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散文赏析

2024-09-13

名篇散文赏析(通用6篇)

名篇散文赏析 篇1

天气朗润,风轻云淡,我独立在高楼之巅。

眺望远处大地苍凉,幻想它曾经的树木茂密,草盛花鲜。一如人的心,哪怕再热烈,到头也会慢慢归于荒芜,抵不住时光沧桑。

俯瞰地上细小如尘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抬起头看到天空变得似乎近在咫尺,一种放空的感觉油然而生,但我终究没伸手去触碰。伸出手就以为能摸到天,那不过是孩子的想法。风在吹,云在动,慢慢的爬向了另一片天空,就像刚学会爬的孩子,不得片刻安闲。

我沿着台阶慢慢地向下走,并不在意这过程如果乘电梯只需片刻。哒哒的脚步声使得静谧的楼道里清晰的听到时间的流过。曾几何时,我也如此悠然索然地沿着楼梯爬上爬下,无谓无味的时光。

那时候即便在黑灯瞎火的大半夜走路,狂风暴雨也不害怕,头也不回地一路向前,简单而又勇敢。

那时候不愿看破人心,不愿拆穿谎言,不愿违背不被看好的条框。纯真的年代,充傻竟也是那样快乐的。那个时候的我,或许从未想过,几年以后的自己会在岁月的打磨下,变成另一个人,让自己都陌生的人。

从前呼后拥的青春年少渐变成独来独往的苍茫孤影。不是意外的,也是意外的。

只是乏了。

距离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远与近总让人不甚明了。

走楼梯的时候转弯处那一小段平地算不算是台阶呢?就像是人与人之间似识非识的关系,算不算相交?重新踏在地面,再次仰望天空,它不复那般触手可及,但是拉开一段距离以后,便可产生朦胧生疏的美。

我摊开掌心又用力的握紧,再摊开。指甲在手掌鱼际处留下浅浅的痕迹,而后渐渐恢复原样。

“哎,不好意思!”

“没关系。”

走出大楼不远处,我和一个陌生人擦肩相撞,然后又快速分开各自离去。

生活中,有些人的相遇就像是荧屏两道光的交错,凭空而短暂,真实而不可思议。

一条路,缓步前行,诸多琐碎的记忆纷至沓来,于脑海中绽放一朵朵烟花,原来消磨时光也是一种美丽。

我年少时候做过很多梦,拥有过不少凌云壮志,但几乎都没实现,未曾了解过现实的梦想,从来都是又梦又想,或梦或想,我从不认为那些天方夜谭般梦会有成真的一天。

诚然,许多不可思议般的梦想真切地发生在这世界上。或许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若干事例,但我还是认为那不是该人人都有的。

我的直觉准,也不准。

记忆里有些人的痕迹历久弥新。如回忆里的一卷书画,翻开那一篇就会清晰看见。

那年,青春正好。我遇见了一个女孩,善良,温雅,又美丽。

那是个当时大我两岁的女孩。或许她的思想思维已与我不同,她的温雅善良不假,现实偏颇也不假。

后来,没有后来了吧。

繁华如梦,梦已无痕。尘缘路上相遇总是刹那,相离也是一念之间,无法挽留的是时光,无法回头的是情感。

这是我渐渐体会出来的。从她那里。也使得我从今后再想起这个道理,只会再想起她,以及那时的我。

无论我们将日子过得如何小心翼翼,都不可能彻底的让过往思绪清宁。

每当我再回到那片风景里,却是不能确定是否与记忆一样。

我并非来寻她,也不是寻找往日的回忆。我只是来寻找我自己。

可惜的是,那一片风景再无法让我有当初的舒适喜爱感。

年少轻狂,肆意奔放。我曾在风景里某处睁开眼睛,打开情绪的门,欢畅大笑,酣畅大哭,酩酊大醉。

然而如今重又回到某处,再不复轻狂,再不复豪情,再不复——青春。

每个人在人生的渡口,一路或急或缓的走下去,深味生命历程的滋味。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在奔流激荡的年华里,模糊而清醒的活着,看自己的心被岁月慢慢掏空。

这就是时间赋予我的。

我想,也许是的。

记得有人说过:你曾失去多少,时间就会还给你多少。

我曾失去与否,已无法回头。而我知道,我如今正在失去。时间是否会在以后还给我,我不知道。

只是,从时间所带给我的来看:

也许体会到千帆过尽的落寞,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长。

名篇散文赏析 篇2

原因何在?部分原因是教师的“不教”,准确地说,不是“不教”,而是“以写代教”,无目的性地布置作文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随意批阅后,几乎不作讲评,如此往复,就算是作文教学了。更有怪论者,认为作文再怎么教学生还是原有水平,“教与不教一个样”。其实主要是教师教不到“点”上。

一、寻找根源,罗列问题

歌德说:“你要我指点四周风景,首先你要爬上屋顶。”当我们置身某个事件当中时,往往很难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只有投身到实践调查中去寻找错误存在,才能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学生枯燥乏味的作文是考场作文的一大问题,很少有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文章。作文教学长期被忽视,考场作文因缺乏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回馈,才会出现学生“完成任务”的恶性循环现象。由此,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不应该那么写!”这是鲁迅先生的《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引用前苏联惠列赛耶夫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教师应抓住学生每次习作的契机,明确考生在考场作文中应避免的问题,学生才会逐渐了解考场作文该怎么写。

笔者以学生当堂写作《触动心灵的瞬间》为调查题,要求学生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此习作,教师课后批改并归类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口语、网络用语随意出现,如“我靠”“给力”“杯具”等;转述型语句描写通篇存在,语言啰嗦表达不清,语言纯对话或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材料东拉西扯拼成一文,事例雷同率高,材料老掉牙,不切实际;虎头蛇尾;过度解释题目,开头知事,为什么写等明示性开头,使文章缺乏内涵,无法引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不道明任何事由,心情莫名受挫,故事虚无飘渺,令读者不明所以,重心偏离,无实质性内容的文章也较普遍。

读文字如同看风景,赏心悦目与索然无味会直接影响看的人的眼睛和心情。语言味儿浓的作文令人眼睛一亮,继而想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尝。作为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并避免考场作文中不恰当的语言表述现象,通过大作家的未定稿与定稿的比较,来探究语言写作技巧,结合课堂所学的写作技巧来修改语言片段,并尝试着运用于考场作文,力求在考场作文中改变语言风格,进而提升学生对考场作文的应变能力。

