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相关综述论文(精选8篇)
picc相关综述论文 篇1
48例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摘要: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到中心静脉导管)是肿瘤内科现在常见操作技术,可有效保护肿瘤患者的浅静脉,便于持续静脉用药及时化疗的开展等。同时其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1]。
关键词:常规护理;并发症处理长期留置PICC仍然不可避免的有诸多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近2年来我科对PICC置管后的48例患者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有效地减少了置管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将置管后的护理工作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7月~2014年3月对我科住院的患者进行PICC置管化疗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9~68岁,置管时间为15~96d平均56.5d,40例一次置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8%,8例因穿刺成功后置入受阻改对侧重新穿刺置人。
1.2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5FR导管及穿刺包一套。操作前嘱患者平卧位,穿刺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先测出所需导管长度,一般是穿刺点到对侧胸锁关节,左侧置管还要加2~3cm,并修剪好尺寸,一般首选肘部贵要静脉,因为其短直且静脉瓣少,其次是正中静脉,再是头静脉。所以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修剪好尺寸的PICC导管经插管鞘置入上腔静脉并妥善固定,导管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其中经贵要静脉穿刺30例,正中静脉穿刺4例,头静脉穿刺14例。
1.3护理
1.3.1术前护理PICC是新开展的技术,置管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的目的及必要性,注意事项,告之PICC优点,缺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可请患者到已置管患者处询问相关情况,实实在在看到置管带来的方便,消除患者顾虑,以取得患者的信任[2]主动签署置管同意书。同时详细评估病情,排除置管禁忌症,查看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凝血功能。
1.3.2术中护理置管室每天用0.5%含氯消毒剂拖地两遍,保持室内桌面清洁干燥。置管室温度保持在22~25℃,穿刺过程主动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以防紧张而使血管痉挛,当导管进入患者肩部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免导管进入颈内静脉。遇到阻力时可用注射器脉冲生理盐水或改变手臂方位,不可强行送管。
1.3.3术后护理置管后立即在穿刺点上方覆盖无菌纱布,无菌透明贴膜固定,用2块纱布在贴膜外穿刺口处再用胶布加压固定,嘱患者用指压穿刺点30min,然后去除贴膜外纱布,再拍胸片以确定导管的位置。24h内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触摸穿刺点有无疼痛,硬结及体温变化。告知患者限制置管上肢活动,避免外展屈肘。置管术后换药1次/d,连续3d,后视季节更换1~2次/w。出汗,弄湿敷料或穿刺口渗血过多应随时更换,更换敷料时应从下往上轻撕揭敷料,防导管脱出。患者出院时强调带好维护手册定期来院维护,以便动态地观察置管后情况,便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4并发症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及处理体会
1.4.1静脉回血3例患者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置管2~3w后都出现PICC导管内回血。由于锁骨下静相对于上腔静脉静脉管腔较小,静脉压较高,回血机率较高,使用正压接头优于肝素帽,特别是有治疗间歇期,嘱患者2d来医院冲管1次,并给予喜疗妥涂擦和湿热敷肩部,2次/d,可有效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但是当出现肩部胀痛时,说明锁骨下静脉功能下降,就要及时拔管。
1.4.2导管内感染患者突然发生体温升高等征象,诊断感染类型按照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进行判定。2例患者在置管后1月后连续2次出现输液后寒颤、高热,体温在39℃以上,经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治疗后好转。
1.4.3局部感染 1例出现穿刺口红肿热痛,2例出现穿刺口有黄色分泌物并有刺痛感。原因是患者未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导管维护,且擅自延长维护时间。我科处理时,先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穿刺口用庆大霉素清洗,当穿刺口流液时用雷伏诺尔液纱布覆盖,再覆盖小方纱;当穿刺口红肿或是刺痛时在局部涂百多邦软膏,上面覆盖小方纱。换药1次/d,连续3~4d,好转后按常规换药
1.4.4胸前区不适1例患者在置管后1d后出现胸闷不适,查看X光片,导管尖端位于第7胸椎下,可能是导管插入过深,到达右心房内所致,即给予拔出导管1.5cm,患者不适感消失.
