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体验教学(共12篇)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1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较高。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做出了一些改革,“体验式”教学是适应当前教育形式的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它可以通过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意义
“体验式”教学方式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经历一些事情,并对其中的认知和情感进行直接性的感知,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在高中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意识的在数学课堂上通过体验掌握学习数学的一些方法和规律,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也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有较强的恐惧感, 并且一些学生还认为学习数学在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 所以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不大,只是迫于高考的压力学习数学,这样学生无法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 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更不利于学生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喜欢数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出数学的作用。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 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学习数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也有利于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数学,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竞争力
中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不可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 它需要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竞争力。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交流,也要懂得在合作中竞争。这样不仅仅可以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高考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拥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二、“ 体验式”教学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新课标改革的形式下, 已经不断地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断地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体验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吸收能力, 要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及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并且在整个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可能的起到引导的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学习椭圆的性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常见的椭圆形状的东西,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让学生找一根细线将一段固定起来,然后用笔拉紧细线的另一端移动画图,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明白线的长度和图形之间的关系。
2.采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注 意在课堂 上创建合 适的情景 让学生体 验数学,通过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感知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到数列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建立一个学生身边的情景,就是家长在孩子上学的时候会购买保险, 如养老保险如果是在年轻时候交和在老年时期交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钱的好奇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并进行自行的探究,进行自主学习。
3.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利用“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学习体验数学, 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对一些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究,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也就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与教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其思维得到发散,能力的锻炼,从而促使其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比如,教师在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某种情境之后, 为学生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进行交流,遇到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更好的学习课堂知识,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使其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高中数学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知识,锻炼自身的能力,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之人。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2
一、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情景的创设不能脱离生活,只有将物理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的现实情景相结合,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以及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够随着提问的深入而逐渐的被调动起来,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出学生探索的兴趣.在课堂开始,教师可以先做试验,将小灯泡与螺线管用电线连接,连接完成后,在螺线管中插入条形磁铁,让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变化情况.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小灯泡在瞬间变亮.这时提问:为什么在没插入条形磁铁时小灯泡没有变化呢?为什么小灯泡只有瞬间的变化?在小灯泡变化的过程中什么物理量出现变化?提问时,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导.这种模式下,学生会积极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又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教学中,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一知半解.身边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力,却因为力看不见摸不着而不理解原理.所以需要设计一些能够联系起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进行感受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两个人一起提重物时,是竖直提省力些还是分别往两边提;将铅笔头系在橡皮筋的中间,橡皮筋一边套在中指上,另一边系上重物,然后把手掌竖直,让铅笔尖戳在手心的,橡皮筋被拉紧.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良性循环,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从这一层面而言,物理研究的基础就是生活,从生活出发设置适当的情景才能够激励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注意把握课堂时间,科学的选择生活体验案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带入生活体验的教学模式有更多的优点,能够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增强学生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也有一个缺点,就
是费时间,高中学生的课业任务繁重,给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带来障碍.在整个课堂中都开展生活体验教学是不现实的,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教学时间,科学的选择教学内容.如复习课时就可以将生活体验带入教学过程.为此,可以使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回顾时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握好提问的难度,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问题难度,这样即可达到复习的目的.完成知识回顾后,可以布置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学生练习时也可以使用生活体验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自行的寻找物理规律,列出方程,并根据已知的物理量求得答案.整个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体验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显着.三、结语
