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交流教案高中(精选11篇)
信息交流教案高中 篇1
信息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了解信息交流的意义;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学难点: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你关注过这些吗?你了解古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吗?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去了解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是怎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师活动:观看3段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视频中都有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2.日常生活中你用到过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3.你都是用它们来干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新课
探究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看看这组材料向我们介绍了古人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1:《烽火戏诸侯》中介绍了可以用“烽火”来传递信息。
生2:《“我们胜利了”》介绍了可以用“长跑”来传递信息。生3:《装在瓶子里的信》介绍了可以用“漂流瓶”来传递信息。„„ 师: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生1:“信使”。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信使”,也就是《“我们胜利了”》所说的用 “长跑”来传递信息。生2:用“响箭”传递,我从网上查到的。
生3:用“信鸽”,我听爸爸说过“飞鸽传书”的故事。生4:孔明灯,我从书上看到的。
走进现代信息时代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搜集到了这么多关于古人传递信息的资料,我相信还会有一些方式是我们没有发现的,希望以后大家留心这方面的信息。接着让我们走进现代信息时代,说说从阅读材料《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中你了解到现代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生:信件、报刊。
师:这些都是依靠于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生:电报、电话。生:网络。
师:除了阅读材料中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现代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有短信。生:广播、电视。
生:有亲眼看到的,听到的。„„
教师:网络提供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呢? 学生:QQ,聊天室,博客,校内网,微博,论坛等等。
教师:论坛上的一个帖子,网络创意公司月薪5000招聘高考作文零分考生,学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 教师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如何做一个文明网民。知识扩展:
教师推荐教育在线网站。简单介绍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由于教材编排未考虑到零起点的情况,而在教学过程,班级中存在大量零起点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不少的讲授内容,解决掉学生零起点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网络信息交流的掌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实践的时候采用分组活动,将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实现互帮互学,基本解决了学生差异的问题。关于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民,是一个重点,同时更是一个难点。如果采用简单的教条式教学,生搬硬套地灌输,效果不会很好。在课堂教学中考虑以具体现象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统一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使学生实践了网络交流的基本操作,又引导学生形成了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做到了两全其美。
由于本课添加了部分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在最后部分又采用了学生讨论的形式,因此教学的时间和节奏上就比较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适当的取舍,否则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信息交流教案高中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交流
一、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交流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认识不清. 教师不革除应试教育的模式, 不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在灌输的基础上, 只是一种浅层次的“伪互动”, 缺乏教学实效. 如几何画板可以快速绘制函数图象, 让学生自主观察图象、探索规律、归纳结论, 而部分教师在函数教学中, 注重于函数图象的呈现, 剥夺了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 导致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受到限制.
2. 教学条件不足. 近年来各校提高了教育的投入, 现代化教育设备得到了普及, 但是资源库的建设明显不足, 呈现“有路无车”的状况, 特别是积件资源有待开发. 由于PPT软件具有易操作的特点, 深受教师的青睐, 但其表现力差、交互性不强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FLASH课件表现力丰富, 动画效果好, 能实现动态演示的效果; 几何画板能将数、形关系动态直观地演示出来. 由于多数教师FLASH、几何画板等工具缺乏研究, 注重课件的“教”而忽视其“学”的功能, 以致使用这些软件制作课件困难重重.
3. 缺乏交流意识. 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 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合作交流、彼此分享的平台, 学生既可接受, 也可表达、质疑、争辩. 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缺乏交流的意识, 教师开展互动学习也显得无能为力.
