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阅读思路

2024-09-19

散文的阅读思路(精选12篇)

散文的阅读思路 篇1

高考现代文阅读,目前大部分考的是散文的阅读,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成为命题者的首选材料。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体现语文新课程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考题,分值高,主观性强,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一直是得分率最低的考题。可以说散文阅读是语文试题的“重头戏”,但也成为考生倍感头疼的“伤心谷”。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二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走。针对这些情况,我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散文诗体的特点,谈谈这类试题的解答思路。

一、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或为事,或为物,或为情。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确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阅读一篇散文,要把握散文的主旨,即“神”,我们要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弄懂文章“说什么”。命题者命题时,总会结合中心主旨来命题,我们如若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要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要分析文章结构,就要重点抓住首句和结句。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收束三个层次。通常情况起始的一两句话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重复出现,这些中心句更是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当然,文章的主旨并不是直露的,它常借写景状物来予以表现。故而,要抓住散文的主旨,就得分析文中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与情感体验、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之间的联系。散文的主旨大多是抒情、明志、言理,这也给我们把握主旨带来提示,即我们可从“情、志、理”入手。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要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特别是散文,它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文章中的词语就必然隐含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应当对所读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抉择、取舍,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

二、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语言的含义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自然、淳朴等;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借代、对偶等。

写作方法一般只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环境、景物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铺垫(伏笔)、渲染、欲扬先抑、以小加大、托物言志等。谋篇布局方面的线索、过渡、照应、详略等也属于写作方法。

三、观全文,明哲理,领悟深层意蕴。

哲理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常运用象征手法。所以,我们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辨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如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2007年四川高考题),作者写形象喜庆的焰火,从平静地湖水写起,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接着作者联想到战争的“噩梦”,因为炮火是战争、灾难、死亡的象征,而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意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千万不可忘记苦难的历史。最后,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而且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深深地思考。

四、按步骤,精答题,获得理想高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文中一般不会有现成的原句可以作为答案,答题的信息都分散在作品的有关段落,一般不需要答题者自由发挥,考生不能机械地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中的句子,而是要根据命题人所“问”的角度,抓住有效信息中重要的词句,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用原文作答有利于阅卷中形成统一的评分标准。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的方法: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那个段落,从而划定有效的阅读区间,再通过认真审阅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最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用文章中现成的词句或句子作答,意思是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修改来作答,综合连缀文章中的词和句理解问题。

散文的阅读思路 篇2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

1.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类题型

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标题类题型

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3.形象分析类题型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具体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4.技巧分析类题型

这个语句或段落用了……的方法,写出了……,在文中起到了……的表达效果,或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好在哪些方面。

5.文章内容或主旨类题型

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况: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6.人称类题型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高考语文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做到“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

1.树立主题意识。

2.树立整体意。

3.树立思路意识: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

浅谈高考散文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篇3

高考散文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步骤一般包括下面几点。

一、读懂文本

何谓读懂文本?有很多同学认为只要读懂文章所写的基本内容,大致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主旨就算是读懂文本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仅把读懂停留在这个层次的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文章似乎读懂了,但是答题却总是答不对,踩不到答题点上。殊不知能读懂文本还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文本类型

1. 记游类散文:往往移步换景,一般由几部分内容组成。可以抓住或隐或现、或明或暗的游踪分层理思路,如《浙江的感兴》(2013年高考北京卷)。

2. 写景抒情类散文:把握住了景或物的特征就摸到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可根据情感的发展变化理思路,如《听雨》(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3. 写人记事类: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如《湿湿的想念》(2007年高考北京卷)。

4. 哲理型散文:注重对哲理的解说,如《废墟之美》(2014年高考北京卷)。

(二)关注文本标题,通过追问的方式来进一步探究文本内容

阅读散文要从标题入手,梳理文脉,体会感情主旨。标题提供阅读线索,隐含写作对象、内容及情感倾向。如《说起梅花》(2015年高考北京卷),说起梅花什么特点,寄予作者什么感情等都会在“梅花”上有所体现。

(三)分析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层次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谈语法修辞》中说到:“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先要看一句跟一句怎样联系,再来看段,一段跟一段怎样联系,一段一段清楚了,全篇文章也就清楚了。”

解读高考散文,整体把握思路之策略:

1. 抓住脉络句、过渡句、总结概括句、议论抒情句等。(思路外化)

2. 划分段落层次,认清语段关系。(内在联系)

3. 养成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主旨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习惯)

文章思路理清了,那么很多概括理解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如果阅读中不能遵循局部——整体——局部的原则,只是扎进字里行间、只言片语中,不能跳出文本整体把握,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效率。

二、读懂题干

读懂文本只是完成了阅读的第一步。但是,读懂题干也很重要,它直接决定着你是否能够答到关键点上,以及是否能够得到想得的分数。散文阅读的题干设置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概括类

归纳、总括,即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对多方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选择,再加以重组、整合并融为一体。一般解题思路是:

1. 根据题干要求回到文中找到大体区域——找到相关信息段。

2. 理清答题部分内容的层次(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画出重点词句。

3. 概括整合(直接概括、归纳概括)。

4. 应题做答(紧扣提干要求,答题点要清楚,准确表达)。

【例题分析】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2013年北京卷《浙江的感兴》)

答题区域是文本的第4段: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尺,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其中第一句说“这里的色泽是黑和白”,紧接着说“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这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解释说明,最后说“严谨、素净”又是对颜色效果的一个高度概括,因此可以得出第一点答案:颜色是黑与白,严谨、素净。

第二句比较长,首先说到“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是对“空间是庞大的”的具体解释。又说到“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是对“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的具体解释。最后说到“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是对“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的具体解释。从这部分可以得出另外两个答案要点:一个是:空间是庞大的,物件是厚实可靠的。另一个是:质朴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一段里的这两个要点不能合并,所以两个要点保留下来。

经过筛选、概括,得出答案:①颜色是黑与白为主,严谨、素净;②空间是庞大的,物件是厚实可靠的;③质朴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

(二)含义类

一般是对文章重要词句的理解和解释,包括词语、句子、标题的含义等,都与上下文、文章整体思路、文章主旨关联。此类题目更具概括性,解题时必须联系具体语境,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透过句子表面意义,体会深刻内涵。

【例题分析】通读原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2014高考北京卷《废墟之美》)

从题干可知本题要求给“废墟”下定义,但这个定义不是来自于词典,而是“作者所理解的”,题干中还说明要“通读原文”,也是要求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回答。“通读”说明信息分布在全文。文本第二段中的“古建筑遗址”应该是它的本质属性,然后根据各段内容,概括这种“古建筑遗址”的主要特点: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具有美学内涵等。

(三)作用类

散文的材料安排,布局谋篇都有其常规作用。其中语段、标题、引用、线索等作用是常常是考查重点。 语段的作用题答题方法一般是:抓住语段位置,认清局部语段与其他语段的关系;把握局部语段与文本主旨联系起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做答。

【例题分析】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2015年高考北京卷《说起梅花》)

选文的标题为“说起梅花”,行文自然从“说”写起,说与梅花的故事:自己的名字与梅的关系,又说几则外国人对梅无法理解的故事。第一个人是墨西哥人,他把梅理解成李子,显然在他心中感觉梅毫无美可言;第二个是美国人,他把梅理解成玫瑰和牡丹,后来又理解成一种能吃的果子,尽管有“我”的解释,他还是无法理解梅所代表的精神;第三个是意大利人,他是音乐家,尽管“我”向他介绍梅“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但他只关注梅的颜色,无法理解梅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最后是一名日本人,按说同属东方文化,他应该理解梅所代表的意义,但一旦交谈起来,似乎还是对牛弹琴。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不同的文化之间无法沟通这种精神内涵。作者在向外国人介绍梅的指向都是为着“梅”进行,层层深入地把梅的美写出来了。

答案提示: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与丰富,凸显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四)鉴赏类

主要是有关语言、手法、形象的鉴赏。散文的艺术形式十分丰富,材料安排,布局谋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运用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效果和作用。解题思路是:先明确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最后总结出其妙处。

【例题分析】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007年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

原文: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参考答案: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和想象的修辞手法。(手法判定)把经受了大自然摧残的胡杨林比喻成了古战场,把胡杨林在大自然摧残后的姿态拟人化,它们“不肯倒下”“胳膊直指蓝天”。(手法具体体现)生动想象地表现了胡杨林在经受苦难摧残后死而不屈的姿态和精神,(内容表达上的效果)也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以胡杨林为代表的大西北这种顽强精神的赞美之情。(中心主旨表达上的效果)

三、规范答题

很多阅读题是从全文角度出题的,要点较为分散,需要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分析写作角度,从宏观微观多个角度把握全文,不可漏掉要点,以偏概全;还要根据题后的分数,约略可知要点数目。

方法总结:

1. 散文贵在含蓄,但答案是不能模糊隐晦,不能繁琐无序,要明确、直白,简洁畅达。

2. 要有应答意识。答案最好用简洁的肯定陈述句;最好不要用否定句、反问句、感叹句;最好不用修辞;最好不用概念解释概念。

3. 理解概括题,阅读时将有联系的地方画出来,思考其间的关系。并列的保留;对比的找出对比点;递进、转折、因果等,着重考虑后半部分。

【典型例题分析】古人的宅院、园林名称中,常蕴含着主人的追求和希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师俭堂”“锄经园”中寄寓着主人的哪些修身齐家之道。(6分)(2015海淀期末《半亩缤纷惊天下》)

附文章内容:⑥“师俭”二字源自《史记》的“后世贤,师吾俭”,“师俭”体现了这个富甲一方的“徐半镇”的深谋远虑,也说明了他的生财之道。“锄经”二字则取自《汉书》中 “带经而锄” 。《汉书》中记载,曾与司马迁等制定《太初历》的倪宽,常把经籍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锄禾兼锄经。

