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化

2024-09-06

成语文化(精选12篇)

成语文化 篇1

摘要:汉语成语保留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集中体现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思想观念,极具文化价值。

关键词:成语,汉文化,价值

汉语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传承。作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成语自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一价值反映在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化两个方面:

一、汉语成语的历史文化知识价值

汉语成语之所以具有历史文化知识价值,一方面是因为成语创制之初就对各门各类知识进行了广泛汲取和借鉴;另一方面则与事物因时而易的动态变化有关,具体说来就是一些成语所涉及的古代事物或现象,在当时因较为普遍和常见,所以并不具有特殊的知识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事物、现象发展变化了,后代的人对其逐渐陌生和缺乏了解,于是这些成语也就具有了知识载体的特性,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价值。例如,古代军队分别以击鼓和敲打钮、饶、锣等作为进攻与退却的号令,以点燃焰火来报警,这种较为原始的军事信号已不存于现代军队。因此,“击鼓鸣金”、“鸣金收兵”、“烽火连天”等成语在今天也就具有了知识价值,现代人借此可以知道古代军队曾用这种特有的信号方式指挥战斗、传递敌情。

汉语成语的创造、积累是以漫长的中国历史为土壤和背景,在时间上几乎伴随了中国整个文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成语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作用和价值也就通过这样三个层面表现出来:一是有些成语本身便是对当时某些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直接记录和概括反映;现代人继承、接受这些成语的同时,也就得到了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例如,从“假途灭掳”、“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两个成语,我们就可了解到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讨伐掳国,灭掳归途中顺势灭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当时庆父为乱鲁国这一史实;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等成语,人们可以知道远古人有着怎样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环肥燕瘦”,则不仅可以知道杨玉环、赵飞燕这两位历史名媛的身形差异,而且由此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审美趣味及风习好尚;至于“万里长征”、“改革开放”等新成语,也因其所指为特定的现代历史事件和政治现象而具备了一定的反映、认识价值。属于这类情况的成语还有不少。第二个层面是一些成语虽未直接记录、反映历史,但由于其中包含了成语创造者对历史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因而对后来的成语接受者也不无社会历史认识价值。例如,“舜日尧天”、“助纣为虐”、“殷鉴不远”等,虽然不是直接反映历史的成语,人们通过它的表述,便可得知舜尧的圣明贤达,夏、商一些统治者则暴虐腐朽。最后一个层面是,成语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无论其具体内容如何,它都在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反映和体现着创造者所处时代的某些社会特点及思想意识等,后人因此也就可以从中探寻到一些历史旧迹,从而增加对于过去时代的了解与认识。例如“授受不亲”、“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成语产生于古代,就反映着当时封建主义的畸形婚姻关系和伦理道德;解放后新出现的一些成语,如“多快好省”、“又红又专”、“糖衣炮弹”、“上山下乡”等,也都显示出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征和色彩,多年以后,人们依然可从这些成语中感受到当时的某种社会氛围与历史境况。所以汉语成语可以说是汉文化的一个缩影,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二、汉语成语的语言文化价值

汉语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就显得不是那么容易了。然而成语却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继承下来,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词汇特征,一是语法特征。

古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多以多音节词为主,古汉语的这种特点也在成语中保留下来,许多成语都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且还保留了许多古字形、古音、古词。如:“亡羊之叹”中的“亡”指的是丢失的意思,而现在汉语中是死亡的意思。

汉语成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语法形式,在语法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特点,更方便我们认识和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中经常有词类的活用,像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而现在汉语中的词性就比较固定;如:衣锦还乡、耳熟能详、量入为出、避重就轻、沉鱼落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成语中却很常见,如:唯命是从。还有古代汉语在表示动量时一般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或者以语法形式在成语中也很常见,如:二三其德,等等。

汉语成语深深地根植于汉文化的土壤之中,打烙着中华民族的印记,它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它不仅在表层上保留了古代语言文化的特点,在深层上也保留了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了解和学习甚至研究古代语言文化的一个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邢福义.序《文化语言学》[J].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娴霞.论汉语成语的价值系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

成语文化 篇2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补充成语(30分)

()耳欲()()如()山()精()神

一()不()()奉()违()来()往 居()思()推()出()自()至()()言()语()言()语()心()血 化()为()()人口()生花

()共赏巧夺()引人()

独()心 不落()美不()

()征()战()应()合()顾()盼 空()绝()声()击()()行()效

()()来 迟()()欲 试()()动 听

二、写出带“舌”的成语(12分)

形容信口胡说()形容说话轻薄()形容能说会道()形容惊诧无言()形容不善辞令()形容随声附和()

三、写出含有数字的成语(至少6个)。(6分)

四、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24分)

负荆请罪——(); 破釜沉舟——(); 七步成诗——()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卧薪尝胆——(); 凿壁借光——(); 鞠躬尽瘁——(); 三顾茅庐——();四面楚歌——(); 煮豆燃萁——();背水一战——()。五、一些成语由前后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和后句往往有相反或补充的意思。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下面有四条这样的成语,你能补充完整吗?(4分)

(1)前门()(),后门()()(2)得道()(),失道()()(3)前人()(),后人()()(4)兼听()(),偏信()()

六、成语碰碰对(4分)

一夫当关()百尺竿头()三天打鱼()千里之行()

七、改错题(要求:在错字下画圈,并在括号内订正这一个字)(20分)

浅谈成语与中国虎文化 篇3

成语中国虎文化联系

一、成语与文化的联系

1.成语的价值与意义

汉语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之所在。成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应用语言进行交际,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现象经引用或反复加工,便逐渐趋于定型,凝结为成语而流传下来。“一定的民族语言都会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与其文化传统密切关联。”“成语是历史的产物”是人们认识的结晶“是汉语中历久不变的钻石”,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

2.成语与虎文化间的关系

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虎文化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人们敬虎,爱虎,并通过成语这一语言形式,将其承载,传播,使虎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永葆活力。虎文化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只是一个门类,但就是这种常見的动物,在与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怀结合之后,便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物质能量,这是令人惊叹不已的。虎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至今在我国许多民族的故事传说、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存留着一些崇拜虎的遗迹,如在彝族信仰中,母虎、公虎和幼虎都是推动地球运转,使太阳发光,创造人类的巨灵。“虎”字在《说文解字》中描述为“山兽之君。从虍(虎文也。凡虎之属皆从虍),虎足象人足。凡虎之属皆从虎。”如虓:虎鸣也。一曰师子。从虎九声。虩:《易》:“履虎尾虩虩。”恐惧。一曰蝇虎也。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力量以及勇猛。下面让我们从词汇层面,通过对含有“虎”字成语的分析,来展现中国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二、虎字成语的文化内涵

1.“虎”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

长期以来,“虎”一直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它的形象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如我们所熟知的成语:虎头燕颔: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后汉书·班超传》“燕颔虎颈,飞而食肉。”虎步龙行/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出处:《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此中的虎无不是指代着帝王将相或是英雄豪杰,体现着强大和权威,以及我民族对于权威的认同和敬畏。