试析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把知识对象化,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等直观的感觉、体验、领悟等,去再认识、发现和创造,从而获得客观知识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和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交流,在亲自体验教学活动中学会和应用知识,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还存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情况,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的厌倦。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不够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还有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要求认识不清,认为让学生自己做主就行,不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使得学生无法充分理解数学知识。
2.教师在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起来会比较容易,而高中数学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难度,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师缺乏对初中数学的了解,不重视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过渡,很多学生就会被高中数学难倒,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3.教师不注重弥补教材的缺陷。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如果教师不及时解除教材中的问题,会对学生学习高中数学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的高中数学教材与其他学科的内容不相协调、教材本身的内容顺序排列不甚合理、练习题与学习内容不搭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难度。
二、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教学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重、难点,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情境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让学生估计将一张普通的报纸对折30次后,这叠纸大概能有多厚?对折100次呢?教师说其厚度要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共同推出通项公式,这样就把一个枯燥的问题具体化、趣味化了。
2.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分享他人的见解和智慧,能有效促使自己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更丰富的理解。高中数学合作交流学习,要求教师也要参与到其中,从而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并逐渐完善自我。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合作交流效果的评价,从而使出现问题的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做得好的同学得到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高中数学的自信心。比如,在复习“直线和圆”一课题时,教师可以出这样的题目:已知直线l:y=k(x+2■),与圆O:x2+y2=4相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三角形AOB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并求出取得最大值时k的值是多少。在解答这道题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先在小组内探讨解题方法,再进行小组间的探讨,通过比较各小组的解题方法汇总出比较好的方法。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加强实践,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层了解,通过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椭圆的定义,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椭圆的特点、性质等。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准备一块木板、一条没有弹性的细线、两枚图钉和一支铅笔,用图钉把细线两端固定在木板上,然后用铅笔尖拉紧细线,在木板上慢慢移动,画成的图形就是椭圆,改变细线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椭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椭圆的形成过程,就能很容易理解椭圆的定义了。
总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对高中数学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探索和解决问题,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陳文学.“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材
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Z3).
浅谈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 篇4
一、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相关的心理学及教育学理论,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教师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及求知欲得到大大激发,引导他们积极独立自主参与讨论、交流、合作,使学生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学会数学应用和理解数学知识,并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在精神层次上实现建构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在学生培养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其逐步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观被称为建构主义,它所体现的意义是学生不再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授予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以自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去建构知识活动.也就是说,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借助自己现有的经验和知识,主动积极参与探讨、研究,与同学沟通、交流,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提倡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经验知识的过程,是通过新知识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丰富、改造和充实自己现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非常重视学习的社会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动性.
(二)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来源于生活,应让学生在贴近实际生活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通过参与生活实践,不断地获得经验,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反对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或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各种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去指导学生要学会从周围事物环境中主动地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必须与实践经验、科技发展、现代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实用的知识.
三、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一)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必须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能力.不动情感的学习,会产生疲倦感,疲倦状态下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吸收知识.因此,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体验式教学最有效、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二)增强合作意识,加强交流沟通
在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保证参与的质量,从内在实质上做到真正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只注重形式或只在公开课上的“形式性”的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与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其积极的主导和组织作用,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过程中的评价方式,评价是交流与合作环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后,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定,并对他们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如,在进行“直线和圆”复习课时,遇到了这样一道题:已知圆O:x2+y2=1与直线l:y=k(x+2)相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AOB的面积为X,求X的最大值,并求出取得最大值时的k值.如何解答这道习题,可以组织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各小组先内部探讨解题方法,然后各小组之间再探讨交流解题的方法,最后各合作小组汇总得出了若干种比较好的解法.
(三)积极参与数学实验,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数学实验中通过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概括假设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如在上“圆锥的定义”这堂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有效的数学实验促使学生更生动地体验和理解圆锥的定义.实验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画图,研究椭圆图形,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椭圆概念及其形成过程.
