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精选8篇)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篇1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摘要: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构上的过渡性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特征
一、北京城市历史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精美绝伦,文化积淀深厚。北京的城市风貌独具特色,以中轴线和棋盘格式道路网奠定_广城市的基本格局,紫禁城开阔雄伟。是当今世界建筑瑰宝,街巷、胡同尺度宜人,著名的四台院民居以房屋合围着院子而著称,房舍掩映在绿树之中。宫殿、坛庙色彩瑰丽,民居以灰色调为主,两者交相映衬,构成和谐的色彩景观。古城一般建筑体量不大,高度较低,形成了舒缓开阔的视觉景观。3000多年不问断的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多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都在古老的北京留下了痕迹。深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形成了古老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城市。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此有关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扩张,要求有现代化、大通过量的交通通讯网络和高度集约的±地利用方式,由
于旧城已是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俸,若再拓展新的功能,其负担将会更为沉重。据有关调查,目前“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f口城,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交通量和商业活动”(方可: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2000),这种现实一方面太大破坏了古城的幽静,使旧城文化神韵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旧城街巷的道路格局和建筑高度是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统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当时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极大地制约了北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旧城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而这种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与旧城保护的要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已成为直接影响北京城市发展的、带有根本忡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要求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的要求,并具有较充裕的土地资源;又要满足对旧城风貌保护的要求。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建议适当分敞旧城区功能,通过功能的疏散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服务人口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通过疏解旧城区城市功能,把城市发展的压力从旧城转移出去,在使北京城市发展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旧城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实现城市发展和旧城保护的统一。在向外疏解城市功能时应首先考虑一些容易形成较大交通茸、建筑量,而又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旧城区分布的城市功能的迁出问题。
二、经营旧城文化资源,实现旧城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以及对旧城保护的态度却在与旧城密切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这些群体与作为公共物品管理者的政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各方取得利益均衡的后果,形成了目前对旧城保护的折衷方案。
史学专家把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保护呼声强烈;旧城内的居民则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对危改后的房价却仍感负担较重;房地产开发商既垂青于旧城的优越区位,又因高密度危改居住区的高拆迁成本而对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裹足不前,为了增加利润空间,房地产开发商强烈要求增加旧城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为了降低购房成本,加快旧城的危改进度,使旧城居民尽快改善居住条件,也为了通过危旧房改造扩大旧城内的经济规模,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政府部门也有提高开发项目容积率的内在动力。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现行的“旧城保护做一点、容积率突破一点”的折衷方案,这足各利益集团在博弈后利益均衡的结果。深入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经济利益驱动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利益集团都认为保护旧城束缚了其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为了从根木上建市起有利于旧城保护的城市发展机制,必须正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北京旧城究嘉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资源;第二,如果旧城是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旧城资源利用后所取得的绛济收益如何在有关的经营实体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酉己。这其中,实现旧城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使旧城保护获得持久的动力,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资源是一种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财富。毫无疑问,北京旧城是宝贵的资源,绝不是包袱,这一点必将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而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将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历史、各种文化遗存和不同同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可以预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旧城的资源价值将不断提升。既然是资源,就可以加以利用,就可以创造价值,就可以进行经营。应当从经营的角度,对旧城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新认识。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高水平经营城市”,城市经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新思想,又是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调控城发展与发展条件之间矛盾的一种经济活动。城市经营要求以经营的思想规划城市,以经营的手段建殴城市,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以经营的谋略推销城市。北京古城有多种多样可供经营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各地城市建设普遍趋同的形势下,北京的古城特色更显示出极高的文化品位和价值,关键是要以经营的观念去整合这些资源,使旧城资源经过绎营带来经济效益。应当埘北京旧城从经营的角度进行整体策划,在不破坏旧城的前提下,使旧城更具观赏性和体验性;使旧城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三、北京城市发展的特殊性
所有城市的发展除了有共性以外,每个城市都有其特有的城市性质、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经济特征、城市结构和建设条件,使得各个城市 的发展各具其特殊性。
1、北京的城市性质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特色
北京的城市性质——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现代国际城市,对北京城市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尤其是“全国政治中心”起着主宰的作用。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功能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必然首先要着眼于全国的需要和中央的要求,一些特别重大的城市问题都必须请示中央决策,与中央有关部门保持协调一致。“现代国际城市”反映了北京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和扩大、亟待加强城市国际功能的需要。“全国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则决定了北京的最大优势是文化。对内,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具有科技、教育、人才、信息、文化设施、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对外,北京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文明宝库,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集中代表,其文 化影响包括语言、文字、书法、绘画、诗歌、音乐、中医和儒家思想等,并且其影响遍及东北亚和东南亚,因而可称是世界东方文明之都,堪与西方文化中心城 市巴黎相媲美。这也是北京作为第一流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最大特点。以上这些,决定了北京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特色。
2、“首都”与“古都”的重叠,使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又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首都”与“古都”在空间上的重叠,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不具备其他选择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但是这个决定,使得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空间、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并存,造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持续地异常尖锐,并且一直延续
