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赏析

2024-09-30

散文阅读赏析(精选11篇)

散文阅读赏析 篇1

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其人文性 (包括内容、主题) 与形式 (语法、逻辑) 是相辅相成, 难以分离的, 是浑然一体的。

中考散文阅读命题, 阅读能力的考查落点也就应在:散文文本内容的感悟理解和言语形式的赏析。2012年泰州市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的考查就体现了这一点:试题设计定位在人文性与言语形式的考查上, 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本质,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是一道好题。

第18题、第21题从人文性入手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主题的感悟理解;第19题、第20题从言语形式入手考查学生对言语的赏析。

然而, 由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有很明显的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倾向, 那么对作为工具性表现的语法、逻辑、修辞等系统汉语基础知识的忽视就成为必然。这样, 学生对言语赏析的能力就势必很难得到训练、提高, 考生对散文阅读题中言语赏析解答不到位就不难理解了。

2012年参加中考阅卷, 并负责评阅第19、20题。阅卷过程中发现这两题的得分奇低, 两题计8分, 平均得分仅3.76分。于是, 我对这两题学生的解答进行分析, 发现得分低的原因, 不是阅卷老师判卷从严的问题, 而是学生对言语的赏析不到位, 答案不能踩点, 表述不够完整规范造成的。

审视学生在散文阅读题中对言语赏析题的解答, 我们看到学生言语赏析时在几个点上不是那么到位的, 而这几个点又集中在中考最为容易考查的能力点上。笔者尝试着对这几个点进行分析, 以期帮助考生提高言语赏析的能力。

一.句意把握不到位

有道是: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对句子的理解, 也就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去体味, 突破句中的关键词, 才能到位。如若架空语境, 不紧扣原句中的意义要点, 那答案定是空洞模糊的, 有忽悠阅卷老师之嫌。

如:20.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 (7) 段中的划线句子。 (4分)

这时, 母亲会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动作也有些笨拙。

大多数考生答:这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 体现了我与母亲的害羞心理, 但这却恰恰体现了两人之间有着不言表达的爱。这些心理活动虽无声, 但写出了作者与母亲的心意是相通的。作者在借以品味当年母亲为我做这些时的感受, 也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温馨和谐的场面传达出浓浓的爱意。

这样的解答具有普遍性, 可是散文阅读中的语境义及句子含义的理解, 考生解题过程中只能停留在语言的“表”而很难深入语言的“里”。只能评2分。

理解语言, 鉴赏语言:一要赏析出表达方法———怎么样, 二要赏析出表达效果———为什么, 重在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表达效果, 包括理解句子的省略之意、言外之意和深层内涵。因此, 理解赏析这句话应突破“不好意思”“笨拙”这两个关键词, 弄清母亲为什么“不好意思”, 我为何显得“笨拙”, 从而把握句子的深层内涵。理性而深层次的思考后, 不难理解:“不好意思”这一神态描写, 其深层内涵表达出母亲内心深处的幸福感、满足感;我的“笨拙”, 那是与母亲为我所做一切的娴熟形成对比, 其深层内涵表达出我的内疚和对母亲的爱、孝敬与感恩。

从考生的解答中, 考生对关键词的突破不能深入“里”, 显然句意的理解赏析不到位。

理解鉴赏句子含义, 力求做到:关键词义, 务必认准;向心求索, 不失方寸;参照前后, 启迪验证;手法效果, 明白表述。

二.要点筛选不到位

筛选要点, 是考查语言信息的筛选能力, 中考常考的考点。阅读筛选时要对文章整体感知, 理清层次, 在此基础上扣住中心、根据题意筛选整合信息。这样要点才能概括全面而不遗漏。

如:19.联系具体语境,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2) 一跨出家门, 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 我就想母亲。 (2分)

20.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第 (7) 段中的划线句子。 (4分)

这时, 母亲会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动作也有些笨拙。

分析考生的解答, 我们会看到:19 (2) 全句中有两个“一……就”这样的句式, 而大多数考生紧扣主题只对后一句式作了赏析, 前一句式未作赏析———对家乡的思念。显然, 要点筛选不到位。

20题大多数考生也未能踩点解答, 从四个小点作全面准确的解答: (1) 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或对比手法———表达方法; (2) 生动地表达出母亲心中之情以及在被儿子照顾时怕给儿子带来麻烦的紧张不安之情, (3) 我当时内心的情感———表达效果; (4) 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指向主题。

解答言语赏析类试题要树立要点意识。叶圣陶曾说“抓不住要点, 掌握不住精神”, 是“语文程度不够高”的一个重要方面。解答试题力求:文字简洁, 兼顾表层深层含义, 要点齐全。

三.句式把握不到位

“一……就……”, 是一个紧缩复句, 表示一种动作或情况出现后紧接着发生另一种动作或情况, 但前后两个动作或情况在逻辑上没有必然联系, 只有先后关系, 句意关键落在“就”后的信息。“一”“就”这两个副词在这一格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起强调作用。

如:19.联系具体语境,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2) 一跨出家门, 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 我就想母亲。 (2分)

大多数考生答: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

分析考生的解答, 我们看到:“一……就……”, 未能扣住这一句式的语用功能来做赏析。显然, 对“一……就……”这一句式把握不到位。其实, 这一句式苏教版七年级《往事依依》中就学过了。“家中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 一打开, 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一……就……”的句式起强调作用, 突出表现一幅幅插图富有吸引力, 表明了我的入迷。

此题完整的解答应是:“一……就”这一句式起强调作用, 表达了对家乡的眷念, 对母亲的思念、依依不舍。

四.技巧赏析不到位

赏析句子技巧, 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一般选择有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独特的句子来赏析, 二是对句子中表现力强的词语或对整个句子中的亮点进行赏析。

如:19.联系具体语境,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1) 母亲见到我, 连忙站起来, 双手在围裙上揩了又揩。 (2分)

大多数考生答:写出了母亲见到我时的动作, 表现了母亲见到我时的兴奋和喜悦, 透露出母亲对“我”的深深地爱和牵挂。

就所有考生的解答而言, 这样的解答还算是较好的。但仔细分析大多数考生这样的解答, 只能给1分。上面的解答能从表达内容上, 即句子的表达意义和情感意义, 作了赏析, 未分析加点词的手法之妙, 即细节描写 (动作描写) 。考生的解答只停留在文字上———母亲动作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对手法技巧的赏析显然不到位。

此题完整的解答应是:通过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出了母亲情绪的细微波动, 见到我时的激动和喜悦, 表现出了母亲对我的爱与思念之深切。

言语作品也有它的内容———说什么, 形式———怎么说,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难解难分。理解和赏析语言, 是语文教学的“行家本色”。语言的理解鉴赏问题, 愈来愈受重视。近年来, 考题有从侧重内容到内容和形式并重, 甚至侧重形式的情况。对这类题的解答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其解答亦是有一定的规范性。无论是词, 还是句子的理解赏析, 其解答应从三方面入手思考作答:运用的手法, 词句的表现力, 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揭示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核, 解答指向作品的主题。

这类题的解答, 在平时注重训练的基础上, 解题时树立术语意识、语境意识、要点意识、规范意识, 是完全可以解答到位的。

散文阅读赏析 篇2

主讲教师:李华

北京海淀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课前一开心

考试的十种“死法”:

1、老师不打招呼就考试,居然考得不错,意外死。

2、考试前怀着隐隐期待,兴奋死。

3、一考完就想知道自己成绩,好奇死。

4、期末考试后放长假,憧憬死。

5、因为考试,音体美全部被语数外代替,遗憾死。

6、明天又要考试,还没复习好,焦虑死。

7、一次考场失利,使我领悟到我只是未成功,并未失败,哲理死。

8、一次成功的考试,使我领悟到上帝只会保佑成功的孩子,明白死。

9、忽然发现,考试是通往世界的尽头和冷酷仙境的通关密语,解开它们,自豪死。

10、遇到不会做的题,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身通泰死。

知识梳理

阅读思路: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是所有阅读要点的综合运用

思路整理——规范的表达 赏析——①选词/修辞

②对象的特征(先外后内)

③作者情感/读者共鸣

第页

金题精讲

题一:

冬日香山

①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②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香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她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感觉到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羞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只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凛冽寒风中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无人光顾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柏的骄傲。他们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依然尽情地展现着盎然的绿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qù)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任选一个语段,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赏析。

(1)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

(2)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

第页

题二:

山的图腾

①一到西宁,便感觉到青海山川的不同凡响。这里的奇峰峻岭和条条深邃的沟壑,使我的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引起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

②那天我们乘车沿山谷间的栈道盘旋而去寻觅黄河的源头时,只见山路侧旁皆为红色的高山峻岭。车子行驶于其中,如同盘旋在燃烧的火焰之中,让我内心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友人邓友梅在途中看见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时,诙谐地喊道:“看呐!那是诗人舒婷在山巅上向大地吟唱她的新诗呢。”这个比喻可谓天衣无缝,因为那天舒婷刚好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亭亭玉立之姿,颇像峰顶上那块婀娜多姿的红石。舒婷没有反驳,她看着窗外的大山,自语道:“人在旅途中,已是美的享受。”她的喃喃之语道破了高原上红色大山诱人的奇丽与娇美。

