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

2024-06-19

长江学者(通用4篇)

长江学者 篇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我国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科技人才政策举措。研究中国科技人才的群体状况, 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 以吴殿廷 (2003) [1]和徐飞 (2006) [2]等人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 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没有涉及具体的学科。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下文亦简称物理学长江学者) 是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本文在物理学长江学者群体状况计量分析的基础之上, 探讨“长江学者”人才政策执行以来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可能的破解之策。同时, 也借此契机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科技人才政策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一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群体的基本状况

从1999年到2011年的1427名长江学者的特聘教授中, 物理学科有90人, 占长江学者总数的6.31%。各批次的物理学长江学者的人数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各批次受聘人数较为均衡, 除2002年受聘人数为13人以外, 一般都是6人 (由于2010年实施聘任的是创新团队, 未聘任个人特聘教授, 所以没有统计2010年的物理学长江学者) 。

二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群体状况特征分析

(一) 设岗学科分布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设岗学科”信息[3], 我们对物理学长江学者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分布情况作了统计, 详见表2。

由上表可见, 在各受聘岗位学科中, 凝聚态物理学人数最多, 其次是理论物理学, 而原子核物理、热学等却寥寥无几, 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从上述数据很容易看出, 学科方向的固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在未来物理学发展战略的选择上, 其他学科很难与凝聚态和理论物理相抗衡的。

(二) 籍贯地域分布

如表3所示, 物理学长江学者江苏籍有11人, 占总数17.7%;浙江、安徽籍各有6人, 占总数9.7%。徐飞等人的研究表明,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的出生地域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最多 (其中江苏的数理学部院士比例高达25%) [2]69, 而我们的研究表明籍贯为江苏、浙江的物理学长江学者最多, 相似性极强, 这也体现了我国科技人才的一个显著的地域特点。

进一步统计发现, 来自东部地区的有34人, 占总数的55.7%;中部有20人, 占总数的32.8%;而西部地区仅有8人, 占总数的13.1%。东部的人数是西部的4倍。东西部地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物理学长江学者主要来自东部发达地区。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一直存在东部地区较为发达、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情形, 这也成为当前我国科技人才产出的无形屏障。出身地域屏障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因素, 又有政策的因素。一旦形成, 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知识储量布局。落后地区的固化, 很难改变。要改变这样的状态, 有赖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以及教育体制的改变。

三当选年龄结构

长江学者的当选年龄是一个衡量我国科技人才存量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统计表明, 我国物理学长江学者的当选年龄最小为31岁, 最大为52岁, 平均年龄为39.6岁, 当选年龄最多的是41岁。从图1可以看出, 30岁到40岁之间当选特聘教授的人数逐岁增加, 其中36岁到40岁的人数达到高峰, 共35人, 占总数的43.8%。

默顿认为, 物理学是体系化程度更高的领域。从事体系化程度较高领域的科学家能较早地胜任前沿性的研究工作。[4]698我们的统计表明, 物理学长江学者的平均当选年龄为39.6岁。也就是说, 我国大多数物理学长江学者在40岁之前就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物理学研究成果。这与美国社会学家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里得出的结论也是相符的。

徐飞的研究表明,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平均获奖年龄为52.7岁,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的平均当选年龄为56.8岁。[2]73与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当选年龄相比, 我国物理学长江学者平均当选年龄要小17.2岁。“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一种符号资本, 对于青年物理学家进一步从事物理学研究是有利的。以默顿的理论推论, 其理由如下:1.它能提供物理学家日益增多的研究所需的大量设备;2.它能帮助青年物理学工作者较早地进入研究前沿的科学家社会网络, 他们在此网络中可交换信息和批评意见, 也能保持进一步从事其研究的动机。[4]698因此, 我们认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在我国科技人才奖励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它的设立使人才谱系保持了连续性:从顶端的院士到基层的普通人才之间, 长江学者位于人才链条的上游, 再配合地方的各类人才计划, 保证了中低端人才队伍的晋升阶梯。这个人才谱系的连续性为整个科技共同体的秩序提供了连续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 它也有益于规避我国科学研究人员出现老龄化的问题。这说明, 我国长江学者人才政策的设立有其积极的正向作用。

