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精选12篇)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 篇1
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近年来,基层司法所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地提高,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当前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与新形势下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实践看,尽管现在上级领导机关对基层司法所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是基层司法所目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职能过于繁多,人员偏少,完成任务难度大。各司法所要承担开展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普法和依法治理、法律援助、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还要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而司法所是一人做着多项工作,要扎实有效的落实以上职能,难度很大。
2、工作协调多,可操作性难。目前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与信访工作和人民调解工作互相交织,难以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分别要对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由于机构多头设置,具体分工不明确,给工作协调带来很大难度,降低了工作效能。
3、干部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待遇偏低,发展的渠道和空间小,影响了干部积极性。
影响司法所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作体制、运行机制相
对滞后等客观原因,也有自身发展跟不上形势需要等主观原因。
1、改革司法所管理体制,确保司法所工作人员独立行使职权。目前司法所受制于乡镇府管理,司法所工作人员任由乡政府支配,不能独立开展本职业务工作,直接影响了基层司法所的发展。
2、落实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加强司法工作人员培训。
建立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快人民调解员队伍、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队伍的专业化进程。建立科学的干部责任目标考评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干部培训、考核和调整力度,切实解决一部分年轻司法干警知识欠缺、热情不高、干劲不足,以及业务不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基层司法干警队伍整体优化,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打牢后勤保障基础。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财力、物力等面的大力支持,逐步改善了司法所办公条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司法所日常经费开支不断增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司法所的经费保障体系,保证司法所正常经费开支,确保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 篇2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近几年来, 少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财经法制观念不强、财务管理不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和预算执行不严等, 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擅自违规采购、违规开设银行帐户、设置帐外帐、“小金库”等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特别是少数基层单位内控制度薄弱, 存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犯罪隐患。因此, 加强财务管理, 严肃财经纪律, 从根本上防范和遏制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是推进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1) 记录不完整, 账实不符、反映不实。有的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直接列入经费支出而不记固定资产, 致使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相符。 (2) 增减变化不履行规定程序, 账务处理不规范。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人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 购人的固定资产质次价高, 采购人员从中获利。 (3) 缺乏定期盘点, 疏于日常管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长期不对账、不清点。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 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很普遍。
(二) 票据使用管理不规范。
突出表现是对“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 (1) 收受的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财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 只要有领导签字就给予办理, 根本没有起到事前的审核监督作用。 (2)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将政府非税收入开具往来结算票据收取, 规避监督;违规出借收费票据, 个别有收费资格的部门将收费票据私自转借给无收费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违规收取资金;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 从税务部门虚开发票报账套取专项资金。
(三) 现金管理失控。
(1) 坐支现金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有规费收人和经营收入的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照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将现金收入及时缴存银行.而是直接用于日常经费开支.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性收人的及时足额人库.也使得单位支出脱离了财政和开户银行的监督, 很容易出现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的情况。 (2) 现金支付过多、账面余额过大, 特别是在专项资金和购置维修项目中尤为突出。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执行, 大额现金支付的问题比较普遍,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方便.在可以使用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然大量的使用现金支付。 (3) 普遍存在白条顶库的现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理, 严禁自条顶库, 但事实上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白条顶库的现象。
(四)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无视国家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 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 突出表现:是将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直接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不足;用虚开发票的办法变相套取专项资金, 用于支付职工津贴、补贴及一些不合理开支;用不合规发票支付有关费用。
(五) 个别下属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素质较差, 无证上岗, 账簿设置不全, 会计核算不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会计法》的有关规定。
部分单位财务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低, 甚至根本没有财务知识, 账户设置不全、账薄使用不规范。有的单位没有总账, 从来没有进行过账账核对;有的单位没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 甚至会出现现金或银行存款是负数的情况;有的单位一本账多年度连续使用, 账簿在启用和交接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 造成有关人员责任不清, 互相推诿;有些财务人员不会使用“结余”和“结余分配”等科目, 记账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 挖补、涂抹、刮擦或者有的直接改报表而不更正账薄记录和凭证, 使得账薄记录根本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加强基层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是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各乡 (镇)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各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要求, 实行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财务人员及购置、使用部门负责人分级管理责任制, 严格新购置车辆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报批, 对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大宗办公用品采购一律要通过政府采购, 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采购, 加强对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的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 固定资产卡片, 做到账物相符, 杜绝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的问题, 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是加强收支票据的管理。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发票管理办法》和《关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的暂行规定》开具和取得发票, 严禁用不合规票据乱收费和虚构经营业务在税务部门开具发票, 套取财政资金;严禁行政事业单位用行政事业性收款收据对外收取费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收费票据的领购、发放、保管、核销等制度。
三是规范银行账户设置, 严格控制现金支出范围。各行政事业单位除财政部门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对专项资金设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外, 其他只保留一个基本账户, 对不符合规定或可开立可不开立的账户坚决撤销, 切实改变多头开户现状。同时, 要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范围使用现金, 特别对工程款及专项经费支出一律要通过银行转账或信 (电) 汇方式结算, 坚决杜绝用大额现金支付。
