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共8篇)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1
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区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XXX市##区人民政府
##区是X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16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个镇,常住人口32.05万人;驻有市党政军机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攀钢、中冶实久等10余家中央企业以及近百家省市属企业。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全省领先、西部一流”的目标,全力推进协调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区(县)排位大幅提升。200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1.04亿元,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0;人均GDP全省排名首位;工业增加值159.1亿元,排全省第2位。
由于历史原因,##区形成了“先工业、后城市”、“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格局,以及远离省会城市的区位劣势,使得##区的社区服务起步晚、基础差。在2007年以前,##区的社区服务还是采用传统服务模式,服务层次底,服务企业规模小,服务资源分布散,产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如何提高社区服务和管理质量,为辖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成为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的难题。在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区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96519社区服务平台”为载体,着力提升 1 社区管理效率,优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一、主要做法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以“大投入快发展”弥补“基础差起步晚”
为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区不断加强对社区的投入力度,借助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整合辖区服务资源,加快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差、起步晚的局面。
一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通过政策推动、财政支持、奖励补助、单位共建、社区自筹等手段,筹资1.5亿元,高标准兴建了10个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兴建、改扩建了49处社区办公房。目前,全区所有社区办公房和服务用地面积全部超过了200平方米,最大的社区面积1400多平方米。
二是搭建服务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绝大部分人口为城市人口,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家庭上网普及率较高的优势,从2007年起累计投入700余万元,搭建了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95519呼叫中心”语音平台、“”网络平台和“”平面资讯三大载体,为居民提高高效、便捷的社区服务。呼叫中心承担接受业务和调配物流配送职责;网站主要进行产品介绍、业务宣传、网上咨询和接收部分网上业务;社区服务超市承担物流配送终端、部门零担仓储以及社区服务站点的职能。
三是整合辖区社区服务资源。##区作为中心城区,全市社区服务业提供商大多在辖区聚集,社区服务行业门类齐全。我们充 2 分抓住这个优势,把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居民自我服务和各类商业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纳入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了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为内容的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一个完整集成的属地化的“5A”式服务(即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通过任何方式(Anyway)均可得到任何服务(Any service)。
(二)利用市场化手段,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运作体系
在平台运作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平台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区参与”的方式,完善平台运作体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一是政府研发、企业投资。在平台建设上,由政府牵头引导,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运营合作商,共同投资建设信息平台。政府投资主要用于软件定制开发、社区设备配备、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平台的硬件建设、线路租用、维修维护和日常运营费用应由运营商投入。
二是政府监管、企业运营。在平台运营上,由政府负责整合部门、社区相关资源,监督管理平台运行。对服务质量高、信誉好的企业给与表彰奖励,对服务质量差、信誉低的企业清理出加盟队伍并在媒体上给与批评,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促进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便利的服务。运营商通过市场运作整合商业服务资源,从中实现盈利,支撑平台的长 3 期发展。
三是社区参与、居民受益。一方面,社区通过信息化平台发布服务信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社区在合理的盈利机制引导下,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业,配合运营商开展商业服务,增加社区可用财力,用于“爱心超市”建设等群众受益的工作。
通过这样的运作模式,将公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真实再现于虚拟的数字世界之中,形成了一个完整集成的电子化政务服务综合体系,为居民提供 “一站式”、“一窗口式”服务。
(三)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拓展社区信息化服务的功能和领域
整个社区服务平台开展的服务有公共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公众服务三大类。
第一,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对社区工作人进行培训,为辖区居民提供的政务服务。通过该服务实现政府对社区的指导和管理,贯彻和落实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对辖区居民提供便利的政务服务,相当于把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搬到了各居民的家门口,并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社区建设成果展示平台。
第二,引导居民进行自我服务。目前我区各社区成立了不同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但居民对各种组织开展活动情况不了解,各社区间的组织交流互动也不频繁。通过该平台的居民自我服务 4 管理,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更多居民能够参加到各种组织提供了信息和渠道,使我区社区群团组织的活动得到更加广泛的发挥,使政府对各自发组织开展活动起到了监督引导作用。通过居民的自我服务,同一社区的居民可以在网上对同一社区的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进行交流,匿名发表看法,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使之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
第三,规范培植社区商业服务。公众服务就是整合辖区服务资源,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规范或者培植商业服务,让辖区居民通过低价付费享受到快捷、安全、规范的服务。公众服务是平台的落脚点和维持平台运作的生存点,也是平台运营商的盈利点。它的服务内容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庆典礼仪、物流快递、培训教育等26大项200多小项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是居民通过拨打96519呼叫热线或者通过96519网站预约服务,调配中心根据居民所拨打电话或者所填写资料进行核实信息真实性,并就近调配服务队伍响应居民需求,服务队伍完成服务反馈调度中心,并由调配中心对其服务质量进行回访,作为服务队伍考核指标。
二、取得成效
该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延伸和拓展了我区电子政务功能,使电子政务在我区有了落脚点,辅助电子政务系统完成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责;另一方面,由于社区服务包含了规模巨大的用户资源,5 具有便利的服务功能,成为电子商务走进社区的重要接口,这对完善社区居民的信用体系,开展末端物流,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平台的服务功能、商务功能、结算功能、资讯功能,各种厂商包括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物流配送公司等,都为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实现提供了不同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服务价值链,拉动需求,刺激消费,诞生了多种产业。并且由于该平台各级数据库记录了各社区居民信息和各种商品的消费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成为指导厂商进行市场营销和生产的宝贵资源,而且还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数据,作为指导我区经济工作的主要依据。
通过近三年的运行时间,平台功能逐趋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目前,社区网站已上挂信息12000条,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3000件次,社区服务超市已有56家,加盟企业近100家,解决就业人员近1000人,已经成为了服务##区、辐射周边区县的现代服务平台。2008年四川省民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区举行,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得到了省民政厅的高度赞扬;在2009年##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的工作中,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也作为特色亮点得到肯定。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运行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平台的品牌效果还不明显。96519作为社区服务平台的品牌,宣传工作还不完善,居民的接受程度 6 和知晓度还不够高。二是服务功能还不丰富。由于加盟企业还不够多,开展服务的内容还不够丰富。三是平台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下一步将做如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大力打造96519社区服务品牌。制定周密的宣传策划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扩大96519社区服务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结合商务系统的“商务双进社区”活动,促使更多企业加入社区服务平台,开展更丰富的服务。三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平台运营商、加盟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实现“民呼我应,民需我帮”。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2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8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国家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突出位置上,中小企业信息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活力之源。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产业机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助于推动产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的发展,促进经济高效运行。目前,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对策,并把理论研究融入信息化实践,积极支持和鼓励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2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制约
在信息化过程中,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予以鼓励和促进,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获得进展;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困难和现实制约。
2.1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电子签名法》、《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出台,使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日益走上法制化轨道。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鼓励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性意见,以政府资金支持带动中小企业投入,加强典型示范,并充分利用政府的信誉和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步优化。
从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已基本度过起步阶段,进入大规模应用普及阶段之间。调查发现,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能力,在信息化业务应用方面,有46.8%的企业具有报税应用,有24.5%的企业具有会计电算化应用。随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深入,信息技术应用重心由产品和技术转向技术与管理并重,对面向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IT应用提出了更高需求。
2.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制约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化建设的社会保障环境还相对落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大量的困难和现实制约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存在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中小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通道尚未建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联系的信息化平台尚待形成的局面。从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虽然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但是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社会信用体系等问题使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受到影响。特别是与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相比,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企业信用差,缺乏配套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支付系统和制度保障,都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中小企业自身资源匮乏。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资源约束的突出表现为资金缺乏、技术和管理专业人才不足。首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中小企业受自身实力所限,信息化建设投资比例都很低;而且中小企业融资普遍比较困难,借助常规手段、通过外部资金融通来实现信息化发展加速并不现实。其次就是企业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也比较缺乏,大部分企业的IT人员比率都在3%以下,特别是缺乏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直接影响信息化的进程。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供给质量不高。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软件还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没有跟上。国外企业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为特长的第三方服务和咨询机构没有发展起来,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项目质量无法保证。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信息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与协调难等,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