③我也沉醉于大山的遐想之中:我曾游历过美国西部的“红石山国家公园”,那儿的地质地貌与这儿红色山峦极其近似,但是从气魄上来衡量,“红石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那就如同一匹孤驼与一条绵延无尽的棕红色的驼队之分。这是远古天崩地裂时,天地造物之神,让大海沉沦地下,让红色高山凸起于东方大地上的杰作。它诱惑一切游人的想象,因为这里不仅有友人戏言的“舒婷读诗”,还有纯天然的“亭”、“台”、“楼”、“阁”;如果将它和时代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这层层叠叠耸立于云间的山峰,有的像原子弹爆炸后升腾起的蘑菇云,有的像是一条条虹鳟鱼遨游于太空„„其形之怪,其貌之绝,真是让我目不转睛,直到我双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

④我询问司机大山的姓名。他说:“这峡谷叫‘拉水峡’”。

⑤第二座令我为之动情的山峦,当属日月山了。它古时的名字叫赤岭,但是密密的青稞与碧树绿草覆盖了整座山,凸显出它生命的永恒青春。间或,可遥见有一束束彩绸,飘逸在山间,导游告知我,那儿是藏族兄弟举行天葬的祭台。

⑥导游的一句话,便把我们带进了原始古老的氛围中:噢!这是到了古代汉、蕃的分界地了。因而,当汽车向日月山的山脊上攀时,一个古老的故事盘升于我的心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就是穿越这个山口进入西藏的。翻越这座大山时,她因惜别故土,曾拿出父王赐她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泪水凄然而下。此情此景,被奉命来接她的使臣发现,这使臣为驱散她的离情悲楚,偷偷把宝镜换成了石镜。聪颖过人的文成公主见到石镜后,便将宝镜摔碎了,以示诀别故土、踏进西藏的决心。她没想到,此举成了日月山之名称的来由——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那颗亮若太阳和月亮般的心,将“赤岭”改为“日月山”。“日月山”这圣洁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⑦下车后,我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山顶的风有那么大,我差点被吹了个跟头。在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到了海拔3520米的青藏高原,它不仅让我倍感寒冷,而且心跳加剧、呼吸急促。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遥想当年宫廷中长大的文成公主,要经历这般磨砺,该有多么艰难!但她没有退却,而是为了民族和谐和中华大业,毅然迈过了这座山,进入海拔更高的西藏。

⑧我和友人把一路上藏族朋友送给我们的哈达都找了出来,将其系在祭台之上。这既是向文成公主表示后来人的敬意,也是向日月山献上一份中华的赤子情怀——因为这座日月山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山岳中的精灵了!

⑨青藏高原的山,是迷人的。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完美的陶冶。故而写此文,作为青藏高原之行的永恒纪念。

文章第③段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赏析。

第页

小结收获

秘笈一:纵览全文,涵盖特征

1、小不离大:语段回原文

2、缩大为小:寻找适宜赏析的语句 赏析方法:

1、识别修辞/选取用词;

2、抽取能够具体表现景物外在特征的词语,对应特征词呈现;

3、抽取能够具体表现景物内在品质的词语,对应特征词呈现;

4、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情感态度。

秘笈二:巧选取,好赏析

1、尽量选取含有修辞的语句

2、有表现力的词语直接指向景物特点也可选择 赏析方法:

1、准确选取有赏析价值的语句(修辞/用词);

2、具体分析修辞、用词;

3、对应特征词呈现景物相关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词语;

4、作者在其中表达的情感态度。语言赏析: 语言赏析要记清,修辞用词两分明。特征对应要呈现,作者情感并其中。

每课一积累

不必慨叹流星的短暂,它曾为深暗的广漠天庭划下一线光明; 也不必哀怜流萤的轻微,它曾在沉沉寂夜亮出一点火星。

人生的世界,即使如同戈壁,但层层沙粒,却能镌刻着你跋涉的足迹; 孤独和哀愁,也用不着隐瞒和虚饰,那凋零的花瓣,常会飘散出诗意;

痛苦,有时会变成一个美丽,那毕生萦绕心头的柔情,此时会显得更加虔诚有力。

第页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语言赏析

讲义参考答案

金题精讲

题一:

1、(1)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冬日香山描写成为一个巨人,形象生动。“抖”“闭”“推”等词语写出了冬日香山除尽繁华、超凡脱俗、神清气朗情状;“正襟危坐”“巍巍然”“静静”等词语写出了冬日香山凛然肃穆、厚重大气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冬日香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冬日香山比作焦墨山水图,形象地写出了冬日香山不要掩饰只留本质的特点。语句运用了四字语句描写烟霭、亭台、山石、松柏的特点,景物形象集中,整句散句错落有致,富有节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音乐的美感。表达了作者对冬日香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题二:作者采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将拉水峡比作绵延无尽的棕红色的驼队,将美国“红石山国家公园”的红色山峦比作“一匹孤驼”,表现了拉水峡山脉的绵长以及多座山峰耸立的特点,突出了拉水峡气魄的宏大。表现了作者对拉水峡的赞叹之情。

或:“它诱惑一切游人的想象”一句中作者用“一切”这一副词强调了范围之广(大),写出了拉水峡的景观是令人荡气回肠的大自然的杰作,突出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神奇力量的由衷赞叹。

中学文言散文赏析一例 篇3

【关键词】文言文 散文 赏析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赏析文言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但是要对一篇文言文进行赏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下面谨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谈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赏析文言文中的散文。

一、了解文言文的创作背景

柳宗元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出生时“安史之乱”平定20年,此时的唐王朝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正在形成。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任命他的东宫旧臣王叔文为翰林学士。王叔文与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结成政治上的革新派,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但是这次革新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因此事被贬为永州司马。但是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人生和政治理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这段时间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此间他一共写了包括《小石潭记》在内的八篇山水游记,并称为《永州八记》。

二、了解文言文的价值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作品画廊似的展示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又有所发展。但是《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都是客观的描写,少有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就是作者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领略文言散文美妙的意境

《小石潭记》这篇散文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篇为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文章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小石潭在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要见到它还费了一点周折。先见竹林,耳闻水声却不见小水潭的身影。“如鸣佩环”形容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犹如身上所配玉环相互碰撞时发出的清音,待到“伐竹取道”,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水潭的真面目才呈现在人们面前,它的显现虽然称不上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也有“犹抱琵琶半掩面”的韵味。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悬念和情趣。接下来作者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这个小小的水潭格外清澈,整个潭底就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形状各异,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千姿百态令人惊叹。四周树木葱茏,藤蔓翠绿,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真是曲径通幽气象不凡。

文章第二自然段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然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传神的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静,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文字没有一个字涉及水,只说鱼“空游无所依”,但此刻水的透明,鱼的生动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头上,见有人来,有的鱼儿静下来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儿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嬉戏,其乐融融。这些鱼儿多么富有人情味,这不禁触动了作者的情怀,文中的这个乐字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当时柳宗元由于参与永贞革新,改改受挫被贬远方,心中其实烦闷压抑,当时他离开纷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寻到了这样一个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内心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情,鱼之乐终于给柳宗元带来了片刻的欢愉,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继续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和潭上的景物。“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由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小石潭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句“不可知其源”似乎又给人一丝迷惘的感觉。

文章最后说,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这样的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作者感到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这件事就离开了。柳宗元被贬之后心中愤懑难平,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是这种快乐还是转瞬而逝,彻骨的凄怆涌上心头。小石潭的清幽寂静触发了作者的种种联想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竟是立竿见影。作者突然觉得此地凄寒逼人不可久留就匆匆离开了。这一乐意忧实在耐人寻味。

四、掌握作者的表现技法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为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全文不足两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的全过程。文章中的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在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文中还运用了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意境幽深。柳宗元用这种极其精妙的艺术手法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的孤凄悲凉,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赏析文言文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就要因文制宜、因题制宜,灵活运用,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1999

赏析古典散文 品味儒家仁爱 篇4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以心灵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 主要精髓在于“仁”。所谓“仁”, 孔子解释为“爱人”。“仁者爱人”, 就是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亲爱他人, 尊重他人, 与人为善, 不侵害他人利益。孔子所尊崇的“仁爱”有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二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两者合起来, 就是孔子说的“忠恕之道”。只有以此待人, 才能达到“在家无怨、在邦无怨”的和谐境界。在这里, 我把儒家的“仁爱”思想分为三个层次。

1. 以自爱、自尊为内容的“修身之学”, 讲究修养, 以德为先

孔子认为, 自爱、自尊是获得他人“爱”与他人“尊”的前提。要想得到他人的爱心, 就要先自爱;要想得到他人的尊敬, 就要先自尊。只有从自身做起, 以自爱、自尊之心把自己修养成“仁人”, 才能由自爱而人爱, 由自尊而人敬。做人要自修其身、自爱其身, 将自己修养成品德高尚的谦谦君子, 做到心与身的有机统一。《劝学》写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充满了讲究道德人格、学会做人的道理:“仁者爱人”, “君子言必信, 行必果”,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不能正己, 焉能正人”。类似的格言, 在《论语》中俯拾皆是。

因此, 必须弘扬以“自爱”和“自敬”为核心的儒家“修己之学”, 按照孔子的“君子谋道而不谋食”的人生价值观和超越功利主义思想, 建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道德境界, 实现人性真正的真善美, 获取人生的真正价值和快乐源泉, 这才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理想。

2. 以“亲亲”之爱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以感恩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 (德) “知” (智) “勇” (体) “乐” (美) “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的教育家。孔子言仁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以血缘宗法的孝悌为基点, 通过层层外推, 达到普遍意义的“泛爱众”, 故有子将其概括为“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矣”。对于孔子与儒家, 爱首先是亲子之爱, 即亲慈、子孝、兄悌。这是爱的不二源头, 是一切人际关系稳定、可信和真实的来源。儒家的仁爱思想首先要体现在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环节中。孝顺父母和敬爱兄长是仁爱的根本。“父母在不远游”, 孝之道自古有之, 它贯穿着人类文明的长河。百善孝为先, 这孝是善, 也是本性。

