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

2025-01-15

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通用11篇)

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 篇1

张世贤教员的新作《经济学演义》,是一本大好的经济学教本,张教员把曹操、袁绍、孙权以及刘关张桃园三结拜、弥衡击鼓骂曹等到处歌颂赞扬的三国人士和情节,枝接天想(遐想)、彩虹(长虹)、乐哈哈(娃哈哈)、德嘉(嘉德)竞拍等咱们耳闻则诵的市场经济主角,从而引出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意见,这类撰著体式格局使人线人一新。拜读然后我禁不住感慨:“为何咱们瞅见的大多经济学教本,不克不及像《经济学演义》这么写呢?”

前些年,usa有一部风靡一时的影戏-《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这部影戏里,卡通人士和“大活人”同时演出扮演。你说它是什么影戏呢?是卡通片照旧传统的影戏?彷佛很难界定。但这类拍摄伎俩的成效出格好,不雅众很喜欢,于是,从那时起,卡通穿插真人成为了一种很当时的风尚的影戏拍摄伎俩。很多工作都是如许,在立异孕育发生以前,人们以为旧的工具乃是天经地义;一朝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人们会发现:新工具是云云简略和斑斓。

这类“枝接式”的立异的例子另有很多,比如,某相声演员模申明书田芳说曲艺的一种的气焰气魄播气候预告,也挺生动新颖的。当他栩栩如生荒说到:“呜…,从西伯利亚刮过来一股,寒流!”的时辰,那成效就是比面面俱到的气候预告播音员要来得好。

在黉舍里上经济学课的时辰,当碰到那一些味同嚼蜡的单位时,也曾匪夷所思:如果用幽默诙谐的画面或者寓言来讲评经济如何去除甲醛学的原理,那该多好啊!后来,还真的见过一些不错的经济学科学普及读物。比如,想的起来在1985年时,看过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张教员(又一个张教员,哈哈!)用大马哈鱼的例子,来申明科斯定理。另有,在詹小洪主编的《经济学家茶座》里,也时常可以见到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惋惜,大多教本以及经济学的文章著述,都习惯于“端着”,这彷佛是为了印证mark思的著名的话:“在科学上没有平展的大道…。”一个遍及的误区是:谁如果把科学搞得让人民喜闻乐见一点,谁让通往科学的门路稍为可以或许走得顺一点,谁就不克不及称之为科学。咱们此刻学的经济学、或者叫西方经济学(宏不雅和微不雅),其意见框架早在1前甚至更早,就已搭建完成为了。后来的发展和立异,也是在原本的脉络上做出一些延展。是以,此刻再来讲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工作就是介绍和诠释已有的意见结果而非做出什么新贡献。既是如许,何不把诠释的工作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呢?在这方面,张世贤教员就做了一项很成心义的工作。他自己是经济学博士,根据小人之心(比如我自己)来度正人之腹,越把经济学搞得深奥莫测,才越能显得经济学博士的纷歧般,张教员显然不这么想。他用诙谐的文笔、灵巧高明的比方来告诉读者:经济学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其实不神秘,而是和咱们的日常糊口互相干注,长短常实用的意见。

值当一提的是,张世贤教员的《经济学演义》,用了大量的三国甲醛的典故,这就使这本科学普及性质的读物,增加了很强的意见意义性。三国演义、忠义水浒传和西纪行多是神州流传最广的文学作品了。纵然是贩夫走卒,也都津津乐道。以是,张教员选择三国演义作为虚人格化修辞方式士和事务的来历,可以说独树一帜。使人们读起来更加孕育发生“无厘头”式的诙谐成效,也就拉近了经济学意见和普罗公共的距离。比如,同样是阐述科斯定理,张五经常使用的例子是北美哈德逊河的大马哈鱼来申明,而张世贤教员则拿司徒懿和诸葛亮共用汉江来“说事儿”,后者没有疑难离咱们神州的读者更近。

如果你想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意见,提议你读张世贤教员的这本《经济学演义》。你大可没必要态度严肃、煞有介事,只需在饭后茶余想起来时顺手翻阅,就可以教会你很多有效的常识,使你孕育发生很多感触领悟。

[关于经济学演义读后感]

 

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 篇2

关键词:应用能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在高职高专经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西方经济学》是核心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不仅是讲授一些基本经济理论, 更重要的是, 应着力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初步具有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特点

1.内容庞杂。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 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 主要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构成。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 以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构成。

2.抽象化, 理论性强。西方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西方经济学通过运用抽象方法, 建立假设前提条件, 排除一些非主要的因素与现象,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身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 导致理论性和逻辑性强。

3.数形结合分析比较普遍。20世纪60年代以来, 数学分析工具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几乎涉及了经济学的所有研究内容。数学作为最严谨的一种分析工具, 借助数学模型可以把模糊的东西清晰化, 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 预测经济发展趋势。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 数形结合分析比较多, 学生难以消化。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 理论性强, 在教学上老师使用数形结合分析比较多。而高职学生理论基础本来就相对比较差, 面对数形结合分析, 学生一方面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另一方面由于对理论性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 容易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 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传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一般是一学期45课时左右完成。教师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上通常以教师为中心, 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和单纯灌输理论知识为主, 容易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未能体现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目前,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上体现的教学目标只有知识目标, 缺乏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学习西方经济学, 仅仅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在于要学会运用所学原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 能够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4.考核方式单一, 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目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课程采取期末闭卷考试方式, 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西方经济学知识的能力。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理论经济学, 但现实生活的很多经济学现象都可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来解释。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思路

