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学自荐书

2024-09-02

体育教育学自荐书(精选12篇)

体育教育学自荐书 篇1

尊敬的XX公司领导:

您好!

衷心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这份材料,并祝愿贵单位事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我会以“严”字当头,在学习上勤奋严谨,对课堂知识不懂就问,力求深刻理解。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课外知识也有比较广泛的涉猎。我还很重视英语的学习,不断努力扩大词汇量,英语交际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以满腔的热情,准备投身到现实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虽然存在很多艰难困苦,但我坚信,大学生活给我的精神财富能够使我战胜它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致

敬礼

体育教育学自荐书 篇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中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一直存在一个较为混沌的问题亟待解决,即学校体育学科中不同子学科的相互区别与联系问题。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资料来看,对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及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而导致了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范畴不清,概念不明,研究零散。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而且也不适应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阻碍了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为此,笔者试图通过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等的比较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明晰我国学校体育诸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借以提高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更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实践。

二、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辨析”

(一)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同属于学校体育学科的范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都受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又都从广阔的社会科学中汲取营养以加速自身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对两个学科的区别与特点的认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本文试在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逐个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1. 体育教育学

体育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前西德的学者提出的。关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在国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和教育(形成个性)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其使命在于研究创立借助于运动对运动员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效率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任务。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以整个体育运动中的教育现象(包括教学、发展和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揭示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是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教学),阐明体育教育活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以及运动课业的教学和教育,以便有效地发展人的体形、体能和活动能力以及个性。

我国的体育教育学研究较之国外起步更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应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并认为体育教育学应以体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规律,高效率地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育学》专著。该书作者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一门交叉性的理论应用学科,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

对比国外与国内体育教育学的学科定义,我们认为,体育教育学不能将研究对象与任务仅仅局限于培养优秀运动员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把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体育教育与各学科教育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由体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成,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2. 学校体育学

在我国,对学校体育学的科学认识是逐步加深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任务逐渐趋于明朗。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标志是1983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由此开始了学校体育自我认识的新阶段。最初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仅仅是体育教学,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人们对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即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学校体育与外部的关系,即: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要研究学校体育内部的关系,即:研究体育锻炼、营养、保健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运动训练、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换句话说,学校体育学关照的研究领域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中的教育现象。

3.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体育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明确与坚持各自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二者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其学科地位比学校体育学要高一个层次,其研究领域自然也比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宽泛得多。具体来说,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而且还包括家庭体育教育、职业体育教育、社会业余体育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即在体育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就教学而言,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的教学,也包括培养体育人才(未来的体育教师、运动员等)的教学,而且以后者为主。而学校体育学则是以学校领域中的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很显然,体育教育学涵盖了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二)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

1. 体育教学论

目前,国内对有关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等论述较多。如王伯英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亦称体育教学法,是教育科学中的分科教学法之一。“它是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张颂歧则把体育教学论定义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体育教学思想和形成体育教学技能,并对体育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于长镇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学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刘清黎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它是探索体育科教学规律和法则”的。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是揭示体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探索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从而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体育课程论

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虽然体育课程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直到现在,体育课程论的真实面目、体育课程论的学科体系等许多相关问题亟待澄清。从“体育课程论”的名称看,体育课程论不仅是课程论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还是学校体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育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体育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以及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而其学科目的则主要是研究体育课程的特殊问题,揭示体育课程的特殊规律。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论是课程论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研究和探索体育课程的本质与规律为己任,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富有明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对体育课程实践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

3. 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有关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论是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的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的学科,各有其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三)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及体育课程论的关系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评价以及体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以上对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分析可知,学校体育学研究领域中的教学过程部分,与体育教学论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交叉甚至重叠,只不过在体育教学论中把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作为了重中之重,而学校体育学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阐述则较之体育教学论浅显。与此相同,体育课程论较之于学校体育学来说,在体育课程方面则更为完整、系统和深入。也就是说,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和学校体育学在研究的领域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研究的层次上是深入和浅出的关系。总而言之,关于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与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的关系相似,体育教学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教学部分的延伸和深化,而体育课程论则是学校体育学中体育课程部分的延伸和深化。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学论及其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研究成果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

三、结论

体育教育中大众体育教育研究 篇3

关键词:大众体育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身心健康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体育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但是在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当今我国大众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下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大众体育教育事业的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地借鉴和促进作用。

