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维实习报告

2024-07-09

系统运维实习报告(共13篇)

系统运维实习报告 篇1

系统运维半年总结

一、概述

本文档为系统运维管理2014年6月止的阶段性报告,通过本报告能够反映该段时间的整体维护工作,系统运行状况统计并对本阶段的运维工作及情况进行总结与趋势分析,对于具体问题和事件处理的详细信息可查询运维记录汇总。

本报告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本阶段维护工作总结;

2、本阶段事件统计与分析;

3、本阶段技术支持工作总结;

二、维护服务总结:

上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2月)总共受理操作类服务15次,数据类服务20次,系统类服务27次,需求类服务26次,业务类服务12次,并提供53次远程技术支持工作。

本阶段(2014年1月——2014年06月)总共受理操作类服务17次,数据类服务4次,系统类服务16次,需求类服务9次,业务类服务4次,并提供22次远程技术支持工作。远程技术支持工作主要处理解决软件类问题。

三、事件统计与分析: 3-1 操作类问题汇总

本阶段总共受理操作类服务17次,主要集中表现在进行系统操作制单销售和调拨问题上。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

举例

一、通兑金系统打印不出相应单据(未能使用指定浏览器);

举例

二、登陆不上销售系统(未能开启相关登录操作);

3-2 数据类问题汇总

本阶段总共受理数据类服务4次,主要集中表现在进行各项业务制单错误。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

举例

一、天津xx中心单号为SKxxxxxxxxxxxxx,礼金之xxxxx,金额xxxx元销售数据录入错误请求调整(该单据已经回滚完毕);

举例

二、天津农商行xxxxxxxxxxx商品进行补销售调整(补录销售单据已完成);

举例

三、条码为:xxxxxxxxxxxx的商品已销售但是在商品档案中还显示在库状态(已由海信进行调整)。

3-3 系统类问题汇总

本阶段总共受理系统类服务16次,主要集中表现在各销售系统出现响应类问题影响正常操作。

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

举例

一、服务器意外重启,导致程序报错; 举例

二、通兑金系统进行移机调整并变更登陆地址 ;

举例

三、通兑金系统无法正常打开网页。

3-4 需求类问题汇总

本阶段总共受理需求类服务9次,主要集中表现在开通各项系统权限及添加相应业务组织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 例如:

举例

一、因业务需求增开浦发太原分行及下属支行仓库;

举例

二、因物流部业务需求,请技术部开通石家庄金店提货库权限。用户名称 王xxxx 用户编码 190602 ;

3-5 业务类问题汇总

本阶段总共受理业务类服务4次,业务类问题涵盖系统上线及培训制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调研等 例如:

举例

一、河北银行销售系统上线;

举例

二、贵金属及珠宝行业ERP调研;

四、技术支持工作总结

根据上述图表显示本阶段运维工作的上半年数据与去年同期数据总体呈下降趋势。

系统运维实习报告 篇2

MDCN运维管理平台的建立, 提升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应用, 充分调动相关维护人员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提高网络维护质量, 保障了各种业务在MDCN网络上的稳定运行。该平台完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 三层结构体系, 客户端为浏览器, 服务器端分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

2 MDCN运维管理系统作用

2.1 维护制度管理

⑴维护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发布;⑵维护制度:各项作业计划;⑶系统通知:记录各种通告性文档;MDCN系统平台的各项管理制度可以在此模块中查阅, 便于管理、统一要求, 提高运维效率。

2.2 日常维护工作

⑴日常监测:记录每天设备CPU利用率、PING响应时间;⑵定期监测:对全网设备做系统、全面、详细的监测, 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⑶数据备份:为保证数据正确有效, 备份MDCN网的各项参数指标, 防止数据丢失;⑷流量测试:记录各业务系统月度流量;MDCN系统的维护工作的具体记录可在此模块中体现, 实际工作落实到人, 加强员工的责任感。

2.3 系统故障类

⑴故障月报:记录月度全网故障的详细情况及解决程度。⑵故障通知单:故障通知单以各业务系统区分, 做为处理故障的依据。⑶严重、重大故障:对业务系统有严重影响故障的专题报告板块。MDCN网的系统故障及解决情况可在该页面查阅, 便于工作检查;同时也为今后处理类似故障提供依据, 缩短故障排查时间。

2.4 业务申请情况

⑴业务申请单:体现业务系统接入申请到实施全过程进度。⑵承载的业务系统:记录现有各业务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及互通情况。通过该页面可以很好的掌握工程状况, 快速开通新业务;根据客户申请, 审核接入条件并进行审批。

2.5 月报总结归纳

⑴维护月报:记录MDCN网每月的维护情况, 包括网络指标分析、业务流量分析等。⑵割接报告:记录工程施工割接报告。月度的工作情况、系统运行情况、工程进展情况可在该板块中查看, 便于检查, 有助于加强管理。

2.6 用户申告登记

用户申告:记录各业务系统的用户申告, 落实申告的每一项内容进行答复, 提供技术支持。

2.7 网络资料

⑴网络平台:提供MDCN网的相关知识资料, 提高维护组人员素质。⑵系统配置:备份MDCN网设备的配置。⑶统计资料:记录各项基础资料, 主要包括电路、硬件设备、板卡等档案。该页面侧重于MDCN相关技术文件汇总, 通过学习加深对MDCN网的理解, 提高维护人员整体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便于MDCN资源统计。