了50多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这个矛盾涉及范围之广,争议程度之激烈、时间延续之长,国内国际影响之大,即使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这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别于其他名城保护的一个特点。对 此,必须高度重视,用极其慎重的态度和发扬学术民主的方式来妥善处理。任何简单的、单纯行政命令的方法,尤其是混淆学术与政治问题界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3、自然资源短缺,决定了北京必然要成为节约型城市
北京是个水资源、能源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用水、用能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短缺与首都城市发展越来越大的需求之间,形成渐趋尖锐的长期矛盾。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在工业发展的选择上,要注意发展耗水少、耗能少和用地少的工业,而且在农业、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都要从长远考虑,大力节水、节能,节约土地。亦即从工业的工艺和设备、农业种植计划和灌溉方式、城市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用热设备和建筑耗能、汽车用油等方面,以及在资源供应计划、收费制度、法制管理和舆论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要全面贯彻节约的要求,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节约型的城市,除此以外别无其他选择。
4.北京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畸形发展,是北京城市规模长期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之一
就北京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而言,北京是个超级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人口700多万,而周围都是中小城镇,大的十几万人,小的四五万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水平都很低。从整个体系的规模结构来看,少人口为20—40万人的中型城市和大城市,这使得中心城市与周围城镇在城镇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上相差过于悬殊,大大强化了中心城市的巨大“磁力”作用,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1950年代后期起,北京就想控制市区城市人口,尤其是1980年代初以后,一直企图严格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尤其是迁入人口,但收效不大。人口不断膨胀的结果,使得交通拥堵、供水不足、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大城市病”的治理效果不明显。
四、北京城市空间特征的发展观
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空间特征分析,可以看到,作为国都的北京,其空间区位与其他都城相比,既不位于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也不是位置适中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粮食的供给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但北京依据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多方位的衔接性而成为首都的首选区位。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对北京空间格局的认识应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分析北京与中原文化间的关系和作用,分析北京的边缘和门户的含义及其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北京的边缘与门户作用,在当代北京城市向国际化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依然重要。中国东部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处于世界核心区的边缘,同时又处于中国的核心区,而北京作为首都,依据其城市发展的空间区位优势,仍将处于城市发展的前沿。
五、全球化时代的北京城市发展对策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思考和发展规划是一次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大解放,是从地区性的开放意识走向全球化的思维模式的大跨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全球范围内,知识人口将向大城市集中。这与传统
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有着显著的区别,二者相加使城市人口呈现出加速的聚集效应,这是由知识经济与知识人口的特点所决定的,将给城市的土地、交通和生态承载力带来更大的挑战。这是必然趋势,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面对的现实。
1、必须转变观念,要有整体解决方案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念是整体解决方案的理论基础
如果将“城市-乡村-区域”视为一个整合的系统,那么城市圈将不仅包含城市,也包含乡村。农业是广义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在人口稠密的区域甚至是重要的部分。
(2)要构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桥梁
2、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创新,制定对策
(1)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
(2)改革土地所有权与户籍制度
(3)引进高端产业与国际人才
(4)完善区域规划与空间布局
(5)建设“高容纳”的中心城市
小结:对城市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领导者与未来的经济模式。统计数据显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总劳动力中各种劳动力百分数在变化:农业人员急剧下降、工人阶级逐渐下降、核心超级创意人员逐渐上升、创意产业逐渐上升、服务业快速上升后有所缓和。相对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地域面积等传统的世界级大城市的要素,高端的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人才及其所具有的创新与创造力则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与竞争的活力源泉。北京未来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着重引进高端经营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生态农业人才;要强调现代农业对服务业的支持作用;要疏解制造业,大大减少工业企业在城区及近郊区域的存在;要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服务业的比重,打造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与服务水平,为国际总部及国际活动提供世界级的服务,增加对国际事务服务、参与、决策的分量。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篇2
关键词:城市发展,民意,调查,分析
1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民意调查采取以全市居民问卷调查为主、特定人群访谈为辅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0份,人群覆盖全市16个区县,80%以上的街道。问卷内容贯穿“方便、绿色、和谐、多元”理念,围绕人的居住、工作、出行、交往、游憩等城市活动,多角度调查居民的城市感受和生活愿景。
2 民意调查情况分析
2.1 城市吸引力
北京什么最具吸引力?问卷显示居民首选著名古都(53.8%),其后依次是政治中心(25.5%),文化中心(9%),教育、医疗中心(3.9%)、国际交往中心(1.8%)等。
在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问卷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天安门(81%)、故宫(75%)、胡同(40.5%)、长安街(39.5%)、水立方、鸟巢(33.6%)。从建设年代上看,建设于当代的奥运建筑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2.2 生态环境
面对雾霾现状,居民对空气质量的态度如何?数据显示,对空气质量不满意的人群占到58.2%,认为一般的占22.6%,满意的仅为18.1%;怀柔区(62.0%)、延庆县(43.7%)居民对空气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居民对雾霾对自身产生的影响选项上,排在前三位的是会影响心情(56.3%),减少外出(53.4%),担心健康(42.9%)。在治理措施建议上,居民依次选择外迁污染企业(70.4%)、减少机动车数量(66.6%)、增加绿化(53.5%)、减少河北等周边污染物排放(50.2%)、使用清洁能源(45.9%)等。
对于缺水现状,居民的认识如何?调查显示,54.5%的居民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不足,其中密云县、延庆县、海淀区、房山区的居民认为水资源不足的占比更高;40.3%的居民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不丰富但够用;5%的市民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丰富。有近一半(45.2%)的居民发现过水管漏水、水龙头没关等现象,有14.7%的居民会采取拧紧水龙头等临时措施。
2.3 人口
面对数量逐年增加的人口,居民普遍认为人口增长对日常生活诸如住房、教育、医疗、交通带来压力。对外来人口的调查显示,外来人口举家在京居住的比例较高,不少已三代同堂。从事生活服务业的外来人口,就业情况多半稳定,以租房为主,年轻的农民工普遍选择在京结婚、生子,其就医、就学、交通、休闲、购物的城市生活轨迹已经确定。收入较高的外来人口,从事金融、商贸、科技、新闻出版行业的占比较高,他们融入北京城市生活基本无障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年轻务农农民占比很小,年轻农民多在城区或新城上班,余下农民成为灵活就业人员。
2.4 旧城风貌保护
北京作为古都,在城市吸引力方面得分最高,那么老百姓对旧城风貌的保护态度如何?数据显示,居民赞同的保护方式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胡同环境整治(72.5%)、老旧小区改造(70.2%)、城市水系恢复、整治(65.3%)、四合院修缮(64.5%)、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缮(61.7%)等。不赞成的方式排在前几位的推平房建楼房、经营酒吧、扩宽胡同等。在历史街区的吸引力方面,多数受访者认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古建筑,其次是老字号,再次是步行的街巷、绿化水岸等公共空间。
2.5 京津冀协同发展
公众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态度比较积极,他们普遍认为这将缩小区域的发展差距,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群竞争力。但也有不少受访者担心北京的优势会有所减弱。当问及居民,如果北京与河北之间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他们是否愿意到河北工作生活,他们的选择依次是休闲度假(38.2%),养老(18.4%)、购物(15.7%)、居住(15%)、工作(11%)等。
2.6 基础设施
全市占54.5%的居民上下班使用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占27.6%;驾驶私家车上班的占14.4%;选择出租车上下班的比例最小。换乘公共交通3次及以上的居民主要居住在3环-4环、城市发展新区。相比于年青人,老年人更喜欢公交和步行等地面交通方式。