解析:这道题干前面先说“古人的宅院、园林名称中,常蕴含着主人的追求和希望”,而结合这篇文章,“古人的宅院、园林名称”就是“师俭堂”“锄经园”;“主人的追求和希望”就是“修身齐家之道”,“哪些”说明“修身齐家之道”不止一条。“修身齐家”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修身”主要是对自己,“修”自己的品行、自己的事业等。“齐家”主要是针对家庭及家庭成员,“齐”的是家庭、后代子孙等。所以,答案要从这两方面来分析作答。

散文教学新思路 篇4

一.贴着散文的语言行走

周汝昌先生的说:“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 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们语文老师, 应该用散文中美的语言粘住更多的学生, 让我们的语文课闪亮生辉。

比如《我与地坛》一文中, “四百多年里, 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反复咀嚼后发现, 作者正是通过祭坛的古老衰败与大自然的生命自在坦荡进行对比, 得出人世间的尊荣、辉煌、贫贱、荣辱等转瞬即逝, 从而引发对两种生存状态的思考。文中那些“摇头晃脑的蚂蚁, 滚动的露水, 生长的草木, 高歌的雨燕, 甚至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无不昭示着“地坛”处处有生命的涌动。这些描写地坛的语句, 教者要带着学生细细“品”, 方能知其“味”。

又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听听, 那冷雨。看看, 那冷雨。嗅嗅闻闻, 那冷雨, 舔舔吧, 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 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 细细嗅嗅, 清清爽爽新新, 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浓的时候, 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 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 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 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 那腥气。”用很多叠字词把“雨”的连绵不绝, 缠绵之态写活了, 写绝了, 在反复品读中方明白文字刻画的意境, 展现出的画面美、诗意美, 蕴含着的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 文中那种隽永而又淡淡的哀愁, 让人为之动容。

由此可见,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咬文嚼字, 揣摩散文语言的精准性、生动性和传神性, 指导学生深入一层去挖掘有关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散文教学, 品尝其语言美应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对文本语言的细读中, 文本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从而“窥一斑以见全豹”。

钱理群先生曾描述过的理想课堂是: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 把他们引导到大师、巨人的身边, 互作介绍以后, 就悄悄地离开, 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 我只躲在一旁, 静静地欣赏, 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回顾近现代语文教育史, 我们应该羞愧。文道之争不绝于耳, “工具论”、“人文论”毫不相让, 而真语文却躲在角落暗自哂笑。语言, 作为人类的最后家园, 注定成为语文的唯一归途。一流的教师, 会让自己巧妙地隐身, 而让高贵的语言永远留下!

二.依偎散文情感的温度

余光中说:“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 最难作假, 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 该是散文。”他认为散文是最真实的, 最直白的, 最没有伪装的, 是作者心灵和读者心灵的直接对话。所以散文鉴赏中, 要关注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趋向, 毕竟“散文中呈现的, 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

比如龙应台《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其开头两个“慢慢地”, 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的体悟, 通过母亲对儿子和女儿对父亲的“目送”, 一点一点明白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至亲至爱人的离去, 无论是暂时还是永久, 既无法挽留, 也无法拒绝, 只能默默“目送”。用两个“慢慢地”, 就充分表达了作者认识这个事实所消耗的漫长时间, 以及其中的煎熬与痛苦, 用这样的语句来结尾含蓄隽永, 是作者洞彻通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行走, 谁也不能真正靠近谁, 赶上谁, 代替谁, 从而表现出对个体生命力的无能无力、束手无策和无可奈何的情感, 读来也让人黯然神伤。

又比如笔者教《使得西山宴游记》, 紧抓“宴”字, 根据《说文解字》里面的“宴, 安也”的解释, 以之为切入口, 让学生阅读文本体会柳宗元在游玩西山前后“安”与“不安”的情感。既有“使得”想必就有“未得”, 为何当初“未得”, 如今又“使得”, 什么样的景致让作者有了如此不同的感悟。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便能悟出作者的“未得”到“使得”的过程, 其实是其内心从“不安”到“安”的过程, 更豁然开朗了: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有我之境”。而这些的悟得, 全凭着教者抓住作者情感这个线索, 带领学生在文本里走了几个来回, 而不是对文本做漫无边际的拓展。

孙绍振先生认为, 要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 需要从“意脉”开始, “这个层次是隐形的, 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 是作者的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所谓的“意脉”, 顾名思义, 就着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散文教学, 离开作者情感脉络, 一切都是竹篮打水, 水中捞月。

三.在散文的意境中漫溯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散文亦然, 此所谓境界即意境。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 又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 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 也为散文所有。由此, 抓散文中的意境, 也是其进入文本的一条途径。

比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我走的时候, 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我走的时候, 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 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读这样的文字, 总是能让人感到失落、怅惘和感伤, 在作者的笔下, 时间是由细小的事物来刻度的, 他用最细小的事物给空洞的时间注入内涵, 但生命中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 是时间改变了一切, 时间让这些生命的证据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谁会证明以往的生活”?作者在文中最后无比悲情地说道:“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当家园废失,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而这种失落、感伤情感的表达, 正是通过上文对那些草、巴掌大的墙皮、铁钉等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呈现出让人感伤的意境的。

又如《我与地坛》中, 文中多处有对地坛寂寥、空旷地描写, 那个园子在作者笔下, 因抒情带着禅意的幽微。可以说是作者“此时”已与体坛“融为一体”了, 在此基础上, 笔者大胆询问文中三次景物描写能否对调?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再次进入文本, 发现其实三次景色描写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第一处是作者正处于人生低谷时, 看到的自然是“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玉砌雕栏”。第二处则是作者自己在轮椅上对周围细小生命的关注。第三处, 他已开始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 放眼宇宙天地, 故能看到“灿烂的落日”, “高歌的雨燕”, “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和“坦然的落叶”。在该处的景色描写中, 作者其实已经明白了尽管外界环境是恶劣的, 但生命的本色是不能改变的, 他找到了自己该怎样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抛出“如果没有地坛, 史铁生是否会一死了之?”让学生讨论, 让文本内涵在追问中向着人性的方向升华, 经过激烈的辩论后, 学生达成了:其实地坛只是催化剂, 即使没有地坛, 作者也不会走向死亡, 因为他内心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地坛”只不过是作者人生的“精彩突围”的“载体”罢了。最后, 教者再打出史铁生的一句话, “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 可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 该散文的教学就在对三处景色意境的揣摩和研读中落下了帷幕。

因散文家的情思常常是萦回在他们描写的意境里, 故漫溯在散文文本意境中, 便能让散文教学简单易行, 轻装上阵。

散文的阅读思路 篇5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指导:目标与思路

一、阅读目标

1、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散文的时代差异、文体差异、地域差异,找准阅读散文的基本方向。

3、学会寻觅散文中的“寓意物”和“动情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培养对散文的艺术感觉,学会分析、组合散文的意象。

5、学会品味语言,把握散文的神韵。

二、阅读思路

由于散文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界定上牵涉了时代、地域及文体等方面的差异,所

以,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找准作品的基本方向,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

为了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从文章中寻找“寓意物”及“动情

点”,应当是快速而稳妥的一种方法。

与诗歌一样,散文的意境也是由多个意象组合而成,因此,学会分析和组合散文灵动 的意象,可以由局部统观全局,从总体上把握作品。

散文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要把握散文的神韵,品味语言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三、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

(一)散文的内涵

散文,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指和韵文相对而言的;凡不押韵或不重

骈偶的文章,统称散文。狭义的散文,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而属文学范畴的一种体

裁。主要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

(二)散文的特点

1、题材广泛,贴近现实,结构自由,手法多样。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在题材内容上,散文可说是最为广泛的,它几乎可以不受任何

限制地展现社会生活中一切有意义的事物。散文形散,既不像诗歌那样,要讲究语言的格

高中语文辅导网

式,又不必像小说、戏剧那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抒

情、叙事、议论、描写、说理各种手法都可以自由地加以运用。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

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与诗歌比,散

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理即哲理,指作家对生活进行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

成的对人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指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和生活经验的

总结。有些散文取材虽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

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情理两者

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讲究语言锤炼,注重语言美。

散文语言一般总具有高度准确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

实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之于自然而和谐的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

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散文语言中所

透视的情韵也十分引人注目,当作者的内情与万物,心声与天籁相谐和,交为一体时,作

者的情韵就会暗暗地透入到文字中去,精心推敲出一种带有情调气氛、呈现主体个性的字

句来。因此,在阅读散文时,要抓住这样的句子细细品味,抓住其主要气氛和情调,散文 的基调就掌握了。

(三)散文的分类

1、叙事性散文

这是以叙述人物或事件为主的散文样式,它大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围绕“我”的所

见所闻来叙述人物、事件、描绘景物和感受,行文中又夹带抒情和议论。

如果以更广的范围来认识叙事性散文,则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都可归入这一类。

高中语文辅导网

2、议论性散文

主要指以说理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性散文,杂文是它最主要的品种。

3、抒情性散文

这是一种有着浓郁的抒情格调,情辞并重、精悍隽永的散行文学作品,是最能体现文

学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

四、阅读方法

(一)了解散文在时代、文体、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找准散文的基本方向。

不论上什么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构成特点和规律,在欣赏的原则和方法上会有一些

共性。但是,不同时代、国家、流派、体裁的作品,由于其构成的条件和因素不尽相同,表现风貌也不一样。因而,在赏析原则和方法上又有一定的个性,读者只有适应其特殊性,掌握和运用一些更有应对性的赏析方法,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

1、根据时代差异、确立散文的基本范畴。

时代差异主要体现于对“散文”这一概念的界定上,由于古代对于“散文”的定义很

宽泛,因而古代的散文题材更为广泛,形式更为自由,以至作家的视野也显得更为开阔一

些。例如我国古代的游记散文,像《水经注》(郦道元),既写景又做人文考证,又如《入

蜀记》(陆游),《徐霞客游记》等,无不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乃至科学(包括得志以及