2.8 FTP服务

提供维护组信息共享平台、上传维护记录、资料备份的渠道。

2.9 业务接入在线审批

⑴提交申请:新业务表单在线填写提交。⑵资料审核:各部门进行审核批复。

2.1 0 故障报障

⑴故障同步:与MDCN监控软件接口, 同步出现网络中各类故障告警。⑵多元告警现实:出现告警, 通过语音或短信形式进行告警通知。

2.1 1 用户管理

⑴登陆权限:不同用户分级别分权限进行管理。⑵设备管理:按权限提供直接登陆设备接口。

2.1 2 配置备份

⑴自动备份:自动备份设备配置, 减少人工备份的繁琐, 保证数据安全性。⑵自动保存:备份同时自动保存到指定目录。

2.1 3 邮件通知

⑴业务接入通知:在线填写竣工通知单邮件发送。⑵故障告警通知:出现告警, 在线填写故障表单, 发送相关负责人。

3 MDCN网络运维管理系统平台特点

⑴安全与开放相统一;⑵使用简捷高效;⑶安装配置简单;⑷可扩充性强。MDCN运维平台功能涉及到的范围广、部门多、人员复杂, 技术体系结构为三层结构体系, 可扩展性强, 用户使用简单方便。MDCN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这种结构均允许系统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扩展, 并且不影响层面之间以及与其它功能模块的关系, 从而为系统在功能的纵深度和横向的覆盖面上的加强和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市场分析

通过MDCN运维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 使网络资源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升级, 充分应用新技术, 对系统平台进行革新和改造, 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通过该平台还增强了MDCN系统的维护高效性、相关信息查询的实效性。

⑴使用用户:主要包括MDCN系统运维人员。用户通过权限管理可以方便浏览相关信息, 简单高效的找到所需资源, 大大提高了效率;并且保证了信息的统一性、时效性、准确性。

⑵用户管理:系统可以为前台不同的板块设置不同的管理员, 板块管理员可以对该板块进行信息的审核、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可发布本板块的公告、通知等信息, 可以设置重点信息置顶、重要信息加亮等操作。管理员可以设置不同用户的不同权限, 充分做到了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

5 技术分析

MDCN系统平台完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 (Browser/Server) 三层结构体系, 系统平台的建设与运行阶段所涉及的硬件、软件与相关技术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支撑系统应用的技术日益增多, 平台采用了.net技术, 数据库采用Windows SQLserver。

技术分析如下:⑴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活动中主要用于各种大量的繁杂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⑵服务器采用刀片服务器进行扩容, 具有投资小, 建立速度快、安全可靠、无需软件硬件配置、无需技术支持等特点, 对于MDCN系统管理平台升级来说, 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及一系列烦琐的工作, 是一种较佳的选择。可以支持多种服务, 如ASP、CGI、PHP、JSP、网站数据库支持、Flash、定期数据库备份等。⑶开发平台:系统的开发程序有.NET、数据库程序等。Microsoft.NET是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平台。XML Web services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 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Microsoft.NET平台提供创建XML Web services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

在技术的选择上, 系统后期的优化, 包括Web浏览器、数据库服务、邮件服务、防火墙与代理服务器、中间组件、客户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商务应用系统在内的软件与硬件设施。

6 经济效益分析

本平台主要是针对MDCN网络开发设计的, 其实用性大, 费时小, 系统成本低, 能满足各个业务系统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基本需求,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⑴MDCN运维管理平台的建设为MDCN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强后盾, 为业务使用单位节省了资源的开销。⑵提高网络维护水平, 发挥带动用户、引导开发、提供信息、推广技术的综合功能, 减少用户查询资料的的盲目性。⑶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进一步优化了MDCN网络维护体系结构。⑷围绕新业务接入、故障信息处理、工程实施进度、信息发布、日常维护等主要功能, 推进了网络维护工作信息化。⑸以较小的维护人员成本, 优化维护质量体系, 促使网络维护及使用向便捷、快速、高效方面转变;

7 总结

⑴MDCN系统平台可增强MDCN系统维护的高效性、提高相关信息查询的实效性, 有市场需求。⑵平台开发周期短, 收效快;该平台提供了资料查询和下载的方便性, 提高了MDCN维护人员的管理维护质量。与投资相比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MDCN运维管理系统平台提供MDCN网络信息浏览和相关资料下载等功能, 随着现代网络规模的扩大, 该系统平台进行改版完善、增强了功能, 旨在为各部门、业务系统相关人员提供一个更强的信息化交流共享平台。本文对MDCN维护管理平台的发展进行研究。

运维调度系统的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 运维调度 客户 服务业 系统架构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客户服务已是很多大型企业的主要业务。每个服务性企业都有一支庞大的维护和服务队伍从事现场服务。 以电信为例,随着电信行业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新用户在不断增加,问题也不断出现:运维成本不断增加,VIP客户的响应总是超时,在特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却存在大量闲置资源等等。这说明服务业中原有的现场服务作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现场服务所面临的挑战,老的人工方式的劳动力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了。

运维服务调度系统属于服务优化系统范围,其目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调度支撑系统,改变老的人工方式的劳动力管理方法,使所有维护、服务人员具备远程接收调度指令的能力,运维资源调度实现高度集中、单级调度,从而构造各层面运维、服务人员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的运维支撑体系,保障人员调度使用最优化。

一、运维调度系统的意义

随着大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的资源趋向平衡,业务同质化越来越明显。而价格竞争的破坏性将使其不再受宠,服务竞争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主要特征,而高质量的服务也就成为了企业的生命线。曾经是高度垄断经营的电信行业,就已是过度竞争的行业。各个竞争对手日益陷入了“同质化竞争”,新业务的大幅投资与传统业务的大幅降价成了行业的主旋律,而这又是两个相互牵制和对立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内部管理,大幅度降低成本,就成了企业惟一可以选择的有效措施。但是,“提高服务质量与降低运营成本”其实是两个相互矛盾的经营目标,是服务行业一直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服务调度优化概念的提出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信息化的运维调度系统的建设便是为了实现这一概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运维服务调度系统可以实时反映人力资源的工作量、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根据这些被精确量化的指标,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进行精确的量化管理,提高企业运营水平。

