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2024-10-13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精选8篇)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篇1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叶荣樑

基层司法所的建立,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的产物,肩负着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教育和现在的社区矫正职能,任务繁重。在实际的基层司法工作中司法所主要承担九项职能:(1)协助基层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工作;(2)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4)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民间纠纷;(5)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6)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7)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8)做好社区矫正工作;(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这九项职能中的哪一项单独地拿出来做都可以作为一个部门的专项业务来做,但是揉和在一块让司法所来做,又是在一人或二人所的情况下,做做表面文章来点虚假数字可能是很轻松,但是要认真做,做真正的工作,就让人有点不堪重负了。下面是本人对司法所现状的两大块,八个方面问题的浅陋看法:

首先,司法所在现实的工作中存在着以下的困难:

一、司法所经费得不到保障。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人民调解员及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训以及监狱劳教场所人员的协查工作哪一样都有文件明确经费问题,1

实际上哪一项又都没有经费,司法所的负责人在干好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会做一个没米能做出一顿好饭的巧妇。

二、经费的溃乏使一些工作不能真正地落实到位,造成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的薄弱环节、死角和盲点,特别是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

三、基层司法所在乡镇政治结构中的被动位置。目前司法所任何一项工作开展上的开支都源于当地政府,工作内容上,配合所在乡镇办事处的中心工作已经成为了司法所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所仅有的这一个人或者二个人需包社区计划生育、包信访接待和抗旱、房屋拆迁、防治口蹄疫和禽流感等,一人往往“身兼数职”。而如果乡镇办事处有特殊需要,司法所也不得不予以满足。如果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弄僵了,乡镇司法所可能遭遇不小的生存危机。所以在司法网基层工作平台上本人曾这样描述司法所与司法局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司法局是女儿国的娘家,乡镇办事处是婆家,娘家的事情是必须要办的,嫁到了婆家就是婆家的人,就得为婆家出人出力,不然婆家如果不满意会休了你这个媳妇,让娘家另外特色一个闺女过来当媳妇。一个单位两个领导,都得听都得干,哪边干得不好你在中间都不能好过了。

四、工作职能的多样化反而让单位的领导和社会各界好多不知道司法所具体是个什么单位,到底是干什么,好象是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知道的问都是:你们司法所都干啥安?好象有着闲云野鹤般的清闲似的。知道点司法业务的形象比喻司法所的人

是那逢车能开道,遇水难架桥的先锋牌万能胶,哪里都需要,哪里都能贴上去。就我区司法所人员配置现状上,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多为一人所或是二人所,一个人能抵四五个人用,这就要求司法所人员是个多面手,要做到全而会,多而精,业务上稍逊一点就会吃不消。

五、司法所干警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低下。个别没有副科建制的司法所负责人对明天怀着一种“到头来,谁把秋捱过?”的渺茫态度,不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个别解决了副科级待遇的所长,认为终点目标已经达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浅尝辄止,自己滞步不前也希望别人没有成绩,不然显得自己没本事似的,缺乏正确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态度。

再次,在现实工作中的地位相当地微妙和尴尬:

一、在公、检、法、司四个政法单位中,司法局的职能最软弱,无强制手段,社会政治地位低,就现在的社区矫正工作来说,对一些职务犯罪、过失犯罪的矫正对象来说,可以从言语上起到威摄作用的矫正对象,也许矫正工作好开展些,而对一些杀人越货,“见多识广”暴力犯罪的矫正对象对这种小儿科的教育根本是不予理睬的,经法院判决让报到他不报到也没怎么着的不也屡见不鲜吗?派出所都找不到他,你司法所能把他怎么样?来参与矫正的要求汇报他不汇报,你总得按上面的要求合法操作吧,按照上面的文件给予积分制管理也总要把分攒够了再给予警告什

么的吧,不要紧,等分攒够了,警告申请报上去还没批下来之前,他已经到了解矫日期了,法律规定的期限都过了,一个没有强制执行权力的司法所还能对他怎么办?现在是法治社会,你有一点不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哪怕是对他的一个警告,他都可以告你!

二、司法所的整个开支没有法律规定,司法所的工作职能也只有部颁规定,造成开展工作没有很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司法行政部门直接面向群众和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的前沿阵地和工作窗口,担负着具体组织实施司法行政各项基层业务工作的重要职责。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和基层综合部门共同构成我国基层政权的政法组织体系,共同担负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法律正确实施,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罗干同志如是说。司法所的人事编制性质与派出所的性质相似,在实际工作中,派出所的职能是打击违法犯罪,维护一方社会治安,司法所的职能除了上述的九项外,还有监狱场所的这一块,业务量也不小,虽是共同担负着一个使命,但是财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度上司法所远不能与派出所相媲美。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觉得要标本兼治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基层司法工作队伍的建设,结合基层司法工作特点,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对司法队伍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悉、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造就一支适应形势需要的高素质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这是最基础的。

二是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针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和依法治区工作,确保基层司法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让地方党委政府认识司法工作的重要性,对于维护一方平安,司法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三是乡镇办事处要确保司法所办公用房,改善办公条件,将“六五”普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重点工作所需经费适当给予解决,为司法所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四是从基层司法所工作的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和解决司法所干警的编制、职级等待遇,加强司法所人员编制的管理,确保专编专用,不搞一职多能的万能胶用人方式。

五是司法局要加强对司法所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加强业务指导,分工明细,任务明确,帮助基层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司法所人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使司法所的各项工作制度在创新上有所突破。

如是做法,才能真正加强司法所建设,做到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为进一步加大人民调解工作、普法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的力度,从而强化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发挥司法所法律参谋和助手的职能作用,促进基层政府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发展需要。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篇2

一、当前司法所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把握不足

随着农村改革、城镇化建设的加快, 农村经济矛盾纠纷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 传统涉农纠纷房屋、宅基地、邻里、婚姻、家庭纠纷等数量增多, 另一方面, 因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村镇规划等因素而引发的各类新型涉农纠纷案件如征地拆迁纠纷、土地承包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集体收益分配纠纷不断涌现, 但是, 一些司法所没有认清形势, 适应新情况、新变化, 迎难而上、积极应对, 把握全局, 在工作中有些措手不及, 手忙脚乱。也没有认识到涉农矛盾纠纷增加有其必然性, 更没有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二) 对当前新形势下司法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较弱

一些司法所工作人员对司法服务大局,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较弱,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司法工作的服务性, 主动性、高效性。在工作中没有积极深入村坡调研, 了解情况, 没有加强指导处理纠纷。工作中重判决轻调解, 不愿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没有积极的工作作风, 没有良好的工作热情, 更没有强化责任, 工作效果难以显现。工作机制、工作方式陈旧, 按部就班, 不积极主动配合乡镇街道办农村经济工作中心履行司法所职能, 提出司法建议, 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

(三) 司法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履行职能的举措有待创新

一是人民调解方面, 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纪律要结合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基层司法所对村级人民调解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村级人民调解员法律知识和业务素质欠缺, 应对复杂、疑难纠纷, 调解能力有待加强。二是法制宣传方面, 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法律宣传流于形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法律宣传流于形式, 基本上是法制宣传活动日才搞宣传, 不少基层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认识是“要我搞, 不得不搞”, 而不是“必须搞, 应搞好”, 普法工作没有形成常态机制。三是组织农民学法难:人员难集中, 时间难安排, 效果难体现。四是普法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小册子”、“灌输式”模式, 一些普法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 农民不乐意接受。五是法律服务方面, 一些基层司法所没有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有效地履行为乡镇街道政府充当法律顾问的服务职能, 没有很好地为其依法办事、依法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和意见, 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在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安置补偿以及对农村各种经济实体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 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法律需求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四) 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是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机制不健全, 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收集掌握不及时。二是对村级调解经济纠纷的监督指导机制不健全, 对村级调解工作不能及时制定指导意见, 强化指导工作。三是对涉及乡镇街道征地拆迁等重大工作项目中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四是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矛盾纠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没有有效地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究判断, 为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妥善化解提供决策依据。

