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2024-09-26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精选8篇)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1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无不与技术革命有关.当今技术发展呈现的多种特征将对农村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价值取向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克服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种种错位取向,坚持人文引领,发展综合能力、注重协调发展的取向是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 者:侯攀 作者单位:陇南市成县职业中专,甘肃,陇南,742500刊 名:甘肃农业英文刊名:GANSU NONGYE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技术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 课程价值取向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2

我国是人类筑坝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据近期调查, 全国现有水库87 085座, 居世界首位[1]。由于绝大数水库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前, 很多水库大坝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 约有40%左右的水库是病险水库, 给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水库大坝管理理念逐步变化。不同时期的执政环境和执政理念是媒体价值取向演变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意在通过对主流机关党报自1949-2008年的对水库大坝相关进行分析, 以新闻报道中的政治控制为视角, 探讨媒体报道取向的演变过程, 从而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大坝安全管理的发展历程、管理理念以及党和政府的价值取向的转变。

1 研究方法和内容

1.1 内容分析法概述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水库大坝的相关报道进行研究。美国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 (Bernard Berelson) 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 (manifest) 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的客观 (objective) 、系统 (systematic) 和定量 (quantitative) 描述的研究技术”[2,3]。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大众传播和新闻学等领域, 通过对收集的文本资料、影音资料做分类的整理, 从本质上分析大众传播和新闻活动反映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现状和问题, 推测传播者的态度、推论传播效果和对受众认知的影响。此外, 内容分析常被用于研究媒体内容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 戴维斯 (Davis, F, 1951) 是这类研究的先驱。研究者以现实生活为标准检验媒体对某个团体、现象、性格和特征的描述。从研究过程来看, 内容分析法包括6个步骤:确定研究问题和假设、确定分析单元、抽样、编码、信度和效度分析、分类内容分析[4,5]。

1.2 研究问题和假设

本文意在探索媒体对水库大坝报道的价值取向演变的过程和我国政府大坝管理理念的发展。假设1:媒体报道的数量、议题、信息效价等变化反映媒体价值取向转变;假设2: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作为党和政府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 在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时, 具有“法定”地位和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公信力, 因此我们认为主流机关党报可以反映特定时期政府价值倾向、管理理念。

1.3 确定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是指实际计量的对象。本文的分析单元包括报道数量、议题、信息效价、主要角色的社会经济地位, 以及报道记录事件或人物所在的区域。

1.4 抽取样本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 分别创刊于1948年和1949年, 是中国建国以来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两大中央党报, 发挥着社会主流媒体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1949-2004) 、《人民日报》网络版 (2000-2008) 、《光明日报》网络版 (2004-2008) 中的数据, 将“水库”, “坝”作为关键词, 分别进行主题检索, 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二次筛选后, 共获得1949-2008年公开发表的水库大坝相关报道353篇, 认定为有效样本。

1.5 编码和信度检验

有效样本确定后, 由5名编码人员对样本进行编码, 编码的具体标准见表1。为保证分类的准确性, 在编码过程中使用35条新闻 (约占样本总数的10%) 计算所有编码员两两之间的互相同意度, 要求主要变量的信度系数不低于0.7, 如果未达到标准, 则重新讨论变量的定义和编码方式, 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样本的最终信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a=n*a¯n1+[1+ (n-1) *a¯n

其中a为最终信度, a¯nn个编码员之间的两两互相满意度的平均数, n为编码员的人数。经计算, 本研究的最终信度a为0.96, 处于可接受的水平。

2 水库大坝报道概况

2.1 报道数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 1949-2008年间, 我国媒体对水库大坝报道的数量年度分布不均, 波动较大, 呈现三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出现在1956-1960年, 报道数量激增, 1958年达到该阶段的顶峰;第二高峰期出现在1973-1981年, 此阶段报道数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第三高峰期为2003-2008年, 2008年达到历年之最, 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2.2 报道主题

根据报道内容的实际情况以及研究的需要, 将报道的主题大致划分为六类, 每一大类又各分成若干次级主题。尽管划分依据和层次不太统一, 分类有些琐碎, 但从中可以看出水库大坝报道的基本面貌。

由表3知, 60年来, 水库大坝的建设、管理及防洪兴利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报道数量占到73.9%。图2显示, 水库大坝建设的报道主要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70年代, 水库大坝管理的报道在2000年以前都很少, 近八年报道数量迅速增多。图3显示, 防洪兴利类报道的趋势与图1所有水库大坝相关报道的趋势类似, 而危机事件类报道与图2管理类报道相似, 危机事件在最近几年逐步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2.3 信息效价

媒体对各类主题的报道还有一个重要指标, 就是信息的效价, 它指的是信息内容是好消息、中性消息还是坏消息, 或者说, 是正面消息、中性消息还是负面消息。需要说明的是, 信息效价指的是消息“本身是何性质”, 而不是“报道者表现出的赞叹褒贬”。为更好地描述报道的总体倾向, 本研究使用“效价指数”这个概念。效价指数=某一主题的正面信息比例-负面信息比例。效价指数的理论值在1到-1之间, 正负号表示信息是倾向于正面还是倾向于负面。

全部样本报纸的报道中, 正面信息占24.1%, 中性信息占71.4%, 负面信息占4.5%。倾向负面的主题有危机事件, 其他主题倾向正面报道。从效价指数来看, 建设类报道和防洪兴利类报道的效价指数最高。从年代分布来看, 2000年前基本无负面报道, 正面和中性报道平分秋色。2000年后中性报道占绝对优势, 负面报道的比例增大。

