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教育名篇

2024-05-30

叶圣陶教育名篇(精选13篇)

叶圣陶教育名篇 篇1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

远方一棵大树,树影斑驳,一片光的海洋,我迷茫的走近。

树下,似一位老僧,慈眉善目,背影照到我脚下。低首自问,这不就是叶圣陶大师么?

“大师,您好!您能帮我解惑吗?能帮我治病吗?” “你有何惑欲解?有何病欲治?”

“是这样的,大师,现在教育理论书籍那么多,各种成功的例子太多,但又不能直接拿来唯我所用,无论那一种到我这里似乎都取不到好的效果,我感到很茫然,很困惑。也可能是我消化不良,需要良药治病,请大师指点迷津!”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些你能明白吗?”

“大师,我还是不能消化,不能明白,我具体怎样去做呢?” “哈哈哈……”

突然,白光一闪,进入眼睛的却是我的房间,原来是南柯一梦。

今年暑期,拿到了一本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虽不是一口气读完,但其中很多篇让我感触颇深,却又有很多地方不能读懂,满脑子想的全是叶圣陶大师的教育理念,如何能在我的体育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能在教育我的孩子方面取得益处,于是,便有了以上一梦,醒来后,虽有点好笑,但还是把自己的感悟说出来一些!

阅读大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得到陶冶,且在人格魅力上也得以熏陶。在《假如我当教师》的文章中,他说:“我决不‘外慕徙业’可是我也希望精神和物质的环境使我安于其业。”实实在在的话语,彰显出大师率性的人格魅力——教师就是凡夫俗子,教师也要生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必须树立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越高大越完美,教师的威信也就越高,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显著。心底善良,舍已为人,关爱学生,淳朴谦逊,平易近人,才华横溢,治学严谨,施教有方,这种德才双馨的教师能征服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接受这些老师的教育,学生心悦诚服,自豪不已。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记》上也说:“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心理学认为,具有威信的教师之所以对学生学习产生很大影响,是因为学生把教师看作榜样,教师的示范可以起更大的教育作用。当教师成为学生的榜样时,学生就会产生处处向教师模仿的意向。

《假如我当老师》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道出了教育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言教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教会学生读生活这本无字大书。没有写作经验和感受的教师,在认知、发掘、捕捉材料时比较迟钝,缺乏生活的灵性和悟性。生活中的材料像空气中的水珠一样,似乎看不见但经过雨后斜阳的照射,就会显出美丽的彩虹。生活中可入文的材料比比皆是,只要做有心人,处处留意,时时注目,就可捕捉到丰富的材料,吸取有益的营养。这种能力既靠学生自身敏感性,更要靠教师对学生写作悟性的开启,像气功大师为弟子疏通气路一样,当时机成熟时,手指一点,气路便畅通了。

有人说,一个教育者缺什么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弥补,唯有爱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心中无“爱心”的人,必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中,叶老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叶老的话给了我们启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观现在的某些公开课,教师“声光电”齐上阵,“说演唱”同登场,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晕头转向,但只见“老师费尽心机地教”,却很少见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学”,不是显得可叹可笑吗?

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教师的写作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自然就有了仿效与追求的样板。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他们读教师的文章不能不产生动笔之情,他们聆听教师谈写作经验体会不能不产生写作冲动,教师写作的勤奋刻苦精神不能不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古道热肠,春风化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朝夕相伴,言传身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学生心目中点燃起兴趣之火,这种火会越燃越旺,成为他们学好的强大动力。

阅读大师,仰望大师的背影,虽然大师已经远去许多年,但思想仍然熠熠生辉,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愿追寻着大师的足迹,在教育教学上尽我绵薄之力。

光智中学

刘爱玲

叶圣陶教育名篇 篇2

关键词:叶圣陶,国文教育,经历,思想

在1919年以前,现代人熟悉的“语文”被称为“国文”。1919年以后“,国文”是中学中的叫法,而小学称“国语”。直到1949年建国后,在由叶圣陶制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语文”这一说法第一次出现。所以可以说,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开拓者,而他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之源源于他多年的国文教育经历与思想。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改革探索零起点