居民认为停车最困难的地方依次是商业区,占70.4%;医院,占52.4%;旅游景点,占45.4%。
对于改进交通的建议,排在前列的是增加地铁、轻轨线路(53.0%);方便公交和地铁的换乘(49.9%);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性(47.6%)。
居民对供暖、天然气、煤气的使用满意度较高,超过50%,对垃圾处理、公厕的满意率偏低。
2.7 居住满意度
考虑住房面积、配套设施、绿化、通勤、日照等因素,31.6%的居民对住房的满意度选择“舒适”,55.9%的居民选择“一般”,12.5%的居民选择“不舒适”。“不舒适”的原因中,配套设施不全的占第一位,为20.3%,其后依次是面积太小或质量不好(16.9%)、环境脏乱(15.5%)、绿化少(14.2%)、上班远(13.6%)等。
2.8 公共服务设施
市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的总体感受是生活类设施较前几年有所增多。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存在差异,二环以内的居民希望增加绿地、公园、广场、健身馆;二环以外的地区,特别是四环到五环的居民希望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及购物中心;六环以外地区的居民对地铁或轻轨、大型购物中心的呼声更高。
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如何?调查显示,有50%老年人希望社区有公园、绿地和室外活动场所,其次是菜市场、医院。对于将来的养老方式,47.5%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但需要社区提供吃饭、医疗等服务;选择养护院的占16%;选择在儿女家养老的占18%。
2.9 城市生活
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每周做健身活动的居民比例高达73.5%。电影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方式之一,每年去电影院3次及以上的居民比例高达70.6%。但一年基本不去听音乐、看戏剧、看舞蹈的比例也高达61.2%。
对于日常生活品的购买,人们的选择依次是大型超市购物(45.5%)、网购(17.5%)、百货商店(16.5%)、社区小商店(7.8%)和下班时的便利店(4.0%)等。
3 建议
3.1 按照新时期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优化城市职能
面对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调结构、促转型促进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实现空间、人口、土地、产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统筹施措,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
3.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目前,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城市问题之一。从认识上看,大家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及应采取的措施的认知比较统一。在治理的道路上,既要发挥政府的顶层设计和跨区域统筹协调力度,又要发挥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智库作用,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引导人们观念的转变,主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北京生态环境。
3.3 加大农村问题研究
面对北京当前农业劳动力减少、村庄空心化、土地外租等一系列问题,要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优化村庄布局、产业配置,有序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发展。
3.4 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
要加强交通、污水处理、地下空间、防灾避险、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社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规则和标准,注重质量和效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人民。
3.5 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目前,北京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城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构成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瓶颈,一些老办法面对迅速发展的今天已显示出不适应,因此,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完善修订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切实解决百姓不满意的城市问题,体现人本关怀,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4 结语
世界城市:北京城市发展新主题 篇3
说起北京近二十年城市发展,柯焕章如数家珍。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北京城市规划工作,并直接主持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至今为业内人士所称道。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就是在此基础上修订的。
柯院长有着很浓的文人儒雅气质,他平和、睿智的谈吐,在北京初春寒冷的下午,让记者如沐春风。
我们的谈话自然从92版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①开始。这个规划明确了21世纪首都建设现代国际城市的目标,并对北京的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作了较大调整。进一步明确北京不再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转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要发展金融、商贸、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等新兴第三产业,近二十年来首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城市规划的本质是政府行为,规划方案的前瞻性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正是由于新的发展目标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关村、CBD和奥运中心三大文化、经济功能区成为北京新地标,并对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柯院长还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起了当年的故事,在研究北京城市定位时,最初的提法是“建设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城市可以有很多,经过思考,决定去掉这个“化”字。北京不仅要建设一座国际化城市,而更高目标要求是到21世纪中叶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国际城市。柯院长指着墙上的北京城市发展规划图,很感慨地说,他主持过北京的城市规划,也经历了北京的城市变化,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在争取,有成就感,但也有很多遗憾,有人说规划是一门遗憾的科学,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见证城市发展:
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是最大矛盾
记者:从编制92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今天,已经快20年过去了。如果我们留心,北京其实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变化。您是规划者,又是亲历者,这些年北京城市规划中关于环境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变化?
柯焕章:环境建设一直是城市规划很重要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像我们所熟悉的大气、水体、能源、绿化等等都在城市规划中有专项内容。但是城市规划是个长期不断发展的过程,以燃气规划为例,我记得92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当时预计到2010年北京使用清洁能源天燃气总量将达30亿立方米,但是到2009年北京市天燃气用量已经突破了60亿立方米,是当年规划的2倍多。北京城市快速发展,当年确定的大部分发展目标都已经提前实现。92版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到2004年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进一步加强了这方面内容。比如生态环境规划,除了加强北部、西部山区的生态保护,还进一步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以及各种绿化隔离带等,以保证良好的人居环境。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记者:北京城市发展很快,您认为,城市环境规划和建设之间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柯焕章:北京近二十年发展太快了,规划建设过程难免存在这样那样问题,从规划角度看,难的是综合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北京从1949年至今,先后数次编制或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常有人说北京城市建设像“摊大饼”,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958年编制总体规划时就引起了重视,对北京市区城市布局明确提出了“分散集团式”的布局形式,规划各集团之间要留出2公里左右的绿化隔离带,以使市区有良好的环境。后来在92版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北京城市发展要实现两个战略转移,一是城市建设重点要从市区向广大郊区转移;二是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张向调整改造转移。但是规划实施总会遇到种种问题,两个战略转移的力度和效果不甚明显,这也许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程度,有些现实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比如为什么规划市区绿化隔离带一再被蚕食?大致记得1958年规划市区绿化隔离带约有340平方公里,到1982年还有240多平方公里,而到1992年时缩小到120多平方公里,现在可能更小了。②我们可以看看当年的十个边缘集团,像丰台、定福庄等边缘集团现在基本上已经与中心大团连在一起了。很多单位不愿意离开城区,而各个城区也都要发展,要建设,绿化隔离带就越变越小。这些年我们一直极力在保护、在坚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心城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很不容易。
建设世界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是关键
记者: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北京要在2050年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北京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瞄准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您理解世界城市应该是怎样一个城市?
