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调查情况(通用9篇)
应用调查情况 篇1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现将我院12月份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反馈如下:
一、统计结果:
2011年12月份出院患者1743份实查1396份。
1、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9.5%;
2、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49.6%;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39.9%; 3、12月份细菌学检查133份(儿科支原体检查),送检率19.2%。
二、结果分析:
1、从调查情况来看:我院抗生素使用率89.5%,明显超标(二级医院<60%)其中治疗使用49.6%,预防使用39.9%。
2、12月份标本送检率19.2%,大多科室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多数均为经验用药,未能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性用药且更换频繁。
三、改进措施
1、成立以医务科、药械科、感梁管理科组成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培训。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科室质量管理挂钩,由科室负责人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到实处。
2、我院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虽然已成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且开展了相关工作,但临床微生物小组技术力量薄弱,分离、培养、鉴定细菌病原学及药敏试验能力有限,希望医院领导能安排相关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微生物鉴定水平。
3、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以确保抗菌药物使用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率控制在60%以下。
院感科
2012年1月12日
应用调查情况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出院病历300例, 其中男182例, 女118例, 年龄2月~86岁, 住院时间1~162 d, 平均13.5 d。
1.2 方法
设计表格, 规范登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目的、给药途径、住院时间、联合用药、用药频次、细菌培养、药品费用等, 将抗菌药物应用分为合理、不合理。
2 结果
2.1 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在300例病历中, 有184例使用抗菌药物, 占61.3%, 其中治疗用药103例, 预防用药81例, 抗菌药物联用率为33.7%,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构成见表1。
300例病历中, 治疗用药占34.3%, 预防用药占27.0%, 未用药占38.7%。抗菌药物占药品总费用的31.3%。
2.2 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频次 在184例应用抗菌药物病历中, 共应用抗菌药物30种, 使用频次总计232次, 应用频次前5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舒巴坦、加替沙星、奥硝唑、头孢孟多分别为71 (30.4%) 、29 (12.5%) 、22 (9.5%) 、18 (7.9%) 、14 (6.0%) 。
2.3 在184例应用抗菌药物病历中 合理用药占31.9%, 不合理用药占68.1%, 病原体送检率为11.1%。检出率为79.8%。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7例, 其中胃肠道反应3例, 过敏反应2例, 二重感染1例。
2.4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在被调查的120例外科手术患者当中, 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 其中治疗用药占33.3%, 预防用药占66.7%。在预防用药中均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多数在术后开始用药。
3 讨论
3.1 调查显示
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卫生部规定的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50.0%的标准, 也高于全国178所医院药物使用率56.9%[1], 可能与调查样本数量较少有关。
3.2 关于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
手术患者预防用药要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决定是否用药。对于清洁手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异物植入术, 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本次调查显示, 所有手术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药物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可能的污染菌, 尽量选择疗效肯定、安全的药物。用药时间应在术前0.5~2 h给药, 而单纯术后用药与不用药相比区别不大[3]。清洁手术用药不超过24 h, 清洁-污染手术用药不超过3 d, 污染手术用药不超过7 d。
3.3 关于治疗用抗菌药物
应根据临床症状先经验选择药物, 同时留取样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本次调查显示, 许多病例未及时进行细菌培养, 导致用药疗程过长、频繁换药和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不利于抗感染治疗,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甚至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滥用三代头孢和酶抑制剂会导致ESBLs的增加[4], 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 重视病原体检测, 选择最佳给药方案, 提高抗菌药物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我国178所医院住院患者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12) :881-8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 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4:2-3.
[3]蔡德芳, 陈晋, 罗国林.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调查与分析.中国抗生素药物杂志, 2002, 27 (11) :695-697.