总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着的困难和现实制约,不单纯是由于单个部门或主体的问题造成,也很难通过单一主体的努力来解决。在当前条件下,应该通过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来综合解决这些问题、打破现实制约。
3 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
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推行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较早,而且市场经济体制相对更为成熟、信息化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也较完备。近年来这些国家纷纷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其做法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3.1 突出政府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本身是社会服务体系的规划者和引导者,发达国家在进行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时大多强调规划先行,政府在整个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
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扥国家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制定了专门或相关的战略,并且十分强调将这些政策规划落到实处。比如欧盟发起了步入数字时代行动,日本队制定了“E-Japan”战略计划,韩国制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计划”。这些规划和建设方案对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作了清晰的勾勒,有力推动了社会服务体系的顺利建设和高效运行。
强化对社会服务体系的立法保障。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来引导、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使得整个服务体系的运营建立在法制化的基础上,保证了服务体系本身的长期稳定性。美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有《技术创新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和《小企业技术转移法》,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的运营和规范提供了明晰有力的法律保障。欧盟、日本和韩国也都有相应的立法保障来确保社会服务体系本身在法制化的框架内运营。
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各国一般都是通过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进行鼓励和引导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环境支持的。这种引导和鼓励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引导,即以产业政策为指导,典型示范,鼓励中小企业采用和发展信息技术;二是政策引导,将中小企业信息化作为特别项目,实施投资倾斜政策,在财政、税收和融资上予以政策优惠;三是资本引导,鼓励企业引入外商和民间投资来推进中小企业内外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采用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
3.2 鼓励IT厂商和服务商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注重发挥IT厂商和服务商的作用,引导他们大力投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硅谷的20家大IT公司共同建立commerce.net。IBM和lotus与美国独立商业联合会共同推出了100万美元的“发展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开发基金(EDGE)”,专门资助中小企业开发和配置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日本富士通、日立和NEC联合成立了电子商务促进委员会,负责在电子授权认证、电子预付款等领域制定规划和模型协议。
3.3 创新融资机制,解决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制约难题
从各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历程来看,首先,资金问题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顺畅推进的最根本制约,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制约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其次,社会服务体系内部有大量商业性的服务机构,商业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是市场交易关系,同类商业服务机构之间是市场竞争关系,这些关系最终都要通过经济杠杆来协调,不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制约、社会服务体系的运营根本无从谈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组织为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资金困难的问题,实施优惠的税收制度,提供资金和信贷支持,这也就为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良性运转创造了基本前提。欧盟设立了信息化建设基金或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资金资助,同时还提供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
3.4 结合本国国情,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中小企业信息化,尤其是电子商务背后又深刻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受人们思想观念和传统习惯、利害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各国由于国情不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利益得失方面,美、欧盟和日本等国和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时非常“务实”。日本将推广应用条码技术、POS技术作为商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并强调要用国货,原因在于日本IT厂商在条码和POS设备在生产方面具有优势,令一面也是日本民族较强的民族意识使然。美国之所以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销Internet经济,是因为美国的网络建设、信息意识和应用水平能够满足Internet经济的要求。将商务活动转移到Internet上,既符合美国人“节奏快”的习惯,又能使美国人通过Internet从其它国家和地区获取收益,因为要发展Internet电子商务,不管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短时间内都不得不依赖于美国的技术支持。
3.5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开发和信息管理机制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中小企业都很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一般都设有信息主管(CIO),企业信息主管可直接参与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使信息资源更有效、更充分的应用到经济管理当中。多年的实践证明:让信息主管进入高层参与重大决策,才有机会向企业领导反复说明信息化对企业的意义,才有机会争取其它核心领导层成员的支持,才能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另外,商业企业和生产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建立相互依赖的对等关系,促进了工商共荣。各种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社团,可以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咨询服务。
4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中介服务组织、中小企业等多方面主体的合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在政策导向、服务体系、投融资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4.1 政府积极引导协调,优化体系建设环境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集成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建立规模化的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只有依靠政府的力量,优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环境,建立健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发挥政府部门在服务体系建设上的引导、协调作用,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相关服务主体推进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制定宏观战略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政府部门制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明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政策措施、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政府部门要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别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加强扶持政策的针对性,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强化立法保障。要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办法》,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研究拟定促进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细则、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法规保障。
出台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政府公共政策在推进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制定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贴息贷款、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增加财政对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改进资金投入和管理方式。
4.2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既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地方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扶持政策,完善本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中,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地方政府可以在国家宏观战略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出台体现鲜明地方特色、促进地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规章、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地方政府部门要依照本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和信息化战略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重点支持能够提升本地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的服务组织和公共平台。
加强组织引导协调。政府部门应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发布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规模化、集群化信息运用技术服务。
4.3 服务组织依托市场机制,发挥骨干核心作用
信息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加需要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依托市场机制,发挥服务组织在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服务组织的作用主要包括:
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商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和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三个部分,信息服务平台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起着沟通桥梁的作用,一方面承担政府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平台发布功能,另一方面凝聚社会服务力量,通过整合与优化配置区域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务信息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区域企业群的整体竞争力。
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中介服务机构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为信息化社会体系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应用推广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和合作交流等专业服务。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是关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社会服务组织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的水平和中小企业信息化运用能力,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
(1)支持建立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教育培训机构,整合现有培训机构,充分利用高校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优势资源,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依托培训服务平台,建立网络教育培训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培训项目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公开化,完成中小企业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3)积极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形成正规院校、自考、成教、电大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教育模式。支持高校与中小企业联办定向教育与培训,形成校企联动的信息化人才建设机制。
(4)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中小企业开展创业辅导,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社会化服务机构开展网上招聘、远程教育等活动,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吕晓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若干问题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35-38.
