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寓言故事

2024-09-06

现代寓言故事(共9篇)

现代寓言故事 篇1

川上弘美的写作手法一直都是独特而鲜活的, 在她的几部著作中多以人和动物之间的转换为主题, 川上弘美的作品一般情况下都是虚幻而富有童话的色彩, 在语言的描述上能让读者产生画面的联想, 《踏蛇》是川上弘美的典型作品, 文中通过人与蛇之间的活动阐述了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心理变化, 《踏蛇》的写作手法给我们带来了异样的联想空间, 最重要的是该作品所表达的现代寓意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也是深有体会的。

一、川上弘美与《踏蛇》

川上弘美是日本当红的女作家, 在1996 年以《踏蛇》这一文学作品荣获日本最高文学的作品奖。川上弘美的文学著作有着一致的共性, 在她的作品中, 多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融入更多的是对世界的幻想以及对女性内心深处或情感的刻画, 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创造出的是奇幻令人遐想的童话世界。

《踏蛇》就是基于作者以上的写作特点而形成的著作, 虽然在日本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但实际上依然有众多反对的声音。很多人不能理解文中关于年轻女性所处生活环境与心情的矛盾性, 还有很多人并不能理解文中蛇的所指, 种种声音和分歧为《踏蛇》营造出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二、针对川上弘美《踏蛇》作品的粗略解读

《踏蛇》是围绕女主在公园踩到一条蛇而展开的, 蛇被踏而变身成了女主的母亲, 蛇希望利用自己变成的母亲将主人公带入到它们的生活环境中, 而作为女主人公就在这个真真假假的气氛中, 出现了想要抵抗并存有妥协的心情。人与动物的相互转换是川上弘美写作的主要方式, 在作品中, 川上弘美利用柔和而唯美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描述, 让整部作品变得活灵活现, 很自然地让读者融入到无限的遐想中去, 完全体现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

蛇与女主之间的种种纠缠说明的是人与动物本质上就存在着差别, 更加说明了主人公和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 特别是在文中蛇化身成液体钻入到主人公身体中的那段描述, 意指了人生某个阶段中遇到的复杂境遇而产生的纠结心理, 既有着面对境遇时的深深恐惧, 又体现出了为了生存下去发自本能的挣扎。而主人公与蛇之间的沟通让主人公意识到在和他人沟通时存在的障碍, 但是她和蛇之间并没有这层障碍, 这一点进一步说明了人性的孤独。

三、川上弘美《踏蛇》的现代寓言

川上弘美《踏蛇》中的蛇是一个虚幻的角色, 整个文章以虚幻的蛇来展开, 从侧面来讲, 这个文章所有的内容是围绕女性的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来写的, 从文中“我”和蛇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产生, 针对文中出现的几个女性角色的心理、神态、动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川上弘美就是利用了这种现实主义和虚幻相互融合的手法铸造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 《踏蛇》并不仅仅是虚幻的童话故事, 更有着自身的现代寓言。

《踏蛇》中蛇对女主人公做出的种种逼迫和报复, 说明的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虽然现实社会中的困境会在某个时刻给人们的内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让人们感受到了无比的绝望, 但是人还要有种敢于拼搏的劲儿, 不能缺失属于自己的理性, 文中的主人公多指理性的, 而蛇所幻化的主人公妈妈则是非理性的方面, 也可以说是叛逆和困惑的, 主人公在面对蛇幻化出的母亲时, 有着多情情感的透漏, 意味着在现代生活当中, 人们的理性会受到生活中叛逆、困惑以及非理性等问题的影响, 这个影响有时候会让人感受到绝望, 甚至会产生出就此妥协、自暴自弃的心理, 有时还会让人站起来奋起反抗, 如果人们控制不好自己内心尚存的那点理性, 就迷失在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负面因素中。作品中“我”与蛇之间的搏斗结果是势均力敌的, 这又说明了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 这个生命的过程就是理性和非理性并存的, 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时间中, 我们的生活都会存在理性和困惑、叛逆以及非理性之间永不终端的搏斗过程。

川上弘美的《踏蛇》处处围绕着女性的心理而展开的写作, 从主人公身体上的体验, 到主人公难以表达纠结的心理以及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无不表现出了现代人们生活的现状, 特别是主人公在与蛇共处下那些微妙的心理刻画, 她感觉到与蛇之间的沟通是无障碍的, 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就不一样, 这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人心的冷漠, 文中人蛇的交缠让主人公感受到放松的同时, 又存在着内心的抵触心理, 无不证明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既希望得到情感或灵魂上的慰藉, 又不能与亲近的人打开真正的心灵, 体现的是人心的空虚和封闭。

结束语:

《踏蛇》这一作品所具的现代寓言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 在这个文学作品中通过人与蛇之间的虚幻故事描写, 让人们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女性在生活、困境或其他境遇中的真实心境。而《踏蛇》的现代寓言确实非常现实的, 文中表达出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中的真实处境,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惑和不如意, 但是面对这样的困境, 我们要为了生存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蔡春华.川上弘美的《踏蛇》:一则多义的现代寓言[J].国外文学, 2013, (25) :110-115.

[2]刘研.川上弘美《踩蛇》:神话叙事与女性意识的曲折言说[J].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2, (15) :78-80.

[3]韩佳宏;李旭.川上弘美《踩蛇》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分析[J].电影评介, 2014, (21) :95.

