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规则制度

2024-07-15

学生会规则制度(通用8篇)

学生会规则制度 篇1

学校学生课内规则

1、小预备铃响后,迅速走进教室,把书本和文具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停止说话,坐姿端正;身体距课桌一拳,眼离书本一尺,准备上课。

2、上课铃响后,班长喊“起立!”,教师亲切地招呼“同学们好!”同学们答“老师好!”教师微笑着说“请坐下!”学生方可坐下。

3、课上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教师提问时,发言要举手。

4、课上不喝水,不吃零食,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不妨碍他人学习,不擅自离开教室。

5、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书写工整,不抄袭,真正做到“堂堂清”。

6、尊敬老师,服从教导,不与老师顶撞。

7、下课铃响后,老师示意下课。班长喊“起立!”教师亲切地招呼“同学们再见!”同学们齐呼“老师再见!”要礼让老师先走出教室。

8、任课老师要认真填写《课内纪律记载簿》,并把学生课内纪律情况列入各班纪律评比。

学校周周清制度

一、周周清的对象主要是后进生

对大多数能自查自纠,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可让他们吃“自助餐”,即有计划地课外书籍、预习下周教学内容等,而不将他们列为周周清的对象。

二、周周清的目的是查漏补缺

即查出本周所学的过不了关的知识点,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并接受教师的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以确保没有一个学生掉队。

三、周周清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英语:查本周所学的单词,要求须朗读、背诵、默写正确,句型口头操练流利,指定课文能熟背,重点句型会译写。

数学:能背本周所学概念,能口述本周所学例题的解答部分,能口答有关练习题。

理化:能背本周所学概念,正确口答所学的例题及练习题。

四、周周清的程序

1、各班任课老师组织学生以自查、同桌互查、组与组对调查、教师抽查等多种形式,查清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公布。

2、必要时,学部或年级备课组长组织班与班对调检查验收,时间为星期五或星期日。

3、如周周清过不了关的,任课老师得辅导、复验,直到限时(一般不超过周日晚上)过关为止。

4、双休日不整班上课(毕业班除外),不集中讲评作业,只对学生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其余学生应让他们自由活动,或进阅览室看书,或参加其它活动(培尖、娱乐、体育……),要有老师宏观组织,以确保活动有序、有效。

五、周周清的督查

1、学部教务处组织督查、统计,并切实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2、学校督学、校长办公室不定期检查学部周周清的情况,列入对学部的考核。

学生会规则制度 篇2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制度,审计规则

政府审计是指由政府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审计组织以及其他有关机构集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种监督制度。政府审计制度以政府治理为前提, 不同的审计制度安排, 会导致不同的政府审计质量, 而不同的政府审计质量对规范政府行为、保护公众投资者的产权安全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功能与效果。政府审计制度是一种约束政府行为的规则, 它主要包括审计的权力与职责、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谨慎与能力、审计的透明度与责任约束机制、审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体制等。

一、审计的权力与职责

审计是依据公众赋予的权力和规定的职责而进行的。审计的权力与职责体现着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要求。从国际上看, 各国审计制度通常都是由最高立法机关或者根据宪法的规定而建立的, 审计制度明确了审计组织的性质、地位、权力、职责、义务以及对政府组织接受审计的要求。审计的权力从性质上看是法律赋予其维护公共利益的权力, 对政府组织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一般情况下, 审计授权的法律层次越高, 审计制度的实行就越能够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相应的, 法律规定审计职责的范围越广, 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就越大、维护公共利益的成效也越大。同时, 在审计体制的安排上, 完善的民主、法制基础上的审计组织向立法机关负责、或者独立行使审计司法权、或者具有超然独立性的管理体制, 其拥有的权威性也就越大,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也就越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审计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

二、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组织及其人员保持充分的独立性是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相应的, 公众与政府之间某种利益的冲突性以及彼此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 要求审计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根据审计职责有效履行的要求, 审计的独立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即审计组织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审计经费的独立性。

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是审计与公众和政府之间组织关系的反映, 要实现审计组织公正无私地履行审计职责, 既需要法律对其独立性予以明确规定, 又要求在管理体制上对其独立性予以组织上的保证。法律上的规定是审计组织独立性的前提, 而管理体制上的保证是实现审计组织独立性的基础。

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审计独立性的实质性表现。审计组织的职责是由审计人员来具体承担的, 根据审计组织内部的职责分工, 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由审计长 (在我国还包括各级审计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的独立性和其他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两部分构成。其中, 审计长以及各级审计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任职条件是决定审计人员能否真正实现独立性的关键因素;而其他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指就具体的审计事项而言, 审计人员不存在有可能损害独立性的利害关系, 并通过“回避”制度来使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自始至终的独立性。

审计经费的独立性是审计独立性在经济上的必然要求。可靠的经费来源是审计独立性的物质保证。从审计受托履行监督职责的关系来讲, 公众依法支付审计费用或对审计费用予以财政预算上的保证, 既体现了审计需求者付费的公平交易原则, 又反映了审计独立性的特征。

三、审计的谨慎与能力

公共利益关系的维系是以规范的审计职责行为为前提条件的。在审计中, 审计组织与人员任何偏离审计职责规范的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相应的, 审计组织与人员要避免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 就必须提高审计的风险意识, 尽职尽责, 在履行审计职责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保持谨慎态度。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 主要取决于审计风险的程度。因此, 完善的审计责任制度规定、健全的审计责任约束机制, 并且在运行中有效, 是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保持应有谨慎态度的基本制度条件。

审计能力是公众的审计管理能力与审计组织的组织能力互动关系的反映。审计制度一般不对公众的审计管理能力提出要求, 但是审计规则的制定机构以及国家权力机关的审计专门委员会, 都是以审计专家以及审计技术人员为核心而组成的。审计能力的载体是公众和审计人员, 无论是对国家权力机关的审计管理人员还是对审计组织的审计人员, 都要通过制度对其能力的要求做出限制性规定;同时建立一套规范可行的审计管理程序和审计程序, 并保证其程序得到严格的遵守。另外, 国家权力机关和审计组织还要重视审计人员的能力培训, 建立完善的审计人员培训制度。这样, 才能保证审计的能力符合履行审计职责的要求。

