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2025-01-19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精选11篇)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1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更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其有关语文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现就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内容和不足简要谈谈看法。

一、叶圣陶语文思想主要内容

(一)叶圣陶的语文性质观——工具论

叶圣陶提出:“语文是现代中国人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工具。”这句话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说到底,语文就是为了表达,表达总是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因此语文是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采用的工具。具体而言,口头表达涉及听、说两方面,书面表达涉及读、写两方面。因此,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无非就是口头书面两个角度以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语文,就是要学听说读写,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语言能力。学语文,终究是要学语言能力。

语文是交际表达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思维的工具。诚然,我们思考,必须要有语言的参与,特别是抽象思维。没有语言作为依托,很难想象我们的思维该如何进行。整个思维的过程我们要表达出来,也要用语言。语言是语文的基础,因此可以说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达思维的工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还是生活的工具。他指出,语文“在生活上是必要的工具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语文不仅是一种生活工具,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是必要的一种工具,如果没有它,在生活中就会有很多不良影响。

语文作为工具,还因为其他任何学科的表达都离不开语文,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就要学好语文。四个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离不开语文,因此可以说,语文对四个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工具。

总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语文是表达的工具、思维的工具、生活的工具,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工具。

(二)叶圣陶的语文目的观——应需论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叶圣陶看来,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观点迎合了现代教育的目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把每一个人培养成为健全的公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中国公民就要善于运用语文工具来应付实际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就是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公民掌握语文这种工具,最终能自如应用于生活。具体而言,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国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形成清晰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文章的技能。

从叶圣陶的语文目的观看来,语文教育必须与实践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没有脱离生活的语文,更没有脱离现实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盲目的记诵、为了应付考试的八股式的练习,都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培养学生真知真能的活动。

综合看来,关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的观点用现代的话来表达则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良好地运用祖国语文字的能力。

(三)叶圣陶的语文教材观——科学性

语文教育的实施,必借助于特定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合适的教材呢?什么样的教材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育的目的呢?在叶先生看来,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读本,而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锁钥”。教材一方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即让学生掌握语文能力不断提升的“锁钥”。比如就阅读而言,语文教材只是提供有限的范例,但学生的学习不能止步于有限的范例,而要从范例出发,做到举一反三,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能自主阅读教材之外的任何文本。其他听、说、写等方面也无不应当如此。

(四)叶圣陶的语文教师观—善教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自然是少不得的角色。那么,作为工具的语文的教育活动中,对教师该如何定位呢?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在叶圣陶看来,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叶先生说:“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巧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而教师要做到“善教”,就要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情况后,才能对每个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叶圣陶语文观的局限

(一)语文性质观强调工具性,但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

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就使语文教育停留在听说读写的反复训练之中,过分强调语文之于人的生存性的意义。事实上,语文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应用能力,还应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心理的成长、创造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等。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不仅要使国民掌握交际表达的工具,还应担当国民精神改造提升的重任。

(二)教学上过度强调方法,忽略了精神内涵的积累

语文教育上过度强调听说读写训练,强调方法的掌握,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学走上一个极端:逐字逐句讲解分析。而与此同时,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的分析提取则不够,使学生在精神内涵的积累上显得不足。

此外,过度强调语文学科本身的重要作用,忽略了其他相关边缘学科之于语文的作用,这也是局限之一。

摘要: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工具性质观、应需目的观、科学教材观、善教教师观等,这些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应批判性地继承。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内容,局限性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2

叶圣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他对语文教材、课文有着精辟的阐述,给中国语文教学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教学经验。叶老1978年3月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作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讲话中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他还多次提到“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是从学生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读物中举出来的“例子”或“样品”,学生如果能够读懂这些篇章,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东西,这是它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相似的见解称之为“例子说”。

叶老的“例子说”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标准。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制约着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选择“例子”,运用好“例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例子”的标准:文质兼美、典范之作

什么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有什么标准呢?这儿的“例子”是指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语文教材就是由一篇篇范文——“例子”组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要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还要适合教学。要科学合理,分量上恰如其分,要符合学生实际,操作上方便教师教学。叶老多次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择标准,要从众多同类读物中精选,学生能够读懂这些“例子”或“样品”,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文章,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子说”是叶老对语文教材的科学定位,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科学的教材观念就要求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学内容,并且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叶老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人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就表明,叶老的语文教材“例子说”是他“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语文教育思想的必然体现。把“课文”称为“例子”“样品”,并强调“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由此可见,“例子”“样品”很重要,作为教材的编者应把好选材关,要达到“例子”“样品”的标准,真正起到“举一”的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教材种类很多,国家、地方的都有,好的不少,既典范,又有代表性、时代性,还便于教学;但也应看到有的教材选的篇目不典型,不规范,作为学生一般了解是可以的,而作为“例子”“样品”就显得不够格,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可以放进课外读本中。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修订中应按标准选择“例子”。

二、“例子”的教学:明确目标、教有所得

从理论上分析,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思想内容好,表达形式佳,堪称“例子”“样品”,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诸多方面的原料。一方面,“例子”是具体、典型的材料,从具体、典型的材料出发,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语文训练内容、项目的丰富和多样,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又似乎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针对这种情况,叶圣陶先生曾批评过:“我们以为杂乱无章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地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

有了好的教材,提供了“例子”“样品”,教学时如果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就会严重制约语文教学功能的发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例子”也就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叶圣陶所说的“目标”是从语文技能层面而言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语文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的实现,而其决定性因素是课文教学目的的完成。明确语文教学目标,这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保证。对每篇课文而言,讲什么、练什么必须受制于整个语文教育目的系统,必须在明确课文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谈到科学地教、高效地学,也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有所收获。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阅读、写作训练中,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从具体“例子”出发,结合课文进行,以本为本。叶老告诫我们:“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针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叶老特别指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在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文而他求。”

这里必须强调,语文教学时要注重“例子”的个性特色。作家的创作个性、艺术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作品内容、艺术上的特色是作品的魅力所在。“例子”都是优秀、典型而又各具特色的文章,值得仔细鉴赏的东西是多方面的,能给学生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同时语文教学承担着塑造学生精神世界、丰富和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特使命。但是,“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着重点应该是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因此,在明确课文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把作品的特色作为教学的重要方面。

总之,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例子”,明确目标,教有所得,在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等方面确有成效。

三、“例子”的辐射:广泛阅读、迁移提高

我们知道,语文课本很重要,语文教学更要讲求实效。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增强语文能力,语文教学时必须立足“例子”,但又不能死抠“例子”。因为课文只是“例子”,若局限于课文,即使你钻得深而透,也还是这一片视野,这一点信息,比起浩瀚的语文海洋,它也只是沧海之一粟。“例子”也很重要,但“例子”教学是手段,培养语文能力才是目的。因而,语文教学要重视“例子”,但不能满足于“例子”,不能停留在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和传授上,应把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规律教给学生,并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获得更多的知识。我把它称之为“例子”的辐射。

同样,课堂教学也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手段,它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借助“例子”,综合提升,实现课内向课外迁移、学习向生活迁移,这就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提高素养。

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养成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这历来是叶圣陶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他把语文教材视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基础,要求教师从教材出发,用“例子”中学到的阅读能力,尽量推广、扩大,落实到课外广大的阅读天地。他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这种书籍,这种文章,主要是指课外读物,因此他强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他说:“阅读要养成习惯才实用,所以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换句话说,课外书也该认作—项教材。”通过教材带动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确实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以此为目标,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会 篇3

这是怎样一种思想呢?请看作者的论述:“在课堂里教语文, 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 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 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 一边教, 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这一思想其实强调了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然过程, 这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思想, 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一条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 是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那么,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或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是什么呢?

