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法基础知识(精选8篇)
文言文语法基础知识 篇1
【 词
类 活
用】
高中文言文语法梳理
一般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动词活用为名词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5、名词活用作状语
特殊活用:
6、使动(名词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
7、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
8、为动(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而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愿动词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
1、现代汉语例句: “军队”
①人民的军队爱人民。(主语)
②联合国在该地区驻有军队。(宾语)
③士兵们要绝对服从军队的安排。(定语)
前面不能用副词或能愿动词修饰限制。
如:很军队/可以军队。(不成立)
2、古文例句:(必修一)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
(驻军,驻扎)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穿白衣、戴白帽)
③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登记)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游泳)其中①②③句带宾语,④受能愿动词副词修饰限制.(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现代汉语例句:“友善”(可用副词修饰)①她很友善。(谓语,不带宾语)②她是一个友善的老师。(定语)
2、古文例句: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
(变雄厚,变薄弱)(表发展变化)
②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与…友善、与…交好)(与之相关的行为)(三)动词活用为名词
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的特点,而像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该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例句: ①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看见的景物)
②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后继者)(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 1 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再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古文例句: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
(远地)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交情)(五)普通名词作状语
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表示方位或处所
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例句: ①既东封郑。(《烛之武》)
(在东面)
②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向上)(2)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句: ①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②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三国志》)
(把…当作父亲来对待)(3)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例句: ① 箕踞以骂曰。(《荆轲刺秦王》)
(像箕一样)
②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像翅膀一样)(4)表示工具或凭借
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例句: ① 函封之。(《荆轲刺秦王》)
(用匣子)
②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
(依法)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等。
(六)使动用法
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如“晋侯、秦伯围郑”。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其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即动作行为的实行者是宾语)
例句: ①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使……撤退→使秦师撤退)②(燕王)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使……听到→使大王听到)③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使……跟从→使百余骑跟从)(1)名词的使动用法
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 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句: ①既东封郑。(《烛之武》)
(使……成为边境→使郑国成为边境)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韩非子》)
(使……成为国相)→使他成为国相)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使……复生,使……长肉→使死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 2 语。
例句: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使……活命→使他活命)
②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使……返回→使/让他返回)③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使……逃跑→使他们逃跑)(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
①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使……破→使玉斗破)
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使……弱→使秦国弱)
(七)意动用法。
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因为是主观上认为,所以称为“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主要包括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名词的意动用法
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句 :
①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把…当做边邑→把远地当做边邑)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把…当做伴侣,把…当做朋友→把鱼虾当做伴侣,把麋鹿当做朋友)(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感觉宾语具有这个用作意动词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句: ①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认为……迟缓→认为荆轲迟缓)
②群臣怪之。(《荆轲刺秦王》)
(感到……奇怪→感到秦武阳的神情变化很奇怪)③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认为……小→认为天下小)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四)省略句
一、判
断
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例句: 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用“者”、“也” 表判断。
1、“……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
例句:(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者,……”式。(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例句: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
