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高二选修)

2024-10-10

汉家寨(高二选修)(通用11篇)

汉家寨(高二选修) 篇1

《汉家寨》教案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了解汉家寨荒凉、死寂的环境特征。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教学难点:了解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充满诗情画意却又富含哲理的散文天地里,如果说我们在老舍朴素平实的散文中明白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在陆蠡含蓄隽永的散文中体会到生命的抗争力量,在刘亮程极具乡土气息的散文中了解到生活的艰难,那么,今天我们将在张承志的《汉家寨》中看到些什么?(观察三幅关于沙漠地形的图片,说说感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并了解其作用。

三、学生自主学习:

张承志,青年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1978年开始笔耕。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张承志真正为所称道的,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是熔铸其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和坚强的民族骨气,是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2.阅读提示: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2)仔细阅读文本,圈点勾画文章的景物描写,了解其作用。

四、反馈评价: 1.基础过关

褶(zhě)皱脚踝(huái)晕眩(yùn)(xuàn)俯瞰(kàn)咀嚼(jǔ)(jué)白炽(chì)砦(zhài)

2.理清层次:(1)“走近汉家寨”,主要写汉家寨地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空寂、苍凉、荒芜、残酷。(2)“走进汉家寨”,主要写了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神秘、隔绝、真实、坚忍。(可通过“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及“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家寨所体现出来的“坚守”精神。)

汉家寨(高二选修) 篇2

《汉家寨》是选修《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散文第一单元“那串记忆的珍珠”中的经典散文,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因此,对语言的鉴赏品味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对散文的“神”的把握则是更高要求。教学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品读和探究两个步骤,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明白作者写作的意图,使学生在学习作者写作的高超技艺同时,更能对“思想”“精神”这些概念具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从内心深处生长出人性之美。

二、课堂实录

师:(图片导入)这些图片都显示的是哪个地方?

生:沙漠与戈壁。

师:对。也就是我们常称的“边塞”。那我们学过那些关于边塞的诗歌呢?

生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生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生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生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师:今天,我们就在作家张承志的带领下,走进汉家寨,去体会他的人生感悟。

师:首先,请位同学为大家来介绍一下汉家寨。

生:汉家寨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戈壁之中。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在此设府置县,便有甘陕移民迁到这里。特别是《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的记载。

师:这位同学能从文本出发,在教材中去寻找答案,很好。

师:上节课,我们对本课进行了简单的预习。请同学们思考,在汉家寨的旅行中,张承志感悟最深两个字是什么?(请用文章里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生:(齐答)坚守。

师:这种“坚守”的精神,是通过文章中哪两方面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

生:坚守的环境和坚守的人物。

师:作者走进“汉家寨”时,最初的感受是什么?

生:课文第7段,“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师:这句话找的很准。可见,作者是想告诉大家“汉家寨”周围的环境比一般的我们所知的沙漠环境更怎样?

生:残酷。

师:请问大家句中的“残酷”一词,来自于文章第一部分的哪些内容呢?(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品味作者个性化的语言,归纳出戈壁的特点。)

生1:第一段“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写出了宁静、死寂的特点。

生2:第三段“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褶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暴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天山南麓的土地”比成“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显示其焦土遍地的特点。

生3:总体来说,天山南麓的戈壁具有空旷宁静,死寂无边,焦土遍地,悲凉恐怖的特点。

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却世世代代地生活着一群“汉家寨人”。他们到底为什么而“坚守”?(第17段至第28段,教师朗读。学生讨论了3分钟)

生1:在艰苦卓绝的异域,他们坚守祖先留给他们的家园。

生2:他们坚守着汉家寨传统的生活方式。

生3:他们坚守着汉民族的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文化。

师:在异国他乡,作者为什么会怀念起汉家寨“坚守”的精神?

(写作背景:1989年到1992年秋,张承志在日本和加拿大“漂泊”两年,而这两年异国生活,不是观光访问也不是讲学研究,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为生存而打工,或忙于写作或忙于餐馆洗碗。正是这种生活,让他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所面临的危险形势”,西方世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人的文化偏见和歧视,中国应面对的是文化危机。因此,中国人要坚守住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的文化。)

师:总而言之,作者的坚守,是在荒凉悲绝的境地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的生命力,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概和情感,一种坚忍与顽强,一种在任何困难面前也不低头的人生信念。

师: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课文内容,畅谈有关“坚守”的例子。

生1:苏武牧羊的故事。

生2: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4:巴金写《小狗包弟》时的忏悔。

师:《汉家寨》用苍凉而又饱含情感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汉家寨人在粗犷、荒凉、孤独无援的“绝地”中顽强“坚守”的画卷,展示了人类强大的生存毅力,那就是“坚守”。推而广之,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要发展,也需要这样的坚守精神。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笔者指导学生从文本入手,感受与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完成了对文本“形”与“神”的把握。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如下几点收获:

第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与所熟悉的“边塞诗”来引导学生感受戈壁的荒凉、死寂的意境,从而使他们对陌生的戈壁环境产生浓厚的认知兴趣。

第二,注重诵读方法的运用,体现了以读为本的语文教学观。本堂课将“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运用了学生读,老师范读,齐读,点读等多种诵读形式,在读中求理解,在读中求感悟,从而实现以读带品的目标。

第三,注重合作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课堂生成。在品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实际适当地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拓展研讨,并以当堂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让学生充分讨论、质疑与交流,最终形成共识。这样做不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拓展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课堂提问,做到敢于“放手”。教师只在方向上引导、点拨,而很多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归纳与交流,真正地引发了多数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和愿望,使语文课堂走向了开放,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更深的认知。

第五,注重文本的拓展与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节课的尾声,对“坚守”精神的合理拓展,让学生心血沸腾,有话可说,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的课外迁移“探讨‘坚守’精神在当下的意义”,则是让学生将本节课已有的认识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去思考“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达到散文教学“感悟生活,审视人生”的境界。

