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观

2024-11-09

高中数学教学观(共12篇)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1

摘要:数学是高中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应具备“大数学”观,宏观把握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数字学问,也不仅仅是高考考试的一门课程,他是历史、是文化、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是生存生活及对外沟通的必备技能。教学必须要有“大数学”理念,教学中要把数学中的历史形态、人文科学、哲学思维和生活应用传递给学生,使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不只限于课堂和考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大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与生活当中的各个学科和具体物象之间相互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系统,高中的数学教学应具备“大数学”观,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过程而不只是局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认知。

首先,数学是一门人文科学,数学的产生,由来已久,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关于数学的文字记载,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在人类社会活动的早期,人们便开始在生活当中运用数学,后来逐步有了关于图像的意识和计数意识,产生了较为完整的计数方法,在后来产生了度量意识。这些科学的产生,都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步进行,见证了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所以,数学科学当中的人文特性是由来已久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老师要注重从数学相关的知识体系里选择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加课堂学习的丰富性,使教学内容增加深度和广度。把人文科学与数学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老师也应该在课余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对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并把它们与数学联系起来思考,使其成为有机的统一体,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其次,数学是一种思考方法,数学的知识是一种理性思维,它能使人丰富和强化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数学是对生活的提炼,提炼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说数学这门学科是人们对思考方法的总结。在人们用数学去认知和研究生活中的事物时,就在不断地进行着思考的活动,数学的结果就是思考的结果,数学的方法就是思考的方法。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数学的学习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对思考方法论的学习。在数学学习当中一定要注意总结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数学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数学教学本身也是一种思考方法,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去总结,使自己能够在思考当中获得更好的方法。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思考,是对教学方法和生活的思考,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都投入到思考的情景当中,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理性思维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有助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这使得数学的学习和个人的关系更为紧密,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学生,这种获得理性思维培养的数学研究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而不只是局限在学校和课堂。

再次,数学是一种生存技能,生活当中离不开数学,这是人人都有体会的,简单到日常计算,复杂到各种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和丰富这些技能,在生活当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生活实践当中的运用是数学的基本功能,是数学学习的直接目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围绕运用的功能,使课堂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数学知识运用得比较多的就是数字计算。一元一次函数在生活当中的运用就很广泛,在生活当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运用一元一次函数来解决,比如,在我们外出购物消费时,如果其中涉及到变量的线性依存关系时,在多种优惠促销手段同时存在需要去计算和对比时,一元一次函数的运用就体现出来。另外,二次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统筹方法等相关知识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够在生活当中得以运用,这样会使得课堂学习得到巩固和提升,学习的动力也会增加,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形成学和用之间的良性循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融入生活当中的例子,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避免“死读书,读死书”。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它的发展和学习应该反作用与生活,任何学科、任何知识都要与生活联系起来才会落到实处,运用的过程会促使数学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得以更好的实现。

最后,数学是一种沟通方式和交流手段,人的交流离不开数学,时间日期的确定、商品的交换、度量的认定,这些交流必然要依靠数学,尤其在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数学对于联通信息的贡献是直接而巨大的,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数学在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人的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是语言,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人们交流的过程,语言的表达依赖于思考,思考的过程当中数学的知识便会融入其中,所以,数学在沟通交流当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两个人交流的过程当中谈论到的问题涉及一些简单的计算,如果其中的某个人无法用数学知识去完成这些计算,那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就不会顺畅。每个人都是生活当中的一个个体,必然生活在一个有限的、具体的环境当中,这个环境中会有其他的人,其他的物,要想正常的生活,必然会有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沟通交流的能力会直接决定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在今天这样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的东西,对网络的了解也是要依赖于数学知识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和和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该要注重数学在沟通交流当中的作用,使数学能够在每个人的交流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促进沟通。

数学是前人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数学的学习,是对生活的全面认知而不是静态的课堂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把它与其他学科和生活联系起来,多思考、多做比较和联系,这样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老师的教学也需要更大的信息量和教师自身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多学习,多体会生活,做到“大数学”观的形成和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在教学当中去影响学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2

盱眙县桂五中学

王辉

【内容摘要】 “下马观花”是尹少淳教授提出的一种美术鉴赏形式,它可促进课堂生成,使美术知识横向拓展并向纵深发展,侧重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要兼顾鉴赏面的铺开与教学点的深入两个方面,联系生活与因材施教是鉴赏转换的基础,同时教师的关注与课堂回应能力也很重要。

【关 键 词】下马观花

主动性与兴趣

联系生活

因材施教

06暑假在徐州师范大学参加江苏省高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班,其中美术教育理论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尹少淳教授在培训讲座中说到:我们现在应该将义务教育阶段看做“走马观花”,也就是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只能得其大概,走马观花而已;而高中阶段则应该是“下马观花”,以求相对专与精,以专题学习为主。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选择的内容则会认真地学习,泛泛的学习,蜻蜓点水般地掠过学习内容,很难产生持久的尤其是终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往往是建立在对美术活动较深入的学习之上的。

高中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美术课堂除了让学生学会鉴赏美的能力外,其课堂本身也应具有美的享受之功能,可以看出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生看,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自己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