3、“……,……也”式。(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例句:(1)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
(2)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4、“……者也”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例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二)用副词“乃”“则”“即”“皆”“本”“诚”“亦”“素”“耳”等表示肯定判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例句:(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4)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5)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在文言文中常常作为指示代词,作为判断词比较少见。)
例句:(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四)无标志判断句,主谓直接表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例句:(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
(2)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
动
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为”或“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
例句: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用介词“被”表被动
。(文言中特别少见)
例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例句: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
(4)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例句: ①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又叫意念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
例句: ①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三、倒
装
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 谓─(定)“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一)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一般格式: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例句: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②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 “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例句: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例句: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格式:宾十之(是)十动
例句: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③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才是举、唯贤是用等。
4、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例句: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②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
(二)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例句: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
③群臣侍殿上者。(《荆轲》)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 马之千里者(《马说》)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的形式
例句: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仰观宇宙之大。(《兰亭集序》)
4、“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句: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5、“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
例句:①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②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常见的状语后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十以十宾语”的格式
例句:①具告以事。(《鸿门宴》)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2、“动词十于(乎,相当“于”)十宾语”的格式。
例句: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
②燕王拜送于庭。(《荆轲》)③生乎吾前。(《师说》)
3、“形容词十于(乎,相当“于”)十宾语”的格式。
例句: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长于臣(《鸿门宴》)
(四)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例句: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
③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
(五)省
略
句
句子成分省略在古文中经常出现,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判断。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 语
例句:①秦王闻之,大喜。(秦王)乃朝服,设九宾。(《荆轲刺秦王》)②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 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省略谓语。
例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例句: ①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②使(之)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③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4、省略介词。
例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②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文言文语法基础知识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语法知识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一般是选择题、翻译题、 断句题等几个类型,无论是哪个类型的题目,都需要了解诸多的语法知识。学习文言文缺少不了语法知识,语法是文言文学习中无法避开的内容。然而,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着淡化语法教学的现象,很多教师更为注重讲解文言文的句子意思或者文章内容,忽视了语法教学, 而学生也对语法学习不感兴趣,造成了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语法漏洞现象严重,一些高中生甚至对名词作状语、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这些最基本的句式都搞不清楚。为此,我们应该及时做出改变,通过多种改革创新文言文语法教学,将语法教学提上日程。
一、落实字词句,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性
