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思想

2024-09-16

叶圣陶思想(精选12篇)

叶圣陶思想 篇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他对语文教育教学诸多方面都有深刻、独到见解,重温他的写作思想,对今天的写作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写作要注意书写

书写可以说是作文的“面子”,叶圣陶先生对作文的书写很重视。他认为无论用什么作为书写工具,写字都不能马虎。在写作时一定要把字的笔画交代清楚,横平竖直要端正;一个字中的笔画要匀称,一行字写得要像有一条线穿着,行距要适中;一篇文章书写要一致,这样才能让读者觉得舒服,至少不觉得难看。叶先生从单个字、一行字乃至一篇文章的书写都有极其细致的要求,以求美观,至少不难看。实际上,现在学生的书写已经成了写作的一个大问题。每年高考过后,关于学生书写都要议论一阵子,而教育部近来出台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重新开设书写练习课,以期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也算是对叶圣陶先生思想的历史性回应。

二、写作要重视积累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他比较重视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经验。他强调阅读必须认真,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表达,写作能力也就无法提高,所以他要求教师上好阅读课,最重要的是把课文讲透,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的,然后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另外,叶圣陶先生注重平时积累,他认为仅靠临时观察是不够的,虽然平时积累不完全是为了写作,但到写作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些积累,如一个成语知道其确切意思,就不会用错。语言方面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要重视在阅读中积累经验,注重平时的积累,这无论是对整个的语文学习,还是对写作本身都有积极意义,应加以重视。

三、写作应从记叙文开始

对于中学生写作应从什么文体开始练习,语文教育界似乎没有刚性规定。叶圣陶先生认为练习写作,最好从记叙文始。他认为记叙文的材料都是生活中现成的,写作者在安排取舍方面稍下工夫就可着手。记叙文最主要的就是把记叙对象的要点说清楚。从教学实践和学生写作认知过程来看,叶老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记叙文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因而从记叙文开始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循序渐进,可为学生进一步写复杂的文章打下基础,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注重写作前的构思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一定要想清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构思,他认为这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所谓的想清楚就是,“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是不是够明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解答,这才叫想清楚。”除了“想清楚”,也强调“想好”。叶先生“想好”的意思就是要求写作者有读者意识,即写作时要考虑你写出的东西是哪些人阅读,读者能否理解、看懂。至于写作内容,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应该写自己了解的,比较清楚的东西,或写自己感受深刻的事。为了使构思具有实效性,落实构思过程,他强调写作前要列提纲,即使不列在纸上,也要在心里打“腹稿”,做到心中有数。叶先生在谈写作构思时,从写作意图、结构方式、选材取舍、读者意识、列举提纲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而构思意识是现在学生最缺乏的,重新思考、落实叶圣陶的写作前的构思思想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五、写作后要认真修改

叶圣陶先生强调写作完成后,写作者个人要进行认真修改。修改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改变语句原意和文章的表达意图。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完成后写作者应把把自己的作文念几遍,对修改有好处。如果念起来顺畅,则证明语言流畅妥帖;如果不顺畅,就要进行字斟句酌,直到意思表达清楚。至于修改到什么程度,那是相对来说的,只要写作者认为无可修改时就可以了。叶先生认为,修改从本质上来说,不仅是字面调整,最主要的是调整思想,即修改的目的是让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

六、教师要写下水作文

叶圣陶先生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但他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与我们现在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的目的有一些差异。他认为教师写下水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投身写作实践,体验写作的甘苦,对于写作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心领神会,获得有益的写作经验。而现在强调教师写“下水”作文,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体会教师写作技巧与范式,从而进行模仿。

七、重视写作效果

作文写出来是给人看的,是有潜在的读者的,所以叶圣陶先生对写作的表达效果也非常重视。叶圣陶先生认为,衡量学生作文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从文字方面来讲,可以用“通”和“不通”衡量作文的表达效果。如果词能达意,全篇意思通畅,就是“通”,反之就是“不通”;其次,从内容方面来看,他用“好”和“不好”来形容表达效果。就是文字的表达效果与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相一致,也就是他所说的要“诚实”表达,就是“好”文章,反之则“不好”。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包括写作思想是在旧中国文盲还相当普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但在今天看来也很符合学生实际,比高考作文的要求如“深刻”“有文采”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方面要实际得多。

叶圣陶思想 篇2

——学习叶圣陶教育理论的一点体会

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代宗师,卓越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影响越来越深广,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已被人们普遍认识。汲取借鉴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丰富教育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行为,升华教育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叶老的教诲如一盏盏指路的明灯,让我获得了很多启迪。在此试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学习叶圣陶教育理论的一点体会。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是他大半个世纪中对语文教育的真切体认与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

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在这里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针对语文教学,他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会学生自己学语文,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用之。

对叶老一贯的教育思想,我是这样理解的: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手段,是途径,“不需要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渐进过程。教师首先要“教”,且要“教”好。最终才能达到“不教”的目标。教师不是单纯地教授书本上具体的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指教授给学生去掌握那些获取文化知识时所要采用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教授某一门具体学科到结束,而是使学生在“不需要教”的过程中,仍然主动地不断地去扩展文化知识。

怎祥教,才能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呢?

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的。叶圣陶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乐,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对每个学生都抱尊重、爱护和信任的态度。叶圣陶的学生观,同那种只对少数“尖子”感兴趣,只对少数学生负责的观念,是根本对立的。

在此基础上,叶圣陶说:“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的,受教育的是教育事业的中心”。要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必须还学生以教学活动中心的地位。他历来主张把“改变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宰,教学过程被僵化成为教师“念一句讲一句”,学生“看一句听一句”,“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工作”。“被动的事情做得太久了,便不免有受刑罚的感觉”。这样的“教”,是不可能达到不需要教的。在日常教学中,虽然我们都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在课堂实践中,却容易忽略学生真正的想法和需求,这是需要时时警惕注意的。

其次,教师要注重启发诱导,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叶圣陶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不但没有忽视教师的作用,反而对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老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叶圣陶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善于引导启迪”,“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之所以是受刑罚,是因为没有启发学生思维,没有让学生动脑动手。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让他们在学习的当儿,肢体肌肉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

对此,我在实践中是有所体会的。如在上《琵琶行》一课时,这首长篇叙事诗的大意并不难把握,针对“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名句,不少同学认为这句和今天流传的意思一样,是表示女儿家的害羞之态的。对此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一曲红绡不知数”饱经风尘的琵琶女为何还如此扭捏害羞呢?对此学生们表示出浓厚的探究兴趣,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大家都认为,与其将“犹抱琵琶半遮面”理解为表现琵琶女的羞涩,倒不如说是表现了琵琶女年老色衰的自惭形秽,碍于礼教深夜不应会见男客但知音难求,盛情难却,最终现身的迟疑。这与后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思想感情是前后联系在一起的,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更培养了学生脱离教辅资料,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更深地体会到,引导启发,是教学活动的要义。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叶圣陶所追求的佳境:“循循善诱,教学相长,学生如坐春风,如入胜境,自然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思考问题,试作实验,老师只给简要的提示,学生须作艰辛的努力才得解决,当解决的时候,学生的欢快好比爬上了峨媚的金顶,正是继续努力的推动力。”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叶圣陶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看成是整个教育的本旨。他说“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论

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他一生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针对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为特征的学科,他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养成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略谈学习国文》)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必须以“养成习惯”为桥梁,所以,“养成教育”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在引导学生自学方面,叶老认为包含有两方面意思思:一是“教了一,同时要引导来学的人能够反三”;二是引导来学的人“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叶老一贯主张“教是为了下需要教”,教师在教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教给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能够举一反三,能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就有自学能力。有了能力,便能运用自如,进入学习的自由王国。

在教学学习实践中,我发现在教学上有经验的教师是经常注意在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学,并教给学生自学方法的。如学生预习时,教师拿出预习提纲,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教给学生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出发,再到部分,又回到整体的阅读方法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学到了自学方法。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求变、善变,迫求改革,力图创新,不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能力确是终身受用不尽的。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仅仅靠几堂德育课班会课是无法做到的。更多的要依靠日常教学中体现的德育力量。日常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教师人格示范的德育力量以及教师教学中所产生的德育效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知识涵养的增加和人格的成长也应统一于日常的教与学之中。叶老曾经说过:“我想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社会习惯。诸如热爱