柯焕章:过去是有人说过世界(级)城市的概念,如纽约、伦敦、东京,有时也包括巴黎;还有世界区域性(级)城市如芝加哥、悉尼、香港、法兰克福等。我理解作为世界城市,首先它应该具有很强的世界性的城市功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起到核心或者引领的作用,比如在该城市里吸引了很多的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或者设有重要的国际性组织机构等等;同时该城市自身有很强的经济实力、文化特征,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整体水平很高,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很强的吸引力。由此看来,我们北京的城市功能和整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是另一方面北京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2001年申奥时我们的人均GDP过了三千,当时是非常大一个槛,现在短短七八年时间我们已迈入一万美元的阶段了。而且经过举办奥运,北京的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都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长足进步。所以说重新审视北京的未来发展,需要更高的战略目标,这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从规划的角度出发,您认为北京要向世界城市迈进,下一步城市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柯焕章:北京要向世界城市迈进,除了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相应的软实力,同时城市建设发展方面,就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增强北京的城市魅力。北京现在提出要加快南城建设发展,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举措,确实十分必要。北京的北部有奥林匹克公园、中关村科园区区、还有CBD和金融街等等,大部分的重点产业区都在北面,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活动也多在北边举行。南部的发展确实滞后了,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城市设施建设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北京现有两百多公里地铁,可能70%以上是在北城;从社会方面看,南部地区好的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等均较缺乏,都应加大力度加快发展。目前南城建设力度最大的就是轨道交通了,到2015年北京要实现56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而这些新建线路大多在南城。另一方面南城的发展我认为重要的是产业的升级、环境的改善。如已经在建或即将建设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丰台的高科技园区、丽泽商务区以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等等都在加紧进行中,南城的发展,将成为北京城市发展新的引擎,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谢谢您!
(责任编辑:黄荔)
专家简介
柯焕章(1938年—),男,浙江镇海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196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专业,此后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工作。1983年8月任北京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1986年9月至2001年3月,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链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被确定为首都。随后,北京市委市政府立即着手研究北京城市发展方向,编制总体规划。从1949年至今,北京先后数次编制或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53年是《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1957年编制《总体规划》,紧接着1958年对《总体规划》做了重大修改;1982年拨乱反正后完成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1992年修编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明确了“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现代国际城市”的城市性质,明确提出了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现代国际城市的目标;最新一次出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1950年到1954年,经过中外专家多方案研究和综合,北京市委、市政府推出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稿,即《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
1957年又在1954年规划的基础上,对总体研究方案进一步完善。当时这个方案基本是参考大伦敦和莫斯科规划的思路编制的。主要特点有: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中心城市是60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600万人的一张“大饼”,郊区建设若干卫星城镇,市域总人口达到约1000万人。当时,在交通路线和空间分布上,已经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道路则是环线和放射线结合,这种“蜘蛛网”似的格局在1954年的修正稿中就得以确定。
1958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作出重大修改,明确“分散集团式”发展模式。
1958年全国进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时期,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下,要求弱化大城市的作用,城乡结合,缩小城乡差别,并提出了大地园林化的要求。据此,规划家们对北京城的总体规划作出了重大的修改,1958年出台的方案压缩了中心城市的规模,从600万人减少到了350万人,把中心城市这张“大饼”的模式改变为“分散集团式”,中心城市变成了几十个不同规模的集团。同时在扩大市域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了卫星城市的数量。后来事实证明,当时的这个决断客观上对北京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正是在这个决断的指引下,北京中心城市才没有完全像“摊大饼”一样发展。
到1973年时,客观上北京市区很多地方已经连成一片。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市区“分散集团”式的模式演变成中心地区280多平方公里的一个大集团和外围的10个边缘集团。这种分散集团式的模式,一直保持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编制的总体规划方案,而中心大团从28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了326平方公里。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
该规划除了市区坚持分散集团式布局外,主要的变化是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强调市区不再扩大规模,而是逐步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向广大郊区转移,要求加强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并扩大了卫星城的规模,并赋予卫星城相对独立的城市概念,以疏散中心城市过密的人口和产业。所有这些思路和伦敦20世纪70年代及巴黎区域1965年的方案不谋而合,可能是缓解大城市矛盾的一条可行的出路。
2004年中央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的一些规划专家又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组织下,开展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继而启动了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篇4
借助非参数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对北京市20个气象站44年(1961一2004年)的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上,44年来北京市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为跃变点,跃变后增温趋势更加显著,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5年滑动平均演变图发现,对气温而言,市区增温趋势明显高于郊区,市区和郊区44年来分别以0.44℃/10a和0.01℃/10a的趋势递增,降水量从总体上来说44年来城、郊差异不大,市区和郊区44年来分别以1.82mm/a和1.49mm/a的趋势递减.②空间上,对年平均气温而言,市区内存在一个明显的上升中心,且等值线较为密集,海淀站Kendall倾斜度高达0.776℃/10a,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1、4、7、10月在市区均存在一个闭合的暖中心,市区内增温幅度大于郊区;对降水量而言,1、4、7、10月在市区和佛爷顶一带均存在着上升中心,降水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有关.
作 者:张玲 徐宗学 阮本清 ZHANG Ling XU Zong-xue RUAN Ben-qing 作者单位:张玲,徐宗学,ZHANG Ling,XU Zong-xue(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阮本清,RUAN Ben-qing(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44)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篇5
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精神,结合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需求,抓好xx的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加快xx信息化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社会监督、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各国政府都将建立政府网站、提供网络服务作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密切政府与企业与公民关系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07年底,全球已经开通了6万个政府网站。与此同时,无论是从范围还是从质量来看,政府网站所提供的服务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从个人身份证的申请到公民一生当中与政府有关的所有事务,从简单的信息发布到政府的实时在线事务处理。一种新的、虚拟的政府形式即“网络政府”或“电子政府”正在出现,各国政府现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即将发生根本的改变。更多国家致力于政府职能上网,在网上向所有公众公开政府部门的名称、职能、机构组成、办事章程、各项文件、资料、档案等,在网上实现信息共享、行政职能服务、民主监督。下面就一些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进行介绍,使我们能够对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更明确的了解和认识。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发展阶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
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7年12月底,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8796个(2008.6.30达到10238),占国内域名总数的5.3%;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6148个,8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2、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的“电子化政府” 调查报告报道,2007年,联合国191个成员国中,有173个国家拥有政府网站,高于2005年的143个。只有18个国家没有网站,其中大部分是非洲国家完全没有上网。在“2007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排名中,美国高居全球第一,新加坡则居亚洲国家首位,在全球排名第12,中国排名第24。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
电子政务的重点方向是内网建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外网建设、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安全。“内网”指的是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用于内部办公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电子政务业务系统指的是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对内对外的业务处理、管理系统,如网上审核系统、税收征管系统、公安综合管理系统等。外网指各部门面向其他部门、企业和公众,与互联网直接相连的网络。
把内网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方向的政府机关数目最多,大致占政府机关的48%,把电子政务业务系统作为重点方向的约47%,把oa(办公自动化)作为重点方向的约37%。
