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几则(通用12篇)
寓言故事几则 篇1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日晚上,也就是青海玉树地震后的第六天。央视的赈灾募捐晚会开始了。才短短的三个小时啊,21。75亿悉数尽收。眼见着一块块高举过头顶的巨额数目,眼见着投入募捐箱的硕大信袋,一个亿,五千万,一千万,二百万,几十万,虽然象一块块巨石猛烈是冲撞着俺的视觉,俺的内心却平静如水,直到晚会结束,始终未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俺只是极为深切地感受到:虽然俺们这些中国“人名”(人民)没有钱,但中国的“名人”可是太有钱了!
不要指责俺行者是个缺乏同情心的冷血动物。对于“名人”(包括名企)的善举,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同为华夏子孙,炎黄血脉,一有难大家帮,这是国人的传统美德,只是人的能力有大小。多有多帮,少有少帮。有钱捧个钱场,无钱帮个人场。这道理,连街头卖艺的都懂。钱,做为身外之物,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名人挣的多,应该多捐点。否则,没有人民了,不也就是个人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俺对那热血奔腾的场面虽少有激动,对捐献者同样怀有一份好感。唉,毕竟是把大把大把的钞票献给了陷于危难之中的玉树人民。那感觉,跟大把大把地往里进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明星名人和名企的慷慨解囊,远比“肯德基”这只“铁公鸡”要强上N倍。NND,这只“鸡”掏走了多少中国人的钱啊!怪不得网上招来那么多的骂声呢!
然而,当俺从网上看到另外的两则新闻故事,却让俺心绪难平,由此证明,俺还真的不是什么冷血动物。
一个是国内的刘玉池老人。老人是个身背琵琶的卖艺谋生之人。当他衣着破旧地出现在募捐现场,搜光了全身上下的口袋,用双手捧着满满一把零钱,用力地塞进捐钱箱,面带愧色地对大家说:“我就这么多了,不够啊,才50多元。请大家多捐点吧。”老人哽咽着向大家鞠躬,不少市民随之落泪。
看着这里,俺也落泪了!刘玉池老人生活艰辛,家里还有双眼失明的儿子和五岁的孙子靠他生活。每天靠卖艺,幸亏有好心市民解囊相助,每天能赚到30元左右。他说:“想到地震受灾的同胞们,生命在一瞬间消失,让人揪心啊!我们再苦再难,有亲人在身边,有饭吃,有衣穿,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很幸运了!”
还有一个是国外的。大家知道,非洲有个国家叫莫桑比克。这个国家仅仅给玉树捐了4万元。区区四万元的数目,真的不算多,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内的某个企业甚至某些个人远比他们捐出的数目多的多,大的多。然而,俺却被这个国家的情义深深憾动!因为,它的意义远非金钱所能衡量的,因为,这就是他所能有的最大能力了。
莫桑比克,让俺,让大家记住他,记住这个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美元,仅相当于瑞士的五百分之一。平均每人每天0。2美元。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到联合国开会,连如何解决路费都是一个难题。4万元,对他们来说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钱,可以做太多的事,可现在却拿来支援玉树!在给中国提供了救灾援助的十几个国家之中,却有这个世界上极其贫穷的国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俺会记住这个极度贫困的莫桑比克,这个贫穷的非洲兄弟。
行者真的不乏同情心,俺也绝不是冷血动物。俺曾经也向受难者一次次地献过爱心。让俺不舒服的是,如今的捐款已经变成了摆排场、比富足、做宣传的舞台。看看我们的电视媒体,那些日子,每天都为那些肯出高价的大手笔,大书特书。国内的俺就不说了,单说国外捐出6000万的沙特王子被报道了一遍又一遍。而莫桑比克呢?甚至都没有人提起他们的名字。6000万对于沙特又算的了什么,大不了在多在地球的身上捅几个洞,凿几口井好了。而莫桑比克呢?人家可是连温饱都达不到的国家!
所以说,爱心,无须金钱来衡量!
几则奇妙却真实的故事 篇2
A feral cat in Bartlett, Tennessee, USA, survived for 19 days with a jar stuck on its head. Tabitha Cain, 25, has fed the cat, which she has named Wild Oats, for several years. The family saw the cat a number of times with the peanut butter jar on its head and tried in vain to catch it. The Cain family feared the worst after not seeing the cat for a week.
在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叫巴特利特的地方,有一只还未被驯服的猫把头卡在一个罐子里,并带着这个罐子度过了19天。这只猫由25岁的塔比瑟•凯因喂养多年,她管它叫Wild Oats。塔比瑟•凯因一家人多次看见这只猫头上罩着一个花生酱罐子并试图用爪子把罐子拨下,可总是无济于事。在这只猫一周都没有出现后,塔比瑟•凯因一家担心极了。
They found the once-chubby cat later, too thin and weak to flee. They caught her with a fishing net and used some oil to get the jar off her head. They gave her water and treated her wounds and on Friday she began to eat again.