2.“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

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虎师、虎威、虎步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如龙精虎猛(释义:比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龙骧虎步(释义:龙高大的马,古称八尺以上的马为龙;骧马高扬着头的样子。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3.“虎”代指危险凶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释义: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踞龙盘(释义: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蟠。出处: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三、联系文化研究成语

联系文化来研究成语,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上,“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形式和手段;文化有无时无刻地不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和决定性影响。”离开了文化的虎字成语,就像一张挂起来的虎皮一样,空有其表,虽然让人敬畏,崇拜的精神已经不在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一是可以使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成语,抓住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二是可以帮助学习和研究汉语的外国人,从文化的角度掌握中国成语,扫除学习汉语的文化障碍,有利于东西方沟通交流。

四、结论

虎文化是我们民族灵魂中的一部分,我们敬虎,爱虎,更将它与我们语言中的奇葩——“成语”巧妙融为一体,使成语成为虎文化的一个载体。二者相辅相成,使它们在中华千年文明中源远流长,不断丰富。我们在研究成语与中国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将二者紧密联系,通过成语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通过文化从内涵上真正理解成语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志超.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吴积才.中国虎文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3]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9.

[4]陈残云.山谷风烟.人民出版社,1979.

[5]王涛,阮智富.中国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成语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篇4

2.名垂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 要先将新鲜的青竹烤干, 故称史书为“青史”。

3.三坟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4.雕虫小技:虫书, 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5.觥筹交错:觥, 古代的一种酒器;筹, 行酒令的一种筹码。

6.竹报平安:竹, 竹简。竹报, 旧时家信的别称。

7.如丧考妣:考, 父亲;妣, 母亲。

8.伯仲之间:兄弟排行次序, 伯是老大, 仲是老二。

9.造福桑梓:桑树和梓树, 古代住宅旁常栽的树木。用以比喻家乡父老。

10.六合之内:古指天、地、东、西、南、北, 泛指天下。

11.金瓯无缺:盛酒器皿, 喻指国土。

12.司空见惯:古官名, 掌管工程一类的官。

13.迁客骚人:旧指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14.稗官野史:古代的小官, 专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 后来就称小说为稗官。

15.枉用三尺:三尺法的简称。古代用三尺长的竹简记载法律, 故称法律为三尺法。

16.气冲牛斗:斗牛, 指牵牛星和北斗星。

17.近在咫尺:咫尺, 古代长度单位, 周代指八寸。

18.击筑悲歌:古乐器, 形似筝。

19.孺子可教:孺子, 儿童、后生。

20.及笄年华:古代女子一般十五而笄 (结发上簪, 表示成年) 。

21.守庙社稷:古谓土地神和谷神, 多指国家。

22.斧钺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 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

23.暗度陈仓:陈仓, 古县名,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是关中、汉中间的交通要道。

24.文籍满腹:文章典籍, 泛指学识。

25.六出纷飞:旧指雪花, 因雪花为六角。

26.不差累黍: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

27.邯郸学步:邯郸,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28.考绩黜陟:黜, 贬退;陟, 提升。

29.得陇望蜀:陇, 古地名, 约今甘肃东部;蜀, 古地名, 约今四川中西部。

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篇5

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是对比语言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本文拟从语用学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研究英汉成语在来源、形式、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性.对第二语言教学、文学欣赏、翻译实践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 者:杨艳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9)分类号:H315.9关键词:成语 文化 比较

成语文化意蕴的深层次解读 篇6

一.成语是华夏民族原始思维逻辑的集中体现

许慎将“仰观俯察、远近取与”作为文字产生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既渲染了文字的神秘色彩,又激发起人们对于文字的特殊敬意。据此,成语很少静止地写真,而是寓情于物,把外物当作人加以对待,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群体也纳入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世界里,把它们分类评价,组织进成语中,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与情感。牛和狗,它们忠实地服务于主人,跟人的关系密切友好。《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为大物。”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牛和大是紧紧相连的。“牛鼎烹鸡”用煮牛的大鼎来烹鸡,比喻大材小用;“牛刀小试”用宰牛的刀稍微试一下,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处略显身手。牛老实听话,行动迟缓,只吃草料,也被人们认为愚笨不智,“对牛弹琴”就是这一观念的产物。跟一个不明白某一方面事情的人谈论该事,就是“对牛弹琴”。听话人因不明白事理而反应迟顿,也被比作“牛”,在这个意义上,牛和马构成了对立,马一般被比作贤者。成语“牛骥同皂”“牛骥共宰”比喻贤愚同处或贤愚不分。在西方人眼里,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是一种爱畜、宠物,因此语言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带褒义。与之相反,在中国人的眼里,狗大多是低人一等的奴仆的象征。封建社会剥削阶级有权有势,养得起狗,广大劳动人民却过着“身穿破衣被犬欺”的生活,狗成了中国社会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一道屏障。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忠实地反映了这种情形。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带贬义。“狗头军师”是奴才帮凶,“狐朋狗友”指恶友或坏人结成的团伙,“狗仗人势”指倚仗主人的势力而逞凶。“狗”在中国人耳中是个刺耳的字眼。

综上所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具有美的性质。”成语的这一思维方式强调了古人直觉思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气化”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气化”的产物,因而也就有可以相互沟通的基础。

二.成语是华夏民族主体生命情感的完美呈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三纲五常”是儒家提倡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是封建社会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许多成语就体现出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男尊女卑”的道德原则使“夫为妻纲”成为夫妻关系的准则。成语“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德”,就是无条件地顺从。“彩凤随鸡”、“夫唱妇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便是对这个“德”这字的最好注解。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那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是以牺牲女子利益为前提,用封建道德力量来维持的,并力图把妻子变成丈夫的附属品,使妻子对丈夫绝对服从和忍让,以换取家庭的安定与和睦。这种由家及国的宗法政治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就是用家庭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的。

“仁”“义”是汉民族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与“仁”有关的成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仁不让”、“仁言利博”、“杀身成仁”等,可见“仁”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义”也同样被赋予了体现“理”的价值,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成语“君子重义,小人重利”,是说君子是“深明大义”的人,小人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汉民族赞颂“见义勇为”、“仗义疏财”的英雄豪杰,他们“劫富济贫”、“锄强扶弱”、“打抱不平”,在老百姓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中国人把名誉看得很重,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使清白的名誉留在世人心中,抛弃生命也在所不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也是中国人重视名誉、洁身自爱的表现,许多成语也是对这种义的赞美,如“不饮盗泉”、“不食周粟”、“刚正不阿”等。

综上所述,成语从多个侧面折射华夏民族主体情感的价值取向。这种秩序的相对稳定的和谐观为人们普遍奉为至则,和谐、和睦成为人们追求的人际关系的目标,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团结的倾向。

