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管理

2024-11-02

学者管理(精选12篇)

学者管理 篇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组织不得不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各种变革,这对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和员工应当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行为策略,以加强对职业生涯的管理,从而实现员工的职业成功。

关键词:职业生涯,自我管理,职业成功

职业生涯是指为组织与个体心理契约相互协商的结果[1]。组织希望员工拥有高度归属感而同时自己又不愿意提供长久的职业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生涯的管理尤其显得重要,成了平衡获得员工的忠诚和提供职业保障两者之间的工具和艺术。职业生涯管理因此成为激励的一种主要方式。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在上海发布的2007年亚洲最佳雇主级中国最佳雇主评选结果表明:驱动中国员工敬业度的首要因素为职业生涯发展机会,而薪酬排在第二。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85%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不满是员工离开企业的最大诱因。可见,职业生涯管理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近期外国学者对职业生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主题:一是员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二是组织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三是职业生涯管理的成功如何衡量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实际上,第三个问题也是对前两个问题的综合,即职业成功在于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的自我管理两种力量的耦合。

1 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技术革命和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伴随着经济萧条发生的组织再造以及组织裁员等现象的发生,组织提供给员工的岗位变得更加具有短暂性和不确定性;员工与组织的心理契约也发生着变化,从具有长期承诺性的互换关系变成带有临时性的以交换为主要目的的关系。同时,企业和各种组织在其结构上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这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组织环境中,员工的职业发展将经历一个很大的调整,他们有责任计划和监控自己的职业发展。同时随着工作本质的改变和职业所涉及领域的扩大,员工有必要学会适应和管理从非正式交流、扁平组织结构、虚拟组织和远程工作发展而来的新的工作类型,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工作和工作以外的个人生活之间达成最有效的平衡。因此,职业生涯管理越来越多地成为员工自身的任务,而组织投入其中的精力越来越少。这就牵涉到当代职业心理学最为关注的行为现象:职业生涯自我管理(career self-management)。

在一个日益扁平化的组织中,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任务越来越多地落到管理者个人头上,组织对其职业生涯管理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少。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组织,赢利性的或者非赢利性的组织都是如此[2]。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就成为研究的关注点。如Kahle特别研究了销售人员的自我职业管理,他认为销售人员必须相信自己每一天都可以做得更好,这也是他们的责任,因此,销售人员每天都要给自己树立目标。回顾自己以往的成功,并不断进取[3],才是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关键。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可以看成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这些过程中,他将采取一系列的行为:职位行为、影响行为和边界管理[4]。

有学者考察了信息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管理策略。信息技术人员往往采用三种方法和途径提升自己的职业,前两种涉及到标准的职业路径,第三条路径,叫做技术企业家精神,即信息技术人员创立与自己的专业技术相关的企业。结果显示:职业规划与职业策略正相关,职业策略与专业提升正相关,专业提升与职业满意度呈正相关[5]。该结果告诉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计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带来职业满意。而信息专业人员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管理的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机会,比如对个人职业成功非常关键的技巧进行开发;扩展工作投入,愿意为工作付出额外的努力;自我展示,积极在上司面前表现自己;寻求职业指导;建立人际网络,包括组织内外的;赞同别人的观点,尤其是上司的;整合自己和上司,积极评价上级。

图1是一个职业自我管理过程模型。

2 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

美国公司在职业管理方面做了积极探索,Helpert介绍了美国某公司对稽查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做法——帮助他们构建职业通道地图,提升他们的职业生涯是该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最主要的战略,该公司在网上提供了一个胜任素质模型,告诉他们成功的稽查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下列关键素质:专业技能、领导才能、价值观等[6]。

现代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对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有重要的影响,组织裁员、组织再造也使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背景发生变化。实际上,在职业生涯管理中,本人、上级管理者、组织都是发挥着作用的。本人要努力地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特长学习相关的技术等;上级需要对其评价,肯定和指导。组织需要提供一些工具,资源和制度安排等,保证其职业获得提升和成功。

Jane在访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列出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67项措施。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最后得出了四因素(18项措施)的员工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措施认知的测量[7]。他的研究最大的贡献在于: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组织的职业生涯措施不是影响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键,而是员工认知——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措施的认知,才是研究者真正需要关注的。在他看来,无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措施多么丰富,如果不被员工感知并给予积极评价,其效果是值得怀疑的。Jane的研究使对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测量变得更为主观。该测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

NOE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是该领域中非常著名的一个研究结果。该研究认为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分成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管理,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概括如下[8]:

他进一步指出:职业管理实际上就象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多步骤的活动。将其定义为三个步骤:第一是:职业探索;第二是职业目标的确定;第三是职业战略实施。并且,职业探索的行为与职业目标确定行为是正相关的;职业目标确定的行为与职业战略实施行为呈现正相关;职业战略的实施行为与绩效也是正相关。职业生涯管理最终对组织发展和组织绩效都会带来良好的结果。这是Noe在1996年的研究成果,目前在该领域研究中,是非常著名的一个研究。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管理是内外部管理的结合,即内外部双重动力的结合。当这两种力量成为和谐之力,将对职业管理带来有益的影响,最终带来职业满意(是一种主观感受,由于工作经历带来的和工作相关的积极的心理感受)之结果。

3 职业成功及其影响因素

如何衡量职业成功,可以从主观(内部的)和客观(外部的)两方面衡量。传统的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成功的客观测量,常常是被认为专业的成就或者是组织层次的提升。主观职业成功是指个体对其职业上的与自己的目标和渴望相关的进展、成就和预期结果的实现等方面的评估。这种成功的衡量是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 [9]。并且也是与职业背景中的变化是一致的,因为个体希望职业通过自我管理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依靠组织的帮助。

实际上,仅仅从客观上测量职业成功是有缺陷的,因为人们对自己职业的主观感受也是很关键的,包括获得新技能,工作家庭的平衡,挑战和目标实现对于职业成功者而言这些感受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很多外人看来职业成功人士,自己内心不见得满意。同时,由于组织限制等原因,从客观的角度对职业成功进行衡量更加不合理。因此需要从主观感受方面对其进行补充。

当今研究对于职业成功的界定变为更加广泛,凡是跟个人角色相关的积极的后果和经历都可以认为是职业成功, 因此,职业成功可以定义为在一个人的工作经历中累积起来的积极的心理上的、和工作相关的结果。客观的职业成功是指工作结果,比如地位,晋升和收入。事实上,这两个方面也并不是毫无关联。近期的研究越来越多地用主观感受衡量职业成功。即职业满意感是衡量职业成功的最主要的办法。有人曾经对九个国家的职业女性的个性特征和职业成功进行比较,其对职业成功的定义就是职业满意感[10]。

影响职业生涯满意的因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个体特征因素;二是组织相关因素。有学者研究了美国和欧洲行政管理人员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在美国样本中,研究显示神经质、相容性和责任意识与职业满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而外向与职业满意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欧洲样本中,他们发现神经质与职业满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而外向与职业满意呈现正相关关系[11]。有人用 496 名员工的样本也证明了这个观点——外向和职业满意呈现正相关而神经质与职业满意呈负相关关系[12]。

综合多人研究,两类因素汇总如下表:

同时,综合各个已有研究,职业生涯满意模型可以归纳为如图2。

4 述评与展望

从已有的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针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在如何衡量职业生涯的成功方面,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用主观感受。在现实中,测量和研究个体的客观职业成功存在两个难题:①客观职业成功涉及个体在企业内部的地位、职位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个体拒绝提供,因此在实际测量中可能存在获取的困难性;②客观职业成功受区域、所在企业所处行业和规模、职业特点、个体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背景下作比较分析,因此客观的职业成功指标的绝对值对理论研究来说意义不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主观方法测量职业成功。但是,用职业满意衡量职业成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个体对职业满意的界定呈现非常强的主观性,而往往职业成就越大的人越不容易满意。因此,未来研究在究竟如何界定和衡量职业成功方面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

与职业成功密切相关的个体特征就是个性,大量研究均表明某些个性特征与职业成功之间呈现正相关。因此,对于组织而言,在招聘选拔时候注意对个性的考察显得尤其重要。其实,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涉及一系列行为策略的动态过程,其成功不仅取决于员工自身的个性。其能力、价值观、态度等个人因素也会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同时还会受到来自于家庭、组织和社会的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根据系统论的观点,职业成功的因素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机地结合。因此,组织如何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帮助员工实现自己预期的职业目标,在职业发展和生活上获得满足感,同时组织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这是未来研究值得注意的。

中国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都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中国企业在规模、外部环境、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中国社会文化的管理情境之下进行研究,将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尤其显得重要。

参考文献

[1]TZABBAR D,VARDI Y.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3(2):88-96.

[2]KATHRYN W,LUTON S E.Whose career is it anyway-Options for career management in flatter organization struc-tures[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1999(2):117-120.

[3]KAHLE D.Motivating Yourself to Succeed Every Day[J].A-merican Salesman,2006(51):3-8.

[4]KI NG Z.Career self-management:Aframework for guid-ance of employed adults.British[J].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2001(2):65-78.

[5]PATRICK C,LEE B.Career goals and career management strategy amo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2(1):6-13.

[6]HELPERT A L.Cultivating a Loyal Workforce[J].Internal Auditor,2006(63):66-72.

[7]JANE M C.Employees'Perceptions of Career Management Practices: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easure[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9(2):203-212.

[8]NOE R A.Is career management related to employe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6(17):119-123.

[9]SEIBERT S E,KRAI MER M L,CRANT J.What do proac-tive people do-Alongitudinal model of linking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J].Personnel Psychology,2001(54):845-74.