(五) 司法所自身建设有待提高

部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影响工作整体效率。一是部分司法所服务大局, 为民服务的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纪律懒散, 工作作风拖拉。二是有的司法所把握涉农案件新发展、有效服务农村群众的能力有所欠缺。三是一些司法所积极主动学习农村经济法律知识的能动性欠缺对涉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贫乏。四是有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大多为乡镇街道转过来, 原来乡镇工作的思维惯性、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对司法所的工作要求, 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司法所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司法所要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第一要务, 能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

(一) 牢固树立服务农村经济法发展的能动司法理念

面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各种新型矛盾和纠纷, 司法所要强化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 积极应对新课题、新任务, 充分发挥司法所司法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高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司法所干部要加强服务理念, 切切实实放下架子, 扑下身子, 丢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事、办实事, 才能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 把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正确认识涉农经济纠纷的新情况, 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涉农经济工作的责任和信心。围绕基层工作重心, 大力开拓业务领域, 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业务切入点和增长点,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 农村经济发展大局。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深入调研, 掌握全局, 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 为乡镇街道政府依法处理好本地区的重大经济各种涉法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法律对策和建议, 并就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 及时制定指导意见。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有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开展分析研究, 总结出规律和对策, 及时向乡镇街道政府提出司法建议,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三) 创新司法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履行职能的举措

发挥司法的能动性, 拓展新思路,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延伸司法职能,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法制宣传方面, 改善司法服务,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普法活动, 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六五”普法, 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多种途径, 有效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社会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 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和法治环境。围绕重大建设项目, 有针对性地宣传涉及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 让农民群众了解改革、支持建设。围绕农村集体、农民的经济行为, 有针对性地宣传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资产出租、集体经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等政策法规, 减少农村集体、农民的投资风险, 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先期的保卫工作。

法律服务方面, 积极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开展“法律服务进村入户”活动, 积极组织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向农村延伸。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征地安置补偿以及对农村各种经济实体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 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法律需求, 特别是在农村合作经营、农村市场秩序整顿与规范等方面的法律需求, 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

人民调解方面, 要进一步拓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调解领域, 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指导村级调解组织搞好队伍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多形式开展对调解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调解队伍的法律素质和调解水平;及时总结交流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 加强对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适应新形势, 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实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机制。要结合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工作纪律, 增强人民调解程序的公正性, 提高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水平和社会公信力。积极主动介入乡镇街道重大建设项目, 实行预警机制, 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 为农村的开发建设化阻碍。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后期的保卫工作。

(四) 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机制, 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收集及时掌握。二是健全对村级调解经济纠纷的监督指导机制, 对村级调解工作及时制定指导意见, 强化指导工作。三是健全对涉及乡镇街道征地拆迁等重大工作项目中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四是健全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矛盾纠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有效地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究判断, 为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妥善化解提供决策依据。

(五) 提升司法所自身建设, 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思想业务素质

加强司法所自身建设, 强化规范管理, 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是司法所发挥职能作用的保障。加强司法所规范化管理, 提高司法所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端正为服务大局,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 以打造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的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为目标, 不断提升队伍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高效公正执法, 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完善业务培训、学习制度, 定期对司法行政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尽量多掌握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专业素养,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提高应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总而言之, 司法所要以主动服务的理念、高效服务的质量、真诚服务的态度、创新服务的形式, 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甘肃司法网站.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司发[2009]7号WWW.GSSF.GOV.CN2009.10.21.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 基层检察院 司法警察 队伍建设

司法警察是检察机关的一支重要执法力量,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检察官办案安全和服务检察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检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在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加强基层院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司法警察队伍素质、整体推进司法警察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确保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为检察中心工作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司法警察在新时期的职能作用

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渐趋于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警察的工作也有了新期待和新希望,如何充分发挥司法警察在新时期的职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警察职能的服务性

司法警察是人民检察院的武装力量,法警工作是为检察工作服务的。在检察工作中,处于各种矛盾冲突的最前沿,担负着排除险阻,保障司法安全的神圣职责,尤其是押解犯罪嫌疑人,参与办理案件等“危难险重”任务,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危险性,稍有懈怠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司法警察作为检察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出发点就是为检察工作服务的,为检察工作提供良好工作环境,满足检察工作需要。如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犯罪现场;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执行拘传,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协助追捕逃犯;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送达法律文书;负责检察机关专门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等。因此,要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作用。

(二)司法警察职能的参与性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参与执法工作是一项基本职责,作为一名司法警察,不仅要精通应具备的业务技能,还要熟知警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对各个环节牢记心中,打牢理论基础,践行于执法工作中。司法警察参与执法办案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执法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检察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司法警察职能的权威性

司法警察是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检察官和其他检察人员所不可替代的。比如执行拘传是司法警察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职务行为。规范司法警察执行拘传活动是司法权威的要求,司法权威是通过行使司法权,达到让人们信服法律的力量和威望的状态。司法权威完全是由实体的公正和程序的公正与效率来实现,执行拘传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就是排除任何蔑视执法行为的发生,就是在维护程序的公正与效率,就是在维护司法权威。而且这种保障职能是非司法警察不可替代的。由此可见,司法警察的权威性是神圣不可取代的。

(四)司法警察职能的广泛性

司法警察肩负着保护犯罪现场;执行传唤;参与搜查;执行拘传,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协助追捕逃犯;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送达法律文书;负责检察机关专门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等职责。司法警察的职责涉及面非常广,是展示人民检察院形象的窗口。如果司法警察的形象不佳,将直接影响人民检察院的整体形象。

二、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勇当主力军

在工作中,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部门要强化措施,狠抓实施,加强警务保障,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突出司法警察职能,力促社会矛盾化解

一是以办案工作区为平台,强化协作,努力打造一流的现代化办案工作区,确保办案安全。邯山区检察院按照上级要求,在原有的警务工作区的基础上,重新装修了讯问室、询问室、接谈室、医务室、案件讨论室、法警值班室、专用卫生间并加装了报警系统、工作区内外的监控录像设备等高科技含量、高安全系数的现代化设备,实行工作区全封闭办案,将职务犯罪案件中的羁押、讯问等全部集中在工作区内进行,讯问室、询问室、卫生间等均实行了软质材料包装,所有设施均作安全技术处理,并安装了温、湿度计,通风取暖等设备,并按照可靠、有效、超前、实用的标准,安装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监控系统。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按照“全面、全部、全程”的要求达到“三个毫不例外”,该系统不但具备录音录像功能,同时具备了远程指挥、对讲等功能,为实现规范办案、文明办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办案安全。今年上半年,按照高检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暂行规定》的要求,经院党组研究,拨付专款3万余元,购置了警服、警棍、头盔、警绳、抓捕网、防弹衣等警用装备,进行了更新和裝配,并按规定配备了警车和囚车及专用通讯设备。今年5月底,省、市院办案工作区准用验收小组对所有整改的22项科目进行验收,均获通过,7月份省检察院颁发了办案工作区准用证书,办案工作区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以服务大局为己任,积极参与办案,维护社会稳定。为保障自侦部门依法办案顺利进行,确保被调查人及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安全,该院法警大队干警在配合业务部门办案中,认真履行职责,为保证办案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年6月份,该院司法警察汲永梅同志在与反渎局办案人员到峰峰矿区初查一起渎职侵权案过程中,不怕吃苦,不怕炎热,积极配合办案人员调查取证,先后到学校、医院、村庄找被调查人取证。当办案人员在医院询问一女医护人员时,因该被调查人曾为他人出具一份虚假出生证明,在接受询问时因心里紧张致使脸色变白、行为急躁。为保证被调查人人身安全和取证工作顺利进行,汲永梅同志一方面为其减压,一方面密切注意其一举一动,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为办案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受到办案部门的好评。

nlc202309032318

三是以完善职能为先导,健全机制,避免在办案中引发新的上访案件。该院司法警察参与到办案全过程,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担负起应承担的全部责任。在办理自侦案件、重大刑事案件诉讼过程中保护办案检察官的人身安全;在刑事诉讼中要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不发生意外,防止案件当事人自杀、自残、逃跑的事件发生,构建检察官、司法警察在办案中内部监督机制,有效防止办案中因违法违纪问题和不规范的执法行为而引发新的上访案件。