一、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大众体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运动已经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中,人民群众体质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我国大众体育也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另外,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影响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自动化机器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生产方式造就了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人们开始愈发重视起体育运动。但是与我国人民对大众体育较大且呈现不断增加的需求态势相比,我国目前的大众体育发展还是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尤其在大众体育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除此之外,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严重阻碍了大众体育事业得到发展。

二、大众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很多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经常会出现人们想进行体育锻炼时找不到体育场馆和设施的现象。公共体育场地的匮乏、公共体育场馆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体育场所的不开放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大众体育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区中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且种类单一。第二,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较少且大多收费较高,无法使民众广泛参与进来。第三,学校中体育场地及设施严重不足且质量较差,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需求。

(二)大众体育参与者的观念和态度

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观念及态度是决定人们能否积极有效地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虽然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体育锻炼相关知识也较为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众体育教育的广泛推行。因此,要想发展和推进大众体育教育事业,必须要先通过大力宣传教育等措施,使体育锻炼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自发的接受大众体育的教育。

三、大众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大众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

大众体育教育指导员队伍是大众体育教育的主体,指导员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大众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大众体育教育能否顺利地推行下去。因此,发展大众体育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较高的体育指导员队伍,这支队伍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并且以服务人民群众,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素质为己任,通过为人民群众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积极组织合理的、有趣的体育锻炼活动,从而提高大众体育教育的科技含量,并最终促进大众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参与大众体育的兴趣

通过上文对大众体育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参与者主观的态度和观念是推行大众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相关部门和组织应该积极利用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对大众体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也可组织志愿服务者广泛深入社区和农村,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教育,帮助人们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并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好处,提高人们对于大众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兴趣,从而使人们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到大众体育活动中来,最终达到发展大众体育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在大众体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是大众体育教育的基础,它在大众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意识,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并且还会对社会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相关体育教师还应积极组织丰富有趣的體育活动,激发学生甚至全民的锻炼兴趣,扩大大众体育教育的社会影响,形成全面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

本文就体育教育中大众体育教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得出了如何促进和发展大众体育教育几点建议和措施,除了上述的三点策略之外,还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提高大众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举措。总之,如何推广大众体育教育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不断努力,真正形成全民积极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路萍.对我国大众体育服务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25.

[2]孟淼.我国大众体育现状的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15.

[3]王晓雁.我国大众体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06-01.

[4]王晓飞.高等学校的大众体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05.

体育教育专业自荐信 篇4

XX年XX月,我将毕业于XX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并获得体育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完全符合贵校的招聘条件。大学四年来,我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体育学科中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深爱体育的我,不断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在专攻篮球、排球的基础上,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田径、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等俱乐部,极大的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和专业技能,符合一专多能的体育人才要求。我坚信,自己能够胜任贵校的体育工作。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作为师范大学生的我,时刻牢记这一校训。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提高综合能力,我积极参加校团委、院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一些社会的公益活动,多次担任省、市、区级田径运动裁判工作,并获得国家二级裁判证书,已具备一名人民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为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0年9月初,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教育实习。通过实地学习,使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并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及重点课工作,取得了优异的实习成绩,受到许多老师的认可,为了使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使敬业精神得到体现,因此到贵校积极申请这一职位。我深信在你们的栽培和熏陶下,我一定会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证明您明智的选择。敬请领导考核、审视。

此致

体育自荐书 篇5

您好!

我是宁夏路第二小学体育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书,这对我来说,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相信您在给予我一个机会的同时,也多一份选择!一直梦想走进我心中的名校——山东省初级实验中学。

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成为了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学习方面,我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曾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也曾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我对课外兴趣活动也很重视,尤其是奥数,曾获得青岛市“3S”数学邀请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体育方面,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市南区运动会,这也是我对体育方面的开始。曾参加过篮球、足球、帆船、手球、田径等训练课程。虽没系统的训练,但在足球和田径方面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较好的成绩有青岛市“可口可乐-市长杯”小学男子组足球第四名、青岛市中小学生跳远第八名、市南区中小学生男子组跳远第一名、跳高第六名、4×100米接力第一名等优异的成绩。在今年的暑假,我也将跟随以前的国家队手球队员于正一老师参加全国小学生手球比赛,并与青岛市手球队参加系统的训练,有望得到较好的成绩。我在音乐方面曾获得青岛市青少年声乐大赛铜奖的好成绩。

