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感想

2024-11-07

建川博物馆感想(共11篇)

建川博物馆感想 篇1

建川博物馆考察报告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于9月22日考察了建川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聚落占据了四川大邑安仁古镇与斜江大堤之间的 500 亩用地,由 3 组不同主题的博物馆群及其商业街坊混合而成。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系列的23座博物馆,聚落规划强调博物馆的生活性、商业性,而不仅是纪念性、文化性和教育性。“建川博物馆群落”刚听到这个名字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博物馆后面要加一个群落。看完博物馆后,觉得这个聚落加的十分贴切,它是目前国内民间投资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博物馆。按照主题将博物馆分为四个大单元,一个抗战馆分出8个馆来,按照这个思路整个博物馆聚落裂变出23个馆,将这些博物馆构建成一个群落,让每件展品讲述背后的故事。

走进建川博物馆,入口有伫立着一个抗日战士举枪站在日军碉堡上的雕塑,再沿路往前就看见博物馆的正门,上面有用铁铸造的馆训,无论是铁牌楼,还是馆训,都与一般博物馆不同,有一种强悍的感觉。进入馆区我明显感觉到这个博物馆的的体量非常的大,现代的博物馆,大片的绿地和水域,设施完善的休闲区,很有公园的感觉。建川博物馆聚落已有的建筑都不大,但都极富个性。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聚落的第一个部分是抗战馆。抗战博物馆由一馆分出8个馆,包括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红色广场、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以及中国老兵手印广场。每个分馆都有相应的主题,而这八大主题的聚合便构成了抗战博物馆系列。其中令我影响深刻的有规模最大的中流砥柱馆和给我最为震撼的不屈战俘馆以及最有川西建筑风格的川军抗战馆。

在主道路最前方的是中流砥柱馆,灰色的花岗岩外墙,饰以红色长城浮雕,它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等实景复原的方式陈列通过三个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来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历史。该建筑由两个敦实的体块咬合而成,建筑上伫立着一根巨大的柱子,象征着中共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展示了抗战8年中中共的重要作用。

不屈战俘馆,这是一个特殊题材的展馆,如果说中流砥柱馆和正面战场馆能让人了解历史,那么“不屈战俘馆”则会重重的撞击人的心灵,良知。它处在博物馆群落的角落里,钢筋水泥建筑不带丝毫装饰,生锈的钢筋露在外面,用钢板来铺地面,将建筑墙面变形,产生皱褶、绽裂,运用压抑的色彩和厚重的材质,同时又让建筑展现出锐利的形态。安排了窄巷、牢笼、放风院,将展览空间扭曲。通过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示出因弹尽粮绝而被俘虏的抗日战士悲惨遭遇,设计打破传统用高窗、采光孔、小天井所营造出的光环境都让我感到悲怆、沉重,让我感受到了战士的压抑和所经受的折磨。而战俘在日军的威胁侮辱下的淡定自若,大义凝然又让我感动。整个空间由平静的水面结束,让人又可以静下来思考,缅怀。

川军馆位于整个聚落用地的西南角,设计者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特别是体现地域建筑文化的民居建筑。平面方案借用了安仁古镇庄园建筑的多进院落的空间形态,采用虚实相间的排列方式,以一组院落作为建筑的基本空间元素,形成用天井所串联的单元重复排列的平面形式。这种竹节式的组合方式,非常适合所处的狭长地块。院落布局不是传统四合院式建筑的简单重复,而是将结构模型与空间形式结合起来。一层以剪力墙作为结构支撑体系,二层则将墙两侧各出挑成为展厅,而剪力墙的围合自然而然地形成天井,成为多进院落的传统格局。川军馆采用了底层架空的方式,展厅布置在二层,使他超过河堤高度。而形成二层展厅空间的办法是用墙所围合的天井前后悬挑形成结构单元体,单元体之间用楼板连接成平台,在平台上放置木结构的坡顶构架。这种特殊的建造方式似乎是把作装置的手法用在了建筑上,形成了现代和传统建筑形象的排列和重叠,并且使现代结构形式和传统空间形态之间有紧密的关联。设计者在建筑材料上采用当地庄园建筑用得很多的青砖清水空斗墙。坡顶部分采用纯木结构、穿斗构造。屋面为灰色平板瓦,取其简洁。门窗为木质。这样的材料选择不仅在形象上体现了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强化了地域精神。

除此之外,飞虎奇兵馆、正面战场馆、抗战老兵手印广场等分馆各具特色。他们用一张张老照片、一封封战地书信、一枚枚奖章、大刀步枪将那段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凝固在了展馆里。那些泣血的故事和触目惊心的场景让我深感震撼。

建川博物馆聚落,除了抗战文物系列陈列馆外,还有红色年代系列馆,包括红色年代瓷器馆,生活用品馆、红色年代章钟印馆,镜面馆、知青生活馆和邓公祠。这些馆主要展示了在红色年代里人们的生活场景,历史记忆、和一些相应的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

博物馆的第三个聚落则是地震系列的博物馆。它包括5.12抗争纪念馆、震撼日记5.12—6.12馆、地震美术作品馆和胡慧珊纪念馆。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5.12抗争救灾纪念馆。该馆展示和体验历史上发生的“人祸”和“天灾”两大悲剧,给予后人鉴戒和警示。建筑外部平和而宁静,却混合收藏着内部的虚像狂乱和现实震荡,给予当代人对过往历史和灾难的即时体验与纪念,加上其曲折、多变、富于现实感和戏剧性的设计建造历程,可称得上是这个时代的“镜鉴”之馆。