二、探究名篇,领会技巧

教材是一个范本,许多词句优美的名家名篇都值得世人反复品味和学习。事实上,教师为了赶“进度”,往往把课堂上设计好的问题解答完,即结束对该作品的探究学习。对语言产生的效果往往忽略了引导,教材语言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即”。其实,大作家的文章也并非一气呵成,可以选用大作家的未定稿与学生所学的课文经典语段比较,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发挥能力,让学生有自信能应对考场作文。

技巧一:用具体来丰富抽象

文章的内容要借助语言这个载体来传达给读者,靠语言来打动人心,没有具体描写的语言就算不上好的文章。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张,作为中学生,限于阅历,要在语言的运用上达到一丝不苟、一字不易的境界是不现实的,但是,也要用“具体描写”的标准去努力要求自己。比较《背影》的原稿和课文的不同之处:

原稿: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课文: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从以上比较可见,大作家朱自清行文时也曾将父亲“爬月台的不容易”简单地写成“艰难”,“艰难”虽是“困苦、困难”的意思,但是读者并不容易感受到“父亲的艰难”。学生平时训练时并未注意这类问题,常常带着快速写完的心境,匆匆将情节的细描用抽象含糊的一两个词来表达,却渲染不了要表达的心情,从而失去了语言本身的魅力。

从课文的经典语段去感受父亲的“背影”,不用道“难”却触动了每位读者内心最深处的酸痛,后文的“泪”才会“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折射的正是父亲一辈子的不容易,水到渠成地令这个经典的“背影”镌刻于每位读者的心灵深处,不可抹去。

通过比较,学生即会明白那种司空见惯的白话、套话、空话、大话或“决心书”式的表态语言应剔除,在遣词造句上要力求具体生动。

技巧二:用情感来写活直白

文学即人学,文学离不开情,情的抒发也离不开文学。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结晶乃是人的情感逐渐升华后喷射出来的火光。情感能激发读者与作家的“共鸣”。试看《风筝》原文和课文片段的比较:

原稿: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课文: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用情感的投入来写活原本直白的文字,大作家鲁迅修改后的文章令读者看到了一位威严强势冷酷无情的兄长“精神虐杀”天真烂漫胆怯至极的小兄弟的虐心画面。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此处情感从自身的表现入手,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

技巧三:用景物来代替心情

“一切景语即情语”,也就是说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密切相关,融情于景,景随情移。一般来说,美丽的景物表达人物高兴愉快的心情,反之,则表达人物悲伤的心情。《社戏》中“我”的心情从无船去看戏,急得要哭,又因热心的小伙伴们提议陪“我”去看戏,而变为失而复得的喜悦与急迫。此处以我们学生的常用写法与课文片段进行比较:

学生表述:船已经开得很快,但我还是觉得太慢,我很开心有戏看。

《社戏》课文片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写出了船行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极写了“我”看戏的心情十分急切。心情用景物描写来代替,令读者对看社戏的难忘更有同感。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起到烘托、渲染和衬托的作用,有意使用,坚持不懈,必定能够在写作上增加亮点,甚至妙笔生花。

三、运用所学,小试练笔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写作很多时候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针对上述写作技巧的指导,用名篇赏析提点了以上三个考场作文技巧后,教师应把握训练时机,设计作业。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成长进步的有效手段,应通过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

第一步,当场运用技巧训练,练习纸设计为能在实物投影投放的格子纸,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技巧进行演练,学生对这种训练方式很容易接受。第二步,再次出示《触动心灵的瞬间》习作,运用任何一项技巧来修改学生自己的习作,学生学了技巧就知道了该怎么写,也乐于写,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三步,教师选择写完的练习,放在实物投影处进行现场展示,通过文字再现的方式,请其他学生点评,寻求相比于原文的进步之处,最后由教师明确常见误区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简短有效的面批,给予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由此可知,通过对熟悉的课本经典语段的技巧学习,学生脑中已经有了写作方向和写作灵感,再利用“趁热打铁”的效应进行训练,学生的考场作文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明晰思路,信心倍增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地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埋怨学生的不足,应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内心的困惑,从他们的困惑中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找回一些写作自信。作为教师,也应积极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指导,而不是“纸上谈兵”,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有探究精神,确定有效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训练写作,多阅读优美的文章,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写好作文,在写作的海洋里尽情畅游。如此,就一定能在考场作文中取得佳绩。

名篇散文赏析 篇3

关键词:散文名篇 教育哲理 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劝学》、柳宗元之《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之《病梅馆记》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病梅馆记》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资;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作者决心疗梅,“予购三拜盆”,“誓疗之”,可见其行动果断,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敢于面对现实,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面对如此之多病梅,慨叹自己空暇不多,闲田不多,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以分数来衡量一切,抹杀学生天赋,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道路曲折漫长,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就要做到“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是荀子代表作,也是《荀子》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连用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人要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能锲而不舍,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如是这样,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从其内容看,荀子《劝学》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病梅馆记》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劝学》意在使人明,明其“学不可以已”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意在使人信,信其“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说理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病梅馆记》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学不可以已”、“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聊斋名篇《胭脂》赏析 篇4

《聊斋志异》卷十中的《胭脂》,是情节比较曲折富有戏剧性的一篇,所以被拍成电影。这篇大概是以一个传说的故事为基础写成的小说,作者的本领是怎样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凭着作者丰富的生活经历,细致的观察,深入的体会,驰骋想象,刻画了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使本篇突破了审理案件的记录的局限,成为创作。

小说一开头就抓住矛盾。胭脂是牛医的女儿,却“才姿惠丽”,即才貌双全,秉性善良,品行端正。牛医要把她嫁给士人,士人却看不起牛医的家世,不愿跟她结亲,因此胭脂到了待嫁的年龄还没有定亲,这就是矛盾,以后的故事就从这个矛盾展开。在封建社会里,婚姻要讲究门第,这样写是很真实的。正因为胭脂是牛医的女儿,不是大家闺秀,所以同对门龚姓妻王氏相熟。王氏为人,又轻薄,又会调笑,品行不端,却成为胭脂的闺中谈友。品行端正的胭脂,却同一个品行不端的王氏做谈友,这就伏下矛盾,惹出许多事来。这正切合胭脂是小家女的身份。