中国政府电子政务的总体成熟度为23%,尚处于正在建设平台的阶段。中国政府能够以在线方式提供的服务共有52项,其中的46项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在线服务,中国电子政务服务成熟度的广度(国家级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的数量)达到了88%,超过全球85.5%的平均水平,电子政务服务成熟度的深度(所提供的每种在线服务的完善程度)能够说明服务的复杂程度,中国仅为28%,表明中国政府通过网络提供的大多数服务目前仅限于信息发布的阶段,双向互动服务的能力仍然非常薄弱。
3、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才开始起步,但是现在相当多的政府机关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办公自
动化、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纵向网络体系建设和为民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3至5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近几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和内地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的具体目标是:2008年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在网上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2006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公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
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
第三,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联想、北大方正、首信公司等国内主要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二、安康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安康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我市社会和经济的发育形态决定了政府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应该占据主导和主动的地位,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进安康的对外开放,改善投资和开发环境,刺激it市场需求,培育地方信息产业,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政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遵从国务院办公厅的建设规划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全保密、注重实效”的指导方针,紧密结合安康实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基础网络平台建设和重点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及应用培训支持上,以追求实效为宗旨,逐步推进,取得了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应用实效。
(一)、发展现状
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搞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走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道路,一直是大家所关心和关注的。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政务内网、外网和政府公众网站(“二网一站”)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基本架构。为达到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要改善政府对公众和社会的服务水平,提高政府对社会的监管能力”两大目标,政府公众网站作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应用的直接服务层和效益的最终表现层,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应当具有重要的建设地位。
已建立联接市政府机关的办公业务局域网,联网微机约200台。市政府设有专职的电子政务工作机构:安康市人民政府信息发展研究中心。
已建立机关办公业务局域网的有10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
(二)、安康电子政务应用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电子政务工作特别是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建设和应用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2年以后,政府将政府公众信息网站建设作为近期电子政务工作的重点来抓,并建成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从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树立了全市对外开放的新形象,体现了政府转变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决心和态度。
各级政府网站,成为宣传、介绍安康的权威性窗口和“让安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安康”的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2、改善了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极大地推进了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是政府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而政府网站在政务公开实践中最重要的政务信息的公开披露和全面服务环节中有着其它手段所不可比拟的先进性。首先,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的互联网,其网络覆盖的广泛性和信息传输的快速性是任何传统媒体都不可比喻的;其次在政府网站上以电子数据库所建立的政务信息其长期可用和快速检索性也是其它媒体和手段不可相比的。
政府网站提供了“政务动态”、“政府文件”和“法规规章”等政府工作信息服务,这些重要的信息、文件和政策过去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难于直接得到而即使得到也难以长期保存和利用,但今日已唾手可得,且能随用随查。
3、改进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
政府网站上领导信箱的设立,为公众提供了快捷便利低成本的网上电子信访途径,作为传统信访工作的扩充和发展,适应了新时期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手段现代化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领导网上信箱的设立和群众来件政府各部门协同联动处理机制的建立,解决了许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听取了大量对政府工作的有益建议和意见,促进了政府工作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
实践证明,政府公众网站的建设和应用所取得的成效是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根本目标要求的。由于政府网站建设投资相对较少,建设周期短,建成后即可向社会提供网上政务信息和政务服务,满足政府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加强沟通、转变作风,政务公开和改变形象的急迫需求,让公众、社会和政府自身立即感受到政府信息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为电子政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通过重点抓好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进而带动和推进电子政务全面发展。今后电子政务建设仍将以公众网站的建设和应用为先和为重,通过网站的应用带动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建设,通过内外网的建设提高网站应用水平,争取走出一条应用为先、互促互进和全面发展的道路。
三、安康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一)、经验和教训
通过几年的电子政务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更好的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总结如下经验教训:
1、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指导方针和原则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了本地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协调组织部门和重点建设内容。
2、不贪大,以追求实效为目标。选好开展电子政务的突破口,围绕能产生应用效益的政府办公业务应用项目开展建设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取得发展。
3、注重政务信息化中“人、机器、方法”三要素并举,在抓好系统建设的同时,作好公务员的培训和素质提高工作,还要适时推动政府办公流程和程序的适应性变革;
4、要培养并建立一支既懂机关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队伍,并设置必要的系统支持和保障机构,通过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来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5、促进了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作观念和思想的转变和更新。通过政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管理工作方式来促进政府机关改革、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系,提高机关办公和决策水平已成为了大多数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基本共识和首要选择。这种观念和思想的转变,其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影响和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
6、带动了社会各个方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政府率先垂范带头搞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政府良好的适应改革发展的形象,也进一步以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行政主导的方式推动和促进了社会各个方面信息化建设开展。这种政府行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中所起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7、培训和造就了一批基本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政务信息化应用培训工作和应用工作的开展,在自治区政府系统培养了一大批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利用办公设备处理工作、获取信息、辅助管理的初步具备现代管理素质的机关公务员和技术人员队伍;
8、提高了政府机关办公效率,改善了政府的决策管理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
大多数人认为电子政务就是计算机化;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这些仅仅是电子政务的初级阶段,而远远不是电子政务的全部;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占总信息资源的80%;同时政府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开始,政府先要解决好自身的信息化问题。
其次,电子政务将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在政府实现信息化之后,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便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快捷、透明的信息化服务;而如果放弃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缺乏与信息化政府交往的有利手段和渠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自然就会受损。这就迫使企业也不得不信息化,与政府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网络商、技术开发商的支持,这就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极大的商业市场,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找到了结合点,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
第三,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电子政务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化意识不够主动的地方,政府更可以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民间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藉由自身的特殊权力,强制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2、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
电子政务是一种新事物,涉及技术、产品、标准、管理等众多领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
3、基础条件比较落后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县、区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4、发展不平衡