5.12纪念馆使用的主要外墙材料是清水混凝土和红、青两色页岩砖, 不同的室内功能对应不同通透程度的花墙,以满足不同的采光、通风、景观和私密性等要求。为此还专门设计发明透明“钢板玻璃砖”,造价低廉并易于加工,用于花墙上对应室内空间的砌空部分。,镜鉴馆室内空间通体全部采用白色喷漆花纹钢板,纯净、抽象、虚幻, 让人体验极端的狂热而失序;地震馆则保留原始的混凝土墙浇注和砖墙砌筑痕迹,仅局部简单刷白,粗砺、具体、真实,使人感受痛切的悲惨和震撼。两者以各自的方式纪念、展现和体验着历史上发生的“人祸”和“天灾” 两大人间悲剧,给予后人鉴戒、警示和启迪。

建川博物馆的最后一个主题为民俗系列,其中包含航空三线馆、三寸金莲馆、国防兵器馆、老公馆家居馆、长江漂流纪念馆。民俗是民族的一部分,为了族魂,收藏传统。

中航工业三线博物馆,它是为了纪念中国航空工业诞辰60周年所建造的。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和记录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文物及事件,室外展示了实体的飞机。三线博物馆是4座不同材质的建筑与院落空间组成,每座建筑都有不同的寓意,分别象征着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它以时间为线索进入不同的展览空间最终进入室外展场。

第一座建筑以圆拱形的形式和粗狂的表面质感来表现初期的艰辛,屋顶上的条状天窗引导着空间的参观路径。

第二,三座建筑则形体稳重平实,大面积的实体墙采用“平涂”

以及“砖”的质感,通过变化材料体现出三线建筑不同时期的特征。

第四座建筑利用钢结构,玻璃幕墙等材料表达出时代性的跨越站在玻璃幕墙的窗边透过斜视看外景,仿佛起飞瞬间的真实体验。博物馆以迂回、交错的空间形态以及流线表达出三线时期的时代特征。四座单体建筑相互并置,通过连廊联结。每座建筑看完时都需要经过一次回转进入下一展示空间,路径迂回但又连续,我想应该是想要表达时代过程的曲折。看完建川博物馆,可谓感触良多,作为安仁古镇的点睛之笔,建川博物馆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丰富的历史遗存。他的聚落设计更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很多设计的构思让我大开眼界。

四川建川博物馆聚落 篇2

一、抗日战争系列

中流砥柱馆

中流砥柱馆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等场景复原或真实景观等方式,通过“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3个主题单元,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和敌后民众14年抗战的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推动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正面战场馆

正面战场馆以“抗战缘起”、“正面战场”、“空中御敌”3个单元为主题,重点以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22次重大战役为主要展示内容,真实地重现了中日军队对决的场景。为突出主题,于入口右侧的水池中伫立了一尊抗日战士铜质雕像,取材于《一个人的抗战》一书,其造型既英俊、庄重,又真实地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军的典型形象。

飞虎奇兵馆

在中国战场上,美军损失了550多架飞机,牺牲了4000多名官兵,帮助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该馆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单元“援华概述”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华的整体情况;第二单元“飞虎神兵”展示了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的传奇经历;第三单元“友谊长存”通过展示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二战老兵举行的活动,纪念二战时的中美友好历史,佐证中美友谊。

不屈战俘馆

大多数抗战时期的中国战俘不是瓦全者,而是真正的玉碎者,为民族而玉碎,他们是中华民族抗敌的战士,他们长期被历史遗忘!不屈战俘馆通过大量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形象真实地展示了因弹尽粮绝或受伤而被俘的中国抗日将士的英勇不屈和悲惨遭遇,揭露了日军的虐俘罪行。

川军抗战馆

抗战8年,岁月漫漫,大后方的四川为中华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前线,川军英勇杀敌,血溅沙场,屡建奇功,许多川籍抗日将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后方,四川人民踊跃捐输,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支援抗战前线。在8年抗战中,300多万四川健儿出川抗战,牺牲巨大,英勇悲壮,何等数量,何等贡献!他们的精神永垂青史!四川军民的功绩,殊不可没!

壮士广场

中国壮士群雕广场由1931-1945年229位抗战名将和著名烈士构成,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整个广场为一幅抽象的中国地图,他们站在自己曾经战斗或牺牲的地方。壮士形象依照抗战本人的历史照片,按真人比例1∶1.25放大,铸铁铸制,象征“铮铮铁骨”。壮士群雕都放置在一个“V”字形凹槽中,寓意胜利。

二、文革系列

章钟印馆

章钟印馆集中展示了“文革”时期的像章、座钟和公章,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那段历史。在那个年代,毛主席像章是人人必须佩戴的;座钟不仅是重要的计时用具,而且传播红色年代的信息;掌握了公章就意味着掌握了权力,掌握了人们的命运。

生活用品馆

文革年代的生活,有喧嚣,有贫困,也有温情。该馆陈列有工人、农民、干部之家,也有士兵营房,更有广播站、供销社等12个场景厅,通过文物和图片史料,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红色年代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保存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忆。