二、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构建数学教学有效交流的对策
1. 努力构建信息交流的平台. ( 1) 提高计算机使用技能. 教师要针对当前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学习, 学会使用office、几何画板软件, 学会运用公式编辑器输入数学符号、编辑各种数学公式. 案例一: 运用Word输入数学表达式. 如, 已知集合A = { x∈N|6/ (4-x) ∈N} ,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2) 搭建交流的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云计算、大容量、翻转课堂的技术的应用,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快捷. 教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掌控课堂的历史,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 可以通过E - mail、QQ、微信、MSN、BBS等进行跨时空交流. 为方便师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搭建交流平台. 如建立班级博客、建立QQ数学群、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数学专栏、申请公共邮箱, 让学生通过这些交流平台彼此分享、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1]. ( 3) 创设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缺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习惯, 没有体会其乐趣. 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 切中要害, 引人深思,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案例二: 已知数列{ an} 中, an= | 12 - n | , 求其前n项和Sn. 教者让学生操作几何画板, 观察数列前12项, 发现有何特点? 从第12项开始, 数形有何特点?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 掌握了分类的标准以用分类讨论问题的方法. ( 4) 开展成果展示. 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成果交流, 让大家共同分享好的资源、好的试题、好的解题方法, 能开阔思路,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2. 着力培养学生交流的意识. ( 1) 掌握交流的方向. 部分教师对上网缺乏认识, 也缺少必要的示范和监督, 而一些学生没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上网成为娱乐消遣的方式, 导致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上网就是“不学无术”, 白白浪费时间. 家长、教师要对孩子上网加以引导, 让他们会用网络、善用网络, 运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服务, 要掌握运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料, 还要运用几何画板等软件探索问题. ( 2) 加强示范与引领.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在数学交流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教师要在教学各环节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有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展示资源, 引领学生主动发现; 呈现过程, 引领学生提出问题; 动手探究, 学生主动验证猜想. 学生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掌握概念、探寻规律, 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2]. ( 3) 把握交流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能揭示问题的本质, 再现结论的发生、发展过程, 让数学知识返璞归真; 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不是由“人灌”变为“机灌”, 要摆脱接受、模仿学习的困境, 引导学生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创造”, 从而实现主动的探索意识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意识.
3. 立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1) 立足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发展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 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化静为动, 让学生在图形的变化之中掌握运动规律, 发现其潜在的本质问题. ( 2) 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 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方法的应用都离不开学生的刻苦钻研, 教师要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借助几何画板等工具巧妙化解, 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和广阔性. ( 3) 立足于资源的共享. 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交流优势, 构建快捷的交流平台, 共同分享解题方法、数学思路、优秀学件、解决策略等资源, 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子, 程珊珊, 刘锲.网络双向交流的工具[J].信息技术与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信息交流教案高中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展示 交流 合作 反思
青州二中开展“BCA”教学模式以来,信息技术课堂也在不断地以新颖、适合学生的形式变化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交流环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体会到了挖掘自身潜力的快乐。那么如何让学生更积极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展示交流,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为此也做了不少的尝试,下面我就这一环节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一、注重展示交流环境的创设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还是课堂教学。但是在课堂进行展示交流的时候,学生却始终存在很大的顾虑:怕展示时出错,怕讲的不够好,怕被学生笑话。那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机房这片领地,把单纯的展示交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扩展出去,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探究,大胆的展示自己。最终让学生明白,课堂展示是允许他们犯错的,要勇敢的向自己挑战,在纠错中让自己成长,并鼓励学生要大胆的展示自己,哪怕是讲错了,也没关系,对于这种勇敢展示的精神,我们也会给你鼓掌,为你加油,为你喝彩!在学生展示的的比较好的时候,可以给他所在的小组加分,增加他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更加自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同学们一定会放下顾虑,乐于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展示并努力做到更好。