成语文化意蕴的深层次解读 篇7

一.成语是华夏民族原始思维逻辑的集中体现

许慎将“仰观俯察、远近取与”作为文字产生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法, 既渲染了文字的神秘色彩, 又激发起人们对于文字的特殊敬意。据此, 成语很少静止地写真, 而是寓情于物, 把外物当作人加以对待, 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群体也纳入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世界里, 把它们分类评价, 组织进成语中, 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与情感。牛和狗, 它们忠实地服务于主人, 跟人的关系密切友好。《说文解字》 :“牛, 大牲也。”“牛为大物。”可见, 在古人的观念中, 牛和大是紧紧相连的。“牛鼎烹鸡”用煮牛的大鼎来烹鸡, 比喻大材小用;“牛刀小试”用宰牛的刀稍微试一下, 比喻有大才的人在小处略显身手。牛老实听话, 行动迟缓, 只吃草料, 也被人们认为愚笨不智, “对牛弹琴”就是这一观念的产物。跟一个不明白某一方面事情的人谈论该事, 就是“对牛弹琴”。听话人因不明白事 理而反应 迟顿 , 也被比作 “牛”, 在这个意义上, 牛和马构成了对立, 马一般被比作贤者。成语“牛骥同皂”“牛骥共宰”比喻贤愚同处或贤愚不分。在西方人眼里,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是一种爱畜、宠物, 因此语言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带褒义。与之相反, 在中国人的眼里, 狗大多是低人一等的奴仆的象征。封建社会剥削阶级有权有势, 养得起狗, 广大劳动人民却过着“身穿破衣被犬欺”的生活, 狗成了中国社会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一道屏障。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忠实地反映了这种情形。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多带贬义。“狗头军师”是奴才帮凶, “狐朋狗友”指恶友或坏人结成的团伙, “狗仗人势”指倚仗主人的势力而逞凶。“狗”在中国人耳中是个刺耳的字眼。

综上所述, “中国最早的文字就具有美的性质。”成语的这一思维方式强调了古人直觉思维的哲学理论基础是“气化”论, 人和天地万物都是“气化”的产物, 因而也就有可以相互沟通的基础。

二.成语是华夏民族主体生命情感的完美呈现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三纲五常”是儒家提倡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观念, 是封建社会人们为人处世的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许多成语就体现出这种传统的伦理观念。“男尊女卑”的道德原则使“夫为妻纲” 成为夫妻关系的准则。成语“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个“德”, 就是无条件地顺从。“彩凤随鸡”、“夫唱妇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便是对这个“德”这字的最好注解。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 封建社会那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 是以牺牲女子利益为前提, 用封建道德力量来维持的, 并力图把妻子变成丈夫的附属品, 使妻子对丈夫绝对服从和忍让, 以换取家庭的安定与和睦。这种由家及国的宗法政治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 中国传统社会就是用家庭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的。

“仁”“义”是汉民族世俗道德生活中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与“仁”有关的成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当仁不让”、“仁言利博”、“杀身成仁”等, 可见“仁”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义”也同样被赋予了体现“理”的价值, 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成语“君子重义, 小人重利”, 是说君子是“深明大义”的人, 小人是“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人。汉民族赞颂“见义勇为”、“仗义疏财”的英雄豪杰, 他们“劫富济贫”、“锄强扶弱”、“打抱不平”, 在老百姓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中国人把名誉看得很重, 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人。“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为使清白的名誉留在世人心中, 抛弃生命也在所不辞。“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也是中国人重视名誉、洁身自爱的表现, 许多成语也是对这种义的赞美, 如“不饮盗泉”、“不食周粟”、“刚正不阿”等。

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景观再现研究 篇8

成语典故文化在城市空间中通过景观元素再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状态,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成语典故文化来自社会生活,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来自一个故事,一段生活场景,甚至是一件具体的物件,至今仍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因此,城市空间的物质景观要素成为成语典故在城市空间中再现的载体,是文化体现的重要表现形式。

一、成语典故文化景观再现的现状

成语典故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元素,需要不同的载体展现出来。

1、街道标示与成语典故文化

城市街道是人们生活、交通的重要节点。街道标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容易被识别。成语典故文化的再现,主要是通过街道标示的文化标牌展现。标示以类似广告箱的形式出现,四字成语字体放大加粗,配上一幅画、一段文字,给人视觉上的感知。这种特点即可保证极短时间内对内容的有效识别也能保证人们驻足时的仔细浏览。根据调研和对行人的简单调查、以及在步行、骑车、开车等方式的体验来看,这种方式的感知浅显,没有情感上深刻的印象与记忆。

2、雕塑小品与成语典故文化

在城市街头绿地、城市出入口、商业区等地方会布置一些极具成语典故文化特色的雕塑小品。如城市东北角高速入口处的胡服骑射雕塑,现火车站广场上的“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雕塑。代表了邯郸这座城市的成语典故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为邯郸人深入人心城市文化代表,也是许多进入这座城市的人们所能感知到的邯郸文化的代表。

3、建筑立面与成语典故文化

文化在现代建筑立面的再现,以壁画、浮雕为主,也有建筑采用立体造型等形式。通常是将成语典故的一个场景以静态的画面表现出来,或者将成语典故中具体的一个人物或者物件进行巨像的形体再造,或将某一段有连续性的历史事件进行四格画、电影胶片式的展示。事件过程的展示通常结合浮雕、镂雕、版画等形式安装或塑造在建筑立面上。其主要是视觉上的传达,需要通过阅读或近距离观看才能感知到这种成语典故文化的存在。

4、城市广场与成语典故文化

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空间节点和景观要素,是人们集中休闲娱乐的场所,甚至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观中心。将成语典故文化在城市中的主要广场进行景观的再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邯郸主要的城市广场如丛台广场、、古城广场、文化宫广场等,在进行规划设计时或多或少的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如成语典故景观的再现,主要是雕塑、景观小品和立体浮雕的形式。

5、城市公园与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市现有以宣传赵武灵王的改革精神的丛台公园、以赵文化为基础而建的赵苑、在赵王城遗址上进行保护再建的赵王城遗址公园、以及体现现代文化休闲的龙湖公园、滏阳公园、南湖公园及北湖公园,在公园内均可见成语典故文化的印记。如赵苑北门的和氏璧雕塑,成语典故苑以题字、碑文、浮雕、壁画等形式对邯郸的成语典故文化进行了再现。

二、成语典故在景观应用中的问题

1、方式方法相对简单

从现状中不难发现,文化再现的手法主要集中在艺术表现形式中,如利用二维表现手法的壁画、版画、浮雕、镂雕、灯箱等和三维艺术表现形式中的圆雕等。历史事件、场景的表现多用二维表现方式。对有代表意义的人或物多采用三维的形式。这几种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艺术表现形式,在手法上相对单一。

2、重城市节点轻生活节点

在对城市中各个成语典故的调查中,大多数的景观分布于城市的主要道路(高频使用的交通空间)、重要的城市广场(重要的对外形象展示空间)和城市公园(人群高频使用的部分空间与人群极少使用的空间)内。而与市民生活接触较频繁的街头绿地、街道、小区内环境则极少见到。

