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2024-07-08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通用14篇)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篇1

教育的秘密是真爱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真爱,就是真正对学生有益的爱,是以学生为本的爱,而不是功利的爱,不是让学生拿高分数和高名次来交换的爱。真爱,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是纯粹的、理智的、科学的爱。教育的秘密是真爱,师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间达到心理相融的接触点。师爱是一种含有友情、渗透母爱而又高于母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信任他们、理解宽容他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家长的心。

有一句名言“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深刻地揭示了爱与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爱是创造的源泉--爱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源泉。由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志趣、道德素养和智力水平各有差异,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创造,而教师的创造性来源于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因为对学生的爱,才会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有了爱,教师便成为教育舞台上的魔术师。

教育艺术的核心是爱。现实中我们需要警惕许多教育失败之例也正是在爱的名义下产生的。有许多教师与家长可以说是全心全意地在“爱”着孩子,但孩子却要努力拒绝或摆脱这种“爱”,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强

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关怀。这种“关怀强迫症”让爱成了负担。而真爱,对孩子来说,是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理智的爱。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何使教育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这就需要教育者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这可能是我们的教育中需要深切反省的,世上都没有两片完全同样的叶子,更何况是孩子?而我们的教育往往太追求整齐划一,求同却不存异。许多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之处,往往被视为缺点,须知那可能正是特点所在。所以教育者要有眼力尊重孩子的特点,看到差别,而不是将其磨光、磨平。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合格教师和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是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教育其实是一种发现,教育者需要有发现与赏识不同孩子不同特点、优点的智慧。

许多家长与教师虽然天天与孩子在一起,其实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经常出现“身在咫尺,心隔天涯”的状况。如果教育不能走进内心,那所有的语重心长都只能是一种说教。现在有个性的孩子越来越多,敢于说“不”的也不在少数。保持商量的口吻,而非权威式的命令,这才是教育者的智慧,因为有沟通才能有信任,有信任才有教育。

宽容有时比惩罚更有力。孩子犯错,不应该急急忙忙祭出惩罚的尺子。更不应该使用“软暴力”进行讽刺、打击,这可能比惩罚更要不得。其实孩子正是在犯错误中认识世界,走向成熟并成人的,作为教育者,需要从心底宽容孩子的过错。陶行知著名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其实已经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育正是这水的载歌载舞。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篇2

陶行知的著述,正如他自己所说,是代表他“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我所写的便是我所信的,也就是我所行的”“。我要就一个字不写;如果写的话,必是我思想里产生出来的和谐的系统”。

读《陶行知文集》,可谓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先生在《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等篇章中的阐述,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疑团——“教学”是什么?先生说“:现在的人叫在学校里做先生的为教员,叫他所做的事体为教书,叫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授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生些书本知识的人。他似乎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之外,便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像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他和学分离了;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

在当下,我们从事教育的人被称为教师,我们的课堂教育行为被称为教学。然而,事实上,我们有更多的课堂仍然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虽少,仍然还是有的。少数课改中的小组合作仅流于形式。一言以蔽之,“重教太过”,当下课堂教学之诟病。

一、教生会学——“教学即教学生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光绪皇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学校猛增,而教学“苦于善策”“素重背诵而不讲解”,这便是原初的“教授”,教师只管教书,不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生哪来的学习兴趣呢?更不谈什么学习效果了。

第二类是教学生。是学生需要什么,我就教什么。不过,这也停留在知识层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相去甚远。想学生终有一日离开学校,“活到老,学到老”因无学习之法而寸步难行了。

“教学即教学生学。”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上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所以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从“自得”到“自动”,再到我们今天提出的“自主”,一脉相承。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点金术,而非金子,学生当终身受益。时下的“让学生学会提问”“小组合作探究”当是如此了。

二、顺学而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一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李炳德在《教学论》中说“: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教学时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教师的教,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定。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学生学得多,教师就教得多;学生学得快,教师就教得快。反之亦然。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顺学而教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学生越发乐其师,善其学;教师越发乐其业,善其教。

三、学然后教——“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这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

先生所言极是。教师的知识素养的深度,决定了学生学业的高度。在今天这个知识更新迅捷、传播媒介多元的年代,教师怎么能抱着当年师范院校所学知识而故步自封呢?怎么能将一本《教学参考书》当万能教材呢?