1.4.5敷料过敏2例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伴有皮肤破损,我院现在使用的是透气性胶布,大部分患者无不良反应,当出现过敏时,可试用3L公司出产的伤口敷贴,这种中间是棉的,刺激性小,缺点是不透明,无法看到外露导管情况,可缩短换药时间,以便更好维护导管及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情况。
1.4.6手臂水肿1例患者置管后4月出现置管侧手臂肿胀,局部皮肤无发红,无体温升高,手臂经常处于低垂位放置。通过抬高手臂位置,患者肿胀的手慢慢减退.2结论
PICC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操作,其操作程序和步骤比较特殊,所以要求临床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还要根据不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进行有效的处理,以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治疗疾病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艺,王翊,姜秀文,等.1101 例肿瘤患者行PICC 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40-1141.[2]?P妙芬.健康教育在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2(07).编辑/孙杰
picc相关综述论文 篇2
1 PICC常见并发症
周美玲等[8]对中美两国数据库有关PICC文献分析的结果表明, PICC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 导管相关性感染, 穿刺部位渗血、血肿和感染以及血栓形成, 导管堵塞或破裂, 导管头端异位, 导管漂移或脱出等。这些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及主要预防和护理措施如表1所示。
2 PICC并发症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常规护理策略
2.1 不同疾病
2.1.1 恶性肿瘤化疗
化疗是目前最常见的肿瘤治疗手段, 但由于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 且化疗过程中反复穿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血管破坏、化疗药物渗漏、静脉炎等, 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故PICC置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22]。大量研究表明, 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比常规浅静脉化疗和颈内静脉置管化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23]。因此, PICC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输液的安全通道, 但不容忽视的是若医护人员在PICC置管过程中操作及维护不当、患者依存性差, 常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 使PICC有效利用率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故护理人员在PICC置管前应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并告知医护人员;置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 动作娴熟, 无菌操作;置管后保证高质量的护理, 从而提高PICC导管效用, 减少并发症发生[24]。
静脉炎是应用PICC长期反复化疗的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5], 主要表现为发热, 静脉肿胀、疼痛甚至出现条索状红晕。静脉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研究者发现, 以PICC进行化疗的肺癌患者, 提前预防性地行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减少静脉炎发生[26]。另外, 行PICC化疗的患者若医护人员操作或维护不当以及由于患者自身因素还可出现如导管破裂药物外渗[20]、皮肤过敏[27]、深静脉血栓[28]等并发症。因此, 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置管适应证和禁忌证, 评估患者的年龄、合作程度、皮肤弹性、凝血指标以及肢体活动度;置管过程中穿刺操作应经过正规培训, 动作娴熟规范, 尽量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 导丝送入血管不易过长 (进入1/3~1/2) ;置管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维护[29]。
2.1.2 新生儿
PICC因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刺激, 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以及减少医护人员日常工作量, 已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疾病的治疗中。杜小群等[30]研究发现, 对行PICC治疗的患儿使用风险管理 (指对医护人员、患者、药物、环境、设备、程序等风险因素的管理活动) 方法进行护理, 可明显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邓宜雅等[31]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 PDCA管理模式, 即按照P (计划) 、D (实施) 、C (检查) 、A (处理) 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 可以明显减少患儿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因此, 护理人员可以借鉴这种管理模式来提高护理质量。另外, 针对感染常见原因进行目标性检测和干预可以降低患儿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32]。
2.1.3 脑卒中
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患者, 其病情重、病程长, 需长期静脉输液, 因此也是PICC的适应证。脑卒中患者行PICC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置管不到位、穿刺点出血、静脉血栓、静脉炎以及导管不全脱出等[33], 以导管堵塞最为常见。杭燕等[34]分析了23例脑卒中患者PICC导管堵塞原因得出导管堵塞与导管因素 (如导管材质型号、留置时间、扭曲打折) 、使用特殊药物、反复采血以及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等有关;通过选择合适的导管, 培训护理人员, 积极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可以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或使大多数已堵塞的导管再通。
2.2 不同材质PICC导管
李全磊等[35]通过荟萃分析表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受不同PICC导管的影响, 和硅胶导管相比, 使用聚氨酯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内径较大的导管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三向瓣膜导管的导管堵塞发生率较末端开口导管低。因此, 在使用聚氨酯导管时更应注意导管维护, 为减少血栓性静脉炎发生应选择内径较小的导管, 为减少导管堵塞应多选用三向瓣膜导管, 此外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也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2.3 不同穿刺血管
