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成语

2024-09-09

天高地厚成语(精选5篇)

天高地厚成语 篇1

●远程研修形式灵活

很多像我一样的中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网络研修。我们这个年龄的教师, 多承担着家庭中照顾老小的重任, 同时在学校里又是中坚力量, 担任学科骨干或班主任。受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走出去”或者“请进来”的传统研修模式对于我们来说, 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 远程研修的灵活性凸显出来——教师在研修的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受限制。

●远程研修内容丰富

远程研修的内容丰富多彩, 从理论到实践, 从文字到视频, 从同行间的交流到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 远程研修为我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

就拿班主任研修来说, 内容真是包罗万象, 从班主任工作的一天到一学年, 从每次班会活动到与每个学生的沟通……研修中既有专家的讲解与点评, 也有各地学员的反思与案例, 还有班主任之间的探讨与交流。详实的资料、精彩的视频、系统的知识、全新的理念, 我和其他参加研修的同伴一样, 如饥似渴地接受专家孜孜不倦的教诲。那种久违了的感觉, 真让人痴迷!

1. 同侪互助

每一个研修主题的展开都是非常有层次的, 一般是先看专家的视频讲座, 然后教师按照讲座的内容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作业, 再和全国各地的班主任进行发帖交流, 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和在线的专家互动交流。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的是, 有一次, 一位班主任在线和大家交流“如果碰上不好沟通的家长该怎么办”, 很多班主任都针对这个问题献计献策, 把自己的做法、经验说出来,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 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收获。下面, 我摘录几位班主任的做法。

班主任一:我也碰到过比较难沟通的家长, 在他们的眼里, 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破坏了纪律, 假装不知道, 还怒气冲冲到学校来兴师问罪……于是, 我把这位家长带到教室, 让他自己调查, 结果, 所有的孩子把他包围起来历数他的孩子在班里的种种不是, 在所有“证人”和“受害人”面前, 他的孩子没有了以往的神气, 而那位家长也无话可说了。这时, 我再心平气和地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他就容易接受了。尤其是当我讲到因为他的孩子有他的支持总是有恃无恐地欺负同学而结交不到一个好朋友, 特别孤独时, 这位家长已经低下了头, 当我再讲到让孩子健康成长不仅要有个好成绩, 更要有个好性格时, 这位家长对我说了四个字:谢谢老师!

班主任二:我从我们学校的老班主任身上学到了三个一, 和大家共享,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当和家长见面时, 要有一个诚挚的微笑;当家长和你说话时, 为家长端一杯水;对每个孩子的家长说一句话:能教到你的孩子, 我非常快乐!我一直用这个办法, 我们班的家长真的一直对我非常尊重……

2. 专家答疑

远程研修开辟了一条普通教师与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亲密接触的通道。教师可以随时聆听专家的讲座, 领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远程研修的过程中, 我目睹了专家的繁忙与敬业。在进行研修的时候, 几万名教师提问、讨论、交流, 各位专家对教师们的提问虽不是面面俱到地回答, 但只要问题出现, 专家都会予以解答。我曾经在小学语文新课程研修中与专家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问, 当时我提问的问题是有关识字的, 没想到专家给我发过来了详细的解释和用法, 当时的心情, 怎一个感动了得!

●远程研修成效显著

自从进行研修以来, 我在教学理论知识方面, 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以及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在计算机使用方面, 我由开始的手忙脚乱、逐渐入门, 最后到操作自如。通过远程研修平台, 我得到了锻炼, 信息技能有所提高, 我日益自信起来。

记忆最深刻的是在班主任研修中, 我主持了一次TQ教研活动, 主题是“如何让现在的孩子有责任心”。从选择主题, 到联系活动, 再到与全国的班主任进行连线交流, 那一次教研活动真是让我终生难忘!当活动结束, 耳机中传来专家与其他班主任的肯定:“恭喜你, 鹿老师, 你主持得棒极了!”那一刻我懂得了“只要你用心去做了, 你就能做得很好, 就能得到肯定!”

回顾整个研修的过程, 我承认进行远程研修确实是忙碌的, 所有的教学工作不能耽误, 另外, 还要自己挤时间上网学习。研修时间控制得严格, 内容安排得紧密。视频、作业、讨论、评议等研修环节, 若稍有耽误, 就被落下一大截。尤其是刚开始, 教师们对一些操作细节还不熟悉, 你输错了账号, 我进错了平台, 求救声此起彼伏。虽然忙碌, 但谁都没有怨言, 在一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机会难得, 要好好学习”。确实, 机会难得。平时能有多少机会和专家进行交流, 带着问题去探讨呢?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 让我们能“面对面”地听专家的讲解, 有谁会不珍惜这种机会呢?

工作是快乐的, 学习也是快乐的。交上去的作业得到别人的认可, 留下了精彩的评议;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受到了温暖的鼓励;一点心得体会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推荐, 被全国的同行阅读……我们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

你真的知道“天高地厚”吗? 篇2

地有多厚?