语法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很多教师感觉到语法教学深不可测,无从下手。 其实,只要落实字词句,注重语法知识的系统性,便可如庖丁解牛,掌控全局。比如,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从字词入手,找出通假字、易混淆字、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将其进行归类,然后延伸至其他文章中。到了高三阶段,学生初中、高中所学的文言文已经有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举出例子,这样既可以回顾前面的知识,也可以巩固当下的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教学 《荀子·劝学》时,有一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是一个典型的“名词+之+形容词”句式,“之”字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文言文中类似用法的“之”。很快,学生举出了几个例子:“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再让学生举几个不同“之”字用法的例子,学生又回想之前学过的,举出了几个例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吾欲之南海,何如”“之二虫又何知”。这几个例子中,“之”字的用法都不同,学生通过回顾了解了 “之”的众多用法,也复习了很多句子。
二、结合教材,进行语法知识整理
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知识的考查,都是来自教材的, 尤其是一些实词解释和特殊句式,都是在教材中出现过的。因此,文言文语法教学要结合教材进行,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知识进行整理。只要将教材中的语法知识完整地整理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复习和巩固,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语法知识考查就可以破解,就可以完成对文章的理解与解读。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就可以对其进行以下语法知识整理。
1.掌握实词:贰、鄙、许、阙、微、敝。
2.掌握重要的虚词:以、而、焉。
3.掌握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邻之厚,君之薄也;4越国以鄙远;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掌握本文的通假字:1焉用亡郑以陪邻;2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
5.掌握古今异义词语:1行李之往来;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4亦去之。
6.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3夫晋,何厌之有?4是寡人之过也。
这些知识都掌握之后,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就会有一个更为系统的全面的认知。
三、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多做练习会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言文语法知识。 但是如果练习多而杂,不仅无法使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还会使学生对文言文丧失兴趣。为此,教师应该精心筛选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布置一些整理的练习,将本册所学文言文中的倒装用法、词类活用等整理出来;可以布置一些高考试卷中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让学生增强语法知识的实战练习;还可以将学生的常见语法错误集合起来,进行纠错练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学教师不是语言学家,也不必细致缜密地讲解语法理论和与课文无关的古人文法习惯,而是要紧密联系课文实际和学生的基础、实际需要来讲语法,做到精而不滥,深浅有度,有时候只要点到为止;经常要以课文中学过的字词句为例,而不必引证超界和过多;要以学生能理解为前提,而不可攀高求全; 要做到收放有度,而不可漫无边际甚至炫耀多知。
文言文语法基础知识 篇3
【关键词】英语语法 文言文语法 相似性
对于文言文和英语的考查,无论是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可见,学好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是关键。那么,知识如何得到有效的巩固?如何做到迁移,转化成能力?归根结底,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触类旁通。现比较两者的下面几个语法方面:一词多义的现象、状语后置现象、定语后置现象、双宾语现象、介词后置等。
一、一词多义的现象
就是一个(单)词有多个词性和多个词意。如:“之”: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前一个“之”助词,放在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意思是“的”;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吾欲之南海——《为学》“之”动词,意思是“到,往”。奴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之”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不译。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指示代词,这,此的意思。
而英语在一词多义上也有相似的语法点,也是英语单词的基本特征。如:fake〔名词〕冒牌货;伪造品;骗子〔动词〕伪造;伪装〔形容词〕假的;伪造的。like〔及物动词〕喜欢〔介词〕像;跟……一样〔名〕嗜好〔形容词〕相似的〔副词〕同样地〔连词〕好像;如同book〔名词〕书;册;卷〔及物动词〕登记;托运;控告;注册〔不及物动词〕订座。
二、状语后置现象
而在文言文里,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既状语放在谓语的后面,形成倒装句,我们把这种语法现象就叫状语后置。
例如:“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春秋》如果按照文言和英语的译法是:开一扇小门在大门边请晏子进去。这样直译就有点拗口了,而且语序不通。正确的语序应是:于大门之侧为小门而延晏子(在大门旁边开了一扇小门请晏子进去)。
“韩告急于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也是状语后置句。应为“韩于齐告急”(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援)。在英语里也有部分副词修饰动词或短语时,也出现状语后置的现象位置也在谓语的后面。例子:
She runs so fast!(她跑得多快啊!)“多快(so fast)”作状语修饰“跑(runs)”。Tom returned home at 5oclock precisely。(汤姆正5点回家)“precisely”修饰短语“5oclock”。You should not work so hard,especially after you have been ill。(你不应该这样用功,特别是在你生病之后。)“especially”修饰after从句。英语和文言文在这个语法上是很相似的。状语就放在谓语得后面,属正常语序,而在现代汉语语法里就属于状语后置现象了。
三、定语后置现象
在文言文和英语的语法中,定语作修饰语放在中心词后面。例如:“居庙堂之高”——《岳阳楼记》,“高”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庙堂”,应理解为“高高的庙堂”。再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应译为“遂率荷担之子孙三夫”。“荷担”作定语修饰“子孙三夫”,翻译为:于是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
英语的例子为:
The desks in the classroom are,but the desks outside are only。那么“in the classroom”就是介词短语作定语修饰“the desks”,翻译为“教室里的课桌”,“outside”也是作定语修饰“the desks”译为“教室外的课桌”。
四、双宾语现象
一个动词有时带两个宾语.双宾语中往往有一个宾语指人,另一个宾语指物。在文言文里,带双宾语的动词,常见的有“予、赐、遗(wèi)、教、语、告、问”等。
英语中带双宾语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常见的有“give、pass、offer、teach、show”。
五、介词后置现象
古代汉语中,介词“于”的后置现象较多。如“于”作介词时有三种用法。
(1)表处所、时间、对象。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韩非子》)
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2)表比较。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3)表被动。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 虚实篇》)
在英语中,介词后置(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是英语语法本身的句法。以上所列对应的用法如下。
(1)表处所、时间、对象。
There is a pair of shoes on the floor.
The movie will begin at 8:00 tomorrow morning.
Here is a gift for you.
(2)表比较。
This kind of watch is superior to any other kind in existence.
(3)表被动。
John was bitten by a snake in the bush.
