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教育名篇

2024-10-22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精选12篇)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 篇1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受益匪浅。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文章。全书从教育杂谈、教学杂谈、语文杂谈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所选文章大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教育意义,集中体现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即使在今天读来,仍不过时,对当下教育具有着启发意义,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优秀读本。

本书《论写作教学》一文的阐述更是精辟,谈到写作,叶老这样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学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老正是想告诉我们,丰富的生活积蓄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便逐渐萌动和强化,最后不可抑止,不吐不快。这样的写作对学生是一种宣泄的快乐和轻松。

目前的作文现状是不少学生面对作文题目,苦思冥想,写不出一句话来,或文章空洞无物、或每每以“作文大全”或“作文大宝”类书籍中去套作“无话可写”。难教、怕教,难写、怕写,是教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的普遍心态。从教学角度讲,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导引,有效地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以使其“不吐不快”呢?联系平日教学实际,我想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的生活。

倾吐,首先得有东西。这东西是什么,便是生活认识的积累。

因此,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从而丰富生活认识的储备,就成了作文时倾吐的重要源流。叶圣陶曾形象指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地无穷尽地流注出来。”这正是叶老教给我们的指导学生作文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要创造各种活动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中多是些平淡零碎的小事,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方可积蓄丰富的生活体验。

我们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及时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意义和有趣的事物。并与日记紧密结合,让学生及时的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让他们在生活中自由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锻炼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写日记贵在坚持。坚持记日记,等于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思想,总结自己一时收获、得失;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大自然,认识生活,开阔视野,提高观察分析能力,锻炼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充实自己“胸中的积蓄”。

生活认识的蓄积,也包括阅读书籍等间接吸收知识的方式获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给学生树立写作的榜样。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要着眼于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

蓄以及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积蓄。叶圣陶认为:“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关键是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榜样,给学生以长久的濡染,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充实自己“胸中的积蓄”,去发表“胸中的积蓄”。作为教师,能否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必将成为能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当然,开展课外阅读不能是“放马式”的,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把课外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其次要注意“三定”,即定时。定向、定位。“定时”,即定时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借书、读书;“定向”即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导向,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也可指导学生订阅相应的报刊。“定位”即定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方法到位。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写读书随笔,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长此下去,学生作文时有了思想、生活、技巧上的指导,有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有了习作的素材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时自然能妙笔生花,也就不会望“题”兴叹,害怕作文了。

4、锤炼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作文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组织了活动,也指导学生留心观察了,但总有一些学生临到作文还是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这也是学生认识分析能力欠缺所至。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锤炼学生思想。

锤炼思想,一方面是指要提高学生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批判、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对生活、对事件、对问题

有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是指发现思想、创造思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即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分析问题,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必“求诚”,“求诚”必先“立诚”,“立诚”就是要提高学生心中对外界生活的感受、思考能力。

《叶圣陶教育名篇》这本书给我的启迪还有很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习作教学这方面而言,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不断的摸索、尝试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将会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身心发现美,体验美,用笔描绘多彩的生活。

读叶圣陶教育名篇 篇2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于一九八零年, 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便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及一般读者学习参考所编的一本语文教育论集。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语言

读完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感觉唇齿留香, 回味弥久。《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言朴实真切, 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一遍的时候, 感觉叶圣陶对中国语文教育界的厚望似慈母又似严父。似慈母, 因为叶圣陶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沥干心血, 像母鸡护雏般, 呵护中国语文教育事业的成长。正如《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前面所附的那首诗所言, 叶圣陶认为教师育人就像母亲教“幼儿学步”, 那种怜爱的态度是由衷的, 所以叶圣陶的语言无处不渗透着恳切之情。似严父, 因为叶圣陶对待教育态度严肃认真。叶圣陶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中国语文教育事业。他对传统语文教育弊病的批判和对语文教师的严格要求以及他对教育的探究无一不体现他严谨科学的态度。所以叶圣陶在谈到语文专业的问题上时, 语言又是严谨准确的。例如他在讨论语文教学方法时, 批判了传统的讲授法, 认为师生间不应只是简单的“授受”关系, 他说:“国文精读不只是逐句讲解。”用语很严密。肯定了讲授法的价值, 又批判了一味地讲解、讲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思想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内容充实厚重, 共分为六部分: (一) 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的论述; (二) 作者编辑的和参加编辑的各级学校语文课本的例言、序言等; (三) 阅读和文章分析; (四) 写作、写作教学和作文评改; (五) 语言文字和修辞; (六) 语文教育书简。

