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育观

2024-10-02

大体育观(共7篇)

大体育观 篇1

体育价值观作为人类价值观在体育方面的体现, 指的是人们对体育价值和体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的、整体的观点、态度、看法, 是对体育行为以及效果进行评价、指导、支配的核心理念。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 生产方式以体力劳动为主, 体育可以使人们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这时体育以体育生物观为导向;当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期, 体育价值观变成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服务的体育人文观。

1、体育生物观

1.1、什么是体育生物观

十九世纪以来, 人体解剖学实现快速发展,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达到细胞水平并促使生理学的发展, 使体育的生物效应有了理论基础, 为体育发展人的生物效应提供了依据。体育生物观强度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魄, 注重对人身体锻炼的直接性效果和对运动负荷的安排, 单纯地以强健人的体质、改善人的生物学性状为目的。

1.2、近代体育生物观在我国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开始面向世界引进外来文化, 被动的接受西方体育。在同外来侵略者的交战中处于战败者的位置, 使国人心里一直充满着自强的情结, 并且认为要先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使国人强大, 进而使国家强大。这种观念使人们一直追求着生物效应, 将其用在对体育的理解中, 认为发展体育运动就是增强人们的体质, 实现改善生物性状的目的。

体育生物观以民族自强为目的, 在民族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 奥运会成为了我国展示国民身体素质的舞台, 将在奥运会中取得的奖牌数、金牌数作为展现民族强大的依据。体育生物观开始为奥运服务, 经过客观化的改造, 演变成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但当我们对现实进行思考时, 会发现许多在奥运会的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 其道德水准和人性的感悟并非同样优异;很多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 也在奥运会上获胜, 向世人展现了其民族优秀的生物学性状;我们国家的学校体育课上, 学生逃课的现象极为普遍, 且极具讽刺的是, 学生逃课是为了进行更好的运动。我们不得不对体育生物观进行反思。

2、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2.1、回归体育人文观的理由

人所具有的动物属性使人的身体有着环境适应性, 假如只以人的身体活动后源自生物属性的适应性变化界定体育, 则农民在田间劳作也能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 那么这种劳作也可以称为体育, 农民就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了。

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是近代意义上的体育的催化剂, 回归体育人文观是体育本身的要求。在文艺复兴之后, 人类才在真正意义上将自身的自然状态的改变和身体运动联系起来并加以认识。近代体育确立时, 在人文主义者的推动下, 体育这种根植于适应人类和谐发展的要求并作用于人们自身自然导致其产生积极变化的有目的性的身体活动, 就已经表现出来对人类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2.2、回归体育人文观的意义

近代体育在其诞生的那一刻, 就作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的手段, 塑造人们对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追崇在现世幸福的追求的思想下的对自身、自我、自然的实现理念, 其最终目的就是构建受教育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体育的确立过程, 就是人文主义者利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名义, 为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们的压制的过程, 它是宣传积极乐观追求现世幸福的精神、弘扬对人性解放的新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引入及确立近代体育的历程中, 在中西方文化发生接触和冲突中, 作为起到重要媒介作用的体育生物观,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它的目标设定的错误使得在对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对诸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了影响, 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进步。只有将一直以来遵循的体育生物观回归到体育人文观, 才能形成一个理性的逻辑基础, 再逐步展开, 形成多种与其相适应的亚结构。使国家在进行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时候, 合理配置资金, 减少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和闲置;减少在体育生物观下, 竞技体育中出现的造假等丑恶现象, 净化体育竞技运动的公正纯洁性;有效规范群体、个体、社团在面对或处理与人的社会存在有价值的、有关的观点, 包括开放性、民族性、自由与民主、竞争与协作等。

3、结语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 使人得到自我的不断完善, 体育人文观表现了对人类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而不像体育生物观那样, 仅仅强调对人的体质的增强, 改善生物学性状。实现体育生物观向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将对社会相关子系统的良性互动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胜, 石龙.我国人文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1) .

[2]顾兴全, 于可红.基于体育价值观之嬗变透视高校体育课程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 2010, (55) .

[3]徐万军.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J].东西南北, 2011, (66) .