祝您工作顺心!期待您的垂青!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体育部部长自荐书 篇6

—— 学生会体育部求职自荐书

白驹过隙,时光易得。回首几个月的体育部工作经历,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初入体育部时,带着几分迷茫、几许期望,对体育部的组织性质、工作宗旨、理念等认识不够透彻,只觉得它似乎是一个可以磨砺自己的舞台。在经历了校运动会和一系列的活动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体育部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我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体育部工作的历练使我变成了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做事时能为全校的利益而思考,为自己的工作而努力。同时培养了自己良好的组织、协调和合作能力,使我懂得了合作、向他人求助、虚心接受指导的重要,也学会了在某些时候耐心等待的必要,并在处事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与人合作交往中学到了平日从未涉及的知识。

青春需要激情,激情在于运动,但这一切都源于热爱,所以我需要勇敢的去争取,希望能竞选到财经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一职,同时我对自己能胜任该职位的工作要求充满信心。我想,我做,所以我无悔!

若有幸能有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将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为体育部争光。若此次竞选没有成功,我也不会因此懊悔,因为体育部将伴随我工作着、成长着、快乐着……

以下是本人对体育部下学期所提的工作计划:

九月上旬,在老师及团总支书的领导下,团结协助学生会各部门做好“迎新生”工作。九月下旬,我们体育部开始完成招新工作,希望能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鼓励我们的同学加入,并对他(她)们进行一系列的审核。及时补充新鲜的血液,展现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体育部。

十月上旬,为了加强自身管理,抓好这个学期各部员的仪表;我们将带领学生会体育部的新成员认识体育部,了解体育部所做的工作。并对他们提出一系列要求,请体育部的前任正副部长给他(她)们做一次思想指导工作。再结合上学期体育部出现的问题,修改好体育部的部门制度。

十月下旬,在陈钦平老师和主席团的领导下,团结协助学生会各部门办好“财经系迎新晚会”。此外,还应了解同学们对学校各类体育活动及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并积极向学校有关

部门反映,在可能的条件下不断改善体育设施,推动我系体育活动的开展。

十一月上旬,与学生会各个部门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同学的体育观念,动员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十一月下旬,协助学校办好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重点在于一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激起同学们的热情,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参与其中。

十二月上旬,围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主题,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赛事,主要是是第三届三人篮球赛等。

十二月下旬,让学生会的体育部每个成员给自己和其他成员进行考核,奖励一些工作比较积极的部员,并对一些工作拖拉、长期仪表不合格的部员给于警告或提出体育部的处理。并做好期末的工作总结,计划好下个学期的工作。

财经系团总支、学生会

体育教育学自荐书 篇7

早读书声琅琅, 跑操口号震天, 上课聚精会神, 自习鸦雀无声, 讨论热火朝天, 活动生龙活虎……使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竟是一位体育教师出生的校长所领导的学校面貌。

带着无比的崇敬与仰慕, 笔者今年暑假以来多次拜访和电话采访了浙江省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的潘永祁校长。下面就是潘校长的成长轨迹和他的治校治学理念以及他所领导的学校取得辉煌成绩的采访写实。

不懈追求进取赢得成功人生

潘校长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 人生的黄金年代——中小学学习阶段正赶上大跃进结束恢复期和文化大革命初期, 中学毕业即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 下放到农村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体力劳动。由于下放农村期间劳动勤恳、思想表现突出, 于1974年被县推荐进入湖州师范学校体育专业学习, 1976年毕业后分配到安吉姚村中学任教, 三年后调往安吉孝丰小学任教, 同时完成了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函授学业;因体育教育工作出色加上安吉三中扩大招生规模需要, 于1985年被县教育局破格抽调进入安吉三中任教。因教育工作踏实肯干且初步显现出领导才能, 潘校长从担任学校体育教研组长开始, 很快被学校破格提拔担任德育处主任, 且其担任学校中层领导期间,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连续多年被评为县、市德育先进工作者;199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并显示出卓绝的领导才能被市教育局提拔为安吉三中副校长, 1999年再次被提拔担任安吉三中校长, 任校长期间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完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和教育管理硕士研修班函授学习。2000年因安吉三中教育的整体成绩全面超过当时的省重点中学, 被调任至新建的省重点中学安吉高级中学担任第一任校长。2007年因年龄超过规定, 在安高校长换届之际被调任安吉县人民政府专职督学, 2010年临危受命担任私立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校长。