四、审计的透明度与责任约束机制

提高审计的透明度是公众对审计有效治理的基本信息条件。审计治理结构框架应当保证及时准确地披露政府有关任何重大问题的信息。一个健全、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既是政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表现, 又是公众对政府行使表决权的必要条件;同时它还是公众了解审计组织履行信息责任或监督职责行为及其结果的必然要求。

审计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基石之一, 为了强化政府的责任约束机制, 规范其对权力的运用, 促使其职能向市场化转变, 需要改变地方审计组织的管理体制, 为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奠定制度基础。在不改变我国审计行政管理体制总体框架的前提下, 需要将省级以下审计组织的管理权收回到省级审计组织, 由省级审计组织垂直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强审计署对地方审计组织的领导。在审计组织结构中, 公众是审计与政府治理的主体。公众通过审计治理来加强对审计组织的管理与控制, 这既是促使审计以及相关组织选择正当行为的制度保证, 又是加强对政府管理的重要措施。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 国家权力机关要加强对审计组织履行经济监督职责行为的约束与管理, 以完善审计的治理结构。地方审计组织管理体制的改变, 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审计组织行为的约束与管理, 建立专门的审计管理机构;同时在制度上明确对审计组织行为约束与管理的程序及其要求。其中, 在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制度安排上, 应改变其审计报告的主体, 由审计组织直接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交审计报告。这样, 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干扰, 从而既能促进审计组织提高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质量, 又能为国家权力机关的财政监督提供信息保证。

五、审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体制

提高审计管理、监督与信息生产的有效性, 是确保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绩效的基础性工作, 而提高审计绩效的动力来源于国家权力机关审计管理人员与审计组织审计人员知识的积累与制度的创新。一个能够体现审计职业人力资本管理特征的人员管理体制, 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制度保证。因此, 按照公务员分类管理的要求, 探索和实行国家权力机关审计管理人员与审计组织审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体制, 是提高我国审计制度总体效率的重要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曙光.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审计研究, 2005;5

[2].马曙光.利益冲突与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变迁.审计研究, 2006;5

[3].秦荣生.深化政府审计监督完善政府治理机制.审计研究, 2007;1

[4].杨肃昌, 肖泽忠, 李培根.中国国家审计问题问卷调查报告.审计研究, 2003;2

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制度规则 篇3

我国进入贫富差距大的国家行列

目前,我国已经从过去收入平均国家演变为收入差距大和不平等程度高的国家。1980年代中期我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16,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国家之一。到2008年我国基尼系数高达0.475左右,进入世界上贫富差距大的国家行列,居民收入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2008年,我国城镇10%最富裕家庭人均收入与10%最穷家庭人均收入之比从1995年的4倍左右扩大到2008年的9倍左右,城镇最低5%家庭人均收入占城镇居民平均收入的比例从1995年的51%左右下降到2008年的24%左右。社会财富正越来越向少数人手中集中。

我国收入不均等不仅表现为个人和家庭间收入差距扩大,而且也表现为城乡间、地区间和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2006~2008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分别是7.4%、9.5%和8.0%,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则是10.4%、12.2%和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均GDP的相对差异系数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异系数相当。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0%左右,人口占全国的30%左右,但GDP总量只占全国的不足20%,西部地区人均GDP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40%左右。我国人均GDP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相差10倍左右。

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从各行业工资来看,平均工资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距从1990年中期的4倍左右扩大到2008年的15倍左右。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垄断。2008年,18个行政性垄断行业的职工总数为全国职工总数的10.8%,而其工资总额却占了全部城镇单位职工工资的17.2%。

初次分配不利于劳动者再分配持续向政府倾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GDP年均增长9.8%,但劳动者报酬收入增长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相对缓慢,从而导致我国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不断下降,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不利于劳动者。

1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长期持续下降,目前处于最低水平。1978~2007年间劳动收入份额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1978~1984年间劳动收入份额有所上升,从49%上升到54%,之后则持续下降,尤其是最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加速。2007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仅为42%,比顶峰时期的1984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超过20%。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劳动收入份额要么保持高水平稳定,如美国1840~1920年维持在70%,英国1800~1880年维持在60%左右;要么逐步上升,如日本1920~1980年从50%上升到70%,加拿大1900~1980年从45%上升到55%。中国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动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即使和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如韩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相比,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也普遍低10个百分点左右。

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偏低的局面不仅没有得到再分配的校正,而且再分配还进一步加剧了这一不合理局面。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呈上升趋势,且再分配出现了持续向政府倾斜的现象,企业所得份额有所下降。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份额都比较低。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基本以劳动报酬收入为主,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例下降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1996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接近70%,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57.5%,下降了12个百分点。

多种因素导致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

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既是一种市场失败,也和一些制度规则不合理有关。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份额不足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既有市场因素又有非市场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尚未形成决定工资合理增长的机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仍然遗留一些计划经济成分,特别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并未形成合理健康的工资决定机制。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供不应求,国家为了发展壮大国民经济而抑制消费、扩大积累,劳动者所得并非其真实的劳动付出,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被人为压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不断增强,但计划经济遗留的收入分配机制还在起作用,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这突出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工资增长率,1978~2006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6.4倍,同期工业部门平均工资仅增长了4.9倍,劳动收入增长慢于资本收入增长。因此,工资增长相对缓慢,决定工资合理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是造成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是我国二元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导致劳动者报酬水平低、增长慢。中国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虽然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部门转移,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但这一过程远未结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在这样的发展阶段,非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往往由农业部门劳动者收入水平决定。这主要是因为,只要非农部门工资高于农业就业的收入,就会继续吸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中国长期以来存在工农业剪刀差,农业劳动力价格较低,由此转移到非农部门的农村劳动力的工资也相对较低。农民工工资在2003年之前一直维持在600元左右,几乎没有增长;而1978~2003年,非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非常迅速,年均达到6.2%,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未能带来工资同步增长。2003年以来,尽管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从700多元涨到1400元,但仍然大大低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劳动者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是造成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是资本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初次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者的局面。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净输入地,1978~2008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计达8500亿美元。国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资本全球化加强了资本的流动能力,进而提升了资本对劳动的优势地位和谈判能力,大量外资集中于汽车、房地产业、电力、燃气等资本收益率高的部门,外贸出口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例越来越高,再加上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为资本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等,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出口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出口迅速增加,而沿海地区也是同期劳动份额下降最明显的地区,这种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也是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劳动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

