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

2024-08-17

长江下游地区(精选8篇)

长江下游地区 篇1

0 引言

陆地表面动量输送不仅对全球气候和大气环流变化贡献显著, 也是各类尺度大气数值模式物理框架中极其关键的环节。总体输送系数不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而且动态范围也很大。由于方法差异和观测技术问题, 有时不同的人在同一地区得到或使用的总体输送系数也会有数倍之差, 甚至量级之别。

总体输送系数的误差是以等同的相对值传递到计算的地表通量上, 而大气数值模式所能容忍的地表面通量误差程度极其有限, 所以, 较准确的总体输送系数是目前模式所必需的。

组合法是由风、温、湿梯度资料、地表辐射分量资料和地热流量资料联合计算地表湍流通量的间接方法, 它首先由Thom提出, 然而它只能确定感热和潜热通量, 无法确定MO通用函数。而胡隐桥等人改进的组合法, 不仅能确定感热和潜热通量, 同时, 还可以确定动量和MO通用函数。这一方法的优点是价格低廉, 并且减小了感应头及其支架对气流扰动所造成的湍流通量观测误差。本文就是根据胡隐樵[3]等人改进的组合法, 结合江南肥西站的具体资料进行详细的计算。最后,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观测站周围环境、观测仪器

肥西边界层观测设在肥西县气象站局 (117°.08′E, 31°.41′S) 观测场内, 下垫面为平坦均匀稀疏矮草地, 周围较为开阔, 西、南面基本为旱地农田, 北面为气象局两层办公楼, 东面为平房, 建筑物距观测场50米外。

超声风温仪、红外水汽和二氧化碳探头均安装在4米高度, 观测系统为连续自动观测, 由美国生产的CR23X数据采集器采样频率为10Hz, 包括U、V、W风速分量, 温度、水汽、二氧化碳、气压等, 每10分钟生成一个数据文件, 经初步处理, 将每小时资料合并为一个文件。

肥西站在铁塔的1米、4米、10米高度各伸出2米长的水平臂, 两端分别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此外还安装有四层 (0cm, 10cm, 20cm, 40cm深) 地温表, 装有两个土壤热流量板。

2 计算方法

按照总体输送理论, 地面、感热和蒸发潜热的通量可以表示为:

式中ρ是地面空气密度, 可表示为海拔高度的降指数。Tso是地面温度 (0cm土壤温度) , qgs地面饱和比湿。为使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代表性, 地面风速和气温都取为自动站最高观测高度 (10m) 的值。β是土壤有效因子或称为蒸发系数, 它是土壤湿度的升函数。本文由于观测资料有限, 不便于计算β的值, 这里取β=0.5。LE为水汽的蒸发潜热, 取2.500×105为使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代表性, 地面风速和气温都取气象站最高观测高度 (10m) 值。

又由胡隐樵等人改进的组合法[1]得出的计算通量的表达式可得出动量、感热、潜热的计算式:

F是层结影响函数, α是动量和热量通量层结影响函数的比例,

求F时, 需用到地表面上的能量平衡公式:

方程中, A为地表面可利用能量, 而R, G, P和S分别为净辐射、地流热量、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能量和地表层贮藏的能量。在实际计算过程中, 地表面可利用能量一般忽略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能量P, 定常条件下也可忽略地表层贮藏的能量S, 故

3 计算及结果分析

实际参加计算的资料是1, 4, 10三层的风速、温度、湿度、水汽压、地表温度、降水量、气压等7组资料, 每十分钟取平均记录, 全天144个记录.经过资料的整理和筛选, 共有45天的记录可用, 从6月6日-7月20日, 观测期间, 观测站降水很少, 出现了大旱的天气, 6月9日、10、11、12、13、17、18、22日, 7月1、11、13、14、15日有少量降水。其中以7月11日最多。

3.1 整体变化

江南地区, 大气状况较好, 压强均在1000hp左右, 常年有降水, 下垫面多为湿润的土壤。以下的图片可表现肥西地区的地表湍流通量变化规律。

从图1可看出, 感热的值一般在20-50W/m2之间。除了个别突变的点之外, 能发现感热变化的一般规律:地面温度高, 则感热高。但是, 利用组合法得出的感热值和温度值有突变值。比如7月上旬、中旬的那几天, 虽有零星降水, 但地面温度还较高, 而感热却为负值, 不太符合实际, 应剔除。

从图2中可看出, 潜热变化的大致规律:地面含水率高的, 其潜热也大, 潜热值的大小在20-220W/m2之间变化。同时也可看出, 潜热值的日变化比较明显, 这与有无降水有一定的关系, 如图中所示, 7月11日达到整个观测期的峰值, 这与当天有一定量的降水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从图3可知, 对于动量的变化, 除了几处 (如6月6日至6月9日之间几天, 6月21日至6月24日, 7月9日前后几天) 符合之外, 其他各处符合得不是很好, 不稳定的点较多。从理论上分析, 因为动量和风速的平方成正比的, 因此, 风速脉动量对动量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从此, 也可知, 组合法得出的动量数据与风速对应稳定性不太好。当然, 还是可从图3中得出:肥西地区6、7月份的动量值在3.8-25.0J之间变化。

3.2 个例分析

这里选取6月18日感热、6月18日潜热的和6月28日的动量变化图说明组合法确定的地面湍流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注:这里使用气象时间, 即:实际上是从6月17日晚20:00至6月18日晚20点为6月18日一天。