1894年,叶圣陶生于苏州一个普通市民家庭,而这一年也是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一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人士为救亡图存,企图用制度变革救国救民。尽管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绝非一无是处。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说维新变法运动结出过硕果,那就只存在于教育领域[1]32。针对千百年以来的流弊,康有为等人提出“废八股”、“试策论”,彻底废除科举制,设立专门学校、三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内富民、外御敌。虽然康有为等人的提议只有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得到了迅速实现,其余提议要么废止,要么在多年后才实现,但教育改革在整个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在此社会背景下,叶圣陶的家乡苏州于1906年成立了第一所高等小学。叶圣陶当年就从就读的私塾转入到这所小学求学。第二年,当年的维新变法人士在苏州成立了第一中学堂,成绩优秀的叶圣陶很快又升入这所新成立的中学。从1907年至1912年,也就是叶圣陶在第一中学堂就读的五年,正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五年。辛亥革命从酝酿到爆发,满清政府灭亡,中华民国成立。民国成立后,小学初等教育深受各界人士重视,民国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其中规定:废止小学经科;男女可以同校。多个省的都督府也专门针对教育问题发布通令,旨在废止私塾、普及初级教育。叶圣陶所在的苏州教育界由此新建了一大批初等小学,并解聘了不少旧时教员,同时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在教师新旧交替之际,从第一中学堂毕业的叶圣陶在该校袁希洛校长的举荐下执教于苏州城内新成立的言子庙小学,教授国文课,从此开启了他不平凡的国文教育生涯。

叶圣陶开始执教国文课时“,国文”的称谓才刚出现不久。1903年晚清政府出台的“癸卯学制”中提出在初等小学设置中国文字课程,在中学设置中国文学课程“,国文”一词并未出现。尽管如此,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这两门学科课程可谓是国文课的雏形与发端了。“国文”一词作为学科课程正式出现是在1907年。当年晚清政府出台了《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就列出了国文课,并写道国文课的要旨在于“传授日用必须之普通语言文字,可行文达其意,并开启智慧”。章程还对小学国文教育与中学国文教育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1912年,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基本沿用了晚清学制,在“壬子癸丑学制”中规定了国文课程设置的沿用。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1912年叶圣陶刚入言子庙小学执教,现代意义的国文教育就在中国诞生了。然而,叶圣陶很快便发现,国文课尽管在名称上具有浓厚的创新色彩,但实际教授的内容却与旧式教育相差无几,或者受到旧式教育的深刻影响。例如国文课所用的教材都是写的文言文,而且国文课的教师大多是晚清的举人、秀才,他们尚未完全摆脱八股式旧教学的方式和习惯[2]28。所以,民国建立之初的国文教育与满清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国文教育改革在社会思潮不断更新发展的情况下势在必行,关键是改革该如何进行。面对这一问题,人们开始思索国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系统主张奠基础,乱世飘摇文低落

从1912年至1922年,新文化运动从酝酿到爆发,叶圣陶都积极投身其中。他不仅创作了一批新文学作品,而且始终以教育工作为己任,执教足迹从言子庙小学到尚公中学,再在蔡元培的邀请下执教北京大学。从小学到大学的七年间,叶圣陶一直主讲国文课,对国文教学的探索从未间断。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叶圣陶接连撰写并发表了《小学教育的改造》、《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小学作文教授意见》等涉及国文教育的论文。再加上1922年引起广泛关注的论文《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叶圣陶的这些成系统的国文教育论文可谓是民国国文教育研究的至高成就。在这些文章中,叶圣陶对旧教育体制下的国文教育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引入西方近现代教育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国文教育心得,从而提出了系统的教育主张,奠定了他国文教育思想的基础。