一、要强调预习,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文章的重要步骤, 是养成读书习惯、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首先应该指导好学生的“预习”, 因为预习的若干项目都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如“通读全文”要逐字逐句从头至尾念一遍;“认识生字生语”, 要翻工具书, 查生字难句, 写笔记;“解答教师所示的问题”要动脑筋, 查参考书。除此之外, 还要“领悟文章之内容体裁作法及其背景”“作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所有这些, 无不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这样, 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 训练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预习, 可使施教有的放矢,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效果良好。凡指导预习有方的教师, 在这些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如果丢掉了预习这一环节, “临到上课, 才翻开课本或选文中的某一篇来, 待教师开口讲了, 才竖起耳朵来听”, 长此以往, 就会使学生养成上课才翻书、不上课不翻书的坏习惯, 这与训练学生“自求了解”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教学应采取“讨论”的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 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 不再是一味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预习之后, 可以发表预习的内容, 可以提出质疑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见解都阐发出来, 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经过这样的切磋琢磨, 学生会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而不是马虎地读书的习惯, 养成善动脑筋分析问题的习惯, 养成在众人之中口头表达的习惯。总之,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会收到很多实益, 教师的指导作用将得到发挥。课前, 要排列讨论程序;课上, 要提出问题, 订补意见, 纠正错误, 补充缺漏, 阐发要点, 归纳讨论结果等。显然, 这样的课堂, 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 而是加重了。可以说,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继预习之后的自学的继续和深入。

三、练习

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讨论”完毕, 并未完结, 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如“吟诵”“多读相关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等, 这些都是“练习”。

“吟诵”是讨论之后, 学生在对课文已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书, 进行体味、品尝。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吟诵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能更进一步理解, 对所学东西默默消化、吸收, 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读相关文章”, 这是在课堂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扩大课外阅读的练习, 它与精读构成紧密相关的阅读程序。从精读到略读的过程, 是学生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精读, 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的方法, 做出如何读书的样子, 举出如何读书的例子。从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能否掌握与运用, 还要靠练习, 也就是把阅读范围推广开, 博览, 由学生自己去读, 这就是略读。精读是“举一”, 略读就是“反三”。精读一篇带读许多篇, 为的就是“举一反三”的练习。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在这个精读到略读的过程中培植起来的。这是一个培养具有广博与精深学问的途径。“多读相关文章”是略读中的一个方面。在学过某一体裁文章后, 用同类文章进行比勘、印证, 以“领会某一些文章的各方面”, 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应对教师的考问”, 在教师, 是对教学情况的了解;在学生, 是对学过知识、技能的练习与巩固。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等, 但原则只有一个:“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这里也渗透着这样的意思, 即不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无用的知识, 不要叫学生不动脑筋就对问题做简单回答, 要引导学生动脑筋, 考查他的“能力”。

从课前的“预习”, 到课堂的“讨论”, 直至课后的“练习”,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过程, 突破了课堂的范围,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的每一个大的环节或小的步骤都清楚地贯穿着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它的鲜明特点是:第一, 充分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所处的正确地位。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贯穿始终, 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自学活动贯穿始终。师生两个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的双边过程得到充分体现。第二, 简单明确地表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 或曰培养语文能力的具体途径。“预习———讨论———练习”的过程, 既是教师由“教”到“不教”的过程, 又是学生由教师“扶”到“不扶”的历练过程, 也就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语文能力就提高一步;这一过程循环往复,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步步提高。这正如扶着小孩走路, 每“扶”一把都是为了“不扶”, 但为了“不扶”, 就会有若干“扶———不扶”的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有新的长进, 直到走上路, 不跌跤, 便可不扶了。而关于语文教学, 只要学生入了门, 上了路, 能阅读, 能写作, 教师便可不教了。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4

本真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 余国江

语文教育思想核心内涵是“本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想:追求一个“真”字

叶老一生从事过很多职业:编辑、出版、作家、行政领导,而他最乐意做的工作还是教师,他常常以曾经当过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为荣。在当教师的过程中,他以无比挚爱的“真”对待语文教育工作和学生。他说:一个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应该是童心、爱心的化身。他曾在《假如我当老师》一文中写道:如果我当中学教师,我决不会将它称为“教书”,就像我不会将学生进入学校叫做“读书”一样。学生进入学校需要学习古人和今人书中积累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验进行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经验。如果把学生进入学校学习说成是“读书”,就把这层意思抹杀掉了;把当教师说成是“教书”,这与过去书房里的老先生也没有多大区别。过去书房里先生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把书读通,然后应付考试,获取功名,而我的职责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公民,能做人,会做事。教育说到底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普通公民,而不是把学生训练成满腹经“理论”的“活书橱”,乖巧学舌的“人形鹦鹉”,也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大小官吏或儒学生员。

叶老认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这三个“真能”极为重要。学生果真“真能”了,才是真正受到了教育。如何做到真能?那就是要说真话,写真事。“从原料讲,是要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真”教师,叶老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名教师一定要严以律己,自觉觉人。要样样都得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教学生阅读,教师自己就要善读;教学生学习写作,教师自己就要善写;要求学生写字规范工整,教师自己就得率先垂范,做到书写工整规范。教师只有自己善读善写、书写规范工整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他还要求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教法,不断汲取源头活水,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深受学生喜爱。

二、学习目的:突出一个“用” 字

叶老指出: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思想的工具,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是生活上的一种必要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学语文为的就是“用”,要学以致用。语文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叶老十分反感应试教育,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语文考试的目的应该是检验考生阅读、写作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绝不是让学生应付各种考试,而是要能练就能禁得起社会考验的技能。要让学生在学了阅读之后,能够阅读一般性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读书比以前读得更加透彻;学了写作之后,能够写一般的应用文体,能够与他人通信,写文章也比以前更加通畅;学说话、交际之后,要能够与人顺利地交流,听别人讲话后,能够抓住对方说话的要领,领会别人的意思,从而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