2.4 报道角色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三功能说”时, 其中一项即是“授予地位”, 或者说, “被报道的就会是重要的”。研究在考察报道中的角色时, 选取了“社会经济地位”这个“自然特征”指标。社会经济地位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S) 是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概念, 其衡量标准通常是以教育程度、职业归属和收入水平这三个指标来综合衡量。在本研究中, 由编码员根据报道中的角色的教育程度、职业归属与收入水平来做出判断, 并考虑到报道中的角色的所在地、在当地可能具有的实际影响力, 并据此对判断标准作适当调整。

高、中、低社会经济地位的报道角色比例为2.3∶1∶3。从各个主题来看, 水库大坝建设和防洪兴利类消息主要反映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 水库大坝管理和国际交流、新闻主要反映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 见表4。

%

2.5 报道区域

我国地域广阔, 东、中、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俗等方面差异明显, 社会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国家统计局的对东、中、西部划分标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媒体关于水库大坝的报道并不是全部具备区域性, 有些报道的视角是全国范围的, 我们也将其划分为一类。统计显示, 消息发生的区域在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5∶3∶1, 全国范围和国际范围的报道分别占10%和11%, 见图6。

3 水库大坝管理理念的发展

3.1 第一阶段:1949-1970 年“重工程建设”的理念

1949-1970年, 媒体对我国水库大坝报道从高度关注向失语的转变, 反映出政府重工程, 轻管理的价值倾向。由上文中图1、2、3知, 1958年前后出现报道数量的高峰期, 报道主题中57%关于水库大坝建设, 22%关于防洪兴利, 报道的信息效价73%为正面, 27%为中性, 内容多为歌颂普通劳动人民不畏艰难修建水库的事迹, 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受到极大的关注。与建国初期形成鲜明对比, 1961~1970十年间, 只有4篇水库大坝报道, 主题为防洪兴利。媒体报道数量的骤减和议题的转变的直接原因是政府对新闻媒介的控制, 根本原因是政府在“左”的思想指导下, 重建轻管。新国成立以后, 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 成绩显著, 全国已有的8.7万多座水库大坝绝大多数修建于70年代以前[6]。但水库工程标准低, 质量差, 政府又疏于管理, 在60年代初期, 我国遭遇了第一次溃坝高峰, 造成了严重的生命、经济、社会损失。出于对正面宣传效果的追求, 政府强调, 媒体不能过分地渲染消极的灾情, 以免造成公众的悲观情绪, 影响政府的国际形象, 这在当时“内外交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局势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政府在赶超论发展观指导下的片面“重视工程建设”的理念, 产生的严重后果没有被及时披露, 使得我国在这一阶段“重建轻管”问题加剧。

3.2 第二阶段:1971-2000年“工程安全”的理念

1971-2000年, 媒体报道逐渐趋于理性和多元化, 反映出政府逐步重视“工程安全”。从媒体报道情况看, 70年代出现报道数量的高峰期, 报道主题以水库大坝建设 (36.1%) 和防洪兴利 (21.8%) 为主, 水库大坝管理 (13.6%) 增多, 危机事件报道 (3%) 出现, 信息效价中性 (68%) 取代正面占主导地位, 负面报道出现, 报道角色中高社会经济地位的比例上升;报道区域中西部比例上升。资料显示, 70年代, 仍然是我国水库大坝建设的高峰期, 同时我国遭遇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溃坝高峰, 1973、1974、1975年, 溃坝数分别达到556座、396座和291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政府再也难以承受“758”桥、石漫滩溃坝那样的风险, 重视“工程安全”的理念逐渐发展起来。《人民日报》刊登的刘家峡水电站采用激光技术观测大坝 (1979.9) 、密云水库工程师丁照提议:改进我国的水利管理工作 (1980.6)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1991.4) 蚁害, 敲响水库安全警钟 (2000.4) 等报道, 反映出政府对水库大坝安全的关注。

这一阶段, 在“工程安全”的理念下, 我国加强了对水库大坝的管理, 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多层次的水利管理组织系统, 逐步从行政管理过渡到制度管理, 大坝安全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1985年开始对近100座全国重点病险水库进行出险加固, 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全国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工程。

3.3 第三阶段:2001-至今“以人为本”的理念

2001年至今, 媒体报道主要表现出政策议程和人性关怀特征, “以人为本”、“工程风险”、“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新理念融入政府的水库大坝管理。从媒体报道情况看, 报道数量成指数增长趋势, 占到总样本数的40.0%;报道主题关注的焦点从水库大坝建设 (6.6%) 向管理 (43.7%) 转变, 以水库大坝管理为主, 内容涉及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保安、水库移民安置、突发事件演练等。危机事件报道 (27.7%) 数量增多, 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原由、危机应对、灾民的救助和安置、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报道, 具体报道如新疆八一水库险情消除 (2004.1) 、广东英德山洪暴发致水电站溃坝 (2006.6) 、海城尾矿坝垮塌事故已造成6人死亡 (2007.11) 、水利部及时开展震损水库堰塞湖排查和应急除险工作 (2008.5) 等。中性报道 (80%) 占绝对优势, 负面报道比例增大, 信息效价从“强调正面报道”向“客观报道”转变, 灾难新闻的正面化报道向客观全面的报道转变。报道角色低阶层的比例开始上升。在可辨识区域性的报道中, 中西部报道比例逐渐上升, 三个阶段东、中、西部区域报道比例分别为83%∶15%∶2%, 24%∶60%∶17%和21%∶53%∶26%。迈入新世纪, 在新的执政环境下, 政府水库大坝管理的这种服务取向、危机取向、诚信取向、区域协调发展的取向, 从根本上说都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具体表现。