大体育观 篇2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能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说到底,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语文观旗帜鲜明地认为是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把祖**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由爱中国汉字,上到爱中华智慧。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语言符号体系,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强大信息源,……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语言结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文化结构,有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互相认同的文化表征,也是中华民族保持和扩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

四、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读课外书变成地下党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信息资源。

传统语文教学,一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二是强调文以载道,但这里的道主要指思想教育。而大语文观则强调语言文字是各种知识的载体,所有学科都要通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领悟观点、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体育观 篇3

“大教材观”,就是依据教学大纲,依赖于课本进行教学,从书本上学知识,书上写什么就教什么,书上没写的不敢教,书上写了的不敢不教。教学也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权。其实质上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目前,此种知识立意的教学行为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大教学观”,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实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就科学教材的内容上,“大教材观”与“大教学观”有四个基本特征。

前者主张只揭示能由任何科学家重复的知识;把科学的社会运用视为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忽视价值因素,或把它看得十分平淡;知识系统是不关涉自身的。而后者把不可再现的现象和行为视为科学探索的重要对象;把科学的社会运用包括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把价值看做科学理性中的重要因素,因而使科学除了逻辑理性、数学理性和实验理性之外又增加了价值理性;知识系统要求有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方法。

2、就两者的区别而言,从知识容量看,“大教材观”的目标主要是“双基”的目标,重在知识点的规范,课标的目标则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目标;从知识的呈现方式看,原来的统一教材更多地是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编写思路,以逻辑结构作为框架的常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前后章节的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述多以结论性的表述为特征。而现在的科学教材的编写以课标“三维发展目标”为核心,体现“问题解决”特色,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同时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必须是“大教学观”。

二、由“大教材观”向“大教学观”转变的思考

教师必须思考以下两大问题;

1、“ 教什么”

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应深入思考小学科学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涵义,认真分析课标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还可补充哪些内容?同时应将哪些内容从课堂教学中删减去?作为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要实施“大教学观”的教学行为,必须抓住几个关键问题重点突破。

(1)、抓住主干,分类施教

(2)、教师示范,引导自学

(3)、引导创新,多元评价

2、“三维目标”的理解

(1)、“过程与方法”的显性化

“过程与方法”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科学探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着应用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

新课标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并养成习惯,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并作出明智的决策,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注重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与倾向性,对他的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最新课标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

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养学生的“爱心、细心、耐心、专心”。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教学,孩子们在经历了长达四十多天的蚕生长的完整周期,已经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体验到了长期养殖和观察活动给他们带来的辛苦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养蚕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3、“三维目标”的整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树立“以知识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的体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展开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科学知识,有效的整合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探究是小学新课程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能力的关系,首先表现为科学方法是形成科学态度价值观的操作规范基础,科学方法中严密的逻辑推理需要学生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研究作风,提出问题需要学生的丰富想象、大胆探索,解决问题更需要学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这些饱含了大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是养成一个人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性基础。

就目前教师的基础来说,三者的有机整合的真正的困难在于,教师还没能跳出知识本位的思想,以及摆脱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习惯。在很多科学课堂中,科学教育只剩下了科学知识的教育,层层窄化,使得科学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发展到与科学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所以说从“大教材观”向“大教学观”转变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3] 《科学课》杂志,湖北教育出版社.

大体育观 篇4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指引下,我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自1995年5月国务院适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适应大众健身需要的战略计划以来,体育更是以全新的姿态深入群众生活。然而,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由于长期受金牌体育观的影响,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出现脱轨,体育的普及与提高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加之全民体质日趋下降,成年人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和群众自觉锻炼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得提倡“全民体育健身”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形成明显对立的矛盾,大多数群众对增强体质的难度及其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应重新对毛泽东体育观进行审视,从认真系统地剖析一代伟人在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清醒地解读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不断坚持和完善毛泽东体育观,使全民健身健康意识深入人心,实现我国从体育强国到体育大国的真正跨越。

