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

2024-07-22

陶行知教育名篇(通用14篇)

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1

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学合一①

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不像从前拿学生来配书本,现在他拿书本来配学生了。他不但是要拿书本来配学生,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果然比第一种好得多,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既然不能与学生一齐发明,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的。况且事事要先

生传授,既有先生,何必又要学生呢?所以专拿现成的材料来教学生,总归还是不妥当的。那么,先生究竟应该怎样子才好?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

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如同柏林大学包尔孙②先生(F.Paulsen)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因为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也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因为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真是过来人阅历之谈。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我却觉得十分的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而为一。这是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总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样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都能自得自动,都有机会方法找那无价的新理了。

读后感:

我觉得,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而国家需要的人才,不是只会读书就可以的.有句话叫——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我们

读书的目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一味的研究书本上的东西,那是根本没有用的。我们读书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完成现实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困难,所以说死读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学生学、教学合一,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教学先生只有自己不断的更新自己,才能够对学生有进一步的提高。然后,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到实际,才能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也会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以一反三,这样的教学先生才是好的教学先生,真正的教学先生。

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2

记得那是2005年的寒假,已从教三年的我,自认为做一名老师已是驾轻就熟,应该趁着假期好好地休息。可我的这种想法一冒出来就被同为教师的母亲发觉了。于是有一天,她说要送我一件新年礼物,而当母亲把它拿出来时,我便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原来这是一本书,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陶行知教育名篇》。一看“陶行知”三个字,我的眼前便为之一亮。那个寒假,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是细读着陶先生的散文,吟诵着陶先生的诗章,字里行间沐浴着它思想的芬芳度过的。

《陶行知教育名篇》共393页,每一页上都写满了爱。爱是陶行知教育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始终铭记书中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爱的劝诫:“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曾经有许多次,我磨破嘴皮讲的道理,学生听不进去。但如果他们生病在医务室打点滴,我前去探望,他们就会自责曾经犯下的错误;如果他们生活费丢了,我真心地安慰并解囊相助,他们就会下决心改掉自身的毛病……这种以爱为前提的教育,无形中也让学生学会了怎样回报师爱。我永远记得这样一个日子,那天是我27岁的生日,忙碌了一天想到还要上晚自习,心情便有些低落。可当我走进教室推开门的一刹那,全班48个孩子从座位上站起来,拍着手齐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祝福写在他们带笑的眼神里,关爱写在他们绽放的笑脸上,我的眼睛慢慢变得湿润,直到歌声停住,一声“老师,生日快乐!”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流满了脸颊,让我感受到了真爱的无价。我再也不觉得“爱学生”是口号,是肉麻,而是深深地体会到了爱学生更是超越了亲人和朋友的人间真爱!

《陶行知教育名篇》共77篇,每一篇里都流淌着理解和鼓励。每逢教师节母亲就会接到同一个学生的问候电话,问其原因,母亲则说:“可能是因为一个馒头吧。上学时他的家境非常不好,打饭时怕他吃不饱我只是在他的饭盒上多放了一个馒头。”是啊,老师多给的一个馒头就可以让学生铭记一生。由此我也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班里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非常厌学而且经常上网、打架,在低年级的时候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顶嘴,跟父母打架,经常上课迟到,一次上课迟到被我撞见,加上他之前的不良表现,便不由分说,气愤地让他想办法弥补这个错误。可是这个学生竟然逃课了,后来经过我和学生的努力,终于在一堆废墟前找到了他,看着他坐在废墟前无助的样子,我非常后悔自己的草率,赶忙上前拉起了他,并详细询问了原因。原来从他记事起父母就在外打工,没时间关心他、照顾他,为了能经常见到父母他就在学校里犯错,这样就能够因为老师的邀请见到家长。诉说中他哭得像个孩子,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已身为母亲的我,也禁不住陪着他掉泪。之后的日子里我在生活上加倍地关心他,与他的父母沟通,让他逐渐感受到爱的存在。而他一步步的转变也一次次给我带来了惊喜,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越来越要求进步。这事实,让我深深折服于陶老先生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教育名篇》共30万字,洋洋数万言里,强调最多的是教育的吐故纳新。正如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所言:“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在教学中,我也喜欢常“新”。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将“情感教学”模式和“自主合作探究”有机结合,正确处理“教”与“学”、“学”与“导”的关系。善于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注重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促进情感、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达成,达到全面发展。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感受出发,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利用实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在分析有害物质性质的时候,不忘进行环保教育,从准确称量和分析数据的处理到仪器设备的使用等,养成正确的定势和良好的习惯,以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态度。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有教育,就要有创新。而有创新的地方,就一定会诞生美丽,诞生精彩!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陶行知教育名篇》已伴我走过了三年的时光。三年来,沐浴着陶老先生思想的光芒,我单调平凡的人生,变得丰盈而富有。原本以为无趣的教育,竟像春风,总让我的内心升腾起生长的渴望。品读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我未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但一定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我的关注和温情;品读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我未必要成为教育家,只要我能把教书匠做到尽善尽美,德艺兼备也是我的价值所在;品读陶行知的教育名篇,我未必要有“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大志,但只要我和学生共同创造着幸福的每一天,我就会在追求的路上幸福的成长。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3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陶行知教育名篇笔记 篇4