四性别结构

女性在我国科技人才群体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截至2007年, 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51位, 占总数的4.6%。[5]2010年, 我们的统计表明, 在105名中科院物理学院士中, 男性97人, 约占总人数的92.4%;女性8人, 约占总人数的7.6%。[6]

如表5所示, 在我们所统计的90名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 男性88人, 占97.8%;而女性仅2人, 分别是受聘于北京工业大学的隋曼龄教授和吉林大学的刘冰冰教授, 其比例为2.2%。所占比例小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女性所占比例;与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女院士相比, 相差近5个百分点。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热情, 应该加大在科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对女性的扶持力度。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各类项目评审中, 注意把握在同等条件下女性科研人员优先资助”之类的做法[7], 我们认为, 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 应该采取向女性倾斜的政策。否则, 任由这种状况的发展, 会造成女性出现心理认知障碍, 以及整个社会的认知误区, 从而形成一种女性不适合搞物理学的认知定势。认知定势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 从而浪费了社会的智力资源。

五留学背景

从留学情况来看, 共有73位物理学长江学者有留学经历, 占物理学长江学者总人数的81.1% (有17人未查询到留学记录, 实际比例可能更高) 。留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 详见表4。

(注:表中留学背景是指在国外系统学习3年以上, 且获得相应的学位的人员, 因此不包括时间较短的访问学者。)

(注:学科排名采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学科评估物理学科排名数据[8])

我们将物理学长江学者的留学状况与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的留学状况相比, 发现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的留学人数比例为18%[2]72, 其留学比例远远低于物理学长江学者的留学比例。从物理学长江学者的留学比例来看,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即评价体系的障碍。“崇洋媚外”的评价标准带来的认知屏障, 会导致中国人才市场快速出现柠檬市场现象, 最终将摧毁了国内教育体系与科技评价体系。学术界甚嚣尘上的“土洋”之争的实质在于缺乏有公信力的评价标准, 对于海外背景的认可与高估, 变相地把评价的责任委托给了海外机构, 这是一种制度偷懒行为。一旦这种评价标准被制度确立后, 就会形成制度惰性, 科学发展的实践被制度性规范制约, 由此形成与之匹配的退化的评价体系, 结果导致评价体系的僵化, 这也是中国科技界的老问题。这种评价体系的屏障很难终结。试想今天中国科技界的SCI崇拜不就是评价体系固化的结果吗?这种隐性障碍已经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强大阻力之一。

六受聘院校分布

据表5作进一步统计表明, 聘用物理学长江学者的高校共计24所。全国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共计55所[8], 也就是说还有31所优势物理学高校没有物理学长江学者。另外, 各高校物理学长江学者人数分布极为不均, 主要集中在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 5所高校所聘用的长江学者占总数的57.8%。受聘人数最多的是南京大学, 为18人, 有16所高校的长江学者人数都只为1—2人。

以教育部2012学科评估物理学科排名第1、物理学长江学者受聘人数最多的南京大学为例, 该校物理学院“凝聚态”方向在冯端院士的带领下,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前, 该校培养了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新中国建立以后培养了14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还培养了12位长江学者, 另外有8名长江学者在该系进行研究生学习或博士后工作。[9]其科学研究的“马太效应”尤为明显, 深刻地印证了默顿的观点:那些被证明在科学方面非常出色的机构比那些尚不知名的机构分配到更多的研究资源。而且, 其声望也能吸引超常比例的更多真正有前途的研究生。[4]630

另外, 2011年以前, 物理学长江学者的岗位设置本身就是针对各高校物理学重点学科来设岗的, 这也就不可避免造成各高校物理学科“优的更优、劣的更劣”的情况。以南京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学科为例, 由于在南京大学现有6位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长江学者, 再加3位以与凝聚态物理研究联系紧密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设岗的长江学者, 凝聚了显著的人才优势。虽然每个高校都在发展, 但其他高校很难超越南京大学在凝聚态物理方面的地位。用默顿的话来说就是:“这些社会选择的社会过程使最优秀的科学人才更为集中, 这就使得任何与马太效应原理相抗争、以创立新的科学精英机构的尝试变得极为困难。”[4]631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马太效应屏障。综上所述, 从长江学者受聘院校分布情况来看, 默顿所言的这种马太效应屏障, 已经在我国物理学研究中表现出来了, 而且一段时期内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亟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七生源院校与受聘院校相关性