PICC穿刺血管通常为肘部大静脉, 包括贵要静脉、头静脉和正中静脉。因这些静脉管壁的厚度、弹性, 血管走形, 静脉瓣以及小分支的数量不同, 所以对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赵锐玮等[19]通过回顾性研究表明贵要静脉因血管较粗、直, 静脉瓣以及小分支相对其他两个静脉少, 穿刺成功率高, 且导管异位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低, 其次为正中静脉, 而头静脉导管异位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最高。因此, 在选择穿刺血管时, 一般情况下使用贵要静脉, 尽量避免头静脉穿刺。
3 减少PICC并发症的特殊护理策略
为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常规护理策略之外, 一些特殊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对PICC并发症发生率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有研究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集束化护理 (根据循证医学指导, 由医护人员针对在难以避免的风险下治疗的患者提供的一系列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集合) 能够明显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36]。按照PICC临床护理路径, 即在PICC置管前、中、后分别采取不同护理策略可明显降低PICC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7]。另外, 品管圈的应用也降低了PICC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38]。总之, 标准化的培训和管理可以提高PICC导管插入效果, 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39], 从而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 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发生原因及其护理策略, 为护理人员预防与处理PICC相关并发症提供保证,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picc相关综述论文 篇3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继发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95-02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老年患者输液及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PICC穿刺术后继发感染是PICC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其感染致死率为3%[1]。现将导致其感染的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1 外源性感染因素
1.1 感染来源
1.1.1 皮肤PICC置管导管感染,多数是由于插管处皮肤上的细菌经皮下隧道移居到导管腔外而引起[2]。从拔管后导管尖端观察发现,导管的尖端有乳白色纤维蛋白勃附,从细菌培养学分析,培养出的细菌(液化沙雷式菌、构椽酸杆菌、腐生葡萄球菌)与周围环境当中如床头柜、床被支架、输液架等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分离出的细菌相同,在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中也包含了上述细菌,说明外源性细菌定植是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3]
1.1.2 药物因素 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若将受污染的药液经PICC导管输人,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且由于导管这个异物的存在,细菌不会被机体的免疫系统完全清除,很很难被抗菌药物所杀灭,所以可以引起相关性感染[4]。此外,病情危重患者输液种类多,如抗生素、胃肠高营养液、激素、化疗药物的反复长期使用,容易引起静脉炎的发生[5,6]
1.1.3 微粒污染 输液、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带人微粒,输液环境中的细小微粒也可能进人药液。因而,微粒污染是输液中普遍存在的并发症[7-8]。有关病理学研究证实,皮下组织、毛发样杂物、表皮及表皮下组织进人血液循环后滞留毛细血管内,机化、钙化形成异物性肉芽肿或炎性包块[9]引发感染,尤其是深静脉置管,针头型号大,多次穿刺,其滞留物较多[10]
1.2 感染途径
1.2.1 操作技术 静脉炎是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Agllea认为,75%的静脉炎的发生与护士的穿刺技巧有关,穿刺次数与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因此,在静脉炎的预防中,提高护士的穿刺技巧和成功率势在必行[11]。许璧瑜等[12]认为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与所选择导管的型号和导管材料有关,所以应尽量选择型号最小、最细的导管穿刺。置管时导管应避免与尖锐器材接触,推注压力不可大于10 ml注射器压力,以免导管破损[13]。此外,PICC置管后,少数病人上肢静脉对导管发生异物反应,加之病人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也可造成上肢肿胀、疼痛、静脉炎的发生,影响治疗[14-15]。
1.2.2 无菌技术 由于PICC插管为侵人性操作,如无菌操作不严,易将细菌在操作过程中带人血液循环,且由于长期留置,易成为细菌感染的通道。皮下隧道转移是造成血管内感染的主要方式[16]。故有学者提出消毒前先用肥皂水彻底清洁穿刺点皮肤2次,面积>20 cm X 20 cm [17],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范围10 cm X 10 cm,略大于敷贴面积[2]。此外,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损伤等,也可造成局部炎症[18]。尤其在危重症患者,临床常反复从导管取血标本或加人药物,这些操作会增加患者被感染的机会[19]。所以,在做与导管相关的操作时,应严格无菌原则。
1.2.3 维护技术 如肝素帽和可来福接头使用后保护不当而被污染,或连接输液器时消毒不严格、不彻底,均可将细菌带人管腔而引起感染。SIRGE- SERRA等研究表明,污染的接頭最有可能引起CVC-RI及脓毒症,提出“接头学说”理论。Salzman等研究表明50%以上的CVC- RI在发生前或同时导管接头培养呈阳性,且接头培养阳性时,CVC-RI也十分严重。Bozzetti认为附加连接装置可导致0.4%的污染发生,增加一个装置,污染的发生率几乎加倍(0.78 % ) [20]。长期留置导管者,其导管使用频率高,同时增加了导管接头污染的机会[21]。导管作为一种异物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它可随着患者头颈部的活动,有可能发生导管尖端对血管侵蚀,损伤血管内膜引起静脉炎,产生血栓,引起导管感染[5]。故有学者提出:最好选用无菌透明胶带敷贴,以增加穿刺部位的可视性,以便及早发现并发症,并能减少导管的移动和外来的污染,肝素帽3-5 d更换1次,可来福接头7一10d更换1次,每日输液时,用酒精严格消毒,范围包括肝素帽和可来福接头的顶端及周边,然后再连接输液器,液体输完封管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固定[20]