无法实现就业是最大的收入分配不公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收入分配问题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改善,但这一过程不会自动完成,而是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校正收入分配中的市场失败,才能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了具体目标:“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加强再分配的收入调节作用,更需要改变初次分配中的不合理局面,形成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机制。

一是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促进公平分配。在目前的收入差距中,城乡、地区和行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有关。这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既有传统体制遗留的部分,如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影响,也有新形成体制的作用,如行业垄断以及灰色收入的形成等,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改革这些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体制机制,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环境。

二是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收入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在现阶段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较低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实际上加剧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中等偏上收入人群,起征点应该在职工平均工资之上,且应该随平均工资增长而动态调整。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资源税、国企利润的征缴,减少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税费,为劳动资本收益分配比例的改善提供条件。

三是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首先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经营制度,合理确定国有垄断行业的资本与劳动分配比例;其次要加强劳动保护,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加强劳动监督力度,完善保障工资增长的三方协调机制。同时,迫切需要培养有利于劳动者的公平市场环境。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大量就业者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意味着本来应该用于保障的收入被其他生产要素占有,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总体上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仅覆盖城镇地区部分正规就业劳动者,虽然农村已经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但从覆盖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镇和农村人口仍然缺乏养老保障。建立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让所有人都能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手段。

五是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生产性工人的工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就业收入水平,因此持续、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能提高产业工人的保留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是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比重的重要条件。为此,要落实各项兴农惠农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走科技兴农之路,同时还必须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地区稳定就业。

六是积极扩大就业,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就业是民生之本,不就业就无法参与初次收入分配。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为其提供就业机会,让其有机会参与社会财富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法實现就业就是最大的分配不公。解决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首先要求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篇4

规则一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税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税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则按以下规则确定。

注释:

一、本协调制度系统地列出了国际贸易的货品,将这些货品分为类、章及分章,每类、章或分章都有标题,尽可能确切地列明所包括货品种类的范围。但在许多情况下,归入某类或某章的货品种类繁多,类、章标题不可能将其一一列出,全都包括进去。

二、因此,本规则一开始就说明,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据此,标题对商品归类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本规则第二部分规定,商品应按以下两条规则进行归类:

(一)按照税目条文及任何相关的类、章注释的规定办理;

(二)税目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则可根据规则二、三、四及五的规定办理。

四、以上三(一)所规定的已很明确,许多货品可直接按协调制度的规定进行归类,无须运用归类总规则〔例如,活马(税号01.01)、第三十章注释三所述的医药用品(税号30.06)〕。

五、以上三(二)所称“如税目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旨在明确税目条文及任何相关的类、章注释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它们是在确定归类时应首先考虑的规定。例如,第三十一章的注释规定该章某些税号仅包括某些货品,因此,这些税号就不能够根据规则二(二)扩大为包括该章注释规定不包括的货品。

规则二

(一)税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报验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报验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二)税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税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注释:

规则二(一)

(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

一、规则二(一)将所有列出某一些物品的税目范围扩大为不仅包括完整的物品,而且还包括该物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报验时它们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

二、本款规则的规定也适用于毛坯,除非该毛坯已在某一税目具体列名。所称“毛坯”,是指已具有制成品或制成零件的大概形状或轮廓,但还不能直接使用的物品。除极个别的情况外,它们须经进一步完善方可作为制成品或制成零件使用。

尚未具有制成品基本形状的半制成品(例如,常见的杆、盘、管等)不应作为“毛坯”对待。

三、鉴于第一类至第六类各税目的商品范围,本款规则这一部分的规定一般不适用于这六类所包括的货品。

四、运用本款规则的几个实例,参见有关类、章的总注释(例如,第十六类和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六章、第八十七章及第九十章)。

规则二(二)

(物品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五、规则二(一)的第二部分规定,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应归入已组装物品的同一税号。货品以未组装或拆散形式报验,通常是由于包装、装卸或运输上的需要,或是为了便于包装、装卸或运输。

六、本款规则也适用于以未组装或拆散形式报验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按照本规则第一部分的规定,它们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看待。

七、本款规则所称“报验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是指其零件可通过紧固件(螺钉、螺母、螺栓等),或通过铆接、焊接等组装方法便可装配起来的物品。

组装方法的复杂性可不予考虑,但其零件必需是无须进一步加工的制成品。

某一物品的未组装零件如超出组装成品所需数量的,超出部分应单独归类。

八、运用本款规则的实例,参见有关类、章的总注释(例如,第十六类和第四十四章、第八十六章、第八十七章及第八十九章)。

九、鉴于第一类至第六类各税目的商品范围,本款规则这一部分的规定一般不适用于这六类所包括的货品。

规则二(三)

(不同材料或物质的混合品或组合品)

十、规则二(二)是关于混合及组合的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或多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它所适用的税目是列出某种材料或物质的税目(例如,税号05.03列出“马毛”)和列出某种材料或物质制成的货品的税目(例如,税号45.03列出“天然软木制品”)。应注意到,仅在税目条文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运用本款规则(例如,税号15.03列出“液体猪油,未经混合”,这就不能运用本款规则)。