从横向看,无论电子政务发展,还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总体上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区好于经济发展相应较慢的县区。
从纵向看,行政层级比较高的政府及其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比较快,门户网站建设比较完善,而行政层级比较低的政府或部门发展相对落后。
5、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没有深入链接,有的甚至变为“死网”
政府公众网站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上偏低,无法提供较全面的政府网上服务。网站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应用管理水平较低。许多网站不为应用而建设,而只为建网而建网。建设时未按国家和自治区的指导方针和规定程序进行规划设计开发,不注重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建成后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应用和长期运行保障机制,网站数据长期不更新,变成“死网”,影响政府的网上形象。部分网站建设和应用管理体制不顺,政府的主导作用薄弱,游离于政府工作和业务之外,不能有效地代表和体现政府的形象。目前在全市大约10多个政府门户网站中,约有1/3的政府网站应用价值比较低,还有信息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不健全、所发布信息无时效性等现象。
6、重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轻软件、应用系统投入
主要表现在重资金、软硬件等“硬投入”,轻观念更新、技能培养、行政组织结构调整和行政业务流程的改造、整合。重系统,轻整合;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数据;重监管,轻服务;重推动,轻身体力行。这样造成网络建好了,应用跟不上,没能真正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
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路、对策及措施
(一)、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第一,要与传统行政很好地结合,既要结合传统的行政方式,又要对其加以必要的改造,否则容易形成两张皮;
第二,在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和运用电子政务中要始终追求实效:一是“有效的”,确保电子政务工程的实施效果;二是“有效益的”,确保应用中能够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评价方案和应用效果评价方案,这是保证电子政务能否成功的基本保证;
第三,要加紧出台一系列有利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各级政府建设电子政务提供依据;
第四,要重视理论研究、项目规划与建设、使用效果、公务员培训等具体工作,当然也需要大力宣传、搞试点工作;
第五,要将目前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很好结合起来,电子政务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互动的,电子政务的效益也需要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体现,反之,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会推动电子政务的需求。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政府网站建设,针对在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
1、统一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政府公众网站的建设工作。
各地各部门必须按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在政府信息网站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地各单位领导的具体组织下,各部门协作,社会各方面支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按“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运作”的模式开展政府公众网站的建设和应用管理工作。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组织建设业务信息系统时,应将支持办公自动化的政务内网和对外服务的公众网站纳入整体规划,一同建设。
县级以上政府应重点建设一个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各级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应通过信息资源和政务业务的网上整合,逐步实现一级政府所有的政务信息和政务业务的“一网式”服务,方便群众,减少重复建设和投资。
2、加强管理,提高应用水平,抓好安全保密工作。
按“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各地各单位必须设立在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和保证必要的工作人员,负责网站的应用管理工作。各级领导还要负责抓好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工作,建立网站信息资源的收集、审核、处理和及时发布的动态机制,形成网上信访和其它政务业务的后台处理的协同配合机制,保障政府网站信息全面、更新及时,网上业务的有效响应和办理。
政府网站必须按国家互联网应用的保密、安全和新闻发布等管理规定,制定严格的措施并实行责任制,注重网站发布内容的审核把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严防黑客和病毒的攻击。
3、积极探索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管理的新机制。
政府网站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因此要积极探索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方面共建、合办和协作的模式和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和运行资金,保障网站长期运行。网站在运行过程中,除必须由政府主管的栏目策划、内容审核和业务办理等工作外,凡能通过社会合作方式实现的都可以以协作方式交由其它单位或公司承担,从而减轻政府在财政和人力上的负担。政府网站已按政府领导的要求在此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要逐步积累经验,指导全面的工作。
(二)、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目前的电子政务实际上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是认识问题,其中包括电子政务的目标、价值、意义、时机、重要性、利弊等方面,也就是大家在许多问题上要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这样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基本的指导思想;第二层面是操作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做好电子政务工程和如何运行好电子政务,这里面包括更多的问题,如管理,规划,投资,标准,组织,阶段性,评价,系统结构,运营,法律制度和环境等等;第三层面才是工程和技术问题,也就是项目实施和方案问题,这里包括软硬件,安全,认证,人员培训等。
如何实现由“现有的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宣传,突破误区
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2、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了更好地加快 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各级政府间沟通与交流,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电子政务应用层次,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 :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分工负责就是:各级地方政府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要严禁各自为政、自成封闭体系。各部门特别是宏观经济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在项目实施前,都必须把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的建设考虑在内,同步建设,同步实施,按照统一接口标准实现与市级电子政务系统的衔接,保证各部门的有效办公业务数据存放在统一的、标准化的公共数据交换中心。各县区也要统一机构,统一规划,建设本级政府统一的基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不论谁投资,都必须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应用导向、注重实效
牢固树立“以应用为导向,以需求促发展”的观念,要把“争一流”的措施放在应用上,从小处着眼,把应用作为衡量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克服电子政务建设属于“技术拉动型”或“政府推动型”的认识误区,根据应用需求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健康发展。硬件系统建设要以“满足当前需要,适当前瞻”为原则,防止盲目攀比设备档次和投资规模,平衡好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特别要合理确定和提高软件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在应用开发中,要注重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
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完善政府专网,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和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要按照“严格管理、严密防范、安全保密、方便工作”的原则,增强保密意识,在建设中既不要超出保密管理要求,要把安全保密工作为为电子政务技术系统的必需组成部分,同期规划,同期建设,从物理级、网络级、系统级、应用级四个层面,建设完整的安全保密体系,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6、以政府业务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
从国外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均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一个一个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团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
以政府的业务流为主线就是根据轻重缓急将政府职能中带有不变性的业务流一个一个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既满足了政府的急需,又有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政府的重构。
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发展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给政府重新“梳一次辫子”。把那些最急需的政府业务流的“辫子”先梳理出来。等到按照优先顺序把“辫子”梳完了,一个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就出来了。那些没有梳进“辫子”的业务流就是要转变的政府职能;而那些没有梳进“辫子”的部门就是要调整的政府机构。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篇6
2008年,我市妇女儿童发展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两纲”)实施进展良好。同时,在妇女儿童发展监测纲要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妇女儿童发展状况
2008年,根据妇女儿童纲要监测实施统计,即2008年“两纲”目标实现情况进展良好。从《两纲》实施情况看:涉及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儿童与健康、妇女儿童与教育、妇女儿童与法律保护、妇女儿童与环境、妇女儿童与社会保障等七个领域共134个监测指标;从收集上报指标数据来看,我市妇女儿童整体状况发展较好。
(一)经济实力增强,为妇女儿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008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上年的11710元增加到14137元,增加2427元,增长20.7%。城乡居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2元,比上年增加2567元,增长2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665元,增加710元,增长14.3%。
(五)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人身权利得到有力保护。2008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了“打拐”、“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针对妇女儿童的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据统计,全年破获强奸案件14起;无一例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案件8起。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有效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全市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较好地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六)妇女就业状况得到改善,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宽妇女就业领域,提高妇女就业水平,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2008年,我市全社会就业人员20.21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增长0.5%,其中女性就业人员8.97万人,增加0.02万人,增长0.2%;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为35.25%。不断加大社会保险力度,确保妇女享有社会保障的平等权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连续出台了各项保险法规和政策。劳动保障部门不断加大推行力度,保证了女职工享有社会保险待遇。2008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29万人,其中女职工1.4万人,女职工所占比重达到48.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人数近年来大幅增加,分别为1.3万人、0.5万人和0.4万人,分别比2007年增加0.1万人、0.1万人和0.2万人,增长8.3%、5.8%和18.8%。