[10]BETTYJ P.Career success and satisfaction:a comparative study in nine countries[J].Womenin Management Review,2007(22):371-390.

[11]BOUDREAUJ W,BOSWELL WR,JUDGE T.A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executive career success in the Unites States and Europ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1,58(1):53-81.

[12]SEIBERT S E,KRAI MER ML,CRANTJ.What do proac-tive people do-Alongitudinal model of linking 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J].Personnel Psychology,2001,54(4):845-74.

学者管理 篇2

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管理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教师转型提升计划,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程,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增进校际间的学术交流,规范国内访问学者的选派与管理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接受单位的选择

1、接受单位必须是国内著名或相关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等学校(原则上应是“211”或“985”高校)或科研院所。

2、接受学科必须与我校学科发展方向一致,与本人从事专业对口或相近。

3、导师学术造诣必须精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二、资助访学的形式

1、教育部、省厅选派:指经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批准的并纳入当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或湖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的国内访学研修形式。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研修经费由教育部、选派学校、访问学者共同承担,省教育厅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研修经费由省教育厅、选派学校、访问学者共同承担。

2、学校选派:指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而组织的由学校资助进行国内访学研修的培训方式。

三、资助访学的时限

入选教师全职脱产参与访学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完成访学计划和任务,期限一般为一年以内。

四、选派访学的条件

1、由教育部、省厅选派的访学教师,必须具备《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或《湖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实施方案》中规定的选派条件,具体方案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省教育厅网站或我校人力资源部网页。

2、由学校选派的访学教师,须在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5年;须在45周岁以下且在编在岗;近两年考核合格及以上;近三年内无国内外进修、访学及其他外出合作交流经历,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专业功底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主干课程讲授任务,曾独立主持或参与负责过一次全过程的课题研究并取得成绩;

③发展后劲足,已列入我校重点培养计划的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④原则上要求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五、选派工作的程序

1、公布计划。人力资源部在全院范围内公布我校选派计划、名额和条件;

2、个人申请。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教育部、省厅选

派的访学教师,填写上级规定的表格;由学校选派的访学教师,填写《荆楚理工学院国内访问学者接受计划申报表》、《荆楚理工学院国内访问学者推荐表》。申请人需自行联系访学高校(科研机构)及导师;

3、院部推荐。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由各院部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申请人学习工作计划安排,在学校下达的名额内进行选拔推荐,连同有关材料报人力资源部。

4、人力资源部初审。根据选拔条件及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5、专家审议遴选。人力资源部精选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相关专家进行审议、遴选与推荐,确定候选人;

6、公示、校领导审批。

五、访问学者的任务

1、访问学者必须与所在院部约定访学任务、研究目标、预期成果、回校工作承诺及违约责任等,签订培养合同。

2、访问学者在外访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必须以荆楚理工学院为署名单位,必须完成合同约定的访学目标任务,必须符合《国内访问学者学术成果登记表》中的要求;

3、访问学者在外访学期间应积极参与所在访学高校、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努力完成导师要求的工作任务,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4、访学结束后,应按要求填写《荆楚理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国内访问学者学术成果登记表》,并提交国内访学相关成果。

六、访学期间的待遇

1、教师外出访学期间,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

础绩效和福利照发,奖励绩效原则上停发(所在院部有此发放制度的,按制度规定的标准发放)。年终考核、薪级调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原则上不能因不在岗、工作量未达标而受到影响。

2、访学所需培训费、住宿费(学生公寓标准)、交通费(每学期往返一次,火车硬卧)、生活补贴(每天15元,每月按30天、全年按9个月计算),待访学期满回校后统一核算报销。其它费用自理。所在院部也可按本院部的制度另行给予适当补贴。

3、访学期间以荆楚理工学院的名义从事的教学科研活动,所形成的教学科研成果,按学院相关规定获取报酬或奖励。

4、由教育部、省厅选派的访学教师,访学费用分别由教育部教育厅按规定资助,标准详见当年教育厅公布的《湖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实施方案》,研修费用不足部分待教师访学期满,取得访学合格证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承担。

5、由学校选派的访学教师,在访学计划启动初期,学校向访学教师先行预支资助经费总额的80%,待教师访学期满,取得访学合格证并通过审核后,再统一核算,将剩余资助经费支付给访学教师。

七、国内访学的管理

1、按访学协议进行管理:访问学者在访学前必须与学校签订协议,明确访学期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年限和违约责任等。未经批准或未与学校签订上述协议的,学校将不予资助,全部费用由其个人承担;

2、访学研修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具体期限由所在院部根据工作需要研究决定。

3、访学研修目标及预期成果:选派访问学者应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到接受单位报到之前2周内拟定个人研修目标及预期成果,经所在教研室主任、所在院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科技处签字,最后送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4、访学期间应遵守接受单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外出访学期间由所在院部进行管理。若遇校内年终考核、薪级调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所在院部应指定综合办专人及时通知。

八、国内访学的考核

1、科研处、教务处、人力资源部及所在院(部)对访学教师进行联合考核,对无特殊情况未完成访学任务者,视实际情况追回已资助培养经费,五年内不得申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培训进修。

2、访问学者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学业,并取得接受单位颁发的《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证书》。访学结束后应及时回校报到,并撰写《国内访问学者访学成果总结报告》交教务处。

3、每学期末访问学者应向所在院部领导书面报送学习总结、研修目标完成情况及已形成的研修成果,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

4、访问学者研修目标的完成情况、《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证书》是访问学者访学期间考核的主要依据;若《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结论不合格,或没有按期取得《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证书》,访问学者应如数返还访学期间由学校支付的全部费用。

5、自访学之日起至访学结束后一年内,至少在本专业或相关专

业核心期刊以荆楚理工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论文2篇,并在本院部开展专题学术讲座1-2次,所涉及到的报酬按院部相关规定执行。

6、访问结束后未达到考核要求的,考核结果为不称职,访学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个人自理,校内待遇按考核不称职的标准发放。

7、访问学者访问结束后必须回校工作5年以上。服务期限内,如因违约调离学校,应双倍返还访学期间由学校支付的全部费用;如因其他原因(组织调动除外)调离学校,应如数返还访学期间由学校支付的全部费用。

学者管理 篇3

波特的最大特色,是用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和头脑,剖析现实的经营管理问题。他坦陈,他的书是为实践管理者写的(当然也是为重视竞争实践的学者写的),尽管这些书又厚又重,都是大部头,但除了经济学术语带点专业性外,丝毫看不到那种纯粹理论著作的晦涩。在笔者看来,波特似乎为了实践的需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学术论证必不可少的严密。比如,他提出的三种有名的基本战略,在排列上不是没有可挑剔之处。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并列,二者具有排斥性,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把目标集聚战略并列在第三位,在逻辑上就有点站不住。从内容上讲,前二者互不兼容,而目标集聚恰好是前二者的交错和兼容;从领域上讲,前二者属于企业范围,而目标集聚属于市场范围。如果说,前二者是并列关系,但到了目标集聚就变成了递进关系或引申关系。而这种引申又不是扩展定义域,却是缩小定义域。这样,引申又变成了聚焦。这种内在的不一致,从对三种战略的图形解析一眼就可以看出。前两种战略已经涵盖了整个企业范围,致使作为第三种战略的目标集聚只好“挂靠”在前两种基本战略之下。但这种“挂靠”又不是简单的拾遗补阙,而是要解决前两种战略的不足。于是,在前两种战略中不兼容的互相排斥,到了目标集聚战略则可以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所以,波特反复强调要避免战略上“夹在中间”,而目标集聚战略则恰恰可以“夹在中间”。当然,在这种折衷中,波特对目标集聚战略的论证偏向于差异化,然而在细分市场格局下,这种局部的差异化恰恰又以局部领域的市场份额扩大甚至独占为前提。如果让一个纯粹书斋式的哲学家来评价,可能会说波特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佯谬或悖论,起码在逻辑上不够严谨。

然而,波特的贡献恰恰不是学术逻辑。正如德鲁克曾经强调的那样,管理研究不是为了满足逻辑,而是为了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对波特的理解,要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考虑,尤其是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的趋势来看待。波特的最大贡献,是奠定了战略研究中的实践导向。笔者认为,从波特开始,战略研究已经确立了现实主义式的不可逆转的支配地位。那种纯粹理想化、逻辑化的战略构建,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但是,这种实践导向式的战略研究,在波特之后还有着纵向和横向的深化可能。无可讳言,波特处处表现出了一个经济学家的本色,他进行战略分析的基本前提依然是经济人假设,五力模型、三种战略、价值链和钻石模型,依然带有浓厚的经济学式的抽象推理和建构痕迹,距离管理的实用性尚存在隔膜。所以,那些希望波特能够提供具体战略建议的公司老总,多数会失望,会觉得他讲的还是“大道理”。正因为如此,有人批评波特拘泥于经济学,并不是毫无道理。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学说,尤其是人本主义与和谐思想,对波特的观点进行拓展、修正和发挥,依然大有用武之地。从这点看,波特不是战略研究的终结,而是战略研究的开端。

波特奠定了竞争和战略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对波特不是不能批评,更不是不能超越。但是,批评必须建立在吃透波特理论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后,学界已经有了“波特过时了”的声音。然而,简单地说波特已经过时,无助于证明自己比波特更前卫。在笔者看来,普拉哈拉德是从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学习等角度,从企业自身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论述,这种探索是极为重要的,但并没有否定波特的理论价值。作为经济学家,波特向管理领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然而,他的另一只脚,还牢牢站在经济学圈内。因为他明白,离开了经济学,自己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普拉哈拉德的努力,则是试图打通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边界。