在类、章注释或税目条文列为调制品的混合物,应按规则一的规定进行归类。

十一、本款规则旨在将任何列出某种材料或物质的税目扩大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的混合品或组合品,同时还将任何列出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税目扩大为包括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十二、然而,本款规则绝不意味着将税号范围扩大到不按照规则一的规定,将不符合税目条文的货品也包括进来,即由于添加了另外一种材料或物质,使货品丧失了原税号所列货品特征的情况。

教室规则及班级管理制度 篇5

1.教室规则

(1)课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擦黑板和课桌),按时进入教室坐好,上课时教师进入教室,班长喊起立,教师答礼后坐下,下课时班长喊起立,教师答礼后下课。

(2)班长负责检查各节课的到课人数,并向任课老师报告,由老师记在教室日志上。

(3)学生应自觉遵守教师秩序,认真听讲,独立思考,教师提问时应起立回答,发言要举手。

(4)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会客、不无故旷课、不得赤膊和穿拖鞋进入教室。

(5)学生上课因故迟到,须在室外喊“报告”,经授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6)在课余时间不得在教室拍球、蹦跳、喧哗、保持室内肃静。

2.教室设备管理

(1)教室的课桌椅均按定员配备,每个同学必须认真爱护。不乱搬、乱换,开大会需要带桌椅时,一定要轻拿、轻放,不得将桌椅带出校外或带回宿舍。

(2)要爱护教室的门窗玻璃,轻开轻关,开后挂好挂钩,关后插好插销。

(3)不得在桌、椅上乱画、乱刻、乱写、乱踩,如有损坏,须按价赔偿。

(4)节约照明用电,晚上学习时,人少少开灯,人走全关灯,并锁好门。

(5)爱护取暖设备,不敲打、不攀登暖气管道和暖气片。

(6)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

3.教室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1)建立教室卫生值日制度。

(2)经常保持地面、墙壁、门窗、玻璃的清洁。

(3)不要随地吐痰、扔碎纸和果皮等。

(4)各班每天安排值日,每周三下午要进行全面大扫除。

4.环境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1)建立环境卫生制度,各班卫生所辖卫生区必须定期打扫。

(2)卫生区要求保持干净无废纸、落叶,皮核等杂物。

(3)值日生清扫卫生时,不得将本班的垃圾扫到其他班的卫生区,垃圾必须当时处理,不得拖期不处理。如经发现,视情节处理。

5.环境卫生抽查制度

(1)每周三下午由政教处、总务处、学生会组织检查,并不定时进行卫生抽查,分别进行打分。

(2)每次检查做好记录,进行统计,每周评定优秀。

(3)每班劳动委员将每次检查结果向班主任汇报并在班内口头公布,并提出要求,以求改进卫生状况。

6.教室卫生检(抽)查制度

(1)地面干净,无碎纸、无灰尘,无死角等。

(2)桌椅摆放整齐,无损坏。

(3)桌面干净,没有乱画现象。

(4)墙壁干净,无灰尘。

(5)室内布置整齐,有条理。

(6)黑板干净无损。

(7)门窗、玻璃干净无损。

(8)暖气片干净无损坏,灯管、灯座无灰尘、无损坏。

7.奖惩办法

(1)卫生检查每周公布一次,每月汇总一次,名列前茅的班级和检查合格的班级参照《奖学金发放办法》的有关条例给予奖励,对于不达标的班级给予处罚。

管理学院艺术团规则制度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名称为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艺术团,干事约15名,副团3名,团长1名。正副团长组成艺术团的执行机构,领导开展艺术团日常工作,并对成员负责。第二条:艺术团隶属于管理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第三条:艺术团的宗旨是培养艺术人才。编排和整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我院师生的校园文化艺术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管理学院的声望。第四条:艺术团的活动以承办院内重要文艺演出以及校际演出交流活动为主,艺术团团员的活动以后台策划,排练,演出和参加比赛为主。

第二章 团员

一、执行机构职权

1、执行艺术团决议。

2、报告总结工作计划和艺术团事物处理工作。

3、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4、批准团员的加入与退出。

5、召开执行机构例会,每周至少一次(如本学期活动结束经商议则不用每周例会)

二、团员的权利

1、参加学生会和艺术团的有关会议,接受各类教育和培训。

2、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对艺术团的工作提出建议

4、有权对艺术团的团员提出有根据的批评指导

三、团员的义务

1、遵守校规校纪以及艺术团的规章制度。

2、学习文化课和艺术专业知识,自觉提高业务素质,积极完成艺术团布置的各项任务。

3、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艺术团多做贡献。

4、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坚决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5、服从学生会各级干部和指导老师的安排。

四、团员退团制度

1、团员不得擅自退团。

2、对每学期挂科两门以上的成员应由本人提出申请或者由艺术团副团和学生会主席团劝退。

3、最终自愿入选艺术团的同学不得无故退出,违反条例者给予相应处分,严重者做记过处分。

第三章 管理

一、开会及活动制度

1、开会不得迟到早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或之前到达会场,每次都要签到。每月在团内公布一次考勤情况。迟到一次给予提醒,三次迟到将扣学生会干事综测分,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副团请假。

2、各个团员之间必须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不允许出现拉帮结派,相互排斥,损害艺术团利益和影响的事件,一旦发现,将对其个人进行严重警告。

3、艺术团组织活动期间,发生各种矛盾、冲突等不良现象(无法避免的事件另外处理),属于本团的疏忽和不认真,将在活动结束后根据造成的后果进行追究处理。

4、活动前至少一周要提交参加活动人员名单和策划案,经老师和主席团审核后方可实行,活动计划一定要详细周密,如场地,时间,预算等。活动结束后上交工作总结并存档。经费多退少补,及时把实际支出账单和应拿的发票交给办公室老师。

5、所有活动的开展,应尽量在课余时间开展,如实在无法协调时间应提前一两天去老师办公室申请请假条。

6、团员应按时参加排练和会议,迟到,早退,无故不到者给予团内通报批评,全体人员有监督权。

7、对违反纪律的团员,艺术团和学生会应本着惩前毖后的精神,按照错误的性质和情节的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并取消院级校级的各种评优资格。

