的目标是开放的, 自始至终渗透着学生对知识进行的价值判断、对知识的改造和再造, 学生作为“批判的思想者”而存在, 知识 (教材) 只是作为师生意义生成的材料。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方面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认识活动的主动性、选择性, 有利于培养其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精神, 既敢于对各种知识进行质疑和反驳, 又对各种意见和观点保持一份理解和宽容[4]。
四、教学评价观:从“科学主义”到“人本主义”, 强调学生的未来发展
教学评价既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事实判断, 又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支配下的价值判断, 评价主体的教学目标观不同, 评价的标准与侧重点、手段与方法自然不同, 评价结论必然大相径庭,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自然大不相同。
“适应性教学观”指导下的大学教学评价, 存在明显的“科学主义”倾向, 越来越多地把纯客观的、实证化的、模式化的、知识验证式的考试制度, 作为最受推崇的有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方法。它见物不见人, 用一把尺子、一种标准去衡量、要求所有学生,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极易造成教学评价的错误判断, 误导评价对象, 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 追求高分, 死读书, 读死书”的怪圈, 养成“唯师、唯书, 重知识轻能力”的学风, 从而窒息了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造精神, 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张将服务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贯穿评价过程, 凸显教学评价的“理解性和发展性”[4]。从“发展性教学观”向“适应性教学观”转向, 需要把学生看作是正在不断发展、有待发展的人, 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发现学生的确定、优点和进步, 积极关注、鼓励学生的成功和收获, 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导, 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引导他们了解、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和潜能。
落实这种评价观, 需要倡导三种评价形式。一是全面评价, 将学生视为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 以平等、欣赏的心态, 从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个性完善等各个方面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二是多元评价,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避免格式化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要求;三是注重形成性评价, 关注、引导学生发展过程, 避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努力过程的忽视。唯其如此, 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其服务和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应有功能。
上述四种观念的转向的目的, 是从强调教学适应当前需要、适应教师、适应既有知识体系, 转向强调面向未来、面向学生需求、面向有意义的创造,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四种转变是一个整体, 教学目标观是核心, 决定了教学观念变革的走向;教学关系观、教学过程观是教学目标观的贯彻落实, 是教学观念转向的基础;教学评价观促进教学观念实质性转向的保障, 同时也是对教学目标观落实情况和效果的检验, 承载反馈和修正教学目标的功能。至于如何促进和保证适应性教学观向发展性教学观转向, 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丹青.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4) .
[2]陈列, 等.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7:111, 186.
[3]潘懋元.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15.
孔子教学观研究 篇5
——与现代教学的结合点
*** ** 【内容摘要】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关键词】 孔子 教育理念 现在教育 教育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学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除少数时间从政外,几乎将毕生精力贡献教育事业。他留给我们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反映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小学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下面就谈谈认识和做法。
一、明主体,用启发,因材施教 1.把学生带入“愤悱”境地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其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启发。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
可是,当前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把清楚、明白的知识全“灌”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个性在教育中张扬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体与才能上的差异,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彦‛(《论语〃先进》)。接着了解学生。孔子了解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谈话法,如‚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然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展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一种是补偏救弊,促进其正常发展,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问题答案却不一样,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多么生动的因材施教课!
那么,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今天,如何因材施教呢?对此,不少教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分层教学便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比如
A(基础层次),要求低起点,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让他们“吃得了”。B(普通层次),要求有变化,多练习,重能力,勤反馈,让他们“吃得饱”。C(提高层次),要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让他们“吃得好”。这些要求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个别辅导等各个环节中得以落实,使各层次的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每学期期末调整一次,前五名可以升级。分层次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求得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使层次差异明显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使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培养多类别、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无独有偶,有个中国女孩进入美国一所公立中学后,她竟说不清自己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任课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这个女孩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年级。这大概就是美国式的分层次教学吧!
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孩子个个身心健康,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不断地探讨现代教学形势下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从而为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二、激动机,重内化,学以致用(如何学)1.立志为学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论语·雍也》)意思是: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当然,志向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有了志向,就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就能达到“好之”“乐之”的治学境界。因此,我们有必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
2.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是学的升华与提高,“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客观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感悟,才能内化为主观知识;离开了思考、感悟,学生习得的仍是机械的、外在的记忆性知识,而没有形成内在结构知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而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内化的余地。
3.学以致用
孔子积极地正视现实,要求弟子大胆地投身社会之中,做一个能“躬行”的“君子儒”,而非“巧言令色”、有言无行的小人儒。他强调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他要求不但要读书,而且应该经常置身于实践之中,因为这样才能做到“多闻”、“多见”,才能“寡尤”、“寡悔”,才能“择其善”,改己过,才能把所学的东西与改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现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也不应该“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不应该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如果学生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贫乏,那真是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应积极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改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进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与学联系)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成就了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教育功绩。当然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正因为要“诲人不倦”,孔子便更加要求自己“学而不厌”。他非常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佾》)。他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师襄。他对学习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对学习的勤奋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而且常常从学生的体会中去寻求对自己的启发。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他向学生提出“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的要求,要学生服从真理,不盲目崇拜个人,在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相反,他对最喜爱和最好学的颜渊,对他的话没有不欣然接受的表现,却表示不满:“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