但在收获的同时,我也有两点思索:

1.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美”的体验,了解有关的美学理念,试图通过搜集到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事例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审美主题上来。虽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知识的外延,发散了思维能力,但是这样的有关艺术的教学内容真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这样的“艺术熏陶”对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真的有帮助吗?如,学生在学完《汉家寨》后,并没有了解作者张承志在文学创作中非常明显的“英雄主义”特征。

2“.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散文的“神”,是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它们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围绕着散文的“神”,散文教学的突破口的选取是否可以多样性呢?如,从标题切入,从线索切入或从重点语段切入等,从而做到“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汉家寨》教学设计 篇3

《汉家寨》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文章追忆途径汉家寨的情景,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语言形式还是写作观念,都凸显出与其他作家完全不同的特质,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一个特殊地域、特殊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特殊人群的精神文化。

作者用苍凉而又饱含情感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汉家寨人在粗犷、荒凉、孤独无援的“绝地”中顽强“坚守”的风俗画卷,展示了人类超乎想象的生存毅力。一面是苍凉、孤寂、险恶的自然环境,一面是顽强地、孤独地生存于其间的汉家寨人;不仅写汉家寨人现实的孤独感,还思接千载,彰显历史的厚重感;不仅写莽莽戈壁、几间破旧的泥屋、沉默的人们,还写包蕴在这严酷的风景里的“坚守”精神及其带给作者的震撼。

【设计思路】

“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读得韩文熟,便做韩文的文法;读得苏文熟,便做苏文的文法。”(朱熹语)吕叔湘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依前贤大师所见,阅读教学的逻辑终点就应该是写作。

一篇优美的散文可以切入的赏析点很多,万不可面面俱到,弱水三千,你取哪一瓢饮?阅读教学走“角度切入”之路,才可能深入,才可能深刻,也才叫语文课。本教学设计紧扣“死寂里,千余年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感动创编,并力求融合“让阅读教学指向写作”的思想,环节上充分体现“语文元素”。

【实施步骤】

一、美文初识

1.师问:读罢课文,你感动于什么?(内容与形式、点与面、情感与事理等均可,简明说说感动的理由)

让学生(自主)读读、(组内)说说、(组内)议议、(班上)讲讲。

2.师语:老师感动于——死寂里,千余年来生命的生生不息……这节课就盼着同学们感动于老师的感动。

二、限制筛选

任务:请从课文中筛选出写死寂的文字(简明说出理由)。

要求:多角度筛选、提取信息(声音、感受、景物、人物)。

1.从“声音”角度写死寂。例句:

⑴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撞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⑵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或许还好受些。

2.从“感受”角度写死寂。例句:

⑴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⑵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⑶向着我倾泻般延伸着,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顷铁石。

⑷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匹了。

3.从“景物”角度写死寂。例句:

⑴仅仅有一柱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⑵无植被的枯山像铁碴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

⑶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⑷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

4.从“人物”角度写死寂。例句:

他们痴痴地盯着我。

训练:给出筛选角度,让学生按照要求筛选句子;最后师生整合确定“对点赏析”的句子(“限制筛选”里的11个例句可供学生“对点赏析”参考)。

三、对点赏析

步骤: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例句: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撞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见“限制筛选”例句1⑴)

赏析:⑴写了什么:通过马蹄声来写“静默”给“我”带来的阴森感受。⑵怎么写的:反衬手法,用有声衬无声,“单调”指无杂音,“试探”指脚下有险,得谨慎下脚,“撞击”大词小用,用夸张手法来写“静”,“静默”将无形幻化为有形,如一堵墙可以“撞击”,足见死寂的深重,给人窒息、恐怖之感,难怪“我”本能地屏住了呼吸。⑶为什么这样写:这里只是“我”长旅中一个小小的驿站,死寂是“我”的难以承受之重,千余年来汉家寨人又是怎么过来的?原来,凸显死寂是为了写汉家寨人“坚守”之不易,“我”也因此受到震撼,心中升腾起决绝的气概。

训练:仿照此例,赏析其他写死寂的句子。(可将“限制筛选”中剩余的10个例句分成三组,每三个学习小组赏析一组句子)

要求:学生个体先选择句子独立思考品析,再组内交流互评,最后写成赏析文字。

四、指向写作(微写作题目;供选择)

1.“我”跟爷孙俩一定没有交谈吗?如果有交谈需要写出来吗?请你为你的判断阐述理由。

2.试着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改写成七言诗,要求凸显出“残酷”的诗意。

3.仿照“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的形、意表达,试着将“渺小”替换成“伟大”“高尚”“卑鄙”“开心”“痛苦”(也可自选)另外写几个句子,作为你以后写作相关文章的佳句储备。

4.从文中哪些地方能读出“残酷的诗意”?试着将相应的散文句段改写成诗。(其诗也要凸显出“残酷的诗意”)

5.请以“死寂里的生命奇迹”(也可自拟)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五、课外探究

1.文首句“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可否单独成段?请你为你的判断阐述理由。

2.文尾段“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一句如果改写成“在美国,在日本,汉家寨总是倔强地闯入我的回忆,仔细到每一个细节”,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创意】

步骤一:1.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审美认知,美好的感动在班级流传(“讲讲”),能够传递潜移默化、教学相长的教育正能量。2.在感知“面”的基础上,继而选个角度切入赏析,打破面面俱到的阅读教学格局。同时,这样设计更有利于思维的聚合与发散训练。endprint

步骤二: 1.思维训练是语文课的魂。“限制”是为了训练思维的聚焦,“多角度”是为着思维的发散,“说理由”则缘于训练思维的缜密。2.“说理由”一定要让学生思维聚焦到“死寂”这个点上来。只有这样,才有深度,才有意义。比如“他们痴痴地盯着我”是怎么写“死寂”的,就有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值得学生去玩味;然而,这却是一般的教学设计所忽视的。

