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反义词是什么

2024-08-02

愤怒的反义词是什么(共10篇)

愤怒的反义词是什么 篇1

有这样一个少年:他是一条既想浮在水面上的鱼, 又想沉在水底的鱼;他是一只既想飞在天空的鸟, 又想落在树枝上的鸟;他是一匹既想在草原上奔腾的马, 又想在马厩终老的马;他是一只既想在山中奔跑的梅花鹿, 又想在绿草地休眠的梅花鹿;他是一条既想咬人的疯狗, 又想为人看家的驯狗;……总之, 他既想是一个人, 又想不是一个人。他既厌恶世俗, 他又随俗。他既专心致志地要做隐士, 又坚定如风鸟般足不点地地向社会款款走来。霍尔顿是一个线条一般的人———几何学上的线条没有空间, 没有面积, 霍尔顿既不想占有空间, 也不想占有面积, 他既想占有空间, 又想占有面积, 一个人一定占有空间, 占有面积。这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Jerome David Salinger, 1919年~2010年) 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角, 十六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 (Holden Caulfield) 。《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经成为理解青少年的典范文本, 惜乎此书自从问世到当下, 一直被世界误读, 总把霍尔顿看作少年中的异类, 反英雄形象, 和受社会戕害的孩子。实际上, 每个人都曾经是、正在是和即将是霍尔顿。真正理解霍尔顿只能用青春与气质, 他是一个有气质内涵的典型的青春少年, 他的青春和气质在时代中的碰撞, 就是他的作为, 只能这样理解社会和时代, 他周围的人不好也不坏———任何时代的人都是时代性的不好不坏。青春是人生最灿烂的, 也是人生最稀烂的, 青春是魔鬼和上帝都抵挡不住的诱惑, 青春少年既是魔鬼气质, 又是上帝气质。

这个时代, 儿童青少年还可称赤子吗?父母和儿童青少年子女之间的理解颇为窅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初期, 父母和儿童青少年子女隔着两个文明之间的冰河对峙着, 又期望对话。社会的意义回到了人生的原始欲求:生存。现实的生存须弥山一般沉重, 除了生存庶几了无它意。父母对儿童青少年的感受恰是雪莱的《沮丧》:“没有内在的平静, 没有外在的安宁。”儿童青少年大约觉得父母是他们人生以外的意义, 父母仿佛他们的作业和课外兴趣。儿童青少年、父母和社会之间如何济润焦枯呢?

儿童青少年:远古走来的苍凉的畸零人

儿童青少年是什么哲学?无以命之。这既是哲学玄思, 又是生活实在, 更是人类问题。儿童青少年已经成为时代大难题, 人人都从儿童青少年过来, 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儿童青少年, 却难说人类的教育是清白的, 因为一直没有祭起儿童青少年的旗帜。我忝为人师, 忝为人父, 忝列教育学教授之门, 生在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年代, 承受教育的福祉到教育学博士。教育隆我身份, 供我养家活口, 许我荣耀, 我享受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人生快乐, 也罹受着教育的苦难。我觉得天底下最刻薄的事情, 莫过于教育。谁说他 (她) 有本事, 我就看他 (她) 能不能把一个孩子教育出来, 能不能把一个民族的气质改变一下, 其它功劳都是末事。没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话、电脑, 我们能活, 多少个年轮没有那些破烂玩意儿, 不见得活得没有滋味, 没有富于韵味的童年和少年, 人类就没有活过。不被教育折磨过的老师, 没有活过。这不是我独弦哀歌, 而是天籁之音。我的家乡有一句话:人还不是过得孩子的日子吗?那是说, 成年人是为孩子而活着的。这样的教育学道理, 甚为艳丽。

在人类的文明中, 儿童青少年从来就不是人, 一直是拿来利用、拿来设计、拿来玩弄的玩意儿。大概, 因为, 儿童青少年是一个依附人格, 可以拿来当玩具玩耍, 当风景欣赏, 当工具利用, 当未来的人培养。没有一个场域是儿童青少年自己的场域, 他们总是捆绑在成人的场域上, 总是以一个依附关系出现, 不会以一个光杆儿出现。看见一个儿童青少年, 总会说他 (她) 是谁家的孩子。虽然所有的人归根结底都不会以一个光杆子出现, 都是以一个依附关系出现, 每个人的家庭和社会身份都是他的依附关系。没有爹娘的孙悟空, 也得有一个师父唐三藏, 没有唐三藏他终归只能是妖仙, 不能成佛。“儿童青少年”是一个限制观念, 我们到底在哪个场域理解儿童青少年:他们是家庭的人儿, 家庭就设计着他们, 他们是学校的人儿, 学校就设计着他们, 他们是国家的人儿, 国家就设计着他们, 他们是社会的人儿, 社会就设计着他们, ……。儿童青少年一旦挣脱了成年人的场域, 也就埋葬了“儿童青少年”, 轮到他们去设计作为他们晚辈的儿童青少年。人类就这样轮回着。

大致说来, 在古代, 儿童青少年被政治家利用———国家政治家和家族政治家。中国古代是长老社会, 儿童青少年从来就不属于国家, 属于家族, 家族长老既是家族政治家, 也是社会政治家, 道德和法律是通过家族实施的;人类文明的另外一个源头古希腊, 则把人作为公共的, 儿童青少年属于国家, 不属于家族, 尽管家族在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上有很大的作用。柏拉图甚至设想, 所有生下来的小孩都要在他们父母认出他们前带走, 集合在一起培养。这样, 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 会将那些达到父母年龄的人都称为父母, 同侪也互相认作兄弟姐妹。因为, 古希腊的个人是为了城邦而存在, 儿童青少年是未来的城邦公民。其中的极端是斯巴达, “斯巴达儿童从小就属于国家, 其教养由国家统一管理。婴儿初生, 必须经过国家人员 (长老会的长老) 的检验, 把身体健壮的留下来, 衰弱和畸形的抛弃掉。儿童在7岁以前, 居家由父母教育, 但须受国家监督。随时注意保健和锻炼身体, 7岁起, 男孩均被送到国家兵营式的教育机关 (一种公共儿童宿舍) 去受教育, 一直到18岁为止。儿童和青少年在公共教育机关里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严冬只穿单衣, 赤足行走, 用石块做枕头, 睡在芦苇垫上, 饮食极其粗劣。为了培养儿童的坚韧性, 常对他们施行残酷的殴打, 并且不许呼喊痛苦。夜间常进行捕杀奴隶的‘实习’, 叫做‘秘密的服务’。”[1]

总的来说, 儿童青少年在中国是家族荣耀的承担者, 在西方是国家的后备军人。当代社会, 官员利用儿童青少年成为政客, 教师利用儿童青少年成为教育家, 写文章的人利用儿童青少年成为作家, 做生意的人利用儿童青少年成为富人。儿童青少年既成为政客和教育家的权利欲望工具, 更成为工商社会的利润算计物, 青少年的实质是被工商文化消费着。教育, 电影, 电视, 网络, 流行音乐, 体育运动, 社会运动, 小说, 文艺作品, 时尚, 都张着血淋淋的大口, 吞噬着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和灵魂, 通过儿童青少年的消费, 算计着他们的父母和家庭。现代社会是溺心灭质去性的社会, 儿童青少年的概念益发沉沦了。

