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文化价值

2024-07-20

成语中的文化价值(共8篇)

成语中的文化价值 篇1

摘要:汉语成语保留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集中体现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种思想观念,极具文化价值。

关键词:成语,汉文化,价值

汉语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传承。作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成语自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这一价值反映在历史文化和语言文化两个方面:

一、汉语成语的历史文化知识价值

汉语成语之所以具有历史文化知识价值,一方面是因为成语创制之初就对各门各类知识进行了广泛汲取和借鉴;另一方面则与事物因时而易的动态变化有关,具体说来就是一些成语所涉及的古代事物或现象,在当时因较为普遍和常见,所以并不具有特殊的知识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事物、现象发展变化了,后代的人对其逐渐陌生和缺乏了解,于是这些成语也就具有了知识载体的特性,表现出一定的文化价值。例如,古代军队分别以击鼓和敲打钮、饶、锣等作为进攻与退却的号令,以点燃焰火来报警,这种较为原始的军事信号已不存于现代军队。因此,“击鼓鸣金”、“鸣金收兵”、“烽火连天”等成语在今天也就具有了知识价值,现代人借此可以知道古代军队曾用这种特有的信号方式指挥战斗、传递敌情。

汉语成语的创造、积累是以漫长的中国历史为土壤和背景,在时间上几乎伴随了中国整个文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成语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作用和价值也就通过这样三个层面表现出来:一是有些成语本身便是对当时某些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直接记录和概括反映;现代人继承、接受这些成语的同时,也就得到了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例如,从“假途灭掳”、“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两个成语,我们就可了解到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讨伐掳国,灭掳归途中顺势灭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当时庆父为乱鲁国这一史实;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等成语,人们可以知道远古人有着怎样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环肥燕瘦”,则不仅可以知道杨玉环、赵飞燕这两位历史名媛的身形差异,而且由此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审美趣味及风习好尚;至于“万里长征”、“改革开放”等新成语,也因其所指为特定的现代历史事件和政治现象而具备了一定的反映、认识价值。属于这类情况的成语还有不少。第二个层面是一些成语虽未直接记录、反映历史,但由于其中包含了成语创造者对历史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因而对后来的成语接受者也不无社会历史认识价值。例如,“舜日尧天”、“助纣为虐”、“殷鉴不远”等,虽然不是直接反映历史的成语,人们通过它的表述,便可得知舜尧的圣明贤达,夏、商一些统治者则暴虐腐朽。最后一个层面是,成语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无论其具体内容如何,它都在事实上不同程度地反映和体现着创造者所处时代的某些社会特点及思想意识等,后人因此也就可以从中探寻到一些历史旧迹,从而增加对于过去时代的了解与认识。例如“授受不亲”、“三从四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成语产生于古代,就反映着当时封建主义的畸形婚姻关系和伦理道德;解放后新出现的一些成语,如“多快好省”、“又红又专”、“糖衣炮弹”、“上山下乡”等,也都显示出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征和色彩,多年以后,人们依然可从这些成语中感受到当时的某种社会氛围与历史境况。所以汉语成语可以说是汉文化的一个缩影,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二、汉语成语的语言文化价值

汉语从古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就显得不是那么容易了。然而成语却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继承下来,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词汇特征,一是语法特征。

古代汉语多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多以多音节词为主,古汉语的这种特点也在成语中保留下来,许多成语都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且还保留了许多古字形、古音、古词。如:“亡羊之叹”中的“亡”指的是丢失的意思,而现在汉语中是死亡的意思。

汉语成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语法形式,在语法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特点,更方便我们认识和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中经常有词类的活用,像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而现在汉语中的词性就比较固定;如:衣锦还乡、耳熟能详、量入为出、避重就轻、沉鱼落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成语中却很常见,如:唯命是从。还有古代汉语在表示动量时一般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面,或者以语法形式在成语中也很常见,如:二三其德,等等。