2.在各个服务行业,客户服务支持部门或运维部门在经营管理上,长期被视为是企业的成本中心。运维部门可以通过转变思路,采用新的管理方法来对服务支持系统进行优化,即提高客户满意度又降低运营成本。这样,尽管在现实层面上看起来依然是成本中心,但在企业的战略高度上,则已经转变为决定企业命运的利润中心,与销售部门一道,同时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由于系统可以将精确的管理延伸到企业运营的最小单位——工程师,所以运维服务优化调度系统为企业实施集中管理和机构扁平化运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和保障。

4.通过本系统的建设,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并精确贯彻运营策略和成本控制策略,提供了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支持手段。

5.协助解决销售部门与维护部门之间的矛盾。通过运维服务调度系统的实施,维护部门可以实时地将自己的支持维护力量的状态报告给市场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者,同时为他们提供有关的资源状态信息,使他们可以及时地与客户签订更加合理和切合实际的服务合同条款,随时调整市场部门活动的部署,使维护部门和市场部门成为一个进退自如的整体。

二、系统架构

运维调度系统是企业整体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属于产品和服务类,是将客户信息管理、任务分配管理、客户申告、任务分配管理等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运维调度管理系统,以实现对运维服务全面综合的管理。运维服务优化调度系统将配合其他系统共同完成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服务保证、运行维护、企业发展决策支持等。其在企业的架构IT系统中的定位如下图所示:

其中红色线框所标示的为运维调度系统所处的位置。

运维调度系统的一般架构如下图所示:

三、主要功能

针对运维服务的特点,以及运维服务系统在企业整体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维调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接口。实现与外部系统的接口,要求能够通过实时接口随时接收上述系统发来的消息,并能立即触发相应任务派发流程,实现闭环的任务流程。

2.任务管理。创建任务: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工的方式创建任务,包括从外部系统中接收到的任务,或由人为分派人员通过任务输入界面手工创建任务。

任务的分配和调度:系统支持智能化的分派和调度,当产生新任务后,系统应根据现有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具有的技能自动分配任务,或给出推荐任务分配的人员排序建议,以帮助调度员手工分配任务。

任务的跟踪:系统应具备任务跟踪功能,在任务分配后,系统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通知现场人员。现场人员则可以通过这些移动设备与系统进行交互,随时报告任务的完成进度,并在任务完成后通知系统,完成任务的闭环流程。

3.人员考核。系统可设定各种关键考核指标,可按工作时长、完成任务量、任务完成质量、客户满意度等不同角度对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并可以以表格、图形等形式报告、展现。

4.统计分析。系统应具备统计分析功能,能够对同类任务的平均完成时间、最耗时任务、人员完成任务情况,人员完成任务平均时间等进行统计,提供报表模板,支持对数据的切片、切块、钻取、旋转等分析操作,支持自定义报表。

四、结语

运维调度在中国的电信行业中一直是一个研究的重点,随着各个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运维调度系统将不再局限于电信行业,其应用的广泛拓展是必然的趋势。本文对运维调度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为其发展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辉:利用运维服务优化调度系统进行运维精细化管理,电信技术,2007.01

[2]杨 威:构建面向服务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当代通信,2005.15

[3]鲁春丛:电信运维管理发展研究,当代通信,2004.23

运维实习总结 篇4

变电运维工区位于小北门附近,工区全面负责所管辖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等运行管理工作。

到工区的第一天,周主任、刘师傅、魏师傅亲自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专业问题。由于学电专业的缘故,起初我们对一些基本知识还能够应付,不过魏鹏师傅递进式的询问让即使是电力系统研究生毕业的我也不免皱紧了眉头。这次的小测验让我们明白不管在学校的成绩有多出色,我们都应该在基层踏踏实实的工作,虚心的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这样才能学到书本外的诸多知识。

在工区首要强调的事情就是安全,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前提,在我们实习期前,供电局发生了一起安全的事故,对此网公司发布了停产安全学习的通知,我们通过事故通报和分析,知道了有很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按章作业,工作责任人现场查勘不到位。通过安全学习,强化了我的安全生产意识。在后来的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在施工现场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的规定,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小细节中去。我想,这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注意的。

后来下到班组中,我有幸分到了亲贤变电站,向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的戴斌师傅询问到底何为变电运维。师傅耐心的向我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变电运维主要是对变电站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进出线、接地网等变电设施进行维护以及巡视。在变电站中我了解了110kV变电站以及220kV变电站,通过变电站的一次接线图和现场设备的布置相结合提高了识图能力,通过参观变电站及师傅的讲解,认识,学习了一次设备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和在电网中的作用。同时通过继电保护班组实习也初步了解电气二次部分、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了解了变电所二次电气设备的构成、以及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和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况。

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设备巡视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设备的严密监测和全过程控制,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水平,设备的可靠性也大为增强。在工区电力员工精心维护下,设备检修总量和停送电次数明显减少,提高了电网和人身的安全水平,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减少了检修的工作量。

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基层实践,深刻认识到了作为一名电力工作者所需要具备职业精神,在思想上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还记得跟着戴斌师傅们一起巡视的时候,师傅不仅完成需要其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仔细检查其他的缺陷,争取将缺陷扫除在苗头,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身为电力工人的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的社会责任,他们用责任和耐心为我们电网安全稳定的构筑起了一座坚实的堡垒。

此次实习也让我接触了供电局生产运营的各个流程,增强了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师傅给我们安排的主要实习内容就是熟悉变电站一次接线图的布局。对于电气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次识图是必备的技能。但是真正到了现场让我们面对实际设备跟图纸对号入座的时候,我却显得措手不及,不知该从何处着手。似乎之前的知识还是只能安静的躺在书里,不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最终还是通过师傅们的耐心讲解,我才懂得了如何通过接线图来确认设备的位置,以及如何通过现场设备的布置认识变电站一次设备的接线方式,这对于我的专业技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实习,为我们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实习让我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有了更深的体会,我知道身为一名电力工作者,肩负的不仅是对一份工作的认真更是一种对电力事业的承诺。希望我得执着和刻苦能为供电局献上一些微薄之力。