结婚:青少年尽入吾彀中矣

儿童青少年是什么哲学观念?主要在于儿童青少年依靠什么立世。人类的文明史, 没有把儿童青少年当作“还不中用”的幼稚对待, 没有把他们当作“已经中用”的成熟对待, 没有把他们当作“还不中用”和“已经中用”的中间人对待:当儿童青少年还担当不了事情的时候, 便觉得他们“不中用”, 不能为家庭和自己操心的时候, 也埋怨他们“不中用”;他们能够担当事情的时候, 便觉得他们“中用”了, 也能为家庭和自己操心的时候, 觉得“中用”了。儿童青少年,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年龄概念, 然而, “中用”或者“不中用”, 在时代上的年龄尺度既明白, 又糊涂。旧中国14、15岁的男女少年就可以结婚了, 17、18岁结婚, 已经很普遍, 结婚总应该是“中用”的道理吧。而贫穷人家的子弟, 不到10岁就为家庭劳作, 也“中用”了。富裕人家的儿郎, 20岁了, 已经结婚, 生了自己的孩子, 还有佣人伺候着, 叫“少爷”、“小姐”、“少奶奶”,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为祖先传宗接代, 堪称最大功劳, 难道还不是“中用”么?这个时代, 绝大多数儿童都可以过“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日子, 父母轮回为他们的佣人, 却不再是少爷、小姐和少奶奶了。

大致说来, 在旧时代, 儿童青少年“中用”、“不中用”, 即是不是“小孩子”, 一是有没有结婚, 二是有没有事情影占他们的身体。当代中国社会, 农村父母本能地用“结婚”这个古老的智慧终结孩子:使儿女结婚, 那就是把父母身上的担子卸掉, 父母和儿女从一个世界里的亲人变为两个世界里的陌生人。城市父母同样也用这个古老的阴谋卸却累赘。你一结婚就是人了, 应该滚出父母的护翼, 父母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你扫地出门。结婚是一个道德标准, 还是一个人生陷阱呢, 不管哪个时代, 都可以用“结婚”把儿童青少年结束掉。结婚既是家庭的私事, 青少年的私事, 更是社会的公事。结婚是文明社会的天性, 本身用不着刻意教育;影占身体却不是家庭和儿童青少年的私事, 家庭没有能力给孩子安排事情, 意味着家庭不能白白养活他们, 社会不给青少年安排事情, 意味着社会不能白白养活他们, 那么, 就没有事情能够把他们霸占住, 所以, 儿童青少年就一直处于一个不明不白的地位。

教育:儿童青少年尽入吾彀中矣

时代进化到教育普及岁月, 儿童青少年算是有了社会政治制度化的影占身体的活儿:上学。然而, 上学使儿童青少年的归属反而更加诡异了, 它使儿童青少年哲学进入混乱的范畴。农耕文明用“结婚”捆绑他们, 工业文明用“上学”捆绑他们, “结婚”和“上学”的意思恰恰发生了颠覆:农耕文明体系下, 儿童青少年上学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 国家不管, 结婚却是家族的权利, 由不得自己, 必须结婚, 必须生孩子。在根本的意义上说, 结婚和结婚的青年男女没有多少干系, 结婚是为地下和地上的祖先尽责任, 接续香火。叫你结婚你就得结婚, 反正男女总得结婚, 而且你也不是愿意结婚吗?义务教育年代, 儿童青少年上学是国家的政治制度, 不是个人的事情, 由不得自己。结婚却是自己的权利, 由不得父母和家族。可以30岁结婚, 可以40岁结婚, 结婚可以不生孩子。可以不结婚。

上学这个活儿把儿童青少年捆绑在一个全社会都知道的标准上, 这样, 儿童青少年才开始有了一个明白的归宿名义———它只是一个归宿名义而已。义务教育是和工业文明捆绑在一起的, 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才可能实行义务教育。这意味着进入工业文明以来, 儿童青少年才有了一个社会人的名义———学生。在这个时代, 说起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你一定会把他 (她) 当作在学校上学的学生:“儿童青少年”和“学校学生”是一个概念。这个社会误解造成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遗弃, 它只把儿童青少年扔在学校, 放弃了政府的许多责任, 学校只是儿童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在旧中国, 只有极少数儿童青少年是在学校上学的学生, 穷人家十几岁的孩子去学校上学, 绝大多数人会觉得诧异, 甚至认为不应该:他不在家里出力帮助父母过日子, 怎么能去上学呢?穷人家的女孩子去上学, 那就更“不应该”了:女孩子上什么学呢?父母怎么在她身上花钱呢?将来还不是人家的人?这样的现实和念头, 在这个时代, 仍然很有生命力。

社会把儿童青少年拴在学校, 据说是为了给他们接受教育, 而教育的道理, 甚为暧昧。我国学校教育中, 没有真正的哲学指导思想, 是裸教, 是教学技巧, 是考试技巧, 不是教育思想的熏习。教育哲学作为一门课程, 几十年不在位, 1980年代以后, 教育哲学才作为教育系的专业课程逐渐开设出来。师范院校非教育系的学生, 所开设的教育学课程, 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 一周也只有两三节孤零零的课程, 连基本概念也不知道, 在学生的心目中, 实在属于萧索的把戏。在1950年代中期, 还开设中外教育史, 后来把中外教育史撤消掉了。当下的课程改革, 把教育学又鼓捣成了教学手册, 教育理论再次被阉割掉了。所谓的教育专家以其昏昏, 何以能使人昭昭?中国的教师, 很难说他懂得教育。

这个时代的孩子都被圈养在学校里了, 这和工业文明下大规模圈养家禽家畜的道理是一样的, 用饲料和光线按时喂养, 像吹气泡一样把动物催大。中国社会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 带有游牧生活方式的意思, 家禽家畜能够放养的就放养, 不能放养, 主要是不能叫家禽家畜, 跑到庄稼地里和蔬菜地里, 啃坏、拱坏、啄坏庄稼、蔬菜和树木, 或者墙壁。还怕家禽家畜走失, 垒上牛圈, 猪圈, 羊圈, 鸡窝, 鸭窝。养育孩子的道理, 和养家禽家畜的道理差不多, 或者, 养家禽家畜的道理, 和养育孩子的道理差不多, 都是以放养为要。农耕文明养育孩子的方式, 是放养式, 工业文明养育孩子的方式, 是圈养式。