他不希望学生对他言听计从,他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有分析地接受教师讲的话。从教学相长的的思想出发,他提出“后生可畏,然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的命题,对年轻一代寄予殷切期望。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里朴素的素质教育观点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在现代教育中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
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 师担任 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
我们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设: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仔细分析揣摩这段经过《学会生存》的引用后影响相当广泛的著名论述,我们便可发现其并不比中国二千多年前即明确提出的“教学相长”有更多的新意。较之言简意赅、辩证全面、蕴含丰富的“教学相长”,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段话显得冗长、晦涩、偏颇和在逻辑上有失严谨。两相比照,我们更可为我国古代所具有的辉煌灿烂的教育思想而骄傲,同时又为我们尚未将之很好地推向世界以致世界尚不太了解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而愧疚!孔子同其弟子的教学实践活动鲜明地贯穿着教学相长的思想。
孔子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准则,他鼓励学生坚持以“仁”为标准,而不要碍于师生情面,在“仁”的面前学生无需对老师谦让.较孔子晚一个多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名言;可见东西方民族虽相距万里,但其先哲对于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却是高度一致的。在孔子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孔门教学活动颇具民主学风。孔子可以批评学生,而学生也可批评孔子。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 , 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 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其中许多主张和做法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一、“愤悱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新思维。西方教育史过去公推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而实际上比苏格拉底早1000年的孔子就提出了系统的启发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二、主张教学相长,发扬教学民主,将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三、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
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从来不是一个赶着在学生不耐烦的时候填鸭一样去教育的老师,孔子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他的心思用啊用啊,用到快要穷尽处,特别想要探索,想要发奋努力知道结果了,不到这时候孔子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一个人心中若有所思,但嘴上就是说不出来,着急,不到这个份上孔子是不会去启发他的。谓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开导了,启发了之后还要看你是不是能够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跟你说了这一个叫墙角,不能自己反应出来这屋子还有另外三个叫墙角,那就不再教你了。就是说老师点到了,但你没有领悟的能力,就不给你多讲了。这就是要求你要会举一反三。
一个好老师,不见得非要喋喋不休、苦口婆心,要学会画龙点睛,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领悟的过程。近几日女儿每天都看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对杨戬的法力、霸气、傲气赞不绝口,我倒是很佩服杨戬的师傅,那个叫玉鼎真人的,他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却教出了如此天地无敌的徒儿。他常说的一句就是:我只会说,不会练,你自己去领悟。乍一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细一想想,不这样就没有了杨戬的用心领悟,也就没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能。学会知识很简单,但要举一反三的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努力去思考、彻悟,他们会更好的学习,我们也会很轻松。
一日,子路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教导他说:“你还有家长呢,你不请教他们,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吧?”又一日,冉也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断然地说:“听到了就要做。”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就不解地问:“老师,怎么同样的问题,你的答案却完全不同啊?”孔子说:“冉这个人生性怯懦退缩,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的,所以要鼓励他赶快去做,给他前进的力量。而子路勇猛过人,就要让他谨慎一点,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后再做,所以要约束他一些。”针对不同的主体,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由衷的赞叹:高,实在是高。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要不同的感悟,这是个必然,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做一个行动着的知识分子,完成孩子们的扬长避短。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进。
我的教学观 篇6
关键词:教学观;育人;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29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体味出这句话的真正含義,能按照这句话去做。笔者敢说作为教师,每一个人都想做一个好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在钻研教材方面下过功夫,在如何搞好课堂教学中动过脑筋,至于如何育人则往往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好像育人已经包含在了教学活动中,只要你做好了教学工作就等于做好了育人的大业。持有此种看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数,但对此种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
七年级(1)班的王同学,刚进校时,笔者只是发现这个同学非常聪明,但成绩和他的智商不能成正比。在一次检查作业时,笔者发这位同学没有家长签字,便找到他谈话,才发现他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一人以十三岁的年龄在学校附近居住,笔者忍不住产生了莫大的爱怜之心。当时笔者就决定多给予这个孩子一些关怀和温暖,当天下午笔者随他来到他的住处,询问了他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告诉他有困难就找笔者,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年终开家长会的时候,笔者遇到了他的父亲,他父亲非常感激。自己的孩子谁不疼,小小年纪远离自己独自在家求学,家长的牵挂是可想而知的。可正当他们苦于没有一个可靠的亲人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的时侯,笔者伸出了援助之手。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没有人关心才是最让人心寒的。我们今天有此为,将来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后也必定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助人为乐的人。
九年级(2)班的赵同学生性顽皮,总爱说小话。他长得并不算可爱,但笔者在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又很好学上进的孩子。于是,每当这个孩子有问题的时候,笔者总是以双倍的热情对待他,除了细心地给予解答以外还注意了解他各方面的思想动态,注重他的一些要求,从不歧视他、冷遇他,使他在班上找到了自尊,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此后他再也没有违反课堂纪律,学习成绩也渐渐有了提高。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定义是授业解惑,也不曾提及如何育人之说。但在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如果只忙于教学、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成长过程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至少不能说他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师,或者说他缺少爱心,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教师也带不出好的班级。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凝聚力,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较强的人格魅力,那么这个班级到头来必然会人心涣散、纪律涣散,更谈不上教学成绩的提高。从相反的角度讲,一个教师不管他代不代班主任,只要他有爱心,真正地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爱护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急学生家长之所急,说学生家长之想说而又不敢说,做学生家长欲做而又不便做,都能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这样,当你在上课时,学生无论是听课状态还是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是很高的,如有人在课上违反纪律,就会引起学生们的不满。在课堂气氛如此轻松的课堂中,师生关系融洽、合作默契、感情沟通尽在细微处;有时候教师的一个提问、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将会永远地印记在学生在脑海中,这也许就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或许就成为他们向优等生转变的转折点。因为他知道:教师在关注着我!
为人师者,我们都应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既让被教育者成才又让他们成人。笔者认为让他们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也更难做到。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一个对任何人,尤其是那些容易被人歧视的孩子们有爱心的人,要学会爱那些第一眼看上去并不可爱的孩子们,要学会爱那些最需要我们去爱的孩子们。因为我们的行为将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基!