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礼貌诚笃的习惯,虚心自强的习惯,阅读书写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研索的习惯等等。”

驳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篇3

【关键词】 叶圣陶 口语 书面语 美育 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出版了大量有关教育的著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所留下的大量著作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竞相持有的香馍馍。甚至可以说没有拜读过叶圣陶的书,就无法从事教育工作。但由于一些原因,造成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忽视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记得叶老曾说过,语文就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一概念曾广泛的作为语文的标化定义为大家所接受,但叶老后续的观点就有失偏颇,“我手写我口”,错误的认为写作文就是简单的把口头语搬到文章上。但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又确实存在很大的区别。

第一,口语比书面语的词语表达存在不同。比如有些方言里面把胳膊说成是“夹子”,但我们学生在写作时就不能写“夹子”,得写成“胳膊”。口语中有些字词可以表达很多意思,比如“说”,可以表达成“某人说了一些话”、“解释”、“责备”、“介绍”等,但用在书面语中,如果只用“说”这一个字来套用就显得很无味。比如,我去博物馆参观,导游向我说了藏品的历史,由于我乱碰东西,被老师说了一顿,回家后向爸爸说了这件事。短短一句话,用了3个说字,虽然说的含义在不断变化,这样的作文可以说“太生活化”,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加以注意去认真对待。

第二,口语多为“对话”,有语境作为辅助,而书面语则为“独白”。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家里妈妈问孩子为什么没考好,孩子回答:“没看书,考不好。”这样讲,谁都能听懂,但是放到作文中去,就应该补全,得把“因为”,“所以”加到里面去。

此外口语因为依托语境还可以存在大量的省略,一般的说,书面语中主、谓、宾这三个主要成分是不可随便缺失的,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表达了。同样的举个例子来说明,一学生在作文中寫道“公园很多人,我和爸爸等半天”。看起来意思能懂,但是缺少了动词“有”和时态助词“了”,补齐了应该是“公园有很多人,我和爸爸等了半天。”可以看出,学生的确是在“我手写我口”,但这样的错误就是语病,如果不重视,将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很有可能句句都成分残缺,句不成句。

刚才说的是口语中会存在大量的省略,但口语中也会出现很多冗余,这主要是因为,口语是有声语言,因此,它要求讲话的人必须考虑到听话的人的接受程度,语速的快慢都会影响到人的收听和理解,所以自然就会在口语中插入很多的“没有意义的废话”,比如“嗯”、“哎”、“这个”、“那个”……我们在口语的环境下可以接受,但如果放到书面上就会显得啰嗦,应该删去。

汉语是一种依靠语序来表达语意的语言。但是在口语中又存在特殊性,因为有语境的依托,比如手势、表情、对象等等,在口语表达上可以颠三倒四。尽管如此,还是能够听明白,即使一遍听不懂,还可以再重复一遍。但在书面语中就不行。

二、忽视了美育与德育的区别

要不要给德智体三者加上个美育,成为四育呢?叶老曾说过:“我凭常识着想,可以把它包括在德育里头……德育是个大圈圈,美育是个可以包容在里面的小圈圈。”我们现在已经把美育和德育完整的区分开了,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局限吧,叶老没有能够看出德育与美育的区别。在这还是套用王国维的一句话“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另外朱光潜也提出“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可以看出,智育寻求认知的真,侧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智力开发,作用于人的知,使之能辨真伪;德育寻求伦理的善,侧重道德原则对受教育者的规范,作用于人的意,使之能趋善避恶;美育寻求心灵的美,侧重以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感情,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养,达到心灵的完善。

德育在实质上是诉诸于理性的教育,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以受教育者对道德原则的认知为过程,对其进行培养认同意识,使其服从于社会的客观规律或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而美育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培养,其立足于个体的审美发展上,美育实质上是诉诸于情感的教育,注重对感情的渲染和打动。

美育可以弥补智育和德育的不足,从而使得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得到发展,而且美育可以使人的感情得到熏陶和升华,如果说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塑造社会人格的话,那么美育就是偏重于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出个性鲜明的健全人格。

三、对于语文目的性的认知模糊

叶老一再强调的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养成习惯。要养成这样,那样的习惯。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被肯定为语文目的。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相比较叶老之前的提法,可以看出,如今对于语文目的的讨论已经日趋成熟,渐渐地肯定了教育是培养人为目的的,语文教育不仅应该培养具备听说读写的人,还必须以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为己任。

[ 参 考 文 献 ]

[1] 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叶圣陶的教学思想及启示 篇4

一、叶圣陶教学思想中 “爱的教育”

爱是一种情感力量, 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条件。教育不能没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 叶圣陶一直强调教育的感染性, 一生主张“爱的教育”, 并强调教师之爱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 叶老强调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学生, 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真正唤起人性的真、善、美, 用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并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对学生的管理中, 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 从不偏私。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崇高而无私的爱心及海洋般宽广的胸怀, 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 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待学生的错误, 从不体罚, 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 真正体现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这种爱的教育给予学生的是莫大的信任, 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管理者”的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叶圣陶曾说:“匡互生把学生的过失看作他自己的过失, 每逢跟犯过错的学生谈话, 他往往是先滴下眼泪来。学生受到感动, 往往相对出声而哭。”[1]春风话语细无声, 叶圣陶一生所遵循和推崇的始终是近于“爱的教育”, 即所谓的感情教育。在这种爱的教育环境里, 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 不受到爱的熏陶呢?

二、叶圣陶教学思想中的“平等学生观”

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现代学生观为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全面推进教育工作。在这方面, 叶圣陶有其精辟的阐述, 他主张平等地对待学生。他说:“无论聪明的, 愚蠢的, 干净的, 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乐, 我将永远保持它, 有了忧虑, 我将设法消除它。我要做学生的朋友, 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1]对每个学生都抱尊重、爱护和信任的态度。叶圣陶的学生观同那种只对少数“尖子”感兴趣, 只对少数学生负责的观念是根本对立的, 这就形成了他的平等学生观的思想。

(一) 师生是互为朋友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中, 历来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是服从型、认同型的师生关系。为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否定封建教育中“师道尊严”的消极因素, 叶圣陶主张师生互为朋友, 他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朋友, 在经验和知识上, 彼此虽有深浅广狭的差别, 在精神上都是亲密体贴的朋友。当休闲的时候也要与他们接触, 称心而谈, 决无衿饰, 像会见一位知心的老朋友一个样。”[1]从他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 他就亲近、爱护学生。他说:“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 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唇边, 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 真心认作他们作朋友, 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2]叶圣陶对于学生的爱, 是何等的真挚与深沉!这充分体现了师生在精神上、人格上是平等的。

(二) 爱护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的关系。

爱护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是统一的。尊重学生, 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善意的肯定态度, 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叶圣陶强调, 使学生怕的教师绝不是好教师,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这就必须禁绝对学生的任何形式的侮辱、讽刺和惩罚。叶圣陶告诫说:“小朋友顽皮的时候, 或者做功课显得愚笨的时候, 我决不举起手来, 在他们的身体上打一下。”[1]因为“这一下不只打了他的身体, 同时打了他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 固然不久就会消失, 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 却永远也不会磨灭的。”[1]教育必须以信任为基础, 对学生来说, 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 学生可以从教师的信任与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 从而激励自己, 不断进取, 积极向上;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 学生以你为友, 以你为师, 听你指导, 受你帮助。所以相信学生, 开诚相与, 不同学生闹对立, 是准备认真当教师的最起码的条件。因此, 叶圣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按规律办事, 不马虎, 不敷衍, 不搞“信任主义”。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这是热爱学生的根本落脚点。

叶圣陶的平等学生观以及爱的教育思想主张, 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信任学生的特点, 对于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仍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叶圣陶教学思想中的“教学方法” 观

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教育主要是“老师讲, 学生听”那种一味“灌”和“填”的做法。这是用老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而学生根本得不到任何思维训练。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因此, 叶圣陶在批判传统的封建教育的同时, 在其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 努力寻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并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教学理念。