[2]卞爱琴.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约束条件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4,18(6):78-81.
[3]刘琦,岳玉珠.关于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市场体系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6):76-78.
[4]方正松.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借鉴[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1,16(3):62-65.
社区建设的经验构建 篇3
【关键词】社区;社会建设;分类
按照滕尼斯的说法,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血缘、地缘和文化构成的。其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会。而“社会”总是和劳动分工与法理性的契约联系在一起,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自私自利、缺乏感情交流与关怀照顾的人际关系。其外延是指人口异质性明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城市社会群体。
本文涉及的城市社区概念,并非滕尼斯所指的外延,而是高度现代化、具有流质性和价值多元化的城市社区。因此从本体论来说,城市社区里的居民有其天生的分裂性,他们是异质性的群体,他们缺乏一种整合的工具,一种共同的联系纽带。本文试着结合昆明地区的实际情况,探索性地提出以居住人群为对象,将昆明的社区划分为老年社区、常住青壮年人口为主的混合型社区、单位型社区、流动人口为主的混合型社区、少数民族社区和农村社区六类社区。通过这些分类,笔者试着进行对策分析。总之,这是寻找纽带的过程。
一、常住青壮年人口为主混合型社区
(一)社区界定
指经常居住在社区的60周岁以下人口数达到社区居住人口50%以上,或常住人口在社区居住人群的构成比例中占据最大份额的社区。
(二)社区的特征
1.社区内以商品住宅小区或住宅楼宇,特别是近年来建盖的新商品房小区为主;2.社区人口基本上为在职职工,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均有分布;3.大部分人口早出晚归,存在人户分离等现象。
(三)社区党建工作
社区党组织在全社区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社区内的各种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工作站等都要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对辖区党员实行单位、社区双重管理。
针对青壮年党员闲暇时间较少的情况,要充分扩充专职党务专干,配齐各党支部、党小组工作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入户走访。要加快社区党务信息系统建设,在整合社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尽量采取手机、社区网站、QQ群等方式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党务。
(四)社区自治、服务工作
以手机、家庭电话、社区网站为平台构筑社区自治自助管理服务网络,加快对社区居民基本信息特别是联系方式的收集整理工作,采取上班时间打电话、休息时间入户走访的方式进行工作。
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向广大中青年业主提供公益性的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家庭理财、信息技术等专题的大型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教育资源,包括辖区学校优质师资资源、省市及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资源、社会各界知名专业人士、社区居民教育资源等,形成老师进社区,家长进课堂的教育环境。要把社区儿童教育放到重要位置,社区儿童教育主要由社区儿童中心和社区儿童会所两大部分组成。
(五)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以“静脉社区”建设为模板,着力推进交通网络建设。各社区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静脉社区”建设方案,改善步行环境、优化路网格局,推进社区交通稳静化;扩大“静脉社区”再生资源规范回收宣传面,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理念,加快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站建设。
二、老年社区
(一)社区界定
结合昆明的实际情况,该模本中所认定的老年社区,是指老年人口数达到社区居住人口3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或者老年人在社区居住人群中占据最大份额的社区。可分为:专供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居住小区、小区群,或老年人在社区居住人群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混合型社区。
(二)社区特征
老年社区的特征:社区的居住人群以离退休和闲居在家的老年人为主;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逐渐增多;社区中需要提供生活服务的老年人逐渐增多;社区管理和建设压力较大;社区老年人对硬件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務软环境的期望值较高。
(三)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针对昆明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老龄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在基层,要以“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思想为指导,建议在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增加市老龄委,以便指导和协调老年社区工作。
(四)老年社区的服务全覆盖体系
在尽可能地满足社区全体居民生活需求服务的同时,考虑社区中不同老年人的家庭情况和养老需求,构建面向老年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助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通过两种体系的构建,基本实现对社区全体居民和该类社区主导人群—老年人两类群体的兼顾服务和服务方式的全覆盖,为老人打造一个快乐、健康、安逸的晚年生活。
建立区、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级服务平台”:即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联动平台:以现代通讯、智能呼叫、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为技术依托,以“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服务及支援中心”为核心,以“建立社区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增值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服务主体,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联动平台。
(五)老年社区的经费保障问题
(1)相比其他类型的社区而言,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其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工作站的工作运行经费、人员报酬、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及后续管理经费、社区信息网络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维护费等项经费开销较大,市(县)区两级政府应加大对老年社区建设经费投入的倾斜。
(2)应积极研究和制定各种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和福利性社区服务项目建设,开办多样性的老年服务实体。
nlc202309031813
(3)鼓励在条件具备的社区,开发独立生活的老人居住区、辅助护理老人居住区以及提供特殊医疗护理的老人居住区等,减轻政府管理和服务所需的巨大人力、财力投资压力。
三、流动人口为主混合型社区
(一)社区界定
流動人口数达到社区居住人口50%以上或流动人口在社区居住人群的构成比例中占据最大份额的社区,即为流动人口为主的混合型社区。
(二)社区特征
(1)大多处于城郊结合部,社区内有“城中村”;(2)大多外来流动人口呈现“四低”。他们中的大多数年龄较低、文化素质偏低、就业率低、收入偏低;(3)大多外来流动人口滞留时间不稳定;(4)流动人口群体具有两重性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其主导的农业文明和受城市文明影响、冲击后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呈现部分城市文明并存;(5)流动人口就业不稳定,治安隐患大。
(三)主要管理内容
(1)外来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登记;(2)外来流动人口的证件发放与核查;(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4)外来流动人口失业、就业管理;(5)流动党员管理;(6)房屋出租登记管理等。
(四)社区服务工作重点
(1)便民利民服务。(2)就业培训服务。(3)职业介绍服务。(4)开发就业岗位服务。(5)法律咨询。(6)医疗卫生服务。(7)社会保险服务。(8)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入托入学服务。(9)建立外来流动人口矛盾调处服务。(10)社区社会救助服务
四、少数民族社区
(一)社区概念
少数民族居住人口数量占多数的社区,即为少数民族社区。少数民族社区是少数民族生活的载体,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社区特征
(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保持着本民族的风俗和宗教信仰;(3)生活在共同的地域;(4)民族意识比较强。
(三)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依托少数民族社区居委会组织,突出“重在宣传、贵在服务”的理念,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达到激励社会活力、维护合法权益、彰显公平正义、促进进步发展、确保团结稳定的目的。
(四)社区的管理
1.构建合理的少数民族社区结构
民族社区人口规模一般应控制在1000户~2000户左右,也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增减,社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数量也可根据社区规模的大小和管理人数的多少进行合理地配置。每个民族社区都应该建立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代表的人数可根据社区的规模来确定,一般来说,民族社区700户以内的居民代表不少于30人,1500户左右居民代表不少于70人。
2.少数民族社区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机构
市一级设立和谐社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市辖县(市)区一级建立少数民族社区建设指导机构或协调组织;街道办事处一级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实现少数民族工作社区化、民族社区建设社会化;县(市)区委、政府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还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少数民族社区建设工作;少数民族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探索社区居民的自治与社区成员自治有机结合的新途径。
(五)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
(1)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就业和再就业;(2)少数民族社区医疗卫生服务;(3)改善少数民族社区环境;(4)强化精神文明建设;(5)提供安全的治安服务;(6)少数民族社区文化事业建设。
五、单位型社区
(一)社区概念
单位型社区,主要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工作区域。
(二)社区特征
(1)社区居民生活交往相对封闭;(2)具有较强的文化认同感;(3)基本完善的设施和完整的管理体制;(4)单位和社会组织齐管理共服务。
(三)单位型社区的存在优势
(1)单位型社区范围较广;(2)单位型社区和谐度较高;(3)单位型社区参与度较强;(4)单位型社区基础设施较好。
(四)单位型社区转型社会型社区的原则