(七)妇女参政议政人数明显增加,妇女参政水平得到提高。2008年我市县级人大代表212人,其中女性36人,占17%。县级政协委员201人,其中女性42人,占21%.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稳中有升。2008年,县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分别为7.7%和11%。基层妇女群体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增强。2008年底,我市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25%,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28%。
二、存在的问题
(一)妇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08年,全市城镇尚有登记失业人员9000人,比上年增加1000人,增长12.5%,其中女性失业人员5000人,比上年增加1000人,占全部失业人员的比重为55.6%。当前失业、下岗女工存在年龄大,文化技术水平低的缺陷,加上自身竞争上的劣势,择业范围更受限制,就业难度也不断加大。
(二)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婚前医学检查是保证健康婚配,防止疾病传播和遗传病延续的生殖保健措施,是防止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第一道关。新修订的《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婚检由强制变成了“自愿”,加上群众健康意识淡薄,宣传教育不到位,我市婚前医学检查率急剧下降。婚检把关不严,必然导致出生缺陷情况增多。出生缺陷又是导致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以及残疾人口增多的重要原因,不仅影响总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给家庭、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篇7
北京市人均GDP实现1万美元后, 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是重点, 城乡差距的缩小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北京提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世界城市之际, 首先必须厘清城乡差距的具体问题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 农村环境及基础设施水平仍然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 仍然严重阻碍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1~3]。农村基础设施是北京市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及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农村基础设施, 应针对现有问题和发展方向, 有一定的配置标准[4]。在“十二五”规划初期, 对于几年来的新农村建设, 更加需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从而切实改善农居环境水平和资金配置效率。城市发展新区是城乡结合的中间区域, 其发展进程对北京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和建设世界城市至关重要。城市郊区基础设施还相对滞后, 优化市郊基础设施布局对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5]。房山区是北京城市发展新区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区域, 受地势地貌和区位等因素影响, 其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 本文利用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 结合实际调研, 以房山区为例研究探讨北京城市发展新区的村庄基础设施问题, 以期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及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 是首都西南枢纽、友好产业新区、山水文化名城。全区总面积2 019平方公里, 辖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常住人口91.2万。房山地形复杂多变, 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 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 约占全区总面积2/3。房山区是十个远郊区县中农业人口最多的, 50多万农民, 42万亩耕地, 农业比重大。改革开放以来, 房山依托资源优势, 一直保持着经济强区、郊区老大的地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 房山区划归城市发展新区, 实际上兼具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双重功能。平原、丘陵地区将成为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 成为北京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 山区则承担着首都西南生态屏障、为首都养肾润肺的功能。据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 房山区六成以上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户增加, 单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减少, 农作物种植业为农业生产经营户的主导行业;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家庭设备现代化状况基本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而就首都地域之间村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及水平来说, 京西南总体落后于京东北, 房山区在京西南又处于中下游水平, 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人均占有量不仅低于京东北, 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水电气热集中供给能力较差, 村庄居民居住环境质量普遍不高;受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过境交通等因素影响, 环境质量一直难有明显提高。以往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研究, 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 实际上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村庄内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 应用指标综合评价法, 重点分析关系到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 包括饮水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设施、厕所设施、医疗和文化设施等, 具体指标 (如表1所示) 。指标选取及分级是根据农业普查来设计的, 评分赋值是结合一些管理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的意见, 按照分等定级办法给予指标评分。每项设施水平满分为10分, 每项设施评分取平均值, 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满分为100分。
三、房山区村庄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房山区所有村庄各指标进行赋值评分, 其结果为:有71.8%的村庄得分达到60分以上, 而在80分及以上的村庄为7.3%, 28.1%的村庄低于60分, 还有1.5%的村庄低于40分。由此可以看出, 房山区在过去几年中,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但达到好或较好水平的村庄的比例仍然还较少。
基于2006年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资料, 房山区村庄各项基础设施水平 (如表2所示) 。房山区村庄在饮水、道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但在大多数方面, 如厕所、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都还相对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厕所设施水平较低。
房山区现在仍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庄无公共厕所设施, 已建成水冲式厕所的村庄仅占38.1%, 30.1%的村庄仍在使用旱厕。公共厕所的建设更是明显滞后, 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景观。
2. 污水处理设施水平很低, 雨污混排严重。
房山区现在仍有多达一半以上的村庄是无序排放污水, 33.1%的村庄雨污混排, 仅仅只有6.1%的村庄实现了雨污分排, 并且近90%的村庄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这些都造成了村庄在雨季雨污混排, 污水横流, 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居环境景观。
3. 垃圾封闭式收集集中处理水平低。
虽然房山区各村庄基本都配备了垃圾集中密闭收集设备, 但垃圾实现封闭式收集集中处理的村庄只有38.7%, 47%的村庄采用的是露天堆放集中处理的方法, 另外仍有14.3%的村庄不做任何处理、随意堆放垃圾, 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和形象。
4. 还有不少村庄距离医院或卫生院过远, 医疗设施较为缺乏。
医疗设施作为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 目前房山仍有54.5%的村庄距离最近的医院或卫生院超过2km, 同时, 有14.1%的村庄没有设立卫生室, 15.8%的村庄没有具备行医资格证书的医生, 这些都给农村居民就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 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5. 文化设施水平严重滞后。
根据普查结果, 在房山, 仅有5.4%的村庄内建有中学, 仍有58.4%的村庄距离最近的中学超过2km, 这给村民子女接受教育带来了相当多的不便。此外, 有41.1%的村庄没有建设图书馆、文化站, 43.3%的村庄没有任何藏书。
此外, 根据实际调研, 许多村庄基础设施初始水平较高, 而后期管理水平很低, 甚至无人管护, 严重影响基础设施的利用效果。比如, 垃圾密闭式收集箱设置, 但清理不到位, 垃圾不入箱, 垃圾箱破败损坏、脏乱差现象很普遍;卫生厕所建设后管理不到位, 无水无电, 厕所无人清洁, 以至卫生厕所依然是“旱厕”水准;污水排放管网破损, 许多家庭生活污水依然自由排放, 污水横流造成的环境脏乱差现象也十分普遍。
四、结语
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 房山区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尤其是在饮水、交通和道路方面。但是在公厕、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仍明显滞后。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村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 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制约了房山作为北京的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发挥其应有功能, 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北京市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要加强城市发展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新区, 往往承载首都发展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外移的产业和人口, 由于距离城市核心区较近, 生活成本又较低, 故房山区等发展新区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城市外移人口和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 环境设施的建设规划要超前, 要与北京城市化发展速度相一致。同时, 加快健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 尽快将大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构延伸到平原、丘陵地区的农村, 在地处相对偏远的山区, 在当前条件不许可前提下, 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 加强财政倾斜, 建设专项资金, 按照田园式的基础设施模式建设与管理, 确保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建设, 高水平的科学管理, 最大限度发挥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素洁.“十五”期间北京城乡差距与农村内部差距分析及对策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 2006, (3) .
