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我的秋

2024-05-18

散文赏析:我的秋(共9篇)

散文赏析:我的秋 篇1

散文赏析:我的秋

夜静了下来,静的只能听见电脑喘息和键盘敲打的声音,抬头望向天空,黑色笼罩了这已失去夜间热闹的平和。原来秋天来了,绿色的叶子已飘落成一地的秋黄。

夜深人静,空气里流窜一股凉凉的醉意,飘动的小风拂过脸颊,轻柔舒畅。我喜欢这份安静,一个人,和这夜色融合成一种孤独,放下心中的执念,轻轻躺在它的怀中安睡。或许泡一杯淡淡的清茶,反正入夜就失去了睡意。我已记不得多少个与黑夜相伴,放下一切,自由自在的在其中畅游。也记不得多少个这样的夜里,只身一人,聆听这岁月更始交替的变迁。春夏秋冬的,我都喜欢。

我从来不对季节存有强制的界限,天气热了应该夏天来了,枝头黄了应该秋天到了。也不会去管何时立秋,总感觉秋天还远,可莎莎落叶声从耳边渐渐消失。来了就来了,秋意已浓,遍山色彩斑斓,好一番胜景。记得前些日子这片土地上还硕果挂满枝头,站在平地上,郁郁葱葱的枝叶全然挡住了视线。如今仅剩下不留意间的漏网之鱼。我喜欢秋天略带寂寞的伤感,也喜欢这个季节里,埋下的一种对生命的传承和敬畏。

季节每一种形态,都是生命里赋予必须经过的路程。安静的附上这轻轻的风中,寂静的躺在这寂寥的秋色里,秋色再浓,冰冷的枝头再冰凉,也不失美的姿态。在山峦之中,彩云之巅,放眼望去,多少惊喜和心底的感触,更替着,又交换着。变化着等着有心人去探索不一样的旅程,大概这样的一季是少数人的,多数看不到,因年年如此,放纵的认为缺少了发现的耐心。

我对秋天也并没有独特的见解,每一年初到此刻,心中多少会有些按捺不住的情怀,像一股涓涓的细流从心底流淌而来。我对落叶也没有太依恋的情节,只是每次看到,心中多少感叹聚散离别的伤感。虽说离别和秋天早已不属于一个在外流浪者的心境,可以前种种回忆,从美好的心中缝隙间总会多多少少泄露出当时的场景。想想而已,也是孤独时愿意把回忆拉出来摆一摆填充无所事事的懒惰和颓废。

有时渴望有一刻会在秋天里酝酿的故事。或许是最美好的寄托里,在占有回忆里生编硬造出以为是自己的故事,还依依不舍的.伤感和缅怀。说起来秋天还真让人有不自主的莫名其妙的孤独。热闹归热闹,生活中的那颗心却每每遇到秋意间,会失去原有的平衡。想想偶尔放松一下自己,走一走远方,看一看陌生的地方,有些事就忘了,在秋天的记忆里覆盖着多年前的故事。

我曾来去一人,很自由,很幸福。我曾陨落的爱之心,就在秋天里,被覆盖上落叶纷纷。我曾在金黄色的星辰下,无力抽搐,哽咽伤怀,过去而不能留住的青春,只是祭奠的光环下,留的一枝再也不能绽放的玫瑰,风里雨里尘埃里,生生世世,辗转几载,我只记住了一个人的夜里,还有秋的味道,一阵风儿吹过,我又想起谁在风中哭泣。

我的故事不是在秋天,却被秋印下了影迹。我的回忆不是此时最深刻,我却只记得最后的告别。是怕忘记好难,还是怕情真意切经不起凋零,都过去了。还是彼此幸福,生活在同一片天空,时而想想,从容微笑面对,时而痴念,也就是对以往的所有彼此创造的幸福深深的眷恋。

故都的秋赏析 篇2

如果说朱自清的散文《春》是一幅色彩欲滴的油画,那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便是一幅素淡典雅的大幅水墨了,说其大,是因为这幅水墨有必须的连续性,是由几幅角度不一样,浓淡不一的水墨图组合而成,这仿佛是借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感。

1、秋园小景:在北国,秋天的夜似乎比秋天的白日来得更清,来得更静,来得更悲凉,那高挂的残月,纷飞的芦花,飘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合着潭柘寺那清越的钟声,更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这幅秋夜小景的色调是素淡的,组合在一齐,展现出很强的立体感。整幅画,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尤其是那秋风里的钟声,隐隐约约,大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魅力。