体育教学观 篇7
1、体育生物观
1.1、什么是体育生物观
十九世纪以来, 人体解剖学实现快速发展,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达到细胞水平并促使生理学的发展, 使体育的生物效应有了理论基础, 为体育发展人的生物效应提供了依据。体育生物观强度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魄, 注重对人身体锻炼的直接性效果和对运动负荷的安排, 单纯地以强健人的体质、改善人的生物学性状为目的。
1.2、近代体育生物观在我国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开始面向世界引进外来文化, 被动的接受西方体育。在同外来侵略者的交战中处于战败者的位置, 使国人心里一直充满着自强的情结, 并且认为要先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使国人强大, 进而使国家强大。这种观念使人们一直追求着生物效应, 将其用在对体育的理解中, 认为发展体育运动就是增强人们的体质, 实现改善生物性状的目的。
体育生物观以民族自强为目的, 在民族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 奥运会成为了我国展示国民身体素质的舞台, 将在奥运会中取得的奖牌数、金牌数作为展现民族强大的依据。体育生物观开始为奥运服务, 经过客观化的改造, 演变成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但当我们对现实进行思考时, 会发现许多在奥运会的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 其道德水准和人性的感悟并非同样优异;很多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 也在奥运会上获胜, 向世人展现了其民族优秀的生物学性状;我们国家的学校体育课上, 学生逃课的现象极为普遍, 且极具讽刺的是, 学生逃课是为了进行更好的运动。我们不得不对体育生物观进行反思。
2、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2.1、回归体育人文观的理由
人所具有的动物属性使人的身体有着环境适应性, 假如只以人的身体活动后源自生物属性的适应性变化界定体育, 则农民在田间劳作也能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 那么这种劳作也可以称为体育, 农民就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了。
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是近代意义上的体育的催化剂, 回归体育人文观是体育本身的要求。在文艺复兴之后, 人类才在真正意义上将自身的自然状态的改变和身体运动联系起来并加以认识。近代体育确立时, 在人文主义者的推动下, 体育这种根植于适应人类和谐发展的要求并作用于人们自身自然导致其产生积极变化的有目的性的身体活动, 就已经表现出来对人类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2.2、回归体育人文观的意义
近代体育在其诞生的那一刻, 就作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的手段, 塑造人们对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追崇在现世幸福的追求的思想下的对自身、自我、自然的实现理念, 其最终目的就是构建受教育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体育的确立过程, 就是人文主义者利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名义, 为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们的压制的过程, 它是宣传积极乐观追求现世幸福的精神、弘扬对人性解放的新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引入及确立近代体育的历程中, 在中西方文化发生接触和冲突中, 作为起到重要媒介作用的体育生物观,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它的目标设定的错误使得在对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对诸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了影响, 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进步。只有将一直以来遵循的体育生物观回归到体育人文观, 才能形成一个理性的逻辑基础, 再逐步展开, 形成多种与其相适应的亚结构。使国家在进行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时候, 合理配置资金, 减少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和闲置;减少在体育生物观下, 竞技体育中出现的造假等丑恶现象, 净化体育竞技运动的公正纯洁性;有效规范群体、个体、社团在面对或处理与人的社会存在有价值的、有关的观点, 包括开放性、民族性、自由与民主、竞争与协作等。
3、结语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 使人得到自我的不断完善, 体育人文观表现了对人类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而不像体育生物观那样, 仅仅强调对人的体质的增强, 改善生物学性状。实现体育生物观向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将对社会相关子系统的良性互动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胜, 石龙.我国人文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1) .
[2]顾兴全, 于可红.基于体育价值观之嬗变透视高校体育课程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 2010, (55) .
体育教学观 篇8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指引下,我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自1995年5月国务院适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适应大众健身需要的战略计划以来,体育更是以全新的姿态深入群众生活。然而,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长期受金牌体育观的影响,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出现脱轨,体育的普及与提高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加之全民体质日趋下降,成年人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和群众自觉锻炼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提倡“全民体育健身”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明显对立的矛盾,大多数群众对增强体质的难度及其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重新对毛泽东体育观进行审视,从认真系统地剖析一代伟人在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清醒地解读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不断坚持和完善毛泽东体育观,使全民健身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实现我国从体育强国到体育大国的真正跨越。
1 毛泽东体育观形成的背景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正值清末民国初期,国难当头,群雄并起,而中国人又长期被辱称“东亚病夫”。正是“国力羸弱,武风不振,名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的真实写照。毛泽东作为当时湖湘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西方泡尔生“意志主义”哲学的影响,深感国难之耻,立志树立拯救国家民族危亡之大任。他在追慕中国古典著作中关乎古代尧、舜、秦皇、汉武等英雄事迹和西方彼得大帝、拿破仑、林肯等世界英豪的业绩中,清醒地意识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刻内涵,须知欲救国救民,当以锻就强健的体魄。因而毛泽东体育观不仅仅注重自身的修为与发展,更注重于为国家民族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2 毛泽东体育观的形成过程
2.1 幼年时期的特殊经历奠定了他对体育的初步认识
幼年时期的毛泽东体质柔弱,曾经害过一场大病,全家人甚是担忧,便小心翼翼地照料他,同时他的两位兄长也因身体不好而很早就夭折了。1910年,当他从家乡的私塾学堂转入湘乡东山高小后,开始接触正规的体育课,就是这些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使他对体育有了初步印象,他下决心锻炼身体,常利用有利条件进行游泳、爬山、跑步,还和伙伴们去野外露营、雨浴、做操,身体状况日渐好转,毛泽东还主动从事体育实践,既增强了体质,又锻炼了意志,使他受益良多。
2.2 青年时期的独特体育实践加深了他对体育的认识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正是中国现代体育的萌芽发展时期。毛泽东在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经世之学的同时,将社会、学校、个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对体育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通过积极的探索,他深知若欲唤醒民众,改变国民体质,改造中国与世界,唯有体育可担当此任,倘使与封建社会培养出的貌瘁神伤的读书人一样难以挽救民族危亡的。1916年他在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诚以德智所寄,不外于身,智仁体也,非勇无以为用。”这里强调“勇”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力行实践,并以其独特顽强的体育实践闻名全校,致使广大同学受他的影响颇深。