单位型社区向社会型社区转型是必然趋势,应坚持以下原则:(1)社区公共服务必须坚持均衡、公平原则;(2)社区公共服务必须坚持人性化与个性化;(3)社区公共服务必须发动辖区居民广泛参与;(4)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转型的长期性原则。
(五)单位型社区全覆盖组织管理架构
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政府行政主导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管理、驻区单位参与管理、其他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原则,全面整合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构建以“两委一站”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组织管理框架。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路易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黄廉贞(1985— ),女,江西赣州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10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
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 篇4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四季屯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的指导,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管理的经验和模式,于2010年初建立四季屯村农村社区,探索运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这个载体和平台,推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一种切合农村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自确定试点农村社区后,四季屯村根据省、市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内容以及建设目标等,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自我加压,提档升级,全面系统地开展建设农村社区,使村级各项工作均有较大提高。现全村砖瓦化率98%,自来水入户率93%、有线电视入户率98%、手机电话普及率100%,村内水泥路面硬化率100%。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市级先进村委会标兵,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县级“五个好”村党组织等荣誉。
一、加强领导,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
实施农村社区化管理,着力点在于建立制度和机制,理清农村社区创建工作思路,才能使社区健全发展。为认真稳妥推进四季屯村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乡村两级都成立了指导委员会和指导小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宣传动员,争取社会各界意见,外出参观考察,结合实际,制定了《方案》。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夯实三个基础,加强三个建设,健全三个网络。
1、夯实三个基础。一是组织基础。四季屯村在社区管理上,我们并没有另起“炉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村级决策,执行、监督为工作机制,强化党组织领导能力,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村民自治组织,依法保护原村民的政治、福利待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成为社区组织联系村民的桥梁纽带。成立了社区党支部和社区村民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担任社区正副主任。成员由群团组织负责人,各协会负责人,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组成。健全了治保会、调委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安全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二是队伍基础。四级屯村结合实际把整个社区划分10个小组,配备10名社区工作组长,由村民代表担任;同时建立了和谐共建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文体活动协会、计生服务协会、平安创建协会等服务组织以及大鹅养殖协会,大豆种植协会,沙棘种植协会等专业生产经济合作组织,合力推进社区建设。现在,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队伍达到20人。三是工作基础。社区组织成立后,根据村屯现状和村民的呼声,科学编制了《四季屯村2010—2013经济社会五年发展规划》,细化了社区整体布局,理清建设思路,力争五年时间,从根本上提升社区化档次,真正达到山清、路洁、地绿、村美的要求。同时,为适应和有利农村社区管理,我们还建立了农村矛盾调处,村民诉求表达,权益保障,利益协调等工作机制。
2、加强三个建设。一是社区党组织建设。以先锋工程、党员”三个代表”责任区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员做承诺、比奉献,做贡献活动,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教育。突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一流社区带好头、服好务。二是社区阵地建设。按“六个有”即有办公场所、有活动室、有活动设备、有图版、有制度、有活动记录标准,对社区服务场所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服务救助等活动,社区阵地管理、教育、服务功能增强了,也成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窗口。三是文化载体建设。社区建立了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休闲广场、老年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音乐厅,组织了秧歌表演,健美操等文艺活动,使广大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高素养。
3、健全三个网络。一是综合服务网络。拓展服务中心功能,建好党员责任区、社区小组,办好公开栏、科普宣传栏、文体中心、各类服务站点、满足了村民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公共卫生,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二是社区治安网络。建立警务室,组建联防队,构建了由社区民警,居民群众参加的专群结合的治安防范体制。三是帮扶救助网络。对贫困户、低保户、富余劳动力进行登记管理,建立台账,在社区领导组织、服务组织、专业生产经济组织内制定帮扶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做好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用工对接、劳务输出等扶贫解困致富工作。
二、注重建设,搭建农村社区发展工作平台。
建设好社区,发展好社区,关键是要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屯集体经济,为农村社区建设夯实物质基础。自XX年我村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以来,通过资源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总计投入资金970万元。筹劳4000余人次,用于发展生产、改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环境,使社区已达到“五化、四场、四通、”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广场、市场、商场、垃圾场;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
1、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按照“九个有”标准建设了224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和1000平方米休闲小广场即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综合服务室、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群团协会之家、卫生计生服务站、信息服务站、警务调解室,社区服务中集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为一体,成为社区群众的温馨家园。二是按小城镇建设实施了通路、通水工程。投资180万元完成了村内两纵九横11条道路共计4.8公里的白色水泥路面硬化,硬化率100%。筹资40万元打深水井一眼,安装了净化过滤设备,盖井房及管道入户。三是按照生态村建设加强了环境整治。投资20万元拆除泥草房改造旧村区,全村砖瓦率达98%。硬化5000延长米边沟,修建了8000延长米整齐化一的铁栅栏;全村共植绿化树3000株,绿化率覆盖全村;各户门前铺设了水泥桥涵;全村改厕、改圈170个;建设了试点沼气池2户;在环境治理上,我们村实行村屯环境卫生城镇化管理,由集体出资,设计垃圾箱20个,指定垃圾场一处,雇专人清理卫生、专人管理、走环境卫生城镇化管理的模式。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工程。示范园区投入资金180万元,打抗旱井23眼,受益农田面积XX亩。二是建设排涝抗旱工程。我们投资17.5万元,累计整修田间路10.5公里,清淤和新挖边沟8公里,修建桥1座、涵11处,栽环村防护林树苗2万株,清挖西山横山截流沟6公里,有效的保障了全村940公倾耕地免受水患。三是建立农机合作社。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大型现代农机具作业的需要,我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资136万元组建了农机合作社、购置3142型联合收割机2台、1204型胶轮拖拉机2台,配套农机具共6套,建成800平方米车库棚,80平方米的合作社办公室。实行集体管理、股份经营、成本核算、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作用,推进土地流转和集中经营的模式。现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000亩。
三、推进服务,提高农村社区群众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题和基本内容。因此,我村着力推进社区平台建设,抓住载体,扩大服务领域,着力拓展便民利民服务,公益性服务,从环境改善,平安建设,扶贫解困着手,不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着力拓展社区公共服务渠道,增强服务职能,使社区真正做到有用才有位,村民真正受益。
1、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促进公共服务多渠道拓展。一是通过开展农村低保、抗灾救助、五保户供养、优待优抚、医疗保障,使弱势群体在生产生活,医疗就医等方面得到社会保障。四季屯村现有贫困户34户,通过社区服务中心“评、定、报”,纳入低保23户,低收入人群8户,五保户1户,同时组织包扶单位包服,党员结对,继续纳入低保,民政救济等方式,所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常生产生活。二是通过加强村卫生所建设。为村民提供医疗、预防、康复、咨询和健康教育服务。投资5万元,新建80平米村卫生所,配备了卫生器具、器材,使全村群众基本达到除重大疾病以外就医不出村。三是通过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村常住人口的90%以上。四是通过加强村基础教育投入,使全村适龄儿童、青年全部达到义务教育标准以上,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就读高中70%以上的学生能正常考入大专以上高等院校。
2、以社区服务为中心,紧紧围绕县乡中心工作,找准社区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对社区内群众的基本情况,困难现状及原因,就业、创业等进行逐一排查、建立材料。截至目前,村里共为贫困户担保贷款27万元,为创业人员协调贷款近4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社区网络信息资源,年内共举办各类技术就业培训4期,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对没能力、没条件的采取社区干部结对方式,在生产生活上予以帮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社区群众解决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使群众生产有岗位,生活有保障,精神有慰籍。