(一) 以学生为本位,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实的课堂教学, 存在着学生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 这就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本位。“本位”一词本是我国已习用的教育术语, 而叶圣陶赋予它以崭新的内容, 他认为“本位”具有教育目的论的含义, 以学生为本位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三个“为了”与三个“一切”, 极其精辟地说明了学生是一切教育工作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学生为本位还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 站在学生的立场为学生着想, 让学生“自求自得”、“自己动手动天君。”[1]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本位, 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的一种清醒、自觉并伴之以强烈的困惑、疑虑、想要去探究的内心状态。”[3]在这种内心状态的驱使下,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积极进行思维, 不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叶圣陶曾说:“精神心思越能自由活动, 知能就越有长进, 而且在许多方面, 必须肢体肌肉与精神心思一致活动, 才是真正的长进。”[1]这就要求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在课堂上不要枯坐听讲, 踊跃发言提出疑问, 教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教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 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方式,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 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二) 教学方法重在启发性。

在课堂教学中, 改变以往灌输性的教学方法, 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应大度和有涵养, 不能对不同意见横加指责, 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在教学中, 教师要精讲多练。在这方面, 叶圣陶有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关键在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多练, 如果真能做到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练习的方式又多种多样, 提个恰当的问, 促使学生在关键要点上想一想, 也都是练习。”[1]通过教师的诱导, 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的生活习惯和能力。关于教师如何讲的问题, 叶圣陶还指出:“知识是教不尽的, 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4]通过讲解, 学生不仅对所讲的内容有了明确的认识, 还要在思想感情上有所变化和提高, 从内心受到感染。同时, 还应使学生学习后, 在思维方法和语言运用上也有所变化和提高, 能在生活中应用这种思维方法思考问题, 能用这种语言说话写文章。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受用, 他还多次从促进学生“动天君” (动脑) 的观点出发, 主张教师“少讲”点, 而少讲却要达到目标, 经过教师精心引导, 学生主动求知, 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又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当然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时, 必须注意:练习题应按教学目的尽力精心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掌握一定的“度”, 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不搞“一刀切”,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 有层次的布置练习。学生课堂练习, 教师要巡视指导, 课外练习应当及时反馈, 并作必要的小结。使练习达到应有的效果,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重在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 由于苛求知识的完备性、准确性和熟练性, 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 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仅限于表象。叶圣陶在《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 开宗明义, 把“使学生有自由发展思想的能力”作为第一项目的。而“自由发展思想”, 就其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说, 就是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观点, 必须给其自由的环境, 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嘲笑讽刺和教育中的“家长制作风”。叶圣陶说:“儿童对环境感到新奇, 于是引起了求知求行求享受的欲望。顺着他们的欲望, 并不是使他们纵欲肆志, 而是不加摧残, 不与违拗, 引导他们满足欲望, 归结到合理而系统的道路上去。”[1]这样就会有求知的动机,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动求知的习惯。叶圣陶一再强调, 运用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采取“启发、诱导、熏陶”的方法, 指导和帮助他们自学、自悟。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来调动学生的思维, 开启学生的智力, 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的能力。学校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看书看报的时间, 有发展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自由, 尤其要反对要学生死记硬背。在创造性教育中, 由于评价制度的变革, 记忆已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创造才是目标。因此, 学生对知识必须深刻理解, 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否则就会丧失创造的基础。

研究叶圣陶的教学思想, 运用叶圣陶的课堂教学理念, 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正确选择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正确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多种适合学生特点、有利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 逐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必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第2卷

[2].中国现代教育家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95

[3].吴志宏.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23

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 篇5

谈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

摘要:本文围绕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展开研究,首先从语文教学目的“应需”观以及语文教材“科学”观两点,详细论述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次,通过以上论述总结出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既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又具有辩证性且通俗易懂。最后,详细介绍了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和意义,即树立新型语文教育观、深刻认识语文教学目的,加快语文教学改革、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要求。意在对前人语文成功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当今语文教学思想发展。 关键词: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概述;特点;启示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68-02 一、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内容论述 1.语文教学目的“应需”观。在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中,他认为语文教学根本的价值和目的在于“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一思想是在对语文教学本质科学的认识为基础上而产生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叶先生对社会价值的正确把握以及对现代语文教学目的理性认识。现代教学的价值及目的在于:以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取向,意在将人们培养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全的公民,促进人类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而如今我国语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能够熟练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来应对生活也已成为做人最为基本的条件,是作为一个健全公民所必须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语文教学目的“应需”观念,正是对现代教学价值及目的的良好体现,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思想的这一观念强调,语文教学要切合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需要,切勿实行模仿、记诵式的与现实社会相脱离的教学;语文教学内容及方法要使学生终身都能够受用,而非只是一时作为应试之用。与此同时,这一观念也意味着现代语文教学在教育人群上,要由过去针对儒生及官吏进行教育的贵族化语文教学,向面向广大劳动者的大众化语文教学转变,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民主、科学的现代语文教学。 2.语文教材的“科学”观。叶圣陶自1912年参加语文教学工作起,就开始致力于语文教材的分析、革新工作,对于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叶先生还亲自参与了多种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其具有丰富的语文教材编写理论和思想,涉及面十分广泛。关于语文教材的作用叶圣陶认为,语文教材除了应发挥其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作用外,还应当起到提高和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作用,成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点,进而作为语文教学例子、工具、凭借的一种而存在。针对这一内容,叶圣陶提出了“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著名理念,这一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社会将教材视为不可更改的藩篱,对当时的语文教材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指出了语文教材的本质,以及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其主旨在于提倡发挥语文教材举一反三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这一理念对那些错误的认为语文教师就是讲教材、教教材,围绕教材开展语文教学的观点,能够起到纠正的作用,能够使语文教师正确的看待教材,开展科学的语文教学工作。 二、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特点 1.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其科学性表现为:叶先生能够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语文这一学科,并对其进行恰当而正确的定位。叶圣陶科学语文观基本的立足点在于“用语文”,其中“用”即运用、使用,掌握语文知识使其作用于实际生活,使语文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工具,使学生掌握文字、语言运用的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才要求广大语文教育者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采用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的这一观点,正确揭示了语文教学在现代发展的具体方向以及价值观。在对人们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关注的过程中,叶圣陶逐渐建立起了语文教学人文观。他指出,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学会怎样做人,做国家、社会当中合格的一员。在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中,做人和作文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教授语文课程即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2.具有辩证性且通俗易懂。叶圣陶通过长达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在语文教学方法论、教学论、教师论、教材论、课程论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树,并且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语文教学思想。叶先生通过自己特有的语言形式将其关于语文教学思想的相关论述,以通俗浅近的类比和富有辩证思维的概括式语言表达出来,正确而深刻地揭示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本质,进而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理论。 三、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1.树立新型语文教育观,深刻认识语文教学目的。叶圣陶认为开展语文教学首先要正确认识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只有教育目标清晰了,教育活动才能有方向、有目标地开展,不至于胡乱地盲目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逐渐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焦点,处于现代化发展的今天,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为此,我国语文教学要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作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基本的任务。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应用人才,拓宽语文教学的面向面,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文化、道德、科学、精神等素质,进而服务于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作为语文教育者来说,要在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教育观念认真学习叶圣陶语文教学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当今语文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2.加快语文教学改革,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要求。讲求实效,使学生有所收获,是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中一贯的作风。其很早就提出了“语文教学要既节教师之劳,又不损学生之益处”,这即是语文教学经济观,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处理。根据这一观念,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语文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精力、时间、投入以及成效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其进行最优化处理,以实现效益、效率、效果这三者之间的统一。并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处理人员,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快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将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眼界,使学生吸收新的语文信息,接受新的语文事物,改革当今语文教学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希凡.叶圣陶的教育情结与倪焕之的心灵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冯兆珍.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给我的启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02). [3]魏冰.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看语文教学的任务――由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想到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作者简介:李君(1981-),男,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人,工作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助教,职务:教学秘书,学位:文学学士,具体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篇6

关键词:叶圣陶 语文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贡献重大、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家。他关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语文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和“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指导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叶圣陶生平简介与著作介绍

(一)生平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曾用名叶秉臣,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中国语文教育史上贡献重大、影响深远的语文教育家。1894年10月28日他在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出生,家境清苦,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曾先后任教于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教师、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上海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北京大学、立达学园、重庆巴蜀学校、国立中央戏剧学校、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学校。1921年叶圣陶与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先后从事过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出版和开明书店的编辑工作,主编了《小说月报》。叶圣陶参与编写或主编的重要刊物有《光明》《中学生》《国文八百课》《国文杂志》等。1949年4月,叶圣陶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1984年90岁时任民进中央主席,后来还担任了民进中央名誉主席。