高中语文选入了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引出自己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的一段“多可喜, 亦多可悲”的往事, 抒发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至爱真情。如写母亲, 借老妪转述的“儿寒乎?欲食乎?”, 写出了一个母亲最平常亦最深情的呵护。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 “语未毕, 余泣, 妪亦泣”, 写出了作者对至亲骨肉刻骨铭心的哀思, 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一节, 文章最后写道:“瞻顾遗迹, 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就是抓住这些描写, 传达出亲人之间的真情至爱, 让人读来哀婉悱恻。

现代中学生在学习上述文章时, 无不为主人公的孝所感动。他们联系到社会、他人、自己, 觉得只有做到孝, 学会感恩, 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恰恰是一种强烈的社会关怀的思想, 体现了高尚的道德美, 这样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尤其值得强调。

3. 把“亲亲”和感恩的“仁爱”思想贯穿于治国之中, 用“为政以德”的理念治国平天下

子曰:“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以仁德的思想作为指导, 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是治国的根本。

《过秦论》先以诸侯的协力齐心反衬秦破诸侯之快, 继以微弱的陈涉反衬秦的余威不减、败亡不易, 又以九国之师的强大反衬陈涉破秦之易, 终以秦昔日由弱而强与今日虽强而败自成对比, 突出秦败亡之速之快。四组对比, 贯穿全文,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一气呵成, 水到渠成地推出“仁义”要旨, 故有“古今第一气盛文章”之誉。

初雪散文赏析 篇5

描写初雪的散文

1北方的雪总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倦意,让人疲惫。

远望,那人走近些。漫天的雪,晃荡的人影,头发与面部模糊的一团。那人,彷佛不是在走,而是如亡灵一般地飘。

雪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人与人相交,是否本身就隔着这样一层密密的雪呢!不记得谁写过:“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离开后,转身相忘。那是多么的潇洒!但这样洒脱的行为,多少显得有些无情,带些无义。原来我们还是做不到洒脱。然而,纵使你千方百计地惦念着他人。可他人能明白你的心意吗?即便明白,他人是否又能如阳光般至诚的待你。人生虚晃几十年,相遇者多,相伴者少,相知的,恐怕更少。而世事的难料,又能有几个相知之人,与你终年对坐,相忘于江湖。那么,最终让你在难熬的岁月里,抵挡寂寞的侵蚀的,可能不过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而已。那个名字,或许早应该忘记了吧!

不觉间,那人已从眼前晃过。白雪纷飞间,他轻易地与我这个陌生人遇见,然后分离。

描写初雪的散文

2朋友的照片让我看完之后都落泪了。

我只是在这一个深夜里,突然就想起了家乡的冬雪。如今家乡无人,想念的只是那积雪覆盖下的黄土————爷爷的坟。我不知道,他是否感觉到冷呢!

以往年月,都是独在异乡,每至冬季,见雪便会无故思念故乡。那时故乡自是有亲人在,即使远在千里,依旧总是能看到那积雪覆盖下的大地里,远处炊烟袅袅。

我的亲人,我能想到的自然是你啊!是你在火堆子旁燃着柴火,让那屋子冒着缕缕青烟,依然能感觉到有亲人在的气味。如今,它是冰冷的,寂静的。时常牵挂的亲人,你在天堂还好吗?这个夜,来梦里带我去老屋看看吧!

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我不想看它会下成什么样子,我只是在记忆里想象,没我在身边的时候,你是怎样子度过了那样一个又一个的寒冬?如今你在土里,我的思念也跟着去了土里。

我的亲人,人是看不破生死的,在最多的时候,我们只能无可奈何而已。因为,我们从不曾想要自己最亲的人离开这个世界。不管天堂有多好。

描写初雪的散文

3窗外的雪总是下的那么大。你以前总说,你不敢给我承诺。也许你是对的吧,毕竟太美的承诺只因为太年轻。我对雪有着不变的执着,也许这也是广东人的执着吧。曾经以为我住的城市不会有雪,就像我的身边没有你~ 我没有错过这场雪,却永远错过了你。曾经也幻想,和你走在大雪纷飞,是否会一不小心就白头到老。今天南方的艳阳里小雪纷飞,我一个人在雪中,拍了照片。这算是一个人白了头么。

看到了么,我依然笑靥如花,因为我知道你最喜欢我的笑容,你不准我哭。我想你不能帮我完成的,我也要一个人完成。

某天某时,我一定会来到你的城市,走你走过的路,看你看过的海,吃你最爱吃的果条,去看你说那小店里最像我的姑娘,但愿在转角也能遇见你,说一句:青春,你好。如果相见不能红着脸 是否会红着眼

描写初雪的散文

4我喜欢冬天,因为它白雪漫天。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二十年的光阴就这样在他的生命中匆匆走过去了,现在的他早已褪去了青春所特有的光鲜外表和幼稚,他的脸上也已刻上了岁月沧桑的痕迹,但时间的流逝却更加增添了他男子汉的刚毅,坚定了他内心不变的信念。四季的轮回让他在风风雨雨中走过来愈发地成熟与干练。他有爱他的妻子和儿女,他们一家在这个的江南小山村里幸福地生活着,付出着自己的努力,他珍惜着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他感恩生活,给了他人生里所有的幸福,他更不会忘记在他的灵魂深处深藏着一位善良美丽的北方女孩。是她一路引导、牵引着他走过生活的坎坎坷坷。这个 女孩在他青春的岁月里给了他火一样燃烧的激情,那种激情也许是每个年轻的生命中爱的积蓄和喷发,但他却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给这种力量的人。

二十一岁时的他正是英俊潇洒。血气方刚的年龄,那年他应征入伍,离开了生养自己的美丽家乡,去到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近郊去当兵,驻地离市区不过四五十里地,这个女孩就是驻地附近村庄的一个小女孩,他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她也不过十七八岁的样子,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尤其是她那双清澈的会说话的眼睛就那样一下子把他给迷住了。她家田地就在驻地的旁边,学校放假的时候,他经常能看到她在地里帮家人干活的身影。刚认识的时候,她看见他们这些当兵的,只是笑笑,从来不说话,后来彼此熟悉了才慢慢有话说。他知道了这个女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初雪。对于在江南长大的他来说,雪的模样对他一直是很模糊的,但这个在北方大雪纷飞的初冬里出生的女孩的音容笑貌在他的脑海里却是逐渐地越来越清晰。

看不见的时候想见,看见了心里又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突突乱跳。莫名其妙的手脚不听使唤。他有时候跟自己较劲,硬不往那个方向看,可不一会儿,脸自己就转过来了,索性就在有空的时候去初雪家的地里学做北方的农活,和初雪说说笑笑一起讨论一些话题。他知道喜欢这个漂亮女孩的不止他一个,他的战友们经常麻烦这个善良的女孩捎带走一些写给家里的书信。再买些礼物送给初雪,但都被初雪拒绝了那些礼物。他呢只做自己该做的,他只希望初雪能够快乐,他喜欢看到初雪的笑脸。

暑假过后初雪高中的学习更加紧张起来,他们见面的时候就少了很多,他的思念里便又添了几分新意,多了一张天使般可爱的笑脸和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尽管部队上有纪律,不准和地方上姑娘谈恋爱,但从他心里从未感觉自己是在谈恋爱,这不过只是一种喜欢,里面没有爱的成分。他一直这样认为,对自己的这份喜欢,他一直顺其自然,还是让自己的心跟着感觉慢慢去走吧。

日子在飞快地过着,转眼到了这年的冬天,北方的冬天寒风凌厉,冰冷刺骨,太阳也失去了往日的全部热量,虽然依然每天都看得见,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温暖。每次出操他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就像书上写的那只可怜的寒号鸟,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适应了就好了,生命在于运动,坚持就是胜利!”这是初雪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一直在激励着 他坚持下来,逐渐在运动中感动温暖就在身边。

十一月的一天,他终于等到了来到北方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降临。开始是很细很小的颗粒状的白色小冰晶,小雨一样,唰唰地下起来,一会功夫,地上就有些白了,他好奇地看着天空,这就是雪啊!猛然抬头看见初雪骑着自行车从他面前飞驰而过,“初雪!”初雪听到他的呼唤,捏住了手闸,车子在地上打了一个滑差点摔倒,“这么冷的天,你不在营房待着,跑出来干什么?”“我在看下雪啊,我在南方没见过下雪呢。”“那你慢慢欣赏吧,可别冻着了,我得赶紧走去给同学送资料,她急着用,一会下大了路就不好走了。”“小心点啊,你!”初雪说完骑上车子就匆匆去了。初雪的那句“别冻着了”说的他心里暖暖的,痴痴地看初雪走的没影了,他才又把眼光投向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小冰晶变成了一朵朵的小白花,一片片从九天之外荡荡悠悠、从从容容、优优雅雅、飘飘洒洒,宛如一只白色小小蝴蝶飘飞下来,他赶忙用手去接,雪花落在他的掌心里瞬间就融化了,“啊!好可爱的小天使,好美!”怪不得这么多人喜欢雪呢,原来这雪有这么大的魔力啊,她让他感觉这个世界在瞬间变得一片洁净,什么也不用去想,不用去做,慢慢地享受着她带给人们的浪漫中,仿佛自己也变成其中的一朵,让自己的灵魂在天地间飞升,越来越轻越来越纯洁。雪的美在于她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让人享受到了一种世外的宁静与空灵。现在他不止喜欢那个在雪天出生的女孩,也开始喜欢北方的雪了。