步骤三:1.“写了什么”只是个载体,是多个学科都可以做的环节,不是语文特有的东西;“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才是专属语文的,这两个环节的阅读是指向写作的,是语文的本质内容。2.“有感觉”的句子,学生可以写出亮点来;“没感觉”的句子,可以“逼迫”学生去探究,更具生长性。分组赏析的出发点在于“限制”,抛弃“逼迫”的语文教学是残缺的。3.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并不排斥“内容的理解”,它是写法理解的基础。但是,对内容的理解一定要简化,教师不必花太多工夫去死“抠”课文。阅读教学大致有这样三个层次:“写了什么”层次是内容、主旨、情感,它于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提升其思想境界和文化品位;“怎么写的”层次是作者的艺术构思、语言运用,它于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提升构思能力、表达能力;“为什么这样写”层次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对“怎样写”的阐释说明,这是为写作奠基的深度觉解。鉴此,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解读文本“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上。同时,在这两个层次上,也得“角度切入”,规避“面面俱到”。

步骤四:1.“其他课程的教师是为了了解它说了什么——呈现了什么事实、传播了什么知识、表述了什么观念等,即课文的言语内容;而我们语文教师出于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目的,就必须关注课文‘怎么说,必须侧重课文的言语形式。”(王尚文教授语)语文阅读教学与一般的阅读是不同的,它是一种专业的语文学习,是指向写作的。教师不能把阅读教学的重点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而应放在研究课文“怎么写”上,这也是语文学习与其他学习的最大区别。2.让阅读教学指向写作,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出一篇文章“独有”的写作奥秘。最有效的做法是结合学生实际,深读文章的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是文章的一个段落、某个细节,或是某种构思技巧等。采用“角度切入”法设计教学方案,能较好地为深读文章的一个点服务。其实,角度切入阅读法本来就是以解决“点”上问题为出发点的。3.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这几个训练题从材料取舍、句式变换、文体选择、主旨凸显等角度设计,旨在突出“点”上的训练。“点”上的问题解决好了,成篇就不是个问题。

步骤五:1.题一是一个关于文章结构的探究题,其训练目标指向是学生作文的段落结构安排。2.题二是一个关于文章句式选用的探究题,其目标指向是句式选择与文章主旨的关系。3.这两个探究题都有较大的探究空间,笔者认为这两处完全可以作为“质疑点”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跟作者深度商榷。

【课后反思】

学生对散文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张承志散文学生接触不多,学生生活安适,人生阅历短浅,要达到真正理解作品思想,提升个人认识是有较大难度的。基于此,一般的关于《汉家寨》的教学设计,以分析课文层次及各层次的内容为重点,以对汉家寨人在荒凉中“坚守”的理解为难点。然而,这样的设计即使解决了课文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的什么问题?阅读经验与审美能力提升的问题。

为着反思阅读教学传统而做的这个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之中很可能遇到问题。第一,每一个环节的思维容量都比较大,对于学生自主性不是很强的班级,其实施可能感觉时间不够用,气氛也许不够热烈;鉴此,教师必须涵养系统语文教育观念,内动(思维的)才是真正的动,这样的课教师不妨多一些搭台,多一些守望。第二,本教学设计为新课改课堂而设计,对于小组建设不健全的班级,实施起来会有一定困难;鉴此,教师一是得多些分工合作的策划,二是得从长计议健全语文小组学习制度。第三,微写作几个题都是个性化的,都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内容的深度读解的基础之上,怎么引导不同的学生个性化地读课文,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鉴此,教师不但自己要深入研究性阅读课文,同时还得为不同的学生找一些辅助性阅读资源,让“难点”化解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汉家寨的读后感 篇4

其实,我读不懂《汉家寨》中所谓的“坚守”。第一代,他们为了生存,定居在那;第二代,他们跟随着祖辈,生存在那;第三代,他们听上一辈的话,继续生活在那……到了现在这一代,那祖孙俩不过是习惯了在那罢了,老的那一位失去了离开的能力,年少的那一位虽对外面充满了渴望,但年纪尚小无法离开。可是当她长大了,可以离开了,却因为早已习惯那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变得麻木。那双黑亮的眼睛变成像那位老者一样,见到外来人虽然惊讶,但终归木讷,不再对外界产生兴趣。他们注定老死在那荒芜的戈壁之中,那片狭小的戈壁便是整个世界。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坚守”。而我认为这恰恰不过生活本身。

生活就像一把利刃,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刀刀地斩断你的好奇、你的期待、你的梦想,并且悄然无息,让你不知不觉中习惯上、依赖上现有的生活――或许是来自人天生就缺乏安全感吧,一成不变的生活虽然枯燥,但是确实让人感到安心,心虚的安心。事实上,我们已无法辨别什么是心虚,什么是真正的安心!就如汉家寨的人们,与外界长期分离,周围的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他们便以为这就是真正的生活,“这样活着,真安心”。

这样活着,代表的正是一种活着的本能。在这里,你不用去回答“我为什么要活着?”就像你不需要问“我为什么不去死?”一样。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不想死,想活着”。事实上,这样的答案不过是同语反复而已。因为活着所以活着,起点和终点一样,原因与结果相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在这个世界上游走了一生,并不曾像哲人大师科学家一样,被同时代或后来人赋予太多的意义与冠冕,因此,我们也只能为活着而活着。