3、对人群的吸引力不足

仅以针对大学生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认知调查来看,本地74% 和外地58% 的学生对邯郸的成语典故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但是,外地学生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认知程度大约是本地学生的一半,而在对其获取来源地调查中景观的贡献率不足一成,本地学生亦是如此。有此可以看出成语典故文化景观缺乏吸引力,被认知效果差。

三、对策研究

针对现状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成语典故文化景观再现对策进行研究,初步提出几点研究内容。

1、从视觉体验发展到感官体验

景观再现可以考虑将可视的静止景观实体,通过舞台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歌舞、情景表演、行为模拟等形式,将城市开放空间坏境作为舞台,利用声光设备制造声音与光效上的感官效果,研究从不同的感官上演绎成语典故文化景观。这种形式适合在龙湖公园、丛台公园和赵苑等人群相对密集,空间较大,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开放空间运用,能更生动地展现邯郸“成语典故之都”的形象,感官体验上能形成深刻的触动。

2、从城市重要空间渗入城市生活空间

成语典故景观从城市重要空间渗入城市生活空间就是由“大而全”到“小而精”。“大而全”有利于观察者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整体了解和认知,但耗时过长,容易造成景观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城市生活空间的再现可以对一个或一类成语典故文化进行深入的加工与细致的展现。同时,在城市生活空间中加入成语典故文化,可以扩大在城市中的分布范围,整体提升城市文化的底蕴。

3、从对成语典故本身的宣传到针对不同人群的“私人定制”

汉语成语中的秋季文化探讨 篇9

秋季无论是在自然物侯上还是在人文素养上都在中华文化中占据有一席之地, 以下是我们从《中华成语大辞典》中找到的一些带秋字的成语。

翻开《中华成语大辞典》, 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诸如“秋毫无犯、春华秋实、明察秋毫、秋水伊人、临去秋波、望穿秋水、一叶知秋、多事之秋、暗送秋波、秋高气爽、老气横秋、一叶落知天下秋、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各有千秋、平分秋色、秋毫之末、秋毫不犯、落叶知秋、秋水盈盈、兼葭秋水、春花秋月、百岁千秋、秋月寒江、万代千秋、万古千秋、洞察秋毫、皮里阳秋、秋扇见捐、春去秋来、一字千秋、万载千秋、微察秋毫、秋收东藏、秋月春风、春秋鼎盛、独有千秋、秋荼密网、秋高马肥、秋高气和、千秋万代、千秋万古、秋实春华、秋月春风、秋后算账、秋色平分、利析秋毫、千秋万岁、霜气横秋、叶落知秋、有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遗臭千秋、望秋先零、社燕秋鸿、华屋秋墟、春生秋杀、多故之秋、春露秋霜、秋毫见捐、秋高气肃、千秋万世、千秋人物、凛若秋霜、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等等。秋, 这个万物成熟的季节, 同时也是万物凋零、生命终结的季节。先民们更不会收起对于她的赞美之词、怨诽之词和慨叹之词。

1.1 秋季时间概念的来源

人类要进行生产和生活, 就需要认识时间, 并能够掌握时间。然而, 人类的时间观念和计时本领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1) 对于日月运行的观察。

先民最初的计时方法和时间概念, 是通过对日月运行的观察而形成的。并以此有了“时”、“昔”、“日”、“夕”、“旬”、“旦”、“暮”、“昏、“朔”、“望”等诸多时间名词。

(2) 对于自然物侯、周期性的观察。

日月却并不是先民把握时间的唯一依据和参照, 有规律的自然物侯和周期性的认识活动, 也是先民认识把握时间的契机和根据。“四时”就是先民据此创造的对于计时的一种新的认识。四时:指春、夏、秋、冬。西周以前, 一年只分为“春”和“秋”两个季节, “春秋匪懈, 享祀不忒。” (《诗·鲁颂·閟宫》) 这里“春秋”即为一年。鲁国的编年史叫《春秋》, 也是因为上古只分“春”、“秋”二季。可见, “秋”季不仅是先民们为子孙后代总结出的利于生产生活的自然物侯, 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2 秋字的源流

前面我们讨论了秋季作为时间概念的来源, 但在成语“春花秋月”中, “秋”为什么是这样一种面目示人?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汉字最初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符号, 成熟的汉字是其慢慢演化而来的。这种图像符号不是古代先民的一种臆想, 而是对现实生活及实物的摹绘。也因此汉字有载蓄与储存文化信息的功能。“秋”字的诞生就是我们伟大汉字演变的一个缩影, 追寻此字的源头也就是去探寻秋季节文化的始末。

“秋”是象形文字, 在甲骨文中像一个蟋蟀的形状。秋天到了, 蟋蟀鸣, 庄稼成熟了。金文加上了字义符号“禾”, 表示庄稼;又加上义符“火”, 表示庄稼黄了, 有的红了, 成熟了。篆文就简化成了禾与火的秋。因此, 与“秋”这一时节概念发生了牢固联系的乃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景观。

从成语中寻找我们亦可发现这种联系。“秋”字本义是指庄稼成熟了。“春华秋实”、“秋收冬藏”里的“秋”就是这种意义的体现。“秋”又引申指秋季。由夏到秋, 蟋蟀先生也不停地在搬家。“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大概八月份的时候, 蟋蟀还在野外, 九月就跑到了屋檐下, 十月就进了家门, 十一月的时候, 它在我床下过冬了。在成语里秋季这一意义体现是最多的。甚而取代本义“收获”。诸如“一叶知秋”意思是说看见一片落叶, 就知道秋天的来临;“秋高气爽”是形容秋日晴朗凉爽的天气;“秋后算账”表面意思也是说, 到了秋天收获之后再细细分算账目。无论是从“秋收冬藏”的本义“收获”还是“秋后算账”的引申义“秋天”, 都说明了先民是从成熟的物象之中认识了“秋”这个季节的。

2 秋字的文化意蕴

2.1 秋季文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看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多让人喜欢;她是回归的季节, 不单落叶归根, 远行的游子也在归途上。八月十五团圆夜, 人们多么希望能和家人共聚天伦之乐啊!“春华秋实”需要与家人共享;“春秋花月”需要与家人共赏。

秋也是思念的季节。尤其是当别家都在团圆, 而自己却不能如愿的时候。那“望穿秋水”的思念就如滔滔江水奔流不绝。秋天, 也容易让人屈指算年华, 临风伤别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该是怎样的思念啊!“社燕秋鸿”意思是说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 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秋天在古代是行刑的季节, 也是战争的象征。所以“秋后问斩”、“春生秋杀”就成了古代社会的定律;“秋荼密网”用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 网眼细密的鱼网。来比喻刑罚的繁苛。

“秋”还引申指一个时期。大概是基于上述特点, 所以它指一段时期的时候常指那些形势严峻、情况不好的。如“存亡之秋、多故之秋”表明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但也有没有色彩意义的, 比如“千秋万代”是一千年一万代, 形容岁月的长久;带有褒义色彩的“一字千秋”指文字精辟, 足以名垂千年;“千秋人物”指盛名能够流传千年的人物;“千秋万古”犹言千年万代, 形容岁月长久。