(一)教学合一: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

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 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

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今日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人不能没有休息,但休息是人最险之时。

天才是做学问的根据,有几分天才做几分学问。大概天才有十分八九之势力,教育的势力只占十分之一二。教育万能之说是教育界自欺欺人的话。

《陶行知教育名篇》笔记

(二)1、处处读书,人人明理

2、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

3、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体;

(二)有独立的思想;

(三)有独立的职业。

4、高尚的生活精神不用钱买,不靠钱振作,也不能以没有钱推诿。用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没有钱自然买不来;用钱买不来的东西,没有钱也是可以得到的。

5、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6、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7、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是一样的性质。

8、提到书便应说“用书”,不应说“读书”。

9、在劳力上劳心

10、“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所谓“以教人者教己”是也。

11、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辞。下下人有上上智。

12、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

一、有真知灼见;

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陶行知教育名篇》学习随笔

最近,在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按照我们办公室每周一专题学习的要求,现在选择部分内容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陶行知教育名篇》共有77篇。)

“一人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读陶行知,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那几乎还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实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

陶行知的教育学说,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吗?真是有种越是不断地学习,越是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

《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这是陶行知1934年11月11日在山海工学团讨论会上的发言)

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

传统教育怎样是吃人的教育呢?他有两种吃法:

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他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只许听教师讲,不许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问了,但他不许他出到大社会里、大自然界里去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一受下来,便等于一个吸了鸦片烟的烟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这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2、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更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更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则刚刚相反:

1、他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他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成,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简单地说来,他是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2、他也不教学生吃别人。他不教人升官发财,他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他教人要在劳力上劳心。即使有人出来做官,他是要来服侍农人和工人,看看有吃农人或工人的人,他要帮助农人、工人把他干掉。做官并不坏,但只要能够服侍农人、工人就是好的。他更要教人做到“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说得更清楚些是:教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以大众的团体的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1、“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这是多么恐怖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结果。可对这样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结果,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却视而不见,深受其害的学生却也没有了知觉。

2、“教学生自己吃自己”的教育,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教育观。

3、现代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革命。新课程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4、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是“要教人做人,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新课程所倡导的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只有这样才不致于发生“自己吃自己”的教育结果。这也足已说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在学校大家好象觉得这是晓庄学校的家常便饭,彼此都很明了。但是,有几件事让他觉得有必要把“教学做合一”的内涵说个清楚。一是看见一位指导员的教学做草案里面把活动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学的方面,做的方面。这是教学做分家,不是教学做合一。二是看见一位同学在《乡教丛讯》上发表一篇关于晓庄小学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说:“晓庄小学的课外作业就是农事教学做。”在教学做合一的学校的辞典里并没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生活与课程离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学做离婚的宣言。三是有一位叫洪深先生的创办的电影演员养成所,招生广告上有采用“教”“学”“做”办法字样。他看见了,觉得这人并没有十分了解教学做合一。倘使他真正了解,他必定要写成“教学做”办法,决不会写作“教”“学”“做”办法。陶行知认为,思想上发生误解则实行上必定要引起盾。陶行知日本回国后,发现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他当时主张以教学法来代替教授法,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仁义席上辩论二小时,不能通过,他也因此不接受教育专修科主任名义。民国八年(1919年),应《时报教育新思潮》主干蒋麟先生之征,撰《教学合一》一文,主张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此时苏州师范学校首先赞成采用教学法。继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师范同事无暇坚持,他就把全部课程中这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这是实现教学合一的起源,后来新学制颁布,他进一步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民国十一年的事,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已经成立了,但是教学做合一之名尚未出现。1925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陶行知仍用教学合一之题,张伯苓先生拟改为学做合一,陶行知于是豁然贯通,直称为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与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分别。实际上,如果说破除成见,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因为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就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就,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为讲解;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为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否则教自教,学自学,连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宝山县立师范学校竟把教学做合一改为做学教合一,这格外有意思的。

1、“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不也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吗?当然,这样的教学改革需费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

2、数学教学中,要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再创造”中学习数学,以真正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3、“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也同样适合其它学科的教学。如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我想也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言交流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同样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