其实“地有多厚”的问题很好解决。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虽然人们渴望“向地球的心脏进军”,彻底搞清楚地球内部状况,在陆地上钻探地层的最强劲钻机现在只能钻入地下十千米多一点,而海洋的钻探最深只有九千多米,这个深度只有地壳厚度的1/3。目前世界上深井记录为12300米(俄罗斯科拉半岛一口深钻),只占地球半径的1/530,所以还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现在主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情况。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其厚度大致为地球半径的1/400,但各处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7千米,而海洋部分平均厚度则只有约7千米。一般说来,高山、高原部分地壳最厚,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可达70千米。如果这里指的地厚是地壳的话,其厚度就是7~70千米。

天有多高?

但是要知道“天高”,就有些难了。严格意义上讲,地球上面下面都是天,也就无所谓天上天下。但非得要衡量的话可以从地球往上找。前苏联9位科学家曾在1989年乘气球对天空颜色作了一次详细的观测。当他们从地面上升到8.5千米的高空时,天空一直是青色的,上升到10.8千米的高空时,天空成了暗青色,超过18千米高空之后,由于空气非常稀薄,光不发生散射,天空成了一片暗黑色,这时太阳和星星同辉。由此可见,青天离地面距离只有10千米左右。

一般说的天高,自然从地面算起。可是算到哪儿为止呢?通常是指大气层的高度,如果没有大气,人们看到的将不是那令人心醉的蓝天,而是黑沉沉的宇宙空间。我们的蓝天其实就是大气圈。过去认为厚约800千米,后探测到在距地面1000至2000千米高处仍有空气存在。近二十年来,根据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的考察结果,在2000至3000千米的高空,也找到了气体分子。在远离地球16000千米的高空,还存在着气体的痕迹。

具体地说,地球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成5个层次,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逃逸层。对流层处于地球大气圈的最低层,厚度虽然只有8~18千米,但却集中了大气全部质量的3/4以及几乎全部的大气水汽。对流层存在着强烈的空气对流运动现象,风、雨、雪、雷电和寒潮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蓝天也到此为止。

到了平流层后,水汽、杂质很少,云、雨现象也少见。平流层气流平稳,能见度高,有利于飞机的安全飞行。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递减,层顶部气温降到负113℃,几乎是大气圈中温度最低的区域。暖层,顾名思义,气温随高度迅速递增,在层顶气温可达到1000℃以上。由于空气密度很低,宇航员们在离地球500~700千米高度的轨道上处于“失重”状态,就是在这一层。

在逃逸层里,气温随高度递增,空气密度极小,具有逃逸速度的粒子可以克服地球引力,不断地逃往太空。但是根据目前卫星观测资料分析,在22000千米的高度上,离子密度仍可以达到10个/立方米。可见地球大气圈和星际太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但是我们的火箭载着卫星一直飞上3.6万千米高的太空,这应该是天上天了。

天高能任鸟飞吗?

知道了天这么高,那天高能任鸟飞吗?鸟儿飞行的高度和天气也有关系,在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的天气里,鸟儿飞得比较高;相反,在多云、雨雾或有较强逆风的坏天气里,鸟儿飞得低。这说明鸟大多还是在对流层飞行。鸟类学家告诉我们:不同种类的鸟儿飞行高度也不一样。例如燕子是450米,百灵鸟飞行高度可达1900米。一般说来,普通小鸟飞行的高度不超过400米,鹳、雁等比较大型的鸟类飞行高度在1900米左右,大型猛禽鹫可以飞到3000米以上。但它还不是冠军,天鹅曾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也就是说它飞行的高度在海拔8848米以上(据称可达到9144米),其他会飞的动物只能望尘莫及了。

天高任“美”飞 篇3

----双促双发教学典型个案

一、设计意图

《黄鹂》是孙犁先生的散文名篇,近年选为高一的语文教材。不少资料认为(包括《教师教学用书》),《黄鹂》一文运用象征手法,用黄鹂来象征文学乃至文艺,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几乎成了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深刻的反思录。在这类观点的笼罩下,黄鹂的一举一动都与文学史密不可分----根据时间的推移,黄鹂忽而象征“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忽而象征抗战文艺,忽而象征文艺大军,忽而象征文艺美学和文艺前途……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在太湖之滨“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竟然意味着对中国文艺发展前途的乐观预示。

不能说上述说法毫无道理,然而,总觉得整体上过于牵强。在同一篇文章中,黄鹂的象征意义不断变化,这既不符合象征的要义,显得逻辑混乱,令人无所适从,也不切合文章实际。在太湖之滨,作者明明已经“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怎能说是“乐观预示”呢?“看到了”,即意味着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而“预示”则是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前者表示“已然”,后者表示“将然”,两者怎能混为一谈?况且,作者在初次见到黄鹂以后,立即在下一段展开了总领全文的议论:“因为职业的关系,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有些奇怪,有时简直近于一种狂热。”而在课文结尾,作者又把在太湖之滨“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视为“极致”,从而提炼出“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哲理。由此可见,黄鹂象征美好的事物,这不仅能成为持之有故的一家之言,而且比认为黄鹂象征文学或文艺更符合课文实际。退一步说,即使“美好说”和“文艺说”可以并存,而着眼于组织教学的可行性和中学生的认识水平,“美好说”不仅更容易为学生接受,而且也更能体现“双促双发”的教学宗旨----通过感悟生活、品味经典、咀嚼美感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惟其如此,我决定依据“双促双发”之“两翼双线八课型”的课题模式,借助“启迪心智、陶冶情操”这两条红线,把《黄鹂》设计成一堂“启迪美的心智,陶冶美的情操,展开美的双翅,翱翔美的天空”的美学熏陶精品课。