这是一个文化和精神的干渴痨时代, 社会上有那么多的文化人与知识人, 学者, 教授, 作家, 艺术家多得就像夏天的蚊子, 可是, 没有人能够写出一部值得儿童青少年读的书, 一篇值得读的文章。那么多的电影导演和电影演员, 拍摄不出一部值得看的电影。儿童青少年也只能沦落为形形色色商人的算计物了。

青少年:反叛或生存

如果在历史上的哪个阶段, 涌现出青年的独立运动, 意味着反叛。说起青年人的反叛, 我们往往会想起美国和法国的青年运动: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笃信自由主义理念的“垮掉的一代” (Beat Generation, 又译为“疲惫的一代”) ,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嬉皮士” (Hippie或Hippy) , 197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庞克” (Punk又译为“朋克”) , 1968年法国的反对旧有秩序、改变了法国的“五月风暴”狂飙。那些青年运动的“青年”, 很多是成年人了, 因为青少年的概念发生了时代性的革命。从那些发生在几个国家, 却刻画了人类的青年学生运动来理解青少年, 就知道青少年实在是人类的精灵。那些运动作为一种影响社会的精神, 到现在还一直在“作怪”, 如“后嬉皮士”到“后庞克”, 它们对儿童青少年的风蚀, 比时代的任何教育都入骨, 实际上, 那些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教育运动和教育精神。那些青年运动的原因多是非经济因素, 许多青年出身于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家庭, 更说明青年运动的意思在于精神。

虽然不能把中国社会今天所谓的“新新人类”、“非主流”和“愤青”, 与西方的“嬉皮士”一类的青少年相提并论, 他们确实是不同于父辈和祖辈的一代“新人类”。他们一出生就享受着人类文明社会的新工具———手机、电脑等信息社会的科学智慧, 他们的父辈出生时, 享受的人类文明的工具和他们的祖辈是一样的, 所以, 他们和父辈之间的差异, 远远大于他们的父辈和他们的祖辈之间的差异。那么, 这个时代的教育就存在着一个先天的不亲近:儿童青少年和父辈以及祖辈之间不能亲切地对话, 他们不能理解祖辈过去的生活, 也不想理解, 他们觉得那和他们没有关系;另一方面, 他们出生于文明转型的初期, 已经不能像父辈和祖辈那样依靠土地, 扎根一般穷困而安稳地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他们要漂泊地生活, 似乎生活扎不下根。他们躬逢教育普及的岁月, 教育却异化为庸俗的生存意义———教育只是为了一个饭碗。父辈和祖辈“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的高尚教育观念, 已成昨日黄花, 他们的教育中没有伟岸, 只有为自己明天吃饭的春困。

教育不普及的岁月, 家庭需要孩子及早地担待起生活, 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是孩子的爹娘, 算成年人了。时代越发展, 青少年的年限越宽, 教育普及岁月, 幼儿园念书的是孩子, 小学念书的是孩子, 中学念书的是孩子, 大学念书的是孩子, 他们都是不能站立起来的儿童青少年, 因为他们都不能担待起生活, 都要依靠家庭养活。一个20多岁、30岁的人最终出了学校才算不是青少年了, 才能担待起生活。所以, 这意味着教育使人越活越小, 而不是越活越大。在这个时代, 定义更是描述性的, 不是传统的本质主义的。要问“什么是儿童青少年”, 只有说出“什么样的人不是儿童青少年”, 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儿童青少年”。

参考文献:

摘要:儿童青少年是具有魔鬼和上帝二重性的人, 儿童青少年可爱极了——只要你不是他的父母或者老师, 你要是他的父母或者老师, 儿童青少年恶心极了。儿童青少年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 一个思想, 是人类的精魂。然而, 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意识中, 一直没有隆起一个明晰的、独立的儿童青少年观念, 他们一直依附于成人, 同时陷落着成人。传统农耕文明用结婚霸占他们的身体, 终结他们的青春, 现代工业文明用上学陷落他们的青春。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哲学,魔鬼,上帝

参考文献

是什么样的愤怒让他摔死婴儿 篇2

此时,让我们回头去看看这个“暴戾之徒”的成长道路,竟也是“残酷人生”。

苍白的童年,他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

韩磊的父亲常年在离北京十万八千里的四川大山里工作。家里还有母亲和姐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父亲不在家,韩磊做任何事也就少了约束。父亲角色缺失,家里没有一个男性的榜样可学,所以,社会上的人就成了韩磊的榜样。

韩磊天天戴着小军帽,背着军挎包,不是看小人书,就是去看大院里血气方刚的大孩子们游荡、打架。用拳头就可以解决所有难题,只要足够胆大,足够不要命,这是韩磊看到的,学到的,总结到的。这种解决问题方式,这种不计后果的“无畏”精神,让韩磊在日后不断犯错,滑向深渊。

9岁,父亲终于回家了。此前,6岁以前是孩子人格培养和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如果家长足够有耐心,孩子成长中缺失还是可以弥补的,亲子关系还是可以修复的。但韩磊的父亲只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韩磊便从暴力的旁观者变成受虐者。

转眼就进入青春期,韩磊喜欢上了古诗词,他经常把自己关家里学习诗词韵律,并且开始模仿写作。拳头,写小说,写诗,这是韩磊的青春期最热衷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能允许孩子朝着兴趣方向发展,这就会成为修复亲子关系的重要一步。但在这样的家庭里怎么可能?韩磊退学了。

退学后,韩磊依然受到伙伴们的佩服,因为他讲兄弟义气,也能铲事儿。而父亲一旦发现儿子在外边动手,抄起块木板来就是更猛的一顿抽。这更让韩磊相信拳头的力量。

母亲,是暴脾气,大嗓门,经常会跟父亲吵架。父母处理情绪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孩子自然有样学样。这种易怒,以伤害别人的方式发泄情绪的模式,像“蝴蝶效应”一般为韩磊多年后的摔婴案埋下了伏笔。

韩磊在小说里描写的母亲非常温柔。这个在缺乏柔软母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直到三十几岁时,还异常渴望得到来自母亲的爱。

韩磊14岁时,家里的一辆自行车被盗,这是父母攒了一年的钱才买到的。韩磊心疼父母,但他的解决方式是以暴制暴——别人偷我的,那我就去偷回来。

韩磊被拘留了13天。这本来不是一件天塌的事。父母如果能看到孩子做这事的动机是悲悯父母的辛劳,好好跟孩子谈一谈,然后告诉孩子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太妥当,也许韩磊的未来不会那么糟糕。而现实是,韩磊的父母把他强制送到了工读学校。

当年的工读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暴力社会,在这样一个群体中,韩磊更加相信拳头的力量。

在那里,韩磊经常被欺负。韩磊逃走了,当时他脚上有刚做手术的伤口,他用刀片剜肉把线割了,脚上都是血。他不疼吗?肯定疼,但简单粗暴的处事方式既然可以用在对待他人身上,那也就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韩磊回家了。父亲已经打不动他了。