在他当兵的第三年冬天,北方下了一场很大的雪,让他又见识了一次灵魂凌空飞翔的心境提升,那样的雪厚厚地积在路上被过往的车辆一捻一压,就像冰镜子一样光滑,他看见初雪在离驻地不远的地方摔倒了,她的双腿狠狠地着地跪在路上,他连忙打着冰溜向初雪摔倒的地方跑过去,初雪站起来,推着车子没走几步,又仰面朝天重重的摔在地上,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也会化成雪,飘飘洒洒来这个世界看望大家,还去江南看你呢!初雪说完的时候已是满脸的笑意。“不许瞎说啊!”他嗔怪的瞪着初雪,看到初雪那快乐的模样,他的心里才没那么紧张了。想必是她真的摔疼了,差点流出泪来,但她说的这些话显然是在宽慰他。他还是不放心一直把他护送到家,才步行回了驻地。

时间又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年,每个思念初雪的日子里他都感到了一种生命中的绝望,但初雪的每一封来信,又都像救命稻草一样让他重新燃起对生命的渴望。直到他左盼右盼的书信不再来了,他在心慌意乱地等待中苦撑着,半年时间里没有一点初雪的音讯,一种不祥开始笼罩在他的心头。秋天到来时候,他再也等不下去了,义无反顾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去往初雪的家乡。

她依然在他的心里,在他的梦里,还能在自己另外一个世界里看到他深爱着的女孩,是他唯一的安慰。梦里的她依然像以往一样和他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说笑,还给他讲很多道理,他感觉他的她好像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每次醒来他都会在他的身边寻觅她的身影。她鼓励他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让他去走属于自己的人生。她说她会陪伴着他走到他人生的终点。

散文阅读赏析 篇6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林徽音的散文《一片阳光》的结构艺术,认为全文是以“情绪的旅行”为线索,串连起宇宙客观自然与人性、文化艺术与人的情绪、美与人的情感等众多内容间的密切关联,汪洋恣肆之论与娓娓道来之笔相得益彰;作者以感受现实中的一片阳光带来的美感起笔,以再现记忆中对同样的心境的联想结束,全文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关键词:林徽音《一片阳光》结构艺术《一片阳光》是林徽因作品中不多见的轻快之笔,尽管字里行间也时时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寂寞,但文章处处洋溢着美,跳跃着乐观与激情;作者用饱蘸智慧之笔,抒写着她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对文学艺术与人性的独到思考和理解。阳光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阳光代表光明、温暖、积极、热情、希望、力量……“阳光”的意象充溢着诗情画意,标题“一片阳光”既是真实的阳光,生命的阳光,也是作者心中的阳光,颇具象征意蕴,耐人寻味。

《一片阳光》全文约三千字,形散神聚,结构谨严。

文章起笔就把读者带进那种林徽因式的灿烂而又纯净恬静的诗美境界。当那一片澄黄的阳光由窗棂横浸到室内,作者就习惯地在沉寂中要辨别它那交织烂绚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看它洁净地映到书桌上时,感到桌面上平铺着一种恬静。“那种静,在静里似可听到那一处琤琮的泉流,和着仿佛是断续的琴声,低诉着一个幽独者自娱的音调。看到这同一片阳光射到地上时,我感到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左右,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愁。”这一段对令人悠然轻快、脱落伤愁的阳光的描摹,融合了听觉、视觉、嗅觉等诸多感觉营造出了多维度立体的意象,不但抒写出作者对美的瞬间的捕捉、发现与执着的追求,也浸透着作者本人那优雅、潇洒、浪漫的气质,所谓境由心生。读者从“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可以体味作者对阳光、对自然、对美的无限钟爱。以心去感悟美,以诗化的语言去表现“美”,这美就已成为从作者灵魂深处发出的生命之美,她用“艺术家的眼睛”,用“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里去”的触觉,细腻地表现了美的瞬间的感觉。

作者因这一片春初晌午的阳光,思绪翩然蝶舞,引发了应如何珍惜人类文化的探讨,接着,通过回答“我们活在这世上到底最珍惜些什么?”的问题,宕开一笔,引入“宇宙万物客观的本无所可珍惜,反映在人性上的山川草木禽兽才开始有了秀丽,有了气质,有了灵犀。……没有人的感觉,人的情感,即便有自然,也就没有自然的美,……惟其人类有这类情绪的驰骋,实际的世间才赓续着产生我们精神所寄托的文物精萃”等对自然的美、宇宙客观事物与文化、人性等宏观问题的阐释,这同时也是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思。

作者的思绪一发不可收,进而探讨“艺术所由来的渊源(人的情感智慧)又当如何珍惜才算合理?”的这一核心问题,这一问和上一问两个设问紧密相关,体现了文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即由宏观问题的讨论转回到作者个体的情绪:作者为着这片清婉可喜的阳光、一种“美的感人的力量”迫使自已把握住这一种“无踪迹的流动”的“各种或可捉摸的质素”,并设法表现自己“内心交流变化的各种联想”,即所谓“艺术冲动”,这“艺术冲动”虽使作家此时情绪上一片紊乱,但此时作者头脑中清楚无比的是它的“质素”至少包括“内心交流变化的各种联想”,下文顺其自然地写出了两种豪侈的光常引起作者“心绪紧张如同花开”的联想:一种是烛光,另一种便是这初春晌午的阳光。而且,作者再一次抒写这一片阳光美得如画如诗,美得具有动人的气息。作者不断地抒写这一片阳光的美,并没有令人觉得重复,反而令人觉得这是一种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虽又回到起点上,却又有了朝向新的可能。

于是,牵出对过去那萦绕于心挥之难去的关于童年时经验的联想:作者6岁时因病被囚禁休养,在那种孤独寂寞难堪的日子里,在被初春的那一片诱人的阳光触动的一瞬间,萌发出对美的体察和感知。进而回答了“为什么那片阳光美得那样动人”。尽管作者说这“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但事实上——那片阳光是照进孤寂之心的圣洁之光,是光辉灿烂,是恬静平和,是生机、繁盛,是自由,永恒,是温暖、欢乐,是生命和力量的象征,是缓解寂寞孤独的良药,因而有着“动人的气息”。

正是因为有了童年的这种感觉作为依托,阳光在作者的眼中才变成那样特别的事物,才是“诗”,才是美,而且产生了强烈的表现它的“艺术冲动”。读者再联系文章开篇第一段末尾的那一句“在舒扬理智的客观里使我偶一回头,看看过去幼年记忆步伐所留的残迹,有点儿惋惜时间;微微怪时间不能保存情绪,保存那一切情绪所曾流连的境界”。作者这里不是怪时间流逝得太快,而是怪一切美好的情绪都消逝得太快。但是,惟独这二十年前小孩子在孤独中养病时的那一片阳光的美,带给作者的心灵震荡,却长长久久地留在记忆里,成为此时极自然的联想。个体生命中童年的这种特殊的经历,使作者获得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的情绪体验,这片美的阳光也成为作者一生面对苦难战胜病痛折磨笑迎悲绝生活的力量。

尽管岁月带走了作家的童年,但童年赤子纯真的心灵状态依然故我。艺术家在对现实的观察和体验中,由于融入了个体的情感、文化经验和审美理想,所以在凡人看来常见的阳光,在作家眼里是那样独特而敏感,一片阳光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为产生艺术冲动的灵感之源,成为孕育创作之树的根。

全文充溢着天花缤纷的灵思妙想,但步步铺设,环环相联——大到讨论人类对自然、对文化、对艺术共通的思想意念与情绪情感,小到作者内心因这一片阳光而产生的不易抑制的“艺术冲动”以及关于美的解读,情思如泉喷涌,作者写来开阔处疏可走马,细致处密不透风;超逸流畅,无拘无束。但并未肆意行文,通篇以“情绪的旅行” “情绪的驰骋”为线索,串连起宇宙客观自然与人性、文化艺术与人的情绪、美与人的情感等众多内容间的密切关联,现实与记忆交错相辅,汪洋恣肆之论与娓娓道来之笔相得益彰;作者以感受现实的一片阳光带来的美感起笔,以再现记忆中对同样的心境的联想结束,全文纵横捭阖,收放自如。

参考文献:

[1]刘雨.艺术经验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朱自清散文的情与景赏析 篇7

一、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色彩

(一) 朦胧的诗意美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 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女士外, 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写景散文中的诗意, 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一是优美充沛的感情, 二是丰富美丽的想象。他善于把对客观景物的细致刻画同自己主观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起来, 使景物既写得细腻又具有绵密深厚的情致, 充满着诗意。《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话:“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像今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 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不理。”作者在这里想什么, 不想什么极模糊, 被迫着说什么, 做什么, 也没有说明。但是这种“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这样让读者去琢磨、思考, 从而深化了主题, 使文章显得既深沉有力, 又给人一种朦胧的诗的美感, 达到“这是独处的妙处”。《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就是一例:“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 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 那高踞着的一支……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 咫尺天涯, 叫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这段文字如醉如痴, 虚实相兼, 用一连串的疑问和惊叹的语气, 把喜爱此画的“留恋之怀”表露得那么动人。景中有情, 物中有人, 那朦胧的境界, 柔和的气氛, 有所期待有所依恋的情思, 浑然一体, 画意与作者的感受简直是水乳交融。

(二) 真情的协奏曲

朱自清的“文章之美”, 还与他作品中那种真情的抒发分不开。朱自清散文之所以动人, 首先因为它饱含着高尚的、真挚的感情。它总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 全部倾注在作品里, 因而能如巨石坠海, 激起读者感情的浪花。