建设服务型工商经验材料 篇5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和省工商局的领导下,市工商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工商机关第一要务,以建立“服务型工商”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支忠于职守、务实高效、勤政廉政、执法为民的工商管理队伍,狠抓工作作风转变、职能转变和服务水平提高,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探索和深化了效能建设,促进了队伍作风转变,树立了工商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
一、抓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客观需要。在开展效能建设的初始,一些同志对效能建设的严约束、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要求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够主动。为此,在强化队伍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的同时,采取形势政策教育、集中教育等方法,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组织观看录像、座谈讨论等形式,利用简报、墙报、红盾信息网等载体,加大推行效能建设的宣传力度,收到了较好效果。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广泛性,都是深入到基层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制定和完善了各种工作措施、制度,培养了工商人员的参与意识,达到了宣传教育、统一思想的目的。对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和剖析,及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重视舆论宣传工作,通过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工商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加大对工商部门效能建设的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宣传教育,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在全局上下营造了“人人讲效能、事事要效率”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系统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效能建设。
二、抓制度建设,规范机关管理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创新改革、转变职能、从严管理的要求,把制度建设贯彻于机关效能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用制度管人管事,制订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效能监察投诉处理办法(试行)》、《**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市工商局机关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试行)》、《规范执法“十坚持、十不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规范工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同时,围绕服务企业、服务商户、服务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各办照窗口、注册登记大厅全面实施和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ab顶岗制、主办责任制、限期办结制、预约服务制、意见反馈制、服务承诺制等优质服务八项制度,实行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的意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干部暗访工商所制度》、《对外来投资者建立工商联络员制度》等服务制度,实现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了管理,规范了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抓审批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机关效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其效应最终体现在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社会效果上来。为此,工商局着眼于依法登记注册、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从改革机关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入手,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工商机关向“服务型工商”转变,从根本上提高机关的管理效率和为民服务的质量。
一是实行进入窗口办理业务。将企业设立登记事项全部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办理,在市工商局和各县、分局设立了注册登记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做到政策咨询一口清、承办材料一手清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同时,优化内部操作流程,将登记注册“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四个程序变为“一审一核”制,减少内部审批环节。二是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限。我们着眼于发展,打破条条框框限制,制定了《**市工商局关于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制度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意见》,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实行更为宽松、更为便捷的高效服务,将名称预先核准的时间由法定的10日缩短为当天办理;企业设立审批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创全国之先。市长李培育批示:“市工商局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再出新举措,进一步方便企业办理手续,服务全市发展大局的态度可嘉,值得其他部门学习”。三是下放审批权限。立足实际,大胆改革,切实服务企业商户,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权下放到工商所,将企业名称、企业(公司)设立登记等核准权授予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将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公司及其分公司委托辖区分局登记注册,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商户,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市委书记王训智对工商局在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方面“主动为大局服务,两促进,见实效”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抓职能创新,提升服务内涵
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不说不好办、只想怎么办”的行政服务理念,立足工商职能,创新工作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放宽市场主体准入限制,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效率,方便企业快速准入。注册资本7.8亿元人民币的中泰矿业有限公司是今
年我市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工商局及时介入,全力服务,实现了当天申请,当天发照。为支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坚持和完善工商联络员制度和跟踪服务制度,落实责任,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在得知电厂二期“**同力发电有限公司”因无营业执照,无法并网发电,每天损失达20余万元时,迅速落实工商联络员,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帮助其完善资料手续,及时办理了营业执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开展。二是积极支持和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以往放宽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制定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意见》,在企业名称、集团公司登记条件等七个方面大胆突破,构建了低槛宽进、高效便捷的个体私营企业市场主体准入服务体系。积极实施“连心工程”,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行“绿色通道”,提供快速准入服务。截止6月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26439户,私营企业达到1600户,个体工商户增幅位居全省第二,持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三是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制定出台了《市工商局关于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的意见》,确定100户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大型骨干企业为联系服务对象,推行了联系企业服务卡,局党组成员深入所联系分包企业调查研究或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为市政府确定的改制企业全程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协调办理有关手续,促使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抓政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
政务公开,既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时代发展给工商机关的行政行为提出的客观要求。近年来,工商局把政务公开作为提高机关效能、改善服务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从方便群众周知、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实际出发,采取设置专栏、制表上墙、制发明白卡、发放办事指南、在**红盾信息网上公示、在有条件的办照窗口设置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在局机关、县(分)局、经检大队以及下属的股、所、队,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办事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等10项内容,共在全系统10个办照单位、39个基层工商所设置政务公开栏100余块,发放《办事指南》等政务公开手册5000余本,使办事企业、群众一听就知道、一看就明白。二是制定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政务承诺》和《服务承诺书》,规定了行政申请的办结期限、投诉渠道等重点内容,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调动了群众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在公开透明、有效监督下运行,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提高了行政效能。
六、抓全面整顿,提高队伍素质
作风是效能建设的具体体现。工商局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和开展“整顿作风、全面建设信用工商”活动为契机,针对工作薄弱环节,强力整肃风纪,锤炼队伍。