(四)组织数学讲座,拓展思维加深体验
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数学知识讲座等活动.这些数学讲座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数学的内涵.通过数学讲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宽数学知识面.数学讲座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邀请专家、学者来主讲等,也可以由学生担任主讲,或师生互动交流的讲座形式;讲座的主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开放性的讲座,也可以是专题性的讲座;可以是趣味性的,也可以是学术性的;可以通过数学史讲座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通过数学建模讲座以使学生切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探析 篇5
【内容摘要】目前,国内的高中英语课教学还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学生接受效果差,无法真正融入英语课堂学习中,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素养和英语水平。本文,首先定义了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并分析其特征,探析了如何构建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 体验式 课堂教学
前言
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国家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接轨国际而设置的一门学科。学习英语能够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推动本国的国际化发展和增强文化软实力。但是语言的学习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这点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是适用的,现在高中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际的英语交流环境和氛围。针对这一问题,在高中英语课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多渠道提供一个全面而完善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系统,从而激发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系统,使学生的口语、听力以及英语素养都得出了极大地提升。
一、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1.体验式教学的理论模型
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建构的方式形成理论框架,引导高中生主动学习英语,对英语产生浓烈的兴趣,在建构过程中,高中生通过主动认知英语,在与周边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并能够循序渐进积攒有关英语的知识点和语法,长期以来能够提升自身的英语认知能力。体验式教学是高中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构建属于自我的英语知识体系。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插入英语情景对话和分工执行英语教学任务。
2.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的主张
早在2000年之前,国内教育学者就提出了体验式教学方案,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有悖于当时的国内大环境,不能被社会和学校接受。体验式教学有助于高中生对学习英语的经验积累,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语言环境,通过合作式教育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英语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吸收知识的能力。
3.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体验式教学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教师设计安排课堂活动和体验,加强了学生英语口语的训练,并将英语这一学科真正应用于实践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独立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独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验式教学不是单一的讲课模式,而是教师在不脱离英语教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利用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营造探讨交流式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英语技能的训练活动,从而创造出更优质的教学模式。
二、提高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水平的措施
1.合理设计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培养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所以科学合理地设计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对促进体验式教学水平有着重要作用。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演讲、英语作文比赛以及学生间合作学习等方式,提供学生更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多设置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通过增加小游戏、组内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并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通过设计英语情境、场景,使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教学情境设计地越真实越合理,越能激发学生对新知体验反应。
2.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性别、座位等进行分组,然后设置课堂教学活动,让小组内每个成员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但是分组不要以学习成绩、学生能力、高矮等作为分组依据,这样会使处在劣势的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更加抵触英语课堂。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堂内容,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以学生为核心来实施日常的教?W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型学习氛围自主学习,使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设定个人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英语知识。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小组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语言情境,采用组织真实有效的英语活动的方式来使学生理解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应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技能。通过高中英语课体验式教学和其它教学方式的合理整合、搭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接收高中英语的知识并更好地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现有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法策略探究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体验是指人在某种与物或事发生关系的活动中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体验式教学强调体验的重要性,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活动去经历和体验,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可操作性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知识,获得技能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包括教师的体验式教和学生的体验式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讨论、观察和实践,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与规律,获得数学技能,进而在知识和情感的交教师的教学体验引导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着教师的教学体验,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热情和对高中数学的正确认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高中数学因为知识的系统性、复杂性,学习起来难免会显得枯燥乏味,而且在大多数人眼里,总认为数学就是简单的数字和算数,学了在生活中用处不大,只要会基本的加减乘除,会算账就够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认识,所以无论学生还是个别教师,都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甚至出现厌倦情绪和放弃学习数学的现象,教师没有激情教,学生没有热情学。
(二)重结论、轻过程,忽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忽略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只讲授数学结论和解题技巧而忽视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探索,把数学教学过程简单化、条文化,只是死板地传授知识而忽视应有的思维训练,使得学生搞不清楚数学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知识理解不透彻,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排斥了学生的个性,从源头上剥离了数学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
(三)为考试而教学的被动灌输式教育普遍存在。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但高考的大环境没有发生改变,考试仍然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很多教师只注重传授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需要掌握的知识,完全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对知识的疑惑,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方式方法老套,这是典型的被动灌输式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忽视了高中数学学科的基本精神、数学基本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养成极为不利。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基本途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氛围是有效性的前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转化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地位,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且充满学习兴趣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同时为学生创造讨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愉悦的享受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情感氛围和教学氛围,这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法的关键和基础。
(二)融入情境教学,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积极地创设良好的求知情景和教学情境,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质疑探究,使学生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创设教学情境。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动画、图像等组合在一起展现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立体、探究知识的教学情境,特别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些特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运用几何画板、FLASH、PPT等工具,可以形象直观动态的展示,给学生以生动的体验,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总之,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体验式教学法不仅重视教师教的体验,也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倡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与经历中掌握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施行体验式教学法,既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又能够因材施教,带动学生的学习自发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景.浅谈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 13期.