四是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分配办法, 严格按确定的项目使用专项资金, 确保专款专用, 发挥专项资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应有的作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退耕还林、粮食直补、农村低保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特别对实行报账制的项目资金, 要认真审核报账资料及支出票据, 防止项目实施单位巧立名目和利用虚假发票套取国家建设资金。
五是强化监督机制, 加大处罚力度。目前对财经领域的违规违纪行为普遍存在重处理, 轻整改, 重对单位的处理, 轻对责任人的处罚, 因此, 各监督单位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监督, 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加大对单位负责人和具体责任人的处理处罚力度, 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单位应配备政治和业务素质过得硬的财务人员, 至少确保持证上岗, 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逐步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桂云, 关于科学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调研报告, 《信息快报》, 2008年12月9日
[2]、高文东,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财经界学术》, 2007年12期
[3]、翁榕钦,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现状分析, 《时代经贸》, 2007年8月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 篇3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紧紧扎根于群众之中,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建工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新课题
1.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失去了号召力与凝聚力。少数支部一年到头没有组织召开一次党务工作会或党员民主生活会,党组织不主抓党务工作而管生产经营,根本没有担当起基层党组织应有的责任。二是党员的权力与义务被忽略。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八项权利与八项义务,而实际生活当中,由于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尽没尽到义务,无人评判,更无人知晓;至于党员的权力,大多是履行不到位或是根本没有履行。三是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在基层党组织中,党组织是党员和群众的主心骨和风向标,党组织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其战斗堡垒作用自然无法显现,党员没有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然混淆于群众当中。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2.1基层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在不断发展,广大职工的生活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对基层党员也有了新的要求。
首先,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党员必须认清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学习,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大脑。加强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和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其次,在思想认识层次上。需要摆正心态,提升境界,找准位置。深为基层党员,除了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普通群众员工树立榜样之外,还必须紧紧地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并且主动参与安全生产以及企业改革的全过程当中,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发挥桥梁的作用。还要抓好舆论宣传工作,树立爱岗敬业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把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做稳做实,起到引导与推动的双重作用。
第三,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工作中要保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思想政冶工作也是党员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随时掌握不同职工的共同和个别需求,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尽可能的帮助维护职工们的合法利益。
2.2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1)要带头实干。党支部成员要有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难点问题的本领。要求职工群众干好的事情自己首先干好,為群众做典范。
(2)要带头奉献。党支部成员应该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奋勇拼搏,无私奉献。坚持见困难上,见荣誉让,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表率作用。
(3)要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党的基层组织的班子成员,要坚持用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来衡量决策和各项工作,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职工群众负责的态度,为职工诚心实意办实事、办好事,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用真挚的感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4)建立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制度和监督措施。要实行定责任、定目标、定措施、重落实的“三定一重”制度,细化出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并与党内争先创优工作相结合。要教育引导每一名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人人争做模范。同时,要改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使党员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2.3以人为本,全面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党组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切实改进服务群众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载体和渠道。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督促基层党员认真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积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风尚。同时,要结合单位实际和工作实际,对全体党员进行必要的党纪、党风、党性教育,坚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
2.4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时代在进步,企业在发展,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也要与时俱进,时刻紧跟发展的主题。在发展中,企业难免面临一些困境,在这种时候,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更加重要。作为党在生产基层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能打仗打硬仗的精神和作用,不但要深入研究企业发展的未来和注意事项,还要加强自身学习,充分调动身边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这一切能否做到,做到效果的好坏,还取决于进行群众工作时是否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广大基层党员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工作热情,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把党内活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把组织的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反映时代特征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融于党建的活动中,增强企业党建的工作的拉力和渗透力。总之,只有不断改进方式方法,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才能凝聚力量、焕发动力,进而推动企业发展。
2.5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制度。
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目标,光靠一个得力的支部班子是不可能完全落实到位的,还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党务工作、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保证党建工作正常运转、形成良性的党建机制、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迈上台阶的关键。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1)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的各项制度。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支部点评党员”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活动内容,并根据党建及公司形势、目标、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变化,不断探索新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2)不断创新基层党支部的党建方法。按照集团公司《党支部工作条例》的规定,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内容具体分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并在基层支部中推行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责任制。通过在思想上抓认识、组织上抓落实、措施上抓重点、方法上抓结合、标准上重效果,使基层党支部的目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同时,站队党支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向高层次发展,杜绝基层站队党支部软弱涣散、制度、活动不落实的现象。
3.结语