潘校长自走上工作岗位以来, 为人正直、工作努力、成绩突出, 几乎年年都获得各种先进荣誉称号, 并且在担任安吉高级中学校长以来还不断兼任重要社会职位, 其中市级及以上的就多达十项次, 如:浙江省优秀教师、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州市名校长、湖州市人民政府督学、湖州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六校联谊会会长等。

深挖体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

受传统体育观念影响, 很多人一贯将体育的主要功能单纯地锁定在健体、爱国等层面上, 而潘校长认为, 体育功能远远多于这些, 学校体育教育除了具有身体教育功能以外, 还具有品德、智能、心理教育等功能, 只有充分重视、挖掘并发挥好体育教育的功能, 满足学生品德教育、智能教育、心理教育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拓宽素质教育的渠道, 才能使体育教育成为助推素质教育的发动机, 并真正推动素质教育。

潘校长认为:中学阶段的学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 如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和缓解这种压力, 使学生能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是中学教育的目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体育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 可以培养人的健全人格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 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这也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办学理念。尽管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样繁重, 但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的, 只要在课外活动期间走进校园, 就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健美操和跳绳等, 组织形式有学校、年级、班级、个人……亮丽的校园体育文化风景总会让来访者啧啧称道。

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的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 以“晨间跑”为抓手, 拓展学校的德育途径, 推进德育和文化教育

学校将学生晨跑不仅仅作为锻炼学生身体的一项举措, 而且将其拓展为学校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的一个载体。为健康的身体而跑、为班级荣誉而跑、为良好的校风学风而跑、为祖国工作50年而跑、为与家人幸福生活一辈子而跑, 晨跑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因此, 每次晨跑各班都能呈现出一片“步伐一致, 口号震天, 精神抖擞, 气势如虹”的景象, 通过晨跑及其评价和反馈, 培养了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团队协作意识, 激扬了学生的蓬勃朝气, 树立了优良的班风、学风, 从而更好地推动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学风建设, 也为进一步搞好文化教育打好了思想基础。

第二, 以俱乐部为载体,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学生的喜好, 学校逐步建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跳绳等体育俱乐部, 并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 务实有效地开展学生群体性“阳光体育”活动。通过开展春季足球联赛、秋季篮球联赛、冬季拔河比赛、体育节、校运会等一系列体育活动, 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组队参与县、市、省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在提高体育特长生运动水平的同时, 也张扬了他们的个性魅力, 并为普通学生树立了榜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勇于教学改革优化体育教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革新, 体育教育要想取得长足进步和持续发展, 当然也离不开改革与创新。

早在1996年, 安吉三中就先于国家体育新课改开展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按学生兴趣分专项进行选项教学, 这项改革就是时任副校长的潘永祁老师提出来的。

根据当时的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配备的实际情况, 学校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羽毛球、健美操6门专项课程, 拆开原有行政班按兴趣重新编班, 并在全盘选用高中相关教材的基础上, 适量引入大学相关合适教材开展专项课体育教学。但考虑到师资不足等实际情况, 当时只在高二年级进行了尝试。在教学改革探索中, 全校体育教师分专项不分家, 不断在一起深入探讨, 并逐渐形成共识, 为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从教学效果看, 这项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年就基本做到了“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1997年4月, 湖州市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安吉三中举行, 6位体育教师同时分专项开课, 令全市观摩的同行们耳目一新并获得一致好评, 这对安吉三中的体育教学改革尝试是一种鼓舞, 也为学校以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坚定了信心, 而且, 现已开发了校本教材。

这项体育教学改革领先于全国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5年, 领先于按学生兴趣分专项进行选项教学的同类学校10年左右。潘校长的这项教学改革至今仍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活力, 也为安吉三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功绩。

正因为安吉三中体育教学改革走在了当时全省的前列, 体育特色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杭州师范学院和湖州师范学院体育系等院系的教育实习基地。安徽宁国多所兄弟高中学校、嘉兴三中、萧山中学、桐乡市中学等省内中学也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实抓软硬建设打造体育特色

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物质基础, 体育师资等软件条件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基础, 在搞好体育教育的同时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离不开这两个基础。

潘校长一直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 他任职过的三所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都达到了国家一类办学条件。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只要是学校体育教育和打造体育特色所必需的, 都会一律给予满足。充足的场地器材配备, 拓展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为学生发展体育兴趣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为学校的体育特色教育品牌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大力投资建设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同时, 潘校长也非常重视体育教育软件条件的提升, 尤其是在提高体育师资水平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具体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第一, 制订各种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并形成一整套体育教师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 按照学校需要大力引进高素质、高水平、有一技之长的体育教师;