叶圣陶不仅有亲身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编辑实践,还有语文课程设计实践,他一生积累的丰富经验,写出的教育教学的论著,形成的语文教育思想成为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著作介绍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6)、《未厌集》(1928)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叶圣陶还从事语文教科书的编纂,解放前所参编的教科书有1923年的《新学制初中国语教科书》、1932年(初小)的《开明国语课本》、1934年(高小)的《开明国语课本》、1934年的《开明国文讲义》、1935年的《国文百八课》、1937年的《初中国文教本》、1942年的普益《国语课本》、1946年的《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白话文)、1947年的《新编国文读本》(乙种,文言文)、1948年的《新编高级国文读本》以及1948年的《文言读本》等,为解放前的中国语文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叶圣陶著作等身,有许多散文、小说、童话作品,很多著名学者、教育家对叶圣陶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教育界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非常广泛,有1994年开明出版社出版的顾黄初所著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有1998年10月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董菊初所著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还有2004年7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任苏民所著的《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等。

二、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奉行长者至尊、师道尊严,长者至尊违背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师道尊严则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鲁迅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中说到:“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呼吁“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1]叶圣陶在《对于小学生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明确阐述了他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语文教育本位论:“小学作文之教授,当以顺应自然之趋势而适合学生之地位为主旨。”还提出了“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叶圣陶的“以学生为本位”的语文教育思想阐述在他的诸多著作当中,如在《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一文中形象地说:“把学生的思想范围在狭小的圈子里,教他们像号子里的囚犯一样,听不见远处的风声唱着什么曲调,看不见四周的花木显着什么颜色。这样寂寞和焦躁是会逼得人发疯的。”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一文中,他也提出学生学习语文、阅读书籍“最要紧的还在让他们自己动天君。”

语文教育“以学生为本位”表现在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用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

(二)“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的奠基人,他亲自主编或编写了近三十本语文教材,形成了“教材无非是例子” 的教材论。上世纪30年代,叶圣陶在《国文科之目的》中就指出:國文科之目的在 “养成阅读能力” 与 “养成写作能力” 两项,为达此目的,“课本只是举出些例子,以便指导说明而已,这里重要在方法” [2]。40年代又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指出:“精读文章,只能把它当作例子与出发点。” [3] 1978年叶圣陶强调: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4]

叶圣陶认为“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例子,是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具有示范性;例子,是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学到方法的“一”;例子,是课堂学习的凭借。“举一”是精读,“反三”是略读;“举一”是课内学方法,“反三”是课外阅读使用方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5]

(三)“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

在语文教育的任务问题上,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授之以渔,教师教给学生的主要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老有一句众口相传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在后来叶圣陶给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的讲话上中又做了进一步阐释——“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的‘教师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达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教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圣陶强调“勉强注入之徒劳”,提出教育“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1977年,叶圣陶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中写道:“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既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改革的归宿,是语文教学的最高任务。“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从“教”到“不教”,有一个复杂的、艰苦的过程,这是个启发、诱导、扶持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培养能力是核心,在逐步放手“不教”中训练能力,学生只有逐步具备了能力,才可以达到“不教”,才是“教学之成功”。

(四)“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

叶圣陶认为做好学问的前提是要做好“人”,提出了“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语文教育目的论。叶圣陶多次在著作中阐述了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指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他在《作文论》中也有提及:“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在人群中表现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愉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性情的自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同样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观点,这是他数十年来一贯坚持,反复申说的观点。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思想是叶圣陶从人的发展高度,对语文学科价值的阐发。“他把读书、写作、做人三者放在一起,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文来吸收知识,表情达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这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的核心。”[6]叶圣陶对“人”的塑造特别看重,这反映在其诸多实践之中。他针对教育本质曾经发表如下看法:“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在做人,做社会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7]叶圣陶“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语文教育思想向我们诠释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既是要让学生道德情操受到熏陶感染,更要帮助学生实现精神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也要让学生成为身心发展的新人。

三、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

叶圣陶的学生本位观,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是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以学生为本位”表现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参与班级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也在语文教学上提出相似观点“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在班级管理上提出“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现代教育必须要面向生活、面向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民主、和谐的“以学生为本位”的氛围中,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目标。

(二)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

叶圣陶的教材“例子”观是对语文教育界“以教材为目的”“只要教好课文就行”的观念当头一棒,既为我们指明了“文选型”教材的最终目标,也为我们指明了教语文、学课文、用教材的方向。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选择文质兼美、适合教育的文选进入教材,以教材中的“例子”为根基,教师与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学生的视野更不能仅仅圈限在书本中;另一方面,一切的课外语文资源都可以拿来当作“例子”为学生所用,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放眼社会生活,将语文教育投射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将社会生活的优质资源带进语文课堂,加强语文的实践性,实现课内、课外的沟通和整合,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是他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为我们处理“教”与“学”这对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要用“授之以渔”取代“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取代现成的知识,能让学生受用一辈子。这一语文教育思想的深刻之处,是它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完全符合教育的根本规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帮助学生能够学会在未来生活中独立谋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由教师促进学生发展逐渐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四)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叶圣陶“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是对现代语文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科教育,更应该是育人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同时也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身心全面发展出一份力。对学生而言,让学生明白必须用踏实、认真、勤奋的态度学习语文,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积极的熏陶感染,学會做人的道理并外化为行动,学会了做人,也将促进对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教师更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言传身教,追求身心的全面发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榜样。

四、结语

叶圣陶70余年的教育活动中见证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逐步发展,并推动了中国语文教育体系的形成。他积累了丰富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写出大量教育、教学的论著和书简,形成了科学、完整、独具特色的语文教育思想。其语文教育思想包括“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和“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语文教学仍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指导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指引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0-132.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2.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13.

[6]彭露.试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名族特性[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学习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会 篇7

这是怎样一种思想呢?请看作者的论述:“在课堂里教语文, 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 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 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 一边教, 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这一思想其实强调了逐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然过程, 这是合乎教学规律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思想, 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就是一条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 是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那么,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或培养语文能力的途径是什么呢?

一、要强调预习,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

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求了解文章的重要步骤, 是养成读书习惯、读书能力的好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首先应该指导好学生的“预习”, 因为预习的若干项目都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如“通读全文”要逐字逐句从头至尾念一遍;“认识生字生语”, 要翻工具书, 查生字难句, 写笔记;“解答教师所示的问题”要动脑筋, 查参考书。除此之外, 还要“领悟文章之内容体裁作法及其背景”“作分析综合比较之研究”。所有这些, 无不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才能做到的。这样, 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 训练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预习, 可使施教有的放矢,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效果良好。凡指导预习有方的教师, 在这些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如果丢掉了预习这一环节, “临到上课, 才翻开课本或选文中的某一篇来, 待教师开口讲了, 才竖起耳朵来听”, 长此以往, 就会使学生养成上课才翻书、不上课不翻书的坏习惯, 这与训练学生“自求了解”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教学应采取“讨论”的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 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 不再是一味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了师生的积极性。学生经过预习之后, 可以发表预习的内容, 可以提出质疑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见解都阐发出来, 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经过这样的切磋琢磨, 学生会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而不是马虎地读书的习惯, 养成善动脑筋分析问题的习惯, 养成在众人之中口头表达的习惯。总之,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会收到很多实益, 教师的指导作用将得到发挥。课前, 要排列讨论程序;课上, 要提出问题, 订补意见, 纠正错误, 补充缺漏, 阐发要点, 归纳讨论结果等。显然, 这样的课堂, 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 而是加重了。可以说,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继预习之后的自学的继续和深入。

三、练习

作为一个教学过程, “讨论”完毕, 并未完结, 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如“吟诵”“多读相关文章”“应对教师的考问”等, 这些都是“练习”。

