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长江赏析

2024-09-27

再说长江赏析(通用5篇)

再说长江赏析 篇1

《再说长江》是央视于2004年8月开始拍摄,历时两年行走在万里长江之上,飞跃长江沿岸十二个省市,打造的一部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记录片。

这部大型电视记录片,有着很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用搞清摄象机记录了长江源头的最新形象

第一次用直升机航摄记录了海拔5800米的长江之源

第一次运用真实再现和动画全程演绎长江文明的源头

第一次用高清动画和卫星战线长江生命的脉络

可以说,这些第一次不仅让我们享受了一次视觉盛宴,更加反映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变。

第一章:大江巨变

《再说长江》的开篇是将现在的长江与20年前《话说长江》中的大江及其沿岸、人民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20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再说长江》与其他记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的比较手法的广泛运用。而它之所以可以将比较手法运用得这般淋漓尽致,那是因为在它之前的20年,先进的中国电视人就已经创造了一部同样伟大的记录片《话说长江》。此次的《再说长江》的拍摄,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再创作。先人的模式与手法,给了《再说长江》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组镜头是按照20年前《话说长江》的模式和角度拍摄的,将这些镜头与20年前的进行对比,不用过多的言语,受众自然可以看到长江甚至中国20年见的巨大变迁。这是《再说长江》一个独特的优势,但如果运用得不好,也有可能变成其劣势。20年前的《话说长江》已深入人心,要怎样跳出那固定模式,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怎样再一次调动更为挑剔的受众的胃口,创造收视奇迹,亦成为了《再说长江》的难点。这也许就是世间的辨证吧。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的《再说长江》跳出了20年前的圈子,在与过去的简单对比之上,运用了新的科技,渗透了新的内涵,寄予了新的希望。片中将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作川剧中的变脸。这一比喻既形象地展示了沧海桑田的改变,又将当地的人文内涵孕育其中,既准确又诙谐,既浓厚又通俗,值得借鉴。

本片的声音采用的是解说加同期声的混音模式。这样,就既有解说的清晰感,又有同期声的真实感。特别是其丰富的背景音乐,在不同的主题处出现,在镜头记录20年前三峡小孩子时是活泼跳跃,在追溯长江源头格拉丹冬冰川是是那般神秘的原生态民歌,在描绘长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是混重的音乐,各种音效巧妙地合在一起,宛若天成,既呼应着主题,又给记录片增添了几分艺术感。

镜头中好几处出现了流云这一景象。该片的编导将历史的变迁寄托在这一景象之上。使20年的历史变化的厚重感用动态的形象化景物表现出来,使受众仿佛在亲身感受这变化,这一手法运用在此处恰当好处。

第二章:重上江源

长江发源与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冰山,海拔5800米的姜根迪如的陀陀河,它拥有世界大河海拔最高的源头。陀陀河与当曲、楚马尔河汇成通天河。这是这一章留给我们的知识。本章运用了大量视野开阔的远景和高科技的航摄,力图给受众一种宏伟辽阔的视觉感受,体现出长江作为中**亲河之宏伟壮丽。

在重上江源之前,本片先向受众呈现了两个细节。一个是摄制组在途中的惊险遭遇。反复出现的高原反应;车辆经常陷于冻土之中,需要人力去推;物资陷于湍急的水流之中,人们顾不得零度以下的低温,奋不顾身的抢救;在高原的第一个夜晚,大雪漫天飞舞,雪压在帐篷上,帐篷内的人随时有窒息的危险。特别有这么一个镜头:特写工作人员艰难的脚步,背景音乐是极其缓慢、沉重的呼吸,解说词说仿佛每一次呼吸都是最后的一次呼吸

„„凡此种种,只是摄制组工作生活的小小折射,却让受众看的如此提心吊胆,为每一个工

作人员捏一把冷汗,也真实地说明了《再说长江》这一精神财富的来之不易,这也是记录片的厚重所在。

另外一个细节是描述高原上各种稀有的生物以及高原上布杂玉一家人的生活。布杂玉一家是长江恩泽的第一户人家,他们长久生活在这现有人烟的高原,生活方式很原始,但也其乐融融,与高原常年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顽强。就像解说词写的:在这里,他们才是生命的主人,我们只是一群过客。