2、秋晨写生:月落下去了,东天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槐树叶底洒落下稀疏斑驳的影子,照在那缠绕着破墙壁的牵牛花上。人从那破屋里走出来,踏在那满地槐树的落蕊上,顿时添了几分秋意。作者从高处写到地处,从物写到人,从眼中景写到心中景,使得整幅画浑然一体而又层次分明,尤其是那蓝的或紫的牵牛花,更是惹人眼,看着它,在这秋意浓浓的早晨又怎能不生出几分凄凉呢在这牵牛花底下那“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的确是这素雅的秋牛花的陪衬,使得这故都的秋味更浓,也更令人伤感。心绪郁闷的人儿,在这幅秋调里,显的是那般和谐那般匀称,那般有味。从而也使得这幅秋晨小景添了几分动感。观赏着这幅画,就仿佛喝了一杯味道不烈却很浓的醇酒,喝过之后芳香犹存,让人时不时的回味。

3、秋雨蒙蒙。太阳渐渐的高起来了,整个宇宙都亮堂起来,夜里、清晨的那些寒意也渐渐远去,这似乎能叫人暂时忘却秋天的来临,然而这些情感瞬间便被那衰弱的蝉声消退了。听着那有气无力的叫声,人会怎样想呢能不感到秋天的味道吗更何况,随着一阵秋风吹过,秋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来了”。

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忽的使人想起“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话来,这幅图画是变化着的,作者的笔力侧重描摹景色,读过之后,使人仿佛看到蝉那微微颤动的薄翅,仿佛感受到了那凉丝丝的雨滴,仿佛看到了那“衔着烟管”,袖着双手,站在桥头树底下的闲人,自然也仿佛听到了他的那近于唱的对白,这幅秋雨蒙蒙图,作者侧重的不是色彩,而是声音和感觉,这在绘画史上倒是很独特的,就仿佛齐白石老人那幅“蛙声十里出山泉”的名画,画面上仅有几只蝌蚪,留在人心里的却是那悠扬不绝的蛙声。

《故都的秋》赏析 篇3

一、诵读提示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 整体感知

1.本文题旨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本文结构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从秋景得来)。“清”“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写得出的,未必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所藏所掩;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文情更给人以亲切感、厚重感。

三 鉴赏要点

1.对比

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2.描写

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也表明作者在谈到寻常百姓生活时心情非常愉快。

3.人物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4.文化氛围

本是写景文字,为什么插入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文题暗合。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灵气,显出开阔的思路。

5.排比句

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具有语言整饬之美,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抒情味很浓厚,表现作者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解题指导

一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作者写故都之秋选择的平常景物: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

融入的思想和生活情趣: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

体会作者融入的思想和情趣,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文中表现力极强的语句,特别是主观感情色彩极浓的语句。

二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妙处。

学生作答只要涉及听觉、视觉和触觉,并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就可以,不必求得一致见解。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三 这是一道延伸拓展题,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发表创见。学生写诗歌散文或有关诗文的鉴赏文章,可以自由发挥。

教学建议

本课用两课时教学。

这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文是比较典型的抒情散文,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一道,通过解读、品评,总结出一些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下面就从几个方面作些提示。

一 提倡美读

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读出课文中的美味。最好是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强烈、深厚的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句段、精警的句段,最好能熟读成诵。美读是为了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课文鉴赏说明”中的“诵读提示”作了一些介绍,可以参看。

二 品赏景物描写

从文章标题就能看出,“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赏其中的景物描写?可以用理性的、分析的方法概括出“课文鉴赏说明”提及的五种景况,不过要注意让学生自己概括。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品赏出景物描写的精彩细腻。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来描写景物,给读者以多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写之景,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少而精。可见写景贵在精选,以一当十。在写法上,都非常具体,形象感很强,容易唤起读者的想像。可以鼓励用感性的、动情的读法,感悟出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浓浓情意。本文写景不是那种客观冷静式的,而是主观热情式的,学生应能较为容易地感悟出作者感情,例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是一种提示,领起下文的来去匆匆的秋雨描写,这些提示话显然带着作者热情的赞美和浓浓的赏雨趣味。