一是认真开展“五项清理”,严抓队伍,认真清理查纠存在问题,一年来,共清理1044件执法案件、1件行政性收费、1350件消费者申诉、25件举报工商执法人员办理情况,将31名不具备执法资格的工作人员调离执法岗位。严肃查纠执法腐败行为、执法争利行为、执法扰民行为、随意执法行为、行政不作为行为、失职渎职行为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使队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和解决。二是针对效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领导走访与一线人员回访相结合、普遍走访与重点走访相结合、征求意见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等方式,开展走访党政机关、企业、商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城镇居民“四走访”活动,开门整风,认真收集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今年以来,共走访社会各界人士2000多人次,征求意见建议3大类377多条,现场解决了许多棘手问题。三是激活干部管理机制,推动基层工作打开新局面。在县、分局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能者上、庸者下,形成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基层工作积极性,队伍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对个别单位和工作人员工作平庸,监管不力,坚决采取组织处理措施,敢于触及矛盾,勇于揭丑露短。通过队伍整顿,工商管理队伍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行政效能大大提高。
(七)抓监督检查,确保高效运行
加强监督是效能建设的重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监督予以制约,必须通过监督予以规范。实行以效能监察为抓手,着力在监察“人”和监察“制”上下功夫,在监察“质”上见效果,达到促进工商人员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目的。在借助组织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同时,充分发挥工商执法监察队、领导暗访工商所和专(兼)职纪检监察员作用,采取明察暗访、上下互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工商部门和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监管执法等情况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经常不断、全方位地开展效能监察,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及时纠正工商机关和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不规范、效率低下、作风疲沓等效能建设方面的问题。今年以来,共组织检查县、分局20余次,纠正各种不规范行为70余人次。为严肃纪律,严格责任,始终坚持从严执纪,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办事拖拉等违纪行为给予严查重处,以铁的手腕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去年以来,共通报批评18人,通报批评单位7个,诫勉谈话3人,有效遏制了效率低下、行政行为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6
全州社区消防建设暨农村消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天城是红河州的北大门,辖区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距省会昆明143公里,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全县共辖3乡10镇,9个村委会,1073个村民小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用火、用电、用气量随之增大,火灾隐患突出,导致许多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此,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把统筹农村消防工作作为贯彻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来抓好----------------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落实,把农村消防工作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竭尽全力遏制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3年,全县发生火灾1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3,元,其中农村火灾10起,经济损失339,元,占全县火灾发生率的%,占火灾损失近一半。面对农村火灾严峻的形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防范策略,在做好城镇消防工作的同时,把消防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并按照省、州政府消防工作安排,提出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创建“消防安全村寨”的活动,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今年1至9月份,全县共发生农村火灾1起,损失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9倍、火灾损失下降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县政府成立了以消防、建设、旅游、教育、经贸等部门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各乡镇成立了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防火监督检查和组织火灾扑救等工作。二是层层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年初,县政府与州政府签定责任书后,专门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与13个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对2003年消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4个乡镇进行了奖励;各乡镇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状》;村委会与各村民小组、村民家庭分别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村民防火公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做到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考核五到位,使我县的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运行,确保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三是适时召开全县防火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安排农村消防工作。年初下发了《天城----------------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县农村消防工作实施意见》和《天城县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安排部署2004年消防工作。四是县委、政府领导带头,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等有关部门深入农村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农村防火检查指导6次,乡镇政府派出工作组20个150余人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在认真深入地分析当前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牢牢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意识上。一是开展好农村消防安全常识教育。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消防法》,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以“消防安全进村庄平安伴我奔小康”为主题,充分利用村寨的道路、村民活动中心等公众场所以制作墙画、出黑板报、悬挂或粘贴消防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广大村民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生等知识。今年以来,试点村寨共制作墙画5面,粘贴标语8次,出黑板报3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书籍20余册。在村民活动中心播放了《火灾预防与自救》、《为了您的安全》等VCD光碟3次。二是开展好两个农村消防宣传阵地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和“乡镇”两个消防宣传阵地,以村完小、乡镇中学为平台,将消防安全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由法制副校长每月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中,组织师生进行自救逃生训练,在学校开展消防专刊黑板报评比,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全县农村人人讲安全,户户懂消防的良好氛围。三是各乡镇加强对商店、电子游戏室、餐馆、家庭式小作坊等经营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的基本常识和疏散、逃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在村寨中开展“消防安全文明户”评比,推出家庭成员消防安全意识良好、群众满意的家庭为“消防安全文明户”,----------------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推选出为消防工作建设做出贡献的个人为“消防工作先进个人”。四是开展好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教育。利用天城县消防大队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组织开展以“消防安全进校园平安伴随我成长”为主题的学校消防宣传活动,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拉住平安手”,将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学生带入千家万户。今年,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20次,受教育群众及师生5万余人。五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在天城电视台播放了“大火无情人有情”等报道,并在春节期间制作播放了《春节期间如何预防火灾》的专题节目。同时,建立长期的农村消防宣传平台,在昆河公路蚂蚁哨段西侧竖立了“消防进农村,平安伴我奔小康”的大型固定消防宣传广告牌,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完善设施,优化环境
针对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设施薄弱、民众传统式生活习俗,农村火灾隐患依然突----------------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出,致灾因素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一是实施道路改造,解决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问题。针对天城农村普遍存在道路交通条件差,没有消防通道,建筑物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实际,我县着重解决农村道路问题,仅试点村寨可邑村就投资兴建乡村公路15公里,在村里修建了到达各家各户的宽约2米的石板路,可使农用简易消防车直接到达各家各户门口,解决了消防通道和村民住房的防火间距问题。二是改造农村水源建设,解决消防用水问题。根据天城农村干旱地区多的实际,我县结合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采取多渠道多门路筹措资金,保证了每30户有一个消防水池。仅可邑村就有3个500立方米大水塘,并且每家每户都有一口30立方米的水窖,为消防供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开展“三堆”专项治理。结合精神文明村寨建设,将农村“三堆”的规划治理----------------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重点,每到秋季各级政府均召开会议对“三堆”问题进行部署,把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让老百姓将灶台边、过道上和房梁上的柴堆、草堆和房前屋后的粪堆搬到就近的堆场,统一堆放,对无法设置堆场或离堆场远、无法就近堆放的,严格规定“三堆”的堆放间距和高度,杜绝由于随意堆放生活用品而引起的民房火灾。