二、日常工作制度

1、学期初,艺术团要制定工作计划,计划要求全体团员了解并报告校主席团审核。计划包括:工作目标,发展目标,训练安排,自身建设,学习安排,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等。

2、每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各队应及时总结,表扬先进,批评落后,指出努力方向。

3、学期末,艺术团和各队要有工作总结,艺术团的工作总结以书面形式报主席团。总结的内容包括:工作表现的实现情况,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工作经验,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4、艺术团每周举行一次工作例会,研究工作,交流情况,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不同范围的干部会议。

三、团员积分管理办法

1、团员积分管理办法经系学生会讨论研究后正式实施

2、积分管理办法适用于一切成员,不分职务和级别

3、每个被管理成员的入团基础分为0.3学分

4、每学期期末,艺术团将对团内成员参加的一切活动进行统计。对积极参加者进行适当奖励,并且对外通报表扬。对不积极者进行内部敬告.对不参加活动者给予处分。(参加活动的人员记录或个人提供书面材料,交送艺术团副团,由副团核实,若核定不实或者有偏差,副团有权修改结果并通告提供材料者。)

注:加减分范围: 1.向艺术团团提交活动方案.+0.2

2.每次大型活动直接参与.+0.3

3.团员积极申报和实施活动项目。+0.2

4.其他有益 于艺术团工作和发展的着情奖分

扣除学分范围:

1.会议迟到或旷到2次以上一次—0.3 2.活动无故不参与。—0.3 3.个人作风影响艺术团形象。—0.5 4.经核实搞内部斗争的成员。—0.5

5.其他不益于社团工作和发展,有损社团凝聚力的清况着情扣分

6.无故退出扣除1.5学分,不得参与本院任何评优

四、财务管理制度

1、艺术团设立账簿由副团中的一人负责登记。

2、艺术团需使用经费,应事先做出预算给主席团看,通过后再向办公室老师申请,批准后方能拿经费。

3、凡购买所需物品者,应带所购买的物品和正规发票由办公室验收、审核。

4、艺术团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均须当事人和艺术团副团签字。

5、凡未事先得到批准购买的物品,均不予报销。

6、学期末,艺术团将经费的收入和使用情况公布一次,以接受艺术团全体团员的监督。

五、艺术团纪律和要求

1、按时参加训练、排练和其它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向负责人请假。

2、服从团长副团和艺术团指导老师的管理和安排。

3、加强时间和组织观念,参加演出时,按时集合、化妆、上场。

4、台风严谨,尊重观众和评委。

5、团结友爱,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6、爱护公物、爱护所有演出器材。

7、个人退团申请未获得批准,仍要积极地对待训练和演出。

8、维护艺术团的荣誉。

9、本规定解释权归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艺术团所有。

第四章 附则

学生会规则制度 篇7

关键词:缺席判决,举证责任,证明标准

现代的民事诉讼结构体现为一种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即法官居于三角形顶端, 引导分执于两端的当事人庭审时围绕案件争议点相互攻防论辩, 并依据双方当事人质证得以确认的证据做出裁判, 从而使整个诉讼活动呈现一种紧密和谐的状态。因此, 双方当事人于言词辩论期日到庭并进行充分的辩论就成为稳固等腰三角形民事诉讼结构的基石。但是, 当一方当事人经合法传唤于到期日不到场或虽到场但未进行辩论时, 庭审时双方攻防对抗的状态被打破, 质证程序难以进行下去, 法院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力无法判断, 结果导致等腰三角形诉讼结构的变形。于是, 如何运用证据规则从而使法院做出的判决更接近公正是我们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缺席行为

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和向前推进, 往往取决于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当一方怠于行使诉讼行为时, 法律往往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那么, 缺席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是一种对权利的放弃还是对义务的不履行?笔者认为在讨论证据规则适用时, 有必要解决这个前置性问题。

首先是对缺席行为的界定。各国对缺席行为的界定与我国的不相同。辩论主义原则最集中的体现是在法庭辩论阶段, 当事人参加法庭审理并进行直接的、言词的辩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判决的最终结果。因此当事人不出席庭审或者虽出席但不进行任何辩论在实质上是一样的[1]。基于以上考虑, 国外民事诉讼中一般将当事人不出席庭审或者虽出席但不进行任何辩论都视为“缺席”。如在英国, 缺席是指被告未能在规定的时期内提出防御的意思, 或被告虽提出答辩但在审查日不到案[2]。在德国、日本均将当事人于言词辩论期日不到庭或虽到庭但不进行辩论视为缺席。我国将缺席界定为当事人经合法传唤未到庭或虽到庭但无正当理由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两种情形。即判断是否缺席以是否“到庭”为标准, 同时规定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庭审理。这一规定常导致实践中许多诉讼案件的被告不仅不出庭而且根本不提交答辩状。实际上, 被告一方的答辩状记录了其对所涉争议的基本主张, 是对原告主张的反驳, 可以视为与原告的辩论。在被告缺席的情形下, 法院可依被告提交的答辩状与原告的主张及依据进行衡量并做出判决。可见, 提交的答辩状是缺席案件审理的一个关键。

其次, 缺席行为是与应诉行为相对而言的, 应诉行为是指被告一方收集证据, 按期提交答辩状, 参加庭审的行为。在超职权诉讼主义模式下, 当事人出席庭审进行法庭辩论成为配合法院的一项义务。但随着民事诉讼改革逐步朝着当事人主义的方向前进, 当事人的处分权日益得到法院的尊重。出庭成为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 当事人可选择行使, 也可选择放弃。如若当事人基于各种原因愿意放弃出庭权利并全盘接受法院判决, 即使是法律上的不利判决, 也是其对权利的处分, 符合私法自治原则。

二、举证责任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即原告对其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予以反驳或提出主张的同时也承担举证责任, 原被告相互举证碰撞后, 法院判断哪方的举证更有力, 出现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由主张者承担不利后果。这是一般的举证责任规则。