作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先行者和集大成者, 叶圣陶提出了很多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叶圣陶从1912年起从事语文教育方面的工作, 到1988年去世。如今又二十几年过去了, 有人认为叶圣陶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或已是他人牙慧, 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但细细品来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 叶圣陶提到了很多他那个时代国文教学的弊病, 当时的一些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我们现在确实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叶圣陶的很多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有一定借鉴和现实意义。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应用。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重要理念之一。叶圣陶还非常强调不论是“教”还是“学”都要举一反三。这对于现代中学语文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既可以直接从叶圣陶思想中学习到教育理论, 受到教学启发, 又可以寻求到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源流, 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反思现代语文教育。诚如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在这本论集的序言里所说的那样“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有现实意义”, “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二.前人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总结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轴心, 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一句看似简单, 细细推敲, 却能阐发一部完整的语文教育理论的话。从这句话引申开去, 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教育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学科的教材观等等都可以由这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衍射出来。

以语文学科的性质为例, 叶圣陶认为语文学科是一种工具。而且这工具包含四个含义:第一、语文带有基础工具的性质。第二、语文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第三、语文是“生活的工具”。第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正是因为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中心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所以在叶圣陶的教育思想体系中, 才有语文工具论。具体说来是这样:语文是一种工具, 运用这种工具达到学习其他学科 (基础) 、生活、思维和交际、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待学生自己有了运用语文学习其他学科 (基础) 、生活、思维和交际、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习惯之后, 语文教学便成功了, 不需要教师再教了。学生从此可以脱离老师独立进行阅读等语言活动。像一个木工学徒跟从师傅使用电锯、墨斗、角尺等工具, 师傅教他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 跟着师傅做几件家具, 出师后便能自由地使用这些工具创造性地打造各种各样的家具。这是所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这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也有诸多体现。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自20世纪40年代萌芽到80年代成形, 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有诸多阐述。“凡为教, 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 能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辨析, 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 就是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三.我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观点

1、总的观点

读完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感觉唇齿留香,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语言朴实真切, 内容充实厚重。是一本在中国教育界, 特别是中国语文教育界, 举足轻重的教育文集。

2、几点辨析

(1) 语文教学教的是什么

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叶圣陶的论著中, 有一个词多次出现——“习惯”。叶圣陶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 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须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就语文教学而言, 叶圣陶先生认为, 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顺应学生身心的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 逐步地培养他们凭我国语言文字吸收经验表达情意的知能”, “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 仅仅心知其故, 而习惯没有养成, 还是不济事的。”那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还是习惯?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目标有精确的阐释, 语文教学要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这一论断在当代语文教育中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并不冲突。学语文并不是一时的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是要把这三者整合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习惯中。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道尽一个文人恬淡美好的理想, 一向为人称道。但叶圣陶认为学生在初学语文时, 却不可采取此法, 要字字求甚解, 词词求甚解, 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久而久之, 达到单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字词的境界。这对于语文学习者是很有警醒意义的, 如果初学者就养成了一目十行、阅读忽视语言文字的运用而只关注内容的坏习惯, 可能其一生都很难有很好的语文修养。

(2) 学生的地位

叶圣陶非常注重学生的地位, 他也是一位儿童文学家, 他创造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 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儿童、对学生的尊重。站在一个儿童的角度, 以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学习语文。这是作一位优秀的教师的必然要求。叶圣陶的教育思想萌芽发展于“五四”时期, 在国外思潮的冲击和国内社会的大动荡下,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反思, 开始试图开拓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道路。叶圣陶从事教育事业之初就是从学生出发, 注重个人表情达意的实际能力。“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 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 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叶圣陶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3) 教师的作用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那教师应该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应该处于什么地位呢?叶圣陶对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不以为然。他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导”上, 他提出许多有效的“善导”方法:提问、指点、评点、预习、讨论、历练、设疑等。