他们找到这只猫时,发现这只曾经肥胖的猫已经瘦弱到连逃跑的力气都没了。他们用一个渔网将这只猫捕获,用大量油润滑将罐子从这只猫的头上摘下来。他们给这只猫喂水,医治伤口,周五这只猫就开始正常进食了。
"I've heard of cats having nine lives but I think this one has 19 because she survived 19 days" , commented Tabitha's mother. Memphis vet, Gerald Blackburn, added that the cat may have lived off of its excess fat.
“我听说过猫有九条命,但我想这只猫有十九条命,因为它艰难度过十九天后依然幸存下来。”塔比瑟的母说到。孟斐斯兽医杰拉德•布莱克本补充说,这只猫能够幸存下来可能靠的是它那肥厚的脂肪。
2. Someone Loves Me有人爱我
I would not like to meet the dog in the photo, but I bet it's someone beloved pet.
我不太喜欢下面这张照片上的狗狗,但我确信它一定有个宠爱它的主人。
3. Strange - but -true Story of the Cigars雪茄奇怪却真实的故事
A man from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having purchased a case of very expensive cigars, insured them against, among other things, fire. Within a month, having smoked his entire stockpile, the man filed a claim against the insurance company, stating that the cigars were lost "in a series of small fires".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有个人买了一盒非常昂贵的雪茄,并给他的雪茄买了份保险,保险的责任内容中包括火。一个月之内,他把整盒烟全抽完了,他要求保险公司做出赔偿,声称他的雪茄在“一系列的小火”中损失了。
The insurance company refused to pay, citing the obvious reason that the man had consumed the cigars in the normal fashion. The man sued – and won.
保险公司拒绝赔偿,援引理由是:此人以正常的方式消费了雪茄。于是,此人便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结果,他胜诉了。
In delivering the ruling the judge, agreeing that the claim was frivolous, stated nevertheless that the man held a policy from the company in which it had warranted that the cigars were insurable and also guaranteed that it would insure against fire, without defining what it considered to be "unacceptable fire", and was obliged to pay the claim. Rather than endure a lengthy and costly appeal the insurance company accepted the ruling and paid the man $15,000 for the rare cigars he had lost "in the fires".
在宣判最终裁决时,法官也认为这个上诉有点无理取闹。法官称此人紧抓住保险公司的一条条例,条例内容准许为雪茄保险,保险责任包括火,但没有明确说明何所谓“不可接受的火”,所以保险公司不得不给付赔偿金。不想与这样费时而诉讼费又颇高的官司周旋下去,保险公司接受裁决,此人在那“一系列的小火”中损失的稀奇的雪茄赔付15000美元。
After he cashed the cheque, however, the company had him arrested on 24 counts of arson. With his own insurance claim and testimony from the previous case being used against him, the man was convicted of intentionally burning his insured property and sentenced to 24 months in jail and a $24,000 fine.
几则小故事的职场感悟 篇3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鸽子问:你要飞到哪?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感悟:职场上,自己改变,则自己所感受的职场环境也将改变。不然,你就算换份工作,也是和原来差不多!
故事二: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
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没命了呀!”
感悟:人本来是有很多潜能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或对别人找借口:“管它呢,我们已尽力而为了。”
事实上尽力而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处充满危机的年代。常常问问自己,我今天是尽力而为的猎狗,还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故事三:沙砾与黄金
一队商人骑着骆驼在沙漠里行走,突然空中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抓一把沙砾放在口袋里吧,它会成为金子。”
有人听了不屑一顾,根本不信,有人将信将疑,抓了一把放在袋里。有人全信,尽可能地抓了一把又一把沙砾放在大袋里,他们继续上路,没带沙砾的走得很轻松,而带了的走得很沉重。
很多天过去了,他们走出了沙漠,抓了沙砾的人打开口袋欣喜地发现那些粗糙沉重的沙砾都变成了黄灿灿的金子。
感悟:在漫长的人生中,时间、责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砾,惟有紧紧抓住机遇、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将这些普通粗糙的沙砾变成可贵的金子。不紧紧抓住机遇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固然轻松潇洒,但他们生命长河会黯淡粗糙,他们始终发不出金子般灿烂光辉。
问问自己,今天我们抓了多少沙砾?
其实人生最怕一个”混"字!抱着混的心态,看似偷巧、轻松、没压力,然而就是在不知不觉的混中,混没了青春,混尽了精力,混掉了激情,混失了口碑,到头来混得黄粱美梦一场空!
在任何一个企业工作,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你是在为自己的将来打工,给自己累积经验和财富,老板只提供平台让你去展现你的人生价值,展现你的事业机会,学会尊重这个平台,尊重你的老板,尊重你的同事。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伤害大家的利益。
抱怨只会让更多的人看不起你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没有用只会说的人。
光自己埋头苦干并不可取,职场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靠团队的力量。在这个公司里,我们就是巨大机器的一个部件,机器要想运转的好,离不开每个部件的认真工作,爱岗,绝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优秀的理由,爱你的工作,会回报你很多!