通过“三堆”治理,极大的改善了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抓好试点,总结经验 今年5月,县政府根据各乡镇上报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单位的有关材料,经过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确定了西三镇可邑村为全县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村寨,通过农村消防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结合实际,以点带面,向其他乡镇、村委会辐射,建立健全村寨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推进全县农村消防工作。目前,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消防组织机构,建立了农村义务消防队9个,义务消防分队1073个,购置----------------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了手台机动泵、水带、水枪等器材。巡检司镇还结合离消防大队驻地远,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无法及时扑救的实际,积极与巡检司电厂协调联系,促成电厂购置了一辆解放七平柴5吨水罐消防车,建立了15人的专职消防队,为处置巡检司片区的火灾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农村消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各级政府重视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前提。可邑村被县政府确定为全县的农村消防安全建设试点单位后,西三镇政府高度重视,拨出专款15000元,用于购置消防装备,同时,建立健全了全镇的各级消防组织,使全镇的消防工作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形成以乡镇为主导,村委会为依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运行机制,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充分发动群众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关键。目前,消防部门警力有限,而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全力推进消防宣传进村寨,才能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只有将农村消防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整合资源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础。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农村消防建设过程中,公安、消防、民政等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使农村消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扶贫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校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农村消防安全。
职能部门的指导服务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保障。县消防大队主动发挥参谋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献计献策,全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基层公安派出所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将消防监督管理和治安防范有机结----------------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合起来,使消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近年来,天城县在农村防火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村消防工作仍存在着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未同步进行、农民消防安全意识还不高、部分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不尽完善、农村火灾隐患不同程度存在等问题。
总之,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会议为动力,认真学习借鉴全省、全州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对农村公共场所、学校、厂矿等人口密集区采取切实有效的消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村火灾的发生,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谈 篇7
1 数字化医院概述
数字化医院是由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疗和数字化服务构成的现代医院经营管理模式。它是基于现代数字技术和电脑信息处理技术产生的网络集成信息系统, 是当今信息社会一个组成部分。
数字化医院整合医院建设中以‘管理为基础’、‘医疗为核心’、‘病人为中心’的传统理念, 最终为医院提供一个可靠的、实用的、规范的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最突出的优势有两点, 一是数字信息技术直接服务支持医疗, 最大限度的帮助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例如医学影像存储与通信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 PACS利用计算机采集X光、核磁、CT、B超、内镜和病理等医疗设备的医学影像, 并通过模数转换为数字化形式加以存储和检索。结合HIS系统, 医务人员可以快速便捷地在计算机终端上检索并查看病人的影像资料和影像医师的诊断说明。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 information system, LIS) 数据库和条码技术, 将病人的个人信息和生化检验结果存入LIS服务器, 再结合HIS提供给医务人员快速便捷地查询。在PACS和LIS的基础上, 直接利用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 实现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 从而为患者建立起一套终身健康档案, 为医务人员全面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健康史、既往病史和治疗用药史提供了可能和很大的便利。二是数字信息技术服务支持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是医院管理者忠实的情报员, 是管理者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把医院一线的最原始的数据无差错的汇总给管理者, 所有的数据都取自于源头, 绝没有人为的差错和水分, 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医院管理者管理思想最忠实的表达者和执行者。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决定着医院不同岗位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固化下来, 再以医院信息系统为载体在全院不折不扣的执行。医院信息系统规范了医疗流程和就医模式, 规范了医院物资管理模式和药品材料管理模式, 使医院的工作模式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 我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院从1997年在本地县级医院中率先引进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建成了我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利用数字信息技术, 改变了我院传统的管理、医疗、服务的模式, 使其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建设给医院带来的切实好处, 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 医院人深有体会:财务科可以方便实时的查询药品、医疗等各项收入、支出情况;经济管理科可以对任意不同时期、任意科室进行成本绩效核算;药品和医疗耗材实现了从金额管理到数量管理的转变, 而且可以动态跟踪药品和医疗耗材的使用情况, 及时调整库存;医生可以直接查询病人的数字化资料、开电子处方和生化检查;院长可以及时获得就诊人次、住院人数、各个科室医生的工作量, 药品、医疗耗材和各种物资的进、销、存情况, 财务各项报表, 核算各项报表等各项微观和宏观数据, 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了真实的原始数据。
我院的信息系统是从小到大, 从局部到全院, 逐步建设, 分步完成的。1997年建成基于DOS操作系统的NETWARE/FOXPRO服务器, 下设十几台无盘工作站, 最初实现了门诊收费和门诊药房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接着后续工程又新增了病区医嘱管理模块、药库药房管理模块、器械和总务库房管理模块、财务和经济管理模块、院长查询模块。最后建成了覆盖全院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 。系统的建成和使用规范了我院的管理手段, 增强了管理水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人力资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系统使用了4年之后, 我院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建成了基于WINDOWS SERVER 2000操作系统的SQL SERVER服务器, 客户端采用以WIN98为工作界面的有盘工作站, 补充完善了门诊收费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医嘱管理系统、出入院系统、器械/总务库房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等等系统模块。2008年院领导以医院数字化建设为切入点, 狠抓医院建设与管理, 提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面向临床发展, 直接为临床服务, 建设数字化医院。建成了以条码输入为特点的检验信息系统 (LIS) , 以X光、CT、核磁为主体的医学影像存储和通信系统 (PACS) , 转变提升了医院信息系统 (HIS) , 建成了医生工作站, 实现了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但是, 我院目前的医院信息系统只是整个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在一定范围、一定功能内的实现, 数字化医院建设之路仍然很长。
在硬件方面,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 我院建成了四通八达、性能先进的网络硬件环境。以三条光纤为主干, 把医院的门诊楼、住院楼、综合楼和后勤楼连成一体。主交换机采用HUAWEI Quidway s5600 series光模块千兆交换机, 使得我院的网络性能大大提高。六台不同功能的服务器更是为我院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3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体会
1) 如何选择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则是中、小医院管理者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买软件就是买服务, 软件离不开服务”这已是IT用户的共识。软件不同于硬件, 硬件有统一的市场标准, 而软件没有, 作为软件的使用单位, 要多考察周围医院都是用的哪个公司的产品, 该产品在使用期间有无大的漏洞, 找一家在本地市场占有率高, 特别是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公司来合作。只有这样, 软件的后续服务才能得到保障。全国有上百家专业公司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面对诸多应用产品, 医院领导应结合自身实际, 从医院长远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 慎重挑选一套较为成熟的通用软件系统, 先按系统的流程和模式运行起来, 然后再逐步优化和完善。