小说就在上述两个矛盾里展开了。胭脂在门口看到鄂秀才时,小说写得极为精彩:“见一少年过,白服裙帽,丰采甚都。女意似动,秋波萦转之。少年俯其首,趋而去。去既远,女犹凝眺。”这段描写,是从王氏眼中看出。这正写出两个矛盾结合中的胭脂。她是已到了结婚年龄的小家女,迫切想找一个如意郎君,又要嫁给士子,这个矛盾使她看到鄂生就心动了。但她又是闺女,所以“意似动”,微有流露,还要抑止自己。但这种要嫁给士子的迫切心情,看到鄂生时,终于抑止不住,不自觉地从“似动”到明显地流露出来,不是一瞥即把目光收回,是“秋波萦转之”,眼光绕着鄂生转,看得鄂生低着头赶快走过,她还在看,一直到他走远了,她还在注视远望。这里,没有写鄂生的容貌,只用“丰采甚都”一句来概括,显得他在她的眼里,是容光焕发,非常漂亮。不写他的容貌,却写他的服饰“白服裙帽”,这是非常精练的写法,是扣住矛盾的写法。她要嫁个士子而不得,看到他的帽子和衣着,一眼就知道他是秀才,当时秀才的帽子和衣着同一般工商业者是不同的。更突出的是“白”色,说明他身上有服,当时白服,父母丧和妻丧是不同的,她一看他的“白服裙帽”,知道他是给妻子服丧,那更是她所企求的对象。因为当时以她的门第,要嫁给士子,只好去作妾,士人是不愿娶她作正妻的。要作为正妻,除非是续弦,士人或可降格以求,但作为续弦,那个士子的年龄又往往大了。现在眼前出现的秀才,既是给妻子服丧,又是少年,这正是她要找的最好对象,这是不容易找的对象,因此,她就不顾王氏在旁,感情完全流露出来了。换一个大家闺秀,在别人面前,只能是偷偷地看,不敢这样看的;一看他的“白服裙帽”,就会掉头不顾了,这里正写出了苦于找不到对象的小家女的心情。再说小家女,她脑中的礼教束缚比较少,所以敢于把内心感情流露出来。在她旁边的王氏,又是闺中谈友,所以也不用顾忌。这就把一个品行端正的闺女,同一个轻佻浮滑的妇人中的矛盾,在迫切求偶的心情下消释了,她在王氏面前,完全暴露了自己的感情。

小说里写王氏戏弄胭脂时,对胭脂态度的描绘和她的对答,正是恰到好处,再过一步就要损害她的形象。王氏戏弄她说:“以娘子(姑娘)才貌,得配若(此)人,庶可无恨。”写“女晕红上颊,脉脉不作一语。”这里就好在脸红而不发一言,她的心事被点破了,所以脸红;她还是闺女,害羞,所以不发一言。她没有表示反对,因为王氏是闺中谈友,在王氏面前也不用装假。王氏问:“识得此郎否?”答:“不识。”这个回答,一方面显似她迫切想了解他,一方面又有些害羞,不便多说。王氏的回答里,主要点出三点:一是他有妻服,说明他的妻子死了,适合她想作秀才续弦的要求。二是“故孝廉之子”,说明秀才的父亲是举人,已去世,不会阻碍他们的婚事,这就更加强了她想嫁给他的愿望。三是王氏可以请他托媒人来求婚,按照当时的风俗,只应男方托媒人来求婚,王氏这样说,也正合她的心意。“女无言,王笑而去。”说明她完全相信王氏的话,王氏完全是开玩笑,看到自己的玩笑真的打动了她,所以笑了。她没有注意王氏的笑,没有看到这是王氏戏弄她,说明她已陷入自己主观制造的情网中不能自拔了。为什么一见钟情,这是同上面指出的矛盾分不开的。这又写出了她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她是真诚,单纯,缺乏世故,感不到王氏在戏弄她。她的性格的这一方面,在情节的进展中,有了进一步发展。正因为她误信王氏的话所以“数日无耗”,就废寝忘食,病倒了。当王氏问病时,她只说“但尔日别后,即觉忽忽不快”,光说“尔日”,正说明她的害羞不好直说。王氏再一次戏弄她,提出要他夜里来一聚,“女叹息曰:‘事至是,已不能羞。但渠不嫌寒贱,即遣媒来,疾当愈;若私约,则断断不可!’”在这里,她只说“已不能羞”,还认为这是可羞的事,但已到了不能害羞的地步,这正透露闺女在矛盾中不得已的心情。王氏却说:“病已至此,尚何顾忌!”可以毫无顾忌,这正反映王氏的无耻。她不是这样,还是要求他请媒人来,私约是断断不可,表示了她的品行端正。

情节转到王氏的姘夫宿介。宿介同鄂生同是秀才,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鄂生年轻,看到旧邻妇王氏同一个少女出来,连忙低头快走避开,他是避王氏,不敢看少女,才低头的。宿介在王氏未嫁时就同她私通,嫁后“辄寻旧好”,是个品行有亏的秀才。他听了王氏“述女言为笑”,因假装无心,“问女家闺闼甚悉”,这里写得非常简练,有的话都省略了。省略的话就是王氏知道宿介问话的用意,为了讨好宿介,故意把女家的门户和女住的房间都告诉他了。这从后来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在宿介失落绣鞋后,把一切经过都告诉王氏后,王氏毫无妒意,还让他“遍烛门外”去找绣鞋,这就说明王氏把女家闺闼都告诉宿介的罪恶用意。在这里不仅写得非常简练,把这些用意都省略了,还具有刻画性格的一条美学原则:“恶隐而美显”(钱钟书先生《管锥编》第1册,第35页)。写人物性格,把不可告人的用意隐藏起来,尽量显示自己的好心。王氏正是这样,她当面说的,全是替胭脂打算的一片好心,就是“病已至此,尚何顾忌”的话,也是装出替胭脂打算的好心说的,这就是“美显”;可以在背着胭脂时,就在宿介面前“述女言为笑”,当宿介不怀好意地打听女家闺闼时,她又全都告诉他,这就是“恶隐”。这里显出作者刻画王氏性格的深刻处。