——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

最近,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学习陶行知教育名篇活动,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们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特别是《我们的信条》一篇,对作为乡村教师的我们来说,更是值得学习和实践。陶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中指出,“我们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的农民。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那农民的甘苦。„„”一个二十年代的教育工作者就如此一心为着农民群众,确实令我们当代青年乡村教师汗颜。

学习陶行知先生一心为农民群众,一心振兴农村教育的思想,这与当前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它要求我们在履行一个人民教师职责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提高自已的师德修养,严谨治学,认真教书育人,为农村、为农民实现小康作出不懈努力。

一、树立正确的师德修养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已的师德修养。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几年来的教书生涯中,在师德修养方面,我一直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一个农村教师必须树立的师德观。我觉得,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必须体现在教师的育人方而。也就是说,教师要围绕“教学生如何做人”为中心,注重为人师表,重视言传身教。在教育学生时,注重教会农村孩子如何做人,学会关心人,学会生活,促进他们的德行现代化,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竞争与合作精神,艰苦创业与自尊自强精神。

二、坚持做到“人师”与“经师”合一

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将教师概括为“人师与经师的合一”。人师即为人之师,教人为人之道。而只有真才实学之师才能成为授人之道的“经师”。现在的乡村学校中,有极少数老师存在治学不严的问题。倡导严谨的学风,是教师应有的一种治学态度。真正的学者应是用心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在工作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使学生努力做一个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诚信之人。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中,我感到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很难,难在教师自己的人生观层次要比较高,特别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好学生做一个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任更重,压力更大。

三、严谨治学不断强化自身师德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而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教师的日常工作是平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写作论文,搞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等。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我觉得,一个优秀乡村教师,只有不断地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有渊博的学识,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道授业。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5

中心小学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中学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感化一个孩子真的很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暑假期间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作品《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获益匪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和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

另外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 篇6

一、“立德树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调了“德”的重要性。陶先生也非常强调“德”的重要性。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先生众多名言中流传最广的两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作为教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以德为首。师德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态度、一言一行,一笑一颦等都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一个教师的师德决定着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方向和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务必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

二、“处处有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7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杜威,生活教育,差别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 生活教育是核心内容之一, 它是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教育理论, 主要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部分组成。

从理论来源上看,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离不开杜威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曾是杜威的学生, 受其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他并非照搬杜威的观点, 而是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 根据自己的办学经验, 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杜威教育的着眼点是学校里的儿童。在他看来,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教育的重心不在长远的、理想的未来, 而在当前的、具体的现在, 因此, 学校里的一切设施都应从当前着眼, 以儿童为中心, 呈现现实社会的生活。显然, 杜威的教育是一种学校教育, 有其合理性。但这种教育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当时的中国, 受教育的只是少数人,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为此, 陶行知大力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 力图使广大人民群众摆脱无知的状态。基于这样的考虑, 他将杜威的思想“翻了半个筋斗”, 提出“生活教育”的口号。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从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阐发和他在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地的教育实践来看, “生活教育”与杜威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异。从理论出发点看,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 其出发点是教育, 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教育;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 其出发点是生活, 生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 不局限于儿童。从“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出发, 杜威提倡“从做中学”, 主张把各种“实际作业”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从“做”中获得知识。陶行知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出发, 提倡“教学做合一”。从表面上看, “教学做合一”与“从做中学”并无多大差别, 但深究之, 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其一,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形成有一个过程, 并非简单地将杜威的思想中国化。1919年, 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便提出了相关观点。1925年, 他在南开大学讲演时, 还是以“教学合一”为题, 当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岭先生提议将题目改为“学做合一”, 这使他大受启发, 逐渐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到1926年, 他便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 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他指出这一思想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 一是教育的工具问题, 即教什么?这就需要好的教材;二是教育的方法问题, 即怎样教?他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是对传统的“因材施教”的补充和发展;三是教育的对象问题, 即教谁?教需要知识的广大群众, 并且“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 即教给群众以能力;四是师资培训问题, 即谁教?他的建议是, 应该训练那些有才能并对教师职业有兴趣的人做教师。可以看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结合中国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实际, 根据经验逐步总结出来的。

其二, 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一个著名观点是“艺术即经验”, 经验是其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他所鼓吹的“从做中学”, 实际上就是“从经验中学”, 这种经验主要是直接经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一方面不排斥直接经验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主张将直接经验上升为理论, 同时还主张接受直接经验以外的间接经验, 这就不是单纯的“实用主义”所能涵盖的。

其三, 杜威强调学生从“做”中学, 从而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求教师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根据来组织学生的学习, 因此, 他又否定了传统的教育经验, 反对学校中的“分科教学”, 这导致学生很难系统地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与此相反, 陶行知既重视教材工作, 又注重师资培训, 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际工作。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8