宋人蔡沈对“教学相长”一说作注“:斅,教也……始之自学,学也;终之,教人,亦学也。”说明其词义只是一种教者先学后教、教中又学的单方向活动。我国“教学”一词最早的语义为“:学习,通过教人而学,以提高自己。”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先去学,而后再去教学生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

柏林大学包尔逊先生(P.Paulsen)说“: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德国学术发达,大半靠着这教学相长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时时去学习,当有新发现、新体会、新感受。

此时,又想起于永正老师对备课的观点,其中的“隐形备课”一论中有这样的话“: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包括鉴赏能力)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 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于老师正是每节课都是先学后教,学问见长,成为一代教育大师。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3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篇4

——读《陶行知教育箴言》有感

教师:郑匪宇 青岛市黄岛区珠江路小学

因为是学教育的,零零碎碎的接触过一些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也总是能从不同的教授口中听到陶先生的名字和理念,考录的时候为了取巧也曾背诵了一些陶先生的事迹和名言,却总也没能完整地拜读过一本书,这次总算有机会静下心来读完了一本朱永新先生推荐的《陶行知教育箴言》。陶先生有学多朴实却发人深省的箴言,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一个反复出现却特别简单纯粹的词语——“孩子”.陶先生一直把学生们称之为孩子。是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忘了他们还在只是一群孩子,一群对成人世界的规矩并没有那么熟悉,对遥远的未来充满未知与渴望的孩子,一群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改正、完善自己的孩子,一群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孩子。

当上老师的人,尤其是当上班主任的人,总是容易忘了自己面对的是一群小孩子,总喜欢给他们制定出许许多多的规矩,提出许许多多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如果他们做不到,自己就会上火,埋怨他们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的听话,埋怨为什么自己的话怎么说了一遍一遍的话总也没什么用处。其实恰恰是因为我们都忘了,这是因为他们还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是在精力旺盛好动的年纪里做了符合他们本性的事情。陶先生说“我们办教育的人,总要把小孩子当作活的,莫要当作死的。地球看起来,好像是个不动的东西,其实他每天每时都在旋转不已。小孩子也像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进益,其实他的能力知识,没有一天不在进行中求活。我们就要顺着他这种天然的特性。”其实他们每天都在不断的成长,只不过不一定是按照我们制定的循规蹈矩的方式成长,我们需要的相信他们,引导他们。恰如陶先生所说“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现在,我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所以队伍里偶尔的调皮,偶尔的笑脸也变成一件美好的事情。每天都告诉自己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成长的可能,我不期待他们都能成长为别人眼中的社会精英,我期待他们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能保留住一份天真的带点孩子气的人。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篇5

现在静下心来想想,一年多来,给予孩子的严厉多于微笑,批评多于协商,呵斥多于原谅,偏“专制”的管理对于一个新教师老师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时间久了,问题暴露得也比较明显,孩子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常常会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这样做班主任,我觉得很累。

规矩是一定要有的,我想没有人会否认,规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规矩让我们的工作有序、有效,没有规矩的自由主义,短时间内,让我们感到自由和轻松,时间一长,种种坏习惯便悄然滋生,到那时想改犹如芒刺在背,拔除十分痛苦。

那么,就需要教育者在规矩中渗透爱的表达,我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在制定规矩、运行规矩中教师的雷厉风行是必须的,在全班大声而严厉的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犯错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前期要交代清楚。教师严格的形象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在执行过程中,我觉得要特别注意给学生留面子,之前,因为我的冲动和莽撞,也致使过学生因为自尊心受挫而无法做思想工作,虽然学生当时没有跟我顶撞,可是从他不屑的眼神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失当。所以,无论有多么冲动和愤怒,一定不能当众呵斥学生。

在办公室处理学生,可以适当严格一些,当然,也不是冲着学生发火,可以让他先反思一会儿,想一想为什么老师要处理自己。

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底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无论如何,请不要让孩子觉得你的教育中只有权威、冷漠和嘲笑。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学生是我们明天的朋友还是敌人,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态度。

如果可以,我还是觉得在疾言厉色后,多跟学生一起走一走谈一谈,取得学生的信任之后,就能给自己省下很多麻烦。

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 篇6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所以他十分重视国民教育,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来,为教育付出了许多,然而他的教育故事更使人对他更加佩服。

在陶行知做校长时,有一个男孩与别人打架,陶行知知道后,请他去了一趟办公室。但另男孩惊讶的是,校长没有责备他,反而先后给他四颗糖果,最后男孩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认真的道了歉,成了一名好学生。从此可见,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多么独特,也多么深入孩子的心。

有一次,陶行知去做一个关于教育的报告,报告刚开始只见他拎了一只鸡上了讲台,然后在桌子上撒了一把米,接着将鸡的头使劲儿往桌子上按,可是鸡就是不吃,一直在叫,翅膀扑腾,鸡爪狂抓....