外科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 篇3
(河南省范县杨集乡卫生院河南范县457508)【摘要】目的:正确了解外科手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较大意义;方法:抽取实施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300例,其中男患者176例,女患者124例,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和手术时间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三左右,其中高频率使用的种类有十种,不同切口的临床应用不合理性占30%;结论:抗生素在外科手术后的使用能够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极为重要。【关键词】外科手术;抗生素;术后用药【中图分类号】R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72-0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根据抽取的外科住院患者的300例病历记录,进行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300例患者中不包括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男患者176例,女患者为124例,年龄从6岁到71岁,住院的平均天数为13.5天。其中普外科91例,泌尿外科25例,骨科63例,神经外科48例,心胸外科45例,妇产科28例。1.2手术切口类别与手术时间:调查组病历为300例,其中I类切口有160例占53.3%,II类切口占了36.7%有110例,Ⅲ类切口30例占10%。并且,有13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不到1小时,6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在1到2小时内,另有10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 1.3方法:该调查不设比较组,使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取例。调查表内容的设计包括六项:病患信息、基本病历、疾病类型、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使用的抗生素类别,并且按照病历记录、手术记录上的内容逐项填写,然后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依据参照文献[1],对于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拟定三个评价标准,分别为合理应用、基本合理应用,以及不合理应用。①合理应用:药物绝对适应证且对细菌敏感,手术前两小时内应进行预防用药,对于手术时间大于2小时的患者应适量追加用药,并注意抗生素对I类切口者不可用,Ⅱ类切口者在24小时内停药,Ⅲ类切口者用药时间应小于五天,联合应用指征明显,两种药物作用协同,剂量、途径正确;②基本合理应用:具有基本适应证,药敏试验中敏,手术当天预防给药,手术时间大于四小时者则追加用药,I类切口24小时内即停止用药,Ⅱ类切口在三天内停止用药,Ⅲ类切口则在七天之内停止用药,联合应用有指征,三种药物配伍无禁忌,剂量与途径相对适宜;③不合理应用:用药无适应证且细菌耐药,在手术开始两小时前用药,手术时间大于四小时的没有追加用药的分量,用药时间I类征,三种以上有禁忌,给药途径不适宜。[1] 2结果 2.1抗生紊使用率:本组300例手术患者,298例术后应用了抗生素,使用率为99.33%。其中使用一种抗生素者82例占27.33%,使用超过一种抗生素者,即联合应用率为72.67%;单纯预防性给药138例占46%;手术前一天就开始用药的有52例占了17.33%,在手术过程中追加用药的有36例,占了12%。2.2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按照抗生素合理应用评价基本标准判定,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有176例、达到基本合理的是35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达到70.33%,使用不合理的有89例,占了29.67%。2.3抗生素使用排序: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很多,按照使用的频率进行排序,前十位的顺序是:克林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呱酮舒巴坦钠、甲硝唑,头孢呋辛钠、加替沙星、阿洛西林钠、头孢他淀、氟罗沙星。 3讨论
从以上调查来看,外科手术后的抗生素应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因为还需要我们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和控制。3.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现象外科手术使用抗生素主要是为了预防手术切口的感染,特别是避免因手术部位引发的全身性感染。但是在I类切口的手术中,因为手术无污染吗,所以并没有必须使用抗生素的需要。只有手术范围较大,时间较长的手术,以及涉及重要器官的手术、植入性手术,还有手术对象为高危人群的,才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在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I类切口手术的抗生素应用达到了全部单纯预防性用药者的百分之九十,一些简单的手术诸如疝修补术、皮下脂肪瘤切除等,都在实施手术后注射或服用了抗生素。这份数据表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掌握不严,过于宽泛。根据调查结构显示,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在全部300例患者中,联合应用率达到75.6%,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属于I类切口,另外呕全部的Ⅲ类切口患者都采用了联合用药。这些联合用药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联合用药指征,并且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者只有36例,仅占10.2%。[2]3.1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对策①医院领导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其中合理、有效、安全、经济地使用抗生素,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医院应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定期讲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帮助临床医师建立科学的用药观念,规范用药行为。抗生素的使用应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力度,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通报并予以解决。②抗生素的应用标准,应当纳入医院的临床医疗管理范畴当中。医务处应主动积极地督促相关管理部门以及药剂科室,对于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上的情况应进行定期的检查,特别应加强结合病历和处方进行抽查,严格把好用药关。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要求必须有严格的适应证,并以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药物敏感性试验等作为用药、选药的依据,需要联合用药,或是需要使用三线抗菌药的患者,必须由其主任医师签字同意后方可应用。③医院内部应加强医德教育,对于醫务人员更要加强安全用药的管理意识,对于患者主要要药的情况应予以正确的引导。医院用药方面可建立一套规范的监督制度、奖惩制度,帮助医务人员更严格地遵守规范制度,抵御来自药品的经济诱惑,坚持科学用药的合理原则。[3]参考文献[1]陈文光,章泽豹,蒋景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407[2]张远光,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2):1625-1626[3]齐红霞,刘佳,陶宜富,2004-2006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2):897-898
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篇4
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情况调查
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实际应用的情况,以及今
后对教育技术人才与服务的需求,以便我们调整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密切与中小学的联系,为教育信息化贡献一份力量。您的回答对我们研究与教学工作非常重要。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对您和您所在单位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请您按问卷的要求完整地填写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您的基本情况
1.您的教龄:()A1-2年B3-5年C6-9年D10年以上
2.您的教育程度是:
A高中及以下B中专C大专D大学本科E研究生
问卷内容
1.贵校现有教学媒体的情况(请在括号内填写数字或画“√”):
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
摄像机()录像机()计算机()语言实验室()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
2.您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可多项选择)
A.使教学更直观B.增加教学容量和密度C.解决教学难点
D.提供学生做练习的机会E.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F.便于复习G.提高学生学习兴趣H.开阔学生的眼界I.其他(请注明。
3.是什么原因影响您在教学中利用教学媒体?(请依据重要程度将下列原因前的字母写在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对教学媒体缺乏兴趣B电教设备的操作.不熟练
C.不具备编制教学软件的条件D.缺乏适合于教学要求的软件
E.所授学科不适于使用媒体F.课前备课量太大G.没有使用媒体的设备环境H.学校相应的鼓励政策I.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
4.目前,您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是:(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可选择多项)
A.用来检索网上资料B.与学生用Email联系C.与学生网上讨论
D.将讲义放在网上E.网上布置作业F.未使用互联网
5、贵校有哪些资源库可供利用:(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可选择多项)
A、K12B、中教育星C、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
D、校本资源库E、上网查找F、不使用
6、您对学校当前所用的资源库的评价是:(请在括号内画“√”)
A、内容适合,使用方便()B、还可以()C、不好用,脱离实际()
7、您对今后建设教学资源库有何建议:(请在选项括号内画“√”)
A、多购买新的资源库()B、自主开发()C、购买加自主开发()
D、咨询一下专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E、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
8、您常用的制作课件的工具软件是:(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
A、PowerpointB、FlashC、AuthorwareD、几何画板E、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
9、您经常在课堂上使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吗?