当一方当事人已实际参与庭前程序的诉讼活动, 即已提交了答辩状与证据材料但却未到庭时, 其所提交的答辩状或证据材料可以纳入法庭调查的范围。缺席方对起诉状中所陈述的事实未在答辩状中予以否认, 或者也未提出反证材料的, 应当视为缺席方当事人承认;相反, 若其对在起诉状中陈述的事实予以否认, 或者提出了反证材料的, 到席方当事人须对这些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同时缺席方当事人之前已提交的证据材料必须在法庭出示, 并由到席一方提出质疑。

但当一方当事人提交了答辩意见却无提供证据材料, 也未参加开庭审理时, 法院的判决如何做出?举证是法院依证据判断事实做出实体处理的前提, 没有证据支持的事实是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的。虽然缺席一方提交了答辩意见, 在程序上发生应诉的效果, 但这种抗辩主张因未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 显现的只是一种诉讼上的被动防御。笔者认为, 此种缺席行为可以视为其放弃了举证的权利。因此, 法院可以根据到庭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对缺席方当事人做出对其不利的判决。

实践中, 一审法院依法做出缺席判决后, 缺席一方当事人通常在二审或提起再审程序时以新的证据要求撤销法院一审缺席判决, 该新证据的事实效力可能导致原审判决的全部或部分无效, 这不仅给出席方当事人增加了诉讼负担, 同时也增加了法官对缺席审判的畏惧心理。实际上, 2002年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已经确立了证据的程序效力。它规定除特殊情况外, 法官只对举证期限内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核认定, 从而排除了当事人日后提出新的证据来影响判决的可能。也就是说, 当事人运用合法证据证明其诉讼主张和抗辩理由时, 并非可以任意超越诉讼的某个阶段。因为民事诉讼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法律关系, 各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形成一个锁链, 前一个诉讼行为的无效可能会引起后一诉讼行为的无效, 如果一方当事人懈怠或拒不依法及时进行证据披露, 往往会使相对一方当事人处于不利境况[3]。针对这种情况, 各国立法均设有规定, 凡意图延滞诉讼, 超过规定期限才提出攻击与防御方法来进行证据披露的当事人, 一般基于诚实信用原则, 拒绝对迟延提供的证据予以审查, 或直接认可对怠于披露证据一方不利的事实主张为正当。因此, 当事人应严格按照法院规定的时间提出能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 若一方当事人主观上存有故意, 只提交了答辩意见而不履行或不适时地履行举证责任, 其举证行为将缺乏法律效力, 此后不论该缺席方当事人提供的新证据具有多少实体上的含义, 他都要承担举证责任败诉的法律后果。

三、证据审核与认定规则

《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 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质证是指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 由双方当事人就诉讼证据通过出示、辨认、询问、辩驳等质诘方式证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其基本原理在于站在对立或相反立场上的主体围绕证据的对质辩驳可以使案件信息的获得更加全面完备, 保证法官兼听则明。但是在被告于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向法庭提出了答辩意见且提交了相应的证据材料, 但却未到庭参加开庭审理时, 庭审中的质证程序变成单方面, 到庭一方当事人能够对缺席一方当事人前已提供的证据发表辩论意见, 而缺席一方却无法对到庭方所提供的证据进行质疑, 这种证据的辩论效果显然对缺席方当事人不利。此时, 法院可否直接采纳原告的诉讼请求?在笔者看来, 依辩论主义的诉讼模式, 当事人的诉讼行为主导着审判程序的进程, 尤其是当事人双方的辩论及其结果是法院据以裁判的基础。法官心证的来源即是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和证据材料, 既然被告在此前已向法院提供了支持其抗辩主张的证据材料, 即使其放弃了到庭进行辩论的权利, 法院也不能视其已提出的证据材料不顾而直接采纳原告的诉讼请求。

那么, 法官如何运用其心证与逻辑推理对证据做出评价呢?法官认证的内容包括对证据资料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认定, 具体表现为对证据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的认定。理论上认为, 法官对证据证明力的认定是对证据实质要件的认定, 对证据能力的认定则属于对证据的形式要件的认定, 二者的统一构成对证据进行认定的完整内容。有观点认为, 在一方缺席时, 法官只须对双方的证据进行形式上的审查, 即进行证据能力的审查即可。只要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材料形式上真实合法, 与案件有关联, 就可直接认定该方提交的证据并以其作为判决的基础。[4]但就目前的诉讼状况而言, 采取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更为稳妥。这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求, 也是使判决最大限度接近客观真实之使然。具体的认证程序可以如下设计:首先要求到席方当事人对证据材料的真实、合法与关联性发表辩论意见, 而后运用推定、经验法则等规则对证据材料进行认定, 若案件事实模糊不清, 法官可要求出席方对该事实加以补充陈述, 如果事实真相真伪不明无法查清, 法官可根据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由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对事实真伪不明承担不利后果。同时, 为了保证法官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笔者建议设立到庭一方当事人对已提交的证据的保证制度。即法官在法庭调查阶段审核认定证据时, 可要求出席方当事人对其提交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负责并记录在案, 若发现其提供虚假证据, 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3款规定:“人民法院应按法定程序, 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这里所谓“全面”与“客观”的限定性概念是对审查核实证据的一种高度而严格的要求, 其形式目标是一种“客观真实”的标准[4]。这种证明标准要求最终证明的案件事实与客观上发生的事实完全一致, 显得过于理想化与不具操作性。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优势证明”的证明标准。即在当事人对同一事实举出相反证据且都无法否定对方证据的情况下, 由法院对当事人证据的证明力进行衡量。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明显大于另一方, 则可以认为证明力较大的证据支持的事实具有高度盖然性, 法院应依这一事实做出裁判。如若双方证据证明力大小不明显或无法判断, 即双方证据支持的事实均不能达到高度盖然性程度, 则法院依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做出裁判, 由负有举证责任一方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5]。可见, 我国立法上规定的法院根据“明显优势”来判断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提出的相互矛盾的证据, 这一裁判准则即为“高度盖然性的证明准则”。它与大陆法系的民事案件证明标准相近似。大陆法系在诉讼证明上主张“高度盖然性”, 这种标准模式的产生并非必须以当事人的激烈对抗为前提, 法官对事实的认定并非完全着眼于双方当事人通过证据来加以攻击与防御, 从而使一方以优势的明显效果导致事实自动显露出来, 而主要由法官对各种证据的调查及庭审活动的开展所直接形成的一种心证, 当这种心证在内心深处达到相当高度时, 便促使法官对某一案件事实的认定。笔者认为, 缺席审判案件因一方的缺席使得相互对抗性减弱, 主要依靠法官的自由心证, 因此“高度盖然性”的认证标准模式无疑与之相吻合。但这种认证标准是根据逻辑上的高度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来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该证明标准本身并不能确定待证事实的证明要达到何种程度才算是高度盖然性, 所以这一标准因个案不同, 只能作原则性规定, 需要法官根据案件情况灵活把握与裁量。

