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高二选修)(共8篇)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1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的内涵。结合课文,领悟中国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中所包含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理解诗人所选意像的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于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设计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言: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是最富有诗意的,那便是春与秋,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人的宠儿。
关于秋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有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更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不同的诗人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关于春的诗,一起走进穆旦的《春》。(二)关于作者: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祖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
1935年发表的杂感《梦》,是他以穆旦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35年穆旦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1940年,留校(西南联大)任教,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于1945年由昆明文聚社出版。1947年,他在沈阳自印了《穆旦诗集》,次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三部诗集《旗》1948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1953年初,穆旦与夫人周与良一起回国,在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从那时起,他开始大量翻译诗歌,至1958年,他共翻译出版了雪莱,普希金,济慈,拜伦等人的诗集十余种。1958年,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被错判为“历史反革命”,直到逝世前夕,穆但仍不懈的翻译创作,翻译了《唐璜》《丘特切夫诗选》《欧根、奥涅金》等。(三)关于《春》: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行,但包含的诗意和诗情却是十分饱满的。
穆旦友人,翻译家王佐良曾评价这首诗:“出现了新的思辩,新的形象,总的效果则是感性化,肉体化……从而使《春》截然不同于千百首一般的伤春咏怀之作。它强烈得多,真实得多,同时形式上又是那样完整”(《谈穆旦的诗》)与传统的吟咏春天的诗作多好写景不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觉。经过感觉的过滤纸后呈现的景致,便显得结实有力。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诗的特点: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注:读诗时应注意此时的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四)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的来说,第二节与第一切形成明显的并列于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第二节在主体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绚烂转向了生命的春天的迷惑和痛苦,这种痛苦还是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估时
2、词语的厚度和力度:这主要体现在对春天的颜色和形体的描绘上,例如,写“绿色”,诗人用火焰状绿色之盛,之逼人眼目,用摇曳写出了绿色具有动感的形态,倘若换成其他的词语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让学生尝试)更不消说后面有渴求,拥抱两个动词的加强;又如写花朵的生机蓬勃,用了反抗和伸,也是两个表示形体的动词,它们足以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至于“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更巧妙的表现了“歌”所负载的双重力量(轻盈和沉重)这就是王佐良所说的肉体化。
3、“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写法探究:这里运用比喻,将窗外自已绽放的`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也作为全诗的过渡,由具体到抽象,由大自然的春天过渡到生命的春天。
比较赏析:《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将春色比作“满园的欲望”与“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用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难以捉摸的事物,但是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是梦似飞花,愁似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五)主题探究
思考:如何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青春主题?
明确:这首诗表现的青春主题是复杂的,其一,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富于朝气;其二,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追求;其三,对“禁锢感”显示出强烈的反叛意识或叛逆意识;其四,在“被点燃”后“无所归依”,陷入迷惘。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把上述复杂的特点糅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与传统的吟咏春天的诗作多好写景不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在春天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人的眼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尤其是人的感觉。经过感觉的过滤纸后呈现的景致,便显得结实有力。
袁可嘉如此概括此诗的特点: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
(注:读诗时应注意此时的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
分类作业A类: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青春主题。
B类:研讨《春》的诗意。
预习布置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
板书设计色彩和光影的交错
语言的清新
意象的奇特
课后反思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2
原题 如图1, 两个相同的极板Y和Y′的长度l=6.0 cm, 相距d=2 cm, 极板间的电压u=200 v.一个电子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电场中, 射入时的速度v0=3.0×107 m/s.把两极板间的电场看做匀强电场, 求电子射出电场时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y和偏转的角度θ.
(1) 本题题设“一电子沿平行于板面的初速度方向射入电场中……”.意为电子进入电场时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 并不能说明电子在什么位置进入电场.所以笔者以为题图不应该把电子的入射点画在两极板的正中央.当然, 电子完全可能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 但是这毕竟是特殊的位置, 不具有代表性.
(2) 本题设问为“……求电子射出电场时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Y和偏转角”.完全不能明确电子从电场中射出是的位置.而题图中却把出射点画在了上极板的边缘, 虽然有这种可能, 但却可能误导学生认为偏转距离就等于入射点到上极板的距离.这样的题图仅是一种特殊情况, 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对本题规律的理解和思考, 而且容易引起误解.所以笔者建议改为图2的画法更好一些.