二、注重细节、引导展示的学生开展双边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展示交流环节,我发现有的小组在展示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从课本上找答案,然后把内容读完,而不是对探究结果的展示;有的小组动手能力差,不能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务,更不可能完整的展示。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展示的学生开展双边活动。例如:在学习Flash进行简单二维动画制作的时候,教师设置任务让各个小组合作探究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的特点,各小组之间可以针对探究的问题进行交流并互相提问。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自己从网上下载素材,制作动画并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样同学们在展示的时候才能有底气,才能以更高的热情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注重展示交流的多样化,避免单一性
在高效课堂中展示交流是提升,学生在课堂展示时要避免展示方式太过单一,为了展示而展示。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展示充满热情呢?这样展示交流的多样性就体现出来了。
一堂信息技术课,学生究竟需要对什么进行展示、应该如何去展示,要根据具体的课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定。其中的关键问题则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敢于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展示中,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例如:对课前的预习案进行展示的时候,可以采用组间随机提问的形式,调动各小组学生积极参与展示的积极性;对重难点的探究结果进行展示的时候,可以采用分层展示的形式,先在组内各成员之间进行展示,找出各自的不足,最终确定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答案,然后在组间展示,碰撞思维,补充质疑,建构知识,在此基础上在催生出一些新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把知识点扩大化,当然针对于新的问题也要及时妥善解决。新颖而有效的展示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展示的有效性。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课堂展示形式的预设和指导, 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比如:在小组集体展示的时候有些小组采用演说与表演相结合的形式,有些小组把自己的作品做成ppt借助于投影来展示,都很不错,不一定经要合乎逻辑,老师要肯定学生的做法,鼓励他们大胆的去实践。
四、注重对展示交流的激励性评价,树立学生敢于展示的信心
评价是高效课堂的法宝,要使课堂上学生能够长期的保持“善于交流、勇于展示、敢于质疑”的积极状态,就必须对展示交流的学生做好评价工作。
学生的成长与老师的表扬是分不开的。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表扬和鼓励会让被表扬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勇于展示的热情。学生展示以后,老师不要着急指出学生的遗漏点,当然针对学生展示不全的环节,老师一定要给与补充,但是在这之前,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定要先给展示的学生激励性和鼓励性的评价。比如,有些同学平时上课从来不主动展示,而在今天这堂课上他主动站起来展示自己,我说李强同学很有勇气大家鼓掌表示鼓励,然后说你今天的展示让我和同学们都为你骄傲,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如果能把头抬起来,那么就很完美了,希望你下一堂课能够跟积极主动的参与展示交流。有的学生在展示的时候由于很紧张卡壳了,这时候老师要鼓励他,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的很好的。在讲幻灯片制作的时候我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小组,轮到他们展示了,可是这个小组的同学都他头低下,也不说话,那么我们如何扭转这个尴尬的局面呢?老师相信三组的同学已经完成了你们的任务探究,只是还没想好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出场,想给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没关系我们再等等,一定会看到你们精彩的展示。所以学生们在展示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捉住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给他自信,催他上进,打造我们的高效课堂。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不能自己做主角来包揽评价,要更多的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既注重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也是注重对学生倾听能力检验。通过评价,达到展示交流的目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五、注重展示交流后的反思
展示交流环节之所以能成为课堂的精彩所在,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生成的过程。尽管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预测和设计,但是我们面对的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课堂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措手不及,所以在交流和展示之后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对学生来说要及时反思,一堂课下来,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方法,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相融合,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框架,对老师来说,同样要进行不断地反思,一堂课以后,应该及时的在备课本上记下自己的心得以及上课时的突发情况,或者是上课时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汇总以便日后总结提升。
信息技术促进了交流优秀教案 篇4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如果此刻你在学校有一个特别着急的事情想要告诉你的家人,你会使用什么样的通讯工具呢? 预设:学生:手机
教师:没错、最便捷最快速的方法便是打电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使用到的信息技术,不仅快速而且便捷,还有效地促进了人类的交流和发展。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怎样促进了人类的交流和发展?(板书课题:信息技术促进了交流)。
二、新授
活动
1、新旧信息方式对比:
A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 古代的驿站、烽火台,近代的写信、发电报、电话、电视。B这些信息传递方式有什么弊端呢?
生答:1.信息传递速度慢2信息传递不准确3传递信息量小 C近代有什么信息传递方式呢?生答:手机。微信。互联网等 自从18年贝尔发明了电话,电话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相继电脑电视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师:你们会使用这些工具吗?
生:会打电话,玩微信,看新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活动2:信息技术的神奇
师:网络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大家打开书21页,快速浏览书中内容,了解一下互联网的常识。通过读书你都知道了哪些关于互联网的知识?(一人汇报互联网定义)师:网络犹如一座座无形的桥梁,串联起了千家万户中的千千万万台电脑,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使天各一方的人们不再感到遥远、陌生,人们有了更丰富的资源。
下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参照搜集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学生汇报:(1-15)汇报完。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图片,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交通广播,股票交易中心。转播台。电子眼。我们学校的监控室等等)。
活动3:小小辩论台