如《背影》里, 步履艰难的老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经典镜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地面, 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他走了几步, 回过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面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对亲人的这种“缠绵悱恻”的真切感情, 像一股涓涓细流注入读者的心田, 深深地感染着读者。写完背影这最动人的一幕之后, 作家又以“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的笔法, 写了“我”对父亲一生的回忆, 而处于这个回忆之梦中心的, 则是我的“晶莹的泪光”中闪动着的父亲的背影。这最后的一笔, 在读者的感情之弦上拨出了不绝如缕的余音, 可谓极尽委婉。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 丝丝入扣地揭示了两代人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

(三) “文眼”折射出的情思

著名散文家秦牧曾指出:“在一篇小小的散文中, 要有新意, 有感情, 有鲜明的形象, 有精辟的语言, 耐人看, 耐人想, 这就煞费作者的一番心思了。”朱自清构思散文是煞费苦心的, 他构思为文, 常常另辟蹊径, 独树一帜。这尤其体现在他对作品“文眼”的安设上。如作者在《冬天》里, 先用抒情的笔触娓娓地记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后, 在文章的结尾处, 作者写道:“无论怎么冷, 大风大雪, 想到这些, 我心上总是温暖的。”“温暖”是作品的“凝光点”。父之怜、友之谊、妻之爱, 都归结在“温暖”二字上, 三个不相关的生活片断由这两个字凝成一整体。同时, 文章又以父之怜、友之谊作为“妻之爱”的陪衬、烘托, 因而“温暖”这个“眼”的艺术设计, 与作者追悼亡妇的凄冷、悱恻的抒情基调, 相辅相成地糅合在一起, 使作品抒情的主旋律显得十分鲜明突出, 读之, 使人感到有一种摄人心灵的艺术力量。

再看他的名作《背影》。文中写父子之情和灰暗世态, 既不像常人那样抓住面容和眼神写, 也不像常人那样扣住文章和自己的种种遭遇写, 而是抓住人们极易忽略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作者让父亲的“背影”四次出现, 以此为“眼”, 为“泉口”, 倾泻出对父亲深深的感情和对时世的哀怨。朱自清散文对“文眼”的安设, 做到了不事雕琢、不露痕迹, 使他的作品具有凝练、缜密的特点, 显示了独特的艺术性。

二、朱自清散文的景色描写

(一)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朱自清在散文中往往以一支绮丽、纤细的笔, 绘出了一幅赏心悦目、清新宜人的图画。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一段:“在夕阳已去, 皎月方来的时候, 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 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历史上的秦淮河曾是腻波倩影, 灯红酒绿, 华灯映水, 朱自清却在夕阳西沉时, 将蔷薇色抹在曾经艳丽一时的秦淮河上, 傍晚中这一抹淡淡的色彩, 不仅为下文作了铺垫, 而且引起了人们深深的遐思……

(二) 画出天地好文章

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斯基说:“绘画使散文更臻优美的意义。”绘画美给朱自清的散文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朱先生能够在他的散文中得心应手地描绘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体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艺和才华。例如《荷塘月色》用文字画了三幅画, 第一幅写荷;第二幅画描月;第三幅勾画塘岸, 凝聚点在树。刘熙载《艺概·诗概》有:“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春》作者摄取春境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 用蒙太奇手法, 以密集特写镜头, 汇映出生意盎然的春之美境。先是写草, 写田野里、园子里、大地里, 嫩嫩绿绿的小草, 显露了春的脚步;次是写树, 写桃树、杏树、梨树, 写它们的花、果, 以及嗡嗡闹着的蜂儿, 透出浓郁的春意;继而写风, 带来了泥土、青草、繁花的气息, 传来了鸟儿婉转的鸣声, 透露了大地无限的生机;再是写雨,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滋润着大地的生命;最后写人, 老老少少都出来“赶趟儿”, 舒活筋骨, 抖擞精神, 表现了春到人间的欢悦。作者把这些各具风采的特写镜头予以有机的整合, 在联想、比衬、连贯中体现艺术构思, 表现了生机蓬勃春满人间的美丽图景, 拓展了无限想象空间, 让读者去体悟寄寓于景中的情思世界。

(三) 修辞手法添神韵

1. 朱自清的散文善取譬设喻。如《荷塘月色》:“ (荷花)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 善用叠音词、双声叠韵词、象声词, 产生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大量的叠音词的运用使文章音律更加明白流畅, 和谐悠扬, 回环跌宕。如“田田”的叶子, “亭亭”的舞女, “缕缕”的清香, “脉脉”的流水, “薄薄”的青雾, “迷迷糊糊”的眠歌, “蓊蓊郁郁”的树木, “曲曲折折”的荷塘, 等等。

3. 妙用通感手法。如《荷塘月色》:“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三、朱自清散文的情景交融

朱自清的散文到底是写景还是抒情呢?“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神与景者, 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朱自清的写景散文, 正有此妙处, 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艺术境地。

(一) 触景生情

如《绿》就是一篇触景生情抒心声的佳作。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 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 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 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色彩———绿, 作了丰富的比喻和联想。将梅雨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等各种形态, 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 临末, 还送给它一个圣洁高雅的名字———“女儿绿”。写到此, 作者的感情真是柔美到了极点, 作者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化在这一潭绿水中。

(二) 借景抒情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春》通过盼春、描春、颂春的抒写, 细致地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自然美, 酣畅地抒发了对美好春天的热烈向往和憧憬, 创造了清新隽永的意境。

(三) 融情入景

例如朱自清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 在那桨声灯影里, 我们看到抹上了那浓郁的感情色彩的秦淮河风光, 那月光、水色、灯影, 都倾注着作者对现实深切的感受。

总之, 朱自清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 那清新质朴的语言, 飘洒秀逸的气韵, 恬淡自然的意境, 如一盏美酒, 使人感到余香满口, 又如一曲清歌, 良久地余音绕梁。朱自清笔下的自然美源自他的人格美。读他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们能获得这样的感受:岂止是“人间能得几回闻”, 简直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见长, 醇厚的亲情, 真挚的友情, 淳朴的乡情, 浓郁的爱情, 从笔端细细沁出, 渗透在字里行间, 丝丝入扣地传达给读者, 他的散文堪称“情感散文”。他写景非但逼真, 而且形神兼备, 富有灵性, 读者似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那人格化的太阳, 诗意盎然的秦淮水, 生机勃勃的春天, 令人心醉的绿, 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 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然而在那浓郁的诗情画意里, 却蕴涵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

散文阅读赏析 篇8

语文教材的设置是以主题单元为基本单位,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各种文体的文章或一类文体的不同文章让学生阅读与赏析。在设计作业之前,教师必须对整个单元有清醒的认识。我希望通过对主题单元作业的设计,实现作业布置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案例描述]

一、认识单元整体性

以高二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为现代文单元“散文及其赏析”,所选散文依次是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托物言志类散文。在设计单元作业前,我先要对整个单元进行教材构成、单元阅读目标的解读。

1.篇目构成

将本单元课文分为基本篇目、略读篇目和衔接篇目,在此基础上提供拓展篇目。

2.主要篇目文体

抒情类散文:《想北平》。写人叙事类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回忆鲁迅先生》《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托物言志类散文:《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草莓》。议论性散文:《漫谈散文》。

3.单元阅读目标

(1)通过本单元教学,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以及散文写作和赏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散文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散文写作能力。(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落,感受作者蕴涵在语言中的丰富情感,懂得情感对于散文写作的重要性。(3)学习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主观感受和情感,以及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散文写作能力。

二、作业设计体现整体性

我将作业分为预习作业、书面作业、拓展作业三部分。下面以《想北平》一文为例。

1.预习作业

(1)印发老舍及课文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老舍及老舍对北平的感情。

(2)本文的写作对象是______。

(3)老舍笔下的北平有哪些特点?

(4)写出你所积累的“思乡”的名句。

2.书面作业

(1)“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这一句中“单摆浮搁”是什么意思?

(2)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更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A.转折B.插说

C.递进D.语言的中断、延长

(3)仔细研读课文,老舍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每处不超过十个字)

(4)作者热爱北平,但却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并在文中四次出现“说不出”三个字,这是为什么?