现代寓言故事 篇2

蛤蟆很高兴。当货车近来的时候,他就拚命膨胀着肚子,“贡贡贡”地吼起来。蛇为鼓声所鼓舞,怒气冲冲地向前,横卧在路中心,要截住车子,不使它前进。不幸,蛇是立即被车轮辗死了,但蛤蟆还不知道,尽管在“贡贡贡”地叫着。

甚至一群鸟飞了下来,啄食了蛇的尸肉,把战场打扫得千干净净了的时候,蛤蟆还在叫着呢。那些鸟好象越听越不耐烦,一齐说道:“我们把他也啄来吃了罢,这声音是这样地难听!”于是蛤蟆也被鸟儿们活活地啄食了,虽然鸟儿们并没有给他一个战犯的罪名,而似乎只根据一个自然而然的理由,就是:

界龙现代的转型故事 篇3

未雨绸缪 踏上转型路

时间定格在1987年,这一年,隶属于上海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界龙现代正式成立,并成为上海成立最早的一批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那时候,国内的商业票据比较简单,市场很大,利润也相对较高,再加上专业做商业票据的印刷企业不多,所以在最初的近20年里,企业都处在一种稳步上升的态势中。”王广杰这样回忆道。

转眼就到了2007年,伴随着国家一系列税票改革措施的实施,商业票据印刷的需求量出现大幅下滑,而行业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价格越打越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这自然给以商业票据印刷为主营业务的界龙现代带来一些影响。虽然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原有的客户积累,这一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没有对界龙现代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业务量的下滑还是引起了界龙现代经营者的注意。

原地踏步还是积极向外拓展?原地踏步,意味着界龙现代能保持现有的利润,能过得舒服些,但市场的逐步萎缩会让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企业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而积极向外扩展,不但需要大量财力、人力投入,而且新业务短期内不会赢利,反而会摊掉界龙现代来自商业票据印刷的利润,同时未来发展前景也难以预知。“其实,一个是等死,一个是找死,虽然可能都会死,但等死就像温水中的青蛙,将来一定会死,而找死兴许能找到一条生路呢!”王广杰笑谈道。

于是,转型就被提上了日程。向哪儿转?这自然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界龙现代的领导层深知,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转型方向正确与否,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发展环境和企业自身基础,慎重抉择。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对市场的分析,直邮商函市场进入了界龙现代的视线。

王广杰认为,一方面,随着信用卡的普及、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流行,我国金融领域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银行业对非主营业务的逐步剥离,越来越多的银行都会采取金融外包的形式,对直邮商函印刷的需求量也会飞速增长;另一方面,直邮商函和商业票据印刷非常贴近,都需要使用商用轮转印刷机、信封机等设备,如果发展直邮商函,就意味着只需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添加数字印刷设备和封装设备,不但能降低投资成本,而且能提高原有设备的利用率。就这样,界龙现代最终把目标瞄准了直邮商函印刷市场,坚定地踏上了转型路。

以柔克刚 成就核心竞争力

困难重重的转型路

经过近2年的筹备,2008年,界龙现代的直邮商函项目正式投产,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

首先而至的便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国的股票、基金市场一落千丈,信用卡也度过了之前的爆发式增长期,开始归于理性。再加上受国家收紧银根策略的影响,不少银行开始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许多纸质账单都被电子账单所取代,直邮商函印刷市场也因此陷入低谷。这对在此市场中客户基础本就相对薄弱的界龙现代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行业里有一个基金公司的客户,前一个季度的账单打印量是200万份,后一个季度就下跌到了2万份,用‘一落千丈’来形容都丝毫不夸张。”王广杰告诉我们。

除了外部环境之外,整个直邮商函市场的发展状况也同样让人“纠结”。据王广杰介绍,中国的直邮商函市场发展时间较短,2005年才渐成规模,因此,无论是数据传输、信函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企业只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工艺流程的制定和产品的生产,而客户对行业又不了解,提出的需求五花八门。“以数据传输为例,直邮商函因为常常涉及到终端客户的财务信息,所以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对此,有的客户要求拉根专线,有的客户要把数据刻盘,有的客户要发邮件,还有的客户要通过FTP,如果仅考虑他们的要求,我们处理起来会相当麻烦,而且成本非常高。”即便是现在回忆起这些,王广杰依然眉头紧锁。

界龙现代的数字印刷设专备

界龙现代的邮资信封设备

新理念下的新实践

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王广杰的答案是——打造软实力,以柔克刚。与不少印刷企业引进设备、扩大产能的应对之道相比,这可是一个新理念。对此王广杰这样解释:“外部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从长远来看,直邮商函印刷属于数字印刷的范畴,属于朝阳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只是国内直邮商函的个性化优势还未充分挖掘,印刷企业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至于没有行业标准,如果我们能制定行业标准,不是正好‘化危为机’了吗?但无论是服务水平的提高还是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的都是软实力、真本事!”

于是,界龙现代有了一系列打造软实力的措施,第一个就是制定行业标准。这个标准,可不单单只是印刷标准,而是直邮商函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涵盖了数据的收集、传输、整理、筛选、挖掘、处理,直邮商函的设计、印刷、封装、分发等各个环节,这个标准不但借鉴了国外直邮商函行业的标准,而且结合了国内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我们制定的是一个最高的、最符合国内行业需求的标准,每个客户都会对这个标准满意,也会对我们产生信任。”王广杰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接下来便是现场监控和生产监测系统的研发。安全性在直邮商函的印刷过程中至关重要,为此,界龙现代专门研发了一套现场监控系统,客户根据权限进入这套系统后,可以通过视频实时了解整个印刷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不但可免去客户现场跟单的劳顿,也让客户“眼见为实”,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更加放心。生产监测系统则是界龙现代针对直邮商函印刷对精准度的要求而专门开发的,这套系统可以保证数据处理输出和印刷生产的一致性,即便生产过程中设备因故障停机,相关数据也不会被遗漏或重复。

除此之外,界龙现代还针对客户需求研发了不少软件,并对部分已有硬件设备进行了二次改造。据王广杰透露,界龙现代目前拥有8个软件的著作权专利,连使用的ERP都是企业自己开发的,还被评为2011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并申报了上海市区级研发中心呢!