A、从来不用B、基本上不用(每学期用1、2次)C、经常用(每周都用)
D、只有在讲观摩课时才用
10、您是否参加过教育技术的培训?
A、参加过3次以上B、参加过2次C、参加过1次D、没有参加过
11、贵校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情况是:(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可选择多项)
A、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B、筹措经费建设信息化环境C、经常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D、教师间开展教学观摩和交流E、开展应用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科学研究F、无暇顾及此项工作。
12、您的学生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反映如何?(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
A 学生反应积极,并且学习有明显进步B 学生反应积极,但是学习效果不佳
C 学生不喜欢这种上课方式,觉得效率低 D 学生没有什么反应
13、您认为你们学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当务之急是:(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可选择多项)
A.增大投入B.培训教师C.完善激励机制D.扩充技术人员E.转变观念F.其他(请注明)
14、您认为目前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训?(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可选择多项)
A.新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B.教育理论,包括新观念的培训
C.教学方法、策略的培训D.教学实践案例的培训
E.其他(请注明)。
15、您认为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请在所选项目前的字母上画“√”)
A.教学课件的开发B.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C.教学方法、策略的设
计D.教学经验的总结E.其他(请注明)
应用调查情况 篇5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为了使五年级综合性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材编排更加合理,促进《研究性教材》的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特进行此调查活动。
二、调查内容: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材编排合理性及适用性情况的调查。
三、教材编排情况调查结果
(一)、教材编排优点表现在:
1、课题从生活中产生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是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自愿并乐于研究的,并且是值得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多渠道主动汲取知识。
一切研究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陶行知说“与其把学生当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家庭、学校、书本以及周围环境中寻找问题。首先让学生主动寻找一些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把它记录下来。例如,学生看到打扫卫生时有学生开了两个水龙头洗拖把,洗车场里工人用高压水泵洗车,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就发现了生活中“浪费水的问题”,以此生发开去,就可能发现更多的浪费现象,由此形成更大的课题——“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其次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周围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找出存有问题的地方。例如:观察同学们读书的姿势,了解学生知识的容量,从中产生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的课题;教材中好多课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的。如:《走进学校的历史》一课,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了解关心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发展的历史,提出自己关于学校发展的见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母校。
(二)、研究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为课题,灵活多样的实验资源,支持学生的实验探究。五年级的教材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如:《我自信,会成功》一课,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了解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康、自信的人生观。
(三)、潜移默化引领学生的行为
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是我们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它是引起研究的保证。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如:《零用钱该怎么花》一课:通过了解学生日常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帮助学生合理支配零化钱,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心理,让学生了解自己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合理的索取和支配自己的零用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如:《珍爱生命,远离吸烟》一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人类身心和环境的危害,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发自内心的愿意远离吸烟,并且向公众进行积极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在此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2、教材编排不足表现在:
(一)、在操作上,综合性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丰富,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必须细化为小课题,这样学生研究活动丰富了,但搜集到的资料看上去特别的少,不足以说明实质性的问题。如果只选择一个课题,又感觉没把教材引导的作用充分呈现出来。
(二)、五年级下册《报纸是怎么做成的》研究性学习一课,包揽了参考主题:
1、报纸是怎么做成的;
2、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
3、建立自己的网络博客等,这样使报纸的制作内容扩大化,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研究的注意力。继后,又开始学校新闻专题竞赛,缩小了学生对报纸的认识视野,把报纸这一传媒形式,仅仅和新闻挂钩,研究性教材虽然有好多优点,但一个主题涉及内容很多,给学生的实践活动带来了好多的负担。
应用调查情况 篇6
自1979年我国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财会领域以来,国内财务软件从无到有,经过30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随着企业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企业的生存环境、经营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手工做账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企业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合理的运用新一代的财务软件,已成为企业界与财务软件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企业运用财务软件与否,选择依据和运用程度上进行了分析,着眼于企业运用财务软件的状况,并对遇到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情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由全班三十四个同学分散发放共520份问卷,回收率为99.8%。
二、三、调查时间: 2012年7月6日——2012年7月25日 调查对象:会计工作者私营企业的占53.0%,行政事业单位的占15.0%,外资企业的占10.2%,国营企业的占14.6%,其他的占7.2%。
四、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对企业运用财务软件与否,运用依据,运用状况和所遇到的问题等方面通过11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见附一)
五、调查结果:
(一)公司的基本状况
1财务人员的基本状况