我们进一步统计部分物理学长江学者本科毕业学校与受聘院校的相关性, 得到表6。

如表6所示, 物理学长江学者受聘院校与生源院校相同的共有48人, 占总数的53.3%。也就是说, 一半以上的物理学长江学者, 其受聘的高校与其有学缘关系。这也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目前的一个典型情况。当然这种学缘之间的紧密联系, 也许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正能量”。吴殿廷等人研究中国两院院士的成长环境, 也表明高科技人才培养“聚堆现象”明显。[1]但是, 各高校受聘物理学长江学者的过度“近亲繁殖”, 也会导致同一高校科研人员“同质性”加强, 影响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渐渐地形成一种无形的阻碍学术创新的“同质屏障”。

八超越屏障:可能性与路径

从我们对我国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设岗学科分布、籍贯地域分布、当选年龄、性别结构、留学背景、受聘院校分布、生源与受聘院校相关性的计量分析来看, 我国物理学长江学者的当选年龄有益于规避我国科研人员老龄化的问题, 在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奖励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政策应用价值不容置疑。但是, 我国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存在设岗学科分布不均衡、籍贯地域分布不平衡、女性较少、对海外留学背景高度依赖、受聘院校分布过度集中于优势学校、生源院校与受聘院校“近亲繁殖”现象突出等问题。进一步, 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归结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一科技人才政策执行以来所产生的以下几种屏障:学科屏障、出身地域屏障、性别屏障、评价标准屏障、马太效应屏障、同质屏障。这些屏障的形成已经成为制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政策收益释放的一种新兴阻力。

在这些屏障之中对政策收益破坏性最大的屏障, 我们认为是马太效应屏障。马太效应屏障带来的科技资源集中与垄断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如果不能破解马太效应屏障, 那么后发优势就无法实现。在马太效应发生作用的空间内, 既有优势累积的智力绿洲, 又会形成广袤的知识沙漠, 从而加剧一个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按照管理学中的短板理论, 由马太效应带来的屏障, 从总体上抑制了科技的发展。也许更难以处理的问题是, 如果任由马太效应泛滥, 势必固化某些有形与无形的屏障。对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 经济学家已经能够给出很好的解释:“垄断导致效率低下以及妨碍经济增长的思想在亚当斯密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著作中均有叙述……垄断权利造成了边际替代率和边际转化率的差距, 从而导致了低效率。”[10]经济活动的活力需要打破垄断, 学术活动同样需要遏制垄断 (技术领域通过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垄断, 以此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补偿与激励机制) 。

就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一科技人才政策而言, 如何才能超越屏障, 使其进一步释放出较大的政策红利呢?我们认为应该关注“长江学者”这一科技人才政策的政策功能开放性, 增强其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人才计划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简称“千人计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我们认为, 应该进一步明晰“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两个人才计划在我国整个高校中的功能定位。2011年, 教育部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并声称:“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 特聘教授人选面向海外知名大学副教授, 与‘千人计划’形成梯队。”[11]本来“千人计划”的引进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商业金融机构等。而就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 很多“千人计划”所选择的落户单位还是高等院校。也就是说, 在高校中同时聚集了为数不少的“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两类杰出人才。但从另一个层面讲, 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不同的是, 高校除科学研究以外, 还肩负着未来科技人才培养和对科学文化、传播的作用。在这种情形之下, 本来就是只针对高校设置的物理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应该与注重科研创新的“千人计划”有所区别, 强化其教学和人才培养功能, 强调它对各高校物理学研究和教学双重发展的推动作用, 而不仅仅是科研方面。因此, 我们建议, 在人才选拔时, 形成“千人计划”看重科研, 依靠海外引进;“长江学者”既看“科研”又看“教学”, 形成海外引进与高校自主培养相结合的局面。最终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为一种岗位, 而不是人才引进项目, 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真正发挥其“教授”的作用, 真正做到“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 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12], 当然, 我们也不否认高校师生从事科研的重要性, 正如贝尔纳所言, 科研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13]。长江学者应该是高校中教学和科研两手都硬的典范人物, 而不仅仅是局限于科研的引领者。长江学者不应该只存在于科研最一流的高校之中。