学者管理 篇4

从2006年4月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6名教师和博士生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委托, 介入北京16所基础薄弱学校的改进工作。这项工作的总目标是协助学校改进管理和教学, 提高学校的素质, 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这些学校由于政策环境的原因和学校自身管理上的问题, 处于学校发展的困难境地。学生方面, 60%是借读的打工子弟, 本地生源多数是没有择校门路的学习成绩差、家境贫困的学生, 这些学生连在小学当过学习小组长的都很少。教师队伍也非常薄弱, 经济待遇上的差异和生源差异导致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目前, 大约20%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 40%是近两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 其余多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流动的、水平一般的教师, 骨干教师特别少。由于连年考试成绩处于较低水平, 这些学校的教师成就感很低, 对于学生发展的信心严重不足。虽然北京市和相关区县给予这些学校很多帮助, 但是各种主客观原因使这些学校多年处于边缘状态:半数以上的学校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研究课题, 很少有教师获得区级公开课的资格和机会。16所学校实际是在三种力量推动下加入北京初中建设工程:行政部门的选择、支持初中工程重点项目学校经费的吸引力, 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中前面两个方面占有很大权重。

对于北师大加入建设工程的教师来说, 介入这16所学校的改进实际是一种柔性介入。学者介入改进学校工作有刚性和柔性两种基本类型。所谓刚性介入, 又有权力介入型和课题介入型两种。前者是学者通过行政任命在学校中担任实职, 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 可以干预学校的日常工作。这样的介入有指挥权, 问题容易落实。如果时间充裕, 对一个比较成熟的学者来说, 容易获得预期的成果。课题性介入也有一定刚性。参加课题的学校往往有一定基础条件, 或者是师资和学生条件比较好, 或者有较好的学校发展氛围, 管理者的权威比较高;这类学校愿意接受课题任务是因为存在比较强烈的发展需要, 希望通过参与课题获得新的发展资本, 所以学者设计的课题对于项目学校有一定约束作用。柔性介入的基本特点是非约束性的, 在原则目标指导下的具体目标具有弹性, 因地制宜, 学者对于学校发展的职责是提供咨询, 能够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协商、说服和示范。一般来说, 柔性介入的成果目标定位是有限的。基础薄弱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长期在困难条件限制下所形成的心理使得他们主动改进的愿望和能力总体上说比较弱, 外部来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往往被认为是超越实际条件的“强加”, 很难被接受。因此协助这些学校改进必须把握住这些学校的条件特征和群体心理特征, 采取适合这些学校特点的方法和策略, 才能获得一定效果。

学者对薄弱学校改进所能作出的贡献是以自己的知识向管理者、教师提供咨询和指导, 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学校改进结合起来, 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思路。对于薄弱学校的改进来说, 知识的咨询不仅仅在于提供改进学校的工具, 还在于以知识的应用帮助教师取得些许成绩, 提高学校的士气。在缺少权力支撑的情况下, 知识成为学者工作的基本武器。所以我们要管好用好这件武器, 抓好知识管理。

二、改进学校实践中的知识和知识管理

许多学者深入学校以后常常感到与实践工作者有思维和语言上的差距, 存在着在知识的认识和沟通方面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学者知识系统与教师的知识系统有什么差别?什么是改进学校所需要的知识?怎样才能把我们具备的知识与学校改进的实践结合起来?这里需要考虑相关知识的分类问题, 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分清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之间的差别。

第一, 科学的公共知识和经验性的个别化知识。学者所具备的知识主要是科学的公共知识, 这是指专业理论和理论应用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概括了相关领域的一般规律, 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们的特点是具有客观的、逻辑的、系统的、大家共同认可的、可以经过科学验证的和能够清晰表达出来的, 学术界把它称为系统化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被陈述出来的时候, 时常是与具体的环境隔离开来, 所以还具有静态的特征。还有另一类知识, 它们是未被系统化的、个性化的、经验性的、与具体情境相联系、与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知识。在学校改进中, 这类知识多数存在于实践者的头脑中, 它们可能是不能表达出来的隐性知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并非只有琐碎的经验知识, 但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需要使得他们更加注意那些具有操作性、能够针对性地解决疑难问题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缺乏理论的内核, 但是它把理论的精髓规则化, 并以解决和回答具体问题的形式出现。具备这类知识的学者是第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最欢迎的, 因为它们有对于新知识的系统把握, 同时对现实到位的分析和解说。

第二, 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知识。专业知识是某个或者某个群体专家所具备的某方面专门知识, 比如学科知识、管理知识, 德育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学校改进工作中, 由于实践活动都是整体性的, 各种知识是在活动过程中加以应用的, 相互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比如德育与教学工作存在很紧密的互动性, 管理工作更是与其他方面的工作产生全面的关系。一些教育教学上的问题表面看来是认识的和经验性的问题, 但是可能背后存在制度性的障碍。专业性知识如何在实践中派上用场, 还需要综合性知识支持对现实情况的判断。在参与学校改进的学者当中, 专业知识的载体往往是一个人或者一组具有同质 (相同的学科, 或者相同的价值取向, 或者相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的人, 而综合性知识的承担者少部分是个人, 多数是一组人, 也就是说, 在改进活动中, 综合知识主要是团队集体承担的。

第三, 技术性知识和社会过程知识。学者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多关注技术性知识, 也就是对于某个领域事物的规律作出的认知结论。但是任何知识和知识的应用都有一个生成和转换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生动的、充满了矛盾和斗争的、具有生命力的。过程性知识就是对于事物发生、冲突、转变、迁移、扩散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性知识。对过程性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学者参与学校改进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其一, 从技术程序角度看, 学校改进是知识传播和应用的过程, 没有对过程复杂性的关注和解析, 就不可能设计出操作程序, 也就不可能有被教师和管理者接受的改进方案, 因为任何理论如果不转化为方案、程序、方法, 就没有被执行的可能性。其二, 从社会过程的角度看, 学校改进充满了利益调整和博弈的因素, 它们影响甚至左右着学校改进的进程。缺少对于利益运动过程的了解, 单纯从学术角度看学校改进, 就很难推动其进展。

以上分析不仅仅区分了学者 (理论工作者) 与教师 (实践工作者) 群体在认识方法上的不同, 还揭示了他们在行为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和需要的差异。这两种取向很难说谁更优越, 他们之间是互补的。但是从学者介入学校改进的视角来看, 更多地要研究自身知识体系的弱点和实践工作者接受知识的特点, 加强自身的知识管理。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取得学校改进的实效。

那么什么是知识管理?为什么要在学校改进中强调学者自身的知识管理呢?

所谓知识管理, 就是在组织内部促进各个部门和个人创造、掌握知识并实现全局性的分享, 从而实现知识的价值提升的活动。对于知识管理的解释有两种角度:一种是从知识本体或者资源的角度出发, 关注知识的收集、整理、提取等认识活动。另一种解释在承认知识管理是知识整合过程的同时, 更注重这个过程中人的关系的互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从事学校改造的学者来说, 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知识管理是追随知识运动过程的管理, 它是动态的, 关注知识运动的每个环节, 才能挖掘出知识的全部价值。二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 是相关人们协作关系的塑造, 只有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与知识的流程结合起来, 才能创造、分享和使用知识。

由此可见, 在参与学校改进的活动中, 学者对自身知识系统进行改造和完善, 起码有两点意义:第一, 使自身的知识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切合实际的需要, 更实用。第二, 将寻找到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沟通接点, 使得学者的介入更容易被实践者接受。

三、学者对于自身知识的管理

面对实践的挑战, 参与学校改进的学者要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应从知识思维方式、知识存储内容结构、知识积累的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

1. 改造知识思维方式

知识思维方式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时应用知识的思维逻辑, 在现实活动的沟通中成为人们之间的对话的基础。这里有三个问题十分重要:一个是对知识的价值选择, 即什么类型的知识更重要;另一个问题是提取和应用知识时的背景思考;再有一个问题是知识管理中重视对于人的考虑。

第一个问题涉及抽象性知识与具体性知识哪一个更应该受到重视。如前所说, 学者的思维是理性的, 偏爱抽象, 讲求逻辑, 是学者的特点, 也是优势。遇到问题他们首先定义概念, 然后求证于理论分析, 再讨论怎么行动解决问题。而教师和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问题, 他们要考虑如何干才能收到实效, 所以分析问题首先问怎么办, 他们的知识话语系统是实践性的。这并不是说教师和学校的管理者不要理论, 但是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离不开事实作为阐释和证明。学者进入学校改造的环境中去, 任务发生了改变, 关注知识的焦点也应当适当改变, 即向实践需要靠拢, 这样才能找到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语言。

应用知识的背景考虑问题, 是指在将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时必须研究背景因素。学者运用知识的思维目标是尽量追求科学、合理和完美,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常的取向是在纯洁的时空中为理论知识寻找高贵的“婆家”。这种思维方式经常导致学者的解决方案超脱现实。处于实践一线的教师和管理者的思维是环境制约思维, 他们也关注理论, 但是一旦进入行动问题, 在他们的认识中马上就有环境因素介入:学生的素质和学生的行为方式、其他目标和因素对于教师行为的约束、受到任务挤压的活动空间, 等等, 最后才是理论指导。所以学者必须注意, 在学校改进中与实践工作者的沟通中, 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理论介绍或者方案构思, 而是面对实际情况的决策。决策受到条件制约, 是梯级式的次优决策思维, 范式是:“这么做行不行?如果不行, 那我们退一步这么干吧……”所以在学者的理论知识库旁边, 一定要建设一个学校环境的知识库, 特别要理解教师在各种具体情况下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样想, 怎么做才适合教师所处的环境, 以及如何做才能帮助教师突破有局限性的环境约束思维, 以此为依据决定指导策略。