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立了“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钱老师把自己的教学思想概括为三句话: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语文导读法突出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统一, 重点是教学生“会读”, 体现培养学生能力的思想。这和叶圣陶的教育思想是相通的。

但是“导”要得其法, “教而不导, 导而不入”或“教而不得其法, 导而不得其门”的现象, 造成了打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幌子的教学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要避免的。

四.时代意义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3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叶圣陶名篇赏读》读后感 篇4

放学回到家,我读起了爷爷给我推荐的一本书――《叶圣陶名篇赏读》。我看着看着,深深得被其中的一篇文章给吸引了!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傻子》,文中主要讲了傻子因帮助大哥而没完成工作被老板罚,傻子把得到的馒头都送给难民,还有傻子捡到银元等人来取这三件事情,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也会和我一样发出同样的感慨:傻子,不傻!

捡到银元居然都不拿走,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傻子”这个称呼真是名副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如果当时傻子把银元拿走,他大概就不会过那么艰苦的日子了。可后来,我才慢慢回味出傻子那样做的道理:一袋子银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个人出门带那么多银元肯定是有急事,这可能是救命的.钱,也可能关乎他人人身安全。这样想着,不由对傻子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不是傻,这是心灵的纯洁,干干净净,一点瑕疵都没有!

有一件事,我现在还记忆犹新。说的是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沓百元大钞,他顿时起了贪念,把这些钱都占为已有。他这样做的时候,可曾想到那是一位大伯为治女儿的病,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挣下来的。钱丢失以后,老人心急如焚,只好报警,警局立刻对这件事立案调查,很快这个捡钱的人被查了出来,而且最终被判了刑。这件事给了我们多大的警示啊!有些同学有时捡到1元、2元钱,觉得数目小,便放进自己的衣兜里,这样做是不对的,再少的钱不是自己通过正当手段得来的就不应该要。正为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钱虽少却可以试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心灵净澈的人。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5

最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我深深地折服于陶行知伟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不由得让人赞同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我也感到自己在教学中是那样的贫乏,是多么地需要读书、学习。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陶行知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种“教学合一”的观点有了更深入地体会。

做一个教学生学的老师

陶先生说,先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是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第三种是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认为这不仅是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教学生学呢?就是把教与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浅薄之见 篇6

钦州市实验小学韦彩芬

假期里,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文集汇集了陶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

髓,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及‚行知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关于陶行知先生,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了解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我在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对今天我们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我之学校观‛等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的确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自己的教学理念观点必须有所转变。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陶先生的文章是教师进德修业的参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二、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1、‚生活即教育‛。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什么是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

陶行知还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2、‚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

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这就很好的体现了教为主体,学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3、‚创造的教育‛。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

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

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师,现在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

这与素质教育中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出一辙,教师们不能教死书,死教书,学生们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创造,要在用脑的同时,要用手去实验,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陶先生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从小时候就干起。不要束缚他们,使他们回复行动的本能,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去寻找知识,解决困难,来完成中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创造。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篇7

读了这一段是这样写的:“(一)是自动要读书的;(二)是经劝导后才愿读书的;(三)非强迫不愿读的。我们就经验上观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强迫是不行;此外还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强迫的办法就可赶快去读。所以强迫是必要的。”

读到这里,不由想起自己,不由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剖析起来:就平常的看书,我勉强可作第二类人,“经劝导我是愿意看书的”,我平常一直阅读相关教育杂志,这个习惯被我称为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条捷径,其实现在想想也许这是自己惰性的一个表现。

就这次学校提倡的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并且写心得,我那只能是第三类人,“非强迫不愿读的”。因为要我自已选的话我是不会主动去读这本书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次的强迫读书,也许就没有今天的感慨。所以对我来说,强迫是非常必要的。回想起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似乎突然醒悟到自己就是在一次次的被迫中一步步的成长起来。