秋, 虽是收获的季节, 但同时也意味着万物的凋零、生命的终结, 是萧杀的冬天的即将来临的前奏。这种悲凉的气氛自然被捕捉到了成语里。“秋风过耳”指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 比喻与己无关, 毫不在意;“望秋先零”指望见秋天将要来临, 自己就先凋零了, 比喻体质弱, 经不起风霜, 也比喻未老先衰;“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 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秋风团扇”是说秋日凉风至, 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虽然, 秋多的是悲凉与萧杀。但古人也从这片悲与萧之中寻出了些豪迈与肃穆。“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指军纪严明, 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 形容人目光敏锐, 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冰壶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2.2 伤春与悲秋的传统

春与秋本为两个主要季节, 但却都与悲伤之意发生了联系, 乃至“伤春”、“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大主题, 引领出一大批伤春悲秋为主题的文化作品的问世, 实为其他民族所罕见。在此, 我们还是从成语文化中来探寻伤春与悲秋的情感归宿。

春、秋两季盛行性活动作为一种古代习俗, “有女怀春” (《召南·野有死麋》) 直指姑娘当春而情动;“秋以为期” (《卫风·氓》) 约定秋天为娶亲的日子。此外, 像“春梦无痕”、“秋水伊人”、“暗送秋波”等皆写到了春秋之时, 男女欢会相悦之情。

然而既是欢会, 何以会有伤悲呢?大约是青春短暂, 美好时光匆匆易逝。因为短暂而美好, 所以“春宵一刻”值千金;爱人远去, “望穿秋水”与“社燕秋鸿”是怎样的刻骨铭心!“思”与“悲”都是因“物化”即时光易逝而引发的思索与悲叹。人们从草木易枯、美景易逝的“春去秋来”, 进一步联想到生命的短暂, “落叶知秋”的没落, 由自然而反观人生, 自然就获得了一种文学和宇宙意义上的悲剧意识:“春光明媚”使人产生的惜春情怀其实是寄寓了对生命的渴望, “秋风萧瑟”则使人触发对死亡的忧惧。这两种情绪, 在中国文人特有的忧患意识的助长之下, 遂演化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春兰秋菊”也就不单单指花草虫鱼, 而是表达对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称道;“春蛙秋蝉”也不再是鸟兽之属, 春天蛙叫, 秋天蝉鸣。而是被人们借来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3 结语

秋季不仅是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物侯, 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更是千百年来人们思想的结晶。通过本文从汉语成语里所管窥到的一面, 也仅仅是中华文化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点皮毛。汉语成语作为汉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族内涵。研究汉语成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对汉语言本身的理解、对传统国学的继承发扬, 必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摘要:秋季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季节。中华民族很早就注意到季节文化。不仅发展了二十四节气, 而且季节文化在语言文化中也有长足体现。特别是在汉语成语中有着丰富的依存。对成语中的秋季词汇进行文化探寻, 对其中秋字的源流、使用情况等的研究, 无疑是有助于成语的正确使用的, 会提高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成语,秋季文化,悲秋

参考文献

[1]向光忠.中华成语大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7.

[2]李玲璞, 臧克, 刘志基.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7.

[3]王明阳.成语中的哲学逻辑与修辞[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

[4]王国安, 王小曼.汉语词语中的文化透视[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3.

[5]林成滔.字里乾坤[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8.

[6]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02.

[7]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8]尹黎云.汉字字源系统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9]李梵.词语春秋:上册[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1999.

小议传统文化中的汉语成语 篇10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成语的定义如下:“人们长期习用的结构定型的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从我国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诗文及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 经这长期的锤炼和演变而成形成的固定词组。它言简意丰, 寥寥数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每条成语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伴相随, 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刑福义教授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应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风貌;又如管道或轨道, 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作用。”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 作为汉语词汇的精华————汉语成语则更生动、更深刻地再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只要认真仔细的品味每条成语的含义,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汉语成语是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儒、佛、道三教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 汉语成语则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佛、道三教的一种载体。在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佛、道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及为人处事安易立命的哲学, 从而能够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缩影。

1. 汉语成语在“儒家”方面的体现:

汉语成语对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自西汉时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之日开始;安邦定国、教化民众的统一思想传统被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形成了中国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局面。以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为例, 仅从中摘引, 节缩或演化而来的成语就不少, 据统计被《汉语成语小词典》收录的就有59条之多。

成语中来自儒家经典著作的成语不胜枚举。像下列这些成语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例如“穷则思变”, 语出《周易·系辞下》, 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后指人在困窘中就要设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当仁不让”原指面对实行仁德的事情, 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现在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地去做, 毫不退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 不让于师”。“威武不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移, 贫贱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几句话形容人有骨气, 坚贞刚强, 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的最好概括。“名正言顺”“言而有信”、“能屈能伸”、“推贤让能”、“知易行难”、“未雨绸缪”、“爱人以德”、“礼尚往来”、“行远自迩”、“多难兴邦”、“度德量力”、、“过犹不及”、“得道多助”等。这些成语, 有的显示了修身立命的情操修养, 有的阐明了为人处世的立场态度, 有的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志向抱负, 种种思想不一而足, 从总体上看, 都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都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的与奋斗目标, 成了我们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汉语成语在“佛家”方面的表现:

有些成语产生于佛教文化, 大多来自于佛经, 成为佛教文化的一种载体。把表现佛教文化的成语按内容归类如下。

表现佛家“学识修养”方面的成语有:“五体投地”是佛教的一种表示礼节的方法,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是佛门中最恭敬的行礼仪式。这个成语用来表示对他人极度尊崇和敬重的意思。“六根清净”出自《妙法莲华经·卷六》。六根, 乃佛教用语, 此成语比喻没有任何欲念, 或指内心清净, 不受外地境干扰。在佛教用语中, 指修佛者不应受外界幻像的影响, 要保持内心的清净。“醍醐灌顶”, 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多次而得到的上等奶酪, 印度人视其为世间第一上味;灌顶, 原是古印度新王的登基仪式, 后来密宗也常沿用此法。本成语原指以醍醐灌人之顶, 后比喻将智慧灌输给人, 使人茅塞顿开;此外, 亦有使人清凉舒适之意。在佛教用语中, 常用来比喻将佛法灌输给人, 使人彻悟佛理;此外, 也是密宗的一种仪式。

表现佛家“道德情操”方面的成语有:“借花献佛”出自南朝佛学译著《过去现在因果经》:“今我女弱不能前, 不能得前, 请寄二花, 以献于佛。”比喻借用别人之物转送他人去做人情。在佛教用语中, 指以鲜花敬献给佛菩萨, 来表明对佛菩萨的尊崇和敬仰。“功德圆满”出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多用来形容事情能够圆满地完成和结束。在佛教用语中指的是功业与德行都完美无缺, 意味着修行到家, 也用来比喻如果能广修功德、行善布施, 死后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女散花”语出《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第七》, 此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大雪纷飞或者抛洒东西的景象。佛经中以此语来说明一切诸法都是解脱相, 不要起分别心,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进入大乘佛法境界。