教师:同学们,网络好象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一些与网络有关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如:电脑病毒、垃圾邮件、网络诈骗、沉迷网络游戏等。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谁能来说一说? 预设生1:我家的一个邻居由于电脑中了病毒,得找人重做系统去修
理,很麻烦。
预设生2:我知道一个小哥哥,平时沉迷于打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不仅身体变得虚弱,眼睛近视,最后初中还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沉迷于网络游戏很耽误学习。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小泉的故事)
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没错,就如大家所说,网络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那么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下面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左面四排是正方:功大于过 右面四排是反方:过大于功。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准备一下。
小结:同学们,大家所带来的真实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盛宴,让老师大饱耳福,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与弊,电脑网络也有它的好与坏,关键是我们要正确使用网络,扬长避短,利用它好的方面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三、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信息技术促进了交流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
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识计算机网络,从不同行业
来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
化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知识解决身边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观,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知识和发展速度的学习,启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进而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教学流程:
1、情景设计
(1)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亿,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增长率为28.9%”。
(2)从2008年底到2009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半年增长了2,375万个,目前已经达到2.05亿。
(3)三十年来,以太网一直是以10倍速度在发展,从较早的10Mbps,发展到100Mbps,再到1Gbps,再到目前的10Gbps,下一步可能是40Gbps或是100Gbps。
从这三个统计数据让同学们总结出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提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计算机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新课讲授:
2.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通过让同学们浏览新浪网首页的截图,请同学们思考,当你浏览过一个网页之后,是不是别人就不能浏览或不能同时浏览呢?当你们在网上下载一个文件之后,那个文件是不是就消失了,别人就不能再次下载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网络信息可以被无数人浏览,被无数次下载,它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并且共享是计算机最本质的功能。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以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的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这个任务,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经济。对于大型的任务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计算时,但是使用大型计算机的费用非常的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计算任务分给多台普通计算机进行,这样就可以节约计算成本和时间。(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些备份,保证当某个设备出故障时,网络的应用仍能 可靠的运行。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通过观看qq聊天的截图和信封图片,启发让学生用qq聊天、电子邮件与普通邮寄信件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比普通会议与视频会议的区别,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实现通信,让用户不用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和共享信息,还可以快速可靠的进行信息交换和存储,是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启发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总结出信息化又包括“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化的例子中,办公自动化依赖于网络环境下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依赖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来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的系统;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是依赖于网络资源的共享的功能以及信息的方便快速传递的功能,失去这些功能那么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就将会变得很慢,信息将失去它的作用。
根据上述总结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在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方面联系紧密,计算机网络是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谈论实现信息化实际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课堂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课后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篇6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
第三章第四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2、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皮影艺术”这样一个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感官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海宁是盛产皮革的地方,皮革除了用于穿着和饰品之外,也是制作皮影的原材料,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逐渐处于消亡的边缘了。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能有机会与传统艺术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2)新课讲授
①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B、例1:搜索有关皮影艺术的信息