汉家寨(高二选修) 篇5

一、当前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问题

1.教学课程的性质模糊教学课程的性质,主要是对这门课程进行说明,并将其和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说明,课程性质对于课程的作用,教学发展路径,以及实际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堂上,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着“鸡肋”的学习思想,其性质内容,没能得到清晰化的讲授,致使大家对其存在着一般的课程教学认识。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和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偏差。2.教学课程的定位偏颇在高专院校中进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时,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还存在着定位偏颇的问题。课程的设置过于浮躁,且存在着服务就业的问题。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专院校的开设汉语言文字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选修课的种类进行丰富,为老师增加一些教学课时,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选修课的科目上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对老师教学职称的评聘工作进行完善,提高其课酬。所以老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都缺乏端正。3.教学课程的论证匮乏选修课的内容是面向全校学生所开展的课程,学生的专业情况不甚相同,同时也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这就为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带来了一些教学问题。在开课之前,老师对于学生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同时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也缺乏可行性的论证和研究。一般都是老师提出开课的申请,校领导审批同意,学生在选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被动性,对课程的开设,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导致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脱节的问题,且有一些高专院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存在问题,对教学采取了敷衍了事的态度。

二、改善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1.加强对课程的建设力度在对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加强课程内容的建设力度。在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应该将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融入进来,争取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对他人及社会,建立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态度,并将这些知识内容,设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然,在教学建设的过程中,高专院校还可以将语文文学选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技术技能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性精神。2.重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在高专院校进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之前,校方可以采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展开了解,征求学生、老师,以及相关专家的教学意见。通过缜密的教学研究,来对课程培养的目标进行完善,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教学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对选修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例如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可以按照文学艺术类、国学类和语言类这三个体系内容来对教学课程的模块进行设定。像文学艺术类的内容,可以设置一些名家名篇赏析、唐诗宋词的赏析,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等等。一些高专院校还可以开设国学类的教学课堂,对《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进行讲解。3.建立健全的课程考核机制在选修课堂上,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处在一个真空化的状态之下,不属于教学检查的主要目标,所以为了对这种教学乱象进行扫除,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程,应该将教学重点侧重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容上,并且还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举办相应的主体演讲、辩论赛,情境学习活动,以及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利用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院系也应该就汉语言文学类的课程效果,展开相应的点评,这个过程的内容要落实到每一名老师的身上,通过监督和评价,整理出相应的反馈建议,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抱有开放性的教学思路,从根本内容入手,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深化教学质量,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燕凌.高职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思考[J].作文教学研究,(5):103-104.

[2]李海丹.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4):38-39.

高二地理选修教案 篇6

本节内容属于初中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属于复习课,教材中的内容因为属于初中的地理知识,在初中阶段只是识记简单的内容,但是面对高考,区域地理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表面知识的识记,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重在引导学生得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以便于更好的学习之后的区域地理知识。本节课主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对于自然特征的因果分析,让学生梳理清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日本是第一个分区地理东亚的重要国家,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相关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法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四个核心素养: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地理的复习要重在体现这些素养的培养,通过对于日本这个区域的认知,问题设计层次深入,帮助学生梳理关系时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通过讨论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分析】

由于与初中地理学习相隔的时间过长,再有文科普班的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有别,对于相关知识的分析需要有侧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别,问题设计多元,层次多样。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能运用核心特征分析区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3.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对日本自然特征学习,分析日本资源状况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日本位置特征的分析、描述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2、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教学过程】

先引导学生分析出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在哪里: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相对位置等)

有什么: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等

人文特征—农业、工业、人口、交通、城市等

为什么:解释上述特点的形成和分布原因

如何做: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 读图明确日本的位置和范围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一)教学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一)教学设计

对联复习教案(高二选修) 篇7

1、了解对联的发展概况。

2、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对联的格律的基本要求。

4、学习对联写作。

5、预测对联题的其他出题方式。【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对联发展,对偶、对仗、对联区分,对联格律 【导入】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传统文化之精华。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2004年全国各地15套高考试卷中有7套含有撰写对联的题目,另一套出现涉及对联知识的题目。可以说,这是2004年高考试题的亮点之一。对联试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我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我们必须加强针对性的复习。【过程】

一、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是从古代诗词、骈文中衍变而来的。在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很早就不断出现对偶句。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庾信《哀江南赋》)东汉末年就开始出现对联了。

唐代由于律诗的盛行,门联已比较普遍。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明清是对联的繁盛时期。

二、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分

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势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有严对和宽对之分,严对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势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对、不用重复字。宽对只要求达到五项中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2、对仗:就是严格的对偶,像古代仪仗队排列两行,手持仪仗,两两相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3、对联:俗称对子,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就是对联,只有这组对偶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贴,才可以称为对联。对联要讲究格律,对联的格律就是对仗。

三、对联格律的要求:

1、字数相等

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

动人的北平(高二选修) 篇8

教    案

课题 《动人的北平》 授课人 王焕军

课型 新授课 班  级 三年八班 时  间 .12.6

标 1、知识与能力: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本文      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鉴赏、小组讨论完成情感解读与语言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觉。

研究

课题 品味鉴赏北平的动人之处,理解作者情感。

重点 北平动人之处和作者情感的解读。

难点 语言特点的分析。

教学

方法 品读、鉴赏、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堂写作练习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主导调控

主体活动 时间

一、课前演讲

二、导语:

提到北京,你的头脑中首先闪现的是什么画面?(找2--3名同学叙述,教师总结。)这些都是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而在解放前,当北京还被称作“北平”时,就有一位叫林语堂的作家,用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个城市:动人。设想一下,当时的北平是什么样子的,会是动人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解读,来感受这个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品读鉴赏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对北平的动人之处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描写。下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品读鉴赏,并分析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鉴赏举例:

1、第七段中“北平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一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第八段中有“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的语句,写出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清雅、闲适,体现了作者优雅的情怀,让人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3、第十三段细说了北平的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写了城壕、墙垣、亭台、中轴路、鼓楼等,内容具体而繁多,如数家珍,似有不嫌嗦之意,其实是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表露。

答案不拘一格,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特点分析

语言是情感的直接表达,本文通过怎样的语言体现出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呢?探讨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朴实、自由,具有抒情性,句式灵活。

五、课堂练笔

学习本文的语言和抒情特点,选取校园一角的景色或校园生活的片断,以“         的校园”为题,写一篇百字以内的小短文。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引起学生联想,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先选读品味,然后鉴赏。