在“以人为本”的水库大坝理念统领下, “工程风险”、“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制度化、文化管理的理念”、“预防管理”、“危机管理”等新理念融入政府的水库大坝管理。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2006.8)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试行) 》 (2007.5) 、《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 (2007.9) 等一系列政策、规划文件, 正逐步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良性发展体制。

4 结 语

综合考察我国水库大坝相关报道的整体情况, 比较媒体报道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异同, 可以大致看出60年来我国水库大坝报道价值取向的演变。媒体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的态度。特定时期的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内容是在政府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 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

改革开放后, 在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发展市场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逐步确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的执政环境和执政理念下, “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 与建国初期的“重建轻管”不同,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与长期以来片面关注事故, 强调“工程安全”不同, “工程风险”的理念开始在我国传播;与单方面采取除险加固的工程措施不同,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库大坝管理理念得到加强。

摘要:水库大坝是我国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对保障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有重要作用。以1949-2008年水库大坝的相关报道作为样本, 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法, 进行了报道数量、议题、信息效价等样本特征分析, 将报道内容与历史现实进行了比较。媒体报道价值取向的演变表明我国水库大坝管理理念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949-1970年, 媒体从高度关注到失语, 政府“重建轻管”;1971-2000年, 媒体趋于理性和多元化, 政府逐步重视“工程安全”;2001-至今, 媒体报道体现出政策议程与人性关怀, “以人为本”、“工程风险”、“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新理念融入政府的水库大坝管理。

关键词:水库大坝管理,价值取向,内容分析,媒体,政府

参考文献

[1]孙继昌.中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J].中国水利, 2008, (20) :10-1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84.

[3]Bos Wilfried, Tarnai Christian.Content analysis in empirical social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9, (1) .

[4]周萌.内容分析法及其在社会学中的应用评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3) :52-53.

[5]邱均平, 邹菲.国外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 2003, (6) :6-8.

[6]刘宁.现代大坝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内涵[J].中国水利, 2008, (20) :6-9.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3

课堂生态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课堂问题,它用整体和谐、动态发展、生命生成、互惠共生的观点看待课堂,因此,课堂生态视角下生态课堂需要采用这样的价值取向:整体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开放创生的课程与教材,系统多元的教学评价。

课堂生态 生态课堂 价值取向

21世纪是生态学成为显学的世纪,人们看待世界的范式发生了转变,从笛卡尔—牛顿机械世界观转向生态世界观,教育生态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具体,课堂生态研究成为教育生态学的主要研究主题。

一、课堂生态研究为构建生态课堂提供了新的视角

课堂生态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观察课堂,将课堂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课堂生态研究,透析课堂生态的影响因子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揭示课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索课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形成机制。课堂生态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课堂问题,不仅拓宽了对课堂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研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课堂生态对课堂的研究有了全新的视角和新的诠释。

1.用整体和谐的观点看待课堂

课堂生态研究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系统整体观认为,世界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和谐的统一体,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和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整体性是一种关系思维和转化思维,它意味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中,存在于相互关联和意义的背景中,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一种客观存在的平衡整体,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在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共同创造、共同显现和共同演进的,任何变化或事件都可能会引起系统内原有模式的重新排列。这种整体性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环境、师生、课程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链,课堂生态内部各因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一课堂生态中的环境、师生、课程等各因素在存在形态上表现出一种彼此嵌入、彼此包容、相互渗透的共生性,即一方的存在状态以另一方的存在状态为条件和依托,一方存在状态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另一方的存在状态,各因素在参与者彼此的协商和互动中存在着、转化着、改变着,整个过程是动态的,整体地显现、存在和生成。

2.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待课堂

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课堂生态研究以生态学的动态发展方式思考,在生态系统中,一切当前的行为都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课堂生态中的各因子都在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与信息的交换和交流,而课堂生态中各因子之间的变化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围各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着的,其最终表现形式是循环与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学生个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保持探究的好奇、求知的欲望、增强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感。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感、实现个人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是课堂生态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课堂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共同进步发展的过程。课堂生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平台、提供了新视角。它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进而为他们实现理想抱负而创造环境和条件;它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想,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教师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在课堂生态建设中,环境塑造能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即教师要学会创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会以课堂环境为中介、为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3.用生命生成观点看待课堂

课堂生态研究用生态学生命生成观点看待世界,生态学作为一种灵性的思维既表现对人的目的、人的作用和人未来的关切,也表现出对生态系统、生命多样性和生命体活动环境的关切。生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我们要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独一无二的的无价之宝,这就意味着欢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点,以宽容、尊重和欣赏人类多样性的方式去培养每一位学生。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性,身体上、情感上、智力上、精神上有各自独特的寻求与能力。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1]。

4.用互惠共生观点看待课堂

互惠共生观强调了生态系统中生态过程的关联性和共生性,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人、社会、资源这个复合生态体系中所有因素都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以互惠共生原则为中心,互利共生是不同生命体间的一种互惠关系,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动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互惠共生来理解课堂教学,首先强调了课堂的教与学活动的内在关联性和共生性,课堂是由教师、学生与其置身于其中的环境各因素共同组成的系统的整体,它们在互动与共生中结成生命共同体。该系统中不仅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也存在师生与课程、课堂中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以及软硬件设施等诸多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其次,各生物因素与各非生物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互动。