[2] 赖学显.体验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 年04期.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7
一、从情境创设维度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按照课堂教学展开的时间顺序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那么, 情境创设一定是教师们所关注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笔者想要首先讨论的入手维度. 情境创设活动与课程导入环节之间关系紧密, 可以说,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很大一部分意义便在于对本次教学内容的导入与铺开. 它的成功能够帮助学生顺利接受接下来的主体知识内容.
例如, 在对分段函数的概念与应用进行教学时, 我在课堂上营造出了一个出租车计价的问题情境: 已知某地出租车的计价方式为: 4 公里之内计价10 元 ( 含4 公里) , 超过4公里但不足10 公里的部分按照每公里1. 5 元计价, 10 公里 ( 含10 公里) 以上的部分按照每公里2 元计价. 那么, 若乘出租车8 公里, 应付车费多少? 12 公里呢? 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 学生们很自然地让思维进入到了分情况、分阶段进行讨论的轨道当中. 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够设乘车里程为x, 分别写出y = 10 ( x≤4) 、y = 10 + 1. 5 ( x - 4) ( 4 < x≤10) 、y = 10 + 1. 5 ( 10 - 4) + 2 ( x - 10) ( x > 10) 的表达式了.在这种问题情境下, 分段函数的内容也就呼之欲出了.
高中数学当中的知识内容较之从前明显抽象了很多, 这也为学生们的顺利接受提出了更大挑战. 如果没有一个平顺的导入程序, 而将这些数学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必然感到无所适从, 学习体验也相应地变得突兀枯燥.如果将本次知识内容转化为相关情境创设出来, 便可以为学生们走进课程搭建一个台阶, 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也更加自然.
二、从教学留白维度入手,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所谓教学留白, 就是在教学开展过程中, 适当地将一些教学部分空出来, 将空白留给学生, 给他们搭建出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 以达到更佳的知识接受效果. 一位美国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这就是教学留白思想的一种表现. 这种做法所带来的是学生的自由思维与主动学习意识.
例如, 在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教学时, 我并没有独自讲述进入正题, 而是画出了很多个函数的图像, 并分别告诉学生, 哪个是奇函数, 哪个是偶函数, 请学生们自行对之进行观察, 找到奇偶函数的变化特点, 并概括总结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 通过这样的主动留白处理, 学生们得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 在自发的不断探究与修正过程中得出的奇偶函数定义, 理解和记忆明显深刻了许多.
教学留白的选择是十分广泛的. 从最初的知识预习环节, 到主体教学的课程导入、主体呈现与总结评价环节, 一直到最后的课后练习环节, 只要是具有自由思考探究空间的, 教师们都可以适当地预留出空间来, 将之交给学生处理. 学生们有了平台, 才能产生主动思考的愿望和动力, 学习实效也自然得到提升.
三、从互动合作维度入手, 深化学生理解效果
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教师在寻找多维教学切入点时, 除了从教学时间上来思考之外, 还可以从教学形式上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参与多维互动.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 因此, 互动合作便成为了强化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入手维度. 这种教学形式的拓展是高中数学中十分需要的.
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复杂、灵活的知识与方法出现了. 对于这些内容, 如果教师们只是一味地进行单方面的讲解, 学生们很难真切地对之进行感知和理解, 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 如果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合作与互动的机会, 让大家能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体验方法, 这样的印象才是最为深刻的.
例谈高中数学体验教学法的实践 篇8
数学的体验式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 再结合老师所教授的数学内容, 构建出一个和谐、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并且鼓励学生之间积极交流、互相合作, 让学生可以在亲身经历的学习情境中, 更快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笔者认为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
二、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之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是高中数学体验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通过给高中生提供体验性质的预习材料, 让高中生进行上课前的预习, 由此来引导高中生为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并且促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这里所说的预习材料主要是指与所要学的新数学知识相关的预习问题及背景材料或提前安排实践活动等.
预习材料或实践活动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材料进行探索.
例如, 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中“古典概型”一节的教学时, 可以进行如下的预习设计:
1. 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 并且在课外进行以下的有趣试验
试验一将一个骰子投掷两次, ①观察试验现象, 记录试验结果, 并且写出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②算出两次的点数之和, 并且写出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试验二游戏竞猜: 同时投掷两颗骰子, 并且竞猜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 每个人押一个点数之和, 比如押4点或11点等, 然后投掷25次, 做好记录, 看看押几点的人赢的次数多?