三 揣摩精警语句

从有关资料和文章本身看,本文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例如开篇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除“课文鉴赏说明”中说的作为文眼的意义外,还可以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深厚意味,不妨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稍作改动,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又如上文提到的秋雨景象,寥寥数语,信手写来,无意而工。还有许多排比句,“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譬如廿四桥的明月……”“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都颇显文采。一些字词也很见功力,如“想饱尝一尝这‘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四 消除时代隔阂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也许在学生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优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让学生想像着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还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带着深情读,渐渐感悟到作者的心态意绪,便是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五 感受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精神是当代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这里试着对本文的人文精神作一些例释。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三 《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黄清华)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展开想像,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由于《故都的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选自周振甫、徐明主编《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版)

四 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方世教)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它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彩色,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一)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秋的早晨,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铺得满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秋的傍晚,这到处都是树的树底下和到处都是矮屋的墙根底,都能听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显得“奇”“有味”“更像样”的,那是故都的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作者先景后情、景中寓情,闲闲散散地让读者体味到:的确,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故都,也“Golden Days”(即“金色的秋天”)的佳日,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的感情。作者有意要读者了解,富于个性的故都的秋色秋声,更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秋意,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秋味,以及由诸多成分糅合而成的深情。作者的笔调是那样明快、清新,又是那样含蓄、深沉。

《故都的秋》中的这“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像某些咏秋之作那样铺陈许多古刹胜迹,也没有传统的带有“秋”色标记的陈词套语,而是通过平凡的词句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秋味。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就在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以及高高的天空里。作者虽然在回忆中点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等故都胜景,但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存在于千家万户之中的秋姿、秋声、秋意与秋实,这就使文章的主题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对于“秋”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在于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所以,作者在最后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的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诚然,南国的“秋”,也是“清”“静”“悲凉”的,只不过欠“特别”罢了,作者本人当时不正处在这“清”“静”“悲凉”之中吗?

(二)

《故都的秋》的确是“清”“静”“悲凉”的。作者为了通过故都的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着意调动了以下一些表现手法,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

1.烘托、对照手法。作者除了直接叙描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二、五、六、十三段,都通过关联词如“但”“或”“可是”“并且”等连词和“也”“更”“都”“总”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 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2.复沓、跌宕手法。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其实,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我们读这篇写景文字,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这不正是“诗”的功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渊源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与微观的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能否这样说,《故都的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从开篇到结尾,这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河滩的秋散文 篇4

高大的河柳林外,一个偌大的草坪向远方延伸,上面长满密密麻麻的芭茅,茅杆齐齐刷刷直指空中。深秋季节,那茅杆上的絮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完全变白。起风,轻絮飞扬,漫溢着一份诗情画意。阳光柔柔照射,那消失在远方的河滩,便成了眼中一副无比协调优美的秋景图。我自小在那儿长大,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可我看见这样的场景时,每每控制不住内心的感动,自己对故乡秋天的留念,也因为那片河滩而无法消融。

源于对秋天河滩的喜爱,今天阳光灿烂,我带着相机独自一个人骑车回家。

到河边,我停下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度坐下,安静地欣赏这雅静的风光,也用手中相机认真解读大自然最为优美的语言。橘黄的夕阳笼罩着河床,河水泛着金光,静静流淌。河边垂柳依依,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轻轻摆动。河面上的鱼儿,看到摆动的柳影,受到惊吓,倏地远走,留下身后一条长长的波纹,在河面上荡漾开去。那静立在我头顶柳枝上的水鸟眼尖,双脚一蹬,箭一般射过去,待我手中的相机还没有反应过来,它就叼起水中的鱼飞回来,站立在了它原来站立的那根树枝上,一边伸着脖子吞咽美餐,一边不停地抖动身上的羽毛。晶莹的水珠,从油光发亮的羽毛上滚落,几颗掉在我对准它的镜头上,还有几颗落在我的手上,凉凉的,具体而生动地给我阐释秋的韵味。

面前不远处的河滩上,一根木头翘出水面,原本直直的木头,此刻成了三截,水里一截,水面一截,倒影一截,他们于水面上连接在一起,构成一道虚幻的风景,欺骗我的眼睛。那木头,应该是朴实的乡民为了解除过河人的烦忧,从家里扛来搭建简易桥梁的,可不知何时,洪水冲走了两头的简易桥墩,让木头空守满河的孤单。河面的浮萍此刻却不甘寂寞,从不远处悠悠而来,跑到它脚边乱凑热闹。于是,木头、倒影和浮萍,在我的相机中变成了有情感的诗人,河面上写出自然中最为动人的语言。