历史)考察,等等。又如我国古代的笔记体散文,像《梦溪笔谈》之类的笔记散文,品类极

为繁富,卷帙浩如烟海。记异闻秩事、记物产、记民情风俗、作考证„„不因而足,而这

些笔记散文,往往篇幅短小,文字浅近易懂,内容和笔墨都极为接近民间的需求。对待这

类散文,我们就不能仅仅立足于现代,用分析现代散文的眼光和方法去分析古代散文,而

应当依据不同特点,去把握作品。

现代散文的文体自觉,开始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运动,把“文学的散文”和“文

字的散文”区分开来,特别强调了散文的文学性。但到了30年代以后,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这种文体不断发生裂变和分化,偏于说理的“杂文”逐步壮大,而偏于叙事的报告文学

高中语文辅导网

、史传文学也日益蔚为大观。本来文体的分化应该是现代文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像“

杂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等已渐渐形成独立的文体形态,但我们却一直把它

们囊括在“大散文”的范畴之内,这样一来,给散文的阅读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弊病。散文 的范畴既不能扩大也不能缩小,它既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也有异于杂文、报告文学、史传文学等等,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它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与其它文体在本质以

及由此而表现出的特点上,是有所差异的。

2、根据散文的记述特点,确立阅读理解的基本点

散文和小说、戏剧文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散文写的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事、景、物,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感受。它可以叙事和描写,也可以抒

情和议论,但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上,比小说和戏剧文学更自由、更灵活、更

随意。

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内容很丰富:时间,前后二十年;地区,由国内到国外;

人物,“我”和藤野先生及其他几群——清国留学生、仙台医专教职工、日本的“爱国青

年”等;事件,大小十多种,作者按时间顺序,以自己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 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安排材料。从这一点上来说,与他的小说《一件小事》就有

了很大不同,表现车夫的伟大品质,却是完全扣住情节的。

3、根据散文的风格差异,确立阅读赏析的入手点

从本质上来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外国散文与中国散文并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各

个国家,民族美学气质的不同,其散文在情趣上会有所差异。

日本散文多恬静、舒缓、倾吐随意,不太讲究章法,却浑然天成,赤诚之心可见,岛

崎藤村的《太阳的话》,芥川龙之介的《大川的水》,东山魁夷的《听泉》都可以称作日

本散文中的精品。

阿拉伯散文比较注重哲理启示意义,像纪伯伦的作品即是很好的体现。欧美散文对人

心灵世界的表现则较为深刻,想罗曼•罗兰的《鼠笼》,萧伯纳的《贝多芬百年祭》等都是

高中语文辅导网

表现内心激情的佳作。另外,在拉丁美洲,比其他地区更强烈地出现了小说散文化和散文

小说化的倾向,因而出现了“小说散文”的概念,有时很难把散文和短篇小说区别开来。

就中国散文本身来说,也有不少由于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各种流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

是明清时以作家所居地名命名的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等,这些流派除了带有强烈的个

人风格,也带有地域的文化底蕴的特色,因此,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了解了这些差异,那么

对于散文的大致特点也会有一些掌握。大方向有了,再来分析作品,就容易得多了。这些

差异可能仅仅上反映在细部表现上,但也是不容忽视的,了解它,并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可以算是阅读散文的第一步吧。

(二)找准寓意物,抓住文中的理性特征

人类的精神活动,大体分之,也许就是感情和理智两大类或两个方面,而二者在人们 的精神活动中,感情偏重某一面,或者是理智和感情合在一起。因此,在散文作品中,大

体言之,有抒情为主或说理为主者,或一篇作品中,抒情、议论及记事并出者,这是很自

然的事。

有人说,理性是散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几乎是散文的灵魂,这是由散文一种与现实

生活极为贴近的文学形成所决定的。因此,在阅读散文时,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想要极力展

现出来的思想性,如果能在文章中准确地找出寓意物,就不难抓住作者的思想。

那么,怎样才能找出寓意物呢?其实不难。有些散文,尤其是哲理性散文,题目本身就

是寓意物,即使不直接作题目,在文章中也比较容易把握,基本上都可以一眼就看出来的

。那么又怎样将找出来的寓意物同文章的思想性联系起来呢?这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第一要做的就是反复读、琢磨、体会,尤其要注意文章中的议论性的句子,如《丑石》:

“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所以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我

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整篇文章的哲理性都蕴含其中,理解了这两段话,文章的理性特点

就把握了。另外,还可以从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上,体味出思想性,如《筏子》中,文

高中语文辅导网

章的前半部分,实际上由四组对比构成,作者把所要阐发的哲理巧妙地编织在四组对比之

中,以筏子之轻小,筏子负载之沉重,行驶于浊浪排空的黄河之上,居然如履平地,轻快

安详,艄公就成了这奇妙景观中的主宰,成了一个大写的人,成了人类主体精神的一种象

征。于是作者也就从艄公驾筏前进的神情动作中悟出了生活的真谛;在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

漫漫长途中,在人生不断奋斗的征程上,要让命运之舟驶抵理想的彼岸,实现成功的目标,就得像黄河上的艄公一样,需要大胆和小心、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经验和判断的

高度统一。

(三)抓住“动情点”,把握作者的情感主线

散文离不开抒情。有真情实感,才有实实在在的散文,正是“取于心而注于手。”散

文的情感表现不是单一的,这是因为感情本身的多姿多彩。正因为此,散文中的感情才可

以由个性来体现共性。

只凭崇高的思想性,不看作家的情感体验和自我个性意识,是不能深入作品深层的情

感世界,领悟作品的内在意蕴的。因此,不但要阅读作品,更要阅读作家,了解作家的生

平、时代背景,以及情感历程。同写秦淮河,俞平伯与朱自清夜游的情致和心境不同,感

受和表现形式也完全不同,朱自清偏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并且文随情迁,在朦胧中显出

真切,在自然景色的描述中埋藏着起伏跌宕的情怀;俞平伯着力于风土人情的叙述,始终呈

现着一种空灵与朦胧的基调,显示着一些人生哲理。他们问作品中的秦淮河已经“自我化

”了。所以,“动情点”不同,其中所含的寓意也不一样。

所谓的“动情点”就是情感的出发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眼”。一般来说,文眼会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的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以“不宁静”的心情就是全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之集中体现,再同作者当时所

处的时代背景相联系,认真体味,就不难把握其情感主线。可见,散文中的“情”集结于

作家本身,找出“动情点”,无疑是读懂作品、把握作品的关键一步。

(四)把握艺术感觉,分析组合灵动的意象

高中语文辅导网

诗歌讲究“意境”,散文也应有“意境”,诗歌的意境,由若干个意象共同组成,散

文亦如此,只不过散文的意象组合形式更自由,显得更灵动。

散文的“意象”,事实上就是散文中的艺术形象,组合起来便有了新的意蕴,所以,通过分析个体的意象来分析散文,应当不失为一种简便而稳妥的办法。下面我们以几个例

子来做具体说明:

余光中《沙田山居》,取灵性就是一系列灵动的意象与作者心灵声息的艺术融合体。

文章开篇,作者就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的手法描绘和展现了一幅蕴含着深情的青山碧海图:

“还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淡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莽莽苍苍的大陆,那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

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

——这幅图景是随着人的视野的伸展而延扩的。

在这里作者并未直接抒思乡之情,只不过是随笔抒写了日月的悠闲,失控的寥旷,陶

菊的两开,中秋的月圆,但其中却分明地潜蕴流荡着客居异乡的游子的惆怅、寂寞的意绪

与情怀。情随景移,情景相生,随着意象的转换,作者事情与意绪也逐渐拓展和深化。

矛盾的《风景谈》,全文由六幅画面组成:沙漠驼铃、月夜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

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而这六幅画,又都由各自的意象组成:用驼队、驼铃、猩红大

旗来反映对“死亡世界”的冲击,这些单独的个体,组合到一起,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遍赋予了它新的意蕴,于是“风景”亦有了全新的内涵,作者笔下的风景是容纳了人的自

然风景的“社会生活风景”。

可见,意象的组合靠的是作者有意识的,合理的剪贴,如果我们明白了作者剪贴的意

图,也就不难掌握意象是如何组合起来的,而作者剪贴的意图,我们就可以从作品的思想

性去寻找了。

(五)品味语言,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特有的神韵

事实上,要做好以上的工作,对于阅读散文来说,都来不开品味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散

高中语文辅导网

文的语言,这是基础,也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的。

散文的语言,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以“用笔如舌”为理想境界,那么,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要还其听觉功能,以“读”为主。如朱自清的《春》,该怎样读,而且要“读”出

语言的“味儿”?叶圣陶,夏丐尊先生《文心》中的观点,语言的“味儿”应该有好几层意

思,首先就是“语感”:每个词语于意义之外还有“情味”,这需要从字面的推敲、声音 的韵味中去细心领略,以磨练自己对于词语的“锐敏的感觉力”。如“鸟儿„„高兴起来

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这一句,用“卖弄”而不用“夸耀”,似乎含有贬意,有点微讽的意思,但如果与前面“呼朋引伴”这个修饰语连起来品味,你就会感到鸟儿们一个个像好胜的孩子般争先“卖弄”的天真劲儿。

另外一个层次就是:“语调。”所谓“语调”主要是音节词序,句式的选择问题。如

“一切就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如果把“欣欣然”按课本的注释换成“欢

欢喜喜地”,意思一点没变,但直观感觉中却似乎少了点神韵。“欢欢喜喜”用两个叠字

组成,就造成了一个跳跃感,本来用以表现喜悦的心情是很合适的,但在我们这个句子里,大自然的“一切”此时此刻的“心态”却不只是喜悦,还有“刚睡醒”的几分舒畅劲儿,又几分懒散的劲儿,就必得用“欣欣然”这样拖长的调子来表达才恰恰对劲儿。

以上所提到散文的知识以及阅读散文的几点方法,可以作为阅读散文时的一点参考,对于散文艺术的欣赏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忘情地吟诵中,自己去“心领神会”,从整体上

把握每一篇散文特有的魂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至解;每有意会,便欣然

思路:阅读与写作的共同关注 篇6

翻开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在阅读能力考查部分可以看到要求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之所以把“文章结构”和“文章思路”一起提,是因为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在形式,文章思路是文章结构的内在脉络。