汉语成语深深地根植于汉文化的土壤之中,打烙着中华民族的印记,它沉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它不仅在表层上保留了古代语言文化的特点,在深层上也保留了古代思想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了解和学习甚至研究古代语言文化的一个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邢福义.序《文化语言学》[J].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娴霞.论汉语成语的价值系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

成语中的文化价值 篇2

汉族,这个又被称华夏民族或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它名字“华”便是来自她美丽的肌肤——服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关于服饰的成语兼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历史著作。

一《诗经》里别样风情的服饰文化

《诗经》是我们文化、情感、审美的“圣经”,是一种生命基因,一种灵魂酵母。而《诗经》的服饰文化。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么,我就看看一下几个成语,来体会一下吧!

有赞叹衣帽漂亮的,如“衣冠楚楚”或为“衣裳楚楚、衣冠济济”,其出自《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通常解释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而“衣冠济济”,在《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唐?张昭):“衣冠济济,钟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也是说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再如,有表谦虚义,即“衣锦褧衣”,出自《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郑风·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释义为:锦衣外面再加上麻纱单罩衣,以掩盖其华丽。其比喻不炫耀于人。还有,表情谊的“同袍同泽”,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比喻共事的关系(多指军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服饰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二《史记》中服饰文化各领风骚

《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也少不了服饰的描写。

“紫绶金章 ”,汉代官员腰间常佩有一装官印的(般+革)囊,而用以系印的绦带叫“绶”(或称“印绶”)。绶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以其纺织的稀密、长短和色彩的不同标志着官职的高低。绶以紫色最贵。《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皆金印紫绶。”《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就有“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之句。后用“紫绶金章”泛喻高官显爵。还有,“天冠地屦”出处为,《史记·日者列传》(汉·司马迁):“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差极大。也有形容人多的,“ 连衽成帷” 出处为《史记·苏秦列传》:“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释义,衣襟相接而成帷幕。形容人多。

《史记》的一段不短的历史,因此它里面的文化也源远流长。关于服饰的成语也不在话下。

三诗歌中关于服饰的成语 古代的诗歌,是中国的国粹。而在诗歌中产生的关于服饰的成语也多不可数。

如,讲交不忘旧日的交情的“绨袍之义”,出处为《咏史》(唐·高适)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又如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的“簪缨世族”,原文为“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衣香鬓影”释义,形容妇女的衣着穿戴十分华丽(多指人多的场合)。借指妇女。出自《春赋》(北周·庾信):“屋里衣香不如花。”《咏怀》(唐·李贺)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再有,唐·杜牧的“倒冠落佩”。出自《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英汉成语中的文化差异浅析 篇3

[关键词]成语 文化差异 俚语

成语好比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特点。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正说明了这一点。本文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的价值在于使人适应自然环境。所处的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历史风貌也各有其特点,就会反映到语言中的成语上,由地域不同所引起的文化差异也会反映到成语上。如汉语成语“不到黄河心不死”,“有眼不识泰山。”中国的“黄河”、“泰山”就是特定地域的事件,这对一个不是很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来说,很难理解其中的隐含意义。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自古以来长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因此,成语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农业有关的农谚,例如揠苗助长、瓜熟蒂落、斩草除根、雨后春笋等等。而英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一方面对其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对英语成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和捕鱼。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大一部分成语源于航海业和捕鱼业。例如,all at sea,船在海上失去了控制,随风漂流,至于船上的人不知身在何方。现在这一成语表示“不知所措”的意思。其次,英国的煤矿贮量也极为丰富,采矿业在英国工业化初期也非常发达。虽然英国煤矿开采的高潮已成历史。但采煤业留下的成语却沿用至今。carry coals to newcastal,凡是熟悉英国概况的人大都知道纽卡斯尔是英国的著名煤都。如果有人“运煤到纽卡斯尔”那就太“多此一举”了。后来人们用这一成语来比喻“徒劳无益的行为,多余的举动”。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现象。习俗不是个人因素的产物,而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要说到他所属的哪一社会文化的左右。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孩子和生活在美国的孩子不会有同样的习俗。