整体观察图4, 知基本上符合实际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上图, 该地区的感热最大值约为18左右, 出现在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之间, 这比沙漠出现最大值时刻 (8点-9点) 稍微滞后了一些。最直接的因素当然是下垫面的因素。当然, 通过观察可发现9点至10点左右的值是不合理的。从图4中也可得到, 感热通量白天为正值, 夜晚为负值, 大概在子夜的时候达到最小, 由正值转变为负值一般在傍晚的6、7点左右

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的位相特征与感热是相同的。通过对比图5、图6两图可发现, 含水量高的时候, 水汽蒸发潜热也高, 这与理论上是一致的。而且, 还可发现, 肥西站的蒸发潜热在白天上午10点左右达到最大值, 大约是270W/m2。在夜间21点左右达到最小为-20 W/m2。潜热通量的值在白天一般为正值, 晚上一般为负值。剔除图中的不合理值, 可以看出, 从正值变为负值的时刻在晚上的7、8点。

3.3 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 对于潜热Q, 考察与地面湿度 (0-15厘米土壤含水率h) 时, 其相关系数为ρQh=0.678, 可知相关性较好。

对于感热H, 考察感热H与地面温度TS0的相关性时, 发现H和TS0的相关系数是ρHTs0=0.55, 虽然数值有些小, 但这与理论上是基本相符的, 即:感热代表的是地面想大气的加热量。从直观上讲, 地面温度越高, 地面向大气输送的热量的就多。

对于动量D, 考察动量D与风速V的相关性, 为了使计算有代表性, 尽量剔除建筑物的影响, V的速度选取10米高度的风速。通过计算, 动量D和风速V的相关系数仅为0.412, 达不到基本的概率要求, 相关性较差。

3.4 组合法确定的各通量平均值与青藏高原西部各值的比较

这里引用李国平等人、张强等人分别对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地区计算结果[2]和黑河流域计算结果[3], 并与肥西地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见下表1。

从表1可知, 肥西地区的感热平均值H (28W/m2) 比狮泉河的感热值 (170.2W/m2) 要小得多, 下垫面最重要的因素:狮泉河地处青藏高原西部, 多为沙漠地带, 白天太阳对地面加热, 地面由于其自身的沙质特征, 比热容比较小, 升温特别快, 接着便是地面对空气的输送能量, 而且全年降水稀少, 全年的情况都没有大的变化, 故其感热比较大, 最大值可达到380W/m2;而肥西地区的地面特征较湿润, 升温较慢, 故对空气的加热量也不多。在加上有雨水的调节作用, 使得该地区的感热值比较小了。

而对于潜热值Q, 肥西地区的蒸发潜热平均值130W/m2, 而狮泉河的平均值仅为2.9W/m2, 这是因为前者无论是地面上层土壤 (0-15cm) 还是空气中的含水率都比青藏高原西部的狮泉河沙漠地区的含水率要高得多, 无论前者的降水量多与少, 前者的水汽蒸发潜热自然要比后者高得多。

至于动量值D, 肥西地区的动量值 (10N/m2) 远比狮泉河地区的 (180N/m2) 小, 从理论上说, 这种差别主要取决于风速的差别。但是, 事实上江南地区的风速和青藏高原西部的风速差异不会相差那么大的, 所以在这里, 也有可能是组合法的一个缺陷之一:对于自变量的脉动量依赖性大的函数, 组合法很好地保证函数的稳定性。

3.5 总体输送系数的平均值

从表2中可以看出, 用组合法计算的总体输送系数CH、CE数量级是10-3, 而且感热输送系数CH和潜热输送系数CE非常接近。但是, 动量输送系数CD量级较小。对狮泉河地区的计算, 李国平等人的算法假设CH=CE (假定水汽廓线与温度廓线函数积分形式相同) [2]。张强等人确定的总体输送系数也是由组合法计算出来的[3]。这三者总体输送系数CH、CE的计算结果没有量级上的差别, 只是动量输送系数CD数值相对小。

3.6 问题和讨论

3.6.1 在计算三层各个气象要素的偏微分时, 采用何种方法更为稳定, 有两种方案, 一是:利用牛顿差分公式, 得出步长不一致的三点公式, 二是:两层两层相减, 得出平均值。但用第一种方案时, 如何处理三点公式与公式 (6) 、 (7) 中Zi和Zi+1不一致的矛盾;用第二种方案时, 又会出现奇点, 稳定性不能保证。

3.6.2 建筑物对通量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由于观测场地周围建筑物存在, 很可能使通量及通量系数发生不正常的的变化。剔除建筑物的影响会使这些量趋于合理化。

3.6.3 下垫面的气象特征是影响通量的最重要因子, 感热、潜热和动量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的下垫面是截然不同的 (沙漠、海洋、戈壁、平原等) 。由于, 肥西站2001年6、7月份降水稀少, 不能代表江南地区的典型气候特征, 故计算值有些缺乏一定的代表性。

4 结论

4.1 本文采用组合法结合肥西站的实际观测资料, 计算出了通量总体输送系数 (CE、CH、CD) 、感热、潜热、动量等量。总体而言, 组合法确定感热、潜热、动量以及通量总体输送系数的方法是基本可行的, 而且相比于其他方法有优点是价格低廉, 并且减小了感应头及其支架对气流扰动所造成的湍流通量观测误差, 数值的总体误差在量级上没太大的突变。发现总体输送系数的量级是10-3, 只是CD偏小, 而且, CE和CH很接近。