英语和古代汉语的介词后置现象在语意上很一致。因为这一点词序的相同,并且又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很常见,这两种语言互译,比用现代汉语要简单得多。
参考文献:
[1]许继康.教学语法应用的一个新视点[J].现代语文,2005(03).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 篇4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1)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2)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3)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例1: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例2: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1)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例1: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冯谖客孟尝君》 例2: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前赤壁赋》
(2)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例1: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
《促织》 例2: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说》 例3: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4: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例1: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而死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例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
祝之,为她而祈祷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例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死节,为气节而死
司马迁《报任安书》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
例1: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便苦咳嗽,“就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
陈寿《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例1:名我固当。
名我,给我起(这个)名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例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序其诗,给自己的诗作序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
例1: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之,对着病梅而泣
龚自珍《病梅馆记》
在掌握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后辨识为动用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省略了宾语的动词为动用法不可误认为是动词的一般用法。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辨识出动词的为动用法来。例1: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该句中的“ 无死”就不可译为“不死”,因为“无死”是“无死之”的省略,这里的“死”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该句译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四、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1)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
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例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鸿门宴》
②
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
例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③
表示处所。例1: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表示工具。
例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
《黔之驴》
⑤
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时间名词作状语
①
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例1:长驱至齐,晨而求见。(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② 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例1: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
《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例1: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先主驻扎新野)
《三国志·诸葛亮传》
(3)
“日”、“月”、“岁”的用法。
①
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例1: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②
“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例2:乡邻之生日蹙。(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说》
③
“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当“往日”、“从前”讲。: 例3: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左传·文公十年》
四、名词用作动词
(1)名+代(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例1: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例2:从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例3: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例4: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用火把照 例5:父曰:“履我”
穿上鞋 例6:买五人之,函之
用木匣装 例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例1:大楚兴,陈胜王
称王 例2:许子冠乎
戴帽子 例3:使天而雨珠
下 例4:衣素衣而出
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例1:沛公军霸上
驻扎(在)例2:欲王关中
(在关中)称王
(3)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例1: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 例2: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
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 例4:秦地可尽王也
全部统治
例5:子墨子不听,遂北
就往北走了 例6:秦师遂东
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例1: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例2:天又大风
(刮大风)
例3: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能愿动词+名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例2: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应当在关中称王 例3: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杀相如 例4: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例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例1: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
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1:由山以上五六里
向上、往上
(7)
所+名
例1:置人所罾鱼腹中
用网捕来
例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住
(8)名+者
例1:赵王之子孙侯者
封侯
(9)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臣:使……臣服
都:定都 例2: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蚕:养蚕
衣:穿衣 例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缙绅:做官 例4: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进军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五、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有的需要放前边,所以就前置了。(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1:《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例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例5: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例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例7: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1:《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例2: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例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例4: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例5: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例6: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例7: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左传〉(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1:《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例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例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4: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例5: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苏轼
例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李密
例7: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例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例1: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例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例3:惟命是听(成语)
例4:惟利是图(成语)
例5: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例6: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5)普通宾语前置,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托福基础语法知识讲解 篇5
先说说被动语态的结构,其基本结构为:be+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与主动语态在形式上的特征是选择使用哪一种语态的必备常识,也是解题的一种手段。
被动语态区别于主动语态的是谓语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且之后绝大多数不能够再接宾语,只有极少数可以接双宾语的动词,像consider, give, call, name等就可以,比如像:She was considered a genius in painting.
小编提醒:在托福考试的改错题中,如果在被动句里面,动词(除了上面提到的接双宾语的动词)的被动式后面出现宾语,那么在这里绝对是有错误的,可将其改为主动句,但是同样的,在主动句里面,如果及物动词后面没有宾语,此处肯定也是错误的,可以将其改为被动句。
其实大家可以将by视为被动语态的标志词,在by之后的名词短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施动者,因此在题目中如果见到by+名词的结构的时候,最优先考虑的就是被动式,比如像:The book was written by Mark Twain.
小编提醒:在by的后面如果接的是动名词,那么其表示为方式、手段就不能将其视为被动式的标志了,并且此时的谓语应该用主动式,如:He passed the exam by cheating.而对于know来讲,一般都是用be known to,而不用be know by。有点迷糊?没事,我们照例来例题解析:
例:The seating of musicians in an orchestra is arranged --- to produce The desired blend of contributor from The various himself to sections.
(A) the conductor of
(B) from the conductor
(C) the conductor and
(D) by the conductor
解析:在题目中,如果不要空白处的话,句子也是很完整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空格后的不定式短语表目的,那么可能填入的是arrange的施动者,自然此处应该用by来引导,A选项中of不能接不定式,C选项不能在被动式后面接宾语,所以选D。
大家都知道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加上过去分词构成,因此它也会有不同的时态,其时态主要通过助动词be来表现,在其中,对过去进行时的表示方法大家要留意啊。比如像:The potatoes are being peeled in The machine.当然还有其他的时态,像:
The table has just been cleaned.(现在完成时)
His passport had been changed without His notice.(过去完成时)
The press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three weeks.(一般将来时)
这个我们方便大家理解,就直接上例题解析:
例:Experiment in the photography of moving objects --i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well before 1900.