运维管理系统方案 篇5

概述

伴随着企事业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事业服务器的增多,企事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事业网络管理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一旦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各种应用出现问题,常常会给企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怎样能7x24小时检测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避免各种故障的发生,改进传统的网络管理方式来适企事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因此,运维管理系统就有他的必要性。一个完备的运维管理系统能够提供7x24小时检测网络、服务器、数据库、各种应用系统,及时发现将要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短信、Email、声音报告给运维管理人员。运维管理人员就可以及时排除故障,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        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

故障发现与警报;

记录日常运维日志信息; 服务器故障统计;

服务器软硬件信息统计; 服务进程管理;

将数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并使用图形方式直观的展示出来; 权限、密码管理; 将数据生成报表。运维管理系统的特点:        邮件和短信实时故障报警;

B/S结构,能够通过web对远程服务器下达指令;

系统运维经理的职责 篇6

1.负责公司内计算机网络合理规划和配置,负责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及应用系统、数据库以及相关数据资源的管理,保证办公设施和服务器正常工作

2.负责公司各项目的服务器及业务系统的部署、维护、监控、安全和优化,确保各系统稳定运行

3.负责基础架构整体的IT运维体系的建设和优化改进;

4.负责基础架构领域服务组织的设计,人员的管理、考核以及激励

5.负责基础架构领域服务质量的跟踪和控制

6.参与公司相关项目建设,与研发部共同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及应对计划

任职要求

1. 担任过IT运维经理或同等职务,有3年以上IT运维管理经验

2. 精通服务器部署、系统资源调度、网络流量及异常监控、防火墙技术,熟悉基本的安全常识,搭建高效安全的运维架构

3. 至少熟练使用Shell、Perl、Python等脚本编程语言的一种,熟练使用 shell/bash,应用shell解决相关问题

4. 熟悉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的运行机制和配置,了解TCP/IP协议、熟悉路由、交换的基本原理

5. 熟练Linux系统的命令和各种应用lvs/nginx/tomcat/LAMP/ 配置和性能优化

6. 熟悉常见IT监控运维产品(如:nagios/cacti/zabbix软件等配置与使用)

7. 熟悉虚拟服务器的配置与优化vmware/kvm/Docker等

运维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篇7

关键词:运维安全,系统设计

一、当前运维安全管理的问题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支撑企业的各种网络设备、主机系统、应用系统也在不断壮大, 各类业务系统也日益复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最大的威胁和破坏往往来自于企业内部, 主要表现为: (1) 账号管理无序, 多人共享账号。 (2) 权限管理粗放, 系统安全难以保证。 (3) 日志粒度粗犷, 事件无法定位。 (4) 缺乏统一的运维审计机制。 (5) 缺乏对第三方代维管理的行为监控, 等等。

解决上述问题仅仅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对运维人员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堡垒机应运而生。堡垒机能做到对运维人员账号的安全管理和审计, 但不能审核配置信息的正确性, 运维人员维护系统的操作是否正确, 信息系统配置变更后是否安全等等也都不在堡垒机的控制范围内。为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控, 必须设计更有效、更合理的运维安全管理系统。

二、系统设计思路

为更好的满足运维安全管理的需要, 系统既要实现安全管理, 又要能和安全配置核查有联动作用, 实现“系统运维——运维审计——运维核查——问题定位”的全封闭式管理, 如图所示:

主要模块说明如下:

2.1权限管理模块。这一模块的主要目的是隔离终端用户对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资源的直接访问——通过防火墙等访问策略, 不允许设备 (包括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等) 的运维人员直接登录, 所有操作必须经过运维安全管理系统, 任何用户对目标的访问都必须通过此模块进行翻译, 系统能够截获所有操作行为。具体流程为:运维人员要先登陆运维安全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认证, 通过认证后运维人员提出相应的操作申请, 该请求通过运维安全管理系统权限检验后, 系统将代替运维人员连接到目标设备进行运维管理, 并将结果返回给运维用户。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子模块: (1) 账号管理模块。账号和资源的集中管理是集中授权、认证和审计的基础。账号管理模块能够对所有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账号进行集中管理, 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账号安全策略, 进而实现对账号整个生命周期的监控, 账号集中管理也能降低管理大量账号的难度和工作量。 (2) 身份认证模块。用户在登录设备前先连接到运维安全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认证, 再进行操作申请, 认证模式包括动态口令、静态密码、硬件key等多种方式。同时, 还具备单点登录功能——用户一次登录成功后, 可以无需认证的访问被授权的所有系统。单点登录为具有多账号的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访问途径, 使用户无需记忆多种登陆ID和口令, 提高了效率;同时, 由于系统本身采用强认证, 从而提高了用户认证环节的安全性。 (3) 资源授权模块。通过集中授权和统一的访问控制, 该模块不仅能够根据用户的权限对主账号能够使用的从账号进行授权, 还能实现对行为和资源命令级的细粒度控制, 能够对不法命令进行阻断, 严防非法、越权访问事件的发生, 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资源的安全。 (4) 操作审计模块。模块能够对账号使用情况、资源使用情况、执行操作等进行全程的追踪并记录日志, 实时监控并记录运维人员对操作系统、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数据库等进行的各种操作。具有审计权限的用户可以登陆系统查看监控结果, 出现问题能够直接定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迅速追责。

2.2安全核查模块。安全核查模块能够以管理员的身份 (权限由权限管理模块处获得) 登陆目标系统, 从而得到各个系统主机、网络设备、数据库、应用平台等的配置信息, 根据提前设定的系统配置规范进行核查, 确保配置是满足安全规范要求的。

该模块主要作用是确保运维人员维护各信息系统的操作正确, 以及信息系统配置变更后是否安全。同时, 如果配置规范发生变化, 模块能够快速地对相应的设备、服务器、应用平台进行配置核查工作, 摒弃传统的人工逐一检查, 降低人工成本和操作复杂度。

