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2024-07-20

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精选8篇)

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篇1

盾石机械ERP应用效果分析

1、前言

盾石机械ERP系统实施自5月至9月,在盾石机械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最终成功上线。在9月底至今这段应用阶段中,我们也总结了信息化系统给盾石机械实际生产应用带来的好处。本文中,我们将信息化带来的效益做阶段性的总结与分析,并在结尾针对目前的系统提供了建议。所有这些,旨在与盾石机械一起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进行审视与评估,以期对贵公司未来更加深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2、管理的提升体现在细节

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对现有的库存做出了全面盘点。盘点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账物不符”的库存,其中包括“有实物但没有记账”、“没有实物但是已记账”和“实物和记账不相等”的库存。库存盘点有助于企业合理利用库存,清晰库存结构,分析目前库存各种资金占用情况,为企业消耗呆滞库存、精确采购计划提供数据依据。

系统上线之后,所有计划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现有库存情况,使各单位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库存,消耗呆滞物资,为避免重复采购造成积压库存提供了准确的、有力的数据依据。

财务部门使用了信息化工具进行了账龄管理,使账龄管理精确到了客户和合同,使得往来账务更加清晰准确。

存货核算和总账之间的对账功能使得仓存的及时数据能够准确的在财务系统中反映出来。便于财务人员对产品成本的控制。

在采购环节,盾石采用了比价流程,以期清晰的分析和管理不同期间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差异、择优选购,达成严格管理采购行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盾石机械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使用了MTO计划跟踪号管理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按项目管理模式使用信息化工具组织整个产品的采购、生产、交付流程,保证了每一个生产用物资,都在计划体系下严格管理,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对原来的顶发业务有了系统化的管理,能及时追踪顶发的具体明细,还能获知顶发的原因,将顶发作为一个专门流程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改善了原来顶发造成的对账难度大问题和组织混乱的难点。

暂估业务的使用解决了手工操作过程中业务员和库管员手里大量积压入库单和领料单的问题,并保障了暂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账的高度一致性,杜绝了暂估不清晰的问题,并改善了成本的计算模式,使成本计算更准确。

应用ERP系统后,物料的出入库管理有了严格的控制,使得盾石机械在物资的收发环节流程管理控制方面有了严格的依据和系统的管理,所有的收发业务都处于系统控制之下。

采用ERP系统避免了许多手工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重复性操作,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业务流程通过上拉和下推,减少了人为环节,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信息传递的简便性。

高效的系统查询功能,简单的组合条件能够使使用者更准确更快捷的查询所需要的数据,业务和财务部门获取数据比原来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数据准确性和精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建议

通过盾石机械与金蝶公司的共同努力,盾石机械的ERP信息化系统已经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帮助,管理也与原来对比有了很大的敢删,但在许多方面,我们还要持之以恒的严格要求,如:库存的盘点要严格按照信息化的数据与实物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实物盘点,并与系统核对,必须保障实际数据与业务数据严格一致;必须坚持每日的事情每日处理完毕,特殊不能当天录入的数据,也要严格的责任到具体人员,必须要尽快录入系统,不能录入系统的数据要第一时间汇报到部门领导;对不符合流程要求的业务,要尽量避免发生,以免影响企业管理流程的落实和执行;另外

在生产成本方面,也要尽快推动,生产方面进行细致化实施,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大和更明显的效益,这将是盾石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综上,盾石机械已经开始的信息化进程已经为企业带来的较大的改观,我们相信并祝盾石机械在信息化道路上逐步深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化没有最好,只有持续改善,借助信息化工具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成功!

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篇2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 ERP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投资最大、应用最广的公司管理系统[1]。中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ERP系统以来, ERP应用市场年增长率超过25%[2], 可谓方兴未艾。参与该市场竞争的厂商包括SAP、Oracle等国际厂商, 也有神州数码、用友、金蝶、浪潮等国内厂商。关于ERP实施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问题研究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一直没有停止过。不过中国知名企业家柳传志在联想实施ERP时说了一句话:“上ERP可能是找死, 但不上ERP可能是等死。”没有企业愿意等死, 因此本文认为实施ERP是必须的, 但如何成功实施ERP, 取得更有价值的效果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Nicolaou的研究表明对销售商选择等因素的控制有助于解释ERP实施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3]。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首个《ERP对中国公司绩效影响研究报告》显示:不同行业分布、对ERP品牌供应商的选择等因素使ERP实施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4]。因此本文重点考察ERP类型对实施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影响, 由于精力有限, 只选取沪市上市公司2000-2008年九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关注制造业中各细分行业实施不同ERP类型的企业盈利能力的表现, 以期为制造企业在ERP选型方面提供比较有意义的数据支持。

2 指标选取及说明

本文在考虑业绩指标时, 只选取盈利能力指标。根据经验数据对企业综合业绩进行沃尔比重法计算, 得到企业综合业绩主要受盈利能力的影响[5], 因此考察ERP选型对企业整体的影响, 重点在于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为了消除影响行业的宏观因素带来的业绩差异, 对盈利能力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得到与同行业指标相比的相对比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选取权益净利率进行度量, 权益净利率等于净利润与企业股东权益平均值之比。通过用某企业某年的权益净利率除以该公司所在行业该年的权益净利率均值, 得到相对盈利能力指标 (ROE) 。

公司选择的ERP软件类型, 可以按照软件的研发公司情况分为国外软件、国内软件和自主开发软件, 但是在本文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某公司已实施了ERP系统, 但却无法获取其所采用的ERP软件类型信息, 无法将其进行合理归类, 文中将其归为“其他类型”或“未知类型”。

3 数据获取及结果分析

3.1 数据获取

为了便于收集数据, 选取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为了克服现有研究中数据时窗较短导致的不能全面考察ERP实施中长期绩效的问题, 选择2000年至2008年的九年相关数据;为了获得ERP相关信息, 主要查找相关网站相关报道、主要ERP软件供应商网站、公司年报等途径, 并对不同来源的同一数据加以核对以保证权威、一致;为了获得相关财务数据, 主要利用国泰安数据库。收集完相关数据后对其进行整理、预处理和实证分析。

国泰安数据库中制造业上市公司被进一步细分为食品与饮料类、纺织与服装皮毛类、造纸与印刷类、石化与塑胶塑料类、电子类、金属非金属类、机械设备与仪表类、医药与生物制品类和其他制造业等九个子行业, 使本文能得以重点分析制造业各细分子行业的ERP选型情况。

3.2 ERP实施情况

3.2.1 制造业ERP实施基本情况

从2000年以来, ERP系统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得到迅速发展, 2008年在制造业沪市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已超过半数。

沪市制造业各子行业中, 木材、家具行业上市公司只有2家未实施ERP系统。除此之外, 据表1所示, 沪市制造业其他子行业实施ERP公司数量在持续增加, 其中机械、设备与仪表行业实施ERP公司数量在2000-2008年期间每年最多, 到2008年该行业实施ERP公司占沪市制造业ERP实施公司总数的27.05%, 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3.2.2 ERP软件类型分布情况