二、课堂生态研究范式下生态课堂的价值取向

课堂生态与生态课堂两个概念有不同的内涵,二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课堂生态是客观存在的,它强调的是一个实然状态,即课堂“看上去”是一个什么样子,因此,所有的课堂都必然具有生态性。而生态课堂是对理想形态课堂的整体描述,是用生态主义的观点来理解课堂、建构课堂,是一个具有价值导向性的概念。二者所指重点不一样,课堂生态重在生态,是课堂的生态,而生态课堂重点在于课堂,是处于生态系统中的课堂。课堂生态是实然状态,而生态课堂是一种应然状态。并非所有的课堂生态都能构成生态课堂,只有符合生态理念的课堂生态才能构成生态课堂,生态课堂的建构以课堂生态理论为基础,是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方向,在课堂生态研究范式下构建生态课堂应该具有以下价值取向。endprint

1.寻求整体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

整体发展是和谐生态的发展目标,也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目标。在生态课堂中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整体发展”,寻求整体发展是教学目标的根本追求,整体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健康、完整和主动发展的人,它寻求学习者在精神、生理、社交、智力、创造力和情感诸方面潜能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以推动自然、社会、文化和学生个体的发展为目的,即它致力于推动自然生态的良性演化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的生态化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2]。生态课堂在教学目标上注重人的整体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掌握和培养。课堂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的重要目标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自我和谐共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情感、积极态度,培养学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责任感。

2.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课堂生态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构,而是一个发生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动态过程,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互动的过程、对话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把教学过程看做一个交互作用的关联系统,课堂生态中的生命体(教师、学生)之间生态因子与外部物理因素(文化、学习氛围、环境、各种媒体、建筑变量)之间也在发生着多元的交互联系,课堂中生态主体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对话与交流,达成彼此的理解,产生新的知识,并将主动构建具有个体意义的知识,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与课堂教学中的其他生态个体进行“信息”、“能量”的劳动和交换,从而使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使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产生不确定性、形成挑战性,进而充满创造性,体现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3.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生态理论认为在生态系统中,任何因子都是平等的。建立有效互动、和谐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态课堂的重要内容。在生态课堂中的生命体(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复杂的种群关系,保持这一生态系统的活力和恢复力就需要有效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流,需要建立平等的和谐共生的相互关系。因此,师生关系最应该打破的就是“中心论”的单向控制关系,“无论在教师中心论还是在学生中心论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始终无法摆脱控制与被控制的怪圈,其原因就是两种教学理念都是将对方当成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这种师生互为手段或工具的教育必然导致教育的功利化”[3]。生态课堂追求平等、理解、交往、对话基础上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师生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共同面对教学,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共同建构知识,形成主体间性,并完成各自的意义建构。

4.开放创生的课程与教材

在生态课堂中,课程是在课堂环境中通过师生与文本的交互作用创造的,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生相长的关系,课程与教材绝不是必须遵从的材料,而是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创生新知识的资源,向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验开放、向他们的生活世界开放,引发一个情感共鸣的话题,设计一个认知发展的范例。在这种要求下,课程与教材是开放与创生的,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与教材为知识建构的基础,为对话交流的中介,为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阶梯,最终实现主体视界的融合。美国课程学者多尔(R.C.Doll)认为课程是“有计划的”、“有指导的”学习经验,课程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4]。在教育实践中,促进教材的创生与开放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这需要教师以动态的过程来看待课程,把课程看做是一个事件而不是一个事物,以关系的思维看待教材,以经验重新组织整合教材,找到教材对学生的兴趣激发点、认知关键点和情感共鸣点,发现课程的个人意义,寻求课程与文化的联系,审议并超越教材的深层结构。

5.系统多元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并不是对教学事实的描述,而是基于教学事实的价值判断。对生态课堂的评价可以借鉴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理论,把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引进课堂生态系统评价,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来架构课堂生态系统健康的具体指标并且根据课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评估课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诊断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的整体形态和总体运行态势,并进行课堂生态系统的调控和优化。“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分为八个方面: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选择、减少投人、对相邻系统的危害和人类健康影响。”[5]对生态课堂的评估也应该是系统多元的。系统多元的教学评价需要整体诊断教学设计行为、课堂管理行为、人际交往行为、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综合因素,全面地反映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发展变化和原因,及时提供调控信息。同时,生态课堂高度重视自我评价以及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评价,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侧重评价的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功能。此外,借鉴“生态位”理论、“生态承载力”原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科能力的评价,也将开辟生态课堂教学评价的新途径[6]。

————————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教育研究,2003(2).

[2] 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燕良轼,马秋丽.论生命视野中的师生关系.教育科学研究,2006(1).

[4] R.C.Doll,Curriculum Improvement:Decision-making and Process,Mckay Company,1964.

[5] 孙芙蓉.健康课堂生态系统研究刍论.教育研究,2012(12).

[6] 刘贵华,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教育研究,2011(12).