2.2.1 青年毛泽东的全新体育哲学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丰富,加上刻苦学习以及优秀老师的教导与影响,毛泽东对体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他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从体育的广度和深度,客观、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体育观及体育中“三育并重”的思想,充分认可了体育在“三育”中的核心作用,并客观地分析国民体质下降的原因,从而极力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哲学观,同时自己也通过“野蛮”的体育锻炼来获得精神的滋养。
(1)动与静的体育哲学观
毛泽东往往喜欢从一个比较高的层面来审视问题,这样显得独到、全面而宏观。毛泽东从“盖天地惟有动而已”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倡人体之运动须注“动”,“人者,动物也,动则尚矣。”“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也。”他认为体育的功效在于动,指出人是动物,则动物之重要性。然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运动却应有正确的法则。这里显然与佛儒两门“主静”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始终恪守“以动养静”来强健体魄的主张,并且持之以恒地锻炼。
(2)知行合一的体育哲学观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正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战事频仍,内忧外患如飓风般风起云涌,墙外的动荡局面也时刻撞击着这千年宁寂的学府。毛泽东身为学子,心忧天下。他把“知行合一”时刻付诸于体育研究和实践中,不仅自觉参与而且还孜孜不倦地进行宣传、倡导。他认为若实现中国的强大与复兴,须开化民智之淤塞,并动其心,由细枝末节处逐渐改造中国之旧社会。他把自己一贯坚持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及尚武精神紧密衔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将强身健体与卫国强民纳入了体育研究的轨道。
(3)体育中有意志的体育哲学观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体育爱好十分广泛,常携好友去爬山、野游、露宿、游泳。不仅如此,在艰苦条件下他还琢磨出一套特别的体育项目,即“四浴”:“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大雨滂沱,就到野外奔跑;寒冬十月,拿井水擦身;烈日炎炎,就赤膀到沙滩暴晒;大风肆虐,就到江河湖海中去搏击风浪。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毛泽东的体质,磨砺了他的意志。在他看来,“勇武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从他严酷的体育锻炼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心切,救国情深。
2.2.2 青年毛泽东的野蛮体育实践
课余和节假日,毛泽东喜同好友跋山赴水,长途远涉,在欣赏大自然的动人景色中寻找艰难环境来锻炼体魄。有时一个人在狂风暴雨的夜晚,登上岳麓,领略“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境界;还常协同朋友共同畅游湘江,至橘子洲头,上岸后共沐日光,谈古论今,留下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美诗篇。此外,他还坚持“四浴”、奔跑、野宿、六段操等,这些特殊而新颖的体育项目,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增强了他的体质,为后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3 老年时期丰富的体育经验提升了他对体育的认识
在艰苦的长征岁月里,毛泽东极力主张从强身到强国之转变,由个人解放进而全民族解放的道德范式:“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卫国,此大言之也……”号召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共同卫国。在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中,虽然条件艰苦,头顶敌机隆隆,腹中饥肠辘辘,延安干部与群众却是兴致高涨,还经常举行“边区运动会”,极大鼓舞了人们抗战的决心。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战士经常开展搏击、射击等体育活动,活跃气氛的同时,群众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部队战斗力也得到加强。解放后,毛泽东把体育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来,1951年11月,明确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就要将体育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
3 当代体育体制下全民体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当代体育体制下全民体育发展现状
解放初期,我国体育队伍不断壮大,并且将体育融入农业生产运动中,群众创编了大量生产操,极大地提高了体育锻炼的热情。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体委专门组织了体育科学普查,根据我国青少年生长发展机能制定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倍受重视。尤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呼声热情高涨。然而只见口号不见行动的号召似乎一则锦标广告,招引了部分人来关注体会,却有很多人尚闻之未闻,或置之不顾,俨然已将体育健身置于那生活之末。
3.2 当代体育体制下全民体育面临问题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学习,以及传统安逸观念和学校“重德偏体”倾向等各方面的影响,全民体质直线下降。其中老年心脏病、糖尿病等突发疾病上升,成年男女肥胖率升高,青少年体质日下,骨质疏松,肥胖超重指标上升,“眼镜”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沉;“课程”越排越满。适时全民健身观念也不受重视,或视而不见,或抱着观望姿态,学校也是摆作样式,基层领导甚至教育工作者对增强体育锻炼认识不足而不去谋划组织,上令不行,加则体育器材匮乏的现象,使得本没有休闲锻炼的人群被动性增强,全民健身活动不能够得到贯彻。然而“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
4 毛泽东体育观对当代新型全民体育体制的影射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观的高度总结,它从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角度论及体育,立意高深,全面独到,逻辑严密,耐人寻味,其丰富而高深的体育观不仅是体育史上的瑰宝,而且对今后体育体制改革和全民体育模式赋予借鉴意义。
行文开头“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显然与今日全民体质日趋下降的现象不谋而合。借此,深入思考分析毛泽东的体育哲学观,将对今天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研究了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系统的体育观念之后,立足于我们当前新的体育体制改革,我们对新的全民体育观的重构也得到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4.1 当代体育观向幼年毛泽东学“体育重在能自觉”
体育锻炼主要在于主观自觉,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不易改变,“改之在人”。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可强健体魄,延年益寿,但是要取得实效,必须在于自觉,强迫无用。“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倘若自己的体力不振,外面的条件多么的尽善尽美,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处。所以讲体育必须从自觉的意识开始。
4.2 当代体育观向青年毛泽东学“体育重在亲实践”
毛泽东非常重视实践,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曾指出:“盖此事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苟能实行,得一道办法足矣。”他不仅在书面上强调“实行”,在实际生活中也主动参与。青少年时期就经常坚持登山、游泳和“四浴”,直到七十多岁的高龄尚能畅游长江,这与他一生坚持体育实践密不可分。所以体育不是用来谈论的,主要在于亲自实践,如果能够坚持锻炼,体育的魅力和价值也就体现出来。
4.3 当代体育观向青年毛泽东学“体育重在强意志”
毛泽东的体育锻炼始终是与坚强意志联系在一起的。青年时代的《体育之研究》中就极力倡导通过体育锻炼意志的观点。“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体育之大效,盖犹在此矣。”毛泽东对于体育强意志的作用非常重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其体育观的真实写照。此外,坚持体育实践,尤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衡,力排万难,顶风冒险,乘风破浪制胜万里。在今天看来,这种“霸蛮”体育似乎兼有神经质的味道,但是在戎马倥偬的抗战年代,恰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说,体育自始自终是与意志相伴相随的,体育中包含着浓厚的意志。
5 毛泽东体育观对当代体育观影射的思考
5.1“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受金牌至上观念的影响,坚持认为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是体育的真正目的。有些人还误称“增强群众体质”是“小体育”,而“由少数人参加竞技比赛”的体育则是“大体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遍地受关注。实则上,体育中的“竞技体育”是由少数人参加的,以运动技战术为表现手段的群众体育的一部分,然而中国欲从“体育强国”到“体育大国”的跨越,两种体育价值衡量就不言而喻了。