如,英美人对狗一般有好感,认为狗是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将狗视为宠物倍加爱护,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如果某人碰到好运,人们会对他说:You are a lucky dog.(直译:你是一条幸运的狗。)当某人感到累的时候,他会说自己dog-tired (像狗一样累坏了),译为非常疲倦。至于top dog (重要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老手)都是含有褒义的成语。而在汉民族文化里,“狗”总是一个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与有关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诸如“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

三、英汉典故的差异

英汉语源远流长,由典故所产生的成语也很多。这类成语出自历史事件、文化作品、神话传说等。因此也可称为典故成语。典故成语有鲜明的民族性,它们或古朴典雅、富有哲理,或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广泛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影响英语成语的很多典故来自希腊罗马神话和伊索寓言。Golen fleece,即金羊毛,指众人历经艰险觅得的宝物。Achilles’sheel(阿客琉斯的脚踵),即:阿客琉斯出生是被母亲握住腳踵倒浸在冥河水中,除了脚踵,身体其他部分都刀枪不入,后来被特洛伊王子伯里斯用箭射中脚踵而死;现在,用这个典故成语来比喻“唯一致命的弱点”或“薄弱环节”。同样,中国五千年的丰富文化为我们积淀出大量的此类典故成语,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叶公好剑”等等。另一方面,文学的发展几乎与人类的发展同步进行。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往往是该民族语言的精华,文学巨匠们的精彩语句在民间广泛流传,最终形成成语。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汉族受宗教影响在成语上的反映是显而易见的。

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鬼使神差”“有钱能使鬼推磨”等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迷信色彩。汉语中还有许多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成语,如“五体投地”“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而西方的基督教也有许多英语成语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forbidden fruit,禁果,是因被囚禁反而更想得到的东西;go to the church,意思是(去教堂)做礼拜、结婚,因为西方的婚礼多在教堂举行;as poor as a chruch mouse,用“穷得像教堂的耗子”来形容某人很穷,诅咒别人时常说(God)damn you。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对目标语言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层的学习。对成语的掌握是这其中的难点,但也是重中之重,是所有的学习者都不能忽视的。通过英汉成语文化差异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从而可以帮助揭示不同语言中隐含的文化现象,以促进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进一步互相理解。

参考文献

成语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篇4

2.名垂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 要先将新鲜的青竹烤干, 故称史书为“青史”。

3.三坟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4.雕虫小技:虫书, 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5.觥筹交错:觥, 古代的一种酒器;筹, 行酒令的一种筹码。

6.竹报平安:竹, 竹简。竹报, 旧时家信的别称。

7.如丧考妣:考, 父亲;妣, 母亲。

8.伯仲之间:兄弟排行次序, 伯是老大, 仲是老二。

9.造福桑梓:桑树和梓树, 古代住宅旁常栽的树木。用以比喻家乡父老。

10.六合之内:古指天、地、东、西、南、北, 泛指天下。

11.金瓯无缺:盛酒器皿, 喻指国土。

12.司空见惯:古官名, 掌管工程一类的官。

13.迁客骚人:旧指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14.稗官野史:古代的小官, 专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 后来就称小说为稗官。

15.枉用三尺:三尺法的简称。古代用三尺长的竹简记载法律, 故称法律为三尺法。

16.气冲牛斗:斗牛, 指牵牛星和北斗星。

17.近在咫尺:咫尺, 古代长度单位, 周代指八寸。

18.击筑悲歌:古乐器, 形似筝。

19.孺子可教:孺子, 儿童、后生。

20.及笄年华:古代女子一般十五而笄 (结发上簪, 表示成年) 。

21.守庙社稷:古谓土地神和谷神, 多指国家。

22.斧钺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 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

23.暗度陈仓:陈仓, 古县名, 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是关中、汉中间的交通要道。

