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

2024-09-18

生态价值(共11篇)

生态价值 篇1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努力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生态用地, 逐步恢复生态破坏严重地带, 退还自然生态用地, 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对生态用地进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生态用地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归纳总结生态用地的内涵, 采用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方法[1,2], 对广西区内89个县 (市) 的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测算, 在此基础上划分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区, 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为制订广西生态用地保护对策提供参考。

1 生态用地内涵

“生态用地”是由石元春院士于2001年考察宁夏回族自治区时提出的, 之后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岳健[3]、张红旗[4]、周焱[5]、邓红兵[6]等学者都先后提出了生态用地的概念。截至目前, 各个专家学者对生态用地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

生态用地是指区域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 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要功能, 即不但能达到改良生态环境效果, 还能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保障功能的用地类型, 包括现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林地 (含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 、草地 (含天然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 、园地 (含果园、茶园和其他园地) 、水域 (含水面、滩涂) 、沼泽、裸地等地类。生态用地主要发挥涵养水源、调蓄水文、保持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等生态调节作用, 以此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2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

2.1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确定

根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的用地类型[1], 结合广西生态用地情况, 将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适当修改,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生态价值参照森林、其他林地和果园参照森林和草地的平均值、滩涂参照湿地、裸地参照荒漠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 (表1) 。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服务的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 定义为1 hm2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 以此可将权重因子表转换成当年生态系统服务单价表, 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当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1]。

2.2 单位面积农田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的确定

针对广西的具体情况对单位面积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作修正。根据广西2012年各县 (市、区)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各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 按公式 (1) 计算单位面积农田食物生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7]。

式中, E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食物生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元/hm2) ;i为作物种类;Pi为i种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 (元/kg) ;qi为i种粮食作物单产 (kg/hm2) ;mi为i种粮食作物面积 (hm2) ;M为研究区域的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

2.3 各类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

通过公式 (2) 计算各区域各生态用地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单价[7]。

式中, Eij为j种类型i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价 (元/hm2) ;eij为j种类型i种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于农田提供生态服务单价的当量因子;i为生态服务功能类型;j为生态用地类型。

2.4 各区域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

据各生态用地类型的面积和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 运用公式 (3) 计算出各地类年度生态服务价值和各区域年度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7]。

式中, ESV为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亿元) , Ei为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Ai为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面积。

3 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及分析

3.1 概况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 位于东经104°28′~112°04′, 北纬20°54′~26°23′, 东连广东, 东北接湖南, 北靠贵州, 西临云南, 西南与越南为界, 南临北部湾。从总体上看, 广西四周为高耸的山地所围绕, 中间为相互穿插的丘陵、台地、平原和纵横交错的谷地、盆地及弧形山脉, 形状上略成一周高中低的大盆地。广西陆域总面积23.67万km2, 其中山地占39.4%, 丘陵占28.9%, 台地占23.4%, 平原占23.4%。岩溶地貌分布广, 岩溶地貌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7~22℃, 年平均降雨量1 250~1 750mm。2012年广西GDP 13 031.04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16.7%、48.6%、34.7%, 人均生产总值27 943元;总人口5 24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占43.53%, 农村人口占56.47%[8]。

3.2 生态用地现状

根据生态用地的内涵和2012年广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得广西生态用地面积。2012年, 广西生态用地面积共177 769.97 km2, 包括林地133 289.36 km2、园地10 942.62 km2、草地11 191.24 km2、水体6 391.68 km2、滩涂1 226.93 km2、裸地14 728.14 km2, 分别占总面积的74.98%、6.16%、6.30%、3.60%、0.69%、8.28%。

各县 (市、区) 的生态用地见表2和图1。生态用地面积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桂北、桂东北和桂东的山地区, 中部平原区生态用地面积小。

3.3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公式 (1) 、 (2) 、 (3) 计算出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 2012年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6 834.19亿元。各县 (市、区) 的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见表3。

(km2)

3.4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分区及利用与保护对策

根据各地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大小, 把广西划分为三类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区域: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90亿~212亿元) , 中等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50亿~89亿元) , 低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6亿~49亿元) 。具体见图2。

3.4.1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区域特点:该区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北、桂北、桂东北和桂东山地区和桂南丘陵区, 包括贺州市区、田林县、藤县、融水县、南宁市区、钦州市区、全州县、博白县、昭平县、环江县、苍梧县、右江区、桂平市、龙胜县、合浦县、永福县、融安县、灵山县、宁明县、横县、平南县、天峨县、兴安县、容县、岑溪市、防城港市区、资源县、南丹县、鹿寨县等29个县 (市、区) ,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 589.02亿元, 占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52.52%。区域特点是有林地面积大, 森林覆盖率高;有林地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比重50%以上, 如藤县为79.94%, 昭平县为83.23%, 资源县为83.40%。部分区域水域面积大, 如合浦县的水域面积占生态用地面积的比重为40.36%, 横县为13.19%, 防城港市区为12.95%。

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桂西北、桂北、桂东北和桂东山地区为广西主要江河的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 也是生物物种丰富的区域, 自然保护区多, 对于维护广西生态安全十分重要。土地利用方向主要发展林地, 保护好生态公益林, 努力提高生态公益林用地比例, 逐渐减少商品林用地比例;通过封山育林增加天然林面积, 逐步减少人工林面积, 努力提高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功能。可利用优美的山川与森林景观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用地中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生态公益林、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用地应划为禁止建设区, 其余生态用地应划为限制建设区。

3.4.2中等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区域特点:该区域包括隆林县、灵川县、北流市、浦北县、金秀县、武鸣县、乐业县、三江县、西林县、贵港市区、灌阳县、罗城县、临桂县、平乐县、上思县、恭城县、田东县、宜州市、平果县、东兰县、荔浦县、靖西县、马山县、宾阳县、柳江县、河池市区、那坡县、龙州县、陆川县、崇左市区等30个县 (市、区) ,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2 135.64亿元, 占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31.25%。有林地面积较大, 森林覆盖率较高;有林地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30%~50%, 如恭城县为50.82%, 武鸣县为47.90%, 平乐县为44.28%。

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发展林地和园地。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 提高森林覆盖率, 推广林—药、林—果、林—牧等复合用地模式。园地果—草复合土地生态系统, 推广“养殖—沼气—种果”三位一体的复合用地模式。

3.4.3低生态服务价值区域。

区域特点:该区域包括象州县、田阳县、来宾市区、隆安县、阳朔县、巴马县、蒙山县、兴业县、凌云县、大新县、钟山县、梧州市区、德保县、忻城县、大化县、武宣县、北海市区、玉林市区、富川县、柳城县、扶绥县、凤山县、上林县、都安县、天等县、东兴市、柳州市区、凭祥市、桂林市区、合山市等30个县 (市、区) , 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 109.53亿元, 占广西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的16.23%。该区域主要分布于桂西北、桂西南、桂中和桂东北的岩溶地区, 裸露石山多, 石漠化严重。裸地 (主要为裸露石山) 面积大, 裸地面积占生态用地面积的比重为20%~68%, 如都安县为68.31%, 大化县为40.63%, 天等县为40.33%。有林地面积小, 森林覆盖率低;有林地占生态用地总面积的比重30%以下, 如都安县为7.31%, 天等县为13.07%, 忻城县为14.31%。

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土地利用方向主要发展林地, 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措施来利用裸地。裸地主要为裸露石山, 即石漠化土地。对于石山的有效利用方式就是分带利用, 发展林、果、药生产。具体措施:在石山上部, 土壤很少, 植物多生长在石缝里, 生长速度慢, 植被一旦破坏便难以恢复, 应进行永久封山育林, 使之逐渐恢复为常绿阔叶林, 作为水源涵养林加以保护;在石山中部的石缝、石穴残积有较多的土壤, 可发展适于石山生境特点的用材林、经济林、竹林及药用植物;在石山下部, 土壤较多, 而且上层也较厚, 可种植适合在石山生长的果林[9]。采用这种方式利用石山, 能产生生态与经济效益, 可使裸地逐渐恢复为林地, 能有效增加有林地面积, 逐步提高生态服务价值。可利用优美的岩溶山区生态用地景观发展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 (2) :189-196.

[2]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 2008, 23 (5) :911-919.

[3]岳健, 张雪梅.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J].干旱区地理, 2003, 26 (1) :80-87.

[4]张红旗, 王立新, 贾宝全.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12 (2) :5-8.

[5]周焱, 蔡学成, 谢元贵, 等.典型岩溶地区生态用地研究——以清镇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06, 20 (5) :38-41, 62.

[6]邓红兵, 陈春娣, 刘昕.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分类[J].生态学报, 2009, 29 (3) :1519-1524.

[7]梁治平.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4 (3) :68-71.

[8]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 (2013)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9]周兴.广西石灰岩受害生态系统的改建[J].山地研究, 1995, 13 (4) :241-247.