《再说长江》中有一个冰山滴水的镜头反复出现。这正是长江的生命之源,它滴出了长江源头的不同凡响的名字,滴出了千百年的探索,也滴出了母亲河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感。

《再说长江》的解说词很有意思。它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以及通俗诙谐的语言,将原本学术性很强,原本很枯燥的理论变得很大众化。聆听这种解说词,受众就如同在欣赏一篇篇长篇电视散文,非常容易接受和记忆。就像在本章中,描绘长江的辫状水系时,解说次说:长江就像孩子流出冰川,在大地上放纵自己的身躯„„这也是别的记录片很少做到的。

第三章:生命的高原

本章的开头,是借助一位僧侣的跨越20年的朝圣来表现青藏高原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他朝圣的路途中,多了一条天路——青藏铁路。”

顺着青藏铁路这一线索,本章讲述了这20年三江源的动植物的保护。

动物的保护追溯到1994年可可西里的第一位为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而献生的政府官员索南达杰。1996年,中国政府建立第一个以命名的保护站,在有美丽的少女之称的世界第三大无人区可可西里保护世界一极濒危动物——藏羚羊。在谴责盗猎这的行为时,有异端影象使人记忆尤为深刻:满地的景色藏羚羊的皮毛,凄惨的原生态音乐,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心里十分痛惜。

此外,镜头还记录了藏羚羊通过公路和铁路的过程。为了保护藏羚羊的迁徙,在青藏公路上为它们设红绿灯,将清水河的高度从1米升至3米,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处处体现出20年间与日递增的生态观。镜头描绘了藏羚羊过公路时既想过又不敢过,最后鼓起勇气集体过马路的细节,体现了动物们对人类的开始信任,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人类生态保护的成效。怀孕的母藏羚羊每年都要向北迁徙,而这时,索南达杰保护局的干警都会全程守护这些生灵,直到它们平安降下新的生命。有个细节:在母藏羚羊即将分娩的那个夜晚,干警门彻夜不眠,围坐在火堆旁唱着开心的歌,“天与地,山与水,都在期待着生命的降临。”如此的人羊合一,与盗猎者的卑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植物的保护是以记录人物扎西才德而展开的。其中既有神话传说,又有扎西才德用30万私人继续植树造林的真实记录。这些记录向受众宣扬着环保意识,这也是《再说长江》作为记录片的一大全民教育功能吧。

这一章的最后,通过当地人将传统石刻玛尼石放流与溪水的举动,将视野从通天河转到金沙江,过渡很自然。

第四章:金沙流韵

本章向受众讲述的是长江边丽江古城的事情。

“丽江古城仿佛建立在水上,水流也俨然就是美丽的飘带,连着东方,接着西方,邻里之间也就因为这些水日夜相连而守望了千百个寒暑。”

编导用丽江古城四方街以清泉洗街的景象作为本章的开篇,既诠释了水是丽江的灵魂,又十分地有当地的民族特色和某种神秘色彩,引起受众的兴趣。这一手法甚是高明。

写丽江,《再说长江》似乎更加愿意向受众阐述其近年来的变化。也并不是直接说教似地陈述,而是以人物的采访,通过展现人物生活的变化来突出丽江的变化。人物李实是丽江的老居民,丽江变了,他的生活也自然跟着变了。由于近几年丽江旅游热,李实开了家家庭旅社,生意还颇为红火,其原因也因为他家有着丽江难得的景象——激沙沙。生意越来越好了,客

房就供不应求了,于是李实的妻子要求李实将房子装修为标间,而李实则认为丽江的一切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能随经济大流,要守住这些传统的东西。李家两口子的争论确实发人深省,而《再说长江》也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通过另外两名人物的刻画间接地引导着受众的价值取向:一名叫宣科的当地人为保护民族文化将当地精通古乐的老人聚集在一起重新诠释中原已销声匿迹的古乐;一个名为乐家生 法国人因为将丽江视为人间天堂而长期定居于此。反此种种,让受众在眼看丽江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不禁感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外,在描绘人间天堂丽江古城时,摄像用了极具变化的镜头:航拍丽江雄伟的全貌,平视城中河水的柔情万种„„各种镜头的有机组合,将丽江的跳跃和温柔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一幅拍摄玉龙雪山的大全景,运用大量的流动云彩,使青山白雪若隐若现,仿佛一幅历经前年的水墨画,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第五章:一江东去