要想准确把握文本思路,首先要认真读透文本。任何一首诗、词或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晶。思维的走向是通过具体的字词文句语段得以表现的。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咀嚼文字、推敲文句、揣摩文意的过程。通过跟作者用心灵写下的文字的亲密接触,我们才能逐步把握文章的结构,领悟文章的内容,进而对作者思维的路径了然于胸,对作者蕴含于文本之中的深意颔首羡叹,阅读的快感顿然产生,心灵得到富厚的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得以拓展,生命存在的意义在阅读中得以上升到高级的境界。

要准确把握文本思路,需要了解思路的呈现方式。如果说文本具体的内容是思路的点状显性呈现,那么思路在文本中就是线型隐性留存。尽管思路本身并不直观地展现,但它是文本存在的内在脉络,它从命题开始,从文章的开头一直延伸到文本的结束,它主导着文本的发展走向。

不同文体的思路呈现方式是不同的。叙事性的文本通常按照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安排内容,故事呈河流状向前演进。这样的好处是文章脉络清晰,不足是平铺直叙,缺少变化。于是一些文本就尝试变化,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回旋腾挪。这样的好处是姿态万千,当然也就会增加结构把握上的难度。论说类文本的思路完全服从于论证的需要。如果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证,多采用横式结构;如果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论证,多采用纵式结构。还有对比结构,纵横交错结构,等等。

要准确把握文本思路,关键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杜甫之所以写《春日忆李白》这首诗,是因为他对李白极为仰慕与怀念。诗歌首联赞扬李白的诗当代无人能敌,说他的思维像风那样迅疾,像云那样超逸,像神仙那样飘然,他的思维是不同于凡俗的。颈联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这四句由赞其人而赞其诗。颔联写二人相隔之远。诗人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尾联把渴望早日重聚论文的愿望表达得强烈迫切,情韵绵绵。鲁迅《捧与挖》一文是一篇杂文,作者意在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主张要敢于破除旧俗。文章先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习惯,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并举三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再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

思路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写作的重要性同样非同一般。可以这样说,思路不清,你就根本无法下笔行文。

要使文章思路明晰顺畅,就得重视构思这个环节。构思是作者在平时留心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主题意蕴并选择最佳表现方式,以指导写作实践的创造性总体思维过程。任何文章都是一种或大或小的创造,在主题、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都应当力求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现在不少中学生写作构思多为“满分作文”、“示范作文”所拘束,一味模仿甚至抄袭,不敢或不会利用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所得的材料写成文章。这完全丢弃了写作“创造”的本意。

构思创造需要学会凝神思考。凝神思考时,各种材料往往会在瞬息之间奔趋脑海。古人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些纷杂的思绪需要加以筛选、整合、梳理,才能挑选出与一定的文题有关的材料。经过认真构思,要能够拟出对文章写作有指导价值的简明提纲。这个提纲就是文本“思路”的最初显性依托。

写作思路大体确定之后,下笔行文切忌东翻西翻,不要再想从哪本书哪篇文章中摘抄点什么。那样做,你就写不成文章,更不可能写出自己独创性的文章了。书应当在写作之前读,等到要写文章才开始读书,除了影响写作之外,不会有其他的作用。写作运思应当排除各种干扰,让思维处于高度活跃毫无阻滞通畅运行的状态中。那样,一篇短文就会片刻而就,而且新意迭出,妙语连珠,美词佳句纷纷流涌纸面。写作就会成为一种成功的展示,写作之后就犹如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文章写完之后,应当注意再清理一下思路。看看哪些地方表述还不到位,哪些地方还存在差错或不足,立即设法予以纠正并再行润饰。

清晰的思路,敏捷的思维,机智的思辨,这些都是智慧的表现。智慧会在阅读与写作中得到滋养与提升。如果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我们就会享有智慧的人生!

文体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 篇7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坚持“自觉创情景, 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 思维为主攻;探索得事实, 研究获本质;三维促发展, 反馈终达标”。其中“思维为主攻”的观点, 为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诱思探究各种文本指明了方向。

由此看来,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诱思探究, 应重点突出思维逻辑的引导和提升。下面从文体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角度来研究阅读思维培养的问题。

一.论述 (说明等) 类文章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

阅读论述类文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其诱思探究的重难点应落在文段的各种逻辑关系的研究上。我以教学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为例说明。

1. 转折逻辑关系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 (好) 梦, 后来大半忘却了, 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 虽说可以使人欢欣, 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 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 又有什么意味呢, 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 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 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这是文章的第一段, 从全文逻辑关系上看, 它是提纲领起段, 因此设置诱思问题, 对迅速读懂全文至关重要。问题是这样设置的:

请找出《〈呐喊〉自序》第一段这个长句的三个核心词, 并说说它们跟全文的关系。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实则较难, 要用到句段间的逻辑知识来分析解剖方可答准确。句中有三处转折, “转”后内容是主要内容, 第一处“并不以为可惜”即“并不以 (之) 为可惜”, “之”就是前面的“好梦”, 可知第一个核心词是“好梦”;第二处“ (但) 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 “寂寞”一词, 后面还有一次补充, 可知它是第二个核心词;第三处是“而”后句, 复杂一点, 要理清因果方能判断, “能全忘的一部分”是因, “呐喊”是果, 弃因留果, 可知第三个核心词是“呐喊”。从“好梦”到“寂寞”再到“呐喊”, 可知鲁迅的思想发展历程, 那就是从年轻时的好梦到悲哀的寂寞, 然后是奋起的呐喊。后文就是按这个线索结构行文的。可知三个核心词“ (好) 梦”“寂寞”“呐喊”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总结规律:一般转折逻辑关系的句段抓住转折部分的内容, 即是意义重点。

2.因果逻辑关系

在我自己, 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

诱思探究问题:请概括这个复句的意思。

一般顺序的因果复句, 句意从“果”中概括。第一分句, “已”是停止的意思。“不能已于言”是“不能不说话”的意思。“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就是“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不说话的人”。这个句子是三重否定, 三重否定还是否定。结合“本以为”解释出第一个分句句意:原来是并不急于要呐喊。再结合“但”字理解第二分句句意:现在要呐喊战斗。两个分句句意是:否定了原先的认识, 强调现在要呐喊战斗。又从第三分句“所以”知道第一、二分句是原因, 第三分句是结果, 主要强调结果。到此, 我们就概括出《呐喊》写作的第二个目的:鼓舞前驱者, 使他们勇于冲锋陷阵。

总结规律:一般因果逻辑关系的句段抓住结果部分的内容, 即是意义重点。

3.并列逻辑关系

在我自己, 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 是可憎或是可笑, 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 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 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 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诱思探究问题:本段是一个什么关系的句群, 请从句群角度概括本文段的意思。

上面已分析出第一分句意思是:鼓舞前驱者, 使他们勇于冲锋陷阵。根据第一复句分析方法, 可知第二复句的意思是“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 即《呐喊》写作的方法。第三个单句说“不将寂寞 (意思是孤独冷清) 传染做好梦 (梦想维新救国、科学救国等) 的青年”, 实际是希望《呐喊》能唤醒这些青年加入战斗行列, 这是在说明《呐喊》写作的意义。

句群的三句话靠“至于”连接, 它用于句子开头, 表示另提一事。由此可知本句群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群, 概括段意应用归纳法。这样, 我们概括的段意是:写作《呐喊》的目的、方法和意义。

总结规律:并列逻辑关系句群 (段) , 将各句主要句意合并就是语段的意思。

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重点逻辑关系外, 我在阅读教学中与学生总结出的阅读逻辑关系还有:总分 (总) 、解说、承接、递进、选择、假设、目的等。利用这些逻辑关系来读解论述类文章, 往往会很快读懂文章内容。同时, 很快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小说 (传记等) 类文章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

小说往往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塑造人物 (尤其是主要人物) 是小说的中心任务, 其他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下面以教学几篇经典的中外现代小说为例说明小说类文章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

1.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 阅读鉴赏小说主题最好用聚合思维。

小说问题探究1:读鲁迅的《祝福》, 探究各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 聚焦讨论探究一个核心问题: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与学生交流后, 板书图示如下:

聚焦探究可知, 鲁四老爷作为封建贞操观念载体和维护封建秩序的代表, 柳妈作为封建迷信观念载体, 婆婆是行使夫权、 (家) 政 (大) 权的象征, 大伯是族权的象征, 四婶是神权的象征, 卫老婆子是惟利是图的象征, 周围的人是愚昧、冷漠的象征。从次要人物对祥林嫂的态度看,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 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丁玲语) , 迫害祥林嫂的人们, 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 可见大家都不是凶手, 又都是凶手。

再聚焦深入探究可知, 根深蒂固的封建秩序、封建贞节观念、封建祭祀文化和封建迷信思想深深地毒害国民的精神, 造成民众的麻木愚昧、冷漠无情, 甚至残忍。连祥林嫂本人也深受影响, 陷进贞节观 (如再嫁时撞香案) 和封建迷信 (如捐门槛赎罪) 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因此, 作者的写作意图很明显, 就是通过小说中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揭露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解救一群麻木愚昧的国民, 解救的办法是摧毁旧制度, 否定旧文化。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由上例可见, 提升聚合思维能力, 有利于解读小说人物, 归纳作品主题。

(2) 阅读鉴赏小说还可用发散思维, 与聚合思维交互使用, 更容易读懂作品。

小说问题探究2:读鲁迅《药》, 看标题“药”有几方面含义?

发散思维探究出的含义有:

(1) 标题与情节。药与中心事件有关:买药→吃药→谈药→吃药的结果。勾连华、夏两家, 呈明暗两线。

(2) 标题与人物。买药一方:华老栓、华大妈、华小栓 (群众) 。卖药一方:康大叔 (刽子手) 、夏三爷 (告密者) 、红眼睛阿义 (狱卒) 。谈药一方: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 (茶客) , 看客 (群众) 。群众把革命者的血当药吃, 可见群众的愚昧;革命者为群众奋斗而牺牲却不被理解 (反而享用其血) , 可见革命者的悲哀。

(3) 标题与主题。a.药。———老栓夫妇用辛勤挣来的钱去买人血馒头, 认为它是治病良药。b.药?———小栓吃“药”后还是死了, 这药成了个大问号, 说明他愚昧麻木。c.药!———鲁迅把华夏两家的悲剧写成小说《药》, 用它揭示了人们的病苦, 起到了唤醒群众的作用, 是剂良药!通过三方面分析, 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主题:a) 用革命者的鲜血当作治病的良药, 人血馒头不是治病的良药;可见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b) 只有唤醒民众、摆脱封建精神毒害、动员群众起来革命, 才是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2. 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属于线性思维。解读鉴赏小说的情节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要用上这两种思维。

(1) 顺向思维

小说问题探究3:读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看别里科夫有哪几方面“套子”?主要是哪条?说明什么问题?