5.2“体育倡导”与“体育实践”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体育锻炼的呼声日渐高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是群众自发组织锻炼的意识没有加强,甚至多数领导干部仍然倾向于“锦标体育”,没有把群众体育置于首位,口号流于形式,与群众自发参与也出现脱节。为此,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亲自带头参与,大力支持,摒除旧观念,将体育的贯彻实施与自主参与紧密结合,似乎我们要知道酸甜苦辣咸五味,须亲自一品,体育只有群众亲自参与实践了,才能逐步形成全民积极参与体育的热情。
5.3“三育并重”与“健康第一”
教育要真正为培养人才,应当把人才的教育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若只是片面地追求“应试及第”,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填鸭式教育,那我们培养的所谓人才,“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的柔弱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又怎能做到尽职尽力呢?体育与德智是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只有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全面地提高一个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6 结语
综上所述,毛泽东体育观是充满智慧和意志的。他丰富、宝贵的体育经验对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全民体育观的重构和中国体育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按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全民体育路线,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科学的理论教育指导群众,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我国体育事业向着合理、健康、持久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体育观突出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群体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深刻认识与躬行实践之后对体育观念的抽象概括。文章着重以毛泽东体育观为切入点,从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期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观念的认识、发展过程,紧密围绕其体育光辉思想和体育实践活动两大方面研究探讨得出:体育必须是以身体运动为主,不断增强与完善人类体质的健身教育,而不是指以少数人参加,以取胜为内涵和追求功利为目的的运动竞技教育。在当前国民体质日趋下降的今天,我们仍需沿着毛泽东体育观的正确方向,并以此为根本理论和实践指导的依据,为我国顺利实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以及体育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的增强,建设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宏伟战略而努力。
体育教学观 篇9
本位观: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
按照马杰 (Mager R.R, 1984) 的看法, 设计的三个基本问题就是 :①我们要到哪里去?②我们如何到那里去?③我们是否到了那里?三个问题可以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引导”;“教学效果的测定”。确立好教学目标 ;为实现目标而使用方法, 执行操作 ;通过对学习的检测, 考量目标是否达成。这是一切设计的根本问题, 也是“进行时”教学设计的“本位观”。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常见的写作教学设计中, 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存在 :其一, 写作目标不明确。目标设定得大而空洞, 几乎适应于任何一次写作。如 :把句子写通顺, 把意思表达清楚等, 这不应是目标, 而是一种自觉的教学意识。其二, 写作目标不突出, 不明确。更多强化的是育人的目标。如 :通过本次写作, 明确助人为乐的道理。写作过程就涵盖着育人要素, 凸显了思想教育目的, 是明显的舍本逐末的目标定位 ;其三, 写作目标不合理, 无限拔高。完全忽视不同学段儿童的年龄特点, 认知水平, 接受能力。设定目标时套用成人写作, 文学创作的目标, 追求形式, 内容、表达上超越儿童本性的“美感”。揠苗助长造成文章的病态。
“进行时”教学对目标的设定极为慎重的。目标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标靶, 靶子没有立好, 再怎么用力都是落空的。即便是发出雷霆的教法利箭, 脱靶依旧是零环。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进行时”提出了三个依据 :
关键的第一步 :学习“课标”。无论什么设计, 都要符合标准。《语文课程标准》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就是整个语文课程实施的标准, 也是教学效果、目标达成的检测标准, 必须在设计前认真研读, 精准把握。首先是把握课程的总目标, 做到方向正确。例如《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做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语文的实践性是这个学科最为突出的特色, 也是这门课程的特性。写作是用笔的交际, 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原本就具有浓烈的实践属性。因此, 教学的目标就要体现实践特色, 在目标中突出对实践的内容、方式、力度、时间的设计, 让实践成为整个写作教学中最为核心的目标。其次, 还应该注意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 做到合理稳妥。不同学段的目标不一样, 这也是使教学有梯度, 有递进, 有次序发展的保障。整个学段的写作目标设定要符合学段要求, 落实到具体某一堂课的目标, 也要成为阶段目标中的某个环节, 某一具体项目, 先后形成关联、链接。如《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提出“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些目标中的“乐于”、“自信 心”、“不拘形式”等关键词, 都提示我们这个学段的儿童写作以“放胆写”为主要目标, 突出培养儿童写作的胆量、勇气、自信, 增加表达的量, 培植健康、向上的情感, 为第三学段“学会写”做准备。因此, 在目标设定时就要多留空间, 不要在写前设置较多的限制性目标, 不要在文体、内容的评价上设置过多的约束, 尽可能给予儿童写作的自由。教师教的力度和程度要主动降低, 注意在形式活泼、趣味激活上用心设计。这些都是《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指向、指示、指导, 必须认真研读, 在目标的设计上得以贯彻、体现、执行。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备课从不看参考书, 他习惯参考课程标准。每逢备课, 总把课标中相关的阶段目标复印张贴在教材页面上, 所有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执行都落实到课程标准上, 不偏不倚, 不任意拔高不降低迎合。所以, 听他的课你会有强烈的认同感 :的确应该这么上!合理, 往往给人的不是咄咄逼人的霸气, 不是乖张讨巧的灵气, 而是一种温润如玉的舒服感。学好课标, 靶定教学目标, 算是踏上教学设计的关键第一步。
学情不是生硬死板的数据, 也不是粗浅简单的结论。学情更多时候是一种感觉, 神而明之, 但精准与否就差“那么一点点”, 与儿童的默契就是你和儿童两心相知的化境。
重要的第 二步 :了解学情。学情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也是目标设定的重要依据。首先, 要了解基本学情。教要为学, 为儿童而设计。设计之前要先了解所要执教学段的基本学情。例如指导中年级写一段话, 大多数儿童会写成什么样, 哪些属于典型的问题, 哪些是普遍的困难, 什么样的形式受欢迎, 什么样的教学话语学生能接受……如果是本班级执教, 摸清学情的工作日常就要进行 ; 如果是借班教学或是赛课, 摸清学情就只能转为了解该学段的典型特征。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基本功, 也是传统教学中必备的“毯子功”。特别是写作教学, 如果不能切合学情, 儿童不主动参与, 不说不写不买账, 课就不知往哪上!日常教学就是了解学情的最佳时机, 每一天都是给你调研学情的机会, 但不少青年教师不重视, 以为关起门来上课, 想怎么上, 上成什么样, 没人管得着。有人管!儿童在管着你, 儿童无时不刻都在制约、提醒、点化你。“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不要等到要上公开课, 要赛课了, 才火急火燎地要去“把脉学情”。其次, 还要了解特殊学情。所谓“特殊”指的是本次预期的教学目标下的写作学情。如指导写景类的文章, 受教儿童的景物描写基点是什么, 对景物描写的障碍在哪里, 词汇储备有多少, 对景物描写的认识是怎样的……有针对性地了解, 能让目标的设计更有指向性。
贾志敏老师说 :我用一生来备课。此句话就是一种设计理念, 奥妙就在用一生来了解儿童, 了解写作。学情不是生硬死板的数据, 也不是粗浅简单的结论。学情更多时候是一种感觉, 神而明之, 但精准与否就差“那么一点点”, 与儿童的默契就是你和儿童两心相知的化境。
落实在第三步 :因学定教。因学定教, 这是“进行时”的教学之本, 也是教学目标设定的要旨。写作的本质就是语言表达, 这原本是自由的, 随心所欲。但我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体系下的儿童写作。这是在教师指导或是创设的情境下, 有局限性的言语表达。“教学的情境”就是局限, “儿童”的年龄属性也是局限, 学习写作的性质依旧是局限。局限必然存在, 儿童写作教学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并非作家创作时的“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儿童写作的局限体现在“想”字上, 想是一种构思, 是表达前的思维预热, 是顺畅表达的保障。“进行时”强调“教思维”, 这是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表达的对象 (写给谁看) 、表达的内容 (写些什么) 、表达的方式 (文体选择) 。在这三点的观照下, 教学行为即 :和儿童商量并确定写作的既定读者, 也就是“写给谁看”;提供素材, 或是现场活动呈现, 即时生成素材, 或是回忆过往储备信息, 提炼素材, 或是想象链接未来, 创生素材, 这是解决“写什么”;选定文体, 确定用什么方式, 什么样的文章来表达, 这是考虑“用什么写”。其中最为明显的感觉是儿童写作的文体教学的缺乏, 在小学作文教学体系中一直被忽视, 这样的硬伤到了中学写作中就体现出来了。孙绍振先生说 :我几乎看不到高考作文中有正儿八经的议论文或是规范的记叙文。要知道, 记叙文, 小学就在教, 就在写, 而议论文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头戏。这一点, 在“进行时”的设计中尤为注重, 成为一大特色。