表现佛家“为人处世”方面的成语有:“天花乱坠”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六欲诸天来供养, 天花乱坠遍虚空。”原指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后来多用为贬义, 形容巧言令色、言语夸张而不切实际。在佛教典籍中, 此语多用来形容诸佛菩萨、高僧在说法时生动形象, 感动了天神来散花而致天花缤纷坠下。“皆大欢喜”, 《金刚经》:“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是用来比喻某件事情或者意见, 人人都高兴满意赞成。在佛教用语里, 是用来形容因为得到了佛菩萨的指点和教诲而开悟, 法乐充满的意思。“不看僧面看佛面”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 兄长既是到此, 万望救他一救。”是指不看这方面的情面, 也要看那方面的情面, 有请对方高抬贵手, 宽恕或帮助某人的意思。在佛家用语中, 是指就算不看和尚的情面, 也要看佛菩萨的情面。

表现佛家“警策规劝”方面的成语有:“苦海无边”, 此成语经常与“回头是岸”在一起使用。在佛语中是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佛法认为, 众生的作恶和习气使自己受到惩罚, 即产生恶报, 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佛语用此成语比喻那些十恶不赦的人一旦改过向善, 其善心和佛心一样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语出《西游记》, 比喻不愿尽职尽责, 只想敷衍了事, 常用来形容人消极地应付工作或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在佛语中, 是指只要当一天和尚, 就要撞好一天的钟, 也含有每日精进之意。

表现佛家“智慧人生”方面的成语有:“昙花一现”, 《妙法莲华经》:“佛告舍利弗, 如是妙法, 诸佛如来, 时乃说之, 如优昙钵花, 时一现耳。”用此成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只能出现一下, 很快就消失了。在佛教用语中, 是用来比喻佛法出现人间, 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有缘的人就能够亲近得到, 无缘的人即使奉献在面前, 也犹如隔了千里那样, 不能窥得。“拈花微笑”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全称为“拈花瞬目破颜笑”, 形容一方有所表示时, 另一方就能心领神会。为佛家用语, 指佛祖释迦牟尼拈花示众, 瞬目扬眉, 唯迦叶尊者了悟。后比喻以心传心、彻悟禅理。“四大皆空”, 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四大皆空是用来比作身无牵挂的意思, 也喻看破俗世红尘。

3.汉语成语在“道家”方面的表现:

反映道家思想的成语也有不少。如“明镜止水”、“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盗亦有道”、“不法常可”、“得意忘言”、“无为而治”、“安危相易, 祸福相生”等都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和独具特色的哲学思辩能力的反映。“无中生有”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原指道家对事物的朴素的认识, 后来意思发生了转变, 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凭空捏造。“无为而治”现在的意思是不加约束, 让人自由发挥聪明才智。这里的“无为”是不作为, 这个成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道家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个基本观点。

又如“安居乐业”, 此成语出于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 他的思想比较崇尚自然, 所以他反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变迁, 认为物质的丰富、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会毁坏人们安静平和的生活。老子推崇“小国寡民”思想, 赞成人们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老子说:“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这就是老子向人们描绘的他的“理想国”。人们稀稀落落地居住在一个个小国家里, 不使用那么多的器具, 也不会因迁移而劳累丧命, 车船无人坐, 兵器没人用, 记事还用古老的结绳方法;人们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吃得香, 穿得舒服, 住得安适, 满足于这种风气习俗;这一个个国家就像是邻居, 抬眼望得见房舍, 鸡鸣犬吠彼此听得见;人与人之间没有争吵, 没有战争, 各自悠然自得地生活, 到死也不互相来往。

再如, 庄子寓言故事《庖丁解牛》中的成语有:小试牛刀、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官止神行、目无全牛等, 体现了庄子处世精神、明确的审判观、精益求精的养生之道以及宗法自然的超脱精神。

三.汉语成语揭示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内涵, 大体上表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1.“和谐为贵”的思想。

孟子曾提出“人和”说, 认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体现“和谐为贵”的思想的成语有:和平共处、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衷共济、和光同尘、和风丽日、同甘共苦、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蔼可亲、和睦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百花齐放、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众人一心、一团和气、同心同德等。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谐文化, 博大精深;和谐思想, 源远流长。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应该遵循“和谐为贵”的可持续发展观, 搞好安定团结工作, 力争创建一个56个民族齐心协力建设伟大祖国的大好局面。

2.“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观念, 就是把人

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成语有:人命关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杰地灵、事在人为、济世安人、人心所归、人心向背、平易近人、安身立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顺人者昌逆人者亡、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人才辈出、舍宝救人、救人一命等。上述成语的精神内核, 与当前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治国理念是非常合拍的。伴随社会发展, 这些精神将会更加绽放异彩。

3.“天人合一”的思想。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体现“天一合一”思想的成语有:天人之际、天人路隔、天怒人怨、天灾人祸、天理良心、人定胜天、天与人归、天从人愿、天不绝人、天理人情、天道人事、顺天应人、应天顺民、天上人间、学究天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洪福齐天、生老病死、顺其自然等。正如西方学者汤因比所言“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 自身也要在必需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 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

如是观之, 汉语成语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揭示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它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汉语言的精华, 将会闪烁更睿智的光芒。当今社会,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广大民生心声的伟大号召之下, 探讨汉语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摘要:汉语成语源远流长, 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为一体, 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本文拟从雄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佛、道三家为出发点, 探讨汉语成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认为汉语成语是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关键词:汉语成语,传统文化,儒佛道

参考文献

[1]阮智富, 郭忠新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2]范晓清, 任玉梅著.成语中的佛学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成语中果树果实及花的文化意蕴 篇11

“哀梨蒸食”,哀梨,秣陵(今南京)哀仲家产的个大甜美的梨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桓玄)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桓玄袭父爵为南郡公,故称桓南郡。《晋书》有传。)南朝·梁·刘孝标注:“旧语秣陵有哀仲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言愚人不别味,得好梨蒸食也。”后以“哀梨蒸食”喻指不识货的蠢人把好东西胡乱糟蹋了。其实,蒸梨吃不能说是愚蠢人。我国种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梨也不仅是生吃,民间以梨入药就有将梨加川贝、冰糖蒸食,治咳嗽、感冒、气管炎的,还可用梨加巴豆和红糖蒸食可治噎嗝。再如西北产的冬果梨也常蒸煮熟吃。哀梨也可蒸食,不能说这样做就是愚人。但是,用“哀梨蒸食”比喻不识货而糟蹋了好东西却从唐宋以来被沿袭至今。这四个字成了这一含义的文化符号,不可能按科学事实去否定它。