他总想证明些什么给别人看

19岁,他在出版社找到了一份校对的工作。韩磊想通过文学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出版社的老编辑很喜欢韩磊的文字,想给他发表,但需要两三万的费用,于是给他家里打电话,父亲认为这是骗钱的,母亲直接把儿子写的东西全扔了。韩磊的这条“正道”,又被父母堵死了。其实,韩磊最想证明给看的人,是亲爹亲妈。

韩磊重新选择了偷。正逢“严打”,韩磊被抓了个正着,被判无期。

在监狱里,韩磊见到不平就举报,成了有名的“针儿爷”。这是他在这个群体里能证明自己有存在感的唯一方式。

去年,入狱16年后的韩磊获得减刑出狱。他写了一部自传体小说,多年的牢狱生活使得韩磊的文字中浸满了血泪和灰暗,他给小说起名《昔我往矣》。他希望那个被父母骂作不肖子孙的自己永远成为往昔。

韩磊想迅速融入社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在萌发了养羊致富的念头后,很快在山东德州当起了羊倌儿。但羊养大后,韩磊却不懂市场,只能贱卖。接着他又搞起了废品回收。当第一单生意签下后,他很高兴。约朋友吃饭,喝了很多酒,然后又去唱KTV,这是他人生辉煌的一天。之后,与推婴儿车的母亲发生了冲突……

是什么力量让韩磊把孩子那么轻易地举过了头?说到此处,也许您已经有所感慨。

“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韩磊说。但,这绝不是“命运”这么简单。

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培养出韩磊这样的孩子;每个家长,也不希望遇到韩磊这样的暴徒,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养育我们的孩子呢?敬请关注下期本刊的深度讨论。

心爱的反义词是什么 篇3

心爱反义词:

痛恨

心爱的句子

1、所谓成熟,不过是更加能忍耐痛苦罢了。

2、不管你信不信,花心的人往往最痴情,专一的人往往最绝情。

3、我这阵自由的风,倾慕于冰冻时节的雪。夜里,我脱去了秋日的严装,飞舞于无垠的天地间。此时,游子归乡,亲人相聚,恋人相拥,诗人却泪眼依旧。我无情地将雪花散落在天空,就像掠过丝丝细柳,就像诉别你无法挽留的温柔。年华裹腹,我已厌倦喧嚣的人间,思念远方的故乡。

4、单调而沉闷的空气窒息着我幼小的心灵,缠绕着我飞翔的翅膀。

5、青春不过是一种挥霍,我们在一起,我们仿佛无始无终般地在一起。

6、隐藏秘密的一个好方法,就是把它当成玩笑讲给全世界听。

7、同一天的周而复始,若不在哪里留下折痕,说不定会产生错觉。

8、真正你爱的人,其实总惹你生气,你却发觉不了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9、烟对肺不好。咖啡对胃不好。爱情对心脏不好。

10、命运就是这样蹊跷,无法言说,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刚刚好的情感交流,需要得到上天多大的宠爱。

11、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遇见,有些人终究只是你生命的过客。

12、总是在老歌里,我才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温情。流金岁月,配上简单的老歌,也便配上了真实的悲欢。

13、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洗澡一个人睡觉一个人醒来一个人思考一个人纠结一个人过

14、如同一部黑白片在河流的背景下回放着。

15、千年过尽,染透相思的墨迹有增无减,这一生,为你掬满了绝然相守不求相依的凄凉,唯等你温柔回眸的喝彩,便把寂寞宣写成不忍读的诗行。我在菩提树下拨动着三千痴缠,缱倦在角落,耗终了情意,画薄了岁月,把思念舞成了乱章。

16、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你来,我相信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来过。

17、人总有东西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弃的,多么卑微的人生也有美好的坚持。

18、谁与我醉明月,愁在夕阳中。

19、无羁是我自由的毫竹,放荡是我自由的浓墨,我在枝繁华叶茂的夏书写不朽而冷暖自知的生命。无邪的生命纯净如水,多欲的生命邪恶如魔;无忧的生命明亮如月,多愁的生命善感如诗;朴素的生命平淡无奇,却无比的自由快乐;绚丽的生命多彩多姿,却空灵而寂寞。韶光易逝,世事无常。年轮不在深浅,而在于超乎名利世俗的意义。

20、他们说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其实珍惜后的失去最痛。

21、我记忆中童年的太阳已经从记忆的洞穴和幽谷上沉落。

22、感情,是用来维持的,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不是用来伤害的。

23、在一个个五光十色的希望肥皂泡中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

24、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紧握在手里,只会弄痛自己。

25、路灯和我之间,究竟谁是谁的过客,谁是谁生命的点缀。

26、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静,在离群索居,无伴独处中思索,追求创造,高瞻远瞩,洞幽烛微。

27、如果有一天你把我弄丢了,那我就永远让你找不到我。

28、人们常常被一句“以后怎么办”给吓退了。以后那么长,不是想出来的,是过出来的。

29、总有些事,管你愿不愿意,它都要发生,你只能接受;总有些东西,管你躲不躲避,它都要来临,你只能面对。

30、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故事中漂流,像一根草屑。

31、原谅我凌乱的文字,原谅我破碎的时光。

32、而月伴残云这种凋零的美丽,却时时刻刻地提醒着自己,纵使我对你的情不在乎这朝朝暮暮所短暂相拥的点点滴滴,可当时过境迁,那秋风卷落叶后,不完整的物是人非,如今却叫自己怎个悔多情,愁满身!

33、感谢上天让我孤单,忍受灵魂的磨难。

34、平庸,使人走漫长的路。

35、很多时候,你不说,我也不说,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想着想着就算了。

36、人生有的时候真的很讽刺,动情的时候,花开的时候却总在那时的彼岸,曾经碾转在梅园的路口,希望看见你回首凝望,我不回头怕你看见含着泪的眼,却不知道,一转身过去的,可能真的是一辈子!你离开的时候,我没有哭,我不忍把这份美好用泪水来消失殆尽。

37、你在雨中行走,你从不打伞;你有自己的天空,它从不下雨。

38、渐渐的,终不再为凡尘里的俗事惆怅,不再为寂寞而心伤,也不再放不下人世情长,更不会飞蛾扑火地去爱个痴狂,爱到光芒万丈。

39、在乎和伤心似乎是一个不分离的组合,在乎多了,伤的自然就多了。

40、有些人,有些事,拿着不放,为难的是自己,受伤的还是自己,何必呢!