1 毛泽东体育观形成的背景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正值清末民国初期,国难当头,群雄并起,而中国人又长期被辱称“东亚病夫”。正是“国力羸弱,武风不振,名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的真实写照。毛泽东作为当时湖湘的先进知识分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西方泡尔生“意志主义”哲学的影响,深感国难之耻,立志树立拯救国家民族危亡之大任。他在追慕中国古典著作中关乎古代尧、舜、秦皇、汉武等英雄事迹和西方彼得大帝、拿破仑、林肯等世界英豪的业绩中,清醒地意识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刻内涵,须知欲救国救民,当以锻就强健的体魄。因而毛泽东体育观不仅仅注重自身的修为与发展,更注重于为国家民族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2 毛泽东体育观的形成过程

2.1 幼年时期的特殊经历奠定了他对体育的初步认识

幼年时期的毛泽东体质柔弱,曾经害过一场大病,全家人甚是担忧,便小心翼翼地照料他,同时他的两位兄长也因身体不好而很早就夭折了。1910年,当他从家乡的私塾学堂转入湘乡东山高小后,开始接触正规的体育课,就是这些生动活泼的体育课使他对体育有了初步印象,他下决心锻炼身体,常利用有利条件进行游泳、爬山、跑步,还和伙伴们去野外露营、雨浴、做操,身体状况日渐好转,毛泽东还主动从事体育实践,既增强了体质,又锻炼了意志,使他受益良多。

2.2 青年时期的独特体育实践加深了他对体育的认识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正是中国现代体育的萌芽发展时期。毛泽东在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经世之学的同时,将社会、学校、个人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对体育的认识也不断加深。通过积极的探索,他深知若欲唤醒民众,改变国民体质,改造中国与世界,唯有体育可担当此任,倘使与封建社会培养出的貌瘁神伤的读书人一样难以挽救民族危亡的。1916年他在写给黎锦熙的信中说:“诚以德智所寄,不外于身,智仁体也,非勇无以为用。”这里强调“勇”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力行实践,并以其独特顽强的体育实践闻名全校,致使广大同学受他的影响颇深。

2.2.1 青年毛泽东的全新体育哲学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丰富,加上刻苦学习以及优秀老师的教导与影响,毛泽东对体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他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从体育的广度和深度,客观、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的体育观及体育中“三育并重”的思想,充分认可了体育在“三育”中的核心作用,并客观地分析国民体质下降的原因,从而极力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哲学观,同时自己也通过“野蛮”的体育锻炼来获得精神的滋养。

(1)动与静的体育哲学观

毛泽东往往喜欢从一个比较高的层面来审视问题,这样显得独到、全面而宏观。毛泽东从“盖天地惟有动而已”的哲学观点出发,提倡人体之运动须注“动”,“人者,动物也,动则尚矣。”“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也。”他认为体育的功效在于动,指出人是动物,则动物之重要性。然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运动却应有正确的法则。这里显然与佛儒两门“主静”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始终恪守“以动养静”来强健体魄的主张,并且持之以恒地锻炼。

(2)知行合一的体育哲学观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正是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战事频仍,内忧外患如飓风般风起云涌,墙外的动荡局面也时刻撞击着这千年宁寂的学府。毛泽东身为学子,心忧天下。他把“知行合一”时刻付诸于体育研究和实践中,不仅自觉参与而且还孜孜不倦地进行宣传、倡导。他认为若实现中国的强大与复兴,须开化民智之淤塞,并动其心,由细枝末节处逐渐改造中国之旧社会。他把自己一贯坚持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及尚武精神紧密衔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将强身健体与卫国强民纳入了体育研究的轨道。

(3)体育中有意志的体育哲学观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体育爱好十分广泛,常携好友去爬山、野游、露宿、游泳。不仅如此,在艰苦条件下他还琢磨出一套特别的体育项目,即“四浴”:“冷水浴”、“日光浴”、“风浴”、“雨浴”。大雨滂沱,就到野外奔跑;寒冬十月,拿井水擦身;烈日炎炎,就赤膀到沙滩暴晒;大风肆虐,就到江河湖海中去搏击风浪。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毛泽东的体质,磨砺了他的意志。在他看来,“勇武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从他严酷的体育锻炼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心切,救国情深。