[2]彭文英, 张强, 赵秀池, 等.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现状评价[J].建筑经济, 2009, (7) :19-23.
[3]叶齐茂.京郊百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实与追求[J].北京规划建设, 2006, (3) :33-35.
[4]王俊岭, 赵辉, 单彦名.北京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标准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 2006, (3) :25-27.
北镇市农机合作社发展分析 篇8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化;现状;措施;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74-02
近年来,随着北镇市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机化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管理机构和社会人士认识到农机合作社这一专业组织是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作业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其存在使得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能够更快地在当地农机化生产中得以应用和推广,使得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连年提高,使得“种田不下田、秋后就分钱”的希望得以真正实现。农机合作社发展这一课题成为农机化专业人员必须加以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内容。
1 北镇市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自2005年北镇市新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首家注册成立以来,在各级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与配合下,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分布到全市农业经销商生产的各个环节。截至2016年初,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家,农机合作社入社会员600人,固定资产达到13 100万元,机具数量1 950台套。北镇市农机装备中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机具有80%为合作社拥有,农机作业面积达13.3万hm2,服务农户20 000多户,农业机械化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北镇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北镇市农机合作社发展措施
北镇市积极采取措施,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前奏,采取政策鼓励、多方引导的办法,全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设步伐。
2.1 强化组织与领导
为深入发展农机合作化组织,北镇市人民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将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列入年度农业目标管理考绩实施细则并确定为重点项目,下发给各部门、各乡镇部署执行。细则规定:经市场监督部门批准,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万元以上,会员80户以上,按照合作社法设立账目、规范运行,年终考核得5分。同时,成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农发局局长为副组长,基层各乡镇(街道、农场)领导、市直相关部门及局直各单位领导为主要成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督促该项工作的执行与落实,为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组织保障。
2.2 实施典型引路
以点带面促进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具体实施工作中,北镇市采取“宽进严管”的原则,对已经在市场监督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由农机管理部门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部门标准的规定,开展“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建等一系列活动,指导合作社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均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越来越多的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机化生产标兵单位,先后涌现出多个优秀领军型农机合作社,例如:绪全、双丰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多次被授予锦州市、北镇市劳动模范,并被选举为北镇市政协委员;双丰农机合作社获得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的称号。
2.3 争取政策扶持
北镇市各级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在信贷、税收、用地、用油、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深入落实,引导农机合作社优先购置先进适用、技术优良、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周到的高科技设备,通过合作社的示范与使用,带动农民更换适用农机设备,优化当地农机装备结构,为农机化发展奠定设备保障;在落实国家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作业项目时,向土地流转面积大、机械设备优良、技术可靠的农机合作社倾斜,以点带面,发挥良好的示范、宣传、引领作用,使更多的农民掌握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享受国家的惠农助农政策,为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农民致富创收做出贡献。
2.4 做好培训与指导
在积极组建、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同时,以农机推广科研机构为载体,选派业务过硬、技术权威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农机合作社,在农机化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给予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与扶持。针对农机化生产的关键时期,适时召开、举办各类农机化技术培训会、培训班,聘请省内外优秀的专家、当地的农机合作社领军人物进行农机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指导,增强农机合作社人员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生产技能。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财务人员、维修人员和技术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统一培训,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为农机合作社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5 开展复合型农机化生产
鼓励、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农机维修、农机配件零售、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拓宽,既可为农机生产作业保驾护航,又增加了农机合作社的收入。北镇市双丰水稻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常年带领社员对自家及域外单位或个人的农机具进行维修保养、安装、调试,并向新机手传授农机具的使用与维修技术、常见故障排除、驾驶操作及安全常识等必备知识;优先使用杀虫灯、大型全自动打药机等先进的植保设备,示范推广水稻钵盘育苗、稻田养蟹等农机农艺新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6 吸引社会投资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到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中来,为合作社的后续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并以此工作为契机,引领农机专业合作先行购置农机新机具,带动社员和周围农民开展农机化作业。近期,北镇市正在探索通过工会帮扶与搭桥渠道,使当地商业银行、优秀工商业企业等部门参与到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中来,首期计划在中安镇富有村实施。
3 北镇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后续发展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3.1 长效发展机制要落实到位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建时,都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制定了各种制度。在实际农机化生产中,要安排得力人员抓好落实,使各种规章制度真正在合作社运行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发挥实效,确保农机合作社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3.2 人才队伍建设要常抓不懈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引进财务、作业、维修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并提供使他们有效发挥作用所必需的氛围与环境,确保人才能够引进来、留得住。
3.3 公平有序竞争环境要得以营造
在日常的农机化生产中,应引导农机合作社根据自身特色,公平有序地展开同行业竞争。杜绝盲目、无序组建,避免合作社之间为刻意争取农民订单或国家扶农惠农政策而造成的恶性竞争;引导农机合作社之间采取强强联合、组建联合社等方式,通过扩大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来赢取作业市场占有率。
3.4 政策扶持力度要逐渐加大
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合作组织,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和政策扶持。农机化主管部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把发展的重点调整到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上来,充分利用好目前的惠农强农政策,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争取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常广,刘芳.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10):81-82.
[2] 俞小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8):300.
[3] 王晓霞.辽宁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考[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10):80-81.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推荐阅读: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11-03
浅析北京城市规划发展10-22
北京城市道路绿化论文06-04
北京市中考语文名著10-22
北京城市10-20
北京打造数字城市06-29
北京城市学院论文答辩10-19
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01-01
北京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策略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