引导学生鉴赏,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写作,之后赏读交流 3分

3分

15分

10分

12分

1分

1分

板书

设计

北平         情感       语言

老成 宽容

包旧融新      喜爱

景色优美      赞赏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教学设想 篇9

【教学设想】

1、重视挖掘先秦诸子散文的思想内涵。诸子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先秦诸子散文,要引导学生领悟其深邃的思想,“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诸子。如孔子的“仁”、“义”,孟子“民为贵”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及“仁义礼智”,庄子的“尊生”,墨子“兼爱”“非攻”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的热爱,陶冶身心、涵养德行。

2、学习经典,注意联系现实。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思考,至今仍然富有现实意义。因此教课时要发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生。

3、体会先秦诸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要体会《论语》言简意赅、质朴含蓄的特点,《孟子》运用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的方法,《庄子》想象奇幻、行文汪洋恣肆的特点,《韩非子》锋芒锐利、说理透辟的特点。

4、加强名句名段诵读,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每个篇目后都有背诵要求,教课时要落实背诵的基本要求,识记一些名句,如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

5、不必篇篇都学,面面俱到。在篇目和语段的取舍上,删繁就简,选学简易浅显、有故事、有情节的文章,不必在佶屈聱牙的文字上耗费时间和精力。

6、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要上成古汉语知识课。

【课时安排】

31课时

概说 2课时 第一单元“”和《论语》选读,7个小专题,7课时。第二单元《孟子》选读,7个小专题,7课时。第三单元《荀子》选读,1个小专题,1课时。第四单元《老子》选读,1个小专题,1课时。第五单元《庄子》选读,5个小专题,6课时。第六单元《墨子》选读,3个小专题,2课时。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2个小专题,5课时。

【课文进度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习全文)1课时

二、《当仁,不让于师》(选学1、9、10段)1课时 附带解析其他词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莞而 /割鸡焉用牛刀 /单瓢陋巷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全文)1课时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文本)1课时 附带解析词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杀身成仁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选学1、3段)1课时 附带解析词语:见义勇为

六、《有教无类》(选学1、5、6、7段)1课时 附带解析词语:切磋琢磨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选学7、10段)1课时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学习全文)2课时

二、《王何必曰利》 1课时

三、《民为贵》(选学1、2、3段)1课时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选学第1段)

附带解析语句:乐民之乐者„„未之有也 2课时

五、《人和》(不学文本)解析和背诵语句:(课后第一题)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学文本)解析和背诵语句:(课后第一题)讲析名句: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课时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学习全文)1课时 第三单元《荀子》选读(不学文本)1课时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选学1、3、6、7段)1课时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一、《无端崖之词》(学习全文)3课时

二、《鹏之徙于南冥》(必修本已学,用于自读,灵活处理)

三、《东海之大乐》(选学第一自然段“秋水”)1课时 四《尊生》(学习全文)2课时

五、《恶乎往而不可》(不学文本)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一、《兼爱》(选学最后一段)1课时

二、《非攻》(学习全文)1课时

三、《尚贤》(不学文本)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学习全文)3课时

高二数学选修1.1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教学重难点

运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一)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则条件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A成立那么B成立,这时B是A的必然结果,则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如果A既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又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同时B也是A成立的充要条件。

(二)充要条件的判断

1若成立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B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

2.若且BA,则A是B成立的充分且不必要条件,B是A成立必要且非充分条件。

3.若成立则A、B互为充要条件。

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_

(1)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B;

(2)必要性:把B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A。

二、范例选讲

例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在△ABC中,p:A>B q:BC>AC;

(2)对于实数x、y,p:x+y≠8 q:x≠2或y≠6;

(3)在△ABC中,p:SinA>SinB q:tanA>tanB;

(4)已知x、y∈R,p:(x-1)2+(y-2)2=0 q:(x-1)(y-2)=0

解:(1)p是q的充要条件 (2)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4)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练习1(变式1)设f(x)=x2-4x(x∈R),则f(x)>0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 C )

A、x<0 B、x<0或x>4 C、│x-1│>1 D、│x-2│>3

例2.填空题

(3)若A是B的充分条件,B是C的充要条件,D是C的必要条件,则A是D的 条件.

答案:(1)充分条件 (2)充要、必要不充分 (3)A=> B <=> C=> D故填充分。

练习2(变式2)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丙是命题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命题丁是命题丙的充要条件,则命题丁是命题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4.(证明充要条件)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证明:先证必要性:即|x+y|=|x|+∣y∣成立则xy≥0,

由|x+y|=|x|+∣y∣及x、y∈R得(x+y)2=(|x|+∣y∣)2即|xy|=xy,∴ xy≥0;

再证充分性即:xy≥0则|x+y|=|x|+∣y∣

若xy≥0即xy>0或xy=0

下面分类证明

(Ⅰ)若x>0,y>0则|x+y|=x+y=|x|+∣y∣

(Ⅱ)若x<0,y<0则|x+y|=(-x)+(-y)=|x|+∣y∣

(Ⅲ)若xy=0,不妨设x=0则|x+y|=∣y∣=|x|+∣y∣

综上所述: |x+y|=|x|+∣y∣

∴|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

例5.已知抛物线y=-x2+mx-1 点A(3,0) B(0,3),求抛物线与线段AB有两个不同交点的充要条件.