《再说长江》本章讲述的是长江出了丽江继续东流至宜昌途中的各支流、水利工程以及沿岸著名城市的概况。

与前几章相比,此章的地理色彩颇为浓厚。当然,作为记录长江这一地理事物的记录片,《再说长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很多地理知识,也有义务将一些知识教与受众。但既然是面向广大受众而不是学者,怎样使用最通俗的方式传授知识,就是《再说长江》应该考虑到的。从前几章的制作,可以看得出,导演组是下了工夫的。但这一章,作为受众,笔者不得不指出,说教的氛围太强了,仿佛是一部地理教学片而不是记录片,其知识含量之大,地域跨度之大,恐怕没有相关知识的受众不能很好地掌握,或者说,会使受众的思路不清晰。本章还有一缺点,即解说时含糊不清。譬如该章几次提到巫山神女的传说,却每一次都是一语带过,并没向受众交代出巫山神女传说的背景。这会让受众感觉很突兀,甚至省略不提会更好。笔者认为,这是作为面向普通大众的记录片,绝对不应该出现的情景,这会让受众对片子失去兴趣。(未完待续)

再说长江赏析 篇2

《再说长江》为观众展现了整个长江流域宏大的社会场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涉及“文化遗产”、“社会生活”、“重大工程”、“历史与地理”、“科学发现”、“考古揭秘”等政治、经济、人文领域, 包括近些年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三峡工程”、“三峡大移民”和“青藏铁路”, 这个长江的概念, 已经远远超出了狭义长江的范围。

20多年的时间, 只是历史中的短暂一瞬, 那亿万年的时光自然造化而成的地理与风物, 只是岿然不动地静观这短暂的一瞬。然而, 对于世纪之交的长江, 它以人力造化而成的崭新标志却使得这短暂的一瞬充满了沧海桑田的意味, 而长江, 仿若一个巨变中国的投影。那些古老与现代、历史与变革、“亘古不变”与“万象更新”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 使得《再说长江》中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来的这些“长江的最新影像”拥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用高清影像品质和多维视角呈现最新长江影像。这是一次20年后重新记录长江影像的历程, 所以最新的高清影像成为《再说长江》最主要的视觉方式和专业品质, 影像带领我们忽而天上纵览蜿蜒流动的巨龙, 忽而潜入水底细察沉睡了多少年的中华古文明, 带给我们美的、富有韵律的画面和独特的观照事物的视角, 使得本片的影像语言如行云流水, 流畅, 有节奏感, 更具音乐感, 富有令人震撼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 并使得本片的审美品位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打造出一个崭新的、充满魅力的长江形象。

电视摄影技术的突飞猛进, 尤其是高清电视摄像机的使用, 无疑是我们的编导和摄影师们感受最深的。它改变了我们的视觉观看方式, 改变了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去观察并且细细地去品味视觉给我们带来的快感和审美享受;我们可以被纯粹的形式美感和优良的画质陶醉。这些, 都是我们在《再说长江》中需要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给观众提供的是平时或者是正常状态下, 观众的视角无法看到的景象, 而这些景象只有通过特殊的摄影手段才能达到。比如:超长焦距镜头和超广角镜头的运用, 这种奇异的景象, 都是常人很少能体验的。所以, 特技摄影的一些表现方法和手段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当然, 卫星遥感拍摄、航测飞机拍摄、模型飞机拍摄、水下摄影等, 都为我们提供了比较新的技术和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手段的新颖和创新。另外一方面, 崭新的拍摄手段, 也为我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 去抓取最新的素材、即兴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纵横万里, 飞越长江。为了让所有观众能够从天空中俯瞰这条养育了无数子民的大江的全貌, 《再说长江》摄制组万里长江的航摄之路, 就是从长江之源的姜根迪如冰川开始的, 此后的8个多月, 历经近300航时, 我们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 对长江全流域的干流和支流进行大规模的航空拍摄, 从空中记录下这条中华民族生命之河的完整影像。