几分钟后他把鸡放在了地上,地上也撒了一把米,鸡自由的走了一会,开始悠闲地吃起米来。陶行知走到话筒前说了声报告完毕,所有人都很惊讶,然后就是一阵阵的掌声......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篇7

【摘 要】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性实践教育基础上,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利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对于当前教育改革攻坚和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新性教育;生活教育理论;教育改革。

教学发展的根本方式是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认清形势,开拓思维,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伟大导师陶行知在上个世纪初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1],该理论对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实践依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探讨如何结合生活教育理论来实现高职学生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统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其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包含于生活,教育必须和生活相互融合,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陶行知的“教育”可以理解为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反对脱离生活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反对死书本、死学校、死教育。高职教育同样如此,脱离生活的高职教育会使教育走向死胡同,如何吸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运用到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2]。

一、如何处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而且“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包含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的全部,同样也包含了大学的学习实践生活的全部。“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为了改进生活而需要的,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高职院校的根本目的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教育的前提,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学习的知识要通过生活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才能培育出人才,这才被称为真正的教育;对于唯物主义的思维,教育应当适应于生活的变化,并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求准确把握改革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灵活调整专业配置[3],来进行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要迎合当前经济建设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一、要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和国家战略计划,为大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设置符合当前政策形势的热点专业;二、要关注环境保护,当前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政策来扶持相关产业,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市场的需要也要服务于国家建设;三、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要着眼于学生关切,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培养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培养能够适应于社会发展、融入社会生活的人才。

二、如何处理社会与学校的关系

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这样,教育的资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环境,将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这个范围。这正符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学与实践的统一,教学将不局限于课堂,可以延伸到课外,甚至是校外;实践也将不局限于校内实训,可以延伸到校外和企业中。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学生不做温室的花朵,要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能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

如何处理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我们以本校的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为例。目前专业建设已经形成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良性发展格局。专业建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2个,能够很好地满足专业各科目的实践教学需要。实习实训大楼设备完善,为学生进行各种基础性、专业性、综合性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设施与环境。同时,作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不可或缺的延伸与补充,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与江苏新科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宁中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广西金盾保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另外,学校经常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外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中与其他院校师生进行职业技术交流,在日常教学中坚持技能竞赛与教学相互渗透,以竞赛带动教学,通过教学为竞赛输送人才,使二者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举措使得学校的设施和社会的资源获得最优化的配置[4]。

因此,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学生适宜什么形式的教育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学校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如何处理教学和学习的关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以通信技术专业为例,教学首先是在课堂中学习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无线通信原理等基础课程,然后在校内通过实习实训平台将理论应用到数据通信网络的搭建和调试、程控交换网络的搭建和调试、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等实训项目中,最后到企业实习,接触实际工作,感受工作氛围。所以教、学、做需要合为一体,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的人才。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教育的改革将会走向崭新的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形式的最重要特点,也是高职院校走特色兴校之路的必然选择。教育不再局限于在课本教学和校内的实习实训,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提高高校实践教育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搭建教育、科研、产业“桥梁”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校企合作领域,开展涵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研发合作、人才就业、社会服务五个核心部分的校企合作,在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建立完善的人才交流综合平台,为专业人才机构、企业单位输送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5]。所以说,“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需要把教育同生产劳动、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对于现阶段而言,“教学合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国家迫切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其实陶行知早在上世纪初就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 [6],他在《三代》一首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指导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一直向前发展。当前新形势下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是:需要完善机制,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需要立足市情,搭建创新型科技人才创业平台;需要畅通渠道,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柔性流动;需要多措并举,加强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7]。

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的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如何处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在当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我们需要借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积极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优质化发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游青明. “知行合一”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J]. 改革与开放. 2012(24)

[2] 姜富全,王艳娟.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文教资料. 2010(09)

[3] 徐朔,郭扬. 战略调整 规范化 企业参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三大特点[J]. 教育发展研究. 2002(02)