滨海湿地的生态价值 篇2

我们曾对辽宁省滨海湿地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5208.0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比例分别为71.49%和28.51%。自然湿地中浅海水域面积最大,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81.53%,滩涂和泻湖面积较小,分别占2.77%和2.19%,淡水湖泊面积很小,仅占0.32%。

其中浅海水域和滩涂是重要的滨海湿地,前者占自然湿地的比例大,后者面积比例虽小,却是众多海产品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两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资源供给方面。比如说,鱼类、贝类在这两者中的产出比较多,2005年辽宁省人工养殖海水产品产量为212.1×104吨,当年海水产品价格为7211.4元每吨,那么辽宁省滨海湿地的海产品总产值为152.95亿元。

浅海水域和滩涂另有一个重要价值即栖息地价值,尤其是滩涂,是大量的鸟类和其他生物的栖息地。这一类湿地如果没了,生物多样性也就丧失了。我们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自然保护区投入费用的平均值1107.5美元每平方公里为准,人民币汇率按2005年的汇率计算,则辽宁省滨海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为1.35亿元。

栖息地的功能实际上和资源供给功能是相联系的,正是因为它有物质产出,所以它能够作为鸟类等多种生物的栖息地。

再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水质净化,浅海水域和滩涂能对水质起到过滤净化的作用。特别是对河流入海的污染物起到了净化的作用。2005年辽宁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1.87亿吨,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总达标率为86.0%,由此可近似地认为,辽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物质量为18.81亿吨。按照辽宁大连市污水处理费用0.5元每吨计算,则辽宁滨海湿地水质净化服务的经济价值为9.41亿元。

浅海水域和滩涂还有消浪促淤护岸的作用,主要指滩涂防御、缓冲风暴潮的功能。还有它也有旅游休闲、知识扩展、研究的价值。比如辽宁的盘锦,拥有大面积的翅碱蓬滩涂,也就是游客眼中的红海滩景观,不仅是珍稀鸟类黑嘴鸥的栖息地,也是非常珍贵的旅游资源。滨海湿地知识拓展的价值与栖息地的价值是有区别的,栖息地价值主要是突出保护的价值,知识拓展强调的主要是潜在的科研价值。

尽管滨海湿地有如此巨大的功能和价值,但由于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开发与湿地生态保护在同一时间地点发生冲突,目前我们国家的沿海湿地还都存在着面积逐渐缩小的威胁。滨海湿地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直接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有稳定的生态系统我们才能健康生存。现在广大的民众逐渐感受到的沙尘暴、洪水、极寒等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大家对生态安全这样一个意识也越来越高了,也会觉得人类对地球的开发是过度了,由此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这时候我们需要提醒大家要呼吁留住更多的滨海湿地资源,要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免遭大自然的又一次报复。

生态文明与生态价值的当代构建 篇3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而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二、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石

建立生态文明,最根本在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尽管不可能从根本上决定社会制度的变迁,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质量。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存在。没有自然,任何发展都没有基础。没有基础的发展,就算暂时发展得好,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最终也会走向末路。离开自然的人,就如同离开水的鱼,没有基础,没有依托,那又如何发展。第二,自然资源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客观能力。生产力由人、劳动资源和劳动对象组成。这三者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的存在,同样,没有自然,也就谈不上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可以说,自然贯穿于生产力的结构中,对生产力的结构、质量和发展速度产生着重要影响。第三,自然环境是维护人的自然生命的基本条件。环境的改善,为人类提供自然纯净空气、水和其他资源,将有效地遏制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早期阶段,人们往往紧紧盯着短期的经济效益忽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忽略人特别是人生命健康的根本意义。这种发展模式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说,又是资源成本的极大浪费。只有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三、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

相对于农业文明而言,工业文明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确实,工业文明作为人类认识、征服自然的新阶段,为推动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工业文明的成果,我们可能还处于原始农耕时代,也根本不可能创造出如此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更谈不上新的科技成果的出现。并且,工业文明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正是在工业文明的结构和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才能从动态的社会联系中,才能从新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中,总结出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而言,工业文明对我国现代化的推进更具特殊意义。当然,工业文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人们有可能过分陶醉于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成果,从而失去对工业文明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警戒。生态文明是一个历史性问题。特别是随着工业文明的生长而引起普遍关注。应当承认,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给大自然所带来的污染也越发严重。我们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的蔓延,构建生态文明,但绝不意味着就此否定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贡献,更不能由此拒绝走现代化道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一定时期存在着矛盾。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越是经济落后的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高,因为工业文明是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开发而取得的成果,它已经超出简单以来自然的层面,而是能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对自然资源和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但对于一些落后的农村经济而言,由于他们缺少新的提高初级产品附加值的能力,缺少提高生产力的知识技能,只能停留在自然所提供的最低生命线上。在一个额外回报都没有解决的地方,要求这些地方的人具有保护生态的自觉意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要做的,不是责备落后地区缺乏生态意识,而是应当寻求一条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点,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特别重大。

四、寻找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发展经济的方式,从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通过科技创新,走清洁安全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传统工业文明理念中,工业化机械化是至高无上的,大自然都可以在工业化理性中得到解释。因此,只要运用工业标准理性去应对自然,就能解决自然本身的问题,并实现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飞跃。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今天讲的生态文明史高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是工业文明新的转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文明纳入生态文明的流程体系中,从而促进我们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文明系统,是工业文明的高级形式。正如著名生态学家布朗所认为的:“一种经济只有最终生态学诸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架飞机要想能飞,就得符合推力和生理原理的要求。同样,一种经济要想能持续进步,就一定得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果违背这些原理,就一定会由盛转衰,江河日下,终至崩溃。非此即彼,绝无它途。任何经济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就一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生态文明反映了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工业文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循环经济之路,这既是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类生态文明的重大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对当代世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基本内容。如何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在分析生态文明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描绘出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最终发展的道路与选择。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工业文明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2]布朗.生态经济[M].东方出版社,2002.

[3]夏文斌.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读[M].人民出版社,2009.

生态中心主义及其内在价值 篇4

生态中心主义及其内在价值

生态中心主义是20世纪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反思的产物.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的诘难是难以成立的.相反, 生态中心主义及其内在价值观念的`确立对于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 者:李田 作者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广东,广州,510665刊 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4(3)分类号:B82-052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价值 内在价值

生态价值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自然观;生态人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26—03

生态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制度政策、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密切相连,而且还关涉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此项功能,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近十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不少,但成果较零散。首先是研究内容有分歧,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价值研究(借鉴生态学思维和方法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分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及意义),这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涵的理解不统一;其次是大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停留于表面介绍,缺乏理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维护生态平衡功能之间的必要性;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研究立足点不明确,较少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活动,提出实现这种价值功能的相应内容。

本文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即上文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活动对于人们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及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也应从中获取相关理论资源。本文还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要以培养生态人为目标,形成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探讨:马恩的自然观

(一)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首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影响、制约、改造),还包括在整个自然系统下人类社会内部诸要素关系,即处于社会中的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在马恩所处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生态未被大多数人所关注,并不构成现实问题,生态学也还处于学科知识积累的萌芽期,所以在他们那里并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的生态学理论。尽管如此,马克思在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敏锐地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青年时期持续到成熟时期。伊格尔顿提到“人对自然的一种迷信,现代为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是与他对自然的关注紧密相连的。”[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了早期的自然观,表达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身体观念。“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于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2]56人与自然是高度依存的内在统一关系。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物质材料,改造的过程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说:“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現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2]56用“身体”一词来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自然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他眼中的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原料,而且被注入了理想的、浪漫的感情,甚至具有形而上的特征。所以他认为现实的资本主义工业虽然反映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也因异化劳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

早期马克思从浪漫人本学唯物主义看待自然,用身体来形容人与自然融合统一的关系。显然他关注自然的方法和内容并非生态学层面的,但坚持自然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前提地位,对自然持有实用主义和审美意义的双重理解,人与自然不能停留在单向度无节制的“索取——供给”关系上,不应将自然视为冷冰冰的利用对象。马克思透露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依存的关系,人对自然应带有热爱的情感。

(二)对“自然——人——社会”关系的考察:依存的整体观念及发展的辩证思维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把视线放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与批判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囊括在这个体系中,并且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显露出生态学的关怀——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思维、发展的辩证思维。自《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便把自然各方面与资本主义生产领域放在一起,把资本、技术、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相结合来考察。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资本无限追求利润的本性加之与土地私有制相结合,使城市和乡村加剧分裂,使土地肥力遭到侵蚀,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受资本力量侵蚀,进而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分裂。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造成严重破坏,危害人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马克思写道:“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3]875“特种土地产品的种植对市场价格波动的依赖,这种种植随着这种价格波动而发生的不断变化,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指望获得直接的眼前的货币利益的全部精神,都和供应人类世世代代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条件的农业有矛盾。”[3]697这两段话反映了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土地,它被破坏根源于人的社会活动。自然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成为人类能随意处置的财产。这里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颠倒的忧虑。

马克思认为,自然具有限定性,但也应看到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劳动,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4]202,208—209将劳动与社会、自然诸因素相关联,劳动被认为是“自然——人——社会”相互关系的协调中介。从劳动引起的社会现象分析人与人的关系,进而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生态学分析方法,体现了发展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条件造成城乡对立及城市人口集中,继而阻碍了人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产生生态危机。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与劳动结合,使劳动正向调节功能失效。正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福斯特指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反映了物质变换的自然内涵和社会内涵,即自然与人类社会进行的物质变换及人类社会内部物质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过程,表明马克思思想中具有生态学思维。

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条件造成生态破坏有更直接的描述。他在论文《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回顾了19世纪以前的自然哲学观,最终认为要坚持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自然是自组织发展的过程,“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5]15,自然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组成的前提,“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作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5]149。人较一般动物有本质区别,在于能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协调与自然的关系。他列举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使原始森林树木被大量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和森林资源枯竭这一生态破坏的事实后,说道“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159恩格斯似乎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多种情形,究竟一致还是对立?这种关系达到什么程度?主要由劳动的社会形式决定。这实质上是相互依存的整体观以及发展的辩证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旨趣——培养“生态人”