日记几则 篇4
日记几则正文:
3月21日 晴
今天,濮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3月23日要义卖。大家高兴极了。濮老师叫我们今天晚上把自己不要的小玩具都整理出来,洗一下,准备3月23日去义卖。一回到家,我马上把我不要的`小玩具找出来,有小狗、风铃、头饰和调色盘。我让妈妈洗干净,去卖。
3月22日 晴
今天,濮老师让我们写好标签,贴在小玩具身上。我一回到家,扯下一点纸,撕成四片,分别写上价钱。一想到明天的情景,我就兴奋起来,但愿我的小玩具能卖个好价钱,捐给学校的钱就多了。
3月23日 晴
新生报道笑话几则 篇5
新生军训,一群军训学生在操场上声嘶力竭。还有几个却在操场边上晾着 我过去一闻,他们身上好大的酒气!八成喝醉了站不成队了
新生报道,我们部门是程序上比较慢的来了一个阿姨,陪孩子来注册
她介绍她姓倪
然后又说孩子姓曹
我问她孩子名字
她说就是跟她的姓
顿了一下以后她说可以直呼她的名字
我等了一会只好问“麻烦您快点把自己的名字报出来啊”
唉,真不知道是给学生注册还是某某他妈注册
每次上公车之前要去一趟厕所
因为校车要走至少半小时
担心碰上堵车,再加上找馆子吃饭
于是先来个一放为快
正在放水的时候进来三个新生
都在玩手机
很快就完事了
出门的时候一个新生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来了一句“嘴好干哦” 另外一个说了句“我放了好多水”
第三个玩着手机头也不抬“浪费是可耻的事情”
几则“诗话” 篇6
所谓“有趣”方能激发“谈兴”,下面,就请大家看一下我这几篇“趣谈”,或者,把它们称为是几则“诗话”。
一 印章
话说我从“学诗”“码字儿”的那个时候起,所写的第一首诗便与七十多年前那场我们全民族的伟大抗战有关——它题为《印章》,是写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生前所用过的一枚印章的。
它也是我得以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发表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是1963年的8月9日。
时读中学,诗作见报,虽说是一家市一级的报纸——《长春日报》,可在学校里、同学中也引起一些“轰动效应”。
但,莫道此事惹“众议”,更有“动静”在后头!那就是:在这一年的高考中,我写的一篇题为《唱国际歌时想起的》的作文得了98分,据说在我们吉林省名列第一。既称“第一”,那就说明这作文还行。不过,我却始终认为:是这《印章》“行”,它才“行”——只因我将这首小诗的某些诗句移入了那篇作文当中,才使得那些阅卷老师“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因此,平心而论,他们所给的那个“高分”,既是对我那篇文字的“抬爱”或“垂青”,更是对杨靖宇将军那枚犹如“一座永恒的纪念碑”似的印章,以及这印章所留下的那“鲜红红的印迹”予以应有的仰视和高度的尊崇!
而过了20载,也就是到了1983年,影片《不该发生的故事》的编剧赵万捷先生说他在《诗刊》上发表的一首诗中也借用了这《印章》里的一句,请我“予以恩准”,我自然连说“不必客气”;另,他还特意向我告知,说我的这首小诗也被“陈列”在通化靖宇陵园的纪念馆里,就和杨将军的那枚印章放在一起。闻此消息,我竟“骄傲得很”,觉得也“与有荣焉”!
而又过了30载,也就是到了2013年,也许是与“钓鱼岛”有点“关联”吧,它又出现在某家报纸副刊的版面。这其中是怎么个“操作过程”,我至今还“蒙在鼓里”。可它如若还能起那“战鼓”的作用,幾十年下来,仍不“退役”,这也许并非是我或我们所有的同胞之所愿(因为,我们历来祈望和平,不是有句诗是“为教四海不扬波”吗),而是被彼时日本国内的某些右翼势力不仅在这钓鱼岛,并且也在与此类似的一些涉及重大原则是非的问题上屡屡制造事端,不断催逼之结果吧!
不过,这“催逼”也有“益处”,那就是:它能够让我们更加“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而“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对此,予以认证,钤上“印章”的,不仅有我们中国人民,也有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
《印章》这首小诗,文字无多,且将它抄录如下:
倾心听,还能听出按下去的声音,
仔细看,上面仿佛还印着指纹;
这枚印章是杨将军殉国时的遗物,
至今还蕴藏着英雄手上的神劲!
……苦雨凄风夹着硝烟滚滚,
小小的印章曾将受难的河山雄镇,
将军在多少张“作战计划”上签名、盖章,
鲜红红的印迹压住了、压住了敌人狂妄的野心……
熊熊的篝火旺燃在莽莽森林,
灼人的火光把一个个“命令”带给全军,
“杨靖宇印”四个字啊,凝重有力,多有精神!
是将军信任的目光,鼓舞大家前进!