41、因为爱字,所以放任,因为放任,所以成全。

42、我的少年的日子是寂寞的,寂寞的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心冷,只有单调的影子与我一起看流岚,听松风,闻花香。

43、在这世间,有些路是非要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

44、我一直以为最糟糕的情况是你离开我,其实最令我难过的,是你不快乐。

45、有些人想想就算了,别去找了,说不定他早把你忘了。

46、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光芒与堕落,看见时光在闪回,像蝴蝶一样冷艳。

47、也许曲终人散之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旋律最好的时候,感谢上天让我们是在一起的。

48、我现在只能做的,便是以一段拙劣的文字来祭奠我那段流逝的岁月。

49、比要怪别人对你冷淡,是你在他心里什么都不算。

50、当你想起旅途中某次惊艳,那个转身而去的女子其实早已老去。只有记忆像雾一样停留,而流逝的时间,就是那个远去的女子。

51、随着时间的围困,我的步伐越来越沉重缓慢,时间仿佛把我逼到了死角,让我陷入了绝地,我无力挽回些什么,只有忍着痛,步履维艰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52、与卿别离后,相去再无归。卿莫舞,脉脉情深何人诉?如果不曾偶遇,我是否可以将快乐延续,将悲伤抛弃?只是你我真的曾经相遇,在一个寒冷而温情的季节。

53、以相思为砚!以深爱为墨!以眷恋似水!浓妆铅华红袖如练在一室的清辉下翩然炫舞,一挥一炫,舞尽了不能凄诉的想念!舞尽了长长时日来的的眷恋!舞尽了繁华花过寂的悲凉祈盼!力竭墨尽后的苍白笔划,弯弯曲曲,一如我颠沛流离的不舍追随。

54、所谓的假如,所谓的如果,也只是自欺欺人!

55、在我们懵懂的时候,总会有这么个人,让我们为他犯贱很多年。

56、谁的指间滑过了千年的时光,谁在反反复复中追问可曾遗忘,我等你用尽了我所有的哀伤,而你眼中却有我所不懂的凄凉。

57、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58、其实有人扮演别人时,不自觉表露的正是自己。

59、一个秋风萧瑟的寒夜,当天边那弯孤独徘徊的月儿轻轻告诉了我该如何描绘心中最美的风景之后,我便不再抱怨为什么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不再感叹生命的尽头总是轻烟。

60、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61、那段岁月,无论从何种角度读你,你都完美无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象的画笔填满。

62、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时一针一线,拆除时只需轻轻一拉。

63、有些伤害,就如同用刀子在脚上划了一道口,每走一步都撕心裂肺的痛!

64、诺言的“诺”,和誓言的“誓”字一样,都是有口无心。

65、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66、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徐志摩)

67、有些事不要傻傻的等待,因为你想等待的结局是美好的,但真实的结局却是个悲剧。

68、许多人在独处的时候从来不笑,我想如果一个人独处时不笑,他的内心生活一定比较贫乏。

69、一个人,一个夜,一首歌,一段情,忘不掉,就怀念!

70、偶尔,我一个人站在黄昏的荒野,代替你主持夕阳的葬礼。

71、童年,只有再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份完美。

72、有时候不是爱太过懦弱,而是爱太过珍贵,所以才没有轻易的脱口而出。

73、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

74、你会不会每次都那么高兴的找你喜欢的人聊天,是以失望结尾。

75、世上是否真的有这样的奇迹,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两个人,一辈子。

76、我匍匐了一百年,微笑着焚烧了一百年,只等待与你灰飞湮灭的重逢,因为你的快乐,是我生命里全部的信仰。

77、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

78、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79、云一样的思绪,飘过来又飘过去,最终还是落在我的手掌上。绚丽如霓霞,哀怨如晨雾。我看得清你,你看得清我,我们在同一地平线,做着不同的梦,我的梦白如花朵,你的梦红如晚霞。

80、如果不爱我,请放开我的手,我可以拥有更好的。

81、爱得不够,才借口多多。

82、在某个安静时分,因为一句话,一首歌,一个背影,又清晰的跃于记忆力,就好像记忆的茵梦湖粼粼的湖水,波光潋滟里出现一朵绝美的白莲,夜你的清香引我过桥,你想啊,纵使你睡过去了,你的剪影仍在我的眼眸中绽放……

83、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84、爱一个人就是一边怨恨他一边思念他,一边贬低他一边憧憬他。

85、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里,也许还更好,等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故事。

86、我感觉我生命中的某些东西,也在沿着轨道静静地行驶。

87、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你去不到的地方;得不到的东西;爱不到的人。

88、怎可能在拥有爱情的同时又拒绝受伤,别忘了,丘比特射出的是箭,不是玫瑰。

89、爱情是一场梦而我总是睡过头。

90、有时候,你爱上的那个人,是会完全打破你一直以来的标准。从世俗的眼光看来,他也许不是那么标准;然而,乍然相逢的一刻,他翩翩的身影却在你眼里开出了翻翻腾腾的花。突然之间,世间的标准都可以抛弃。他凌驾了一切的标准。

91、你要爱的,不是童话中的白马王子,而是现实中能陪着你走过风风雨雨的那个男人。

92、佛说: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前世,不知道需我几许的凝望才换来你一次深情的回眸,能与你今生执手与共。在相遇的那一刻,我的世界就已轰然倒塌,若是,我落落而舞的身姿,在你回眸的凝视中如同蝶舞,注定飞不出你收拢的掌心,我便微颦妆容,扬着嘴角妩媚凌人的弧度,蘸一点墨香,轻挽水袖,铺一纸素笺,在给你的诗文中自此沉沦,没了归途……

93、一个人回复你的速度和在乎你的程度成正比。

94、当有一天你走出人生的迷茫,在夕阳下回首,你身后那串歪歪斜斜,磕磕绊绊的步履,便构成了你生命年轮中极珍贵的一瞥,时刻回想起来都会令自己无限感动和无限欣慰,铭刻心中挥之不去。

95、我见过千万人,像你的发,像你的眼,却都不是你的脸。

96、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淀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也正是因为有了思念,才有了久别重逢的欢畅,才有了意外邂逅的惊喜,才有了亲友相聚时的举杯庆祝。

97、有一种爱,就是像我对你这样,远远地,用一点微弱的想象,张望。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这么多年我都不知道,我是在用想象维持对你的爱情,还是在用你维持想象的能力。

98、喜欢一个人是犯贱的开始。

99、当一个人喜欢孩子的时候,他便已不再是孩子。

豁达的反义词是什么 篇4

豁达的反义词是什么

豁达的反义词:狭隘:狭窄;

豁达的意思:心胸开阔,性格开朗

臃肿的反义词是什么 篇5

32 由多国政府组成的机构有时能膨胀到臃肿不堪的地步,但却不能缩减到适于驾驭的程度。

33 我个人认为鲁伊兹去皇马的可能性不大,阵容将会显得过于臃肿,而何塞又喜欢控制阵容人数。

34 他的双眼神采奕奕,变化莫测,肥大的鼻子下骨朵着一张美丽而丰满的小嘴,两扇又白又胖的耳朵,大耳朵垂子像火鸡的肉冠子一样沉重又臃肿。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男人脸,当然也没见过这样的女人脸。莫言

35 我们一定要彻底改变这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

36 当然,这和春晚“大而全”的思想不谋而合,大而全但不臃肿,不能朝“纵向”发展只得“横向”扩容。

37 不建立这个制度,我们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以及青年人上不来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38 脱去冬日的臃肿,换上春天的轻松。沐浴温暖的春风,我们一起去踏青。湖水全是朦胧,杨柳岸也是风景。我们开着玩笑,花儿开着芬芳,心情像小鸟一样飞翔。立春快乐,轻松生活!