(一)“生态人”的提出依据:马恩自然观与现代生态学精神具有相通性

回顾马恩相关思想,他们并没停留在纯粹自然哲学里看待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而是引入社会因素,以现实为起点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行为对人自身、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人与自然相处状态的影响,在更广泛的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发展的辩证思维上阐释人、自然、社会的合理关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恩始终坚持自然的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人类只能从自身来体验和感悟自然的一切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和行动,而非持自然具有自为价值的立场。持这种观点并不等于他们赞同掠夺自然或忽视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角度考虑,利用自然是必要的。无论是马恩所处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还是当代信息技术社会,都以自然提供的物质环境为基础,自然或多或少掺入了人类实践。人类从来不是自然的统治者,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至于影响力的性质则视人类行为而定。现代生态学反映的是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状态、彼此有多大程度的关系及影响程度,建立在自然界各生物系统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念、发展的辩证观念之上。马恩的自然观,对自然进行多维度考察的社会生态学分析方法、发展的辩证思维,与现代生态学精神具有相通性。

(二)何谓“生态人”:具有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应确立其实践旨趣——培养生态人。由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还较零散,对“生态人”、“生态”的理解有分歧。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生态”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人形成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形态、心理状态的教育实践活动,面对的是社会化的人,那么“生态”的对象就不仅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还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进一步关注社会生态,即分析个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社会现实诸方面的联系,关注自身内在的心态平衡。这样便将思想政治教育已有的体系内容接合在“生态”的范围内;其次什么是生态人?生态人是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6]。生态人有别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最突出的特征是个人眼光超越了社会内部,将人自身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具有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再次是澄清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的内涵。生态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价值观,是人如何看待自身在整个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内的地位、作用以及生态(社会生态)对于人的意义。从马恩的思想中我们看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观、发展的辩证思维,坚持自然的前提之下合理发挥人的主体性。这些观点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理论基础构建,对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践——培养生态人的过程有理念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方式导向的意义[7]97。促使现实的个人及群体调整思想和行为,树立尊重自然、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道德意识。而生态思维方式则是个人及群体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在处理问题时能坚持整体的、多方考虑的、开放发展的思维,取代以往只讲眼前现实利益的、单向狭隘的“零和博弈”的行为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生态人”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项活动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说,融入生态人的目标并不等于把环境教育、自然生态知识简单地添加到原有内容体系上,而是秉持人能够在自然及社会生态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新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内容与大体系的关系,反思各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合理性、时代性,并着力将生态价值觀和生态思维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上,可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贯彻到意识形态教育部分、德育部分、心理教育部分。意识形态教育部分应联系当下主流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加深对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解;而德育部分则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尊重的伦理观念,建立整体利益观念,拓宽对自然的道德认识;心理教育部分则为个人及群体重新认识自我和外部的关系,塑造人自身内部的精神生态平衡,提供新的认识角度。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还应注意:第一,生态人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思维方式,而且还有生态情感。无论对自我、他人、社会还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各部分,他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的、敬畏的、珍惜的情感。第二,生态人关注现实生活,尤其对现实问题具有敏感性。生态人能够用依存的整体思维、相互作用并发展的辩证思维分析现实问题与其诸方面的关系,如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工厂泄漏工业废物致河道污染的社会事件、气候问题与国家间责任承担、发展模式的争论,能源价格上涨与生活成本提高(这些不仅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还有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问题),以更好地认识当前的自然及社会生态,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可见,在当今全球性问题凸显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生态与人的生存问题,应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研究。从马恩的思想中仍能看到与生态学精神相通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目标——培养生态人,提供有价值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顾智明.论“生态人”之维——对人类新文明的一种解读[J].社会科学,2004,(1).

[7]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阿尔弗雷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J.克拉克.马克思关于“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之命题[J].世界哲学,1998,(4).

[11]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3).

[12]刘湘溶,罗常军.当代人格的塑造要注重生态维度[J].哲学研究,2011,(10).

[13]彭立威.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人格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现实与理想[J].哲学研究,2011,(10).

有机农业的生态价值 篇6

一、农业系统的生态价值

农业生态系统在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以及工业原料的同时, 还具有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 如农作物的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农田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肥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 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业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王磊等[1]对北京市14个区和2个县的农业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 研究表明2012年北京市农业生态系统理论价值为2203.04亿元, 实际生态价值量为1167.61亿元,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是该地区农业产值的2.95倍。孙能利等[2]对山东省农业生态系统生态价值及其贡献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2008年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的现实值为7058.54亿元, 是当年农业产值的2.4亿倍。赵天瑶等[3]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了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的景观休闲旅游价值, 通过人均支付意愿计算出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景观休闲旅游的总价值为4.43亿元。可见, 农业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 深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合理发展和利用农业的基础。

二、有机农业的生态价值

有机农业思潮起源于西方, 但其核心思想却是来自于中国传统农业。早在1911年美国农业部土壤学家King F.H.在考察中国传统农业的基础之上写下了《四千年的农民们》一书, 书中盛赞中国、朝鲜等通过有机肥的使用, 保持地力长久不衰。美国人罗代尔在宾夕法尼亚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有机农场—“罗代尔农场”。随着现代石油农业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瑞士、美国等纷纷于20世纪60和70年代建立了有机农场, 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实践, 并于1972年在欧洲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 IFOAM) 。有机农业主张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人工合成产品, 强调采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还田、豆科作物轮作、种植绿肥以及生物防治病虫害和杂草等方法。由于有机农业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安全, 其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 世界上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国家有160个, 全球有机农业土地面积约为3700万公顷, 大洋洲约有1200万公顷, 欧盟 (含12个成员国) 以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约有805万公顷, 拉丁美洲有800万公顷, 亚洲有机农业发展较快, 目前从事有机耕作的土地有315万公顷, 北美为245万公顷, 在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

与常规农业相比, 有机农业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要求严格, 本身经济价值较高, 在保障食品安全, 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环保、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常规农业生态系统由于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抗生素等, 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破坏, 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下降、食品安全问题、面源污染、大气污染等。而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禁止人工合成物品的使用, 大大降低了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风险, 因而具备更高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随着有机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 对有机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显得较为突出。近年来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有机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研究和核算。吴芸紫等[4]分析了与常规农业系统相比,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在食品安全、物质循环、气体调节、土壤有机质积累、水文调节、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废弃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

三、结语

与常规农业相比, 有机农业在生态服务功能上的价值体现更为显著。开展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并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定量化评价是体现有机农业优越性的重要支撑, 将有利于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但是, 由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起步较晚,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因此, 建立适用于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意义重大。

摘要:农业系统除了可以为人类提供农产品以外, 还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文章通过比较有机农业和常规现代农业的特征差异, 分析了有机农业在生态价值方面的优势。与常规现代农业相比, 有机农业在保障人类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合理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有机农业,生态价值,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 胡韵菲, 崔淳煦等.北京市农业生态价值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7) :58-62.

[2]孙能利, 巩前文, 张俊彪.山东省农业生态价值测算及其贡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7) :128-132.

[3]赵天瑶, 曹鹏, 刘章勇等.基于CVM的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的景观休闲旅游价值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3) :498-503.

生态价值 篇7

进入21世纪,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人们认识到,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不仅要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人类对自然界拥有轻率态度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建立新型的生态伦理。

1 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

生态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生态环境危机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它的实质是人们对价值的取向。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更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之间各因素的连锁反应。由于人类盲目地、掠夺性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自然界从报效于人类而走向它的反面:对人类进行报复。

1.1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的

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阶段,保护环境还没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并有权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掌握和控制自然,甚至随心所欲地塑造自然,人对自身的理解基本是囿限于如何征服自然、超越自然,而不是如何与自然融为一体。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它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为目的,运用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陶醉在征服、改造、掠夺一个又一个自然物的胜利之中。结果导致了人口爆炸、过度消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的尖锐矛盾。当人类把自己作为大自然主人的时候,粗鄙的物质主义和庸俗的消费主义便显现出来,人们被当前的科技成果蒙住了双眼,产生了科学万能的思想与盲目的乐观主义,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解决。殊不知,当人类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抵御由于人类的贪欲而给地球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大自然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呢?因此,人类要想使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就必须首先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2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毁坏

人类从其本性来说是贪婪和不知足的,人类不断膨胀和增长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其生理上的需要,这种不可满足的需求是出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它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并无多少真正的意义。人类这种消费需求的不断膨胀和增长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生产扩大则依赖于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因此,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占有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造成了人对自然资源的毫无约束的开发,致使环境恶化,从而侵蚀和破坏了自身的生存基地。可见,正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不断膨胀和增长的消费需求而把自己推向了危险的境地,或者说,环境的破坏表明人们对资源的这种无节制的开发和占有,正在使人类自身逐渐丧失对生态的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因此,要解除生态危机,就可能而且必须从伦理道德这个更深层次的角度转变人们的消费道德观念,树立起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伦理观,用适度消费的道德观去取代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过度耗费的错误思想。

1.3 生态环境危机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恶果

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身,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使社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于是人们就认为经济活动是无所不能的。但就在人们对之崇拜的过程中,这一偶像却也反过来愚弄了人类:正是经济活动本身带来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而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解决了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生态危机这样的新问题,而有的科学技术(如核装置)则是可以直接用来进行生态灭绝的。但是,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指望由它们本身自发地来解决的,因为它们本身并没有善或恶的问题,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创造和学习、积累的过程。这样,如果我们要用这一过程来解决全球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必须正确地引导和利用它们。

1.4 生态环境危机是由社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

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直接恶果,但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其本身并无过错,因此我们只能而且必须把灾难归罪于社会,归罪于社会在进行经济活动、在动用科学技术成果时所出现的错误、不负责任、愚昧无知以及其他的人为缺点,特别是我们的社会政治组织在管理上的失误和人们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缺乏。此外,绝大多数的科技成果转化都以功利为目标,有时甚至急功近利,不计后果。人们进行生产、开发,往往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利益最大化,极少考虑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把自然资源当作免费午餐进行浪费性消费。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为了尽快摆脱贫困,不得不过度开发、利用并廉价出卖自己日益贫瘠的资源,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来一时的经济繁荣。这种杀鸡取卵、焚林而猎的短期行为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2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生态伦理是基于生态学、环境科学的原理,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力图通过反思人类实践行为的负效应,确立人类行为实践的伦理原则及其规范。生态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生态与人类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制定处理生态的道德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所引起的动物和植物的生存权利问题,制定生态伦理规范,调节人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学领域中道德伦理范畴的意义,如生态学中善、恶、道德、不道德的意义等。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主要有:

(1)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人类热衷于科学技术,是缘于它能给人类增添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科学技术的运用必须有利于人类发展和历史进步,禁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和误用。例如,发展核能技术,应该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来源;发展海洋和空间技术,应给人类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发现新的可利用的资源;生物工程中破译人类基因图谱,应该有益于促进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延长人类的平均寿命。坚持科学技术应造福于人类,在生态环境伦理观上必须要求科学技术应有利于改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可以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开辟广阔的前景。譬如,运用科学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废物资源化,污染物资源化,以避免或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2)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人和自然是处于系统联系之中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制约性和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能动性的统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能动性作用日益得到明显的体现,甚至超越了原始的“自然对人的先在决定性”。人类在这一统一性中占居了主导地位,人类中心论就是人类能动性发挥到极致的体现,人类这种优越性似乎在某一段时间取得过胜利,但结果就会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结果又取消了”。[1]因此,我们在强调人的尊严时,也应维护其他生命形式的权利,以尊重自然的态度来取代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占有欲念,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伙伴关系。

(3)科学技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是人的发展也是自然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应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发展。所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人的发展观,也是一种生态环境伦理观。这种可持续发展伦理观在代与代之间公平的原则下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同时又在遵循自然的生态规律的前提下注意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所以,在实践中,人类决不能不顾自然界的承载限度而运用高科技的手段片面追求人和社会的单向发展,也不能不考虑为了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和解决以下四大困境:

一是个人的利益冲突。许多“个人”知道,环保技术与人类利益有一致的一面。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当合理地利用自然,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这并不是人类的道德有多高尚,而是人类利益使然。“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但由于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作怪,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的满足。要想发挥环保技术的最大效用,生态伦理必须被大众所理解和实践,使大多数人都能够克服自私和功利,建立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观念,使环境保护技术的生态伦理思考成为人们进行理性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是群体的利益冲突。首先,富人与穷人之间。环境保护技术不应只符合富人和特权阶层的利益和能力,而忽视大众,尤其是穷人的需要。保护环境,就要限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就要限制经济的发展,这对富人来说,必然会减少利润或享受,对穷人来说,也会减少就业机会,因而,环境保护技术是在富人享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穷人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之间的博弈。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一旦环境保护触犯了他们的实际利益,就会受到他们的冷遇甚至反对。当其中一方表现出对环境保护技术的抵制时,又会导致信任的危机,引起更多的抵制。所以,贫穷是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是生态伦理实践中的障碍。其次,企业家、政府、消费者之间。企业家们通常以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为目的,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无疑增加了成本、降低了产品附加值、减少了利润。许多企业家认为积极的自然保护主义者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因为他们限制增长,有时甚至造成失业。政府人员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倡导可持续的发展,限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又依赖于企业,要进行税收,以支出行政管理、公共设施、福利建设等各项费用。前者促使政府出台了环保法律,检查和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后者又使得政府默认了一条以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消费者那里,除了少数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以外,多数人都希望以最小的价值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满足,在环境保护技术的运用上,并不存在社会伦理的制约。

三是国家的利益冲突。早在1972年6月5日于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宣言中指出:“各国有按自己的环境政策开发自己资源的主权,并且有责任保证在他们管辖或控制之内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的或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待环保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有着强烈的国家利益的冲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过度地消耗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自然资源,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向地球堆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发达国家是目前环境危机和生态伦理困境的直接责任者,理应为扼制技术负面价值承担更多的义务。应该说,发达国家由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更为先进的环保技术,因此更能承担起建立国际生态伦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当然,这需要发达国家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牺牲眼前的部分国家利益。事实上,环保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决不是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的事情,只有借助国际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技术相关的安全、卫生、环境、可持续利用资源和人权等方面,建立公正的技术道德协商渠道和制度安排,才能在全球意义上实现技术与伦理的融通。当前,环保技术的国际合作已成为现实,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使合作很容易陷入“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面临更多的矛盾和更大的困境。

四是代际利益与代际伦理。利益冲突的困境不仅来自代内利益公平和冲突,而且来自代际的利益公平与冲突。几乎每一次世界环境或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都作出了调节代际利益和建立代际伦理秩序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就指出了,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环保技术的广泛运用,应该是在代内伦理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这也需要当代人建立起代际伦理的观念,能够考虑到后代人对环境的需要,牺牲部分眼前的利益和享受,为后代人的发展留下必要的资源和环境。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不应等同于福利伦理。人们应该把自然界纳入社会伦理的视野中,把环保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变成伦理框架影响下的自觉行为。人类应该以对其他物种和自然产生最小的而不是最大的影响方式来生存和发展,或者说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应该放在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上,必须以损害环境最小为前提。经济社会中,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很难确保人们正确地对待动物、植物及生态系统。要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必须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中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启动人们内心的道德资源,建立起合理的社会伦理秩序。[2]

因此,必须在全球范围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在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态度上和实践中扬善弃恶,营造起一个良好的保护自然环境和重视生态伦理的习惯和风尚。重视生态伦理就是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树立“人是自然之友”的新观念,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伦理方面来看,就是要把人类的道德关系扩展到自然领域。善待环境,对自然环境负有道德责任,认识到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征服和主宰的对象,而且是生物界共同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家园,是对自然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是对自己及子孙后代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当前,弘扬生态伦理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把物质生产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转到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用人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占有所造成的,而这种危机不光危及到生态平衡,也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也就有义务来想办法解除危机,弥补自己的过失。如果说征服自然是人类的权利,那么,保护自然则是人类应尽的义务。我们应树立起对自然的义务感,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和交流,切实地负起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环境保护当作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做的事情,当作我们对子孙后代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生命的责任与义务,并用这种义务感来偿还我们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

(2)要用人类对自然的自觉调节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自然界在其演化和进化过程中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功能,在没有人类活动参与的情况下,自然本身能够自发地保持其生态的平衡。但是,人类长期的征服自然的活动已将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削弱甚至破坏了,而且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还将无止境地持续下去,而自然的这种已经遭到破坏并且还将被破坏的自发调节功能不可能自发地恢复,因此,要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生存基地,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既然在地球上处于上层的地位,那就有责任使自己成为生命洪流中的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发挥调节作用的保护性因素,以对自然的自觉调节来恢复自然的功能,使自然的生态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这个世界混合系统中履行我们的调节和保护职责。

(3)用适度消费的道德观取代无节制耗费、过度消费的消费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造成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而且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使现代人免受污染的危害,为了给子孙后代保存有限的资源,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倡导适度消费的道德观,以反对那种追求高消费、过度耗费的神话;应在全社会提倡节约之风,并尽可能地使用可再生资源,以制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同时,作为社会中的个人,我们决不能仅考虑一己需要之满足,而应该努力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树立起既利用资源也保护资源,既维护自己的尊严也尊重别人的尊严,既维护人的尊严也尊重自然尊严的新型道德观,并据此来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

(4)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实行工业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食品;要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城乡建设必须保证环境质量;旅游业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要提倡节约资源、不污染或少污染环境的生活消费方式等。在制定行业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时,要体现以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内容。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57

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审视 篇8

关键词:企业,生态伦理,价值,分析

企业生态伦理是关于企业与生态关系的道德研究。企业生态伦理又称为企业环境伦理, 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的总和。企业生态伦理拓宽了以往只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注重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企业的人际道德的企业伦理, 把对道德的关注延伸至人与自然之间, 即从企业社会伦理和人际伦理扩展到企业生态伦理, 把利益平等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整个生态系统。分析企业生态伦理价值蕴含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企业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企业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人类自然生态活动中一切涉及伦理性的方面构成了生态伦理的现实内容, 包括合理指导自然生态活动、保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对影响自然生态与生态平衡的重大活动进行科学决策以及人们保护自然生态与物种多样性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责任等。企业在进行与自然生态相关的活动中要突出为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保护自然资源, 实现生态平衡。要摒弃忽视自然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 构建起以“生命中心伦理”和“生态中心伦理”为主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生态伦理框架。因此要大力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让生态文化在企业扎根。企业生态伦理把企业伦理道德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即从企业社会伦理和人际伦理扩展到企业生态伦理, 认为评价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 主要看在发展中是否做到维持生态平衡, 实现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二是要强化企业生态管理, 大力培植绿色生产绿色营销文化。在环保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主轴的今天, 消费的核心特征——绿色, 决定了生产产品的绿色特质和环保特性。任何违背消费绿色主轴的生产行为, 最终都要受到惩罚, 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要注重绿色环保概念的自我实现, 生产过程的绿色监控应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做好如何实现绿色生产, 如何在实现绿色生产过程中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的课题。企业在营销中要做到绿色营销, 企业要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 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 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 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因为绿色营销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企业, 绿色营销是企业的营销活动, 绿色营销的策略主要是企业的一系列营销策略和方法构成的。通过绿色营销活动, 协调了企业利益保护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 使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至于对后代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和威胁, 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对企业的环保行为加以道德约束,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强化企业社会生态责任观, 正确处理与生态关系方面的各种利益关系, 决不能以损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代价去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作为一种处理企业与环境关系的伦理规范, 企业生态伦理的实质在于通过企业对生态平衡的关心, 对大自然的保护, 来反映企业对自身及其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与义务感, 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它要求企业在承担起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责任, 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生态伦理要求企业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促使企业经营朝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在进行决策时要用社会观点、长远观点和生态观点, 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以更好地协调企业、社会、后代和自然界的利益。在企业投入、产出的各个环节, 从原材料购买、产品开发生产到产品销售的各个方面, 都必须考虑到有利于保护环境, 把环境安全作为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战略的重要方面。要把采用生态技术和清洁工艺, 进行绿色生产, 生产绿色产品等企业生产行为, 提到道德规范的高度, 作为对企业的一种道德要求。