总之,基层党组织应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基层员工思想和行动的引领者,基层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就是要通过对员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任务教育,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让人活的有目标,干的有劲头。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用共同的理想信念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让大家在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合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保证企业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贺林.新时期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J].人民论坛2012.总第377期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 篇4
“三个突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濮阳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一主题,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以全市政法信访干部“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促平安”活动为契机,突出服务基层、改善民生、真抓实干,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
一、突出服务基层。组成10个以县级领导干部为组长的帮扶工作组,建立联系点制度,形成领导干部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重点做好9件实事:指导培养一个法治乡镇(办)、一个民主法治村(社区);指导建立一个普法教育基地;组织成立一支义务普法宣讲队;组织开展一次政策法规宣讲活动;协助化解一件疑难矛盾纠纷;协助办理一件法律援助案件;走访帮教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回访帮教一名刑释解教人员;组织撰写一篇调研报告。
二、突出改善民生。利用发放调查问卷、撰写民情日记、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群众最急迫、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及时解决。发挥岗位优势和自身特长,不拘一格,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便民窗口规范化服务,大力推行狱务所务公开,创新服务方式,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真正赢得基层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突出真抓实干。在帮扶工作中绝不搞形式、走过场,真抓实干,做到8个“一定要”: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入户到人,一定要把党的声音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一定要听群众的心里话,一定要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子,一定要解决好突出矛盾和问题,一定要帮助建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班子,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建立帮扶组工作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每周至少召开1次联席工作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濮阳市司法局帮扶工作组共召开座谈会、协调会等20余次,走访农户1800余户,访问和接待群众8000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6000余份,排查出治安隐患和问题9个,化解矛盾纠纷8起,收集整理意见建议30余条,制定具体帮扶措施15条,大力推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
濮阳市司法局 王奇锦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 篇5
调查与思考
X X
司 法 局
市 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精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和《杭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要求,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特别是在建所数量与进度,以及加强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依法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创建了全国首个集农村劳动、教育学习、临时收留、就业辅导和心理矫正于一体的“中途之家”,即XX新生生态基地。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基层司法所在队伍建设,力量配置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极大地制约了司法所职能的有效发挥。现就我市基层司法所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建议作简要说明及报告如下。
一、我市基层司法所现状
全市所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均设有司法所,并下设XX、XX、XX、XX、三都六个直属司法所,除XX所均为局编人员外,其余15个所中9个所为混合所,另外6个所为乡镇内设所。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65人,正式在编人员50人(政法专项编制19人,地方行政编制23人,地方事业编制8人),自聘人员14人,村官借用1人,16个司法所中达到省级样板司法所标准有XX、XX两个司法所,办公场所面积达到100m2标准有XX、XX两个司法所,在50-100 m2之间有XX四个司法所,其余9个司法所办公场所面积均在50 m2以下。除XX、、XX、XX五所有司法工作专用汽车,其余11个司法所均未配备,仍有25%的司法所尚未配置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基本办公设备。
二、基层司法所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基础建设薄弱,硬件条件亟待提升。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起步较晚,同时受到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司法所基础建设薄弱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办公用房紧张。符合上级面积要求的只有XX、XX三个司法所,其余14个司法所均在100 m2以下,如XX司法所只有10 m2一间办公室。二是办公经费缺乏,装备条件落后。司法所工作经费没有列入各级预算,现行司法所经费全部实行实用实报制,司法所所长基本上没有安排经费开支权利,对司法所各项职能工作开展极为不便,致使基层司法所的办公条件、设备多年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二)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业务能力急需加强。一是人员少,编制不足。我市除XX有三名,XX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外,其余乡镇街道只有一个,与司法部提出的应当由3人以上的要求相比,差距明显。二是人员复杂,队伍不稳定。15个司法所为混合所或乡镇内设所,导致有些乡镇所同时出现两个所长,以及乡镇随意抽调司法所人员从事其他工作。三是业务能力较弱,兼职现象普遍。司法所正式在编人员中31人为乡镇干部,很多乡镇干部同时兼任镇里其他工作,工作重心也多数放在乡镇其他事务性工作上面,且相当部分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严重阻碍了自身职能的发挥。
(三)政策制度亟待完善,管理体制有待健全。一是政策文件指导性不足,具体操作缺少规范。司法所承担的调解、法律援助、宣传、矫正、帮教、审前调查等工作繁琐复杂,开展这些工作,部分是司法行政的职能范围,部分是其它部门的共同职责,职责划分模糊,导致司法所开展工作需要协调多,可操作性难。二是考核机制不健全,管理监督不完善。司法所受市司法局与乡镇政府双重领导,司法所工作人员日常管理依靠乡镇政府,而业务考核则是由市司法局承担,加大了考核与监督的难度,容易导致司法所直属人员双重管又两不管的尴尬现象。
三、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对策意见
(一)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经费保障。一是将司法所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工作职能逐项落实经费预算并足额划拨,单独设置专门账户,为确保司法所各项职能有效、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经费保障。二是根据XX市《关于加强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依照意见标准,配备电话、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基本办公设备,提高我市司法所技术装备水平。
(二)提高司法所工作队伍素质,加强人员配置。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法律专业素质。围绕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民主法制建设等内容进行业务培训。如调解业务中人民调解案件的受理、调处技巧、卷宗归档整理、调解协议的起草与生效等与业务直接相关知识作为培训重点。二是增加专职工作人员。每个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矫正协理员1名,一主四团XX街道、XX镇、XX镇、XX镇、XX镇等应配备专职人员4-5名。人员来源可以考虑每年新招进来的同志全部派遣到基层所锻炼,从现有乡镇编制的工作人员中挑选部分同志,以及精简市局机关部分科室人员充实到基层司法所。
立足基层狠抓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篇6
1、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四抓并举”。一是抓认识。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指示精神,通过与人事、财政等部门反复讨论、赴先进单位实地考察、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就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形成共识。二是抓试点。该区于2002年初,在东善桥镇进行了试点,由该镇政府专门拨款建一幢二层楼房,作为司法所办公用房。区司法局组织资金和人员帮助该所进一步加强了硬件建设,完善软件资料和内部管理。在此基础上,由区政府在东善桥镇召开了全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均到会做了重要讲话,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三是抓推广。将全区分为5个片,由局领导带队,与所在片的镇(街道)领导进行协调,从落实司法所的办公用房入手抓规范化建设。同时,组织司法所长到进度快、工作开展好的司法所参观学习,查找不足、相互促进。四是抓宣传。通过xx电视台、xx广播电台、xx日报社等新闻媒体,连续播放、刊登司法所的性质、职能及职责,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了解司法所,支持司法所的工作。