4.2通过对感热、潜热的平均值的计算发现, 用组合法计算感热和潜热是比较符合的, 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数值, 但突变的情况比较少。由于观测时期, 干旱少雨, 雨该地区的平均情况有所差异, 所以, 感热、潜热和动量的计算值缺乏一定的代表性, 特别是计算动量的稳定性较差, 数值的突变较多。

4.3 肥西地区的感热通量的最大值约为50W/m2, 狮泉河地区的感热最大值可达380W/m2相当于前者的7倍。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前者 (10-12点) 也比后者 (8-9点) 滞后。

4.4 肥西地区的潜热通量的最大值约为280W/m2, 狮泉河地区的潜热最大值为15W/m2, 前后差别较大, 前者是后者的16倍多。根据以上结果推算, 6、7月份肥西地区感热的平均值应该是为正值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的位相特征与感热是相同的。

4.5 肥西地区感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是:白天大, 夜间小, 上午最大, 凌晨 (4-6点) 左右最小;白天一般是正值, 夜间一般是零值或负值。潜热通量也大体一致。

4.6 对于动量通量D, 组合法得出的值与风速对应不是很好, 这也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组合法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胡隐樵, 等.组合法确定近地面层的通用函数的一般表达式[J].气象学报, 1991, 49 (1) :46-53.

[2]李国平, 段延扬, 巩远发.青藏高原西部地区总体输送系数和地面通量[J].科学通报, 2000, 45 (8) :865-869.

[3]张强, 卫国安, 黄荣辉.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J].科学通报, 2001, 31 (9) :783-791.

长江下游地区 篇2

1 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是确立循环农业发展的理念。一是树立系统的理念。把农业生产某一领域的各相关环节统筹作为一个生产系统, 统筹处理农业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相互关系问题, 将农业大系统的经济活动过程有机组合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废物—资源的经济循环链,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输出效率。二是树立生态的理念。把农业生产的某一领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运用自然规律考察农业生产结构、功能和发展前景, 将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 或把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力争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双赢”。三是确立节约资源的理念。把农业系统作为经济再生系统, 寻求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 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提高资源利用率, 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发展新途径。四是转变生产经营和消费理念。要强化舆论宣传, 形成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氛围, 要在农业生产主体和消费者中, 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2 遵循科学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

一是分阶段建设原则。可将循环农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动员与组织、规划实施和完善深化3个阶段。二是分层次建设原则。可考虑在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上建设循环农业, 探索出最充分发挥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区域优势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三是分产业带建设原则。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 已建成应时鲜果产业区、花卉苗木产业区和大农业优势产业带, 因此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 可遵循分产业带建设的原则。

3 选择适宜的循环农业模式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发展循环农业, 要充分考虑低山区、丘陵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要因地制宜, 实现从生态环境资源化到县域经济生态化, 可选择以下4种模式。

3.1 生态整合模式

传统农业是一种具有“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 其显著的特征是“两高一低”, 即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整合效应, 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 实现“两低一高”。此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山地耕养结合”、“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田林镶嵌”等。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农业资源分布有一定差异, 可根据实际选择比较适宜于当地的形式来推广运行。如茅山丘陵地带可选择山地耕养结合模式等。

3.2 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

不同产业之间如何进行有效地联接与转换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是推广循环农业的关键性机制。此模式主要指粮食生产与不同经济作物生产之间基于生态链的物质与能量转换关系所建立的农业经营方式, 具体包括2种基本类型:一是单一型, 如粮-果、粮-蔬等模式;二是复合型, 如粮-茶-果、粮-蔬-果等。此模式具有联结与转换的多级性、多样性等特点, 将“生产位”与“生态位”有机结合, 实现粮经作物生产与布局的空间集聚和结构整合效应, 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农业经营,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可选择转换机制相对健全的产业带加以积极推广, 如茅山有机农业圈在规划和发展中可充分考虑该模式。例如, 该模式可具体优化为顶林、腰果、谷农、塘渔 (畜禽) 的立体复合模式, 低山、丘陵中上部以林为主;低山、丘陵中下部为过渡段, 可发展高效的经果经作;坡麓宜种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的粮食、蔬菜和饲料。同时, 可进行地块立体农业布局, 如农林混作、果农 (肥) 间作、不同作物间套作等地块复合农业模式方式, 使高矮、生育期、营养需求不同的植物形成适生互补的共生群落, 周年均匀利用土地资源, 使养分循环趋于合理, 而且能增加生物产量和生态、经济效益。在低山丘陵的下部建立畜 (禽) 场, 以畜 (禽) 为种养循环的纽带, 以作物秸秆、牧草和配合饲料饲养猪、牛、鸭、鹅等, 其粪尿制沼气, 部分粪尿和沼渣 (液) 入塘养鱼, 塘泥还田种饲料, 形成草 (饲) -畜 (禽) -沼-鱼-果 (粮) 食物链循环, 并发展加工业, 使种养加工业配套[1]。如果把猪作为食物链顶端, 粪尿制沼、养鱼, 塘泥还田种草, 使种养有机结合起来。100头猪粪尿可供应0.5hm2林草、0.3hm2果作、0.2hm2农田、0.3hm2牧草、0.3hm2水面鱼的肥料需求;牧草可满足100头猪配合饲料和0.3hm2水面鱼的饲料需求;塘泥又可满足1.3hm2林果作的底肥需求, 此外猪尿可作为追肥使用。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可使总体经济效益增加1~3倍, 有效地实行养分在系统内的合理调控[2]。同时, 沼肥保存了猪尿中的大部分养分, 促进部分养分转化而被吸收, 加速物质再循环利用。