企业生态伦理与传统企业伦理道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社会价值优先于企业价值。为了使生态得到真正可靠的保护, 在处理企业与社会、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 企业生态伦理把社会利益、整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企业在制定生态政策的过程中, 必须处理好个人偏好价值、市场价格价值、个人善价值、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善价值、有机体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等价值关系。社会善价值, 就是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个人善价值代表的则是个人的利益。生态保护政策不仅触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而且主张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二是生态责任与经济责任并重。从本质上来看,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 既反映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 又是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在内的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过去企业只对股东利益负责的范畴, 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客户、社区、公众、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不仅对企业和职工承担责任, 而且要承担社会使命、生态使命, 对社会、对后代、对生命和自然界承担责任。企业要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愿景提出, 并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中, 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 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 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企业生态伦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企业生态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把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这是企业管理进入绿色管理的重要标志。企业管理不仅要从人出发, 进行尊重人的企业管理;而且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 进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企业管理。把企业生态伦理融入企业管理之中, 道德思考成为管理决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标准。把企业生态伦理引入经营管理确实可以大大丰富和深化管理理论与实践, 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四是企业生态伦理具有更强的他律性和自律性。企业生态伦理无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 都不同于传统企业伦理。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伦理虽然也主张他律, 但核心是自觉和自省, 不是强制性的。由于生态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企业生态伦理不仅要得到鼓励, 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

二、企业生态伦理的价值分析

1. 从社会价值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生态伦理说到底仍然是人的活动的合理性问题, 这种合理性所指涉的主要是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依然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因此企业生态伦理依然是一个社会现象或人文现象。人改造自然以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活动表面看来是指向自然的, 然而其结果却是双重的, 一是实质上的人对物的影响, 一是形式上的人对人的影响。其中后者便是伦理生态问题, 它通过人的观念和行为影响了他人和社会, 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观念模式和行为模式, 因而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共荣的关系。企业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要看到自然界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 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因此, 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 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 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 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

2. 从企业价值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企业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良好社会形象, 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企业生态伦理的必然要求。企业生产必须把“持续发展”作为总体目标, 充分考虑到环境卫生及环境生态的维持, 努力改善企业环保与发展的冲突关系, 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倡导生态伦理, 意味着企业树起了一面环保旗帜, 它一方面引导企业去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社会表明企业对待环境的态度, 从而制造舆论声势, 扩大企业及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上得以立足的重要因素。企业要采取系列适当的步骤, 进行自我革新, 创建新型的绿色企业系统, 积极适应新的“绿色环境”, 从“绿色”着眼谋生存、求发展, 从而创造一个健康型、环保型的“绿色形象”。好的企业形象会帮助企业赢得顾客和市场, 并为企业各方面的运作打开方便之门, 它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 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如果注重环保, 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 就等于向公众宣布该企业是“对环境负责的企业”, 是“善待环境的企业”, 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的企业会在市场上、在公众心目中赢得独特的优势, 包括公司声誉的提升, 销量和市场份额的增加, 员工士气的提高和生产率的改进, 获得更优秀的人才, 以及使员工有更大自己选择将来的自由, 等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个体发展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途径就是着力以存量资本带动增量资本, 从而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企业生态伦理化管理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功利的、伦理的关系的统一, 是精神关系和物质关系的统一, 是一个以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为核心的、融合人类多元价值的完整的深层次的价值体系。它不仅贯彻了人本生态的基本理念和精神, 更是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全面关注和协调。

3. 从理论价值层面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能够提升企业生态

文明责任意识, 实行生态化生产方式, 有利于企业伦理建设和法制建设。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意味着企业必须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实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 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 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因此, 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 也即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 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 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无害化,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倡导企业生态伦理能够促进建立健全企业生态法制体系。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企业的不文明行为, 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 以制度规范企业经营性行为。企业要积极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充分依靠科技手段, 发展循环经济,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4. 从实践价值层面看, 倡导企业生态伦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有利于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倡导生态伦理是一种双赢的明智之举。因为从长远来看, 企业主动关注环境、倡导环保行为, 有利于企业抓住机遇, 以一种新的先导的姿态应付对手的竞争, 抢占竞争的制高点, 以新取胜, 最终能够获得相应的丰厚的利润回报;企业的清洁生产、绿色产品因有更高的质量或更好的功能, 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环保需求, 也就更能吸引顾客, 有利于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也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因此绿色产品的制造者和营销者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前景。但从局部和短期来看, 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往往是有矛盾的, 企业在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很难自觉地实现生态效益。市场机制下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第一驱动力, 外部不经济性的诱惑使企业有无视环境谋求私利的动机。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通过法制建设、经济手段和社会监督, 使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 推进企业生态伦理建设, 增强企业持续的获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琪:企业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J]理论学刊.2001 (4)

苏州古民居生态价值浅析 篇9

1 建筑形式

1.1 建筑选址

苏州古民居多顺应自然, 不去试图改变驾驭自然, 居民多沿水而建, 完全顺应水势, 与自然相融合, 宛如天作。

苏州古民居的建筑选址多遵循风水学术。风水术是中国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亦是一种神秘文化, 在历代皆受到有智之士的批判,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以科学的角度对风水术作深入的探讨, 特别是形式类的风水书籍中对地理形势的论述, 若从今日观点考察, 其在地理环境学、景观美学及建筑艺术方面亦有一定道理。此外风水中的某些禁忌亦与建筑学中采光、通风、温湿环境要求相通。若从风水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而论, 则对民居的影响至大至远。风水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可分为三方面, 即居住地的选择、民居外形及环境的安排和室内空间布局的要求等[1]。在江苏这种水网纵横、河塘密布、无山而觅的地区, 则“平地观水, 水神旺于脉”“平洋莫问龙, 水绕是真踪”, 所以苏州古民居以水为龙脉, 依河而建, 形成民居住宅皆面街依渠, 水陆两便的格局。

1.2 建筑朝向与方位

传统民居的朝向与方位不仅受封建礼制的影响, 气候也是其因素之一。苏州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 冬季盛行西北风, 所以民居一般将大门朝南开, 一方面为了取得自然能量, 用充足的阳光补充室内温度, 另一方面朝迎夏季的东南风使室内凉爽, 避开冬季的西北风, 以保持室内温度。在当时生产力低下, 人工采暖不普遍的古代社会, 建筑朝向十分关键, 利用好朝向解决纳阳、通风尤为重要。

1.3 建筑平面

由于苏州地区是人口高密度地区, 用地紧张, 为了争取土地, 产生了往纵向发展递进贯串组合成一个封闭式布局的建筑形制——“进”, 就是每一个厅、堂、楼的前面均有一个天井或庭院。江苏很多民居设置平面形态和剖面形态不同的前后多个天井, 由于前后天井的温度会有温差, 空气密度也不同, 当建筑处于静风环境时, 前后天井空气密度差就会形成热压差, 使空气从一个天井进入另一个天井, 实现通风、散热。

1.4 建筑外观

苏州古民居多以高墙围之, 形成封闭式的深宅院落。高墙阻断了墙外的噪声, 形成一个宁静祥和的院内空间, 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声环境, 减少了声污染。苏州古民居建筑屋盖一般采用挑檐形式, 把建筑构造措施与遮阳结合起来, 使太阳与各房屋之间形成遮护, 造成的阴影使下部房间阴凉, 最大限度的避开太阳辐射对房间各个表面的直接加热作用, 尽量地降低室外综合热作用。

2 建筑空间

2.1 室外空间

苏州民居建筑的室外空间, 主要是指各幢住房相互连属、房屋搭接而形成的中间天井或院落空间。天井院落空间可直接通天接地, 藏风聚气, 承接阳光雨露, 繁殖植物, 是具有生态性的空间环境。民居的天井空间主要发挥采光、通风、调节气候等功能。

苏州天井比例横长, 与建筑檐高或围墙顶高相比更觉得窄小如井。这种设计可避免夏季阳光直射, 以及温热的季节风。天井终日多处在阴影之中, 阴凉清爽, 天井既是引风口, 又是出风口。风从天井吸入厅堂, 进入各个通道, 再通过其他天井回归自然。如果天气炎热, 风力轻微, 天井由于烈日照射, 气温升高, 热气上升, 而两侧厝巷的冷却空气会通过通道流入天井内部, 从而形成冷热空气的对流, 达到通风的目的。这种通风系统与厅堂、高窗和屋门间气流相通, 形成“穿堂风”, 以达到夏季自然降温的目的。

也正是由于苏州民居建筑开放的天井, 可以从自然中吸收清洁新鲜的空气而使院内的二氧化碳、尘埃等有害气体在重力作用下经院内排水沟排出, 比空气轻的有害气体从天井排出, 使院内的空气通过天井与较高处的新鲜空气进行不断交换, 从而使院内始终保持比院外有好的空气质量。有些天井也具有采光作用, 如苏州上房楼后与封火墙之间留下的宛如一线天的后包带状天井, 还有前厅后檐与石库门之间所留下的眼状天井, 都是为了满足采光需要而设的。