从企业对会计工作者的需求情况和使用财务软件的基本状况来看,调查数据显示:有73.0%的公司企业财务人员在10人以下,仅有大约27.0%的公司财务工作者达到10人以上,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达到了调查总企业的67.6%,这些说明财务软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我国已达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但是公司的财务人员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普及而达到实质性的增长,这样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务软件的普及和运用还属于初级阶段,在每个企业的运用状况还没有得到系统的完善和全面的发展,从而使其规模化受到限制。另一部分原因也由于调查的私营企业占到了调查企业的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使随机抽样调查的企业规模的均衡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也限制了对于企业财务人员的需求数据反映状况的真
实性和全面性。
2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状况
从企业对会计人员运用财务软件的依据来看,调查数据显示: 80.2%的公司是由于使用的成本太高或企业本身没有相关的会计技术人员或规模小,业务简单,不需要使用等客观因素而放弃了使用财务软件。是因为经营者认为现有财务软件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合适的软件适合自己公司,或者经营者更亲睐于习以为常的手工做账等主观因素只占到了大约19.8%的比例,而这些主观因素更会由于财务软件的发展与完善得以提升的空间达到71.2%这么高的比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更多的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了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受限。品牌的知名度对于企业运用财务软件的影响只是属于一个次要因素,并没有对其在电算化应用板块上的取向造成影响,但是由于各种财务软件之间互相融通和垄断的产生,导致很多企业对于更为普及的财务软件的选择趋向性更大。
从对会计电算化的使用状况来看,调查数据显示:会计电算化使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全面使用阶段比例分别占到了25.3%,44.4%,30.3%,处于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式,应用的顶峰处在中级阶段,即运用于多数业务记账,核对环节,账务处理大部分依靠财务软件的状态,而充分运用的环节主要分布在销售,采购,应收应付环节;次要分布在存货,供应链,薪资环节,说明要想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更进一步的普及,需要关注和实施改革完善的方面应该着重于存货,供应链,薪资,这样便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发展和完善企业对于财务软件的应用。
(二)公司存在的问题
从公司运用财务软件所达到的效果和公司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来看,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财务软件的普及,财务信息各方面,例如准确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都有了稳步和同步的提高;对于信息以外的其他方面,例如核算效率,公司业务综合分析能力等,财务软件都带来了不小的好处;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财务软件的使用也减少了他们工作的时间和出错的几率,这样便使劳动力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企业利益也得到了一定的上升空间。而在企业运用财务软件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不能满足某些业务处理的需要,某些具体操作设计的不完善,软件安全性能不够高,对于企业专业模块的处理无针对性,软件使用环境受到限制,这些
分别占到了19.7%,24.5%,10.2%,14.1%,10.2%。而对于信息查询不方便,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则都在百分之十以下,在这便不予做重点考虑。
六,调查体会和几点改进措施:
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和分析得知:若财务软件的应用更上一层楼,那么带来的好处将是全方位的。
首先,在空间上,企业的事务可以进行远程处理,因而可以对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利用财务软件构建公司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快捷便利地获取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保持集团内财务信息的一致性,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在时间上,财务软件的应用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大大丰富了会计信息内容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企业主管和财务主管能够基于网络财务软件提供的动态会计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并部署经营活动和做出财务安排。
为此,本人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提高管理认识
提高企业管理者认识,只有让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运用财务软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让企业进步。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中,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不仅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核算方式、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二)、加强后续更新
据调查,会计软件的应用很多都是普通版的,普及度有余而适应性不足,不能针对企业的各种情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多的是用于常见的销售,采购,和应付应收环节,对于其他更进一步的全面应用,则由于会计软件开发的不够完善或是由于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而导致软件的更新换代的落后。而加强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和更进一步功能的完善,则会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更进一步的提高和获取更多的利益。
(三)、优化岗位设置。
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是影响整个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会计内容繁多,复杂,只有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高效,协调的工作。不兼容权限必须分离,即对电算化权限严格控制,系统操作人员以外的操作人员只享有操作权限。
应用调查情况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我院2008年1月—12月所有临床科室出院患者的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份, 共计1 200份。
1.2 方法及依据
详细登记与统计1 200份病历患者的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出入院时间、诊断、使用抗菌药物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 (治疗、预防或围术期用药) 、使用方式 (单用或联合使用) 。如为手术科室, 则记录手术名称、切口类型、手术日期、手术时间、麻醉方式等。然后逐份查阅病历 (局部用药、抗结核用药及抗真菌用药不记) , 统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目的、给药途径、疗程、药品不良反应、联合使用情况等。合理性评价标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及有关文献[2]。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 200例病例中, 非手术病例820例, 手术病例380例, 男578例, 女622例, 年龄3 d~89岁, 平均年龄46岁。
2.2 非手术病例用药情况
2.2.1 非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
820例非手术患者中,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32%;其中治疗用药193例, 预防用药61例, 无指征用药11例。
2.2.2 非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非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但也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 其中以缺乏病原学检查和给药次数不当最为突出。
2.3 手术病例用药情况
2.3.1 手术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
380例手术患者中, Ⅰ类 (清洁) 切口194例, Ⅱ类 (清洁-污染) 切口132例, Ⅲ类 (污染) 切口54例,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术后切口感染9例, 肺部感染6例, 手术深部感染2例, 术后感染率为4.5%.