在学校改进中, 专家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运用, 还要把运用知识的人也要考虑进来, 也就是说既要见物, 也要见人。知识的基本载体是人, 人的愿望、能力、学识基础乃至性格, 都对知识的应用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而人的组织行为学规律也对知识的运动效率和效能发挥着作用。学者面对推进学习改进过程中的障碍经常会说:“这些因素超出我的权限范围, 我无能为力了。”实际上, 绝对的无能为力情况是极少的。学校改进的一种策略在于:在恰当的时机找到恰当的人, 开展合适的项目。所以要关注各种人, 各个层面的人, 把对于任务的思考与对人的认识结合起来。这需要参与改进的学者对于管理者和教师的实践倾注热情, 对于那些有创造能力和激情的教师给予经常的关心, 对符合改进目标需要的创新活动给予智力的支持。这些人和事是学校改进的切入点和动力之一, 学者的知识必须通过这些人和事才能获得扩展的平台。

2. 提升将知识组织成项目活动的组织能力

项目是改进活动的基础, 将知识组织成项目才能发挥知识的实际效用, 没有项目就没有抓手, 也就没有改进的行动。项目的组织不是单向的, 不仅仅是学者自上而下的贯彻, 也是自下而上的生成。学者要有对实践工作者创新的敏感, 能够把握在具体的学校环境中那些可为的切入点。

在我们柔性参与学校改进的实践中, 很多时候感到自身的知识更像“豆芽”而不是草根, 没有抓住“泥土”成长为一个可以成长的生命体。我们的弱点常常表现为:不能发现学校的需要进而开发出项目;不善于将项目的构想与学校工作的实际条件结合起来, 所以项目带有很强的“学究气”而难以被教师接受和执行;不善于与学校各个方面的人员沟通, 让他们理解项目, 同时也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 形成共同行动的认识基础。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弥补。

3. 重构和完善学者的知识库

如上所述, 学校改进是综合使用各种知识的综合性实践, 单一的学术知识远远不够用, 要围绕学校改进的需要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有若干分库, 包括理论知识分库、管理知识分库、背景知识分库和案例分库。

理论知识分库不仅包括基础理论, 还必须包括技术理论, 后者是实现基础理论的组织和程序的理论, 包括人们所熟悉的各种“模式”理论。

案例库又可以分为一般案例和条件相似案例, 后者对于实践工作者来说, 有更强的说服力。

4. 形成支持性组织氛围和机制, 提取和分享团队成员的经验

学校改进是一种组织行为, 学者的行为在其中个体化了, 会创造出各自的经验, 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需求, 需要团队支持。因此在学者团体中的知识分享显得格外重要。

5. 建设跨边界团队, 整合多种知识资源

学者管理 篇5

(2010年4月修订)高等学校接受国内访问学者(以下简称访问学者)是立足国内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重要形式,也是校际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是我校师资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术交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接受访问学者的学科或专业条件

科学研究实力较强、任务和经费落实,实验设备等基础条件较好,一般应该是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或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国内访问学者的导师。

第二条

接受对象及访问期限

接受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的在职教师,符合以下推荐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

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位、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学位、讲师职称,身体健康;

3、所申请的专业方向与所学专业以及目前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专业方向应基本一致,在本专业有代表性的成果。访问期限:一般为一学年,因课题工作需要等特殊原因,经原单位同意,最多可申请延长半年。

第三条

工作方式及要求

1、访问学者应按规定日期来校报到。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应由原单位提前来公函代为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三个工作日,逾期不报到者,按自动放弃处理。

2、访问学者来校后,由导师协助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根据科研工作需要,经导师批准,每学期可选听一门本学科点开设的专业课程。

3、访问学者以参加清华大学科研工作为主。经导师同意可以参加指导研究生、编写教材、承担部分教学或实验室等工作,并每月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

4、访问学者在我校访问期间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我校有关访问学者的管理规定。对违反规章制度或不能按时完成访问任务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进行访问学者工作的,由所在院系报教育培训管理处批准,取消其访问学者资格,并函告原选送单位。

5、访问学者的作息时间、放假时间与清华教工同步。访问期间因病请假,应出具校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因事请假者,应出具有关方面的证明,并按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请假在一周以下者,由所在系导师、科研科批准,一周以上者(含原单位出差)均需向教育培训管理处请假,获批准后方可离校,返回后到教培处销假。一学期内累计请假超过四周者,即取消其访问资格,退回所在单位,不发放访问学者证书。

6、因故终止访问的,均须由原单位出具证明、导师签字、系科研主管部门盖章后报教育培训管理处审批,经同意后方可办理离校手续,其中有正当原因且访问满一学期者,经本人申请,由教育培训管理处出具相应的证明;其它情况,一律不出具任何证明。

第四条

考核办法

1、访问学者每学期至少应提交一篇学术论文或科研报告,并在课题组作一次学术报告,汇报工作成果。访问工作结束后,应写出包括科研、教学工作及其成绩等方面的个人全年总结,填入《国内访问学者工作成绩考核表》。导师对访问学者的论文和在校期间的表现写出评语。

2、访问学者按期完成工作计划,经考核合格,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职称的高校教师由教育培训管理处按规定颁发教育部统一印制的《国内访问学者证书》;其他学员颁发由清华大学统一印制的《清华大学国内访问学者证书》,并在“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与认证”网站上进行电子注册。

3、教培处根据各院系推荐的考核优秀者,按20%评选优秀访问学者并颁发荣誉证书。

4、访问学者证书在学业结束后一次办理,过时一律不补办。证书遗失或损坏,不再补办。第五条

科研课题、经费及成果

1、访问学者的研究课题一般应结合我校接受单位的学科方向及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由我校接受单位承担。若自选课题,双方应就科研课题及经费问题另行协商。

2、访问学者参加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按有关规定,视双方参加者在科研项目中所起作用的情况,协商分享,如果访问学者在访学期间承担的是学校重大课题,应由我校接受单位和导师与访问学者签署协议,明确在学校及其接受单位访问期间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应归学校及接受单位持有或双方共有。第六条 申报程序及管理

1、接受访问学者工作由教育培训管理处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教培处联系相关院系的科研主管部门。

2、接受访问学者应由本人申请、单位推荐、导师同意、接受院系科研主管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教育培训管理处,教育培训管理处汇同有关部处审核批准后,负责访问学者入校的有关事宜。

3、教育培训管理处于每年5月统一办理访问学者的接受工作。

4、访问学者的工作条件、考核情况由相关院系科研主管部门负责协助检查。

5、访问学者一律不转户口。党、团员仅转临时组织关系。

第七条

生活待遇及费用

1、访问学者的进修费标准由教育培训管理处提出,报学校财务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访问学者缴纳的进修费按学校规定比例上缴学校及划拨接受单位和学校相关运行管理部门。

2、访问学者的工资、差旅费及公费医疗费等由选送单位负担。导师可视访问学者工作情况适当发放生活补助费。

3、因学校住房紧张,教培处只能为部分访问学者安排集中住宿(3人/间的集体宿舍),费用由选送单位负担或个人承担。

4、有关退费的规定:

1)入学后两周内提出退学申请者,退还进修费的90%。

2)入学两周后提出退学申请者或入学后私自退学者,其所交费用概不退还。

3)因各种原因取消访问资格者,其所交费用概不退还。第八条 其它

学者管理 篇6

1932年,雷恩出生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Columbia, Missouri)的一个零售企业之家。他18岁考上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在大学期间,他主修工业管理与人事管理。1954年,当雷恩22岁时,没有修完本科学业的雷恩参军了。服役期间,他任美国空军上尉。1958年,雷恩从部队退役,回到学校,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并于当年获得密苏里大学的科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雷恩回到家族企业经商。在工作期间,他修完了密苏里大学劳工关系与管理专业(Management and Labor Relations)的硕士课程,并于1960年获得劳工关系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拿到硕士学位后,雷恩离开了自己的家族企业,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霍尔马克贺卡公司(Hallmark Cards Corporation)任生产主管。任职不久,雷恩又毅然离开这个公司,弃商从学,来到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攻读工商管理,主修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并于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雷恩谋到一份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的助教职务,正式成为该校员工。

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雷恩教授管理入门课—管理思想史,积攒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的基础上,1972年,雷恩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管理思想的演变》。在他的书中,他首次以史学的眼光对管理思想进行分类梳理。正是这本书,奠定了雷恩在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者地位。

1973年,雷恩离开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来到俄克拉荷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任管理学教授,并兼任该校哈里 · 巴斯商业史文献收藏馆馆长(Curator of the Harry W. Bass Business History Collection),在俄克拉何马一呆就是34年。雷恩在任职期间,曾担任管理系主任和商学院院长等职务,并获得过大卫·博伊德管理学教授头衔(the David Ross Boyd Professor of Management)和麦卡斯兰基金会教授头衔(the McCasland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American Free Enterprise)。

作为专职管理学教授,雷恩参与了大量学术活动。他是美国南方管理协会(Southern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成员,并于1973年到1974年任该协会主席;同时,他也是管理学会(AOM)会员,并于1980年到1986年期间任百年纪念委员会(Centennial Committee)成员;还是商业史协会(the 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 Association)成员。他还担任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出版社、《商业视野》(Business Perspective Journal)、《管理学会学报》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商业研究》(Th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管理学会通讯》(Academy of Management Newsletter)、《管理学会评论》(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管理史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 History)和《管理杂志》(Journal of Management)的编辑委员会成员与审稿人。