“吟诵”是讨论之后, 学生在对课文已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书, 进行体味、品尝。这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吟诵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内容能更进一步理解, 对所学东西默默消化、吸收, 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多读相关文章”, 这是在课堂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扩大课外阅读的练习, 它与精读构成紧密相关的阅读程序。从精读到略读的过程, 是学生从“学习”到“运用”的过程。精读, 是教给学生如何读书的方法, 做出如何读书的样子, 举出如何读书的例子。从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能否掌握与运用, 还要靠练习, 也就是把阅读范围推广开, 博览, 由学生自己去读, 这就是略读。精读是“举一”, 略读就是“反三”。精读一篇带读许多篇, 为的就是“举一反三”的练习。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就是在这个精读到略读的过程中培植起来的。这是一个培养具有广博与精深学问的途径。“多读相关文章”是略读中的一个方面。在学过某一体裁文章后, 用同类文章进行比勘、印证, 以“领会某一些文章的各方面”, 能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应对教师的考问”, 在教师, 是对教学情况的了解;在学生, 是对学过知识、技能的练习与巩固。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如“背诵、默写、简缩、扩大、摘举大意、分段述要”等, 但原则只有一个:“不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考问方法最好不要用。“这里也渗透着这样的意思, 即不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无用的知识, 不要叫学生不动脑筋就对问题做简单回答, 要引导学生动脑筋, 考查他的“能力”。

从课前的“预习”, 到课堂的“讨论”, 直至课后的“练习”, 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完整过程。这个过程, 突破了课堂的范围, 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它的每一个大的环节或小的步骤都清楚地贯穿着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它的鲜明特点是:第一, 充分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所处的正确地位。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人。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贯穿始终, 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自学活动贯穿始终。师生两个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的双边过程得到充分体现。第二, 简单明确地表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思想, 或曰培养语文能力的具体途径。“预习———讨论———练习”的过程, 既是教师由“教”到“不教”的过程, 又是学生由教师“扶”到“不扶”的历练过程, 也就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学生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语文能力就提高一步;这一过程循环往复,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步步提高。这正如扶着小孩走路, 每“扶”一把都是为了“不扶”, 但为了“不扶”, 就会有若干“扶———不扶”的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有新的长进, 直到走上路, 不跌跤, 便可不扶了。而关于语文教学, 只要学生入了门, 上了路, 能阅读, 能写作, 教师便可不教了。

叶圣陶思想 篇8

1.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价值

首先, 在教育目的和价值方面, 叶圣陶指出当代教育要“以育人为本, 以兴国为旨, 着眼于整体人生和终生受益, 培养具有良好习惯、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当今教育充斥着一股浮躁之气。“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占了上风, 这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叶圣陶对教育目的的阐释对当下教育界敲响了警钟。

其次, 在教育本质与过程方面, 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 学会自学”。学生是生命有机体, 自身具备萌发生长的可能性, 只要给他们适宜的养护, 他们就能茁壮成长。

最后, 在教育重点和发展方面, 叶圣陶指出“教育要顺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进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在多变的现代化社会中, 要想教育学生, 必须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不变应万变, 从容面对日后可能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2.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 将受益无穷;坏习惯养成了, 一辈子都会吃亏, 想改也非易事。”这就指出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幼儿正处于启蒙阶段, 在幼儿时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一方面,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幼儿的年纪尚浅, 他们的学习受到兴趣的直接驱动, 对于感兴趣的事情, 他们会投入巨大的热情, 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 将其作为教育的生长点, 尽量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 教师要教给幼儿正确的学习方法。叶圣陶指出教育的宗旨是“教是为了不教”, 所以教师要教会幼儿学会提问, 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良好品质。比如我在组织“会变的颜色”活动中, 先让幼儿观察各种颜色, 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尝试颜色是怎样变化的, 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和疑问, 让大家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 这样的活动方式有利于实现寓教于乐的良好境界。

(2)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除了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外,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至关重要。幼儿阶段是人生最初始的启蒙阶段, 为了让幼儿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教师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方面, 幼儿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 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 在一开始时, 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课堂上保持安静, 在吃饭时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游戏中互相谦让等, 然后逐渐引导他们尊敬老人, 关心他人, 热爱集体。另一方面, 教师要巧妙设计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 能够增强幼儿的交流能力, 而且幼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暴露出不好的行为举止, 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 从而让幼儿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3) 正确评价幼儿的行为。叶圣陶反复强调:“教学无非就是教师帮助幼儿进行学习的一连串过程, 要能使幼儿能自主探索、自求解决。为此, 教师要合理评价幼儿, 进行正确的指导、诱导和疏导。”由此看出, 正确评价幼儿的行为十分重要。一方面, 教师的评价要注重精神激励, 由于幼儿的认识是很具体直观的, 从小班到大班, 幼儿的身心不断发展, 但是都迫切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 所以教师可以用小红花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行为, 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简单规范, 及时评价, 及时反馈, 同时还要争取家长的合作, 加强家校互动, 与家长一起设计教育方案, 因为家长与幼儿接触的时间最长, 家校合作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 达到既教知识又教做人的双重目的。

3. 结束语

叶圣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知名的教育家, 就在于能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改革。要想真正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必须与时俱进, 并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做指导, 这样才能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摘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幼儿处于启蒙阶段, 需要先进思想作指导。本文尝试研究叶圣陶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才永发编著.中外名人教子经典60篇[M].北京:金城出版社, 2007.

叶圣陶思想 篇9

在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学论著中, 有许多关于作文教学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 叶老对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作文习惯的养成以及生活与作文、阅读与作文的关系都做了系统、精辟的阐述。本文仅就作文教学, 谈谈对叶老作文教学思想的理解。

“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在叶老的教育观中, 最具个性的, 就是习惯说。“习惯”一词, 在叶老语文教育论著中使用的频率最高。仅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语文教育》两书中, 提及“习惯”一词的就多达百余处, 其中关于养成写作好习惯的论述既通俗又精辟。

叶老认为, “国文科写作教学的目的, 在养成学生的两种习惯: (一) 有所积蓄, 须尽量用文字发表; (二) 每逢用文字发表, 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 (《论写作教学》) 叶老所说的两种习惯, 概括讲就是要养成勤写、会写的习惯。那么, 如何才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呢?“养成习惯的方法并不难, 不过是要写就写, 不要错过机会而已。” (《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为养成写作的习惯, 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 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 作读书笔记, 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 作发抒内心情思的文章, 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 决不放过, 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 (《略谈学习国文》) 在叶老看来, 读一本书, 经历一件事情, 与朋友谈话, 参加一个集会, 参观一处地方, 有所感, 有所悟, 这些时候, 都是写作的极好机会。

为能养成一种好的写作习惯, 叶老还从不同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如:“精密观察及仔细认识”、“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总之, 凡是与写作有关的好习惯几乎都提及了。可见, 叶老对写作习惯培养的重视。的确,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上都能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从读书、观察、积累到写提纲、修改诸方面都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那么, 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怎能不提高呢?为此,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

种下思想, 收获的是行动;种下行动, 收获的是习惯;种下习惯, 收获的是品格;而种下品格, 收获的则是命运。纵观叶老的习惯说, 既汲取了西方教育理论的精华, 又深深地植根于我国几千年优良教育传统的沃土之中, 其影响之深、之巨, 已超越时空, 让我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并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 使好的写作习惯为学生终生受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紧密联系又相互影响的两个子系统。促进这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 并使其产生积极影响, 是加速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重要环节。早在1942年, 叶老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做了精辟的论述:“阅读是‘吸收’的事情, 从阅读, 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 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 从写作, 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 吐露自己的心情。” (《略谈学习国文》) 叶老的话真是透彻明了, 一语中的。为了阐释阅读对写作的影响, 叶老不厌其烦, 做了许多论述:

“果真儿童心灵充分发展, 则随时有丰妙的精思, 便随时可以作文。即如阅读书籍, 笔记所得, 也是一种作文的练习。” (《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

“然而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 阅读得其法, 阅读程度提高了, 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学习习作的方法, 大家知道, 该从阅读和习作两项入手。” (《写作是极平常的事》)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 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 认真地作。” (《略谈学习国文》)

“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 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实际上, 写作基于阅读, 老师教得好, 学生读得好, 才写得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总而言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众所周知,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一条传统经验。“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吸收得好, 才能有利于表达;表达得好, 反过来又促进阅读的吸收。因此, 我们要认真领会叶老的相关论述, 在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突出阅读兴趣的培养, 通过组织“阅读大王知识竞赛”、“阅读笔记展览会”、“读书经验交流会”、“阅读演讲赛”等活动, 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 培养阅读兴趣。也可以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习惯。因此, 必须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强化指导, “授人以渔”, 使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在阅读中得以充分发展。

“写东西有所为”