情节发展到宿介和胭脂的冲突,两人的性格鲜明地表现出来。宿介的流氓行为,从跳墙、冒充鄂生、欺骗胭脂开门到拥抱、“捉足解绣履”一系列行动中表现出来,但他跟浪氓还有些不同,在她跌倒在地上,说要叫喊时,他怕假迹败露,不敢用强,这使他跟毛大分别开来。胭脂在这次冲突中,先是要他快请媒人来,拒绝相见;他苦求一握纤腕为信,正像她说的“已不能羞”,硬撑着起来开门。当他要向她用强时,她说:“何来恶少,必非鄂郎;果是鄂郎,其人温驯,知妾病由,当相怜惜,何遂狂暴如此!”这不是说她已发觉来者不是鄂生而坚决拒绝,是她为了保持她的品行端庄而拒绝非礼;不是识破来者的冒充,而是认为来者不是她想象中的鄂生。这样,她认为当前的鄂生是个狂暴的恶少,而她想象中的鄂生是温驯怜惜她的,她为他而病的鄂生变成狂暴的恶少,这是她的理想的破灭。所以当宿介脱去她的绣鞋时,她叫他回来,对他说:“君如负心,但有一死!”可见她还认为宿介真是鄂生,要他请媒人来娶她。一个想象中温驯怜恤她的鄂生变成了强暴的恶少,这是理想的破灭,那该和他决绝才是,可是“亵物已入君手,料不可反”,不得不嫁给他,所以“君如负心,但有一死!”这又写出胭脂心理的复杂性。胭脂虽然是小家女,她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比较轻一点,但她既生在封建社会里,不能不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所以亵物已入君手,就不能不嫁给他了。可他已变成强暴的恶少,这是可悲的。这段描写的,正符合美学上一和多的对立统一。胭脂是个品行端正的少女,但她又“不忍过拒”起来替宿介开门,当宿介对她用强时,她没有叫喊,怕他“品行亏损”,被脱去绣鞋后,还说“身已许君,复何吝惜”,但又说“何来恶少”,这说明她的思想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同她的品行端正结合着,但又靠她的品行端正拒绝了宿介的非礼。这正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的深刻处。

情节又有了发展,从王氏与宿介私通,引出毛大来。毛大“尝挑王氏不得”,那末在王氏眼中,宿介还是情人,毛大全是无赖了。毛大想去捉奸,因此要胁王氏,那全是无赖的想法。他拾得绣鞋,跳墙入女家,夺取女父的刀来杀女父,那就成了杀人犯。他把绣鞋掉在墙下,不论有意或无意,总之是嫁祸于人。在这个飞来横祸中,又显出胭脂和鄂生的性格来。胭脂想象中的鄂生,本来是温驯怜恤人的,她第一次把宿介当作鄂生,一变而为狂暴的恶少,那末在这次灾祸中,狂暴的恶少自然可以变成杀人贼了,所以她是深信鄂生杀了她的父亲。她对鄂生,由爱恋到失望,由失望到仇恨,所以在公堂上一看到他就咒骂。这也说明她单纯,不了解人,缺乏人情世故。鄂生“为人谨讷,年十九岁,见客羞涩如童子。被执,骇绝。上堂不知置词,惟有战栗。”这同他看见王氏与一少女出,就低着头急急走过一样。虽冤气填胸,却说不出话来。

接着写审案,从审案中写出两个官员,再刻画胭脂鄂生几个人的性格。

写知府吴南岱,一看鄂生那样老实拘谨,连话都不会讲,就疑心他不会杀人,暗地派人去私下探问,知道他的冤枉。又审问胭脂,“遇鄂生时,别有人否?”女说:“无之。”官叱问:“何以有邻妇?”女说:“虽有王氏,与彼实无关涉。”官又怒问:“汝言彼不知情,今何以自供撮合哉?”女说不忍累他人。从这些话里,更显出胭脂的单纯无知,厚道,替王氏掩饰。王氏却说:“淫婢自思男子”,“自引奸夫入院”。说明她不仅轻佻浮滑,还把一切推在胭脂身上,给自己解脱。写知府,为了要辨明鄂生的冤枉,肯私下派人探问,肯用心找出胭脂话中的破绽,寻根究底,引出王氏来。从王氏口中探出漏洞,找出宿介来,说明他能了解鄂生,同情他,作细致的探索,是一位审案的能员。但他鄙薄宿介的无行,说:“宿妓者心无良士!”“逾墙者无所不至!”就陷入主观武断了。宿介与王氏私通,但王氏还不是妓女,逾墙是无行,但无行不一定杀人。知府带了憎恶的感情来审案,就把宿介这一案判错了。

情节进一步发展,小说里说宿介是山东的名士,提学使施闰章(号愚山)应当听到过他的名字,他写一纸呈状去诉冤。像知府认为鄂生是冤枉的那样,提学使也认为宿介是冤枉的,因此请示山东地方长官抚台臬台,移案再审。从绣鞋掉落的地方牵连到王氏,从王氏口中牵连到毛大,但毛大是否杀人没有旁证,这就无法定案。施闰章不同于其他官员的地方,就是不专靠严刑来逼供,虽知府在审宿介时也是靠严刑逼供的。因此,他除了审出毛大外,再审出某甲某乙来。于是利用当时人对神道的迷信,杀人者的心虚,把他们赶进暗室,袒背面壁,用烟煤水洗手,骗说神道将在杀人者背上写字。这就使毛大自己显露他的杀人者的心虚。施闰章的审案,不仅细心,还能利用犯人的心理来进行审察,不专靠刑讯,这就比知府高明了。最后,他赞美胭脂的品行端正,同情她对鄂生的多情,他并不以胭脂出身微贱而轻之,要县官替她和鄂生作媒,这也是难得的。

在案情的揭露中,胭脂和鄂生的感情也有了变化。胭脂想象中温驯怜惜人的鄂生,一变而为狂暴恶少,再变而为杀人凶犯,经过平反冤案,温驯怜惜人的鄂生又从理想中回到现实中来,因此“堂下相遇,靦然含涕,似有痛惜之词。”鄂生原来看见她同王氏一起出来,就低头急走避开的,即原来鄙薄王氏也影响到对她的看法的,这时也改变看法,“感其眷恋之情,爱慕殊切。”但又受礼教思想的影响,“念其出身微,且日登公堂,为千人所窥指。”从鄂生的拘谨看,他具有这种思想,完全是真实的。这也说明施闰章那样开通的难得。

这篇作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叙述故事情节,二是审案,三是判词,四是结论和附录。因此,很可能写成审案记录,把第一部分写成案情。这篇却能把审案记录写成小说,就在于把案情写成故事情节,通过故事情节写出人物性格来。光是第一部分这样,第二部分写成审案也不成为完整的小说。作者的本领,通过审案使人物性格更丰富,并且有了变化和发展。这样第二部分的审案就和第一部分的故事情节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结合起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了。审案的曲折也构也了情节的曲折。