解:线段AB:y=-x+3(0≤x≤3)-----------(1)

抛物线: y=-x2+mx-1---------------(2)

(1)代入(2)得:x2-(1+m)x+4=0--------(3)

《园丁集》译者序(高二选修) 篇11

二、《园丁集》译者序(冰心)

泰戈尔是我青年时代所最爱慕的外国诗人。他是一个爱国者、哲人和诗人。他的诗中喷溢着他对于祖国的热恋,对于妇女的同情和对于儿童的喜爱。有了强烈的爱就会有强烈的恨,当他所爱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时候,他就会发出强烈的怒吼。他的爱和恨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了全世界。

印度人说他是诞生在歌鸟之巢中的孩子,他的戏剧、小说、散文……都散发着浓郁的诗歌的气味。他的人民热爱他所写的自然而真挚的诗歌。当农夫、渔民以及一切劳动者,在田间、海上或其他劳动的地方,和着自己的劳动节奏,唱着泰戈尔的诗歌,来抒发心中的欢乐和忧愁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唱出自己情感的歌词是哪一位诗人写的。

我最初选译他的《吉檀迦利》,只因为它是泰戈尔诗集中我最喜爱的一本。后来我才知道《吉檀迦利》也是他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本。从这本诗里,我游历了他的美丽富饶的国土,认识了他的坚韧温柔的妇女,接触了他的天真活泼的儿童。1953年以后,我多次到印度去,有机会看到了他所描写的一切,我彻底地承认泰戈尔是属于印度人民的。

泰戈尔的诗名远远超越了他的国界。我深感遗憾的是我没有学过富于音乐性的孟加拉语。我翻译的《吉檀迦利》和《园丁集》,都是从英文翻过来的──虽然这两本诗的英文,也是泰戈尔的手笔──我纵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只能传达出这些诗中的一点诗情和哲理,至于原文的音乐性就根本无从得到了。

我是那样地喜爱泰戈尔,我也到过孟加拉他的家,在他坐过的七叶树下站了许久,我还参观过他所创立的国际学校。但是,“室迩人远”,我从来没有拜见过他本人。1924年泰戈尔到中国来的时候,我还在美国求学。后来我听到一位招待他的人说,当他离开北京,走出寓所的时候,有人问他:“落下什么东西没有(Anythingleft)?”他愀然地摇摇头说:“除了我的一颗心之外,我没有落下什么东西(Nothingbutmyheart)。”这是我间接听到的很动我心的话。多么多情的一位老人啊!

现在是清晨8点钟,我案边窗台上花瓶里的玫瑰花,正不时地以沁人的香气来萦绕我的笔端。我相信,在这个时刻,这种环境,为我译的泰戈尔诗作序,是最相宜的。

冰心

1981.6.23

(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

3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

自学指导

一、狄金森的诗歌以短小、精辟见长,一般着眼于私人生活中的事物,展开深刻的思辨。这首诗展开的动机,是自然界中的“自燃”现象。诗人将自然的现象引入了人的社会生活,说“你无法扑灭一种火”,它不能被压抑、掩饰,在漫长黑夜过后,它奔突而出。在这里,“火”或许代表了人生中不能抑制的冲动、情感,最后它会被“风”唤醒,烧毁“你的松木地板”,改变你的生活。

二、中国有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在第二节中,诗人也使用了同样的想像:“把洪水包裹起来”“放在一个抽屉里边”。“洪水”与“火”,在无法抑制、无法包藏这一点上,二者是相似的。“洪水”的奔涌、盛大与“包裹”“抽屉”的封闭,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

三、这首诗的语言很平易,流畅、清新,而且与一般哲理诗不同的是,它洋溢着一种热情,这直接表现在诗中那急迫的语气上。破折号的大量使用,是此诗形式上最大的特点:破折号在诗人手里,不只是简单的标点,而代表了语气的变化和停顿,有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迫切、激越之情。

参考资料

一、《狄金森诗选》译者序(江枫)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像沃特惠特曼(1819-1892)一样,也是那一时期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之一。这位生前默默无闻,成年后终老独身,因而有“艾默斯特修女”之称的女诗人,于1830年12月10日将近午夜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当时还是个小镇的艾默斯特;在她祖父创办的艾默斯特学校受完中等教育而于1847年毕业,在离家不远的芒特霍利约克女子学院就读不足一年,即告退学;从25岁开始,弃绝社交,足不逾户,在家务劳动之余埋头写诗;到1886年5月15日那个明媚的初夏黄昏,由于肾脏疾患而在昏迷中离去时,已给人间留下了自成一格、独放异彩、数量可观的篇什。

而在她生前,只有十首公开发表过;其余部分都是她死后30年内由亲友们整理、结集、陆续出版的。除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评论界的派别之见一度有过分歧之外,经过半个世纪反复品评,深入研究,狄金森作为对美国文学作出了重大独创性贡献的大诗人的地位已经牢固确立。有人断言,她是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萨福以来西方最杰出的女诗人;有人就驾驭英语的能力而言,甚至把她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这类赞颂之词是否溢美,可以争论,无可否认的是,几乎任何一部美国诗歌选集,狄金森的诗都占据着显著的广大篇幅;狄金森的诗拥有众多的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惠特曼的诗一样,已被公认为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

狄金森的社会阅历不广,出了校门回到家门,就其主要活动内容而论,是个十足的家庭妇女。她是父亲的面包师,她父亲只爱吃她做的面包。父亲死后,母亲缠绵病榻,她和妹妹拉维妮亚在母亲身边,更像母亲的体贴的护士。

但是就其独特个性而论,狄金森从小就是她诗篇中所显现的那个狄金森。她在学校读书时,福音主义的宗教气氛弥漫于她生活和学习所在的一切空间。学校,是教会的当然领地。但学生并不当然都是基督徒。芒特霍利约克学院一身二任的教师兼传教士懂得办学习班的妙用,曾经为一些非教徒办过崇拜基督的学习班,狄金森也有幸与列。这种学习班对于参加者所形成的精神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据记载,当一个假期结束,新的学期开始,学习班又增加新学员时,一名老学员却退了出去。这一名老学员,据认为,就是艾米莉狄金森。她终于到死也没有加入基督教会。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从20岁起,她已经在写诗。1862年,她32岁那一年,为了写诗而写信求教于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文章指导青年习作者的托马斯温特沃斯希金森(ThomasWentworthHigginson,1823-1911),并从此建立了终生未断的通信联系。但是希金森习惯于陈旧的维多利亚时代英诗规范,不是发现新星的伯乐。他给了她以他所能给的善意鼓励和他认为是有益的帮助,但是对于她的诗,他建议“推迟发表”。而她,竟把发表推迟到了身后。