2.2.2 青年毛泽东的野蛮体育实践

课余和节假日,毛泽东喜同好友跋山赴水,长途远涉,在欣赏大自然的动人景色中寻找艰难环境来锻炼体魄。有时一个人在狂风暴雨的夜晚,登上岳麓,领略“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境界;还常协同朋友共同畅游湘江,至橘子洲头,上岸后共沐日光,谈古论今,留下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美诗篇。此外,他还坚持“四浴”、奔跑、野宿、六段操等,这些特殊而新颖的体育项目,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增强了他的体质,为后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3 老年时期丰富的体育经验提升了他对体育的认识

在艰苦的长征岁月里,毛泽东极力主张从强身到强国之转变,由个人解放进而全民族解放的道德范式:“动以营生也,此浅言之也;动以卫国,此大言之也……”号召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共同卫国。在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中,虽然条件艰苦,头顶敌机隆隆,腹中饥肠辘辘,延安干部与群众却是兴致高涨,还经常举行“边区运动会”,极大鼓舞了人们抗战的决心。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战士经常开展搏击、射击等体育活动,活跃气氛的同时,群众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部队战斗力也得到加强。解放后,毛泽东把体育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来,1951年11月,明确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就要将体育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

3 当代体育体制下全民体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3.1 当代体育体制下全民体育发展现状

解放初期,我国体育队伍不断壮大,并且将体育融入农业生产运动中,群众创编了大量生产操,极大地提高了体育锻炼的热情。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体委专门组织了体育科学普查,根据我国青少年生长发展机能制定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倍受重视。尤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全民健身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呼声热情高涨。然而只见口号不见行动的号召似乎一则锦标广告,招引了部分人来关注体会,却有很多人尚闻之未闻,或置之不顾,俨然已将体育健身置于那生活之末。

3.2 当代体育体制下全民体育面临问题

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学习,以及传统安逸观念和学校“重德偏体”倾向等各方面的影响,全民体质直线下降。其中老年心脏病、糖尿病等突发疾病上升,成年男女肥胖率升高,青少年体质日下,骨质疏松,肥胖超重指标上升,“眼镜”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沉;“课程”越排越满。适时全民健身观念也不受重视,或视而不见,或抱着观望姿态,学校也是摆作样式,基层领导甚至教育工作者对增强体育锻炼认识不足而不去谋划组织,上令不行,加则体育器材匮乏的现象,使得本没有休闲锻炼的人群被动性增强,全民健身活动不能够得到贯彻。然而“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

4 毛泽东体育观对当代新型全民体育体制的影射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体育观的高度总结,它从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角度论及体育,立意高深,全面独到,逻辑严密,耐人寻味,其丰富而高深的体育观不仅是体育史上的瑰宝,而且对今后体育体制改革和全民体育模式赋予借鉴意义。

行文开头“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显然与今日全民体质日趋下降的现象不谋而合。借此,深入思考分析毛泽东的体育哲学观,将对今天培养人才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研究了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系统的体育观念之后,立足于我们当前新的体育体制改革,我们对新的全民体育观的重构也得到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4.1 当代体育观向幼年毛泽东学“体育重在能自觉”

体育锻炼主要在于主观自觉,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不易改变,“改之在人”。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可强健体魄,延年益寿,但是要取得实效,必须在于自觉,强迫无用。“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倘若自己的体力不振,外面的条件多么的尽善尽美,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好处。所以讲体育必须从自觉的意识开始。

4.2 当代体育观向青年毛泽东学“体育重在亲实践”

毛泽东非常重视实践,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曾指出:“盖此事不重言谈,重在实行,苟能实行,得一道办法足矣。”他不仅在书面上强调“实行”,在实际生活中也主动参与。青少年时期就经常坚持登山、游泳和“四浴”,直到七十多岁的高龄尚能畅游长江,这与他一生坚持体育实践密不可分。所以体育不是用来谈论的,主要在于亲自实践,如果能够坚持锻炼,体育的魅力和价值也就体现出来。

4.3 当代体育观向青年毛泽东学“体育重在强意志”