学生厌恶写作文, 怕写作文, 教师怕教作文, 症结究竟在哪儿?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中, 叶老指出:“写东西, 全都有所为, 如果无所为, 就不会有写东西这回事。”在《评改〈当我在工作中碰到困难的时候〉》一文中, 叶老又说:“咱们作文是有所为的, 都有一定的对象和一定的用意。对象和用意是作文的‘的’, 认定了, 鲜明了, 要写什么, 不要写什么, 该这样写, 不该那样写, 才有依据。”叶老强调的“有所为”, 意在告诉我们, 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目的以及知道是给谁看, 为什么写,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写作的意识, 写出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作文。而“无所为而作”, 则指出了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所在。因此, 叶老的“有所为而作”可谓是解决学生怕写作文、教师如何教作文的一剂良药。

就此问题, 叶老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有所为里头本来就包含这个要求, 就是写好。” (《写东西有作为》)

“小学生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 了无隔阂;朴实说理, 不生缪误。” (《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

“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 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 (《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

“上堂听功课, 随时有新的意想, 新的发现, 是题目。下了课, 去运动, 去游戏, 谁的技术怎样, 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 是题目。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 如种树, 如养鸡, 如窥显微镜, 如测候风、雨、寒、湿, 都是非常有趣的题目。校内的集会, 如学生会、交谊会、运动会、演说会, 校外的考查, 如风俗、人情、工商状况、交通组织, 也都是大可写作的题目。”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叶老“关于写东西全都有所为”的论述, 深刻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解决了作文教学中为谁写、写什么的问题。

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习作而习作”的怪圈, 写作与考试、升学紧紧挂钩, 这种训练走向导致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过多地强调训练目标的统一、训练规格的标准、训练流程的预设、训练结果的达成, 最终使学生养成了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

那么, 如何让学生有所为而作呢?首先, 要明确有所为而作的内涵是一层深于一层的。要结合学生不同年段的要求进行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表达训练, 要强调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 在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中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其次, 必须从内容入手, 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作文不仅是个教学方法问题, 而且是教学思想问题, 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一是要使学生有内容可写;二是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三是要指导学生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形式。据此, 我们要有意把学生引向生活, 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 以饱满的热情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去体验工人、农民劳作的艰辛, 去了解朴素的乡土人情, 摄取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 用不同的方式去讴歌生活, 赞美生活。

“写东西靠平时积累”

学生作文往往苦于无话可说, 究其原因, 无外乎知识、思想、语言、生活等的贫乏。针对这一现象, 叶老提出了“写东西靠平时积累”的一系列论述:

“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文,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 (《和教师谈写作》)

“没有蕴蓄或内容, 写作技能虽好也写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和教师谈写作》)

“要在语言知识的各方面都有相当把握, 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非日积月累不可。积累得多了, 写东西才能运用自如。” (《和教师谈写作》)

“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要写好作文, 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我们知道, 汉语自成体系, 有其特殊规律, 如果学生脑子里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 没有相应丰富的词汇、多种的句式储备, 说话、习作又怎能做到用词确切、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呢?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开阔视野, 博览群书, 广纳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 丰富语言储备, 充实语言仓库, 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下水”

叶老针对“多数老师只教学生作文, 而自己不作文”的现象, 借用“下水”这一比喻谆谆告诉我们:“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 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 或者能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 或者另外想些什么, 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 加快学生的进步。” (《教师下水》) 叶老之所以这么说, 原因是:“只教而不作, 能派用场的不就是学生时代得来的一点甘苦吗?” (《教师下水》) 的确, 叶老的担心并非多余, 随着时间的推移, 时代的变化, 社会的进步, 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将会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仍沉湎于学生时代所得来的那点东西, 不再充实提高自己, 怎么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呢?为此, 叶老提出:“如果经常能用心写些东西, 这些东西将会做得更好。自己动手写, 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 讲解就会更透彻, 指导就会更切实, 批改就会更恰当。” (《和教师谈写作》)

叶老的这些论述, 无疑是我们指导作文的宝贵经验之谈。而大量教学实践恰恰表明, “教师下水”的确是教师增强学生意识的重要一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不会作文……最简单的原因, 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事实确是如此。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 有的老师的作文命题、指导、批改常常脱离学生的实际, 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生活不了解, 不知学生的“甘苦”, 教师的主观意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下水方知水深浅”, 教师“下水”了, 就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 体会学生写作的困难, 从而为学生探路巡航, 排忧解难, 这样的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

叶老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富于理想、富于改革创新精神的语文教育家, 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 涉及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他的许多教诲, 对于我们今天乃至未来“认识国文教学”、改革语文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愿一切有志于创造、富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教育工作者, 能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叶老的教育思想, 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叶圣陶思想 篇10

比如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一课, 三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这节课是学生刚刚开始制定完整的实验方案, 那我们就要在制定方案时多用一些时间, 启发学生制定其中一种方法的实验方案, 再放手让学生根据第一个实验方案, 制定另外两种方法的实验方案。我是这样来引导他们制定方案的:我拿出一块方糖, 问:“把它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溶解

师:是的 (板书:溶解)

师: (实物投影:方糖放入水中) :可是溶解的太慢了, 怎么加快它的溶解?

(板书:溶解的快与慢)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溶解的快与慢。

我们先来看一些现象, 人们在洗衣服时, 先加入热水, 倒入洗衣粉, 再用手轻轻搅拌, 为什么?药品都制成粉末状。看到这些现象, 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 (板书:搅拌用热水碾碎等)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但这些方法是不是都能加快溶解呢?比如怎样证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速度。 (用红粉笔在搅拌下画一条横线) 我们先各自思考, 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 (教师相应出示剪贴画。)

生:方糖大小要差不多。

生:水要放的一样多, 温度也要一样。 (最好都是冷水)

生:杯子的大小要一样。

生:放入水中的时间要一样。

教师注意追问:为什么必须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讲到的这些条件都必须相同, 我们就把它们看成这个实验中的相同条件。 (板书:相同条件) 那什么是不同条件呢?生答:一个搅拌, 一个不搅拌。还能有别的不同条件吗?为什么?假如有了两个不同的条件, 最后实验中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我们能肯定是谁影响了实验效果吗?所以这个条件, 也只能有这一个条件是实验中的不同条件。 (板书:不同条件) 同学们, 其实在我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板书:对比实验)

学生实验验证, 最后得出结论。有了前面一个实验, 那么用热水和碾碎这两种方法学生就可以自己设计方案和验证了。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同时待制定完方案后, 学生实验能快速完成, 现象明显, 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小学四年级时, 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制定完备的实验方案的能力, 再经过五年级六年级的不断巩固加深, 相信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制定实验方案了。

二、细心实验, 获得准确数据,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运动和力》、《时间的测量》和六年级《形状与结构》等章节, 有很多收集实验数据的实验, 只有收集到准确的实验数据, 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在上《抵抗弯曲》这课时, 学生在研究横梁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之前, 我先让学生讨论和明确实验中需要的材料及注意事项。在实验中, 为了实验效果明显, 我们需要宽度成倍增加的横梁, 横梁其它的厚度、材料、长度等因素都保持不变。对于重物有什么要求, 通过讨论, 得出重物大小要一样, 都要放在横梁中间, 一个一个轻轻的放。有了横梁和重物, 还要两个一模一样的柱子, 才能实验。最后当横梁碰到底时, 横梁能承受重物的个数我们也作了规定, 为了实验公平, 我们规定当横梁碰到底, 重物的个数, 最后一个不算, 作为标准。制定了这样的实验方案, 取得的数据就更严谨些。虽然这种现象看起来是小事, 但学生的习惯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在科学课堂上不断培养和强化, 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组织学生全体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培养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还是我在上《抵抗弯曲》这课时, 我把每组学生增加横梁厚度, 它的抗弯曲能力情况的数据汇总到了一张表格上, 学生通过观察数据, 一起得出, 增加横梁厚度抗弯曲能力增强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和你们的猜测一样吗?差距大吗?差距大说明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 说出了增加横梁厚度, 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强的结论来。然后我再把增加宽度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 通过一比较, 学生发现增加横梁厚度比增加宽度它的抗弯曲能力要更强, 更有效。这里的几个结论是大多数学生得出的, 得到了全体学生的认可。实验结论有时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知识目标, 只有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得出来, 才能内化学生的知识, 否则与灌输教学没有区别。很多科学课这一过程过于简单, 甚至是一带而过, 成了少数学生的重头戏, 没有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性, 一辈子用不尽。”当学生离开小学, 都养成了哪些探究的好习惯, 往往比他学会了哪些知识更重要, 这些好习惯可以帮助他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后面的知识。