今天,它陈列在这儿,接待参观的人群,
谁经过这里,耳边都会响起一阵雄浑的声音。
看着,看着,忽然它变得高大、巍峨,
哦,这是一座永恒的纪念碑呀,托着历史的风云……
今年是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以上的这些文字,也算是透过那“历史的风云”,对它的一种“纪念”吧。
二 烈士石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在网上质疑邱少云被活活烧死却一动不动?“不符合生理学常识”,并断言邱的故事是“伪造的”。
对此,《环球时报》自然是要发声的,它在一篇社评中说:“邱少云无疑是一位高度正面的英雄。他的事迹发生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对他事迹的总结或许多少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有两点非常清楚。第一,他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为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第二,他的故事几十年来对一代代中国人产生了正面激励,他的牺牲和牺牲过程描述都不是这个国家的负资产。他没有留下任何理由让后代人嘲笑他”。
诚哉斯言!但,也“勿庸讳言”:作为当年也曾着力宣传过邱少云事迹的我,那时却不得不受制于来自有关方面的某些“荒唐之举”,或曰“蛮横之力”,因而便让我有了足够的理由,将其一并归入那“苦涩的记忆”,而每忆它一回,也就无异于又一次地“嘲笑”了一下自己!
当然,这“自嘲”有时也希冀与他人有所“互动”。
因之,它也要“公开著文”,它亦需有个“载体”。
“著文”“载体”——嗨,干吗这么“文绉绉”的?说白了,不就是要把它写出来,发出去吗!那么,下面我铺纸挥笔,干的就是这么个“活计”——
记得,在1965年10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我曾发表过一首题为《烈士石》的诗,是写朝鲜战场邱少云烈士牺牲阵地上的一块石头的。
然而,当时,它署的却不是我的名字,而是我高中时一位很要好的同学的名字,而且在那名字——王树华的前面,还特意标明了他的身份——工人(他当时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作)。
这是为何?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那“蛮横之力”作用于我身上的结果!那时,无论是“莘莘学子”,还是“寻常百姓”——这个国家的公民,若想在报刊上发表点儿文字,皆须经其所在的学校或单位的领导批准才行!而我当时正在吉林师范大学(亦即如今的“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按说总该学学如何“码字儿”,并配合当时所受到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写点儿此类的文章,向组织上“交交心”,或曰“汇报一下自己的思想实际”吧,但系里却总是以我“专业思想不牢固”“毕业后不想当教师”为由,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我的家庭有点儿“八杆子也打不着”的“海外关系”,对我的这类活动横加干涉,坚决不予我以这种“创作自由”!于是,万般无奈,我也只好“改名”!但此事还是为系方所“侦破”(因为,就在《光明日报》发了我这首《烈士石》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965年10月29日,我所在的那个城市的市委机关报《长春日报》也“很不识相”地发表了我写的另一首题为《革命长空舞彩霞》的诗。在这首诗中,我也同样署上了“王树华”这个名字,犯了这同样的“错误”。而因其“犯罪”的现场就在本地,系方就好调查一些,顺藤摸瓜,也就查出了我还有以上的这一并不“光明”的“前科”),于是,找我谈话,逼我检讨,并在年级大会上予以批评……一首小诗(或者说是两首小诗——“诗”兄“诗”弟),竟闹得“满城风雨”,惹出挺大动静!
诗中所写的当年的“抗美援朝”那场伟大的战争,由于种种原因,我那时肯定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但是,对于上述的这个事情,我却认识极深。而我之所以要在这里说起此事(将这首小诗也收入我的那本书里),当有这么一点儿小小的意思,那就是:想让它也作为一块“石头”,向人们“展览”一下那时那有关方面在这一方面的“孔武有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我那颇为顽强,也堪称“可怜”,并每每忆起便引以自豪,不,“自嘲”的“反抗之力”吧。
下面,就向大家展示一下《烈士石》的“真容”——
阵地上的烈火早已熄灭,
攥着这块石头,我感到它还是那样灼热;
时间的急流冲不掉上面殷红的血迹,
岁月的风雨也不能将它冷却。
漫天烟云,遍地烽火,
斗争的怒涛淘洗出的是真金。
那时节,烈火吐着毒舌,要舔断一条生命的红线,
忍着剧痛,英雄的心炼成了总攻击胜利的信号弹一颗!
哦,三千里的锦绣江山,
一草一木,永记美帝侵略的罪恶;
而这块石头多像一个紧握的拳头,
愤怒地向全世界人民控诉豺狼的所为所作!
看着它,
我胸中挺拔起一座高耸入云的青峰;
看着它,
我心房滚过一支雄壮、自豪的歌!
看着它,
我想到今天越南的战火;
为了消灭那万恶的美国强盗,
我们早已准备好和兄弟共同战斗的矛戈!
看着它,久久地看着,
我眼前巍然矗立起革命的高楼座座;
它建筑在帝国主义死亡的废墟之上,
坚固的基础啊,有这样的一块块石头闪烁!
——就是这么一首小诗。如今,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不知人们从我上面所讲述的这个“故事”里,会体味出哪些“诗意”,会不会觉得,与往昔相比,我们在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真个是如同“换了人间”一样呢!
而我以个人的这一方面或很多方面的经历,只知道,只有实现了“中国梦”,或曰,切实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才能活得好——这,大概也“合”,或是“该‘合”我们绝大多数国人的那“生理学”之“常识”吧!