“望梅止渴”是一条有名的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取水的去处),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多)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对这一现象,有学者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来解释,当士兵们听到曹操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树林就想到梅子酸甜的味道,由于语言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流出了口水,可以暂时止渴。可见曹操不仅懂得政治、军事、经济,还懂得生理和心理。尽管曹操的这一做法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然而“望梅止渴”作为文化符号,表示的是借空想来宽慰自己。可见自然科学与社会文化意蕴是有所不同的。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腊梅耐寒开花。在我国的诗文中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象。常用来比喻坚贞不渝、高风亮节,作为美好事物万古长青的象征。竹不属果树,则另当别论。松和腊梅虽有果实,但人们着眼于“松树”和“梅花”。成语中写松树精神的有“岁寒知松柏之后凋”,语出《论语·子罕》。比喻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显示出人的高尚精神和品格。该成语也说“岁寒松柏”、“松柏后凋”。再如“松柏之茂”比喻久常不衰,经得起考验。语出《诗经·小雅·天保》。“松筠之节”,筠:指竹子。整条成语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上面讲的果树及其果实和花,它们的形象特征和文化意蕴,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定型,历代传承,为社会成员所公认。语言,特别是语言中的成语典故,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志。

女性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探析 篇12

成语被称为“活化石”, 是一种浓缩的民族文化, 呈现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 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女性成语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与女性有关的成语, 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 可以是描写女性的成语, 也可以是与女性故事相关的, 也可以在词中涉及到女性。古人对女性的描写, 从整体到局部, 从音容到笑貌, 从性情到品行等, 都有一些成语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 比较全面的表现了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 反映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积淀下来的关于女性的一些文化心理。

一、“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喜曲不喜直”, 在女性成语年龄类中的表现最为突出。描写女子年龄类的成语多使用借代手法, 不是直接用数字说出年龄, 而是用他物代替。

在女性成语中, “金钗之年”表示女子十二岁。豆蔻年华表示女子十三四岁。“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 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及笄之年”表示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 戴上簪子。古代未成年的小女孩是垂发的, 到了十五岁左右, 就要将头发盘起, 用簪子插起来, 即“加笄”, 举行“加笄礼”, 表示成年。《重修玉篇》载:“筓, 古奚切。婦人之筓, 則今之簪也。女子許嫁而筓。”“碧玉年华”表示女子十六岁。女子16岁称为碧玉年华, 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 二八年纪, 破瓜之年。 (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女性成语中表示尚未出嫁的成语有:云英未嫁 (用唐代钟陵著名歌女云英泛指未嫁的成年女子。) 其它的有黄花闺女、小姑独处、待字闺中等。

“摽梅之年”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 其实七兮。求我庶士, 迨其吉兮。”“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 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 快打扬州百面雷。”) “罗敷有夫”表示已有丈夫的女性 (古代著名的美女罗敷指代) 。“半老徐娘”指有风韵的女性到或已过中年的。 (《南史》:“徐娘虽老, 犹尚多情。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 “风韵犹存”指四十岁开外的女性风采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 (清·王韬《淞隐漫录》:“其母虽属徐娘, 丰韵犹饶, 老蚌固宜出此明珠。”) 除此之外还有:风情犹在, 余韵犹存。“人老珠黄”指年老色衰的女性, 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被轻视。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 翻身的日子很有呢, 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此外, 还用委婉的表达方式表现妓女行当和女子的悲惨命运。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 在女性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地位更不堪, 那就是以卖笑, 出卖肉体为生的妓女, 她们的命运更为悲惨, 地位极其低下, 被称为“浪蕊浮花”、“闲花野草”、“倡条冶叶”、“路柳墙花”;她们住的地方叫做“秦楼楚馆”、“花街柳市”、“莺巢燕垒”;她们每天“浓妆艳抹”、“倚门卖俏”, 对男子“目挑眉语”, 希望男子“眠花宿柳”。现代社会也有妓女这类群体, 但她们的职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并没有受到歧视, 被称为“性工作者”。描写女性悲惨命运的成语也不是直接说出真实内容, 也是采用借代和象征修辞手法, 如“白华之怨”、“香消玉殒”、“蕙损兰摧”、“红颜薄命”、“断香零玉”、“临去秋波”。

二、“自然信仰”的心理崇拜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 女性被视为无能的群体, 但关于女性具有神圣能力的远古神话始终或明或暗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心理。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成语。

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火爁焱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于是, 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 四极正;淫水涸, 冀州平;狡虫死, 颛民生;背方州, 抱圆天。”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江东俗称, 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 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 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女娲补天之后, 天地定位, 洪水归道, 烈火熄灭, 四海宁静。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 欢庆补天成功, 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 世代供奉, 朝拜者络绎不绝, 香火不断。人们的这种纪念和礼拜, 实质已不仅是对女娲这个具体女神的直接崇拜, 而是将所有女性的神力抽象为一种意识层面上的神格, 对之加以信仰和礼拜。

七夕节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记载:“大河之东, 有美女丽人, 乃天帝之子, 机杼女工, 年年劳役, 织成云雾绢缣之衣, 辛苦殊无欢悦, 容貌不暇整理, 天帝怜其独处, 嫁与河西牵牛为妻, 自此即废织紝之功, 贪欢不归。帝怒, 责归河东, 一年一度相会。”织女本是天界一位美丽聪慧、擅长织作的女神, 但她不顾神人之别, 毅然下嫁牛郎, 与牛郎在人间过上了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生活。织女由此而成为人们心目中敢于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典型。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渴望, 也反映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关于月亮的最动人传说。《淮南子·外八篇》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 窃之不成, 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 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 滞留月宫。广寒寂寥, 怅然有丧, 无以继之, 遂催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 欲配飞升之药, 重回人间焉。羿闻娥奔月而去, 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 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嫦娥被民间传颂为一位美丽、善良的月神, 在百姓心目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 青年男女向月神祈求美满姻缘, 老人向月神祈求合家团圆, 祈求福禄和平安, 表现了古人崇善尚美的心理。

这些女性神或神格化的女性, 大都作为理想典型而被赋予真善美的意义。因此, 一定程度上来看, 对这些女神的信仰是在人们内心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意识需要和驱动下, 衍生的一种意念和行为产物。

三、“审美追求”的心理表现

与女性体态、容貌相关的语汇是女性成语中数量最多的, 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决定的。传统观念对女性美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女性应当体态柔美、步履轻盈、容貌秀丽, 表现出性格、气质、感情上的温柔特质。如:花容月貌、如花似玉、国色天香、出水芙蓉等以花草、珠玉等比喻容貌之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燕妒莺惭、艳若桃李、兰姿蕙质则用花草动物等来衬托;嫣然一笑、妩媚一笑、回眸一笑等表现美人的笑声;带雨梨花、楚楚动人、楚楚可怜表现美人哀怨的神态;莺声燕语、珠圆玉润等表现美人甜美的歌喉;花飞蝶舞、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莲花步步、舞态生风等以花、蝶、柳等比喻走路时的姿态。娇声娇气、矜持作态、千娇百媚等比较含蓄地体现了女子的大方、优雅的神态。眉目如画、蛾眉皓齿、螓首蛾眉等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描写女子眉眼、牙齿的漂亮。