插图2:高中教材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 (第101页) 插图“如图2,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笔者觉得应作必要的修改.
图3是为了显示回旋加速器的原理, 画出了带电粒子在磁场里的运动径迹.而此径迹画出的任意相邻的两圆弧间距离是相等的, 不具有科学的严密性.下面证明一下.
假设被加速的粒子质量为m, 电量为q, 加速电压为U, 磁感应强度为b, 粒子加速前速度设为0, 第n次加速后粒子的速度为vn
根据动能定理:undefined
由牛顿第二定律:undefined
解得粒子在磁场中的旋转半径:undefined
则:粒子再旋转一周, 经过两次加速后的轨道半径变为:undefined
那么相邻的两圆弧间的距离为:undefined
初探人教版选修3的教学内容分析 篇3
【关键词】人教版选修3 教学内容 分析
一、朝鲜战争一课
新教材的内容虽然简洁,但仔细分析,它的内容阐述不够详实。笔者在此作一补充分析。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1950年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这是我国出兵朝鲜的原因。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
几方面数字汇总,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方面所确认的最低人员损失统计数字是:联合国军队的人员损失在58万人以上。而这个数位中,估计由中国军队造成的损失占2/3以上,也就是38万人以上。中国军队与联合国军的人员损失也大致相当。这在联合国军火力强度高於中国军队十多倍,技术条件又远远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下,仅就伤亡对比来看,中国军队具有出色和高超的战斗效能,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点,与中国军队交过手的美军将领们是承认的。这场战争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些牺牲的烈士,其中也包括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们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三千里江山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祖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们!
二、越南战争一课
首先,有误的史实仍然继续使用,特别明显的就是课文所说的1968年北越的“新春攻势”歼灭美军和南越军队15万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北越损失惨重,美军伤亡1000余人,但是这次攻势对美国人的心里震撼是巨大的,它加剧了美利坚的分裂,更多的美国人反对越战。北越输了军事,赢了政治。
其次,在叙述越南战争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回避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没有直接在北越境内发动地面进攻,而把战场局限在南方?实际情况是中国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美国扩大越南战争后,中美一直秘密保持联络,中国警告美国不要越过北纬十七度,否则中国将直接出兵,因为朝鲜战争的惨痛教训,美国一直没有越过北纬十七度对北越发动地面进攻。
第三,关于美越达成协议的叙述过于模糊,略去了中国和苏联的作用,实际上是中国和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加之北越1972年夏季攻势被美国空军和南越击溃,损失惨重,才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总之,越南战争是冷战的产物,北越最终取得胜利,是在中国和苏联的大力援助下取得的,是社会主义阵营联合起来取得的胜利。
三、关于中东问题,教材的叙述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关于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叙述过于简单。一战结束以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出于巩固在中东的统治地位的需要,极力拉拢阿拉伯国家,对犹太人实行诸多限制。美国历来对犹太人十分支持和同情,犹太人在美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有重要影响。美国首先迫使英国同意准许10万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地区,紧接着又默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制造恐怖活动,迫使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递交联合国,苏联也希望把英法势力排挤出中东,因此在美苏的操纵下,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方案》,根据该方案,犹太人占据了57﹪的领土,而人口占多数的阿拉伯人只占43﹪的领土。此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告成立。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向以色列宣战,巴勒斯坦战争爆发。
其次,对“六五战争”和“十月战争”的叙述不够完整。在“六五战争”爆发前,美国逐渐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苏联趁机向中东渗透,向阿拉伯国家出售武器。与此同时,阿以冲突也不断升级。在这样的情况下,约翰逊不希望阿以爆发新的战争,在给以色列总理的信中,约翰逊警告以色列,美国不会支持以色列轻率的或单方面的行动。在致纳塞尔的信中,约翰逊希望他铭记对埃及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责任,避免与以色列对抗。但是阿以双方的一系列行动最终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除向以色列提供先进武器和情报外,还直接从空军现役部队抽调了1000名“支援人员”充实到以色列空军中。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打败了由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在“十月战争”初期,以色列猝不及防,损失惨重,美国对以色列鼎力相助,才使其转危为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阿以双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它使阿拉伯阵营发生分化。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放弃前任领导的大阿拉伯主义,更多关注本国的利益,因为他认为:阿拉伯人不可能通过战争消灭以色列和收复被占领土。道理很简单,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坚定地支持以色列,而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却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持阿拉伯人。因此,萨达特不顾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依然与以色列签署合约,埃以结束了敌对。其次,它使以色列认识到自身不是不可战胜的,从而开始考虑和平手段来巩固自身安全。同时,埃以结束对抗后,以色列的处境大为改观,其它阿拉伯国家已无力消灭以色列收复被占领土,开始放弃了把犹太人赶入大海的目标,转而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此类细节性的问题还可以举出一些,但是,瑕不掩瑜,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在总体上仍不失为一本优秀的教材,相信随着再版时的修订,它一定会克服不足和弊病,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志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苏联空军.中共党史研究,2000,(2):72.