一家印刷企业怎么还能研发软件?王广杰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奥秘:“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研发团队,他们既懂印刷又懂IT,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软硬件的研发和二次开发,他们研发出的软硬件,一定是最能满足我们需要的、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这些软硬件也一定是我们与竞争对手相比最大、也最难被超越的优势。”

如今,软实力的打造已经让直邮商函印刷业务在界龙现代开花结果,并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帮助公司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印刷服务业的转变。虽然未来直邮商函市场可能还将经历一个洗牌和整合的过程,但王广杰相信,凭借着先进的理念和雄厚的软实力,界龙现代必将成为大浪淘沙中的胜者。

独辟蹊径 转型路上再出发

虽然在直邮商函印刷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界龙现代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选择了在转型道路上再出发。

与第一次转型相比,这次的转型显然更具挑战性:这一次,界龙现代瞄准的是邮资票品市场。“据我们了解和分析,邮资票品市场2010年的销售总量是25亿枚,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增长,需求量非常庞大,而且利润率较高,我们非常看好这一市场,所以2010年,我们正式进军邮资票品印刷。”王广杰介绍到。

可是,与直邮商函不同,邮资票品与商业票据印刷的差异较大,其带有条码、邮资和个性化信息,对色彩和印后加工的要求较高,而商业票据印刷人员对邮资票品的工艺流程并不熟悉,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同时,邮资票品的生产多集中在年底,数量大、批次多、时间紧,对生产和物流管理水平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尽快熟悉工艺流程、掌握相关技术,界龙现代一边派出技术骨干到有多年邮资票品制作经验的公司学习、取经,一边聘请邮资票品专家和集团兄弟公司拥有丰富彩印经验的老师傅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着力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提高人才的开发和储备水平。“中国邮政对质量的要求特别严格,我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向从事邮资票品印刷多年的老企业看齐,的确不轻松。”王广杰说。

为了提升生产和物流管理水平,界龙现代不但将邮资票品各生产车间和仓库位置根据工序先后要求合理安排,以确保各工序间的顺畅衔接,提升生产效率,而且划出了约800平方米的邮资票品专用成品仓库、废品仓库和发货区,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同时自行开发了邮资票品专用的生产流程管理系统。

“我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邮政集团的认可,进军邮资票品市场的头一年,我们共接到了500多个订单,销售额达到300万~400万元,虽然销量不大,但为我们日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广杰这样说道。

界龙现代在邮资票品领域的探索还不止于此呢!据王广杰透露,目前,界龙现代正在尝试和上海邮政合作,建立设计研发中心,依托界龙集团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和邮政公司的各自优势,专门进行邮资票品的设计。王广杰乐滋滋地说:“按照规定,只要我们的设计方案被邮政集团采纳,无论这些邮资票品在哪儿发行,都必须由界龙现代印刷,你想,到那个时候,我们还愁没活儿干吗?”记者恍然大悟,这不正是印刷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典型案例吗?

现代寓言故事 篇4

首先对“故事”一词进行分析:

“故”:①意外的事情,例如:事故、变故;②原因、缘故,例如:何故;③有意、故意,例如:明知故犯;④过去的、原来的,例如:故宫、故乡;⑤老朋友、旧友,例如:沾亲带故;⑥死亡,例如:病故、故去;⑦连词,例如:所以,他有坚强的意志,故能克服困难。

“事”:①事情,例如:国事、公事;②事故,例如:出事、平安无事;③职业,例如:谋事;④关系、责任,例如:回去吧,没你的事了;⑤从事,例如:大事宣传;⑥旧指侍奉、伺候,例如:不事王侯。

而“故事”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旧事,例如:故事重提;②例行的事,例如:虚应故事;③前后连贯,有吸引力,能感人,可以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包括真实的或者是虚构的);④又称故事情节。指文学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思想的情节。

在法语中与“故事”一词相对的词汇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旧事”

1. passé(n.m.)vie de qqn.Avant le moment present经历、往事

2.mémoire(n.f.)activitébiologique et psychique qui perme de retenir des experiences antérieurement vécues记忆

Exemple:rappeler une vieille affaire/retenir sur le passer故事重提

第二:“例行的事”

routine(n.f.)manière d’agir toujours de la meme fa觭on;ce qu’on accomplit de manière répétive常规、惯例

Exemple:être esclave de la routine墨守成规

une vérification de rourine一次例行公事的检查

第三:“前后连贯,有吸引力,能感人,可以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包括真实的或者是虚构的)”

1. histoire(n.f.)récit d’actions,de faits imaginaires故事,虚构的事,不真实的事情

Exemple:raconter une histoireàun enfant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2.historiette(n.f.)petit récit d’une aventure plaisante;anecdote趣闻,逸事;史话,小史;小故事

Exemple:C’est une historiette de Charlemagne.这是一篇关于查理大帝的趣闻轶事。

3.récit(n.m.)relationécrite ou orale de faits reels ou imaginaires叙述,记事,叙事,故事,报道

Exemple:Elle nous a fait le récit de sa mésavanture.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的不幸遭遇。

4.anecdote(n.f.)récit succinct d’un fait piquant,curieux ou peu connu趣闻轶事,小故事

Exemple:un livre de souvenirsémailléd’anecdotes.一本充满趣闻轶事的回忆录

5.légende(n.f.)récitàcaractère merveilleux,oùles faits historiques sont transformés par l’imagination populiare ou par l’invention poétique传奇,传说,神话

Exemple:les légendes du Moyen Age中世纪传奇

6.fiction(n.f.)creation,invention de choses imaginaires,irrréelles;oeuvre ainsi créée假想,想象,虚构;假定,虚拟;杜撰;小说,传奇

Exemple:Un héros de fiction devenu légendaire.成为传奇英雄的虚构主人公。

7.narration(n.f.)récit,exposédétailléd’une suite de faits叙事,叙述,讲述

Exemple:la narration d’un exploit功绩的叙述

8.conte(n.m.)récit assez court d’avantures imaginaires;discourse qui laisse incrédule;récit mensonger故事,短篇小说;无稽之谈,骗人的故事

9.roman(n.m.)longue histoire compliquée,riche en episodes imprévus;récit dénuéde vraisemblance奇遇记,缺乏真实感的叙述,荒诞无稽的故事

Exemple:Sa vie est un roman.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故事。

10.fable(n.f.)récit,propose mensonger,histoire invertée d toutes pieces;court récit allégorique,en vers ou en prose,con tenant une moralité谎言,奇闻,奇谈;寓言

第四:“情节”

1.épisode(n.m.)circonstance appurtenantàune série d’événement formant un ensemble情节,经过

Exemple:Lesépisod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觭aise法国大革命的经过或风风雨雨。