操作:进入搜索引擎,然后在关键词栏目中输入要搜索的内容“皮影艺术”。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对于搜索到的信息,点击相关的“超级链接”就可以查看有关的内容。C、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要了解海宁皮影艺术的发展,应该输入什么关键词?以此培养学生根据搜索的内容来选择适当的关键词。
(提出新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获取资料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过渡到信息的保存)② 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
操作: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在“保存Web页”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网页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文件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B、保存图形
操作:将鼠标指针移动至网页中的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保存图片文件的文件夹,在“文件名”处输入要保存图片的名称,单击“保存”按钮。C、保存文字
操作:以拖动方式选择所需要的文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在word编辑区内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视觉听觉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D、下载文件
操作: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弹出“文件下载”对话框,选择“将该文件保存到磁盘”,单击“确定”(或者,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3)小结
①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② 下载WWW上的信息 A、保存网页 B、保存图形 C、保存文字 D、下载文件(4)教学评价
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辅以教师在学生操作和演示过程中的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标准设计如下:
① 是否掌握了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关键词的确定 ② 是否掌握了网页、图形、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③ 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④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否和同学交换意见,共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
4、信息资源及工具的应用 网络教室(两人一台机器),连接到internet,教学课件
5、教学后记
传递信息交流情感 篇7
一、“沟通”的心理学内涵
20世纪初, 随着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关于社会心理学家专著的出版, 心理学家们开始把目光从个体、个人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转向了个体、群体、人与人与群体的关系研究上。到了70年代, 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的“霍桑效应”的发现, 让人们真正认识到沟通在社会生活的存在及沟通的意义所在。
在心理学中, 沟通被定义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著名心理学家贝克尔对沟通曾做过细致的分析, 他指出, 沟通过程有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背景等七个要素构成。根据沟通的七要素关系,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即信息源把已经确定的教学内容, 借助沟通背景, 通过“信息通道”, 克服沟通障碍, 传送给信息接收者———学生, 双方都在不断调整的同时也都不断把信息回馈给对方, 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 获得情感分享, 进而维持心理平衡, 促进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学活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人际沟通的过程。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采用何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就显得很重要。
二、关于“人际关系三维论”的沟通理论
在众多的沟通理论中, 舒茨的“人际关系三维论”是普遍认可的。他提出,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它具有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在遵循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等原则基础上, 随着自我暴露的不断增加, 及信任度和接纳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加深的。它着重强调, 在人际沟通中, 人有三种最基本的需要, 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的解体。他提出, 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 而后是控制, 最后是情感, 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顺序相反, 先是情感不和, 既而失去控制, 最后难于包容, 导致群体解体。教学活动属于人际沟通的一种, 有其特殊性。首先沟通双方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 不可以调换。其次, 教师是整个沟通过程中相对的信息源, 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师在整个沟通过程中占据沟通的主导地位, 因此教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直接决定教学沟通的进展。
三、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 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 于不同的阶层家长沟通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的确, 和家长沟通不是很容易, 教师如何与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家长做好沟通, 这直接涉及到教育教学效果, 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
(一) 正确评价学生是有效沟通的基本保障
学生经常会犯成绩下降、上学迟到或与同学产生摩擦等错误。但是每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 他们都是家长的希望和寄托。教师与家长接触, 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 切不可一见面就告状, 家长面对老师时已经很紧张了, 深怕孩子表现不好。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讲究方式, 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 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如果学生多次犯错, 在你的教育下还不改, 这就需要和家长商量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先和家长拉拉家常, 谈谈学生在学校表现好的一面, 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成绩, 再逐步提出孩子的缺点, 需要改进的地方, 并强调没有学生是完美的, 有缺点是正常的, 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并帮助他改正。这样使家长听后, 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 感到教师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其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是一致的, 从而做到心理相容, 共同教育学生。