《再说长江》在中国电视史上, 第一次使用高原型黑鹰直升机, 在海拔5800米的长江源头进行航空拍摄, 用高清摄像机记录下生生不息的大江之源和76条巨大现代冰川的壮丽影像。

然而, 要给万里长江拍一张“全身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第一次像鸟儿一样从空中俯瞰长江, 从姜根迪如冰川一路走来的长江, 它的水或灵动温婉、或澎湃汹涌, 它的气息或激扬清澈、或深沉莫测。经过了万里征程, 长江在入海口展示出了它最为成熟豁达的一面, 宽阔、平静、裹挟着百川之水, 投入大海的怀抱。在这里, 它还留下了最后一份礼物——冲积岛, 上游的泥土与养分被长江慷慨地赠与了这里的子民。当看到这幅壮观的景象时, 作为一个出生并生长在长江边的人, 我所能想到的, 是对长江深深的崇敬和感恩, 同时想到,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位博大的母亲做点什么, 让她永远健康地流淌下去。

高清三维动画展现长江脉络。为了全景展现长江生命的巨大脉络, 《再说长江》摄制组在国家测绘局的支持下, 取得了整个长江流域的卫星遥感图。央视数码的制作人员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结合高清动画技术, 把一幅幅特殊的中国山水图呈现在观众面前。在这些高清山水图中, 所有的山峰丘陵, 都是根据卫星遥感数据的实际比例用三维动画绘制的, 而滔滔江水则在其间奔腾穿行, 在诗情画意中描绘出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 同时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对长江流域的地理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 片中还大量采用了真实再现和动画合成的方式, 重现了古蜀文化中的三星堆的文明、武当山建筑建设的场景以及长江文明的源流。

20年前, 《话说长江》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 以40%的收视率创造了中国电视的收视奇迹, 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的里程碑。

再说长江赏析 篇3

20年前,纪录片《话说长江》曾让无数中国人随着摄影机的足迹认识了这条母亲河。20年后,央视重金打造的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再一次掀起了“长江热”。该纪录片在筹备过程中就引来了众多出版社的关注,在出版界引发了一场版权争夺大战。在数十家出版社的激烈竞夺中,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后来居上,靠完整细致的整体策划方案,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该片出版图书意义的诠释的独到性,最终与央视达成一致,取得了《再说长江》的图书版权,并同时获得了央视授权重新整理出版《话说长江》一书的资格,两本“长江书”的同步出版,将共同为读者打造一道长江文化的盛筵。

由于将同步上市,上海科技文献社的编辑自始至终追随《再说长江》制作组的脚步,将摄制组第一次用直升机航摄记录海拔5800米的大江之源、第一次飞越长江全流域、第一次运用高清动画和卫星遥感全景展现长江水系全貌等等镜头纷纷纳入书中。图书以简练深厚的文字、500余幅图片,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长江,反映出昔日长江流域与今日长江流域的发展与变化。

在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通力支持下,该书汲取了大量最新学术成果,浓缩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长江源科学考察活动,第一次借鉴历史地理学、文化遗产学、地理气候学等前沿学科最新学术成果,来重新认识长江。

据悉,《再说长江》在拍摄过程中精彩的幕后故事,也已列入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并将近期与读者见面。

库切作品《慢人》、《男孩》中文版面世

本刊讯继《青春》、《等待野蛮人》等5部作品后,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的最新作品《慢人》(slow man)和自传体小说《男孩》(boyhood)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引进中国,中文版于日前出版上市,其中《慢人》是库切获诺奖后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

库切在《慢人》中把眼光投向了暮年,并且把人类的暮年置于病痛、孤独、无儿无女,无温暖家庭的尴尬境地。并籍此来思考、追问人究竟应该如何活着?家庭、爱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等深层问题。

该书策划者之一、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洁介绍,该社“库切核心文集”还将引进库切三部早期作品《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77)和《福》(1986),预计2007年初出版上市。(杜晗)