24.文籍满腹:文章典籍, 泛指学识。

25.六出纷飞:旧指雪花, 因雪花为六角。

26.不差累黍: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

27.邯郸学步:邯郸, 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28.考绩黜陟:黜, 贬退;陟, 提升。

29.得陇望蜀:陇, 古地名, 约今甘肃东部;蜀, 古地名, 约今四川中西部。

论“孝文化”在学校育人中的价值 篇5

倡导孝 孝文化 育人 价值

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可见“孝”在为人处事中的重要性。“孝”为“仁”之核心,“仁”为“五常”之首。“孝”原意为晚辈对长辈的爱心,孝顺、孝敬是晚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体现。在《孝经》中,“孝”被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由此产生。[1]随着社会的发展,“孝”被蕴育了新的内涵。当今社会“孝”可以理解为尊重、服从、责任、和谐、忠诚、感恩和奉献等,更重要的体现出对亲人、朋友、老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敬父母、感恩师、报社会是新时期“孝”之具体体现。

“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孝道在三国时期就已成为学堂的必修科目,在科举考试中成为必考的课程。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孝文化”所倡导的“责任、忠诚、感恩、和谐、奉献”等是新时期思想道德观念的最高境界。为此,当今社会应大力倡导“孝文化”,特别是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应秉承“孝文化”的精髓,以“孝”做人,以“孝”感人,以“孝”育人。把“孝文化”引入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课堂,让“孝文化”发挥其现实作用、体现其最高价值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孝文化”的育德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需要。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为人之本,处事之基。有人说“小成者源于智,大成者源于德”。可见,个人的道德素养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的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采取各种育德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还把办学的思想定义为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宗旨。德居首位,足见德之重要。因此,对学生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贪污腐化现象也随之孕育而生。金钱至上、安于享乐、不思进取等观念在一些人的思维中形成。这严重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在学校中应加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除开设必要的德育课程、规范教师和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立健全各种道德规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让中华美德在学生中流传,并发挥其育人价值。“孝文化”十分注重道德观念的培养。“孝道,德之本也。”把“孝”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是一切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因此,在学校中大力倡导“孝文化”,用“孝文化”的精髓去净化学生的思想,修正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改变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各学校应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孝文化”。把“孝文化”引进校园,引进课堂,灌输到平时的教育中,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为的提升。

二、“孝文化”的育诚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提高学生的个人诚实守信和养成良好立身处世准则的需要。中华民族一直崇尚诚实守信和求真务实,提倡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注重人品、人格、信誉和承诺,追求信誉第一、人品至上。对学校来说,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作风,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诺千金、塌实肯干的良好品行是我国教育的育人之基。

目前,在学生中,不讲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欺骗老师、欺骗家长、弄虚作假、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恶意欠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败坏了社会风气,制约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如何开展诚信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是各学校努力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首先,要通过教师和辅导员的身体力行、以身示范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用为人师表的形式教育和感化学生;其次,通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如召开各种诚信主题班会、开展诚信征文活动、学习八荣八耻荣辱观等进行思想灌输式的诚信教育;再次,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规定,如签定考试诚信责任状、制定欠费违约规定、制定诚信守则等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最后,我们还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直注重对人诚实守信的培养,它讲求“童叟无欺,相互礼让”[2];讲求“言必信,行必果”[3],把诚实守信置于为人处事的较高境界。因此,在学生中倡导“孝文化”,发挥“孝文化”追求诚信、注重品行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行,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是非常必要的。

三、“孝文化”的育情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培养学生懂得人间真情和养成知恩图报良好品行的需要。人类生活在情感世界,亲情、友情和恩情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情,包括至高无上的法律有时也不外忽人情。可见,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学校教育来说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恩教育。而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由知恩到感恩、报恩和施恩的过程。让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4]它是一个由意识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亲恩、友恩、师恩、校恩和国恩等,近而激发学生报恩之心和效国之志。