表2是沪市制造业公司采用ERP软件类型的数据统计, 到2008年已实施ERP的244家公司中, 采用国外ERP软件的公司达到52家, 比例为21.31%;而采用国内ERP软件公司为110家, 占45.08%;自主开发ERP软件的为11家, 占总数的4.51%。其他公司采用ERP软件类型在数据收集中未找到。可以看出, 采用国内ERP软件的公司是采用国外软件公司数的两倍多, 说明国内软件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8年244家已实施ERP公司所采用的国外软件中, SAP位居第一。国内软件中用友软件采用最广, 从2000年的4家, 发展到2008年的35家。其次是浪潮和金蝶。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找到一些公司分别采用国内一些知名度不高的软件, 由于采用这些软件的公司较少, 在ERP市场中也未有较大占有率, 因此统一划入其他国内软件类型中。ERP软件分析详细数据见表3。

从目前国内ERP厂商在沪市制造业的整体表现情况来看, 各细分子行业中ERP实施公司数都在持续增加, 各管理软件厂商不断深入耕耘, 各自在它们的优势细分子行业有进一步的发展。机械、设备、仪表行业中实施ERP公司数量最多, 比例超四分之一。除了电子行业外其他子行业中采用国内软件的公司均超过采用国外软件的公司数, 说明当前国内软件的发展速猛。累计到2008年底各子行业采用不同ERP软件的情况如表4所示。SAP软件主要被石化塑胶塑料类、金属非金属类和机械设备仪表类三个子行业的公司所采用, 甲骨文的ERP软件主要被金属非金属、医药生物制品类公司采用, 从中看出, 金属非金属等重工业公司更多采用国外大型ERP供应商生产制造的通用型软件产品。这与国外软件蕴含更先进的管理理念, 软件管理广度更深、包含模板更全面密切相关。采用国内供应商用友、金蝶和浪潮提供的ERP软件的公司较多, 其中用友软件被石化塑胶塑料类、金属非金属类和机械设备仪表类三个子行业的公司所采用, 浪潮软件主要集中于食品与饮料、医药与生物制品两类轻工业公司。

4 实施不同类型ERP企业盈利能力比较

各类ERP软件在制造业应用广泛, 那么ERP类型的选择是否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呢?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国外软件的公司ROE优于采用国内软件的公司, 且两者均优于自主开发ERP公司或其他类型的公司。而采用自主开发ERP和其他ERP类型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平均水平上下浮动。

从差异的显著程度来看, 除了自主开发的ERP软件外, 其他ERP软件都能显著提高公司的ROE绩效, 并且国外软件表现最好。数据分析过程中得到企业综合业绩指标的差异的显著程度对比图, ERP类型对企业综合业绩的影响情况与企业ROE指标情况相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在企业综合业绩指标各影响因素中盈利能力占主导地位。

图1显示, 实施甲骨文软件的公司ROE最大, 远远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 其次表现较好的是神州数码和SAP, 用友表现一般, 而实施金蝶软件和浪潮软件的公司ROE在行业平均水平上下, 自主开发软件的公司ROE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5 结论及启示

综合前文经验数据分析结果及有关资料提供的信息,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

(1) 实施国内ERP软件的公司的盈利能力要逊于实施国外ERP软件的公司。究其原因, 咨询公司在中国公司的ERP实施过程中所起作用不明显[6];同时, 无论从品牌营业收入、产品成熟度和增长率来说, 国外软件均要领跑ERP软件品牌。但是也可以看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差距正不断地缩小。

(2) 国内软件实施能力存在欠缺, 主要是实施人员的能力不足。实施工程师通常对于自己的产品都非常熟悉, 但是对于行业的具体业务特点、对于管理存在知识、经验的欠缺, 这造成在实施ERP时会遭到用户的抱怨。因此要求ERP软件供应商及实施合作伙伴在提供ERP软件及服务时要考虑行业特点, 针对不同行业开发不同产品, 积累不同行业实施能力, 解决特定行业问题。

(3) 从不同ERP软件类型来看, 实施甲骨文软件的公司ROE均值最大, 远远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 其次表现较好的是实施神州数码和SAP软件的公司, 实施用友软件的公司表现一般, 而自主开发ERP软件的公司ROE均值处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之下。各类ERP供应商提供的ERP软件包含不同的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优化理念, 在公司实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具体哪类ERP软件更适合公司, 则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组织结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等各方面因素, 考虑公司实际情况与ERP系统的匹配程度。如果公司选择ERP软件时没有考虑到上述问题, 则可能影响到ERP实现收益。公司环境对ERP实施越支持, 其产生的业绩越好, 否则, 就会影响ERP实施绩效, 甚至阻止ERP在公司正常实施下去。

摘要:选取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2008年九年的数据进行研究, 重点考察制造业实施不同类型的ERP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施ERP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的均值, 采用国外软件的公司优于采用国内软件的公司, 且两者均优于自主开发ERP公司或其他类型的公司;从差异的显著程度来看, 除了自主开发的ERP软件, 其他ERP软件都能显著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并且国外软件表现最好。

关键词:制造企业,ERP选型,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Wieder, B., etal.The impact of ERP systems on firmand business process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6, (19) :13-29.

[2]郑称德, 宋由由, 郭印, 陈金勇, 王燕.我国企业ERP系统实施绩效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4:148-151.

[3]Andreas I.Nicolaou.Firm Performance Effects in Rela-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 Fall:79-105.

[4]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ERP对中国企业绩效影响研究报告, 2007年2月.

[5]谢霞, 董丽.制造企业ERP实施对综合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财会通讯, 2012, 7 (下) :59-61.

企业应用ERP的全方位分析 篇3

[关键词] ERP管理

前言

管理信息化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并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首先是思想创新和观念创新。推广应用ERP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

1.什么是企业资源计划(ERP)。在描述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文献中,比较公认的说法是,ERP的概念首先是由Cartner Group咨询公司提出,ERP是面向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产、供销、存、人、财、物各系统资源进行全面管理的信息系统,它是在MRP,MRPⅡ的基础上,实现了通过网络信息面向供需链的管理信息集成。

2.实施ERP是必然的趋势。虽然现在实施ERP的过程中有诸多障碍,但只要提前作好战略规划和实施准备,企业就能成功实施ERP。目前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大中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ERP系统,加之国际化贸易的需求,我国企业实施ERP也是必然的趋势。

一、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薄弱。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大市场中,无论是流程式还是离散式的制造业,也无论是单件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少品种重复生产还是标准产品大量生产的制造,制造业内部管理都可能遇到以下一些问题:①如企业可能拥有卓越的销售人员推销产品,但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却没有办法如期交货;②车间管理人员则抱怨说采购部门没有及时供应他们所需要的原料,实际上,采购部门的效率过高,仓库里囤积的某些材料10年都用不完,仓库库位饱和,资金周转很慢;③许多企业要用6~13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计算出所需要的物料量,所以订货周期只能为6~13个星期;④订货单和采购单上的日期和缺料单上的日期都不相同,没有一个是肯定的;⑤财务部门不信赖仓库部门的数据,不以它来计算制造成本。以上这些情况正是我们大多数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管理问题。

二、ERP系统是企业提升管理质量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内多数企业业务执行的范围弹性较大,而现代化技术设施并不特别先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相对较困难。中国企业在管理上花了很大力气,如降耗、减员增效等,但这些局部措施是不系统的,就事论事的,是间断性的、表面的,没有总结并利用内在的规律。