2.3.2 手术病例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间和疗程
术前0.5 h~2 h应用抗菌药物的占75.6%, 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的占15.4%, 术前>2 h应用抗菌药物占8.8%;术前用药时间为1 d~3 d, 平均为2.3 d;手术时间>3 h应追加抗菌药物而未用者36例, 占95%;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用药疗程1 d~24 d, 平均6.2 d;用药疗程≤24 h的12例, 占3.1%, 用药疗程≤48 h的36例, 占9.3%.
2.4 抗菌药物应用途径、选药依据及类别
抗菌药物无论是手术患者还是非手术患者均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在抗菌药物选用方面, 以经验用药为主。抗菌药物的治疗用药人数为379例, 根据药敏用药的只有43例, 仅占11.35%, 经验用药比例高达88.65%.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 其次为氟喹诺酮类, 排在第三位的是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第四位的是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中头孢孟多应用最多, 其次为头孢唑啉;氟喹诺酮类以左氧氟沙星应用最多;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以美洛西林应用最多;硝基咪唑类主要是甲硝唑和奥硝唑。
3 分析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75%, 离国家卫生部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提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5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
3.1 经验用药率高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住院患者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 先留取相应标本, 立即送细菌培养, 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1]。临床医师不重视病原学和其他相关检查, 很少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单凭经验用药, 本组根据药敏结果选药者仅占11.35%, 经验用药比例高达88.65%.病原学检查虽有滞后性, 但可以作为经验性治疗未能奏效时调整用药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的依据, 并可作为当地细菌耐药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数据。标本送检率低, 无法及时掌握病房细菌流行趋势及药物敏感情况, 抗菌药物的使用长期处于经验用药状态, 新药、广谱药物使用比例偏高。因此, 在应用抗菌药物效果不佳时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科学地更换抗菌药物, 而不能凭感觉试用的方法, 随意更换, 频繁更换。这样势必会导致耐药菌株迅速产生, 不但带来更棘手的感染问题, 同时会造成医药资源的浪费, 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3.2 无指征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 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而抽查病历中, 有11例无指征用药者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诊断下用药, 如:病毒性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脑出血恢复期预防肺部感染、大便培养阴性的急性肠炎等。
3.3 给药次数不当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在内的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克林霉素等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 其抗菌作用取决于一定有效浓度的药物与致病菌接触的时间, 与峰浓度的关系不密切[3], 宜用有效剂量一日多次给药, 其用药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 而不必每次大剂量给药, 一般3~4个半衰期 (T1/2) 给药1次, 日剂量分3~4次给药。而本次调查中, 静脉滴注青霉素钠每次800万U, 每日1次 (6例) ;克林霉素磷酸酯每次2.4 g, 每日1次 (8例) 。这样将一日剂量集中1次给予患者, 不仅影响了药物作用的发挥, 而且会诱导耐药菌的产生, 还可能因为大剂量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的用药安全存在隐患。
3.4 首次给药时间基本合理但用药疗程不当
预防给药的目标是在手术开始和整个手术期间, 保证抗菌药物在血液和组织达到有效浓度, 以阻止细菌的定植和感染的发生[4]。过早使用则因术中浓度不足而使预防无效, 术后给药则细菌定植已经发生, 清除变得困难, 没有达到预防的目的。在本次调查中术前0.5 h~2 h开始应用抗菌药物的占75.6%, 说明我院围术期预防用药的时机大部分是正确的。但有15.4%的病例术前未用抗菌药物, 8.8%的病例在术前1 d~3 d就开始预防应用;手术时间大于3 h的, 95%都未在术中追加抗菌药物。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 用药疗程≤24 h的, 仅占3.1%, 用药疗程≤48 h的, 仅占9.3%, 平均用药疗程6.2 d, 最长的达24 d, 术后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情况仍比较普遍。对低危患者来说,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超过48 h不但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率, 还可能增加感染率[5]。本次调查发现6例术后肺部感染的病例, 均是在延长疗程中发生的感染, 并且药敏试验均显示对原用药物耐药, 说明原用药物对继发的肺部感染是无效的, 既无预防作用, 也无治疗作用, 反而可能是病因。并且手术医生术后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使用, 势必会忽视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手术室和手术器械的消毒以及全面的医疗护理[6]。
4 结论
本调查研究表明,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情况, 具体表现在经验用药率高、无指征用药、给药次数不当、用药疗程不当等。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与监控, 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和技术指导作用, 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 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同时重视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 提高抗菌药物的有效率, 避免医院内耐药菌株的产生,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不断提高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从而降低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尽快达到国家卫生部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提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50%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04:1-21.
[2]《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 (草案) Ⅱ[J].中华外科杂志, 2003, 41 (7) :552.
[3]王睿.抗菌药物PK/PD参数对合理设计给药方案的意义[J].中国药师, 2003, 6 (12) :807.
[4]王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7) :797.
[5]张石革.抗感染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 5 (5) :259.