2. intrigue(n.f.)encha觘nement de faits et d’actions formant la trame d’une pièce de théatre,d’un roman,d’un film(戏剧、小说、电影)情节

Exemple:suivre avec passion les rebondissements de l’intrigue满怀激情关注剧情发展。

3.circonstance(n.f.)particularitéqui accompagne un fait,une situation情况,情节

Exemple:L’enquêteétablira les circonstances de l’accident.调查将确定事故当时的情况。

以上是通过汉语词汇“故事”的每一个词义解释来找出相对应的法语词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能照搬硬套,而是应该根据语境来找出最恰当的法语词汇。

参考文献

现代寓言故事 篇5

有一天,一只八哥来访问,这头猪立即按照惯例对客人进行自我介绍。

“朋友,相信我吧!”它说,“人们常说,在这图书馆里待上三年就会成为学者,而我在这个图书馆钻研了多年,对四周的每一条水沟,每一个粪坑,垃圾堆,都有着深刻的了解,甚至屋后的墓穴都拱翻了好几个。谁要想在这个图书馆得到知识而不找我,那他算是白跑了一趟。”

八哥说:“哪你肯定是一名学者了。但你所说的都是图书馆外面的事,那里面的东西也了解吗?”

“里面?”这头学问渊博的猪说,“我最清楚不过了。里面是一些简单的木架子,上面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书。”

“你对那些书也了解吗?”八哥问。

“怎么会不了解呢?”这位学者说,“那是最没意思的了,它们既没有什么香气,也没有什么臭气,我嚼过了好几本,谈不上有什么味道,千巴巴的,连一点水分也没有。”

“可是那些人们老在里面待着,据说他们在书里探求知识呢?八哥说“人们?你说他们干什么?”猪学者说,“他们确实是那样想的,想在书里面得点什么。我常常看到许多人把那些书翻来翻去,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仍然把书丢在架子上就走了。我是从不做那种蠢事的,与其花时间去啃那些书本,还不如到垃圾堆里翻几个烂萝卜嚼嚼更有味道。”

“算了吧,我的学者!”八哥说,“一个从垃圾堆里啃烂萝卜的嘴来谈论啃书本的事,恐怕是不大相宜的,去啃你的烂萝卜吧l”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阿拉伯寓言故事:贪心的紫罗兰

2.古代寓言故事:远虑与近忧

3.寓言故事:农夫和蛇与农夫与鹰

4.管理寓言故事:千里马的悲剧

5.精选5则短小寓言故事

6.寓言故事两则:献鸠放生和画鬼最易

7.坚持挑战的寓言小故事

8.中国古代经典寓言小故事

9.关于舍己救人的寓言小故事

彩棉大王的现代童话故事 篇6

东华企业坐落于常州武进高新科技开发区,是中国纺织行业中少有的大型民营企业。现有员工2000余人,拥有包括9名境外管理人员的高级管理人才58人,原棉纺织、织造工艺及服装设计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5人, 外贸精英152人。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设有十余个办事处,且在美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集团下辖东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东华纺织品有限公司、常州东华服饰有限公司、常州市东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常州市同昌纺织品有限公司。东华外贸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这一成就的主人叫——顼同保,东华企业的董事长。

自1991年东华集团的第一家企业——东华纺织品有限公司诞生,经过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东华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成长为中华大地上顶天立地的巨人。如果说最初的东华只有一颗志向高远的心,那么,历经十年磨练,它不但长出了手,长出了脚,还长出了翅膀。东华董事长顼同保的讲述揭示了这个现代“大染坊”的奥秘,是一条无形的产业链贯穿其中,凭借它的力量,东华不断向高峰攀爬,缔造了这个现代民营企业的神话。这条无形的链我们叫它价值链。当然,这条价值链决非“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的林荫道,而是悬在半空的一根钢丝,你必须身怀绝技,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你就会重重地摔下来。顼同保一路走来,平平稳稳,惹得台下喝彩声不断。

第一桶砂

在谈到自己事业的起点时,顼同保毫不隐讳地说:别人淘的第一桶是 金,他淘的第一桶是砂。当年,一文不名的顼同保借了几十块钱做了第一笔纱巾生意,时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服装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正是看好这样的发展契机,他揣着卖纱巾赚来的不多的钞票挤进了服装业的大门。

上海——中国的大工业城市,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地域崇拜,上海牌的服装销量很好,顼同保坐火车从石家 庄来到上海的南京路,到商场里找一些因过时而降价处理的格子布女装,然后带到篙城这样的乡下去销售,没钱交摊位费,他就走街串巷,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他期盼着从逆境中崛起。

从“小贩”到“大王”

常州南桥,一家40多人的服装厂,面临倒闭,刚刚换了厂长。顼同保在这里下了他第一笔服装定单。开始了简单而原始的操作模式:先从商场挑选一些好的服装样式,再到商场找类似的布料,发到常州的加工厂,进行加工制造。最后将成品服装带到各个乡镇的庙会,集市上销售。在逐渐摸索的道路上,顼同保在资本积累的同时,他对服装行业中稍纵即逝的商机的敏感度在逐渐升级,他知道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必须节省成本,而节省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将服装的上一环节——布料的生产承揽下来。顼同保对当时的市场进行了调研,服装业的蓬勃发展已经造成市场上坯布的短缺,所谓商机无价,过时不候,他立即注册了东华纺织品有限公司,开始生产坯布。坯布就是未经染色的白布。不久,这个决定就使顼同保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坯布大王”。此后,公司产品又开始向漂白、染色等半成品上延伸。生意越做越大,有了量的飞跃,经营模式也从零售转为批发。

织布就要用棉纱,那么如果自己做棉纱的话,不但可以满足本厂织布的需求,还可以销售给其他的织布厂,从中赢得利润,何乐而不为?于是,东华丝织厂应运而生。至此,我们看到在东华企业,价值链的脉络已延伸到棉纱这一环节。起初是买来棉纱做销售,后来发展为自 己成立采购中心,收购棉花再加工成棉纱,与此同时,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1998年,顼同保又成了当地的“棉纱大王”。顼同保望闻问切,似乎摸准了这个市场跳动的脉搏,总能当机立断地下一帖好方子,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完善的东华。