2 内源性感染因素
张琳 西[16]认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病人内在因素有关。
2.1 年龄
薛巧云、郝立新[20]在PICC使用导管发生输液反应及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中发现:高龄患者(>80岁)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且住院时间长,易发生感染。此外,年龄较小者(14^-20岁)血管管腔相对较成人小,而导管粗细未变,所以导管对血管内膜损伤刺激较大,故发生静脉炎的机率较成人高[22]
2.2 免疫力
根据文献报道,静脉置管的感染与免疫功能呈负相关[23]。即免疫功能越低,感染率越高。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置管后由于血小板数量少,凝血机制差,针眼处常有少量渗血,这是细菌繁殖很好的培养基,且白血病病人本身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所以置管10d便出现感染症状[21]。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和白细胞减
少,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如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可引起感染;肝病患者本身抵抗力下降是容易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肝硬化因长期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之脾功能亢
进,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因而干扰和削弱了免疫功能,同时由于肝功能障碍,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蛋白低,组织修复缓慢,隧道形成较慢,细菌可沿皮肤导管壁进人血液循环并寄存在管壁而引起局部感染,甚至体温升高。此外,过敏体质的病人,容易对导管材料及敷料过敏引发静脉炎及皮肤感染,所以应用PICC要慎重[24]
2.3 血管选择
穿刺部位红、肿、痛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粗细有关,血管越细,发生率越高。主要由于穿刺针太粗,对血管壁的刺激性大,为机械性静脉炎。所以,穿刺时要选择粗大弹性好的血管[25]. PICC置管一般选择肘部的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其中贵要静脉管径粗、直、静脉瓣少,且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头部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故作为首选血管[26]。另外,血管瓣膜或分叉的解剖变异,亦可导致导管抵着瓣膜或血管分叉处,而不能插到位,当输注化疗药后刺激血管内膜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27]
3 小结
综上 所 述 ,认为无菌操作技术不规范,使用过程中肝素帽和可来福接头保护不当、消毒不严密及病人的个体差异,是造成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病人的选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置管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总之,PICC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临床输液新途径,其所致感染如何得到更好的监控和预防将成为我
们研究的重点。所以,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使它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在NIC中的应用 [ J] .中华护理杂志,2009,34(4):232.
[2]蒋芝英.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9(14): 79一81.
[3]王同香.烧伤病人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4,18 (7 ):1261.
[4]钟华.中心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护理研究,2007,15(6):317.
[5]呂小红,张日惠,赵莹,等.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因素[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1(1):3.
[6]Cinieri S ,O rlando L,Cocorocchio E,et al.Prophylaxis of toxic effects on the peripheral venous system associated with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vinorelbine[J].Clin Ter,1999,150(3):225-229
[7]郑绍建.静脉输液微粒的临床危害[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17(1):95.
[8]陈中玉,陈庆平,张丽君.中药注射液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观察[J].中成药,2002,12(24):附10.
[9]武忠弼.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8.
[10]王登秀.静脉留置穿刺针头滞留物性质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4,19(11):20-21.
[11]周雪贞,李利华,冯晓玲.儿科104例PICC置管并发症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0-51.
[12]许璧瑜,成守珍,揭素铭.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10,9(5):361一362.
[13]盛玉荣.PICC在临床的应用与管理[J].现代护理,2007,7(12):8.
[14]沙金辉,吕岩,许凯.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0,24(3):255一256.
[15]崔显,陆欣欣,王荣.280例患者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7,17(5):36.
[16]张琳西.中央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7,16(1):25一26.
[17]由启志,李虹,吴绍勇.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8,6(4):4.
[18]秦燕.脑卒中偏瘫患者静脉输液发生渗漏德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07一508.
[19]雍小兰,曹仁杰,张勤.静脉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4,3:161-163.
[20]薛巧香,郝立新.2例PICC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17(1):41.