(二)转变履职思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强化组织意识。把司法警察当做一支准军事化队伍,始终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一根本要求,树立良好的形象。在组织纪律观念上,要求当模范作表率;在具体行动上,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院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培养过硬的作风上,树立良好的行为形象、执法形象、职业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打造队伍军事化,管理制度化,执法规范化的司法警察队伍。

二是强化规范意识。加强司法警察规范化执法教育,强化司法警察严格执法、规范自律的意识,严格规范用警,从申请出警、派警、用警反馈等各个环节规范司法警察执行警务的各种行为,并以审批表、执行职务派警令、反馈意见表等表格为载体记载用警的全部流程;针对现场保护、执行传唤、拘传、参与搜查、协助执行拘留、逮捕、提押、押解、看管、送达、值班、处理突发性事件预案等司法警察具体执行职务行为作出细则规定。

三是强化素质意识。围绕当前检察工作重点,强化警务保障工作在抓好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中的配合和服务意识;强化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活动中的法治意识,在执行警务保障任务时,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坚持依法执法;练就良好的体能素质和优秀的心理素质,增强在执行采取强制措施工作中的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制定确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演练,不断在演练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遇有突发事件,沉着应对,有效处置。

(三)强化自身建设,保证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打牢警务保障的基础。认真学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是只把工作精力放在具体事务性工作上,时刻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着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队伍向心力、凝聚力。加强对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坚持“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道德标准,建立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司法警察队伍。

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升警务保障能力。按照中政委、高检院作出的各项廉政、勤政规定,严格要求,不断增强防腐拒变能力,树立公正执法的意识。制定司法警察内务管理规定,把司法警察的着装佩戴、警容风纪、出勤、请假等作为执行纪律的大事来抓,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树立形象,文明执法、文明办案。制订以岗位技能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考察、考核制度,进行法律知识、检察业务和队列、擒敌拳、提押、实弹射击等多种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训练,使其成为一熟、两懂、三会的合格警务人员。此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司法警察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以进一步保障司法警察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是加强司法警察规范化管理,发挥警务保障作用。根据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具体业务具体确定到位、到人,符合“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作配合”的要求,形成“谁的职责谁履行、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问题追究谁”的工作格局。建立司法警察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在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职责的基础上,对司法警察工作进行细化、量化,确定司法警察工作各项内容的分值,通过比较总分的高低反映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水平,并对司法警察人员实行“绩效挂钩”,以实绩评先、用实绩选人,增加司法警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效发挥警务保障的作用。

三、加强基层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

在充分认识司法警察工作特点的基础上,从日常养成抓起,切实加强法警队的内部管理;从点滴做起,务实地抓好法警队的建设,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充实、完善,立足现实,以崭新的思维方式认真履行职责,创建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技能过硬的司法警察队伍,使司法警察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在新的历史时期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准确定位,强力推进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

要始终坚持以服务检察工作全局为中心,高标准严要求,高起点定位,全力推进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是坚持高定位,增强思想认识。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检察机关依法、规范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要深刻领会各级领导关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以及关于依法用好用活司法警察这支队伍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着眼于整体提高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水平,不断深化对加强司法警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基层院的领导班子要带头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自觉从检察机关整体行使检察权的大思路中准确把握司法警察工作。

二是坚持高效率,优化机构设置。近年来,由于一些基层院没有充分认识最高人民检察院明文规定的司法警察要实行单列设置和归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司法警察队伍管理處于被动状态,削弱了基层院司法警察大队与其他业务科室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解决领导层面对机构设置和统一编队管理的思想认识问题,是加强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首要条件,只有领导形成共识,高度重视,才能切实按照条例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真正把司法警察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才能不断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办案工作需要等问题,提高司法警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三是坚持高素质,完善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司法警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增强履职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不断加强警务训练规范化和业务学习制度化。紧密结合本院司法警察工作的实际搞好训练工作。做到集中训练和岗位训练相结合、普遍训练和重点训练相结合,教材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训练中推行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有效方式,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训练促提高。在提高司法警察业务水平、技能的同时,要加强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司法警察的素质,以适应检察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nlc202309032318

四是坚持高标准,强化装备保障。从着眼实战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需要,优先保障法警大队警务装备建设。除配齐办公用品外, 还需配备专用警械(具)柜、钢盔、高压电警棍、高压应急灯等专用警械具;优先保证法警大队警务用车等,为规范司法警察履职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

(二)认真履职,保障检察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基本职责,是为检察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因此,服务检察工作应作为司法警察执法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随着新时期检察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担负着为检察工作提供警务保障职责的司法警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警务保障工作的任务、原则、方法和范围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使得警务保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范围更广、质量更严。

一是树立服务意识,全面履行职责。要牢固树立“履职就是服务”的责任意识,自觉将司法警察工作融入检察办案之中,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了解用警需求,做到在履职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提升履职水平和质量。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保障办案安全。要始终把确保办案安全作为司法警察履行职责的工作重点,做到事前有预案,即办案前,先召集参与办案的司法警察,对个案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范措施,制订工作预案,明确各自在办案中的具体职责;事中有落实,即在讯问过程中,担负看管任务的司法警察按照看管工作细则的要求和预案的安排,认真执行各项安全办案措施,防止出现犯罪嫌疑人自杀、自残、脱逃、伤害等事件;事后有小结,即对安全办案情况,坚持每案一小结,总结经验教训,在进一步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再实践再总结,有效地保证正常的办案秩序。

(三)强化规范,不断提升司法警察履职水平

要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暫行条例》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开展警务工作实践,执行《司法警察工作流程》、《办案工作区管理规定》、《司法警察执行看管任务规定》、《保障办案安全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突出以确保办案安全为目标,以办案工作区为平台,以有序、协调、量化为运行原则,使法警工作既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司法警察的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必须按照军事化的要求从严管理。因此,要把“严”字贯穿于规范管理的全过程,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一是体现在严格管理上。不但要高标准制订各项工作制度,而且还要严格要求,保障警务活动行之有规。无论是完成重大任务,还是平时的日常工作,都必须做到严格执行规范,按工作流程依法履行职责。

二是体现在严肃纪律上。纪律是无情的高压线,任何人不得违反,努力培养司法警察“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职业道德和执法为民的思想,促进司法警察养成严守纪律、公正执法的作风。

三是体现在严于律己上。分管检察长和法警大队长不但要敢抓敢管,敢于批评和纠正不遵守工作制度的行为,而且要严于律己,发挥表率作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大家共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四)创新机制,展现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成效

工作实际中,要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全面履行职责上,用履行职责的水平检验队伍建设的成效。要善于总结司法警察队伍建设的经验,要把弘扬司法警察精神作为队伍建设的主线,让拼搏、奉献成为每个司法警察的自觉行动。要把整体作战,保证办案安全作为抓好业务工作的基本手段,要把司法警察警务机制改革创新作为规范化建设创新发展的根基,进一步科学配置警力资源,进一步强化训练演练,进一步提高果断出击、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实战效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检验推动警务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为做好各项检察工作提供坚强的队伍保证。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11月24日,湖南郴州私营企业主彭北京在网上发布《决斗书》,要求与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晓龙及该院执行局局长郑建华进行决斗。彭在《决斗书》和《我为何要与法官决斗》的文章中称,1999年,他在一起股权转让纠纷民事诉讼案中,被郴州市中级法院违法判决和违法执行,致其损失数千万元。虽经连续8年的申诉、控告和依法维权,终未有结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选择向法官要求“决斗”,“以原始丛林法则决一生死”。“决斗门事件”随后被各大网站和媒体转载,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彭北京向法官提出的决斗,在表面上看对司法制度和司法权威的挑战,而在实质上是对司法腐败的最后抗争。这是司法公信力弱化、司法权威丧失的一个信号。不容回避,当前司法困境的现实表现之一,就是法院的权威、公信力较低。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曾指出:“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近来出现的杀法官、泼硫酸等恶性事件,网上相应出现一些负面舆论,都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司法出现的问题,以及民众对司法不信任的根本原因,当前主要集中体现于“三不”问题,即司法不公、司法不廉与司法不力。司法不公、司法