(一) 教学目标多元化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应实现三个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是指课堂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目标是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态度目标是指做事应具有的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由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多且有些原理抽象复杂, 所以大部分老师课堂时间都在讲解知识性内容, 造成对其他教学目标的忽略, 所以我们应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 以减少课堂知识内容的讲授, 将教学目标调整到教会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教学方法多样化

为了解决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弊病, 切实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 案例教学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案例教学可以以案论理, 能够提供真实的经济情况, 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使知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应用和升华。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尽可能贴近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活, 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介绍机会成本时, 列举现在同学们上大学而放弃了出去工作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计算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在讲授需求规律时, 列举在节假日大型的卖场经常做促销活动, 说明“价格上涨, 需求量下降, 价格下降, 需求量上升”。在讲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 可以讲同学们在口渴时喝饮料的案例。在讲外部效应时, 可以讲同学们在学生宿舍唱歌的案例, 有的同学爱听音乐, 有的同学爱安静, 爱听音乐的同学在宿舍内放大声的音乐产生了消费的负外部性。

2. 参与性教学。

参与性教学, 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 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积极地交往和互动, 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 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 注重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从而教会学生学习。它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感受, 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和“从做中学”的模式。

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 参与性教学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组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 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 因为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例如, 在供求理论章节, 将班级分成每5个人一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近几年石油价格和小排量汽车销量的相关资料, 找到其间联系, 深刻理解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学习, 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使教学更有效地进行。分组学习过程中, 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使得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受与传递过程, 更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由于学生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便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作一定的调整。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或称个别化学习。例如, 在经济增长章节, 指导同学们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搜集最近二十年的中国GDP的增长情况, 并且查看各产业增长的情况, 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探究教学。探究教学的本质在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自身的实践活动为主开展学习活动, 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把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 在宏观经济政策章节, 让同学们收集整理2012年国家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讨这些政策对目前的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使学生对国家目前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考核方式多元化

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学习结果的考核结合起来考核, 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的考核主要是学生的出勤率, 通过出勤率的考核保证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课堂表现和参与互动的情况、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任务完成情况, 促进学生平时注重思维的训练。学习结果的考核期末考试采取灵活方式。期末考试可以采取闭卷方式, 可以采取开卷方式, 也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答辩方式等。考评主体多样化也是很有效的方式, 采用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考评相结合的新方式, 打破老师作为单一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能够让学生明确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还不足, 有待改进。特别是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 有些同学可能没有认真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却由于所在组的出色表现而得高分, 这时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 确保真实情况的掌握。

(四) 增加实践教学的力度

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专业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 充分考虑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来选择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从现实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质出发并且紧密结合经济学理论课程内容。例如在讲授“收入分配理论”时, 可要求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数据, 计算出某地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 并根据结果分析该地区贫富差距现况, 最终完成调查报告。这种方式无疑为学生构建一个调研平台, 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 挖掘自己的潜能。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考虑如何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开展教学, 把知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机统一起来。作为财经类专业其他课程的先导课《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开设, 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 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宽阔的视野, 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从而满足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玮, 李春米.财经类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J].管理观察, 2008, (10) .

[2]曹休宁, 王俊.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之案例教学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5) .

关于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篇3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33-01

鉴于贵州财经大学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办学的机会,为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决定选派教师到英国龙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问学习。笔者有幸获得了到英国龙比亚大学的访问机会,此次英国之行收获颇丰,无论是对本人教学水平,还是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为期三个月的出国学习时间较短,但是对于英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主要体会如下:

一、英国教师课程教学计划模式值得学习

在从事教学之前,首先整理好这学期的教学日程,什么时候上什么内容都有明确的安排;其次,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再次,教学日程表中还向学生介绍了相关书籍和文献,为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最后,把教学日程打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以便于学生合理安排各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及方式。英国教师严格按照自己教学日程进行授课,除非不可抗拒因素,否则不会轻易调整教学日程。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学生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学习,学生对教学日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非常满意。本人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轻易调整教学计划,不轻易调整上课时间的同时,整理出学期教学日程安排表,让学生预知该课程进度,以便于学生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二、英国教师教学理念值得推广

直觉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联性不大,不像中学教育深受高考影响。然而,现实中高等教育也深受应试教育阴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材编写上。例如,国内编写的经济学本科教材,注重于解释经济学术语,学习经济学就是学习各种名词术语,使得经济学教材如同英语词典一样单调乏味。英国的教学理念却是天壤之别,这与经济学在英国诞生背景密不可分。经济学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存在对经济学术语进行详细解释的西方教材,西方教师在教学中也不会解释经济学术语,侧重于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解释经济学术语。测试学生是否理解该术语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讲述一个与该术语相关的故事出来。这种融会贯通、逐类旁通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小组讨论和课程设计在教学中不可或缺