作为管理学大师,雷恩的著作不算多。然而,一本《管理思想的演变》就足以使其在管理学界名闻遐迩。自1972年该书出版了第1版后,截至2005年,已经出到第5版(第5版更名为《管理思想史》)。他的其他著作有:1976年,他与丹·沃伊奇(Dan Voich)合作出版了《管理原理:过程与行为》(Principles of Management:Process and Behavior)第2版和《管理者手册:管理的原则、过程和行为》(Instructor’s Manual, Principle of Management, Process and Behavior);1984年,又将与沃伊奇的合著改名为《管理:过程、结构和行为》(Management: Process, Structure and Behavior)出版第3版;1987年,出版《流浪汉白领:怀特·威廉的旅行》(White Collar Hobo:The Travels of Whiting Williams);1997年,与大卫·博伊德(David Ross Boyd)合著出版《早期管理思想》(Early Management Thought);1998年,与罗纳德·格林伍德(Ronald G. Greenwood)合著出版《管理创新者:塑造现代商业的人物和理念》(Management Innovators: The People and Ideas that Have Shaped Modern Business)。除了这些著作外,雷恩的一些小书稿,也在管理思想史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例如,他与大卫·范弗里特(David D. Van Fleet)1983年合著的《商学院史》(History in Schools of Business)就是其中之一。

学者管理 篇7

一、资料和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使用主题词“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只纳入期刊上正式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截止到2015年5月11日,共检索到文献386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观察其年文献量、期刊载文量、高频词、作者、发文机构及基金情况;利用数理统计法,将检索到的论文以“编辑学者化”还是“学者编辑化”观点分为3组(“编辑学者化”“编辑学者化结合学者编辑化”“学者编辑化”),观察3组的作者群状况(合作情况、有无编辑职称)及发表期刊的属性(期刊类别与级别)。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献来源情况

386篇文献中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有382篇,特色期刊的有4篇。涉及学科:出版(357篇)、新闻与传媒(19篇)、农业基础科学(6篇)、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3篇)、人物传记(3篇),法理及法史、高等教育、中国民族与地方史志、初等教育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各1篇。

(二)年文献量

从图1可见,有关“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的讨论于1995—2003年较为激烈,其后较平缓。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的发展水平。因为随着现代科学迅飞猛进地发展,学科的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各学科相互渗透与联系愈来愈密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该讨论的两者有一定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文献量就呈现平稳波动的变化。

(三)期刊载文量

386篇文献分布在37种期刊上,其中排名前10位的期刊载文量为88篇,占总量的22.8%,排名情况见表1。表1的期刊中《编辑学刊》《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学报编辑论丛》与《出版发行研究》这5个都属于信息科技刊物。《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为社会科学刊物,新疆农业科学为农业科技刊物,详见表1。

(四)高频词

根据文献标题和摘要中包含的名词性术语,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主题词或关键词为:编辑学者化(92次)、编辑(88次)、学者化(68次)、高校学报(23次)、学报编辑(22次)、学者(21次)、学报(19次)、学术期刊(18次)、编辑学(12次)和编辑素质(9次)。从这些高频词中可以发现“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这一相关文献的特点,其与学报、学术和编辑素质密切相关。

(五)作者发文情况

386篇文献的作者按发文数量排名前8位的为孙景峰(河南师范大学,4篇)、刘艳(东北财经大学,4篇)、刘荣军(西南大学,4篇)、杨荣星(山西广播电视大学,3篇)、敬亚平(重庆教育学院,3篇)、朱栋梁(湖南商学院,3篇)、蒋永华(南京师范大学,3篇)、于逢春(长春大学,3篇),可见参与“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的学者以大学院校的老师与编辑较为积极。

(六)发文机构和基金情况

386篇文献的作者按发文数量排名前8位的为东北财经大学(7篇)、河南师范大学(5篇)、延边大学(4篇)、湖南师范大学(4篇)、西南大学(4篇)、山西广播电视大学(4篇)、长春大学(4)和哈尔滨师范大学(4篇)。仅有18篇为基金课题文献,它们分别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2012114)、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o.NJMZ05)、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3MS0918)、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No.08JK039)、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项目(No.2007860001)、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与河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研究项目(No.SKZD2011503)、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S040401)、黑龙江省出版理论课题项目(No.200508)、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课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各3项,江苏省期刊协会、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湖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和广东高校学报研究会各1项,以及7项大学院校级课题资助。

(七)持不同观点的作者群及发表期刊属性

386篇文献的作者中,持“编辑学者化”观点的最多,占82.4%,持“编辑学者化结合学者编辑化”观点的占12.4%,持“学者编辑化”的仅5.2%。386篇文献的作者多为独撰(81.1%),其有编辑职称的占73.3%,但基金课题论文比仅4.7%,而核心论文比较高,达34.2%。将386篇文献根据作者的观点分为3组(“编辑学者化”“编辑学者化结合学者编辑化”和“学者编辑化”),观察比较3组的作者群状况及发表期刊的属性,详见表2。

三、讨论

(一)“编辑学者化”是目前大势所趋

虽然学者办刊有利于确保刊物学术水平,而目前在我国,基于学者与编辑准入标准、社会认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个人声望、社会地位及收入等的差异很大,绝大多数学者是不会改行为编辑的。“编辑学者化”是社会发展、学术期刊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由编辑当前工作的实际和特殊性决定的[2]。随着科学技术及事业的发展,编辑尤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其编辑的是学术性的文章,是学问家的心得或学子们的求索,因而编辑须严谨研究学问[3]。“编辑学者化”的实质不是要求编辑成为学者,而是倡导编辑尤其是科技期刊编辑应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科研活动[4]。本调查数据在检索到的386篇中作者占有编辑职称的占73.3%,其核心论文比较高,为34.2%,说明目前大多数出版界同仁认同“编辑学者化”的观点(82.4%)。

(二)“编辑学者化”的辩证与策略

“编辑学者化”的“编辑”与“学者”是从属关系,“编辑”是主,“学者”是从。学者化的编辑应当比一般学者更具有学术的品格,更善于跳出具体课题的解析,而去把握学术问题的发展史,更善于比较一组相邻但不同学科论著的得失与高下[5]。因而,理想的“编辑学者化”是“编辑学专家”+“工作领域专家”的模式,其虽然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却是个无法实现的蓝图[6]。现在大家比较认同的模式为“编辑学专家”+“专业杂家”或“小专家”。

编辑部作为一支工作团队,会有许多不同的分工。因而在倡导“编辑学者化”时相关部门的引导及管理政策亦很重要,可参照按需调入、科学分工、定向培养及外部补充的方针。“编辑学者化”的原则为“专杂结合、力求于专、编研相长、立足于编”[7],具体形式主要有[8]鼓励学习进修、攻读高级学位、参加科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业务能力。

四、结语

“编辑学者化”有利于发挥编辑个体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加强编辑自身建设与自我完善,向“奉献、开放与创新”的全能型方向发展。“编辑学者化”作为目前出版界的一个发展方向,自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一切的探索、求证与辩论均是必要的。有学者指出“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的有机结合,既可促进期刊的良好发展,又可实现编辑或学者个人学术或编辑素质的提高[9]。因而“编辑学者化”“编辑学者化结合学者编辑化”和“学者编辑化”很可能是出版界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

摘要:目的:梳理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有关“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方面文献的基本情况。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及数理统计法的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使用主题词“编辑学者化”与“学者编辑化”检索,纳入期刊上正式发表的文献,进行分类、分项统计处理,并针对数据的分布以及其间的关系进行解释和分析。结果:386篇文献主要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382篇),363篇涉及出版学科,年文载量显示以1995—2003年多,分布在37种期刊上,其中排名于前10位的《编辑学刊》《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学报编辑论丛》与《出版发行研究》这5个都属于信息科技刊物。发文较多的机构为大学院校,作者以其老师与编辑较为多见。高频词显示其与学报、学术和编辑素质密切相关。386篇文献的作者持“编辑学者化”的观点最多占82.4%,多为独撰(81.1%),作者有编辑职称的占73.3%,核心论文比较高为34.2%。结论:“编辑学者化”为我国目前出版界的一个发展方向的认同率较高,而其中的探索、求证与辩论均是必要的。

关键词:编辑,学者,文献计量学

参考文献

[1]胡光清.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编创之友,1984(2):76-82.

[2]郁丽都斯·阿布力米提.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新西部(理论版),2013(2-3):136.

[3]辰目.编辑如何成为学者和大家?——提升出版文化理性一个重要途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0(10):卷首.

[4]游俊,胡小洋.“编辑学者化”的实质及现实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3):340-343.

[5]常文芳.论编辑的学者素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4):85-87.

[6]谷德润.“编辑学者化”还是“学者编辑化”[J].编辑学报,2008(5):458-460.

[7]郄彦平.专杂结合力求于专编研相长立足于编——谈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原则和途径[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7(6):61-65.

[8]沈林.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途径[J].编辑学报,2005(5):385-386.

学者管理 篇8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Wilkins (1972) 认为:“没有语法, 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 则什么也不能表达。”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 掌握英语是提高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当教师和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词汇教学和词汇学习中后, 所取得的效果却是不明显的, 这也成了困扰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的一个主要方面。了解学生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存在的困难和所使用的策略, 回答与此相关的问题, 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作者以任教的宁波大红鹰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对他们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研究, 并据此找出适合该院校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并在教学中应用。本次研究的问题是:

1) 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分别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有哪些?