三、民俗系列

老公馆家具陈列馆

老公馆家具陈列馆以陈列清末民初时期四川地区公馆内的家具为主,其他展品为辅,再现清末民初时期名门豪宅的家具风格。这批清末民初时期的老家具品种齐全,工艺精湛,木材珍贵,是这一时期高档家具的典型代表,是百年中国巨变的见证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人文价值。

中医文物陈列馆

中医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中医文物陈列馆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分为:中医药的历史、中医的诊察、中药的炮制、中医养生疗法、中医药商匾、中医药宣传画、十大名中医家雕塑、中医药走向世界8个展陈单元,集中展示了中国的中医药文化。

四、汶川地震系列

抗震救灾纪念馆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建筑面积8508平方米,馆前广场的网格卵石隐喻了地震霎时间的山河破碎。门厅前的56根力量柱奋力支撑起下压的屋顶,表达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力量与信心。主题展览以全面展现抗震救灾历程为主线,以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分为序篇“特大地震 举世震惊”、“坚强领导 心系人民”、“争分夺秒 全力营救”、“临危不惧 奋起自救”、“八方支援 共克时艰”、“恢复生产 重建家园”和“伟大精神 不竭动力” 等7个部分。

五、军工系列

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

中航工业航空三线博物馆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旨在宣传航空三线建设以及航空工业历史。展厅由4个部分组成,反映的是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扎根大山的生活场景、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以及改革开放至今航空领域的成果。

六、长江漂流纪念馆

建川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3

由于课程需要,老师带我们去了坐落于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考察,历时两天。建川博物馆聚落占地500亩,与刘氏庄园遥相对应。馆内收藏的多为20世纪初至70年代的物品,这些藏品集中反映着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风云诡谲的悲壮历史。建川博物馆聚落由 20余位国内外顶尖建筑设计师设计,由抗战、红色年代、地震、民俗四大主题博物馆组成,其宗旨是: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上百万件珍贵历史文物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示。

文化可由建筑凝固,同样可由建筑复苏,樊建川说:我觉得博物馆也应该建得像一个集市一样,只不过是一个博物馆的集市,是一个文化的富地。所以有了建川博物馆聚落。营造真实的场景,再现历史故事。

中流砥柱馆:设计师:邢同和,代表作:上海博物馆、邓小平纪念馆。这是所有展馆中最大的展馆,面积2435平方米,由两个墩实的体块组合而成。狭窄的入口,象征着共产党抗日军队在夹缝中求生,逐渐成长壮大。馆内的中流砥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其空间都围绕着一个庭院,但路线却不太合理,很多时候都要走回头路。庭院采光,外立面开窗地方其内部为交通空间。

正面战场馆 设计师:彭一刚,代表作:甲午海战馆、伦敦中国城。

该馆以国民党抗战为主题,以22次大的战役为线索,展示正面战场的抗战历史,是大陆唯一一座纪念国民党抗日军队的博物馆。正面战场馆的建筑面积有1299平方米,是一座素白色的方形建筑。该馆共有三个单元。展馆内用柱子来分隔空间,参观流线简单,呈环状,出入口为同一个。

不屈战俘馆 设计师:程泰宁,代表作:杭州黄龙饭店、浙江美术馆

该馆图文并茂向我们展示了抗战中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军队官兵们,全面记录了“抗俘”的真实历史。入口为一个狭长的巷道,两边庄严肃穆的混凝土墙上挂满了战俘的黑白照片,设计打破传统的建筑生成手法,借鉴自然山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褶皱、绽裂,但仍保持方整锐利的形态,以隐喻不屈战俘的坚贞品格。

在曲折、变化的空间序列中,刻意设计的窄巷、牢笼、放风院,扭曲的展览空间、不作任何修饰的墙面天花,以及高窗、采光孔、小天井所营造的光环境,与展览图片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悲怆、沉重的氛围。整个建筑空间序列以平静的水院结束,让悲伤和沉痛的心情慢慢平静。

飞虎奇兵馆 设计者:切斯特·怀东,代表作:美籍日裔国家博物馆、剀撒医疗中心

飞虎奇兵馆展示面积1382平方米,分为三大部分。是为纪念抗战时期,美国对华援助,特别是美国空军援华而建。它的建筑外形酷似一艘军舰航行在水中,象征着援华美军从太平洋彼岸援助中国。展馆参观路线基本都需要原路返回,参观路线设计不太理想,采用的是顶部采光。

川军抗战馆 设计师:徐尚志,代表作:锦江宾馆

展馆面积2087平方米,意在表现30万川军为八年抗战做出的特殊贡献,展馆外观具有显著的川西建筑风格。以院落作为建筑的基本空间元素,形成用天井贯穿的平面组合形式。出入口处的桥空间增加了空间和建筑外立面的趣味性。

老兵手印广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呈V字形,寓意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米,采用腐蚀钢化玻璃将老兵手印表现出来,共有4000余名抗战老兵的手模。手印主人都是曾经参加抗战的老兵,年龄最小的80余岁,最大100余岁。我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记住抗日战争,记住他们,记住他们为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