三 铃声
《铃声》这首小诗发表在1972年第5期的《吉林文艺》(《吉林文艺》即原来的由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长春》文学月刊,“文革”期间改成此名;“文革”结束后,又恢复了《长春》这一刊名;再后来,则改名为《作家》,且一直沿用至今)上。
它写的是什么呢?拂去那岁月的风尘,沿着历史的河道溯流而上,你听——
从哪里传来一串铃声?
像溪水越过深涧,
像飛泉泻下山林;
新的一天又推开教室的门窗,
红领巾似一片朝霞涌来,
孩子们踏着这铃声的音韵。
这一天啊,又将有多少红花
在孩子的心中盛开!
这一课呀,又将有浩荡的东风
在孩子的眼前抖开万丈彩锦!
看,一幅地理挂图上
正闪耀着璀璨的阳光;
啊,祖国的大地上啊,
到处是阳雀声声,战鼓催春……
但,孩子的目光却看得更远,
小手指向那遥远的边境——
“老师,那里是不是我们的珍宝岛?
解放军叔叔正在那站岗放哨,
离我们那么远,又这么近……”
哦,面对这闪光的问话,
我该怎样回答、怎样回答?
猛然间,又一串铃声啊,
和这上课的铃声连得紧紧,
我看见边防哨所,值班战士
正拿起那电话的耳机——
啊,风雪中,正是那警惕的目光
在保卫着孩子们这幸福的笑容!
吟罢低眉有所思,也是“踏着这铃声的音韵”,我不由得又一次地追想起一位故人——前些年从《作家》杂志退休的资深编辑、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获得者曲有源先生。
我与有源相识于1971年。彼时,正值“文革”期间。也许是“人不死,心还在”,或者是“积习所致”“没脸没皮”吧,我手中捏着的那支破笔,便总想写点儿什么,并把它发表出去。于是,就向《吉林文艺》投稿。而有源又在此处担任诗歌编辑。这样,我们便有了一些交往。
可是,话说回来,我的妻子之所以如此“专横”,也自有她的一番道理,那就是:我们家那时是既无书橱,也无碗橱啊!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也叫我感到很不是个滋味儿,因之,恼火过后,便是黯然神伤、苦笑不已……
而苦笑之后呢,也许是“愤怒出诗人”吧,我却“长歌当哭”,哭出一首诗来了。这诗的题目就叫作《书橱与碗橱》。
没想到,它后来竟被《星星》诗刊采用了,据说,责任编辑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流沙河先生。更没想到,再后来,它又被收进《中国百家讽刺诗选》里。
啊,小小的我,有何才德,竟忝列于包括鲁迅、臧克家、公木、流沙河等诸多文坛上的前辈与巨匠在内的这“百家”之中,这可真是折煞我也!真真令我感到惶惑不安,甚至羞愧得无地自容!
可是,有的时候呢,你道怪也不怪,这心中的浅薄劲儿就像那大海涨潮,不,就像那臭水沟子泛沫一般,却又不由自主地上来了!于是,在我的这张本来就十分寒碜的面孔上,也就因之而露出点儿更为寒碜的得意的笑容,觉得“与有荣焉”。
啊,真真“侥幸”!啊,因“祸”得“福”!
不过,这“祸”究竟起于何处,这“福”又到底来自哪里呢?待我冷静下来,细细想过之后,却又觉得此福非福了!是啊,真正的福,怕还不是一首小诗的发表,并以此挤入这“百家”之林,怕还不是这可笑亦复可悲的虚荣心的得到满足吧!
那么,它到底应该是什么呢?
顺着这“书橱”说开去吧,我觉得它就应该是什么时候能让生活在我们大地上的“百家”“千家”“万家”……总之。一切想要也必须要认真读书,一切想要也必须要用知识的火炬照亮前路的人们都有个或不止一个像样的书橱——当然,他们也得有像样的碗橱以及各类必备的像样的家具。
就是经商,不也最好是做个“儒商”;即或“个体”,不也得充实一下你这“个”“体”吗!让灵魂与身子多一处安放的地方。
而从那时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这样的“理想”总该实现了吧!当然,如果不实现,说句丧气的话,那就只好在“追悼会”上见了!
六 某追悼会上所见
《某追悼会上所见》这首诗发表在1982年3月5日由人民日报文艺部所编辑的“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上。
这首诗中所写的我在“某追悼会上”的“所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见到的。因此,就让它作为一个记录此事的“历史性的镜头”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大概也能让人们在茶余饭后增加点儿颇为“有趣儿”的谈资吧。
你瞧——
死者已然安歇,生者无比繁忙,
看,人们缕缕行行
纷纷送来挽联、挽幛;
整个灵堂顿时变成一座布料商场!
这挽联质量真好——竟是上等毛料!
这挽幛也不算孬——叫作“涤纶混纺”!
还有那出口转内销的“弹力呢”,
最次的也是“中长纤维”“的确良”……
不必担心,这钱出自哪个个人的腰包,
一张发票早已注明它们的用场,
“报销”——“报”的人是那么“理直”,
“销”的人当然也十分“气壮”!
待明天,挽联就变成笔挺的四季服装!