叶老的“用”语文观也体现在教材方面。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选编一些范文,但这些范文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把钥匙,学生能通过这把钥匙去开发无尽库藏书籍。教材编写、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引导和带领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他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三、语文课堂:注重一个“实”字 当前,语文课堂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热闹纷繁”,观摩课、竞赛课、公开课此起彼伏,声、光、电让人应接不暇,歌声、笑声、掌声不绝于耳,表演、绘画、音乐、舞蹈精彩纷呈,一番“热闹”过后,给人的感觉是“虚、闹、杂、碎”“华而不实”。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要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一是立足语文的特点来教语文。什么是语文?叶老说:语,即口头语言,说出来的话;文,是书面语言,写出来的话,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合在一起就叫语文;口头语与书面语同样重要,不能偏向哪一方面。我们教语文,就是要从最基础的东西,从最基础的元素字、词、句、篇、段人手,就是要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取代的。我们教语文,就是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综合培养。叶老指出:语文学科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这四项是分不开的,如果只重视读写,忽视听说,那么读写亦将减损。他多次撰文批评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重视学生读、写,而忽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这四样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今后工作的需要,更是建设四化的需要。我们教语文,就是要把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作为终极目标。语文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是必需的,但这不是根本目的,语文(也包含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叶老有个著名论断: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1962年4月,他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曾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的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

二是立足扎实的训练来教语文。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靠训练,而这训练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具体说来就是:写字就要一个字一个字规规矩矩地写,难认、难写的字要多认几遍、多写几遍;精美的课文要一篇篇仔仔细细地读,应该解释的字就要认真解释,应该辨析的词就要仔细辨析,应该品味赏析的句子就要用心去品味赏析,应该归纳的段落大意就要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一些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修辞手法甚至是一些标点符号都要落实到位;说话教学要引导学生一句一句清清楚楚地说,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写真话,认认真真地修改。唯有这样才能使得语文教学真实、有效。三是立足学生习惯培养来教语文。叶老非常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在他论著中阐述习惯的文字多达100多处,足以看出他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视程度。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他说:什么是教育?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吸收的习惯,凭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善于自学的习惯。而这些习惯都要教师去培养,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

四、学习过程:强调一个“多” 字 语文具有很强的学科特点,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积累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两多”上:“多读、多写”。叶老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至于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这种技术的训练,他科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全在国文教学的肩膀上。”“多读”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一篇好的文章要多读几遍。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第三遍,自己提出问题来自己解答。

二是大量阅读课外书。学好语文,光靠读教材中的几百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培养学生兴趣,指导他们在课外阅读,教师要教给方法。他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不是要学生“粗略的”甚至于“忽略的”阅读,而是认真仔细地把精读课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略读中去,并根据略读的目的有选择地采取有效的阅读方法,那样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略读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故而,“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只是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而另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咀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难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自变,所以叫做‘略’”。“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唯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叶老指出:学语文还要多写,越写越熟,熟了才能随心所欲。但这种写,不是写老师的命题作文。他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培养学生一旦有了一丝情感就能动手写出来的习惯,这是生活所必需的习惯,这个习惯最迟要在中学就养成。他认为教师出的定期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办法,是机械死板的,建议将其改为不限制时间、不限制材料和形式的随机作文。如果等教师出了题目才动手写,那就是本末倒置,只会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只是应付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与自己情感意思没有任何关系。他说:写作需要练习,如果单靠教师出了题目才写,未免太少,两周做一次作文,一学年才20篇,这怎么够?

五、学科特点:彰显一个“美”字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叶老说: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的思想越发正确和完善,情感越发恳挚和缜密,使受教育者越发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语文教育中要培养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的能力、审美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充实他们的经验,并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审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叶圣陶作文教育思想及其践行 篇5

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博大精深,语文课的诸多理念与之一脉相承。可是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有些老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将其洗劫一空,割断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思想精髓之联系,偏离了正确方向。今天诸如作文教学中模式化、陈旧化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学生作文痛苦、虚假、无个性现象普遍。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只靠继承传统作文教学思想不加创新运用就能解决,但让我们重温老一辈教育家的思想精髓,无疑会对今天的作文教学或多或少有所启迪。

1 倡导立真求诚,作文与做人统一

作文与做人统一的思想植根于叶老深厚博大的教育思想,起源于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这一观点成为他倡导并亲自实践的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抨击养成记诵广博的“活书橱”、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员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生学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之一种工具来生活的普通公民的旧时教育;认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 ,做社会的够格的公民。”(《叶圣陶散文乙集》,《读书和受教育》)指出学习语文就是“养成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因为“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6页,以下简称《论集》)从这个根基上出发,作文作为众学科之一员,也必须为培养社会够格的公民服务,是社会的成员尽可能运用语言这一工具。从这个根基上出发,作文与做人就必须也必然要统一了。这一思想是一根红线一直贯穿于叶老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成为主导思想。

叶老继承了我国劳动人民诚朴的美德和古代知识分子修身治德的优良传统,并且始终和人民站在时代的前列,随时代一起进步。“求诚”是他一生始终遵循的处世准则,也是他始终倡导的人生品质。他治学作文,待人处事,时时处处表现出一种认真谨严、兢兢业业、真诚坦率的道德风范,堪称做人典范。他历来强调教育中加强品德培养,他借用别人的话说:“一切知识的根本就是道德。若不在德行上扎根,纵有知识,并无是处。”他还说,“追求知识固然重要,尤其重要的却是问清楚目标,必须使追求的结果增加德行的份量才好,决不能说追求是无所为而为,为知识而知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是如此重要,近者,它可以推动学生发奋学习;远者,可以促使他们日后一丝不苟,勤恳工作,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这种“求诚”的品质正是作好文章所必需的。有了求诚的品质,才会说真话、实话,才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不会抄袭应付了事,才不会无病呻吟或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文“立诚最为贵”,这也是他数十年来一贯坚持、反复申说的主张。早在1919年它写第一篇语文教育论著的时候,就强调学生作文“必求合符论理,而不贵乎虚衍。”到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明确提出了衡量作文优劣的两根标尺,即“诚实”与“精密”,所谓“诚实”就是“怎样想就怎样写”,“文章必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质、环境等一致”,“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也就是说,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们听到的,看到的,真懂得、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到了八十年代,他又强调:“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可见,作文关系到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的大问题。

总之,作文与做人紧密结合,有机统一。做人是作文的基础,做好人是作文的关键,也是作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2 重视生活积累,解决无米之炊

叶圣陶这位严肃、真诚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对文章与生活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他认为文章就是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诚实的自己的话“源头很密尓,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见《论集》《作文论》第212页)的确如此,文章对生活的依存关系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人的文学创作虽然要经过艺术的加工,但也来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就是远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也有着人类早期活动的影子,而西方现代各种流派的文学作品流露的哀叹、宣泄的颓废情绪,也源于现实,其中描绘的魔幻图景也不过是对社会现实针砭反抗的曲折反映。