所以我们一般问学生:你学过美术吗? 初中毕业的学生回答:我学过。

高中毕业的人回答:我学过,而且学的是国画、水彩画、服装设计、书法、摄影……

现在江苏省高中美术鉴赏在08年暑假普遍更换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教材,也就是我们称的湘教版,那么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下马观花”呢,笔者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

一、有效的导入

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除按照大纲要求,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以外,还要开动脑筋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力求在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抓住,用独特的导入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在课堂中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语:“今天我们学习《××××》,请同学们翻到课本××页……”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游离了学生的经验,使课堂成为教教材的主阵地,这样的导入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预设和准备,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

我在美术课教学导入中就着意营造出一种审美的氛围,给学生视、听觉上以美的享受。例如:我在讲高一美术《文艺复兴美术》时,我在上课开始前放映热门影片《达芬奇密码》片段,引入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及文艺复兴美术,增强学生鉴赏热情与审美情趣,丰富学生视听感受。导入部分就像是影片的序幕,既能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深入思考需要这样的导入来引导,从“走马观花”过渡到“下马观花”。策略

二、多媒体视频与图片、音乐的运用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基本都离不开具体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备课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准备大量不同的资料,有视频、文字、图像等,被集中在电脑任教师随意使用,在实地考察时用照相机等进行资料收集,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做成的课件可长期存放在电脑内,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有一定的感性材料支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给予学生大量的感性材料的支持,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因为当学生感到惊奇、疑惑、困惑、矛盾时,为得到解答,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原动力,产生“知的好奇心”,自觉自愿地展开认知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钻进去达到“下马观花”的效果。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多媒体也是一种“双刃剑”,它的不足不在设备上而在教师。有些教师为了迎合时势,看到大家都在用,自己也要在美术课中用一下;还有的教师不管是否有利于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用上再说。这样的教学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美术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识图能力、作画能力,要让学生理解的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策略

三、联系现实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外出学本领,归来后同村人问他学到了什么本事?他给大家表演了一段屠龙术。只见他身手矫健,表演地十分精彩。大家齐声叫好。这时有人问:“那龙在哪儿呢。”他不禁哑然。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让美术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这样,我们的美术教学才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中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强调用软、硬材料以及塑料瓶、废旧织物、废包装袋等媒材,进行设计制作。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因地取材,利用废品,制作一些工艺作品。

同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联系生活来布障设疑,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不得不“下马观花”,在课堂上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例如我在讲陵墓雕塑时,我就让大家想想我们身边有什么陵墓雕塑,学生便开始相互讨论,多数便说到了我们的明祖陵,那么这时候我便充分利用此,让学生们展开对明祖陵陵墓雕塑的深刻讨论,从造型到布局、色彩、数量等等,大家讨论的热烈而有兴趣,最后再帮他们综合以来联系书本上的知识,这时候他们便自觉自愿地展开认知活动,把作品的信息联系生活加以认真阅读,梳理、综合、概括。策略

四、因材施教

《论语·先进篇》中有一篇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在这个篇章中阐述的教育思想被后人归纳为“因材施教”,所谓因“才”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个性差异特征,教师要采取相应措施,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某些特长。

著名教育学家朱熹也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应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新课程提示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而不是高高在上,保持一定的距离。绘画表现力强、水平高,并爱好画画的学生,我们可以以更高的要求来对待。而那些一般或差些的学生,我们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一下。

美术教学中同样需要因材施教。要鼓励学生大胆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展开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敢于大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发展。例如有个同学在上课时候,表达自己对一些作品的看法时候与大家的想法总不一样,可是总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我总是去鼓励他,让他去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大家跟他一起讨论,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术鉴赏的过程本来就是充分调动主观想法的一个过程,没有标准答案。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为画家,而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不同的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策略

五、创作体验

在美术鉴赏课中一般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探讨和理解,一般的教学主要是看图片,然后就是我说你说,手段的单一性不仅令人感到乏味、疲惫,学过的东西很快忘记,常言道“动口不如动手”,“几分钟尝试”活动就可以针对纯理论知识学习的弊端而设的,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和可能的尝试,着重感受、体验和兴趣培养。在当今强调个性化的时代,高中生对个人行为的独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自我的新意识使他们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

新课改在鉴赏学习领域首先提倡;“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比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以注重参与、培养主体意识的教学思想为基础,将作为鉴赏外在表现的创作体验运用于教学中自然是可行之举。教师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应具有较大的宽容性,比如:在讲授完我国古代陶器与瓷器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所讲内容自己设计一个器皿造型及装饰图案,即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几分钟后通过实物投影放大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并与众人分享。除了可以通过简单的“画一画”,还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心得,“说一说”自己对画家及作品的个人观点和喜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在“下马观花”中,利用创作手段进行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扭转了以往“空谈式”的鉴赏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与生活相联系的美术创作机会,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鉴赏的主体,对美术作品乃至“美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觉得教学是一种智慧,她需要我们赋予极大的热情,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舞台上应加快适应自己的角色,所以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因地制宜达到最佳效果。而尹少淳教授的“下马观花”这种观察事物的方式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很多启示,有待我们慢慢来学习消化。

【参考文献】:

[1] 《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

王大根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美术新课程标准研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关于美术新课标的片断思考》 尹少淳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4] 《中国美术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2年第三—五期 [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年