2. 教学过程的引导。很长一段时间里,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推行既定设计的过程, 其特征是僵死、固化, 唯我独尊的。儿童在教学中就是一个容器, 需要装下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都是教师主导、主持, 主观决定的, 儿童就是课堂的摆设, 接受学习的机器而已。“进行时”教学设计强调的过程是引导的过程, 是以儿童为主体的实践过程。设计遵循儿童本位, 教师的执行起到陪伴、调试、呵护儿童主动学习的作用。这样的过程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
“进行时”教学设计强调的过称是引导的过程, 是以儿童为主体的实践过称。设计遵循儿童本位, 教师的执行起到陪伴、调试、呵护儿童主动学习的作用。
(1) 过程是动态开放的, 师生共同进入没有终点的幸福旅程。“进行时”的教学设计是大框架, 粗线条, 开放式的。设计强调 :教学步骤简单, 教学流程简洁, 教学方法简约。这样弹性极大, 极其空灵的设计为课堂腾出巨大的空间, 为“学”让路, 为儿童写作做足保障, 也让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动感。即便是一个环节的实施, 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需要随时因学情、环境、心境、情境而改变。“进行时”认为 :改变不是坏事。教学设计的随机应变就是教学富有智慧、灵动、鲜活特色的体现, 是师生共同用理性的思维碰撞, 用真诚的生命言语对话, 用全情投入写作的象征。师生在课堂上实现无拘束, 无尊卑, 无制约的民主对话、互动、交流, 整节课给予师生双方的就是幸福感, 课堂成为师生携手走向写作殿堂的幸福之旅。
(2) 过程是情感融洽的, 师生在交往互动中实现心灵的对接。“进行时”教学中的师生, 原本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儿童在课堂上当堂写, 教师全程辅助、陪伴、呵护。教师的教因学而定, 为学而教。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不断反思、调整, 这是一种教育哲学的自我觉醒、调校、丰富的过程, 也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积累与形成过程。儿童在充分的实践中, 写作能力不断获得改良、提高、发展, 同伴之间也通过相互评赏, 互助完成了共同进步的目标。这样的过程为师生提供了频繁互动、交流的机会, 有助于师生之间实现意见交流, 经验互换, 思想碰撞, 精神交通, 最终实现心灵对接。所以, “进行时”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给人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美感。
(3) 过程是去弊存真的, 师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重返精神家园。写作教学设计崇尚浮华是出于对写作本质的无知。这 就是一种“遮蔽”, 有必要去蔽。海德格尔就有“去蔽”之说 :事物在没有被陈述或者判断时, 出于遮蔽状态, 即没有意义 ;而当一个陈述或者判断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时, 事物就达到了去蔽的状态而为人们所见, 这个陈述或者判断便是真的。教学设计要去蔽, 就是去除教学所依赖的无效的手段、媒介, 将学习的实质凸显出来, 使学习的过程展现出来, 让每一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属于他自己的真实进步。过于繁琐的设计遮蔽了儿童写作的需 要。儿童接受到设计后的信息, 实质上是阻隔了与写作本身的直接对话。“进行时”强调设计的去蔽, 提出“三字经”。一曰“无”:“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无不为”。设计要尽量少, 少编排, 少环节, 少折腾。简约的设计反而能给予学习者更大的空间, 教师的“无为”换来的是儿童的无所不为。二曰“容”:《说文》中容的“宀”是房屋, “谷”是空虚的山洼, 这都是容者的心境, 都有盛受的意思。强调“容”就是要容许更加多元的思维结果, 悦纳儿童独特的经验与表达。三曰“放”:“放下即得大自在”。放下的是教师试图控制一切, 引导一切, 把握一切的心, 诚意作为儿童写作的陪伴者, 也能乐其所乐。
3. 教学效果的测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不一致。目标向东, 效果向西。其实, 设计的作用就在于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达成则效果优良, 未达成就是设计失败。对于教学效果的测定, 可以看做是对设计的评估, 对学习结果的检测。如何测定, 国外多采用数据统计, 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监控、统计、测算, 形成数据量化表, 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分析后评价教学质量。国内较为普遍的是以考试为检测主要方法, 对卷面分析, 统计得分率和失分率等方法, 测定教学效果。“进行时”所针对的写作是极具个性且变化多端的, 采用数据和考试的方法, 很有可能以偏概全, 一叶障目。因此, “进行时”提出的效果测定主要以教学评价的方式实施, 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其强调 :测定的对象是儿童、教学, 同时也是教师本身 ; 测定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改进与增效, 而不是批驳儿童 ;测定中的主观判断必须以客观的课堂观察为基础。
(1) 教学开始前测定, 调校教学目标。教学开始前, 可实施配置性评测和诊断性评测。配置型评测的目的在于摸清儿童原有的写作水平, 了解整个团体写作的基本状况, 了解个别特殊生的写作状况, 发现个体间的差异。这些了解信息构成教师的主观判断, 为的是再次调校教学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配置性评测了解儿童写作的准备状况, 确定当前的基本能力起点, 是教学的必须准备工作。例如教学书信的写作, 可以了解儿童对书信的基本认识, 对书信格式的掌握情况, 书信写作的经历等, 信息配置清楚后定位的教学目标是“只教儿童不会的”。关于书信, 该教什么就很清晰了。在配置性评测中包含着“诊断性评测”, 即了解儿童的个体差异, 对特殊的个体做更为细致的调查, 借助教师的经验形成初步的认识, 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辅助。
(2) 教学过程中测定, 确保教学有效。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测定的实施过程。要找准测定的时机, 实施形成性评测和总结性评测。形成性评测伴随着教学过程, 如 :儿童在进行片段写作, 情景表演, 同伴互评, 对话交锋等学习活动时, 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觉, 形成评测结果。教师可以随时与儿童交换意见, 让评测的信息也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同时也从儿童反馈的信息中再次确认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评测教师自我。在教学接近尾声时, 还可以整合全过程进行总结性评测。评测中听取儿童的意见、建议, 及时主动对教学缺漏进行弥补, 让教学更加有效。
孔子的教学观 篇10
一、启发诱导
在教学中, 孔子善于运用启发诱导的原则和方法, 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以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他强调学生要多进行思考, 多问几个为什么。他说, “不曰‘如之何, 如之何’者, 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论语·卫灵公》)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启发思维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教师给以适当难度, 学生又能理解的新知识, 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但教师也不能消极等待, 要循序渐进的诱导, 使学生产生愤和悱的状态, 教师不失时机地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
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所学, 还要触类旁通, 融会贯通。孔子肯定他的学生子贡能够闻一知二, 称赞颜回能够闻一知十。孔子向学生提出问题, 进行诱导, 以引起学生求知欲, 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再给予启发, 如他告诉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孔子不但启发学生, 而且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 这包含了教学相长的意思。
孔子的学生对他的学问的高深和他运用启发诱导使学生循序渐进的高度艺术, 深表钦佩。颜渊把孔子的教学艺术归结为循循善诱。“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 (《论语·子罕》) 颜回的话说明了他的学习离不开孔子的启发诱导。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不用一个标准要求学生。孔子承认人在遗传上的差异, 而且按照学生个性差异进行教学, 依人之所长而诱导之, 视人之所短而补救之。