39 你可以在你的手机上运行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即便是XMPP这样臃肿的协议算下来其成本也只是短信费用的一部分。

40 随着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的高等院校出现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巨人症”。

41 他认为,美国因为官僚作风、好讼和过度监管变得臃肿起来,已经不是整个世界的最佳经商地点。

42 冬天最讨厌什么:1.早上从暖暖的被窝爬出来;2.用很凉的水刷牙和洗脸;3.穿得很臃肿;4.浴室冲澡冷得发抖;5.只要是出门就不喜欢;6.骑车去上课或上班;7.洗衣服;8.很干燥必须大量喝水不停上厕所;9.手脚一直冰凉;10.冬天神马都讨厌!

43 小雪到来雪花降,大江南北穿银装。枝头白花风中撒,气温下降鸟兽藏。快快换上厚冬装,莫嫌臃肿难见光。身体健康第一样,幸福生活更绵长。小雪了,记得添衣哦!

44 小满到来气温高,臃肿衣裳都脱掉。女孩身材多么好,穿上花裙更妖娆。男生短裤和单衣,更显健康和潇洒。男男女女开心笑,花前月下热情高。祝你小满时节生活好,爱情事业都来到!

45 为了减少臃肿,在粘合前把厚粘合衬的省道与缝份去掉,然后将衬布粘合到面料上。

46 北风呼啸,思念春的温柔;臃肿厚重,怀念夏的赤裸;雪花飞舞,想念秋的多彩;炉火燃烧,享受冬的爱恋。寒冬到了,请添衣保暖!

47 这里既无机构臃肿现象,也无人浮于事之虞.

48 民主党几位大佬都表示支持菅直人,菅直人是个快嘴的政治老手,在与臃肿的日本官僚体系的斗争中赢得声誉。

49 黑色不透光的紧身裤从不过时,为保暖可以穿隐形长筒袜,以免腿部显得臃肿。

50 你还在为些许小事愁容满面吗?你还在为事业挫折而捶胸顿足吗?你还在为智貌平凡而苦恼吗?面目狰狞的凤姐出名了、体态臃肿的芙蓉姐姐走红了、就连犀利哥都广为人知,你还有不成功的。

51 最后,UML工具通常都是复杂而又重量级的,通常被“真正的”开发人员认为是“臃肿的软件”或者“绘图工具”。

52 PC制造商现在极大地减少了给他们的设备安装臃肿软件的做法。

53 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却还是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于作战。

54 最坏不过的罪恶,就是指斥他人的罪恶:因为你自己也曾经是一个放纵你的.的浪子;你要把你那身因为你的荒唐而长起来的臃肿的脓疮、溃烂的恶病,向全世界播散。莎士比亚

55 印度臃肿的官僚机构致使这个国家对表格的喜欢可以用狂热来形容,入境登记表上要回答八百多个问题。许崧

56 德川家康是幕府时代最有权势的将军,但是一个体型臃肿,长着一张浣熊脸,把敌人的头颅挂在自己脚上的男人,很难让人把他与公众的崇拜对象联系起来。

57 看似经常臃肿的土黄外衣下其实隐藏着一件防弹背心,蓬松的女士发型和松糕鞋是用来提升其“小可爱裁者”身材形象的。

58 这些推广移动电视、足球游戏、位置搜索和游戏的应用程序是新类型的臃肿软件,在PC界又称垃圾软件。

59 天冷了,多穿衣是为了不哆嗦,哆哆嗦嗦就像帕金森;天冷了,少穿衣是为了不臃肿,臃臃肿肿就像大狗熊;天冷了,不穿衣,会怎么样呢?肯定会感冒呗。

贵宾客户为什么愤怒 篇6

从小就为自已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入了营销行后,偶尔一天,在报上看到下面一段话,我陷入了沉思。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并不一定源自卫星上天、成功试爆原子弹等,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这个国家中家家户户用的马桶是否漏水,雨伞是否开启、闭合自如,如同严谨的工业设计一样。

言论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重要人物之口。就是这句话摧毁了我刚刚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因为,我对马桶漏水、雨伞用一次就坏有着深刻的体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竟然以如此细微的、具体的事情展现在我的身边。

竞争在看不见处弥漫,在不可触摸处感知,在细枝末节上被“放大”,在被身边的小事以一种习以为常的形式轮番显示。

中国移动:贵宾的愤怒

时间:2006年4月22日,13:10

地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航贵宾休息室

人物:李承发(移动客户),周蓉蓉(贵宾室当班经理)

事件回放——

周蓉蓉:您好,先生,这里是国航贵宾室,您能否出示一下您的国航知音卡?

李承发:我没有国航知音卡,我是移动的金卡会员,可以吗?

周蓉蓉:当然可以,能让我登记一下吗?

李承发:哎哟,我这卡怎么找不到了(边说边翻找口袋)。

周蓉蓉:没有关系,你还记得卡号吗?您告诉我卡号也可以。

李承发:我怎么记得这卡号呢,挺长的,你等一下,我给移动打个电话。

周蓉蓉:好的。要是没有卡号证明您是移动金卡的用户,在此休息是要收费的,50元一位。

李承发:我肯定有,我都有移动金卡8年了,你稍等,我这就问来。(边说边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喂!我是你们的金卡会员,你能帮我查一下我的金卡号吗?对,你看我的电话显示应该可以看到我是金卡会员了吧。好的……(重播电话)喂,刚才说给转到客服,怎么断了。我就是要一下我的金卡号嘛。什么?不能查到?你能看到我的电话号码吗?那为什么不能查到呢?今天是周末?不会的,数据库中肯定有我的卡号。那好,你给我转你们的客服经理。

喂,对,我就是要我的金卡卡号。对,我在机场,贵宾室只要卡号就可以了。什么?(音量提高,贵宾室内的人都在看他)为什么不能查,那我要投诉,好,你转给投诉部门。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多长时间,10分钟?你打回来?好,我等着。

大约30分钟过去,周蓉蓉走到李先生面前,先生,您的卡号有了吗?要不,您就先交50,您知道卡号后,我退给您。李承发看表,你等一下,一会儿我过来给你。再次拨打号码。

李承发:喂! (声音明显比刚才还要大)都30分钟了,刚才不是说10分钟回话吗?我怎么知道刚才是谁说的?你能否看到我的手机号码?好,对,从数据库中查看一下我的金卡号码,对,告诉我号码!什么?我就是机主,你不能告诉我是什么意思?那找你们当班经理!刚才他还在呢,还接通了呢。出去了,你们移动怎么了,我都是金卡用户8年了,你们这是什么服务呀?我就是机主,好,你等一下,(从钱包中拿出身份证)我的身份证号码是101110195809267893,我叫李承发,我现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航的贵宾室,对,我是没有知音卡,但是,我有你们移动的金卡,人家都说了,只要告诉号码就可以了。什么意思?要我本人到柜台领取?我在成都,不在北京!等一下,我问你,你知道不知道我的金卡号码?好,你等着。

(此时,李承发起身走到贵宾室接待柜台前,将手机递给周蓉蓉)周蓉蓉:对,就说号码就可以了。我拿一下笔,您说,(边记录,边核对)我重复一遍,最后4个号码是4798,好的。(将电话递给李承发)喂!怎么又挂了。

周蓉蓉:我已经记了您的号码。李承发:怎么有这种事情?不告诉我号码告诉你,你看一下,可以查到我吗?