应用调查情况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学生 学习态度 专业知识 专业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017-03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与目的
为了推进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我们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2010 级、2011 级和2012 级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专业拓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218份,回收问卷 218 份,其中有效问卷 211份。本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能够充分反映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实际,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可以作为我们进行课题深入研究的初始依据,也可以为学校开展各项教学工作提供第一手详细的资料。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习态度与方法
1.对学习不努力的原因分析。选择“不喜欢所学专业”的学生占 8.1%,选择“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占 24.6%,选择“基础差,对所学课程听不懂”的学生占 42.2%,选擇“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占 21.8%,选择“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目标”的学生占 32.2%,选择“没有了升学压力,学习缺乏紧张感”的学生占 25.1%,选择“没有了老师的督促”的学生占 13.7%,选择“老师讲课枯燥乏味,听不进去”的学生占 34.1%。
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基础差、没有学习目标、教学方法陈旧是学生学习不努力的主要原因。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学习兴趣、自我放松是学习不努力的次要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投入以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还是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与学生之间学习交流。中职学校的学习环境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中职学习阶段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由于在中职学校里,很多课程都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关联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交流学习心得是解决困难的一种手段。在此项调查中,选择“经常”的学生占 13.7%,选择“有时会”的学生占73.9%,选择“不会”的学生占 12.4%。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相互交流来达到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
3.上课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习方式的选择能够体现学生上课时的学习状态。选择“老师讲,我听”的学生占 51.2%,选择“自主学习”的学生占15.2%,选择“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学生占 33.6%。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现出互动学习的意愿。因此,课堂学习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与方式还需要加强。
4.合作学习。选择“踊跃参加”的学生占 35.5%,选择“有时参加”的学生占 50.8%,选择“从不参加”的学生占13.7%。在数据统计中,愿意参加合作学习的比例达到了 86.3%,说明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也符合中职学生这个年龄段好动、活泼的生理特点。合作学习的方式应该成为我们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方向。
5.对专业课的学习期望。此项调查是针对学生对自己专业课的学习期望。其中有 35.5% 的学生认为“以基础课程为主,再学习部分专业知识”,而与之相反的,有 28% 的学生认为要“专业课突出,基础课差不多就行了”,还有 21.8%的学生认为“应注重综合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差不多就行了”,有 14.7% 的学生认为“学习任务不应太紧,应多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专业课在中职学校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期望不同,反映出学生在专业课对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方面的认识不同。认为“专业课突出”的学生往往是对自己的专业十分感兴趣的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竞争力。而以“基础课程为主”或者“多注重综合课程”的学生可能对自己的专业并不十分感兴趣,他们可能只是希望提高自身的文化基础,以便为今后在其他领域上的学习打好基础,或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认为“应多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学生大部分对社交活动具有极大的热情,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想通过其他方面的学习来锻炼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
6.教师授课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无疑是关键的,教师讲授一堂课,学生能够掌握多少知识呢?在对专业课教师授课效果的调查中,有 8.5% 的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有 72% 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教师所讲的课程内容,有 19.4% 的学生“不能掌握”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专业课知识对中职学生来说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调查显示,一堂课下来,绝大部分学生的听课效果是“基本掌握”或者“不能掌握”,真正做到“完全掌握”的学生比例非常小。教师是否可以通过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课率呢?
7.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中职学校的教学是要把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此项调查是想了解学生更喜欢哪一种教学方式。有 9% 的学生希望能够“先做试验再讲解”,31.8% 的学生希望能够“先讲解再做实验”,而有 53.1% 的学生希望“边讲解边做实验”。调查发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实验实训课程内容的兴趣,都希望能够得到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见,加强实训教学课程改革是我们必须尽快做的一件事情。
(二)专业知识学习能力
1.专业技能掌握情况。“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你能独立识别与检测一些基本的电子元件吗?”有 22.3% 的学生回答“能”,有 64% 的学生回答“大部分能”,有 13.7% 的学生回答“基本不能”。在对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的调查中,回答“好”的人数比例为 17.5%,回答“一般”的人数比例为 63%,回答“较差”和“很差”的人数比例分别为 15.2%和 4.3%。在对“你有没有做过一些小制作”的问题中,回答“经常”的学生占 18.5%,回答“偶尔”的学生占 56.9%,回答“从不”的学生占 24.6%。
以上的数据统计结果不能让人乐观,能够掌握元件识别和检测基本技能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好的学生以及经常做小制作的学生人数比例太小。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但是数据表明,我们在这个方面并没有做到最好,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习投入更大的兴趣与热情,这是我们想通过课题研究去解决的问题。
2.实训教学对职业技能提高的影响。在此项调查中,有 63% 的学生选择“是”,认为做实验对自己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帮助,有 29.4%的学生则认为“不明显”,还有 7.6% 的学生选择了“否”。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实训教学非常感兴趣,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也要比理论课更加集中。因此我们认为,在理论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训教学环节不仅对理论教学有帮助,同时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实训课对自己知识的掌握是没有帮助的。这部分学生反映,在实训课程中都是老师讲实验步骤,学生听。当他们碰到有不懂的知识时,往往没有机会问老师,因为老师或者是在準备下一个实验步骤的讲解演示,或者是要辅导其他学生。我们认为,这是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设计,以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3.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帮助。“在实践操作中,你会不会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遇到的问题或者解释一些现象?”有 22.7% 的学生选择“经常会”,有 63.6% 的学生选择“有时会”,还有 13.7% 的学生选择“不会”。这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是不够的,片面地认为来职业学校学习就是来学技术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他们没有意识到,理论知识是实践知识的提升,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就不会有职业生涯的发展。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既不能迁就学生单方面的意愿,又要能够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或者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使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把理论知识有效地融入实践教学中去。