[作者:朱桂琴(1967-),女,河南淅川人,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翟秀玲(1988-),女,河南信阳人,河南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小学教师。]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4

学号:S130403005

学院:光电学院

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看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它的不当使用和负面效应也使人类因此陷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困境,产生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以实践视角和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的人与自然理论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就是要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因此要保持生态环境的协调,首先必须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善人文生态。同时要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协调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利避害,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才是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大力发展最有效用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才能保证在经济又快又好的同时,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5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成果和优秀传统,在其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它不仅是人们感情宜泄、娱乐的活动,包含和折射着我们民族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化、政治、艺术、宗教、民族审美心理等[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内涵主要体现在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相统一上,“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是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也以中庸、和谐等为思想理念,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形成及发展上都深受上述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的内涵其实质就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其强调的不是“技艺的比赛”而是通过“技艺”来达到完善人格,和谐内心的目的。

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价值主体观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讲,人们所进行的一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其本质含义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价值取向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其含义就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总体趋势和总体方向。

(一)立足现代,融汇中西

当下,以欧洲体育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在世界全球化的态势下已经开始主宰世界体育文化并引领其发展,然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欧洲体育文化即存在矛盾又存在统一,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从宏观上一定要紧跟世界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思潮,同时融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固有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从微观上重新塑造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核心,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汇中西。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我们不仅要坚持继承与传承,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融汇中西。

(二)树立价值,明晰内涵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首先必须树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明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唯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民族传统的发展价值取向。新时期以奥林匹克为文化核心的世界体育文化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体育观念,但健康已经继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外发展成为体育的核心功能,当下体育与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且与中华民族的养生学息息相关,因此民族传统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树立以健康、养生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同时并将此价值上升为其发展内涵,进而适应现代人民体育的诉求。

(三)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处于世界体育大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我们首先必须从客观上承认它的局限性、地域性、民族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制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的固有价值,虽然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诸如武术、龙舟、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运行项目已经进行了全方面、深层次的改造,但在适应世界发展潮流,走向世界等方面还显得尤为不足。当前我国无论是竞技体育运动还是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以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唯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的发展却存在着融合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方面,必须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融入到国际体育大文化之中,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是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坚持的发展价值取向。

结语

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冲击日益加强,致使我国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开始游离于我国主流文化之外的特殊发展历史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已经日益凸显,发展价值取向日益模糊,因此我们在发展中必须认清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融入到国际体育大文化之中,从立足现代,融汇中西、树立价值,明晰内涵、面向未来三个方面树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沙艳.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及发展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2.

[4]白晋湘,张小林,李玉文.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9.

后现代精神的科学取向和价值取向 篇6

后现代精神的科学取向和价值取向

后现代思想表现的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实际上是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宏大思维空间表现出来的.方法论渗透在整个后现代理论之中.后现代的思想倾向共同隐含着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取向.

作 者:倪钢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刊 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327(5)分类号:B016 B017 B018关键词:后现代精神 科学取向 价值取向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7

一、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对传统的德育范式进行扬弃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道德视野更为宽阔的德育范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全新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生存发展观,通过道德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自然世界和谐共融关系。因此,中小学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必须在传统德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新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引领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

1.养成生态文明的意识:生态德育的目标价值取向

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在主宰自然的同时,也在物欲的驱动下,逐渐失去了应有的节制和理智,生态文明意识逐渐淡薄,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固有的相互依存、和谐共融关系,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此,要想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得到好转,必须立体化、全方位培养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社会更多的人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将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德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提升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伦理精神和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的生态公德意识。社会生态公德意识是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打造生态文明的德性基础,学生社会生态公德意识的养成与提升,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形成,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和落实,从而为和谐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精神支撑;再者还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生态制度的意识。这不仅要激发学生产生享受自然的生态需要,还要让学生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制度意识,进而自觉地尊重和遵守对生态的制度。

2.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德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加大对学生生态德育的引导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生态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生态和谐,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和谐,生态和谐不仅为社会和谐提供环境基础和物质保障,还为人的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生态德育又是实现生态和谐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因此,通过生态德育宣传和谐生态观,让学生认真审视自然的价值,养成爱护和尊重自然的意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显得极为重要。 其次,生态德育满足了和谐社会建构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最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如果背离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纸空谈,而生态德育恰恰蕴含了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这一基本诉求, 它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和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还要提高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且依据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的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德育既是生态人格的养成教育,又是迈向和谐社会的灵魂教育[1]。 养成尊重自然的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自觉地提升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培养他们对他人、对自然的包容精神,开拓他们包容和友爱的心胸,提高他们增进融合和沟通感情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能够以一种理性而平和的态度对多样的自然生态,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厚实的道德基础。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德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们在自然与人关系的处理上习惯于将人类的价值凌驾于自然价值之上,甚至认为自然的价值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很难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理性的生态人。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德育范型,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追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这种全新的道德教育观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产生保护自然和关爱自然的道德责任担当,还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学会热爱自然、享用自然,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胸怀建立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关系。其次,生态道德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实施生态德育不仅可以打破原有的只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及个性等片面发展的现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开放的视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感。再者,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最好路径。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因此,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全面提升他们的社会素质和生态素质,使其养成自觉的生态道德意识, 并自觉地将自身发展与自然生存相结合,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对自然价值的尊重结合起来。

二、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享用自然的同时,能够以一种全新生态道德视野,不断提升生态道德文明的思想觉悟,养成保护生态系统、爱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与自然和睦相处,因此,必须积极探寻生态德育的实践理路,切实提高生态德育的实效。

1.彰显生态德育价值,实现德育目标的超越

个体在享受自然赋予的权利时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这种限制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价值的尊重、肯定和维护,唯有此, 才能唤起人类对自然的良知,产生保护地球家园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彰显生态德育价值。所以,中小学生态德育在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时, 不仅要从法制与技术层面关注环境教育、传播环境知识,更要从价值观教育的视角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和谐,将道德教育的范畴从社会领域拓展到人文和自然领域,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继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此基础上实现并超越生态德育的目标。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态认知,转变他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自觉保护与自身发展和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关注人际道德的同时,学会以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冲突。于此同时,生态德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帮助他们积极寻求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社会制度和生态伦理制度,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当下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促使整个社会朝着文明、和谐的生态方向发展。