周蓉蓉:这里的服务器坏了,无法查,不过您等一下,我们可以通过总控室查。您可以休息了。这里的事情我们来解决,如果还是查不到,我们再来找您。

事件到此告一段落,时间是14:06。

关键时刻

步入21世纪,竞争的要点在服务上体现得更加明显,那些领先的工业文明的国家以《关键时刻》来定义竞争力。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北欧航空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总裁借用了中国的这句古语,但是,用他们西方的话来说,就是《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特指人与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有15秒的接触,这个接触决定着人的心情和感受,这个感受又决定着这个企业的发展,从而决定着竞争力。15秒的接触都是通过行为构成的,企业一线接触到消费者的企业员工的行为最终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一家航空公司每年有5000万个15秒,就是5000万个关键时刻,通过控制一线员工面对客户的表现,彻底改善这5000万个关键时刻导致的印象。关键时刻是一种工业文明的意志展现。

2006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将营销重点放到了降低离网客户数量的指标上,他们分别给自己的全年指标都是将离网客户数降低到一个个位百分数,也就是降低到10%以下。

从本专栏7(上)发表的客户导向的营销布局表格(见表1),可以看到,对于S类客户,从接触点开始控制是最主要的营销干预,也是控制现有客户通过恶劣的接触点发展为痛恨的态度,从而做出离网的决定,最有效的营销干预就是在接触点就展开,也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关键时刻。

在成都双流机场,移动用户李承发的体验就是一个前后将近一个小时的关键时刻。虽然,这个客户可能不会离网,因为,离网更换号码是一个较大的转移成本,但是,一旦信息产业部对通信运营商的要求生效以后,就是转移用户可以不必更换号码,这个客户不愤然离去才怪呢!

移动客户李承发的遭遇让他会不会产生这种感觉,付了进豪华洗手间的费用,结果却发现没有手纸,遇到此事,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情绪?

不仅通信企业的用户需要通过控制消费者的行为来提高工业文明的竞争力,金融领域,比如银行、保险都是拥有大量用户的企业,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就是降低转移用户的比率,而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布局图表中(表1),四个营销步骤就是从行为的视角来影响营销的过程的。从行为的角度来看,对移动客户李承发的那个“关键时刻”,我

们不禁生出许多思考:

1.客户第一次等待客户经理时,为什么会断线?

2.客户等待了10分钟,为什么没能在承诺时间内返回电话?

3.客户的这一次体验,会在他内心留下什么认知?

4.该客户会离网吗?该客户会思考垄断行业的事情吗?该客户会满意吗?

5.该客户的这个体验会告知别人吗?当时,贵宾室中有14个人,几乎全部都听到了这个客户对着手机叫嚷和咆哮的声音,其他的人会如何评价这个客户?如何评价移动运营商?如何看待什么是服务?

招商银行一幕:假如您是客户

有趣的是,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关键时刻,如下:

时间:2006年4月30日,16:58

地点:招商银行东方广场营业厅

人物:吴晓慧(客户),蓝天(窗口服务员,这个服务员的真实名字就是蓝天)

事件回放——

吴晓慧将取款单递进窗口,蓝天接过看了一眼,目光立刻看着吴晓慧确认说:您要取4000元对吗?

吴晓慧:对,然后将80元打入这个账号,其余的现金我取走(递人存款清单)。

蓝天:好的,80元打人这个账号,您取走3920元,对吗?

吴晓慧:是的,您能给我200元的10元面值的纸币吗?

蓝天边打开自己的收银抽屉,边说:可以!哦,我这里没有那么多的10元纸币了,只有8张,您看50的纸币行吗?

吴晓慧:没有啦?那也行吧。

蓝天按照标准流程处理着取款的手续,将拿出来的百元面值的纸币放到点钞机中,并指着点钞机上的显示屏说:您可以看到点出来的面值。点出39张后,将两张放回抽屉,拿出8张10元纸币,然后,拿出两张50元纸币,又拿了两张20元纸币,面对着吴晓慧说:我这里实在是没有您需要的10元纸币了,我可以问一下同事,您还是希望都是10元的纸币,对吗?

吴晓慧答最好都是10元的,谢谢你了。

蓝天说:不用谢。边转身面对同事,你那里还有10元的纸币吗?我要14张。递出自己手中的两张50元,两张20元,然后拿回一叠10元纸币,立刻放到点钞机中,核对无误后,再次将百元的放人点钞机中,再次用手清点一遍,然后抬头问:您要信封吗?取出一共取出4000元,存入账户80元,还有3920元,这是3700,一百的,这是22张10元的,这是信封。谢谢您。(过程中,吴晓慧签字取款,签字存入的动作省略。)

吴晓慧:麻烦你了。谢谢! (结束时间:17:06。)

关键时刻

1.客户已经可以接受不一定是10元的面值后,蓝天仍然做了一次努力,其实,她即使不做任何努力,客户也不会抱怨的,她为什么要做?

2.听到客户取款要求后,重复一遍是为什么,作为客户来说,有什么心理感受?

3.在结束这次服务之前,再次重复一遍金额数目有什么用途,客户心理感受如何?

本专栏7期的《娃哈哈:摸着石头过不了河》一文图表“客户导向的营销布局”(表1)中针对S客户的四个过程,都有详细的提示要点。而这些要点的核心细节就是企业员工每天的行为,他们的行为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无数个影响企业长久发展,以及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时刻。

紧张的反义词是什么? 篇7

【解释】

紧张的意思

(1) [nervous]∶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

神情紧张

(2) [tense]∶激烈;紧迫

紧张气氛

(3) [tight]∶供应不充分,难于应付

货源紧张

词语出处

(1).精神处于极度兴奋不安的状态。 茅盾 《色盲》五:“现在紧张的网在他心上撤去了,他不自觉地放慢了脚步,像赏鉴什么似的踱着。” 曹禺 《雷雨》第三幕:“屋内沉默而紧张。”

(2).形势激烈或紧迫。 朱德 《游南泥湾》诗:“战局虽紧张,休养不可少。” 巴金 《怀念萧珊》四:“在抗 日 战争紧张的时期……我们从 广东 到 广西 ,从 昆明 到 桂林 ,从 金华 到 温州 。”

(3).经济拮据;供应不足。如:我们厂最近经济比较紧张。

紧张的近义词:

特殊背后是愤怒 篇8

广西天等县最近举行了一场“副厅级乒乓球赛”,由于参赛选手被锁定在“副厅级以上干部”,有意无意又给网民们增添了一项可以质疑和声讨的话题。当地政府回应还是很及时的,称政府没花纳税人一分钱。赛事经费是当地天富商业广场赞助的,一共20万元。

政府是撇清了,但人们关注的不光是费用由谁出,更多的是谁参加,还有就是这家企业凭什么如此大方,背后存不存在猫腻?