笔者一直认为,本科生刚刚接触经济学,难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不重视本科生小组讨论和课程设计,现在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英国高等教育中特别强调小组讨论的重要性,原因在于当学生共同讨论问题时,难免会存在不同观点,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更为合理,学生会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问题,虽然在这过程中会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学生一方面加深了对于经济学的认识,另一方面逐渐学到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老师在旁边指出学生在解释问题时出现的不足和错误,以便于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就课程设计而言,应该尽早地让学生确定这学期的课程设计作业,这样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学习这门课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与老师探讨自己的课程设计作业,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经济学论文的读后感 篇4

张五常反对“规范”研究,赞赏“实证”研究。他认为有些“规范”纯粹是空中楼阁,从来没有得到过验证,怎么可以以此为依据呢?他有一句名言,“有些经济学家总喜欢研究那些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

“经济解释”这四个字,涵义就是用经济学思维解释实际中发生的事情,代表了实证研究。与它相对应的名词应该就是“经济规范”了。

在过去,大多数经济学家往往根据应该是什么来分析,这是一种旨在提供政策建议的规范方法。但是,近年来情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许多经济学家现在开始解释事情为什么像现在这样,这是一种立足与推导和检验假说的实证方法。

实证研究的典型方法是,首先找出大多数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然后寻找原因。但是,有时候某些行为主体就是在胡作非为,这时就不是解释的问题了,而是要直接指出不可以这样做。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政府身上,一个直接原因是市场机制对政治权利不起作用。

张五常在解释产权理论的应用时,说私有产权可以解释历史发展。

私有财产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前提。现在快速增长的每一个国家都主要是把经济建立在私有企业制度之上。就是说,大多数生产性资源都归私人所有,不受政府行为的干预。这一点曾经是偶然的现象。

但亚洲的经验却证实了一个铁的规律:在整个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在不存在较为明确的定义和执行的私有产权结构的情况下取得了重要的增长。反过来说则是,在明确定义和私有产权支配着大多数重要资源时,没有一个经济没有增长。

我们无论是回顾欧洲的罗马帝国还是回顾中国的清朝,都找不到这一规则的例外。

当私有产权被压制时,经济就会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结果是增长受阻。换言之,广义的交易成本虽然在私有产权及相关的自由企业制度也非常之高,但仍然比在人类已知的任何其他制度下要低得多。

张先生他更相信交易的作用,按张先生的说法交易是可以做到互利的,这样更符合“自私前提”。

而这里的“自私前提”实际上是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定之一,即“理性的经济人”假定。

“自私”在这里只不过是通俗的说法,也许是为了便于理解,张先生在文中一直沿用“自私”的说法,而未用“理性的经济人”的提法。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张先生仍然坚持认为“自私”是人类的本质,也许哲学家们并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但传统的经济学离开了“自私”前提的确是寸不难行的

。不过我个人还是认为经济学应该避开哲学上人类本质的讨论,而使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较为合理。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人类本质“自私”的假定前提,那么我们当然会追问人类行为的外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张先生在《经济解释》中用“缺乏”一词来说明这个问题。既然市场上的物品是“缺乏”的,那么我们想拥有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张先生认为这个代价的高低就应当用市场价格的高低来衡量,而应排除政治权力或其他非正常因素的.影响。换句话说,个人手中的货币就是经济市场上的“选票”,它的多少决定了你可以消费的商品的多少,而政治权力的介入必然会削弱这个“选票”的作用。

“缺乏”引起了竞争,张先生认为“‘没有竞争’这句话,从比较严格的经济学来看,是难以成立的。”没有竞争这个社会也就没有进步,但竞争不应当是无序的、恶性的,竞争“跟任何运动游戏一样,是要有游戏规则的。”张先生认为“产权制度就是竞争的游戏规则”。

产权理论并不应仅局限于市场,有时它的某些观点当被引入到政治领域后,同样会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当然这还有待于实践。

对于效用的观点在经济学中是有争议的,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有的,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唯心的观点,也有的学者认为它的不存在是因为它的不可度量性。

张先生似乎不太同意“效用”理论,例如他在文中有这样的阐述“我反对功用理论的主要原因,是‘功用’只不过是经济学者想出来的概念,是空中楼阁,在真实世界不存在,所以要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不仅困难,而且陷阱太多,以致推出来的很容易是套套逻辑,自欺欺人。”

至于需求定律,谁都知道这是经济学中最为核心的灵魂思想,倘若离开了它,我们的经济学似乎也就不存在了。

在认识需求定律时,我们必须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这两个概念。需求量是个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它是由价格量的变动所引起的。

而需求的变动是在价格不变时,由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变动。张先生也不惜花了一节的篇幅来向我们区别这两个概念,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而经济学历史上著名的“吉芬反论”似乎又同我们的需求定律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张先生为说明这个问题,主要引用了弗理德曼的观点。按弗理德曼的观点,“要是我们以社会整体的一般均衡来看世界,吉芬反论不能成立。”但弗理德曼的观点并非完美,张先生的解决方案是就是“逻辑上,只要有竞争(而在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吉芬物品不可能存在。”

吉芬物品的存在应当是有条件的,但当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中时,很难会有违反需求定律的吉芬物品存在。