2.3配置变更联动管理。当运维人员需要对设备的配置进行变更时, 先通过账号管理模块登录。登录后, 整个配置变更过程在审计模块的监控下执行。更改时, 权限管理模块将相应的用户密码传递给安全核查模块, 运维人员的配置完毕后, 安全核查模块即可以自动对配置后的信息进行配置核查, 检查修改后的配置是否符合现有的安全规范。

如果存在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地方, 安全核查模块会自动告警, 并出具报告。安全管理员就可以及时发现系统配置的异常情况, 并通过审计模块定位到相应人员, 责令其进行整改。整改的过程也属于配置变更过程, 依旧要求在审计模块和安全检查模块监控进行下操作, 当新的配置能够符合安全规范时, 整个配置变更过程才算完成闭环。

三、结束

本文的运维安全管理系统除了能够解决传统的堡垒机能解决的账号管理、登录审核等问题外, 还能进行配置审查, 并对运维人员修改策略后, 新的策略是否满足安全规范等进行实时的核查, 实现“系统运维——运维审计——运维核查——问题定位”的全封闭式管理, 能够更加合理、高效、安全的对企业运维进行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郝永清.堡垒主机搭建全攻略与流行黑客攻击技术深度分析[M].科学出版社, 2010.

浅谈IT运维管理之系统集中监控 篇8

【摘 要】随着网络应用技术不断发展,IT系统越来越复杂,业务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从项目背景、需求目标、功能设计、效果分析几方面探讨集中监控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IT运维管理; 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70-01

前言

随着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不断建设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企业管理运营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IT基础平台的运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的信息化工作逐步从项目建设阶段转向以深入应用、提升应用水平的运行维护阶段。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已成为现阶段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的重要保证手段。

一、背景

信息管理部是信息化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网络、主机等IT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维护,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IT服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企业应用不断增多,主机服务器、网络实施、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软硬件平台日益复杂,服务用户的面不断扩大,如何维护好日益增多的主机网络设备,保证各个应用系统安全顺畅运行,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和故障,是IT运维管理的关键所在。目前IT运维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构建一个综合的IT运维管理体系。对网络、主机、系统等的管理和服务是分散的、不关联的,没有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库的共享,没有实现规范化和流程化。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融合组织、制度、流程、技术的IT运维管理体系,从粗放、分散、低效的管理逐步过渡到科学、规范的管理,实现从手工运维到自动化运维。按照IT运维管理理论、方法和标准,结合实际和建设需要,遵循立足需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根据实际人员和管理情况,当务之急是需要建立集中监控系统,实现对网络及信息系统的综合管理监控和日常技术支持,快速响应和及时解决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确保网络及信息系统正常、稳定、高效运行。

二、系统架构

2.1 系统架构图

集中监控系统实现对不同服务对象和IT资源的实时监控,包括主机、数据库、中间件、存储备份、网络、安全、机房、业务应用和客户端等,并通过集中监控管理平台对不同被管对象进行综合处理和集中管理,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2.2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基础监控数据的采集、归并、筛选、过滤、关联等处理,同时对数据进行本地存储。数据采集的方式根据被监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1)路由交换机及网络安全设备的数据采集方式采用SNMP协议轮询,接收SNMPTRAP以及Sys-log,采集相关的状态、事件信息。

(2)主机服务器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监控的要求,采用SNMP协议、WMI、TELNET的方式轮询。对于特殊应用需求,可以采用AGENT的方式采集数据,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2.3 数据分析处理层

数据分析处理层根据系统设定的各项功能模块的具体要求,对数据采集层提供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组织、分析和存储,并将结果提供给上层的数据呈现层2.4 数据呈现层数据呈现层根据数据分析处理层提供的数据,通过Web界面以视图、报表等方式向用户展现。

三、系统主要功能

3.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整个集中监控系统的基础功能。采用SNMP、WMI、TELNET等协议轮询、接收SNMPTrap、Syslog,或者通过安装在主机/服务器上的A-gent上报信息,来获取被监控对象的状态信息、日志信息和告警信息,并作相应处理。

3.2 故障判断集中报警

故障判断根据采集的基础数据和设定的判断基准,对事件进行判定,确定故障是否存在,并生成故障级别信息。集中报警功能根据故障判断提供的故障级别信息,采取不同的报警策略自动触发,驱动不同的报警程序,比如邮件、短信、声光等。

3.3 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对设备性能进行实时监控,比如:网络设备的CPU、内存、端口流量,主机系统的CPU、内存、磁盘读写、交换文件等。监控参数管理可以定义监控周期和性能阈值,当性能超过阈值时,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3.4 网络拓扑管理

网络拓扑管理利用直观的图形展示,帮助管理员更好地了解网络系统的联接情况,在网络中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从而更快速恢复故障。网络拓扑管理根据网络连接情况,自动生成和实际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图,为管理员提供真正的网络视图。通过网络拓扑图管理员可以方便地掌握设备分布情况和每个设备的运行状态。

3.5 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用户可以订制资源使用报表、故障统计报表、资源趋势报表、TOPN统计报表、可用性统计报表、综合报告等不同类别的报表,并生成柱状图、曲线图、饼图等直观图表,实现各种信息的统计和分析,全面、宏观地展示网络的运行情况,有助于更细致地分析网络数据,察看网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热点故障、故障多发设备、故障多发时间,性能变化趋势等,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为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提供详细的统计分析报表。

3.6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主要反应网络系统中被监控系统配置更新的情况。

3.7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包括系统配置、用户管理、监控行状况等的管理。用户管理是实现系统用户的基本信息维护和权限管理。监控策略管理是根据不同的监控对象和应用环境,设置不同的监控策略,比如数据采集周期、报警方式。