法官可根据被告缺席的不同原因, 灵活适用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一种情形是起诉时被告住址不清或其他客观原因, 法院不能向其直接送达起诉书副本和开庭传票而采用公告送达。但公告送达只是一种拟制送达, 是基于保护原告合法权益以及提高诉讼效率, 推定被告已收到诉讼文书, 事实上并不能确保被告知悉诉讼的存在, 况且法律一般允许对拟制的事实在有足够证据证明时可以推翻该拟制的事实。若被告并不知道法院传票的内容未到庭应诉而法院做出缺席判决, 则显然对被告产生不公。因此, 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在此种情形下应严格掌握, 对原告方提出的证据应严格审查。

另一种情况是法院已经依法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后当事人恶意缺席。如何认定当事人“恶意”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 这种情况的恶意应当有别于外国法律对“恶意诉讼”的规定:当事人滥用诉权, 故意虚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 意图使他人受到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害, 从而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恶意缺席的“恶意”应指当事人主观上知晓自己将败诉而自动放弃应诉或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而故意拖延诉讼。这可以从送达程序的圆满完成与否, 法官阐明权的行使以及指定期间内当事人是否已实施相应诉讼行为等方面进行认定。在此种情况下, 因为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以及相关证据材料已知晓, 按照情理和经验法则, 若被告对证据材料有异议就应争执, 在本应争执而未加争执的情况下, 在诉讼上视为不存在争执。此时法官可以适当降低对原告方提交的证据的要求, 对原告方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询问后, 只要其提供的证据材料并不矛盾, 互相印证并且能证明原告所主张的事实, 那么, 该事实发生的可能性就极大, 可认为其举证已达到高度盖然性标准, 法官可依原告方提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对案件做出裁判从而结束诉讼程序。

参考文献

[1]毕玉谦.缺席判决制度的基本法意与焦点问题之探析[M].法学评论.2006.3.

[2]徐昕.英国民事诉讼规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54-63.

[3]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376.

[4]陈新美.被告缺席审理时法官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53266.

[5]刘善春, 毕玉谦, 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383.

学生会规则制度 篇8

关键词:《鹿特丹规则》;提单制度;运输单证;电子单证

2009年9月23日《联合国全部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对外开放签字,未来如果该公约能够顺利生效,将意味着国际货物运输国际立法就将结束“海牙时代”,迈入崭新的“鹿特丹时代”,虽然距离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较1924年《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简称《海牙规则》)、1968年《修改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议定书》(简称《海牙一维斯比规则》)和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简称《汉堡规则》)来说,《鹿特丹规则》无论在规定的范围、责任的限定,还是在权利义务的平衡上都有跨越式的发展。《鹿特丹规则》制定的各方试图通过全面制定海上货物运输到贸易的方方面面来适应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政治形势带来的新变化,通过开启“《鹿特丹规则》时代”来逐步完成国际贸易规则统一化的历史进程。

就目前来看,对于《鹿特丹规则》的态度基本呈两派:一派认为其存在先进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派则坚持认为其大而无当、冒进冲动的特点只能导致其生效的困难。也有很多学者意识到《鹿特丹规则》从实务角度来说,其主线仍然落在“单证”上。就目前已经生效的公约背景下,国际货物贸易运输大部分仍在实际使用的“单证”依旧是“提单”,那么对于《鹿特丹规则》对提单制度的影响的研究就变的尤其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一、《鹿特丹规则》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要弄清楚《鹿特丹规则》对于现行提单制度到底有多大的认同和改进,对现有的海上货物运输单证有多大包容度,那么就必须理性分析《鹿特丹规则》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一个新的海上运输贸易规则的产生无外乎是基于更好的适应海上运输技术和国际贸易新变化。更直白一点进行阐述,21世纪的国际贸易和航运,不论是在船货各方的力量方面,还是在国际货物的运输方式方面,同以往都有很大差别,新的发展形势迫切要求产生新的国际公约。以我国《海商法》制定为例,普遍诞生于三大国际海上运输公约之后,其内容融合和糅杂了三大公约普遍适用的贸易精神,吸收其中成熟和合理的内容,同时加入了适用于本国的法律体系的相关内容。世界范围内,海上货物贸易法律规则制定进程的不断深入,旧有的海上贸易运输格局的打破,推动了《鹿特丹规则》文本的诞生。

从《鹿特丹规则》制定的进程上来看,现有规则文本的产生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其核心仍然是围绕已经被成熟适用的三大公约的提单规则的推进和修改,其阶段性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公约内容能够包括电子单证的发展需要,以及解决统一提单项下的法律问题。然而,在制定过程中,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CITRAL)逐步认为在新世纪贸易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一次更新换代的“造法运动”,以此来达到填补各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空白,打破货物自由流动的障碍,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其终极目标更是为国际性货运规则的统一。一方面试图从各方面突破《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内容,形成新的立法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包含《联合国国际合同电子通信方式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等一系列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为了适应新发展而炮制出的相关公约,形成一个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法律规则体系,成为全面规范海上运输以及延生到内陆运输的国际运输法典。究其公约制定的本质,其目的还是集中在货运单证上,只有在旧公约的势力范围单证上有突破,新公约才能真正有作为。因此,将《鹿特丹规则》抽丝剥茧,应当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单证上。