毛泽东的体育锻炼始终是与坚强意志联系在一起的。青年时代的《体育之研究》中就极力倡导通过体育锻炼意志的观点。“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体育之大效,盖犹在此矣。”毛泽东对于体育强意志的作用非常重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其体育观的真实写照。此外,坚持体育实践,尤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衡,力排万难,顶风冒险,乘风破浪制胜万里。在今天看来,这种“霸蛮”体育似乎兼有神经质的味道,但是在戎马倥偬的抗战年代,恰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说,体育自始自终是与意志相伴相随的,体育中包含着浓厚的意志。

5 毛泽东体育观对当代体育观影射的思考

5.1“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受金牌至上观念的影响,坚持认为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是体育的真正目的。有些人还误称“增强群众体质”是“小体育”,而“由少数人参加竞技比赛”的体育则是“大体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遍地受关注。实则上,体育中的“竞技体育”是由少数人参加的,以运动技战术为表现手段的群众体育的一部分,然而中国欲从“体育强国”到“体育大国”的跨越,两种体育价值衡量就不言而喻了。

5.2“体育倡导”与“体育实践”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体育锻炼的呼声日渐高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是群众自发组织锻炼的意识没有加强,甚至多数领导干部仍然倾向于“锦标体育”,没有把群众体育置于首位,口号流于形式,与群众自发参与也出现脱节。为此,我们的领导干部要亲自带头参与,大力支持,摒除旧观念,将体育的贯彻实施与自主参与紧密结合,似乎我们要知道酸甜苦辣咸五味,须亲自一品,体育只有群众亲自参与实践了,才能逐步形成全民积极参与体育的热情。

5.3“三育并重”与“健康第一”

教育要真正为培养人才,应当把人才的教育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若只是片面地追求“应试及第”,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填鸭式教育,那我们培养的所谓人才,“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的柔弱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又怎能做到尽职尽力呢?体育与德智是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只有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全面地提高一个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6 结语

综上所述,毛泽东体育观是充满智慧和意志的。他丰富、宝贵的体育经验对我国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全民体育观的重构和中国体育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按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全民体育路线,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科学的理论教育指导群众,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我国体育事业向着合理、健康、持久化的方向发展。

摘要:体育观突出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群体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深刻认识与躬行实践之后对体育观念的抽象概括。文章着重以毛泽东体育观为切入点,从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期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观念的认识、发展过程,紧密围绕其体育光辉思想和体育实践活动两大方面研究探讨得出:体育必须是以身体运动为主,不断增强与完善人类体质的健身教育,而不是指以少数人参加,以取胜为内涵和追求功利为目的的运动竞技教育。在当前国民体质日趋下降的今天,我们仍需沿着毛泽东体育观的正确方向,并以此为根本理论和实践指导的依据,为我国顺利实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以及体育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的增强,建设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的宏伟战略而努力。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篇5

昨天我带着家人,早早的来到电影院,虽然影片还没有开始,我们的心情却很激动。这几天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提前看到很多感人的场面,为此我们一家还准备好了纸巾。电影马上就开始了,影院内没有了往常的嬉戏打闹的声音,大家都全神贯注的盯着屏幕,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开始的场面很温馨,父亲带着孩子们买的风扇,为他们驱散夏日的炎热,母亲骑着自行车回家准备饭菜。大人们辛勤的劳动,孩子们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整个唐山大街小巷充面了欢声笑语。镜头里突然晃动起来,地震来了,那一刻,房屋的倒塌声,大家的哭喊声在整个唐山的上空响彻不断,倒坍的水泥墙把人们瞬间掩盖,人们的血流淌在街面上,红红的刺激着我们的眼球,场面极其的惨烈,刚刚幸福和谐的画面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我的心被狠狠的了撞击一下。

影片放到了女主角元妮要选择救儿子还是女儿时,现场传来了哭泣声,我的眼泪也瞬间掉下来,这个选择是多么的残忍,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做这种选择无异于把元妮的心切开,我相信元妮宁愿自己去死来换得这两个孩子的生命。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为了保住一个孩子,她狠心的选择了弟弟,我能想象到方登听到后的那种绝望。同是当母亲的,我能了解元妮当时的心会有多苦,裂了,碎了,像碎渣一样,一辈子都难以恢复。擦干眼泪,看着身边的女儿,真的好想去紧紧的抱住她说声:宝贝,妈妈永远爱你!