河对岸,是一处岩壁,顶端,长满茂密的竹林。那根根向上的竹子,是我喜欢的精灵。听爷爷说,土匪横行的年月里,家里一贫如洗,没有任何粮食可以拿来填饱肚子。看着我父亲饿得面黄肌瘦,爷爷唉声叹气,可没有任何办法。家里的瓜拖蔓了,爷爷发现救星似的。他拿起刀子,兴冲冲来到我面前的岩壁上砍竹子,想把它拖回家用来搭瓜架。砍下竹子,爷爷随手把它插向河里,让人无法想象,爷爷在收竹子时发现,不少锋利的竹尖上,戳满了大大小小的鱼。那一片竹子,在那年月救了我的爷爷和我的父亲。很显然,也救了我,如果没有那次竹子和鱼的偶然相遇,又哪来我手中的相机和竹子的面对面呢?

突然,一只羽毛全白的鸟从天空翩然降临河面。它的到来,吸引我的目光随之而去!面前还算是一片开阔的河面,河水从远方缓缓流来,注入深绿色水潭后,又缓慢流下悠缓的滩口。秋天的河水,清澈而透明,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那鸟落进我面前的.河滩,立马与河融为一体,无与伦比的漂亮。我举起胸口的相机,对准落点,拉近距离———原来是只白鹭,修长的双腿撑在水中,一身白色的羽毛,头不停地转来转去。很想相机里的画面再清晰些,让照片中的它透出灵气,可惜我那廉价买来的相机只有10倍焦距。

我伏下身子,利用苇草掩护,缓慢前进,脚下尽量不发出任何声响,渐渐逼近那水鸟。前进不到10米,只听见一片哗啦啦的响声,河面上竟然飞起一大群白鹭!翅膀扇动空气的声音清晰可闻,可气人的是,它们还不时发出鸣叫声。也许是我笨拙的算盘让警惕的水鸟觉察,我只好举起相机,一张接一张地乱拍。那群水鸟,仿佛故意逗我,在天空中盘旋两圈后,竟又落下来,停回河滩。它们的翱翔让我看清了———颈部羽毛呈浅灰色,全身其他部位纯白,双翅展开后,尾尖又有一线黑色点缀。漂亮的家伙!我再次以缓慢的速度悄悄挪近两米,调整好焦距,啪啪啪,照了几张照片。翻看,可没有一张满意,大概是心中对它的情感难以用真实得无法再真实的相片表达出来。当我想再次拍照时,它们又一次起身飞走,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我视野的尽头。

西山的秋散文 篇5

西山的秋来得那么的轻盈,走得那么的仓促,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去。

透过窗户,远远望去,对面的西山像慈祥的祖母一样,静静地守候在小城的身旁。一有空闲,我就默默地注视着西山,经常与西山悄悄地进行着心灵沟通。我目睹了西山鸟语花香的春天,欣赏过西山郁郁葱葱的盛夏,曾经为百花凋零的西山的暮春暗自伤怀,也为渐行渐远的西山之夏独自叹息,但我很少留意过西山的秋。

我经常怀念北京香山的红叶,时常迷恋华山的险峻,甚至羡慕泰山日出的惊艳,但从未正眼瞧过身边默默无闻的西山的秋色,总认为她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的不起眼。

今年带高三毕业班,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根本很少顾及一年四季的变化更替。深秋的一天,偶得片刻闲暇,我像往常一样默默地坐在办公桌前,任凭思绪悠悠,突然抬头,远处的西山上一树树五彩斑斓的秋叶映入眼帘,揉揉眼睛,清醒头脑,我不是在做梦吗?忙看案头的日历,已经十月底了。啊!原来已经到了深秋。我再次仔细地端详祖母般的西山,一幅色彩纷呈的西山秋景图,展现在我的面前。顿时,我心潮澎湃,再也无法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决定走进西山祖母般的怀抱,好好领略一下西山神奇的秋韵。

一场秋雨过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亟不可待地一个人偷偷地背上行囊,踏上了朝觐的路途,很快来到了西山脚下,我沿着一条蜿蜒盘旋的公路,向西山之巅进发。凉爽的`秋风一路掀动着我的衣衫,虽然秋虫的吟唱销声匿迹,但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时时撩拨着我激越的心弦。