名著名篇红岩读 篇8

--------《红岩》

当我们坐在温暖的家里悠闲地喝着热茶时;当我们在设备先进的校园里读书时;当我们在假期里快乐地玩耍时,我们是否会想起几十年前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的烈士们?读完《红岩》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书中那些在监狱里也不放弃追求人民解放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那些监狱里的“政治犯”是多么顽强:特务的严刑拷打经历了八年,也无法改变他们热爱共产党的心!装疯子的华子良通过买菜向党通报情报;失去自由的成岗,偷偷地带上纸和笔,在监狱里为《挺进报》(党的刊物)撰稿,他为此经常一熬就是一个通霄。

然而敌人却是那么的残忍:为了让“政治犯”招出别的党员,竟用了各种酷刑。有一种是把十根竹签钉进手指,不招的话再拔再钉。像江雪琴就遭受了这种刑罚,可是共产党的意志比钢铁还硬,永不动摇。更可恨的是,特务为了让共产党员招出是谁写的《挺进报》,竟抓了一个无辜的特务来严刑拷打,按国民党的说法,就算是把他折磨死了,也值。当国民党正要摘下他的脑袋时,共产党员挺身而出!

读陶行知名篇的心得体会 篇9

——试着做一个解放孩子头脑的教师

纸坊镇中心小学 王海英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就是当一名人见人爱的教师,于是我就努力学习,终于不负众人的希望在1998年考上了一个普通的师范学校。3年的师范生活使我学到了许多有知名度的教育家的教学方法,也拜读了不少知名作家的作品,使我终生受益匪浅。

近日,我有又幸拜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一书,其中陶行知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简单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 教育工作者职业的真谛。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也曾困惑。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那么老师的做人显得尤其重要,究竟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在实践中,我也不断探索着,尝试着„„

对我们从事教育的人来说,陶行知的名字是耳熟能详的,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们教育者触动都很大。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老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 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 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老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 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陶行知先生还曾提出对孩子要有“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 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 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感触颇多。“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 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 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教育名篇 篇10

我的班里有一个小女孩叫琴,成绩不算差,长得很漂亮,也很聪明,上学期被老师选到舞蹈兴趣小组。这样每天下午放学后,她就被喊去学习跳舞。过了几天,小组长就向我汇报了:“琴的作业没有完成。”刚开始我没有在意,心想:过几天可能会好的。谁知接下来,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也向我反映,琴的数学和英语作业也不写了。这下我火了,立刻把她喊到办公室,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看着她眼眶里的泪水,我想她大概认识到错了,我的语气也温和了了许多,要求她下次不能完不成作业了,她也答应了。可好景不长,只过了两天,小组长又报告说琴的作业不写了。我火冒三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她。下课以后,我又打电话给她妈妈,让她妈妈在家里好好管管她。这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琴越来越不专心听讲了,作业写得潦草不说,写作文就更过分,整篇习作连一百个字都不到。更让我生气的是,我再批评她时,她的眼睛里流露出的那种无所谓的神情,让我对她彻底失去了信心,我甚至想:这个琴不可救药了。

在此期间,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在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满天下”的教育真谛。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不为教师所关心。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时此刻《陶行知教育名篇》犹如一座灯塔,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也让我知道了如何对待琴。

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总是有意无意地多找她起来回答问题,每次都适时地表扬一番。我有时会说:“琴读书真认真!”“琴认真地想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们呢?”“这学期琴进步真大呀!”渐渐地,效果出来了,琴每次上课总会举手回答问题。我清楚地记得,学完《松鼠》一课,我让大家介绍一种小动物时,她又高高地举起手来:“我家养了一只小白兔„„”听了琴的发言,我带领全班同学为琴鼓掌,我还拍了拍她的肩膀说:“琴,老师真高兴有你这样勇敢又努力地学生,加油!”我发现,接下来的时间,琴都是坐得笔直,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怕漏掉老师说的每一个字似的。现在,每一节课,琴都表现得很棒。看着她现在的样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同时,也有一点后悔,如果当时放弃她,那今天会是怎样?我真不敢往下想。此时,我才真正明白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应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还没有看过这本书的老师请你们也来拜读,相信你一定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教育资源。