生活中的经济学读后感 篇5

读了《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后,感到在生活中、微观中存在着大道理、大学问,让我想到了一句哲言“存在即是合理”。人们追寻生活标准提高的过程中,在法律和规定的约束下,往往能够够展现才华,牟取到一些利益,或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我不禁思考,这些合理么?一个逐利的人或是逐利的社会还是正义、公平的社会么?然而,当我细致的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思想转变了,人的逐利并非是一定要颠覆公平正义的逐利,它可以存在于法律、制度的约束之下,形成有效的竞争,有利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在这种逐利的过程中,会形成争端、纠纷,有利于促进国家制度、法律的完善。人们的希望自己生活更好的强烈欲望,付诸于实现欲望的行动,都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制度、法律完善的催化剂。有人通过节约时间创造财富、有人通过减少劳动力创造财富、有人通过创意创造财富,当然也有人以撞大运的方式创造财富、有人用非法手段聚财。不管任何形式,创造的财富实在的积累下来,合法手段创造财富被人效仿,成为普遍存在的致富途径,而非法的财富积累则会被道德、法律予以批判和制裁,成为典型特例教育大众。在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的传统“按劳分配”。马克思理论中谈到,所有的价值都是劳动创造的。既然劳动创造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买卖,转换成货币。除了按劳分配这种基本形式之外,我们现在还有很多别的收入,比如存款利息、出租房屋的租金、投资回报等,这些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当这些收入大于劳动分配收入时就进入了通货膨胀状态。而劳动收入占绝大比例或全部时,又不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依然看中劳动收入,因为这收入最稳定,最直接。人分三六九等,在当今社会是不被接受的,那为什么劳动收入可以分为三六九等呢?一个打工仔月入3000元,一个技术工人月收入可能过万;一个企业普通白领月入5000,而管理层则可能月入数十万,很多人认为不合理。是谁制定的?凭什么这样定?都是我们怀疑的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标准是根据国家收入和社会平均值参考而来,私营企业则是根据贡献值,也就是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来定的。老板的工资是其投资收益,它承担着风险较大,所以他们的收入要高。财富的积累是金字塔形式向上集中,这样还能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在底层的人们愿意付出体力脑力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断积累自己的财富,成为投资人,承担更大的风险,赚取更多的利益。

这里我还想聊聊产业链条,这是我们的生活中切实存在,宏观经济需要调控的经济形式。比如我们早上买了一把青菜,菜农就要种植、收获一把青菜,种子商就要卖出一些

种子,化肥商需要卖出一些化肥,化肥制造商就需要生产一些化肥,化肥原料供应商就要生产原料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的购买一把青菜的行为如何能够通知到每个相应环节、每个相关行业,这是一个复杂的难题,计划经济没有能力解决这难题。而市场经济就可以以简单的商品价格信号来控制供需关系,供大于求就降价,供不应求就涨价,如此简单。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带动一系列的生产和供应,付出的代价就是我们的劳动所得,在这微观的基本消费环节却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一次消费中,你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生活中的经济是微观的,但此微观并不真微观,我们也不能只“围观”,出手消费为国家强大、为社会经济发展、各类事业进步做出贡献,消费吧。只买国货,拒绝日货。

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 篇6

关于《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拙见

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可以不受肉体的支配去生产自己任何需要的东西,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可以再造整个自然界,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同时得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结论。

我对此持有不同看法。首先,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部分指出:动物也生产,它们为自己生产所需的住所或巢穴,如蜜蜂,海狸或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马克思撰写此段的目的意在说明,动物生产完全出于“本能”,是受自身“遗传密码”所支配,而不是受自己的自由意志。但假设真的有那么一个“上帝”所安排的精密的“遗传密码”存在,而所有动物又仅仅是按照自身的本能去行事,那么请问,动物们是如何应对自然真是环境中的种种特殊情况的呢?即使是同一个物种,每时每刻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也是千变万化,绝无雷同的,“老鼠生来会打洞”,但是世界上绝无两只老鼠会面临同样的生存环境,有的生存在阴暗的下水道,有的面对的则是广袤的大草原,甚至钢筋混凝土的现代高楼大厦里,也可以觅见老鼠的踪迹,这些繁殖力超强的小生命们在自己种群诞生的最初岁月里,何曾见过

水泥,瓦块,砖头等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它们却已然存活了下来,并且可以预见,不管将来人类的文明发达到什么程度,住宅建设的多么牢固,老鼠还会陪伴我们走过很多个岁月。

如果说“本能”教给老鼠们最初怎样在森林里、草原上打洞,那么又是谁教会它们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存活下来的呢?也许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可以解释:在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的最初,迁移到新环境中去并很快适应的存活下来,而恪守陈规的则被自然无情的淘汰,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活跃在各个地方的老鼠,都是那些主动迁移的“老鼠英雄”们的后代。这样的解释貌似说得过去,可是新的疑问又产生了,为什么在当初抉择的时候,会有一部分老鼠选择“迁移”?这部分老鼠的“先知智者”们怎样摆脱本能的束缚,去开拓自己生命的新天地的呢?所以,单靠“本能的生产”并不能完全解释动物生产以及存活繁衍等一系列问题。而如马克思所说“动物仅仅生产他们自身或者幼仔所需要的东西”,如此看来,天下万物仅仅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觅食机器”,果真是这样么?当一对天鹅夫妻的其中一只死去后,另一只会徘徊在其身边久久不肯离去,甚至会绝食而死。曾经在一个专题片看到,一对兄弟养了一头幼狮,等其长大后便把它放归动物园,时隔五年后,兄弟二人怀着忐忑之心前去探望当年收养的小狮子,没想到,即使经过五年光阴,狮

子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们,并猛扑上去与他们拥抱,在场的所有人员都被深深地感动......这个小短片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狮子与人的感情,难道也是自身“本能”所具有的吗?