长江漂流纪念馆:这是一个建在桥下的展馆,该馆展览面积为1100平方米,主要以实物、图片、史料、场景等方式展示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这一影响深远的重大活动事件。整个建筑体现粗粗犷之美或粗野古典主义,混凝土表面的粗糙肌理颠覆了古典主义的优雅感。博物馆盒子的悬挑出的屋檐覆盖了步行桥,创造了供参观者和过路者止步的室外建筑空间,同时也用作博物馆的入口。博物馆室内通过四个横跨屋顶的天窗采光。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面积3000余平方米,共30多个展厅,这是让我心情最沉重的一个展馆。说到抗战,毕竟红色年代离我们太远,没有亲生经历感触不深,那么汶川大地震给我的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会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我现在仍然记得发生在那天的惨烈和悲伤。在展馆中它们就那么血淋淋又展现在我们面前。

文革之钟博物馆:设计师:刘家琨。位于聚落中部。建筑面积:3885平方米,建筑外部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内部是单层砖混结构。参观流线只有一层,以中心广场上的钟塔为标志。起到提示主入口的作用。钟馆的建筑平面为方圆相套,在方圆之间高而狭窄的间隙中,在两侧墙壁上设计了无数壁龛,放满了收藏的文革时后的钟,形成钟墙。博物馆建筑全部以清水红砖砌成,立面没有设计任何装饰,整齐单纯的红砖,象征文革年代的精神状态。钟展区中心圆形院落什么都没有,运用圆形空间特有的声学特殊性,形成聚音和扩音的奇妙现象,越靠近圆心声音就越大,有种在对着话筒说话的错觉。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篇4

2012年4月4日星期三,我随家人一起来到安仁建川博物馆。

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机中解放出来,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抗战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历史经验。”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76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鲁丽对记者说。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着几乎全部的伪军。戴安澜、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一大批抗日将士舍生取义、英勇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血染疆场的中国军人超过150万,包括250多名将领。近日,影片《喋血孤城》在各大影院上映,讲述了抗战时期常德保卫战中八千余名中国将士与3万侵华日军激战16昼夜、仅83人生还的悲壮故事。看完电影,70岁的左权将军之女左太北感慨万千:“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充分体现了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笔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永远铭记。”

四川建川博物馆800余万件藏品中,抗战文物就有上百万件。“健忘的民族,是潜伏悲剧的民族。”53岁的博物馆馆长、中国抗战史学会副秘书长樊建川说,“中国人要正视,日本人也要正视,然后面向未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滇西边城腾冲,和顺古镇掩映在静谧祥和的田园风光中,滇缅抗战博物馆就坐落在古镇上。这里展示着大量抗战文物,无声地讲述着保卫抗战期间援华物资“生命线”——滇缅公路的悲壮历史。

今天,“新滇缅公路”横空出世,从昆明到滇西边城瑞丽的国道主干线已经全程高等级化,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大动脉。

往昔的“生命线”,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往昔的抗日战场,也踌躇满志,谋划着美好的未来。在河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已经正式对游人开放。与旧馆相比,新馆可参观的地道增长了600多米,并增加了许多互动内容。

“以前年久失修,断壁残垣。现在重修扩建,高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纪念馆前,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对记者说。

在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中,约1.8万人的中国陆军第10军,仅凭野战工事浴血奋战,抗击日寇11万余人的围攻,历时长达48昼夜,打破了日军原计划一天攻陷衡阳的美梦,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力量。

“衡阳保卫战的惨烈一幕,我们刻骨铭心,永志不忘!”8月8日,衡阳公祭抗日英烈大典上,中共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表示,“祭奠英烈,是为了牢记历史、开创未来。”

……

65年过去,硝烟散尽。回望历史,人们更加珍惜和平。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做了17年讲解员的李雪丽,对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很多日本年轻人看着看着,就跪在地上痛哭,说„真不知道我们的先人在中国犯下了这样的罪行‟。”

抗战胜利65周年到来之际——2010年8月15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二战被日本强掳劳工遇难者家属、日本友人和南京各界人士300多人在这里和平集会,祭奠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参观建川博物馆观看感600字 篇5

首先参观的是中流砥柱馆。这个展馆主要是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情况。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场景,让我们重温了在那个日寇铁蹄横行,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用游击战、袭扰战等形式在敌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给日伪军造成重大杀伤,为抗日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在讲述国共联合抗战的正面战场馆,我了解到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从最初的避战到局部抗战再到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战的历史进程。在面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两个政党能够联起手来,用手中落后的武器与武装到牙齿,极其凶残的日军进行了惨烈的八年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狂妄企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作出了重大牺牲。

战争是残酷的,有人牺牲,也有人受伤被俘。在不屈战俘馆,我看到抗日勇士在不幸被日军俘虏后受到的种.种非人虐待,企图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让他们成为日军的鹰犬和走狗。但绝大部分中华儿女展现出了惊人的顽强意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斗争,英勇不屈,令人十分敬佩。他们也是英雄。

飞虎队,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是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合作典范。在建川博物馆的飞虎奇兵馆,我了解到了陈纳德将军和他的飞虎队驾驶战机保卫中国领空,保护中国人民免遭日军轰炸所取得的骄人战绩。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美国志愿航空队及一切外国友人为中国抗日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他们永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作为一个四川人,我在参观川军抗战馆后,感到非常震撼和自豪。四川当时位于抗战的大后方,却有350多万川军出川抗战,伤亡64万多人,中国的抗日中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四川人。安县农民王者成,赠给儿子一面死字旗,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而苍劲有力的”死“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何等的气魄,这又是何其的悲壮!这死字旗,成为了百万川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视死如归,他们的前赴后继让我心潮澎湃,感叹不已。

然而,更感动的还在后面。一个一个血红的手印,静静地印在透明的玻璃幕墙上,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的故事。这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这里收集了全国各地3810名抗日老兵的手印。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正是这一双双大手拼死反抗,力挽狂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将日寇赶出了中国,换来了今天宁静和富足的生活。老兵不死,浩气长存!