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11

方明,1970年1月生,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院院长、总规划师,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获奖作品: 1 《融情村――华人学者聚会中心设计竞赛》获首届中国建筑作品大赛二等奖,1991年 2《湖州东白鱼潭住宅小区》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获第三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获建设部建设试点部级奖规划设计一等奖,;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3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总体规划》获“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村镇项目”二等奖,20。 4《北京平谷区将军关村新村规划》获“建设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村镇项目”二等奖,;获“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20;获“第十一届首都城市规划汇报展”优秀规划设计奖,;社会主义新农村科研课题;参与国家和建设部建设社会主。

读书笔记——《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12

作为一代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很多教育观点和理念在时下的教育界仍然是适用的,而且他的许多理念现在正在被我们所尝试和应用,在他身上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是可以学习到很多,感悟体会到很多的。

1.《教学合一》

(1)教学合一,有三点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宗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到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

【之我见】现在我们都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而老师只在其中起一个辅助的作用,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的方法,不仅仅是学会吃饭而是学会怎么种粮食如何煮食。但对于“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在现今这样的应试教育下我觉得不是很现实,学生的程度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我们的教材和课标里面的教学任务都是要达到的,而在现今义务教育阶段开展分层教学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如何在同一个课堂上因材施教,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让领悟能力稍差的孩子也能形成一套自己学习知识的方法是我们要主要和深入去思考的。

2.《第一流的教育家》

(1)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2)敢探为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

3.《新教育》

(1)新教育的目的:这目的可分为两项来说明:第一对于天然界,要使学生有利于用他的能力。第二项目的,是对于群界要讲求共和主义,使人人都能自由守着自己的本分去做各种事业。

(2)新教育的方法:符合目的、依据经验、共同生活、积极设施、注重启发、鼓励自治、全部发育、唤起兴味、责成效率。

【之我见】真觉得陶先生的话够简洁,够精炼,值得我们去琢磨和深思。尤其是针对完成新教育目的的新教育方法,有很多我们现在都在尝试地付诸实施,每一个方法都有一番文章可作,都不是一项小工程啊!

4.《教育与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是有步骤的,是有线索的。第一步要觉得有困难,第二步要晓得困难的所在。第三步使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困难。第四步有了这些方法然后再去选择。第五步针对最后选择出来的方法还要实验一番。经过这五步功夫,然后才解决一个问题。

(2)科学方法要素:

客观的:凡事应用客观的考查,有诸内必形诸外。在教育上的观察就是看你的学说于学生的反应怎样?教员与学生的关系怎样?

数目的概念:凡有性质的东西都有些数量。数量中又有两个观念:量的观念和要量的正确。

5.《学生的精神》 学生精神大约分三点:

(1)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2)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3)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6.《学做一个人》

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1)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诸君,要做一个八十岁的青年,可以担负很重的责任,别做一个十八岁的老翁。

(2)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3)要有独立的职业——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

【PS】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7.《我们的信条》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我们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我们深信教师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做人民的朋友。

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必须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用科学的方法去征服自然,用美术的观念去改造社会。我们深信乡村教师要用最少的经费办理最好的教育。

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振作,尤不可因钱少而推诿。

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之我见】这是我看到陶行知文章中觉得最为理想主义的,现状是我们深信有很多的乡村教师寻求一切机会往城里调动,往市区调动。没钱比较难办好教育。我觉得作为教师也用不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竟我们也是人,而不是圣人,只要用心去教导学生就足已了,对得起我们的职责即可。

8.《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

(1)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2)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3)就须改善扩充学问的工具,图书、仪器及其他设备必须应有尽有,应用尽用。(4)必学的督促。9.《行是知之始》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

为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亲知”为了解“闻知”之必要条件,“说知”也是安根在“亲知”里面的。

10.《生活即教育》

(1)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2)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上一篇:领导力自我评价下一篇:青年安全生产志愿者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