(二) 尊重家长是有效沟通的有力保证
教师一见面就告状, 埋怨数落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 导致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毫无责任, 家长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与教师对着干。家长与学校教育一旦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是极不利于孩子的教育的。事实上, 由于家长和教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其两者之间能互相获得大量的信息, 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由于家长的期待和信任, 教师能获得职业幸福感;家长因为老师的关心而对学校教育产生信赖感, 这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三) 沟通方式影响沟通的有效性
与家长的沟通方式有很多, 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电话、家访、家校通、邮件、家校联系册、家长会、请家长到校等多种不同形式, 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 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例如:有些孩子比较顽皮, 屡教不改, 家长渐渐失去信心, 进而放任不管, 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 鼓励他们对孩子有信心。
我在美国高中的交流生活 篇8
宽松、严谨而又不乏创意的课堂
与中国严肃的课堂不同,美国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可以“顶撞老师”,也就是说,可以在课堂中的任何时刻提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都可以问。
许多人可能会因此误以为在自由宽松的美国课堂上干什么都可以。但事实并非如此,再宽松的课堂都有一定的rules。除非是小组讨论,有的老师对于在课堂上随便讲闲话还是非常介意的,有的课堂也是不允许吃东西的(口香糖除外)。我刚去的时候,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叭啦叭啦听得很头疼,就和旁边的女生传小纸条,结果被老师瞪了好几眼。
美国课堂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课堂上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组活动。平时如此,甚至考试也会这样。如果不是正式的考试,只是小测验的话,老师可能会让同学们分小组动手制作些东西。比如家政课考试的内容可能会是要求你做个煎饼之类的食物。学期末的几何课,老师则会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复习学过的内容。通常,老师会给每四个学生发一套多种颜色的硬纸板,让大家用纸板来制作几何图形,证明一些重要的几何定理。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Mt. Edgecubme High School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Alaska的各个城市,平时如果没有许可是不能离开学校的。尽管如此,我们的生活并不枯燥寂寞,因为学校为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舞会是课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学校会为新生和毕业生举办很正式的舞会,参加的人都要穿礼服去,并要事先挑选好自己的舞伴。同学们会积极地报名,为舞会提前做准备,学习舞步和各种与舞会相关的礼仪,争取在舞会那天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舞会当晚,大厅里流淌着优美的音乐,优雅的女生和帅气的男生翩翩起舞。在跳舞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和别人交换舞伴。即便是不擅长跳舞的同学也喜欢参加舞会,因为在舞会上你完全可以选择不跳舞,而在一旁和周围的人chat,和朋友have fun。舞会总是美国高中生活中一抹美丽的回忆。
课余的时候,除了参加舞会,我们还可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Mt. Edgecubme High School,最独特、最好玩的体育活动莫过于kayaking(划皮艇)。这项活动用的是小型皮艇,一般可以坐两个人。坐在皮艇后面的人负责掌控方向,而坐在前面的则主要负责划桨。在夕阳下kayaking,简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周围是高大雄伟的雪山,海鸥在天空中翱翔,人就在这样的美景中缓缓前行。对于学校的老师来说,kayaking就更不仅仅是一项课余活动了。记得有一次kayaking时,我看到一位老师向很远的地方划走了,当时觉得很奇怪,心想他这是要去哪儿?结果,另外一个老师告诉我们,“He is going home!”原来,在海水环绕的Sitka小镇,人们划着皮艇就能回家,而且一路上风景优美,令人十分放松。Kayaking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连上下班都是一种享受。
除了参加这些活动,我们还会去Sub(编者注:学校里一个活动场所的名字)消遣。在Sub里,你可以看电影、玩桌球、打乒乓球、闲聊等等。在那里,你会结识很多朋友,所以我几乎每天都去。不过,那里的朋友都十分谦虚。记得有次和他们打乒乓球,每个人都说他们打得不怎么样。我听了还超级自信,心想:“哈哈!一会儿让你们尝尝我的厉害,看我怎么杀得你们落花流水!”可一和对方交手,我就暗叫不好。这里真是卧虎藏龙,那些说自己打得不怎么样的人反而超级厉害,我的球基本上都被扣杀了。哎,输得那个惨呀!我问对方:“你这么厉害怎么说自己不行啊?”对方却无奈地耸耸肩,说:“I am not good at it.”我立刻无语。
在Sub玩,不仅能结识到朋友,还可能会有意外收获。有一次,校车停在Sub旁,周围有很多的学生在激动地讨论着什么。我也上前跟着一起瞎聊,结果周围的人聊着聊着都上了校车,还不停地朝着我喊“Come! Come!”我一头雾水,但还是跟着他们上了车。上车后我问他们:“这是要到哪里啊?”可却没人肯告诉我,都只是笑着对我说:“到了你就知道了。”搞得我心里一阵紧张,暗想:“什么?不会吧?难道他们合伙把我给卖了?”很快,校车载着大家来到了Harbor Mountain。大家都下了车开始爬山。既然已经来了,我也只好跟着大家一起走。老实说,当时天已经黑了,周围什么景色也看不太清楚,还有不时从暗处跳出来吓你的男生,气氛十分诡异。但走着走着,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座小木桥,下面还有潺潺的流水声。这时,体育老师突然出现在我身后,大笑着说:“你怎么不问我这是去干什么啊?”我在前面走得累呼呼的,问他:“那我们在干嘛?”“This is an adventure!” 体育老师又开始大笑起来,周围的同学也笑了起来,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那天返回校车的时候,我很累,但是很开心。在国内上学,很少会有这么惊险的经历。想想看,当时天已经黑得差不多了,我们一帮人却在荒郊野外探险,这的确很刺激。但在国内,你很难有机会经历这样的adventure。
难忘的友谊
在这次的交流生活中,我交到了很多朋友。他们都很友好,也很热心。
记得刚到那里的时候,我们不熟悉校园,马上就有热心的女生主动带我们参观学校,还有男生用生涩的中文对我们说着“你好”。初到异国他乡,经常想家,想给家里打电话。可由于我们买的电话卡有问题,没法打电话到中国,大家都很着急,有个女生差点儿都要哭了。同宿舍的Katherin看我们很着急,很大方地把自己的手机借给我们用。要知道她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美国打往中国的国际长途费对她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等我们打完电话,她刚交的电话费就所剩无几了。我不停地对她说:“Thanks a lot! I just don't know what to do without your help.”而她只是微笑着说:“I understand how you feel.”当时那种感动的心情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我的老师Mr. David是我们这个国际交换生项目的发起人,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国,工作十分繁忙。但每当我遇到麻烦去找他时,他总是很乐意帮忙。他偶尔有空会和我们一起boating,每每看到我们盯着浮到海面上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生物时所表现出的惊讶与好奇,都会很认真地对这些生物一一加以介绍和说明。
这次的交流生活有着太多太多值得我一生珍藏、一生回味的时刻。在我要去机场的那个早上,我还没起床,就有其他寝室的女生早早地来道别。大家互相拥抱并留下联系方式,有个叫Donald(和唐老鸭同名哦)的男生还特意赶到机场送行。当时下着雨,很冷,他几乎是跑着赶来机场的,全身都湿透了。他送别时说的那句话简单却让人回味——“Friends do that.”