[6] 《走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误区——澄清对<美术课标>的模糊认识》刘士伟 [7] 《视觉文化时代与高中美术课程》 王大根、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摭谈 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育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80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地理创新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地理教育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大大缩减的时间之间的矛盾成了很让人棘手的问题。除此以外我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突显的问题:

1.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提升慢:仍还有许多教师抱着“多讲出成绩”的思想,恨不得把课上成五十五分钟,不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目的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2.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重视能力和情感目标培养。

3.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还是不够优化和灵活,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还是倾向满堂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而最近的十年,知识、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出适应型甚至领导型人才,而“创新”是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最核心的要求,“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进行地理教学,挖掘学生个体潜在的能力和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我们地理教师责无旁贷。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觀和课程观

目前,地理教育改革进展不够理想,阻力大,困难多,是由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的问题造成的。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必须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地理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面向新世纪,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探讨和研究。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在教学思想上,摒弃那种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对地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如果想在原有认识框架内来寻找突破口是徒劳无益的。教育理论研究态势必然要走向一种新的整合,以求得对教育认识的全新突破。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首先必须致力于形成严谨的地理教育的概念与原理体系,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以此为突破口,可带动整个地理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地理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记忆而轻理解记忆;过分重知识再现而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教学多为注入式的满堂灌或照本宣科,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使学生难以主动地参与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交往并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地理观点,尤其是人地关系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要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除培养认知能力外,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要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健康发展。这一观念的变化,将不仅仅是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变化,必将引起教师角色、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构筑全新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多年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板书是否合理、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评价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表现,关注教师究竟怎么教。即使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作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明显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评价的思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以及在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等,即全面关注学生的学。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索、如何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因此,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评价思想。从过去关注教师的教到今天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应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这不能仅仅看成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四)抓住时机开展地理第二课堂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课外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能力。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强自信心,培养学习习兴趣。例1:在学习月相变化之前,晚上带学生到室外观察月相,坚持观察一个月,眼见为实,月相变化这一知识难点就明白易懂多了。例2:组织学生举办环保宣传栏,学生在举办活动中既锻炼了能力又提高了环保意识,这一活动还配合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展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3: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兴奋状态,如能抓住时机,进行地理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好机会。

参考文献

[1]刘天慧.学案导学在普通高中地理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0).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4

一、“史料教学”的高度

目前高考对史料的考查可谓“无孔不入”,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 已不再是单纯地考查对某一知识点的识记, 而是通过对一定材料的解读, 来考查学生的史学综合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 必须以高考的高度来统领教学。

1.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 通过“史料教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才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试能力。

2. 基于史学素养的要求。史学素养是高中生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点的同时, 尽可能地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来进一步强化史实, 感悟历史。可以说“史实教学”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 “史料教学”才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所以, 只有通过解读史料来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 进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 才能更加适应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此所谓“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

二、“史料教学”的角度

纵观近几年各省高考史料题, 其素材不断“出新”, 考查形式也灵活多样, 即使是一些反复出现的老考点, 也会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包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

1. 基于学科能力的培养。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 教师在进行史料教学前, 要精选史料, 尽量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 贴近学生生活的新颖史料, 特别是有明确出处的权威材料, 结合热点、找准切入点, 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 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整合, 以问题情境形式, 激发学生去积极参与思考, 让学生多视角地运用现代的眼光去观察历史, 感悟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2. 基于史学方法的培养。“史料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学史实来应付考试, 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说缺乏史学方法的指引和培养的“史料教学”不是真正的“史料教学”。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授之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 不能只把史料教学当成激趣的工具, 而是要在学生兴趣被教师所引史料激起后,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史学方法, 学会独立地面对“历史”, 这样才能达到历史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

三、“史料教学”的效度

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最重要的客观基础, 史料教学的目的是要训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领会、诠释能力和迁移运用的能力, 不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效度主要指学以致用,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度。

1. 基于学习评价的需要。史料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 离开了史料, 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课堂上, 教师通过师生之间、史料和史实之间的良性互动, 来论证说明相关史实, 进一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能根据学生对史料的解读情况, 适时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适时地检验, 为进一步调整教学, 提高学生成绩做铺垫,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学术精神的终极目标。

2. 基于历史意识的培养。真正有生命力的高中历史课, 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零距离感受历史, 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概念与历史意识, 给学生精神享受和智慧启蒙, 做到“经世致用”, “读史明智”。只有让学生学到有人文魅力的历史, 学到充满智慧的历史, 才能“以史为鉴”, 本着“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唯物史观, 去真正领悟到历史的真谛。“让学生带着思想去读书, 在批判中不断前进”。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5

建议: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着的观点教育。

在初中化学中进行原子分子论教学和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出,从客观方面看,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有着气象万千的无数天体,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只是银河系家庭中的一员,银河系以外还是河外星系,这些星系构成为总星系,这些都是宇宙空间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且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从微观讲,我们周围的各种实物都是由分子构成,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氧原子构成等等,这些构成微观世界的各种成分,尽管微乎其微,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基本粒子,没有一个是不运动的。