这就是对死者的怀念?
我寻思再三,总觉得这事儿不太妥当,
也不太“吉祥”……
——这就是我在“某追悼会上”的“所见”和“所想”了。
但,也是“想”——想来,如今,一定有人会说:这算吗事呀!大惊小怪嘛!“小儿科”嘛!
诚哉斯言!是啊,那个时候,官场上、社会上,吹起的还仅仅是这“不正之风”;可后来,日益猖獗、狂刮不已的,则是那“贪腐之风”了。
还真有点让人“怀念”那一“美好的歲月”哩!
因之,我觉得,也该为那个时代开个“追悼会”——让我们面对它的“遗容”,来个三鞠躬……
七 关于“电”以及“线路图”种种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关于“电”以及“线路图”种种》这首诗很可能是我此生中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了。
它以较大的篇幅刊登在1996年7月4日的《吉林日报》上。
《关于“电”以及“线路图”种种》——乍一看这个标题,还真以为它是一篇杂文哩!但,也许是“乱谥名号”吧,我是把它称为“杂文诗”的。
用诗的语言来写杂文,用杂文的笔法来写诗,这对于中国的文人来说,是有“传统”的。古代的就不说了,只说现当代的,比如,1963年1月,《甘肃文艺》的编辑冒着不小的风险,以挺大的勇气,在该刊所发表的“摘帽右派分子”公刘先生的那首《空气》,我认为,那就是一首“杂文诗”。
他在这首诗中,以极其辛辣的语言,鞭挞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
而我当年所写的这首《关于“电”以及“线路图”种种》,虽用笔尖儿挑起的乃是我们这里的一些官员的贪腐,亦即:与《空气》相比,二者所指斥的对象有别,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燃犀烛怪”“激浊扬清”之理则一。这就证明,我这个“徒弟”,毕竟还从公刘这位“师傅”那里学到了一点儿“手艺”。
下面,就请读者看看这诗中的一段儿,瞧瞧那些人,亦即诗中所说的“还有的人”,他们围绕这个“电”字,都干了些什么吧——
还有的人甚至偷电
或者抢电,
单看“电表”,你是不能
查出其全部罪证!
白热的灯丝,日夜燃着
他无厌的欲望;
一束束粗线,贪婪地吮吸
别人的热能……
啊,这样的人是有“福”啦!
可这样的“电”能叫他们
继续受用?
我要说,我要说——
他们的“保险丝”
马上就要爆崩!
那时,请原谅——
那里将一片黑暗。
更黑暗的,是他们
鬼影幢幢的心中!
当然,即便如此,我们
也还是得做他们的“电工”
——拉响审判他们的法庭
那开庭的电铃!
——哦,就是这么样的一些诗句。不知大家读过之后,身上是否也来了那么一点儿“电”?反正当年我写它的时候,可是被它“电”得“麻酥酥”的!真以为自己也为那“反腐倡廉”出了那么一把子力,也以为经我这么一“吆喝”,不,一“断喝”,腐败分子便乖乖地有所收敛,甚至还受到了教育,要“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了哩!
但,读者朋友,您觉得我上面的这些话“靠谱”吗?嗨,甭说您认为它“不靠谱”,就连我也认为它“四六不靠”哩!
“批判的武器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还是这话有道理。
“反腐倡廉”,可万万不能“徒托空言”,而是必须“真抓实干”呀!
那么,在遏制腐败这个问题上,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抓实干”,或曰,在我们的整个机制上到底该如何设计它的“线路图”呢?看来,我们还真是需要智商极高(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而且,既恪守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在这一方面,顺应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的一些“高级工程师”,以及无数既有过硬的“技能”,又忠于职守的“电工师傅”们!
英语脑筋急转弯几则 篇7
2) who earns a living by driving his customers away?
3) what starts with e, ends with e and only has one letter?
4) where do you find giant snails?