对于学作文的学生来说,阅历不够丰富,见识不多,作文只能来自他们真实的生活,生活愈充实,对现实是饥饿的感受愈丰富,认识愈深刻,写作的原材料也就愈充实,表达的欲望也就越强烈,也就触发了写作的需要与动机,也就符合写作的自然心里。所以叶老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论集《<文章例话>序》)他还说,“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论集《作文论》)生活的充实与作文能力的提高并行。我们应了解、熟悉学生的生活,并关注学生的生活,并给与生活积累指导。笔者认为,这种指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养成勤积累的习惯。指导学生善用生活之水行作文之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搞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加生活体验,鼓励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写作素材,关注社会焦点,对身边的人、事、景、物做详细的观察,勤写生活札记、摘记,可三言两语,可长篇大论,关键是养成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思想认识和独立思考是分不开的,对所见所闻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就是读书也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深化自己的认识,从而思我所思,写我真实所感;3、命题作文要切合学生的积累,才能让他们乐于表达,做到言之有物;4、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积蓄,作文指导有的放矢,才能写出有个性化的作文。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个人的积蓄也不同。对于同一题目,各人因积蓄的材料不同,心中积蓄的广度、深度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作文的内容和水平千差万别。指导作文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全班学生现有的积蓄,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积蓄的水平,有时出几个不同的文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更能收到实效。

3 重视认识能力的提高

如何使生活之源流向作文之本?良好的写作能力构成有哪些要素?叶老有着丰富的写作经验,同时又积极的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所以深影写作之道。在他的作文教学了理论中,对就决定写作能力得住心理要素 都有深入的阐述,并一贯强调认识能力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通过写作文,必须在人事方面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他还说,“认得深切,写出来当然亲切,识得浅薄,写出来不免浅薄,一无所知,硬写也没法写出。”尤其重视理性认识的作用,“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要不然,写下来的决不会是有意义的东西。”(论集《和教师谈写作》)

有人将叶圣陶关于文章质料的精辟概括“诚实的自己的话”作肤浅的理解,认为真话、实话,就是自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样写,是这样吗?“不是。真话、实话还要求有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准确性。无论心里怎么想,必须所想的是具有准确性的,照样说出来或者写下来才是真话、实话。”(论集《写东西全都有所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益于人、有益于世。否则,真话、实话无法商量;假话、不负责任的话也会充斥文章中间,而要使人说话作文超具有准确性的真话、实话方向努力,就得重视认识的提高,训练思想,逐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4 重视思维训练,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和思维是合二为一的,离开了语言,思想便无法依傍。思想认识不深刻,不透彻,会导致语言的晦涩和含糊。叶圣陶在《关于怎样使用语言》和《谈文章修改》不只一次地讲过:“我们想问题时,必须依傍语言材料才能想,所以思维活动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有的学生说:“脑子里有想法就是写不出来。”其实他的想法还是朦胧的思想,语言还是零零碎碎的语言,当然写不出东西来。他在《谈文章的修改》里说:“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所以,他倡导语言与思维紧密结合的训练途径,“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叶圣陶集》《关于怎样使用语言》),要求“想清楚”,使“朦胧的思想”成为“清晰的思想”,使“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成为“有条理有组织完密的语言”(《谈文章的修改》),“从思想认识达到深入、透彻的程度来消除语言的晦涩、含糊”的毛病。(《写东西全都有所为》)因此,作文训练应与思维训练统一起来。其主要做法如下:

4.1 作文和逻辑思维训练统一,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学生作文时离不开逻辑思维,思维的条理性、概括性、准确性强,语言表达就会准确、严谨、流畅。最好的训练就是要求学生作文前先写提纲,提纲列好了等于打好了腹稿。目的就是让学生想清楚然后写,不随便简单想一想了事,以有点朦胧意识为满足。自觉列提纲的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不尽,无论发言还是作文,就会思路连贯,条理清晰,而且会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4.2 作文和形象思维统一,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鲜明性。要使学生作文写得具体生动,不能仅从修饰语句着眼,除了积累大量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作文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的学生,更需要从发展形象思维入手。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是必要的。有的以真实为主,在写真实中也应发挥想象;有的以写想象为主,想象中不脱离真实的生活。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写出好文章。

4.3 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化语言。作文本就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活动,要允许学生放开思想,从拟题、立意、选材、构思行文给学生松绑,少些束缚,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如立意尽量做到以小见大、反弹琵琶,另辟蹊径,想别人不易想到的;努力把事物想深想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选材时多从时间、空间全方位着眼,如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角度多方位考虑,多从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上去考虑,选那些新颖的典型的材料写。如此长期坚持,学生的求新能力必有发展,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也就有了根基。否则,光从语言上去翻新甚至写一些不符合语言规范表达的语句不是个性化、不是有创意地表达,而是对语言的亵渎。目前流行以模仿为主的模式化作文指导写得过多,有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5 重视情感的培养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写文章必须有感情的介入。叶老非常重视情感的培养。物、情、理三者密不可分,健康深美的情感又能引导我们,“使我们勇往直前,全心倾注”,爱那该爱的,干那愿干的。“它给我们极大的恩惠,使我们这世界各部分互相关联而且固结不解地组织起来;使我们深入生活的核心……它是粘力,也是热力。”(《作文轮》),有了健康而深美的情感就会有表达情感的欲望,古人说“情动而辞发”,深美得情感流进文章,也就有了深美的文字。因此,叶老把培养情感作为充实生活的途径之一,把情感作为衡量作文进步的因素:“思想益正确而完善,情感益恳挚而缜密,即可断定为确有进步。”(《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儿童的情感是需要培养的,他又指出:“人是生来就坏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硕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得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一旦儿童的认知伴随着情感,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语言和表达语言。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化的教学管理十分重要,教师还要经常给学生以鼓励、肯定,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此外,敦促学生从自己的积蓄出发,写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种健康深美的情感对于做人也极为重要,从叶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健康深美情感的人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甘愿为真理而奉献甚至牺牲的人。一个人感情淡漠消极,影响学习、工作、生活,这样是做不好任何事的,也无益于社会。

6 强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叶圣陶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种指出:“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做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在《写作教学》中他又指出:“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做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一)所表达的作者的积蓄;(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无非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算做到了家。”由此可见,读写结合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他说:“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教学的精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时许多大作家的写作经验也证明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当今的青少年业余时间多被视屏媒体吸引眼球,有几人真正好好读过对自己成长有好处的书呢?难怪作文干瘪无味、空洞无物,甚至写作成了一种痛苦。国人又何尚不是如此呢?物质生活日渐富足,国人的阅读率却在持续下降,难怪学术造假成风,学术水平日渐下降。