2.开发生态德育课程,培养理性生态人

要实现和超越生态德育价值目标,培养有理性的生态人,必须开发完善的、符合生态德育规律的生态课程。具体而言,一是生态化德育课程必须能够充分表现出课程文化的互动,既与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体悟能力相互匹配,在学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和道德文化之间建立动态的、意义建构的相互渗透的经验空间交汇区域[2],实现学生与课程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既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人生经验和精神世界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和领悟,也有利于丰富和拓展他们的生态道德视界,养成生态行为的自觉。二是生态化德育课程的选择要与时代内涵相适应。社会的极速发展使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因此,德育内容也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和满足时代内涵的需求:首先生态德育课程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道德观,强调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依存关系,让学生学会爱护和尊重自然,进而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得到不断的升华;其次生态德育课程要体现科学的消费观,要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进行绿色消费的意识,彻底摒弃不考虑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破坏生态平衡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模式;再者,生态德育课程还要体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要让学生明确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正确认识个体与自然交互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才能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最后,生态德育课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年龄特点,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挑选出最真、最善和最美的道德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 同时教会他们辨别和抵制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假、 丑、恶的失德行为,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培养真正的有理性的生态人。

3.创设生态德育环境,凸显德育实效性

造成中小学生态德育低效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德育环境与德育活动的相互割裂和疏离[3],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可以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与背景。因此,为了使生态德育能够全面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生态道德内化为行为自觉,增强生态德育的时效性,中小学就必须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德育环境,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搭建整合社会德育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中小学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引领作用。首先,要致力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学生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和谐的德育氛围。全社会要在加强社会道德价值引导和德育政策规范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能够弘扬社会正气和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活动,以便于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生态道德规范的实践活动,促进其生态道德发展和成长;其次,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态环境。家庭作为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情感枢纽,家庭的生活礼仪、伦理观念、环境的维护和美化等内容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品德和谐健全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家长的生态道德素养、 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生态德育意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的生态家庭环境意义重大;最后,要主动构建优良的校园德育生态环境。一方面, 中小学要通过多种方式将随机偶然、散乱无章的校内外德育环境要素进行主动的整合,形成一个有机、高效的德育生态链,实现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共同促进学生生态道德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中小学要积极构建内部软环境,既通过生态德育课程建设营造生态文化,实现生态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和谐互动,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磨练他们的生态道德意志,最终使他们养成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以及传统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生态空场,这就要求中小学必须确立能够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德育价值取向,积极转换道德教育范式,拓展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 超越现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生态人。由于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 我们必须借助于生态学的理性方法,赋予学生无畏的环保勇气和纯正的自然理智,让其以一种进步与开放的姿态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真理,进而探寻科学、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杨世宏.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张等菊.论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建构[J].现代教育论丛,2006(6).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篇8

关键词:“原生态”;价值;高校体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87-04

1“原生态”价值取向——和谐社会的文化诉求

“生态”是指各生命群落在环境中互栖共生的平衡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从生境获得资源,通过自组织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实现维持、繁殖、修复的动态平衡,“生态”不是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1]生态包括原生态、次生态和衍生态。“原生态”包括自然的“原生态”与文化的“原生态”。自然的“原生态”指原生环境,即没有被人工干预的自然环境;而文化的“原生态”指活态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的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2]

“原生态”一词来源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是人们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关注与反思。工业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人类一步步走向繁荣与昌盛,我们所赖以存在的生态系统却如履薄冰、危如累卵。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要关头,人们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各种环保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还自然以“原生态”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同时,“原生态”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文化生态”的领域中,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乃至世界范围内小型社会的关注姿态。[3]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共同的特性,物种多样性在自然生态中的减少意味着生态失衡,文化生态也是一样,当一种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所淡忘而走向销声匿迹,这无疑是对文化生态系统的人为践踏和摧残。“原生态”作为界定文化的一种特征或标记来使用,是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直接而深刻的作用并挤压于人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背景下,传统意义的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异,使得传统文化处于不断的边缘化过程之中,于是产生了带有强烈文化诉求的“原生态”概念,以此来表达对文化市场中民族传统文化因素和自我意识严重缺失状况的担忧。[4]原生态提倡向事物的本源回归,使人的思维向简单性方向思考。我国艺术界沿着这种发展思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代人以满腔热情去欣赏人为雕饰的音乐艺术时,仍然留给“阿保们”的原生态唱法以多层次的展示舞台;原生态艺术的采风一直一来就是艺术工作者的基础课;至于雕塑艺术,则往往是以最简洁表现最复杂。我国企业界也在管理过程中化复杂为简单,如白沙集团成功贯彻了“简单管理”的三大理念:驭繁就简的思维方式;说到做到的执行能力;去掉多余,凡事找规律。教育界也在将“教育”与“原生态”融合起来,在教育研究与设计上力求“原生态”,通过“原生态”研究来反映教育发展的真实面貌,如现在倡导的“教历研究”、“行动研究”和“描述性研究”等,都是力图追求着类似的目标。

2实体与价值——我国高校对继承与借鉴中西体育的理解误差

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体育的理解是实体性的,即将体育理解为一种固有的客观存在,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实体性理解的最大误区,是容易将‘存在’和‘意义’(价值)混淆或等同起来,因此导致以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的存在,以简单、抽象、凝固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价值,从而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执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5]分割其文化的整体性,脱离人和社会对体育的现实需要,以一种固定的思维去判定传统体育的优与劣,势必会丢弃体育文化的价值根基。固然,失却了价值性的体育当然也就没有大力继承与发展的理由了。我国高校对远离其文化原生态的西方体育的引进与借鉴十分偏爱,而对植根于本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统体育价值有意无意地忽视,其所产生矛盾的根由就在于缺乏对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性角度的思考。