二、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初中化学中进行溶解平衡等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平衡、电离平衡等教学时,指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从表面看,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在可逆反应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种成份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好象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实际上这些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都从未停止过,只是溶解和结晶的速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俣成分子的速度相等罢了,在这一定条件下保持平衡,若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矛盾的双方又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金属原子有失电子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但它们又互相依存,没有还原性,何谈氧化性。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后,就具有氧化性,非金属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后,就具有还原性。这说明氧化、还原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既对立又相互统一在同一个微粒中。

四、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教育。例如,人们在认识了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而递变的规律后,可指导科学工作者去预测周期表中未填满的第七周期中未发现的元素的性质,对发现新元素的指导作用。

我的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观 篇6

一、教学内容要做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

1.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个必要环节,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四年来,我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材就是钻研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点,理清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备学生就是必须首先了解学生,这是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所以,应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品格、方法等各个方面,学生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品格的好坏、方法的优劣,是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知识是能力增强、品格提高的前提,方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为此,我们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点、接受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广泛搜集教学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我力求每节课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含金量”。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书籍等多种有效的媒体手段,搜集大量的材料、宝贵的信息。我能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但能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譬如,今年12月,我在教学“国家财政”这一内容时,结合正在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系列抑制通货膨胀的漫画和图片,生动、形象、直观地介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我还讲了许多最新的情况: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危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世界各国应对经济膨胀的措施等。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学生有一个鲜明的观点,“抑制通胀,保持社会公平和稳定”是国家财政的目的之一。学生的兴致很高,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高潮迭出,通过搜集身边生活中的材料来开启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读、议、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阅读

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抓住思想政治的学习要点,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对社会和自身长远发展的意义,从而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并且树立坚定的信仰和毅力。我教学生的两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如下:

(1)粗读。粗读就是粗略地读,是一种翻阅法。要求学生记住课题,了解一本书包括几个单元,每单元有几课,每课有几框题,每个框题各讲了什么问题,找到观点,着重了解大意,提纲式地把握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整体框架。这种读法要求加快速度。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学生才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2)细读。细读就是精心、仔细地读。要求学生看懂教材所列举的事实、例证、资料、数据;弄清教材是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分析问题,进而归纳、概括出结论的;提炼和整理教材内容的要点;把握问题之间的联系;理解和记忆重要概念、基本原理。细读,绝不是死读书。要教育学生懂得书是凝固的文化,人是精神的载体,不应让书去驾驭人,而应让人去驾驭书。鼓励学生敢于对书质疑、提出问题,善于联系社会实际理解书,善于运用书中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书读活。

2.讨论

议论(讨论)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达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前,教师应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写好发言提纲。讨论中,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问题来展开。讨论一般是以相近两排的四个人为一组进行,让学生互相提问,相互解答,共同寻找正确答案,教师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在教学“商品”这一框题时,提出“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天然矿泉水是不是商品?农民留给自己吃的粮食和送给别人的粮食是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是一定是商品?两种不同的商品为什么可以相交换?两种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去议论,各抒己见。议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自学过程变成学生多思、深思、学会、会学的过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训练

练就是根据本堂课的教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关系,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和各种变式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在讲解“货币的产生”时,根据课程的内容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练习:“根据1件衣服=15千克大米的等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衣服和大米需要交换?(2)为什么衣服和大米能够交换?(3)在这里1件衣服的价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运用商品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交换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等知识来回答。通过练习,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扩大教学效果。

总之,上好一堂精彩的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从教师的主导地位出发,把教学内容做到丰富多彩。需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加强学生“读、议、练”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高中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编辑 董慧红

新课标中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观 篇7

写作教学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统领之下, 是实现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标》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 在必修部分, 对“交流与表达”共有九点要求, 其中关于写作的有六点。这六点分别是: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 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 表达真情实感, 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准确, 内容充实, 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 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 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多想多写, 做到有感而发。”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 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 推敲、锤炼语言, 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结合所学语文知识, 多写多改, 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1]

这六点结合了学生的实际, 突出了作文的特点, 引领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总体而言, 我们试着从写作主体、写作内容和写作过程三方面概括其特点。

一、重视写作主体的人格养成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人格是个人独特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表现出个人思想品格、心理品质、行为反应的特殊性, 主要从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特征反映出来。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的, 这就决定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训练, 它不仅能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 而且能从思想方面反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了作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 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应当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这是教育家和作家的共识。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提出“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感情真实健康”, 这些都是重视写作主体求真的人格的体现。此外, 要写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文章, 就不能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 还要讲究思想新颖、见解深刻。新课标在写作课程目标中提出“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正强调了通过丰富写作主体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途径来培养写作主体的人格, 那么学生在这种情景下写出的文章, 自然情感真挚, 爱憎分明, 并且体现了写作主体自己鲜明的烙印和个性。

二、重视写作内容的生活化

相对于过去教学大纲中的“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这种笼统的提法, 新课标将写作与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 多想多写, 做到有感而发。”突出了作文内容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如果我们把人的头脑比做一个“加工厂”, 那么, 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 文章就是从这个“加工厂”制作出来的精神产品。写作, 则是制作精神产品的一种形式。因此, 作文教学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比如, 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生活和自然, 去触摸一草一木的自然情愫, 去感受一山一水的博大胸怀, 陶冶他们的情操, 净化他们的心灵, 促使他们热爱生活, 关心生活。