第三, 组织安排在职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

第四, 给予体育教师工作成绩相衬的待遇和奖励。

在潘校长所任职的学校, 体育教师深刻感受到“有为才有位”的真正含义, 体育教师在他的领导下, 无一不心甘情愿地主动努力工作, 无一不在短短两三年内就成长为出类拔萃的教师。

有了良好的体育软、硬件做基础, 打造出自己的体育特色教育品牌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所以, 潘校长历任过的学校有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 有被确定为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集训基地的, 并全部成为省级体育特色学校 (安吉三中体育特色是田径, 安吉高级中学体育特色是羽毛球和足球, 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体育特色是篮球) 。

比如现在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的篮球特色教育, 就是以年年举办篮球文化节显现其学校对篮球特色教育的高度重视, 以“班班有球队”充分彰显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的普及性, 以“周周有球赛”显现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的常态性。

善用体育规律助推文化教育

最佳体育竞技状态的形成有赖于训练体系对运动员所施加的影响 (包含训练手段与方法、各训练周期运动量与强度的控制以及生物钟的调整等) 。把体育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引入到高考文化考试前的调整, 帮助学生调整了高考期间的生物钟, 把高考前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力调整到最佳状态, 使学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潘校长在介绍他的经验时说:“在高考前一个月开始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安排作息, 对学生进行生物钟调整, 具体细化到上课时间、睡眠时间、每天体育活动时间都按照高考的时间进行调整;安排一周作为一个周期搞一次模拟考试, 以保持考生的思维活力和高考考感。同时, 为避免学生因高考临近导致压力过大的心理失常和休息不足, 为保证考生有充分的休息调整时间, 以保持优良的体力和精神状态, 在保证不间断课间操的情况下, 学校推出了一些积极的休息方式并给予充足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地休息, 比如, 要求学生人人必须参加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的体育活动, 班主任全程参与, 体育教师全程监控学生参与情况、运动量和强度并给予必要指导;学校安排课间、午餐和晚餐期间、体育课外活动时间播放轻松悠扬的轻音乐等。”

先进的理念和有效的手段使得学校高考、中考成绩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实施这种调整方法的前几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中2000年高考就以普通高中全面完胜省级重点高中的神话而被领导、同行、家长所称颂, 一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 成为当地教育奇迹和高考神话。

这是潘校长把体育规律引入到文化学科的一个成功之举, 十多年来, 潘校长的这个经验不断被省内外上百所名校效仿学习并推广出去。

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终身体育 篇8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的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目的,着眼未来,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终身锻炼的方法,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课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引发求知欲望,进而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和魅力,体验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悲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兴趣和对所学技术、技能的好奇心,从而为其主动地、创造性地参加体育活动做好铺垫。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教师要努力发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模仿力很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

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体育知识、基本的人体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以及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

要促使学生养成自律性锻炼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认真锻炼,从点滴做起,引导学生落实自己的锻炼计划,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

总之,终身体育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作为教师,要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积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打下坚实的终身体育基础。

西安体育学院新闻专业学生自荐书 篇9

您好!

我是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新闻专业届本科毕业生,在这即将踏入社会,实现梦想的时刻,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次自我推荐的机会,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铸就了我的学识和自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更加磨练了我意志,提高了我的修养!多次的社会实践,使我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对社会也有了较好的适应能力。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有着一种敢于自荐、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对新闻传媒,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在西安《三秦都市报》的三个月实习中,采写发表文章70余篇,做过为期一个月的《关注未成年人,办好十件实事》系列专栏报道,采访了有30多名学生,20多名家长,还有不少省市领导和中学校长,得到报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

大学生活给予我的不只是几本证书,几张奖状。更多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实实在在的办事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思想的成熟和品质的高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希望贵单位能给我这个机会。在此献上我诚挚的祝福,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并祝您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体育专业自荐信 篇10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据悉,贵校正招聘一名体育教师,我希望申请这一职位。

XXXX年XX月,我将从XX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得体育教育专业学士学位。大学的专业教育,使我获得许多体育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体育学科中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坚信,自己能胜任一名全面而优秀的体育教师。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作为师范大学生的我,时刻牢记这一校训,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我不断磨练自己,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自觉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2000年9月初,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教育实习,通过实地教学,使我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己创新了一种教学方法,受到许多老师的认可和赞扬。