[4] 张鉴. 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的路径[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3(06)

[5] 钟金明,李苑玲. 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06)

[6] 周洪宇. 陶行知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 生活教育. 2013(05)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篇8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生活教育”学说,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去”;他的语言淡香如茶,处处闪烁着真知灼见;他的思想历久弥新,影响深远。时光荏苒,如今我们再回头仰望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低头品读他写下的一卷一章、一字一句,无不感受着先生炽热的爱国情怀与挚诚的敬业精神。“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是先生的求真精神,“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先生的精神本源。

《师生共生活》、《民主的儿童节》、《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文章都体现着先生对孩子的热爱,对中国好教师的期盼。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南针确是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朴素平实的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源泉!”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足以可见。那读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著作后我们不难体会 “爱”是支撑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石。“捧着一颗心来,不半根草去”是仁爱;“爱满天下,有教无类”是博爱;“学生是太阳,教师是地球”是至爱。正是因为有了爱做基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大厦才誉誉生辉。

读陶行知有感 篇9

固河中心小学 刘秀丽

自从踏入三尺讲台,我时常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是一名好教师?在《陶行知文集》里,我找到了答案,就是“爱满天下”。我和很多老师一样,对优生会赞赏有加,而对差生训斥多于表扬。我们应尽快转变观念,对每个学生都要平等相待。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厉,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篇10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

陶行知用毕生的努力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就。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幼儿的初步学习能力。利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进行指导,可让学前教育向前进步。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1926年到1928年间,陶行知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叙述其幼儿教育思想,并用亲身行动推动幼儿教育的普及。当时中国的城市的幼儿教育存在问题,陶行知将目光集中在乡村和城市女工聚集区,提倡利用科学的方式创建省钱、平民化的幼稚园,在普及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利用生活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提供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学做合一”,让幼儿在接受教育时身心能得到协调发展,认为在幼儿较小时就接受合理教育[1]。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内容

(一)重视学前教育

陶行知始终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提倡在社会范围内推广幼儿教育。其认为,人接受的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才能让孩子培养出较好的能力,否则难以成材。还认为,一个的品质、态度等都可以在6岁前培养出来,认为学前技术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幼儿长大后才能成为栋梁。在农村优势数量不足时,主张利用“艺友制”的方式培养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些教育思想依旧对今天的学前教育有指导意义[2]。陶行知的思想有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质朴思想,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说:“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逐渐发觉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与人们生活有关的重要习惯、态度都可以在6岁前培养出来”。不能忽略孩子的能力、感情,这种漠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二)强调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陶行知认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从健康、科学、道德、劳动等四个方面开展教育。他十分重视幼儿健康,认为健康是其他一切行动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中教导幼儿一些健康常识[3]。鉴于当时中国民众身体素质较差,被称为“东亚病夫”。幼稚园虽然持续发展,但并未对幼儿的健康保持应有重视。陶行知认为“幼稚园要将儿童的健康放在首位。”,不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盛行,他举例说:当时幼稚园中有孩子患上沙眼、天花等疾病,由于平时不注重卫生,导致这些疾病传染给其他学生,一些幼儿没有能力治疗疾病,或因治疗不当导致夭折。陶行知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多篇幅文章讨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牛顿等人的故事强调推行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先有科学的儿童才能有科学的中国的思想。隨后还提出要对孩子实施道德、劳动、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并让这些方面的教学活动能培养起学生的能力,让儿童得到全方位发展。

(三)指明中国学前教育的弊端

20世纪早期,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盛行。在学前教育发展之初,办学模式基本照搬美国和日本等国。如此的办学情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对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造成阻碍,让平民子女无法得到教育机会。中国教育界人士对此种情况深表担忧,陶行知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指出当时中国学前教育存在三大问题:引进的教育模式僵化。学前办学彻底照搬国外,唱的歌曲、玩具、点心等都是外国的,只有人是中国人,其余的要素无一是中国。再者就是“花钱病”。由于办学的一切物品都是国外的,需要花费较多资金,当时的中国比较贫困,无法在全国推广。最后是“富贵病”。由于上幼稚园需要花费过多资金,仅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能提供学费,平民子女只能失去教育机会。