特别是《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其论述呼应了胡适、梁启超等人关于国文教育的争辩,立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3]74。他认为,国文教育改革既不是胡适所言的新思路,也不是梁启超以救国为己任的教育方略,而是应以儿童中心主义为核心,将国文教育放在儿童本位上考虑,赋予国文“儿童心灵发展学科”“、国民教育之起始”的定位。在争辩的关键问题———“该用何种语体进行国文教育”上,叶圣陶坚定提出:绝不能再使用文言文作为国文教育的语体,因为文言文是过去国文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他还具体提出了国文教材的选择标准,即是儿童可以接触的、能受其影响从而激发情感的事物。也就是说,国文教材必须有一定的文学趣味。尽管叶圣陶并不认同自己的主张与胡适一致,但实际上,二者并无太大差异。他们都反对文言文,都主张以儿童视角考虑国文教育改革。更重要的是,二者的国文教育主张都在实际教学中被广大国文教师所认可,对国文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针对小学、中学国文课颁布了课程纲要,使全国国文教育有了系统性的实践依据。值得一提的是,叶圣陶正是中学国文课程纲要的拟稿人。叶圣陶拟定的这一纲要主要参照了胡适的两篇关于中学国文教育的论文。这两篇论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力主张在国文教育中引入白话文教育和文学教育。但叶圣陶也吸收了与胡适观点相左的梁启超的部分观点,即不能完全摒弃应用文在国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求达、求真[4]95。这种影响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才受到特殊时局的强烈干扰。这一时期,一方面,全国的教育事业风雨飘摇、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为强化专制与思想控制,国民政府竟然重提国学、恢复传统。

三、著书立说传经验,国文教师顶梁柱

国文教育的核心是教,叶圣陶认为,只有好的国文教师才能为学生教好国文。同时他也以亲身经历感悟到做好一名好国文教师的不易。尽管事务繁忙,叶圣陶时常与广大国文教师交流谈心,深入了解他们对国文教育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1933年,叶圣陶总结自己及他人多年的国文教育经验,与夏丐尊合写了一部反映国文教师工作生活的小说《文心》,以此呼吁全社会对国文教师的关注。《文心》的主人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学国文教师,他国文学问渊博、对待学生热情、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他与学生在国文课堂上鼓舞人心的点点滴滴,为所有国文教师都树立了榜样。《文心》的序言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所写,其中写道“:这是国文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好好读的一本书。”从该书中,可以反映叶圣陶关于国文教师的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要提高国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叶圣陶看来,一名优秀的国文教师一定得具备渊博的知识,且善读善写。国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低,主要看作文课、讲读课上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真的有所收获。为此,国文教师应在日常的学习、进修中有意识地增长、更新自己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叶圣陶还曾语重心长地说道“:学生要在国文课堂上获得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5]122学生的一杯水等同于教师的一桶水,这自然会让国文教师内心产生深深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叶圣陶还提出,教学可以相长的道理在国文教育中屡试不爽。如果国文教师因客观条件所限没有什么机会外出进修,那也应该在国文教学实践中自觉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总结、完善、提升。叶圣陶通过调研发现,只有学识渊博、师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国文教师才能超脱国文教材,潜移默化地引导国文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格魅力。

二是要改进国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国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教学难点,即便在国文教育上花再多的时间,如果方法不得当,学生的国文水平还是很难提高。关于国文教育的方法问题,叶圣陶的见解可谓独到。在他看来,国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用再教授国文课。换句话说,国文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多少国文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学好国文知识。所以,在国文教育领域,私塾时代先生一字一句教学生的方法必须坚决、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纵使讲得天花乱坠,结果都是学生昏昏欲睡。叶圣陶指出,引导式教学在国文课堂上的使用是对传统、落后教学方法的最好替代。所谓引导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将必讲的内容讲完之后,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挖掘、发现没有讲到的国文知识,突破刻板生硬的条条框框,探索未知的国文世界。国文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让国文教育真正实现不教自通。

参考文献

[1]商金林.叶圣陶传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叶圣陶.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叶圣陶.国文百八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3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叶圣陶名篇赏读》读后感 篇4

放学回到家,我读起了爷爷给我推荐的一本书――《叶圣陶名篇赏读》。我看着看着,深深得被其中的一篇文章给吸引了!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傻子》,文中主要讲了傻子因帮助大哥而没完成工作被老板罚,傻子把得到的馒头都送给难民,还有傻子捡到银元等人来取这三件事情,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也会和我一样发出同样的感慨:傻子,不傻!