刚刚经历秋雨洗礼过的西山,空旷清新,景色怡人,让我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路旁的垂柳,身披金黄的秀发,满头的金发里夹杂着片片绿叶,棵棵金柳像婀娜多姿的女郎,在瑟瑟的秋风里摆弄着妩媚丰姿。秋风习习,金柳依依,鸟雀啁啾;披金戴银的白杨树,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另有一番风韵,一树树晶莹剔透的黄叶,在秋风中颤抖不已,不时辉映着金灿灿的秋阳,银光闪闪;一只只喜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缠绕在高高的白杨树头追逐嬉戏,时不时惊落片片黄叶,随风在空中飞舞,时而划着优美的曲线,纷纷飘落。此情此景,我不由地想起了宋代范仲淹描写秋色的佳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西山北坡的亭子里。我坐在亭子边仔细地观赏品味着魅力四射的西山秋景:蔚蓝的天空,秋阳高照,朵朵白云尽情地在天边恣意牧放;西汉水与燕子河在西山脚下默默交汇,远远望去像银色的飘带,随波起舞,携手缓缓地流向远方。东边火红的杏叶、枫叶,在山坡上汇成了翻腾的火海。西边的树头挂满了片片金箔,在秋阳的映照下,金碧辉煌,此时苍翠的松柏,已经成了秋色的陪衬。此时,我才真正领悟到了唐代诗人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妙趣。

在茂密的树林里有一个废弃的苹果园,满树红彤彤的苹果,高高地悬挂在枝头,随风晃动,张灯结彩,好像在热烈地欢迎着我这位陌生客人的到访。山沟里红红的爬山虎,像燃烧的串串火苗,从山底迅速窜烧到山头,瞬间,点燃了我饥渴的诗情,此刻,我多么想用笔墨写下西山秋色的神韵,但我却不能,因为任何华丽的词藻,都无法描绘此情此景,所有的文字,在梦幻般的自然美景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不想就此停下脚步,又踏着落叶铺就的小路向幽林深处走去,茂密的树林里一片静寂,只有我急促的心跳声和喘息声,耳边回响着秋风在林间嗖嗖的穿梭声,偶尔听见片片秋叶OO@@落地声。我停下疲软的脚步,斜靠在一棵树上,休息片刻,当我缓过神来抬头仰望,缕缕阳光透过叶间缝隙,像片片碎金,散落在黄叶铺满的小道上。突然,一只活蹦乱跳的小松鼠不请自来,左看看右瞧瞧,我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一下子打破了西山的宁静,惊起一只只野禽四处奔窜。

今天的目的地是登上西山之巅,我又沿着密林中的石阶小路向山顶进发,快到山顶时,随着海拔的升高,视野越来越开阔,突然有一片空旷地带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原来是枯黄的小草铺盖的一小块平缓的山坡,到处是五彩缤纷的野菊花。一株株,一丛丛,一片片偷偷地在密林深处悄悄地竟相绽放,我激动不已躺在软软的山坡上,亲吻着手边的朵朵野菊花,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此刻,我也有了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兴,我多么想成为菊花中的一员,真正体验一下隐士那恬淡的生活。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野菊花,继续向目的地迈进,很快就到了山顶。站在西山之巅,此时的风少了几许清凉,多了几份寒意。放眼望去,小城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喧嚣不停,而西山祖母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她的身旁,不离不弃。这时的我,已经完全沉浸在梦幻之中,听着天外来风的幽怨,看着苍鹰在高空展翅翱翔,饱餐着这如诗如画的西山秋色……

走进西山,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其实,我身边并不缺少自然美景,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欣赏美的心情。我经常为自己没有条件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而懊恼,很少关注身边的美景,今天,西山如诗如画的秋色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让我永生难忘!

苏木山的秋散文 篇6

天苍苍,林茫茫。这是苏木山的景致。

层林尽染,七彩斑斓,一片悠闲的白云,把苏木山的秋扯得高高的。油瓶瓶的红深入了秋天的心脏,苏木山消了“箭”的锋,在这初秋的天气里充满了柔情。

去看苏木山缘于朋友的一次推荐,也缘于日渐兴起的苏木山热。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相约几个朋友,一起去看苏木山。那天起了个大早,从大同出发,一路在高速上行驶,从天镇的新平下了高速,再沿着乡村的村村通小路前行,边走边看。