[2]范子平.假如抗美援朝战争在1951年初结束.昨日回放,2008.
[3]赵伟明.中东问题与美国中东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25.
[4]William B.Quandt:Peace Process:American Diplomacy and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since1967,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28.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4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3.探究诗歌的热情,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走近诗人李白。
重难点: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酒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一种神奇液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品酒,犹如品味一段醇厚的历史风云,亲历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这样形容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呢?《将进酒》也许可以为我们解答-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佳作:《将进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相关知识:
《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个好朋友登高饮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三.读出诗韵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指名读,教师进行指导示范。
3.听朗读录音,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四.品出诗情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之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天上来:这是一种浪漫主义写法,极言黄河源头之高远。极写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作品起笔即感叹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人很快就会由年轻变为衰老。可诗人却以黄河之水一泻万里的流势形象来比喻,使人感到其奔腾咆哮之气势,给人一种奔放豪迈的感受。而悲叹人生之短暂,则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这一形象来生动表现。显得更加形象鲜明。因时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负良辰美景,有兴致的时候应该及时饮酒尽情行乐。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笔锋一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虽然是诗人的自我安慰之词,但不难看出,诗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这种及时行乐中虚度自己短暂的一生,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及时行乐,只不过是为了解脱有志不得施展的苦闷与忧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应该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写痛饮狂歌,但又表现出不慕功名富贵,愤世嫉俗的精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描绘的是痛饮,充满的是豪气。“且为乐”,即暂且以酒作乐,表明诗人决意要把忧愁和烦恼暂且放下,勉强“为乐”,由此可见,豪饮之中蕴含着极大的忧愤。“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前一句是提醒朋友快快尽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倾听我的激愤之言。什么样的激愤之言呢?“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前一句表现出诗人不慕富贵,藐视功名利禄;后一句将“古来圣贤”与“饮者”做比,进一步否定了功名与富贵,在痛饮狂歌之中表现出一种“浮云富贵,粪土王侯”的气概。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散这千年万载也消散不尽的愁情。
写要以尽情饮酒来消散心中的忧愁,同时又表现了在黑暗现实中的苦闷。“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句中,诗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挤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况。曹植当年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贵,自己为什么要怕花钱呢?只官尽情地痛饮吧!这里一个“何为”,一个“径须”,充分表现了诗人不惜一切只须痛饮的情景。这不惜一切痛饮,更加突出了诗人心中无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一句里,诗人不惜一切代价买酒痛饮的情状与气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极。诗人以一个“愁”字结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现了作品的主题。
总结:
1.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说出你的依据。(引导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悲伤的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短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怀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快乐的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美酒盛宴)
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美酒盛宴)
愤激的李白--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怀才不遇)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首诗是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线索的:悲伤--快乐--愤激--狂放,全诗的主基调是愤激。
学生齐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情感。
2.在这首诗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从具体诗句中说出你体悟到的是何种愁情?并说说你的理由。(注意联系李白写作这首诗的年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确:人生短暂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圣贤寂寞之愁。
3.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距流放当时8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作者因愁而悲叹人生短暂,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壮志难酬、圣贤寂寞,也因愁而癫狂失态,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齐读全诗。
五.悟出诗味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哪些诗句对此有所体现?(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运用的手法:夸张、比喻、起兴等)