四、结束语

《网络运维管理》实验报告册 篇9

实验 成绩

实验日期 年

星期

第--

节 【实验规划】

自行规划实验设计,包括交换机接口、VLAN 设计、网络设备的管理 IP、三层交换机三层虚拟接口 IP、路由器之间通信接口 IP、路由设计等等。(30 分)

分别以表格的形式完成上述规划设计,并将规划好的表格(含内容)写入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1.将 S-RS-1 的整个配置过程写入实验报告;(10 分)

2.将 S-RS-4 的整个配置过程写入实验报告;(20 分)

3.将 O-R-1 的整个配置过程写入实验报告;(10 分)

4.将 A-RS-1 的整个配置过程写入实验报告;(20 分)

系统运维主管的职责精选 篇10

1.参与集团运维体系标准化制定,负责集团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维护, 完善相关体系制度、流程和规范;

2.参与业务系统数据库运维管理工作,包括数据安全、数据备份、监控检查、性能调优;

3. 参与安全平台和产品的管理工作,包括高防DDoS、漏洞扫描、服务器安全、Web应用防火墙等;

4 .参与信息化项目移交审核及运维资料归档工作,并负责相关资料梳理及编制编码。

任职要求:

1. 统招本科及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优先;

2. 熟悉linux操作系统,能够熟练使用常规系统命令;熟悉SQL server、MySQL、Oracle等至少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引擎;熟悉SQL语句和存储过程编写,并能进行优化;

3.2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和规范,熟悉阿里云安全产品功能,并有相关部署实施经验;了解公司IT信息安全规划和建设工作;

ERP系统运维管理工作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ERP系统;运行维护;系统优化;数据安全

总体运维归类服务领域,达到的效果很难事前预测,在实际的实行中形成,主要还是在于运维工作人员和使用客户互动的效果。怎样提高总体运维管理的可行性,需要主动的寻找疑问,然后找到缘由。剖析拟定解决办法和改进管理体统,用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增高运维的指标数值。运维平台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ERP系统运维体系架构设计分一、二、三级运维。

各大企业的事业单位所建立起来的运营维护组织为一级运维,由参与过ERP项目实行的本单位成员组成。参与ERP项目实行的内部支撑单位成员组成的总体运维组即二级运维。咨询实施商和软件商及硬件商等各外部的供应商运行维护的提报系统和总体组运维电话支撑体系及对信息的技术管理与服务是三级运维,可以对用户的问题有效的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与处理。

一、运维管理体制制度建立完善

要提高ERP体系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运作,必须严格规范ERP体系在企业中的维护和管理,需要对整个运维的体系进行科学的管理,拟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采取量化制度化的进行有效的分析与核对计算,协调各组织的控件,达到健康运维的目的。两个不同层面的公司管理阶层来管理ERP系统的运维,ERP系统考核的专职人员必须是熟练ERP系统并对业务方面较为精通的权威人士。充分利用系统的应用审核结构来提升对企业的精细管理,完成出色的运营有着重要影响。目前,信息体系大多是通过提升服务器和网络维护、且定性方面的设计指标来进行运维量化指标。较少的是运维服务,主要是用户的满意度。在考核上,针对指标的要求和目的不够清晰明朗,切实操作性较弱。监督的考核制度也只是流于表面,可以通过量化管理来降低事故率和平均响应、平均解决时间,提高主动解决度。依据运行的实际工作来主动的发现问题的原因,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来改进,加大对运维指标的工作人的奖励制度,可以有效地提供积极性,以确保运维的品质。

二、问题提报处理流程

各个分公司的问题提报是最有效的信息来源。在整个组织运维体系中,分类整理问题,提高问题的时间响应,及时的转到相对应的运维平台与顾问,高效快速地解决问题是运维工作的目的。

2.1问题提报系统SAPSolutionManager(简称SLM)。

SLM疑问提报体系存在系统操作问题和权限账号问题还有系统变更等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相关的各处理工作员工要及时调整问题的负责人及其处理的情况,对问题进行追踪与统计的分析。在解决好问题后,负责人要及时填写解决方案。对于问题要依据优先级别及提报时间来妥善的安排问题的解决次序。优先级别设置偏高可能会导致切实紧迫的关键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针对权限和报表变更,系统增强和系统配置等相关问题需由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审批,审批通过才可进行处理。相对应的负责工作人员需写明是否批准其后续处理,依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意见。处理完问题,相应支持人员应及时告诉问题提报人员。问题提报人则要及时的组织好用户来进行检验与校对。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将信息反馈到运维中心,及时联络运维总体组。如果没有问题,及时将问题关闭。

2.2总体组运维电话支持系统

针对SLM的关键客户并非都是问题提报用户,在运行ERP系统中的突发状况没能及时提交,或者是SLM系统反应时间拖延,造成很多没能及时解决,使得中间的环节脱节。所以运维总体组电话非常重要,支持二十四小时受理用户电话,将问题分类转达给对应的运维顾问,使得问题可以快速有效得到处理。月结期间,没有办法联系运维顾问的时候,运维总体组电话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2.3即时沟通工具

为了提高效率,用户可以通过电话、QQ、MSN、邮件等即时沟通工具咨询相关的运维顾问,顾问对问题分析过后即时传达用户,使得ERP系统在应用操作上更为快捷方便,减少了问题的中间环节,有效保障了对用户的运维服务。

三、变更管理制度

ERP的系统配置变化和程序开发的改变都会导致各种数据是变更,影响的范畴广泛,所以变成必须精准的按流程行事,维护者和业务者乃至专业的团队与专家来制定政策与预测评估,测试、审核与批准。合格后方可启动配置管理,使变更给生产带来的风险降低。从而提升ERP体制整体环境的稳定性能。