秋意渐浓,田野开始变得低沉。收割的人影穿行在油画深处,驴骡牛马各行其是,有的拉着满当当的小车,车上装着肥硕的秋天;有的偷得半时闲,在田间地畔咀嚼黄草,顺便把饱满的草籽也卷进肚里,得一些儿秋天的奖赏。雀儿们呢,也是到了喜庆的时节,流光溢彩的秋天让它们一春一夏的梦变成了现实,果实喂饱了它们的胃口,也把它们的梦喂得浑圆。一闪而过的村庄,在秋阳下面一改往日的浮躁,变得安详。

车辆是假日的特征,一辆一辆闲散的汽车,渲染着假日的气氛,也把一条长路一直通到那个叫苏木山的地方。

离山门很远,就有戴着袖章的人员把车拦了下来。也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光景,从四面八方涌来游览的车辆已经占满了停车场,而且沿着路两旁延伸出一出溜的临时停车场来。进了景区山门,参观的人群已经开始络绎不绝地顺着黄木搭起的登山步道开始登山了。

树已黄,天已凉。叶落断愁肠。这是天涯孤旅的喟叹。有时候,或者大多数时候,秋天就是收获者的心灵寓所,果实就是耕耘者的粮仓;而飘落的黄叶,更多的是思想者的缤纷思绪。苏木山的叶有的黄了,是性急而较早步入秋者;还有的介于绿与黄之间,回味着绿,向往着黄,在绿与黄之间,亦行亦思。也有的则仍然绿着,是还没有绿够,是还紧紧地拥着另一种境界,只等待一场风,或者一场雨,然后作一次轰轰烈烈的告别。而另一些,则已从枝头飘落,在风里飘摇,在地上深思,泥土、河流、木桥……或落在高地,或深入沟壑,让自己提前由生命的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

白桦树的白,落叶松的`绿,沙棘果的艳,灌木林的杂……装点着苏木山的秋天,也缤纷了苏木山的秋天。

是在这山附近,或许也是一个秋天,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个悲剧人物李牧创造了一个小小的辉煌。“赵匈一役”,由李牧指挥的赵国军队大破匈奴十万余骑。这样的辉煌对于李牧来说,只是许多辉煌里的一个,在风雨飘摇的战国末期,李牧如一株不愿倒下的大树,支撑着赵国这棵枯树枝枝杈杈上的辉煌。而秋风终会扫尽落叶,李牧强力抗秦而又不被赵王信任最后惨死自家人之手,让这个人物成了一个时代最后一片曾经辉煌过而最终无奈飘落的黄叶。

也是在这个山里,是在公元三世纪中叶的某一个秋天吧,一个拓跋先世的壮硕男子,带领着他的臣民和牛羊,由北而南,一直向南,寻找着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地。他们飘摇的衣襟是他们的旗,他们“NN”的脚步是他们的宣言。那个壮硕男子骑着他的也是壮硕的马匹,在追逐一只灰鹿或者苍猪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飘然而至的仙女,壮硕男子与靓丽女子的故事就此开始。不知经过了怎么样的缠绵与悱恻,仙女离开了,临走时她让男子一年后再来这里相会,她会将他的孩子送来。或许是本来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或许是记着那个约定,一年后那个男子果然在这里又与仙女相遇,而且得到了自己的孩子。仙女不仅留下了一个孩子,也留下了一个预言,说这孩子会子孙相承,世代都做帝王的。这一男一女发生的那点事,放在一般人身上,说白了就是男女的野合故事,而放在特殊人物的身上就有了特殊的意味。

以上故事,史书有记;史书有记,未必就真有。所谓历史,就是一点点稠货(史实)兑了好多的浊水搅起来的,而那很少的一点稠货也会经过兑货人的特殊处理。因为那个孩子最后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也因为他的后代确实与众不同,所以把一个传奇放在他的身上也似乎有了某种合理性。故事里的那个壮硕男子叫拓跋诘汾,那个孩子叫拓跋力微。就是这个力微,统一了部族各部,而他的后继者们也一直活动在这一地区,直到一个叫拓跋的人建立了北魏王朝。

肯定是,在这座蒙古语叫“箭山”,历史上曾叫雁门山、蟠羊山的山地附近,还发生过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故事。“刀光剑影耀日月”也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好,风照样要吹来吹去,叶照样要有荣有枯,故事也仍然会延续成树枝上肥肥瘦瘦的果实,让历史的土壤更加厚实肥沃。