从情节看,先是胭脂对鄂生的倾慕,引出王氏媒合的戏言,到胭脂的卧病;再是王氏向宿介述女言为笑,引起宿介跳墙调女,到脱取绣鞋;三是绣鞋落入毛大手中,到毛大跳墙杀女父,女见绣鞋误认鄂生杀父。故事情节到此为止,以下转入审案。在审案中,情节又有发展。四是鄂生上堂战栗不能言,女见鄂生辄咒骂到鄂生论死;五是知府认鄂生不会杀人,从胭脂口中问出王氏,从王氏口中问出宿介,到宿介论死;六是提学使认为宿介不会杀人,从王氏口中问出毛大等人,利用他们对神道的迷信来破案。这样看来,审案部分不光把案情审清而已,在审案中人物性格更丰富了,情节更有了发展。从人物性格看,在审案中,鄂生的战栗和说不出话,更显出鄂生的老实。胭脂见鄂生就骂,显示她对鄂生态度的改变,她始终替王氏掩护,不肯供出她来,认为她跟案情无关,这些都说明她的单纯和无知。知府的审案,由细致到武断,也显示知府性格的复杂性。宿介从论死到开释,又是对宿介的情节的发展。提学使审案中问出毛大以外的某甲某乙,利用神道迷信来破案,这又是情节的发展。这样,审案部分不光把案情审清楚,也使情节有了发展,人物性格得到丰富,构成小说整体的一部分了。它的成功,主要是结合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来写的。

不光审案部分这样,就是判词,也不是游离于情节和人物性格之外的。

这篇的主角胭脂,她最后的归结怎样,在判词里写了:“仰彼邑令,作尔冰人”,要县官做媒。判词里对宿介称:“姑降青衣,开其自新之路”,指出把他的秀才降级,这也是上文没有的。再像毛大的结局,也在判词里指明。这些是判词同情节有关。判词不光是审案的判决词,主要是写了三个人:一是宿介,施闰章是替宿介洗雪的;二是毛大,是主犯;三是胭脂,是主角。对这三个人的判词,是具有对三个人的评价作用,这些评价是跟情节和人物性格结合的,对于了解人物是有帮助的。

判词评宿介,认为他像战国时人盆成括那样,小有才而未闻大道,会招杀身之祸。小有才指他是山东名士,小有才名,但不知谨守礼法,所以陷入刑法。写他冒充鄂生这段情节,作“而释么凤于罗中,尚有文人之意;乃劫香盟于袜底,宁非无赖之尤!”放开胭脂,还有一点文人的样子;脱去绣鞋,真是无赖之至。从两方面来评论。“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指出他作为秀才的行止有亏,但代人受罪,也可以同情,还是从两方面说。写毛大,“越壁入人家,止期张有冠而李借;夺兵遗绣履,遂教鱼脱网而鸿离。”指出毛大跳墙入女家,只想冒充人家;结果夺刀杀人,自己逃脱而嫁祸于人。所以指斥为“风流道乃生此恶魔,温柔乡何有此鬼蜮哉!”最重要的是写胭脂,“以月殿之仙人,自应有郎似玉;原霓裳之旧队,何愁贮屋无金?”对她才貌的赞美,认为是应找到一位美貌郎君的。说她“怨摽梅而思吉士,遂离倩女之魂”,对她到了待嫁之年想念鄂生,弄到神魂颠倒,还是表示同情。“为因一线缠萦,致使群魔交至”,她想鄂生是一线缠绕,引起宿介和毛大的缠扰,是群魔,显然罪恶在群魔一边。“莲钩摘去,难保一瓣之香;铁限敲来,几破连城之玉。”宿介脱去她的绣鞋,落到毛大手里,再难保存一瓣香了。她却因此遭刑,几乎丧命,成为玉碎。还是对群魔的斥责,对胭脂的同情。“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瑕;缧绁苦争,喜锦衾之可覆。”赞美她在宿介的狂暴中,能保持白璧无瑕;在公堂上骂鄂生的争责中,可以用一床锦被来遮盖的。这里还是赞美她的保全贞洁,想帮助她解决同鄂生间的误会。“嘉其入门之拒,犹洁白之情人;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再一次对她赞美,对她的爱慕鄂生表示同情。作者把这篇判词附在后面,也表明作者对三人的态度。看了这篇作品,再看判词,好比读了作品,再读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对了解作品和作者对作品中人物的看法是有帮助的。

最后再说一点“异史氏曰”和附录。“异史氏曰”本是作者对作品要说的话,但有关对作品要说的话,已见于判词,所以从另一角度来说,“甚哉,听讼之不可以不慎也!”即从审案的角度来说,那就同作品的关系不大了。但他指出“纵能知李代为冤,谁复思桃僵亦屈?”这里也说明故事情节的复杂和曲折。又说:“人皆服哲人之折狱明,而不知良工之用心苦矣。”在用心苦里,就同审察情节的曲折与观察人物性格的深入细致结合了。

名家名篇阅读与赏析答案 篇5

莫言《母亲》

答案:

19、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20、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1、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2、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3、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卖白菜

莫言

1.①cāo②yè③shì④shài

2.暗示了家境贫寒,明知无物可卖,却不停地翻找,寄希望于无望之中,从而使下文卖白菜这一决定显得顺理成章,试题之语文试题:卖白菜阅读答案。

3.过年时吃上一顿白菜馅饺子是我从春到秋的企盼,这是我贫穷中最大的奢求,现在企盼和奢求全部化为乌有,失望和委屈伴随着泪水流下。

4.在开始将白菜掉在地上,并摔断最小一棵白菜的根时,让母亲很生气;

听到我的哭诉,使母亲内心顿生一种自责,儿子无过,过在贫穷.打在儿子身上,疼在母亲心里。出于对儿子的怜爱,母亲改变了态度,因此,她不再打我骂我了。

5.此题既可以找体现“我”家贫穷的句子,也可找体现买白菜老太太贫穷的句子。

从“我”家的角度: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一角,掀动几下麦草,_时而拉开那张老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买白菜老太太的角度: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6.这里指我算错帐的事情败露了,白菜被人家退了回来,母亲因此蒙受了羞辱。

7.应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读者完全可以预想得到,留有玩味的空间,胜于一览无余;突出强化事件的结束,也就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及这件事对我的教育。

8.①虽然我们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做人的品质与尊严不可丢弃,母亲不一定讲出更多的做人道理,但懂得做人要诚实,要有骨气。

②母亲贫穷得几乎一无所有了,有的是做人的脸面,而我却让把脸面看得重于生命的母亲蒙羞,刚强、有骨气的母亲受到了耻辱,我无法弥补母亲心灵的痛及对我的失望,因此心中依然沉痛。