一部尘封了26年的图书

——叶永烈关于彭加木失踪的权威报告

本刊讯写于26年前的《彭加木传奇》一书,如今终于由作家出版社以《追寻彭加木》为名出版了。这是一本采访异常艰辛且出版也历经曲折的书。

1980年6月17日,当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戈壁沙漠深处的库木库都克失踪之后,曾经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2006年4月13日,在新疆罗布泊库木库都克附近发现一具干尸,疑似彭加木遗体。于是,彭加木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毕竟事隔26年,年轻一代对于彭加木已经非常陌生。于是,作家叶永烈着手对26年前所写的《彭加木传奇》一书作大修改,对照当年的采访笔记作了全面的补充,增加了十多万字,成为这部近三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追寻彭加木》。

(张丽)

读《诡念》赢大奖

本刊讯 不少出版社为了营造暑假图书热,为学生读者们刚出炉的新书策划了一系列的营销方案,春风文艺出版社当然也不会错过暑假这个大好机会。该社为了“悬念大师”若花燃燃最新力作《诡念》,推出读《诡念》,写书评,赢大奖活动。

据春风文艺社负责人介绍:7月15日~8月15日在国内最大原创网站-猫扑网站“暑期惊悚过山车”活动栏目下贴出读者评论,根据网友的回复数量选出前十佳;8月16日~8月31日,入选的前十佳评论由网友投票进行评选,依据票数多少决定获奖名次,而参与此次投票的所有网友都有机会赢得参与奖。本次活动的结果将在9月15日左右于猫扑网和春风文艺出版社网站公布。

再说长江赏析 篇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

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种。常见者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淘尽:荡涤一空。

成败:成功与失败。

青山:青葱的山岭。

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

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浊: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古今:古代和现今。

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无论过去,当下,还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缰利锁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当然要建功立业,当然要展现英雄气概,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但是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远见都必须在生活中不断磨炼。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两句尤其经典,作都经历了70多年的人生,看穿了看透了,他就就是词中的白发渔樵,坐在历史长河边的沙滩上,看历史长河滚滚东流,此刻时间凝固了,他以旁观者的心境,看季节的变化,看时代的更迭,顿觉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你留也好,去也罢,四季照样变化,朝代照样更迭,生命照样老去。面对短短的人生,我们又何必一定要去强求什么呢?此刻的心境虽然无奈但又何等的洒脱。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的一生,你穷也好,达也罢,你得到的、你失去的,不也就在生命消亡的同时烟消云散了吗。所以,只要有一壶浊酒,有几个知已,就应该很满足了。

词中有两个“空”将词的意境即作者的心境推向了极致,其一是“是非成败转头空”,其二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作者总结自己的一生,得出的结论就是:“是非成败于人生而言,只不过都是笑谈罢了。”

创作背景

15(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经常四处游历,观察民风民情。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读书人谈诗论道,留下了大量描写云南的诗篇。此词也即其中一篇。

艺术特点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再说长江赏析 篇5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析】

起首两句,以滚滚而去的长江喻人类奔腾前进的历史,气势恢宏,境界阔达。然而,长江水是亘古不变的,人类的历史却是不断在演进的。历有多少,有多少成功人物,有多少失败者,最终,他们都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不留下丝毫的痕迹。只有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青山和夕阳才是亘古长存的。“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绵长,尽管历史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它们都不会随之改变,而作为历史的主角——人类,却是代代变换,变得面目全非。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两句,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他只着意于自然界的春风秋月,对人世的是非成败已然看透,任它沧桑巨变,任它滚滚流去。他只固守着一份宁静与淡泊的情怀,在握杯把酒间笑看古今之事。一个“惯”字,体现了渔樵的超凡脱俗,同时也给人以莫名的孤独与苍凉感。其实,这位通晓古今的老者,也是作者的自我画像。杨慎一生沉浮不定,历尽了世态炎凉,看透了朝政的腐败,宁愿终老边荒,也保持自己的高尚节操,他“惯看秋月春风”,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扩展阅读:杨慎的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扩展阅读:杨慎的文学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

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他如《宝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

上一篇:儿童益智玩具市场的大发展下一篇:引车员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