天井的围墙都为白灰饰面, 这是为了增加室内照度, 太阳光照到墙壁上, 再反射到室内和庭院, 这样可以使反射后的光线比较柔和, 使人的感觉更加舒服。

2.2 室内空间

苏州民居各厅堂装修多为可拆卸的隔扇门, 兼作窗用, 苏州人称之为长窗。此类门扇往往不单独使用, 而是成组地存在, 联立成墙, 用以分隔限定室内外空间。隔扇心部分有棂格, 可采光, 也可在关闭时通过棂格为室内通风换气。平时可常开不闭, 使得厅井相通, 互为因借, 在需要时可整扇摘卸, 使厅堂变为敞厅, 厅井连成一片, 室内外交融, 达到极佳的通风效果 (见图1) 。

在苏州民居室内空间分隔上, 多采用半隔断性质的分隔体, 如太师壁、博古架、花罩等, 这种空间组织形式, 可达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 使得一个房间的阳光, 不会因为墙体阻隔原因到达不了另外一个房间, 各个房间相互因借, 更好的满足光照。由于这种半隔断隔而不断的性质, 吹入室内的风可达到更好的循环效果, 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及适宜温度。

苏州民居厅堂内檐多作复水重椽的假屋面, 将屋架分为正架与草架分别处理, 实际为局部顶棚吊顶, 在装饰的同时也起到了隔热保温作用。而墙面多采用空斗砖墙, 空斗内可填塞碎砖瓦片及灰土, 亦可不填, 其防寒隔热效果比较好。

2.3 过渡空间

由天井庭院引发的另一特色空间是中介空间, 即介于室内室外之间的过渡性空间。在江苏民居中就出现了一种有顶无墙的半内半外的中介空间——檐廊 (见图2) 。檐廊的位置依民居规模与形式的不同而变化, 一般设在二层楼房的底层, 抑或楼上、楼下同时设置。底层檐廊多为开敞柱廊或沿柱廊设半开敞的檐廊, 借以增加檐廊内空间的内向性和安全感。处于檐廊下的人们既没有完全与室内隔绝, 又可以享受外部的自然空间。夏季日光充足, 檐廊可以为人们遮阳挡雨, 也可使室内免受太阳直射。在冬季日照时间少, 人们可以在此晒太阳、聊天。古人很早便注意到了檐廊空间的重要性, 有关檐廊的诗句也很多, 其中以白居易的《全唐诗》中的一句最为生动:“南檐纳日冬天暖, 北于迎风下月凉”。

檐廊空间作为民居室内空间的外延, 直接沟通吸纳室外自然景观, 可以满足人们的视觉通透性需求, 人们在室内可通过檐廊看到室外空间, 可以缓解狭小的空间感觉。

3 建筑材料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多就地取材, 使用天然材料, 如木、石、土、竹等。从能源消耗、污染产生和群落破坏的角度而言, 从外地甚至遥远的地方运输材料对整个生态环境来说是不利的, 并且本地材料易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更具环保意义。

江南水乡的苏州, 民居建筑上石材的应用较多。苏州石材品种多, 产量也很丰富, 如花岗岩、青石、大理石、太湖石等都有。在那个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 民居的屋基墙脚, 就靠一块块花岗石叠砌而成。这些石块都是取于自然的本地材料, 而且这些材料可以循环利用, 节约环保。苏州民居所用的天然材料, 颜色、质地与自然环境十分接近, 从艺术效果上看更为平和自然、无刺激的颜色, 以现代眼光看是减少色彩污染, 更为环保[1]。

4 景观绿化

苏州民居中的庭院作为人工的自然空间, 使自然与建筑相结合。在庭院中设置景观绿化, 使人能够在建筑中得到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 一般庭院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视觉组织安排, 通过各种手段形成中心, 通常以山石、水体、构筑物、植物为主要内容。

首先, 利用植物景观来吸纳并控制阳光, 在院内可种植各种遮阴树等植物, 或搭设花架、葡萄架来改变局部纳阳状况。这样一来, 也可间接影响到旁边厅堂的采光, 形成荫蔽环境。其次, 水环境的创造。临水、近水的民居往往直接引入水院, 如江苏周庄民居就有许多水院。远水的民居可在院内开凿人工水池, 可在池中养鱼、养花。水体的蒸发可使庭院环境湿润, 改善局部小环境。其三, 植物的种植。在庭院内种植花木, 植物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大量的氧气, 不仅改善了院内热环境, 而且使其对院内空气、土壤、水进行了生态循环处理。

总之, 庭院中的绿化小品、景观等, 引入自然, 再造自然, 延伸空间, 改善周围的环境状况, 提高环境面貌, 使空间具有美感且生趣盎然, 达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5结语

苏州古民居从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建筑材料、绿化景观上都体现出了一种生态平衡的原则。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一种有机的联系, 使建筑形成了一个无废无污、节能的自然环境系统, 对现代生态设计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4.

生态价值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无盖藏文化;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1-0002-07

一、苗族的“无盖藏”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以确保其民族文化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一般而言,农耕文化是靠粮食规模性和长时段的贮备去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运行,其生态智慧主要体现为农田的固定、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以及粮食贮存规模的扩大和贮存效益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盖藏文化。从字面上讲是指把粮食储备在大型的容器中,加上盖子以利于超长时期的储备,到必要时再取出食用。自从中国大地上建立了专制王朝,“盖藏”就成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依托,这便是农耕类型文化维系其延续性的典范。每个王朝都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型的国家仓库,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分别建仓库,小到每个村舍乃至每个家户,无不如此。国家设置仓库的目的是将通过税收手段集中起来的粮食,汇集到仓库中,作为支撑国家正常运行的物资保障。

但是,这样的“盖藏”在以游耕类型文化为基础的苗族地区却根本不存在。据《苗防备览,风俗考》记载:“若村堡坚壁以待,野无所掠,(苗民)所携米粑不过足供二三顿。食毕,不能久逗留矣。故谚曰:苗人离窠,不能逾百里;攻城,不能过三日。”“然苗寨本无‘盖藏’,如遇大兵扼要以守,时以偏师扰其耕种,粮糗既尽,自然坐困。”苗民的所有后勤保障仅是几块熟食而已,最多供两三天食用,这一描述正好切中了苗族文化本无“盖藏”这一实情。苗族传统文化属于典型的游耕生计,由此可见,苗族文化的游耕样式确实呈现为“无盖藏”这一特色。而究其原因笔者大致归纳如下。

苗族人民实施的是“亦种亦收,即收即用”,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因而整个苗疆内基本上都无需储积。苗民家里也没有专供储备的器具和场所,但他们并没有天天挨饿或者随时面临断炊的危险。事实上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并不靠粮食储备,而是靠不断地变化食物种类,随季节变化消费时令食品,来确保其食物的持续稳定供应。由于苗族实行的是无盖藏的生计方式,他们没有明确的主粮,其粮食来源包括了刀耕火种收割的十多种粮食食材、打渔、狩猎一采集、喂养牲畜等获得的辅食;特别是由于苗族住区的流动性,苗民迁徙到异地后不一定靠种地,而是靠狩猎一采集为生。这样获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都比单靠种植获得的食材种类都要多,他们也不靠储备食物来度荒或救灾,而靠迁徙去防灾和减灾,因而储积食物对苗族的生活而言意义不大。苗族由于实行“无盖藏”的生活方式,其食物种类必然丰富,但是,每种食物的收获数量却不大,而且不均衡、不稳定。这样便给食物的储藏提出了苛刻的技术要求,而当时苗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无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捕到的鱼不及时吃光就得烂掉,捕到的野兽不及时吃掉也要腐烂,采集到的野生植物,需要的贮藏装备千差万别,如蕨根、葛根等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储存方法,无法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这也是苗家过着“无盖藏”生计的原因之一。此外,苗族食物来源太多太广,一个家族如果不及时消费食物,食物就会变质,因而在食物多的季节反而要召请其他家族成员一起分享,家族之间相互支持以确保食物供给的均衡性。

此外,苗族地区的土地资源主要有水田、旱地、轮歇地、林地、草场、柴山等,其比例和结构在各地虽有所不同,但多数认为改性的生态系统多样并存却是整个苗族地区的通例,只有维持这样的生态系统复合格局才能满足多业态生计中不同生计项目的特殊需求,同时也正好迎合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需求。然而,这种传统文化由于各种原因已经逐渐消失,甚至已被遗忘,但是,当我们再次将它提起时,很多人都在怀疑它在当下的可行性与现实价值。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笔者看到了它对新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因而,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的新视角对其现有生态价值进行全新解读。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基本国策,其表述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基于这一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的实质与社会定位展开了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国外逐渐接受了“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内容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涉及到了“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实质以及影响等方面。

首先,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我们千万不能混淆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界限。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当前行动的指导纲领,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也必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生态文明。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一个过程,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国内很多研究者从工业文明的视角和思维定式去看待生态文明,依然不能真正把握生态文明的实质。但也有学者提出全新的理念,比如杨庭硕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狩猎采集文明”“游耕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五大文明之后的第六种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极为深刻,人们在尽力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很难走出工业文明的藩篱。因而,我们一定要认清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即为提倡个体效应、追求利益最大化、以营利为目的运行方式去驱动社会的发展以及忽视整个自然界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生态文明一定是以人为本,以生态属性为转移的社会运行方式,这种实质性的转换必然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彻底性。因此,生态文明核心价值则在于注重群体效应,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以生态安全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尽量降低物质、能量的消耗。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总概念,它必然包括从观念形态、社会建制到人与自然直接互动等必备内容,一旦实现,不仅仅只是属于中国的,它理所当然属于全人类。