2. 让学生根据对教材的阅读和所进行的试验回答问题
例如: ①以上进行的两个试验, 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均等吗? ②以上进行的两个试验, 试验结果是有限个, 还是无限个? ③经过以上试验, 学生认为古典概型的特征是什么? ④通过阅读教材及所进行的试验, 学生能否体验到古典概率是什么? ⑤学生以后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试验, 是否能够认为是古典概型?
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 或许无法真正完整地理解古典概型, 却可以对概型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再通过分组所进行的两个简单的数学试验, 学生就可以对这个新概念进一步形成亲身体验, 而且由于试验的趣味性, 还能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一种期盼与渴望的积极心理.
三、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之课内探究
1. 教师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继续以古典概型为例, 上课时数学教师可以先讲个有趣的数学故事, 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数学家叫卡当, 他曾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若是投掷一蓝一白的两个骰子, 以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打赌, 卡当认为押七是最有利的. 你认为是这样吗? 我们该如何去验证? 通过这节数学课, 其实可以轻轻松松就解决这个问题.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试验, 并进行交流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然后分别进行以下的试验, 教师可以进行指导.
①多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 然后让学生写出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②多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 然后让学生写出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③一前一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观察试验现象并记录试验结果, 写出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
这个试验的目的在于, 通过试验创设引入情境, 让学生小组亲自进行动手操作, 激发求知欲, 并且产生初步体验.
数学教师在一旁点拨, 让学生根据所做的试验进行小组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①所进行的三个试验中的各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②所进行的三个试验的结果是有限个的, 还是无限个?
通过小组的互相交流, 学生会产生共鸣, 能够体验到概率概型概念的形成过程.
学生们通过前面的互相交流与思考之后, 再引导学生们进行进一步探究, 以上三个试验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及合作探究之后, 老师在一旁进行简单的点拨, 便能很容易得出其共同点及古典概型的定义.
学生们通过自己亲自进行的试验及互相之间的交流、探讨, 从特殊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 亲自体验到了古典概型概念的再创造过程, 对其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 对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教学
当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古典概型之后, 数学教师应该趁热打铁, 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战练习, 由此深化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
四、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之课后拓展
继续以古典概型为例, 在课堂结束之后数学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课后拓展:
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交流了解古典概型在各个科学领域当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延伸阅读, 了解古典概型的数学发展历史; 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进一步实践, 体验古典概型在生活中的使用等.
五、结 语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9
一、构建适宜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体验数学的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体验往往不是自发的, 这时就需要教师营造积极的体验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体验数学的兴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 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列举生活实例、采用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直面数学问题, 促使其在直观体验中了解知识背景, 理解知识构成, 掌握知识应用, 从而内化所学知识。
例如, 在教学“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 我就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功能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 体验知识的情境。我向学生展示了底数分别为1/2, 1/4, 1/8, 2, 4, 8的对数函数图像, 并让学生根据函数图像观察底数a发生变化后, 函数图像发生了哪些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体验, 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中很快对对数函数图像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对于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数函数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开展数学探究实验, 也是数学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把知识传授过程变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大胆探索, 主动认知的过程。在体验式探究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意识的去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感受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得与失, 从而更好的理解新知识。实践证明, 通过探究实验,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比过去单纯的死记硬背要深刻的多。
例如, 在教学“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这一课时, 由于学生对于椭圆的认识仅停留在知道这个形状以及具有椭圆形状的物体上, 对其性质的了解不够深入。于是, 笔者就利用简单的教具创设了一个探究实验环节来引入新课, 要求学生动手体验, 在探究中对椭圆的基本性质形成逐步的认识。我让学生将手中细线的两个端点固定 (细线的长度大于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 再用笔绷紧细线并移动作图。然后, 让学生改变细线的长度, 重复实验, 并在作图过程中观察细线的长度和图形的特点有什么关系?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哪些量没有发生变化?学生通过主动参与, 动手探究, 对椭圆的几何性质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也为接下来的系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指导学生合作交流, 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愉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 同时也是课堂活的“灵魂”。在数学课堂中要追求数学真理, 掌握思想方法, 更需要一种真诚的合作与真实的交流。因此, 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 各抒己见, 将自己最为真实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使课堂形成一个充满对话和交流的互动场景。这样, 学生自己也能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反思, 取长补短, 促使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深刻, 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愉悦。
当然, 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局外人”, 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之中, 对他们的合作交流进行适当的指导,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习体验, 并与大家一起讨论,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发言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 这样积极的合作交流才是民主、和谐而又富有效率的, 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学生的独特见解又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最终促成高效课堂的生成。