新课标人教版编者编写试用版时吸收了读写结合的思想,以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除了推荐课外诵读的六十首古诗词外,还推荐介绍了18种中外文学名著,意在扩大学生阅读视野,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从读中增强语感,从读中学写作技巧,从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情感积累,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因此教学时首先要抓好课内阅读,给课外阅读引路,指点方法,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同时从读中点拨写作技法,辅之以相关的小练笔,必能提高写作技能。其次,加大阅读量,抓好课外阅读,让学生多做摘记、写读后感,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7 强调言语交际,重视作文的交际功能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脱离社会需要,有文学化倾向,给作文教学带来了诸多弊端,如教学目标上拔高了作文要求,使学生望而生畏,教学指导上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多拿作家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大而不当等。究其原因:我国目前作文教学虽然流派众多,但还没有形成一套让大家都能接受的作文教学理论,只好借鉴作家的写作经验;二是受我国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消极影响,写作的功利性特征十分明显,替圣人立言,为统治阶级充当政治传声筒的作用。我国科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1300多年,从明代的“八股取士”开始控制了科举考试大约五百年之久。这五百年间,学校教育的中心就是训练学生读八股文,做八股文,目的是替圣人立言,为皇权服务,写作的功利性特征十分明显,而少有独舒性灵的美文。这种作文教学思想反映到今天就是学生为考试而作文,而不是为生活而作文,因此急功近利,模仿、抄袭满分作文,目的为了应试,有违作文初衷,失去了作文交际和育人的功能。学生为啥要作文呢?叶老指出:“关于作文教学,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作文。要回答似乎也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但今天却是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发言稿,写一份说明书,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要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础。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都需要的,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论》)

无独有偶,现今的欧美和日本的写作教学中,都很重视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作文训练的体裁和题材。日本的写作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是训练学生写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实用性说明文的。入邪《名字的变迁》、《我们村里的方言》、《关于天气的谚语》等。他们非常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把握写的目的、对象和场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西德费兰茨•海贝尔教授主编的一套中学语文教材,在写作训练项目中,占绝大多数的是调查报告、事件报道、科技说明、读书介绍、会议记录、演讲提纲、个人经历、商品广告等实用的题材。由此可见,外国作文的发展趋势,是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当然,这种交际需要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应用文和说明文上,记叙文、议论文包括文学作品的写作都很强调写作目的——即实用性功能。叶圣陶重视作文交际功能的思想启示我们: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少数作家,而是要全体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生活实际需要的写作基本能力。因此,把重点只盯在少数具有写作天赋的学生身上肯定不对,只为考试而写作也肯定不对。

8 提倡教师下水,多做“下水”指导

所谓“教师下水”,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做,自己亲自去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叶圣陶在《文汇报》发表了《“教师下水”》一文,语文教育学界倍加关注,在该文中他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下水”练笔。他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其目的“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心领神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试想,一个不爱写作的老师,只站在河边不知水深,空头指导学生的作文,以不会写者教不会写者,这是多么尴尬而又痛苦的事,瞎子牵瞎子这还不危险吗?其作文指导能切中要害吗?能收到实效吗?淡然不一定每次都要教师写出下水文,但至少应列出你构思的提纲总可以吧!教师坚持写下谁作文的好处,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能使教师切身体会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其指导才能切中要害,有的放矢;2、能促使教师设计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案。教师先写了“下水文”,对写作中遇到的困难、需要的时间做大概的估计,才能根据写作的要求,精心安排写作的具体步骤,科学分配课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3、能使教师迅速抓住要害,增强评改的针对性。由于教师有了一番“下水”的过程,对学生习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有准备,因此评改、讲解时能胸有成竹、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4、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愿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动笔前或在作文讲评课上,拿出自己的“下水”文章,与学生共同评议,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神秘,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经过努力,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来,从而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另外,教师经常坚持写下水文章,还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形象,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从而坚定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

9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实现自能作文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可谓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语文教师的最高理想境界。但这种理想的语文教学境界的实现,有待学生读书的能力、作文能力的形成,并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才能子能读书、自能作文。而目前部分语文教师中流行一种观念,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自己从大量的阅读中揣摩、领悟,许多大作家的成长经历就验证了这一观点,所以,学生阅历丰富了,读书多了,便有了自能作文的能力,怀疑作文课是否有开设的必要,甚至有人提出取消作文课。这种认识恐怕有失偏颇,首先我们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准作家(当然不排除极少数未来可能会成为作家的人);其次,作家的成长有一个漫长的经历,古代单纯靠阅读积淀提高写作能力的做法在今天信息化时代可能行不大通,教师的有效指导、点拨恐怕更能使学生作文能力快速提升。上面几部分就是谈的这个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养成随时写作、自改文章的好习惯,是自能作文的重要体现。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6

关键词:叶圣陶,国文教育,经历,思想

在1919年以前,现代人熟悉的“语文”被称为“国文”。1919年以后“,国文”是中学中的叫法,而小学称“国语”。直到1949年建国后,在由叶圣陶制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语文”这一说法第一次出现。所以可以说,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开拓者,而他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之源源于他多年的国文教育经历与思想。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改革探索零起点

1894年,叶圣陶生于苏州一个普通市民家庭,而这一年也是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一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人士为救亡图存,企图用制度变革救国救民。尽管维新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绝非一无是处。有历史学家认为,如果说维新变法运动结出过硕果,那就只存在于教育领域[1]32。针对千百年以来的流弊,康有为等人提出“废八股”、“试策论”,彻底废除科举制,设立专门学校、三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内富民、外御敌。虽然康有为等人的提议只有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得到了迅速实现,其余提议要么废止,要么在多年后才实现,但教育改革在整个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在此社会背景下,叶圣陶的家乡苏州于1906年成立了第一所高等小学。叶圣陶当年就从就读的私塾转入到这所小学求学。第二年,当年的维新变法人士在苏州成立了第一中学堂,成绩优秀的叶圣陶很快又升入这所新成立的中学。从1907年至1912年,也就是叶圣陶在第一中学堂就读的五年,正是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五年。辛亥革命从酝酿到爆发,满清政府灭亡,中华民国成立。民国成立后,小学初等教育深受各界人士重视,民国政府教育部就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其中规定:废止小学经科;男女可以同校。多个省的都督府也专门针对教育问题发布通令,旨在废止私塾、普及初级教育。叶圣陶所在的苏州教育界由此新建了一大批初等小学,并解聘了不少旧时教员,同时亟需补充新鲜血液。在教师新旧交替之际,从第一中学堂毕业的叶圣陶在该校袁希洛校长的举荐下执教于苏州城内新成立的言子庙小学,教授国文课,从此开启了他不平凡的国文教育生涯。

叶圣陶开始执教国文课时“,国文”的称谓才刚出现不久。1903年晚清政府出台的“癸卯学制”中提出在初等小学设置中国文字课程,在中学设置中国文学课程“,国文”一词并未出现。尽管如此,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这两门学科课程可谓是国文课的雏形与发端了。“国文”一词作为学科课程正式出现是在1907年。当年晚清政府出台了《学部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就列出了国文课,并写道国文课的要旨在于“传授日用必须之普通语言文字,可行文达其意,并开启智慧”。章程还对小学国文教育与中学国文教育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1912年,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基本沿用了晚清学制,在“壬子癸丑学制”中规定了国文课程设置的沿用。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1912年叶圣陶刚入言子庙小学执教,现代意义的国文教育就在中国诞生了。然而,叶圣陶很快便发现,国文课尽管在名称上具有浓厚的创新色彩,但实际教授的内容却与旧式教育相差无几,或者受到旧式教育的深刻影响。例如国文课所用的教材都是写的文言文,而且国文课的教师大多是晚清的举人、秀才,他们尚未完全摆脱八股式旧教学的方式和习惯[2]28。所以,民国建立之初的国文教育与满清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国文教育改革在社会思潮不断更新发展的情况下势在必行,关键是改革该如何进行。面对这一问题,人们开始思索国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系统主张奠基础,乱世飘摇文低落