不廉与司法不力严重腐蚀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导致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危机,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二、目前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人民法院而言,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制环境密不可分。

(一制度架构因素

1.社会转型期需调处大量矛盾纠纷,司法资源却很有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多元化,人民群众诉求多样化,对司法的期待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对司法功能更加认同,对司法公正更加关注,对司法效率更加期盼,对司法过程更加重

视。然而,由于法治体制尚未建立,社会资源配置及矛盾解决,仍是党政主导。司法的资源,包括其权威、独立性及资源配置调整的能力十分有限,对一些敏感案件的处理常感力不从心。

2.社会逻辑与司法自身逻辑的冲突因素。司法,是对冲突的事实及诉求进行判断和处断,司法的中立性、被动性、亲历性,司法官的独立性以及相生伴随的德性和才能,是司法的逻辑。但在中央几圈统揽型体制之下,以“上令下从”为特征的行政逻辑,才是各种权力运作中共同的根本行为逻辑。在此之下,司法作为社会整体管治体制的一部分,其内部独立自治的程度十分有限,它的中立性与被动性也受到一

定限制。在外部,为配合中心工作,司法需要采取某种比较主动的姿态,如最近网上炒作的湖南某一法院下农村帮助农忙被炒作为不务正业,对法院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内部,法官办事员化,上命下从的行政原则渗透于司法,影响法官独立裁判。

(二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长期的人治传统,在诉讼文化中存在深深的“清官”情结,当事人自身对诉讼程序规定往往予以漠视,寄希望于清廉的法官或者说上级部门来解决自己的纠纷。由于不是期望于法律而是希望执法的法官或者说其他的手握有权力的人来解决纠纷,造成对法律与法官的不信任,这种对法律与法官的不信任的后果就是当事人在诉讼时对诉讼本身所抱有的期待结果与法院处理的结果

相悖时,则认为是“人”的原因,从而走上法定诉讼程序以外的信访之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发生了纠纷,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而是找有权力的人干预或亲自用非法手段“摆平”对方。即使进入诉讼程序,也是先托关系,找熟人,不相信司法机关会公正地处理案件,相信通过权力的干预会使案件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官司败诉后,若感到不公平,便走上访之路,四处告状,希望能找到“大官”为自己申冤,近几年,涉诉信访案件不断上升就是一个例

证。这说明官本位思想、权大于法的思想在一些人的心目中

根深蒂固,而通过权力干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现实,更加深了人们对司法的不信任感,影响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三法院内部系统制度设置不合理因素

1、法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对提升法院公信力的影响。现实中,因绩效考核产生了部分法院或法官不能判、不敢判,不愿判之怪现象,对司法权威及司法公信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一,有的法院过分追求调解率,在调判关系的把握上有偏差,出现了几个突出问题:如诉前调解周期过长,不予立案,造成当事人投诉信访;只调不判,甚至追求“零判决”,损害法制原则,降低法院权威;无原则的调解,忽略司法公正,损害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弄虚作假,人为制造调解率,败坏法院作风。

其二,有的法院过分看重上诉率、息诉服判率而采用不合理手段打压上诉或采用非正常手段到上级法院协调案件或采用向上级法院案件请示办法以减少发改几率。上级法院设置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使基层法院产生上述“逆向反应”。绩效考核部分指标设置不科学,损害了上下级法院的审级监督制度,剥夺了当事人的部分诉讼权益,不利于法院公信力的提升。

2、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遴选法官的影响。上级法院加大对下级优秀法官的遴选力度无疑具有积极影响,但不可否

认的是在各项制度配套不完整的情况下,上级法院的遴选结果会导致基层法院精英法官的严重流失,会造成法官断层现象。基层法院精英法官的流失及断层,无疑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中会加剧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法官会疲于应付,无暇顾及审判质量,无法保障案件裁判质量,造成提升公信力内生动力不足。

3、资源配置不合理因素。法院系统内部存在“倒金字塔”问题。即越是层级高的法院或部门,其人、财、物保障充分,优秀人才自下而上聚集,同时上级法院拥有的政治资源相对丰富,但基层法院的人力资源、经费保障存在不足,无力应对当前的司法问题。还有,基层法院内部的人事安排也存在“倒金字塔”现象,即一线办案人员与

非办案人员比例不合理,资源配置倒挂。以铜山法院为例,目前在编干警有150余人,一线办案干警(从事审理、执行法官40余人。在案多人少办案压力大的情况下,审判人员配置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办案人员心里不平衡、缺少职业认同感、办案不积极不认真,有的法官甚至表示做法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办案,这显然不利于提升法院公信力。

4、职业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法官等级津贴标准较低,一级10元,而且退休后法官等级津贴取消,公安局的警衔工资退休后仍享受,从这个方面也说明法官职业保障不完备。

(四法官素质—影响司法公信力的主体因素

目前,法官的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法官的要求仍有差距,一些法官作风不正,形象不佳,影响公信力。突出表现为:

1、极少数法官仍然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金钱案的现象,法官的违法犯罪甚至判刑,对司法威信破坏大。

2、有些法官办事拖拉,案件在手,久拖不审、久拖不执,当事人反映强烈。

3、有些法官接待当事人态度较差,方式、方法简单,用语不文明,直接影响法官形象。

4、有些法官责任心不强,缺乏细致耐心的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有时一判了事,不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

5、法官庭审中的一些言行不规范,给人感觉不公正,容易引起当事人的猜疑。

6、法官的业余活动不检点,出入公共娱乐场所、游山玩水等直接影响法官形象、法院形象,直至法院公信力。

7、部分法官专业技能不高,裁判案件存在差错。

(五“裁判不公”与“司法腐败”的社会舆论气候和新闻媒体的不规范宣传炒作因素

当事人置身于案件之中,与裁判结果有着切身利害关系。一般都自恃有理,贪急求快。一旦赢不了官司,便盲目认为法官偏袒对方,对法官不相信。有的败诉后又存在投机心理,错误认为只有把事情闹大,才会有人重视,才会有结果,于是四处反映,通过上网炒作,向法院施加压力。尤其在基层,当事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程

序、证据、时效观念,只注重自身的感受。有的当事人不管对方有无履行能力,只要不履行,便认为法院工作不力,执行力度不够,把诉讼风险、执行风险全部转嫁给法院。当事人的错误看法和认识,再加之媒体的不正当炒作,导致法院公信力下降。

三、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途径和措施---以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为中心

培根言:“公正根植于信赖”。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围绕如何取得人民群众的信服、信任与信赖。司法只有取得人民的信赖,才能让人民感到公正,司法公正才能取得司法公信,司法具有公信力才具有司法权威,司法具有权威才能更加高效的化解社会矛盾。所以,取得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的信赖,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把提升法官的职业伦理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继续推进法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法官的道德和职业伦理建设(而不是教育。德行是一个合格法官的根本要素,也是司法公信力的根本。如陈燕萍的启示。其用语言、行为及思想,展示了其正直、善良的人格品性。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坚守法官职业操守,始终将人作为处理法律关系的着力点,用情、理、法诠释司法的人文主义,让人民群众感知司法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使人民群众自觉服从司法裁判,树立了司