ERP管理系统具有双重核心,即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ERP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集成,使其协调运作,从而实现整个系统工作绩效最优。

信息流是企业的神经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在企业中的流动有三个方向:一是向上流动信息,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这是信息的汇总过程;二是从上层向中层再向下层的向下流动信息,这是对战略、目标、方向的分解过程;三是水平流动信息,这是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过程。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和及时,才能保证组织的效能,实施ERP可以带来高效率的信息传递,这主要表现在信息格式规范化、传递渠道固定化,以及预警提醒功能,从而使信息的传递顺畅、不失真。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的优化,在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手段会对业务流程产生诸多影响。它可以自动去除某一环节的人工操作,改变流程顺序或实施平行化,严密监视过程的状态和目标,实现不同任务和过程间的集成,消除过程中的中介活动,越过空间来协调过程,改进对决策信息的分析,从而使得基础管理周全、规范,领导监控及时准确。

资金流宛如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企业运营质量的综合反映。借助工具可及时发现和控制原料过量与停工待料现象、产品积压现象及销售环节的呆账现象,及时解决浪费问题,及时暴露管理瓶颈,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事前和过程控制的问题。综上所述,实施ERP确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诸多困扰,提升综合管理。

三、实施ERP的难点

ERP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ERP在我国近10年的历程中,既有令人瞩目的成功案例,也有失败的典型。如何在ERP实施这条布满沟沟坎坎的道路上顺利地进行,是众多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和解决ERP实施过程中的难点,能有效地推动ERP实施走向成功。目前实施ERP的主要难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1.目标不明确。多数企业认为ERP实施是一项简单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目标设得过高或过低,就很容易模糊不清。目标一旦模糊,就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实施工作中,不顾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导致投资过大、收效甚微、实施乏力的状况。明确的实施目标对实施ERP项目而言至关重要,就好像大海彼岸的港湾,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航行目标和方向,轮船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2.认识不明确。对ERP项目只视为计算机项目,对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计算机系统不是管理目的,而是管理工具;ERP项目不是计算机项目,而是管理工程项目,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实施周期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系统工程。

3.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我国企业基础管理薄弱,普遍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企业缺乏战略观念、系统观念;他们对业务流程、财务核算等简单流程都不能理顺;客户数据在销售部和财务部都不能统一,更谈不上销售和分销的业务流程;这些先天不足因为对手的薄弱而被掩盖,但加入WTO后,随着拥有战略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这些薄弱环节已凸显出来。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企业根本不具备实施ERP的前提条件,甚至不存在业务流程再造的问题,而可能仅仅是业务流程新建的问题。长期缺乏先进理念和始终如一的贯彻,势必无法实施与运用奠定在一定管理理论指导下的ERP系统,即使是素质优良的企业也会因外部市场环境的不规范而难以规范运作。

4.人才匮乏。企业自行开发软件费时、费钱,究其原因是人才匮乏;软件供应商各有长短,用户难以辨别优劣及适用性。新知识面广、量大,更新速度快,难以全面掌握;企业个性与行业个性差异大,企业管理基础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导致难以开发出既先进又经济实用且能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软件。

5.实施矛盾多。ERP的集成性与实施中部门间协调困难的矛盾,ERP的先进性与企业人员素质差的矛盾;应用范围广与数据准备工作量浩大的矛盾;计划的精确性与IT系统基础数据差的矛盾;较长的实施周期与IT技术快速更新的矛盾;企业需求与系统工作重心偏差的矛盾;高投入与慢收益的矛盾;较长的实施周期与企业“一把手”重视程度及心理承受力的矛盾等。

6.不可控因素多。ERP涉及到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流程的创建、重组与再造及企业资源的整合,因此被称为“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工程本身就不可控;对基础数据的惟一性、完整性、准确性要求不可控;因实施人员的素质因素使得实施质量不可控;因不同层次需求不一致,使得需求与验收标准不可控;因各方存在职能与观念的错位,常导致实施主体缺位现象。这些因素最终导致实施周期与成本不可控。以上诸多矛盾,如不加以妥善解决,就会加大实施ERP的投资风险。

四、实施ERP的对策

成功实施ERP会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会使市场反应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客户满意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总成本降低,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总结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1.与企业一把手达成共识是ERP项目的开始。ERP不是终点,是一条起跑线。企业实施ERP是整个管理变革的开始,当企业需要重新组织和整合自己的资源时,就必将面临着变革,这些变革包括:业务流程、人员配置、产品配置的合理化。那么领导这场变革的只能是企业一把手,只有他与项目组达成共识,ERP项目才能开始。

2.明确项目实施目标及分阶段目标。实施ERP是一项深刻的管理革命,是一场耗资大、实施周期长、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行战略规划,做好立项分析,包括对经费预算、过程控制、人力配备、组织保障等问题进行系统设计,明确实施目标。

3.全面考察,选准软件供应商。首先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的与需求,先做自我分析与诊断,然后要深入考察多家供应商及供应商服务的客户,必要时请管理咨询机构参与谋划和鉴别。

4.金子塔式的实施团队。要想成功实施ERP,必须有一批精通ERP管理思想、掌握软件技术,同时又有国内环境下组织实施ERP项目经验的实施顾问队伍,实施ERP项目要依靠整个团队。成立由企业“一把手”挂帅的金字塔式的专题组来管理整个项目,选择并配备得力的受托人。

5.重视培训,并贯穿始终。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基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就,反映了企业的供应链。成功实施ERP,必须重视培训,而培训绝不仅仅是单纯系统操作的培训,从项目的实施开始到后期,相应的培训都是贯穿始终的,分阶段、分内容、分人员、分管理层次地分别进行系统的培训。

6.切实做好业务流程重组(BPR)。BPR曾被称作是“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唯一途径”,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基础。在进行BPR之前,必须对所有的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然后从不合理且无效率的业务流程入手,逐一规范和调整。

7.企业规章制度的更新与落实。在实施ERP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对企业以往的制度做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使它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除了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对硬件网络设施的维护外,各个部门操作人员的数据及时更新尤为重要。

8.基础数据准备。在整个目标被确定以后,有一个环节非常重要,即基础数据的准备。前期的基础数据准备是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很多企业实施其它的系统往往在这个环节停滞不前,最终导致失败。

9.加强进度控制。ERP的实施大体上分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基础数据准备,进行标准化;中期进行交接面界定,业务流程重组;后期是实施适应期,实行手工与计算机并行作业,逐步解决原手工作业对计算机作业的不适应性。

五、结束语

ERP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场关于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革命。更值得注意的是,在MPRII还没有被中国的企业界人士所完全认可之前,它却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一跃发展成为现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下的ERP。可见,这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正在以一种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中国的企业中如火如荼地被应用和发展起来,它无疑给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的众多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为了我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一革命性的管理工具,很有必要对ERP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周玉清等:ERP原理与应用.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

[2]张继焦:价值链管理.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423-433

[3]柳中冈:《中小企业 ERP指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托马斯-H-达文波特.ERP必备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9