从1912年至1922年,新文化运动从酝酿到爆发,叶圣陶都积极投身其中。他不仅创作了一批新文学作品,而且始终以教育工作为己任,执教足迹从言子庙小学到尚公中学,再在蔡元培的邀请下执教北京大学。从小学到大学的七年间,叶圣陶一直主讲国文课,对国文教学的探索从未间断。1919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期,叶圣陶接连撰写并发表了《小学教育的改造》、《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小学作文教授意见》等涉及国文教育的论文。再加上1922年引起广泛关注的论文《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叶圣陶的这些成系统的国文教育论文可谓是民国国文教育研究的至高成就。在这些文章中,叶圣陶对旧教育体制下的国文教育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引入西方近现代教育经验、总结自己多年的国文教育心得,从而提出了系统的教育主张,奠定了他国文教育思想的基础。

特别是《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其论述呼应了胡适、梁启超等人关于国文教育的争辩,立场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3]74。他认为,国文教育改革既不是胡适所言的新思路,也不是梁启超以救国为己任的教育方略,而是应以儿童中心主义为核心,将国文教育放在儿童本位上考虑,赋予国文“儿童心灵发展学科”“、国民教育之起始”的定位。在争辩的关键问题———“该用何种语体进行国文教育”上,叶圣陶坚定提出:绝不能再使用文言文作为国文教育的语体,因为文言文是过去国文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他还具体提出了国文教材的选择标准,即是儿童可以接触的、能受其影响从而激发情感的事物。也就是说,国文教材必须有一定的文学趣味。尽管叶圣陶并不认同自己的主张与胡适一致,但实际上,二者并无太大差异。他们都反对文言文,都主张以儿童视角考虑国文教育改革。更重要的是,二者的国文教育主张都在实际教学中被广大国文教师所认可,对国文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针对小学、中学国文课颁布了课程纲要,使全国国文教育有了系统性的实践依据。值得一提的是,叶圣陶正是中学国文课程纲要的拟稿人。叶圣陶拟定的这一纲要主要参照了胡适的两篇关于中学国文教育的论文。这两篇论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力主张在国文教育中引入白话文教育和文学教育。但叶圣陶也吸收了与胡适观点相左的梁启超的部分观点,即不能完全摒弃应用文在国文教育中的作用,也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求达、求真[4]95。这种影响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才受到特殊时局的强烈干扰。这一时期,一方面,全国的教育事业风雨飘摇、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为强化专制与思想控制,国民政府竟然重提国学、恢复传统。

三、著书立说传经验,国文教师顶梁柱

国文教育的核心是教,叶圣陶认为,只有好的国文教师才能为学生教好国文。同时他也以亲身经历感悟到做好一名好国文教师的不易。尽管事务繁忙,叶圣陶时常与广大国文教师交流谈心,深入了解他们对国文教育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意见。1933年,叶圣陶总结自己及他人多年的国文教育经验,与夏丐尊合写了一部反映国文教师工作生活的小说《文心》,以此呼吁全社会对国文教师的关注。《文心》的主人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学国文教师,他国文学问渊博、对待学生热情、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他与学生在国文课堂上鼓舞人心的点点滴滴,为所有国文教师都树立了榜样。《文心》的序言是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所写,其中写道“:这是国文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好好读的一本书。”从该书中,可以反映叶圣陶关于国文教师的两个重要观点。

一是要提高国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叶圣陶看来,一名优秀的国文教师一定得具备渊博的知识,且善读善写。国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高低,主要看作文课、讲读课上得怎么样,看学生是否真的有所收获。为此,国文教师应在日常的学习、进修中有意识地增长、更新自己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叶圣陶还曾语重心长地说道“:学生要在国文课堂上获得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5]122学生的一杯水等同于教师的一桶水,这自然会让国文教师内心产生深深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叶圣陶还提出,教学可以相长的道理在国文教育中屡试不爽。如果国文教师因客观条件所限没有什么机会外出进修,那也应该在国文教学实践中自觉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总结、完善、提升。叶圣陶通过调研发现,只有学识渊博、师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国文教师才能超脱国文教材,潜移默化地引导国文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人格魅力。

二是要改进国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国文课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教学难点,即便在国文教育上花再多的时间,如果方法不得当,学生的国文水平还是很难提高。关于国文教育的方法问题,叶圣陶的见解可谓独到。在他看来,国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用再教授国文课。换句话说,国文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多少国文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学好国文知识。所以,在国文教育领域,私塾时代先生一字一句教学生的方法必须坚决、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纵使讲得天花乱坠,结果都是学生昏昏欲睡。叶圣陶指出,引导式教学在国文课堂上的使用是对传统、落后教学方法的最好替代。所谓引导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将必讲的内容讲完之后,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挖掘、发现没有讲到的国文知识,突破刻板生硬的条条框框,探索未知的国文世界。国文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让国文教育真正实现不教自通。

参考文献

[1]商金林.叶圣陶传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2]叶圣陶.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叶圣陶.国文百八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7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指出: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因而不能不注意教育与人生的关系。”1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教师不能只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未来的道路还有很长,也不会是一帆风顺,要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去处理应付这些人生的意外。教育不仅是学习的教育,更是人生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最后目标在养成一个个自由的人,在建立一个民主的自由社会。”2教师和学生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也有着独立的人格,不能因为他们小就忽视他们,民主自由的社会是由一个个自由人的组成的,民主和平等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的。自由首先说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使学生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叶圣陶说: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 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 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3好的习惯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终身受益。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约束力的培养,这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国现在的德育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现代的教育是民主的教育、科学的教育,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与时代发展的步调相一致,对现代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教师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教师的思想不能一成不变,是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教师也是在成长中学习的。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教师弥补自身不足,创新自己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应该互相的学习,从学生身上去发现自己的教学缺点,然后不断地改进、不断的进步,与时俱进的向前发展。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要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谨治学、爱岗敬业、 甘于奉献等,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

三、现代教育如何

发展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发展性和未来性,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强调在教育中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 而不是只重视一部分,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育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也要求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因此还要充分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核心。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各自学生的基础上全面提高。 其次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使自身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改善和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重、自主、自律。 最后要提高教师和校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开展多种多样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师生共同进步。