随后场面慢慢恢复到灾后相对平静的生活,女儿跟着养父母去了其他地方,长大成为一个漂亮的大姑娘,养母有病,虽然不是亲生的,但多年的感情让她知道要进一个女儿的义务,她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养母微笑的离开这个世界。大学期间怀孕了,为了保住孩子她主动退学,因为她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每个人活着的权利,可以想象她受的委屈,自己坚强的把孩子抚养长大。儿子在地震中断了一个胳膊,身体有所残缺,但没有为此感到自卑,因为他的心理是健全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外地打拼,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事业。母亲为了让自己丈夫和女儿回家,一直不肯离开老家,32年始终不离不弃。2008年发生汶川地震,无数的人集聚四川,万众一心的抗击地震带来的灾害,方登和发达在这里相遇、相认,在方登对母亲的道歉声中,电影也随之结束。

影片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却有很多让我们值得感动和思考的地方。父母对儿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兄妹间的爱,夫妻间的爱,这些大大小小的爱在影片中很好的表达出来,他们之间那种情谊,让我的心灵很是震惊,同时感到了无尽的温暖。然而现在社会中却有些人想挑起战争,残忍的杀害无辜的人们,进行他们所谓的正当行为,最近竟然出现了大人闯进学校杀害儿童来报复社会。如果他们能够看这部电影,不知道能不能唤起他们心灵的温暖,我想只要还有良知的人,肯定能改过自新。

面对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还有其他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感受:天灾无情,人有情,好好活着是最大的意义。现在我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精神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拥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快乐的生活每一天,好好的对待你所拥有的,不要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用我们的爱去温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肥胖“大”观 篇6

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都超重(超重的定义是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例如175公分高的成年男性体重超过77公斤)。而且还有36%的成年人和17%的儿童不仅超重,甚至已经触到了肥胖的警戒线,(既BMI指数超过30,例如175公分高体重却超过92公斤。)如果这样的趋势蔓延下去,到2030年,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都将迈入肥胖界限。

美国人自己大概会被这个数字吓到,不过其他国家的人也别五十步笑百步。根据伦敦帝国学院的MajidEzzati和世卫组织的GretchenStevens做的调查,全世界人都在“松松裤腰带”。欧陆国家的人好像稍微瘦一点,瑞士女人最瘦,法国女人爱吹牛永远不发福,不过15%也还是躲不过脂肪降临,英国25%的女性和24%的男性够得上肥胖的标准。捷克的男性出人意料地摘得桂冠,有30%够上肥胖标准。

不只是发达国家的胖人多,全世界脂肪含量最高的地区居然是太平洋群岛和海湾地区。墨西哥人肥胖率跟美国人一样高,巴西原来盛产细高挑,现在倒都变成了矮墩墩,2008年53%的成年人都有超重问题。即便在中国,人们还对几十年前的大饥荒记忆犹新,现在每四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超重,城里人还更严重些。截至2008年,全世界三分之一成年人口,约15亿人超重或肥胖,肥胖率比1980年上涨一倍。

不久以前,全世界的主要问题还是人们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在一些地方依然严重。2010年全世界16%的儿童体重超轻,主要集中在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20年前,这个数字高达24%,1992年到2000年北卡罗来纳大学的BarryPopkin在36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国家超重的女性比体重过轻的要多。

公元前五世纪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就说得明白,“总的来说,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构成与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并不是世界各地男女老少几十年内就明珠暗投放弃节制勤勉的生活变得好吃懒做,实在是环境大变。

经济增长是首要原因,BMI指数随着人均GDP增加一路飙升,直到人均5000美元以上,相关性才稍弱。越是富有,就意味着摩托车和汽车会取代自行车,田间劳作会变成案头工作。发达国家中缺乏锻炼的人口比例比贫穷国家高两倍多。