一个县举办“副厅级乒乓球赛”,明眼一看就知道,这绝不是局限在一个县域的健身活动。按干部配置制度,县的建制,最高领导就是县级。个别地方高配,充其量也就是书记县长享受个副厅级待遇。天等县既然把赛事框定在“副厅级”,显然是面向全省,广招爱好体育的领导干部们。说起来这是个不错的创意,让公务繁忙的领导们忙里偷闲进行一番体育锻炼,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以便更好地工作。天等县是在做好事哩。

然而,接下来的信息很快就让人茅塞顿开。原来天富商业广场这几年正在搞一个大型的房地产项目。在全国的房地产均处于低位运转的大背景下,天富慷慨出资20万元,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

可以推测,以乒乓球为媒,天富的老总们认识了副厅级领导们,那些热爱体育运动的领导们碍于面子,必会对天富的“心意”有所表示,要么帮着推销,要么干脆动用政府资源给予支持。健身运动变成了互惠运动,性质蜕变。

天富是家企业,为盈利设计些推销方略说起来无可非议,但会引起如此强烈反弹,或许始料未及。其实问题不复杂,就是因为划定了一个特殊的圈子。

现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在有形无形地构筑特殊阶层和特殊待遇的圈子。特供烟、特供酒、特供菜、特供米应运而出,堂而皇之地游走在正常的商业流通渠道之外。从在职工食堂里设立领导膳食单间,供应与普通职工不一样的饭菜,到领取超规定的各种补贴,分配超面积的住房,配置超标准的座驾等等。这些明暗兼有的操作,留给广大员工的除了心理上的不平外,剩下的就是愤恨。这种怨气随着时间的积累,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会如同火山进发,立时喷射而出。网上不断出现的揭露一些地方和单位少数领导,无度挥霍公款,大量占有国有资产的帖子,实际上就是这种愤怒的变相宣泄。

现实中有些领导确实做得太出格,太招摇。有的办公室装修得如同宫殿般豪华,房间不光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还饲养着供观赏的各种进口鱼类,那些悠闲自得游来游去的鱼儿,一条的价格足够一个工人三五年的工资。上百万的红木办公家具,不知是在炫耀财富,还是在昭示权威?名为谈业务联络关系,实为自己享乐。

苏联曾分等级建立了许多特供商店,位高权重的官员们不但领取高额工资补贴,还在特供商店低价购买市场上见不到或很少见到但价格昂贵的商品。至于豪华的度假别墅更是官员们享受的特权。当时,按照级别在莫斯科周围建立了许多特殊的别墅区,专供领导人享用。特殊的权利萌生出的特殊的待遇,让人民群众自然而然的与领导者产生了隔阂和距离。上世纪80年代末,一声呐喊,苏联顿时烟消云散。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的革命堡垒,虽经历了72年的风雨历程,但还是最终倒塌了。究其原因,特殊阶层的建立和愈演愈烈所带来的怨恨,是不可忽视的导火索。

不管是自创还是别人营造,特殊阶层和特殊待遇所带来的结局只能是惹起更多人的反感和愤怒。天等县的乒乓球赛就是最好的例证,足以举一反三。

激烈的反义词是什么 篇9

【词名】激烈

【英文】violent

【拼音】jī li

【近义词】猛烈、激动、强烈

【基本解释】

(1) 剧烈.激烈争辩。

(2) 声音高亢激昂;激越。

激烈的演说。

【引证解释】

1. 激越高亢。

《文选·苏武之二》:“长歌正激烈,心中怆以摧。” 吕延济 注:“激烈,声高也。” 唐 李白《拟古》诗之二:“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明 刘基 《为詹同文题》诗:“君歌曲终响未终,我歌激烈留征鸿。”《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其声激烈雄壮,众莫不瞋目奋励,有如临敌。”

2. 激昂慷慨。

宋 苏舜钦 《代人上申公祝寿》诗:“裴公辞激烈,袁相涕飘零。” 明 胡应麟《诗薮·古体下》:“《易水歌》仅数十言,而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清 朱国汉 《文丞相祠》诗:“厓山激烈原非易,柴市 从容更较难。”

3. 猛烈,剧烈。

唐 何敬 《题吉州龙溪》诗:“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濛溢清沚。” 蔡元培 《世界语联合大会开会词》:“但是人类的联想作用,非常复杂;人类的好胜心,又非常激烈。”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她猛地一惊,似乎停止不跳了的心脏激烈地跳了起来。”

4. 激动。

明 高启《送王推官赴谯阳》诗:“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封神演义》第十七回:“胶鬲闻言,心中甚是激烈。”

5. 急进。

愤怒是一种生活态度 篇10

然而,无论心里模拟了多少次多少种与他对话的场面,都和真实的所闻所见不同。见到他是在北大教学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简朴的黄色棉服和略旧的球鞋与普通的老人无异,一双爱紧蹙的浓眉和炯炯有神的双眼却让人记忆深刻。采访刚开始,郑也夫便开始“批判”,从寄宿教师家庭到乡村学校迎检过程,从北大自主招生到为奥数殉葬的北大人,直戳我国当前教育的各种弊端。一番交谈下来,记者真正见识到了这位朴素老人内心深处的“愤怒”,无怪乎媒体给予他“老愤青”的名头。

相比郑也夫而言,我们的“愤怒”只能称为“生气”,因为从时间上来说是短暂的,其程度也到不了那么高。那么为何郑也夫能够“将愤怒进行到底”呢?这恐怕要追溯到他的青年时期。1968年,“文革”后期,十八岁的郑也夫从北京八中毕业,奔赴北大荒当了知青。

八年半的知青生涯让他在与生俱来的“批判”精神中逐步成长。直到从北大荒回京到其后的三十九年,他先后在十个单位学习、工作过,平均每个单位不足四年。而让他“逃亡”的原因是“厌恶游戏规则”的肮脏,在他看来,搞研究申请课题经费、死板的晋升规则等等一切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滋生“不公平”的温床。

如果说第一次采访让我了解到他保持“愤怒”背后的故事,第二次采访才真正见识到了他的“杠头”。在补充采访时,他直言“不行,甭管你是什么大媒体,我们电话说个十几分钟就行”。

上一篇:《机械制图教案》第25讲下一篇:人力资源的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