(5)“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6)鉴赏结尾“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在文中的作用。

3.拓展作业

(1)比较本文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情感与写法上的异同。

(2)拓展阅读汪曾祺《故乡的食物》、舒乙《父子情》、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柯灵《乡土情结》,理解文人的“乡土情结”,并写一篇八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案例反思]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科知识能力等级的情况,不能重复设计同等能力要求的作业,应该兼顾各种知识能力的检测,全面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拟答案时,教师要注明题型、能力等级与答题思路指导等。有效作业的设计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让自己有智慧的头脑,以此来调整教学策略;有潜心思考的心态,帮助自己更好地创新教学方法。

散文阅读赏析 篇9

那么, 这个实际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应该是文本的实际、考生的实际和试题的实际;其中文本的实际与试题的实际是相互关联的。阅读的文本, 无论是选入教材的还是进入高考试题者, 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而文本的情感和表现情感所用之方式、手法, 必然会成为文本分析之重点, 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感受和把握的重点, 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从文本到试题, 再到答案的呈现, 如果考生对这一重点中的任何部分有丝毫的模糊, 都会带来阅读的诸多偏差。因此, 笔者认为散文阅读必须要掌握四个能力, 方可游刃有余。

一、准确定位抒情性语句的能力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虽然各省散文阅读的考纲要求千差万别, 但总体而言, 不外乎筛选、概括、探究 (探究能力的考查已经成为我们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三个方面能力的考查。筛选与概括, 是用凝练的语言提炼文本中主要信息, 主要与思想情感有关;探究则是以作者的情感意蕴为基本生长点, 让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 去延伸抑或是反驳文本中的观点。

在这一考纲要求之下, 笔者通过分析山东历年高考真题, 将试题的题型分为两种:内部题型与外部题型。所谓的内部题型, 是对文本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考查;所谓的外部题型, 是指对文本的结构、所用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等的考查。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学者和一线的教师对高考散文设题抱有很大的偏见。可平心而论, 文本的构成不外乎内容与形式, 散文之教学与考查就应该围绕这两点展开, 舍此则为本末倒置。内部题型的考查往往是重点, 这也与中国古代散文偏重思想情感表达相一致。那么, 重视文本中的作者情感的提炼, 也就必然会成为教学和测试的重点。

而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呢?回答此问题之前,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凌驾于文本情感之上。这当然是阅读的必然结果,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读者产生思考和共鸣, 以达到“新民”或情感宣泄的目的。然而这种情感不是作者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情感, 而是读者的一种阅读感受 (习惯上称其为“读后感”) , 以之取代文本中作者的情感是极为错误的。[1]所以我们特别强调, 精读文章, 准确把握作者之情感, 而不是以读后感代替文本的情感。

一篇好的散文, 往往包含三部分:景、事、情。[2]当然, 这三部分不必全部出现。景、事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 而大部分的散文, 景、事往往占去大量的篇幅, 也唯有如此文章才能够更加的形象、生动, 单纯的说理或抒情是很难让人接受的。那么, 文本中真正表达情感的语句就很少, 也很凝练。如果说事、景是由描述性语句构成, 那么情感则由抒情性语句去展现。既然如此, 如何定位抒情性语句呢?我们可以从文本的叙述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入手。一般而言, 散文文本会出现一种、两种, 甚至三种顺序同时出现的情况。但无论如何, 时间、空间顺序往往会阶段性的展现作者的情感, 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或某一地点, 事、景的叙述结束后往往会伴随作者情感的出现。与此不同, 逻辑顺序则是文本在展现的过程中, 情感层层递进的, 因而越到文章的末尾越是作者情感深化之处。

例如山东省2012 年高考真题《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整篇文章叙述的是典型的农家一天的生活, 文章以众多饱含深情的琐事描述行文, 描述性语句比比皆是。如果不是文章中“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 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第三段) 、“从容、谨慎、不慌不忙, 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 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 或者说, 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第七段) 这两部分抒情性语句的出现, 考生要想准确概括文章的情感, 就要颇费一番周折了;而且这两段话语中明确地告知我们作者情感中“城乡二元对立”模式中的矛盾与挣扎。再如朱以撒散文《向上心情》, 文章除第一段总述外, 分别于山脚、山腰、山顶移步换景之中, 展露情怀和人生思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抓住了这样的一个叙述顺序, 分别定位每一部分作者的情感表达, 基本上也就将整篇散文“成竹于胸”了。因此, 我们说准确定位抒情性语句是我们进行散文阅读需要的第一个能力。

二、熟练掌握散文技法的能力

散文的技法不可忽视, 因为这是作者表情达意时必须要借助的手段。散文的技法, 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3]就目前的高中散文阅读而言, 我认为主要包括结构作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句式特点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点。笔者曾经在教学一线和高考阅卷中对散文技法进行过特别关注和统计, 发现近百分之六十的考生散文技法掌握的模糊而不成系统。这种模糊会对散文阅读, 尤其是高考中的答题, 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何如此重要的知识点, 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从实用的角度讲, 我认为是我们的教学中未能形象而集中地展现这些知识点, 散文中这些知识点的出现又是千差万别、具体而散乱的,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明其所以然, 又不能在阅读理解中具体运用, 最终只会以模糊而散乱的状态保存于脑海之中。笔者认为, 要想使散文阅读有一个质的飞跃, 散文技法必须精而熟地掌握。

我们知道, 一篇散文是由词语组成句子, 由句子组成段落, 由段落组成篇章而形成的。正是这样的构成方式对应出了散文技法由低到高的层次划分:修辞手法 (主要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表达方式 (以记叙和抒情为主) 、表现手法 (衬托、象征、对比等等) 、谋篇布局 (开头、中间、结尾) 。语言风格[4]方面, 既可以细微到用字、词之妙处, 也可以宏观到整篇文章的风格特征;而句式[5], 则主要着眼于文章段落篇章中, 句与句之间的形式关系。

如果从考生的现实状况出发, 我认为这样理论性的区分还是显得过于抽象了。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 从山东省的高考实际出发, 试图进行一次系统的总结, 以期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先看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问题, 这是很多考生非常容易混淆的两个知识点。而实际上真正直接考查表达方式的试题非常少, 更多的是就表现手法设计题目。那么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主要有: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烘托 (主要是反衬)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 (化抽象为具体) 、联想想象、对比、用典、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修辞手法主要有九种:比喻、拟人为一级考点;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为二级考点;对偶、借代为三级考点。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考生必须要精熟。

另外涉及作用的是文章结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的作用有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为下文作铺垫;景物描写中, 奠定某种感情基调或者是渲染某种气氛。中间段落无非就是承上启下。结尾段落则有三个作用:一是总结全文, 点明题旨, 深化中心, 呼应开头, 或兼而有之;一是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 发人深思;一是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除上述我们所列出的知识之外, 散文中的叙事, 还涉及平叙、倒叙、插叙、补叙的作用, 第一、二、三人称的作用, 这些都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题之中。因此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将这些知识点牢牢地记住, 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试题讲评中, 将这些知识点以更为形象的方式 (如试题中所遇到的各种实例) 呈现出来, 夯实基础, 提升阅读能力。

既然我们知道高考散文会以外部和内部两种题型出现, 既然外部题型主要考查散文的技法, 那就没有理由让考生在这一知识点上有任何的模糊。所以, 熟练掌握散文技法, 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散文阅读中, 这是必备的第二个能力。

三、将散文阅读类型化的能力

所谓的类型化就是要在综合分析后把握事物的内部规律, 放诸散文中, 有两个努力点:一个是散文主题的类型化, 一个是散文试题的类型化。高中教学中的散文主题, 往往集中于城乡二元对立中的迷茫、人性美丑善恶的剖析、传统文化的眷恋与矛盾、极具地域色彩的事物与文化这些方面, 这一点考生需要明晰。

而散文的试题, 笔者分析多年的高考试题, 将其总结为八种:1、作用题, 其中包括段落的结构作用、意象的作用、故事或者经历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等;2、表达特色或表达效果题, 实质主要是考查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很少涉及句式问题。另外, 如果表达特色里面出现景色描写的部分, 往往会牵扯景物描写的角度———感官、色彩和位移;3、句子含意或赏析句子题。含意题, 主要是在相应段落中去寻找同义词, 这与英语中的完形填空非常相似;而赏析句子题则主要是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考查;4、特点题、内涵题。特点题往往表现出文本中就能找到或略微提炼就能得到的词语。而内涵题往往分为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 深层含意则与抒情性语言相关联;5、“为什么”类的题目, 这类试题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正的考查原因, 需要考生精读文章, 筛选概括;一种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 则即转变为第1 种题型。考生对此当小心区分。6、手法或语言特色题。这一类型正在渐渐消失;7、题目的好处或者作用题。这一类要注意思路, 首先题目往往具有线索的作用, 其次是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 再次是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感情倾向, 最后是凸显文章的主旨, 顺着这一思路答题, 往往不会出错;8、情感意蕴、方法或启示探究题。这一类的试题, 我想提醒学生注意, 不要脱离原文, 天马行空地想象。如2009 年山东省高考试题《记住回家的路》第22 题“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 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 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6分) ”此题的参考答案为:“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 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 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 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 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6]细心的读者很快就能发现, 这是紧跟着题干的原文中的一句原话。如果考生不从文本的实际出发, 很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 探究类试题不是学生想说什么都可以的, 而是在精读文章的基础上, 从文章中推导出相应的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的规律都有例外, 试题的设计者不可能会完全按照我们所总结的题目类型去设计题目, 而会以不同的形式和表述去设计题目, 因此就需要考生在散文阅读中能够透过现象看到试题考查的本质。因此, 将散文阅读类型化, 并能在千变万化的试题中看到其考查的本质, 是我们进行散文阅读所需的第三个能力。

四、学会学习散文答案的能力

学会学习散文答案, 这一提法看似怪异, 实则是一直被我们忽略的散文阅读中的重要一环。严谨的散文试题, 参考答案往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么, 答案中包括什么呢?我认为包括三部分, 一是对于试题的解答, 二是散文写作时运用的各种技法和答题思路;三是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大部分考生多关注试题的答案和散文写作所用的技法, 而忽略了答题思路及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而实际上, 唯有关注答题思路, 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唯有关注对文章的深度理解, 才能真正做到“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以2014 年山东省高考试题 《浣花草堂》为例。第19 题“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其参考答案为“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 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 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可以看出, 答案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作答的, ①②两条是内容概括, “统领全文”与“引出浣花草堂”乃是结构作用, 也就可以知道, 这一“为什么”的问法并非是在探讨原因, 而是在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 正属于前述第5 种题型中的第二种情况, 答题思路一目了然。第22 题“要全面认识一个诗人, 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为“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③不盲从,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 不凭主观随意取舍”。①由游记的缘起, 即文章的第一段推导而出, ②则由游记的主体部分推导而出, ③则是倒数第二段对作者个性认知的概括, ④则是文末对杜诗误解的反拨。由此可知, 此参考答案不仅提供了“启示”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更将对于杜诗的认识延伸至对所有诗人的认识, 可谓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转变, 自然会使不少考生对该文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