现在静下心来想想,一年多来,给予孩子的严厉多于微笑,批评多于协商,呵斥多于原谅,偏“专制”的管理对于一个新教师老师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时间久了,问题暴露得也比较明显,孩子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常常会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这样做班主任,我觉得很累。

规矩是一定要有的,我想没有人会否认,规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规矩让我们的工作有序、有效,没有规矩的自由主义,短时间内,让我们感到自由和轻松,时间一长,种种坏习惯便悄然滋生,到那时想改犹如芒刺在背,拔除十分痛苦。

那么,就需要教育者在规矩中渗透爱的表达,我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在制定规矩、运行规矩中教师的雷厉风行是必须的,在全班大声而严厉的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犯错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前期要交代清楚。教师严格的形象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在执行过程中,我觉得要特别注意给学生留面子,之前,因为我的冲动和莽撞,也致使过学生因为自尊心受挫而无法做思想工作,虽然学生当时没有跟我顶撞,可是从他不屑的眼神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失当。所以,无论有多么冲动和愤怒,一定不能当众呵斥学生。

在办公室处理学生,可以适当严格一些,当然,也不是冲着学生发火,可以让他先反思一会儿,想一想为什么老师要处理自己。

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底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无论如何,请不要让孩子觉得你的教育中只有权威、冷漠和嘲笑。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学生是我们明天的朋友还是敌人,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态度。

如果可以,我还是觉得在疾言厉色后,多跟学生一起走一走谈一谈,取得学生的信任之后,就能给自己省下很多麻烦。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 篇9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体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寒假期间,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认识到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教育是植根于爱,教师有了爱,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会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学生。

一、陶行知平易近人、谦虚好学。

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谦虚好学,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南针确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非同一般。

二、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新教师面临着可能被淘汰的危机,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也正是这种教育理念。

三、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

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 篇10

推行“小先生”制和组建小先生宣讲团, 由学生担当传播陶行知先生事迹和思想的小使者。组织“小陶子”红领巾社团、营造自主参与氛围。搭建社团活动平台, 让学生参与各种多元化的社团活动,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是策划体验主题活动, 陶冶高尚情操。

组织学陶、思陶主题活动, 组织细节教育主题活动, 在日常点滴教育中培养一个具有公德意识的真人;组织节日主题活动, 在经典节日活动中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真人。

三是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实践, 培养实践精神。

学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学生社区实践活动, 建立学校与社区双向参与、互动发展的机制, 共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是让家校形成合力, 共同培育真人。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篇11

《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体现了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的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篇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最近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内容论述精当,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值得我们细细咀嚼。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以社会做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的场所。生活教育教学生做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是啊,教育最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一个身强体健、品行端正、学识丰富、能力高强、兴趣高雅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为主,言教为辅。还可以学习名人伟人,教育学生做人,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做”的欲望,继而真正地“做”起来。依托不同的学习内容,从思维、感官、行为、语言等各方面培养学生“做”的兴趣和能力。许多成功的课例表明,只要教师能在“做”中教,学生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篇13

固然,从所选的内容来看,并不完全是讲述“康健的体魄”的,但陶先生将其列为“职业素养”第一条的做法,令人感慨万千。

翻阅手头关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文章、书籍,所罗列的内容虽不尽相同,但无非都是诸如“热爱本职工作”、“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个人素质”、“深厚的专业知识”、“高效的教学能力”……等等,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没有谈及教师的身心健康。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在谈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时候,我们的着眼点,往往是“职业”,而忘记了,前面还有两个字“教师”。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其余的一切,无异于白谈。

学生时代,曾遭遇师范班主任在开学之际,和班干部讨论新学期各项事宜的时候突发脑溢血倒下;工作之后,有同行因急病倒在了办公室……这或许只是个例,只是和其他人一样是因为疾病的缘故;并且,谁也无法准确保证,这是由于职业因素所导致。

但这也在警示我们:作为“教师”,在承担“职业”之前,首先也是作为一个自然人存在的,而作为自然人的“教师”,身体构造并不会因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类的而有任何特殊之处。

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作文 篇14

至于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了什么标题生活就是教育。此外,我对此感到困惑。正如《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公其人,不知道陶公其说,更不用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然后发展起来了。一个没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能在中国当老师呢?读到这里,虽然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但足以看出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深远影响。所以在业余时间,我拜读了陶公著名的教育文章,现在把读、想、悟记录下来。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也应该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扩大这个闪光点,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信心获得成就感。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用灵感、表扬和激励来代替指责、批评和抱怨。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强调`是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以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认为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亡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评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简单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尊重学生,学会宽容和接受学生。宽容就是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的特殊尊重。有些人认为教师的宽容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深刻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有针对性地开放顿悟,有效教育,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创造性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上一篇:大学团代会倡议书下一篇:游卢沟桥馆后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