利用顺向纵深思维逻辑思路, 可以形成如下顺向线性思维流程:

(1) 套身体→ (2) 套生活→ (3) 套思想→ (4) 套全城人→ (5) 套进坟墓

通过深入思考, 即可分析出人物几方面性格及作品主题:主人公别里科夫反对一切新生事物, 扼杀自由与进步;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 他的死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必然灭亡;小说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 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2) 逆向思维

小说问题探究4:读莫泊桑的《项链》看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 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利用逆向倒推思考的逻辑思路, 也可以很快形成如下逆向线性思维流程:

梦想←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

通过逆向思考, 也可分析出人物几方面性格及作品写作目的:小说通过玛蒂尔德借项链而失项链的悲剧, 向爱美的女性发出了严肃的警示———仅凭单纯的爱美, 缺乏经验, 缺乏涉世能力, 缺乏辨识真善美和假恶丑的眼光, 只看外表不识本质, 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3. 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

这两种思维实际上属于比较和鉴别的逻辑思维范畴。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对事物的认识要用上这两种思维, 阅读者的认识才更容易产生质的飞跃。

小说问题探究5:读孙犁的《荷花淀》两处人物对话, 并比较细节描写, 分析人物各自的心灵和性格。

用求异求同思维来解析:话别一场人物对话, 妻子察言观色, 紧问不放, 丈夫支支吾吾, 闪烁其词;一个机敏多情, 一个憨厚纯朴, 而他们的共同之处, 又是爱国爱家, 深明大义;探夫一场对话, 几个妇女性格不同 (温柔害羞、开朗直爽、含蓄稳重、性急冒失) , 但心灵相同 (爱夫爱家爱乡爱国爱生活爱民族, 深明大义) 。从人物的共性看作品的普遍意义:夫妻之情、家国之爱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有国才有家, 反之, 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

4. 联系观思维和发展观思维

小说所反映的自然、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发展的, 因此要用辩证法联系观思维和发展观思维去解读它, 才会较快地读懂作品。

小说问题探究6:阅读孙犁的《荷花淀》, 分析景、人、情三者关系, 认识作品主题和艺术风格, 培养文学修养。

用联系观思维和发展观思维思考, 分析概括起来说,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 水和天, 荷和苇, 无一不美, 明丽清纯, 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 谁能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 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 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 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 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 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 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 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人物的性格、精神也在景物美和人情美中发展而丰满起来。

三.散文 (诗歌) 类文章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

1.原点思维和显隐思维

散文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感情充沛, 可表现各个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 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 也是学生阅读的难点。人们的思维, 习惯运用纵横向解读内容, 而忽略散文文体本身;人们的思维, 习惯认为散文题材、内容、语言含蓄难读, 而忽略了散文本身的抒情性。从散文文体本身特点去解读散文, 就是用上原点思维去解决问题;把散文的情感转换为散文的题材、内容和语言要素去领会散文主题及写作目的, 就是用上显隐转换思维去解决散文问题。

所以, 散文类文章阅读的诱思探究思路首先应是原点深掘思维和显隐转换思维。

散文的原点有“形”和“神”, 从原点深掘下去的思路如下表:

(诗散歌文) { ( (神形情景聚散感、思物想、) 人、事) {{++意特思情象想征句}}境意 ( (隐显情情) ) }意交境融散文的行文一般依顺着情感的“显”与“隐”的互相交替, 循环次进。“显”就是感情直接抒发的部分, “隐”就是感情间接抒发的部分 (表现为“意象+特征”) 。其构成方式就是:显→隐→显→隐……→显。

下面以教学《荷塘月色》为例来解剖原点深掘思维和显隐转换思维的运用。

《荷塘月色》的情感交替的构成形式如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显) →游荷塘四周见荷塘四周的景色 (隐) →便觉是个自由人 (显) →荷塘上的月色及月色下的荷塘 (隐) →看到树色灯影听见蛙声蝉声 (隐) →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显) →忽然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 (隐) →回到家门什么声息也没有 (半显半隐, 暗含“又不宁静”之意) 。

可列表分析:

2.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

(1) 想象思维

散文的思想, 往往在作者的想象中完成。例如下表所示:

(2) 联想思维

散文的形象, 往往靠作者的联想来丰满。例如下表所示:

3.比较思维和模拟思维

散文的语言, 往往靠读者的比较和模拟来辨别优劣。譬如, 修改语病有“补”“删”“换”“调”等, 我们也可以模拟这种思维来比较鉴赏散文的语言。例如下表所示:

散文的阅读思路 篇8

一、走出“表达困惑”, 确立“语文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

“2011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 与会特级教师们展开了“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得与失”的研讨。在“失”的方面, 这样一些反映是普遍性的:“教学目标不明, 年段不清”, “教学理念太多, 内容拓展无度”, “淡化了语言训练, 削弱了基础”, “学生整体水平有所下降”。课改十年, 语文教学最大的“失”, 一言以蔽之, 是语文课忽视了语言的习得。

这些问题的根子, 大家归咎于教学只重“内容分析”。到底是谁或是什么力量无形却强势地在指挥着, 使“内容分析”得以风靡呢?问题还是出在对《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学科性质, 人们的认识有所偏离。差之毫厘, 必将失之千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的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对课标解读的偏差, 教材编排方式以内容为单元主题, 这两者导致教师的认识和教学出了偏差———重“人文”轻“工具”;教学实践重课文内容, 轻语言形式。

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并列的, 而是统而为“一”的。这个“一”中, 哪个维度是反映语文学科本质特性的核心呢?人文性?它并非语文学科所独有, 且不能凭空存在, 必须有所附丽。过程和方法?也不是, 它不决定学科性质。决定语文学科性质, 并且可以承载人文内涵的, 只能是“语言形式”这个物质存在。再说, 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何在?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培养其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回想几年前, 语文教学“忌谈语言训练”, 现在想来近似荒诞。在课文内容上绕圈, 只能是丢失了语文基础, 留下些空洞说教。只有确立语文知识和能力为核心目标, 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符合逻辑的“统一”。

注重语文知识和能力, 不必担忧忽视人文性, 因有“过程与方法”的保证。完整的阅读教学, 应遵循“出入法”。“入”是进入课文, 身临其境;“出”是走出课文, 作主观评价, 从内容到语言形式提出见解。即, 经历一个往返过程:由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 从理解内容再追溯文字的表达形式。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内容一般浅显易懂, 无须多加分析, 重点自然落在语言本身上。

二、走出“表达困惑”, 必须重视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打实基础

学生表达困惑, 首先是因为头脑中语言库存的稀缺。只有深谙学生表达困惑的教师, 才会怀着“书到用时方恨少”“胸藏万汇凭歙吐”的意向去指导阅读。理解靠多读,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更要靠多读。

许多教师有个偏向:阅读教学时重在课文内容理解, 耗时于问答与分析;学生做练习时 (特别是课外) , 布置大量孤立的、机械的语言训练作业题, 把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从课文中硬生生地剥离出来, 少有在读中有机结合的。贾志敏老师十分重视学生语言习得, 他教的课, 总是在阅读中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语言训练。他执教的《中彩那天》第1、2段 (见教材)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值得我们揣摩和推崇。

贾老师指导学生重点读好母亲安慰一家人的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然后出示“拮据”“梦寐以求”和一辆玩具汽车, 请学生按序用这些词语说说这两段话的意思。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我家很拮据, 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

贾老师把汽车模型放到“拮据”与“梦寐以求”两个词的中间:“谁能再说说这两段的意思?”生:“虽然我们家生活拮据, 但拥有一辆汽车是父亲梦寐以求的……”

贾老师再交换“拮据”和“梦寐以求”的位置:“现在谁会说?”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父亲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自己的汽车, 但是我们家十分拮据……”

贾老师在“拮据”后加一个“?”, 示意学生继续说。生:“父亲梦寐以求得到一辆奔驰汽车。但是我们家十分拮据, 这怎么可能呢?”

贾老师对有关理解内容的问题一个不提, 然而, 从学生的表达中看出, 一是理解课文内容水到渠成;二是积累、内化了“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会熟练地运用, 而且概括了两段话的主要内容;三是对母亲说的“活得诚实, 有信用”也深刻理解了。

这个教例赋予了语言学习活力, 又有应用的难度,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以此得到启示, 阅读教学完全可以改变思路, 从重理解内容, 转换成利用文本, 以读熟为基础, 用多种形式理解、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或是背诵复述, 或是概括、扩充内容, 或是改编表达形式。多种练习, 把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融为一体。

三、走出“表达困惑”, 须解密语言形式, 习得表达方法

学生对表达的困惑, 还在于心中有话却不知采用何种形式和方法来表达。学习课文, 还得从中“悟”出表达方法。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得好:“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内容”“涵义”“形式”, 三者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形式”。形式承载内容和涵义, 其间隐藏着文章的秘密和作者的智慧与技巧。“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文”, 文采, 这是内容和涵义的外显形式。经典作品之所以永恒, 在于百读不厌的“文”里。“文”里无限丰富的蕴含可供读者去解读、去想象。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文中三次写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刚进里院, 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映入眼帘……”“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 绿得沉郁, 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在我眼前,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我”在叶圣陶先生家做客, 与叶老“融洽”交谈, 为什么不说“深受教育、永远难忘”之类的话, 而要以写“爬山虎”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原来, 爬山虎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 而是寄托情感的意象。这意象意蕴含蓄而又丰富, 让读者自己去体味。联系上下文, 可以体会到“在我眼前”的“那片爬山虎”, 似乎就是叶老亲切质朴的形象, 给人以温暖和鼓励, 让“我”模糊地懂得“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如此品味语言形式, 就会感到文字的魅力、表达的智慧, 就会有豁然开朗的快感。