美国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认为:“高教系统各部分分化, 对科学和研究的重视程度几乎总不相同, 通常在‘大学部分’和‘非大学部分’之间发生破裂。大学被看作科学和科研与教学结合的正当场所, 甚至围绕教授的科研活动组织的教学, 最好也是在大学。相反, 师范学院、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很少被看作科学研究的场所。”[14]281我们认为, 各高等院校从事物理学研究以及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主要还是集中在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 (截至2012年, 全国共有55所[8]) , 而不仅仅是具有物理学一级或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以西北大学物理学系为例, 作为一所211大学的物理系, 它应该积极地参与我国物理学科技人才的培养, 其存在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培养中学物理老师或社会其他职业人员。它虽然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但既然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其实可以考虑在类似的高校物理系设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以强化其教学和科研实力。以此而论, 为了我国高校物理学学科的均衡发展和物理学科技人才的培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岗位设置应该遍及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大学。或者进一步说, 应该把物理学长江学者的岗位设置从办有物理学本科专业的985高校扩大到211高校 (另外, 我们也认为除师范类院校外一般高校开设物理学本科专业的必要性不大) 。

伯顿·克拉克还曾提醒:“政府对高教系统控制的性质以及各院校在科技人才市场所能进行竞争的程度, 变得很重要。”[14]283从经济学的视角讲, 像南京大学具有18位物理学长江学者这类高校, 增加它们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数, 其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教育部还不如把钱投到现在一个物理学长江学者都没有的高校。因此, 我们建议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评审过程中, 实行“动态均衡”原则, 每年评选的长江学者可以分布于10所以内的大学, 但在一定时期内 (5—10年) 要保障每所具备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高校都有1—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以此来带动这些高校物理学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使得长江学者真正起到教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领头作用, 以此来延展“长江学者”的教学功能, 增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资金投入的社会效益。

长江学者 篇2

设岗学校

设岗学科

姓名

特聘/讲座

北京大学

基础数学

王长平

特聘

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特聘

北京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张立飞

特聘

北京大学

免疫学

特聘

北京大学

生理学及神经生物学

王世强

特聘

北京大学

有机化学

王剑波

特聘

北京大学

政治经济学

特聘

北京大学

植物分子生物学

郭红卫

特聘

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史

阎步克

特聘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陈平原

特聘

北京大学

地球化学

张有学

讲座

北京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何玉山

讲座

北京大学

教育经济学

曾满超

讲座

北京大学

经济学

加里·贝克尔

讲座

北京大学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讲座

北京大学

口腔医学

施文元

讲座

北京大学

社会学

李中清

讲座

北京大学

生物信息学

龙漫远

讲座

北京大学

拓扑学

林晓松

讲座

北京大学

微流技术

讲座

北京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陈关荣

讲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王华明

特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特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特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数学

讲座

北京化工大学

材科加工工程

张立群

特聘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特聘

北京科技大学

冶金物理化学

邢献然

特聘

北京理工大学

动力机械工程

讲座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保护

骆有庆

特聘

北京林业大学

林木遗传和生物技术

李百炼

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

理论化学动力学

邵久书

特聘

北京师范大学

拓扑学和微分几何

唐梓洲

特聘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王一川

特聘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药物

讲座

北京邮电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任福继

讲座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特聘

大连理工大学

精细化工

张淑芬

特聘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表面工程

讲座

大连理工大学

能源化工

宋春山

讲座

第三军医大学

免疫学

吴玉章

特聘

第四军医大学

内科学(消化)

特聘

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蒋亚东

特聘

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柳清伙

讲座

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讲座

东北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张化光

特聘

东北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刘炯天

特聘

东北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讲座

东北师范大学

细胞生物学

麻彤辉

特聘

东北师范大学

植物学

特聘

东北师范大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王野乔

讲座

东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江舟

特聘

复旦大学

环境科学(大气化学)