法权威,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二、加快司法改革步伐,创建新型的法官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体制改革是重要途径。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诉讼制度、审判方式、法院管理改革以及司法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独立是重要因素。本文主张的独立是司法权的行使过程完全自主,不受内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系统的其他部分的干扰。

改进法官保障机制,以维护法官队伍的稳定,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一是要创建新型的法官制度。培养法官的独立的人格,必须从制度上提供外在的条件。例如要建立法官选任制度,完善法官遴选制度。增加基层法院法官编制,规定中级法院以上

新任法官须有基层任职经验;二是健全法官的保障制度,提高法官等级津贴标准。现行的津贴标准太低,一级十元钱,无法彰显法官资历的价值。建议法官等级同退休工资标准挂钩,提升法官的尊荣感。另,建议取消法院按照行政级别定职定岗的制度安排,应按法官等级来确定法官的薪酬、福利。三是强化法官职业培训。完善并改进下级法院到上级法院挂职锻炼学习的工作机制,建议设立法官学习进修学分制度,学分记入法官档案,同晋级晋职挂钩,以激励法官不断自我完善,提升法官职业素养。

(三、树立正确的司法政绩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基层法院不能过分追求调撤率及上诉率。化解矛盾,调解很重要,但仍应当坚持调判结合,不能过分强调调解,否则容易走极端,破坏司法公信力。应加以注意,包括:1.充

分注意转型期社会的法治需求,通过裁判培养规则意识、构建法治社会。2.注意法院与行政机关保持必要的距离,运用司法裁判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注意区别地区状况、案件性质、法院层级,适当把握和调整调解与判决的关系。4.应当注意司法程序的正当性,完善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机制,维系和发展司法改革的成果。5.应当注意防止过分强调调解率而扭曲调解本身的性质,坚持调解的自愿原则、公正原则,同时不能否认司法调解中辩法析理的必要。

(四、建立健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应尽积极推进制定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规定指导性案例的编选标准、编选程序、发布方式、指导规则等,以统一法律适用,避免“同案异判”,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提高法官素质,提升司法权威。二是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第一,二审法院应注意发回和改判的均衡。有些案件二审法院已查清案件事实,但由于各种因素,将案件简单发回,浪费司法资源,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引发当事人的不满。第二,尊重基层法院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上级法院尽量不以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当的原因将案件发回或改判,以维护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总之,应将最高法院制定的《关于规范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

(五、完善运行机制,增进公众信任。一是建立信息公

开机制。包括:审判执行案件流程网络公开、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完善法院开放日活动等。二是要擦亮司法服务便民“窗口”,规范立案服务大厅,优化诉讼环境,方便群众诉讼。三是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坚持“有诉必理”“有访必接”的原则,切实推行对困难群众予以司法救助的制度,对追索抚养费、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金、劳动报酬且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以及农民工、下岗职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积极采取缓、减、免交诉讼费的措施,努力让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四是要悉心接待群众来访。对当事人做到“真心、热心、诚心、耐心”,做到文明接待,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的处理能力,努力让群众诉求有门。五是要建立与新闻媒体沟通机制,畅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渠道。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众获取信息和反映意见的主要途径,法院在与社会沟通互动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闻媒体的桥梁与媒介功能,正确引导媒体报道,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实现法院与媒体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取得社会公众对法院和生效裁判的认可度。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篇5

文网

司法局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调研报告2010-06-29 18:42:4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司法局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调研报告司法局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调解工作调研报告(2)

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为我国宪法确认的法律制度,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

种群众自治活动。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发展大局的需要,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出新的贡献,这些都值得我们用新角度、新视野去审视。

近期,我们通过对**镇、**乡、**乡的人民调解工作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今后如何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我县共辖13个乡(镇),167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2329个村民小组。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208个,其中,村民调解委员会166个,乡(镇)街道调委会16个,企事业单位调解委员会12个,区域性行

业性调委员会14个,共有调解人员3357人。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健全,网络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及行政村。

(二)不断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几年来,县司法局多次组织乡(镇)司法员到市、县学习培训,乡(镇)司法所每年针对基层人民调解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对基层调解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乡(镇)司法所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换届工作,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确保人民调解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二、我县人民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重视不够。有的部门对这项工作不是不重视,而是重视不够,认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能不能发挥作用,取决于基层组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基层政府客观上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指导。

(二)人民调解基础建设落后。做

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家越来越重视,但我县是属国家级贫困县,我们这些不发达地区的人民调解工作与国家的规范化、制度化的人民调解工作在要求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多数村调解委员会无固定的调解场所、无牌子和印章、无规范文书、无标识,各村从制作调解文书到管理归档都五花八门。

(三)人民调解工作业务培训比较少,调解员队伍素质偏低,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工作,要求从事人民调解的同志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国家政策,还必须了解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并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近几年来,由于换届竞选等因素,各村民委员会的人员变动很大,许多村负责人民调解工作的都是新手,这些同志不具备必须的法律政策水平,不掌握必要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遇到疑难矛盾纠纷,往往无所适从。况且新时期人民内部矛

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调解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与调解工作业务素质,否则,调解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调解工作潜能难以充分发挥,所以,目前状况与新形势的要求相距甚远。

(四)经费保障不足,制约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由于县财政保障用于人民调解工作业务指导培训、表彰的经费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职能部门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按照国务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有关规定精神,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由村委会或居委会解决,同时村(居)调解人员可以得到补贴,但由于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如果财政不保障经费,把经费保障的责任落到村(居)委员会的身上,他们更是无力承担。经费的不保障,严重的影响了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几点

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加强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二)要切实加强人民调解业务的培训,提高调解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要制定统一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分批的对全县的调解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组织调解员学习人民调解工作经常适用的《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提高调解人员法律政策水平,增强调处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的能力。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抽出专项资金及时向基层调解组织制作印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调解文书,使人民调解工作逐步规范化、程序化。

(三)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能指导监

基层司法所工作总结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法律六进”工作安排,今年三月份利用综治宣传月,大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等法律。在6。26禁毒日开展“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法律进校园宣传活动;七月份六家子镇“激情广场

大舞台”落成庆典我们出动法制宣传车两台次,制作宣传条幅3条,张贴宣传标语5处,设立宣传咨询点1个在中心法制宣传现场接受前来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各种法律读本500余册,法制宣传单3000余份,此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也使该镇的法制宣传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六家子镇的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法治氛围。

(二)人民调解工作

我镇共有调解委员会25个,共有调解人员75人。今年,我所共接到纠纷调解申请20起,受理20起,成功调解20起,其中土地纠纷6起,林木纠纷5起,其他纠纷9起。

(三)安置帮教工作

辖区内现有17名刑解人员,今年新增2名,都进行定期走访,对每一位帮教对象都做了帮教记录,每两个月对安置帮教对象进行跟踪了解情况,全面掌握帮教人员的工作、生活、思想动态,做到对每一位刑释解教人员“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关心”,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重新踏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成为一名踏实能干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社区矫正工作

我镇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人。坚持对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基础性台账和日常监管台帐。同时注意在工作中进行管理创新,保证工作成效,在十八大召开前和“两节”期间要求矫正对象签订保证书,此项工作列为全市的典范。

(五)平安创建及综治工作

创建平安地区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是依法治镇、依法治村,以期达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今年,我们在创建活动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成立了以纪检书记为组长,各村支部书记和各单位第一责任人为成员 的领导小组,形成了上有人管、下有人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二是积极动员、明确目标、认真规划。今年一开始,要求各村、各有关单位上报工作规划,依“双目标责任状”具体细化并落实到实处。三是强化教育、抓好普及、提高素质。我们从机关干部到村两委成员、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有针对的举办培训和法律讲座,充分利用综治宣传月、农牧民商贸集会等进行宣传,使广大干部和村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村民的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意识大大提高。今年的普法对象是公务员为此特举办全镇机关单位人员法制培训班两次。