不仅如此, 在学习答案的过程中, 考生可以通过回扣原文对文章有着更为精细的理解, 也就能在日积月累中举一反三, 逐渐提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 散文阅读的四个能力不可或缺, 笔者认为, 考生唯有明晰这四个能力, 训练这四个能力, 熟练掌握这四个能力, 方能真正提升自身的散文阅读能力。

注释

1[1]正如李泽厚、刘纲纪所说:“我们对事物的主观情感的判断, 并不等于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判断。”《中国美学史》 (魏晋南北朝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2[2]明末魏际瑞《伯子论文》曰:“诗文不外情、事、景, 而三者情为本。” (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4页) 虽是论古文与诗歌, 然亦适用于现代散文。

3[3]这些内容在古代的文章学论著 (包括很多指导科举考试的用书) 、文章评点, 甚至是书信、序跋等文章中大量的存在, 可以说是我们构建散文理论体系的宝库。现在经过王水照、吴承学、曾枣庄、郭英德等学者的努力, 古代散文的理论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的热点。这是我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也是我们建构现代散文理论体系应该借鉴的经验。这不是这篇文章所能讨论的问题, 故不再详述。

4[4]语言风格特点, 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种:质朴平实、华丽典雅、诙谐幽默、辛辣嘲讽、简洁明快、含蓄典雅、生动形象、传神 (细节、动作) 、具有乡土气息、多用口语、短句、对话等。

5[5]句式特点, 则主要有三种:长句具有语势舒缓、表述严谨的特点;短句具有简洁明快、语势急迫的特点, 而长短结合则是错落有致、行文富于变化。

散文阅读赏析 篇10

试对此文作一粗浅分析。

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 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农历七月半, 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 为民间三大鬼节之一, 所谓“七月半, 鬼乱窜”。晚明时期, 西湖的各大寺院都要在这天举行盂兰盆佛会, 为信徒诵经拜忏, 超度其祖先亡魂。所以, 七月半晚上, 杭州人以佛会为名, 倾城游湖, 纵情作乐。张岱这篇散文, 就是缘此而作, 记述了杭人至西湖泛舟赏月的盛况, 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期的世风民俗。

这篇文章构想新奇, 不落俗套。农历七月半, 正当皓月朗照之际, 此时游湖, 本应观景赏月, 然而开篇却说“一无可看, 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抒写自己的观感, 简练警策, 别出心裁。

有此一句, 下文便放笔去写游湖赏月的人, 生动而细致地写出他们不同的身分、地位、情态和格调。

看七月半之人, 以五类看之:

其一, 楼船箫鼓, 峨冠盛筵, 灯火优傒, 声光相乱, 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看之。

作者把看月之人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达官贵人, 坐着豪华的楼船, 摆开丰盛的筵席, 奴仆侍奉, 歌妓献艺。船上灯火辉煌, 箫鼓齐鸣, 声光相杂。

这个阵势好不气派!然而在作者眼里, 这类人不过是附弄风雅、炫耀财富, 所以“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再看第二类人:

其一, 亦船亦楼, 名娃闺秀, 携及童娈, 笑啼杂之, 环坐露台, 左右盼望, 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看之。

第二类是豪富之家的千金闺秀, 同样高坐楼船, 却是嘻笑打骂, 左顾右盼。这类人意在寻欢作乐, 本无心看月, 也不必装出看月的样子, 所以“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虽然庸俗, 却不像第一类人一样假冒风雅。

后面三类人都看月, 但情形又各不相同。先看第三类:

其一, 亦船亦声歌, 名妓闲僧, 浅斟低唱, 弱管轻丝, 竹肉相发, 亦在月下, 亦看月, 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看之。

这类人为名妓闲僧。小船悠悠, 浅斟低唱, 抚琴吹箫, 颇有韵致。身在月下, 看月, 而又希望人看其看月。

这类人虽是看月之人, 但更“欲人看其看月”, 不免稍有卖弄风情之嫌。再看第四类:

其一, 不舟不车, 不衫不帻, 酒醉饭饱, 呼群三五, 跻入人丛, 昭庆、断桥, 嘄呼嘈杂, 装假醉, 唱无腔曲, 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而实无一看者, 看之。

第四类是市井闲汉。这类人与前三类大不相同, 不坐船, 不乘车, 衣冠不整, 三五成群。在人丛中乱挤乱撞, 大呼小叫。甚至装醉卖傻, 手舞足蹈, 哼着跑了调的小曲。这类人“月亦看, 看月者亦看, 不看月者亦看”, 什么都看, 实际既无心看, 又不懂得看, 所以“实无一看”。

最后再看第五类人:

其一, 小船轻幌, 净几暖炉, 茶铛旋煮, 素瓷静递, 好友佳人, 邀月同坐, 或匿影树下, 或逃嚣里湖, 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亦不作意看月者, 看之。

第五类为文人雅士。这类人于湖山风情和人文胜景都不愿错过, 而又不喜喧嚣, 于是移舟或隐于树下, 或逃至里湖, 与好友佳人围炉品茗, 同赏月色。此类清雅之士, 看月而又“不作意看月”, 随兴所至, 一任自然。

第三和第五两类, 都是情志高洁的风雅之士, 是真正看月的人。作者在字里行间, 明显流露出对他们的赞赏, 并引为同调。

这五类人, 从达官贵人的摆阔, 到名妓闲僧的作态, 到市井闲汉的粗俗, 再到雅洁之士的素雅, 尽收作者眼底。作者信笔写来, 细致入微, 生动传神, 各色人等, 无不跃然纸上。而作者不动声色, 五个“看之”, 大有冷眼旁观之概。五类人依次写来, 声态各异, 境界不同。自始至终, 作者并未现身评点, 然而其爱憎褒贬, 实已寓于对各类人物情态的生动描绘中。

前面, 作者分类写赏月之人, 接下来又总体写杭人游湖的情状。

杭人游湖, 巳出酉归, 避月如仇。是夕好名, 逐队争出, 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 列俟岸上。一入舟, 速舟子急放断桥, 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 人声鼓吹, 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 一无所见, 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 官府席散, 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 怖以关门, 灯笼火把如列星, 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 渐稀渐薄, 顷刻散尽矣。

这部分写杭人游湖好虚名, 凑热闹。杭人喜欢白天游湖, 怕见仇人一样躲开月亮。但到了七月半, 又因为“好名”, 成群结队而出, 赶去参加盛会。因此二更以前, 人声、鼓乐恰如波涛汹涌, 大地震荡, 又如梦魇如呓语。在喧闹中, 人像聋了哑了一样, 既听不见别人说话, 又听不见自己说话。而此时, 大船小船一齐靠岸, 一无所见, 只见篙与篙相击, 舟与舟相触, 肩与肩相擦, 脸与脸相对而已。这与其说是游湖, 不如说是赶市, 时间一过便一哄而散, 真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虽名为游湖赏月, 而实与西湖风月毫不相干。

这段插叙, 回应开头“西湖七月半, 一无可看”的论断。作者写七月半杭人游湖的盛况, 却整段不及一“月”字, 显然是有意撇开月景, 而着意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物风俗画。这段场面描写, 用笔精炼, 极为生动传神。作者先从听觉写:“如沸如撼, 如魇如呓, 如聋如哑”, 连用六个比喻, 渲染出与赏月极不协调的纷乱嘈杂气氛。接下去从视觉写:“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 肩摩肩, 面看面而已。”几个短句, 将湖上舟船相触、摩肩接踵的拥挤之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此, 作者一直是作为第三者, 冷眼旁观, 直到盛会结束, 游人散去, 才开始登场。那么, 他又是如何赏月的呢?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 席其上, 呼客纵饮。此时, 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 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 拉与同坐。韵友来, 名妓至, 杯箸安, 竹肉发。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

当看月的“仪式”结束, 众人各自回家, 岸上的人、湖里的人, 逐渐散尽。这时作者才真正开始赏月。喧闹嘈杂的场面一告结束, 西湖即恢复了宁静安闲的面貌, 此时湖山美景就开始属于“吾辈”, 因此“吾辈始舣舟近岸”。

小舟靠岸, 夜色已深, 断桥石磴也凉了。此时, “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游人散尽之后, 月如同镜子重新磨洗, 越发皎洁可爱;山和湖如同美人重新梳妆, 越发容光照人。此时, 作者对景畅怀, 与客纵饮。先前“浅斟低唱”的名妓闲僧与“匿影树下”的文人雅士, 也都摇舟出来。五类人中, 作者只与这两类人有共同语言, 所以拉来同坐, 与之同乐。于是, “韵友来, 名妓至”, 杯筷安置, 歌乐齐发。但是, 作者并不属于这五类中的任何一类, 他应该算是第六类。待到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连韵友、名妓也都走了, 这时候, 西湖才真正是“我”的西湖。于是, “吾辈纵舟, 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香气拍人, 清梦甚惬”。这个富有诗意的结尾, 雅韵流溢, 余香沁人。这也正是真名士所追求的情趣。

这篇《西湖七月半》, 全文写月不过两句:一句是“月如镜新磨, 山复整妆, 湖复·面”, 从湖光山色写月的皎洁;一句是“月色苍凉, 东方将白, 客方散去”, 从作者的感受写月的清凉。寥寥数语, 绘出一幅西湖月景图, 充满诗情画意。这样, 虽然全文的重点是写看人, 而其立意却仍是写看月;作者以他人之无意于看月和不懂看月, 来衬托自己领略湖山月色之美的清兴, 进而抒写了其清雅高洁的思想情趣。

在写作技巧上, 此文写人物场景, 极其纷繁复杂, 而又极有条理。五类人物、两种场景, 写来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行文错综, 富于变化, 转接呼应, 均极自然。全篇运用对比手法, 区别雅俗, 而又妙在不正面评说, 令读者悠然会心, 识其旨趣所在, 其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参考文献

[1]张岱著, 淮茗评注.陶庵梦忆.中华书局, 2008年.