answer
<1> wet
<2> taxi driver
<3> an envelope
个人IE安全优化技巧几则 篇8
1.给IE穿上一件免费防弹衣
在Iexplore.exe后面添加-nohome参数,这样双击此快捷方式则可以打开一个空白IE窗口,不但能够加快启动速度,更重要的是,即使我们的主页被恶意程序修改了,利用此法也不会自动打开恶意网页。
2.轻松修复IE
如果安装的是Windows XP SP2,发现IE总是不大对劲,比如打不开某些网站经常无反应。此时可新建一个指向“C:Program FilesIternet ExplorerIEXPLORE.EXE” /rereg的名为重新注册IE组件的快捷方式,双击即可重新注册IE组件,之后就能解决前面的问题。
3.本地网络均兼顾
在IEXPLORE.EXE后面添加一个-e参数,会让IE浏览器以Explorer方式来浏览,这时不仅可以看到网站的内容,同时还可在左侧窗格操作本地文件。
4.拯救“死掉”的IE
IE不听使唤已是家常便饭,这时,你首先在桌面上建立一个指向“C:Program FilesInternet ExplorerIEXPLORE.EXE” -new的快捷方式,将其命名为“开启新的IE”,
当你发现当前的IE不受控制时,按下Win+D键回到桌面并双击此快捷方式,可以启动另一个IEXPLORE进程,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看到多个IEXPLORE进程),而且此IE可以保证你在不重新启动系统的前提下仍可以正常浏览网站,可以解决一时之急。
5.其他参数
-k参数可以让IE工作在全屏方式下, -remote参数可以在Unix平台上启动另一个IE进程,-slf参数会让IE连接到默认的主页,而且会从缓存中打开默认主页。-v参数会显示出IE当前的版本(Unix平台上适用)。
重新注册IE组件
1、IE莫名跳窗应该是恶意广告程序作怪,可以按以下方法修复:
重新注册IE项,修复IE注册。从开始->运行
输入命令 regsvr32 actxprxy.dll 确定
输入命令 regsvr32 shdocvw.dll 确定
2、跳窗网页可能保留在HOSTS,一经上网就先触发该网址为默认,就会自动打开。
检查HOSTS:
用记事本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目录下打开HOSTS
在里面检查有没有网址,有则删除。
推荐几则护眼妙方 篇9
1.菊花茶。取适量的菊花。将菊花用开水冲泡后饮用。菊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因此菊花也是用于防治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适合肝火较旺、用眼过度导致双眼干涩的人服用。
2.枸杞子茶。取枸杞子适量。将其洗净,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枸杞子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成分。枸杞子茶具有养肝明目的疗效,适合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的人服用。
3.枸杞菊花茶。取枸杞子、菊花各适量。将枸杞子洗净。将枸杞子、菊花一起用开水冲泡后饮用。此茶适合血虚兼有肝热的干眼患者服用。
4.决明菊花山楂茶。取决明子10克、菊花5克、山楂15克。将决明子、菊花、山楂一起用开水冲泡,加盖焖约30分钟即成。此茶适合肝胃积热、饮食不香的干眼患者服用。
5.五味蜜茶。取北五味子(炒)4克、密蒙花6克、绿茶粉1克、蜂蜜适量。将北五味子、密蒙花放在锅内,加适量的水煮沸3分钟,调入绿茶粉和蜂蜜即成,可随意饮用。此茶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适合阴虚内热的干眼患者服用。
6.枸杞粥。取枸杞子20克,大米60克。将枸杞子洗净,与大米一起放入锅内,熬煮成粥即成,可随意服用。此粥适合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的人服用。
7.枸杞猪肝汤。取枸杞子、猪肝各适量。将枸杞子洗净,与猪肝一起放入锅内,熬煮成汤即成,可随意服用。猪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与枸杞子搭配具有养血明目的显著功效。
8.枸杞桑葚粥。取枸杞子、桑葚、山药各5克、红枣5个、粳米100克。将枸杞子、桑葚、山药、红枣洗净。将这4味药与粳米一起放入锅内,熬煮成粥即成,可每日早晚各服1次。枸杞子、桑葚具有养血明目的功效。山药、红枣可起到平补肺肾、益气健脾的作用。视力疲劳者若长期服用此粥,既可消除眼干疲劳等症状,又可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9.猪肝绿豆粥。取新鲜猪肝、大米各100克,绿豆6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将绿豆洗净。将猪肝切成片或条状。先将绿豆、大米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煮至八成熟,再放入猪肝继续熬煮2~3分钟,调入食盐、味精即成,可随意服用。此粥具有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的功效,适合眼干不适、面色发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质虚弱者服用。
很搞笑很幽默的绕口令几则 篇10
绕口令:扁娃拔扁豆
扁扁娃背个扁口背篓,
上扁扁山拔扁豆。
拔了一扁背篓扁豆,
扁扁娃背不起一扁背篓扁豆,
背了半扁背篓扁豆。
绕口令:左眼右眼
左眼上有左上眼皮儿,
右眼上有右上眼皮儿,
左上眼皮儿打不着右下眼皮儿,
右上眼皮儿打不着左下眼皮儿。
绕口令:哥哥和姑姑
哥哥挂钩,
钩挂哥哥刚穿的白小褂儿。