惜缘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3.能熟练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
3.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
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积累重点字词,疏通课文;背诵课文,阅读其它篇章。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我国两千年多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如今在联合国总部里悬挂着从《论语》中摘录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说明当今世界,《论语》在治理天下方面还用得着。治理天下如此,治理一国,一省,甚至一校,一家也是如此,治理个人的一身一心也是如此。可见《论语》是不可不读了。
二、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前500),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宫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三、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子曰”式: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2)问答式: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3)谈话式: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4)议事式: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原文
四、疏通课文 重点字词
就:靠近,接近。此处可译为“到……去”(金就砺则利)诲女: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是知也:知同智,智慧。衣轻裘:阮元校勘记:「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涉雍也篇衣轻裘,而误衍轻字。」 盍:兼词,“何不” 伐:夸耀施:表白 安、信、怀:使动用法。
知者乐水:知通智;乐,yào,喜爱。饭疏食:饭,名作动。
饮水:饮,名作动,喝。水与汤相对,冷水。
五、学生自己翻译,然后老师出示译文,让学生对照。
六、熟读至背诵。
七、阅读课外补充的其它章节。
第二课时
课前预备:诵读课文
一、导入
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那么,孔子究竟以什么样的智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论语》十则来读一读孔子,看能否读出孔子思想里哪怕是一点点的智慧。
这样的经典之作一定要用心阅读,而且我觉得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推开他寻那扇智慧之门,所以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品读的要求。
二、品读要求:
1、分组品读,注重交流与合作。
2、“品”之前最好要读一读。
3、品读应从文本出发,最好联系生活实际。
品读完了之后,要对你们自己的感受有一句结论,或是人生哲理或是劝诫之语,4、语言要简洁。
5、读完后,每组选一个同学为代表,先背诵,再把你们品读的结果告诉大家。
6、注意时间和效率(5-8分钟)
三、学生自由发言 附老师对每一则的理解:
第一则: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
感悟:“物质的追求可让你富足一时,精神的追求却让你充实一生。”
第二则: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讲孔子晚年勤奋读书的。感悟:“终身学习,便成天才”
第三则: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可当代社会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到,感悟:“实事求是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第四则:可见孔子的博爱精神。孔子希望“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感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五则:孔子的乐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渊明也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便会甘之如饴;不喜欢读书,便味同嚼蜡。博学如孔子他们正是因为乐读书,才会一生勤学不倦。
感悟:“把学习当作一件幸福的事吧,你爱书,书也会爱你。”
第六则:这则好像是用山水的比拟对仁者和智者作一个比较。他认为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乐山乐水”不一定只是就性情而言,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生活态度。智者乐水,因为他们如水通过自身的流动滋润万物,且海纳百川;仁者乐山,因为他们如山,山虽不语却以自身的厚重令人高山仰止。
感悟:“知者善行若水,海纳百川;仁者厚德如山,容载万物。”
第七则:孔子的“安贫乐道”。《论语》里还有这么一则:“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改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极力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说他是真正的贤者。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孔子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没有关系,但同内心有关。而且孔子也认为不符合道德的荣华富贵他是不会接受的。感悟: “自由的心灵不能被物质所困。”
第八则:孔子的坦荡胸怀。他认为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知命,坦荡自得。小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所以局促不安。感悟:“胸怀四海才能心宽天下”
第十则:孔子的清心寡欲。沉迷美色、争强好斗、贪得无厌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诱惑,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无法挣脱,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
感悟:欲望是个深深的泥潭,在它面前,请停住你的脚步!
四、深入探讨孔子的仁
总结孔子的道德精神:好学乐学,安贫乐道,博爱仁慈,坦荡胸怀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孔子把这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仁”。(学生阅读第九则)
师:“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孔子的仁?(引导提示)出示孔子对“仁”的阐述: 《论语 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师问:孔子仁的实质是什么? “爱人”,关爱他人;“泛爱众”,广泛地去爱众人。这个“泛”,就是由己及人。后来孟子总结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是推及父母、家人,然后是亲戚,然后是乡里,然后是祖国,然后是天下。
如何才能做到仁呢?孔子是这样说的: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2、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假若有一个人,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实行仁的方法。
结:孔子仁的实质是“爱”,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而且孔子的“仁”是一种博爱。所以说“爱众人、爱人类”这就是孔子的最大智慧,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宋儒曾写诗赞扬孔子说“天不生仲尼,千古是长夜”。这就是他的力量。以至于孔子以后,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遍布了这种思想的不灭之火。
五、(学生自主发言)孔子之后哪些这样的仁者?