(四)办学要符合中国实际

陶行知认为,要想学前教育得到推广,办学就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具体而言就是要集中现有的资源,利用诗词、故事和玩具等对儿童进行教育,编制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因陋就简,利用最少的资金取得最佳的办学效果;加大对乡村幼师的支持力度,在工厂区域和乡村建设幼儿园,给平民子女平等接收教育的机会;陶行知通过亲身调查得知,提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对实现幼稚园办学“平民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陶行知表示,创办能让幼稚园,让平民子女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也是农民与工人的迫切希望。

(五)重视增强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

陶行知指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两大对策:首先要全力创建幼儿师范院校。陶行知就此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对中国幼儿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后进一步提出,开设乡村的幼儿师范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出能与乡村人民共同承担责任的幼儿教师。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安排上,他提出要安排儿童文学、美术、自然科学、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在“教学做”方法的指导下,让幼儿师范学生得到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具有各方面能力的教师。他还提出利用“艺友制”的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他对“艺友制”的解释是:“艺”指的是艺术,通过朋友的方式教导他人学习艺术或技艺的方式就是艺友制。因此,凡是想做好教师,就要精通朋友之道。他认为此种方式能有效培养教师,也能缓解乡村教师的寂寞情绪,可达到推广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利用此种方式在当时培养了大批幼儿教师。

三、利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学前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幼儿体育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表示,幼儿教育要重视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受到教育,不能按照课本推行僵化教学。幼儿教师要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在幼儿持续进步的情况下,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教师要精心安排体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亲手制作体育器材,幼儿在使用器材时,让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在幼儿接受体育教育时,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自己选择参与到何种体育项目中。此外,幼儿园可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参与比赛,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可让孩子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伙伴共同努力的乐趣。

教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室外活动时,要为学生们拓展新的活动场地,让一些器材能得到合理应用。比如,在平衡区设置的平衡木,高度存在差异,材质各有不同,幼儿在活动时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尺寸合理的器材。高跷的尺寸、使用方式存在差异,一些需要在行走中提起绳子,也有一些需要将牛皮筋套在足上。幼儿在练习时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渐提升自身水平,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也增强自信。

(二)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陶行知认为要建设“科学的中国”,首先要让人们都知晓科学,要从幼儿阶段就灌输这些思想。科学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陶行知早对此有深刻认知。因此,倡导从幼儿开始进行科学教育。长久以来,我国始终将知识传授放在首位,忽略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教师应在教学中主动找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上网找到一些适合幼儿学习的科学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幼儿。然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在一旁作答。教师在回到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要向孩子讲明接受科学教育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还要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知晓学生的兴趣点后,尽快寻找并提供有教育价值的资料,继续观察材料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箱”,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在“问题箱”的支持下得到答案。

(三)增强学生的语言水平

幼儿年龄尚小,语言能力较低,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为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兴趣要求的话题,主动与学生交谈,调动学生的谈话兴趣。通过此种方式让幼儿表达内心的看法,观察幼儿的变化,让幼儿在交谈中增强语言能力。也可以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让幼儿与他人交流,教师在一旁做好看护工作。要主动为幼儿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表达的兴趣,增强幼儿与同学的交流。

(四)增强幼儿的科学教育能力

依据陶行知的幼儿教学观念,在幼儿教育中推行科学教育,对幼儿实施科學化的引导,是教师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要加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将科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还要搞清推行科学教育各个阶段需要达成的目的,从总体上对全部幼儿的发展规划进行编制。设计科学的教育活动,在合理教育方式的引导下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比如,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保持关注,量其中存在的重点进行记录,并倡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与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在解决学生的问题后,将学生没有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要利用游戏设置、趣味化引导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孩子能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

(五)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陶行知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也让陶行知有敬民、亲民等思想,将农村和工厂女工区视为推行幼儿教育的重点区域,其学前教育理念在今日依旧有指导意义。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规模依旧庞大,农村3岁到6岁的儿童依旧非常之多。而且农村入城务工人员较多,将子女带入城市后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要以陶行知的平等教育理念,加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农村教学事业获得巨大发展。陶行知强调利用“艺友制”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主张让已经具备教学技能的人带动幼儿教育的新人共同进步。但是,利用此种方式培养农村幼儿教师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需要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在师范院校的幼儿教师毕业后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适应教学工作,工作节奏加快,已经无法安排专人带领学习,只能在一旁进行引导,对教师存在较大差错的部分进行修正,让参加工作的幼师依据自身力量掌握教学技能。

(六)让幼儿健康成长

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实施“断奶”教育,教和学都是以往的教育方式,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手段,让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是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陶行知在研究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是他在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和孩子玩游戏是增进师生关系,调动孩子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体现出“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扮演幼儿父母的角色,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初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较少,教师可以利用“悄悄话”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此时很多孩子开始愿意表露自己的情绪,等到学生情绪平静后,在让学生之间进行此游戏。通过这种方式消除孩子的紧张感,让孩子放心接受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总结: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对幼儿今后的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遵守陶行知的理论,通过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教师还要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能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陆惠琴.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的启示[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5(5):157-157.