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大学所学的东西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我以满腔热情、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着。虽然,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教学新手,但我相信,有你们的栽培和熏陶,我也会和你们一样,做得比别人更好,我能用我出色的表现证明我的能力,证明您明智的选择。

如果您对我的申请感兴趣,在您方便之时与我联系,我正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体育专业 自荐信参考2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XX年X月,我将从XX大学毕业,并获得体育专业学士学位。我了解到贵校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的重点学府,真诚希望成为贵校其中的一员。大学的专业教育,使我获得许多体育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了体育学科中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坚信,自己能胜任一名全面而优秀的体育教师。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作为师范大学生的我,时刻牢记这一校训,为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我不断磨练自己,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自觉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2000年9月初,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教育实习,通过实地教学,使我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己新编了教学方法并参加运动会组织与裁判工作及程序的编排,受到许多老师及校领导的认可和赞扬。

知识就是力量,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大学所学的东西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我以满腔热情、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着。虽然,我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教学新手,但我相信,有你们的栽培和熏陶,我也会和你们一样,做得比别人更好,我能用我出色的表现证明我的能力,证明您明智的选择。

如果您对我的申请感兴趣,请在您方便之时与我联系,我正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体育专业 自荐信参考3

尊敬的校领导:

你们好!

我是XX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据悉你校需一名体育教师,因此自荐申请。

由于我天性的活泼、好动,对体育事业情有独钟,通过三年的学习、锻炼,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对体育的热爱由以往的感性升华为现实的理性,深深理解到它的内涵与积极作用,思想上打破了传统的体育世界观,体会到体育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以及现代化体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针对当今学校体育的开展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在普修各项的基础上,主修了排球,对排球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探究和刻苦训练,从而深知排球的内涵及现代排球的特点,并掌握了一系列训练的科学方法、手段,同时副修了田径、篮球,1998-2000年间参加了各区、各级田径运动会裁判工作,为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培养教学能力,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业余时间参加了计算机的学习,在今年9月份在XX师大附中进行了教育实习,使我的教学能得到提高并发挥较好的水平。因此有信心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久闻该校对体育活动开展较热烈,为了使自己的知识学有所用,使敬业精神得到体现,因此到贵校积极申请这一职位,敬请领导考核、审视。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体育专业 自荐信参考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现就读于XX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将于XXXX年XX月毕业。

体育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我的中学时代,就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摔跤、田径方面的艰苦训练,并在省市举办的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一名人民体育教师的神圣与光荣。

1997年,我考入了XX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我倍加珍惜在校期间的学习机会,四年中我不但系统学习体育教育理论,而且在各项运动中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理论与术科的综合成绩比较突出,(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每年都获得奖学金。课余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田径、排球等专项的竞赛规则,并取得了国家二级裁判证书。我参与了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吉林省教委排球赛、辽宁省教育厅直属单位排球赛的裁判工作,并获得好评。这些实践工作都使我受益匪浅。体育是一门尤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自觉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和陶冶情操的目的。正是注重了这两方面的结合,在实习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从小艰苦的训练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可以从容面对各种压力与困难,多年的集体生活使我更珍视集体的温暖。平时我注重个人修养,注意培养与同学们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我即将步入新的工作岗位,此时,我跃跃欲试,四年所学,使我具备作为一名教师的各项条件,我希望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回报恩师,同时我更希望能为贵校的建设贡献我的微薄之力。

此致

敬 礼!

自荐人:XXX

XXXX年XX月

体育专业 自荐信参考5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本人将于年比业于XX大学体育学院,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第一批毕业生,我将要告别学生时代,走向光荣而神圣的教师生涯。十六年的求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也由衷地感受到每一位老师犹如人梯,为成就攀登者而牺牲自己;犹如露珠,滋润着吐艳的花果。现在,我马上就要从一名受教者,到一名施教者,这是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我将以满腔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我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

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一直追求的夙愿,能考入XX大学,可以说已经迈开了我人生理想的第一步,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倍加珍惜大学四年时光,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并且各课成绩优异,每年都获得二等奖学金,专项成绩突出,十项成绩:100米:10秒9;400米:50秒8;铅球:11.6米;跳远:7.06米;跳高:1.95米;100米栏:15秒4;铁饼:35米;撑竿跳:3.9米;标枪:51米;1500米:4分27秒。目前又开始学习健美操,决心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全民健身贡献微薄之力。在校期间,根据体育教师的特点,我不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力求做到一专多能。而且通过教育实习证明自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力求教学方法新颖有效,且在实习中获得优异成绩。