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3、周恩来:“生为国家,死为人民的耿耿忠心
4、飞人博尔特:奥运夺金后送了一只签名的足球给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腿。博尔特还给中国红十字会捐献善款5万美元。这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
5、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艾滋病患者一般人不敢接触,可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了人们的偏见和恐惧,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他们的无助和冰冷。
6、感动中国2005人物“丛飞”。他把无私的爱给了失学儿童。
7、感动中国2006人物林秀贞,她是一位农妇,但是她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六、结语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6
班次: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听读,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读出诗词的情感,并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两首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鲍照对门阀制度的愤懑不平之气。
感受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和钦敬之情,体会诗人功业未就的苦痛。
【重点难点预测】: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学习《拟行路难》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
3、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4、“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6、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学习《蜀相》
【知识链接】
1、诗人生平简介
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
2、写作背景: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
【诗歌赏析】
1、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大意(可以依据注释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
2、赏析首联,本联“寻”字用的怎么样?为什么第一句不称“蜀相”而称“丞相”呢?
“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3、在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你认为哪两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本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其作用有二: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半篇作者自己站出来对诸葛亮进行评论与哀悼,便显得前后紧密呼应,感情十分真挚强烈。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写了什么内容?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频烦”,多次地烦劳。“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6、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课堂小结与梳理(从知识、学法、情感等方面谈自己的收获)
七、当堂检测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
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D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拟行路难(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其四)》是古乐府诗,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C.“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
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D.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属五言体乐府诗。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颔联中哪两个字写出了冷落凄凉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
谢一彰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7
一、食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高中课堂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 由于初中毕业生的逐渐减少以及职业中学的发展, 使得部分地区的高中招生面临一定的困难。一流学校“抢”优质生源, 二流三流学校甚至连生源都保证不了。在这样激烈的竞争形式下, 高中学校为了占有招生的优势, 必须使一切为高考服务。而食品安全知识在高考中几乎没有,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食品安全知识无人问津。
高中各科目在新课改以后, 教材内容的涵盖面要比以往的旧教材更丰富, 知识容量要比以往更大。比如新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科目, 光课本就有必修1、2和选修1~6共8本。这种课程结构丰富了化学课程的多样性, 有利于实现学生基于自己潜能和学习性向的课程选择。在必修1中, 基本就涵盖了旧教材的大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还是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深度讲, 这样就导致课本内容都上不完, 更没有时间教授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课本中, 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选修1的前两章。其中第一章的关注营养平衡以及第二章的促进身心健康只是食品安全知识中的很少的一部分, 且其中的食品安全知识分布不是很系统。
更令人惋惜的是, 新课程的本意是让化学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但仔细分析进入新课改地区的高考, 在选择选修课本时, 很少把把选修1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之列。
从上表可以看出, 2010高考新课改地区都有广东、宁夏、江苏、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 北京、湖南、黑龙江、海南、山东、吉林13个省市。其中把人教版选修1列入高考范围的仅有北京、天津两地。既然其他地区没有将选修1列入高考的考查范围, 那么他们在教学中会不会涉及选修1的相关内容呢?我们得大大的画一个问号。
2. 高考中食品安全知识所占比重很小