三、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从积累到构思再到行文, 需要运用观察、想象、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智力技能。学生有时虽然接触了实际, 参加了某些活动, 但仍然表达不出东西, 这与他们的观察能力较差, 不善于仔细地观察事物有关。新课标特别强调了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提出学生作文要观察分析周围事物, “运用联想、想象等丰富表达内容”, 这是过去大纲中没有的。

作文是作者思维活动的结晶, 而不是感觉材料的任意涂抹和原始材料的直接堆砌。因此, 作文教学过程必须渗透、强化思维训练,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固有规律所决定的。

四、结语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的一块, 能较为全面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根据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 在作文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对《课标》写作课程目标的分析得出, 语文课程标准实现了写作观念的重大突破, 主要体现在注重写作主体的主体性和人格养成、重视写作内容生活化、重视写作过程的思维训练三个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8

一、语文教学的异化

1. 语文课堂的无趣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 很多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 目的明确———一切为了考试。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 考什么就教什么, 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研究考试出名的所谓专家。语文本应是最令人陶醉的学科, 现在变得索然无味, 语文的尊严竟然要靠提高高考分值来捍卫。

2. 语文课堂的热闹

在许多所谓的优质课、示范课上, 课文还没读懂, 就和文本进行对话, 文章还没有理解, 就和作者质疑, 以显示教师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语文课越来越热闹了, 看影视多了, 读课本少了; 听录音多少, 老师朗读少了; 体验多了, 积累少了。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熟练了, 新的教学名词越来越多了, 可为什么语文课的味道却淡了呢?

高中阅读教学手段繁复, 但是未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学生在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过程之中不能真正抓到重点, 提高自身的语文基本能力及基本素养。所以及时让语文教学及高中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色, 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本色语文观对于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作为最为基础性、奠基性的语言类学科, 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还有学生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理解与感受,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本色语文观”呢? 其实本色语文观是一种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态度, 更是用最原始本分的教学手段来以文本内容为核心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黄厚江在他的《我的本色语文观》中对于现在的语文教学是这样评价的“语文在被拔高。所谓拔高, 就是放弃了语文学科的基本责任, 而去追求那些高位的目标。”以此可以看出现行的语文教学都往往对于语文阅读基础知识教学、语文阅读基础能力等方面有所缺失。所以降低对于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的姿态, 关注语文学习及语文阅读的本质, 真正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而不是对语文学习上升到高标准的文化启蒙及审美分析。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需要明确本色语文观对于语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沉下心, 去思考何为本色语文观, 本色语文观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三、如何基于本色语文观完成高中阅读教学任务

( 一)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阅读教学应以引导代替指导

基于本色语文观的背景之下, 进行高中阅读任务教学时, 应当更注重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要留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详细的导读会剥夺学生们的思考空间, 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以教师应该以引导式教学代替指导性教学。

1. 以文章的初读感受为引导线索

以沈从文的经典小说《边城》为例, 在学生进行对边城的阅读前, 教师可以介绍一下沈从文的生平, 对于《边城》可以简单描述。其实沈从文的《边城》描绘了一个湘西山城, 在这个小小的边城中有着船家少女翠翠, 文章借翠翠的故事描绘出了人性之美与风俗之美。风景之美我们况且还可以用语言所描绘出来, 但小说中的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风俗美及人情美却是需要学生来进行自我感受的。所以在学生进行《边城》阅读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出“看完本文后,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地方感觉到美, 说说你的理由。”这种问题将阅读的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上, 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并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阅读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也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2. 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激活问题

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激发原有的生活体验理解文本, 会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 形成崭新的阅读体验。如阅读李煜《虞美人》时, 为了让学生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描写“愁”的诗句,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领会李煜汪洋恣肆, 奔放倾泻的愁思。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联想一些关于“月”意象的诗句, 探究古诗词中“月”意象丰富的文化内涵。

( 二) 以课文文本内容为核心进行辐散性教学, 加强基础训练环节

字词句段篇是最为基本的文章结构, 回归本色语文教学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加强基础训练的环节, 注重对于字词句的分析及学习, 从而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我曾经看过著名的特级教师———肖培东《金岳霖先生》的教学实录, 在这节课上, 肖老师以“从_____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____”的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 引导学生对“很不幸”“深一脚浅一脚”“好好地”等看似普通的词语进行通过反复的朗读, 不断加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是一堂原滋原味的语文课, 它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辐散性教学, 注重对于字词句的分析和品味, 同时在这节课上你能看到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的朗读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有些像“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这样的语句, 学生反复朗读了四、五次, 一直读到满意为止, 教师的每一次朗读指导都非常准备有效,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最美的风景。

( 三) 完善评价与反馈环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要允许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 延迟判断, 基于学生自主讨论的空间, 在评价与反馈环节要尽量淡化教育痕迹, 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主体, 突出学生们的教学主体地位, 对于教学过程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现象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而适应学生阅读教学的学习需要。

1. 教师要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答案”, 期待思想的丰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性化魅力, 也可以学生在多元化解读中, 张扬个性, 完善人格, 塑造人文精神。[5]如在设计《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时, 可以设计三个框架: ①解读刘兰芝的人物形象②婆婆为何不喜欢刘兰芝③造成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实施教学时既要珍视学生的多元化解读, 又要根据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 巧妙引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2. 教师要关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