4.学生参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的意愿。技能培训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设备的支持。随着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实验实训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也成立了各个专业的学习兴趣小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职业技能。技能竞赛是检验技能培训成果的一个方法,所以有“职业教育看竞赛”的说法。
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来调查学生对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的看法。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利用课余时间来参加学校额外的技能培训”的问题时,有 52.1% 的学生选择“愿意”,有 24.6% 的学生选择“不愿意”,还有 23.3% 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在回答“你希望课余时间的技能培训周期为”多长时间的问题时,有 37% 的学生选择“半个学期”,有 37.4% 的学生选择“一个学期”,有 25.6% 的学生选择“一学年”。在回答“你是否愿意主动参与专业的技能竞赛”的问题时,有 42.7% 学生回答“愿意”,有 30.3% 的学生回答“不愿意”,有 27% 的学生回答“无所谓”。
从统计数据看,超过半数的学生是愿意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参加技能培训的,并希望培训时间是半个学期或者一个学期,这说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意愿是很强烈的。并且这部分学生也表达了想参加技能竞赛的意愿,希望能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仍有约半数的学生对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说明我们的教育教学措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主动学、愿意学的想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拓展
1.专业技能的加强。我们想通过“你最想加强哪项专业技能”这个问题,了解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后,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有欠缺。选择“装配技术”的学生占 29.9%,选择“调试能力”的学生占 31.7%,选择“检修技术”的学生占38.4%。
电子专业技能主要有装配、调试、检修三个方面。从统计数据看,学生想加强的专业技能的比例比较平均,说明我们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专业技能均衡发展。这就要求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课程设计上能够使学生对各项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使学生注重各项专业技能的学习。我们要加强各项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好各项专业实践技能,为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打好基础。
2.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对一线技术工人的要求也更高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对于适应国家的战略发展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也是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的一块敲门砖。
在此项调查中,想获得“电工”证书的学生比例为 46.9%,想获得“Protel 操作员”证书的学生比例为 28.4%,想获得“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证书的学生比例为 36%,想获得“无线电装接工”证书的学生比例为 20.4%,想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证书的学生比例为 19%。
此项调查数据显示出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的选择,同时也是对桂林电子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一个促进与推动,对学校今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建议
根据统计和分析情况,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教师要努力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要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起来更深刻、更难忘,效果更好。
第二,培养学生相互沟通的能力,加强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增加师生的互动。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合作学习的要求相适应。
第三,学校要做好专业解读,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内涵,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理解基础课与专业课是同等重要的。没有基础课的学习,就不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没有专业课的学习,就不会成为一个高技能的人。
第四,加強课堂纪律的监督与约束,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多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多利用专业课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会帮助学生很好地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听课率。
第五,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合理地给予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把实践教学有效地融入理论教学中,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让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熟悉各种电路的应用。
第六,做好集中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安排,利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热情。利用集中实训的课程特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再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制作小制作、制作电子产品的场所,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第七,学校要帮助学生改变职业学校只学专业技术的错误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理论知识来解释说明实践现象,要让学生体会到,只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才会有过硬的实践本领。教师必须做好教学设计,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操作、电路现象一一对应,同时要让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去解释实践操作或电路现象。
第八,职业技能竞赛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想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足够的技能培训来做支撑。我们不仅要有充足的时间来给学生做技能培训,还必须有很好的技能培训效果,这样学生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因此,教师要认真做好平时的实践教学工作,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目标,认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平时的技能培训与技能竞赛有一个良性的循环,这对学校的品牌建设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九,加强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培养,使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均衡发展。装配、调试、检修等各项专业技能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厚此薄彼。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好各项专业技能,为他们今后能够适应岗位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十,对学生做好就业准入制度的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应认真做好职业资格鉴定的前期培训工作,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学校要加强职业资格鉴定场所的建设,有足够的、满足鉴定要求的实训设施设备提供给学生平时训练使用。
应用调查情况 篇9
推广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杨谦1,魏继娥2,张晓燕1,施玉红