[2]吴敏.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幼儿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变[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4(10):148-148.

[3]仇晶晶.点亮童心,呵护成长——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旬刊,2014,34(11):95-95.

[4]徐莹晖.“乡村幼稚教育先驱”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略论[J].科教文汇旬刊,2014,11(12):106-107.

[5]吴梦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53-253.

[6]王晓彤.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28):29-30.

[7]张芳妹.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4(10):126-126.

[8]丁洁.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解读及其现实启示[J].考试周刊,2015,16(52):180-181.

[9]朱燕琼.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考试周刊,2015,28(94):187-187.

[10]唐良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8(12):40-40.

读陶行知故事有感 篇11

关于陶行知的故事有很多,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四块糖》这篇故事,写一个男同学用泥块砸另一个同学,被陶校长见到了,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校长却给了他四块糖,最后知错就改的故事。

我赞同陶校长的做法,先是奖励男同学一块糖,因为他来的比较早,要是换了别的老师,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一点,而是劈头盖脸的训一顿,紧接着就写一份检讨书,这不但会使男同学觉得十分委屈,他以后也不会帮助别人;第二块糖是因为他听话,让他住手时他就住手。其他老师则认为这是应该的,老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的干什么,其实,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第三块糖是他打那个同学,因为那个同学欺负女同学,陶校长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才下决定;最后一块糖是因为他知错就改,他下次也不会这么充动了。

如果没有陶校长的四块糖,后果会怎样呢?也许那个男同学嘴服心不服,而感到气愤吧!老师应该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但是有些学生太过调皮,老师想用武力压制学生,但总是事与愿违的。

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 篇12

(一)侯振

闲暇间,拿起在书架上放置已久的《教师要学陶行知》,随手一翻,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映入了眼帘。读完这个故事,深感陶先生教育有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得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读完这则短小的故事,心中怎么也难以平静。四块小小的糖果,让我们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教育艺术魅力,在这个故事中蕴含着令人深思的教育哲理。

1、“润物细无声”,这是我对这则故事的第一个感受。短短的几分钟,陶先生便使教育感化他人毫无痕迹地完成了。我想王友同学收获不仅仅是那四块糖,还有准时赴约、尊重他人、善良、正直、知错就改、对人的宽容、亲和、平等等做人的美好道德。

2、在教育犯错的同学时,陶先生很快捕捉到孩子的几个细微变化,通过正面激励与引导,让孩子始终处在积极的转化之中。王友还来不及反思自己的错误时,一些美好的道德准则已悄然地注入了他的心田。

3、走在路上,王友也许还在准备着怎样去挨骂,“可一见面,陶先生却掏出一块糖给他”着实让他吃惊不已。孩子需要与成人进行有效沟通,这四块糖就架起了陶先生与王友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可有多少成人实际上却是忽视了孩子们的需要,站在成人的角度上,喊着为你好的口号对孩子进行说教,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我似乎也品尝到了着四块糖果的甜味,让我懂得了如何去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言语失当,或是犯些行为错误,都是些很自然的现象,我们无需记着纠错或惩罚。其实当一个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内心都有改过的渴望,假如别人宽容对待,负罪感便会令其不安,他往往会主动承认错误。当孩子改正了错误或者取得进步时,我们不要忘记及时给予鼓励、喝彩,因为老师的宽容和鼓励是孩子进步和成长不可或缺的助推器,这正是我们的教育追求,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珍惜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用爱的教育呵护他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尽情地绽放光彩。

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

(二)细细品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我受益匪浅,书中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细细聆听一位位老师是如何学习陶行知的。而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的教育名言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都深深震撼我的心。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却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喂饱,今天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了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得的手续、程序,一起讨论问题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学陶行知》是一本很值得看、值得学习的一本书,我也将把它置于案头,时时翻阅,让它指引我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读《教师要学陶行知》有感