3.3 生态农业园模式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部门, 在农业再生产过程中, 存在着对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因素的高强度依赖性。生态农业园模式强调集中化生产, 利用农业产业模块之间的链接关系来实现对能量与物质的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园模式的基础是“项目+基地”, 实施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的项目带动战略。实施农业项目地区可选择此模式。

3.4 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

由于农村家庭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或生产单位, 因此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更适用于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这对于节约家庭支出、实现农村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也是最易被接受、最好推广的模式。当前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循环农业模式大部分属于此种模式。

4 推动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具有独特的农业资源, 要依据实际情况, 创新具有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有效地推广符合循环农业发展的主体生产技术, 开发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链结合的生态技术等, 如研究稻麦两熟秸秆还田的效应与配套的培肥施肥技术体系, 对初步探索出的循环农业方式进行完善和深化[3]。注重研究体现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新形势下的循环农业模式。对新兴的以沼气、太阳能、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和以有益生态食物链技术为中心的成熟的循环农业新模式, 加强示范和推广。借鉴其他地区比较好的模式, 结合句容市实际加以吸收、转化和创新, 形成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特色模式。

5 加强政府对循环农业建设的引导和推动

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要加快循环农业建设步伐,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加强引导和推动。一是加强规划指导。组织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建立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二是完善政策机制。建立相应的工作推进机构和扶持政策, 通过优先给予资金、物质等方面的支持, 加大投入, 建立核算机制。三是做好试点。在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点, 着重在重点行业、农业科技园区等, 探索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 形成一批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 加以推广应用[4]。

摘要:循环农业是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视为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阐述了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发展循环农业应树立科学的理念、遵循科学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 选择适宜的模式、推动创新, 并加强政府的引导, 以期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规划原则,模式,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

参考文献

[1]袁从祎, 赵强基, 郑建初, 等.苏南丘陵地区土地持续利用模式的建立[J].应用生态学报, 1994, 5 (4) :360-364.

[2]何园球, 吴大付, 李成亮, 等.红壤旱地不同种植方式物质循环与调控[J].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9) :1547-1551.

[3]唐郑宁, 骆华松, 周向科.关于发展云南循环农业的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27) :74-76.

长江下游地区 篇3

长江下游鳊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应用RAPD技术对长江下游鳊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引物对鳊鱼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8个位点,分子片段在0.2~2.0 kb之间,其中多态位点83个,占46.63%: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1326,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047 6,平均遗传距离为0.088 5;群体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9 3,Shannon多样性指值为0.098 6.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比,长江下游鳊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作 者:李建林 俞菊华 唐永凯 LI Jian-lin YU Ju-hua TANG Yong-kai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刊 名: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8(1) 分类号:Q959.468 关键词:鳊鱼   遗传多样性   RAPD   长江  

长江下游地区 篇4

1 太阳能在长江下游船舶节能环保中的运用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 太阳能资源均较丰富。长江下游船舶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这种新型资源, 将其进行收集与转化, 使之成为一次性能源。由于太阳能具备能量巨大、安全无污染、普遍永久等特点, 可以将其运用在长江下游船舶节能中, 使其作为小功率的辅助动力源与自控系统的光电控能源。

就目前而言, 船舶利用太阳能进行节能, 不仅有利于环境的发展, 更可以有效节约营运成本。首先, 船舶尺度较大, 可以更大面积的接受受光面积;其次, 长江下游江面较为辽阔, 阳光充足, 船舶光照效率较好, 适合远程航行;第三, 船舶的稳定性较强, 太阳能设备在外形上可以与船舶甲板结合, 不会对船舶的稳定性与自重性造成影响;也正是因为各类条件的有利性都可以满足于船舶节能与环保能源的利用, 因此, 太阳能这种环保能源作为船舶辅助能源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2 液压天然气在长江下游船舶节能环保中的运用

液压天然气具备热值高、易开采等优点, 其不仅是石油化工的原料, 更是一种优质燃料, 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为提高经济效益, 满足船舶营运发展, 因此长江下游等地逐渐将液压天然气作为船舶的能源补充, 使其逐渐替代传统的石油、煤炭能源, 保护资源, 节约能源成本占船舶运输生产成本的比重。液压天然气采用的液压原理与现有的压缩机相比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其加压设备具备运行稳定性较强、工作效率性较高、维护性较少等优势, 且投资少, 运行费用低, 在长江下游进行建设, 不仅可以顺应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更可以将液压天然气作为船舶动力的主要来源, 解决石油、煤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3 氢能在长江下游船舶节能环保中的运用