就是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现代人也在续写着神奇。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棵一棵绿苗扎进土里,然后茁壮,然后参天,然后汇成一片绿的湖、绿的海。

沿着步道,在树木杂草的簇拥下,爬上高高的黄石崖,这是苏木山的最高峰,海拔在两千三百多米以上。站在上面,蓝天离得那么近,白云就在头顶之上徜徉。低头向下看,林涛涌动,那些看似一样又不一样的树们,有站在高坡上的,有站在沟壑里的,一株株高扬着头,像是穿越历史的将士,等待集结,或者已经集结完毕,只等一声令下就会拥向某一个方向。极目远望,长城蜿蜒,烽燧相连,一条长长的历史的疤痕在阳光之下那么真切,又那么虚幻,想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又把一切都捂得严严的,怕把什么东西一不小心泄漏出去。站在这里,内蒙古、河北、山西的人文自然风光尽览无余。

盛夏里的秋优美散文 篇7

临窗而立,俯视窗外校园里青青的操场地,院落外几株郁郁葱葱的香樟树,都因为这一场久违的雨水的到来而格外焕发了青春;临窗而望,远眺似乎离自己拉近了隔阂的群山,颜色是那样的清晰,形体又是那样的伟岸。风,不再是那样似火,虽然也谈不上柔情,却夹带着阵阵凉意席卷而来,让人忘记了一切的烦忧。闭上双眼,似乎走进了远古的森林之中,阳光被高高的树木所遮蔽,尘世被丛林和灌木的幽静所隔阻。

故乡牢山的秋经典散文 篇8

想回老家走走,那样,可以抛弃一切的烦恼和紧张,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好好让心灵也休息,度个假吧!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天,我静悄悄的回到美丽的光山,生我养我的故乡——秀丽优美的牢山!走进牢山,就像小婴孩躺到父母的怀抱那样亲切那样踏实!就像小鸟找到父母回到了家。仿佛又看到儿时小伙伴们拾柴禾匆匆的脚步!啊。就让自己的心平静平静,就让思绪慢慢的飞回来吧!纯真的.年代纯真的日子永远永远让人不能忘记!牢山你把我的心事牵。

喜欢故乡牢山的秋天,真是静默的很啊!夜深的时候,一片虫鸣透过窗户,和月光一起穿过窗帘,一直进到心底里。坐在窗边的琴旁轻抚古筝,流水般的琴声,似乎随着明月,清风,虫鸣浸进内心。

秋天似乎是个让人容易感伤的季节,那些过去的咏秋的诗词,总是弥漫着一股悲伤。读起来让人心寒。我记得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觉得好笑,那些个少不更事的岁月,哪里来的那么多惜月怜花?自己笑过后,蓦然回顾,多少人现在不还是执迷不悟的那个常常念叨“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的人吗?今年的这个秋天,似乎没人悲伤,一切对于大家都如朝露般晶莹剔透,让人心生向往。这么美好的季节里,为什么要把时光浪费在感叹上呢。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做一回秋夜里,躲在浓浓的露水下草丛中树叶旁,敢大声发出自己内心悠长,真实的歌唱的那些不更世事的虫子。宣泄下我的悲鸣。活得有太多的顾虑和不敢。明明向往,却,只能望而却步。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的人和事!于是回到故乡牢山,让自己的心态好好歇一歇啊!假如你心情难过,你可以对故乡默默的倾诉,他会像一位历史老人安慰你的无可奈何,会对你说: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他会对你说:人生不像梦,因为他太真实!人生不像酒,因为他太无味!人生不像棋,因为他不会重新来个!人生不像迷,因为他太通俗易懂了!

不知为什么离开故乡的日子,总会有一种思念一种默默的牵挂!