迪肯大学的BoydSwinburn认为最重要的是食物的变化。现在每家都能买得起各式食物,高糖高脂的东西越买越多,家庭主妇都忙着工作没空做饭,各大食品集团卖力地推销自家的产品。哈佛大学的RichardWrangham说,精加工食物也许是肥胖率上升的一个原因,松软的食物、更细的面粉,不需太大力气就可以更好消化,而人也吸收了更多卡路里。

这样全球性的变化再结合各国特有的情况,造成的问题形形色色。例如,在一些国家营养不良居然反而导致了更高的肥胖率,因为营养不良的母亲产下的婴儿更容易增加体重,所以在一些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问题非常严重。

因为自来水不安全,可口可乐营销又做得好,墨西哥2011年每人喝掉728罐可乐。在美国,从垃圾食物里获得的卡路里比健康食物里来的要便宜得多,住得越来越远,哪都能买到吃的,汽车好像也成了餐厅。中东的贝都因人有钱又好客,每天晚上都几乎要大摆宴席,加之白天热得要命,民族文化里又不提倡运动。北京王府井的洋快餐店里年轻白领挤得满满当当,中国人在家吃饭也比以前放更多油吃更多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们恨不得给唯一的小孙子天天嘴里塞满吃的。这些生活习惯变化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胖子。

一些地方的文化以胖为美,认为肥美代表富足。但肥胖代价不小,工作效率下降,疾病越来越多,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癌症,统统都会找上门,甚至还会影响精神健康。2005年肥胖导致的健康问题花费占美国全部医保支出的五分之一。

华盛顿大学的ChristopherMurray的一项全球调查发现,1990年起,肥胖导致的疾病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原因。对女性而言,BMI指数偏高已经成为了第三大的疾病诱因。同时,儿童夭折几率大幅下降,人均寿命也大幅上升。医疗工作的重心已经要从防止早夭过渡到要防止花上数十年治疗的慢性病上了。

很明显,肥胖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肥胖的成因极难梳理也很难应对。诸如禁止垃圾食品等极端措施肯定会侵犯到个人自由。所以一些国家政府只能小心翼翼地倡导国民少吃点多运动,食品公司至少也开始卖稍健康点的东西了。

屈指可数的几个地方,肥胖率正在渐渐稳定,但多数国家的腰围还在不断地涨涨涨。杜兰大学的JiangHe预计2030年,世界肥胖人口将再翻一番达到33亿人,这对个人、政府、雇主、食品公司、制药公司,都意味深远。

浅谈“大问题教学观” 篇7

关键词:大问题;大局观;大智慧

下面是几年前我在一节观摩课《圆》的教学设计片断:

1.师:同学们,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二十九届奥运会。(出示:奥运会徽标)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知道。

师:仔细观察,会标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京”字代表首都北京,整个会标体现了一种奥林匹克精神,五环象征着五大洲。

师:五环是由五个什么图形组成的?

生:圆形。

师:生活中你们还在哪见到过圆?

2.感知圆是曲线图形。

3.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特征。

反思:探究圆的特征时,我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给学生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动手折、画、量中发现圆的一系列特征,再通过看书,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科学的认识,这样大胆地放手,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探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

最近我拜读学习了黄爱华老师执教的《圆》,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大问题教学。”下面是黄老师上这节课的片段:

师:其实圆形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好多物体的面都是圆形。(下水道的盖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下水道盖子做成圆形的吗?

生:因为圆形不容易掉下去。

师:我查过资料:人们之所以喜欢把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的,有这么几个原因:

(1)不会掉下去;

(2)方便运输;

(3)受力均匀;

(4)节省材料。

师:后面的几个特点我们今后再讨论,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重点讨论第一个问题:圆形的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

黄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一种大问题的教学观。大问题,首先是一种大局观。人们之所以喜欢把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原因有很多,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会失之偏颇。黄老师直接解释缘由,并告诉学生重点讨论第一个问题,进而使课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展示了黄老师对课堂的宏观调控能力。

关注大问题,崇尚大开放带给学生的必然是一种境界的熏陶和智慧的濡染。潜移默化中,学生自然会生成一种大格局,萌生一种大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问题教学”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防范方法研究下一篇: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