2) 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有差异?

2、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两个班级共131名宁波大红鹰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由于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 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根据2010年6月的CET-4的考试成绩进行分班, 其中A班61人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均超过426分, 定为善学者, 而B班70人的四级考试成绩均低于424分, 定为不善学者。A班和B班的学生均包含了理科和文科专业的学生, 男、女生比例也相近。

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以O’Malley和Chamot (1990) 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为依据, 并加以修改。问卷中的词汇学习策略被分成三大类, 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共55小项。每一策略的使用情况采用5级分制:1=从不;2=很少;3=有时;4=常常;5=总是。

数据的收集于2010年12月完成。问卷调查随堂进行, 时间为15分钟。处理和分析数据使用统计软件为SPSS (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

3、结果与讨论

对善学者和不善学者之间在词汇策略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t检验, 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显示, 1) 善学者的词汇策略的平均值均高于不善学者, 即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经常地运用各种策略。这个发现也证实了Ellis在1994年的研究, 与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相比, 外语学习者通常更频繁地使用认知策略。

2) 在词汇策略使用的顺序方面, 善学者比不善学者也有不同。善学者最常使用认知策略, 其次是社会/情感策略, 再次是元认知策略, 而不善学者则是最常使用社会/情感策略, 其次是认知策略, 再次是元认知策略。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性。这也验证了Ellis的观点“语言水平越高的学习者, 越倾向于使用元认知策略”。即使是善学者, 他们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平均成绩也只有435分, 所以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均不常使用元认知策略。

3) 善学者和不善学者的词汇策略的平均值都小于3 (除善学者的认知策略平均值为3.24) , 这表明被调查的语言学习者虽然都会使用词汇策略, 但使用的频率都较低。

表2则更加详细地显示了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各自常用的词汇策略。善学者最常使用的词汇策略分别是选择注意 (3.41) >猜词 (3.40) >构词法 (3.36) >练习 (3.34) >字典 (3.31) >上下文 (3.26) >联想 (3.22) >记笔记 (3.17) >想象 (3.08) >自发学习 (3.07) 。而不善学者最常使用的词汇策略是重复 (3.24) 。

首先, 在5个元认知策略中, 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常使用选择注意。在语言学习中, 即使本国语使用者也只知道一部分的词汇, 因此, 二语学习者需要认识到他们永远都无法学习完所有的词汇, 因而需要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学习最有用的词汇。选择注意策略包括知道何时忽略一个单词, 尤其是那种出现频率较低的单词。这种词汇学习策略对改进阅读速度和扩大词汇量有重要的作用。其次, 善学者比善学者更倾向于使用自发学习策略。这表明不善学者更依赖通过课本、教师和考试学习新的单词, 而善学者则更乐于通过英文报纸和杂志扩大词汇量。为了有效地学习二语词汇, 非常有必要多接触英语书籍、杂志、报纸和电影等以英语为媒介的资源。本次研究也证明了输入量越大, 英语水平就越好。

本次研究表明, 不善学者最常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是重复策略。笔头或口头的重复指的是不断地通过说或写的方式来重复, 这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学习者都较常使用的策略, 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 大家普遍认为笔头或口头的重复为学生掌握语言的口语或书写的形式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大部分学习者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获取较强烈的成就感,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一种语言的词汇具有系统的相关性, 而不是被随意地分成一个一个的组。机械性的重复对词汇学习的帮助较小。

对于善学者来说, 在认知策略中最常被使用的是猜词策略。问卷中的猜词策略指的是通过上下文、学习者的常识、词性和构词法 (前缀、后缀、词根) 进行猜词。善学者比不善学者对这种策略更为感兴趣,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阅读英语文章或进行练习时, 中国学习者更有可能会经常遇到许多的生词, 由于有限的时间, 不可能查找每一个新单词的意思, 所以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猜测词的意思。另外, 因为过去的学习经验,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猜词的方法, 当他们能够从各类英语资源中猜出单词的意思, 他们更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 这两组实验参与者在各项分类的认知策略中均显示了较大的差异性。本次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对于联系策略来说, 善学者更擅长于利用已学词汇来学习新单词。第二, 归类策略需要将单词根据意思或词性进行分类, 这就要求学习者首先要掌握大量的词汇, 然后知道这些单词的准确意思, 可以快速地在归类时进行回忆。因此, 对不善学者来说, 归类策略有点难以实施, 这也和Chamot的观点一样, 归类策略更适用于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第三, 记笔记策略需要学习者对刚学过的新单词进行处理, 为复习时提供额外的资源。Schmitt and Schmitt建议使用记笔记策略, 因为这可以包括单词的阶段性知识。但是不善学者对词汇学习兴趣不大, 因此他们对将此策略应用于词汇学习也感到厌烦。第四, 善学者的最常使用策略也包括使用字典。Ahmed发现使用字典是善学者的特征之一。字典可以提供广泛的信息, 例如拼写、发音、语法、构词法、意思和好的例句。另外也有人认为字典除了可以提供精确的意思之外, 还能有助于延时记忆。

对于社会/情感策略而言, 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只在情感控制策略中出现了显著差异。这个发现表明善学者更习惯集中精力学习词汇,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 当必须记忆大量的新单词时, 善学者习惯于鼓励自己, 并且感到有所成就, 因为他们认为词汇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社会活动策略中, 两组学生均未出现明显的差异, 这意味着无论是善学者还是不善学者都将词汇学习看做是个人的学习任务, 因而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在学习过程中向同学寻求帮助。

4、结语

本研究发现, 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乐于且频繁地使用词汇学习策略, 两组被调查者在提前计划等11种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显著与最显著差异。善学者常使用的词汇策略有选择注意等10种, 而不善学者常使用的策略则只有重复。

根据以上发现, 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注意以下问题:1) 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均不擅长使用元认知策略, 而学习者学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元认知策略使用的成败,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尤其是不善学者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学会对学习策略使用的调整。2) 教师应当在课内外加强对不善学者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 改变他们词汇学习策略单一的现状, 帮助不善学者学会运用猜词、构词法、查字典等策略, 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 鼓励不善学者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词汇学习方法。

摘要: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讨论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乐于且更频繁运用词汇学习策略, 善学者常使用的词汇策略有选择注意、猜词等10种策略, 而不善学者常使用的策略仅为重复。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提前计划等11种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着显著与最显著差异。

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善学者,不善学者,差异

参考文献

[1]吴霞、王蔷, 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53-57。

[2]丰玉芳, 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比较研究[J], 外语界, 2003 (2) :66-72。

[3]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UP.1994.

[4]O’M alley, J.M.&Cho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 bridge:CUP.1990.

[5]Schmitt, N.and M.McCarthy (eds.) .1997.Vocabulary:Description, 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6]Schmitt, N.and D.Schmitt.1995.Vocabulary notebooks:theoretical underpinning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J].English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49:133-143.

学者们,别离人民太远 篇9

今日中国的学术研究,似乎仍停留在高楼深院之中,停留在知识分子群体之中,未能走上“十字街头”,更少和底层群众见面。今天我们研究学问,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些学者用西方思想与中国先哲打仗;也有些学者用中国先哲思想与外国学者开战。遗憾的是都不能从今日中国、今日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研究实际问题。核心期刊的文章,很少有研究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的。这些问题都是外国人无法回答的,这也是中国古人无法回答的。如果学者们的研究,不能解决这些敏感的问题,而只是研究大的、洋的、古的、空的、纯理论的、与人民需求毫不相干的,那么我们不仅没有明天,而且将失去今天。

这些年,许多学者离开人民,似乎已太久太远。

人们在翘首企盼;

青年在急切呼唤。

然而,学者们却似乎听不见这些声音,似乎也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诺言。

请拂去琴上的尘埃,谱出新的优美歌曲,让人们在舒缓的旋律中读懂你心中的立意,回报他们的厚爱。

然而这里,只有在水一方的凝重,只有默默无语的企盼。人们在等待学者们把目光投向底层社会和普罗大众的一天。

浅谈“学者型画家” 篇10

以恬养知,

知生而无以知为也,

谓之以知养恬。

知与恬交向养,

而和理出其性。

庄子.缮性

近年来, 在改革开放新浪潮的推动下, 在艺术界, 乃至整个社会都流行着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概念”。不管适合与否, 都冠之以“概念”一词。一时间新的“概念”层出不穷, 于是就有了新的词汇, 新的话题, 也就有了新的争论, 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思考。要想使这些争论和思考不至于陷入误区, 就必须在这些争论和思考之前澄清“概念”。这就是我们的基础出发点。

概念是人们认识一类事物的共有特性和本质的综合与代表符号, 所以本文将以此为根据, 着重讨论“学者型画家”, 这一艺术界提倡的新的词汇, 同时也是用来判断一位画家 (艺术家) 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学者型画家”加以讨论。

一、“学者型画家”的概念的形成。

“学者型画家”这一概念具体为某一人在什么时候提出还尚待考证。但是这一说法从早期的文献中就已经有据可查。从历史文献上看, 明代的《晚霭横看》中有过一段描述, 这可以理解成为将“学者”与“画家”并称的较早的例证。文中写道:“与可画竹之外, 他画绝不传闻。宜兴吴氏有所藏《晚霭横看》甚妙, 先友沈周先生尝见之, 为余言其行笔绝似沈道宁……然评者谓道宁笔, 颇涉畦径, 所谓作家画也。而与可简易率略, 高出尘表, 独优于士气。此卷作家士气兼备, 要非此老不能作也。”