氢能不是一次性能源, 而是以水作为原料的二次能源。氢从水中制取, 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生成水的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在燃烧过程中不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更没有烟尘, 属于清洁型燃料。长江下游船舶可以将太阳能与氢能进行结合, 利用太阳能的光化学反应与水能源产生氢气与电能, 这种方式也十分便捷。首先, 船舶行使在江中, 可以便利的运用江水获得制氢的原料, 添加氯化钠这种电解溶液可以有效提高制氢效率;其次, 氢气以气态的形式产生, 是指运用在船舶动力机械中, 有效减少了动力机械的不适性与改装成本;第三, 通过太阳能获取氢气, 可以将其进行液化储存。氢气液化后不论是在重量上还是容量上都远远小于煤炭、石油与柴油的比重, 因此可以将载货量充分运用, 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续航力与营运率。因此, 氢气在节能、环保方面不论是制作、液化、运输与存储都是船舶最为理想的能源, 因为不论怎样燃烧, 氢气的原料与废料都是纯净水。

4 核能在长江下游船舶节能环保中的运用

核能是利用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 其释放的能量比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要高出许多。长江下游船舶产生的核能动力装置主要部分是原子反应堆, 当其燃料在进行释放的过程中, 就会产生大量的热能, 通过热能船舶可以推动动力装置, 从而推动船舶的航行。

核能在长江下游船舶中有着特殊的优势, 首先, 核能在进行热能释放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空气而获得能量, 因此不需要船舶进行排气与近期, 提高了船舶的云航能力;其次, 船舶核能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仅需要释放少量的和然后就可以替代传统的柴油、石油以及煤炭能源, 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巨大热能, 减少了资源的消耗与能源的浪费。但是, 核能作为一种全新的船舶燃料能源, 虽然可以使用与多种运用技术, 加速长江下游船舶行业的发展, 但是其也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 造成水质污染, 因此在运用过程中需要谨慎。

5 结语

长江下游船舶节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涉及环境、船舶与人等多种不同的元素。能源作为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更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 能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现象较为严重, 如何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逐渐成为了长江下游船舶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此需要结合环境保护, 开发可利用的新能源, 如太阳能、液压天然气、氢能与核能等, 使新能源可以逐渐替代传统能源, 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摘要:长江下游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是华东地区与长江流域水陆交通、江海运输的关键通道与重要枢纽。但是, 近年来, 能源需求不断增大, 油价也逐渐攀升, 为了可以寻求等价的能源利用, 因此需要不断节约能源, 寻求新的能源, 以调整长江下游船舶业未来的发展。因此, 长江下游船舶也在不断寻求节能和环保能源的利用。

关键词:船舶,长江下游,能源,节能

参考文献

[1]任胜超, 胡以怀.内河船舶LNG双燃料柴油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从[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4 (7) :51-57.

长江下游地区 篇5

黄秋葵喜温耐热怕寒, 种子的发芽、生长适温25~30℃, 开花结果期适温26~28℃, 开花期月均温度低于17℃, 夜温低于14℃, 影响生长产量, 黄秋葵喜光, 光照强, 光线足, 时间长, 有利于生长发育, 坐果率高, 果实发育快, 产量高, 品质好。黄秋葵耐旱、耐湿, 不耐涝, 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 其次对土壤适应性广, 生长前期以氮为主, 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一生要求氮磷钾齐全。

1 播期

黄秋葵在我镇高沙土地区3月10号左右播种, 4月15号左右移栽, 7~8月收获, 露地栽培。

2 品种选择

在长江下游地区, 宜选用“东京五角”等品种, 亩产1500kg。

3 播种育苗

播种前浸种24h, 每隔5~6h换水一次, 取出后放在25~30℃的环境下催芽, 然后播种, 在温室大棚内生长35天左右后移栽。

4 移栽

移栽前亩施高效浓度复合肥40kg, 行距70cm, 株距50cm, 亩载1900株左右。

5 田间管理

黄秋葵植株较高, 宜倒伏, 因此生产前期中耕除草培土1次、化除1次, 开花前期亩施高效浓度复合肥50kg、尿素10kg, 中后期及时剪除各节老叶, 做好三沟配套, 干旱及时补水, 大雨及时排涝。

6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抗病力较强, 一生病害很少。虫害主要是蚜虫, 用吡虫啉防治。

7 及时采收

长江下游地区 篇6

黑沙洲水道位于铜陵~芜湖之间, 该水道上起板子矶 (航道里程489km) , 下至高安圩 (航道里程475km) , 全长约14km (以南水道为计算里程) , 见图1。

黑沙洲水道平面形态为首尾窄、中间向左展宽的鹅头型分汊河道。首尾河宽分别为900m和1100m, 中间展宽处达9600m。江中的黑沙洲和天然洲将河道分成北、中、南三个水道。从近年航道维护情况看, 如不及时控制南港左槽发展趋势, 右槽航道条件势必恶化。

2. 模型设计及验证!!

根据黑沙洲河道的水文泥沙特征、试验要求、试验场地、设施及相似性要求的紊流状态、表面张力影响、模型相似性基本准则, 决定选择模型平面比尺"l=350, 垂直比尺"h=120, 模型变率!=2.9, 流速比尺"v=10.95, 流量比尺"Q=460087, 河底糙率比尺"nb=1.30, 河岸糙率比尺"no=2.65。综合模型水面线、流速分布、港汊分流比等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模型满足相似要求。