走出国门

1994年,棉花价格上涨,到1995年,价格翻了一倍多。丝织厂的利润空间已经缩水。顼同保毅然将经营重心转到服装的对外贸易上。1996年,他开始申请进出口权,一年以后,东华成了中国第一家能自营生产出口的民营企业,东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进延陵对外贸易有限公司,1999年被东华收购,顼同保针对国有企业体制中的种种弊端进行了严格的改造整合。第一、提高生活待遇,就是让职工的腰包鼓起来;第二、统一思想。在国营单位个人的发展是靠关系,在东 华,发展靠的就是能力和水平。只要有实力,绝对机会均等;第三、改善办公条件。顼同保买下1000多平米的办公场所,并进行了装修。换了新的工作环境,大家又有了工作热情。这家曾因经营不善而面临破产倒闭的企业终于卸下了阻碍其发展的体制上的桎梏,被注入新的文化,新的血液,一夜之间重新焕发了生命力。并创下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的佳绩。

不染色,更出色

顼同保在他的企业风光无限的时候没有固步自封,他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开始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彩棉。他决定,他要种出彩色的棉花来为他生产的服饰注入科技的力量。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就这样成立了,当年就被列入省级火炬计划。彩棉就是天生具有颜色的棉毛,它具有很多普通棉花望尘莫及的优点:纤维柔韧,色彩纯正,无印染污染、无农药污染、抗病性强。特别是用彩棉制成的内衣,透气舒适、亲和皮肤,被定位为“最高品位”和“最具亲和力”的服装面料。“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开始经营彩棉的研发、加工和推广应用,不久就得到国内纺织服装业中屈指可数的“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拥有内衣、线衫、婴儿装、T恤、衬衫、家居服、家纺、袜子等八大系列,500多个品种,成了江苏省名牌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 国三百多座城市,1600多个网点,年销售额过亿元。“不染色,更出色”的“顶呱呱”彩棉为东华织出了一片更绚烂的天。

雄心不已,创区域品牌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时候,顼同保说:外商在1到5月给了他1.5亿元人民币的定单,为此他正在筹备一个占地355亩的服装工业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攀升,谁能引导潮流,谁就是服装业的龙头老大,为了做到与世界接轨,顼同保制定了三条策略:第一、加大设计平台力度,就是要有自己的服装设计公司,公司聚集一批国际上优秀的设计人才,让产品在款式和面料上引领世界潮流。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认可他们的品牌,从而产生一种消费依赖,有了消费者的依赖,那么,产品才能立于市场的潮头浪尖。第二、加大生产平台力度,建设大型的服装工业园区,用来承接国内外大额定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第三、企业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进一步整合,充分利用自己的采购中心,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质量。

今日中国已成了世界服装业的加工厂!很多世界品牌都是在中国境内加工的,其工艺水平,堪称世界第一。鉴于此,顼同保提出要充分发挥武进“纺织之乡”的优势,将初级产品、粗加工、深加工,到终端产品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联动效应,从纺织到服装一体化,进一步整合优势,凸显核心竞争力,形成区域品牌经济。东华品牌在自己的发展中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当地招来了不少资金和技术的投资者。

不用“金手铐”

顼同保说:我们的企业是个大家庭,每个职工都是这个家的主人,在这里没有雇佣关系,有的只是合作。顼董事长有一辆卡迪拉克,是一家公司破产后的抵押物,他接手后,这辆车就成了他企业职工结婚用的头车。说到这的时候,顼同保显得非常开心,像个慈祥的父亲。我们想象不到一 个不断创造商业奇迹的风云人物竟是这样的内敛,看不出丝毫的张扬。我们看到的只是他对企业的爱,对职工的无限的关怀。这种人性化的管理使这个企业凝聚了无懈可击的力量,顼同保说:企业间人才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企业选择用高薪来给他的员工带上一副金手铐,但还是留不住人才。要留住人才,高薪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吸引他的企业文化,对你的职工要讲诚信,诚信乃商道之本,其最高境界就是要为别人着想,为你的员工着想。对于我们的中层干部,我有四句话用来提醒他们,就是倾财可以聚人,律己可以服人,身先可以率人,量大可以留人。要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完全信任,要让他感到企业就是他的家,他离不开这个家。这种情感上的依赖是留住人才的最好的方法。因此,在人才流动频繁的商场上,顼同保出乎寻常的自信,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儿使他的企业固若金汤。

他站在价值链顶端

现代寓言故事 篇7

一、雅俗共赏同是都市寻梦人

从整场戏来看, 《西京故事》的剧情内容非常通俗写实, 就是一个农民进城, 融入城市, 圆梦他乡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仿佛也曾有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相同故事。当戏剧落下帷幕的时候, 全场观众都情不自禁地起身用力鼓掌, 也有很多人默默地热泪盈眶。或许, 除了秦腔曲调本身的魅力、感染力以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之外, 在每个观者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感触和共鸣——同是天涯寻梦人。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福带领一家四口来到西京城, 带着“西京梦”, 他们住在了一个租住着数十位农民工的西京大杂院中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了供一双儿女完成大学学业, 老夫妻用打“千层饼”的手艺, 支撑起了全家人的生活。但大杂院中的生活并不太平, 农村人在城市生活不只是物质上的贫困和艰辛, 还要面对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怀疑、不认同、排斥甚至鄙夷。面对不公的遭遇, 罗天福将屈辱和苦楚深埋在心里, 为了“西京梦”, 他一直默默扛起家庭的重担, 他说, “我是一家之主, 我倒下了, 妻子谁来养?村里的人, 谁来管?我去了, 谁来开拓这条路?”他唱, “有春绿就会有秋黄, 苦日子咱要当歌唱。看天边, 晚霞正烧出火凤凰。”