捡到银元居然都不拿走,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傻子”这个称呼真是名副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如果当时傻子把银元拿走,他大概就不会过那么艰苦的日子了。可后来,我才慢慢回味出傻子那样做的道理:一袋子银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人出门带那么多银元肯定是有急事,这可能是救命的.钱,也可能关乎他人人身安全。这样想着,不由对傻子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不是傻,这是心灵的纯洁,干干净净,一点瑕疵都没有!

有一件事,我现在还记忆犹新。说的是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沓百元大钞,他顿时起了贪念,把这些钱都占为已有。他这样做的时候,可曾想到那是一位大伯为治女儿的病,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挣下来的。钱丢失以后,老人心急如焚,只好报警,警局立刻对这件事立案调查,很快这个捡钱的人被查了出来,而且最终被判了刑。这件事给了我们多大的警示啊!有些同学有时捡到1元、2元钱,觉得数目小,便放进自己的衣兜里,这样做是不对的,再少的钱不是自己通过正当手段得来的就不应该要。正为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钱虽少却可以试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心灵净澈的人。

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5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 名句 篇6

2011-03-24 09:39:17作者:刘书刚阅读次数:402

《陶行知教育名篇》好句摘抄

1.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2.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病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3.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4.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5.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6.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7.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10.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1.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浅析 篇7

一、叶圣陶语文思想主要内容

(一)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观——工具论

叶圣陶提出:“语文是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工具。”这句话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说到底,语文就是为了表达,表达总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因此语文是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采用的工具。具体而言,口头表达涉及听、说两方面,书面表达涉及读、写两方面。因此,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无非就是口头书面两个角度以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语文,就是要学听说读写,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语言能力。学语文,终究是要学语言能力。

语文是交际表达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思维的工具。诚然,我们思考,必须要有语言的参与,特别是抽象思维。没有语言作为依托,很难想象我们的思维该如何进行。整个思维的过程我们要表达出来,也要用语言。语言是语文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思维的工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还是生活的工具。他指出,语文“在生活上是必要的工具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语文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是必要的一种工具,如果没有它,在生活中就会有很多不良影响。

语文作为工具,还因为其他任何学科的表达都离不开语文,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就要学好语文。四个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离不开语文,因此可以说,语文对四个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工具。

总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是表达的工具、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工具。

(二)叶圣陶的语文目的观——应需论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叶圣陶看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观点迎合了现代教育的目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健全的公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中国公民就要善于运用语文工具来应付实际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公民掌握语文这种工具,最终能自如应用于生活。具体而言,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清晰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能。

从叶圣陶的语文目的观看来,语文教育必须与实践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没有脱离生活的语文,更没有脱离现实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盲目的记诵、为了应付考试的八股式的练习,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培养学生真知真能的活动。

综合看来,关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的观点用现代的话来表达则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良好地运用祖国语文字的能力。

(三)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科学性

语文教育的实施,必借助于特定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合适的教材呢?什么样的教材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目的呢?在叶先生看来,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读本,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锁钥”。教材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即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不断提升的“锁钥”。比如就阅读而言,语文教材只是提供有限的范例,但学生的学习不能止步于有限的范例,而要从范例出发,做到举一反三,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能自主阅读教材之外的任何文本。其他听、说、写等方面也无不应当如此。

(四)叶圣陶的语文教师观—善教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自然是少不得的角色。那么,作为工具的语文的教育活动中,对教师该如何定位呢?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在叶圣陶看来,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叶先生说:“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巧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而教师要做到“善教”,就要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情况后,才能对每个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叶圣陶语文观的局限

(一)语文性质观强调工具性,但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

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使语文教育停留在听说读写的反复训练之中,过分强调语文之于人的生存性的意义。事实上,语文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应用能力,还应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心理的成长、创造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等。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国民掌握交际表达的工具,还应担当国民精神改造提升的重任。