其实“是”与“不是”已经无关紧要,如果“是”,那么这完全可以说明动物的本能也可以具备人的情怀。如果“不是”,这说明即使动物的“本能”里面没有与人相似的感情因素,经过后天的环境培养,动物也可以变得“似人”。马克思的《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诞生于1844年,14年后,达尔文发表了《进化论》,由此可见,马克思是在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极其不成熟的环境下阐释“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观点的,随着现在人们对动物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了解,心理学上已经肯定了“动物也有情绪”的观点。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观点并不完全准确。而凭此得出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观点则必有偏颇之处。

首先,马克思所谓的“人的生产是全面的”的观点的实质意思就是“人可以摆脱肉体的需要去生产”,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即使是艺术生产,也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画家作画,音乐家作曲等等,绝不仅仅是为了“作画”而“作画”,“作曲”而“作曲”,一个画家有作品问世,要么是遇上了生活的喜事或哀事,内心感情激荡无法排遣,所以通过

“作画”的手段来获得释放,否则便会寝食难安,如坐针毡。这个过程一定不是纯“精神”的,必定包含生理的需要。如果作家“作画”是迫不得已,是为了靠“作画”来赚钱谋生,那这个过程更是“肉体的需要”,因为他“作画”本身就是希望以此为手段来获得“生”的资料——食物。

所以,对一个画家来说,“作画”这个行为仅仅是手段,其目的再怎么波诡云谲,也少不了生理肉体的因素。而马克思所说的人与动物的区别,也不在于“生产”是否为“肉体需要”,因为两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某种“身体的需要"。这样一来,如果弄不清、分不明“动物与人的区别”这个基础问题,又何来“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论断呢?因为我们现在所谓的“美”是人类定下的,人认为“美的”,苍蝇不一定认为“美”,刺猬也不一定认为“美”,甚至就连人类内部,你认为“美”的,他不一定认为“美”,波德莱尔认为腐尸是“美”的,又有多少人能接受?(马克思从人类整体出发,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显然认为这样的“美”该是人类大部分认为的“美”,是主流的“美”,而非“个别”的美,所以,波德莱尔的“腐尸之美”并不能算在马克思认为的人类普遍认同的“美”之中。)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以“生产是否符合肉体需要”作为标准区别开来,然后得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观点,但问题是“生产是否符合肉体需要”并不能区别人与动物,所以没有了这个前提,“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无法被证明,因为“人”这个概念在美学意义上还没有被从“动物”中区别开来,而“美”又是“人”按照“人”的意志所定义的,有“人”才有“美”,没“人”何来“美”?(这不是唯心的,因为“美”本来就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人”的价值判断。)世上本没有“无人之美”,因此,《手稿》中的某些观点学生无法苟同。

文学院2009级2班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篇7

一、三农问题现状

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广大农民的农业收入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而农民又无法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具体地说,目前农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农业资源不足,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

1998—2004年,中国耕地面积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人均耕地仅1.41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有限的土地上拥挤着过多的劳动力,排斥资金、技术要素的进入,形成低效率的要素替代。再加上长期以来,为加快工业化,国家在实际上推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政策,借助价格剪刀差这种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抽调资金至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种植业在技术上几乎没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速度更是严重下降。于是,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配置形成低效率的均衡结构,即过多的劳动投入与过少的资金、技术投入的均衡[1]。农业总体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手工劳动仍占很大比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不高。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

在1997—2004年的八年中,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从1997年的2 090.1元增加到2004年的2 936元,2005年为3 255元。排除物价上涨的因素,每年的实际增长率分别是4.6%、4.3%、3.8%、2.1%、4.2%、4.8%、4.2%和6.8%,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4年的1.81∶1, 1994年为2.86∶1, 1997年为2.47∶1,增加到2005年的3.22∶1。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城乡收入的差距将扩大到4倍多。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率和工业部门的高速增长太慢了,致使农产品需求受到严重的约束,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率远低于工业部门和城市居民,而低收入又进一步使农业投入减少和技术进步缓慢[2]。

3.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和生活条件差。近年来,兴建的机场、高速公路等多集中在大中城市,自来水一般只通到县城和重点乡镇。四川2005年底基本实现县与乡镇之间通水泥路、柏油路(其中有6个乡镇不通公路),县城与乡镇之间、乡镇之间通油路率仅为59%,居全国第二十五位;乡镇与村之间很少有水泥路、柏油路,建制村通油路率仅为15%,居全国第二十九位。全省不通公路的贫困村约有5 000个,不通电的约有800个。

此外,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于城市,也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一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农村小学只相当于城市的25%,初中只相当于城市的26%,农村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只有城市的30%,初中预算内公用经费只有城市的1/3。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2/3,而政府投入农村卫生费仅占全部卫生投入的10%,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只占20%;农村尚有10%的村无医疗点。农村文化落后,在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中,农村所占的比重不足30%,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只有城市的20%左右[3]。

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农产品生产国,但是农产品出口比例极低。

2000年中国农产品(食品及主要共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为12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9%,占农业总产值的4.08%,占农产品成交总额的8.1%。

过去几十年中国农业生产是高度自给自足,以国内消费为主的类型,忽视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出口导向型农业和绿色农业。当前国内农业生产能力过剩,转向国际市场时,尽管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受到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出口障碍限制。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技术优势和环保优势才能有出口优势[4]。

二、新农村建设在扩大内需和农村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1.