[21]周亚男,于蕾.留置静脉输液导管的应用与护理[月.护理医学,2004,18(1):71一72.
[22]邓建,徐廷惠,李成琳,等.PICC导管在肿瘤大剂量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72-673.
[23]袁康,张延霞,岳素琴.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1(1):29.
[24]王佩华.PICC在肿瘤病人化疗及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5):53一54.
[25]李君,杨立然.PICC导管在全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57一58.
[26]沈建英,呼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36 (10):785.
picc相关综述论文 篇4
对自动相关监视与多雷达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 将各种参与数据融合的监视信息进行统一, 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 选择ADS与多雷达数据融合的变更周期, 确保了数据的精度与可靠性; ADS与多雷达数据融合中的系统误差配准, 使融合的数据更加准确; 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使多雷达与自动相关监视数据关联, 使系统能够得到可靠的关联性能; 在复杂环境下对野值进行剔除, 提高了融合精度. 给出了ADS与多雷达航迹融合的方法, 生成飞行器最终的航迹.
作 者:鲁鑫鹏 张金成 洪鼎松 张雷 作者单位:鲁鑫鹏,张金成(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
洪鼎松,张雷(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所)
picc相关综述论文 篇5
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的大发展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代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泥石流,洪水,温室效应等等。而森林则肩负着改善环境的重任,故对林业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在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明确提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要,我国要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共同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一、我国林业现状:
(一)森林资源概况:在当今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我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林业发展情况,积极推行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政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林业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林业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我国林业生态建设 1.造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
2.各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成了我国林业生态体系的基本骨架。
3.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新格局。
4.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初步形成。
5.林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了一定基础,向着高起点、网络化方向发展。
(三)林业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林业产业已发展成包括营林造林、木材采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机械制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野生植物培育及合理利用、森林旅游、多种经营等综合性的产业,并有了长足进步。
二、我国林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林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国森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hm2,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m3,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湿地资源存在总量不高,人均占有量较低、部分湿地严重退化的问题。我国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远远低于6%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自然湿地面积0.0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湿地面积的13.15%。有关部门监管不规范,局部地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
1、土地沙化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共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南方沿江、沿河、沿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多年来,我国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植树造林,防沙止漠,延缓沙化扩展。但由于乱采滥挖、乱砍滥伐、滥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破坏,我国土地沙化仍呈不断扩展之势。20世纪50-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每年扩展246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扩展3460平方公里。强沙尘暴天气50年代发生5次,70年代发生13次,90年代发生23次,近几年来每年都发生10余次,沙尘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危害越来越大。目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多,由于沙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多亿元。
2、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土壤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目前,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50亿吨。20世纪50年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90年代已经上升到56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80%来自这一地区。
3、旱涝灾害严重
森林、湿地的破坏,造成调节气候、调节径流和蓄水功能下降,导致旱情、加剧涝灾。我国20世纪50年代受旱农田1.2亿亩,90年代达到3.8亿亩。全国500多座城市有300多座缺水,40多座严重缺水。1972年黄河第一次断流,1985年以后连续出现断流,1997年断流时间达226天。全国因干旱每年损失2300亿元。在我国,洪涝灾害也十分严重,近50年来,每3年就发生一次大洪水,我国平均每年罹涝耕地面积1.5亿亩,成灾面积1.2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已成为地上悬河;长江的荆江河段河床已高出两岸8米;全国8.2万座水库总库容被淤积三分之一。
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
况未从根本上扭转,低层次重复,粗放型扩张现象依然存在,致使林业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林业科技成果供给线路不畅,集成化供给不足,转化动力不足等等。
三、我国林业中的法律:
为了保证林业的正常运行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