经典散文双语郁达夫《故都的秋》 篇9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ime capital, I have, therefore, made light of travell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Peiping.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 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 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than windy. While muddling along all by myself among theurban dwellers of Suzhou, Shanghai, Xianmen, Hong Kong or Guangzhou, I feel nothing but a little chill in the air, without ever relishing to my heart’s content the flavour, colour, mood and style of the season. Unlike famous flowers which are most attractive when half opening, good wine which is most tempting when one is half drunk, autumn, however, is best appreciated in itsentirety.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 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 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It is more than a decade since I last saw autumn in North. When I am in the South, 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 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 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 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Suppose you put up in a humblerented house inside the bustling imperial city, you can, on getting up at dawn, sit in yourcourtyard sipping a cup of strong tea, leisurely watch the high azure skies and listen to pigeons circling overhead. Saunter eastward under locust trees to closely observe streaks of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ir foliage, or quietly watch the trumpet-shaped blue flowers of morning glories climbing half way up a dilapidated wall, and an intense feeling of autumn will of itself well up inside you. As to morning glories, I like their blue or white flowers best, dark purple ones second best, and pink ones third best. 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 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 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Locust trees in the North, as a decorative embellishment of nature, also associate us with autumn. On getting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you will find the ground strewn all over with flower-like pistils fallen from locust trees. Quiet and smellless, they feel tiny and soft underfoot. After a street cleaner has done the sweeping under the shade of the trees, you will discover countless lines left by his broom in the dust, which look so fine and quiet that somehow a feeling of forlornness will begin to creep up on you. The same depth of implication is found in the ancient saying that a single fallen leaf from the wutong tree is more than enough to inform the world of autumn’s presence.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The sporadic feeble chirping of cicadas is especially characteristic of autumn in the North. Due to the abundance of trees and the low altitude of dwellings in Peiping, cicadas are audible in every nook and cranny of the city. In the South, however, one cannot hear them unless in suburbs or hills. Because of their ubiquitous shrill noise, these insects in Peiping seem to be living off every household like crickets or mice.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As for autumn rains in the North, they also seem to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South, being more appealing, more temperate.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 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A sudden gust of cool wind under the slaty sky, 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pitter-pattering. Soon when the rain is over, the clouds begin gradually to roll towards the west and the sun comes out in the blue sky. Some idle townsfolk, wearing lined or unlined clothing made of thick cloth, will come out pipe in mouth and, loitering under a tree by the end of a bridge, exchange leisurely conversation with acquaintances with a slight touch of regret at the passing of time: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Oh, real nice and cool.”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 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Fruit trees in the North also make a wonderful sight in autumn. Take jujube tree for example. They grow everywhere - around the corner of a house, at the foot of a wall, by the side of a latrine or outside a kitchen door. It is at the height of autumn that jujubes, shaped like dates or pigeon eggs, make their appearance in a light yellowish-green amongst tiny elliptic leaves. By the time when they have turned ruddy and the leaves fallen, the north-westerly wind will begin to reignsupreme and make a dusty world of the North. Only at the turn of July and August when jujubes, persimmons, grapes are 80-90 percent ripe will the North have the best of autumn - the golden days in a year.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 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 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 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 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Some literary critics say that Chinese literati, especially poets, are mostly disposed to be decadent, which accounts for predominance of Chinese works singing the praises of autumn. Well, the same is true of foreign poets, isn’t it? I haven’t read much of foreign poetry and prose, nor do I want to enumerate autumn-related poems and essays in foreign literature. But, if you browse through collected works of English, German, French or Italian poets, or various countries’ anthologies of poetry or prose, you can always comes across a great many literary pieces eulogizing or lamenting autumn. Long pastoral poems or songs about the four seasons byrenowned poets are mostly distinguished by beautiful moving lines on autumn. All that goes to show that all live creatures and sensitive humans alike are prone to the feeling of depth,remoteness, severity and bleakness. Not only poets, even convicts in prison, I suppose, have deep sentiments in autumn in spite of themselves. Autumn treats all humans alike, regardless of nationality, race or class. However, judging from Chinese idiom qiushi (autumn scholar, meaning and aged scholar grieving over frustrations in his life) and frequent selection in textbooks of Ouyang Xiu’s On the Autumn Sough and Su Dongpo’s On the Red Cliff, Chinese men of letters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autumn-minded. But, to know the real flavour of autumn, especiallyChina’s autumn, one has to visit the North.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Autumn in the South also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such as the moonlit Ershisi Bridge in Yangzhou, the flowing sea tide at the Qiantangjiang River, the mist-shrouded Putuo Mountain and lotuses at the Lizhiwan Bay. But they all lack strong colour and lingering flavour. Southern autumn is to Northern autumn what yellow rice wine is to kaoliang wine, congee to steamed buns, perches to crabs, yellow dogs to camels.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Autumn, I mean Northern autumn, if only it could be made to last forever! I would be more than willing to keep but one-third of my life-span and have two-thirds of it bartered for the prolonged stay of the season!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上一篇:30岁而立之年经典祝福短信下一篇:学生小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