所以, 阅读教学, 贵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语言特点。语言特点, 包括这么几个方面:含义深刻丰富的词句, 与学段要求相应的新句式、新的段落篇章结构、新的修辞形式等。抓住文本语言特点, 教学才有新意,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得到发展。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解读文本不能止于内容, 对语言形式的特点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要有发现的意识和慧眼。

重视语言形式, 也要防止空洞分析。读, 特别是朗读, 始终是阅读入门的向导。精读文学性课文, 在有感情朗读、受到形象感染情感熏陶之后, 再默读思考, 甚至比较推敲哪些语言震撼你的心。教学的基本规律是:读中感受思想感情, 追溯语言表达方法, 然后取其形式, 同时可以举一反三, 学习应用。

四、走出“表达困惑”, 力求瞻前顾后, 合理安排教学梯度, 循序渐进

习得语言, 发展语言, 主要靠积淀浸润。但作为一门课程, 它的内在结构必定有个知识能力序列。教学须循序渐进, 任何学科概莫能外。然而, 现行语文教材的缺憾, 就是不能为教师提供有序教学的需求。各册课文都以内容主题为组编排, 所不同的只有内容的深浅和课文的长短。教师所能依凭的, 一是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 二是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练习题和一组课文的综合练习。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学段目标不清, 该教的不教, 不该教的重复教, 存在严重的无序性。如“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从一年级至六年级重复无数, 由于不注重语言形式, 学生的概括能力始终未能得到培养。不顾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起点, 教学内容多次简单重复, 致使高耗低效。

教材的缺憾只能由编者去弥补, 期待教材修改后呈现语言训练大致有序的新面孔。但作为教师不能坐而待之, 须只争朝夕, 发挥创造性, 根据学段目标和学生实际, 钻研教材“瞻前顾后”, 精心选择学生所需的语言形式。所选的语言形式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该篇课文的特色语言, 如凝练而富有内涵的, 有象征意义的, 托物喻志的, 记叙中画龙点睛的, 等等。这些特色语言, 有的可能暂时难以运用, 但“取法乎上”, 可用作积累和鉴赏, 初步领悟表达技巧。有的是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 具有规范性, 可触类旁通迁移运用。以下就习得规范性语言形式略举大端。

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任务重, 教材中已标明, 词语的积累和运用也基本有据。这些都是显性的。句子是重要教学内容, 要求能说或写一句到几句完整的话。而用作教学的句子往往是隐性的, 教师需在课文中发现。如《松鼠和松果》:“……对, 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 吃一个, 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松鼠想出了什么好主意呢?”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教师应着眼于句子形式, 改作这样问:“要是把松鼠想出来的主意放在句子前面, 再说‘这是个好主意’, 你会说吗?”学生经过努力:“松鼠每次摘松果, 吃一个, 就在土里埋下一个。这真是一个好主意。”在读与说的实践中, 内容无须提问, 学生自然明白, 重要的是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与能力:相同意思, 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

第二学段侧重段落教学。段落在小学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现在普遍被疏忽了。它是句与篇的中间环节, 承前启后。写好一段话是小学生的习作困惑, 写一段话的基础打好了, 写篇章就不难了。如三上《秋天的雨》中:“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菊花仙子得到的颜料就更多了……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这段话的内容同样不难理解。表达形式方面有两个重点:一点是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两个长句, 一句把黄色的银杏叶比作小扇子, 另一句把红色的枫叶比作邮票, 采用比喻手法, 很美。这两句需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秋叶美的形象, 读出秋雨的情意。另一点是句子结构。借助课文中的“泡泡”———“读到这儿, 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 学生领悟到整段话是围绕第一句写的。“五彩缤纷”中包含着银杏叶的黄色、枫叶的红色……

一段话的结构形式因文而异, 多种多样。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仿效, 适当安排随文练笔。

第三学段侧重篇章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五上的《落花生》《圆明园的毁灭》, 都是篇章教学的好例子。前者, 作者写了种花生、吃花生、谈花生, 把“谈花生”作为重点写, 这是为了突出“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只讲体面”这个主题。学生从中领悟到:内容详与略的安排, 要根据中心意思的需要。后者, 课后有这样的思考题:“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它突出了“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写, 使文章更具悲剧的震撼力量, 更能激发国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建初中生阅读生态的理由及思路 篇9

我国的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 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作为正处于阅读的黄金时期、应该成为阅读主力军的初中生, 其阅读现状也极不令人乐观。2008年初,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66所学校的万名初中生中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 全部阅读过四大古典名著的学生只占27.7%, 阅读缺失的情况非常严重。

一.初中生阅读生态现状

1. 虽然国家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近八年的时间, 但当前仍依惯性运行的应试教育体制, 造成了教与学价值观的严重的功利性, 老师和学生更看重学习能否很快产生直接价值即考试分数的增加, 学生的生活被课堂教学、作业和培优所占满, 很难有空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阅读带来了冲击。学生几乎被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视觉信息包围, 呈现形式相对单调的纸质读物渐渐难以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3.受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初中生一般不太愿意阅读有一定内涵、用文字再现精彩情节呈现美丽风景的纸质读物, 普遍喜欢轻松、娱乐化的阅读。

4.教师和家长大多重视孩子们对教材及相关延伸材料的阅读, 不太重视对其课外阅读的引导;还因为一些教师和家长自身就很少阅读, 自然无法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

可见, 当下初中生的阅读生态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 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身体力行地加以引导。

二.重建阅读生态的几点理由

1.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人们要想获取知识, 亲身实践固然很重要, 但阅读是主渠道。因为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的主要载体是书籍, 书籍将人类的经验成功、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让后人通过读书快捷而准确地获取知识。

2. 阅读改变人生的宽度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阅读情况。人的生老病死、健康与否, 与基因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基因在人的精神的成长过程中远远没有那么重要。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动物, 就在于人类有通过阅读建立和不断丰富的精神世界。并非所有的人在进化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关键在于他能否从先辈的精神世界里汲取营养。《阅读改变人生》一书的编者巴丹曾感慨地说道:“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 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古人则用“书中自有黄金屋”教导人们努力读书, 以此改变命运。今天, 读书同样是改变命运的利器。

3. 阅读使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载体是书籍, 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打造出一本本文化经典。每一位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从中得到的思想观点、审美情趣可以汇集成一个巨大的时代潮流, 在不经意中传播着文化, 打造着精品。

初中生正处于阅读的黄金期, 尤其需要一个健康的阅读生态环境。许多有远见的教育专家、教育管理者、老师甚至家长开始注意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他们希望孩子多读书, 多增添一些文化内涵, 但是在指导孩子阅读的问题上却显得一筹莫展, 不知道到底要让孩子读一些什么样的书, 怎样阅读。而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 所学专业的优势和所教语文学科的特点, 都将其和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成为重建初中生阅读生态、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主力军, 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有所作为。

三.重建初中生阅读生态的几个思路

1.建立健康的阅读教学理念

阅读本应是一种精神享受。“让学生快乐地阅读, 在阅读中获得快乐”,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养成健康个性, 使阅读成为终身需求和习惯, 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建立并坚持什么样的阅读教学理念呢?从教学目的来说,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考试取得好分数, 而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逐步使阅读成为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教学内容看, 阅读不应只让学生读一些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或是风格幽默滑稽的作品, 而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有一定思想内涵、语言优美耐品的文章, 尤其要反复阅读经典书籍;从教学方式看, 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 也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仅仅把一个个文字和标点转化为脑海里的印迹, 而应该教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运用不同的加工策略从文本中提取丰富的意义;从要达到的效果看, 阅读教学应该营造出一种师生互相感染的氛围, 让学生的精神面貌悄悄地发生变化, 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得以提升。

2.确定和新课标精神相宜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培养学生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因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虽然语文教师们都有强化阅读教学的意识, 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对课文进行“抽筋扒骨”式的“理性”分析, 七嘴八舌、热闹非凡的师生问答, 或大量机械的练习等现象, 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根本———多诵读、多感悟、多积累。当然, 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也不是没有必要, 只是不要太过琐碎和程式化。无论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还是对阅读方法的介绍, 都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其阅读能力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大量具体的阅读实践中通过诵读和感悟自然习得。

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背诵、多积累、多涵咏、多体悟,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所在, 也是新课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基本理念的体现。教师在讲解课文前, 要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最好精心设计几个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有所思的问题,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思考、体悟。

实施新课程后, 广大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创新, 探索出以下几种和新课标精神相适宜的阅读教学的新形式:

⑴对话式阅读教学

现代阅读教学观认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 如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学生与作者 (文本) 的对话、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以文本为中介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

⑵探究式阅读教学

在学生通过阅读基本上熟悉了阅读材料后,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探究主题, 让学生分组研讨, 课后查资料、讨论, 整理出探究成果。

⑶自主式阅读教学

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如:教师推荐阅读的篇目, 给出阅读的方式和方法, 提出阅读的要求,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自主阅读。

⑷对照比较式阅读教学

即将文学作品与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比较赏析, 或对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⑸问答式阅读教学

也可归为对话式阅读教学, 不过更加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 问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老师先提出若干个问题, 学生在逐个解答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然后学生提出问题, 由老师答疑解惑。

此外, 还有一些创新型阅读教学方式, 如编课本剧、写调查报告等。

要注意的是, 不管采用哪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都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让学生多读, 在读中感悟, 在感悟的基础上探究。哪怕学生当时不能全懂、全消化也不要紧, 那些诸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知识以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语感、韵味等, 都是在阅读实践中渐渐获得的。

3. 做阅读的示范者和指导者

英国作家和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认为, 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富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给予帮助和示范, 阅读者遇到的所有障碍都可以被克服。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能很好地起到这种帮助和示范作用的成年阅读者非语文教师莫属。自身专业的优势, 使得他们能够从选书、朗读、默读、理解、概括、判断、创意、提问、讨论等各方面对学生施以专业的指导。基于此,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阅读驱动力、较大的阅读量、不断增加的阅读积累, 才能为学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强有力的智能储备。教师为学生开列的书目, 自己首先应该读过, 对重点图书更要研读;对要为学生作示范朗读的篇目和要讨论的话题事先应作精心的准备, 在自身阅读实践和阅读指导实践中不断探索, 积极思考。

4. 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阅读的实际水准及阅读需求, 制定学年、学期、月度、周阅读计划, 既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地阅读, 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有了制度保障和时间制约, 能有效消除学生在阅读的初级阶段因惰性可能出现的中断、延误阅读的现象。

5. 保证学生有充裕、固定的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作保证的,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安排适量、安静、独立的阅读时间。七、八年级的学生以每个单位时间40—45分钟为宜, 九年级学生则以45—60分钟为宜。

学生更多的阅读是在家里进行的, 为了保证其课外阅读的时间, 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时间, 严格控制作业量。让学生在每天做完作业后、每个双休日的下午, 能持续、安静地阅读半个小时,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形成定时阅读的习惯。

6. 为学生创造丰富的阅读资源

要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必须为他们建立足够的阅读资源储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对象有两类——书籍和期刊。那么, 哪些类型的书籍适合初中生阅读呢?