林业法律法规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有关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林业各项活动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等法律规范的总称。林业法律法规的任务就是保障我国林业发展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国家规范和促进林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法律保障。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森林法为主体,其他相关林业法律、法规、规章相辅相成的林业法律体系。当前我国的林业法律法规基本覆盖了林业建设的主要领域,林业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公布施行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防沙治沙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8部相关法律,国务院颁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退耕还林条例等20多件行政法规,国家林业局制定颁布了50多件部门规章,各省区市根据当地实际,公布施行了300多件地方性林业法规和规章。我国林业主要的几部法律:
1、《森林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1985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自1998年7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49条。
2、《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9年3月1日起施行。共五章42条。
3、《防沙治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47条。
4、《种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共十一章78条。
四、林业相关法律对林业发展的作用:
林业法律中《森林法》是林业法律体系核心法律。林业法律的核心是林业,而林业法律体系的核心也就是森林法。森林法是以森林、林木的培育种植、采伐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为调整对象。综合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目的法律。作为林业法律的基石和核心,森林法是较早制定的林业法律,其所针对的范围也是林业法律中的重点,它为发展我国的林业事业、逐步改善森林资源状况、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提供法律保障。《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是林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资源占林业资源的很大比重。它是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的法律。它强调:保护野生动物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度过了以损害环境来发展经济的阶段后,我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而野生动物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起着极大的作用。这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法律。比如种子法、防沙治沙法、农村土地等。这些法律,构成了整个林业法律体系。特别是森林法和野生动物法,这两部法律是整个林业法律体系的基石。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其他林业法律法规,作为一个组成要件形成了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使得我国各林业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推动现代林业建设、促进林业部门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PICC护理 篇6
1、使用前先注入10M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如无特殊需要,不可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
2、每次输液后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3、输血、抽血、输注脂肪乳等高粘稠性的药物后立即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4、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不可用暴力冲管,以免损坏导管。
5、可以使用此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6、经常观察输液速度,如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PICC换药
1、严格无菌操作,患者若得了感冒,换药时应该戴口罩避免增加感染。
2、自下向上小心拆除原宥敷帖,避免牵拉导管严禁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
3、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
4、观察并记录导管体外导管的刻度。
5、测量并记录上臂臂围。
6、导管在体外呈S型弯曲,将透明膜贴到连接器翼形部分的一半处,使导管体外部分完全置于帖膜的无菌保护下。禁止将胶带直接贴于导管体上。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活动时牵动导管。排尽贴膜下气泡。
7、如因为对透明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敷贴时,要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
PICC宣教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贴膜有卷边、松动,贴膜下有汗液及时请护士换药。
2、可以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要避免使用这一侧手臂提过重的物体,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
3、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侧手臂。
4、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再脱患侧衣袖。注意不要将导管勾出。
5、可以沐浴但应避免盆浴和泡浴,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有无进水,如有应及时换药。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
6、治疗间歇期每周到医院换药、冲管1-2次。
7、嘱咐儿童不要玩弄导管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
8、穿刺处如有红舯、疼痛、渗出,导管内有回血等异常情况及时联络医生或护士处理。异常情况的处理
picc相关综述论文 篇7
关键词:PICC,CRBSI,堵塞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并插管,使其末端终止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郑春辉[1]报道,导管堵塞发生率21.3%,是留置PIC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THOMAS等[2]报道PICC导管穿刺感染阳性率24.6%。然而PICC感染和堵塞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至今还不甚明确。
本课题旨对胃肠道疾病术后经贵要静脉行PICC穿刺的210观察对象中,CRBSI与堵塞的相关性与感染菌株分布进行研究,进而针对CRBSI及PICC导管堵塞采取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行PICC穿刺的患者为观察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10例;女患者126例,占60%;男患者84例,占40%;平均年龄为(50±23)岁。
1.1.1 调查对象纳入标准:
1.1.1. 1 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因胃肠道手术需留置PICC进行TPN治疗者。
1.1.1. 2 研究对象要求体型标准,即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身高2,在正常范围内[3]。
1.1.1. 3 选择成人患者,年龄均大于法定结婚年龄。
1.1.1. 4 既往无血液疾病,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检验值在正常范围内。
1.1.1. 5 留置PICC时间均为(10±4)d。
1.1.1. 6 穿刺位置均为贵要静脉,置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4]。
1.1.1. 7 除外感染性疾病与血栓性疾病。
1.2 实验方法
1.2.1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
对随机抽取留置PICC的患者利用体重秤,统一测量身高和体重,并进行BMI测算。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210名。