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篇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ERP系统已成为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ERP系统融合了销售、设备维护、生产、财务等资源,使企业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实现了一体化,财务管理与业务无缝对接,是企业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ERP系统的应用,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准细致、预算管理活动更加有效等各个方面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也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手工型转为信息化等新要求。

关键词:ERP企业资源计划财务管理

一、引言:

时代在变,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着时代在变,当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日益细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正在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变为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企业需要改变其生产经营模式来适应这一变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能全盘掌握企业信息,并能清晰地提供决策所需资料,这为企业能够应对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工作平台。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对传统财务工作流程一种颠覆,将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在相关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的 运用等方面进行革新。

但是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对ERP系统应用不熟悉,缺乏经验,所以在发挥效用的同时,也会带来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在应用中需要实时关注并应予以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使ERP系统更加完善、成熟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作用。ERP系统的全面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应当结合新形势下的具体要求重新定位自身职能,积极提升能够顺应新形势的专业素质。

二、ERP系统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准细致

在ERP系统应用条件下,各部门都可在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对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等各个环节的有关数据,财务人员都能够获取的到,这有助于分清各环节有关人员的权责利,使物料成本的核算更加精确。同时,财务人员可追踪到成本异常数据,并据此提出改进方案。总之,ERP系统应用下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精准细致。

(二)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提高

ERP系统涵盖了企业资金流通过程的绝大多数环节(从购销合同谈判之日

起,至货款全部回收之际IFS,通过挖掘各管理环节中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促进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及成本费用的降低。在ERP系统应用条件下,企业可在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分析其资金需求及周转活动,促进资金管理工作进一步实施到位。

(三)企业预算管理活动更加有效

管理会计思想在ERI〕系统中得到了切实体现,该思想是分析企业预算管理活动的技术性思想。按项目或部门成立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后,企业可通过分析预算实际执行结果(从ERP系统中提取实时数据)与预算数据之问的差异,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便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此外,通过一些成本费用指标限额的设置,对企业预算管理活动进行过程控制,实现预算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的统一。

(四)企业财务分析更加及时深入

ERP系统存储的财务数据极其丰富,使财务人员可获得企业实时生产经营数据,提取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各环节日常经营财务状况。通过系统的财务预警功能,财务分析更加及时且深入,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财务人员也能发挥所长,针对现存及潜在问题,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加专业的解决方案。

三、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级对策

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必要的,但是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难免有小足之处,下面将对ERP系统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

(一)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小达标及其对策

ERP系统最大效用的发挥,既需要优秀的ERP系统软件作为基础,也需要以财务人员的素质作为依托。在我国,ERP系统的开发及运行更多的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来完成,而财务人员只是扮演ERP系统操作者的角色。计算机专业人员关注的是计算机程序,而企业财务人员更多的关注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战略目标,双方在工作环节过程中的脱节也导致了信息沟通小顺畅,进而使ERP系统脱离企业管理人员的控制,企业也无法对ERP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控制。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两个途径:首先,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除要有财务专业管理知识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人才引进方面,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是企业需要考虑的。而且还应该主动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培训等学习的机会,以期能够使财务人员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再者,ERP系统开发人员和财务人员之问的交流沟通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应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反映给ERP系统的开发人员,ERP系统开发也应对这种需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双方沟通的通畅是ERP系统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的有效保证。

(二)ERP系统中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及对策

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基于财务信息所作出的决策是否有效。ERP系统下的集成应用机制要求数据经一方录入后由多方使用,这一机制在提高

效率的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风险。在这一机制下,一次录入,能够大大减少录入的工作量,也减少了因多方重复录入所造成的容易出错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一机制下,数据因为是由一方录入,相关数据直接来源于采购、销售及生产等ERP子系统,财务人员对这些原始数据的正确性是无法控制的,风险也由此产生,原始数据的错误将会给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影响。

这一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的正确与否,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这一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比如说,通过召开内部沟通会来使有关部门加强对数据准确性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数据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中。假如企业在向ERP系统录入数据的过程之前使用了纸质单据,那么在纸质单据审核过程中,加强ERP系统中录入数据与纸质单据的比对以保证其准确性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可以在开发ERP系统的过程中嵌入一些数据有效性与合法性检查的模块,使ERP系统能够自主的发现数据录入中的一些错误,减少人工比对的工作量。

四、案例分析

实施ERP对某一面粉加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由于信息化可以使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生产环节无缝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集中配置和数据的集中共享,可以避免产生‘信息孤岛’ ,全面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准确的成本核算准确的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作业,财务都有相应的反映,同时都有监控。

(二)有效的风险防范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当出现危机时能够快速反应给决策者,避免因信息不流畅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把企业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

(三)准确的预算管理信息化可以促使财务对公司的业务起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准确核算的作用。由于信息化提供的手段,使得企业能够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准确地去做好各业务、各地区、各产品、各部门、各费用科目的预算工作。并且能够做到按月分解和及时调整,让每一科目的费用都能够实时报告承担相应责任的部门负责人,并且可以与其预算进行比较,及时提出预警或禁止信息。同时业务部门负责人可以在月中任何一天获得截至当时的收入、毛利、净利的粗报表,便于他及时了解经营情况,作出判断和决策。

财务部门实施 ERP 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一)确保各项基础数据准确无误的录入 ERP 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实施,而实施的核心在于精确的数据。财务模块是 ERP 系统的核心,和其他业务模块都有接口,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大。基础数据的整理及录入包括:(1)每一个物料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位、类别、说明、成本、属性准确无误;(2)技术部门将每一个型号的产品按物料清单(BOM)细分到每一个物料。(3)采购部门按供应商及采购货物品种整理采购价格;(4)销售部门按客户对产品修正销售价格;(5)为了追求成本的合理性,制造部门将生产任务分解成工作单;(6)财务

部门对上述每个部门的数据进行统管,也就是说对各种数据进行财务集成,给每一个物料定义类别,每一个事务处理定义相应的会计科目,完善每一种业务流程使其会计处理明晰、合理化。

五、结束语

总之,企业通过实施 ERP,有效整合了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使企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销售、质检、库存、财务管理等环节职责清晰,流程规范。ERP 的使用使企业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资金利用率,控制了经营风险和产品生产成本,促进财务人员职能的转变,强化了财务管理,使企业得到快速、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篇5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国际经济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本土市场的国际化,也导致中国企业不得不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中进行国际化运作的管理。当今,企业信息化大行其道,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占国内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想展开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所以即使在目前中国企业实施ERP成功率并不高的前提下,实施ERP仍然是大势所趋。

随着国际经济前景不容乐观的今天,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借贷融资困难、大企业或许能顺利度过难关,作为中国经济主体的90%的中小型企业如何实施ERP项目,为企业发展,完成企业管理革命的转变?