(六)、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

今年我们确定了小南京洼村、西三道洼村,东三道洼、杏树洼村、吉利洼村、依河村、二道洼村、东庙嘎查、九家子村九个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做了相关软件档案和硬件设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法律援助工作

今年法律援助工作共完成10起,特别是对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做到应援进援。

浅谈基层司法所发展现状 篇7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 现代意义上的恢复性司法实践逐渐生长和充实起来, 作为一种替代性的犯罪处理手段成为传统刑事司法体制的补充, 并在广泛的地域范围内飞速发展。

在我国, 至少是部分出于“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同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吻合, 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和实践更是得到了强烈的关注。而这些关注目前又主要集中在对宏观价值和制度设计这一层次, 尚缺乏细微和实质性的考察与探索。而有些地方、有些机构也受这一理念的指导和鼓舞, 将其作为一个可欲的目标, 从各个方向进行了探索。但是对于恢复性司法这一概念在中国刑事司法实践这幅宏大场景中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发挥作用, 仍缺乏一个明确的描述。

“理论总是灰色的, 而生命之树常青”。也许恢复性司法这颗种子早已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生根发芽, 甚或已枝繁叶茂;或者它改头换面, 不叫这个名字;又或者它此刻尚无根基, 只是未出地表的涓涓溪流, 但是静水流深, 终能有一日百川汇海, 波澜壮阔。

由于制度的惯性或者说“路径依赖”, 恢复性司法的提法在处理轻罪案件这一领域大行其道, 而在重罪领域则呼声不高。 (2) 循此思路, 则若要考察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刑事司法现实中生存状况, 首选地段便是基层法院这一轻罪案件的集散地。文章正是试图通过对基层刑事司法实践这一生态环境的把握和提炼, 从微观和实践的进路对“恢复性司法”在基层刑事司法中的生存状况做初步的描述。

二、轻罪处理中的恢复性因素及其效果

刑法理论中有轻罪、重罪之别。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规定根据类型或刑期确定的轻罪、重罪分野, 但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轻罪重罪之分, 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轻罪案件一般是指犯罪情节较轻、后果不是很严重的案件, 形式上的标准就是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此类案件高发、常见, 是基层法院刑事审判业务要处理的重头戏。其特点是: (1) 数量大, 审限短, 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 是基层法院案件压力的主要来源; (2) 犯罪人人身危险性未必大, 短期监禁刑的弊端最为明显的体现; (3) 案情简单, 但是涉及到的社会关系相对复杂, 如果处理不当, 容易掩盖真正的矛盾, 甚至引发、激化新的矛盾。 (4) 这些案件的处理是人民群众感受司法的最直观、最切身的体验机会, 如果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公众对司法体制的信任感。

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轻罪案件, 一般检察院提起公诉之时, 都会建议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部分案件也会由法院受理后主动适用。 (3) 现实中, 出于效率的考虑, 往往在正式开始法庭审理之前就询问被告人 (及被害人) 的意思。被告人只要承认了有罪 (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 ,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直接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了。

在无数次应用传统、正式的程序“格式化”的处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 通过非正式开庭 (一般是各种名义的调解阶段, 包括庭前和庭后) 手段的应用, 实践者发展出了一系列具有恢复性特征的松散规则。从目前的观察来看, 这一过程可能以一些体现独特精神的零散制度, 或尚未形成制度的更为不规范的做法, 甚至包括所谓的“潜规则” (不含贬义) 为载体, (4)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条影响案件处理效果的新的路径, 从而提供给被害人和犯罪人一个接近和影响案件结果的机会。这一由法院、被害人以及被告人同时包括双方一切可动用的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情感资源 (主要来源于双方家属的卷入) 共同参与的恢复性过程, 在实践中一般都能产生如下的积极成果:

第一, 恢复性因素的适用使犯罪人承担责任的意识增强。

通过恢复性的调解达成的协议能够比判决获得更好的履行率, 其原因不仅在于犯罪人获得了如果认罪并弥补了被害人的损失就可能获得减轻刑期的“奖励”的刺激, 还包括通过家庭的卷入获得了更多的经济资源可以用于赔偿, 但也许最富于长远意义的是:通过直面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能够使得犯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 从而使其认识到承担赔偿义务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 同时更是对被害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进行弥补。

传统司法体制下法庭中的言语表达都经过法律修辞的完美包装。但是在恢复性因素的主导下, 直面未经包装的损害看起来冲击力就要大得多。 (5) 这对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心理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情感的全面参与有助于使被告人理解其行为后果, 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以实际行动来赔偿损失。也许, 让一个人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无助于改变其道德观念或处事方式, 但是给他们一个参与和思考的机会却总是可能有好处的。实践中, 法官亦乐于站在中立的立场上, 用通俗的语言和主流道德观念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使得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通过直面与交流, 赔偿与谅解, 将原来的“加害———被害”关系起码恢复到冲突平息、和平共处的关系, 而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原来的社会关系。

第二, 犯罪人根据自身的意愿主动地介入修复性程序中, 同法庭直接判决相比, 有着更高的达成谅解协议的可能性以及更高的义务履行效率。

因为和解协议必然考虑被告人的实际赔偿能力, 在法官的主持和监督下相互讨价还价的过程也许会导致赔偿的数额会低于法院可能依法判决的数额 (但是也不尽然) , 但是却能增加其实际履行率却是必须承认的现实。经济赔偿固然不能抹杀犯罪行为的存在, 损害也无法完全用金钱进行衡量, 但是充分的赔偿可以减轻痛苦, 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被害者所遭受的痛苦和损失。

第三, 恢复性因素的适用在较高的水平上同非监禁刑罚措施的适用联系在一起,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6) 从而使得犯罪人能够尽快摆脱“标签”, 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人”。

当然, 在现实中比较多见的缓刑的适用也招致了对犯罪的处理过于轻缓、对犯罪的打击失之于软弱的怀疑和指责。但是,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 刑罚只有在各方 (包括被告人、被害人和社会) 都接受的情况下, 产生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同时也是最有效的。

第四, 恢复性因素的适用使得以被害人视角对刑事实体法和诉讼法进行重新诠释变得可能。

现行法律规定的刑事赔偿范围有限, 被告人实际赔偿能力和意愿有限, 国家及社会缺乏相关的补偿和救助措施,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被害人实际要求和获得赔偿的途径和能力, 导致了被害人经常是“流血又流泪”。既难以从对方处获得赔偿, 又难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补偿和救助, 从而长期处于被害的阴影之中。而恢复性因素适用的初衷就是要改变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体制中的边缘地位, 就是在现有条件下, 充分满足被害人经济、感情方面的需要。在恢复性因素的适用过程中, 被害人除了得到经济形式的赔偿外, 还被赋予了部分决定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权利。法庭对被告人的处理会将被害人的意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是传统刑事司法体制所无法给予的。

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 被害人都不应该是刑事司法程序漠视和压制的对象。被害人 (无论其有过错与否) 都同时具有获得实质正义和不被司法程序再次伤害的权利。被害人总是抱有案件得到公正审理,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受到谴责的希望和期待。而参与具有恢复性质的司法程序能够使其更有把握实现其所期待的正义, 并且能够实现在传统司法程序中所不能给予的其他利益。

上述是从具体案件处理, 亦即微观的角度而言。而从宏观上、理念上, 恢复性因素更加富有意义的影响在于:

第一, 恢复性因素的适用使对犯罪本质的认识发生转变。

恢复性因素的介入给传统的犯罪概念增添了新的内涵。传统的刑法理念认为, 犯罪是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 (7) 因此, 原本是个人对个人的侵害, 就被转变为个体同国家之间的冲突。国家——犯罪人成为直接对立的矛盾双方, 成为诠释罪刑关系的着力点。而被害人的身影则从幕前隐去, 他也成为国家通过暴力工具向犯罪人“讨还公道”这架战车上被拖曳前行的被动者。