作者简介:
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篇9
在任务驱动与分组协作中体验和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能够借助网络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碰到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
①掌握各类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②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④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四、教学手段
①网络电脑教室(与Internet相连);
②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③Office、IE浏览器等软件;
④ftp服务器(在教师机架设一台FTP服务器)。
五、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选用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模块强调学生在经历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的策略与方法。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渠道之一,如何借助网络有效地获取信息,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这将为本模块其他内容和选修模块的继续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
本节学习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该部分设置了任务,要求小组协作、借助网络检索自己想获取的信息,初步了解学生的网络检索水平,并通过比较这几种方法的差异性及各自的优缺点,得出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学会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来选择适当的方法。第二部分学习使用搜索引擎,在众多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中,利用搜索引擎使网络信息高效检索成为可能,但是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及搜索引擎的不同使用技巧均会影响检索的结果和效率。该部分设置了搜索小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六、学生分析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高中学生原本应该具备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地区的差异,高一只有少数学生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历史和感性经验,大多数学生对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如家长担心子女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响影学习,排斥子女上网)从未接触信息网络,给课堂的教学实施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分组协作(在新学期第一课已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协作方式,每五位学生为一组),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原动力”。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信息技术应用
头脑风暴
(8分钟)
1.情境导入:同学们,因特网的本质就是一个连接全球的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库。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碰到的多种多样问题可以借助网络来解决!有人形象地说:“信息就在指尖上。”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验证这一说法吧!
2.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大地震和海啸发生核泄漏,这次核泄漏事件引起全世界恐慌,因为核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试试通过网络看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3.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地获取所需信息。
4.上网检索答案。让学生初步感知信息检索的过程,并可以观察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检索水平。利用网络检索信息。
新课学习
(32分钟)1.请学生将信息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在搜索过程记录卡中。
2.整理学生上传的搜索过程记录卡,组织各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对几种网络检索方法的比较,请学生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及各自适用的情况。
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5页表2-7网络信息的检索方法。
4.提出问题:核辐射有哪几种?对身体造成危害的方式相同吗?我们一起借助网络来解决这关系自身安危的问题。
5.在讲解时有意地着重于搜索引擎中关键词的使用。
6.创设活动:在学生对获取网络信息有进一步的了解的基础上,各小组进行搜索小比赛活动:①“搜索引擎”的含义?②核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③如何防止核辐射影响身体?④核电站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呢?
7.任务说明:
①共4道题需要在8分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各小组长要注意分好工。
②统一使用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注意关键词的提取。
③把检索到的信息复制并保存于Word文档中,由组长处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FTP服务器上。
④同学们要为小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加油!加油!
8.观察学生在搜索信息时使用的搜索技巧和存在的不足。
9.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7页表2-10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10.整理各小组上传答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广播,让各小组相互评价,评出优秀的小组。加以表扬肯定!
11.让学生总结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2.强调:①提炼搜索关键词要靠平时的积累;②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③注意逻辑符号的使用;④强制搜索的方法要添加英文双引号。
13.提出问题:人类社会最早的核灾难发生于哪个国家?请同学们想一想,以最快的速度检索问题的准确答案。
14.请刚才被评为优秀的小组选派一位同学为我们演示其操作的方法与过程。1.下载共享区的搜索过程记录卡,填写搜索过程记录卡。
2.分组交流,展开讨论:信息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及选择该方法的理由。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回答问题。
3.阅读课本。
4.每位学生在领到组长分发任务后快速借助网络检索信息。
5.阅读课本。
6.总结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7.为优秀的小组竖起大母指,说你们好棒!
8.观察同学的学习效果。1.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交流讨论,提升学生对信息检索的感知。
2.进一步明晰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促使学生对信息的检索方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兴趣是的老师,压力是最棒的动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意识和时间观念,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进一步体验搜索引擎的效率。
4.实践出真知,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归纳与整理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
5.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可以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对待事物公平公正的评价态度。1.通过FTP服务器收集搜索过程记录卡。
2.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整理后的搜索过程记录卡。
3.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边演示边讲解几种检索方法的特点及各自的适用情况。
4.利用网络检索信息。
5.通过FTP服务器收集学生上传答案。
6.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学生所检索到的信息。
7.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广播学生操作的方法和过程。
归纳总结
(3分钟)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利用易思多媒体网络教室演示。
教学延伸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初识Word 篇10
初识Word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窗口,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过程与方法:在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亲自动手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Word的其它功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Word软件的基础,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Word,学会进入与退出,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教法设计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与自主练习相结合 学法指导
应用软件的学习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应用软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扩展学习。
教学程序
一、复习:
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的构成?