与此同时, 他的一双儿女也有不同的遭遇。虽然两个人同样学习成绩优秀并考入重点大学, 但儿子罗甲成却在不断攀比和虚荣中渐渐迷失自己, 他痛恨自己的农村出身和贫困的家庭, 渴望所谓的“风风光光的上学, 体体面面的活人”。梦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彻底击垮了他脆弱的内心, 他离家出走, 放弃继续上学, 却道“甘愿不见天沉到井底, 再不想在世上被人看低。”他的过于自尊、偏执孤藐导致全家人都要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所幸家人以及大院里的农民工朋友们帮忙将他找了回来, 看着三次摔断三次接拢的父亲的脊梁, 望着家人的殷切期望, 听着父亲的谆谆教诲, 以及东方雨老人给他计算的父母生活方程式, 甲成默默地垂下头, 有所领悟。最终, 甲成凭着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硕士、博士连读, 也在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与甲成截然不同, 姐姐甲秀在上大学期间边读书边勤工俭学, 靠捡拾废旧瓶罐和做家教赚取生活费, 尽力为家里减轻负担。面对大学毕业便失业, 面对房东儿子西门金锁的纠缠和诱惑, 她毫不动心, 坚持自立自强, 在城市里靠自己的双手勤奋创业, 办了公司, 做大了千层饼的生意。

故事的最后是大团圆, 罗天福夫妇俩供儿女读完大学, 便回家继续守护老紫薇树了。生活虽不易, 但人间有爱。默默地随着台上人物或哭泣或欢笑, 随着这一家子在城市的遭遇而心潮起伏。我不禁仔细思量, “西京梦”, 是一个怎么样的梦?罗天福说过, “人得服人”, 他甘愿放弃了民办教师转正的机会, 从大山外接来大学生教导村里的孩子;他们夫妇俩人日日夜夜辛勤打饼, 竭尽所能为了供儿女读大学。诚然, 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改变命运, 当前很多农村家庭倾尽一生所有供孩子进城上学, 与老罗一样, 他们的希望和梦想就是通过进城学习知识, 以摆脱贫困的现状。这样的梦, 是追求上进, 渴慕美好的梦, 也让我们感动, 值得我们尊敬的梦想。

老罗一家的“西京梦”已告一段落, 但我们所有人的梦都还在继续。西京“寻梦”, 不只是这些剧中人物在城市中不断地找寻自我位置, 追求理想生活, 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寻梦旅途中。无论是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 还是城市中的普通民众、白领等等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群, 都努力在城市中安身立命, 在矛盾、坎坷中找寻自己的生活方向。当现实照进梦想, 剧中人在精神上的各种痛苦、压抑、挫败感等复杂感受, 无不让观者产生一种心灵上的重合和震动。在《西京故事》里, 我们也可以从罗天福夫妇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 他们勤劳朴实, 担负家庭重担任劳任怨, 他们望子成材殷殷期盼。这些可贵的品质让我们感动, 同时, 我们也会为甲成的虚荣、冲动、不懂事而感到失望、愤慨甚至厌恶。可是,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当中, 我们自己也有心性浮躁, 相互攀比的时候;面对他人的受赞, 我们也会有羡慕和嫉妒;遇到挫折和失败, 也会有懦弱逃避的举动。这个时候, 我们应该反思, 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 遇到挫折和坎坷时, 以何等姿态走过?

二、生活中的一缕清风

“城市让人活得更美好, 城市也让人活得一团糟。”老罗的一句感叹, 唱到了观众的心坎儿里。生活总有两面, 端看我们是怎样的态度, 给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礼记·大学》中说,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人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挫败和诱惑, 必须要知所轻重, 有所取舍, 否则随波逐流, 不旋踵即堕落。我想, 我们做任何事情也都应该先立定脚跟, 权衡轻重, 把握方向, 有一个正确的价值意识。

虽然我们无从选择命运的框架, 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道路。面对儿子离家出走, 逃避现实放任自流, 老罗跪在地上几乎要“投降”。他也知道, “天底下, 不单是聚沙成塔路一条”, 投机倒把、靠山吃山更容易“把钱捞”。但是, 他深感作为一家之长, 绝不能先折腰。他语重心长殷殷规劝儿子不要好高骛远、心性浮躁, 不能输掉志气责任全抛, 虽然有些事情已经改变不了, 但命运的缰绳还要靠自己挽紧套牢, “若能平心静气点点丰茂, 城市的大舞台会让你台阶隆起, 步步走高。”

生活的艰辛带给人太多的思考, 但我们在罗天福身上找到了多数人都一直向往, 却在现实中容易塌掉的精神脊梁;看到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诚实劳作的身影, 和脚踏实地的人格精神。在当今复杂喧嚣的社会, 很多青年学生求学更重视功利, 只图资格做敲门砖, 对于立身处世的道理更视为迂阔;还有一些年轻人在安逸的环境下养成了自私自利、爱慕虚荣、好逸恶劳的不良风气, 他们贪图享受, 却不思奉献;“富二代”“官二代”等称呼充斥网络、生活, 好像拥有一个“好爸爸”就能让人生活美好, 而这些恰恰却是价值意识的混乱。观看《西京故事》, 让我们沉下心来静静思考, 好似喧嚣嘈杂的都市生活中迎面吹来一缕清风, 给我们的日常行为也敲响了一记警钟。贫穷不是逃避的理由, 富有更不是挥霍和颓唐的资本, 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有价值, 更在于对心灵或精神生活的努力和成就大小。整场剧目一方面通过略显夸张的手法用房东西门锁一家的境遇隐喻了有钱不代表生活就顺遂快乐, 一方面在故事的高潮部分推出主题思想——辛勤劳动、自强不息是唯一的“传家宝”。戏中第五场, 罗天福说, “家再贫贫不过人心锈蚀精神枯凋。我不是富爸爸, 难以让你尊贵显耀。也不觉得打饼谋生, 就下贱害臊。不择手段得富贵, 我宁可穷困潦倒。凭劳动获取回报, 最是立得稳, 靠得住, 坐得实, 扎得牢。”这, 也是我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三、直触心灵的人生问号

人生就像行路, 抬头是阳光, 低头是阴影, 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但是只要抬起头, 坚强勇敢地去面对, 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西京故事》中, 甲成、甲秀城市生活中的不同作为和鲜明对比, 也给观众一种拨云见日的明朗。甲成遇到挫折便想着逃避, 甲秀则独立自强。甲成一直不明白, 并多次向父亲追问, 家里有两棵紫薇老树, 为什么就不能卖掉一棵, 使全家人的生活更体面风光?面对这样的提问, 观者也不禁扪心自问, 如果我是罗天福该如何抉择呢?