(A) have had been conducting
(B) were conducting
(C) had been conducted
(D) being conducted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缺少谓语,conduct是及物动词,因此后面如果没有宾语的话,基于此,A和B首先接被排除了,D的分词是不能单独作谓语的,所以选C。
托福语法实例讲解:不定代词
一、比较both 和All
Both,either,neither都是在谈到两个人或者东西的时候用到
Both of them are right. (他们两个人都对)
You can take either book.(两本书你可以任意挑一本)
Neither of them is going to get haircut. (他们俩谁也不愿意理发)
All of the books are worth to read. (三本书以上)
None of them is going to get haircut. (them指三个人以上)
I like any of them. (them指三个人以上)
二、None 和no
None和no都用于否定的意思。但是None是“没有一个人或者没有一个东西”,在句子中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同位语等。而No是“没有”的意思,只能够当作形容词用,不能够作代词用。
None of them knew how to do it. (不能够说no of them)
No women are allowed to come in.
三、another,the other,others,the others
1.在涉及到两个人或者东西的时候,任意取一个用one,另外那个用the other(表示特指)
I have two computers; one is IBM,the other is Dell.
2.涉及到三个以上时,任意取一个用one,泛指另外一个用another
Three people went to the meeting. One was a software programmer,another was a network expert, and the third was a college student.
3.涉及到三个以上时,任意取一个用one,表示特指其他的那些用the others或者用
the other+名词
Two of them go to Canada,the others go to America.
(他们中两个人去了加拿大,其他人去了美国)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2 篇6
四、单句
名称定 义举 例
(一)结构分类主谓句 具备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练好基本功。这本书很好。
省略句 依赖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确定地补出来。船在哪儿?~在镇西北角。谁去?我~。你买了几本书?~五本~。
无主句 只有谓语部分,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主语部分并非省略不说,而是说不去或者不需要说出,一般不能补出来)。下雪了。禁止吸烟。散会了。
独语句 在一定条件下,由一个词或一个偏正短语形成的句子。火!多聪明的孩子!清晨。铁路附近的一所小学。
(二)用途分类陈述句叙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个判断,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改革开入二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今天是国庆节。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疑问句提出疑问的句子,句末用问号。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难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吗?
祈使句表示禁止、命令、请求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时,也可用感叹号。你要注意身体。你要勤奋刻苦。出发!禁止吸烟。不准讲话!
感叹句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多么平静的原野!
五、复句
名称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举 例
并列复句 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也 又 既……又一方面……一方面不是……而是等。内容多的数万字,少的只有几百字。我们写对联不是装文雅,而是学知识对后进学生,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帮助。
承接复句 各分句间按时间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件。又 便 于是等。穿过一个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见了那个村子。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或者……或者 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宁可……也(决)不 与其……不如等。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有做丝?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递进复句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含有反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我们不但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还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你们连新战士的枪法尚且那么准,何况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呢?