姑姑隔着隔扇去钩鼓,
鼓高姑姑难钩鼓,
哥哥帮姑去钩鼓,
姑姑帮哥哥把小褂儿补。
绕口令:小鸭下水洼
小鸭下水洼,
水洼有水花,
小花陪小鸭抓小虾,
小虾躲着小鸭抓。
绕口令:下棋
两个老棋迷,一起来下棋。
棋迷老李要吃棋迷老齐的车,
棋迷老齐不让棋迷老李吃车。
不知棋迷李胜过棋迷齐,
还是棋迷齐胜过棋迷李。
绕口令:小鸭下水洼
小鸭下水洼,
水洼有水花,
小花陪小鸭抓小虾,
小虾躲着小鸭抓。
绕口令:下棋
两个老棋迷,一起来下棋。
棋迷老李要吃棋迷老齐的车,
棋迷老齐不让棋迷老李吃车。
不知棋迷李胜过棋迷齐,
还是棋迷齐胜过棋迷李。
绕口令:买肉和买油
尤大嫂去买肉,
冉大妈去买油,
尤大嫂买肉不买油,
冉大妈买油不买肉。
俩人集上碰了头,
尤大嫂请冉大妈到家吃炖肉,
冉大妈请尤大嫂去她家喝蜂蜜白糖加香油。
尤大嫂去买肉,
冉大妈去买油,
尤大嫂买肉不买油,
冉大妈买油不买肉。
俩人集上碰了头,
尤大嫂请冉大妈到家吃炖肉,
iPhone的几则实用微技巧 篇11
难免你可能会将iPhone借给他人赏玩,如果这个时间有短信到达,iPhone会自动弹出预览通知,如果短信的内容比较私密,那么就不太方便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忧虑,可以进入设置界面,进入“通知”界面,选择“信息”(如图1),将“显示预览”关闭即可,或者索性将提醒样式设置为“无”。
关闭应用更新提醒
如果安装的某个应用程序有了更新,那么App Store图标上会出现红色的数字提示,看起来非常碍眼,如果你不希望看到这些提示信息,那么可以进入设置界面,选择“通用”,进入之后启用“访问限制”功能。初次使用时需要设置限制密码(如图2),将“安装启用程序”直接关闭即可。
微信朋友圈发表纯文字
对于喜欢在iPhone手机玩微信的朋友来说,他们经常会在微信的朋友圈子发表状态,分享自己的心情,不过如果你注意的话,会发现在按下“相机”按钮之后,这里只提供了“拍照”和“从手机像册选择”两个选项,无论如何都必须提供一张照片,难道不能发表纯文字的状态吗?
其实,微信是可以发表纯文字的,只要长按右上角的照相机图标,此时会弹出输入文字的界面(如图3),现在就不需要拍摄照片或手工选择图片了,直接就可以在这里输入文字,最后点击“发送”按钮就可以发送到朋友圈。如果需要删除自己所发表的文字,只要直接点击“删除”按钮就可以了。如果要删除自己的评论,那么长按评论的内容,就会跳出“删除”按钮。
对几则武术谚语的理解与操作 篇12
1、“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艺。”这句话是讲技击境界的。人们在习武的开始阶段,无论演练和技击,都是既有拳(招法)又有意(意念)的。演练套路时,要记住招式的名称和动作。技击时则往往先想用什么招法打对方什么地方。然而,当熟练之后,练起来就不需思考了。在与人技击时,由于“对方打你不商量,你打对方不能想”,正误、对错只在一寸之间,一秒之内,所以必须做到“无拳”(不能死用固定招式)无意(不能思考用什么招法)才能取胜。这是检验一个人活学活用技击规律,得到“真艺”的标志,它要求习武者在技击时不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无论先发制人还是防守反击,都能够习惯成自然,不用思考即可主动攻防。
2、“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这不是讲动作而是讲技击原则的。如果讲动作,既然“彼不动,我不动”,怎么会“彼动我先动”呢?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然而把它作为一个原则,加一个“手”字去理解就通了。“彼不动手,我不动手;彼若动手,我先动手”。它所体现的是技击的自卫性,是先发制人的主动性。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人们经常讲的一句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两人在技击之前,只可知己,不能知彼。因为对一个坚持练武的人来说,人家的功夫和技艺只有经过技击实战才能知道。特别是遇到陌生人,那是绝对不知彼的。不知彼就做不到“百战百胜”那该怎么办呢?第一“护己占位”,第二“不赢会走”。
4、“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这句话不是讲手不打人。在技击实战中,手(包括臂、肘)打人还是主要的。这句话是讲用脚(包括腿、膝)打人时手与脚的协调配合。顾不住对方的手是不敢起脚的。
5、“手打三分脚打七分”。这句话中的“三”与“七”,不是指“打”的次数,而是讲在打人时所起的作用:手占三分,脚占七分。因为手的每个动作都离不了脚的走步。
6、“先看一步走,后看一伸手”。这句话不仅是讲在看人练拳时,先看他的步型、步法,而且是在技击时,先看他的走步。在对方的脚起而将落之时,正是进击的好机会。
7、“打人不见形,见形不为能”。这里的“形”当然是指肢体的外部动作。既然是外形动作,对方怎么能看不见呢?而且有些动作还是专门让对方见的。例如“声东击西”、“指东打西”,“声东”“指东”就是让对方见的。那如何理解“不见形”呢?它是指打人的那个动作不能让人看见,具有突发性、意外性。
8、“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其实枪与棍的区别只是枪有一个尖刃的金属头,而棍则没有。在技击使用时,棍与枪的作用是一样的。棍同样可以扎,枪同样可以打。在练法、用法上枪棍不分,会大大提高枪与棍的技法与威力。
【寓言故事几则】推荐阅读:
几则寓言小故事10-11
家庭教育必读的几则故事12-04
经典寓言故事民间寓言故事11-22
精选儿童寓言故事_寓言小故事推荐06-07
现代寓言故事09-06
双语寓言故事05-31
数学寓言故事07-03
哲学寓言故事08-19
幼儿寓言故事08-30
动物寓言故事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