其次,基于上述对“生态文明”的全新认识,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我们还得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全面掌控和了解全国生态资源,分别实现生态报偿机制、保证粮食安全、规避生态脆弱环节。要做好这些工作,显然需要从历史上已有的各种文明形态中吸取精华,其中,自然也要包括从苗族无盖藏文化那样的游耕类型生计中取其精华。对此,将在下文展开进一步说明。与此同时,对苗族的无盖藏文化的不足也必须加以扬弃。执行“无盖藏”文化的苗民所进行的生态维护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他们只能对有限地区实施符合对他们自身有需要的生态维护。而这一生计方式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精准控制和全局性生态维护的要求相比,其间显然存在着天壤之别。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简单的仿效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更需要的则是实施全国性监管,以实现统筹性维护,以确保全国生态的总体性安全。在这个问题上,国家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必不可少。

最后,由于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的负效应而提出的全新概念,首当其冲就是需要尽可能消除工业文明核心价值派生的各种负效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工业文明的价值,而只是扬弃其糟粕而已。相反,工业文明的精华恰好是生态文明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比如,工业文明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体系、现代化的交通设施、现代化的制度保证等等,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创新。上文所提及的,要对全国生态动向实施精准监管和有效调控,就这一意义上说,工业文明建立起来的的现代信息网络体系,恰好是必备内容,没有这些全国信息的协调与监控,生态文明是绝对做不到的。总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辩证统一对待,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实现人类全新的生态文明。

三、苗族传统“无盖藏”文化的生态价值

(一)提供生态报偿的交易产品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工业生产与经济开发是把自然环境隔离开来,在人造的环境里进行生产,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和企业,争取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它就是一个单一的生产单元,而在这个生产区域之外的事情他们一概不负责任,生态环境不仅没人维护,甚至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观也处于缺位状态。这种隔离自然的生产方式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极度不和谐。然而,在过去农业文明背景下的农业生产,以社区、村寨或部落等为单元,它不仅是一个生产单元,同时还将生产、生活、娱乐、祭祀、消费、生态维护等融为一体的,所以,在生产的同时还兼顾了其他方面的利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难出现人为的生态灾变。这样看来,工业文明明显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进行生态维护。工业文明接管前的生态环境肯定比工业文明时代要强。那么,这个责任又由谁来承担?正如我们不能在买谷子时只注意谷子的价格,而不注意到农民在种地时还要维护农田,维护生态。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今天,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局性的生态维护,所以,我们需要把原来漏算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重新加以计算,把生态维护的劳动投入和使用价值纳入商品,纳入国家大政,否则,生态文明无法实现。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实现生态报偿市场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5月5日正式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必须加快“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行。这就意味着“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行已经正式启动。就目前而言,要尽快实现生态报偿的市场化运行就必须选定那些容易实现生态市场交易的项目,比如水土资源服务交易、生物多样性服务交易和碳汇服务交易。这里,笔者仅仅就苗族传统“无盖藏”生计方式是如何提供三种交易产品进行简要论述,而涉及三种交易的方式、手段、计算标准等实际操作性内容暂不讨论。

1.稳固水土资源

水土资源维护的目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大气降水,尽可能长期滞留在高海拔区段,以满足陆上生态系统生命所需的水资源补给;对地表土壤而言,同样希望将已有的土壤尽可能滞留于高海拔区段,滞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山区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优化。

进入热季,苗民开始了田间劳作,以补充粮食供给的不足。苗族地区的耕地山地比水田要多得多,因而适应于种水稻的农田很少,他们种植山地主要采用刀耕火种,先将植物砍到,然后放火焚烧,农作物就直接种植在山坡上,“居山,种杂粮食之”。耕地如果已经种植三四年后就需要停止实施轮歇,转到其他地段去实施刀耕火种。耕地轮歇几年后,地表的植被恢复得十分茂密后,这块轮歇地又可以再次实行刀耕火种。一般而言,峰丛洼地的石山山脊地段土层薄,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无法支撑高大乔木的生长,只能孕育出疏树草坡,这便是他们用来刀耕火种的场所。但是,苗民在耕作时并不使用牛耕,“耕者不用牛,用钱镈代犁,耰而不耘”。文中所提到的“钱镈”是一种类似于耒耜的小农具。这种农具根本不能翻土,其用途仅止于在地上凿一个小洞,以利于下种而已;而文中的“不耘”是指简单整地而不实施翻地中耕,种上以后不加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凭借这种方式尽可能抑制了土壤流失,再辅以火焚,加快成土速度,缓解土壤的稀缺,改善土壤肥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环境的压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最终达到和谐共生的程度。植被的茂盛,加上苗民精心维护的藤蔓植物,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水资源储存,用以防治水土流失带来的巨大隐患。

2.充分储存碳汇

碳汇(Carbon sink),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一般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碳汇交易是一项正待酝酿和试运行的虚拟交易。现在国际交往中,中国要支付高额的碳汇交易费,比如我国销往欧洲的电子产品需要附带缴纳污染清除费。截至目前,全国已经确定了7个碳汇试点,其中国家林业局在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正式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阿里巴巴集团以18万元购买了1万吨林业碳汇指标,成为全国购买林业碳汇的第一笔交易。尽管,目前自愿接受碳汇交易者寥寥无几,但大家接受这一交易,在中国境内普遍实施碳汇交易是迟早的事情。

森林资源一直以来,无论古今,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当然,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森林资源存在很大的差异。苗族地区植被茂密,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关于森林中林木的种植技术,林木资源的综合利用,苗民们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思路。一开始就种植有地下块茎的藤蔓类和匍匐类植物,让这样的植物先将表土和基岩覆盖起来,然后再引种蕨类和苔藓类植物的孢子,等到地表基本覆盖后,再引种合适的乔木。由于林地是鸟兽们首选的栖息地,鸟兽众多,所以有时定植乔木选种完全是借助于鸟兽,鸟兽总喜欢在越冬时将各种草木种子藏于岩缝或荒草丛中,来年春暖时,鸟兽吃剩的种子便会及时萌芽。或者说未被鸟兽消化而直接排出体外的种子也可作为树种培植。收集这样的种子成活率高、成本低,所植树木也容易适应环境。主要树种有榕、楠、栎、青岗等,苗民对林木的应用具有综合性,有的林木可供粮食供给,有的林木则可用于柴薪燃料、建筑材料、家具材料而成为重要的外销产品,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从今天看来,农民一旦获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由于森林经营周期长,在短期内很难从中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能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实现森林碳汇交易,那么,苗民的林业经营便可以帮助实现大量碳汇积累,农民和企业达到双赢,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尽快推动生态文明的实现。

3.维护生物多样性

首先,地球生命体系着生的地球表面无机世界本身具有非均衡性,如果想要充分利用不同形态和种类的无机物质和无机能就必须依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存;其次,地球表面的无机物质和无机能又具有可变动性,而且变动频率和幅度缺乏规律性,很不利于地球生命体系的正常延续。然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存便可以顺利度过难关,只要是在众多生物物种中有一部分能够存活下来,都可以使生态系统保持活力;再次,生物物种多样并存可以刺激地球生命体系自身的发展,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可见,从整体上来讲,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延续的关键,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而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问题上,苗族传统的“无盖藏”生计方式当中最突出的内容和表现,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氛围注定他们选择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苗族的旱地作物包括各种燕麦、养子、红稗等,由于水田少并未大规模种植水稻,据康熙《贵州通志》载:“(苗族)所食多麦稗杂野蔬。间有稻皆储以待正供,或享宾。”而且,一般旱地作物并不像农业生产那样,一块地只种植一两种作物,这种旱地往往是将燕麦、养子、红稗和天星米等多种作物混合种植。众多作物中,小米和红稗的种植最能代表游耕特点。他们在秋季百草结实前砍掉杂草,目的在于减少杂草在来年的萌发率,然后在春季将砍下的已晒干枯萎的杂草烧掉,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

此外,苗民对林木的种植其实都属于混合种植,绝不是单一树种的种植,甚至还可以套种很多其他粮食作物,真正做到了以短养长,满足苗民日常所需,随时要用,随时可取,以野生活态的储备方式存在,兼顾了生态环境的维护,实现了耕地与林地的兼容;林地又可以用来放牧,满足牲畜的饲料来源,又是苗民们狩猎的集中地,从而实现了林地、牧地、狩猎场地的兼容。林木的种植为苗族乡民们提供了巨大而丰富的资源宝库。

而在工业文明时代,为了高产,不顾属性、环境而实行单一种植;为了炼钢炼铁等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活动而不惜将森林砍伐殆尽,不仅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而且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致命的破坏。显然,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矛盾的,而且造成的是毁灭性的后果。而上述苗族林木利用方式,恰好相反,兼顾了农林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森林资源,降低了物质能量的消耗,而且,又没有违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在结合利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种生物的优势,维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正好迎合了生态文明所要达到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目的,其效果可以真正实现以生态为驱动的生态文明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保证粮食安全

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们总是为了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常进行现代化的批量生产,使得产品单一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不惜牺牲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利益。而生态文明它所关注的并不是某个个体的具体利益,而是从整体上兼顾全人类全社会的的利益。有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这就意味着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是现在的2倍,人们会面临食物的严重缺乏。面临如此的粮食安全问题,人类应该改变思路。其实,可以作为粮食的食物有很多种,并不仅限于小麦、稻米、玉米、土豆等。如今有专家提出建议:森林就是一个巨大的粮食宝库,可以帮助人们度过饥荒,提供粮食保证。