(二)教学上过度强调方法,忽略了精神内涵的积累

语文教育上过度强调听说读写训练,强调方法的掌握,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学走上一个极端:逐字逐句讲解分析。而与此同时,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的分析提取则不够,使学生在精神内涵的积累上显得不足。

此外,过度强调语文学科本身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其他相关边缘学科之于语文的作用,这也是局限之一。

摘要: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工具性质观、应需目的观、科学教材观、善教教师观等,这些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应批判性地继承。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浅析 篇8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内容;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更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其有关语文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现就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内容和不足简要谈谈看法。

一、叶圣陶语文思想主要内容

(一)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观——工具论

叶圣陶提出:“语文是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工具。”这句话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说到底,语文就是为了表达,表达总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因此语文是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采用的工具。具体而言,口头表达涉及听、说两方面,书面表达涉及读、写两方面。因此,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无非就是口头书面两个角度以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语文,就是要学听说读写,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语言能力。学语文,终究是要学语言能力。

语文是交际表达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思维的工具。诚然,我们思考,必须要有语言的参与,特别是抽象思维。没有语言作为依托,很难想象我们的思维该如何进行。整个思维的过程我们要表达出来,也要用语言。语言是语文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思维的工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还是生活的工具。他指出,语文“在生活上是必要的工具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语文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是必要的一种工具,如果没有它,在生活中就会有很多不良影响。

语文作为工具,还因为其他任何学科的表达都离不开语文,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就要学好语文。四个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离不开语文,因此可以说,语文对四个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工具。

总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是表达的工具、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工具。

(二)叶圣陶的语文目的观——应需论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叶圣陶看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观点迎合了现代教育的目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健全的公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中国公民就要善于运用语文工具来应付实际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公民掌握语文这种工具,最终能自如应用于生活。具体而言,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清晰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能。

从叶圣陶的语文目的观看来,语文教育必须与实践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没有脱离生活的语文,更没有脱离现实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盲目的记诵、为了应付考试的八股式的练习,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培养学生真知真能的活动。

综合看来,关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的观点用现代的话来表达则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良好地运用祖国语文字的能力。

(三)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科学性

语文教育的实施,必借助于特定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合适的教材呢?什么样的教材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目的呢?在叶先生看来,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读本,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锁钥”。教材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即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不断提升的“锁钥”。比如就阅读而言,语文教材只是提供有限的范例,但学生的学习不能止步于有限的范例,而要从范例出发,做到举一反三,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能自主阅读教材之外的任何文本。其他听、说、写等方面也无不应当如此。

(四)叶圣陶的语文教师观—善教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自然是少不得的角色。那么,作为工具的语文的教育活动中,对教师该如何定位呢?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在叶圣陶看来,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叶先生说:“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巧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而教师要做到“善教”,就要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情况后,才能对每个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叶圣陶语文观的局限

(一)语文性质观强调工具性,但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

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使语文教育停留在听说读写的反复训练之中,过分强调语文之于人的生存性的意义。事实上,语文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应用能力,还应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心理的成长、创造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等。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国民掌握交际表达的工具,还应担当国民精神改造提升的重任。

(二)教学上过度强调方法,忽略了精神内涵的积累

语文教育上过度强调听说读写训练,强调方法的掌握,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学走上一个极端:逐字逐句讲解分析。而与此同时,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的分析提取则不够,使学生在精神内涵的积累上显得不足。

此外,过度强调语文学科本身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其他相关边缘学科之于语文的作用,这也是局限之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C].//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于漪,闻达.准确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J].语文学习,1996(8).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9

盐城中学政治组朱芹

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如何理解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篇10

“生活教育”应该是“生”的。学生是有生命的,绝不是我们手中的复读机,不能以其对标准答案复述的准确程度来做唯一评价标准;教师也是有生命的,绝不是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台台机械,不能单纯用工业化的数据来评定其“绩效”。所以,教育也应该是有生命温度的,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让一个孩子能进重点大学但还需要母亲去给他洗衣做饭,不如让他走出校门后能够以一个独立、健全的人过平凡普通的生活。