古人认为:有笔有墨, 能得话中三昧, 可称为“作家”。“作家”一词在古代不止是文学上的意思, 而是指某一方面的“能手”和“专家”。所以, 那些专家画家的作品往往被称为“作者画”。作者如果没有“作家气”, 就会显得很稚嫩。文中的“士气”则是指那些学识渊博的人, 而他们的画就被称为“士气画”。这里提到的“作家士气兼备”一词, 其实已经是“学者型画家”一词的雏形。

“画家”一词在宋以前并没有明确的解释, 有称“画者”, 有称“画手”, 有称“作家”, 多数的称为“画工”。而较早的有“画家”二字的是在宋代刘学其的《方是闻居士小稿论画》中的起首几句:“莫揣万物, 挥翰染素, 虽画家一艺。然眸子鉴载之精, 心胸有尘俗之气, 纵及之妙, 而鄙野村陋, 不逃明眼。”从中的意思可以看出, 那些善于观察揣摩世间万物的形态、神采, 并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表现于“素绢”之上的人, 即为“画家”。

那些在学术领域如美术、美术史、美术理论上有独到见解, 并取得一定成就, 可以被誉为“学者”的;同时又在绘画的实际操作中有着高超的技巧, 形成独特的风格样式的人, 便是“学者型画家”。作为一个“学者型画家”不单单要有高超的绘画技巧, 还有要深厚的文化修养作为支撑。

二、“学者型画家”与“文人画家”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有一类与“学者型画家”相似的人, 被称为“文人画家”。他们大多为朝廷重臣或在野有隐逸之士,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文人也”。他们大多数都在绘画理论上有独特的见解, 同时也将这些理论付诸自己的绘画中, 这一点和现代的“学者型画家”是相同的。但是, “学者型画家”除了在理论上的造诣以外, 一定要精于绘画, 不然则不能称之为“画家”。

“文人画家”与“学者型画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区别有两点:第一, 两类作者作画的状态是不同的。“文人画家”是业余的, “学者型画家”是职业的;第二, “文人画家”与“学者型画家”的作画心态上有所区别。二者之间有时是经文分明的, 但有时候也是含混不清的。

三、“学者型画家”的优劣。

“学者型画家”自古有之。它既是不同于“画工”、“画匠”、“作家”, 也不同于“文人画家”。它要求“画家”要有高超的画技, 其次要在专业理论上有一定的学养和建树。“学者型画家”要求画家本人不但是“画家”, 同时也是“学者”。

“学者型画家”的理论支持绘画, 能够使画家在创作新的艺术风格与样式的同时, 树立独特见解。另外能够通过艺术的表象把握艺术的发展脉络, 并将这种把握融入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具有有鲜明的思想性。

“学者型画家”在有其自身优越性的同时, 又容易为其理论所束缚, 容易被自己提出的艺术主张所限制。

以上是有关“学者型画家”几个方面的讨论, 如果将此话题放在元明清朝时代, 或者更远的时代, 恐怕是毫无意义可言的。因为那时候的画家首先是有知识、有学养的。尽管很多的画家表现的是世俗社会的生活, 但是他们还是有着相当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不像当今社会, 无论谁人, 学上几笔便可称为会画中国画了;亦或某高官名人或者明星大腕, 随便涂抹点什么, 便以艺术家自居。正像明代的陈洪绶曾说的那样:“今人不师古人……或细小浮名, 便挥笔作画, 笔墨不暇责也, 形似亦不可以比拟, 哀哉!欲微名供人指点, 又讥评彼老成人。此老莲所最不满于名流者也。”

如果真的是这样, 画家便不可以称为画家, 真是与社会上普遍的美术爱好者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了。但画家也决不能完全脱离其生存的环境,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完全的不顾现实生活, 终究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所以“学者型画家”既不是那些才华横溢、激情四射的才情型艺术大师, 也不是因循守旧的庸碌之辈, 而是冷静的学人、画家和修养家, 是绘画回归精英艺术的最终实践者。

参考文献

[1]《画学集成 (六朝-元) 》作者:王博敏河北美术出版社

[2]《画学集成 (明-清) 》作者:王博敏河北美术出版社

学者管理 篇11

出生河南,自幼学习古筝,鲁璐2000年以古筝专业第一名与综合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高中时期即获得学校首届“双鹤杯”古筝大赛银奖。醉心于古筝世界的同时,鲁璐又爱上了箜篌这一具有传奇与神话色彩的民族乐器,而且爱得一发不可收拾,还在附中时即转了专业,很快获得澳门国际青少年音乐大赛青年箜篌专业组铜奖。进入大学后,对箜篌历史的研究与著书占去了她大量精力,但她仍获得了2009年CCTV全国民族乐器大赛箜篌专业第一名、2010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双佳”奖。鲁璐曾在中国音乐学院国乐堂、北京师范大学霍英东学术报告厅、钓鱼台国宾馆国宾厅、北京大饭店宴会厅、河南师范大学演播厅、三亚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及亚欧多国举办箜篌古筝音乐会;曾分别在国家大剧院国际演出季开幕式、文化遗产之都——奥运北京开幕式、上海世博会开幕式长城大型音乐会、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音乐专场晚会等重大音乐活动中担任独奏;多次为外国总统、来宾、国际会议作箜篌古筝演奏;多次为慕名造访的国内外音乐艺术名家及文化名人作箜篌古筝表演,进行学术交流。

鲁璐取得的艺术成就,得到了音乐界、文化界的充分肯定,几年来,有近百位音乐艺术家和文化名人为她题词、赋诗、作画达一百余幅(首)。著名作家、百岁寿星文怀沙曾以“响遏行云”四个大字为鲁璐箜篌古筝题词,并称鲁璐为“中州才女”;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姜昆也挥笔题下“绝世佳音”四个大字赠予鲁璐。当代著名诗人、国家首届“孔子和平奖”殊荣获得者谯达摩先生为鲁璐赋诗两首予以赞扬。鲁璐的努力、名家的认可、文人的盛赞,极大地提升了鲁璐的艺术知名度,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华《赤子》杂志等诸多媒体对她分别作了采访和报道。

学者思维,演奏研究实现多赢

箜篌,这件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了,其作为古代宫廷中最推崇的一种乐器之一,一直备受诸多君

侯与将领的钟爱,但由于历史原因,箜篌一度失传了二百余年,直至现代才被有识之士重新挖掘、成功研制而形成了现代箜篌,登上舞台至今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客观来讲,箜篌发展虽取得一定的成绩,却仍未被广泛普及,而不被大众所熟知。基于此,一大批专家、学者、箜篌艺术工作者们一直在为箜篌艺术的普及推广,为箜篌教学体系科学化、规范化而不断努力着。青年箜篌演奏家鲁璐正是其中青年一代的佼佼者,她不仅精于箜篌、古筝,擅长中阮、钢琴四门乐器演奏,更对箜篌学术研究及箜篌艺术普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箜篌艺术,十余年间,鲁璐不仅在箜篌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还先后编著了《箜篌史略与发展的研究》《箜篌理论讲义》《箜篌基础教程》《箜篌千言歌》四部箜篌专著并出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箜篌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学会艺术委员会主席、《世界文坛》编委,被界内公认为是一位“演奏家型的学者、学者型的演奏家”。

为了传承箜篌这一古老民族乐器,鲁璐创办了中国唯一一家以专业从事箜篌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机构“宫角羽箜篌音乐艺术城”,组建多支箜篌演奏团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箜篌艺术的青少年,她也因此获得2009年CCTV“梦想从这里远航”全国文艺汇演特别园丁奖、2010年“中国心、世博情——长城大型音乐会”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园丁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颁发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和“箜篌最佳演奏奖”双佳称号。2011年1月,鲁璐获得“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奖牌和证书。

创意无限,突破音乐会挑战

2013年6月17日,鲁璐于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成功举办了“古韵高鸣——鲁璐箜篌独奏音乐会”。她精湛、娴熟的演奏技艺与稳健、优雅的舞台表现力,以及在箜篌艺术继承上所作出的成绩,得到了现场音乐领域专家、学者、老师的肯定与赞誉。

为了这场音乐会,鲁璐不仅在曲目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选择了多首传统经典箜篌名曲,更邀约了作曲家为箜篌创作了五首全新作品,为这件古老乐器开发了新的演奏技巧,且在演奏形式上进行了尝试,加入了与合奏、重奏、室内乐等形式。最后,还将箜篌娃娃团作为压轴节目搬上了舞台,一方面希望以此尝试性实践箜篌艺术能够不断发展的潜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全方位展示箜篌艺术的魅力,进而让更多的大众、专家、学者、作曲家认识与了解箜篌,并为其普及、推广、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音乐会得到极大成功,鲁璐说:“这场音乐会可以说是我十余年来对于箜篌情结、感悟与尝试的一次全面绽放。对于箜篌来说,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具备不断发展的潜力,我希望能够从演奏与学术的角度对箜篌进一步尝试与探索。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只有我们一起奋斗才可以令箜篌事业真正得到快速发展。”

继成功举办“古韵高鸣”个人箜篌独奏音乐会后,2013年12月19日、20日鲁璐又与华人女作曲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联合举办了两场“华人女作曲家箜篌新作专场——鲁璐首演音乐会”。音乐会所演奏的八首曲子全部为原创世界首演,而且整个排练过程是在三个月之内完成的,被专家们惊呼为“极具挑战性的大胆壮举”。