从近些年的学校教育来看,由于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和富裕家庭等家庭教育的失败以及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学生情感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近而形成了自私、享乐、忤逆、张扬等性格。他们不懂得亲情、友情和恩情,以我为中心,让家长、老师围着他转,对父母、老师的教诲置若罔闻,逃学、旷课时有发生,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不可自拔。个别父母为看管自己的孩子,竟远离家乡来校陪读。这是何等可悲之事!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利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优势,发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提高学生的情感观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各学校应大力提倡并发挥其最大作用,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念,感谢父母之恩、亲友之恩、师生之恩,注重亲情、友情和恩情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中大力倡导“孝文化”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回报父母、回报恩师、回报社会。

四、“孝文化”的育和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石,而校园和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否,决定着校园和谐的成败。因此,在学校中要妥善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干群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大家友好相处,共同进退。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矛盾的发生,从而创建一个讲正气、讲文明、讲团结,具有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优美和谐校园氛围。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面临着许多阻碍学校和谐发展的不利因素,制约着学校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迈步奔“小康”。但我们又不难看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滞后于物质文明,拜金主义、极端自私主义、奢华享乐主义等观念在一些人的思维中滋生,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也动摇了学生的思想,使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发生了扭曲,不思进取、追求享乐等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这给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腐败现象也孕育而生,它动摇了部分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观念偏离,人生目标扭曲,从而对老师的尊尊教导不与理睬,及大地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友好相处,不利于校园和谐。此外,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但一些西方腐朽思想也侵蚀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影响着学校正面教育的效果。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之初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在学校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将有助于转变学生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而“孝文化”倡导温顺、礼让、宽容和中庸,恰是改善人间关系的润滑油;是解决矛盾的调和剂;是构建校园和谐的助推器。因此,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孝文化”传统教育,让学生领悟“孝文化”的真谛,近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的校园氛围。

五、“孝文化”的育忠价值

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是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观念和报效国家的需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这要求当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基本技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国尽忠,为民效力。

学生正处在“三观”形成和即将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可朔性,也极易被动摇和转变。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将有益于自己、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改革正处于深入推进时期,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以及错误观点将直接影响着当代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使部分学生的价值目标偏离。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要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精神和忠心报国的思想引进课堂,让学生讲正气、讲忠诚、讲奉献,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思想。同时,也要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课堂,特别是“孝文化”引进课堂,借助“孝文化”的精髓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想,近而增强为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孝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忠”、“孝”,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5]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倡导“孝文化”,发挥“孝文化”的育人价值,这不仅仅是育人工作的需要,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总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6]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传统美德,它是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它包括优良的道德品质、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深厚的民族情感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等。对待中华民族的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精华传承并发扬光大。“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们要将它继承下去,并不断创新发展,由最初单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爱心拓展到讲道德、讲诚信、讲感恩、讲和谐、讲忠诚和奉献上来,让这种精神在学生中滋生蔓延。

————————

参考文献

[1]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2]丁年凤.学校“诚信缺失”根源浅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11).

[3]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1).

[4]尹映霞.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感的培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5]张宏书,李卫光.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嬗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6]张希清.中华砚: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方寸间蕴藏文化.人民政协报,2011-10-20.

[作者:王振华(1969-),男,辽宁鞍山人,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小议传统文化中的汉语成语 篇6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成语的定义如下:“人们长期习用的结构定型的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从我国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诗文及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 经这长期的锤炼和演变而成形成的固定词组。它言简意丰, 寥寥数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每条成语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伴相随, 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密切。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刑福义教授曾指出:“语言是文化的符号, 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好比镜子或影集, 不同民族的语言反应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风貌;又如管道或轨道, 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 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作用。”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 作为汉语词汇的精华————汉语成语则更生动、更深刻地再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只要认真仔细的品味每条成语的含义,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汉语成语是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儒、佛、道三教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 汉语成语则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佛、道三教的一种载体。在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佛、道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及为人处事安易立命的哲学, 从而能够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缩影。