二、新课: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Word”。出现Word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这就是Word的快捷方式图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 2.认识Word窗口
师:Word窗口和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练一练;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称。议一议:你能用几种方法关闭“Word”窗口?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学会如何启动Word,并认识窗口的各组成部分。
四、作业
信息交流教案高中 篇11
1.习题展讲交流,一种基于思维呈现的交流
“展讲课”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山西新降中学这些课改名校中已经普遍开展,究其本质,可以说就是一种交流课堂。通过展讲,把学生推到前台,把学生的思维呈现出来,引发同伴质疑交流,从而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等教学目标。
笔者在习题讲评课中较多地采用了“展讲”的形式,一般提前把要展讲的题目安排给一个学习小组(一般是3-5人),让学生课前准备。上课开始,即让小组派代表到前面展讲该题的解答,呈现其思维过程,其他学生听了之后,会受到一些触动和启发,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不同想法和观点。这样在题目分析的呈现中自然实现了一种知识、思维的交流,这比教师直接讲解或引导讲解效果要好!当然这种习题展讲一节课中不宜超过3道题,占时一般不超过半节课,题目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上一点。
2.答案质疑交流,一种基于作品呈现的交流
交流需要某种载体,需要以某种方式呈现,除了基于展讲时的思维呈现外,也可以呈现学生的一些“作品”,对作品进行讨论交流。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学生思维的一种固态的呈现,比如学生所画的概念图、学生的作业、某个题目的答案等。笔者在生物综合题的讲评中经常采用学生答案呈现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交流。一般课前让某个学生把他的某道题的答案抄在黑板上或直接用多媒体呈现其答案,然后让其他学生对的答案进行“评价”,可以指出答案中的错误所在,可以提出其他不同的答案或是自己所不理解的地方,甚或指出答案中的不足。在全班学生对答案的评价、质疑、改进中,答案渐趋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该题的分析也就逐渐明了。
3.问题解答交流,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交流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提出由来已久,指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实现教学目标,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解决的过程亦可贯彻交流的理念,即问题解决不是教师引导下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而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叙述问题解决的方案及结果,其他学生质疑补充。这样问题解决也就成了一个交流的载体,反之,交流会使问题的解决得以深入与完善。比如,高三复习必修二“受精作用”时,把受精作用相关内容设置成如下3个问题:
(1)精卵的特异性结合依赖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上的什么物质?
(2)简述受精作用过程的五阶段。
(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DNA是不是精、卵各提供一半?
教师把这三个问题抛给3个学习小组,约3min后请小组代表陈述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质疑、评价、补充。在这三个问题解决中,学生有各种表现:有学生能熟练地答出后面选修才涉及的受精五阶段;有学生认为染色体、DNA精卵各提供一半;有学生提出了防止多精入卵机制的新问题。总之学生反应较为热烈,较好达成了教学目标。
4.样卷分析交流,一种基于错误反思的交流
学生的错误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作业、检测等中所犯的错误,都是课堂交流的好材料。在试卷讲评中,笔者经常采用样卷分析的方式,即挑选几份样卷,进行扫描或拍照形成电子图片,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把学生的错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交流。
以上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种交流课堂模式,其主要区别是交流载体的不同。除了上述几种基本的模式外,还有其他很多模式,如一个单元之后的知识小结交流、学生总结的最有价值问题交流等,这有待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实践和总结。
比较“交流课堂”与传统的“讲授课堂”,可以发现交流课堂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
传统的课堂主要是师讲生听或者师导生析,课堂中的知识、观点、思维等主要由教师这一主体发出或把控。而在交流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组织、激发和引导的作用,课堂中的观点、思维将主要由学生主体发出,这就使课堂具有了很强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教师难以预期课堂中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观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种开放性对教师的课堂的把控能力、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主体性。
传统讲授课堂的主体偏重于教师,教师主动得讲,学生被动得听。交流课堂中学生则被推到了绝对主体的位置,往往是学生讲、教师听。曾有人这样形容教师,站在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巡回于台上台下的教师是骨干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那么可以这样说,传统课堂教师更多站在讲台上讲授,而交流课堂教师则更多站在讲台下倾听!总之,交流课堂突显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
(3)吸引性。
传统课堂强调教师要讲得精彩,从而吸引学生,但或许,再精彩的教师讲解也抵不上学生展示对全班学生的吸引力。学生与学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当某学生展示了他的观点、思维,其他学生自然会进行自我对照:自己是不是这样想的?自己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这样一种学生之间的吸引力与触动是教师讲解所不能给的,所以交流课堂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听讲效率。
【信息交流教案高中】推荐阅读:
信息的表达与交流教案12-13
信息交流平台10-13
学术信息交流11-28
信息交流与沟通06-04
信息化交流平台09-20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交流09-07
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访谈》教案07-13
积极打造党建信息平台经验交流材料06-08
公安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10-20
办公室信息工作经验交流材料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