历史不容忘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国家将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日本政府至今仍不承认侵略罪行,一再掩盖和粉饰侵略事实,拒绝道歉,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不断伤害中国及亚洲其他受害国家人民的感情,真可谓是死不悔改,可恨至极!而在中国社会内部,各类抗日神剧迭出,剧情荒诞不经,完全不尊重历史,对青少年是一种极大的误导。且部分国人似乎忘记了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的带来的巨大灾难,不思为民族崛起做贡献,崇日媚日思想严重,类似于蜂拥日本抢购马桶盖的行为让我感到羞耻。

诚然,国家和民族都要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友善包容,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在二战结束后我们没有派兵进驻日本,主动放弃战争赔款,优待和遣返日本战俘足以证明一切。但日本政府对历史罪行的敷衍态度说明了我们绝不能对这个邻国掉以轻心,他还在不断修改安保法案寻求所谓交战权,他还在不断和美国勾结阻挠中国的和平崛起,甚至叫嚣在钓鱼岛和中国掰一掰手腕。东海有恶邻,枕戈以待旦。

常州博物馆感想 篇6

身在古城——常州,为之骄傲!走进它,感受常州几千年的古国文化,缤纷绚丽的古物记录着常州的种种事变,而我们今天来到了常州博物馆。在历史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遨游!

常州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含全省唯一的一家少儿自然博物馆)。下设办公室、考古部、保管部、陈列部、开放部、自然部、信息部、保卫部八个部门。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7件(国宝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66件、三级文物3129件,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化石标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时期的漆器与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书画等,都是常州博物馆颇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精品。

感想:综合性的设施,让人领教了其风采!但更令人大为赞叹的是珍藏的国宝,富有特色的藏品也让我们叹为观止!

自然博物馆下设的一个分馆。1986年开始筹备,1995年月12月正式揭牌成立。1997年被常州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命名为“市科普教育基地”,1998年又被首批列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及“江苏省科技示范基地”。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一家自然博物馆,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少儿馆发展迅速。目前已拥有各类自然藏品2000余种、4000余件,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标本100余种、180多件,珍贵化石标本及国外珍稀物种200余种、300余件。多年来面向社会不断推出有影响的固定科普陈列和临时展览,为我市的科普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感想:来到博物馆第三层,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自然博物馆,刚走近,就如走近了大自然的怀抱,图文并貌,再加上实物的“诉说”,使我们明白了生物的多样性表示的是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虚拟书籍中,我们了解到了动物之最。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爱护它们,使世界更加和谐!

常州博物馆收藏了南宋戗金漆奁,它是1978年在常州武进村前乡南宋墓出

土的,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中时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并带有款铭的漆制工艺品之一。奁是我国古代妇女用来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多为木制髹漆,形制各异。这件漆奁通高21.3、直径19.2厘米,整体为十二棱莲瓣筒状造型,由盖、盘、中、底四部分扣合而成,合口处口沿均镶包银扣。整器通体外髹朱漆,内髹黑漆。奁身四周十二棱间另戗刻有荷花、牡丹、梅花、山茶、莲花等六组折枝花卉。奁盖内黑漆底上,有朱漆书写十字铭文一行。它先用针或刀尖在需装饰的器物漆面上刻划出图案纹样,然后将金箔填嵌其内,从而使刻画的图案纹样金光灿烂,经久不褪。由于长期以来出土的两宋漆器多为单色无纹,且戗金工艺品传世实物较为少见,工艺也难免失传,这件戗金漆奁的出土,为研究我国漆器工艺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我国髹漆工艺史填补了空白。

感想:看见这件文物,不禁与古代书香之地产生了 联想,精致细腻的手工让我们赞叹其手工者的心灵手巧,这又象征着古代的高度文明,这也似乎诉说着古代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好好去感受它们发出的光芒吧,把其也珍藏在心中!

王肯堂(1549-1613)字宇泰,别号损庵,金坛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曾授翰林院检讨,参与国史编纂,著有《尚书要旨》、《论语义府》等。称病辞官后,重操医学,编成《六科正治准绳》,这是一部集明以前医学大成的名著,辑有《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其它著作如《针炙准绳》、《医学正宗》、《念西笔尘》等。

瞿秋白(1899-1935)常州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他又是文学家、文学理论批评家、诗人。瞿秋白以随笔《多余的话》,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遗著编有《瞿秋白文集》。

感想:“常州出人才呀!”不禁为之感叹一句。人才的故乡——常州,他或

许就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哺育着我们。而他们是我们的榜样。让我们以他们为荣,尽情来发挥我们的光彩吧!