(一) 图书

⑴讴歌民族精神、赞美高尚品格, 引导青少年树立不断进取的人生志向的书籍。

以讴歌坚强勇敢、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赞美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高贵品质为内容的书籍, 均能滋养青少年的心灵。如上海三联书店的《为生命喝彩》, 用真实的故事, 展现出我国当代残疾人身残志坚的顽强精神, 能给青少年读者以启示和鼓舞。

⑵反映青少年生活、心理、情感的文学艺术作品。

少儿文学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童话还是报告文学,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审美观及世界观的养成、健康心理及良好性情的培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 近几年来畅销的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伍美珍的“阳光姐姐小书房”系列等, 或因为情节曲折离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 或因为人物个性独特、语言优美, 成为少年儿童热捧的对象。

除了本土原创少儿文学作品, 国外优秀的少儿图书也应该进入我们的储备库, 以此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意大利作家普密尼的《马提与祖父》、美国作家芭芭拉·库尼的《花婆婆》等, 均曲折生动、纯真感人, 是绝好的情商教材。

⑶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

虽然经典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初中生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 初中生在阅读某些名著时甚至还会碰到许多语言文字的障碍, 但这种阅读仍然十分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阅读中体味名著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 获得审美愉悦, 从而不由自主地去分析、思考名著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当然, 由于生活阅历和思想认识的不足, 初中生对名著的理解会存在一些障碍甚至会出现错误, 需要语文教师施以必要的指导, 明确告知名著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 引导学生多接触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题材的经典名著。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阅读, 让他们讲述各自的阅读心得, 或者就某个故事、情节乃至某个人物形象展开探讨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前提条件是, 自己首先爱上名著, 认真阅读、感悟名著。

⑷科普和知识类图书。

科普和知识类图书, 富有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 养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科学读本珍藏本丛书》, 分成《聆听大自然的呼吸》《生命的颜色》《地球还会转多久》《科学家不能做什么》等八个分册, 力图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将更多与科学知识相关的人文背景、社会环境、思想文化等因素包蕴其中, 能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关注自然。

(二) 少儿类期刊

在成熟中不断创新的少儿期刊同样应该进入我们的储备库。少儿期刊作为一种服务于青少年教育的期刊, 承担着抵御不良文化侵蚀、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任。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 现有的二百余种少儿期刊无疑应该而且能够为创建书香校园、丰富少年儿童的课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从刊物的内容看, 少儿期刊可分为两种:

(1) 生活类期刊。这类期刊主要反映学生的生活、心理、情感, 以小说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散文为主, 有人也称之为青春类期刊。因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困惑及情绪变化、追踪其成长的过程, 甚至表现这一时期少男少女们的朦胧情愫, 这类期刊深受初中生们的喜爱。比如《少年文艺》《少男少女》《青苹果》等。此外, 由郭敬明主编的新锐青春类期刊《最小说》面市后即以其好看的故事、唯美的封面、精致的版式、漂亮的插图受到了学生们的狂热追捧。现代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 缺少玩伴, 和老师、父母又存在着思想上的距离, 难以找到倾诉和交流的对象, 生活类期刊便像朋友一样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这类期刊在丰富初中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使之形成良好的情商等方面, 有一定的作用。

(2) 教辅类期刊。从办刊宗旨看, 这类期刊主要是为初中生的学习提供辅导、帮助。诸如指点学习方法、解题思路, 提供和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学习材料, 以夯实课本知识、拓宽视野。教辅类期刊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生活类期刊, 在少儿期刊中的比重占到了70%以上, 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谈到教辅类期刊, 有人说它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是应试教育的又一推手。对此, 我觉得应作一些客观的分析和评判。且不说在过去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 教辅期刊为教师补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学习资源作出的贡献, 单从自本世纪初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辅期刊自身的变化和所起的作用看, 仍然是其它读物不可替代的。

众所周知, 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但这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仍然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施素质教育之间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 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只是要把握好度, 亦即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学习的强度。教辅期刊就是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难易适度、视野开阔, 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课外学习环境, 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增长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事实上, 在实施课改的近8年时间里, 教辅期刊紧跟课改的步伐, 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需求, 转变办刊理念, 不断调整办刊宗旨, 革新栏目,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进行了很多探索, 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翻开一些比较受读者欢迎的教辅期刊, 你会发现它们大多装帧时尚、精美, 栏目设置和选文既体现出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考虑到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接受心理, 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能较好地拓展课堂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扩大视野, 增长见识。比如《语文教学与研究》的“读写天地”版就既好看又耐读, 在学生中颇有市场。很多教辅期刊以读者为本, 将关注的目光投到了学生学习以外的其它方面, 包括心理、情感等, 增添了生活类期刊的元素, 使得教辅期刊不仅具有辅导学生学习的功能, 还有为学生排解烦忧、培养良好情商的作用。

当然, 初中生阅读生态的重建非一日之功, 重建途径也远非文中所论几种, 但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 只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真正从我做起, 初中生阅读生态的修复之路就不会太遥远。

构建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思路例谈 篇10

1、阅读一遍就开始解题的57人,平均分为10.87分;阅读两遍以上开始解题的27人,平均分为13.13分;

2、阅读后文本中没有标注的54人,平均分为10.74分;阅读时能关注人、事,注意概括段意的14人,平均分为15.21分;

3、解题时能够回归原文,结合语境的69人,平均分为11.93分;

4、写完翻译和简答题有意识检查所写答案是否合理通顺的4人,平均分为15.23分。

调查发现,学生在解答文言文时,只管通读,不管理解,缺乏圈点重要信息、归纳段落层意的意识;只管翻译,不管信、达,缺乏结合文本语境答题的意识,缺乏对所写答案负责的态度。但在课堂上,通过适当地引领和提示,学生却能够比较准确地说出文本内容及正确答案,并不像试卷上反映的那样差。考场和课堂上的迥异现象,正反映了学生重答题轻读文,重泛读轻细读的现象。因此,要改变文言文阅读分数不见提高的现象,须从帮助学生构建有效的阅读思路入手。以此次模考题《吕氏春秋·乐成》为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培养。

一、抓关键明启示

文言文阅读该抓住哪些关键?每位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经验总结。但只有建立在学生自身实际的阅读方法才是最为有效也是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标题是文本的核心,阅读时应重视标题的作用和启示。比如江苏省2015年高考题《欧阳伯和墓志铭》,从标题中便可抓住关键人物欧阳伯和,自然得出“围绕此人写了哪些事情?”的启示;再如江苏省2014年高考题《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从标题抓住关键事件是柳宗元答复严厚舆秀才的来信,来信的主要内容是“论为师道”,自然得出“柳宗元针对严秀才的来信回答了哪些内容?”的启示。此次模考的文言文,虽然没有标题,但文末交代了选材的来源———《吕氏春秋·乐成》。“乐成”其实就是文本的标题。以此思考“‘乐成’是什么意思?文章怎么来写‘乐成’?”等问题。因此,善于抓住标题中相关的人、事、文体等关键信息以及思考由此得出的启示,就打开了读懂文本的第一扇大门。

在把握标题信息的基础上,如何读懂正文内容?笔者认为关键是明确文本段落中每句话的主体以及与主体相关联的重要字词,并思考由此表达的事件、情感、道理等。以《吕氏春秋·乐成》第二段为例:“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当民之诽訾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必无能矣。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如何读懂此段?第一句话抓住“子产治郑”,明确主体对象是“子产”,主要事件是“治郑”,那么“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就是“治郑”的主要方法。二、三两句话主要抓住“民诵”,明确对象是“民”,行为是“诵”,民诵什么?抓住关键信息“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和“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得出疑问,百姓对子产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地变化:前面恨而欲杀之,后面忧其死后无人嗣?联系前一句中子产对百姓田地和衣服的行为“赋”、“贮”,可知百姓不理解子产的治理策略,看到的是其弊端。而后者是坚持三年后的变化,抓住子产对百姓田地和子弟的行为“殖”、“诲”,得知百姓感受到了益处,幡然醒悟,感恩颂德。第四句首先抓住“使”,可知是假设,抓住“郑简”,明确人物郑国国君,抓住“当民之诽訾”的“当”,可知是“面对”,结合“因弗遂用”思考“弗用”的对象,得出子产,由此得出国君在面对百姓非议时,不能轻信非议的启示。第五句抓住“舟车始见”明确事件“船车开始出现”,“三世”交代时间,“安”交代了态度,思考为什么要写“舟车”呢?联系前文,得出此句为比喻论证,意指人们接受新事物、新举措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第六句“夫开善岂易哉!”为总结句,也是中心句。“开善”是事件,“岂易”表示行为程度“不容易”,意思是讲“开善这件事不容易”。

其实,考场上的文言文不需要学生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读透,学生如果能够抓住主要人物、重要实词,结合语境,联系实际,发挥想象,理解主要事件,那么就基本可以读懂文本内容了。