3. 浅滩整治流速研究

近年来, 黑沙洲南港下浅区洪、枯水期水深均维持在航行基面 (黑沙洲航行基面为黄海高程:0.99m) 下4.5m左右。浅滩冲淤幅度较小, 浅滩水深在航行基面下比较稳定。为寻求浅滩上流速与水深的关系, 模型中观测了不同水位 (水深) 流量下浅滩上的流速资料 (119#断面4、5、6、7四根垂线平均流速的均值作为浅滩上流速, 水域宽约140m) , 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黑沙洲河段具有断面流速与流量 (或水位) 成正比的关系, 流量愈大, 河道内流速愈大, 由于浅滩冲淤幅度较小, 因此流量愈大时, 浅滩上水深亦愈大, 浅滩上流速与水深存在以下线性关系:v=0.1313h-0.1904 (R2=0.9866) , 见图2曲线Ⅰ, 属密切相关。表2为工程后不同水位下浅滩上流速及流速增幅值, 即浅滩整治维持工程效果至少要达到的流速值。模型中把维持浅滩整治工程效果的流速值当作判别整治工程是否达到要求的流速判据。工程后, 不同水位 (流量) 条件下, 浅滩上要求的最小流速 (判据) 值点见图2曲线Ⅱ。

4. 工程方案试验

整治工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南港右槽浅滩的冲刷能力, 改善浅区的汇流条件, 使南港下浅区水深从目前的4.5m增加到6.0m。模型中首先对设计提出的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 开展了6组方案的试验。

方案一对北港水位壅高、分流比增加均比较明显, D1与D2坝坝头工程前后流速之比达到3.4倍, 各丁坝作用强度差别较大, 不利于坝体稳定和整治工程效果的发挥。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 经调整坝头位置后, 各坝作用强度更趋均匀, 而整治工程对浅滩的作用强度变化不大。去掉D1, 南港分流仅略大一点, 但D2坝头流速增大较多。去掉D2影响不大, 但D1、D3两坝距离偏大。

方案三洲头坝使北港洪水位分流比略有减小, 但仍然存在北港分流增大较多的问题。

方案四降低南港内坝体高程, 同时利用洲头坝来抑制北港分流增大, 有效地降低了南港整治工程对北港的影响, 使北港进口水位降低, 北港分流减少, 整治工程使浅滩上流速增大, 提高了浅滩枯季冲刷能力, 达到了冲刷和维持浅滩上设计航道尺度的流速。

方案五洲头坝主要起抑制北港分流增大作用, 其导流从南港下泄, 对提高南港右槽浅滩冲刷能力作用不大。

方案六在保证南港右槽下浅区流速基本达到冲刷要求的情况下, 使南港整治工程对北港分流比和水位壅高值减小, 达到了要求的效果。

经过上述多组次的方案比选, 得到:方案四和方案六在满足浅滩上流速增加要求幅度的基础上, 其工程作用对北港水位和分流比影响最小, 且工程量不大, 比较经济。考虑到方案四中洲头坝对提高浅区流速和改善浅区流态效果不好, 且洲头坝所处分水分沙敏感区域, 从定床模型中观测到:洲头坝对抑制北港分流虽有一定作用, 但作用效果不太理想, 洲头坝伸入北港 (似上挑丁坝) 束窄了北港进口截面, 枯水因长度不够, 近岸边流速较小作用效果不大, 洪水为顶冲区域, 坝上流速较大, 坝头流态紊乱, 同时是北港主输沙区域, 洲头坝将进入北港的大量泥沙导入南港, 初步分析以为:由于黑沙洲洲头为主输沙区域, 位于该处的洲头坝其分沙作用可能会大于分流作用, 因此, 定床模型中对方案六进行了多流量级的试验研究, 了解整治工程在其它流量级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5. 结论和建议

(1) 黑沙洲河段浅滩冲淤幅度较小, 浅滩水深在航行基面下比较稳定。断面流速与流量 (或水位) 成正比的关系, 流量愈大, 河道内流速愈大, 由于浅滩冲淤幅度较小, 因此流量愈大时, 浅滩上水深亦愈大, 浅滩上流速与水深存在正比关系。

(2) 方案四和方案六采取低水整治的工程措施, 在低水位对南、北港分流比、水位影响都较小, 中洪水影响更小。研究表明, 黑沙洲河段采取低水整治工程措施不会危及到防洪和堤防安全。

(3) 在定床模型研究阶段建议设计充分考虑心滩守护、中港控制、北港防洪要求等因素, 特别是潜坝作为进攻性工程, 应考虑留有一定的富裕工程量, 同时应尽量减小潜坝背水坡坡比, 保证坝体结构稳定, 才能确保整治工程效果。

(4) 定床河工模型试验仅能反映各方案工程在固定边界条件下对水流的作用, 其水流对河床的塑造作用, 即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还需在动床试验中进一步研究。综合考虑, 推荐方案六和方案四, 在下步动床模型中继续进行试验研究。

摘要:通过对不同整治工程方案的试验研究, 选择南港右槽作为主通航汊道, 根据南港右槽浅滩特性, 提出了浅滩整治的流速判别标准, 推荐方案4和方案6作为航道治理工程方案。

关键词:黑沙洲水道,河工模型,方案

参考文献

[1]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报告》, 2005

长江下游地区 篇7

(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的重要性

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岸的平原地带基本上都低于汛期江河湖泊水位几米到几十米。但中下游地区和上游地区的干支流洪水的分洪都需要下游的干流河道去承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还有许多企业在此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铁路、公路从此穿插而过。一旦河坝决堤, 将严重危机到整个中下游地区, 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损失。