坚守。罗天福给出了答案。不得不说, 故事与树有缘。舞台上, 一棵百年老树尤为引人注目, 每一场落幕时都有演员在老树下唱起那句主题曲, 使得树与人的关系也格外耐人寻味。而在整部剧里, 罗天福守护家乡的两棵老紫薇树就是整个故事的精神脉络。“为啥要守老树, 为啥要守紫薇树?”因为当年山洪爆发, 是紫薇树救了罗家和诸位乡亲, 老树对人有恩啊。老罗家坚持守护紫薇树, 是诚信, 是感恩。

水有源, 树有根, 人决不能忘本。我想, 人亦同树木一样, 无论上面的枝桠如何冠盖丰华, 皆因有根才能站立生存。在罗天福看来, 人的根本不仅仅是血脉相连的传承, 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从未塌过腔的气力和不屈的脊梁。所谓业欲精则心必定, 一切的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一切的失败都是做人的失败。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所以, 城市生活虽然艰辛困苦, 罗天福也不同意卖掉任何一棵紫薇树, 他和老伴两人坚持靠打千层饼的手艺讨生活, 靠自身的本领担起家庭重担, 罗天福传递给子女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传承——诚实守信、质朴勤奋、自强不息。一方面他用坚守教育儿女, 做事先做人, 立身先立德, 人不论身在何方, 首先都要找准自身的定位, 不忘本, 不堕落;另一方面, 他也用自身的行为告诉每一位观者和所有平凡的人们, 无论生活是顺当还是恓惶, 都要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 不要怨天尤人, 要以自强自立和踏实勤奋的姿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现代寓言故事 篇8

一、电影改编中人物变化之分析

《西》是《罗》的美国化。莎剧的家族仇恨在本片中被社会、种族、宗教矛盾所代替。《西》塑造了一群而不是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无法摆脱悲剧性的结局。笔者主要通过作品男女主角的对比表现电影改编与莎剧人物形象的不同。

玛丽亚是一个天真、热情的波多黎各少女, 来到美国后, 她始终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丽的憧憬。当她碰见了东尼, 真挚的爱情更让她对她未来的美国生活充满了希望。可是最后, 她对美国生活的理想被无情地击碎了, 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希望彻底破灭了。

《西》在塑造东尼这个人物时, 首先赋予他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为一个比较有思想的贫民区青年形象出现, 其次才是爱情故事的主角。他不愿浑浑噩噩地生活, 不愿极端地愤世嫉俗, 代表五十年代社会令人担忧的问题少年的一线希望。但是最后, 这种对和平的生活、美好的爱情的追求却使他丧失了性命。“战时的混乱、学校、迅速变化的市区和郊区特点、种族和民族的紧张关系、更少的非熟练和非全日制职业”都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环境。在《西》中展现的社会现状下, 东尼注定将成为帮派争斗的牺牲品。

与《罗》人物不同的是, 在《西》中, 东尼和玛丽都是社会底层的青年男女, 编导把贵族身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平民化, 这恰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标志, 消除等级观念, 表现普通人群。

二、电影改编中对爱情的解读

除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代不同, 电影跟戏剧整个爱情的发展模式几乎是一样的。从男主人公看, 有着失落——对命运的预感——一见钟情——发现是仇敌——偷偷定情——卷入帮派家族的斗争——逃亡——因误会或环境原因错过——殉情。

爱情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莎士比亚个人对爱情的理解是, 它是一种有着无法解释、令人着迷的本质并能给人带来强烈心灵震撼的感觉。而且, 当爱情来临时, 绝没有什么可以否定它的存在。幸福的爱情滋味就是“沉醉在恋爱中的人, 可以踏在随风飘荡的蜘蛛网上而不会跌落;因为飘飘然的幸福, 使他的灵魂也飘然轻盈”, 爱情的幸福就在于“两个人的一颗心”。罗密欧与朱丽叶背弃了各自的家庭, 向着自己的真爱靠近。在没有遇到爱情之前, 朱丽叶是听话的。“看看再说, 也许他能把我感动;但是我的眼光也不会投射太深, 除非是先得了你的允许。”遇上罗密欧知道他的身世之后, 她叹道“否认你的父亲, 放弃你的姓氏;如果你不肯, 那么你只消发誓做我的爱人, 我便不再是一个卡帕莱特家的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在当时的背景下便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西》的时代性更为明显。故事设定在纽约一个叫West Side的贫民窟。斗争的两个帮派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喷射机”的美国人都有着“社会病”, 家庭生活的不幸, 被社会忽视等等。“鲨鱼”则为波多黎各的移民, 深受种族歧视。爱情被框上了更复杂的内容。东尼属于“喷射机”, 玛利亚属于“鲨鱼”。而悲剧需要的误会, 则是刚刚失去丈夫的Anita (丈夫被东尼误杀) 被玛利亚的爱情所感动, 最终决定冒险为玛利亚带信给东尼, 却遭到了“喷射机”众人的侮辱。悲愤交加的她, 谎称玛利亚已被奇诺所杀。离开自己藏身之处寻玛利亚而去的东尼, 被仇恨东尼的奇诺发现并开枪结束了他的性命。爱情, 作为个人的情感体验, 可以安抚受创的心灵, 却难敌种族敌视带来的仇恨。电影用尖利的笔法讽刺了种族歧视。

三、电影改编中对“仇恨”的理解变化

《西》中影片一开始就是两个帮派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 拥有这个地盘, 就是他们权利的象征, 这就从实质角度出发, 为他们彼此的仇恨增加了实质内容。而在《罗》中一开场的打斗, 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实质上, 仇恨都是毫无来由的, 仇恨只是一个背景, 现实中的原因并不是莎士比亚需要强调的内容。