狄金森之所以会被她死后将近30年才出现的意象派诗人视为先驱,是因为她的诗,应该说是到那时已经公开发表的那一部分,较之意象派共同信条起草人的作品更符合他们的信条。

一般情况下,她都使用普通人使用的口语,包括新英格兰地区的方言;但她有时也使用生僻、古奥的词汇,镶嵌科学术语,运用商界行话和宗教词汇,或是把拉丁语源的抽象词和盎格鲁撒克逊语源的实体词组合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她的语言,一扫铅华,不事雕饰,质朴清新,有一种“粗糙美”,有时又如小儿学语而有一种幼稚的魅力。

在韵律方面,她基本采用四行一节,抑扬格四音步与三音步相同,偶数行押脚韵的赞美诗体。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她运用起来千变万化,既不完全拘泥音步,也不勉强凑韵,押韵也多押近似的“半韵”或邻韵,有时干脆无韵。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一种具有松散格律的自由体。

她对题材的选择,可以说有绝对的自由。在她的笔下,有取舍,无禁忌;局限只在于她本身直接经验的狭隘,特别是在长时期的自我幽禁之后,同外界的接触几乎断绝,她的思考日趋内向。

她的诗,如前所述,大多使用意象语言。她所塑造的意象,有一部分,可以认为坚实而清晰,较之后来一些意象派诗人完全排斥理念的“意象”更有深度而且丰满。但是,她的哲理警句诗却以机智、含蓄见长,而且不避抽象。

对于凝练的追求,狄金森的成就更为一般诗人难以企及。她总是力求用一种露珠般凝缩而闪光的语言表达或包含她的思想。她甚至为了获得简洁而不惜牺牲完整。

显然,意象派的信条概括不了狄金森诗作的艺术特征。从狄金森的作品中,几乎可以找得出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原始萌蘖。

狄金森和惠特曼,上承浪漫主义余绪,在部分作品中的表现毋庸讳言;下开现代主义先河,已经得到一致公认。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是美国人民的珍宝,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现在呈献给读者的这一册汉译选集,当然远不足以反映狄金森诗的全貌,而只能是一个初步的、粗糙的介绍。应该承认,要充分认识狄金森,必须阅读原作。这不仅仅因为无论什么样的译作,即使是优秀的全译本,也难完全等同于从而代替原作,而且因为狄金森的诗,有一部分确实是不可译的。如果说狄金森对于美国现代诗的影响,除了建设性的一面之外,还有可以认为是破坏性的一面,幸而不可译的,恰恰是具有这种破坏性的因素的部分:由于任意省略语法成分,颠倒语句和词序,过多地使用奇特的暗喻、转喻、转义、暗义……而形成的符咒式文字。

狄金森的诗,使用大量地倾斜短划,以表达过渡、跳跃、省略成分,或者只是为了造成韵律上的起伏跌宕。译文只保留了行末的短划;行内的,均以逗点代替。

(选自《狄金森诗选》,江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版)

二、谜一样的诗(蒲隆)

翻开由托马斯约翰逊编辑的权威性的《艾米莉狄金森诗集》,最令人注目的一点是1775首诗都没有题目,全是编号,每首诗的左下方是估计的写作年代,右下方是发表年代。这就使一般的读者遇到了困难,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对写诗的场合或背景更是无线索可寻。

这里且看一例:

1463

一条渐渐消失的路

有一只飞转的车轮──

一声祖母绿的反响──

一阵胭脂红的奔腾──

灌木上的每朵花

都摆正碰歪了的头──

突尼斯来的邮件,或许,

一次清晨骑马闲遛──

1463

ARouteofEvanescence

WitharevolvingWheel──

AResonanceofEmerald──

ARushofCochineal──

AndeveryBlossomontheBush

AdjustsitstumbledHead──

ThemailfromTunis,probably,

AneasyMorning’sRide──

1879? 1891

初读这首诗给人突出的印象是诗人使用了一连串并列的意象,尤为新奇的是诗人用颜色的意象形容声音,形容动作。在修辞学里,有人把它叫做“通感”,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手法。这种手法在狄金森的诗里屡屡出现。那么,这首小诗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它好像是个诗谜,叫人摸不着头脑。当谜底揭晓时,读者也许会恍然大悟。它写的是“蜂鸟”。蜂鸟在我们这里很少见到,它体态娇小,羽毛鲜艳,并带金属般的闪光,嘴形尖长如针,常在花间采蜜,飞行时双翅扇动频率可高达每秒50~70次。它能进能退,也能在空中悬浮。知道这首诗所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后,读者不禁会拍案叫绝,原来这首诗把颜色、声音、动作融为一体,强调一种突如其来的动作,颤动的声音,绚丽的色彩,转瞬即逝的总体印象,最后用幽默夸张的口吻形容它像一个快得惊人的海外来客。诗中只是一连串颜色、声音、动作互相交融的意象,而对蜂鸟活动的花园,能产生那种颜色效果的阳光,以及接受这些意象的人全都只字不提。这首诗很能代表狄金森诗歌的整体特色:短小。翻开狄金森的原文诗集,除了上面谈到的无题、编号外,另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短小。其中大多数诗不超过20行,最长的一首也仅50行,而用词节约,每行字数不多,所以狄金森的诗不仅行数少,而且每行都很短,这就形成了她的诗作经济凝练的整体特色。诗人最善于捕捉一种鲜明的主观印象,再用最生动的意象把它再现出来。这首诗还完全体现了狄金森写诗的诀窍。“要讲真理,但要歪着讲──/成功就在于三弯九转”。所以她的诗大多隐晦深奥,耐人寻味,像这种诗谜一样的诗在狄金森的诗集里不胜枚举的。比方说那首比较好懂一点的关于“蛇”的`诗,全诗自始至终不见一个“蛇”字,只用“窄窄的家伙”,“一条甩开的鞭子”等来暗指。而那首写“火车”的诗也根本不提火车,全用马的动作习惯来描写火车,但“马”字也不曾出现。