就在目前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企业如何实施ERP,ERP应用的合理利用能为中小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利益。一些上ERP项目失败的企业在思考、ERP厂商在思考,我也思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ERP应用、经济环境、趋势分析、发展

一.中小企业现状与启示

自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缓、人民币升值、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如订单减少,销售收入锐减,库存产品积压,成本大幅增加,利润快速下降。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必然导致融资困难,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停产、歇业、关闭的企业占了很大一部份。行业内,制造业受影响尤甚;而以自主品牌为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的情况明显要好。

自2009年下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企业订单逐渐增多,形势开始趋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企业在如下几方面得到启示:必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商务模式的创新,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竞争中走差异化路线;必须从为别人代工发展到做自己品牌,拥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必须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更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和供应链整合降低制造成本和管理成本;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重塑企业,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路。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ERP应用现状

按照国家经贸委制定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将职工人数在300~2000人,销售额在3000万~3亿,资产总额在4000万~4亿的企业,称为中小型工业企业(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三项指标的下限,其余为小型企业)。

按照这一标准,中小型工业企业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销售额在500万以下(几十人~100人)的企业,或称为初创型企业。

这类企业还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市场尚不稳定,生产经营流程也不规范,管理粗放,基本处于人治阶段,信息化意识薄弱,尚无信息化应用或仅有少数企业拥有单元应用(如工资管理、库存管理等)。

第二层次:即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到几千万(100人~200人)的企业,或称为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已基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市场亟须扩大,产品亟须改进升级,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正由人治过渡到法治(部门职能逐渐清晰,岗位职责走向明确),管理亟须规范;信息化普遍涉足单元应用,但缺乏人才、技术、资金,不愿意投资十几~几十万建立独立的ERP系统,但信息化意识普遍比初创型企业强。

2011年随机挑选了62家销售额在500万~1亿的企业进行调研,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使用情况

已经使用的和正在实施管理信息化的36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56.4% 未使用的27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43.6%

——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应用内容的需求

希望使用采购、销售、库存(进销存)软件的42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67.7% 希望使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8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12.9%

希望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含工资管理)软件的5家,占调研企业总数的8.1% 希望使用其它管理软件的7家,占调研总数的11.3%

——这一层次的企业中,普遍缺乏覆盖物流、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财务与成本管理的较完整的ERP系统。

第三层次:即销售额在1亿~3亿的企业,即有一定规模的中型企业

这类企业已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大部分企业已拥有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品牌,市场营销渠道已经建立,生产经营已入轨道,管理已从人治阶段过渡到法治阶段(部门职能清晰、岗位责任明确,ISO标准基本贯彻)、信息化意识较到位。根据珠三角的调研,90%以上的企业建有独立的网站和单元信息化应用。3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较为完整的ERP系统,这类企业的ERP呈现如下特点:

1.基本采用国产品牌软件。头些年采用定制开发的较多,这几年大多采用成熟软件+适量的个性化开发。国产品牌ERP在这一层次已基本一统天下

2.应用面不平衡。

3.应用效果好的企业,基本都是企业老总重视,把ERP应用作为企业基础建设来抓,做到资金上年年有投入,不仅投入硬件,而且偏重软件;不仅投入产品购买,而且投入应用维护;企业有自己的技术队伍(2-3人),或者选择信誉好、有实力的软硬件服务商采用外包办法签署长期服务合同。企业从信息化产生的效益中尝到了甜头,使信息化真正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中,成为企业成长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1.对于仅有单元应用的中型企业,建议从单元应用过渡到较完整的ERP应用。可以先拉通物流(进销存)到生产制造这条线,解决交货期控制,降低库存,减少采购成本,提高质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实施人力资源、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等模块,实现物流与资金流的集成。

2.对于已建立较完整ERP系统的企业,建议根据企业实际,向信息化应用的深度或广度发展。

3.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于成长型企业(500万~几千万销售额)及初创型(500万销售规模以下)企业,——即通过租赁方式向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向软件商购买软件产品,向咨询服务商购买服务转变

为向软件平台运营商购买产品和应用服务,企业本身不用建立局域网,不用再操心IT技术与人才问题,投资也会大大减少。4.借助新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2010年,软件产业最热门的话题非云计算莫属,ERP产业也不例外。基于云计算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日益凸显,我们预计在云计算的推动下,企业管理形态将日益优化,企业管理者身上的压力也将得以大大减轻。由于ERP是运行在协同和数据完备的基础之上,而云计算能够为其提供较完备的数据,因此,ERP在数据完备的基础上功能会有较大的提升,借助于这种提升会对ERP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怎样能够在这种新的条件下把过去某些可能想到但是做不到的解决方案加之付出实施成为现实等等。这种运维方式也是对ERP功能的延伸。5.重视培训,并贯穿始终。培训是一个老话题,可它却是目前ERP实施中最大的难题。ERP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不仅仅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基于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是从本质上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先进与落后,以及企业应用ERP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必然关系。

三、结束语

总之,ERP的应用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应把ERP的应用与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ERP应用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努力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规模分析中商情报网

2..徐晓飞.现代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企业现代化新概念新技术及其应用)丛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12

3.刘姣。浅析ERP在我国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09,(09)31。

对我市行业协会情况调研分析 篇6

。行业协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将日益凸现出来。本文拟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市行业协会发展与管理的现状,探讨建立行业协会规范管理、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我市行业协会基本情况与发挥的作用

目前全市有行业协会254家,会员约3.5万人。这些行业协会,主要分布在木业、竹业、茶业;果蔬、粮食、养殖、牧草、药材、花卉、食用菌;矿业、电力、电线电缆、化工、医药、纺织、家俱;文化娱乐、旅游、金融、广告、公共交通、劳动服务等行业。2001年以来,各级社团登记管理机关通过规范章程,积极参加协会活动等途径检查社团活动情况,指导社团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及社会道德风尚。对一些名存实亡长期没有开展活动的社团进行清理,全市先后注销社团102家、撤销社团28家(其中市本级注销社团40家、撤销社团1家),有效促进了我市社团的健康发展。从总体上看,我市行业协会发展趋势是健康的,在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我市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积极为经济发展服务。协会帮助行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提供法律援助、市场信息、技术咨询等各种服务。开展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向行业发布行业发展研究情况、统计资料、产业政策,举办各种会展,商务考察。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组织技术培训等。如**市葡萄协会,围绕“服务壮大葡萄产业,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的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服务:一是抓规模生产,促产业发展。协会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大力宣传种植葡萄的优势和规模生产的好处,努力打造葡萄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葡萄业的发展从1984年的100株,发展到目前的3万多亩;二是抓技术培训、造就“乡土人才”。几年来协会组织开展葡萄种植技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为广大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三是抓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协会为广大葡萄种植户,引进红地球、瑞必尔、美人指等新品种63种,葡萄套袋、秋冬季套种、限产保质等新技术6项。使葡萄的优质果比例和产量不断提高;四是抓产品销售加工、延长葡萄产业链。协会在发展葡萄产业中,坚持一手抓总量、保质量,一手抓流通、促加工。组建30多支流通分队奔赴各地,年销售葡萄鲜果4万多吨,并引进**家庭作坊式葡萄酿酒技术,全市家酿葡萄酒3万多户,转化果实3000多吨,提高了葡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益;五是抓产品宣传、推介,提升**葡萄知名度。协会从2002年开始,坚持办好每年的葡萄产业活动周,到2005年的福建省第四届(**)葡萄产业活动周,参加活动周的人数超过2万多人次,参加的客商有100多家,客商来自本省各地和**、、**、**、**、**、**、**、**等地,为**葡萄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代表会员维护正当权益。协会代表行业为会员企业维护正当权益,向政府反映企业、行业的要求和意见。代表行业参与制定政策和政策论证等。如**市猪业协会以协会名义,请求公安机关协助,为7家会员,追回外地不讲诚信的生猪收购个体户拖欠多年的生猪收购款21万元。**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就福建省新建住宅电力工程建设费试行一年来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来**调研的省建设厅领导反映,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是开展行业自律。协会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制定行规行约,行业质量规范,服务标准。参与国家或地方产品标准制定,惩戒违规违纪会员,维护行业信誉,维持公平竞争秩序,开展行业评定等。如**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设立“行业自律委员会”,制定了《**市纺织服装行业自律公约》,通过协会加强对会员的自律监督,对会员进行依法经营、诚信经商教育、建立自律监督体系,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搞好行业管理。