9、考查目的 本类试题重点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关键词语的意义的理解能力。

思路点拨

定位→语境→关联→分析→概括

关键词的理解主要包括:表现文章主旨的中心词语;揭示课文内容或句子意义的关键词语;用得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的。所以我们需要分析语境,结合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去体会,并联系上下文,分析其语境意义和表达效果,作出概括即可。本题不需要我们去找,已经给出,那么,文中写“我”不愿意将这三棵白菜卖掉,所以几次磨蹭,离村只三里远,对“我”来说,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痛苦,因此,这里的挨字十分形象地写出“我”不情愿之情。这样答案自然可以写出。

答案:怕来到集上,因此磨磨蹭蹭,到了集上将意味着永远失去了这三棵白菜,“挨”字表现了我的怕、无奈及不情愿,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易错指津

最易出错的是对词语的语境意义把握不够准确。

小 巷 贾平凹

参考答案:

27小巷盲人开推拿所轰动全城 小巷盲人推拿治好很多人的病

28.①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生动抽象地写出小巷盲人成了能治病的推拿师,③对小巷盲人充分赞誉之情

29.① 意志刚强,被人们久久地遗忘了,却默默学成推拿术。②劳动卖真,他们一次一次推拿得满头大汗。③ 热爱生活、乐瞧,把灯比作本人的眼眼,给别人也给本人带来希瞧。

30.在结构上与开头呼应(l 分),在内容上夸张小巷环境依旧,但人的精神容颜巳发生改变,表达了对盲人的赞美之情。(1分)

31.因为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行动来解除病人的痛苦,通过他们积极乐观精神给人们带来希望。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17.【内容概括】(6分)

①父亲写信叮咛“我”好好写作,劝“我”不要喝酒。②父亲带小女儿进城,为“我”暗自担忧。③父亲陪“我”喝酒,并鼓励“我”。[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8.【内容理解】(4分)

①难受

②纳闷

[4分。每点2分。] 19.【内容分析、人物分析】(6分)(1)【内容分析】(2分)动作(细节)描写,“悄悄流泪”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暗自担忧,“装着眼花”“揉”表现了他不愿意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担心,以免儿子难过。

[2分。动作(细节)描写1分;对儿子的暗自担忧或以免儿子难过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2)【人物分析】(4分)小女儿吵闹时,“我”的态度是:忍不住斥责,并动手去打屁股,体现“我”的粗暴,遇事不顺就迁怒孩子的性格;父亲的态度是:不能打孩子,走过来抱孩子哄着出去了,衬托父亲的慈爱,遇事镇定。

[4分。“我”和“父亲”的态度各1分;“我”和“父亲”的性格各1分。仅答“我”和父亲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给分。] 20.【内涵探究、作品鉴赏】(6分)

含义:①因为“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消解烦闷 并陪“我”一起喝剩下的。②父亲的半瓶酒让“我”从中获得鼓励,不再沉沦,感受到亲情的慰藉。③父亲的那一席话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得失,“我”也学会了怎样做人。④父亲的半瓶酒更寄予了浓浓的父爱。

作用:①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③“酒”是文章线索(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

[6分。含义3分;作用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我的老师 贾平凹

答案:

10.A②

B③

11、相对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宝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大人学习,反复强调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

12、细节描写十分生动形象传神,表明他对大人摘花行为的不理解和强烈不满,突出了“我的老师”的爱心。

13、外部特征:少言语,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内在品质:善良

富有爱心

坦诚

勇敢

14、作者相信意识到儿童可以作为成人老师的应该不只是作者一个人,同时表达了他的良好愿望,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向儿童学习,少一些庸俗、势利、胆怯和虚伪,多一些坦诚、爱心和勇气。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13、答:(1)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2)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14、(1)“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3)与下文晒稻 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15、(1)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

(2)“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3)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16、(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 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

(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心里的天鹅 林清玄

11.现在天鹅不会飞的原因:人们有意缩短了水面的起跑距离,使天鹅无法起飞,久而久之,丧失了起飞能力。

12.天鹅曾经自由飞翔于天空,但现在却沦落到乞食的地步,可怜可叹。

13.这句话见于《史记•陈涉世家》,是陈涉在与人佣耕时说的,表现陈涉早就有着不同一般人的远大志向。

14.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但都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飞翔的能力。

15.引用道元禅师的诗,进一步说明鸟飞翔于天空,鱼游于水,人自由的思想,这才是 文明世界的基本格局,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旨。

野姜花

林清玄

4.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2分)5.引用两句诗,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具有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赏秋时的伤感心情.(2分)6.深层含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记忆比成花,将温暖的记忆比成花香,形象地写出了记忆的美好,令人流连(1分).在孤独寂寞抑郁的处境中,这种美丽的回忆会伴随我们,帮助我们驱走孤寂伤感谢,带来丝丝幸福(2分)7.我 偶然买束水仙给远方友人,没想到它竟成好礼物:我 买玫瑰送给女性长辈,竟让对方感动万分,倍加珍惜: 我 养成每天上班途中买玉兰花的习惯,感受被敲窗户买花的美好感觉: 我 在东澳乡旅行时买了野百合(4分)8.(1)运用动飞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花香来得突然,清新馥郁,令人神清气爽.(2)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将花香形容得富有生机,美好可爱,表现出花香的迷人持久(共6分,每小题3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15.梦境是指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境况,在文中指的是“我”对采莲的劳动并不了解,其实种莲人家自有他们的辛苦和欢乐。

解释梦境1分,生活实际1分。

16.运用比喻、对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荷花与莲花的不同,作者借莲花来表现种莲人生活的悲欢。手法1分,作用1分。

17.这首诗就是种莲人书写的人生,它呈现着成熟的美丽,充满劳作的艰辛,洋溢着收获的快乐。“书写的人生”1分,“美丽、艰辛、快乐”1分。

《好雪片片》

1、“心情”是指老人对买奖券人的感激和美好祝愿。“温暖”是老人的善良和朴素的情感给我、给周围的人的感动、感染。

2、买奖券实质上是自己以可能的方式把同情施予老人,所以感到心安;同情老人有了一定的方式,能够尽一点对老人的责任,这就是同情找到了“站立的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3、起到点题的作用。

4、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人的美在于人的好本质;美存在于人的心头。

窗前的树(14分)

张抗抗

12.春的洋槐,嫩芽隐绿,花香熏人。夏的洋槐,在暴风雨中岿然不动。

秋的洋槐,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的洋槐,全身赤裸,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13.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坚强、自信和潇洒。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嗅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醉人的芳香,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