在中学范围内, 由于食品安全知识真正从理论层次考查的话, 大都比较复杂。因为中学阶段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大都是比较简单的记忆型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点如果放到高考试题中, 得分太过于简单, 很难有区分度, 所以大部分涉及食品安全的高考试题只是在题干中做引题之用, 题目真正考查的知识和能力大都并不是食品安全知识本身。
从表2中分析可知, 只有极少数地区的高考中含有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且在年的新课程全国卷和四川卷中食品安全知识只是在题干中作引题的作用, 题目真正考查的能力和技能实际上并不是食品安全知识。
相比较而言, 江苏在2008~2010三年中都有食品安全知识的考察, 但是分析其所考查的知识点, 基本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 如食品添加剂三年内都被作为了考察的对象。
二、针对问题解决的方法
1. 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在高考中的考察力度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倡导素质教育, 而且现在很多大学都可以自主招生。但是高考在大多数学生、老师和家长心中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果想要他们对食品安全知识有足够的重视, 应该让他们因为重视高考而重视食品安全知识。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是以社会生活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主题, 在主题的统领下选取相关的化学知识, 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 而突显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充分体现的STS教育的基本理念。而前两章中有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 国家可以把前两章列为各省市的高考必考内容。在高考中可以适当的有一定的分值设置或作为题干引题也可以, 而且可以结合实际, 适当的联系一下时事, 如2010年的地沟油、2009年的三聚氰胺……
当然高考命题者也应该在设置考查食品安全方面的题目时下一番功夫, 题目的设置不但能考察食品安全知识, 而且每年都有所不同, 有一定的区分度, 最好还能联系一下时事。这样连续考查几年后, 就可以建立一个食品安全知识高考的试题库, 并且逐渐完善规范。
2. 开发食品安全知识校本课程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对新课程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并积极开展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研究。化学选修1前两章中的食品安全知识比较片面, 不够系统, 我们可以在充分参照化学选修1的基础上, 再结合各地区各自的特点, 开发一本符合各地区自身实际的校本课程。这样不但能够传授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 而且与各地区的实际融为一体, 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比如, 某地区有各种各样的蘑菇, 那么我们在研制教材时, 可以详细的介绍一下蘑菇的营养价值, 以及怎样辨别那些蘑菇可以食用, 哪些蘑菇是有毒的;再比如, 内蒙古很多地方都有加工牛奶的企业, 那么我们可以在校本教材中详细介绍一下这些企业是怎样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的……
三、结语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 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还非常的滞后,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虽然化学选修1中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是很完善, 但毕竟为中学教育的相关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只要我们对食品安全知识有足够的重视,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收到可喜的收获。
摘要:实施新课后, 化学教材的设置更加的贴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化学选修1 (化学与生活) 中就包含了大量的食品安全知识。本文通过分析人教版化学选修1中食品安全知识, 找出教师在食品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教育,化学与生活,新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育, 2010, (4) .
[2]龚正元.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 (4) .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 篇8
主编曹文轩说:“这是一种语文教科书,而不是一般的小说选本”①。既是教科书,“它异于一般读物的根本特征,正在于它内容具备一种引领、凝聚和激发学生学习和老师授业的必要的高度和难度”②。作为教科书,还在于它的准确、典范,遗憾的是如此教材仍然出现存在硬伤等不足之处。
一、标点失误
[例一]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例二] 伍尔芙《墙上的斑点》
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只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这二例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都出现了一个不该有的错误。“外国小说,语言具有欧美化特点,这是显而易见的,翻译者为尊重原文,也情有可原,但我们绝不能牺牲中国的语言规范”。③例一中三句画线部分作为引述完整的话语,三个逗号皆应用句号。例二是表达完整意思的选择问句,只需在句末用一个问号。教材中多次出现类似的错误。教材思想价值固然重要,但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教材无疑也应具有典范性作用,才能切合语文的两个基本属性——工具性与人文性,这样的语文才能诠释为“语言文学”。
另外,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带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而教材中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属不该。
二、版本选择
[例一] 泰戈尔《素芭》(结尾)
《素芭》(倪培耕译,《泰戈尔小说选:摩哈摩耶》,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素芭》(冰心译,《泰戈尔作品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她的主人耳目并用,又做了一次仔细的考察。这一次他不只用眼睛,而且用耳朵来仔细地考察,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
《素芭》(董友忱译,《泰戈尔短篇小说选》,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这一次,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娶来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