1. 汉语成语在“儒家”方面的体现:

汉语成语对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自西汉时大儒董仲舒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之日开始;安邦定国、教化民众的统一思想传统被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形成了中国两千年以儒学为正统思想的局面。以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为例, 仅从中摘引, 节缩或演化而来的成语就不少, 据统计被《汉语成语小词典》收录的就有59条之多。

成语中来自儒家经典著作的成语不胜枚举。像下列这些成语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例如“穷则思变”, 语出《周易·系辞下》, 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后指人在困窘中就要设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当仁不让”原指面对实行仁德的事情, 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现在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地去做, 毫不退让。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 不让于师”。“威武不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移, 贫贱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几句话形容人有骨气, 坚贞刚强, 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的最好概括。“名正言顺”“言而有信”、“能屈能伸”、“推贤让能”、“知易行难”、“未雨绸缪”、“爱人以德”、“礼尚往来”、“行远自迩”、“多难兴邦”、“度德量力”、、“过犹不及”、“得道多助”等。这些成语, 有的显示了修身立命的情操修养, 有的阐明了为人处世的立场态度, 有的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志向抱负, 种种思想不一而足, 从总体上看, 都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都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的与奋斗目标, 成了我们精神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汉语成语在“佛家”方面的表现:

有些成语产生于佛教文化, 大多来自于佛经, 成为佛教文化的一种载体。把表现佛教文化的成语按内容归类如下。

表现佛家“学识修养”方面的成语有:“五体投地”是佛教的一种表示礼节的方法, 出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是佛门中最恭敬的行礼仪式。这个成语用来表示对他人极度尊崇和敬重的意思。“六根清净”出自《妙法莲华经·卷六》。六根, 乃佛教用语, 此成语比喻没有任何欲念, 或指内心清净, 不受外地境干扰。在佛教用语中, 指修佛者不应受外界幻像的影响, 要保持内心的清净。“醍醐灌顶”, 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多次而得到的上等奶酪, 印度人视其为世间第一上味;灌顶, 原是古印度新王的登基仪式, 后来密宗也常沿用此法。本成语原指以醍醐灌人之顶, 后比喻将智慧灌输给人, 使人茅塞顿开;此外, 亦有使人清凉舒适之意。在佛教用语中, 常用来比喻将佛法灌输给人, 使人彻悟佛理;此外, 也是密宗的一种仪式。

表现佛家“道德情操”方面的成语有:“借花献佛”出自南朝佛学译著《过去现在因果经》:“今我女弱不能前, 不能得前, 请寄二花, 以献于佛。”比喻借用别人之物转送他人去做人情。在佛教用语中, 指以鲜花敬献给佛菩萨, 来表明对佛菩萨的尊崇和敬仰。“功德圆满”出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多用来形容事情能够圆满地完成和结束。在佛教用语中指的是功业与德行都完美无缺, 意味着修行到家, 也用来比喻如果能广修功德、行善布施, 死后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女散花”语出《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第七》, 此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大雪纷飞或者抛洒东西的景象。佛经中以此语来说明一切诸法都是解脱相, 不要起分别心, 只有做到这样才能进入大乘佛法境界。

表现佛家“为人处世”方面的成语有:“天花乱坠”典出《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六欲诸天来供养, 天花乱坠遍虚空。”原指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后来多用为贬义, 形容巧言令色、言语夸张而不切实际。在佛教典籍中, 此语多用来形容诸佛菩萨、高僧在说法时生动形象, 感动了天神来散花而致天花缤纷坠下。“皆大欢喜”, 《金刚经》:“皆大欢喜, 信受奉行。”是用来比喻某件事情或者意见, 人人都高兴满意赞成。在佛教用语里, 是用来形容因为得到了佛菩萨的指点和教诲而开悟, 法乐充满的意思。“不看僧面看佛面”出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 兄长既是到此, 万望救他一救。”是指不看这方面的情面, 也要看那方面的情面, 有请对方高抬贵手, 宽恕或帮助某人的意思。在佛家用语中, 是指就算不看和尚的情面, 也要看佛菩萨的情面。