(二) 三峡工程建成以前周边江河湖泊的关系

三峡工程的建设, 不但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明显的改善了长江中下游的洪防情况,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其实我国早在在三峡工程建成以前的几十年里, 就根据长江流域的洪防情况, 进行了大量的防洪工程建设, 进以改善和提高长江中下游的洪防形式。长江流域给周边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使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受到危险。在整个历史推进的过程中, 由于人类的频繁的大范围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 使得江河湖泊洪水泛滥情况变得日益严重, 长江周边江河湖泊的河道阻塞, 堤岸崩塌等等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对自1990年开始至三峡工程建成前期期间长江中下游各主要湖泊水位流量和河段槽蓄能力进行数据采样分析。湖口站水位22.5米, 流量值为83500立方米 / 秒, 拟定流量值为71600立方米 / 秒。城陵矶站水位为34.40米, 流量值为65000立方米 / 秒, 拟定流量值为64000立方米 / 秒。汉口站水位为29.5米, 流量值为716000立方米 / 秒, 拟定流量值为83500立方米 / 秒。沙市站水位为45.00米, 流量值为50000立方米 / 秒, 拟定流量值为53000立方米 / 秒。通过这些资料分析可以看出, 相对于60 ~ 70年代来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沙市河段泄流能力有所增加、而螺山河段泄流能力则相对有所减少、汉口及湖口河段泄流能力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长江中下游各河段槽蓄能力普遍减少。

(三) 三峡工程建成前荆江河段的防洪形势

在三峡工程建成前, 荆江河段主要依靠堤坝来防洪, 其防洪能力十分有限, 如果遇到特大洪灾, 其防范能力严重不足。除依靠堤坝来防洪外、荆江地区蓄滞洪区也可用来防洪。但即使两者加在一起遇到特大山洪暴发超额的洪峰流量仍然无法安全下泄。

二、三峡工程建成以后防洪形势的变化

(一) 三峡水利工程建成以后对下河道的好处

三峡水利工程建成以后, 一方面, 三峡水库庞大的水量储存可改明显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形势;另一方面, 三峡水库在储存巨额水量的同时还能拦截淤泥沙石流入下游, 进以减少长江中下游淤泥沙石的沉积。同时这将改善中下游河道的泄流能力, 以及江湖关系, 从而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情况。

(二) 三峡工程的防洪能力和长江流域规划的的防洪要求

在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 长江中下游总体防洪标准为:防洪工程措施能够防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过的最大洪水, 也就是1954年的那次特大洪水。为了达到这个指定的防洪标准.长江中下游地区采取了加固增高堤坝、整理河道、建设平原滞洪区、兴建干支分流水库等方式来进行一个全面的防洪。同时, 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为荆江段以及中下游地区的防洪缓减了不少压力, 俨然成为防洪的一个主要支杆。

(三) 长江中下游支流湖泊的防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以及支流都还存在这防洪能力偏低的情况。这些支流湖泊的洪水防患能力还出与初步阶段。在峡水利工程及长江上地区的一些水电工程建成的同时长江及其周边的湖泊河流出现了淤泥沙石的沉积的现象, 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 近些年山洪地震频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着一系列自然环境的挑战。所以即使三峡水利工程已经建成, 但防洪工程的建设仍需持续加强进行, 不能松懈。

结语

虽然三峡水利工程已经建成, 且明显改善了中下游地区的洪防情况。但如果遇大特大山洪暴发, 下游地区仍然会存在巨大的超额洪量, 从而危险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防洪体系,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防洪推进受阻, 所以相关单位需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防洪方案体系并且不断加强长江流域的防洪建设。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堤坝、蓄滞洪区、河道梳理工程建设等都要采取进一步的加强的措施;在长江的上游地区的干支结合处兴建具有防洪作用的大型水库, 以进一步缓减中下游地区出现的超额洪量、从而提高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防范能力。在这些基础上,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相关洪防和非防范工程的建设, 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防洪工程的真实防洪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丽江, 宁磊, 张黎明.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变化分析[J].人民长江, 2011, 1.

[2]宁磊.长江中游江湖关系与防洪形势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3]刘诗颖, 郝志华.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长江中游的防洪形势及其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 2002, 5.

长江下游地区 篇8

1 精细整田, 提高化学除草的效果

选择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田面平整的稻田作直播田。早稻收割时, 稻桩割茬高度尽量控制在25 cm以下, 收割后要抢时间对稻田旋耕翻沤, 1~2 d后再及时整平, 必要时平整畦面, 开好排水沟, 沉实1 d后保持湿润状态即可播种。因每年7月下旬日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此时如田面低洼处有积水易造成热水煮芽, 田面过高又会因烈日曝晒而灼芽死苗。因此, 保持田面平整是提高成苗率的关键。

2 选择合适的品种, 适时播种

在选用直播晚稻品种时, 应综合考虑品种的生育期、抗倒性、分蘖力、稳产性、米质等因素, 并力争安全齐穗控制在9月23日前, 根据实际经验, 最迟不宜超过9月28日。

在江西鄱阳湖滨湖地区, 已成功推广的晚稻直播品种有两优42、两优287等。这些品种在作晚稻直播上有如下优势: (1) 熟期早。均属感温性品种, 作晚稻种植时熟期缩短较为明显, 近几年在鄱阳湖、洞庭湖大面积作晚稻直播, 全生育期均在88~95 d; (2) 产量高。该品种作二晚直播, 正常肥水管理条件下产量能达到8.25 t/hm2; (3) 抗倒。株型均比较紧凑, 茎秆粗壮, 成熟时叶青籽黄, 矮秆 (作二晚种植时株高在85 cm左右) , 抗倒伏能力较强; (4) 米质更优。作二晚种植时, 米质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早稻。