在学习思想上,我积极进取,平时高标准要求自己,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采取先进的思维方式,客观地看待问题,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问题。

在生活上,我非常注重人际交往。校园也是一个小社会,我知道只有有了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学习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率。因此,我常常参加一些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平时注意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往往以他们摆脱困难为自己的快乐。也正因为如此,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乐趣。

现在,我就要进入社会,此时的我,可谓踌躇满志。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教师的风采;又想报效祖国,回报教师的恩情。我相信,经过四年的学习锻炼,我已具备了走上教师岗位的条件,同时,我认为:江河不厌小溪,才有其滚滚波涛;高山不厌其碎石,方有其巍峨雄伟。”因此,我坚信,贵校定会任贤唯举,慧眼识才,我希望贵校能给我加入你们队伍的机会,我知道虽然我的讲台很窄,但我的足迹将遍步四方,我可以用青春和知识为自己插上博空万里的翅膀,必尽我绵薄之力,为贵校作出贡献。

此致

敬礼

体育教育训练学与体育传播 篇11

摘要 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人才,与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对于促进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国际体育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存在意义。而如何让更多的人来接触和了解这门学科,就需要体育传播这一媒介来做桥梁,使体育教育训练学更准确更明了更大范围得到推广,让体育运动覆盖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进入到每一个家庭,让其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传播 体育运动

广义的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这门学科的存在的意义就是希望把体育运动和体育事业发展和强大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运动能给身体和生活带来的很多好处,成为全民参与的益身活动。但是再优秀的学科,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将它更好地推广给大众,那么它的存在就是虚有其表了,因此体育传播的存在就给体育教育训练学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发展渠道,它能够运用体育的自我传播,体育的人际传播,体育的组织传播,体育的大众传播等一系列传播方式和手段,将体育教育训练学覆盖到各个领域,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去。

一、体育教育训练学

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以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是直接影响我们生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关体育教育的发展和落实就显得特别重要。体育教育训练学就是通过对一系列的体育项目的发展,体育运动技能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和总结,得出的一套有关体育运动全方位详情的理论学科。

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學理论和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的规律,为球类、田径、体操等诸多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科研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指导大众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育人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指导各个运动项目的技能战术学习与教学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体育教育训练学正好可以教人们怎样来增强体质,除此之外,它还能在心理角度上给学员带去很大的鼓励,指导大家从事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运动,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获得饱满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和同伴的接触和合作,并得到积极的休息,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有益的调节。

体育教育训练学同时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人才,例如刘翔,姚明等体育健将,有了这样的人才资源就可以更好地开展体育事业,促进国际体育交流,增强世界体育地位。

二、体育传播

体育传播是人类以体育运动为媒介的一种传播活动。传播存在于体育得以实现的整个过程,是体育的功能得以发挥的必经之路。体育现象或者活动中午时无处不蕴含着传播的现象或活动,可以说体育离不开传播。

1964年东京奥运会首次实现卫星全球电视转播赛事为标志,大众传播与体育运动的互动推动了以个人体质健康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向大众体育休闲娱乐产业为特征的后现代体育的演变和革命,由此开创了以体育传播为本质特征的体育发展新纪元

体育的传播活动在不同的传播结构和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发挥着不同层次的功能和作用,同时也就有着不同层次的内涵,并且随着传播层次的增加,其内涵也变得更加复杂,呈现多重交叉的特征。体育传播的主要几种方式是体育的自我传播,体育的人际传播,体育的组织传播,体育的大众传播。

三、体育传播在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发挥的作用

作为一个载体,体育传播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推广和发展过程中的发挥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体育教育训练学意在普及大众对于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和增加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出出色的体育人才,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奠定国际体育地位。但是若缺少一条体育教育训练学推广有效的途径,大众对于体育运动知识也很难得到普及,因此,体育传播就在这一点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体育传播在推广体育教育训练学上不仅仅将自己的研究对象局限在体育运动的本身,还包括了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一切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如体育思想,知识,理论,规则与运动方法,手段,技能,技巧等的衍生和传递,也包括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传递。而上述这些传播的方面正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要内容。