2、对照上级目标,实现“四个规范”。一是人员配备规范。该区司法所专项司法行政编制41名,在对原有19名司法助理员进行确认的基础上,区司法局与各镇(街道)党委协调,将5名符合条件的行政人员转入司法所,对行政编制缺额人员,由人事部门统一向社会招考了17名公务员。又由每个镇(街道)聘用1名非行政人员、司法所自聘1人,充实了司法所力量。通过努力,基本做到一般镇达到4人,较大镇达到了5人,并指导司法所对所有人员进行分工,落实岗位职责。二是硬件建设规范。各镇(街道)在机构改革任务繁重、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纷纷调配办公室,共出资70余万元将办公室装修一新。全区20个所办公用房由过去的700多平方米增加到2460平方米,房间数由25间增加到85间。平均每个所123平方米,设置所长室、调解室、档案室、办公室和“148”接待室,彻底改变了基层司法所“一人一桌一把锁”的落后局面。为完善硬件配置,该局专门投资60多万元为各所配备了办公桌椅、学习柜、文件柜、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以及电视、录音机、照相机等法制宣传器材。三是软件建设规范。在公示内容上,统一制作了公示牌,将各项职能、办事程序及监督电话全部上墙公示;在内部管理上,统一制定了内部管理制度,分为会议制度、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内部管理四大类;在工作台帐上,投资近3万多元,印制了21套业务开展登记资料,并对资料的登记、装订、归档提出了明确要求。四是队伍管理规范。该局不断完善队伍管理措施,制定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年底述职评议、考核监督等项制度。同时,组织人员对司法所长进行全面考察,广泛征求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意见,召开由部分村(居)委会、厂矿企业、政府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对各司法所长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了综合考评,正式任命第一批所长及负责人。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 篇7
创建“美丽机关”
津南区司法局积极组织学习“美丽天津”和“美丽津南”建设实施方案, 对照《津南区“美丽机关”创建标准 (试行) 》的要求, 以实现“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文明型机关”为主要目标, 认真组织开展“美丽机关”创建活动。
(一) 积极学习, 提升素质———思想美
按照“美丽机关”创建活动要求, 结合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积极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提升素质。局党组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 树立带头学、深入学的良好典范。发挥政治学习会和文化育警阵地的平台优势,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 将学习内容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形成一个想学习、乐学习、比学习, 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 提高了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 为创建“学习型机关”打造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 整洁干净, 文明卫生———环境美
认真组织全体干警参与爱卫活动, 加大清理卫生死角的力度, 明确了环境卫生责任。楼道中设置具有司法行政文化特色的标牌, 营造文明高效、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对机关院内外环境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 营造了“文明、卫生、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型机关”创建活动。
(三) 廉洁自律, 和谐奋进———风气美
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 并层层落实到领导干部、各部门负责人。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拔任用环境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以此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局党组的示范作用带动下, 全局干警切实加强自我约束, 自觉践行廉洁自律要求, 在全局上下逐步形成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
(四) 文明高效, 热情奉献———服务美
积极组织相关科室和窗口部门进行业务培训和工作礼仪培训, 切实提高工作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检阅, 全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结合津南实际, 津南区司法局形成了具有津南特色的“六横六纵”普法网络格局;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社会薄弱环节倾斜;发挥公证服务作用, 疏导和化解土地整合工作中各种矛盾纠纷;在全区各社区和未整合村建立司法工作室, 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经过努力, 区司法局连续两年在津南区政风行风评议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绩, 在天津市司法局组织的年度考核中, 获得全市第四的好名次, 实现了“定位前六”的工作目标。
“美丽机关”创建中存在的不足
(一) 对创建工作长期性认识不足
“美丽机关”创建工作不是一个短期的指标考核, 而是一个长期的、贯穿工作始终的活动。应该正确认识“美丽机关”创建活动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将创建工作内化为提升自身履职能力的途径方法。
(二) 对创建工作的深层次要求认识不足
“美丽机关”创建工作不仅是要求提升机关自身形象, 更是通过“美丽机关”建设的示范作用, 推动“美丽津南”建设进程。“美丽机关”建设在改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的同时, 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务实机关工作作风, 提升机关履职能力,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地行政服务, 弘扬社会和谐风气, 引导社会正确价值取向。
(三) 对创建工作中的自身定位不准
在思想上, 部分同志认为创建工作是单位领导考虑的事, 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 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在行动上, 部分同志没有意识到自身履职情况对创建工作整体的影响, 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的执行创建标准, 对要求的工作存在落实上打折扣、不到位的情况。
“美丽机关”创建的完善措施和发展方向
(一) 加强学习, 思想认识到位
“美丽机关”创建工作不是一项表面工程, 而是一项扎根津南实际, 有着深远意义的工作, 这就决定了其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全局干警要加强对“美丽机关”创建工作的学习, 正确认识其长期性和艰巨性, 能够俯下身子, 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切实履行自身职责,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准备, 将创建工作做好做实。
(二) 找准定位, 行动落实到位
针对创建工作中存在的自身定位不准的问题, 要求全局广大干警做到:一是知位而为, 强化使命意识, 始终保持履职激情;正确认识“美丽机关”创建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知情而为, 明晰着力方位, 切实增强履职实效;在创建工作中要切实践行“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促进发展”的基本工作原则。三是知责而为, 加强自身锤炼, 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正确认识自身服务主体地位, 牢记工作使命, 努力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强化司法行政工作能力, 助推“美丽机关”创建。
(三) 建章立制, 注重强化落实
根据“美丽机关”创建活动要求, 结合单位实际, 津南区司法局拟定了创建规划, 制定了相关措施, 把争创活动纳入单位内部日常管理工作, 做到年初有计划、中期有督查、年底有考核。将创建活动与开展“津南新风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共学、共创、共建、共享”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文明单位创建相结合。在全局上下广泛宣传教育, 使全体干警进一步明确创建“美丽机关”的重要性和“深层次要求”。以做好本职工作, 创建“美丽机关”的实际行动, 助推“美丽津南”建设活动的开展。
(四) 明晰职责, 提升工作水平
针对“美丽机关”创建活动的深层次要求, 找准定位切实履职, 服务发展有效而为, 倾力打造服务百姓“5个窗口”, 以窗口下沉促服务延伸, 以精品创建促服务提升, 不断优化服务举措, 切实把惠民服务送到广大群众的家门口、心坎中。
一是创新“法律服务超市”社区服务窗口, 整合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法律政策和技能知识普及、新法速递及法律援助等职能, 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菜单式”法律服务。二是打造“司法工作室”职能延伸窗口, 有效承担起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综合治理等工作。三是优化公证处便民服务窗口。坚持“四个一”服务标准, 实施“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推行设立便民窗口、建立办证绿色通道、开展公证援助业务、建立双休日和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和坚持服务后回访制度等多条便民措施, 实现了公证服务的便民利民。四是拓宽法律援助惠民服务窗口, 依托津南区路网建设和各个法援联系点、工作站、服务站、流动站, 积极打造“15分钟法律援助服务圈”, 使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援助服务。五是强化交通调解和谐服务窗口, 通过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 实现了调解部门职能融合、网络组合、力量汇合, 形成具有津南特色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司法公正 篇8
关键词:队伍建设;司法公正;和谐社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司法部门肩负的任务和责任越来越重。在整个司法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司法行政工作如何做到科学发展,并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清正廉洁,能够经受各种考验,党和人民信赖的司法行政队伍,以便更好地为推进全市经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服务,成为当前司法行政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各种思想观念碰撞激荡,加之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等实际,司法人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发生着多方面的变化。由于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少数司法人员存在着以管人者自居的优越感和特权思想;同时西方司法意识的负面观,冲击着法治建设的进程,少数司法人员不顾国情盲目崇外,片面强调司法独立;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又使司法队伍中有些意志薄弱者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人产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司法队伍建设,制约了工作健康顺利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司法活动实体公正、程序合法,而且要求快捷高效、公开透明;不仅关心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而且要求广泛参与监督。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坚持司法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司法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侵蚀,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是实现新目标的需要