(三)假期我读了《教师要学陶行知》,其中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我工作上给与莫大的鼓励,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一、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二、要有爱心。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用爱心培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来谈谈陶行知“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第一问强调身体是工作的坚实后盾,没有健康的体魄如何把工作做好,现在我们每天坚持的师生同操,同运动就很好地缓解了教学压力,也让我们更加健康。第二问强调要终身学习,没有广博的学识如何教好学生。第三问强调工作要“做好为止”.第四问强调师德,没有好的职业道德如何身先示范,教书育人。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有感 篇13

[关键词] 陶行知 教师 孩子 教育 转变

一天早晨起床,清晰地记得当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位老人在讲课,讲我们应该如何做老师,虽然梦中的他身穿长衫,戴副眼镜,但梦中的教学现场却赢得了热烈很久的掌声,自己也是被这激烈的掌声击醒的。那这梦中的老师是谁呢?仔细回想梦中的一点一滴,把他的教育思想理了一下,再与我们熟悉的先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核对,发现正是与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梦遇。这一定是先人的托梦,给我在今生的教育之路上点燃了指明灯。由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学习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让我们新一代教师把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为培育新一代接班人奉献一切力量。

陶行知先生,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从社会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国的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搞好教改实践的理论宝库,是我们在各种教育思潮中站稳脚跟的强大思想武器。

那么,我们教师要如何体现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这就像梦中的老师说的那样“需要我们老师放下高高在上的威严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改头换面’一下。”那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又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平等的合作者

在如今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记得有一次,在手工上,我要求孩子们看完了我的示范后每人折成一个花篮。动手能力强幼儿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孩子们都兴奋地把折好的花篮交给我后,又忙着去折第二个,第三个……可是,还有几个幼儿拿着一张有些折痕的纸,递给我,当我怒气正想冒出的时候,发现他的眼角还有泪痕——显然不成功的他刚才伤心过。几分钟就能折好的花篮,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能折成。怎么办?发脾气吗?这时,我赶忙走过去弯下身子和他一起折,很快在我俩的努力下,一只花篮终于在他的手上诞生了,那幼儿开心地欢呼起来。第二天,我的电脑桌旁多了一袋彩色的花篮,还在兴奋中的他还来让我猜猜是谁做的。事后回想起来,如果那天课上我忙于收缴孩子的“作品”,只顾表扬成功的幼儿,而没有弯下身子,与孩子合作折花篮,其结果就不想而知了!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与孩子们平等的交流者。惟有平等,才能调动起孩子们交流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交流的流畅。因为师生合作,也是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

二、谦虚的倾听者

对于为人师者而言,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这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说,教师比学生知道得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个神话早已被学生打碎了。如果教师再去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地位,只能被时代无情地淘汰。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

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师之乐,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还记得上学期进行过一次数学活动,让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有的会飞,有的不会飞,有的吃肉,有的不吃肉……等,幼儿根据自己对动物的认识讲看很多种分类方法。这时一名幼儿说根据有没有有耳朵还可以来分。我一看这名幼儿只看了图片的外观来分来的,还没等这名幼儿说完,马上就有幼儿反驳道:“不对不对,鸡鸭是有耳朵的,只是从图片上看不出而已。怎么能说它们没有耳朵呢?”“是的,我也看见过鸡是有耳朵的。”就这样通过我与孩子们的共同探究,资料的查阅,孩子们不仅正确地掌握了动物的科学知识,还拓展到了动物习性爱好生物方面的、数学集合方面的、美术颜色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多是教师不曾拥有的。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绝对的,不是高不可攀的。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与时代共同成长。