政府投入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在信息资源等方面帮助农民解决公共产品不均等的问题,改善农村的交通、通讯条件,努力打造信息平台,引导农民掌握信息、运用信息,培育高素质的市场主体。

2. 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改革。

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实现期货订单交易、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可以降低农民的交易风险,订单交易可以使现货交易中的商流和物流分离,减少多次运输和装卸增加的费用。

3. 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创建。

将农产品和超市联合,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有利于降低农民的销售风险。针对农产品流通中的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的问题,超市具有成熟的网络系统,可以通过网络集中采购和配置,降低包括搜寻成本和管理成本在内的交易成本。使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增加农民的收入[6]。

4.

目前,中国农民中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第二产业的1/8,新农村建设对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正确合理地运用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

1.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庄建设。

1997年,福建漳州平和县与坂仔镇两级政府要求所管辖西坑村贷款建别墅,成为“模范小康村”,但九年之后该村仍无力偿还贷款,当地信用社只好起诉村民,弄得三方受损。本来这个村经济发展不错,但盖别墅的结果,使村民不仅没有致富,反而背上债务包袱,无法生活幸福。类似的事情已不是一两起了,或者是强迫农民集资修路、盖屋,或者是强迫农民改种某种经济作物,或者是强迫农民做其他看似前途似锦的事,但脱离了实际,结果成功者少[8]。所以,新农村建设不应以经济指标增长论成败,不应以农村基建标准和基建规模论英雄,而要以农民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切实发展来衡量。

2. 新农村建设应集中财力解决教育、医疗和卫生等问题,大量修建农村基础设施可能会造成巨大浪费。

因为现在国家财力还很有限,只是免了学杂费,很多农民子女上学仍有困难。在一些偏远山区,很多孩子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学校少,条件设施差,师资力量薄弱,政府应首先解决这个大问题。而且大多数农民在向城市转移,很多都没上过高中,甚至初中都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在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教育乃国之根本,只有国民接受到了足够的教育,才谈得上富国。

农村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是必需的,比如道路等,但是像互联网这些投入就需谨慎了。前几年在各地搞的撤村并镇已经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几年前刚拉的电视线和互联网,过两年说这个村撤了,所有这些东西都全部作废,投资也作废。所以,现在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应谨慎[7]。

3. 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在农村画地为牢。

如今,9.5亿农民先期有2亿农民转到城市,他们现在是流动人口,没有地方住,工作不是很稳定,医疗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的保障都不全。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这些已经进城的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只有大部分农民离开了,剩下少数人才能提高经济规模,搞集约化经营,农民才能富裕。中国农村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太多的人拥挤在有限的土地上,所以代表农村发展方向的是大多数农民要转移出来[7]。

4. 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切勿盲目模仿,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调动和尊重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效率。

南康市发展起来的以“猪—沼—果”为特色的生态农庄,农民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学习,在以下方面实施了创新性的举措:(1)“猪—沼—果”的循环农业模式,兼顾了污染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还适应了当地山地坡度的特点;(2)养猪业与果树业并举,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因一种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3)以农庄的方式使得土地得以适当集中,实施规模化经营;(4)果业协会,生猪协会的形成,较好地解决了单独农户面对市场难以承受的信息和各家各户的存栏信息进行合理的销售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现代物流的经营理念[9]。

四、结论

正确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产业发展目标,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农问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和农村的事情。农村的发展关系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有农民的生活状况得以改善,整个市场经济才会更加活跃,国民经济实力才会进一步得以提升。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希望企业也积极参与进来,为农村注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营销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鼓励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和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为核心的现代化专业营销体系,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55-146.

[2]柳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骆玲, 唐永进, 张红宇.城市化与农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81-183.

[4]晨昃, 陈追红, 程超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230-231.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261.

[6]陈阿兴.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7) :55-57.

[7]喻世友.2006经济中国[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72-84.

[8]梁小民.小民经济观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84.