学生是拥有无限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 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评价的形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 并给予用心的呵护。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随意发言, 但老师不能随便对待, 教师的智慧在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时显得尤其重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要关于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 通过师生、生生间富有灵性的评价进行动态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资源的丰富多彩的, 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洞察秋毫, 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新问题, 重新调整教学结构, 从而促进教学评价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本色语文观对于现在的语文教学及高中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 极大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并且呼唤人们回到教育及语文教育的本质上来, 注重语文教育的本源, 有效的改进了目前语文教学的过于“假、大、空”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切实行走在本色语文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陈建浩.新课程背景下的“本色语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张一山.略论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中的“读”[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07) :50-53.

[3]蒋祖霞.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实践平台——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学生立场[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10) :12-14.

[4]王小毅, 陈世荣.在生命的激荡中飞扬语言的智慧——特级教师王小毅《詹天佑》教学实录与点评[J].教育科学论坛, 2015, (21) :39-45+4.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要有整体设计观 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整体设计

新课程理念进入高中教学已经有十年的时间, 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由感性趋向理性, 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课堂教学理念的认识也不断趋向深入, 一些看似简单的教学理念在细细咀嚼之后也有了新的味道, “整体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整体设计是相对于教学设计而言的, 也是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设计而言的。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教学设计是与教材的编排相呼应的, 而教材的编排往往也是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分类下以时代变迁为主线的。新课程改革之后, 高中历史教材 (以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例) 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类, 每册教材都按专题来编排章节, 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要随着这种教材编排思想的转变而转变, 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来的教学设计重新换个位置了事。这里所提的思想就包括“整体设计”的思想, 是指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前后时代的联系,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本文试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教学为例, 分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观的实施策略。

一、前期调查, 整体设计的准备

教学设计涉及所教知识与所教对象两个方面。从所教知识的角度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与多个知识相关, 需要在教学设计中予以体现;而从所教对象的角度来看, 学生的学习喜好、学习习惯, 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这些问题, 这也是整体设计观下教学设计的一部分。

针对这一内容, 作者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个简单调查, 调查的内容是:同学们都知道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上的社会形式之一, 结合以前所学过的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结合你所了解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用推理的方法设想西方政治制度确立的脉络;结合对教材的自主学习, 分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同时简要说明你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除了这两个问题之外, 还对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讲授法、史料呈现法、自主学习法等。

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 对资本主义做出自己的评价, 尽管这些评价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通过这种调查, 教师知道了学生的所思所想, 从而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范畴, 让教师从整体上把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再加上对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的调查, 知道了学生更愿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知识。于是从知识上、从教学方式上教师就有了较为全面的教学设计基础, 从而为整体设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中期实践, 整体设计的实施

教学设计主要是在教学实施之前做的计划, 但从现代教学的观点来看, 教学设计并不止步于教学实践, 事实上在作者看来, 教学实践是验证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 也是丰富教学设计的一个过程。正是因为教学设计将教学实践包含在内, 因此教学过程中的即性思考、教学后的反思才会成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让教学设计更具有了期待中的整体性。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有这样三个教学片段值得一提。

一是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教学中, 作者在学生熟悉了教材上“光荣革命”“议会权力的确立”等知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组成一个团队, 分别将自己设计成英国首相、内阁成员, 并思考在组建责任制内阁的过程中自己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比如, 作为内阁成员必须与首相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同时又要对议会负责等;思考作为首相在提名内阁成员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想象决定国家重要政策时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等。

这样一个体验的环节重在完善整体设计思路下的历史角色, 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学会用已有的经验去感知历史, 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整体设计观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实际体现。

二是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的教学中, 作者组织学生模拟美国总统选举 (事先拟定好模拟选举的简易方案, 不要求面面俱到, 关键在于体现美国选举中的辩论与总统诞生的过程, 感受两党制的特点与不足) 。这一过程显然是很受高中学生欢迎的, 而且他们在一些班委选举中也是曾经有过体验的, 因此这一体验性活动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可以深化学生对美国宪法的认知, 深化对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的认识。

高中历史整体设计的思路中, 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体验性, 强调学生通过将历史与个体经验认识结合起来并进行比较, 以生成相关认识。在本教学片段的设计中, 还可以辅助一些促进性的问题, 如你对美国两党制的认识, 你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认识, 你对当下中国法制建设的认识等。

三是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的教学中, 结合“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内容, 让学生比较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之间的异同, 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等。这是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历史认知, 而这种方法也是高中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之一。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历史的智慧往往就是在比较当中发现的, 高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这一点, 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这一点。

三、后期反思, 整体设计的总结

整体设计重在整体理念的落实, 而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根据相关历史课程专家对教学整体设计思路的阐述, 结合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对整体设计的一些感悟, 作者认为有这样三点是值得反思的。

第一, 教材所采用的模块设计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如何体现?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整体设计, 也就是说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整体性的体现之一就是理解模块思维, 将不同时代的、具有同种历史规律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设计。