孔子首先对学生要有深切地了解。他考察学生的办法是“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公治长》) 他采用谈话的方法, 看他结交的朋友, 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的做法, 了解他的心情是安于什么, 来试探学生志向和意趣。他和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时无话不谈。因此, 孔子对他的学生的性格特征、志趣、智力、才能、和特长都是非常了解的。他说, “师也过, 商也不及。”“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 (《论语·先进》) “由也果, 赐也达, 求也艺。” (《论语·雍也》)
孔子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进行灵活地讲述、提问和解答。如学生同样的问题, “问仁”、“问政”、“问行”、“问孝”、“问君子”、“问士”, 他的回答却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 绝不雷同, 有的甚至含义相反, 以便学生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增长才智。
孔子还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他的学生有的长于德行, 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有的长于语言, 如宰我、子贡;有的长于政事, 如冉由、季路;有的长于文学, 如子游、子夏。这些学生在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 他们各有所长。这既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因, 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结果。
三、温故而知新
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 因为人类的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的, 并且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再接受新知识。孔子根据他的学习观提出,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而获得新的体会, 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这样的人是可以做老师了。学生通过复习, 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 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教师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或者展现新技能, 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他的学生子夏说, “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 经常巩固所获的知识技能, 天天学习新东西, 子夏把孔子的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又发展了。这一教学方法在今天也是有其适用性的。
四、学不厌, 诲不倦
孔子说, “默而知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教诲学生要尽心尽力, 恪尽职守, 不知疲倦, 不畏清苦和艰辛。既要教学生, 又要向学生学习, 才有可能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坚持实事求是的虚心态度。他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只有通过学习和应用才知道自己的知识的贫乏, 而且“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 绝不能不懂装懂, 凭空揣度, 妄下结论,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而且要虚怀若谷, 以能者为师, 有每事问的态度, 甚至不耻下问, 拜善人为师。他常说, “当仁不让于师”。他认为在学术上要提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对老师也不能退让。教师和学生要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他提倡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讨论、辩论和争鸣。不仅如此, 孔子和学生情同手足,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 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 或与学生结伴而行, 或与学生席地而坐, 或谈志向抱负, 或述个人情怀, 从而形成胸怀坦荡、心心相印的宽松民主的氛围。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向度之一, 也是人类得以步入文明, 并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的基本方式。21世纪, 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教育事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在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 积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但在与世界接轨、吸收、借鉴外国教育经验的同时, 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 科学地予以认识和整理,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孔子一生献身教育事业, 孜孜不倦地培养人才。由于他有“学不厌, 诲不倦”的精神, 他丰富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较系统的理论, 他具有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光大的, 对今天仍然很有借鉴意义。
回顾孔子的教学观, 有很多是与我们今天的教育理念相符合的。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对今天的主体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仍不失为理想指南针;他因材施教的原则与今天以人为本, 主张在注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注重个性特长的发挥不谋而合;他温故而知新的教学要求是符合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规律, 与创新教育的实施有一定渊源;他学不厌, 诲不倦的精神仍然是后人的楷模。孔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 继承和创新并举。
参考文献
我的“健康第一”体育教学观 篇11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精神,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如何树立以“健康教育”为宗旨,使学生达到育体、育心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每位体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我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学校体育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是新时代的使命
何为健康?亘古及今,人们对健康有着十分不同的理解与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突破了原先的思维模式,对健康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面对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而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作为祖国未来的一代,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要从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搞得好不好,实际上涉及到教育思想和人才观的问题,我们要摆正健康教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的位置,改变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在学校教育中要坚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一生能健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做准备,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是新时代的给我们的使命。
二、学校体育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必须建立健全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队伍