摘要:“养成良好习惯”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在科学课上, 我们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观察、实验和思维习惯, 才能保证探究的高效,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叶圣陶思想 篇11

关键词 叶圣陶 精读阅读 阅读教学

叶圣陶先生(以下简称叶老)是中国20世纪伟大的语文教育大家,其精读思想更是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教育思想。重读叶老的精读理论,对今天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叶圣陶精读思想概述

叶圣陶、朱自清二位先生于1942年发表了《精读指导举隅》,叶老写了前言部分,这是体现他精读思想的重要文献,另外还有《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等文。

叶老对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的指导做了精辟的论述。

1.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精读不只是一种阅读方法,还是一种教育思想。叶老把语文教材分为精读本和略读本两种,与此相适应,将课型分为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与此相配套的阅读学习方法分别是精读法和略读法。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1]叶老认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要养成文学欣赏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这个目标需要精读和略读共同完成。精读是主体,是就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而言的,精读所占课时多,教师要做详细的指导,学生要从精读中获得种种阅读经验。精读是准备,是就精读的目的而言的,从精读中获得种种经验,其目的是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阅读其他文章或者著作,这就是略读。

2.精读指导的思想

叶老在《略读指导举隅》中说:“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2]但是细致、深入的指导并不等于教师要始终扶着学生走路,教师要本着使学生逐步减少对教师依赖的原则来指导精读。

精读指导要经过预习指导、课内指导、练习指导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在指导上下功夫。“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3]

预习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读全文,解决生字生词,解答教师的疑问。教师的有效指导体现在任务的布置和预习检查上。

课上讨论阶段的主要任务:质疑解难,含英咀华,深化认识。教师的指导体现为:督促学生课下做充分的准备;平时要帮学生养成讨论问题、发表看法的习惯,包括听话、评判、发表、态度、观点比较的习惯;精当的点拨,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之处予以纠正,对疏漏之处予以补充,对疑难之处予以阐明。

练习阶段的目的是:涵咀得深,研讨得深。主要形式有:吟诵、参读和复读。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为:对吟诵语调高低、强弱、缓急的指导;对参读文章选择的指导;用足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考查。

二、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材使用观的更新,使教学目标和内容多元化;学习方式的更新,改变了教师的“满堂灌”,凸显了学生主体;阅读教学理念(对话和个性化阅读)的更新,解放了学生的阅读,教学气氛空前活跃。但是问题也随之呈现。

1.教师指导缺失

在阅读对话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多了,但是学生作为不成熟的对话者,肤浅、偏差是难免的。教师为了表示尊重学生的见解,放弃话语权利,成为“旁观者”和简单的“应和者”,廉价的表扬和不置可否的评价随处可见。更有甚者,有的课改学校出现了“无师课堂”,课堂成为学生自娱自乐的天地,文本成为学生随意阐释的对象。“教师不作为”“教师浅作为”正成为目前阅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2.阅读的基础训练缺失

20世纪80~90年代,语文教学的核心概念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阅读、写作能力是训练的重点,但机械、刻板,以浅层记忆和理解为主。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关键词是人文性、语文素养、体验、个性见解等,与生活、社会和学生的联系多了、活动多了、拓展多了,而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却少了,对课文精推细敲的功夫少了。热闹的课堂之下是对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培养的掏空。

三、叶圣陶精读思想对中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1.要让精读、略读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配合

与叶老所处的时代不同,现在的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分编的精读教材和略读教材,但是每个单元都规定了精读(讲读)课文和略读(自读)课文,自然就应有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但是教师的精读和略读意识不是很淡薄,处理显得很随意。

(1)精读宜精

精读是对读物全面、细致、透彻的阅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4]。要通过精读养成细读深思的习惯,学会阅读各种文章。精读宜沉下来字斟句酌,咬进文字深层,嚼出文字真味,而不是走马观花,在文本外围打转。

(2)略读宜略

略读是对精读的应用,从精读获得的种种经验要在略读中得以应用,读的篇目多了,那些经验就会内化为阅读能力和习惯,一生受用。

(3)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从教材编排看,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不仅在内容或者文体上有联系,在阅读经验上也应该是相互照应的。

叶老对精读和略读的设计启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1)单元规划,确定目标

精读和略读的配合需要有单元的整体规划,要有单元训练的重点,精读略读才能一以贯之,形成合力。

(2)合理分配课时

该精的精,该略的略,精读略读才能相得益彰。一个单元,可以用3~5课时精读一篇,如《孔乙己》,其他篇目用1课时略读或者课下自读。

(3)强化课型意识

把精读课文上成精读课的样子,把略读课文上成略读课的样子,精读为“一”,略读为“三”,举一反三,相互照应。

2.走出“精读指导是逐句讲解”的误区

说起精读指导,我们往往把它和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联系起来,因而把精读指导和课改新理念对立起来,导致精读指导步入误区。

(1)逐句讲解

新课改之前,精读课上,教师逐句讲解十分普遍;新课改以来,在某些“异化”的精读课上,这种现象依旧存在。

(2)指导缺失

如前所述,教师退出指导席或者指导不到位。

叶老的精读理论正本清源,给我们如下启示。

(1)逐句讲解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理念的产物,是“满堂灌”的体现,并非精读所致。针对精读指导中逐句讲解的现象,叶老曾用归谬法来证明其不可行:①假定学生无法了解那些字词的意义,……⑤假定教学只是授受的关系,学生是没有能力的,自己去探讨也无非徒劳,必待教师讲了授了,他用心地听了受了,才会了解他所读的东西[5]。

(2)精读指导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熟读精思的习惯,这个习惯只有在学生自己的阅读中才能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精读学习也不例外。“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6]教师要本着使学生逐步减少对教师依赖的原则来指导精读。

(3)精读指导的特点是“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精读指导是精细的,但就指导的内容而言,只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给学生所不能。叶老认为教师应该揣摩哪些地方是学生不容易领会的,就要在那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思考后不能解决的,再向学生讲明白。精细的指导功夫,教师要用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上,用在对学情的了解上,用在对点拨时机的观察上。

(4)精读指导的效果在于能“举一反三”。精读指导应立足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叶老说:“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7]教师做精细的指导,目的是使学生在精读中获得各种经验,学生自己应用这些经验再去阅读长篇巨著或者其他篇章。所以,精读指导要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发挥“一”的作用。教师在指导中,要有一种自觉意识,注重“类”的提炼点拨。

3.每个阶段的精读指导都要在追求实效上下功夫

精读要经过预习、深入探讨、练习巩固三个阶段,这是普遍的现象,和叶老的设计基本是一致的,我们耳熟能详,但是说到效果,中学六年都难有成效,预习、探讨、练习,一步不落地做下来,阅读教学始终低效。长此以往,师生产生的学习倦怠,预习可有可无,探讨流于形式,巩固依赖于练习册。

精读要想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指导。叶老对精读指导的实效性作了精辟的论述,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对照今天的做法,获得有益的启示。

(1)预习阶段指导

①任务要具体、有针对性。大部分教师把预习任务确定为:解决字词、疏通文意、了解大意。叶老认为,古代诗词,可以根据体例确定其朗读的节奏;文言文,可以要求断句。还有提问,他认为,“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8]这两个提问的标准——应该知道、未必能自行解答,值得教师体会。现在流行的学案,习惯提出很多问题,像练习册,是没必要的。有些问题在通读中自然能解,有些问题比较繁琐或者艰深,不是学生必须知道的。

②检查要得法。检查预习的通行做法是朗读和问答,但是朗读没有具体要求,问答涉及面有限,效果不理想。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检查形式,但是无论哪种检查形式都要要求具体、面向全体。如用读书笔记检查,对生字词要求:工具书的解释+联系上下文含义的自我表述;对解答的问题要求:是自己参考和思索所得(教师要给学生提示参考和思索的路径及方法)。

(2)深入探讨阶段指导

①备疑要充分。研讨环节的种种问题多和学生准备不充分有关。为了使这样的活动有真正的意义,就要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有些教师把课堂讨论的问题只放在课堂上提出,显然是没有充分准备的。学案把一个比较详细的学习方案教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自学,课上展示,有的课改学校,每天都有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案,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课前准备。