第二, 比较现行历史教材可以发现, 教材虽然谈不上很厚, 但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的, 如果按照逐步堆砌的方法去实施教学, 那一定会出现课时偏紧的情形;而如果采用整体设计的思路, 让多个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大的组块, 则可以化解这一问题, 且不影响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10

一、下马观花的审美意义

美术欣赏的过程离不开视觉的参与。最初的画面信息是用一般性的语言转译美术作品的信息, 是难以具体而详尽地表达人对作品的感觉。特别是每个人对作品本身的感觉是不相同的, 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观察、理解、体会作者的意思, 发现在期间多层次的意蕴。而作为教师, 就是引导学生“下马观花”, 让学生自己去对作品及作者进行深层次剖析。这样学生才会深层次了解作品, 并在欣赏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 这都是批评家对美术作品的阐释信息所不能达到的, 更何况批评家的思想只是他的, 并不能硬添加给学生, 代替学生的直观感受, 否则, 既会抹煞美术作品客观上所提供的多样、微妙的信息, 也会抹杀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失去开设高中美术课程的意义, 如此在学生繁重的学业中添加又是何必, 所以, “下马观花”已经是一个必要过程。我们不应仅仅是教学生读批评家的阐释, 更要训练学生看美术作品的能力。理想的美术欣赏境界是欣赏者直接与作品交流。

二、“下马观花”观山人

“下马观花”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 具有一定的困惑性, 也有一定的困难, 那么应该怎样实施呢?例如, 拿八大山人的作品来说一下, 教师在拿到八大作品时, 应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生平,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朱耷, 八大山人, 本名朱由妥, (约1626年—约1705年) 。明末清初人, 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 著名画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 国毁家亡, 心情悲愤, 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 以明朝遗民自居, 铮铮傲骨, 不肯与清合作。

上述是他的生平, 接下来教师就应该少讲, 让学生先来体会下作者生平, 作为一个明朝遗民, 他的作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作品本身应该会有什么样的深层意蕴。这样, 让学生下马, 带着疑问与好奇, 进行深层次的观赏, 深层次的了解, 在自己内心形成自己的审美感觉。

教师再引导学生继续欣赏, 八大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自己心中所想, 他画的鱼、鸟形象夸张, 常把鱼鸟的眼睛画成方的, 眸子点在眼眶边, 白眼朝天, 冷光逼人, 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 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那么如此的倔强, 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位傲气的老翁, 孤傲不群、愤世嫉俗、不可一世, 却也孤独一世。所以作品本身动物白眼向天可笑的同时, 却也是悲哀的同时。笑他的傲, 悲他的生平。

例析:《枯木寒鸦图》, 画中景物萧索, 枯树上栖卧三只寒鸦, 旁边一巨石之上, 另一鸦单足而立, 向下鼓噪而鸣, 树上一鸦向上回应争鸣, 另一鸦正警醒顾盼, 而中间一鸦却闭目安睡, 不为所动。树干、巨石均为淡墨点染而成, 略加赭色渲染, 笔触狂放自由。寒鸦用笔较为工整, 浓淡二墨兼施, 略施淡彩, 质感丰富, 造型生动逼真, 这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是少见的。其睡鸦姿态突出地反映出八大山人孤傲、冷峻的性格特点。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 即使落墨不多, 却表现出鸟儿振羽, 使人有不可一触, 触之即飞的感觉。有些禽鸟拳足缩颈, 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 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这些形象塑造, 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 即“愤慨悲歌, 忧愤于世, 一一寄情于笔墨”。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 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 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他画的花更是一种晓风残月之感, 笔势痛快, 意趣冷傲。

此外, 画山水, 多取荒寒萧疏之景, 常绘“残山剩水”的景致, 却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 山河仍为旧山河”, 可见朱耷寄情于画, 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但并不是说作品本身没有可取之处, 八大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 构图疏简、奇险, 风格雄奇朴茂, 不论大幅或小品, 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 在不完整中求完整。八大的绘画以不能再少的笔墨、不同凡响的构图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这恐怕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下马追求的最高境界。“眼高百代古无比, 书法画法前人前”就是清“四僧”之一石涛大师对八大山人艺术的赞誉。

最后教师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 来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审美感受, 每个人对八大作品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他的作品满是苍凉, 国破的苍凉, 不忍睹之。那么作为高中生, 是不是也有自己对作品的感觉蕴含其中, 每个人都有欣赏的权利, 也有自己感受作品的权利, 所以, 接下来鼓励他们阐述自己的审美感受, 形成个性自我。

如此, 才能在逐渐的欣赏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审美感受。

……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11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思考

一、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观现状的讨论分析

1、在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不应该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粗暴的否定,而是应尊重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其中存在不合理成分,也应重视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探究,让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即就是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高中教材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分析都可用一种新的思维来解答。如:讲到分裂,要看到孕育着统一;讲到成果,也要看到负面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掌握、评价历史知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教师在课堂上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研究。探求所得必能牢记于心,也倍感珍惜,探求过程中培养的习惯、能力、思维品质等更是终生受用的东西。例如,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一幅历史地图反映了某一历史现象的相对稳定的空间状态,相关的多幅历史地图则反映了该历史现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对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涉及时间、地点、区域、方向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往往只注意到地图语言的直观形式,即各种地图符号,但对地图语言的历史内涵却熟视无睹,这就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地图的作用。