1.2.2 PICC穿刺方法[5]
(1)测量插管长度。患者平卧,选择贵要静脉,穿刺端手臂外展90°。(2)测量长度自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至第二肋间隙止。(3)消毒穿刺点,用肝素盐水预冲导管及穿刺针,穿刺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2-3cm,确认于血管后,撤出针芯,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中心静脉直至测量长度,抽出导丝。(4)安装可来福接头,连接输液。(5)压迫穿刺点,盖以无菌透明贴膜。
1.3 诊断标准
1.3.1 PICC导管堵塞的判定标准
部分堵塞:能够输入液体,不能抽出回血。在导管尖端及导管形成血栓,表现为流速减慢<40滴/min,局部疼痛,冲洗时有阻力,发生渗出等;完全堵塞:既不能输入液体,也不能抽出回血[6]。
1.3.2 CRBSI判定标准
导管样本培养是诊断CRBSI的金标准,半定量培养结果≥15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定量培养结果≥103 cfu[7]。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计数资料分析方法中的χ2检验方法对PICC导管感染与堵塞发生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用频数分布法及百分比法对比分析PICC感染易感菌株的分布情况。以P<0.05作为判定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
按照纳入标准筛选研究对象。女患者126例,占60%;男患者84例,占40%;年龄50±23岁;糖尿病50人,占23.8%;恶性肿瘤75人,占35.7%。
2.2 PICC堵塞与CRBSI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10例患者中发生CRBSI及PICC导管堵塞的为20例,占9.52%;发生CRBSI未发生导管堵塞的为30例,占14.29%;未发生CRBSI而发生导管堵塞的为12例,占5.71%;未发生CRBSI且未发生导管堵塞的148例,占70.48%,而本组资料中,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糖尿病因素对PICC导管堵塞与CRBSI无影响(表1-8),PICC相关性导管感染率与堵塞率的关系见表9。
2.3 病原学分析
对210例行PICC穿刺的患者进行导管细菌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40株,其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0。
3 讨论
PICC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静脉给药途径,尤其是胃肠道疾病术后的患者往往需要TPN治疗,高容量、高渗透压的特点又决定了留置PICC是很好的适应症。感染和堵塞是留置PICC的两个主要并发症,发生时往往需要提前拔管、更换,甚至引起全身性疾病,影响治疗效果并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负担,从而影响了PICC的使用。
3.1 CRBSI与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分析
PICC静脉穿刺属于侵入性操作,细菌微生物会随着导管侵入血液,有利于细菌在腔内繁殖,沉淀物体积加大,最终堵塞[8];病理研究证实,表皮下组织进入血液循环后滞留毛细血管内,炎性包块引发感染[9]。
导管堵塞的主要因素包括:血栓性导管栓塞;非血栓性导管栓塞。沈熠等[10]提出非血栓性导管栓塞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1)TPN的分子量大且滴注时间长。(2)脂肪乳剂可与TPN中的钙磷相互作用,形成磷酸盐等沉淀物。(3)导管长期置于静脉中,形成炎症性沉淀物形成堵塞;(4)药液pH值突然变化及配伍不当,产生药液微粒,堵塞导管的尖端。
3.1.1 PICC导管接口污染
PICC的输液接口是CRBSI的主要感染源[11]。在PICC内表面形成滋养层[12]。随着细菌的繁殖以及血栓的形成,造成PICC导管堵塞并发CRBSI。
3.1.2 皮肤屏障功能破坏
PICC插管为侵入性操作,易将细菌带入血循环成为细菌感染的通道。从细菌培养学角度分析,PICC内可培养出的表皮葡萄球菌,说明外源性细菌定植是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原因[13]。
3.1.3 输入受污染的液体或微粒
若不慎将受污染的药液经PICC输入,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生长繁殖,可以引起CRBSI。肿瘤患者输液种类多,容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和管腔堵塞,使细菌感染更容易发生[14]。药物配置、输液过程中的穿刺可能会将细小微粒带入体内[15]。本研究表明,此组病例中,性别、年龄、恶性肿瘤、糖尿病对于PICC导管感染和堵塞没有影响(见表1-8),而感染和堵塞之间显著相关(见表9)。
3.2 感染菌的菌株分布
CRBSI增加病人的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16],且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17,18]。俞碧霞等[17]报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动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在局部引起炎症反应较轻,不易发觉,应引起重视。
本研究40株感染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7.5%,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总分离菌株的50%。凡怀疑由导管引起的局部感染和(或)全身感染,均应及时行血培养、皮肤局部分泌物和(或)导管尖细菌培养。
4 结论
4.1 CRBSI与堵塞具有显著相关性,同时预防CRBSI和堵塞是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创新资源整合相关理论综述 篇8
关键词: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效率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25-02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关于创新资源配置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科技资源是创新资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者们对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科技资源的研究,并且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科技资源的内涵、以及科技资源配置的概念、模式、效率等方面。本文将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疏理、评析,以期对研究创新资源整合问题的学者们给予一定的参考与启示。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一)创新资源整合概念的相关研究
创新资源整合的概念基础是资源整合,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过程中,基于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主要有如下提法:资源整合、科技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资源整合等。
袁国华(2005)认为,所谓资源整合,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动员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刘丹鹤和杨舰(2007)认为,科技资源整合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合理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组织等科技资源,增强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
李正风和张成岗(2005)认为,创新资源整合指的是在充分发挥市场这种无形力量配置资源作用的同时,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更改设计促进不同创新资源高效结合以提高创新绩效的各种活动,创新资源整合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二)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研究的主要观点有:计划模式,市场模式以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三种,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配置为辅的混合模式观点;同时,学者们均强调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周寄中(1999)认为,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计划配置、市场配置、混合配置。他认为,在现实的科技经济活动当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国家从宏观上对全社会的科技资源进行引导,形成科技资源的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大多数微观科技活动主体只有真正按照市场要求,从事科技活动,才能使科技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李立和邓玉勇(2002)认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这种模式应当包括研发机构运作的市场化、科技经费来源的市场化、科研过程的市場化组织和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等四部分。