2.1“洋为中用”日盛——我国高校对西方“原生态”体育的借鉴多年来,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等几乎都是参照西方较为成熟的竞技体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与活动设置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竞技化单一发展倾向,表现出显著的西化特征。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西方竞技体育的“舶来品”,诸如篮球、足球、健美操等竞技运动占据了高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大半江山,甚至垄断了高校体育市场,但在教学与活动形式上也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众所周知,每一个现代竞技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原生态”历史环境,与其所属地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背离与抛弃了这些体育项目的“原生态”属性,如果人为刻意的将这些项目移植到其他民族和地区,极有可能引发“水土不服”的不良症状。我国高校体育为适应西方竞技体育的全球化,曾在消化和融合西方竞技体育的征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一开始就或多或少忽略了西方竞技体育所固有的“原生态”属性,以至于后来把西方竞技体育“请进来”的实践操作中有如邯郸学步、囫囵吞枣,这种盲目引入与极端效仿不免带有削足适履的感觉。把异地“原生态”的竞技体育生搬硬套在我国高校所特有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其产生的不良反应逐渐浮出水面,高校体育由此也陷入了如何把异域民族“原生态”体育“洋为中用”的矛盾境地。

2.2“古为今用”日衰——我国高校对国内“原生态”体育的继承另一方面,西方“原生态”体育的移植对我们本土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大规模、全方位、多层面的西化体育,挤压了本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中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削减了“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教育中的应有份额,造成了中西方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中的严重比例失调,影响了高校教育体系对我国“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古为今用”。对西方“原生态”竞技体育的这种过分依赖与求助,已经使得我国的“原生态”体育资源在国内高校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了在高校推广和发扬的绝好平台,逐渐走向萎缩,面临着失传的噩运。本土民族体育与外来竞技体育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呈现出鲜明的反差,高校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现象较为严重。在西方竞技体育一路高奏凯歌,大举“侵占”我国高校市场的同时,“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荡然无存,我们已经很难在高校找到“清水芙蓉”的“原生态”民族体育了。时至今日,大纲中虽已明确加入了“武术”、“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项目,但相对于成百上千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总量来说,则显得寥寥无几。在“星星之火”尚未在高校领域“燎原”之际,期待这些为数不多的“原生态”项目能与来势汹汹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平分秋色,无异于螳臂挡车。暂且不论高校体育在中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是否沦落到“舍本逐末”,但我国“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教育体系的渐行渐远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优势与责任——高校体育对“原生态”文化的引领

3.1高校引领“原生态”体育文化的优势高校应引领文化。“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大学是最高教育机构,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精神建构、学术研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人才培养于一体,成为新文化的孵化器。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

高校体育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是学校体育走向全民体育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引领“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高校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最理想的载体,师生既是学习受益者,又是传播者,通过出国讲学、互访、外事活动、留学生和各国新型移民的交互流动等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国,学生进入社会后又可传播给整个社会。”[7]高校以其较为典型的开放性、传播性、辐射性以及对外部体育文化较强的吸收和融合能力,从而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奠定了一个绝好的交流平台。如果把潜意识形态的民族传统文化提炼并融入到日臻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去,不管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对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来说,都将受益非浅。

3.2高校引领“原生态”体育文化的责任古语云:能者居之。既然高校体育具有传承和发扬“原生态”文化的独特优势和能力,在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日趋凋零之际,高校体育更应该承担起保护和重整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高校体育责无旁贷。这是文化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高校体育新的历史使命。2002年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特别强调高校体育要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以“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为手段,体现高校体育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同时,创新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有力推动了国内诸多高校向创新型大学的转型,而文化创新作为这一转型的核心内容,要求始终代表优秀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民族特质,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主要源泉和内在动力。高校体育在文化创新上更应该坚持民族化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体育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当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8]

4“善本再造”——我国高校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应有视角

“原生态”体育在高校中的“善本再造”是指利用高校教育的特殊优势,追求“原生态”的价值取向,对具有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或其它文化价值的本土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乃至全社会得以发掘、复活和修缮,通过高校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而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生态”体育的“善本再造”是我国高校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视角,包括对外域民族“原生态”体育和我国传统“原生态”体育之“善本”的“再造”。“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对我国善本古籍的复制出版)和全面深入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是其社会文化背景。

4.1“善本”资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特征与价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原生态”文化的多种价值取向和表现特征。1) 自然性:在“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的指引下,体育行为强调与周围自然环境保持一种和谐共存的良性发展,在运动过程中注重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善于从自然界中发现美、创造美,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生态体育”。2) 内生性:作为“土生土长”的运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本土体育文化的自发演进,而非外力强加。3) 地方性: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典型的地域性、民族性,其表现形式大相径庭,拥有各自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渗透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艺术等,也反映出各民族都具有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强烈自我意识。[9]4) 民间性:民族传统体育多数源自各民族的狩猎、祭祀和生产、生活等,始终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信仰相联系,与民间生活同根连脐,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沉淀,具有鲜明的民俗性。5) 永恒性:民族传统体育经漫长的历史演化而世代相袭,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传统,拥有稳定的民众基础,标志其传统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保持基本不变,具有较强的内在稳定性,充分体现出其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和稳固的传承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善本”资源。首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设施、器材等硬件环境没有过多的要求,其组织形式也简单易行,在缓解体育投入压力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和干预减小到最低限度。其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多以游戏的形式出现,并以其广泛的参与性、浓厚的趣味性,对活跃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运动的主体都大有裨益。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熏陶,还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有利于落实“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有效衔接学校体育培养的人才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再者,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进行,竞争机制退居其次,学生能较好的享受过程美,通过学生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身体得到了运动与锻炼,精神得到了洗涤与升华,科学和人文素质都有了全面提高。