写蜂鸟的这首诗表现出的狄金森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标点的使用。全诗共8行,触目的是5个破折号,行尾只有一个逗号。破折号的使用是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关于这一点,争论很多,一种看法认为这只是一种习惯,并无深意,因为狄金森的书信,甚至她抄写的烹饪术中也大量使用破折号。仔细鉴定过她的手稿的人指出,这种符号到底是不是破折号还说不准,因为这种符号在狄金森诗中有长有短,有的是平的,有的向上斜,也有的向下斜,根本无规律可循。过去出的狄金森诗选完全把破折号改为逗点或句号,固然不忠实于原稿;约翰逊的本子一律将这种符号统一为破折号“──”,也未必就体现了诗人的本意。有的人则就此探赜索隐,写了不少文章,指出了破折号在狄金森诗歌中语法上的、语义上的、韵味上的、节奏上的、音乐上的功能。我们的看法是,就算用破折号是一种习惯,它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习惯。既然用了破折号,它总是不同于逗点和句号,本文不打算全面论述狄金森诗歌破折号的功能,因为它如果有作用的话,也很难总结出一种适用于每一首诗的规律,而是把它的功能体现在具体的诗里。就这首诗而言,这5个破折号与全诗的韵味是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

前4个破折号,在诗里是处在句子结束的位置上,一方面它具有逗点甚至句号的作用。但是如果将它改成逗号或句号,那就是一种停顿或中止,而这首诗给人一种蜂鸟转瞬即逝的印象,很难说从什么地方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而且“渐渐消失的路”“飞转的车轮”“反响”“奔腾”“摆正”这样一些名称和动作是一种闪电似的迸发、转换和延续,绝对不是停止或中断。而最后一个破折号,不仅说明蜂鸟是“闲遛”到远方去了,并不是戛然停止了飞行,而且是已出现的“一条”“一只”“一声”“一阵”“一次”的延续,给人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让读者的想像继续驰骋。可见标点符号也是诗人诗歌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语法上分析,狄金森的诗也是很独特的。8行诗包含着5个没有谓语动词的单部句,只有一个主谓齐全的句子。这种占主导地位的单部句在表现诗的内容方面,无疑是起到了简洁明快的效果的。

蜂鸟的动作给人听觉上的显豁印象是由一系列头韵──Route,revolving,Resonance,Rush和辅音韵(诗行中词尾或重读音节中辅音的重复)──Evanescence,Resonance,Bloossom,Adjusts,Tunis,Rush,Bush,easyMorning’s造成的。在这首诗里引起动感的词,不是动词(全诗只有一个动词),而主要是名词;表示听觉和视觉效果的不是形容词(全诗只有三个形容词),也主要是名词。而名词除了mail以外,全部都是大写。狄金森诗中丰富的大写像破折号一样,也是十分费解的一点。但在这首诗里,由于这些名词突出的语义功能,所以用大写来突出视觉效果,是完全统一的。在这首诗里,动作的压力是如此的强烈,蜂鸟的飞动是如此迅速,给人目不暇接之感。眼睛看不见,靠耳朵听,耳朵听不全,只有凭想像去追赶了。

这首诗在格律上也是典型的狄金森诗体。它基本采用诗人从小在教堂里听惯了的圣诗的节奏,单行8音节,双行6音节,用的是抑扬格,但尾韵为避免单词,不用谐韵,而用辅音韵,不过这也是视诗的内容而定的,描写蜂鸟转瞬即逝的声色动作效果、自然要力求丰富多变,避免那种齐整划一的谐韵。况且,在狄金森看来,生活本身就不是那么意谐韵顺的,所以谐韵在她的诗里不占主导地位。

意象的鲜明、想像的奇特是狄金森诗歌的一大特点。关于意象前面已经谈及,想像的奇特在这首诗里尤其表现在“突尼斯来的邮件”这一句上。狄金森经常用一些外国地名来体现多层含义,这里的突尼斯,含有遥远、陌生、神秘、不可理喻、异教色彩等寓意,而且极为经济,极为具体。一个足不出户的修女似的诗人,用这种名词更显得奇崛惊人。

以上我们以一首诗为例谈了狄金森诗歌技巧的诸多方面,下面就其主题略提几句。狄金森去世后先后出的一些诗选,企图把狄金森的诗歌概括为死亡、爱情、人生、自然四大类。但是我们知道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太丰富,把它认定为一个方面,就会忽略其他方面。狄金森的大多数诗歌更是具有多层面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体会到不同的蕴涵。就拿前面引用的那首“灵魂挑自己的侣伴”来说吧,可以把它理解成择友的专一、爱情的真挚、对上帝的坚信、对隐居生活的决心或对诗歌献身的宣言。正因为狄金森的诗歌多层面的含义,再加上诗歌各部分之间跳跃跨度很大而缺少连贯性,她的诗歌对读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然而,不管怎么说,狄金森作为某种意义上的隐居诗人,她所涉及的主题无不与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自然是她每日要面对的生活大环境,爱情向来被奉为人性中的至神至圣,死亡是任何人最终避免不了的结局,同时又是基督教宣扬的永生来世的起点,而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则是有头脑的人不断思考着的问题,狄金森在这些主题方面花费了较多的笔墨也是和她的生平性格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相吻合的。所不同的是,诗人对这些主题的发展──反传统的作法,她总是试图另辟蹊径,从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角度来表现对它们的理解。

上一篇:2024年上学期青年教师工作计划下一篇:抹灰工程劳务分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