而根据以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为己任的现代刑法理念, 犯罪不仅是违反了国家秩序, 触犯了国家法律, 同时更是对被害者造成了伤害。被害人成为关注的中心, 而国家则退居幕后。

第二, 恢复性因素中隐含的“参与性”、“处分性”成分对于公民品质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尽管刑事司法权力运作不可避免的是压制性的, 但是在具有恢复性的程序中, 合作和同意对程序结果有效的产生及实现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并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传统体制所不承认、或不能充分给予的利益。多年以来, 随着法律职业越来越变得专业化, 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越来越强调将对犯罪的控制能力从社区、从普通群众中分离出来,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犯罪控制方面是存在局限的。控制犯罪并非孤立于其他社会生活之外的一个东西, 也许犯罪只有在创造一个更具有社会责任和社会关怀的大背景之下, 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而被告人和被害人在恢复性程序中对自身权益的“处分性”并承受其带来的利益和不利益, 体现了契约观念的张扬, 如果能妥善地解决好在此特定场域中的违约救济的保障, 那么, 刑事司法就具备了诚实正直的品格, 从而激发起公民的信任, 并培养起对整个司法体制的忠诚, 这对于提升公民品质的确具有非凡的意义。

第三, 恢复性因素与当前政府目标相容和相互促进。

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真正的善治之道。当前, 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执政目标, 这就要求通过各种方法, 当然包括法律手段, 对社会矛盾进行化解和疏通, 由此获得社会的长治久安。司法成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社会矛盾的化解剂。从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层面观察, 司法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 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那么, 恢复性因素所具有的亲和性, 强调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 着眼于对被害人地位的改善, 重视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平衡的特点正是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吻合。

“和谐社会”的蓝图体现了一种“参与制民主”的概念。人民终于获得了参与到影响其生活的决策过程中来了。在该蓝图中, 鼓励社区参与, 强调社区支持的理念,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念, 健全社会自治组织的理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达, 这些与恢复性司法“犯罪是社区问题, 解决犯罪问题是社区成员的共同责任, 也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取向是颇为相容的。通过恢复性程序使社区成员 (不论是地理意义上的还是关系意义上的) 参与到对犯罪的处理过程之中来, 参考形成共识的正义观念和公平标准来共同发表意见, 形成最终的处理决定, 从而有助于发展其处理公共事务的技巧和能力以及责任感。“最好的犯罪控制方案是社区的成员就是最主要的控制者, 通过他们的主动参与对犯罪人形成一种耻辱感, 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共同的参与使犯罪人重新融入社区成为一个遵守法律的公民。低犯罪率的社会不是一个‘人人自扫门前雪’的社会, 而是一个气氛宽容的、同时对反常行为有明确限制的社会, ……如果对犯罪问题的处理没有社区的介入, 那么法治将会蜕变成为一系列专制的、费力不讨好的正规制裁程序。” (8)

由此看来, 恢复性司法可能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制度或实践, 而是反映了一种深层次的如何看待犯罪和对犯罪做出反应的观念。它是对日益严重的业已成为社会问题的犯罪态势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实现刑事司法体制下的正义而对之进行的补充与改造。在这个过程中, 被害人获得了更好的保护。被害人满意程度的提高也许比犯罪率的下降更有长期和实质性的意义。因为他们对司法体制的信心增强了, 而公众对司法体制的信心无疑是保持社会秩序的关键。

三、恢复性因素可能存在的缺陷

通过上文对基层刑事司法实践中恢复性因素的现状考察, 总的来说, 恢复性因素的适用总体上来说还是分散的,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无法独立于现行的刑事司法制度而另立门户。因为当冲突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时, 纠纷的处理还要依赖于传统刑事司法程序, 这一点就证明其毕竟对传统司法体制具有依赖性。可见, 正规的刑事司法系统的运行对于恢复性因素的充分发挥作用起着不可或缺的制度性支撑的作用。也许, 正是刑罚使得恢复性因素的存在变得可能。除了对传统司法体制的依附性之外, 我们还注意到恢复性因素的适用存在如下的风险:

第一, 恢复性因素与正当程序的冲突。恢复性因素无法解决被告人确认的问题以及对证明标准、证据规则的架空。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不仅要有检察院的建议, 并且要征得被告人及辩护人的同意。但是, 由于我国实行的国家追诉主义和强制起诉制度, 案件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就会按部就班地前进。在到达法院之前, 由其职业利益所决定的, 控方对矛盾处理和吸纳的能力及意愿都相对较弱。 (9) 因此, 即使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存在相互和解的真诚愿望的案件, 也没有制度性的渠道加以分流。 (10) 而对于想改善自身处境的当事人来说, 法院从任何意义上都是他所能抓住的最后一个机会。显然, 选择做无罪辩护同认罪之间明显有着不同的程序利益, 后者更有效率, 对于那些一般从立案侦查开始就被羁押、失去人身自由的被告人来说, 为了尽快摆脱讼累而放弃实体权利并非不可能, 而认罪并同意适用简易程序无疑为此提供了程序上的出口。

不可否认, 自愿认罪并同意适用简易程序这一选择存在一种互惠合作的精神, 而控辩审三方都从中获得了各自的利益:被告在冗长的刑事司法程序中终于可以看到获释的希望, 尽管背负着“有罪”的标签;基层法院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工作量过大带来的结案压力; (11) 而检察院则避免了被告获得无罪判决的败诉风险。

不言而喻, 这实际上是一种法律允许的有罪推定, 即未经法院实质审查的过程, 而以被告在程序上自动认罪为合作的前提, 最终使得控辩审三方或四方 (有的时候还要包括被害人, ) 都获得一定利益。现实中, 出于效率的考虑, 往往在正式开始法庭审理之前就询问被告人 (及被害人) 的意思。被告人只要承认了有罪 (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 ,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直接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控、审、被告人及被害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尽管经过了刑事司法程序的过滤, 仍然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当事人之间地位的平等性和作出选择的自愿性。

另外, 在恢复性性质的接触中, 被告人有可能披露一些能够用于支持对其指控的信息, 被害人也有可能披露一些能减轻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信息。如果双方最终没有达成协议, 那么这些信息如何处理也尚未有现实可行的证据规则来予以规范。这些问题都是实践中经常出现而无任何现实的规范来约束的。

第二, 如果被告人和被害人的选择权无法得到切实的保护, 恢复性手段会被滥用。

不能否认, 存在无罪的被告人通过进行有罪答辩以尽快摆脱司法过程带来的不便, 甚至可能被迫接受一个不合理的惩罚这样的可能性, 这会造成对构成刑事司法体制基础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侵蚀。犯罪人也许只看见可能从轻、减轻处罚的奖励, 而放弃了寻求法律建议的机会, 放弃了对指控进行合法辩护的机会。这种可能性在实践中不管是高还是低, 都要求我们对这一特定环境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定一定的保障措施。在社会能够接受和承担的范围内, 被告人应当享有接受法律建议的机会, 这也许能够更有效地为其参与到恢复性的司法过程中并做出自愿的决定。

这样的困境不是唯独被告要面临的, 还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 在某些具体案件中, 被害人会面临必须原谅和接受被告人, 否则会被视为没有爱心和不够宽容, 这样的压力并非是不现实的。如果法庭据此得出对被害人形象的负面评价, 那对被害人就非常不利了。

所以, 无论是对被告人还是被害人来讲, 关键在于选择是否参与的自由。只有在自愿参与的情况下, 他们才会感觉到自己对结果的产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 恢复性因素的适用具有选择性和歧视性 (或差别对待性) 。

对基层法院来讲, 一旦案子有些分量, 即被告人和被害人有一方不是“平头百姓”, 这些变量就变成了现实的确定因素, 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因素就会纷纷登场, 进行角力。如何在恢复性因素的适用过程中防止权力的滥用仍然是个不可回避、值得付出进一步研究努力的问题。