1﹙1.陇南市卫生学校,陇南 746041;2.陇南市卫生局,陇南 746000﹚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面了解询问及查看相关记录的方法对陇南市一区八县参加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中医适宜技术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医师文化程度、中医学习经历及当地群众的接受态度成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医适宜技术适合在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应用,以后的培训应针对培训人员的医学背景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需要建立项目培训的跟踪机制。
【关键词】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调查分析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1]。陇南市卫生学校作为项目承办单位,从2010年6月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共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乡级卫生人员115名、村级卫生人员1700多人,学员覆盖陇南市一区八县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及6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项目培训的参与者,笔者有幸成为陇南市卫生局中医药督导组的一员,在11月中旬随督导组对各县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回访。督导结束后和专家组成员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以后的中医项目培训提几点建议和思考。推广项目及培训方式
本次推广项目全部从甘肃省中医管理局组织专家编写的《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甘肃省推广项目资料汇编》中选取,结合陇南实际,我们筛选了一批疗效确切、特色显著、经常使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的10项技术。如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技术、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等。从治疗手段来看主要为针刺推拿,需要一定的中医学知识和现代解剖学知识。
项目培训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学员脱产学习30天,掌握10项中医适宜技术和一些常用的中医药知识及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要求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学员脱产学习10天,掌握4项中医适宜技术和基本的中医药知识。培训方式为上午理论讲解,下午分组实践操作。考核分理论答卷和实践技能操作两部分进行。2 调查对象及方法
调查对象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每个县随机抽取2个)、村卫生室(每个乡随机抽取2个)参加过培训的从医人员。调查方法采用填写调查问卷、面对面了解询问及查看相关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文化程度、中医学习经历、临床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名称、临床疗效等项目。接受调查人员216名,发放调查表216份,收回216份,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100%。结果
3.1一般情况
参加此次培训的基层学员共1876人,覆盖陇南市一区八县约8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及60%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学员中男性1610人,女性266人,男:女=6:1;年龄最19小岁,最大69岁,平均35.6岁。其中专科以上244人,占13%;
1中专1266人,占68%;中专以下学历366人,占19%。有学历的学员中中医专业及中西医结合专业695人,占46%;西医专业815人,占54%。
3.2临床应用情况
从督导情况来看,各县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组织乡村两级卫生人员参加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目前参加市级培训人员已达1800余人,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学员掌握了10项适宜技术,村卫生室学员掌握了4项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在县、乡、村三级卫生部门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从整体应用的情况来看,排前三位的依次为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技术、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技术。这些技术因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病人容易接受而被各县中医院、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广泛应用。更为可喜的是,有些医院结合自己的特色疗法,配合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如宕昌县中医院应用“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配合水针注射、拔火罐、艾灸、TDP照射综合治疗颈肩痛;西和县卢河乡卫生院应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术等,另外,其余各县中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也进行了诸如此类的探索。
3.3对本次培训的感受
在本次调查中,超过90%的被调查人员感到学习的技术易于操作,实用性强,临床疗效好。超过80%的被调查人员希望能够再次参加此类培训,学习掌握一些新的适宜技术,特别是一些简单的、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技术。
3.4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在这次督导调查中,整体的情况是令人满意的、乐观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方面,具体表现在:少部分培训人员缺乏中医学习经历,没有完全掌握技术操作要领,临床应用较少,疗效欠佳,;部分群众对针灸推拿治疗疾病的认知程度低,有恐惧心理,不愿意接受针刺治疗;部分中医适宜技术因操作较复杂或疗程长,难以在村卫生室甚至某些乡卫生院一级推广应用,如“冬病夏治”贴敷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另外,此次培训项目主要以针刺和推拿为主,虽然列入了新农合报销项目全额报销,但因收取费用较低,也影响了村级卫生人员应用该类技术的积极性。讨论
4.1项目应用与医务人员效益的关系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主要优势和特点是“简、便、验、廉”,如本次培训项目中的冉氏“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只需要医者的耐心和手指,脏腑背俞排罐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症技术只需要几个火罐。如此一来,对群众看病的负担大大减轻了,但对医疗单位来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如果项目不能给医院和医护人员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再好的项目也难以推广。因为,医院的评价机制主要依据的是经济效益,在目前的体制下,经济效益是医疗单位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2]。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4.2对项目培训方式方法的思考
此次调查的学员中,有一部分村卫生室人员还没有取得学历或没有取得执业资格证,多数学员学历偏低,培训人员普遍中医药知识缺乏,大多数没有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的经历,因此,需要建立项目培训的跟踪机制,即培训-回访-再培训的长效机制;另外:适当延长培训时间;缩小培训规模增加培训班次;西医学员在培训前学习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等,看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4.3发展环境与相关政策
2009年4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营
造了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省、市、县都制定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具体制度,可以说,中医药的春天来了,但必须看到中医药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医医院底子薄、基础差、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中医发展中难以起到龙头作用,再者,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让群众了解中医治疗的特长特色,接受这种绿色治疗治疗,还需要很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策的导向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0年)》的通知
[2]荆志伟,谢雁鸣,刘保延,等.东南三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241-242.作者简介:杨谦,男,医学学士,讲师、中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擅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
法治疗脾胃病、肝胆病及心脑血管病等。
通讯地址:甘肃省陇南市卫生学校
邮编:746041电话:0939-8221007;***
【应用调查情况】推荐阅读:
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调查报告论文08-16
应用现状调查06-09
应用性调查09-15
电子商务应用调查问卷08-02
企业微信应用状况调查报告10-22
关于我县人口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调查09-10
电子书包在高中课堂应用前景的调查研究11-27
管理软件应用大学生就业观调查问卷12-20
粉末涂料在汽车零部件上应用调查报告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