转折复句 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虽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文章虽短,内容却很丰富。这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推论结果。如果(假如、要是)……那么(就) 即使(即便、纵然、就算、就是、哪怕)……也等。如果不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我们就要犯机会主义的错误。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条件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推论结果。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无论(不管、不论、任凭)……也(都、还)等。只有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
因果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等。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语块与基础英语语法教学 篇7
新课标明确规定, 基础英语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并强调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做法。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语法教学已经失去意义。相反, 语法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语法教学。由于语块本身就是语法和词汇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语法化的词汇”, 所以语块可以看做是理想的语法教学单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语块与语法习得的关系及其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 为开展基础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二、语块与语法习得的辩证关系
儿童语法习得的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到了儿童语言习得递归语法阶段, 就已经出现语言意识和“语法感”, 儿童不但在使用语法, 而且觉察到语言是有语法系统的, 有正确的表达方法也有错误的表达方法。针对目前我国英语课程改革中讨论的语法问题, 儿童语法习得说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无论是“强化语法”还是“淡化语法”的论调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都说明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头脑中存储的不是单个的词语, 不是支离破碎的语言, 而是一块一块的语言, 是一些预制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1]语块本身就是语法和词汇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能够使人们意识到词汇自身的语法性, 也就是Lewis所说的“语法化的词汇”。由于语块与语法习得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块习得最终能导致语法的习得。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 必须重视语块的方法, 因为这不仅对词汇教学, 对语法教学也至关重要。[2]因此, 我们有理由认为, 语块教学就是语法教学, 语块可以看做是理想的语法习得单位。
三、语块与英语语法教学
1. 语块有利于词汇的语法合适性
学习外语实际上是在构建一套新的词汇网络系统, 也就是一套新的词汇思维系统。Wilkins对词汇知识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已有精辟的论述:“没有语法, 很多东西无法表达;没有词汇, 什么东西也无法表达。”[3]由此可见, 词汇是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由于传统的语言教学核心就是语法教学, 词汇只是被看做是单词的简单累加。这种割裂词汇和语法关系的二分法直接造成词汇和语法的分开教学, 所以目前普遍存在的外语教学理念就是词汇教学归词汇教学, 甚至出现词汇分散或集中教学的模式;语法教学同样归语法教学, 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是以语法体系为蓝本。依据功能语言学理论, 语言的选择就是意义。在交际中, 无论是词汇的选择还是语法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 也就是说词汇和语法是一体的, 都是意义选择的结果。同样, 词汇的学习通常包含着用法及适用范围, 即通常所说的语法规则;反过来当我们谈论语法的时候, 语法也必须是关于所使用词汇合适性。如下例:
I can’t stop laughing.
在这个表达法中, 每个单词之所以位于它们现在的位置离不开这些单词的语法特征。又如can’t stop后面跟动词的ing形式, 这也是一个语法问题。按照字面意义, 上例似乎可以翻译成“我不能停止笑”。可是, 这种理解与真正的含义“我忍不住笑了”完全不同。“sb+can’t stop+doing sth”本身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语块, 其意义是约定俗成的, 用来表达“忍不住做某事”。如能将“sb+can’t stop+doing sth”作为一个整体教学, 就避免了单独教学动词stop所出现的使用问题。同样, 在教学中, 把“stop to do sth”和“stop doing sth”作为两个语块进行教学, 能够实现动词stop在使用中的语法合适性。
下面是关于go用法的例子, 一组具有语法合适性, 另一组则没有。
Lewis认为, 语言不是由传统的语法与词汇组成, 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的。[4]由于词的形式与意义是紧密联系的, 句法与词法具有互选性, 因此进行语块化词汇教学有利于词汇的语法合适性。
2. 语块有利于句法合适性
传统语言学习被看做是一步一步建立语言“大厦”的过程, 每一次砌一块语言“砖头”, 简单的语法被当做墙的根基, 为难度大的语法提供基础, 学习者的任务是把语言砖头放在正确的位置:首先是词汇砖, 然后是句子砖。比较典型的有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帕尔默 (H.Palmer) 、霍恩比 (A.S.Hornby) 和其他的学者把英语语法结构归纳为一定的句型, 并对英语句型进行详尽的描述和解释。语法通常与正确性有关, 然而, 按照语法规则表达的句子却不一定是可接受的, 正如Pawley和Syder所说, “根据句法规则生成的句子中, 只有一小部分是地道的, 为母语者所常用;很多句子虽合乎语法, 但听起来怪里怪气、‘洋腔洋调’”。[5]如:
Go slowly. (慢走)
I’m going to buy some things. (我要去购物)
He thought to get to sleep was difficult. (他觉得难以入眠)
这三个句子本身没有语法错误, 但是英国人并不这样说。应该改为:
Goodbye./See you.
I’m going shopping.