像体育的人际传播,就是人们一个字的身体表现为媒介,向对方和同伴传递出自身携带的社会信息,如自己训练有素的技能或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同伴在接受这些信息时,要迅速做出回应以共同完成某项体育活动。这个过程就好比是某个体育教员再向其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训练,他所展示的一切都传达着体育教育训练学中普及大众体育知识的观点。

而体育的大众传播则是有一些专业化的群体凭借一定的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把体育活动的信息制作成可以大量复制的符号结构物,向为数不多而又各不相同,分布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传递活动。例如体育赛事就是这种活动的一种大众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向全世界的人民展示了中国的体育状态和体育文化,这就是体育教育训练学里边所说的促进国际体育的交流。

总而言之,体育传播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传播活动和传播规律所起到作用越来越明显和不可忽略,因此而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的推广和发展也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盛文林.最经典的体育常识(第一版)[M].台湾出版社.2011.1.

[2]刘忠武.大学体育教程(第一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体育教育学自荐书 篇12

1 当前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面临的困惑

1.1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不适应的困惑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文化成绩差强人意, 又不愿意放弃读大学的机会, 而被迫选择了体育专业。他们大多是在高二或高三年级才突击训练专业考试项目, 缺乏系统全面的基础训练。入学后, 他们对专业没有认同感, 学习兴趣不高, 真正原意投身中学体育教学, 从农村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另一方面由于这部分学生的专业基础较差, 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分析和掌握上很难较快接受, 这也给本专业的各门术科学习带来困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不快。

目前,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基本沿用母体学院体育专业相同的模式, 即通过公共基础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完成对学科内知识的教育;通过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 体育专业必修课学时比例逐渐减少, 选修课学时比例增大, 术科课学时比例减少, 人文学科学时比例加大, 开设课程门数增加。这样的课程改革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技术特长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 为他们提供自修或跨专业选修的平台, 而目前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条件达不到本专业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来进行课程改革?这使得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陷入了困惑。

1.2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实际需求脱节的困惑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使“健康第一”、“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成为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主旋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中学体育教学师资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就业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的学生去往了县镇级的中学任教。由于独立学院缺乏适合教育对象实际特点的专门体育教材, 绝大多数都是沿用举办高校普通本科体育教学大纲, 因此, 在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等与举办高校没有较大区别, 教学内容未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无差异性, 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达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大影响了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如何根据地区特点, 构建彰显独立学院特色, 针对三本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并遵循基础体育课程改革建设规律的课程体系是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的又一困惑。

2 独立学院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2.1 强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 提高学生从师任教的综合素质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基本能力主要有:口语表达技能、专业运动技能、书面表达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竞赛训练能力及裁判工作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教材分析能力和个体教育技能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 将专业技能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

第一、教育实习应采取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分散自主实习等多种方式, 并适应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独立学院体育系和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实习工作的辅导和督查力度, 把握好实习工作方向, 确保教育实践取得实效和健康发展。

第二、要在学生入校后, 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逐步增强学生对中学体育教学的认识, 及时了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独立学院可以定期分批组织学生到当地中学观摩优秀体育教师公开课, 也可以将优秀的中学体育教师邀请来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并请他们将公开课的舞台搬到校内来, 让学生在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初步建立起一种功能性联系,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转化能力。

2.2 优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目前培养目标主要面向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 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特征等, 合理地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突出办学特点, 提高办学质量。

第一、精选整合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 实现就业需求的保证。但随着必修课程时数被挤压、减少, 独立学院应该把必修课中相近课程进行整合简化。如:将“体育教学设计”和“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合并为“中小学体育教学设计与教材教法”等。使专业必修课程成为内容精、覆盖面广的基础课程, 这样即遵从了课程的整体结构, 又优化了课程的组合,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得学习效率。

第二、面对着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倍增的就业压力等复杂环境, 独立学院要根据地域特点, 针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从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及岗位特点出发, 归纳出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使独立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始终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才能贴近实际, 贴近职业。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还处于不断摸索的初级阶段,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素养、课程体系、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等都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脱节。独立学院要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强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 培养基本功扎实、运动技能水平全面, 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从而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 适应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摘要: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 提出强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师范技能;优化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构建实用的课程体系等建议, 以期能为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现“无缝或小缝”对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S].2001.

[2]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6) :799-801.

[3]关北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对接的策略[J]体育学刊, 2013, 20, (3) 1-3.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简历下一篇:英文常用聊天缩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