手牵着手,踏着“大自然”铺成的路,眼观着馆内藏的精品,耳听着常州人才自己的故事,嘴说着古往今来常州的大发展。不禁为之骄傲。在如今科技漫漫的世界,只有博物馆中一件件物品,它们成为过去,但是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笔笔的精神财富!走进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放飞我们的求知的梦想。

古物如我们脚下的土地,沉淀着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我们去汲取,这次走进常州博物馆,我们跟着解说员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了解到了中国光辉的历史!

博物馆工作感想[定稿] 篇7

张新陆

一转眼,在博物馆工作已经接近一学期了。这些日子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后的喜悦,有进步后的成就感。我很庆幸能融入这样一个集体里,这是一个友善的集体,有上进心的集体,同感共苦,大家互相关心的集体。这同样是一个工作时一丝不苟,工作后欢声笑语的集体。我真想由衷的说一句,我爱博物馆大家庭。

这一阶段,我们有“浩浩荡荡”的春游,有穿着正装放气球的运动会,有顺利夺冠的十佳社团评比,还有博物馆三周岁和十佳庆功宴双重意义的烤肉大餐。HITMers不仅仅是在古老的土木楼中身穿正装讲解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学生,更是活力四射的有激情,敢拼搏的学生。有学长跟我说真羡慕我大一就已机会体会这样一份专属于博物馆的感情,但是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加入博物馆都会嫌晚。可能在别人眼里,背那么多的稿子,每周值一天班,会很无聊会很累,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我们会因为搞清楚了一枚徽章的日期而绽放笑容,会因为一块展板的更新而惊喜好久,在讲解过程中,来宾有可能会问各种各样讲稿上没有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断去提出疑问,不断去发现,不断去积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接待更重要的来宾。还记得在一次值班中,因为早上走的匆忙我没有戴眼镜。恰巧班长来领新人讲全馆,看看新人的背稿情况。我被安排讲第一二展厅,平时讲解的时候我都会看展板提示,但是那天,一进入有点暗的二展厅,我突然发现展板上的字我完全都看不见了。在讲解时,激光笔指的地方也全乱了,刚说几句话就卡在那里不知道怎么接了。我以为班长会不让我讲了,结果班长把他的眼镜拿出来借给我,仍然鼓励我讲完了二展厅。这时,我就发现我真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自以为很熟的第二展厅看不见展板后居然讲的那么糟糕。而且,班长的态度也告诉我,无论什么情况发生,讲解也绝对不能因为自身原因而中断,一定要坚持,靠记忆力也要讲下来。

这些天,我还亲眼目睹了所有人为十大社团评比而做的努力,大家一起拍视频,,制作视频,制作ppt,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不停的更改,力求最完美地呈现博物馆的风采,有时因为一张照片的选择,甚至会叫来几个人共同商讨。每个人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其中丹姐精彩的演讲背后不知是多少天一遍又一遍的改稿,练习,唐宇和高克文制作的Ppt 更是耗费了许多心血,最后的稿件几乎看不出一开始的影子了,可知改了多少次,力求更好,还有田爽制作的视频,春雨姐找的截图,都是大家在自己的课余不断的想着博物馆的事,想着十佳评比的事,一点一点完成的,努力不会白费,记得评比当天,大家都精神抖擞,在走廊一次又一次地排练,我们是哈工大博物馆学生讲解队这几个字,大家喊了那么多遍最终在台上展现了博物馆最美的风采,这是舍我其谁的信心。只有背后付出了足够的汗水我们才能在现场如此的从容,如此的自信。我们才能拿到实至名归的这份奖励。值得检讨的是,在本次评比中,我发挥的作用少之又少,我没有娴熟的视频及ppt制作的技术,也没有作出什么工作,实在很惭愧,但是我决定从现在开始学习,希望以后在博物馆需要我的时候,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工作和特长,为博物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觉得这一学期下来,我对博物馆已经有了身后的感情了,假期真的一定会想念那学子林,想念那礼堂,想念那块一百年的扶栏,想念亲爱的老师和哥哥姐姐们。刚开始的时候是每天盼着博物馆上班的日期,现在也是,这份最初的热情只会化作更深沉的难舍难分的感情,而永远不会减退。在这里的学到的东西是终生受用的,让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懂得积极上进,只有优秀才会让我们更加具有竞争力,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在这个集体里,大家比的是谁的稿子最熟练,谁的讲解最精彩,谁对哈工大的历史更了解。这样的博物馆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会带到我的大学学习中,社团工作中,我真的希望以后加入的团体都会像哈工大博物馆这样有爱,这样有凝聚力,这样让其中的人都开心,积极向上。当然,博物馆这样良好氛围的形成,与老师的严格要求,与同学们自己的负责上进,与这么多届博物馆人的共

同传承是分不开的。身为博物馆的一员,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博物馆讲解队进一步强大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观黑龙江博物馆感想 篇8

这次参观,让我对黑龙江博物馆有了些了解。黑龙江省博物馆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保管、研究、展览黑龙江历史、文物、艺术与动植物等的科学中心。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