[例二] 卡夫卡《骑桶者》(开头)
《骑桶者》(孙坤荣译,《卡夫卡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铁桶骑士》(叶廷芳译,《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煤全用完了;煤桶空空;煤铲闲着;炉子呼吸着冷气;房间鼓满了冷风;窗前树木在严霜中发僵,天空成了抵挡想向它呼救的人的银盾。我得弄些儿煤来;我不能干挨冻呀;我背后是冷冷冰冰的炉子,我前面是铁石心肠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在两者之间赶紧骑行出去,向居中的煤店老板去求助。”
在外国文学的欣赏中,译者是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因为他隐藏在文字的背后,以至于被大多数读者所忽视,而且几乎所有有关阅读对话的教学研究都没有提到这个角色。事实上译者以桥梁般的作用加入解读中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左右着读者理解。因为译作是译者在重复被译者的思想,也是译者与被译者的对话,里面自然离不开译者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外国小说的解读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挣扎和词语锤炼是个很重要的咀嚼内容。
对例一中倪培耕的翻译有两种理解。一是,“这次”就是指素芭出嫁之事,“会说话的姑娘”即指素芭。素芭虽哑,但她有丰富的感情和敏感的心灵,她可以观察世界、倾听世界,用眼神表达思想感情,因此,素芭能被她的丈夫理解。在她丈夫的心目中她不是哑巴,而是一个会说话的聪明姑娘。素芭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另一种理解是,“这次”是“又一次”,含蓄地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而另娶了新娘,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两种理解各成一说,但我们从冰心和泰戈尔研究专家董友忱的翻译中可以确切地得出结论:“他又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妻子。”“她丈夫眼耳并用又相了亲”,显然第二种理解是尊重原著的。当然,读者如果了解泰戈尔在短篇小说中一直关注女性的悲剧命运的创作意图,就会知道《素芭》通过哑女的遭遇表现对人性的漠视,结尾要突出悲剧的力量,即可知道第一种译文是浅尝辄止、未能深入原著文本的“误读”。
叶廷芳是翻译卡夫卡著作的权威专家。他文句简洁明净,却总能抓住卡夫卡小说的节奏和神韵。例二中叶廷芳翻译的文句将煤桶、煤铲、炉子、房间、窗子、树木、霜、冷风、天空组成一幅纯粹的静物画,没有用多余的文字来增加句子的重量,但是在炉子与冷气、房间与冷风、呼救与抵挡的冲突中我们感受到令人窒息的冲撞力,卡夫卡以此对社会的黑暗残酷进行了有力的讽喻。叶氏译文非常切近卡夫卡的语言风格——不加矫饰的自然,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孙坤荣的翻译虽然也突出了炉子与房间不再构成温暖的凄冷景象,但句法不规整,语言张力不够。
翻译亦如演奏,杰出的演奏家和一般的演奏家差别较大,语言之精妙处,自在毫发之间。外国小说一旦作为教材,就应当选择最优秀的翻译版本。
三、术语设置
[例一] 速度控制
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小说有自己的节奏,它有时加速,一笔带过,有时减速,徘徊不前。故事实际发生时间的长短与小说的篇幅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小说叙事往往在故事的关键段落流连,而对无关紧要的段落忽略不计。这不均匀的速度,正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
[例二] 叙述腔调(“讲述”与“显示”)
所谓“讲述”,就是叙述者时不时地到场亮相,他要告诉读者,这个故事是他讲的,他会对小说中人与事加以一定的解释与判断,还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那些人与事的感情……自福楼拜开创现实主义小说开始,现代小说逐渐向“显示”靠拢。小说变得越来越“客观”,作者的意图也越来越含蓄、收敛。
这二例是“延展话题”的内容,编者说:“高中生尚处于语文能力、写作能力的养成期,有别于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故本教材的基本定位为欣赏。只是与一般较浅层次的欣赏不同,本教材更理论化一些,更深入一些,既有中国传统感悟式、评点式欣赏,也有较理性的深入分析。而这一切又是以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前提的。”④确实,“话题”为小说阅读提供具体的分析角度和思路,但就教学实际效果来看,无小说欣赏基础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论、术语的“认知”相当困难。钱理群论鲁迅作品的教学时说:“不考虑中学生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能力,把鲁迅作品讲得极复杂,烦琐而难懂,令人见而生畏。”⑤类于小说写作理论教程的《外国小说欣赏》也犯下类似“令人见而生畏”的错误。
就这二例而言,学生不解为什么理解起来容易的“详略”偏要说成“速度控制”,“人称”偏要说成“叙述腔调”的“讲述”与“显示”…… 若纠缠于这些名词术语,小说质的特征无从把握,阅读快感、创意的阅读将无从产生,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
教材编制的基本理念是把文学作品的教学分成两方面: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学习文学作品中优秀的创作方法。编排的本意是“把难以操控的文学作品的教与学变得很有条理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更能学有所得”。但这些话题则是从小说创作、小说批评的价值尺度设置的,许多话题牵涉的理论问题很深入,属于创作论范畴。16篇小说的教学,往往要从一篇文章的“情节”、“人物”、“主题”入手,要从学生阅读体验出发,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很难以将“基本话题”、“延展话题”与文本结合。一个话题如何统领两篇小说教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因而,面对这样“开放型的教材”,教师应该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灵活地创造性使用新教材,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才能培养学生理想的阅读姿态。
————————
注释:
①④曹文轩:《外国小说欣赏·前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李林荣:《文学经典与语文教科书》,《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③胡杨林:《〈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几点困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7期。
⑤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春(人教版高二选修)】推荐阅读: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知识点07-19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07-17
高二地理教案人教版08-20
人教版高二生物试题及答案10-04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学计划10-10
人教版高二unit3教案07-21
人教版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