两优42、两优287在作二晚稻直播栽培时最好在7月25日前播完, 愈早愈好。播种量为41.25~45.00 kg/hm2为宜。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工作, 催芽以破胸露白为宜, 切忌盲谷直播。为防止鸟类和老鼠危害, 破胸露白的种谷最好用35%丁丁硫克百威 (好年冬) 干粉剂拌种, 然后再均匀撒播, 确保一播全苗。为防止早稻“落粒谷”萌发, 造成晚稻直播田杂株, 应做好播前翻耕及芽前除草工作。

3 化学除草

因直播稻栽培草苗同长, 加之晚稻直播时气温高, 播种后较长时间畦面干干湿湿, 此时不但杂草生长速度快, 草相发生也极为复杂, 因此容易造成“草荒田”[1]。晚稻直播田除草应严格把握“一封、二杀、三补”的原则。

“一封”即在播种后3 d内用30%丙草胺1 500 m L/hm2+10%苄嘧磺隆300 g/hm2对水450 kg/hm2均匀喷于畦面上, 并保持畦面湿润状态5~7 d。土壤封闭除草是直播田除草的关键环节, 操作得当时除草效果好, 成本低。种谷必须经催芽露白后才可播种, 否则会严重影响其成苗率;“二杀”即在播种后10~15 d、秧苗长至2.5~3.0叶时, 此时多种杂草可能先后发生, 尤以千金子和稗草危害更重, 可用韩秋好1 200~1 500 m L/hm2, 或稻喜1 500~2 250 m L/hm2对水225 kg/hm2细水喷雾。若鸭舌草或其他阔叶杂草和莎草同时危害时, 可另用48%灭草松2 250 m L/hm2对水450 kg/hm2均匀喷雾[2]。上述除草剂均作为茎叶处理, 喷药时须排干田水, 喷药后2 d内覆浅水层, 并保水5 d左右;“三补”即在第2次除草以后, 根据总体除草效果和草相发生情况酌情采取补救措施。

4 科学肥水运筹, 提高直播稻群体质量

由于直播稻无移植损伤, 没有返青期, 本田生长期长, 分蘖期相应延长, 极易造成前、中期秧苗生长过旺, 导致群体偏大, 素质下降, 成穗率普遍降低, 后期病虫害加重[3]。针对直播稻群体发展动态特点, 需要科学运筹肥水, 合理调控群体关系, 构建直播稻高产、稳产群体。

(1) 在水浆管理上, 应做到播种后至二叶一心期控水保苗, 炼苗扎根, 要保持畦面湿润状态, 以沟灌为主, 促根系深扎;二叶一心期后保持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适时晒田。晒田应采用“早晒、轻晒、分次晒”的方式。直播晚稻的理想苗数是450万株/hm2左右。根据直播稻用种量和大田成苗率的情况, 在秧苗六至七叶期脱水重晒, 控制无效分蘖数, 提高成穗率;中后期水浆管理除在幼穗分化期至抽穗灌浆期保持水层外, 其余时期应以干干湿湿为主, 收割前7~10 d断水, 防止因脱水过早导致生理性早衰。

(2) 根据晚稻直播的生育特点, 施肥应采用“前促、中控、后补”和“控氮增磷钾”的原则。一般情况下, 晚稻直播全生育期内需纯N 165.0~187.5 kg/hm2、P2O575 kg/hm2、K2O 150kg/hm2, 并增施适量的锌肥和硅肥[4,5]。具体施用方法:基肥宜采用全层施肥法, 即在第1次耙田时施45%复合肥525kg/hm2、适量的锌肥和硅肥;追肥宜在秧苗二叶一心期进行, 一般施尿素150.0~187.5 kg/hm2;第3次补肥可在晒田控苗覆水后进行, 此时直播稻正处于圆秆拔节时, 施肥量应根据苗情, 一般可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为达到后期保叶增粒重的目的, 可在直播稻抽穗前后结合防病治虫选用适当的叶面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氨基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作根外追肥, 可获得显著效果。

5 综合防治病虫害, 确保丰产丰收

晚稻直播田的病虫害防治重点是防止后期倒伏和早衰, 应着重抓好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治工作, 两优42、两优287作二晚直播还要注意后期穗颈稻瘟病的防治。防治的关键时期是直播稻分蘖末期、始穗期和齐穗期。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道立锋、欧博、爱苗、好力克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虱戒、呲蚜酮、噻虫啉等药剂;防治穗颈瘟可选用进口三环唑、富士一号等农药在始穗初期和齐穗期各喷雾1次。

参考文献

[1]唐浩月, 郭承亮, 罗必灿, 等.两优287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J].中国种业, 2011 (S1) :44-45.

[2]张金林, 周强, 涂军明.早稻品种翻秋种植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1) :59-60.

[3]周勇, 居超明, 徐国成, 等.优质两系超级杂交早稻新组合两优287[J].杂交水稻, 2008, 23 (1) :71-72.

[4]柳达, 周元坤, 王世才, 等.两优287籼型杂交早稻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 2006 (5) :50.

上一篇:供电企业的团队精神下一篇:雾霾的成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