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素质教育,国家、学校、教师、学生都需要发展,都需要提高,从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应该学会全面的发展学生及教师自身,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共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把学生培养成为他们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叶圣陶.叶圣陶序跋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3.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8

一、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根源分析

实际上,人文素养具体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健康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而在叶圣陶老先生的教学理念中,也明确指出,进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理念和世界观。而当前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语文学习素养,其具体原因主要有:

首先,这是传统教学体制不合理的结果。在基础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教学结果和教学成绩片面重视,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教学数据的局面。传统教学体制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活动,着重关心的成绩,并非学生的掌握应用情况。不合理的教学体制就使得人才培养工作迷失方向,并不能培养切合实际的人才。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关注的重点也存在偏差。学生在接受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述课程知识时,家长在考量学生学习状况时,毫无例外都是将学习成绩当做考量依据。只看到教学成绩,重点偏颇的教学考量,就使得三方对教学过程认知不够,片面的教学观,也使得人文素养培养的积极性不够。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考核体系和机制不完善。

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创建学习型校园

建设学习型校园、读书型班级, 塑造读书积极个人。打造全体上下一心读书、一心学习的良好氛围。我们要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发展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可持续理念,通过搭建一系列有利于学习的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爱看书,爱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全体上下热爱看书的风潮, 一心一意谋学习,齐心协力共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引进时代内容进教室

引进生活内容进教材,让生活实践内容进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理解、判断能力,增加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等级,充分扩大学生的爱好范围,鼓励培养学生不读死书,读好书,好读书。只有充分认识到知识面的扩大对学习的拉动作用,才能解决长期以来的制约问题。

(三)从做人、做事、做题三个层面规范学生的行为

重视学生素质的进步和提升,将教学内容落在实处,把习惯培养融入点滴,教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我们希望通过在持续的指导和教育下,学生能从规范做题的小事做起,形成严谨的思维,认真的习惯,也就可以在做事、做人方面具有很好的素养,形成人格力量, 让学生受益终生。所以教育既要立足学生实际,又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适合。在层次化的教育要求之下,也能够促进和保障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有序塑造,提升人文素养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以知识为核心,以认知为主线,没有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从而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偏差, 只知道享受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 关心社会,长期以来,逐渐形成了这种不良风气。只有从根源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才能遏制这种思潮的持续进行。

目前我们在持续推行新课程教学改革,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砝码。人文素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只是培养他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的人文素养。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9

一、叶圣陶课程思想与语文教材观概述

从叶圣陶语文教材编纂的实践, 以及他的众多著述和谈话中, 叶圣陶逐步形成了对语文教材的标准、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独到认识。我们可以梳理出叶圣陶课程思想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关键词:“规范”“例子”“凭借”。

1. 教材标准观“规范”

在新中国刚成立时, 叶圣陶在编写教材、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 就提出“中学语文教材, 就精神说, 要符合目标第一项所规定的各点;就内容说, 必然的涉及各科, 以各科的内容为内容;就品质说, 要朴实、精确, 足以为目标第二项的模范;就体裁说, 要包括一般人在生活上所触及的各类文字 (不列举) , 高中要选若干明白易晓的古文, 以能够通解普通文言为目标”。这种规范化标准, 正是语文素质教育对教材的客观需求。语文教材除了作为教学的工具, 更在其他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精神上, 不可能脱离思想内容。叶圣陶提出“入选的作品须是提倡为群众服务的, 表现群众的生活跟斗争的, 充满向上的精神的, 洋溢着健康的情感的”。内容上, 克服了狭隘的学科界限。品质上, “朴实精确, 足以作为模范”以顺应学生“身心的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体裁上, 主张兼及社会生活“所触及的各类文字”。选文的优劣直接关系教材的质量, 他在1962年写给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一封信中说:“所选为语文教材, 务求其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 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帮助。”又进一步指出:“凡选文必不宜如我苏人所谓‘拉在篮里就是菜’。选文之际, 眼光宜有异于随便浏览, 必反复讽诵, 潜心领会, 质文兼顾, 毫不含糊。其拟以入选者, 应为心焉好之, 确认为堪以示学生之文篇。苟编者并不好之, 其何能令教师好之而乐教之, 学生好之而乐诵之乎?……万不宜草草从事。”说到底, 语文教材就是强调“规范”, “规范”是语文教材的必须标准。语文教材只有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范本, 学生所掌握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人生发展的阶梯。

2. 教材性质观“例子”

传统的语文教材观认为, 教科书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叶圣陶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 对语文教材作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阐述:“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例子”的论断, 揭示了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学属性, 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材料, 也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对现行教学中“唯本为本”、围绕教材反复讲练的应试做法是个提醒。“例子”要有代表性, “举一”举的必须是中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能很好地体现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例子”还要有助于“反三”, 要求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和改造教材。启示学生通过教材中的这些“例子”如何正确认识并了解中国语文, 掌握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法。要求选择切合学生实际, 方便教师教学的教材;并分清主次, 确定取舍, 选好教学角度, 合理处理教材, 同时, 更应该积极慎重灵活地自编教材。

3. 教材功能观“凭借”

语文教材的功能和性质是紧密关联的。叶圣陶认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 习惯不能凭空养成, 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这句话告诉我们, 语文教材首先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凭借。在语文课中, 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主要不是靠系统的讲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等, 而应该依靠研读精心挑选出来的文章来达成。同时, 语文教材更是培养学生语文习惯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凭借。语文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离不开读书读文章的具体实践。通过对教材的指点,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文教材正是这样的“凭借”。知识凭教材而传递, 习惯凭教材而养成, 能力凭教材而提高。只有利用好这一凭借, 才能发挥出语文教材的最大功效。

二、叶圣陶课程思想对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启示

通常我们所说的语文教材即是指语文教科书, 而从广义上讲, 语文选修课程的相关书目, 甚至是学生阅读的课外书都可包含在内。叶圣陶曾指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课外书也该认作一项教材”。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 适合不同学生、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也越发显得重要。叶圣陶的课程思想对我校校本课程建设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回归生活的口语表达课程建设

虽然叶圣陶对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与教学问题较少谈及, 但能从叶圣陶的一些话语中依然能够得知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让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语言的优美、高雅而显得其乐融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打破课程壁垒,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生活经验, 充分挖掘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协同资源, 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现实世界, 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 在生活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结合口语表达的课程, 可以设置家访、公车上的交流等情景, 训练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模仿生活, 提高自我;评论时事, 则可以播放相关片段剪辑, 促进视觉感受, 展开与生活的对比, 思考生活, 积累素材, 深入探究。经常带领学生实地探访古迹等, 感受古人遗风;常举办演讲、辩论比赛, 模拟法庭等活动,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可以说, 丰富的语文活动给语文学习带来了活力, 也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2. 适合学生的文学阅读课程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叶圣陶认为教材的功能就是“凭借”, 要真正实现其“凭借”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借之实现学习迁移, 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去考虑。教材编选应“顺自然之趋势, 而适应学生之地位”。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生理心理特征及现实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接受水平应当成为教材编选的一条重要原则, 使他们易于接受, 乐于学习。因此, “非儿童所需要, 就不要强为授予, 即使教者心赏某文, 玩索有素, 亦不可选为教材。”这里的文学阅读课程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上, 我们主要选取了适合学生身心成长并和教材联系起来, 且也分版块进行编写, 大致有“祖国山河”“亲近自然”“乡土文学”“城市精神”“珍爱生命”“艺术世界”“人物专题”“小说魅力”等。这些板块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适合学生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心理, 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在文言文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上, 我们选择适合学生的文本教材, 首先是浅显易懂的, 然后是有趣味性的, 再就是经典文言篇目, 以改变过去教材中相对偏难的枯燥的文言学习材料, 在强调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是注重学生对文学、文化的敏感和兴趣。