华人女作曲家协会是一个国际音乐组织,聚集了海内外杰出的华裔女作曲家,成立十年来每年都以不同形式推出新作品。为了作曲家的创作便利和创作效果,鲁璐特意向作曲家们提供了一个“创作指南”,对箜篌构造、功能、特殊定弦、演奏手法、表现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在鲁璐的指导下,作曲家们创作出的现代箜篌作品都充分运用并开拓了箜篌各种技法,极具箜篌特性。

为了将这场音乐会办好,鲁璐自己规定每天的练琴时间不少于十五个小时。只要一进入练琴房,她就会关掉手机,隔离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这期间,还推掉了外地来京找她学习箜篌的所有学生。有时练琴到深夜,实在累了,就连衣躺床休息一会,一觉醒来,不管天是否亮,她都会强迫自己立即起床开始练琴。好在她的练琴房是原来装修的录音棚,隔音效果好,邻居听不见,没有扰民。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刘青教授曾给鲁璐发出这样的信息:“这次音乐会对你来说是个大挑战,整场全部新作品估计绝大多数演奏家都不敢尝试,我完全能体会你的辛苦与压力,但你的这次大胆壮举,会让你大踏步的领先于这个群体。”

nlc202309021454

两场音乐会大获成功。女作曲家的新作品既有西方音乐

特点融入其中,又突出了中国民族音乐之精髓,中西结合,融汇贯通,新颖别致,耐人寻味,代表着当代女作曲家的高端水平,鲁璐对不同箜篌新作的二度创作,完全折服了满场听众。

鲁璐因此感言:“今天这场音乐会,是当代箜篌投入复制研发八十年来、及转调箜篌诞生三十年来的首场箜篌原创新作品专场音乐会。更是由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亲自打造、并与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共同举办的具有历史性标志意义的一次盛会。

“举办这场音乐会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挑战。我6月17日刚举办完个人箜篌音乐会之后,接下来的两个月又应中央民族乐团之邀,携“唐箜篌”参加了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的排练和在国家大剧院的连续四场演出。当8月27日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离12月19日的箜篌连场音乐会仅剩三个多月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练精练透一整场全新的曲子,实再是无法想象,况且整场新曲子还须仔细诠释,一方面要在演练中与作曲家磨合、修改、完善和二度创作,另一方面又要和不同的乐器、乐队演奏家们进行沟通与排练,而且大量的乐谱和其中变化无穷的内部结构又必须得到全部消化和记忆。因而,为了给华人女作曲家协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了不辜负中国音乐学院十三年来的精心培养,又为了给箜篌这件既最古老、又最年轻的乐器争口气,我给自己制定了“作品六步练琴法”,并依此方法自给压力,挑战自我,每天练琴突破了十五个小时,达到了承受极限,从而确保了演出计划的成功实施。如果说我有信心和功力能如期成功举办这次箜篌连场音乐会,首先应归功于我的箜篌恩师崔君芝教授十余年来对我的技艺传授,又归功于我的三位古筝恩师林玲、杨琳、丁承运赋予我的深厚音乐底蕴,更归功于母校中国音乐学院提供的自由翱翔的广阔空间。”

承前启后,实现传统跨越

她是第一位将箜篌带上中央电视台的青年箜篌演奏家,相继三十余次应约为央视“风华国乐”录制箜篌节目均播出,观众拥有率达90%以上。在社会教学实践中组建起国内首个“箜篌娃娃团”,并将近一百人次推上了央视音乐舞台和国际大型演奏舞台。

她曾多次出现在国内外重大音乐活动现场:在文化遗产之都——奧运北京开幕式上、在上海世博会长城大型庆祝晚会上、在第二十九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在2012中央电视台“锦绣盛世闹元宵”大型晚会上、在2012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盛大颁奖晚会上、在2013国家大剧院连场上演的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演艺中、在2013中国音协组织的欧洲巡演活动中都有鲁璐箜篌的声音。

“她的箜篌演奏充满了微妙的情感和炫目的光彩,她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仿似仙女下凡,她将创新手法融入音符演奏之中,拓展出了新的音乐发展方向,跨越了传统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界限。可以说,鲁璐箜篌这个名字是精湛技艺、充满力量与情感的代名词。”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竖琴教授伊莱恩如是说。

美国图书情报学者Dervin 篇12

世纪的情报学心理学化研究已成为当下的趋势。从认知科学角度研究情报学, 吸取其基本思想相关理论, 对人的信息处理原理加以研究, 将关注点放在了人对情报的利用和吸收上, 从而达到改善情报系统和情报服务的目的。认知情报学领域的著名学者有提出情报学基本方程式的布鲁克斯、建立认知科学与情报学桥梁的梅尔、提出知识非常态状态 (ASK) 理论的贝尔金、建立信息行为模型的威尔逊、对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做了发展和修正的英格沃森、约兰德等人, 而本文要重点介绍的则是提出了意义构建理论 (Sense-Making Methodology, 以下简称SMM) 的Brenda L.Dervin女士。

二Dervin简介

Brenda Dervin于1960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新闻和国内经济的学士学位, 1968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传播研究的硕士学位, 1971年在该学校获得传播研究的博士学位;三十年之后, 由于学术上的造诣, 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获得社会学荣誉博士学位。Dervin在1965年9月—1966年6月和1967年9月—1968年6月期间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商业法律部门和办公中心的辅导员以及教学助理, 1966年9月—1967年6月和1968年9月—1970年10月期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部门的研究助理, 1970年9月—1972年8月期间担任锡拉丘兹大学信息研究学院传播学的助教, 1972年9月—1977年6月和1977年9月—1986年3月期间担任华盛顿大学传播学院传播学的助教, 1986.4至今担任俄亥俄州立大学传播学院的全职教授。在她职教生涯中, 教授过很多非常棒的课程, 例如,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过深度定性访谈, 传播、力量与知识, 意义构建方法论, 性别和传播等, 不可胜数。

Dervin从1965年至今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浩如繁星, 有心一一列举, 但又篇幅有限, 一概而过又不足以表达敬意, 2011年至今这两年时间, 已出版发表或即将出版发表的文献著作足足有16篇 (本) , 其多产可见一斑。

三学术贡献和思想观点

在认知情报学领域, 作为后起之秀的Dervin被欧美情报学界公认为杰出代表人物, 与Brookes和Belkin并驾齐驱, 三人共同构造了欧美当代情报人直观的主导框架, 他们三人不同的学术背景导致三人从不同角度研究认知情报学, 三种理论体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又互为补充, 和而不同。

比起Brookes、Belkin两位杰出领军人物情报认知观的博大精深, Dervin的情报认知观则相对简单、纯粹一些, 她的研究更为深入, 以一个科学假说———“意义建构 (sense-making”为起点, 纵向展开研究。20世纪70年代, Dervin从图书馆学家泰勒的有关图书馆学的经典理论和贝尔金的ASK理论中获得灵感, 并开始着手构建“意义建构”,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不断深入研究, 前后发表了相关论文达到十余篇, 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一个键位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相对于传统的系统导向手段, “意义建构”则更加关注的是人类情报利用和情报系统的替代手段在不同技术情境中的发展问题。“意义建构”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行为, 允许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内部 (认知) 和外部 (程序) 两方面进行构建意义, 查询、处理、创造和利用情报。Dervin还多次指出, 意义建构是关于情报、人类使用情报、人类传播沟通等一系列行为本质的理论研究, 意义是意义建构的产物, 除了知识意外, 还包括了直觉、观念、预感、效果反映、评价与问题等反映人们对情境进行解释的其他影响因素。

Dervin的“意义建构”理论体系有其独到的创新之处, 但融入欧美情报认知观乃至整个情报学的大环境中又难免会发现其不足之处。有部分学者指出, “社会维度的缺失不能不说是情报科学认知观的一个重大缺陷”。相较于Brookes的理论, Belkin的ASK理论和Dervin的SMS理论在社会维度缺失方面似乎更加严重一些。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相当大难度的挑战, 即, 如何把社会维度融入进情报认知观的理论体系中去。

德尔文“意义建构”理论有四个基本假设, 其中第二个假设是:人类的现实世界是不连续的。该假设被其视为“意义建构”的核心假设。她指出:“这一假设认为, 不连续性是‘现实世界’一个基本的方面。假定的不连续性存在于所有事物之中:存在于实体之中 (生与死) 、存在于时间之中、存在于空间之中。假定的这种不连续状况存在于现实世界和人的感官之中、存在于人的感官和人的心灵之中、存在于人的心灵和人的语言表达之中、存在于人的语言表达和所创造的信息之中、存在于人所创造的信息与传递通道之中、存在于此时的人和彼时的人之中、存在于人和文化之中、存在于人和机构之中、存在于机构和机构之中、存在于国家和国家之中等等。不连续性可以被设定为是一种普遍性的经常状态, 特别地对于人的状况来说。”

目前, 意义构建被应用于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信息检索、信息行为分析、知识服务、信息需求等方面, 在其中所起的基础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肖勇.21世纪的情报学研究趋势 (一) [J].图书情报工作, 2002 (2) :38-47

[2]http://communication.sbs.ohio-state.edu/sense-making/

[3]Dervin, B.Leadership 2.0 in Action:a Journey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to“Knowledging”

[4]师宏睿.贝尔金与德尔文情报认知观评述[J].图书与情报, 2003 (5) :12-14

[5]孟广均.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6]郭晶.IC:一种全新的大学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8) :115-118

[7]成晓.基于本体的旅游网站站内检索研究——以“金陵旅游网“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 2008

[8]钱俊.信息行为分析中的认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9]李智敏.不可轻言“知识服务”——关于知识服务能否成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讨论[J].图书馆杂志, 2005 (10) :6-9

上一篇:复变函数求极限的方法下一篇:水轮发电机安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