15.灿烂时不失沉稳,风雨中岿然不动,告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自信潇洒。16.略

苏醒中的母亲 张抗抗

15.答案示例:①母亲面部萎缩变形,身上到处插着管子,头上敷着纱布

②焦虑而充满希望

③母亲从意识模糊到能开口说话(或:母亲从意识模糊、不能说话到能开口说话)④为母亲感到骄傲(共4分。共4空,每空1分)

16.答案示例:第⑩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妈妈来了”紧承第⑨段内容,第⑨段写出“我”理解了初醒时的母亲,在理智思维尚未恢复的状态下的固执回答,实际上显露出了她人性中本真纯粹的母爱,此段的重复,既表达了“我”对母亲回答的认可,也蕴含着母亲带 给“我”的依恋和感动;“妈妈终于回来了”写出了母亲被抢救回来,从昏迷中苏醒的情形,也表达了“我”如释重负般的喜悦之情,还领起了下文,下文着重写母亲苏醒后渐渐恢复的情形。

(共4分。“妈妈来了”的分析2分,“妈妈终于回来了”的分析2分)17.答案示例:母亲初醒时固执地复述“妈妈来了”;惭愧自己给护士带来麻烦;静静忍受病痛;听到乐曲声说“春天来了”;途经花园感慨生活多彩并露出灿烂笑容。这些都是母亲在理智思维尚未健全状态下的行为,自然流露出母爱,体现出她天性中纯真善良、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态度,这就是她心中最坚实的内核与底蕴。(共7分。举例3分;分析3分;语言表达1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1.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2.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3.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4.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5.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15.(3分)①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②树绝对不伤人;③树比人坚忍;④树会帮助人。(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16.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但常常会被名利压垮(2分)(意思正确即可)

17.(2分)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每点0.5分)

18.(4分)文章主旨是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形秽,而应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2分)

写景散文名篇 篇6

到了桂林,每日面对着这胜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看着它在朝雾夕辉、阴晴风雨中的变化,实在是一种很大的享受。于是众心里,羡慕起住在桂林的人们来了。虽然早在二十三年前,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桂林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过半年多;但那时候,一来年青,二来也没有看风景的心情,除了觉得这些山水果真奇展品,七星岩里还可以躲躲空袭之外,于它的胜美之处,实在是很少领略的。一九五九年夏天——刚好过了二十年,李可染同志由桂林写生回到北京,寄了一幅画给我看,标题是《桂林画山侧影》。一下子,我就被画幅吸引了,画面把我带了一种可以说是幸福的回忆中——不仅是桂林的山水,连同和这相关联的那一段生活,都在我记忆里复活起来。那些先前不曾领会的,如今领会了;先前不曾认识的,如今认识了。桂林山水,是这样逼真地又出现在我面前。这时,我惊叹于艺术的力量之大,感人之深。并且惊叹之余,还诌了这样四句不成样子的旧诗寄他:

皴法似此并世无,墨犹剥漆笔犹斧;

画山九峰兀然立,语意新出是功夫。

这次重到桂林,置身桂林山水之间,使我又想到了可染同志的这幅画。于是就记忆,印证了画与山的关系,艺术与真实的关系;明白了它们怎样地从自然存在,经过画家的劳动,变为有生命的、可以打动人心灵的艺术作品。

桂林山水的宜于入画,古人早已注意到了。宋代诗人黄庭坚就写道:“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千峰百嶂何。”诗人的意思,恐怕不止是说当时画家画桂林山水的少,还在说,即使李成、郭熙在,也还没有画出如桂林山水的这般秀丽来吧?后来元明人多画黄山,到清初的石涛,由于他的出生桂林,才把他幼年的印象,带入山水画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到了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便以能“遍写桂林山水”为生平得意,齐白石更说“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了。所以看起来,桂林山水的入画,对于丰富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该是不无关系的。

至于在文学上,为桂林山水塑造出一种形象,为人所公认,并能传之千古,恐怕至今还要推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两句。他把桂林山水拟人化,比喻为一个素朴而秀美的女子,确是有独到的观察。虽然这种形象,在我们时代的生活里已桂林山水的面貌和性格来的。这次到桂林,登叠踩山,攀明月峰,凌空一望,果然,漓江澄碧,自西北方向款款而来,直逼明月峰下,然后向东一转,穿桂林市,绕伏波山、象鼻山,向东南而去。正象一条青丝罗带,随风飘动。而周围的山峰,在阳光和雾霭的照映中,绿的碧绿,蓝的翠蓝,灰的银灰,各各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正象美人头上的装饰,清秀淡雅。

概括一带自然面貌,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来,在文字上是不容易的,往往不是过分刻画,就是失之抽象。难怪后来的诗人,包括那些知名的如黄庭坚、范成大、刘后村等等,虽都到了桂林,写了诗,但却没有一个形象如韩愈的这般概括而生动。范成大写《桂海虞衡志》,极力状写桂林山水的奇异,结果是人家不相信,只好画了图附去。可见用语言文字,表现一些人所不经见的东西,是需要一点艺术手段的。

古人于描写山水中创造意境,不独描写自然的面貌,是早有体会的。所以山水画、风景诗,才成为作者思想与人格的表现。柳宗元的遭贬柳州为“摎人”,终日“施施而行,漫漫而游”,结果是写出了寻些意境清新、韵味隽永的散文来。试读众《桂州訾家洲亭记》以下,至《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十来篇,在描写桂林一带的山水上,真是精美无匹。这些散文虽只记述一次出游,或描写一丘一壑,一水一石,长不逾千,短的不到二百字,但那观察之细微,体会之深入,描绘之精确,文字之简洁,在古代描写风景的散文里,可以说是少见的。柳宗无在这些文章里创造了一系列前人所无的境界,到最后,却自己写道:“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而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他对这样的山水得出一个“清”字的境界来,这于他那个时代的桂林的自然面貌,并自身遭遇的感受,是非常确切的。但当他概括地写到桂林的山,便也只有“发地峭竖,林立四野”八个字了。

在散文里面,描写桂林山水的的真实性、具体性上,倒要推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他的散文很少概括和比拟,但却忠实而详尽。读起来你不免要为他的游兴所动,为他的辛勤所感,为他的具体而生动的记游所心向往之。不过你要想从他的记述里去想象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样子,却也不易。他自己就说:“然予所欲睹者,正不在种种似也。”他是另一种游法,另一种写法的。他记述自然面貌,道路里程,水之所出,出之所向。人的游记,不独是好的文学作品,而且留下许多有用的科学资料。所以看起来,徐宏祖倒是古今第一个最会游历的人。他的不辞辛苦地游,倾家荡产地游,走遍天下,所到之处,如实记载,即兴发抒,不拘一格,不做规拟,倒成了他的散文的最能引人入胜的特色。