在中国古代社会, 服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这些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 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 也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表现服饰的成语有:翠袖红裙、珠围翠绕、衣香鬓影、珠光宝气、凤冠霞披、雍容华贵、香车宝马、香闺绣阁、荆钗布裙、红装素裹、金钗十二等。“凤冠霞帔”、“珠围翠绕”是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的打扮, 普通的劳动妇女就只能是“荆钗布裙”。汉民族的古代服饰样式、着装观念、服饰礼仪都能在成语中得到反映。如“广袖高髻”反映了汉时长安城里妇女流行梳高髻和宽大的衣袖的风气;而“风鬟雾鬓”中的雾鬓即“蝉鬓”, 指面颊两旁近耳朵的头发薄如蝉翼, 这说明先秦时期, 妇女就已经具有梳妆技巧, 并对美有一定的追求和欣赏艺术。而“蛾眉螓首”、“杨柳宫眉”、“愁眉啼妆”、“朱唇皓齿”、“美女簪花”等成语给我们展示了古代女性多样的方式妆容、美丽的姿态和对美的追求。

用“玉”象征女性的美貌, 在《诗经·国风》中就有记载:“白纯束, 有女如玉”等。人们沿用以玉为美的传统, 创造出一大批女性成语, 体现人们的审美标准。如:内在之美, 冰清玉润;外在之美, 仙姿玉色;身材之美, 亭亭玉立;肌肤之美, 冰肌玉骨。美女娇嫩柔弱, 是玉软花柔、软玉娇香、温香软玉、温香艳玉;美女的声音, 是珠圆玉润;女子的贞洁之美, 是冰清玉洁, 守身如玉;出生名门的女子是金枝玉叶, 琼枝玉叶;女子的不幸身亡是香消玉减、玉殒香消、玉碎珠沉、玉葬得埋、珠沉玉没。

中国人自古对花就有特殊的偏好, 如用桃花比喻少女的艳红美色, 用花王牡丹来比喻艳丽的少女和华贵的妇人, 用菊花来比喻女性心灵的高洁, 用荷花来比喻天生丽质的美女, 用玫瑰的绯红多刺来比喻女性的艳丽和泼辣的性格。从搜集的资料中统计单是用花描写女性的成语就有二十多个, 如“出水芙蓉”、“花容月貌”、“艳若桃李”、“梨花带雨”、“莲花步步”、“柳腰莲步”、“莲花之面”、“闭月羞花”、“桃妖新雪”、“人面桃花”等。女性成语中多以花、月、玉、杏、莲、桃、兰、梨、柳等美好之物比喻女性的青春美貌和纯洁的心灵。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 对这些美好之物价值的认可, 以及人们对二者审美价值的认同与首肯。这些美好之物作为一种丰富的文化载体, 不仅体现了人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一些典章制度, 还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 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模式。生活中的女性始终都处于一种被欣赏的地位, 而且因此形成一种固定的审美观。这些女性凭借自己的美貌, 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并不会有多少人格尊严或地位上的改变。所以她们以自己的美丽容颜得到宠爱, 只能是暂时的, 最终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香消玉殒、青春不再, 只能空悲叹, 伤怀。

四、“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儒家的经典比如易学、诗学以及历代女教书包括从汉代的《女诫》到清代的《女四书》、二十四史中的《列女传》、《后妃传》等, 无不贯穿着‘男尊女卑’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从夏商就开始至周代则日益完善。”封建社会以来, “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乃中国古代女性悲剧文化发端之根源, 在这些宗法人伦观的影响下, 女子为夫守节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成为社会施加于女性的职责。女性成语中重男轻女的成语有男盗女娼、男耕女织、男尊女卑、男婚女嫁、善男信女、痴男怨女、夫唱妇随、夫贵妻荣、夫尊妻贵、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等, 保持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女子在社会上都从属于男子, 反映了封建时代男权社会的特征。

表现女性德才之美的成语有秀外慧中、冰雪聪明、蕙心兰质、巾帼英雄、女中丈夫、大家闺秀等, 体现了女子内外兼修、漂亮、聪慧。但是中国古代女性颇受社会歧视, 甚至把女性视作社会祸害, 更多的成语表现了她们凄惨的命运, 如:绿惨红愁、秋风纨扇、白华之怨、红颜薄命、香消玉碎、蕙陨兰摧、断香零玉、倡条冶叶、路柳墙花、野花闲草、浪蕊浮花、秦楼楚馆、花街柳市、枇杷门巷、莺巢燕垒、目挑眉语、倚门卖俏、眠花宿柳、红颜薄命、香消玉殒、薄命佳人、打入冷宫、花月之身、柳巷花街等等便是如此。即便是称颂女子貌美的成语“倾城倾国”, 也是来源于此。女子美貌了, 就会祸害国家, 使国家灭亡, 商之妲己, 越之西施, 三国时之貂婵, 唐之杨玉环, 明末清初之陈圆圆, 都是美人, 却都被视为亡国之人。

原始社会虽然有男女隔离, 但是没有尊卑意识。在先秦的社会中, 男女关系上也是相当自由和开放的。尽管有“男女有别”的情况存在, 但并没有导致男贵女贱意识的风行。封建社会以后, 封建儒学和礼学家们开始分出阳与阴的上下、高低、主从、尊卑关系, 然后以“夫妻等于阴阳”的方程式, 最后树立了“男尊女卑”的结论。这样一来, 男女不平等就成了一种天经地义, 永远如此的“至理名言”了。从此女性的命运就好像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社会上种种歧视女性、残害妇女的恶俗也就开始发生了。中国社会关系的结构是以男女关系为主外推成的一整套夫妇、父子、臣君、上下之间的尊卑关系, 正是以男尊女卑为起点的。这种遗毒在中国数千年的心理结构, 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起后, 很多封建礼俗已经被遗弃了。但是, 要肃清“男尊女卑”的封建流毒还需要长期而又顽强的斗争。

“语言是文化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 犹如管道或轨道, 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 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而、某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女性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也是极为复杂的, 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政治、历史、社会风尚、民间信仰、社会生活等各个方而的文化特点。女性成语反映了女性温柔、含蓄、细腻的心理情感特征, 反映了依附于男权、缺乏独立人格的女性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历代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只有将女性成语同其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内涵结合起来, 去探寻, 去研究, 去发现, 去感受, 才能更好地运用成语表达、交流思想。

摘要: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 它以典雅、含蓄、生动、凝练而独放异彩, 是汉语语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女性成语作为成语独特的一支, 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 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风情。本文通过对汉语女性成语的分析和探讨, 揭示了蕴含在不同女性成语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关键词:女性成语,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商务印书馆, 1980:270.[1]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商务印书馆, 1980:270.

[2]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593.[2]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593.

[3]冯盈之.成语与汉民族服饰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 2007 (06) :39.[3]冯盈之.成语与汉民族服饰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 2007 (06) :39.

[4]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61.[4]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61.

上一篇:压力治疗下一篇:尿红细胞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