变更管理流程需由统一的标准和步骤来控管全部对ERP体系生产环境有影响的变更。旨在引导与管理用户的变更需求。经过正确的变更评估,有效的维护完整的生产环境体系。

正确记载变更与变更执行,提供相应的统计审查,降低或免去变更实施准备工作的不当而导致对对基础环境的损害,提升资源的高效使用度等。

变更申请人针对提出的变更等问题需要查询配置管理的数据资料,对风险等级进行初步的预估,尽量提出可能发生关联的业务影响,供决策层进行有效的参考。

如变更紧迫,需由变更经理来审核分类。如果不是紧急变更,只需提交给变更主管即可。变更风险中高等级别的主要是由变更经理负责,如果变更影响的业务较广,可以通过多个变更经理进行辅助。变更执行后,变更主管确保配置的及时更新,需协助经理从技术和管理还有业务的视点进行回顾,改进机会与计划,确保变更的成功运行,随时更新变更记录活关闭变比申请。对变更进行风险评估,拟定合适的变更计划,依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回退计划。

四、运维知识库的建立

ERP的企业上线转为全面运维主要是为了提升运维对用户问题的二线解决服务,减少成本,提高满意度,需要有效的积累相关管理与共享知识,可以利用知识库直接发布知识条目,将典型的成功解决案例直接发布到知识库,所以知识库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重要的知識资源与参考资源都在其中,典型案例是重要的档案资料,可以为自助用户提供诊断的借鉴,从而加速问题的解决。典型案例是很多企业运维人员为用户经常解决的相同问题,将多数问题和解决方案都放在知识库中,存储提取都简单,节约劳动力的重复的浪费,大大的提升了运维工作效率与服务成本。

知识库的成立极为有效的促进了知识的转化与提取,提升运维的整体服务水平。很多隐形的知识都在运维顾问那里,起初一些ERP系统应用操作和解决故障的知识只有实施人员与开发者知道,而知识库的管理可以合理地对流失的知识进行整理集合,建立质量和数量还有知识结构都达标的知识库可以快速高质地为用户解决问题,这也是ERP运维的目的。运维知识库在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同时,也是一种数据分析和统计的工具。使用人员可以通过知识条目和运维解决的成功案例还有知识的生命周期等等来发掘更多有用的信息,便于对趋势的分析和对潜在问题的发现,对制定未来重点的工作和规划及其预算有着重要的帮助。

五、应急预案的建立和演练

造成ERP系统的不正常运行的原因很多,比如能源中断和网络故障,或者是服务器承载过大和出错的程序等不确定的诸多因素。针对突发事故对系统的危害,需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对应预案,以确保关键系统的正常运转,减少风险。定期组织相关运维人员进行对应预案的预演排练,熟悉其流程与处理方案。在时间发生前就拟定好相应管理机制与应急方案,争取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六、结论

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对应的ERP总体管理制度,在有效的运维管理下,可以把系统总体运维和用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客户提报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在不同的环节都可以进行的顺利。变更管理可以进一步解决系统的后续业务变更需求与拓展需要,让开发程序与基本配置均能通过制度来固话管理流程,这样就减少了风险。建立运维知识库,节省了整体资源,减少了服务成本。应急预案可以最大化地减少突出事故的损失,运维工作人员依据预案的结构可以有条有理地处理各类问题。完善运维总体的各种制度,协调好ERP系统的运维体系制度与问题故障,是保障快速解决用户提报问题的前提条件。用户至上,客户的满意,是运维全体工作人员永远的追求与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田益宁.基千ITIL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台设计的思考[C].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 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2]周宇洁.ITIL管理理论在IT运维服务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探析HIS系统硬件运维模式 篇12

1.1 运维成本高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系统) 的硬件运维所需人员非常多, 这也导致人力成本占总成本超过一半以上, 涉及到流程维护、IT运维、人力成本等三方面的花费, 流程运维包括日常运维、管理变更等, 人力成本所占比例最高, 因为招聘、培训、在职教育都需要成本[4]。运维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运维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 因此如何有效规划运维人员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1.2 运维被动控制

在医院IT硬件运维中, 大多数员工均处于被动低效率工作状态, 运维部门通常总是事后预警, 只能在报警后或故障发生后才能做处理[5]。这也造成业务部门对信息服务部门的综合服务并不十分满意。

2 运维模式构建

2.1 研究方法和方案

现况调研结果:运用现有技术平台对比分析日常更新数据, 找出影响我院IT硬件运维管理的主要因素。小组讨论后, 随机抽取各级 (下级、同级、上级) 医疗单位各1例作为调研样本, 讨论现有行业存在的问题, 总结归纳出标准硬件运维管理的因素。

总结解决方案:查阅相关文献, 收集已被使用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管理流程、绩效考评、应急预案等信息, 并充分考虑单一事后响应的管理模式、无序盲从的操作流程、被动处置的应对手段等影响因素, 逐一制定对应解决方案[7,8]。经多角度论证解决方案可行性, 初步制定一套比较完善的医院HIS系统IT硬件运维管理模式。

2.2 方案设计

运用问卷调查, 了解医院信息科硬件运维人员的专业基本素质, 充分掌握运维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水平。运用小组讨论, 深入探讨与分析硬件运维所遇到的问题。第一, 在总框架体系上, 对子系统具体范围实施详细设计。第二, 依据医院现阶段IT硬件管理实际情况, 确定服务目标与内容、设计流程等。

2.3 技术实现

(1) 利用技术手段梳理评估目前医院服务管理流程平台与基础设施监控管理的需求, 明确管理对象与架构、设计管理与监控的考核指标, 并依据管理制度要求, 完成HIS系统硬件运维管理模式、流程、考核等平台架构设计; (2)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 不断优化设计实施思路, 在约定时间范围, 对该项目实行定期回访, 总结经验, 提出改进建议, 做到一一对应。

2.4 具体模式架构

组织管理模式:制定规范的信息化硬件运维系统管理方式, 明确岗位职责、部门设置, 所有服务采用捆绑方式集中安排, 构建高集成的信息化硬件运维模式, 实现一对一点精准服务。启动运维系统后, 以需求为导向, 科学设置机构、部门、人员, 明确任务和职责, 合理配置硬件运维资源。