[2]沈启无.近代散文抄.东方出版社, 2005年.

[3]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

六年级阅读检测题赏析与思考 篇11

例1:阅读《长脚秧鸡和田鼠》, 请根据短文内容, 给长脚秧鸡做一个简介。

《长脚秧鸡和田鼠》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篇童话, 写了长脚秧鸡在从温暖的南方回北方途中, 跟田鼠之间发生的故事。关于长脚秧鸡的知识散落在故事当中——

“一只小小的长脚秧鸡从遥远的温暖的地方回到了北方, 回到了我们的土地上。”“这是一种灰色的小鸟。夏天长脚秧鸡在我们这里生儿育女, 而到了冬天就飞到非洲去了。”“长脚秧鸡对田鼠讲述自己的遥远的北方的祖国和温暖的非洲土地。”

这里传递出来的是长脚秧鸡的外形, 以及长脚秧鸡是夏候鸟的信息。

“长脚秧鸡飞起来很吃力, 他的翅膀很小。所以他就一会儿飞, 一会儿走。”“他独自走着, 轻声地哼着歌, 歌唱遥远的北方, 歌唱绿色草地上翠竹柳丛底下的小巢, ———那里是他可爱的家乡。”

这里传递出来的是长脚秧鸡活动及筑巢的信息。

“为什么你每年都要旅行好几千公里?瞧瞧, 你的脚受伤了, 在流血。老鹰到处在暗中算计着你。是什么东西让你能忍受这样的艰难困苦?什么东西在召唤你到寒冷的北方去?”

这里传递出来的是关于长脚秧鸡天敌的信息。

“请根据短文内容, 给长脚秧鸡做一个简介”, 这个题目好在哪里呢?好在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融读、思、写的实践于一体。这里的“读”, 应该属于信息性阅读, 信息性阅读是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学生最为基本的活动就是获取文章中重要的内容信息。我们知道,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阅读能力, 他们的阅读更为关注语言材料信息的获取, 从文字表述中准确地提取有关信息及对其合理地整合。这个题目恰恰是为学生提供了搜集处理信息的一个实践———这些信息是散落的, 需要从句子中提取出来。而提取这些散落的信息, 学生通过“浏览”短文就可以完成。对搜集到的信息, 需要进行处理。处理的过程既是学生对长脚秧鸡特点认识的一个过程, 也是对表达顺序进行确定的过程。

例2:阅读《睡莲花开的声音》, 请为露茜修女写一段简短的评语。

与例1不同的是, 这里不是提取信息进行整理, 而是看到信息后面的意味。关于文中的人物露茜修女, 学生可能留意到这些句子:

◇冬天过去了, 春天也过去了, 到夏天来临的时候, 杰瑞医生不得不遗憾地告诉露茜:“恐怕丹尼的听觉不会恢复了, 他的情况太复杂。”露茜很难过, 毕竟, 所有的孩子都是满怀希望而来的, 却有一个注定只能失望而归。

◇宣布治疗结果前夕, 露茜跟杰瑞医生商量:“是不是可以换个方式告诉他呢?也许在一个适当的场合说出真相, 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一个晴朗的清晨, 杰瑞医生和露茜修女带着孩子们来到茵梦湖畔。露茜用手语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去听一听睡莲花开的声音。”她用“听”而不用“看”, 真是奇怪!丹尼明明什么也听不见哪!

◇在一片临岸的睡莲边, 露茜让孩子们蹲下来, 将手抚在花蕾上。然后, 她向孩子们做了几个手势:指指心, 指指耳朵, 闭上眼。于是, 孩子们都安静地合上眼睛抚着睡莲花蕾。

◇这时, 露茜修女微笑着对孩子们打着手语:“其实,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 (只要) 我们有一颗对生活永不消沉的心, (就) 一定可以听见。”

◇杰瑞医生的心里暖暖的, 他看见孩子们真诚地拥抱在一起, 丹尼的脸上是一种释然后的平静。是的, 医学上有些问题可能已成定局, 但睡莲花开的声音却能弥补一切。只要用心去听, 一切皆有可能。

透过这些句子, 学生会看到什么呢?可能会看到她的善良———为一个孩子不能治愈失聪而难过, 就连告诉结果这样简单的事, 也要考虑怎样不伤丹尼的心, 不至于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可能会看到她对孩子用心的爱, 她的职责是照顾几个孩子, 但她考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照顾, 更考虑到对孩子心灵的呵护, 对孩子生活态度的启迪;还可能会看到她的聪明, 她用“倾听睡莲开花的声音”这个方式, 拾捡回一个孩子的自信, 让丹尼明白生活的哲理, 让我们也仿佛听见了在丹尼这个聋儿的心里, 有一朵睡莲在“叭叭”绽放, 让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个命运并不眷顾的生命在露茜修女的爱的滋润下, 鼓起信心, 平静而坦然地抬起了头面对现实。

实际上, 这个题目, 是要学生透过露茜修女的所作所为, 看到她的善良和爱心, 看到她对孩子心灵的小心呵护, 以及她对孩子真诚的鼓励和帮助。对露茜修女的评价, 考查的正是学生对文章内涵的体会和感受。

例3:阅读《卡罗纳的母亲》, 短文有两处写了作者看到卡罗纳表现后的联想, 请在文中用“◇◇◇◇◇◇”标出来, 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 第一处联想是在 () 时候。

(2) 第二处联想是在 () 时候。

(3) 根据卡罗纳的表现, 写出你的联想。

他什么也没说, 也没有抬起头来, 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________________

检测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章、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 以及在阅读中的联想能力和潜在信息提取能力, 是这个题目的着眼点。

短文《卡罗纳的母亲》中, 有两处作者通过卡罗纳的动作表现, 展开合理联想, 有力地表现了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悲哀心境。

第一处, 是在卡罗纳刚走进教室的时候:

卡罗纳走进教室, 他的脑海里一定闪现出学校里一幕幕的情景。那时候, 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 考试的时候, 母亲总是俯下身子向他千嘱咐万叮咛应注意的事情。在课堂上, 他常常思念母亲, 放学时, 他迫不及待地跑出去迎接母亲……想到这一切, 他绝望地放声大哭起来。

这里的联想来自于卡罗纳绝望地放声大哭的表现。

另一处是在放学时卡罗纳发现母亲接“我”的时候:

过了一会儿, 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 他的目光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 那神情仿佛在诉说着:“你可以拥抱妈妈, 我却再不能了, 你妈妈还健在, 我妈妈却去世了!”

以孩子之敏感的心来触摸孩子的心, 尽管卡罗纳什么也没有说, 可是他幼小的心中承载的悲哀, 就这样通过作者的联想倾泻出来。正是这样的联想, 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

短文中对卡罗纳的描写, 只有动作、神态, 没有语言, 他悲痛得什么也说不出来, 唯有哭和痛苦。题目中请学生展开联想的句子———“他什么也没说, 也没有抬起头来, 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就出现在“我”安慰他之后。这个小小的动作, 表达了卡罗纳这个孩子的知情达理和无尽悲伤。他感受到了朋友的关心, 并心怀感激。他内心可能这样说:“我知道哭也没有用, 可是我忍不住, 我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可能这样说:“谢谢你安慰我, 我的好朋友!”可能这样说:“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的朋友, 我没有妈妈了!”

阅读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更是个体情感体验的过程, 阅读过程中的内部言语比外部言语更加丰富。这个题目, 没有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参与, 是很难完成的。从这个角度说, 这个题目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情感也是一个检测。

例4.阅读《夹竹桃》:“无不奉陪”一词的意思是____, 夹竹桃“奉陪”什么____?____。

阅读《螳螂捕蝉》:文中“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 吴王“悟”到了____。

如何不孤立地为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对词语的理解如何走向内容或内涵深处?这两个题目, 值得细细推敲。两个题目都是以理解词语 (无不奉陪、恍然大悟) 开始, 却在对内容和内涵的深入体会和理解处作结。看似是对一个词语的理解, 却让学生透过这个词语———比如透过“无不奉陪”所奉陪的所有的花们, 看到夹竹桃长开不败的韧性和坚持;透过“恍然大悟”, 体悟到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

这个题目也给我们另一方面的启示。我们总是提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却很少去想一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实际上, 我们大可以从一个词语这样的小处着眼, 展开视野来看全文这个整体。这正是两个题目的魅力所在。

赏析这样四个阅读检测题, 到底想表达怎样的思考呢?

思考一:检测要树立目标意识, 突出重点。

如果你仔细对比阅读, 就会发现四个阅读检测题全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检测目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读物的词、句、段、篇的认知和对文章内涵信息的提取能力, 其核心是准确而迅速地获得必要的读物信息。四个检测题从篇的角度着眼, 把对重点信息的把握、对潜在信息的推理、对整体信息的建构, 确定为六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重点, 是符合课标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课程目标及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阶段特点的。

思考二:检测要遵循有效原则, 合理布局。

上一篇:仪器配置下一篇:节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