He thought it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
上面三个句子其实就是涉及能否使用语块进行表达的问题。“Goodbye./See you.”属于社交公式用语, 这样的例子很多, 诸如“How do you do?”“How nice to meet you”等等;“go shopping”属于自然言语中频繁出现的词汇组合, 操本族语者本能地知道哪些词可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而哪些却不行;“think sth difficult”则可以看做一种语块构式。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语块本身就是集词汇、语法与语用为一体的词汇化板块, 在交际的时候, 使用这些约定俗成的语块化语言可以大大提高句法合适性。
3. 语块有利于语篇的语法合适性
语篇是在语境中产生的任何自然语言的延伸。[6]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 任何语言都必须有一套约定俗成的句法结构, 并不是无规则的词语的堆砌。作为语言的组织规律, 语法必然包含语篇语法。语篇语法是相对于以句子为中心的语法而言, 主要描述语篇的组织体系, 即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意义的语篇的。
语块常作为整体储存在语言使用者的记忆里, 在使用时无须经过语法的生成和分析而直接从记忆中提取使用, 因此, 语块被认为是语篇的理想语言表述单位。Nattinger和DeCarrico认为, 一种语言的正常使用, 就是对语块进行选择, 然后将这些语块串联起来的过程。[7]Michael Lewis也指出语言包含语块, 当语块组合在一起时就产生了连贯的语篇。比如, 我们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时候可能会用“Once upon a time”“Long long ago”来作开头;在演讲结束的时候, 演讲者通常会说“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等话语;需要举例的时候, 则可以用“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等短语;同样可以使用“as far as I know”“there is no doubt that...”等表达法进行评价。
在语篇中使用的语块可以分为意义表述性语块、用于语篇组织的语块以及话题性语块。其中话题性语块更为重要, 比如一篇描述怎样植树的语篇就可能包括以下话题性语块:
dig a hole
put the young tree into the hole
fill the hole with earth
water the young tree
学习者在撰写这样的语篇时, 如能正确使用上述话题性语块就能提高语篇的语法合适性。使用话题性语块并辅以其他语篇功能语块必将有助于人们把所建构的信息最好地传递给听者或读者, 使得信息上下连贯、互有联系、安排合理。
四、教学建议
传统的语法教学之所以存在弊端, 主要还是人们对语法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规则和形式上, 很少把它和意义与交际结合起来。语法学习代替了语言学习, 语言教学变成了为教语法而教语法。其实,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刘润清教授也认为, 学习语法不是目的, 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语块研究的成果以及与英语语法教学的关系, 我们认为, 语块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 是语言语块化的结果, 并且体现在不同的语言层面上, 包括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由此可见, 语法教学绝不是无水之源, 它一定落实在语言某一层次的某个语块上, 要不就是一个词汇、词组, 要不就是一个句式或者是一个语篇。同样毋庸置疑的是, 语言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语法教学。通过这样的分析, 我们可以消除对语法教学的误解, 语法教学绝不只是语法知识的讲解和句法结构的机械操练, 而是跟语言教学中的其他任何教学行为密不可分。
排斥语法教学, 在本质上就是否定语言教学。我们在探讨语法教学的时候, 关键问题就是怎样在开展语言教学的各种活动中提高学习者的语法意识和语法感悟能力, 再通过这种意识和能力来促进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比如, 通过教授“two years ago”“a week ago”等, 学习者自然就获得了“_________ago”的语块构式。这是一个具有很强生成能力的语块构式, 学习者不仅可以理解更多同样结构的语块, 如“two minutes ago”和“some time ago”, 也可以创造出“one million years ago”和“long long ago”等无数的语块。同样, 在教学“be going to do sth”语块的时候, 我们注意的绝不是其语言形式, 而是其意义;尽管没有进行语法知识讲解, 然而经过多次实际运用, 学习者可以体验、感悟、认知到该语块的适用范围。经过这样的学习, 学习者遇到相应的情境就可能脱口而出“It’s going to rain”“Tomorrow my father is going to Beijing”等话语, 而无须经过思索“表示即将发生或计划做某事必须用一般将来时be going to的结构”这样的过程。
许多研究者发现, 说话者除使用语法规则生成句子外, 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赖语块。语块本身具有词汇、语法与语用的优势, 能够真实再现自然语言的语言单位或结构。[8]当将语块作为整体进行学习, 学习者在使用时就不必对其结构作事先分析和组合, 节省了语言输出时间, 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更大的语言单位和交际内容上, 极大促进了语言的流利性, 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按语言规则临时构造句子而出现的语法、词汇搭配、语用等方面的错误, 提高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总之, 通过语块进行语法教学, 能够回归语法教学的本源, 即语言学习就是语法学习, 语言运用就是语法运用。以语块为媒体学习英语, 学习者从一开始就置身于一个有意义的、并在真实语境中感悟、体会、归纳、应用语言规律的动态过程中;同样, 按照这种方式习得的语法知识不再视为静态的组织原则, 而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龚亚夫, 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道义.如何学与教英语词汇[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9 (3) :15-18.