制度规范模式:基于制度和实操两个层面, 制定运维过程中各要素的工作制度、流程。从系统运行和流程、细节管理、岗位实操三方面建立绩效考评体系, 保障经费来源, 操作规范。

技术支持模式: (1) 构建两大管理窗口:服务需求响应窗口针对业务客户, 系统运行管理窗口针对后台技术人员。构建两大管理平台:流程管理平台主管流程的运行, 监管平台主管硬件设施的监控运行。构建技术管理分系统:交流平台、知识储备库、常规操作、流程反馈报表等, 利于业务管理、绩效考核。

3 研究结果

3.1 制度合规

制度合规即建立标准化运维管理制度, 所建立的运维管理标准必须具有较高可实施性, 目的是改变原有运维过于“被动”的现状, 实现从被动到主动, 从分散到集中, 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警, 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利用数据分析, 根据硬件特征, 综合运维成本, 选择最恰当模式, 坚持“利益最大化”原则, 实现事后“救火”补救性模式向事前预警模式转变。最终最大限度提升信息部门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 提高管理者与业务部门满意度。

3.2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即建立科学合理绩效考核体系, 所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总体运行、流程管理、岗位职责为考核指标, 并考量技术难点、任务量, 运用加权法认定最终绩效考核成绩。最终极大提升运维人员工作积极性, 利于工作总结及能力提升。

3.3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这一块主要指运维平台创建, 该平台由四个系统构成, 即维修记录登记系统、事件分型系统、财务登记系统、员工工作量统计系统, 处理事件时, 依据类型、紧急程度处理或直接通知上级处理, 总之, 遵从及时性, 跟踪解决。

4 结束语

建立HIS系统硬件运维模式必须遵从科学合理原则, 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运维模式才能有效降低硬件运维成本;除此之外, 应遵从节能创新原则, 并实施员工激励机制, 最终实现良性循环, 促进HIS系统良好运行, 大大提升响应速率, 给医院带来利润增长点。在具体实现过程中, 应充分依据信息部门组织与人员结构, 结合医院规模与发展情况, 选择正确运维模式。

摘要:HIS系统是医院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其硬件的运维管理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现有HIS系统硬件管理现状, 找出制度合规、组织管理、技术支持等3个关键点, 基于关键点之上运用运维方法建立起适合医院信息化的硬件运维管理模式, 从而促进HIS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HIS系统,硬件运维模式,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晶, 毛树松, 沈绍武.医院信息系统体系框架与分类规范的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2, 9 (3) :39-42.

IT系统运维事故应急预案 篇13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项目事故应急机制,提高XXXXXXXX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故的能力,保持实施体系稳定,保障客户方权益和客户满意度,促进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1.1.编制依据

依据XXXXXXXXPMO发布《项目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制度》,制定本预案。

1.2.事故分级

按照突发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质量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和轻微质量事故四级。

a)重大:由于项目组的不规范操作、不规范管理,对系统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的数据丢失、系统崩溃、当机,以及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客户满意的质量事故,定义为重大质量事故。

b)严重:由于项目组不规范的情况下对系统生产环境所做操作,而造成对系统生产环境的严重影响(如造成数据丢失、数据混乱)、造成一定程度经济损失,但能通过应急措施补救、挽回部分损失的事故,定义为严重质量事故。

c)一般:由于项目组在未得到客户方授权的情况下对系统生产环境所做操作,而造成对系统生产环境数据损坏或混乱,但未造成较大程度经济损失,通过应急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完备的事故,定义为一般质量事故。

d)轻微:未对系统生产环境造成数据影响,但不符合规范化操作和管理要求,对系统整理质量存在较大风险,且造成项目资产的不完整,造成轻微经济损失的。如未对代码做及时定期的备份,导致代码版本的不完整或代码版本管理混乱的,定义为轻微质量事故。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XXXXXX负责实施、管理的全部项目。2.组织指挥与职责

2.1.应急责任人

项目经理为项目应急责任人。

2.2.应急协调人

项目经理必须在发生质量事故后2小时内,向所在部门经理客观反馈问题,由项目经理初步判定项目事故等级。

级别在一般(包含)以下的事故,由项目经理作为应急处理协调人,负责总体监督、协调。

级别在严重(包含)以上的事故,由部门经理作为应急处理协调人,负责总体监督、协调。

2.3.专家组

实施支持中心作为实施专家团队,负责应急处理支持,由应急责任人在接到事故时,进行协调通报。

级别在严重(包含)以上的事故,实施专家团队必须指定专人参与事故应急处理,负责支持进行项目影响评估、损失弥补方案等工作。

2.4.涉及外包项目

整体或部分外包项目发生事故时,外包商必须指派项目经理的直属上级作为应急处理外包方协调人,外包方项目经理作为外包方负责人,由外包方负责人直接参与项目事故应急处理,协调人负责资源协调;涉及外包人员事故,该人员必须直接参与应急处理。事故应急处理完毕后再根据公司制度对上述公司或个人执行惩罚。

2.5.涉及第三方供应商

涉及第三方供应商的项目事故,第三方商必须指派专人负责,直接参与项目事故应急处理,事故应急处理完毕后再根据公司制度执行惩罚。

3.事故处理程序

3.1.事故响应 事故发生后,应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小组,由责任人、协调人、专家组组成,第一时间响应事故处理。

3.2.事故通报

根据《项目质量事故预防与处理制度》和事故级别,及时进行内部通报,内部通报后即时向客户方相应人员进行通报。

3.3.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2个工作日内,应急责任人必须到达客户现场,并由专家组或其他技术人员开始事故分析,找寻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事故损失评估,制定修复方案。

3.4.修复

根据事故原因,修复系统问题,杜绝后续问题复现。根据修复方案,进行事故修复,降低事故损失。

3.5.善后

上一篇:学生会宣传部工作范文下一篇:无锡市购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