四是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和行业协调。协会通过会刊、简报等形式,宣传、引导会员企业贯彻执行政府的有关行业政策。通过调查走访会员单位,协调会员与会员,会员与行业内非会员,会员与其他行业经营者,消费者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同时协调价格,争议仲裁,开展经政府和法规授权委托的行业统计、行业调查,资质审核。发布行业信息等。如建瓯市木业协会通过《木业参考》简报,积极向会员企业宣传有关木业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会员企业提供木业产品市场、价格、动态、发展趋势、新产品信息,介绍我国优秀国企、民企的管理经验和企

业精神。同时积极开展行业协调工作,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帮助4家会员企业与市直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帮助6家会员企业之间协调有关业务与工作往来问题。协会还积极与市林业、税务、工商、金融、质检等部门沟通联系,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有关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市行业协会的发展情况看,这些协会的成立,对于推进行业自律,行业发展、行业分工与协作,加强行业自身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地方行业协会“政会不分”、“行政化”色彩浓。受官本位的影响,目前有一些地方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把有关应转移给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而是把行业协会作为他们的下属单位或附庸,行业协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科室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政会不分。行业协会的主要领导和办事人员都是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科室人员,如我市254个行业协会中,一般干部担任社团领导职务的有207人,县处级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有13人。他们把官场形成的派头和办事的行政化程式原封不动地搬到协会来,“官衙”的身份,“官衙”的作风没有变,把协会组织办成了“二政府”,偏离了协会组织的“民间化”方向。使行业协会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很难做到纯粹的民间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一些地方企业被动重复入会负担重。主要表现在一些行业社团组织分类过细、各自为阵。如水煮笋企业,既要参加水煮笋同业公会,又要勉强参加竹业协会,还要参加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如果是私营企业,还要参加私营企业协会等。因为这些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企业或多或少都有求于他们,不敢不参加。这样一是增加了此类企业的会费负担,二是增加了此类企业参加一些不必要的协会活动,浪费了时间并加重了企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3、部分行业协会缺乏诚信。一是有的行业协会收了会费,服务不到位;二是有的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协调能力差,不能为会员提供有效服务;三是有的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缺乏应有的行业知识,对行业状况掌握不全面,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引导会员企业迎接商机和挑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会的形象,使协会缺乏诚信度,没有凝聚力。

4、有的行业协会自律机制不完善、法律意识淡薄。目前有些行业协会运作不规范,内部管理不完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单个组织内部,还没有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在行业内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行业自律机制。同时不少行业协会不同程度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如不依法按时参加年检等。

5、一些业务主管单位缺乏监管意识,未尽监管职责。目前有相当部分业务主管单位,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只管行同意登记文件,不管注册登记后的监督管理。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业务主管单位履行对民间组织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前的审查;监督、指导民间组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负责民间组织检查的初审;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民间组织的违法行为;会同有关机关指导民间组织的清算事宜。但是有相当部分业务主管单位未履行上述职责,如对协会记前的审查不严格,不按职责程序办,对协会检查的初审只是签“同意”、“同意年检”或“同意参加年检”等字样“应付”了事,未按监管职责审查,对一些长期没有开展活动的协会不关心、不过问等。

6、登记管理力量薄弱,执法职能难到位。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机关,但是目前我市登记管理机关的力量非常薄弱,全市有各类社团组织88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53个,但是只有市民政局社团民管办1人是专职的,县(市、区)行使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的,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如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协会在换届或者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对其进行财务审计,但是目前登记管理机关没有力量组织审计,日常走访协会,指导协会工作也很难有。因此,登记管理机关对民间组织的执法职能难到位。

7、行业协会也存在活动经费不足。有相当部分行业的协会活动经费主要靠收取微薄的会费和需开展活动时请求外部支持解决,致使大部分的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为兼职,或者工作人员待遇和社会保障不到位,因此造成协会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或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组织开展协会工作,使协会履职能力弱,不能为会员提供有效服务。

三、对策措施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行业协会运作的法规和一系列鼓励扶持行业协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登记管理机关缺乏与法规相配套的执法力量与手段。为此、我们认为要加强行业协会管理,规范和扶持培育行业协会的发展,应重点考虑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出台规范行业协会运作的意见。一是积极向省上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出台规范行业协会运作的法规。宏观方面包括行业协会的分类、行业协会的运作、行业协会的活动规范等;微观方面包括对行业协会可操作性的管理、监督、违规处罚等实施细则。从规范运作上推进行业协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二是立足于我市实际,制定出台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相关文件,笔者认为,从当前行业协会双重管理体制的角度出发,要建立起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如规定凡未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民间组织,公安部门一律不给办理刻章手续;技术监督部门、金融部门一律不赋代码和办理银行开户手续;新闻媒介一律不得予以公告;凡未参加民政部门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民间组织,技术监督部门和金融部门不进行代码证和银行账户年检;各级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把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有关工作纳入工作计划,适时对民间组织的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或纠正;公安机关对非法民间组织要进行严厉打击等。从而建立起对民间组织的社会监督管理网络,促进民间组织依法办事、按章活动。

2、政策上给予优惠。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协会打品牌。如对行业协会牵头运作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的产品,行业协会可从该品牌产品获利中抽取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补助行业协会活动经费之不足。行业协会为会员提供服务好、效果显著、工作出色,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当地政府应予以奖励,从各个方面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

3、调动行业协会参与政府相关决策的积极性。政府在制定有关行业政策、规划、决策时,应多征求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或请相关行业协会参与调查、论证。使相关政策、规划、决策更贴近实际,更具可操作性。使行业协会在参与制定政府相关政策、规划、决策的过程中,感受到政府对行业协会的重视和支持,感受到行业的自身利益得到保护,从而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办好协会的积极性。

4、让行业协会名符其实。政府职能部门应找准自己的职能定位,自觉和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禁止国家公务员兼任行业协会领导,少干预行业协会的工作。让行业协会真正脱离“二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能按照行业协会本身意愿办会,使协会成为名符其实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决策的能体现民间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

5、培育树立行业协会诚信。开展行业协会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使行业协会通过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全面提升素质,建立自律诚信机制,增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并通过健全和完善行业协会各项制度,扩大行业协会社会影响,树立行业协会诚信,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会员之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登记管理机关工作力量。目前各地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县(市、区)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人员都是兼职的。各级政府要通过给编制人员、给经费的办法,加强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力量,使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力量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从各方面引导民间组织做好工作,真正把民间组织管起来,为促进城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