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技工院校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技工院校财经、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针对新时期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定位、教学方法谈谈几点心得。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1.新时期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目前,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自我独立意识和判断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并加以利用。技工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学生来讲,更愿意从基层做起,职业定位于技术或营销岗位。因此,掌握一些实用的经济基础理论,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提升职业发展空间是相当有益的。

2.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1)内容抽象。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在假设的条件下,创立了一系列理论模型来分析经济现象,这增加了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理论体系严密。西方经济学的内容联结紧密,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生如果一时没听懂,而教师又没有及时引导和解决问题,则很可能导致学生再也无法听懂而继续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

(3)以数学为分析工具。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众多经济模型,模型通过使用数学工具,最终使复杂的经济现象抽象成简单的数学模型,以此来研究分析经济问题。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数学工具,建立经济模型,例如,边际分析、均衡分析等需要借助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知识,而技工院校学生在高中时尚未系统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再加上本身数学知识比较薄弱,导致对经济学的学习一知半解。

二、课程教学定位

笔者认为技工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定位于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即把握实用、会用和善用三大原则。实用原则要求学生能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现象,能读懂国家方针政策中的一些关键性的指标,例如GDP、CPI等,能明白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等内容;会用原则要求学生能利用掌握的资料撰写简单的经济分析报告,并能用自己的观点口述表达出来;善用原则指的是培养学生经济观察的能力,拓展分析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典型事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经济学相关概念,而且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思维方法,处理身边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具体方法:第一种具体方法是描述性案例法,它是指教授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概念时,通过描述性案例,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概念。第二种具体方法是综合案例法,它是指教师系统讲授某章节或问题后,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后,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案例:“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让学生探讨失业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

2.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是相对于灌输式教学而言的。它通过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时地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帮助学生摆脱教条的束缚,学会思考,培养思维技巧,对经济学产生兴趣。

参与式教学法实施的具体过程是教师首先围绕某一理论,在课堂上布置题目,然后让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并撰写经济分析报告,最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例如,笔者在讲完财政政策与挤出效应后,让学生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对我国造成的影响、经验教训和对策等写一篇文章,并进行课堂发言。学生们课后查找了大量资料,并制作出包含大量数据和图片的课件,而且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上台发言,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3.思维导图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严密体系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其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坐标位置,即该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具体的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连贯就会水到渠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授课,整个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知识点和体系就会表述得非常清晰,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问题。

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 篇9

一个8岁的中国小女孩,随父母到美国定居,她在中国只上过一年级,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在美国相当于四、五年级的水平。但是她的父母出于安全考虑,将她安排到了二年级。小女孩开始在美国上学,但由于语言不通,她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终于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数学计算题:1+5+15=?,小女孩高高的举起了她的小手,老师示意上到前面去写出答案,她走到前面,将问号擦掉,写上了正确答案。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交给小女孩,小女孩一开始不敢要这枚硬币,但是老师示意她收下,于是她欣然收下。从此以后,小女孩的父母发现,他们不再需要像在国内那样监督小女孩学习,她已经开始主动学习了。因为小女孩明白,她现在学习的知识就可以为她创造财富。

老师作为奖励发放的硬币,不是真正的美元,而是只能在校内流通的货币,而且学校有规定,在校内买东西,只能使用这种校内流通的货币,真正的美元在学校里不能流通。

小女孩有一个家里非常富裕的同学,他的父母每天都会给他很多零用钱,但是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并不好,他得不到老师发放的硬币,所以他在学校里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小女孩明白了一个道理:“靠父母不如靠自己”。

于是小女孩就用手中的硬币与这个同学交换,一枚硬币换十美元,1:10,这就是汇率。

后来,小女孩儿在学校的超市里看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玩具熊,标价50枚硬币。小女孩打算攒钱买下它。于是她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她发现,老师很少点到她的名字,让她回答问题,小女孩又明白了:赚钱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

经过努力,小女孩终于攒够了50枚硬币,她很高兴的拿着硬币跑到超市,走进超市,她发现,那只玩具熊还摆在原来的位置,但是它的标价变成了80。小女孩因此懂了什么叫通货膨胀。

故事还在继续,小女孩会不会接着攒钱,那么,如果她攒够80枚硬币的时候,玩具熊的价格又提高了怎么办?她也可以向老师去借钱,或者是去找超市的老板谈,是否可以赊出这个玩具熊,那么,老师会把钱借给小女孩儿吗?超市老板是否会同意赊销这只玩具熊呢?很显然,他们会,因为小女孩是一个小学生,好的信誉很好,而且学习也很好,她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小女孩儿就相当于银行积极争取的信誉良好的企业,他们很愿意将钱借出。

关于经济的英语文章 篇10

这是个“双人记”。这个故事的一个版本是:一个有着很多贫困人口的国家突然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只有一半人享受到了繁荣。享受到繁荣的人将他们新增的收入花费在食品上。除非食品供应快速增加,否则价格就会暴涨。而另一半人则会面对更高的食品价格,收入却没有增加,他们就开始挨饿。这样的悲剧在世界上不断地重复。

the rich get hungrier

will the food crisis that is menacing the lives of millions ease up — or grow worse over time? the answer may be both. the recent rise in food prices has largely been caused by temporary problems like drought in australia, ukraine and elsewhere. though the need for huge rescue operations is urgent, the present acute crisis will eventually end. but underlying it is a basic problem that will only intensify unless we recognize it and try to remedy it.