4.2“再造”视角——我国高校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注意事项合理开发与利用“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善本”资源,是高校体育改革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生态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结构和存在,而且蕴涵了健康的运行机制,因此,注入生态机制的体育精神将像大自然一样,具有强劲、持续的生命力,绿色体育是体育生态化地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生态体育是对体育原生态保育基础上的升华。只有生态体育才能将“应然”和“实然”连接起来,也即是将科学的事实判断与伦理的价值判断结合起来,达到“适然”的目标。原生态体育的保育与升华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现代复杂的科学与技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与技术。当代高校体育的再造,至少应当有两种发展思路与方向:一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融入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反映体育运动和体育科学的复杂性;另一个则是以原生态的赤子之心,还原生态的赤子之体。如果将这两种思路与方向融为一体,人在体育运动中就完全可以实现“本我”和“超我”的共生。

4.2.1“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不宜在高校盲目模式化“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再造,不能功利性地模式化,必须把握其“原生态”的价值本位。脱离“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本源意义,功利化地改造与建设,“实际已与民间生活脱节,已经不是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是为表现民族特色的一种表层的人为造设,”[10]它并不能在大范围内生根发芽,反而会给“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带来越来越大的伤害和破坏,使很多进步和建设走向异化的陷阱之中。余秋雨先生曾经说道:“原生态不能快速走向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不仅是生命力的消失,而且也比不过同时期的其他许多更为成熟的艺术。”[11]如何将我国“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及活动当中,我们须遵循“抢救——保护——发展”的逻辑顺序。对于那些濒临消失的传统项目,“抢救”应摆在首位,充分给与其生存的空间,为它“输氧”,使其存活下来,这样才能再谈它的保护和发展问题。而在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过程中,应当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产生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做出适当的考虑,在保留其“根和源”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创新,但其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则基本不变,保持民族和地域风格,先把较为成熟的传统项目作为高校体育的“善本”资源,一方面使高校体育从民族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地中汲取营养以求自身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原生态”不等于原始性,这些传统民族文化的“善本”资源也需要通过高校体育来督促其推陈出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向后现代的一种转化和升华。高校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互动,既需要保留民族传统体育“善本”资源的“原生态”属性,又要把握好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客观规律,根据适度与灵活多样的开发利用原则(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来整合资源,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求成。

4.2.2“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再造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蕴涵着丰富的优秀文化思想,它们是民族传统体育存在和发展的根基。高校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如果不能传承与创新这些“原生态”的文化精神,也许能在一时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但最终无法保障这种“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高校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因为在与现代强势体育文化相抗衡的过程中,失去了内在的文化精神的有力支撑,民族传统体育终将只剩一个躯壳,必然将昙花一现。因此,无论从保持民族的文化安全还是维护国家的文化形象来说,在我国高校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和精神本质的挖掘与整理、继承与创新,都将十分重要。为此,高校管理层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证,给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适当的优先政策,转变文化认知观念,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课堂教学、墙报交流等生动灵活的教育形式,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其次,加强体育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教师应主动积累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业务知识,培养自身在这方面的综合素质,拓展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鼓励教师对相关民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并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本校实情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再者,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为前提,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感悟与传承,不断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保证民族文化的后继有人。此外,高校体育还要以广大学生的对外交流为契机,将国外“原生态”体育“请进来”,更要极力将把我国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走出去”。

5结语

在西方竞技体育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的同时,如何保护我国自身“原生态”体育文化的种质“善本资源”,尊重和善待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无形遗产,培养人们的民族文化认知和文化责任,不管是从发展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还是照顾我们祖孙后辈享有“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际公平角度来说,都将意义重大。高校体育无疑是这一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活体传承的最佳载体和重要基地,唤起广大师生乃至更多的人群来关注和重视“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确保这一母体文化能够薪火相传,高校责无旁贷。如果连高校体育都不对原生态(尤其是其精神)保留、牵挂与呵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会固步自封,以至走向沉沦;现代性和建设性的破坏作用势必会抬头,当然,一切进步和建设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我们期望通过“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善本再造”,促进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珠联璧合。

参考文献:

[1] 刘晓丹,孙英兰.“生态环境”内涵界定探讨[J].生态学杂志,2006,25(6):724.

[2] 苗欣.“原生态”理念与农民安置社区设计问题研究——以长沙为例[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7.

[3] 丁丽洁.“原生态”唤醒文化记忆[N].文学报,2006-5-18/第1版.

[4] 李松.原生态——概念背后的文化诉求[N].光明日报,2006-7-/7/第6版.

[5] 李德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思考[N].北京日报,2006-8-21/第3版

[6] 赵沁平.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J].北京;新华文摘,2006,21:121-123.

[7] 张建雄,江月兰,刘学谦.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高校的战略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45.

[8] 汪焱.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的方向与营造的基本途径[J].体育科学研究,2006,10(1):78.

[9] 郭赤环,赵建林.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128.

[10] 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435.

上一篇:期末考试答题技巧下一篇:八年级数学德育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