3. 立足应需的作文教学课程建设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应立足于“应需”而不是“应试”,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因此, 师生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不应该为作文而作文, 为考试而作文;而要真正把思想从“应试教育”转变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也就是说作文应该是自我愿意、乐意的表达, 是出自情感上的需求和意志上的目的。是主动自觉地写, 是自由的写, 不仅仅是题材、体裁的自由, 更是精神、心灵的自由。是自己需要写作, 把作文当做自身倾吐的需要, 当做表达思想的需要, 当做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当做生命成长的需要, 是实实在在的“我要写”, 是由自己决定表达什么, 怎么表达。立足于“应需”, 教师须在命题上多下些工夫, 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完善作文教学课程建设。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当然也希望在所有考试中) 命题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学生, 而是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真心话, 抒真感情的平台。命题时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结合学生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语文教师要有直面现实生活事件和时代变革思潮的胆识和气魄, 善于捕捉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 同时可以通过多拟一些与社会热点相关的作文题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此外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调动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命题上应有一定程度的开放, 可以在内容上、范围上或准备上开放。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10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识字教学;小学

叶圣陶在他七十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文教育理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结合叶老的识字教学论及自己在教学中得到的一些体会,我觉得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由以下方面入手。

一、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叶老认为:“培养能力的事要多做,但要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只教学生读、读、读,作、作、作”“在黑暗中摸索”是不科学的。教学的形式一定要多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1.引进优美的音乐、生动的形象,让现代化教学媒体帮助学生识字

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来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长时间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缺乏兴趣。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正克服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它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我就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青蛙过河”“送枫叶去听故事”等有趣的识字游戏,利用动态的卡通形象,吸引学生的目光。

2.设计灵活新颖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识记

叶老认为:“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记的兴趣。在练习形式上,我除了让学生抄写、听写字词外,还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字谜、编儿歌,给生字配图画等;在课余时间我举办各种识字比赛,提高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口头或书面反复运用所学的字词来达到强化记忆,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如果学生进入了这一境界,就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因此,我们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课堂上我创造各种机会给他们表现,如多进行“小老师”的活动,让他们多看、多想、多讲、多动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上课伊始,我就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把不认识的生字做上记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

三、构建大语文教学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叶老说过:“字词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触,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相似记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一些字词给学生留下各自鲜明的烙印。”所以在学生尽快识字的同时,必须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精神生活。

1.把识字同认识事物、世界和人自身结合起来

叶老倡导把孩子带入大自然,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看、听、想,然后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提问、讨论。正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心,在精神交流的生动过程中,字词作为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

2.沟通生活,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背景或大舞台

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其次是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走进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

3.给学生个性以发挥的余地

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存在形式。因此,教师应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能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对某些学生,应当允许他们发展得慢一点。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王荣生.新课标与“教学内容”[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周家钤.小学低年级学生轻松识字教学谈[J].新课程:教师,2008(02).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11

关键词:教育思想,幼儿园课程,作用

一、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高分数,也不是单纯知识的堆砌,而是重在做人,重在好习惯的养成。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以振兴祖国作为宗旨,部署长远的人才培养战略计划,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习惯的新时代中国少年,实现我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达到“不教”的目的。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幼儿园课程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它关系到幼儿的教育质量,关系到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关注幼儿,让幼儿全面提升,并彰显自我,是当今世界各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研究的共同课题。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要用长远、发展的目光,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独立能力、创造性、合作竞争、不断进取等品质;奠定幼儿学习活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念。幼儿园的课程要走出课本约束,把日常生活、游戏、社会活动都纳入学习范围。

三、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 让幼儿园课程走向“生活化”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教育不能离开生活,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才有意义。幼儿园课程要求生活化,就是要紧贴幼儿生活实际和经验,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幼儿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要充分融合这些教育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情感,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比如,幼儿园的一花一草都是学习的资源,观察植物发芽成长,看小蚂蚁找食物、拔河游戏等活动中,自然地融合了语言、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等知识,但孩子们从没意识到自己在学习知识,只置身于快乐之中,开心地玩,全神贯注地创造,用一切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通过和外界信息交流,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式,融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终身受益。

2. 让幼儿园课程顺应“儿童化”

叶圣陶先生认为,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最有效,任何超出儿童认知范围的拔苗助长,都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和大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在幼儿的世界里充满了幻想,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认知事物。所以,幼儿园课程充分体现儿童化,从孩子的认知出发,把各学科恰当地融合,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知识和经验。当学生种植花草时,也许他在和花草说话,在研究蚯蚓生活。当幼儿在胡乱涂鸦时,也许他正在勾勒一个奇妙的世界,正在那个世界中展翅翱翔……教师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兴趣是什么,需要什么,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研究幼儿心理需求,来构建课程内容。在组织活动时,设计出新奇、好玩、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

3. 让幼儿园课程走向“社会化”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校生活其实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里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友谊、价值观等。在叶圣陶先生任教的七十年里,他经常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天文馆、地质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去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农村访问,社会调查,假期旅行等等。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简要而朴素的观念。当今社会已越来越向着社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幼儿园的教育要走出校园这个小环境,融入社会之中,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环境,整合我们的课程。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看草长莺飞,看花丛中的蝴蝶和蜜蜂,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它们、研究它们。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动物园、超市、书店等,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岂止是科学知识,收获的是我们教育难以达到的目标。社会化的课程让孩子们身心健康、阳光、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在与外界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多元化、动态协调的发展。

4. 幼儿园课程利于儿童“长远化”

在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中,课程的设计要有长远目标,要适应幼儿的长远发展。孩子从生理到心理都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目标,一个活动、一个阶段都以是否达成目标来评价,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时很难界定一个孩子是否达标。叶圣陶认为,我们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幼儿教育,为孩子设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课程,不急功近利扼杀孩子的天性。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幼儿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尊重、关爱、感恩、接纳等品质,心理得到发展。教师也要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孩子的看法,满足幼儿探索的欲望,从而让孩子智力、人格、情感得到健全发展。课程的多元化、生活化、创新化也都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和终身教育。

上一篇:阅读推广活动下一篇:宿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