特聘

复旦大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张素春

特聘

复旦大学

同步辐射谱学

封东来

特聘

复旦大学

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

张世理

特聘

复旦大学

药物化学

阿拉斯太尔

特聘

复旦大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汤善健

特聘

复旦大学

政治学

林尚立

特聘

复旦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涌泉

特聘

复旦大学

发育生物学

讲座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郁国樑

讲座

复旦大学

基因组学

谷迅

讲座

复旦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袁钧瑛

讲座

复旦大学

生物有机化学

讲座

复旦大学

新闻传播学

陈韬文

讲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科学

赫晓东

特聘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功能材料物理与应用

曹文武

讲座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李泽湘

讲座

合肥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张榴晨

讲座

合肥工业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吴信东

讲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妇科学

司特劳斯·杰瑞

讲座

湖南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王太宏

特聘

湖南大学

车辆工程

杨金海

讲座

湖南大学

分析化学

聂书明

讲座

湖南大学

应用数学

桂长峰

讲座

湖南师范大学

遗传学

诺尔佛·博德曼

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

光学

张卫平

特聘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哲学

杨国荣

特聘

华南理工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

肖惠宁

特聘

华南理工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谢立华

讲座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营养学

严小龙

特聘

华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

张炼辉

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

光电信息工程

特聘

华中科技大学

热能工程

徐明厚

特聘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

朱建刚

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讲座

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光子学

汪立宏

讲座

吉林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马於光

特聘

吉林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孙洪波

特聘

江南大学

食品科学

熊幼翎

特聘

兰州大学

敦煌学

讲座

兰州大学

理论计算机科学

讲座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卢坤平

讲座

南京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陈延峰

特聘

南京大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徐夕生

特聘

南京大学

理论物理

王强华

特聘

南京大学

政治经济学

范从来

特聘

南京大学

地球动力学

讲座

南京大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张东晓

讲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

裘进浩

特聘

南开大学

动物学

董金堂

特聘

南开大学

光学

陈志刚

特聘

南开大学

无机化学

特聘

南开大学

应用数学

陈玡仰

特聘

南开大学

概率论

张土生

讲座

南开大学

金融学

沈中华

讲座

南开大学

实验经济学与公司治理

莱茵哈德·泽尔滕

讲座

清华大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杨旭东

特聘

清华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陈国青

特聘

清华大学

凝聚态物理

张广铭

特聘

清华大学

社会学

特聘

清华大学

生命科学

刘国松

特聘

清华大学

信息安全

王小云

特聘

清华大学

遗传学

谢道新

特聘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陈一苇

讲座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

托尼·赛奇

讲座

清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讲座

清华大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黄焕中

讲座

清华大学

纳米材科化工

卢云蜂

讲座

清华大学

生物物理学

讲座

清华大学

无机纳米材料

杨培东

讲座

清华大学

物理学

郗小星

讲座

清华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李安国

讲座

山东大学

化学

姜建壮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植物学

杨洪全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肿瘤病理生理学

陈国强

特聘

上海交通大学

草业科学

黄炳如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电气工程

江晓东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林宗利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

讲座

四川大学

比较文学

曹顺庆

特聘

四川大学

绿色化学

冯小明

特聘

四川大学

重大疾病生物治疗

辛洪波

特聘

四川大学

肿瘤学

孙晓峰

讲座

天津大学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讲座

天津医科大学

分子流行病学

特聘

天津医科大学

肾脏发育与肾脏疾病

邱猛生

讲座

同济大学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付公康

讲座

武汉大学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刘耀林

特聘

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

曾令良

特聘

武汉大学

免疫学

谭锦泉

特聘

武汉大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葛茂荣

讲座

武汉大学

基础数学

黄孝军

讲座

武汉大学

控制理论与工程

夏小华

讲座

武汉大学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李国民

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特聘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聘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