②点拨要精当。精读指导,关键在于一个“精”字,字字珠玑,学生才会真有收获,指导效果才会好。有的教师一说起来,汩汩滔滔,没完没了,远不如关键处的三句五句让人警醒。前几年流行的“定时讲课”限制了教师发言时间,潜在地也就提出了精当的要求,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③减少问答式。教师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双方对接频繁,教师的主导就会过多介入,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倡导讨论展示后的教师点拨、总结,倡导在一段时间内让学生有比较大的自主、自由空间。当然,教师何时介入学生的讨论,也要看需要。

(3)练习巩固阶段指导

精读的课后练习,还是首先要在“读”上下工夫。精读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它要求熟读精思,获得深入的体会,“文章不厌百回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最后阶段的阅读练习是前面教学的深化,学生会达到阅读的新境界,获得阅读的新感受。无论是叶老倡导的吟诵、参读、复读,还是我们使用的比较阅读等。

做大量的习题,巩固所学,对以阅读为课程目标的语文而言,并非捷径。仍然字字珠玑,切中要害,有正本清源的作用。指导学生反复读、细致读,才是精读指导的根本。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叶老的精读思想仍然字字珠玑,切中要害,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其启示我们:精读本来的样子很简单,就是要重视读书,重视读书的成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下到精读和精读指导的功夫,为一生的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乔桂英(1969-),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叶圣陶思想 篇12

一、叶圣陶课程思想与语文教材观概述

从叶圣陶语文教材编纂的实践, 以及他的众多著述和谈话中, 叶圣陶逐步形成了对语文教材的标准、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独到认识。我们可以梳理出叶圣陶课程思想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关键词:“规范”“例子”“凭借”。

1. 教材标准观“规范”

在新中国刚成立时, 叶圣陶在编写教材、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 就提出“中学语文教材, 就精神说, 要符合目标第一项所规定的各点;就内容说, 必然的涉及各科, 以各科的内容为内容;就品质说, 要朴实、精确, 足以为目标第二项的模范;就体裁说, 要包括一般人在生活上所触及的各类文字 (不列举) , 高中要选若干明白易晓的古文, 以能够通解普通文言为目标”。这种规范化标准, 正是语文素质教育对教材的客观需求。语文教材除了作为教学的工具, 更在其他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精神上, 不可能脱离思想内容。叶圣陶提出“入选的作品须是提倡为群众服务的, 表现群众的生活跟斗争的, 充满向上的精神的, 洋溢着健康的情感的”。内容上, 克服了狭隘的学科界限。品质上, “朴实精确, 足以作为模范”以顺应学生“身心的发育和生活经验的扩展”。体裁上, 主张兼及社会生活“所触及的各类文字”。选文的优劣直接关系教材的质量, 他在1962年写给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一封信中说:“所选为语文教材, 务求其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 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帮助。”又进一步指出:“凡选文必不宜如我苏人所谓‘拉在篮里就是菜’。选文之际, 眼光宜有异于随便浏览, 必反复讽诵, 潜心领会, 质文兼顾, 毫不含糊。其拟以入选者, 应为心焉好之, 确认为堪以示学生之文篇。苟编者并不好之, 其何能令教师好之而乐教之, 学生好之而乐诵之乎?……万不宜草草从事。”说到底, 语文教材就是强调“规范”, “规范”是语文教材的必须标准。语文教材只有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范本, 学生所掌握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人生发展的阶梯。

2. 教材性质观“例子”

传统的语文教材观认为, 教科书是唯一的教学资源, 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叶圣陶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 对语文教材作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阐述:“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教材无非就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例子”的论断, 揭示了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学属性, 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材料, 也不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对现行教学中“唯本为本”、围绕教材反复讲练的应试做法是个提醒。“例子”要有代表性, “举一”举的必须是中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能很好地体现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例子”还要有助于“反三”, 要求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和改造教材。启示学生通过教材中的这些“例子”如何正确认识并了解中国语文, 掌握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法。要求选择切合学生实际, 方便教师教学的教材;并分清主次, 确定取舍, 选好教学角度, 合理处理教材, 同时, 更应该积极慎重灵活地自编教材。

3. 教材功能观“凭借”

语文教材的功能和性质是紧密关联的。叶圣陶认为“知识不能凭空得到, 习惯不能凭空养成, 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这句话告诉我们, 语文教材首先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凭借。在语文课中, 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主要不是靠系统的讲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等, 而应该依靠研读精心挑选出来的文章来达成。同时, 语文教材更是培养学生语文习惯和提高语文能力的凭借。语文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离不开读书读文章的具体实践。通过对教材的指点,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文教材正是这样的“凭借”。知识凭教材而传递, 习惯凭教材而养成, 能力凭教材而提高。只有利用好这一凭借, 才能发挥出语文教材的最大功效。

二、叶圣陶课程思想对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启示

通常我们所说的语文教材即是指语文教科书, 而从广义上讲, 语文选修课程的相关书目, 甚至是学生阅读的课外书都可包含在内。叶圣陶曾指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课外书也该认作一项教材”。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 适合不同学生、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也越发显得重要。叶圣陶的课程思想对我校校本课程建设有着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回归生活的口语表达课程建设

虽然叶圣陶对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与教学问题较少谈及, 但能从叶圣陶的一些话语中依然能够得知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他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让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同事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因语言的优美、高雅而显得其乐融融。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打破课程壁垒,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生活经验, 充分挖掘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协同资源, 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现实世界, 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 在生活中体验语文、运用语文。结合口语表达的课程, 可以设置家访、公车上的交流等情景, 训练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模仿生活, 提高自我;评论时事, 则可以播放相关片段剪辑, 促进视觉感受, 展开与生活的对比, 思考生活, 积累素材, 深入探究。经常带领学生实地探访古迹等, 感受古人遗风;常举办演讲、辩论比赛, 模拟法庭等活动,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可以说, 丰富的语文活动给语文学习带来了活力, 也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2. 适合学生的文学阅读课程建设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 叶圣陶认为教材的功能就是“凭借”, 要真正实现其“凭借”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借之实现学习迁移, 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去考虑。教材编选应“顺自然之趋势, 而适应学生之地位”。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等生理心理特征及现实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接受水平应当成为教材编选的一条重要原则, 使他们易于接受, 乐于学习。因此, “非儿童所需要, 就不要强为授予, 即使教者心赏某文, 玩索有素, 亦不可选为教材。”这里的文学阅读课程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在现代文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上, 我们主要选取了适合学生身心成长并和教材联系起来, 且也分版块进行编写, 大致有“祖国山河”“亲近自然”“乡土文学”“城市精神”“珍爱生命”“艺术世界”“人物专题”“小说魅力”等。这些板块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适合学生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心理, 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在文言文阅读校本课程建设上, 我们选择适合学生的文本教材, 首先是浅显易懂的, 然后是有趣味性的, 再就是经典文言篇目, 以改变过去教材中相对偏难的枯燥的文言学习材料, 在强调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是注重学生对文学、文化的敏感和兴趣。

3. 立足应需的作文教学课程建设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应立足于“应需”而不是“应试”,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因此, 师生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不应该为作文而作文, 为考试而作文;而要真正把思想从“应试教育”转变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也就是说作文应该是自我愿意、乐意的表达, 是出自情感上的需求和意志上的目的。是主动自觉地写, 是自由的写, 不仅仅是题材、体裁的自由, 更是精神、心灵的自由。是自己需要写作, 把作文当做自身倾吐的需要, 当做表达思想的需要, 当做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当做生命成长的需要, 是实实在在的“我要写”, 是由自己决定表达什么, 怎么表达。立足于“应需”, 教师须在命题上多下些工夫, 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完善作文教学课程建设。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当然也希望在所有考试中) 命题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学生, 而是尽量给学生提供一个说真心话, 抒真感情的平台。命题时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结合学生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语文教师要有直面现实生活事件和时代变革思潮的胆识和气魄, 善于捕捉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 同时可以通过多拟一些与社会热点相关的作文题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此外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 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感可发, 就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调动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命题上应有一定程度的开放, 可以在内容上、范围上或准备上开放。

上一篇:药用植物鉴别技术下一篇:高校学生社团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