我市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总量位居苏中前列。在由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带来了人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转变、经济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外延发展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涵发展转变等新趋势。这些新趋势带来了利益机制的重建,利益格局的调整,给人们思想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许多更为复杂的问题,如由于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将在更深层次上触及利益机制,极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化解处置难度加大;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日益加快加大,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刑事案件居高不下,违法犯罪在高位徘徊,黑恶势力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和经济秩序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犯罪智能化、组织化倾向明显,新型犯罪增多;经济纠纷交织,民间矛盾复杂等等。司法人员必须直面新挑战,不断研究新情况,认真分析新问题,切实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能力和水平,切实运用好法律武器,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是树立新形象的需要
司法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与人民群众接触最直接、最贴近,他们的一言一行,司法部门的一事一案,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近年来通过不懈努力,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司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不断树立。但也应看到,当前司法队伍中还存在一些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如:有的司法工作人员宗旨观念淡薄,为民意识不强;有的责任意识弱化,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推诿现象;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执法不文明;有的不重视业务学习,执法水平低下,业务技能不高;有的组织纪律性较差、对自身要求不高,得过且过;有的甚至办关系案、人情案,影响公正执法;有的法治观念淡薄,个人私欲膨胀,甚至违法违纪等。这些人和事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司法的公信力,降低了司法的权威性,影响了整个司法队伍的形象。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现在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和司法队伍的要求已不只局限在文明礼貌等外在表现,而是在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等实质内涵上。要体现新要求、树立新形象,就必须进一步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解决司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司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司法不公正的危害性
英国著名科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结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培根的名言再形象不过的说明了司法不公的严重后果。司法不公正的危害性在现实中可能直接或间接表现为:
(一)会导致人民群众丧失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司法不廉洁行为已成为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加惩治,任其发展,势必使国家专政机器因腐蚀而失去作用,社会的一切活动将在无序中进行,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法律神圣和尊严产生怀疑
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是世界各国唯一相同的模式。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是中国的宏伟目标。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特征,而司法不廉洁行为恰好破坏了这个特征,使人民群众对依法办事、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发生动摇,对约束法人、公民的法律不再相信是行为准绳,势必延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社会的进程。
(三)会导致人民群众对自身的合法利益能否得到保护产生顾虑
司法不廉洁行为的一个共性就是以损害一方利益而保护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无论受损害的利益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会带来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能否受到保护的危机。尤其是随意侵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司法行为,更使人们产生一人被蛇咬众人怕井绳的恐惧心里。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三、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的对策
《孟子•离娄篇》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马克思也曾经指出:“要运用法律就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运用,那么法官也就是多余的了。”法律是静止的社会规范,不能自动对社会关系起调节作用,只有当人们将法律作为管理社会的机器,运用其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法律才由静止变为动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公正、廉洁司法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原则的结晶,成为法律文化的积淀,成为司法客观规律的集中反映,成为司法公信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司法工作的“灵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惊人,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学习的路径往往是通过培训,过去的培训存在不少问题,具体有:一是培训的内容不吸引人,多是教条式的教学,引不起司法人员的兴趣;二是厌学情绪大量存在;三是多年的教育培训大多数是走过场。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目前,我以为应该及时调整培训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基层司部门的领导班子普遍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和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充实。二是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把警官、法官、检察官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把各级司法领导干部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政治、业务两手抓,在学以致用、取得实效上狠下功夫。对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三是建立政法干警统招统考制度,认真组织对在职政法干警的基本素质考试工作。对考试考核不合格的,要组织离岗培训,再考试考核仍不合格的,要予以辞退。要抓紧解决违规进人的问题,确保政法队伍的基本素质。四是继续深入地开展“争创”活动,实行开门评“争创”,把“争创”活动和司法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严明纪律,秉公执法
当前,司法队伍违法违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违反执法纪律的行为处理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严明执法纪律,一是加强执法纪律教育,重申执法纪律,不断强化法纪观念;二是坚决执行执法纪律,违者必查,违者必究,形成违反执法纪律的高压线;三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坚决纠正和杜绝利益驱动、为钱办案等问题,若有违反,坚决处理;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加强执法监督,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对违反执法纪律的行为,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更要追究部门和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人的责任。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对执法工作中突出问题的集中整治,集中治理少数政法干警参与经营娱乐场所或为非法经营提供保护的问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问题;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等问题,以及在保外就医、减刑、假释等执法环节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实行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和队伍建设责任制,对政法队伍发生重大问题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强化监督,清正廉洁
1.加强政法委员会对司法机关的党内监督
党委政法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司法各部门的具体协调和指导,保证司法部门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适用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要加强案件协调和督办工作,组织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坚决纠正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司法部门要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行领导干部述廉、群众评廉、组织考廉制度。继续深化审务、检务、警务、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严格实行假案、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扩大干警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配齐配强内部纪检、监察、督察、法制、法纪部门力量。
2.加大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力度
司法各部门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议案、意见和建议,要按照规定时间认真办理。采取聘请执法监督员、建立警民联系制度等形式,健全群众性监督网络,加强群众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
参考文献
[1]黄松有.以法律职业的共同精神维护司法公正[J].中国律师,2004 ,(5).