王国祥

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数学

陈掌星

讲座

西安交通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李晓榕

讲座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学

成来飞

特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

孟江洪

讲座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

讲座

西南大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夏庆友

特聘

西交通大学

工商管理

贾建民

讲座

厦门大学

公共管理

陈振明

特聘

厦门大学

海洋科学

王文雄

讲座

燕山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关新平

特聘

浙江大学

光学工程

何建军

特聘

浙江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杨华勇

特聘

浙江大学

物理化学

唐睿康

特聘

浙江大学

岩土工程

陈云敏

特聘

浙江大学

植物病理学

周雪平

特聘

浙江大学

肿瘤学

王荣福

特聘

中国海洋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李华军

特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地球物理

倪四道

特聘

中国农业大学

细胞生物学

杨贞标

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

王利明

特聘

中国人民大学

理论经济学

杨瑞龙

特聘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

特聘

中国人民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黄宗智

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

物理学

张翼成讲座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蒋澄宇

特聘

中国医科大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魏华臣

讲座

中南大学

材料学

特聘

中南大学

复杂机电装备制造与控制

李涵雄

特聘

中南大学

轨道交通安全

田红旗

特聘

中南大学

药理学

特聘

中南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瞿志华

讲座

中山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与遥感

特聘

中山大学

凝聚态物理

汤子康

讲座

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

胡永泰

讲座

中央音乐学院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讲座

重庆大学

矿业工程

杨春和

长江学者 篇3

杨继国, 男, 重庆市云阳人, 中共党员,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之前, 先后当过农民、村干部、中学英语教师和银行职员。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经济思想史专业,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从事经济思想史和政治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工作;200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8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并分别在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专业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曾担任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职务。是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经济问题》等多家期刊的固定审稿人。

二、研究领域

主攻专业为经济思想史, 主要从事马克思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研究重点是《资本论》及其相关的劳动价值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等。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改革现实, 解决中国问题, 尝试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在企业理论研究方面, 主要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为源头的现代企业理论及其实践, 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强调“劳动者主权”和“经济民主”, 研究“鞍钢宪法”对现代管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企业改革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尝试用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企业理论, 并将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作比较研究。

三、研究成果

出版学术专著1部, 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部, 参与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代中国经济问题透视———政治经济学普及读本》的编写工作, 在中外公开刊物发表经济学理论和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等奖1项, 3等奖2项, 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主持省部级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省部级一般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横向科研课题多项。其有关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者及中央级、省级媒体关注, 在马克思经济理论, 尤其在《资本论》研究方面和企业理论研究方面,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特点, 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

四、主要论著

1、价值运行论纲,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年。

3、马克思的增长理论与现代增长理论比较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2001年第4期。

4、“进入权”:企业理论发展前沿, 经济学动态, 2001年第10期。

5、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扩展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

6、人力资本产权:一个改变公司治理理论的命题, 经济科学, 2002年第1期。

7、不完全合约的逻辑悖论与企业理论创新, 中国工业经济, 2003年第3期。

8、马克思的需求理论: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第11期。

9、GHM模型的理论演化及其发展方向, 经济学动态, 2004年第9期。

10、企业理论的演进逻辑及其发展方向, 中国工业经济, 2004年第7期。

11、《资本论》功能的二重性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重构, 经济学家, 2005年第6期。

12、逆向激励、国有企业监督与职工剩余控制权, 中国工业经济, 2006年第7期。

13、基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危机机理分析, 经济学家, 2010年第2期。

长江学者 篇4

2011年底,教育部启动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季浏教授受聘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季浏教授作为全国首位体育学科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实现了该学科领域长江学者零的突破。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9年实施以来,有力地推进了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学术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为我校高端战略型人才的培育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提供支撑。

1.2011“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

2.2011年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名单(独立);

3.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独立);

4.2008年“体育理论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第一);

5.2007年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独立);

6.2006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独立);

7.2006年《体育心理学》获国家精品课程(第一);

8.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

9.2006年获体育学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推荐指导奖(独立);

10.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

11.2003年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独立);

12.2002年《体育与健康》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第一);

13.2006年获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奖(独立);

14.2006年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独立);

15.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

16.2003年《体育与健康》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三等奖(第一);

17.2003年《体育与健康》获上海市精品课程(第一);

上一篇:城市维护建设税下一篇:中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