《鹿特丹规则》中,对于海运新发展的关注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对于未来发展的拓展性也秉持了开放的态度,就行业技术发展后法律责任的平衡问题也采取了诚恳的做法。其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打破现有提单制度的城堡壁垒,从提单拓展为运输单证,改变旧的提单模式,逐步为电子单证进行合法化、有序化、可控化的包装。真正发展的是“运”之背后的交易,实际上也就是“单证贸易”。因此,《鹿特丹规则》真正能具有影响的、前瞻的、发挥的也只能是这一领域。

二、运输单证的扩大化效应

《鹿特丹规则》产生之时,也正是货物多式联运方式甚嚣尘上之时,《鹿特丹规则》的部分设计理念也正是基于联运的需要而诞生的,其设计者也正是本着联运将大行其道而进行预设的规划的。目前,海运、航空、铁路存在各自的国际公约,各国和地区的国内和地区立法更是存在不同的体制,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提单制度或者类似于提单的单证制度。自提单以“马赛文书”的形式诞生,发展到现在,已经产生了诸多“变种”,但不论是海运单、大副收据、收货提单、船东交货单,还是目前热门的电子提单、多式联运提单都是脱胎和借鉴于最初的提单雏形。正是源于提单制度的成熟和稳定,其海运便利性和促进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提单制度的难于打破,并不在乎于正常贸易秩序的改变,而在乎于各国、各地方政府在制定适用于本国的海商法体系的时候,就海上货物运输贸易规则的制定时,几乎都是围绕着国际通行的提单规则进行制定的,同时,在制定国内其他运输规则的时候难免要参照提单规则进行考虑,已经形成了坚实的运行堡垒。

就货物运输单证这一概念来说,和提单的范围来说,这往往是一个上位性质的概念,提单自然包括在货运运输单证之内。不论用什么样的运输方式,都离不开运输单证的身影。但一张快递单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张提单。《鹿特丹规则》第1条第14款规定:“运输单证”是指承运人按运输合同签发的单证,该单证一是证明承运人或履约方已按运输合同收到货物;二是证明或包含一项运输合同。其性质已经不言自明。之所以要这样规定,是为了为公约“门到门”的戏码打下法律逻辑基础,试图通过规定上位概念拓宽公约范畴,通过这种方式试图打破壁垒,这样的做法类似于将书名从“病人的护理”变为“人的护理”,看似拓宽了思路,造成无所不包的新鲜感,其实内里并非同一回事。这也是大部分学者对《鹿特丹规则》诟病之所在。

提单制度所要突出的是其“物权属性”的特点。提单之所以会与众不同就是提单被赋予了物权凭证的重要属性,才能保持提单在运输单证中的突出地位。其性质的原由实际上是因海运的特殊性所引起的,货主既需要时刻掌握其海上运输物品的物权,又要具备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随时进行物权转移的特殊需要。《鹿特丹规则》的制定者更多的把未来货运看做是整个物流的过程,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分段运输的特殊属性。《鹿特丹规则》其实际的只是一个大一点的“筐子”,至于“筐子”里有什么,还未尝可知。而基于物权属性构建的提单体制,早已非常充实,与提单相关的各种制度建设得以发展,代替货物进行买卖,代替货款进行融资,从而使提单的使用范畴扩展到国际贸易与金融领域,大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进程,其提单体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与海上运输,横向和纵向的进行空间的拓展,这是促使各国接受新公约的唯一手段。有学者认为运输单证代替提单将产生对理论体系的构建将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对航贸的实践操作将产生障碍。笔者认为言过其实了,究其国际条约的适用情况来说,并不急于一时,其影响也不全在当下。

三、电子单证的推进化效应

《鹿特丹规则》制定的背景是电子单证正日益大行其道,其最大的亮点也在于条文中详细规定了电子单证交易模式下的各方权利义务关系,尤其是涉及到电子单证转让的细节,承认了电子单证在某种程度下,同纸质单证同样具有物权属性。同时,在《鹿特丹规则》中电子记录在运输环节中的使用也有详细规定,说明制定者已经考虑到了电子单证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在实践操作中,电子交易技术日新月异,电子单证安全性、可保证性、提取性和复制性方面的技术难题在不断的攻克中。中国正在日益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国家,电子商务C2C、B2C、O2O等模式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互联网金融也方兴未艾。目前多数国家都制定了规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行方式公约》在2005年就已经被通过,可以说明的和不容置疑的是,电子单证在未来将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单证方式。目前国际性公约的遇冷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目前在互联网金融贸易规则上缺乏有力的主导国家和世界认同的行之有效的行业规范,各方抱着坚守利益、保持观望的态度,而其实各方已经完全认识到了电子单证规则规范对于各方未来发展和占领主导市场份额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了国际冷国内热的格局现状。

新技术和新交易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一种国际性的公约来进行认定和保护,才有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被认知和接受。就《鹿特丹规则》本身的内容来说,其中过于细节化的规定是否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还有待商榷。但最为一个国际性的公约,其推进化的效应是值得肯定的。就目前的实践发展来看,海运领域对于电子单证,包括对整个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是较为缓慢的,这是因海运运输的性质所决定的。但并不是说,海运规则可以摈弃或者可以忽视电子单证规则的制定,电子单证的普及可能就是一夜之间的事,而规则的缺失将带来大麻烦,导致海运市场的混乱。只要国际公约具有一定弹性和灵活性,电子单证将在海运实践中被普遍接受。

上一篇:考察干部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开工奠基仪式活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