通过参观,我对哈尔滨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包括临时展览为3000平方米,库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0740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84件,一级标本1件。此外有图书4万多册。馆藏自然标本较多。岩石、矿物、土壤、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共7万多件。历史文物、少数民族文物及绘画等共有3万多件。金代文物和赫哲族文物较为丰富。字画以现代画为重点,著名艺术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收藏较多。“ 北大荒”版画早期的代表作也是馆藏特点。

二为史:

该馆原是1904年俄人所建的莫斯科商场。1922年由俄国人发起建立东省文物研究会,并于该处筹备成立了博物馆。该馆曾先后由俄国人、日本人经办管理,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4年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该馆始用“黑龙江省博物馆”。

三为详:

《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陈列》该陈列分为《黑龙江的原始文化》、《唐代渤海时期的黑龙江》、《辽、金时期的黑龙江》、《元、明、清时期的黑龙江》4部分。以900多件文物为主,辅以图、表、照片、文录,揭示黑龙江历史的发展概况。《动物陈列》陈列标本重点突出该省特产动物,也有少量世界珍稀动物,如丹顶鹤、东北虎。对重点展品多用生态景箱展出,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古动物陈列》该陈列重点展品中有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犸象大型骨骼化石,它们都是该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的。富拉尔基出土的披毛犀,出土时十分完整,脚上的小指(趾)骨都保存齐全,在国内同类标本中是较大、较完整的个体,被定为一级标本。松花江边肇源县出土的猛犸象化石骨架,是中国第一具较完整的猛犸象化石。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哈尔滨的美无处不在。独特的传统服饰,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哈尔滨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哈尔滨的精神文明之美。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邓散木艺术陈列馆、自然陈列、生命启航、蝴蝶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各种藏品生动地反映了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的先民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联系与交流,以及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风貌。

建川博物馆感想 篇9

参观感想

参观妇女儿童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国妇女历史的发展的很好的机会。其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大楼之后,长安街沿街,从地理位置下体现出了党和国家、全国妇联,对于妇女儿童发展历史和未来的重视。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对于历史和未来有一个经典的论断,“我能看到多远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很普遍的,一个群体,拥有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它未来的走向和前进的路程。

妇女这一群体的过往,从史前时期到今天;从屈指可数的几件文物到大量的文字和实体资料;从石质的纺锤和“精美”的贞操带到西路军女战士战斗过的痕迹;从班昭《女戒》、七出三从,到能顶半边天;从十里红妆、札扎机杼,到婚姻自主、拿枪抗炮……这些的背后,是一个性别群体的抗争和解放,当然,也象征着女性和男性一样平等的现实和未来。

历史博物馆通常的意义是让而今的人们了解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妇女博物馆同样具有如此的意义.但同中华民族从辉煌到压迫,再到崛起的大背景下的历史不同,妇女的历史,除去短暂的母系氏族社会,几乎是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开始就已经开始遭受压迫和奴役。倍倍尔说,妇女是最先做奴隶的人类,一语道破。总是说我们现在的史观是“男性史观”,为统治者服务的历史对于女性之记载,多则成句,少则一语带过,几乎是无迹可寻的(当然这不包括譬如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这类“异数”)。

从妇女博物馆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前的文物和文字资料来看,相比较其它的博物馆,的的确确是少之又少,而且很多只是“情景再现”,已经没有原始文物了。而从那些残存的,少量的文物资料来看,戊戌变法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妇女所扮演的角色无非只属于几个限定的场所:婚前的家庭、婚后的家庭、儿子的家庭——和“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从“是如此之相配。甚至武则天,也摆脱不了她的”前夫“,她的丈夫,她的儿子的王朝,也没有把那个”武周“政权延续下去。这说明,在奴隶或者封建社会下给予女性的活动范围是毫无自由的,她们在特定场所下进行男权历史所规定的活动——纺织、持家、生儿育女、厅堂厨房。她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甚至要为那个她们根本不了解不喜欢的男人戴上耻辱的”贞操带“;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事业,甚至她们要为男人自己的空间和事业付出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她们甚至都不能自己左右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符合当时男性”变态“的审美,用三寸金莲严重摧残着自己身躯和精神。她们的一生几乎都在为不属于自己性别的人服务,几乎没有自我。我想她们其中的很多人也许怀疑过、不满过、甚至抗争过,但很明显的,都又不得不屈从于不可改变的历史和现实。

当然,女性不是从没有出头之日。凤毛麟角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词人,曲艺家、史学家,等等。其实从自身情绪出发,班婕妤本人和她所书《女诫》,究竟是给予此后的女性一个确定的行为规范,还是给予她们了一个永远跳不出的牢笼。但凤毛麟角仍旧是凤毛麟角的,和庞大的男性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和政治体系相比,女性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少的可怜。当然也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是如此情况。

不论戊戌变法的人出于何种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他们仍然是打开了号召妇女解放的新的篇章。后来的辛亥革命、天足运动、兴办女学,等等,可以说是展开了妇女等待了几千年的春天。我们不否认封建残余的顽固且巨大的力量,但终究是有所发展和有所解放。此后,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女性得到更大的解放和长足的发展。她们的身影穿梭在新中国诞生前那片混沌黑暗、等待曙光的大地上。不论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西路军上,与男人无异一样高寒缺氧雪山草地的女战士们,还是十里洋场上海滩上以美貌智慧周旋其中的地下党们;无论是在国外港澳奔走呼吁新中国的民主人士们,还是在淮海战场上缝军衣纳军鞋的农村妇女们……她们无疑不是贡献了青春汗泪、甚至生命永恒的。所以宋庆龄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副主席,无人异议,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女性在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上那些卓绝的风险和无私的牺牲。