四、积极开展数学实践, 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体验式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现象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并以此为课题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通过搜集、分析、整理数据, 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从而改变学生对数学这门“枯燥、抽象、难学”课程的负面印象, 在脑海中形成“学习数学有用”的积极看法,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强烈欲望。
例如, 在学习完“排列”、“组合”、“概率”这些课程内容后,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研究“福利彩票双色球”的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自主实践中研究“双色球”的各种玩法所需要的金额和相应的中奖概率, 以及彩票的中奖分布列和奖金期望。通过这样的自主实践体验,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应用数学的积极性, 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解决了实际问题, 从而促使他们感受到了学好数学的巨大魅力。
总结
总之, 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更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先进手段。在实际应用中, 教师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体验式教学完美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收获知识, 提高能力, 最终理想的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还能促使学生在创造性的实践体验学习中加强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真正实现“学数学, 提能力, 促发展”的目的。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10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体验教学法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再现中找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数学中的很多知识和概念都是很难消化和理解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以讲授教材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 很难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 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难以消化知识的难点. 因此, 采用体验教学法, 激励和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让整个教学过程沿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前进,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案例1在学习“等比数列”时, 可以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 创设问题情境:乌龟和兔子赛跑, 兔子醒来时, 乌龟在它前方1里处, 兔子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 当它追到1里处时, 乌龟又向前爬行了1/10里, 它追到1/10里时, 乌龟又向前爬行了1/100里……写出兔子苏醒后, 同样时间内乌龟和兔子各自前进的路程, 兔子能不能追上乌龟?
运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对等比数列进行观察, 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 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任何一门学问, 其最终的目的, 都是为了应用于生活, 为生活所用. 同样的道理,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 是为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应用. 因此,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应当不断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 搜集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实际例子, 并在课堂教学上给学生讲解, 进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 还可鼓励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带进课堂, 并通过数学原理来解决, 达到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的目的.
案例2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 可设计如下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活动, 拟分两次降价, 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a折销售, 第二次打b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b折销售, 第二次打a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a+b/2折销售.试问:哪一种方案降价最多?
2今有一台坏天平, 两臂长不等, 其余均精确, 有人要用它称物体的重量, 只需将物体放在左右托盘各称一次, 则两次所称重量的和的一半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 这种说法对吗? 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 对于问题①, 大都能归结为比较ab与大小的问题, 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 即可得a2+b2≥2ab.对于问题②, 可安排一名学生讲述:设左、右臂长分别为l1, l2, 物体放在左右托盘称得重量分别为a、b, 真实重量为G, 由杠杆平衡原理知l1·G=l2·a, l2·G=l1·b, 两式相乘得G2=ab, 由问题①的结论知, 即得, 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 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 已是水到渠成.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 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一定会想学、 乐学、主动学.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体验 研究魅力
前言
高中数学研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将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知识的同化、组合与探究中,起到锻炼学生的创新素质与知识研究能力作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将研究式学习与教师的实际教学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常规学习方法,更能促进学生在亲身的数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研究的魅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数学时间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高中数学教师应善于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进入探究式学习,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教师收获有效教学课堂的关键前提在于善于把握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心理以及学生自身所特有的求知欲。当教师为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就能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动态,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则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则能在贴近学生心理活动的同时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复制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示泰姬陵宏伟壮丽的外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泰姬陵的一个寝室中,存在一个用均匀大小元宝构成的三角形图案,此时,教师可以再次情境下对学生依次提出疑问“从第1层到第99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从第l层到第n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以及“这个图案中一共包括多少颗宝石?”。通过循序渐进的有效提问,帮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由易到难的进行自我思考与独立探究,当谜题借考的时候,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研究魅力。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从根本上说,研究式学习事实上就是一个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索,最终习性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以及对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参与态度。由此可见,在研究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这一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讨论、探究中,突出其学习主体地位,顺应学生的思路进展,从而使学生在自我实际中深切体验到研究式学习的魅力。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椭圆”相关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椭圆概念的探究课堂活动。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块纸板、一段细绳以及两枚图钉,引导学生亲自体验椭圆图形的画法,此后,改变细绳的长度或者是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再次绘画椭圆,并观察所画出图像的差异所在。在学生进行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椭圆轨道的运动规律,并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椭圆或者椭圆变化现象的形成过程。