[2]周道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的法官队伍是贯彻独立审判原则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3]王志平.关于提高法官队伍素质的思考[J].东方论坛,2001,(4).
[4]徐初益.论司法公正与司法人员[J].中国法学,1999,(4).
对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几点看法 篇9
组工文化是组织工作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职业要求、制度习惯的综合体现,是组织系统的一种理念信仰原则和价值追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内在需求。
一、建设先进组工文化的重要性
1、先进组工文化建设是组织部门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组工文化作为政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至关重要。
2、先进组工文化建设是提高组工干部素质、养成自律行为的有效途径。通过在机关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激励组工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组织队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3、先进组工文化建设是形成团结坚强战斗集体的优秀方法。先进组工文化建设能够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建设,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干部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创新过程中激烈的讨论、思想碰撞让干部间相互了解,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坚强的战斗集体。1
二、当前组工文化建设实践及存在问题
我县注重组工文化建设,坚持从培育和弘扬组工精神,改进和转变组工作风,树立和打造组工形象,培育和教育组工队伍,建立和完善组工机制等方面入手,对组工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以组工文化的发展促进组织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一是深化价值文化,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人。二是深化行为文化,用能力的培养提升人。采取举办培训班和知识讲座、组织干部外出学习,深入基层调研,搞好传帮带,建设好队伍。三是深化管理文化,用有效的制度规范人。四是深化环境文化,用和谐的氛围凝聚人。
在组工文化建设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求利倾向,注重个人价值等,客观上对保持和发扬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二是有的同志学理论不够深入,学业务不求精通,工作标准不高,主动性不强,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影响了行为文化的建设。三是组织部门良好的小气候与外部复杂的大环境之间存在的差距,社会上不正之风影响,在客观上增加了组工文化建设的难度。
三、建设组工文化,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树立一种“忠诚敬业,公道正派”的价值理念。组工干部价值理念的出发点应该是“忠诚敬业、公道正派”。忠诚,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组织工作;敬业;就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平凡事做
起;公道,就是对己清正,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正派;就是坚持真理,一身正气,公道合理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按政策原则办事。
2、建设一种“风清气正、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作为选人用人关键环节的组工干部,要客观公正地了解和评价干部,按政策原则办事,做好对内严格的第一道关,立足于严格出人才、严格出质量、严格出效率,力求使每位组工干部都成为求真务实的表率、严于律己的表率、勤政廉洁的表率,加强对端正选人用人导向重要意义的宣传,把舆论引导贯穿于干部选拔工作的始终,建设一个风清气正健康和谐的选人用人制度。
3、塑造一种“遵规守矩,修身正心”的个人品性。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着组织部门的威信,体现着党的形象。组工干部要通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来加强自身品性的修养,做到乐观淡定、豁达从容,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看法 篇10
中共上林县巷贤镇委员会书记蓝锦山
乡镇是我国农村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是党和政府组织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线指挥部,也是青年干部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是干部成长的基地和源头。几年来,根据组织的安排,本人有机会在这个源头的岗位上学习锻炼,并得到不断的进步提高。在此,就如何做好乡镇工作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乡镇干部队伍状况及成因
乡镇组织作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乡镇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党的形象,通过乡镇组织的作为来判断我们党的作为。几年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乡镇队伍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区党委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和管理,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功能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重视提拔使用乡镇干部,极大的激发了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信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乡镇干部队伍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宗旨不明,观念谈漠。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指导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不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高高在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二是工作不踏实,作风漂浮。在做农村工作中,有些下村蹲不住,到村工作转一圈,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有的干部所包联的村,有“遥控”指挥,群众长期见不到人影。三是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做农村工作,对农村工作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工作方法简单,态度
1粗暴。四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这种类型的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认为个人发展无望,表现在工作方面,安于现状,消极应付,平庸度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四是后备干部力量不足,一些乡镇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整体战斗力不强。
目前,干部队伍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放松了思想教育,致使政治理论素养较低。近年来,通过开展“三讲”、“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一些干部放松了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干部不参加组织开展的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或参加了却不认真学习,致使这些干部对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很少,特别是对上级涉农的各项政策、规定知之更少,导致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谈化,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感情的事。二是放松了技能培养,致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一些干部没有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往往习惯过去惯用的计划指导工作方式方法,而放松了对自己的必要的技能培养锻炼,由此导致在指导农村工作中,对农业产业建设处于“门外汉”,无法实施有效指导。三是机制不活致使干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目前存在的人权、事权不统一,不少同志从参加工作到退休,都在一个乡镇,一个单位工作,致使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四是对于年轻干部的培训,力度不够,“入口”渠道不畅,重使用,轻培养。近年来,由于人事制度的改革,分配到机关,特别是乡镇的年轻干部非常少。一些乡镇出现了后备干部断层,致使在班子搭配上不尽合理。
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看法
1、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学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广大干部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政策水平,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能力,切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各类实用技术的培养,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指导农村经济特别是
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的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问题。要切实加强“三个代表”学习,大力倡导基层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思富民之计,多作富民之举,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源,有效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人民群众树立与时俱进的干部形象,进一步树立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2、开展作风整顿,解决突出问题。既要对干部作风进行集中教育整顿,又要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关心、帮助干部增强培养,改进作风的愿望出发,坦诚相待,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的放矢的制定整改、提高的措施方案,通过整改,真正达到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好效果。