其实,曾经靠狩猎采集为生的苗族早已过上了这种靠森林度日的生活方式。苗民由于无盖藏,必然尽力扩充食物来源种类和获取食物的方式以确保食物供给的充裕与稳定。我们知道,苗族传统历法将一年分为冷、热两季,冷季大致从秋分以后至来年春分,热季则为春分到秋分的时间。而在古代,苗族一般在冷季分散狩猎一采集,热季时则按家族团聚,从事刀耕火种。《百苗图校释》有云:“每春猎于山,所获禽鸟必荐祖。”这里所指为东苗冷季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狩猎采集。如果遇到灾害之曰,便跑上山去采集筹措食物,甚至是直接呆在山上一段时间以度过灾荒。据《苗防备览,风俗考》记载:“岁歉,入山采蕨、葛根,漉粉充食。比春作,复还其家焉。”每到天灾农作物歉收的年份,山民们入山挖掘蕨根和葛根等一类植物,通过用水冲洗过滤的办法提取淀粉充饥,直到来年春天才返还家中,可见,山上充足的食物足够他们采集取食,即使遇到了荒年也衣食无忧。然而,我们并不是说要求现代人都跑去森林,像原始人那样捕捉野兽,或是跑到山上呆上几个月不复还,而是,这种生计方式可以给现代人很多借鉴,从森林直接获取粮食不仅可以解决人类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协调了粮食补给兼顾了整个人类的切身利益。

这里以葛根为例加以说明,其实,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对葛藤的利用是长久不衰的,直到现代很多民族还在种植和利用葛藤。《苗防备览,风俗考》在描写苗地生态环境时有写到:“溪旁石驥多小白毛竹丛生,胶葛倍形深险。”胶葛生长得如此茂盛,难测其深浅,以致于行军时需倍加防范。对于苗族而言,葛这种植物浑身是宝。花可以用来养蜂,葛藤开的花可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加以利用。葛藤的叶子可以喂养牲畜,特别是作为山羊饲料去加以利用。葛藤可以提取纤维,用作衣服和造纸的原材料,苗民历来就有织布和穿葛布的传统:“今亦男耕女织。女工纺织,其布精细,入市,人争购之。”“女子善纺织棉、葛二布,其葛布颇精细,多售于市”。最重要的是,葛藤的地下根块含有丰富的淀粉成分,是实行半野化种植和采集的特种粮食作物,因而苗民不仅要有计划地补种移栽还需要精心维护,使其广为滋蔓,以备随时采集之用。杨庭硕教授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本土知识在当代粮食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利用价值例举》一文中有提及“葛根也像桄榔木那样可以活态储存在地下,而且葛根不会过熟,种活了一株葛藤后它可以年年生长,甚至长到10-20年也没有关系,只不过它的葛根长得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而已。这样的葛根可以年年发芽、开花、结果,但是葛根的重量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可见,葛藤易存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需另建仓库储存,节省了巨额存储投资,种植、管理、维护费用低,产量很高,又不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可以避免任何形式的人为干扰和破坏。“更神奇之处还在于,对葛根而言可以做到部分取食,将葛根的下部食用以后,只需要对葛根的切口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消毒,重新埋入地下葛根还能继续生长,这更是其他粮食储备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

林木资源一直以来,无论古今,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苗族地区的很多林木资源比如桄榔木,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粮食而加以利用。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云:“桄榔,树似拼榈实。其皮可做绠,得水则柔韧,胡人以此联木为舟。皮中有屑如面,多者至数斛,食之与常面无异。木性如竹,紫黑色,有文理。”桄榔木从种植后的第五年开始,树干的髓部就开始储备大量的淀粉,到第十年时,髓部储藏的淀粉可以达到100-150公斤。这种植物在不打乱其他粮食作物的条件下,以活态的方式储备大量的食物,无论是按产量计算,还是按投资成本计算,均超过水稻,如果普遍种植则可以防范粮食短缺。而且,当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取用,这就免除了长途运输、长期储存的麻烦。所以说,桄榔木作为粮食安全的备用物种比起一般粮食作物来毫不逊色,不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争劳动力,为苗民们提供了很好的天然粮食储备。当然,苗民对桄榔木的利用也是综合性的。其树干极为坚韧,挖掉髓部的淀粉后所形成的筒状树管既可以做为珍贵的木料使用,又可以作为渡槽、容器、武器使用;叶柄的纤维甚至可以作为纺织原料使用;最难能可贵的是,桄榔木嫩芽可以当做蔬菜食用,而其髓部不用加工就可以直接喂养牲畜等等,这里就不做一一细说。

(三)规避生态脆弱环节

所谓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是指在一个能够长期稳态延续的生态系统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和冲击后,最容易蜕变的那些生态构成要素,随着这些构成要素的蜕变,还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牵连性蜕变。这样的构成要素,对相关的民族文化而言,就属于该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人类的社会活动必然具有能动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生态脆弱环节往往受到忽视,不易被人发现,人们只能不断地去适应、去调整、去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下,必然总结出一套与所处自然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农业耕作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必然要求解决不断出现的生态灾变,而发现生态脆弱环节和规避生态脆弱环节也就必然成为治理生态灾变的关键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上,苗民的“无盖藏”生计方式的众多内容都提供了重要参考。

苗民一直关注和维护藤蔓植物的稳定存在,其实是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做到了有效规避。苗族山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脆弱环节就是地表若没有藤蔓植物覆盖,基岩上发育出来的苔藓层必然因为阳光直射而枯萎,进而导致基岩的大面积裸露。随着超常高温的出现,就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和水资源无效蒸发浪费,即使原先已经长大的乔木也会因为高温辐射和脱水而枯萎,甚至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无法持续。杨庭硕教授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本土知识在当代粮食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利用价值例举》一文中曾经提到在喀斯特山区和干热河谷地表的无序增温以及派生出来的地表脱水,都是由于缺乏藤蔓植物庇荫所造成,因而,在石缝中种上葛藤等藤蔓类粮食植物,便能迅速在地表蔓延形成保护层,可避免基岩被太阳直接照射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苗民精心维护的葛藤就是一种典型的藤蔓植物,如果我们现在不断扩大葛藤以及其他藤蔓植物种植面积,就可快速覆盖基岩表面,规避该地区的生态脆弱环节,从根本上治理石漠化灾变,而且不会改变原有生态系统,以本地生态系统为基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可兼顾人类自身利益,对于实现目前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小结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在人类已有的狩猎采集文明、游耕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基础上,通过对工业文明负效应的反思,对人类已有的文明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创建全新的第六种文明,也就是“生态文明”。就目前发展而言,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就是实行对生态的市场化交易,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规避生态脆弱环节。如果努力恢复或借鉴苗族的“无盖藏”文化,不仅可以确保苗族的粮食供给,从而保证苗族的生存与繁衍,而且这是苗民高度适应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体现,可以使苗民能在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中获得重要地位,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所以,生态文明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也需要其他文明形态的支持,不断取长补短,才能谋求全人类的福祉。

浅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篇11

当前,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较常用的主要有:Costanza当量和系数, 谢高地当量、系数及其地区修正系数现分别综述。

二、Costanza方法

1997年Costanza等发表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自然资本”一文后,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量评估成为国际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领域。Costanza等将生态系统服务分为17个类型, 并计算出各地类下各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Sa为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a的面积;Pa为单位面积上土地利用类型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

三、谢高地方法

在国内谢高地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谢高地在2002年分别提出了我国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 制定了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2007年重新制定。不仅如此, 谢高地还提出全国省域的地区修正系数。

(一) 谢高地当量

根据谢高地定义, 1hm2全国的农田平均每年的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为1, 其经济价值量等于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 其他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相对于农田食物生产服务贡献的大小, 由此便可将权重因子表转换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利用当量计算方法过程如下其公式是:

(i=1, …, n) 式中En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食物生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元/hm2;i为作物种类;p为i种作物价格, 元/kg;qi为i种粮食作物单产, kg/hm2;mi为i种粮食作物面积, hm2;M为n种粮食作物总面积, hm2;1/7为在没有人力投入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经济价值与单位面积农田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经济价值的比例。接着计算各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系数, 公式为:式中:Erj为j种生态系统r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 元/hm2;erj为j种生态系统r种生态服务功能相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单价的当量因子;r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j为生态系统类型。

最后利用计算好的各用地类型的价值量, 与对应面积相乘即可, 公式为:式中:E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Aj为j类生态系统的面积。

(二) 谢高地系数

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系数来计算出的ESV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其系数为各用地类型下各生态功能对应的价值, 包括2002年与2007年两年制定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SV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元) ;Ak为研究区k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面积 (hm2) ;VCk为该类土地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 (元/hm2.a) , 为某地类各生态服务价值之和。

(三) 谢高地地区修正

2005年, 谢高地重新评价了我国农田粮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价值。利用地区修正对各省进行计算, 更贴近每个省的生态状况, 直接与其制定的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相乘, 公式为:e`=α×er式中e`为修正后的当量;α为原当量;er为某省的生物量因子。修正之后之后的计算方法与谢高地当量的计算方法相同。

四、总结和讨论

(一) 总结

Costanza的系数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 (1) 系数偏低; (2) 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价值是间接的, 货币直接衡量较难; (4) 还有很多生态服务类型没有包括其中进行估值。虽然其方法受到批评, 但仍然是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谢高地的方法在国内使用较多, 研究时使用的系数、当量, 很多学者都进行了修正, 国内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 对理论研究少理论基础薄弱, 仍然停留在学习模仿的阶段。

(二) 讨论

土地利用变化都是利用土地面积数据与对应的系数进行核算, 只选取面积数据显然是不足的,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是复杂的, 相互影响的。那么在之后的研究中, 需要增加哪些的土地利用因子来核算生态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类型如何划分更为合理, 如何体现除时间以外的动态因素对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浩, 潘耀忠, 朱文泉, 等.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J].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6 (6) :1122-1127.

[2]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 2008, 5:911-919.

上一篇:日语语言学下一篇:主体性开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