二、设计提要

1、本设计以“美”为线索,包括步入美的殿堂(导入)、感受美的形象(唐诗中的黄鹂)、理解美的意义(理解内容)、珍爱美的事物(分析人物)、品味美的.语言(品味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创造美丽)、收获美的创造(收获美丽)、回味美的熏陶(结束语)等几个教学步骤。

2、实施本设计需要一个课时。实施之前,还需安排一节早自习的预习,布置学生完成以下几项任务: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词;思考黄鹂的象征意义和课文的哲理;尝试背诵最后五段;

3、因本设计容量较大,步骤较多,因此必须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以节省板书时间。

三、设计实施

【导入】

导入一:根据屏幕,同学们已经知道今天要学习《黄鹂》,那么,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可爱的小鸟。

导入二:(展示黄鹂插图极其文字说明)黄鹂,也叫黄莺。羽毛金黄,鸟喙淡红,自眼部到头后部呈黑色。叫声婉转,捕食害虫。

导入三:根据插图和文字说明,我们已经知道,黄鹂形态好看,叫声好听,对人类有好处,完全可以评上鸟类中的“三好生”。不仅如此,黄鹂还是诗人的爱物,不少诗人都表达了对黄鹂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

【第一步骤:唐诗中的黄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天高二作文 篇4

会宁,地处黄土高原,干旱,缺水,贫困这样的问题占据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总想走出大山,到外面看一看。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可是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呢?我们只能通过高考。

高考,一个人人生的转折点,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有许多人为此不知疲惫的努力着。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能看到那些为了学习而忙碌的身影,听到那坐在花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是啊,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而奋斗,他们从未被挫折打败,他们也从未向失败低头,他们只是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着,前进着。

没错,真正累倒人的,不是长途跋涉的艰辛,而是没有以恒的毅力。真正吓到人的,不是高山的险峻,而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同样,真正禁锢人的,不是篱笆,而是自信。相信自己,我们便能真正体会到画中笼框折断时的嘲笑和笼内小鸟的悲哀;相信自己,我们便迈出了冲破樊篱的第一步,即使步子很小,那也被叫做速度。相信自己,便缩短了折断篱笆的期限,哪怕只是一秒,它也叫做进步。

高考,这场无声的战斗,是对自己所有努力成果的检验,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答谢,也是对恩师教诲之恩的回报。数十载,我们披星戴月,刻苦奋斗,就是为了这场无声的战斗。这几年来,也许我们想过放弃,我们想过退缩,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会想到自己的理想,和那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我们便会继续拿起书本,继续努力。

青春,是花季。这如花似玉的时光,令人踌躇,令人迷茫……几十年后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些像高考一样不可磨灭的记忆呢?是一杯浓茶去细细回味,还是无所事事,甘徒伤悲呢?

天高任鸟飞作文 篇5

人生于世,殊多不容易,痛楚之于人,如同暴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很多意志柔弱虚弱的人在遭受挫折以后萎靡不振,从此低沉,一把暴风就能把一棵树连根拔起,足以证实这棵树根基不深,人生中遭受的挫折好比暴风,暴风于人,是一吹即倒,仍是坚强抵御?就看你是不是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越大,带来的挫折越年夜,吹不走的应是与之格斗的勇气,站稳脚步,拿出强者的意志欢迎挫折,暴风事后,你没有被吹倒,便是成功。

百世沧桑,殊多不容易也。懒散之于人,如同百兽,大水般猛烈,让你防不胜放,懒散让人的思惟变得迟钝,懒散让人的举动变得屈曲。懒散如同蓝天上的白云,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天上的白云安适,自由,整天漂泊不定,懒散如同白云般不思进取,人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懒散成性,一味地消遥自在,只能像白云般,末了落得个“风飞烟灭”的效果,人不能被懒散所安排,人要有上进心,战胜懒散,终能扒开白云见蓝天。

万古旷世,不知有若干文人学士或遭贬谪,或遭放逐,但在他们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天主的施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夕阳圆”的感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的豪放。这些幽美的诗句是在困境中发生的,这些文人学士不也是在接纳风霜刀剑的浸礼,不也是在接纳荆棘池沼的磨砺吗?他们把悲忿化作对大自然,对生存的酷爱,他们感谢于造物主赐赉的一草一木。荆棘池沼其实不可怕,首要的是你持怎么样的态度去看待!

上一篇:标点符号的复习教案下一篇: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仲裁与诉讼之程序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