三、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来源与生活但最终又将还原与生活的一项实用性课程,在学生的研究式课堂中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既是学生开始数学知识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生掌握具体数学知识的归宿。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将数学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学生数学自主研究水平的重要措施。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数据的统计”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节水话题作为学生的课堂研究背景,在假定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的条件下,将生活用水定额标准设置为多少才会尽可能的减小该项管理措施对于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这一话题中,教师鼓励学生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设计对城市居民的进行调查的形式,指出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样本、总体、数字特征(平均值、众数、中位数)等相关指标的设计含义,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各项统计值的基本概念。综上所述,着力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知识加工素材并鼓励学生饮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存在极大的促进作用。
結束语
高中数学体验教学 篇12
关键词:学会学习,素质,教学效率,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尝试,体验
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学习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础。[1]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人的学习遵循“模仿、熟练、创新”的规律。
农村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入学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放弃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按常规教学,出现学生学习疲劳,无兴趣、无动力,盲从。更有甚者睡觉、放弃、厌恶等。导致大部分学生知识无法掌握、连贯,无法形成技能,练习、作业效果差,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进度严重滞后等现象。改变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结合实际,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对高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进行各种尝试,目前已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强调以模拟认知、体验融合为教学手段的“提趣·模拟·体验·融合”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群高一新生,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重树学好数学的信心,认真打好基础,学有所成。同时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学习可持续、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以下为初步提炼出“提趣·模拟·体验·融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从简单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往往在课前几分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很多老师都很注重课堂的导入。精心设计导言,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自主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且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
我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入学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放弃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按常规教学,出现学生学习疲劳,无兴趣、无动力,盲从。更有甚者睡觉、放弃、厌学等。鉴于这种状况,提出一切从简单入手,消除数学难学的心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精选例题,模拟练习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呈现一些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2]而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重在每节课中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并在练习的设计上下工夫,做到精心编排,巧妙练习。
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例题,甚至改编例题,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学习数学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然后精心准备一系列与例题相仿的练习,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使他们从无从下手、懒得动手到跃跃欲试、动手实践,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三、逐步变式,形成技能
抓好基础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在原有的例题和练习上进行变式,设计变式要形式多样,还要充分考虑变式的实用性以及变式的思维训练功能。体现变式训练的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综合性。当然有时也根据课的不同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如计算课的改错题,概念课的易混辨析题,解决问题课的变式题,几何课的操作题等,形式多样、有趣且有实际意义的练习设计,学生乐于参与,思维活跃,训练扎实,才能有效实现训练目标。
通过变式训练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的自信心,并对促进学生形成乐观、顽强的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回归课本,融合知识技能,形成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主动探索,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从中培养其独立探索能力。[3]
通过由浅至深、有易知难的认知,并动手实践,让学生觉得课本中看起来抽象、难懂的东西赫然简单、明了。特别在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中,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数学家的研究过程,并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提趣·模拟·体验·融合”课堂教学模式以改革课堂教学,以课题教学为突破口,全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64页)质量。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本,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模拟、体验。重树学习数学的信心;如何融合应用,培养数学思维和能力。而我们通过构建“提趣·模拟·体验·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着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构建“提趣·模拟·体验·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使学生重树信心,想学数学,学好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技能。通过构建“提趣·模拟·体验·.融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从经验型向教研型教师转变,成长为适应新课标教学的骨干教师。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0周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06.
[2]杨国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保山师专学报.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