汪涛和李石柱(2002)认为,技术市场的不完善性无法靠其自身的功能弥补和矫正,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就成为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研究
纵观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1定性方面
宋宇(1999)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专利悖论、信息悖论、契约悖论、市场悖论、商品悖论、产权悖论和机制悖论等若干无效率现象后,认为由于技术市场必然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因此,单纯的市场配置机制不可能达到最优状态。叶儒霏等(2004)研究了政府配置科技资源效率低下的原因,最终指出其低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固有弱性的膨胀。
2定量方面
对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定量研究是近几年创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很多学者都在试图构建一个可行的评价分析体系来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进行分析。关于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很多,其中运用比较广泛、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较分析方法
马燕玲和马光威(2006)通过对投入产出表的设计,基于科技投入产出多指标对甘肃省的科技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
(2)最优化方法
梅静娟、李石柱(2002)分析了科技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研究的投入产出特性,研究了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产出效益以及科技投入与经济效益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科技资源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给出了科技资源配置阶段结构优化的理论数学模型。
(3)统计分析方法
李石柱等(2003)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素进行定量分析,指出不同配置主体、不同产业均会影响各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但不同配置阶段和不同社会环境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李冬梅、李石柱(2003)依据投入产出法构建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果进行了分析。
(4)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运用DEA方法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主要集中于区域层次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孙宝凤等(2004)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资源状况的差异性,运用DEA方法来评价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许治等(2005)利用DEA方法对我国1985~2003年科技投入相对效率进行测度。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关于宏观层面的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国外学者对宏观层面的科技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视角来进行的,他们认为,国家进行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来实施的。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1关于宏观科技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
R.R.Nelson(eds)(1993)采用指标(研发活动的配置、研发经费来源、重要的产业部门及企业的特征、大学的作用、支持和影响技术创新的政府政策等)对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世界上1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分为高收入的大国、高收入的小国和低收入的国家三组。
Steinberg,Rolf G.(1996)在分析美、日、英、法、德五个工业化国家在研发支出方面的配置效果时,应用OECD关于研发的统计分析指标并选取18个指标对上述五国在高技术领域的政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
2关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研究
Reynolds,Larry(1993)提出应当加强官产学合作,他认为,虽然更多的政府干预会破坏自由市场的决策过程,但是政府同公司的合作与支持是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ohen,Linda.(1994)认为,政府应对研发活动给予优惠政策,政府应对研发合作的风险给予补贴,补贴的形式从直接对私人计划进行补贴转变为对私人研发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包括提供国家实验室的所属专家和基础设施。
Daeey,George C.(1995)认为,进行国家实验室地位的调整和管理秩序的重构是国家技术优势转变最有效的方式。
Renaud Bellais(2004)提出由于公司较少对基础研究进行投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科技政策进行诱导,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化的科技投入机制。
(二)关于微观层面的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微观层面的创新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关于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来展开的,且关于企业内部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发人力资源配置、研发资金配置、研发成本控制、研发方案选择等方面,并且采用不同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对企业的研发资源配置进行了分析。其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Brenher等(1994),Sehmidt等(1996),KentF等(1999),Chun-Chu Liu等(2004)等人。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分析
通过对上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国内研究还是国外研究均强调国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重要导向作用。同时,国内外相关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外关于创新资源资源配置的研究在宏观层面上以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对各国研发数据的比较,从而强调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政府政策的重要作用以及应采取的政策措施;而國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上,且注重对各地区研发数据的比较进而得出国家或区域为了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第二,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文献主要集中于研发资源配置方面且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国内则强调整体的科技投入与产出且以区域研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