三、真诚的赏识者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的确,在现代教育中要重视赏识孩子,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陶行知还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师的育人责任是神圣而艰巨的。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来自成人给予他们的过多溺爱使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如果采用较强硬的方式教育效果并不好。教师更要充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儿童也同样渴望被周围人理解尊重。只有尊重爱护他们,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尊敬教师,教师还要多以鼓励的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如果教师平日里不关注孩子们的感受,常以一些过激的责怪和轻视的态度对待孩子犯的错误,会使孩子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逐渐产生自卑感,甚至还可能产生被动心理,以更消极的行为来应付每天的课程。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在适度鼓励夸赞他们的同时,不时时机的表明老师对学生要求的规范严格性。所以教师的角色很重要,当我们发现孩子的行为不和你要求时,你应该蹲下来问问他(她)这样做的原因,用孩子的心去理解,去发现孩子的内心和真诚,更应该用鼓励、夸奖的目光去赞许孩子的进步;用可爱、宽容的目光去理解孩子的错误;用耐心的心态去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做孩子的赏识者。在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善于赏识孩子,不失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因为陶行知先生说“人才的幼苗要从小培养,如果家庭里、学校里、铺子里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已被发现有特殊的才干,那么,立刻就应该给他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使他欣欣向荣。”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这一句朴实的口号,不知启发了多少教师,造就了多少优秀教育工作者。今天,我们仍在实践着这句话的教育价值。而在如今的教育中,就更不应该忽略“小事”了。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他用一生做一大事——教育。而我们——新时代的教师,在陶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光辉下,应该正确看清自己,了解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真正做到与孩子们零距离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对孩子真正做到“爱满天下”!

读《走在行知路上》有感[定稿] 篇14

寒假,我潜心拜读了杨瑞清校长撰写的《走在行知路上》,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刚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我就想:“行知”是否含有“知、情、意、行”中所指的“知”和“行”的意思?读罢,我明白了,其实“行知路上”,还应该主要是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行知”。

读这本书,发现杨瑞清从工作开始就喜欢写教育日记,工作二十多年了,已经有多本,但《走在行知路上》却是他写的第一本书,他自己说这本书写的太早,因为他想用一生来写这本书,用一辈子的心血来浇灌她,验证她、完善她。他的确是用一辈子去做,我们的确应该用一辈子来读。杨瑞清校长是一名信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毕业分配时,他写下志愿书,要到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去办学。他在进城与回乡之间选择了回乡,迈出了探索乡村教育的脚步。后来调他出任团县委副书记,在工作之余,他放不下行知班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他辞职回到了农村小学。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太傻,断送了大好前途。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杨瑞清也曾经犹豫过,但为了自己的信念,他选择了做一名农村教师,因为他对走行知路有了新的憧憬。杨瑞清校长的一生理想,就是做一个像陶行知一样的教育家,办一所真正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想学校。有了理想就有了激情,所以他能坦然面对现实,去克服一切困难。突破层层困境,顽强的毅力使他总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读完《走在行之路上》这本书后沉思:陶行知现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在行知实验班,在行知实验小学、行知实验基地得到传承和发扬。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对行知教育精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从我参加工作起,就没有经历过留级制度,在杨校长的书中我清楚的看到了应试教育下留级制度的残酷。对杨校长向留级制挑战的勇气钦佩不已。我想:不留级制的实施正应和了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人人发展去激励去唤醒。

杨校长能从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发现他有绘画潜力,继而找准突破口,以艺术带动求知,使这个学生长大后能走进高等学府,实现迂回成才。而我们现在的学科教师对于学习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没有考虑他的先天禀赋,没有了解他的问题原因,没有为问题学生量身打造一套教育方案。

读到行知实验班采用了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教育理论、赏识教育理论寻找教育突破口,我想:相信每一个孩子能行,期待每一个孩子成长,帮助每一个孩子进步,我们就能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掉队。

正像杨校长反复总结的那样,农村学校怎么办?那就要学会联合(小学校,大教育)村校联合、城乡联合、国际联合。在广泛的联合中实现自我的超越和发展。五里小学从一所落后的农村小学,发展成行知小学,行知教育基地,杨校长的联合意识功不可没。

我想教学中的“联合”意义更为广阔,我们要关注学科间的融合,关注课内外的结合,关注学优生与学困生的帮扶,关注小组学习的合作„„教学中的“联合”无处不在。

杨校长靠强强联合,打造了一个魅力十足的行知教育基地,我们也可以利用学科的特点有效结合,打造属于我们的魅力课堂。

通过学习《走在行知路上》,我知道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

通过学习《走在行知路上》,我认识到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的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满缺点的学生时,更要用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目光与他们交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让学生亲近你。如果能细心地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而慷慨地去赞赏他们,一定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学生也会自然地显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只有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去爱他们时,学生才会相信自己,勇敢前进。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我们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我们教育顺利 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活到老,学到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我会继续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踏踏实实地做起那平凡而伟大的事业。

上一篇:全国城市文明指数测评调查问卷下一篇:员工上班多次忘记打卡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