“生活教育”也应该是“活”的。知识是活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所以不能死守那一本本教材;方法是活的,适用于这个孩子的未必适用于另一个孩子,适用于今天的未必适用于明天;过程是活的,不必非得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环境是活的,不必非得拘泥于一室之内……遗憾的是,我们总要面对太多的“规则”甚至是“细则”。

有“生”,有“活”,孩子们才能生龙活虎,教育才能活色生香。

经典摘录摘抄:

1、“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

生活的镜子 教育家叶圣陶故居 篇11

叶圣陶主要笔名有叶陶、圣陶、桂山等,1914年开始创作文言小说,1918年开始发表白话文作品。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和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月的北京俨然进入了盛夏,烈日炎炎,暑热难耐,但这丝毫没有减少我去探访叶圣陶故居的热情。在地铁张自忠路出站,便是东四北大街,沿着大街往南,不远就是东四八条胡同——此行的目的地便是这条胡同的71号。到底是名人住过的地方,故居也很好找,胡同北一处院子,外墙上的标牌即标明这里是文物保护单位。走近仔细辨认门牌号,门牌号牌儿有些模糊,似乎是被人刻意涂抹过,也许是现在的主人不愿被来访者打扰吧,不过东四八条71号,就是这里无疑。

说起东四八条胡同,明朝属居贤坊,称正觉寺胡同,因胡同中部北侧建有正觉寺而得名。清朝,东四八条属正白旗,民国沿称。1949年后改称东四八条。

敲门不应,我这个不速之客还是推开了大门。进去之后,院子的格局如同一个左右翻转的“叵”字。进入前院和主人说明来意,主人同意我简单看看。

青砖黑瓦,石雕门楼,三进院落,院内一字影壁。3间正房坐北朝南,院带垂花门,内有抄手廊、坐凳栏杆。正房院内的4棵树——北屋两边各是一棵海棠。与海棠相对,南边院门两旁,一棵白丁香,一棵黑枣树。西侧又是一重院落,东侧经过一段走廊之后,通往后院。院子里的这些花花草草开得还算不错,整个院子也显得很有生气。

叶圣陶的孙女叶小沫曾经说过:“爷爷在这里住了40年,他最爱这两棵海棠。”

南窗书桌四十年

叶圣陶居住过的地方很多,但北京是他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1949年3月,叶老同郑振铎、宋云彬、傅彬然等一行27人,由香港乘船到北平。8月28日,搬进东四八条71号的四合院。

同他一道搬来的还有3家,宋云彬、傅彬然两家住东西厢房,丁晓先家住南屋。叶老在日记写道:“余家居北屋3间,为全屋之精华,与其他房屋均不能比,因而显见其特殊。余往日之不欲居此,即以是故。地板、前后玻璃窗,有洗浴室,盖上等之家屋也。”叶老看到朋友们的居住条件没他的好,心里不舒畅。直到后来3家找到更好的住处陆续搬出去后,叶老才心安。

叶老的卧室在西首耳房,也是他的办公室。办公桌对着南窗,窗外是一墙碧绿的爬山虎。就在这里,叶老和夫人胡墨林在灯下赶夜工,校对教材;就在这里,他起草了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就在这里,他把国文改为语文,草拟了中学语文教程,编写《汉语》、《文学》教材;就在这里,他担任1954年《宪法》语文顾问,每个字每个标点一遍遍推敲;还是在这里,他为小学课本作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在来北京之前,叶老已经是知名的作家、出版家和教育家了。到北京后,叶老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他为中国学校教科书的编写、教育改革呕心沥血了40年。

百花独爱海棠

“这座四合院是清朝留下来的,据说是专门给故宫供应帘子的官住的地方。这海棠树至少也有100多年了。”现在房屋的主人简单地介绍道。

院子里的两棵垂丝海棠,就是《红楼梦》中说的“女儿棠”。叶圣陶终生喜欢海棠树,对海棠花情有独钟,海棠花也陪伴他走完94个春秋的人生旅程。

20世纪70年代,每至海棠花的怒放时节,叶圣陶便热情邀请知己老友前来赏花,常来的有王伯祥、顾颉刚、章元善及俞平伯等4人。这些人大都已届耄耋之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吊古凭今,兴奋异常,虽须发皆白,却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这一年一度的赏花会,叶老命名“五老会”。