在《罗》中对抗的双方是年轻人, 而仇恨却源于上一代甚至前几代, 因此父辈们应该对冲突和对抗负根本性的责任, 年轻人只是头脑简单, 却不是仇恨的根源。而在《西区故事》中, 帮派成员都是年轻人, 仇恨由他们而起, 也由他们终结。而老一辈的人, 比如库克警官和药店老板, 就暴力而言只是陪衬者, 没有之间的关联。这些改变也可以说是社会现实性的表述。

《西》中戏剧化的一幕是, 东尼被爱着玛利亚的奇诺杀死后, 善良单纯的朱丽叶也产生了复仇的情绪, “奇诺, 你是如何开枪的是扣动这小小的扳机?还有几发子弹?可以杀了你, 还有你!你们全部!你们都杀了他, 还有我哥哥和芮夫, 不是用子弹和枪, 而是用仇恨。现在我也能杀人了, 因为我也有恨……我能杀几个?杀几个然后留一发子弹给自己。”但她没有向仇人扣动扳机也没有追随东尼而去。理性战胜了仇恨, 她对众人给予了宽容与同情。这更像是一个“问题小说”, 故事最后回答道, 是仇恨杀死了亲情、友情和爱情, 我们要宽容地相待彼此。

综上所述, 电影《西》在创作中融入了美国时代性和社会性的因素, 是莎剧《罗》的现代版的再现。

参考文献

[1]William Shakespeare著, Romeo and Juliet, 出版社:WORDSWORTH/1992-1-1

[2]任生名, 《现代西方悲剧论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80页, 81页

[3]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改编[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版

给现代人讲故事的人 篇9

后来,人类住进了楼房,世界褪去了它的神秘。

然而,就人类的存在困境来说,他们仍然是“穴居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给人类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很多人一辈子都带着锁链住在黑暗的洞穴里,他们不能看到被光照耀的洞外的真实生活。

在柏拉图之后,又有一位思想大师给现代人讲“笼中人”的故事。他从吹响“现代性”的号角的工业革命一路叙来,一直讲述到今天。故事娓娓动听,就像是一首动人的歌谣。

他认为,虽然住在高楼大厦的现代人已走出了柏拉图的洞穴,可是他们又走进了笼子里。这个笼子很舒服,它的栅栏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思维方式。在这个现代生活的笼子里,“笼中人”把信任交给了媒体、专家。世界就是电视让人们看到的样子,而听专家的,总没错。

这位思想大师指出,“笼中人”比“穴居人”并好不到哪儿去。“穴居人”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笼中人”也如此。更可悲的是,“笼中人”对于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人们为什么感觉到“压力大”,同样茫然无知。

这样一位说故事的高手,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和现代生活的本质的人。他叫齐格蒙特·鲍曼,是我们时代的先知。他仍然活着,现在居住在英国伦敦。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一个陌生人闯入我们的生活圈子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不舒服,希望他赶快消失。鲍曼告诉我们,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秘密。我们的不舒服其实是一种恐惧。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他超出了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无法确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从而,他对于我们来说,就有某种危险。所以,排斥异乡人、异端、捡垃圾者,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鲍曼的目光掠过现代生活的田野,深入到了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不动声色的叙述让人触目惊心。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也许应该说他是一个“逃亡者”、社会主义者、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处境的洞悉者。说起来,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在社会最底层挨过饿,在枪林弹雨里参加过二战打德国鬼子,当过军官,最后定居英国,成了大学教授、名满天下的思想家。

1925年,鲍曼出生于波兰西部的波兹南。他出身贫寒,家里曾一贫如洗。而且,他是一个犹太人,在当时反犹主义之风刮得很猛的欧洲,这个家庭遭到了冲击。1939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为逃避纳粹迫害,鲍曼一家逃到了苏联。

1943年,18岁的鲍曼参加了在苏联的波兰军队。1945年,他参加了苏军攻克柏林的战役。战后,他因表现好,得到提升,成了军官。而且,他攻读了社会学。那个时候,按照很多人的看法,鲍曼的仕途可谓一片光明。

但他没有料到,反犹主义并没有随着德国法西斯的覆灭而在欧洲灭绝。1953年,波兰搞了一个反犹清洗运动,他成了牺牲品,被突然撤销职务。他被告知,有人看见他父亲到以色列大使馆去咨询过移民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他作为儿子,肯定不能在军队里面混了。

对于当时的鲍曼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然,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柏拉图眼中的“穴居人”,所谓的将军的美好前程,实际上并不是他真正需要的。贫穷、受欺侮和参加过二战的经历已让鲍曼变得非常坚强。他很快就进行思考:当一个军官,真正适合我并且是我想要的吗?思考的结论是:不,当军官,那不过是曾经的一个玩笑罢了。他最适合的不是拿枪,而是拿笔。认识自我总是痛苦的,但鲍曼终于领悟到:生活是被人选择的,而不是生活改造人。

经过思考后的蜕变,他的第二生涯开始了。脱下军服,他开始了在思想领域上的探索。但他没有想到,灾难并没有放过他。1967年,波兰又爆发了反犹运动,他在大学里的饭碗被砸烂,只得像一条丧家之犬那样跑到以色列去,随后又跑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幸好,因他才华横溢,英国的利兹大学收留了他。

从1968年他跑出波兰起直到现在,鲍曼每一两年就要出一本书,每一本都引起巨大的轰动。特别是他的“现代性三部曲”,已成为社会学的经典。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思想大师,当初竟然是一位拿枪的武夫。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更在于一种自我认识的清醒、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一个人没有自我认识,就不会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就会错把大家崇奉的东西认为是自己应该追求的。如果鲍曼没有进行反思,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一位思想大师了。而如果一个人在打击面前趴下,也终不能有什么成就。至于坚持真理,则比什么都重要。“现代性三部曲”之一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曾指出二战时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得到了犹太人的合作,这是要触犯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但作为犹太人的鲍曼认为:任何东西都要在真理面前低头。

而追求真理,我们就可以抬头。

上一篇:英语复习课的案例研究下一篇:农村学校的教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