2) 医院信息化建设要分步实施。先抓住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着“先易后难, 管用并举, 效率优先, 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分阶段实施策略,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设初期首先抓住主要功能 (基本功能) 的实现, 按照系统流程顺序启动, 再深入细化和延伸扩充。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求质量重实效。任何一种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其本身是不可能包容所有需求的, 不是所有的软件都适合你, 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合适的软件, 软件本身将永远落后于实际工作要求。因此中、小医院无论是选择医院信息系统软件还是制定实施规划都要量力而行, 稳步推进, 切忌一开始就追求完美无缺而急功近利。在系统建设中首先要重质量, 求实效, 把工夫下在软件应用上, 把效率和效益放在第一位, 待系统运行平稳、获得成效并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 再设法扩充系统功能, 营造完美或弥补不足。
3) 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克服应用信息系统的阻力。中、小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阻力往往来自于医院内部, 习惯势力和损害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阻力是建好用好医院信息系统的最大障碍。为此, 医院管理者则必须首先从思想上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 克服杂念和阻力, 力求通过借助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习惯的手工作业方式向计算机网络化工作模式转变;传统的决策管理手段向现代信息化科学管理模式转变;医院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其良好的医院形象赢得信誉, 以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的信心, 促进医院全面发展。
4)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主要管理者必须参与系统规划、流程和实施方案设计, 或对承建信息化工程公司提出的建设方案, 进行审核, 关键环节要进行把关。医疗卫生服务是一项信息密集型工作, 而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极大地影响着卫生服务运行的效率。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 中、小医院只有尽快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 才能全面提升医院竞争力, 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仅是管理思想建设、管理理念更新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也是实施数字化医院战略决策的基础工程, 新制定的医院评审标准已把医院信息化的水平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因此, 中、小医院实施信息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医院一把手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 只有统一认识, 统一部署, 积极参与, 真抓实干, 才能避免在建设中兜圈子、走弯路, 确保建设力度和实效。我院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过程中, 始终坚持“一把手”原则落实到位, 立足在建好用好上下工夫。总体规划思路与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具体实施方案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 领导决策指导与系统设计思想相适应。在整个网络施工建设和系统软件启动、运行中, 院领导密切参与了工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设计和工作流程设计全过程, 针对在系统管理模式、结构框架、综合布线、布点、设备选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院领导充分听取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 反复研究论证, 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各个环节的主要矛盾上, 集中解决建设经费困难、技术力量不足、认识观念滞后等问题, 积极筹措资金, 强化全员培训, 调动各方面力量, 确保信息系统建设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预期目标。
5) 医院信息化建设, 必须依赖于一个好的医院管理基础。一个管理有效的医院必须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平时医院管理有效, 在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时, 才能令行禁止, 全员步调一致, 才能不因为某个环节的延误而影响全局。如果医院管理松松垮垮, 管理不到位, 工作人员纪律散漫, 工作拖延, 那么信息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就难以落实到人, 即使落实到人, 工作也难以做到位。所以要想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基础。
6)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系统。各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 中、小医院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应善于发挥自身优势, 在维护其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 要注重突出个性特征, 打造适合医院自身发展且具有个性化的网络信息应用系统。编制数据字典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证, 不仅是系统具有个性化特征最直接体现, 还关系到系统能否顺畅运行, 确有医院不重视数据字典编写, 造成应用混乱导致系统运行麻烦不断的教训。数据字典编写工作量大, 涉及面广, 是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的根本, 要指定专人负责。我院的数据编码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收集整理院内曾经使用过的所有编码, 对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等权威书籍规范临床诊断、治疗、手术、处置等名称的标准化书写;第二步按照《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 根据本院收治疾病、手术、开展的各项诊疗项目逐一对照, 保证收费项目和价格对照准确无误;第三步按照系统软件编码规范化要求, 分门别类对《疾病诊断名称与代码》、《检查项目名称与代码》、《药品名称与代码》、《科室与人员名称代码》等组织人员进行综合审查修定。在系统应用过程中, 还要重视对编码的维护和管理, 根据软件升级、技术项目更新和人员等变化适时完成对编码的扩充、修改和调整, 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7) 医院信息系统是全员使用的系统, 必须调动全员接受培训, 积极使用, 形成整体氛围。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不是形象工程, 更不是建出来给别人看的, 而是在日常工作中实实在在要用的东西, 尤其在系统数据处理的过程中, 人既是计算机操作员、数据录入员、又是流程控制员, 人的素质、能力、观念, 以及对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熟练掌握的程度, 在系统运行质量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全员参与的思想、全员培训的观点, 动员全员主动配合, 接受培训, 积极使用, 形成整体氛围。我院把全员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培训考核始终贯穿于系统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并形成制度严格落实, 除了加强对本院工作人员计算机、系统应用能力的培训, 对招聘、进修、实习人员入科前也要组织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系统软件 (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子系统等) 操作技能、网络安全知识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等, 先后举办10余期培训班, 培训各类人员500余人次, 通过培训促进全员信息化观念的转变, 激发全员积极参与、使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热情, 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
医院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医院现代化、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是医疗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信息社会医疗产业的主要特征, 这对于IT专家、医学家和医院管理专家都是新的挑战。我们要面对这一挑战, 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 推进医院信息化快速发展。
摘要:建设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 形成数字化医院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水平, 发展壮大医院的必由之路, 数字化医院是由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医疗和数字化服务构成的现代医院经营管理模式。数字化医院主要由三大部分HIS, LIS和PACS组成。该院的信息系统是从局部到全院, 逐步建设, 分步完成的, 现已形成了以HIS为核心, LIS/PACS延伸到临床的数字化医院基本框架, 最后总结了经验体会。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8
福建省科协符卫国巡视员在讲话中强调:要通过召开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认真分析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探讨在新时期如何更加高质量、可持续开展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巩固和发展“十一五”科普惠农工作成果,培育和扶持“十二五”科普惠农项目,完善运作机制,为进一步做好科普惠农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努力。他要求全省科协组织和财政部门要做到:一是珍惜机遇,持续推进,抓好科普惠农服务站和项目库建设;二是真诚服务,凸显特色,建设农民乐见的科普惠农服务站;三是活动聚力,服务搭台,开展农民欢迎的科普惠农服务活动;四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断强化科普服务站建设保障措施。
省财政厅兰生副处长在會上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设立专项配套经费。各地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进行配套表彰奖励。二要进一步规范项目评选。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各申报项目要精心筛选、严格把关。三要加强对项目奖补资金的管理监督。严格按照《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中要求的报账制进行管理监督,规范资金的下拨及使用。
会上,三明市科协、三元区科协、福清市花卉盆景协会、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高允旺作了经验交流,省科协科普部就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及储备库建设等问题进行培训。会议还组织全体代表实地考察了三元区、梅列区科普惠农服务总站及行业分站。(福建省科协 陈波 编辑:陈宇航)
【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推荐阅读:
文化社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09-25
农村社区建设经验材料05-26
贵阳市社区服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监理报告11-20
市创业服务年经验交流材料(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创新创业)05-08
办税服务厅规范服务经验交流材料11-05
琵琶社区矫正经验汇报材料2006063005-11
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汇报材料06-16
社区建设的经验构建05-21
社区信息化建设08-25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