赏花的情节在叶老长子叶至善先生《父亲长长的一生》中多有记载:“每年4月中旬,父亲就掐着日子盼两棵海棠开花。为的选定一天,让满子(叶至善夫人)略备酒菜,请伯祥、颉刚、元善、平伯4位先生同来赏花。都是80上下的人了,虽然都常住北京,聚会一次也不容易。看他们须眉皆白,说古论今,常因耳朵背相互接错了茬。满屋子欢声笑语,倒冷落了窗外那两棵已经绿肥红瘦的女儿棠。”

1987年4月,93岁的叶老从医院回家,院里的海棠已长出赤豆大小的蓓蕾。冰心老人来看花,两位老人在海棠树下拍了许多照片。“父亲的耳朵背得厉害,冰心阿姨凑在他耳朵边上高声说话,他还得把手拢在耳朵背后听。摄在照片上,好像两个老小孩在说悄悄话。”

冰心来看叶老的卧室,发现书桌上没有书也没有笔,因为那时,叶老视力极度衰退,已经不能看书写字了。冰心临走时,叶老吩咐剪下3朵新开的郁金香给老朋友带回家。此一别,竟成永诀。

1988年2月9日,叶圣陶病逝,享年94岁。冰心先后写了《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贺叶巴两位》、《海棠花下——和叶老的末一次相见》、《哀悼叶老》四篇文章以怀念老友叶圣陶。

情满四合院

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中,海棠树年年花开,见证着叶家生活的点点滴滴。四合院风风雨雨,有着叶家不了亲情的记忆。

朱自清曾经这样评价叶圣陶一家:“圣陶兄是我的老朋友。我佩服他和夫人能够让至善兄弟三人长成在爱的氛围里,却不沉滋在爱的氛围里。他们不但看见自己一家,还看见别的种种人;所以虽然年轻,已经多少认识了社会的大处和人生的深处。而又没有那玩世不恭,满不在乎的习气。”很明显,朱自清对叶圣陶先生的子女教育是十分推崇的。

叶圣陶膝下2子1女,在他的教育下,都成为栋梁之材。长子叶至善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现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社长;女儿叶至美,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次子叶至诚现任大型文学刊物《雨花》的主编。

40年代,至善兄妹三人对写作都非常热心。当时叶家出现的“父子围桌改稿”情景,至今令人羡慕不已: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桌子中央,叶老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孩子们的文章。三个孩子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挑错。有时候,叶老指出了作文中可笑的谬误,孩子们就尽情地笑起来。每改罢一段,叶老朗读一遍,看语气是否顺达。孩子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插在瓶子里篷篷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他们父亲的梳理修剪,像个样子了。

叶老对妻子胡墨林的爱并不比对子女的少。夫妻俩风风雨雨,相依相伴,共同生活了41年,从没有长时间地分开过。在叶圣陶地日记中常有这样地话:“墨不在家,便觉异样。”、“墨不在家,余则寂然无聊。”1956年,叶夫人病重卧床,叶老在家一边陪着妻子,一边工作。12月,作协组织代表团到印度参加亚洲作家会议,他担心妻子病情,不想去。叶夫人说,有雁冰和老舍同行,为什么不去呢。20多天后,叶老回来,带回好些牛角雕的小工艺品,妻子斜靠在床上把玩了一件又一件,脸上露出久违的笑意。50天后,叶夫人去世,叶老词曰:“排遣哀愁无计,姑作南州游旅,愁尚损春眠。”字里行间,哀思切切。

叶圣陶教育名篇 篇12

比如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一课, 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刚刚开始制定完整的实验方案, 那我们就要在制定方案时多用一些时间, 启发学生制定其中一种方法的实验方案, 再放手让学生根据第一个实验方案, 制定另外两种方法的实验方案。我是这样来引导他们制定方案的:我拿出一块方糖, 问:“把它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溶解

师:是的 (板书:溶解)

师: (实物投影:方糖放入水中) :可是溶解的太慢了, 怎么加快它的溶解?