关于经济学的读后感 篇11

关键词: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经济学分析

1. 引言

证券市场在我国从诞生到形成现在的规模所经历的时间并不长,还处在市场发展和成型的初级阶段。尤其是在证券市场诞生初期,各类证券公司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和适当的引导存在经营混乱等问题,引发了诸多影响证券市场稳定和发展的问题。且证券市场诞生初期缺乏合理的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情况。以327国债事件为契机,我国成立了专门的证券监管机构,进行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经过2000年后的大规模证券公司风险事件,使得证券监管结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风险处置策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风险处置模式。而通过这次大规模的风险处置,有效地稳定了国内的证券市场,解决了发展初期遗留的不少历史问题,初步规范化了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为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积累的风险处置经验。本文将从证券公司的风险表现特征出发,依据经济学原理分析证券风险处置的主要原理。

2. 证券公司风险的主要表现和风险处置的内涵

证券公司风险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的金融风险,其主要表现是证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收益与期望值产生偏差,从而使得公司经营产生损失的不确定性加大。这种情况是由多种公司内因和市场外因引发的,其中不利因素越多,导致的风险可能性就越大。根据现代投资理论,证券公司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经营风险,这是指证券公司由于日常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的问题二产生的风险;第二是制度风险,主要是由于证券公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制度存在的漏洞引发的风险;第三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与前两中风险密切相关,财务风险既可能来源于公司财务制度的缺失和漏洞,也可能由于公司的经营不善引发的财务危机;第四是系统保障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证券交易系统出现异常所引发的风险。

我国的证券公司风险处置主要针对上述风险情况,当证券公司出现违法经营活动、风险过大无法自主规避等情况时,证券监管部门会介入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勒令相关公司通过停业整顿、托管、行政重组和破产撤销等方式,控制和解决公司风险,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目标是控制和化解风险,维护市场稳定,进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机制,提高证券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研究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模式和处置政策有利于完善证券公司强制退出机制。

3.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主要模式和现存问题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模式主要包括停业整顿、托管、接管、行政重组、撤销破产等模式。其中,停业整顿即证券公司暂停其公司的经营活动,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修正其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是一种情节较轻的风险处置模式。托管是指在监管部门的批准下,有专业管理机构代为管理公司业务。接管的处置程度则要高于托管,被接管的公司管理层将完全丧失公司的各类职权。对于存在重大风险的公司,且无法通过常规的手段进行风险规避时,可以采用行政重组和撤销破产的模式,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为最优先进行风险处置。上述风险处置方法是我国在多年的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随着风险类型的多样化和风险处置的客观条件的严苛化,使得风险处置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为此需要依据经济学理论对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4.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路径依赖理论、后发优势及劣势理论和金融规制理论。路径依赖理论是一种惯性发展形式的体现,强调了制度变迁过程中对以往制度形式以及变迁历史的高度依赖性。这说明当证券公司发展进入了一定的道路之后,就会一直沿着这种道路发展下去,这就是路径依赖性的体现。然而这种道路既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如果依赖良性的道路,则有益于证券公司的发展;而如果依赖于恶性的道路,则风险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增加。

后发经济的优势体现在能够以先前国家的发展经验作为借鉴,从而能够少走弯路,以最优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发展;然而其也有相应的劣势,即底子薄、基础差,也需要面临先进国家的技术封锁等。因此如何在证券公司发展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后发优势、避免后发劣势是公司经营层面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金融规制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以保持金融稳定的一种制度安排,是防范金融危机或金融脆弱性的发生的有效措施。金融规制不同于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以及金融市场的内在约束,它是对金融机构的微观活动直接做出限制规定,目的在于防范金融危机或金融脆弱性的发生。广义的规制包括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而狭义的规制仅仅指直接规制。

5. 从经济学角度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

5.1 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特点使得国家在面临重大金融风险的时候能够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市场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对于证券公司的风险处置,政府的参与意味着公共资产的参与,能够有效地为证券公司提供资金庇护,有效地避免证券风险所引发的资金链断裂。一直以来,政府作为证券市场的产生到后来的发展、改革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客观的决定了政府参与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的必要性。政府在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中的参与,为证券公司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实现了公司经营的有效维稳。

5.2 坚持以行政为主导的方式

考虑我国证券法律不完善、市场成熟程度不够的特点,单纯的司法方式处置证券公司风险是不现实的。由于司法方式具有一定的死板性,且我国的证券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法律法规的制定无法跟上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这也造成了单纯基于司法方式的证券风险处置难以应付复杂的证券风险情况。行政手段作为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能够有效的缓和证券公司内部、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信问题,以引导和调整为手段调整证券公司的经营方针和可能引发风险的经营行为。以行政为主导,辅之以司法手段,能及时有效的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5.3 发挥证券市场的后发优势

我国的证券市场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各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问题隐藏在快速的发展中没有显现,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完善的、健全的。因此,借助于经济学原理中的后发优势,努力学习国外先进证券市场的管理体制和经验,结合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特色,实现先进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营经验的学习和创新。借助于后发优势,尽快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同时,要警惕后发劣势对证券市场的冲击,预先建立规避机制,不断完善证券风险处置措施。

6. 总结

我国的证券市场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风险处置方法也没有体系化和完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证券风险将向着多样性和复杂化发展,只有以经济学原理为依托,才能够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处置策略,不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处置体现,为证券市场的和谐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北京开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貊鹏涛.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经济学分析[J]. 价值工程, 2011, 26:115-116.

[2]胡芳芳. 关于证券公司风险处置的经济学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4, 34:31.

上一篇: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宣传方案下一篇:党委副书记述责述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