[3]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72.
[4]LEWIS M.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M].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
[5]PAWLEY A, SYDER F H.Two puzzles for linguistic theory:Native-like selection and native-like fluency[A].RICHARDS J, SCHMIDT R.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C].London:Long-man, 1983:193.
[6]CARTER R.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M].London:Penguin, 1993:33.
[7]NATTINGER R, DECARRICO 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2.
语法分析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妙用 篇8
【关键词】文言文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文言文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特别是高考复习备考不能回避的一个棘手问题。能不能找到一种既简捷明了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除难解惑,迅速提高这一部分的得分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了这样一种方法,姑且名之为“语法分析法”。
一、概念
语法分析法,指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借用现代汉语语法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解读文言词句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便捷、高效地解决诸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问题,使许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二、依据
1.语言的传承关系
汉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衍变过程中,呈现一脉相承的特点,其语言材料、词法、句法基本保持稳定。所不同的是,古人在语言运用中更注重字法的研究,而较少句法的系统研究和阐述;而现代汉语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语法体系。由于汉语言的这种传承关系决定了语言运用的法则基本相同,这就为运用现代汉语语法解决文言阅读中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内在依据。
2.参照系
人们通常所称的古代汉语中词类的活用,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以现代汉语语法为参照系的,所以只要用现代汉语中词类的一般语法功能和句法特点与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法特点加以比照、分析,找出二者的不同点,即可以辨析或解决相关问题。
三、运用
1.根据语法位置确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里,词类和它的语法功能及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主语、宾语通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位置关系通俗地表述为“定语常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这样,只要确定了某一词语在文言句子里的语法位置,它的词性也就一目了然了。如: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③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以上三句中,加点的词均处在主语的位置上,可以认定是名词,意思分别是“射箭的技术”、“到达的人”、“给养”,均属动词活用作名词。
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刃”、“水”、“病”本来都是名词,而在上述三句中,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均活用作动词,意思分别为“杀”、“游水”、“担心,忧虑”。
⑦将军身被坚执锐。
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⑨访遗编于四海。
“坚”、“锐”本是形容词,“奔”、“编”本是动词,现在均处在宾语的位置上,都活用作名词,分别解释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马”、“一部书或书的一部分”。
⑩春风又绿江南岸。
{11}王梁造父者,天下之善驭者也,不能以辟马毁舆致远。
{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绿”本是形容词,现处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当活用作动词;又因为它与“江南岸”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只有用使动用法(使……变绿)解释才合理。“毁”是动词,在“毁舆”这个名词性偏正短语中,起修饰作用,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破旧的”。“箕畚”是名词,现放在动词“运”的前面,从逻辑上看它并不是主语,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意为“用箕畚”。
2.根据相似的句式结构,由已知推断未知
如:
{1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4}贤不必用兮,忠不必以。
由相似的结构不难推知,{13}中“见”、“被”同义,均表被动;{14}中“用”、“以”同义,均为“任用”。
3.判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15}古之人不余欺也。
{16}大王来何操?
以上两句中,“欺”和“操”均是表行为的动词,应有宾语。通过语意分析,不难看出“余”和“何”正分别是这两个动词的宾语,如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说成“古之人不欺余”、“大王来操何”。这样,通过与现代汉语常规语序的比较,我们就掌握了宾语前置这种特殊的句式。
{1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例句{17}中后三句均无主语,根据汉语中谓语对主语的陈述功能,可知前两个句子的陈述对象是“蛇”,后一个句子的陈述对象是“草木”,整个句子是省略句。
综观以上例析可以看出,语法分析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确有用武之地。
【文言文语法基础知识】推荐阅读:
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07-12
高一文言文基础知识(高一必修)10-21
劝学文言文知识总结08-30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09-28
必修2文言文知识梳理10-21
成语中的文言文知识09-16
高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06-20
【粤教版】必修5文言文基础归纳06-14
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总结10-23
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