3、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注重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以社会为大课堂,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紧密联系现实来进行教学,真正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社会人生,要让学生有时间走向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和现实的大课堂中拓展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史料运用于教学,应将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 的位置,放手让学生读史、说史、议史, 教者则在旁适时点评,深化认识问题的深度,推进解决问题的进程。

二、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历史学是生活中很广泛应用的基础性学科,因此我们要更加对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大改革,才能使得它以被更多的学子在生活中运用并发挥出来。

1、教师教学模式上的改革。高中历史最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老师应该在教学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授课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信心和兴趣的培养,非对学习成绩的关注。鼓励学生自由去探索,去发挥。应该以教学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使师生的良好互动关系在历史课的改革中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

2、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新世纪的高中生,必须要做好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不断接收新事物,多思考,勤运用,将历史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将一切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逐渐转换成学习的动力,并且在学习中发挥出来,慢慢的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充分掌握考试要点,更好的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步伐,配合老师接收新的历史学科知识。总之应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兴趣,提高历史成绩,做到良性循环。

3、对于历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课程内容上有所更新和提高教学本身的吸引力,规避传统教学的一味灌输书本上的死知识,合理的配合当代的高科技产品--多媒体电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对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更全面更形象的掌握,兴趣教学与可下巩固练习,更好的督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会有傲娇的成绩。所以在新一代的教学改革中,作为老师要很好的掌握到这一点并且利用好,从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适当调整,配合着对学生充分的认可和引导,给他们信心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快乐,更多的成功就会随之而来。一个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在出现问题的道路上不断的解决问题,不断的进行改革推陈出新,把改革教学方法作为当下最基本的任务,把完善素质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摒弃传统历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着重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着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让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更主动的去学习,更好的为成为祖国栋梁之才而不断的努力向前。

参考文献

[1] 王茜. 课改十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究现状及展望[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 陈未英.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观的研究 [D].苏州大学,2014.

高中数学教学观 篇12

1. 动态知识观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对于知识的学习是“静止”的, 即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各个方面的因素的紧密结合, 进而不能实现生物课堂的优质和高效。而动态的知识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一个被学生主动吸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得以充分的彰显出来, 学生的个性塑造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得以最大化的学习, 能让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中学到真正的东西。

2. 动态知识观让知识的学习更加开放:

动态的生物学习, 成功的打破了传统学习的局限, 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让动态学习的过程显得尤为开放。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也是必然要求。在动态的生物学习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更加多样。无论是对生物问题的探究, 还是对实际生物问题的分析, 学生都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 这是动态知识观的终极意义。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树立动态知识观的必要性

1. 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应试教育下的生物学习, 最欠缺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由于分数的限制, 使得很多的学生都着重在做题和记诵知识, 很难将这种学习和素质教育联系起来。高中的生物学习并没有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发挥空间, 而动态知识观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欠缺。动态知识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使得学生的各种技能和水平都能够有迅猛的提高,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只有充分地融入了动态的知识观, 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教育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提高。

2.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动态知识观从本质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这是因为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 所有的知识学习都是动态的, 它的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路和教育, 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动态知识观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探索中, 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对生物知识的本质认识得更为深刻, 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是动态知识观在课堂上的实际意义所在。

三、动态知识观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1. 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

为了让动态生物学的观点在生物课堂上高效地运用, 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实行素质教育。生物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 其中最不可忽视的是对实验的学习。每章的课程中都会有相应的实验教学课, 老师应积极地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 做到实验步骤的精准化, 无论是实际的操作还是理论上的指导, 都应该做到没有遗漏, 每个步骤和每个知识点, 都必须准确无误地掌握,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做到细致入微, 对生物的本质探究得更为准确, 只有将实验探究成功的做好, 才能够保证在生物的学习中, 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老师讲课的思路, 并顺着这种思路开展课堂的学习, 这样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这同时也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对于一个学科来说, 其内容可以是千变万化的, 但它的学习思路却是固定不变的, 掌握了学习的思路是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生物作为一门探究性的学科, 起码的质疑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生物的实验性更是对质疑的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课堂的教学中,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老师应耐心地对其进行讲解,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还要积极地提倡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探究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同时还要善于比较不同的探究方法之间的异同和利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富有理性精神, 具备最起码的学科素质, 让学生在生物的学习中尽快地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并且能够积极的寻找方法对自己的疑问进行合理的解释, 最终推翻不合理的质疑, 这是高中生物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思路, 也是对生物学习的深化和升华。

3.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在高中的生物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加上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科, 如果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则很难高效地将这门课程学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师生之间要展开必要的互动, 打破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习惯, 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这个过程中是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关键。老师起到点拨作用, 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力军, 这是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学生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积极地参加课堂上的活动, 多与老师进行学习上的交流, 成为学习的主人, 是动态知识观的内在要求。在课堂的学习中融入动态知识观的理论, 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动态知识观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思想, 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并积极地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 才能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积极地将动态知识观的理论融入高中生物教学, 才能打造出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曾文俊.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动态知识观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 2005, 30 (11) .

[2]何兰平.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学周刊C版, 2013, (2) .

上一篇:多模态翻译教学研究下一篇:预防漏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