四、恢复性因素的发展前景展望

正是出于对传统司法体制限制的切身感触, 实践者在自身的日常工作中综合考量犯罪事实、被害人的需要、社会的变迁和接受程度等因素, 从而形成了“什么是冲突各方需要的”、“什么是最有效”的感性做法和理性总结。事实上, 这些做法不是出于任何僵化的学术理论, 而是源于现实的需要和基层的经验, 是与“什么是最有效的”这样的实践理念相容的, 尽管“有效”本身也包含有不尽相同的价值追求。由于实践者的个人偏好和风格不同, 对于具体的操作也许无法总结出一个固定的方案或模式, 但是众多的做法有可能分享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些规则谋求在高效率的前提下, 尽量寻求裁判结果的社会满意度, 从而使得法律话语同政治话语合拍, 从而获得制度的合法性。

从恢复性因素灵活和包容的本质考虑, 将恢复性因素仅适用于轻罪案件的处理这样一种思维, 不得不说其只有“政治正确”的冲动, 而无理性思维的逻辑。不同的利益群体 (包括学界和实务界) 不约而同地表达出这样的明显倾向:即认为对于严重犯罪或者具有累犯等法定量刑情节的案件不适合通过具有恢复性的司法程序处理, 从而给恢复性因素的适用人为的划定界限。也许是出于对司法权力扩大的疑虑, 但是这些人从未提供任何的可靠根据。笔者认为, 所谓风险越大, 收益也越大。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恢复性因素在严重的刑事案件中不能获得应用和成功。毕竟, 恢复性因素还处于试验和探索的阶段, 因此目前它们更多地适用于性质不严重的轻罪案件。但是在技巧成熟和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恢复性因素在重罪案件中的适用, 其成功与否, 完全取决于个案中的现实状况, 比如参与者的情绪、态度、经济资源和社会接受度, 这也是同恢复性因素的灵活性的特点相一致的。

最后, 不可不提及的重要一点是:建立公正、完善的恢复性司法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对公民的个人权利 (尤其是人身权利, 包括轻微的人身权利) 予以严密充分的保护。在当代的商品社会中, 对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道德观念如果没有充分的刑法保护, 那么公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就要直接暴露在犯罪的侵害之下而难以为继。所以, 为社会提供充分细密的保护是国家和政府承担的责任。

长远来看, 真正能对犯罪进行控制的希望在于加强社区的控制能力, 这要求国家对犯罪进行理性的回应。控制犯罪的能力是一个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 而对犯罪行为的反应是理性的还是盲目的, 也同样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也同时反映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社会共同体对自身安全与价值的确信程度。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剧烈的转型的背景下, 我们还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和承诺, 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视, 也透露出自信的心态。

参考文献

基层检察机关如何规范司法行为 篇8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司法行为;规范

按照最高检统一部署,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司法行为,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进一步解决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迫切需要。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深入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必须切实把规范司法行为的要求落实到基层,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基层作为司法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和基石,推进规范司法行为与基层建设的深度融合。基层检察院处在法律监督的前沿阵地,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是检察工作的基础,其行为规范性的不仅体现了检察机关规范执法的总体水平,还直接关系到检察工作的社会公信度和群众公认度。基层检察院如何规范司法行为,笔者认为要在制度管理、信息化建设、自身监督等方面实现深刻转变,才能使检察机关形象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司法公正。

一、强化干警学习。提升队伍素质效能

人才强检,提高司法行为规范性的智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法律人才和网络信息技术人才进入西部基层检察机关,为西部基层检察机关提供司法行为规范性的智力支持。加大对在职人员过强化法律学习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的整体执法素质和水平,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指导相结合,学习教育和案例剖析相结合的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干警进行法律业务培训。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干警的执法需要和实践中遇见的问题,积极开展法律培训和专题辅导讲座,及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交流执法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提高学习效果。积极鼓励、支持干警参加各类法律知识培训,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资金支持,规范基层检察机关司法形象。仪表是一个人、一个集体外在形象的最直接展示。检察干警的着装,接待当事人或出庭时的言谈举止、目光表情都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传递着检察干警官的职业和职责,传递着对当事人诉求的重视与负责的职业态度。因此,应当明确规范检察干警的穿着、语言、动作、态度等司法礼仪,树立法官司法形象。但是由于西部基层检察机关资金短缺,无法及时的为检察干警配置服装,即使配置了服装也仅仅只有一套,不能满足日常工作更换需求,这些就需要加大对西部基层检察机关的资金支持。

“公生明、廉生威”,检察人员必须始终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让群众信服。要把干警不规范司法的行为记入干警执法档案,纳入其个人年度绩效考评。要加大不规范司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干警的不规范司法的行为要发现一起,约谈一起,处理一起。对有不规范司法行为记录者年终不得评先评优,对达到一定程度的要坚决调离执法岗位,对违法犯罪的要坚决依法处理,使干警不敢为。

二、强化法律监督。以监督树立检察威信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对检察机关办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侦查、审查起诉所形成的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接受调查和质证,法庭调查前所有的证据证明力都处于待定的状态;以审判为中心,还要求案件侦查终结、提起公诉必须统一到与审判相同的定罪量刑的证明标准上来,而不是习惯上认为的侦查终结、起诉、审判证明标准依次升高的错误认识。因此,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要求,对检察机关的证据审查方式、把握证据规格和证明的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检察办案人员不能沉于以往的“卷宗中心”,积极适应审判中心的新要求,将审查、收集、判断、固定证据作为检察业务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既注重审查“在卷”的案件证据,也注重审查其他“在案”证据,通過审查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当面提讯犯罪嫌疑人、询问关键证人等方式,加大对关键言词证据的固化,避免在后续环节被依法排除或不予认定。严格把握立案、批捕、起诉的条件,努力从源头上把牢案件质量关口,避免“带病案件”进入后续环节后难以处理。

随着司法改革任务的实施,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外部环境将越来越好。《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刑事、民事、行政监督的法律制度,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制度等等,这些要求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要转变以前重配合轻监督的观念,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一方面,从主观上强化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意识,排除畏难情绪,对诉讼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行为、错误裁判敢于监督,敢于碰硬。加大监督纠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有罪不究以及违法立案等问题的力度;依法追捕追诉漏罪漏犯,监督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问题;认真监督纠正量刑畸形化等裁判不公问题,特别要加大抗诉力度,以抗诉手段增强法律监督的权威性;注重监督纠正超期羁押、侵犯被监管人合法权益,注重审查羁押必要性等问题;有力监督纠正因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司法腐败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而导致错误裁判的民事行政案件;监督行政机关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依法查办司法和行政执法不公背后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保证执法、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另一方面,要善于监督,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在诉讼监督过程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法、理、情的关系,充分运用各种监督方式,采取事后监督与事前预防相结合,个案监督与综合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门培训和实践锻炼,切实提高干警主动发现问题、攻坚克难的能力。

三、坚持规范办案流程,构建信息化检务工作

构建信息化检务工作和监督平台,着力在办案全程动态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规范,将检察权行使的过程和方式公开化,加大对司法不规范问题的曝光力度,倒逼干警规范司法行为。

一是构建网上检务办事平台,方便当事人监督。构建网上检务大厅限期办理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受委托律师等对处于检察环节案件办理情况的预约、查询,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并限时答复。

二是构建检务公开平台,方便群众监督。构建互联网站、微信微博、电子触摸屏、LED显示屏等网络媒体平台,高效合理利用本地报纸、电台、电视台传统媒体公开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申请、申诉事项流程、时限和案件信息、法律文书等检务信息,引导群众监督检察干警的司法行为。

三是构建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动态监管平台,强化办案过程监督。充分发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功用,突出监督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是否依法合规,同步录音录像制度是否严格落实,律师执业权利是否依法保障,退回补充侦查等延长、重新计算办案期限规定是否随意滥用,法律监督职责是否怠于履行等办案重点环节。

上一篇:门面房产权转让协议下一篇:情人节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