(板书:溶解的快与慢)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溶解的快与慢。

我们先来看一些现象, 人们在洗衣服时, 先加入热水, 倒入洗衣粉, 再用手轻轻搅拌, 为什么?药品都制成粉末状。看到这些现象, 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 (板书:搅拌用热水碾碎等)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但这些方法是不是都能加快溶解呢?比如怎样证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用红粉笔在搅拌下画一条横线) 我们先各自思考, 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 (教师相应出示剪贴画。)

生:方糖大小要差不多。

生:水要放的一样多, 温度也要一样。 (最好都是冷水)

生:杯子的大小要一样。

生:放入水中的时间要一样。

教师注意追问:为什么必须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条件都必须相同, 我们就把它们看成这个实验中的相同条件。 (板书:相同条件) 那什么是不同条件呢?生答:一个搅拌, 一个不搅拌。还能有别的不同条件吗?为什么?假如有了两个不同的条件, 最后实验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我们能肯定是谁影响了实验效果吗?所以这个条件, 也只能有这一个条件是实验中的不同条件。 (板书:不同条件) 同学们, 其实在我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板书:对比实验)

学生实验验证, 最后得出结论。有了前面一个实验, 那么用热水和碾碎这两种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设计方案和验证了。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待制定完方案后, 学生实验能快速完成, 现象明显, 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小学四年级时, 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制定完备的实验方案的能力, 再经过五年级六年级的不断巩固加深, 相信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制定实验方案了。

二、细心实验, 获得准确数据,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运动和力》、《时间的测量》和六年级《形状与结构》等章节, 有很多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 只有收集到准确的实验数据,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在上《抵抗弯曲》这课时, 学生在研究横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之前, 我先让学生讨论和明确实验中需要的材料及注意事项。在实验中, 为了实验效果明显, 我们需要宽度成倍增加的横梁, 横梁其它的厚度、材料、长度等因素都保持不变。对于重物有什么要求, 通过讨论, 得出重物大小要一样, 都要放在横梁中间, 一个一个轻轻的放。有了横梁和重物, 还要两个一模一样的柱子, 才能实验。最后当横梁碰到底时, 横梁能承受重物的个数我们也作了规定, 为了实验公平, 我们规定当横梁碰到底, 重物的个数, 最后一个不算, 作为标准。制定了这样的实验方案, 取得的数据就更严谨些。虽然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小事, 但学生的习惯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上不断培养和强化, 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组织学生全体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培养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还是我在上《抵抗弯曲》这课时, 我把每组学生增加横梁厚度, 它的抗弯曲能力情况的数据汇总到了一张表格上, 学生通过观察数据, 一起得出, 增加横梁厚度抗弯曲能力增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和你们的猜测一样吗?差距大吗?差距大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 说出了增加横梁厚度, 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强的结论来。然后我再把增加宽度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 通过一比较, 学生发现增加横梁厚度比增加宽度它的抗弯曲能力要更强, 更有效。这里的几个结论是大多数学生得出的, 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认可。实验结论有时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知识目标, 只有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得出来, 才能内化学生的知识, 否则与灌输教学没有区别。很多科学课这一过程过于简单, 甚至是一带而过, 成了少数学生的重头戏, 没有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性, 一辈子用不尽。”当学生离开小学, 都养成了哪些探究的好习惯, 往往比他学会了哪些知识更重要, 这些好习惯可以帮助他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摘要:“养成良好习惯”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在科学课上, 我们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实验和思维习惯, 才能保证探究的高效,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13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一、师德培训教材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二、生活中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三、教“学生学 ”

“教学做合一”,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书中他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陶先生说得多好。如今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小,但是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对信息的接收能力是非常强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由于他们年龄小,还不能把所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做”上教,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广泛地在课堂课外开展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正是从“做”入手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中纺院江南分院信息下一篇:《脑内革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