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篇7

1、背景

ER P沙盘, 又名企业经营实战演练, 该课程起源于瑞典, 于1978年推出后迅速风靡全球, 近几年又在我国应用, 发展迅速。我校于2003年已将其引入教学体系, 成为管理教学改革的实验平台。与其他课程不同, ERP本身不只是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 也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产物, 它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企业规范、管理方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 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 ERP课程能否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助动器, 实际上是与ERP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组织方式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相关联的, 也是我国当今高校在教改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2、概念

ER P沙盘模拟, 是企业资源规划沙盘的简称, 也就是利用实物沙盘直观、形象地展示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其学习内容分为生产制造、财务会计、供应链管理。ERP沙盘模拟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助学习、互助学习为主, 以老师讲授为辅, 并结合适当辅导、操作演示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逐步掌握ER P软件的操作技能, 运用ER P软件处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同时, 还举行ERP沙盘模拟实战竞赛等, 使同学们在熟练操作软件的基础上, 深刻领会ERP软件的设计思想和科学管理理念。该课程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采用了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教学组织方式, 使ERP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先进管理思想的熏陶, 树立了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理念, 培养了同学们自主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ERP沙盘模拟实训内容及运行

1、实训内容

ER 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对抗性活动。大学生作为参与企业管理技能竞赛的组成部分, 按照规定, 每次比赛共有6个团队参加, 分别代表一个企业;每个团队经营一个拥有1亿资产的销售良好、资金充裕的虚拟公司, 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而每个团队由5人组成, 主要职能分配是:公司总裁CEO (企业经营总管) 、生产总监 (主要为订单而生产) 、财务总监CFO (负责所有费用开支, 合理运用资金) 、营销总监 (主要为企业争取足够的订单) 、采购总监 (原料采购) 。通过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 其内容涉及企业战略、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管理、团队合作等多个方面, 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 感悟企业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裁判通过对“最终的权益”、“生产能力”、“市场和现金流”等企业的主要经营业绩的客观考量, 分别评出优胜者团队。

2、实训流程

ER 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 以一套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 其中沙盘教具由6张 (或6张以上) 代表6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的沙盘、代表资金的若干钱币、客户订单、分析工具、市场预测资料和实验手册等组成。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知识讲解。本阶段老师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主要讲解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概述、ERP沙盘模拟设计、ERP沙盘模拟实战准备、模拟企业概况、模拟运营规则、模拟运营实战、经营成果分析、提出问题等, 具体包括市场划分与准入、销售会议与订单争取、厂房生产设备购买、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融资贷款等方面。

第二阶段, 角色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协作交流, 并进行战略、计划方案设计。学生可以轮换角色, 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完整的决策体验, 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管理的真谛, 掌握好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 可以形成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与老师的指导答疑并重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 实战演练。实验开始后, 每一个企业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讨论企业战略和业务策略, 在CEO的领导下开展竞争经营, 制定重要经营决策, 决策的结果会从企业经营结果中得到直接体现。学生在两天的时间完成企业6年的经营, 在客户、市场、资源及利润等方面进行一番真正的较量后, 将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比较, 效益优异者获胜。

第四阶段, 教师评析。在学生的每一轮模拟之后, 由教师进行综述与分析, 同时讲解在下一轮中应用的业务工具, 主要包括损益平衡表、收入报表、现金流量预测、预算及差异校准、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竞争对手分析、市场分析、盈亏分析、比率分析等等。对抗演练束后由教师对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论, 指出其优势与不足, 并结合实际成绩评出优胜团队。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ERP是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如果不具备对知识的这种加工能力,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 就不可能具备驾驭知识的能力, 也难以具备创新能力。现如今, 几乎所有的ERP实验都是以制造型企业为模拟对象开展的, 对于其他行业的模拟管理实验则基本没有涉及, 造成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另一方面, 课程侧重对ERP的基本操作, 轻视对企业决策的分析和评价。现在的ERP模拟实验, 几乎都是要求学生完成“输入—处理—输出”的循环, 即先把实验数据录入ERP系统, 然后设置一些参数, ER P系统自动处理, 最后系统输出各种数据。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较好地运用相关的管理及决策方法。

2、教学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ERP教学流于抽象的理论讲述和单调的软件演示, 学员受到教学方法的限制, 往往容易迷失在复杂的软件操作之中, 无法体会ERP对企业运营所发挥的作用。而真正的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 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会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通过ERP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但这样的经验是永远无法复制的, 而他人的经验虽然可以给人以启示, 但不能代替实践。所以近年来的案例教学法,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终究是纸上谈兵, 学生无法真正深入其中, 获得真实感受。同时, 由于ERP沙盘实战训练相对较复杂, 模拟企业的生产经营又具有连续性, 因此限制了ERP沙盘模拟实训方案的实施。

3、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ER P的综合性决定了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必须精通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物流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等专业知识, 这就要求ERP教师要有比较综合的知识素养。而目前高校的ERP教师较为匮乏, 主要表现在:其一, 熟悉经济管理学各方面知识, 又能综合运用的复合型教师非常少, 使得当前高校ERP课程教师匮乏;其二, 部分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对新的教学没有体会, 因而对ERP沙盘模拟实验的兴趣不高;其三, ERP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且报酬低, 因而也会阻碍教师主动地承担该实验课程。在ERP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 如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就会对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造成影响。

四、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改革

1、逐步完善教学内容

ER 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在理念推广和实践操作达到一定阶段时, 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充, 并整合其他实训资源, 融入商贸、经管、金融及其他专项实训内容。第一, 扩大教学的内容含量。让学生亲手编制一些简单的生产计划,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基础理论,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 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即实践教学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市场的变化, 及时设置和调整教学内容, 而且要适度超前发展。第三, 要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 对实战训练及时点评。对于在沙盘模拟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应该及时指出问题的性质和解决办法, 使同学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其次, 了解设计过程并及时总结。通过ERP沙盘模拟演练, 让每一位同学设计制造业企业的运作流程, 并总结各自的收获、体会、存在的问题及其努力的方向等, 从而学习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要涉及的知识。最后, 关注理论教学方式。在专业理论内容安排上, 教师应该按照ERP要求的思想、理念和ERP软件构建的业务流程, 不断修改调整不同专业理论教学的方法。

3、努力提升师资水平

针对ERP沙盘教师的知识面要求广等特点, 要求负责ERP沙盘授课的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只有教师的问题解决了, 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去运用、拓展真正的ERP管理思想。这样的校企结合才是真正的结合。因此, 应在全国高校建立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基地, 形成和完善师资培养基地全国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 国家教育部及用友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教学奖项, 对在教学、研发等方面有推动作用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或定期组织对ERP教师的现场经验交流, 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上示范课等, 以不断提升师资水平。

五、结束语

ER 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 以生产型企业为背景, 让每个参加的学生置身商业实战场景, 以各自代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 即财务、物流、生产、营销等重要角色, 实地体验商业竞争的激烈性。更重要的是, 这一过程让同学们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学到了管理知识, 掌握了管理技巧, 感受到了管理的真谛, 培养了学生的全局观念, 锻炼了学生的规划能力。这种学习方式, 使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在普及ERP基本知识及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 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科知识层次发展越来越丰富, 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以变革。如何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来适应时代需要, 已成为我国当今高校一个很重要的教改课题。目前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被广泛运用于企业的模拟经营实践培训和高校的模拟教学中。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ERP沙盘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陆清华:ERP沙盘模拟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 (2) .