二、理思路明主旨

要读懂文言文,除了抓关键信息、理解文句外,学生还要具备段落概括和全文梳理的能力,培养整体全面理解文本的习惯。综观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前期的文本选材主要是人物传记,文本结构为一整段,内容围绕主人公写了不同的人生经历等,层次感强,可以将文本分为若干层次加以概括分析。近几年的选材多为墓志、事状类文本,段落分明,学生阅读时,应以段落为单位,概括段落,理清思路,把握整体,明确主旨。

比如《吕氏春秋·乐成》节选部分第一段文字写大禹治水,重点写禹和民的关系变化,突出大禹的见识深远、坚持有为,老百姓的目光短浅、贪求利益。第二段文字写子产治郑,重点写子产和民的关系变化,而子产能够坚持下去,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国君“郑简”力排百姓诽訾坚持为善,借此突出国君的贤明,子产的贤能,百姓的愚昧。第三段文字写魏攻中山,重点写乐羊前倨后恭的行为变化。乐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一个关键的人物——文侯。面对群臣宾客的责难,文侯力排众议,用人不疑,从而让乐羊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取得战事的胜利,除了自己善于作战外,更重要的是文侯的信任与支持,突出了文侯的贤明。第四段文字写史起治邺,重点写史起与民、史起与魏襄王之间的关系变化,治邺之所以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史起见识深远,考虑周全;另一方面是魏襄王察纳雅言、坚持为善。突出魏襄王的贤明,史起的贤能。

概括内容,理清层次后,学生还应具备整体分析的能力。思考文本内在关联和主旨表达。以本文为例,文章标题是“乐成”,即为成功而快乐。文章的每一段故事都反映了这一主旨。同时,揭示了极为相似的现象:君作为开善的决策者,必须贤明,能力排众议,知人善任并坚持到底;臣作为开善的执行者,必须贤能,能有远见并考虑周全;民作为开善的享受者,起初目光短浅,坚持反对,得利后幡然醒悟,感恩颂德。通过四个故事,宣扬了“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的观点,强调了贤主忠臣在事业成功上的决定作用。

养成概括段意或层意并整体把握主旨的习惯,有利于全面地理解文本并构建有效地读懂文本的阅读思路,从而为后面解题的正确率提供保障。

三、读答案明责任

高考语文的考查,看似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其实更多地是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时候,学生把文章基本读懂了,但分数丢了不少。丢分的原因是表达不准确。表达不准确是因为学生答题后缺少回看、再读答案的意识。以此次翻译题第一题“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为例,有学生这样翻译:“子产如果死了,能让谁来抚养我们呢?”如果学生在译完后依据“字字落实、语意通顺”的要求再读自己的答案,就会发现“嗣”译为“抚养”是不合理的,抚养一般是父母养育子女,而这里是官民的关系,显然有误。“嗣”在平时的学习中常见的意思有“后代、继承”,在这里究竟是名词还是动词,结合语法结构,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继承”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再如概括题:“作者感慨“夫开善岂易哉”的原因有哪些?结合全文概括回答。”有学生如此回答:“1、统治者要有远见、胆识;2、统治者不能畏惧民怨,要坚持到底;3、统治者要善于用人、识人。”再读答案,首先发现答题的角度都是从“统治者”出发的。此时如果思考文章所讲的“开善岂易”所涉及的人物只是统治者吗?立足对文本的整体把握,理解文本涉及的三个对象:君、臣、民。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答案角度是比较单一的。再有,考题的要求是概括原因,而答案更像是回答应该如何开善,是建议与方法,造成了答非所问的错误现象。

考试中有意识地回看所写答案,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但它却是答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之一。再读答案,不仅可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分数,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我负责的精神体现,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与思路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能力的考量成为人才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语文功底则是这一切的基础,其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去照本宣科,机械地去完成学习中的要求,虽然对课本的解读可能趋于成熟,但对教学目标制定的方法却不够严谨,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没有兴趣,缺乏动力,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

一、小学生阅读基本情况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不乏如是。有了兴趣才会乐于去做一件事而且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处在一个爱玩的年纪,强制着他们去做事很多时候只能适得其反。对于当前的教学状况,我们大多是比较原始的教学方式,用口述、学生自己看教材来共同理解。显然,这样的静态枯燥的方式是容易使他们厌倦的。所以教学方式上老师们需要加以改进,用吸引人的方式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兴趣阅读,驱动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习惯的养成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贯彻到生活中去的,并且需要长久坚持的努力。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读书!还能去选择好的书,达到鉴赏品读,在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冰心老人说过“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成了最被看中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很多的时间学生都用在了教科书上,虽说教科书上的内容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才被选中,但是也不免太片面刻意,在教科书外有大批的好书值得去欣赏拜读,而一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还没意识到需要准备好众多的内容广泛的书籍在学生能拿得到的地方,学生手中没有书籍,大部分学生便不会主动去接受阅读,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给学生准备一定量的阅读,间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读书品味和阅读习惯。

(三)老师明确责任制定计划

小学语文阅读非常重要,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正是萌芽阶段,基础打不好,势必会影响将来的初中和高中,乃至大学以及今后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但现在的教育现状,小学语文老师对课本的认识虽然趋于成熟,但对教学目标制定的方法不够严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兴趣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就需要老师家长双方联手,共同因材施教,让学校家庭两个场所都能够为孩子的阅读学习提供帮助。

二、对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改进建议

(一)培养阅读兴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改变载体的方式。比如说,可以通过声音,给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书中的内容,或者带着很多的小朋友让他们扮演书中的角色。一起模拟书中发生的情节。还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文字转化为可感的动态形式,使视听、图像、文字融为一体,刺激他们的不同感官,激发求知欲,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应该刻意的,有目的地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兴趣爱好、读书习惯。

(二)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习惯的建立以及养成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应该通力合作,教授他们实用性高的阅读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老师与家长是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领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老师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老师应该成为小学生、文本、思考三者的桥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并且还要善于思考。阅读之后的思考是阅读者最直接的成果,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并且也是小学生认真有效阅读的表现。权威的话语权几乎不会有人敢担当,所以敢于质疑是不论对何人何物都可持有的,老师与教材不例外。学贵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他们把自己在阅读方面记住的好的表达方式运用到自己的领域,这可以作为检验他们阅读成果的一种方式,但是这并不是短期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养成阅读的习惯尚且不易,更何况要再用文字表达地有深度有内涵呢。腹有诗书气自华,将领悟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们去写日记,比如定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然后根据内容和写作技巧选出写得好的进行奖励等。

(三)细化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指标是学校对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要求,然而要想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能力却远远不止。老师需要采取相应可行的方法策略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于教材上的内容讲解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能够理解的方式教授,并且要灵活机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能否被学生所吸收,更应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学得出色。同时在教材学习之外也要注重广泛阅读兴趣的培养,小学语文老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向学生积极推荐不同类型的名著,教科书上的内容难免局限,而小学生的想象与潜力却是无限的,在越是小的时候给了他们越多可以培养的方向,他们的选择就会越正确,所以在课外应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触手可及的广泛的文学作品,当然要适合他们的年龄。还有一点,小学生见到和接触到的东西毕竟是很有限的,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所以要重视小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他们多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教学以及课外活动,这是对身心都有益的。

三、结语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宣传语我们已经听过无数遍了,对孩子的教育的重担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在语文阅读方面,老师要把课堂延展至教室之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以及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同时与家长积极沟通,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尽量有效的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散文的阅读思路 篇12

一、整体感知作品, 体会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

不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散文, 其中都表达了内容观点、情感态度, 只要抓住了线索, 就可以把散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内容一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如, 《故都的秋》的教学, 应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作品, 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完以后, 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 “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 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接着选取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秋味。至此, 学生应该对这篇散文写了什么景, 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了初步印象, 但对作者的感情体悟还很肤浅, 还谈不上读懂散文。

二、体察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 学习作者的表达经验

首先, 要认真揣摩散文语言。《故都的秋》中描写秋味的语句, 从色彩来看, 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灰等, 这些色彩偏重于冷色调。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从声音描写看, 从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槐蕊、蝉的鸣叫、人的应答声等, 也都表现出悲、凉、清静的意境的。其次, 从写作手法上看。一是作者是以情驭景, 借景抒怀, 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通篇文章从景物描写到语言运用, 都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悲凉美的赞美之情。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中多次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 烘托对比北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的研读, 学生对作者渗透其中的表达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散文中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 也在读者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三、在作者营造的感情漩涡里, 感受作品中的自我, 让学生领略散文的美, 并学会欣赏美

对于学生来说, 作为写景散文, 全文围绕“清、静、悲凉”这条线描写故都的秋, 学生容易理解, 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也不难体会, 难就难在真正走过郁达夫的内心, 郁达夫为何以悲凉为美, 故都的秋到底触动郁达夫的什么, 眼前之景与作者内心最契合之处在哪里, 恐怕这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要破解这个难重点, 一方面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 仔细品味文中的秋味到底体现在哪里;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知人论世, 与郁达夫的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结合起来思考, 把《故都的秋》定位为郁达夫所写的写景抒情散文, 其中必然烙上了郁达夫的印记, 有作者的个性。我们知道, 在现实的人生里, 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 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 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 以致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里, 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秋蝉的鸣叫、还有那秋风秋雨等等, 是多么清晰而逼真地再现了故都之秋的韵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郁达夫的这篇散文, 其特点恰恰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故都深处的恬静心态。在以悲凉为底色的秋景中, 作者能发现种种充满暖意的细节, 以及故都市井中一副副悠然自得的秋景图。

因此, 散文教学不但应从散文的文本特点出发, 引导学生了解散文内容, 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 明白其中阐明的事理, 得到自己独特的感悟, 而且要让学生学会鉴赏散文, 明白为什么这样写, 读出每一篇散文的个性, 读到作者的小情怀和独特的表达经验。唯有如此, 才会在散文教学中教出语文味, 才不会让理性思维逻辑分析充斥散文教学, 才会使散文园地中的名篇佳作彰显出其价值, 从而滋养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BJ200下一篇:城镇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