所以从古以来,山水怎么看,恐怕是各人各有心胸的。但一切既反映了自然真实面貌,又创造了崇高意境的,则无论是绘画、诗、散文,都成为了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富丽山河,赋予了种种美好的.形象和性格,启示了和发展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桂林山水,毕竟是美的。早晨起来,打开窗子,便有一片灰得发蓝的色扑进房子里来,照得房间里的墙壁、书桌,连同桌上的稿纸,都仿佛有一层透明的岚的照耀,绿得更深,红得更艳了。

当然,这是太阳的作用。太阳这时还在山那面,云里边。由于重重山峰的曲折反映,层层云雾的回环照耀,阳光在远近的山峰、高低的云层上,涂上浓淡不等的光彩。这时,桂林的山最是丰富多彩了:近处的蓝得透明;远一点的灰得发黑;再过去,便挨次地由深灰、浅灰,而至于只剩下一抹淡淡的青色的影子。但是,还不止于此。有时候,在这层分明、重叠掩映的峰峦里,忽然现出一座树葱茏、岩石堎增的山峰来。在那涂着各种美丽色彩的山峰中间,它象一是一个不礼貌的汉子,赤条条地站在你面前——那是因为太阳穿过云层,直接照在了它身上。

接着,便可以看到,漓江在远处慢慢地泛着微光,一闪一闪地亮起来了。太阳把漓江染成了一条透明的青丝罗带,轻轻地抛落在桂林周围的山峰中间。

这时,你可以出去了。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有时是转过一幢房子,忽然一座高倚天表的山峰,矗立在你面前。有时是坐在树下,透过茂密的枝叶,又看到它清秀的影子。或者在公园的亭子里,你刚探出身,一片翠幕般的青峰,就张挂在亭子的飞檐上。如果站在湖边,它那粼粼波动的倒影,常常能引起你好一阵的遐思。

这样,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的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了。一座座的山峰,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接连,互相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换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象穿上了绿色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漫山遍野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象在绿色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得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是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去。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的,恐怕没有一条河流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上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象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错,却是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静极了。这时忽然一欸乃,一只小小的渔舟,从岸边溪流里驶入江来。顺着溪流望去在细雨之中,一片烟霞般的桃花,沿小溪两岸一直伸向峡谷深处,然后被一片看不清的或者是山,或者是云,或者是雾,遮断了。

这时,我想起了可染同志的《杏花春雨江南》……

但是,接着,“画山”在望了。陡峭的石壁,直立在岸边,由于千百万年风雨的剥蚀,岩石轮廓分明地现出许多层次,就象无数山峰重叠起来压在一起。这些轮廓的线条,层次的明暗,色彩的变化,使人们把它想象成为九匹骏马,所以画山又称“画山九马图”。九匹骏马,矗立在漓江岸边的石壁上,或立或卧,或仰或俯,或奔腾跳跃,或临江漫饮,看上去确是极为生动的。但是,可染同志的那幅《桂林画山侧影》,同时在我记忆里复活起来,而且是更为生动地在我面前出现了。

画的篇幅不大,而且是全不着色的白描。整个画面,几乎全被兀立的山岩占满了,只在画面下部不到五分之一的位置,有一排树木葱茏的村舍,村前田塍上,有一个牵牛的人走来。但这些都不是画的主体,也不引起观者的特别的注意。而一下子就吸引了观者的,正是那满纸兀立的山岩。山岩象挨次腾起的海上惊涛,一浪高过一浪,层层叠竖,前呼后拥,陡直地升高上去,升高上去,直到顶部接近天空的地方,才分出画山九峰的峰峦来,而山岩石壁,直如斧劈斩一样,棱嶒峻峭,粗涩的石灰岩质,仿佛伸手就能触到。于是整个画山,现出一种雄奇峻拔、咄咄逼人的气势。这时,在我面前,画山仿佛脱离开周围的山而凸现出来,活动起来,变成了一个有生命,有血肉,有思想 和情感的物体。自然存在的山,和艺术创作的山,竟分不出界限,融为一体。

但是,这只是一刹那间事。等到画山过去,印象消逝,在我记忆里,便只剩下一种雄奇的意境,奋发的情思了。……

坐在船头,我木然地沉思着,并且象是有所领悟地想到:人的劳动,人的精神的创造,是这样神奇!它象是在人和自然之间,搭起了一座神话中的桥梁;又象是一门神话中的金钥匙,打开了神仙洞府的门。人们通过这桥梁,走进这洞门,才看清了自然的底蕴,自然的灵魂。

桂林山水,从地质学的观点看来,不过是一种“喀斯特”现象:石灰岩的炭酸钙质,长期为水溶解,而形成“溶洞”地区。除桂林外,云南的石林,也是地质上所谓的“喀斯特最发育”的地区。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们本身原无所谓美丑。它些山水的美,和有些山水的不美,或不够美,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观察和比较的结果。而这美丑的观念,正是人对自然界施加劳动和意识作用的产物。人对自然的这种劳动和意识作用,已经是历史形成了,自然美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客观存在。并且,在不同的时代和阶级,不断地改变着人对自然美的观点,而使得人对自然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起来。

山水画作为一种艺术,从古以来就成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美,进而帮助人们“按照美的法则”,改造自然的一种手段。和所有的艺术一样,它的力量是建筑的对自然的深刻观察深刻,而且描写具体;因而看起来真实而且有力。结果,就使你从对山水的具体感受中,不知不觉进入了画家所创造的精神境界。无论是雄伟,无论是壮丽,无论是种种可以使你对祖国山河油然而生的爱恋情绪。这时,你会感觉到,你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有力量的,是饱和着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内的激昂奋发的情绪。于是,画家的劳动,也就在这时得到了报偿。

可染同志近年来画了不少写生作品,他把自己这种创作方法叫做“对景创伤”。在这些作品中,当然没有凭空虚构,但也没有临摹自然。他总是描写一个具体对象,并且把所描写的对象放在一个具体刻画中,去表现对象的精神世界。这样,就在这些叫做“写生”的作品中,产生了那种人人可以看得见,感觉到的祖国河山具体而又普遍的典型性格。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实习自我鉴定下一篇:供热公司服务工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