[2]陈国霖:开展ERP沙盘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报, 1997, 2 (3) .

[3]路晓辉:ERP制胜——有效驾驭管理中的数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崔晓阳:ERP123——企业应用ERP成功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刘消寒:ERP沙盘模拟及其在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9) .

erp行业应用情况分析 篇8

【关键词】银行业;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分析

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规划,英文简称为ERP,英文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最初这个概念是美国一家管理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的。一开始这个概念被定义为应用软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开始被世界各国的生产行业所引用。发展到最近,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一个重要的管理理念。ERP财务系统管理系统是整个ERP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ERP能够实现生产资料、资金和信息资源的有效结合。可以说企业资源计划的提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银行业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下的基本内容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有一类费用是不能够缺少的,那就是银行的营业费用。对于银行来说营业费用指的是银行进行成本核算时候的主要内容,指的是在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本次研究以本银行作为分析的对象,实施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后,更加突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并进,和各自的职责所在,一个完整的ERP财务管理系统必须包含成本支出、归口管理、数据收集、数据维护等几个部门共同构成,每一个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实施好成本分解的工作。

(一)日常财务核算时的认定

所谓的日常核算认定,指的是在商业银行运行的核算过程中,将商业银行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具有的成本直接归入发生费用的控制中心。具体而言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可以分为直接评定和间接评定(也称为分配评定)。所谓的直接评定很简单,就是在商业银行进行日常的成本核算以及录入费用的过程中直接将与该项有关的费用结果纳入到控制中心。而间接评定,则是在商业银行进行日常的成本核算以及录入费用的过程中不直接将与该项有关的费用结果纳入到控制中心,而是按照提前设置好的分配要素将该项费用分配到应该的控制中心内。从整体上来说无论是直接评定还是分配评定,在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都是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的构成要素。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帮助企业实施成本的有效管理。

(二)月末三层分摊

月末三层分摊也是银行在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内容。所谓的月末三层分摊,其实可以分级为三个路径。一级路径为月末一层分摊。二级路径为月末二级分摊。三级路径为月末三级分摊。所谓的一级路径,也就是月末一层分摊,指的是在商业银行进行日常核算的时候,将已经分配到各个控制中心的营业费,根据一定的指数,分解到每一个确定的业务流水线上,从而构成一种业务条线成本。所谓的月末二层分摊指的是在商业银行进行日常核算的时候,在实施完上一步步骤的基础上,将前面已经分摊好的成本再次进行分摊,按照一定的参数分配到经营条线。所谓的月末三层分摊是在月末一层分摊和月末二层分摊的基础上,将已经分摊好的,到经营条线上的成本,再次分配到大类产品上。

二、银行业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无形中有效地扩大了企业可分解的成本范围

在过去实施企业成本的分摊过程中包含的要素往往非常少,通常指囊括了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而且分摊的对象也比较单一,就是商业银行的控制中心,而且仅仅能够做的也就是实现责任成本的分摊。而新的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则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点,有效地扩大了成本分解的有效空间,囊括了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以及银行的资产,真正实现了银行的全成本分摊。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进步的一点就是,有效地扩大了成本分摊的对象,不再仅仅包括以往的部门,还包括了业务条线,以及具体到大类的产品。通过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管理部门能够在系统中快捷的查到分摊的结果。从而促使财务管理向着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道路发展。

(二)数据处理相对集中,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传统的数据分解,往往都是分散实施的,整个银行的成本数据处理都单一化,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通过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成本分解的所有指数,都由每一级的经费控制中心进行系统的维护,而且在月末的时候,不需要每一个分行进行成本的分解与汇报,在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下,每个月的月末只需要由总行进行统一的分摊操作便可以了,真正地实现了整个银行的经费管理和资产的几种分摊。在这种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下,加强了总行的管理能力,为总行管理分行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提高了整个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也改变了原来总行和分行之间的信息分配存在不对称的现象。

三、影响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的要素

(一)分摊指数影响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

在整个分摊的过程中分摊指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分摊指数非常的复杂,涉及到用户大量的数据,和交易的次数以及整个银行企业中的员工本月度的业务量。这些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每一个支行的业务系统中。这些数据都没有经过处理,需要系统的分析这些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计算,进行综合的处理才能得出最终的分摊指数。可以看到,在前期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工作量和工作面比较大,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分摊指数的滞后,这样就会对成本分解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而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下,进行分配认定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动因值,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会影响分摊结果。

(二)部门的构成影响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

每一个部分的职责非常的重要,每一个支行都是最终进行成本分摊的重要数据来源,要想提高最终成本分摊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加强对银行内部的机构的控制。一些支行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成本分解的意识或者成本分解的意识不足,导致费用承载部门没有按时、准确地将费用支出做出直接认定。成本分解的主要工作归属于财务管理部门,而一些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深入实践调查,导致成本分解的水平一直徘徊不前,成本分解的最终结果也不是很理想。而且目前银行在运行的过程中比较混乱,一个支行的管理部门可能是几个,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厘清,导致分解的业务线比较混乱,影响了分解结果的准确性。

四、提高银行业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的方案

(一)合理利用技术方案,提升分摊参数的准确性

分摊参数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单一化地依靠支行的人工来管理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分摊指数的准确性,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应该使用新的技术方案,提高自动化水平,用自动系统来实施银行参数的计算工作。采用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与本银行有关的参数。在整个分解的过程中做到流程化与规范化。在系统处理的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计算优化分摊参数计算的流程和步骤,提高整个行业内部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支行的成本分解意识

虽然目前ERP财务系统成本管理模式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各部门的成本分解意识依旧还不是很充分,ERP财务系统成本管理模式,将整个企业运行的成本细化,分到一大类产品中,但是分解的结果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实现实质的分解。没有在银行内部的资源分配和考核上起到应该有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强对银行内部实质性环节的考核,将成本分摊结果应用在绩效和经营分析当中。

(三)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

分摊模式的运行和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人的主体性,虽然目前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的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最终的分析还离不开人员的操作。所以总行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加强支行人员的培训工作,支行人员要熟练的掌握在月末的成本分解工作的要领。要指导财务管理人员要深入实践调查,不要在日常活动中闭门造车。要强化对前期数据处理的培训,为后期的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整个银行的成本分解准确性。

五、总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银行业获得了大幅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企业活跃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银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着自己的管理方式,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就是时代发展的需求。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模式能够帮助银行实现集中的管理,改善银行的工作流程、提高了银行运行的效率,降低了银行的运行成本。为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留心,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兰霞,张晓庆.探析提高银行业ERP财务系统成本分解准确性的途径[J].金融会计,2009,(11):45-48.

[2]张晓庆,李兰霞.提高银行业ERP成本分解准确性的途径探析[J].财务与会计,2009,(19):62-63.

上一篇:挥发油下一篇:2015届毕业生离校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