3、开展干部交流,激发工作活力。干部的长期“静止”,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求进取和精神不振,通过建立干部交流特别是一般干部的交流制度,使一般干部有机会进行异地交流,并形成制度,既分化“小团体”,又消除了排外思想,激发工作活力,形成奋发向上,克难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如2003年至2004年,我镇调到外乡镇任职的领导2名,从外乡镇交流到我镇工作的干部3名,镇内各单位间的干部交流2名,通过选贤任能,优化组合,既使我镇干部看到了工作的希望,又激发了干部工作活力。
对加强基层文化产业建设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 基层文化;社区文化;基层人民
一、基层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环。
1、基层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效能的基本窗口, 基层文化建设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基层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见,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形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2、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在和谐社会中,文化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拥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今天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上, 而是从以往单纯的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既有精神层面又有物质层面的高度。 鉴于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团结、稳定的方针,以多种文化形式加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好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3、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有力增强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建设搞好了,文化层次就能够得到提升,进而成为影响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基层文化建设应以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真切的文化实惠为宗旨,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职能,以先进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为目的。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要根据各自所辖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经济条件,运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方式,不断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 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只有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得到提高, 才能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和谐社会的水平。
二、在和谐社会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作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在当前的情况下,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从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1、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做好基层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
面对基层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我们应该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解决由于资金短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文化馆、站管理不到位,设施简陋不全面的问题,要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高度,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避免纸上谈兵,空谈不做的行为。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切实为群众着想,制定基层文化设施发展规划,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立较完善的基层文化设施发展体系,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丰实的精神食粮。
2、加强文化队伍建设,着力确保基层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已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活动中,活动是载体,设施是基础,队伍是保证。可见,人才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核心因素,没有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就是空中楼阁。当前,我们应该着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培养出一大批脚踏实地、辛勤敬业、热心基层文化建设、甘于奉献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以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与艺术专长的文化志愿者, 并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他们快速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3、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积极拓宽渠道实现文化队伍社会化
要想促进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必须建立有利于文化工作者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文化队伍的发现、培养和举荐工作,充分挖掘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巨大的人才资源,拓宽渠道,实现文化工作队伍的社会化。 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调动好文化人才的积极性,通过重点培养、重点扶持、表彰激励等方式,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有文艺专长的文化带头人,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包括社会法律法规、纪律制度、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社会约定等。制度文化建设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与时俱进,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法律规章,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手段,探索有效形式,对地方风俗习惯、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确立科学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消费方式, 使基层文化工作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为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 结论
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大组成部分,是加强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的内容,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新春. 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J].老区建设, 2008,(1).
[2] 杨岁祥 .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发展[J]. 西安社会科学, 2010,28(2)
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12
近年来, 从国家到地方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 安监队伍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 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 就基层安监队伍肩负的职责而言, 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实的专业化安监队伍, 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存在五个问题
纵观基层安监队伍现状, 主要存在队伍缺乏专业性、稳定性、权威性、规范性和积极性的问题, 与所肩负的责任、上级要求以及社会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监管人员缺乏专业性
安全监管是系统工程, 涉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等高危行业领域,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 这对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县级安监机构成立时间短, 现有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很低, 多数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剂而来, 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和执法能力, 专业水平相差较大, 与监管行业对口的“专家型”安监人员非常稀缺, 远不能适应安全监管工作需要;乡镇层面具有矿山、化工、冶金等安全专业知识的安监人员更是凤毛麟角。面对纷繁复杂的监管任务, 他们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 边干边学, 现用现学, 业务水平提高较慢, 难以取得明显的工作成效。
安监队伍缺乏稳定性
人员稳定是基层安监队伍建设的重点, 也是决定能否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关键, 但乡镇安监人员稳定性差、流动性较强, 成为当前基层安监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乡镇安监人员扮演双重角色, 身份隶属所在乡镇政府, 业务接受县级安监部门指导。在乡镇安监队伍管理上, 县级安监部门没有话语权, 导致乡镇安监队伍留不住人。安监人员调整随意性、安监队伍缺乏稳定性的现象在乡镇层面普遍存在, 经常出现安监人员刚熟悉工作, 就被乡镇政府调到其他岗位, 还有的安监人员虽然编制在安监岗位, 但身兼包片包村、护林防火、计划生育等职责, 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安监工作。
执法检查缺乏权威性