当新中国比《宪法》出台都早的《婚姻法》保障了一夫一妻制的准确实行时,当毛泽东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妇女能顶半边天时,当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第一位飞行员、第一位女火车司机……她们驰骋在自己的道路上时,当妇女职业学校培养第一批职业女性时,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女性地位质的飞跃和女性自身人格尊严的崛起。(当然排除掉一定特殊时期内矫枉过正的现象吧~)

现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同志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她本身自己是很男人气的性格,其实现在社会的确是越来越欣赏那些像众多优秀的男性一样,有担当、责任心、雷厉风行、大刀阔斧、飒爽英姿的女性,她们在目前仍然可称为“男权”的社会上挑战着一切残余思想里对妇女“矫揉造作、柔弱无骨、小鸟依人”的错误观念,她们冲击着男性自身对很多领域的控制欲望。尽管有时男同胞们会对这样的女同胞冠以一个他们认为是贬义的“女强人”De称号,尽管很多男同胞们会排斥像男人一样强势的女性,但这显示出新的世纪以来,女性在这个社会里为自己、为自己这个群体,得到平等重视和待遇的奋斗。

朱洪艳参观北大荒博物馆后的感想 篇10

数学研修班 朱洪艳(建三江分局七星一中)

为增强我们对垦区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进一步理解北大荒精神的新内涵,2009年11月21日上午,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建三江校长、教师研修班的全体学员在分局教育局夏局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北大荒博物馆。本次参观不仅让各位学员了解了黑龙江垦区的历史文化,也让北大荒的精神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每个学员的心中。

北大荒博物馆内共设有6个展馆,分别从不同方面对北大荒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聆听了讲解员的详细讲解,了解到了我们北大荒的发展历史,开荒人的光辉事迹,感受着开荒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看到馆内的图片、实物、模型,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农垦人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史,感受到了老一代垦荒人为垦区的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北大荒精神。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感人的历史图片,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素材,无一不使我们对北大荒人那“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看着北大荒博物馆内的浮雕,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雄伟,更是心灵的一次震撼。

北大荒是世界三大著名黑土地之一。五十年代,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复转官兵、内地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和科技人员等群体,开赴地处黑龙江省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开拓北大荒。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开发建设,北大荒人把渺无人烟的亘古荒原建成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北大仓”。现代化的农场、先进的耕作机械、丰富的北大荒文化、实力雄厚的垦区龙头企业,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激发了我们努力学习的热情。

用先进人物教育人,用光辉事迹感染人,用现实活动鞭策人。通过此次参观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通过参观,我深深体会到,北大荒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它令我们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热爱祖国、热爱北大荒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名北大荒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的父辈,在开发北大荒中,不但创造了人类农业开发史上惊天动地的伟业,更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北大荒人的殷切期望,作为北大荒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感到身上的责任,因为我们肩负着为垦区培养下一代的重任,我深深地懂得:要使我们北大荒可持续发展,要使我们建三江分局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努力拼搏,更需要我们的后代持之以恒的追求,他们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前沿理念将决定着我们北大荒的未来。

参观军事博物馆后的感想 篇11

今天早上,团支部所有团员在若干党员的陪同下前往军事博物馆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参观。到达目的地后,抬眼望去,首先便被这座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宏伟建筑所震慑住了。尤其是博物馆顶端那个金光灿灿的硕大的五星,不得不让人顿时肃然起敬。门前长长的队伍,串联着人们对那段艰苦岁月的怀念,让我想起了70多年前那次轰轰烈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进去后,我们迎面看到的是在红色的党旗前一组红军战士的雕像。让我们随着他们进入历史的长河,回到七十年之前,去重温那段历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我们特别熟悉的诗词,当你参观了这次展览会后,你就会知道,这是用多少烈士的青春和鲜血来书写的。长征,是中国抗战时期创造的一个奇迹,它的性质类似于敦克尔克大撤退,意义可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的转折。在整个长征过程中,红军不但要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作战,还要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众工作,推行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同胞,由最初的盲目撤退到后面有针对性地以进为退,其中包含了军队指挥者的智慧,红军战士的勇敢无畏,广大群众的支持。至今,长征中的故事大多数通过电视、电影等手段为广大人民所熟知,所以展览的目的不是让人们知道长征,重新聆听长征的故事,而是要把长征中的精神发扬开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长征精神的存在和意义。

今天,我拍了大量的照片,阅读了许多有关共产党员的事迹,看到了很多当时的遗物和战斗武器。衣服简陋的不能再简陋,有些武器也相当简单。但共产党员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赶走了日本鬼子,打倒了蒋介石反动派,换回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我们,难道还有任何理由浪费时间,浪费这来之不易的优越生活吗?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对长征了解甚多,但经过此行,我意识到,漫漫长征蕴含着一段漫长的历史,每个人了解的都是微乎其微。因为,了解长征,不仅仅是了解她的历史,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永远不可遗忘。

上一篇:优秀作文500字:难忘的春节下一篇:打工的感悟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