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从我国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师资力量是较为薄弱的:一是缺少专职的教师,二是教师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根据这一状况,我们工作的重要放在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提高上。从长远考虑,必须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办好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班,加强在职健康教育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与进修,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在高等师范学校中普及健康教育。开设学校健康教育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健康教育素质和能力,使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能力,以便他们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学校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措施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为此我们必须以健康教育为导向,改革体育教育,并处理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首先,要努力实现课程目标的科学化。课程目标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贯穿整个体系的始终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要重视的问题,是必须把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意识能力习惯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避免把过多精力放到对某个动作的精雕细刻,考核学生的体育能力用技评或跑表、米尺去丈量。按照健康教育这一根本目标,在体育课中,应该教给学生健康运动处方的知识,让学生学会独立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去进行实际的锻炼。其次,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注意实用性,适应学生将来的需要,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加工上下功夫,提供给学生好的“教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选一些大家喜欢,也是他们将来需要的内容,例韵律操、武术、球类等教材,这样有利于全体同学参加,也适合于群众性锻炼,避免过分竞赛化、成人化。健康教育教学内容应强调针对性,重点解决当前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再次,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新颖化。在体育教学方法上,要强调趣味性。情境性相结合,变“厌学”为“乐学”,让每个学生围绕着自己的趣味进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发展能力的直接动力,现代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提倡健康运动处方,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与体育学习方法相结合。
四、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自身的完善是一个综合的观念,蕴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如文化、知识、智能、技术、思想、道德、体格、精力等等。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体育成绩的评定真正在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和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只有教师参与,同时还要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与相互评定。体育教师要积极地组织、科学地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定以及学生在小组范围内进行相互评定,这样可以使学生既能发现自己的进步,又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找到不足以便改进学习,促进身心健康。
我的作文教学观 篇12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文学素养较高的。韩寒的《赤兔之死》、《站在黄花岗墓前》等“异人”、“奇文”能相继脱颖而出, 就是因为其人、其文都表现出宽广深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如何形成?自然是通过广泛而深入的阅读而启迪智慧、发展而来的!让阅读成为教学生活的常态, 这看似笨拙的做法, 其实是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务实做法。如今的教育体制下, 再没有出现过李白、杜甫等汪洋恣肆的大文豪, 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有些失之偏颇呢?作文教学实际就是陆游的“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的文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的过程吧。
如何阅读?首先要精读语文课本,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这是核心的阅读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 都是文质兼美, 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 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 练书法有了字帖, 自然会得心应手。对每一篇课文的内容感悟和写作特色的揣摩就是作文千里之行的第一小步。
再扩大一些, 就是阅读与课本配套的语文读本, 其中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就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 散发着芳香, 它们能为孩子提供一定写作的源泉。阅读的第三个范畴应该是课程和教材推荐的阅读书目, 把握住这方面的阅读积累, 将极大丰富孩子们的人文素养;之后可结合学生实际推荐给学生一些优秀的时文或一些经典作为拓展阅读, 这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最后学生还应有自己的阅读取向和范围来补充阅读资料, 养成每天读点东西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学生只有构建了上述所讲的从里到外、依次扩大的五圈子阅读世界, 才可能确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可通过每周的阅读课, 每月的读书交流活动, 每学期的“好读书, 读好书”的主题班会, 读书笔记、剪贴报评比, 每学年的“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 来引导、促成学生自觉构建自己的阅读世界, 激发并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姓和长期性。
有效地阅读是我们走向成功写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只读不写如同走马观花, 只有做到阅读先行, 读思结合, 读写结合, 写作才会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有了阅读的底蕴, 写作方能水到渠成;通过阅读, 丰富作文的“语汇库”, 积累写作的“素材库”, 屯积行文的“思想仓”。通过阅读, 建好写作的三大仓库, 并定期盘点、整理, 分门别类, 不断充实、扩容。通过阅读, 加强储备, 营养内化, 终能妙笔生花。
为了提高作文教与学的效率, 我们可以先从日记写起, 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样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著名作家老舍曾讲过:“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很多作家也都是从写日记开始, 逐步走上创作道路的, 他们的许多作品, 都是从自己的日记中提取的素材。
写日记全在一个“练”字上, 勤学苦练, 才会得心应手。我们写日记,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对人对事有认识、有感想, 有褒有贬,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实验研究证明: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一条最佳的途径。以日记的形式来训练写作, 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 深入了写作从生活中来的认识, 学生能不带包袱轻松下笔;同时利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 感受求学生活的美好, 使他们在物、景、人、事、情、理各方面都积累出富裕的写作素材, 达到了“不怕写”的基本目标;课内交流、网站发表、作品集锦等形式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鼓励了学生在行文中写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发现, 引发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心”, 从而爱上写日记, 爱上写作。
广东省高考作文状元陈劲戈, 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成功的秘诀时, 十分轻松地说:“我根本没有被‘高考作文’这几个字吓倒, 我是把高考作文当日记来写的。”他从小学起就养成了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直到高考前亦从未间断过, 写多了, 思维也就敏捷了, 所以每提笔便“思如泉涌”, 一两千言, 洋洋洒洒, 一挥而就。天天练笔, 形成习惯, 习惯又迁移转化为能力, 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在实践中, 只有把阅读与写作联姻, 以读促写, 以写带读, 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美丽的阅读世界, 学生又在阅读的基础上, 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童话, 才能读写双赢, 最终成就自我的、个性的写作风格。
写作其实没有什么灵丹妙药, 鲁迅的经验就是多读、勤写, 让文摘成为点缀思想的色彩, 用阅读随感培养思想的深邃、细腻的情感, 以练日记成就思想情感的宣泄, 读写两路, 只有成了习惯, 甚至癖好, 才能厚积薄发, 有如神助, 笔下生辉。
【体育教学观】推荐阅读:
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06-21
体育教师教学观的转变05-09
大体育观10-02
人文体育观的高校体育08-27
学校体育观10-29
小学体育跳绳观课反思07-26
双基教学观05-21
教师教学观08-08
整体语言教学观07-20
数学教学观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