为加强基层安全监管, 多数安监部门对乡镇实施了委托执法, 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 收效甚微。主要是:工作“不细”, 部分安监人员主动监管意识不强, 监督检查不深不细, 满足于工作表面化、一般化, 粗枝大叶, 大而化之, 不能准确掌握监管企业现实状况和薄弱环节, 对如何做好监管执法工作缺乏必要的分析、研究和创新;执法“不严”, 一些安监人员开展监督检查时, 敷衍塞责、作风漂浮, 走过场、搞形式, 尤其对辖区存在的安全隐患或非法违法行为, 碍于情面和关系, 不愿查、不敢管, 致使监管执法失之于宽, 失之于软, 起不到震慑作用;业务“不精”, 部分安监人员对法律法规理解不深不透, 学用结合不到位, 不懂执法、不会执法的现象时有显现, 日常监管热衷于进行简单化、易于操作的常规性执法检查, 遇到需采取行政处罚、责令停业整顿等深层次执法问题时, 心存顾虑、不敢触及, 执法质量和效能不高, 影响了监管执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执法装备缺乏规范性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基层安监人员直接面对各类企业, 经常深入生产经营单位一线开展安全检查, 但目前基层安监部门执法车辆、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执法工具等装备普遍配备不足, 在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 有时还要靠“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土办法, 缺少现代化、信息化检查手段, 监管执法科技含量较低,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监管要求, 有的安监队伍虽然配备了执法装备, 但标准不一, 样式各异, 缺乏规范和统一。
安全监管缺乏积极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 工矿商贸企业日渐增多, 基层安监人员身处安全监管一线, 面对点多面广量大的安全生产工作, 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安监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 工作辛苦、环境艰苦, 且责任重、任务多、压力大。因各级政府尚未出台安监人员“尽职免责”的相关细则, 虽然基层安监人员日夜坚守岗位, 但随时都有因发生事故而被问责的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安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些安监人员甚至抱着“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心理对待安全监管工作。此外, 为提升安监人员待遇,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在2012年就下发了《关于实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2]55号) , 但一些县市安监部门至今未落实到位, 乡镇一级安监队伍更是可望不可及。在以上因素影响下, 由于缺乏政策激励, 基层安监人员思想波动较大, 敬业奉献意识淡化, 从内心真正想干、爱干, 带着激情和热情从事安监工作的逐渐减少。
做好四“力”文章
基层安监队伍是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石。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力度不断加大, 基层安监队伍在监管执法、隐患治理、宣传培训、职业卫生、应急救援等方面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 在遏制事故发生、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议上级能够高度关注、重视和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 做好“提能力、增动力、强实力、聚合力”四篇文章。
加强学习培训提能力
从基层安监工作性质和队伍现状看, 加强学习培训是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在课堂上善于“教”。以“大轮训”为抓手, 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在培训中, 从基层安监工作实际出发, 根据监管任务需要, 本着教知识、教方法、教本领的原则, 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 全面系统学习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 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着重加强对新法律新法规、新知识新技术和行政执法等方面培训学习, 积极培育懂安全管理、懂执法业务、懂安全技术、懂安全标准的“四懂”安监人员, 使其真正成为安全监管的“行家里手”。
在实践中善于“练”。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 安监人员要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善于把工作岗位作为锤炼自己的舞台和载体, 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通过不断实践锻炼, 理清工作思路, 积累工作经验, 全面掌握安全监管方式方法, 从而练就过硬监管本领。
在工作中善于“引”。拓宽基层安监人员素质提升渠道, 积极创造条件, 支持鼓励安监人员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把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作为干部优先使用、评先树优的重要条件, 提高基层安监队伍专业化水平。此外,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定期选送基层优秀安监人员到专业院校脱岗学习或选送上级安监部门以干代训, 改善知识结构, 拓宽工作思路, 增长实践才干, 在基层安监队伍中培养一批“专家型”监管人才, 推动安全监管专业化和职业化, 为做好安全监管工作打牢基础。
建立激励机制增动力
有激励才能有动力。对基层安监人员既要严格要求, 更要关心关怀。建议从制度激励和榜样激励入手, 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力。
制度激励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安监队伍管理制度, 形成以工作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机制, 引导安监人员把心思放在事业上, 把精力用在工作中, 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和潜能, 积极为推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贡献力量。首先, 要落实待遇。按照上级规定, 抓紧落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 让基层安监人员安心工作。在此基础上, 针对安监岗位的特殊性, 建议参照公安系统警衔津贴的设置模式, 实行津贴标准与安监人员任职年限、工作表现等方面相挂钩, 逐年提高津贴标准。其次, “从优待安”。为安监人员成长进步搭建平台, 对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年内辖区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给予一定奖励。对表现特别优秀或做出较大贡献的安监人员, 要有调整工作、破格提拔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此外, 按照尽职免责的原则, 对履职到位的安监人员免于追究安全事故责任。
榜样激励方面。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榜样的激励也是最有效的。应充分发挥安监队伍中的榜样激励作用, 注重培养、发现和宣传热爱岗位、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建议组织人事部门每2年对基层安监系统及其安监人员进行一次评比表彰, 提升基层安监人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在精神上鼓励和激励安监人员珍惜岗位、恪尽职守、创先争优。通过精神鼓励、政治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 让基层安监人员有干头、有盼头、有甜头, 形成“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前途”的激励模式, 在基层安监队伍营造整体向上、奋发作为的良好氛围。
夯实监管基础强实力
基层是安全生产的“主阵地”, 安监队伍是安全监管的主力军。各级政府在安监人员、装备等方面应给予更多关心支持, 提供足够保障。
安监人员保“稳”。在基层安监队伍管理上, 组织人事和安监部门应严把安监人员“进出关”, 研究制定硬性规定, 明确乡镇不准随意调整安监人员, 确需调整的, 必须事先征得安监部门同意。同时, 全面推行安监人员“实名制”, 确保安监人员在编在岗、专职专用, 确保基层安监队伍的稳定性。
执法装备配“强”。加大基层监管执法装备投入力度, 尽快解决安全监管手段落后问题, 按照统一标准、标识的原则, 为基层安监队伍配足配齐执法车辆、防护服装和现代化监管装备、办公设备, 提升安全监管科技含量。
管理体制理“顺”。结合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和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 建议上级对乡镇安监队伍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制定统一的指导性意见, 参照乡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 设置模式, 把乡镇安监站作为县级安监部门的派出机构, 为副科级单位, 编制5~8人, 其人员编制和人事管理划归区县安监部门, 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 整合执法力量, 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执法力量, 建立指挥统一、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基层监管执法新机制。此外, 在监管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经济条件适宜的地区, 可探索推行地级市以下安监队伍“垂直管理”的模式。
培养过硬作风聚合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安监人员应通过强化责任、担当和创新3个意识, 塑造过硬作风, 凝聚监管合力。
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保障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 始终以“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的工作态度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 忠实履行安全监管光荣使命, 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努力让群众无生产安全之忧、无职业伤害之虑。
强化担当意识。安全生产涉及千家万户, 事关社会稳定,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群众普遍关心。安监人员必须牢记使命、敢于担当, 充满应对挑战的信心、攻坚克难的决心和长期作战的恒心。尤其在行政处罚、打非治违、应急救援、事故查处等重点难点任务面前, 做到任务再重压不倒、要求再高难不倒、阻力再大吓不倒, 真正发挥出执法监察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拳头”“尖刀”作用, 提高执法监察威慑力和安全监管权威性。
【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看法】推荐阅读: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08-17
加强基层单位建设工作06-16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07-27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考研究05-14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05-15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的报告06-16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11-14
基层学习加强作风建设08-28
国税局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05-14
如何加强具有基层央行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