表现佛家“警策规劝”方面的成语有:“苦海无边”, 此成语经常与“回头是岸”在一起使用。在佛语中是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佛法认为, 众生的作恶和习气使自己受到惩罚, 即产生恶报, 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佛语用此成语比喻那些十恶不赦的人一旦改过向善, 其善心和佛心一样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语出《西游记》, 比喻不愿尽职尽责, 只想敷衍了事, 常用来形容人消极地应付工作或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在佛语中, 是指只要当一天和尚, 就要撞好一天的钟, 也含有每日精进之意。

表现佛家“智慧人生”方面的成语有:“昙花一现”, 《妙法莲华经》:“佛告舍利弗, 如是妙法, 诸佛如来, 时乃说之, 如优昙钵花, 时一现耳。”用此成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只能出现一下, 很快就消失了。在佛教用语中, 是用来比喻佛法出现人间, 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有缘的人就能够亲近得到, 无缘的人即使奉献在面前, 也犹如隔了千里那样, 不能窥得。“拈花微笑”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全称为“拈花瞬目破颜笑”, 形容一方有所表示时, 另一方就能心领神会。为佛家用语, 指佛祖释迦牟尼拈花示众, 瞬目扬眉, 唯迦叶尊者了悟。后比喻以心传心、彻悟禅理。“四大皆空”, 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四大皆空是用来比作身无牵挂的意思, 也喻看破俗世红尘。

3.汉语成语在“道家”方面的表现:

反映道家思想的成语也有不少。如“明镜止水”、“标新立异”、“无中生有”、“盗亦有道”、“不法常可”、“得意忘言”、“无为而治”、“安危相易, 祸福相生”等都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和独具特色的哲学思辩能力的反映。“无中生有”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原指道家对事物的朴素的认识, 后来意思发生了转变, 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 凭空捏造。“无为而治”现在的意思是不加约束, 让人自由发挥聪明才智。这里的“无为”是不作为, 这个成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道家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个基本观点。

又如“安居乐业”, 此成语出于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 他的思想比较崇尚自然, 所以他反对当时社会的动荡变迁, 认为物质的丰富、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会毁坏人们安静平和的生活。老子推崇“小国寡民”思想, 赞成人们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老子说:“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这就是老子向人们描绘的他的“理想国”。人们稀稀落落地居住在一个个小国家里, 不使用那么多的器具, 也不会因迁移而劳累丧命, 车船无人坐, 兵器没人用, 记事还用古老的结绳方法;人们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吃得香, 穿得舒服, 住得安适, 满足于这种风气习俗;这一个个国家就像是邻居, 抬眼望得见房舍, 鸡鸣犬吠彼此听得见;人与人之间没有争吵, 没有战争, 各自悠然自得地生活, 到死也不互相来往。

再如, 庄子寓言故事《庖丁解牛》中的成语有:小试牛刀、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官止神行、目无全牛等, 体现了庄子处世精神、明确的审判观、精益求精的养生之道以及宗法自然的超脱精神。

三.汉语成语揭示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内涵, 大体上表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

1.“和谐为贵”的思想。

孟子曾提出“人和”说, 认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体现“和谐为贵”的思想的成语有:和平共处、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衷共济、和光同尘、和风丽日、同甘共苦、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蔼可亲、和睦相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百花齐放、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众人一心、一团和气、同心同德等。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和谐文化, 博大精深;和谐思想, 源远流长。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应该遵循“和谐为贵”的可持续发展观, 搞好安定团结工作, 力争创建一个56个民族齐心协力建设伟大祖国的大好局面。

2.“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观念, 就是把人

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成语有:人命关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杰地灵、事在人为、济世安人、人心所归、人心向背、平易近人、安身立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顺人者昌逆人者亡、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人才辈出、舍宝救人、救人一命等。上述成语的精神内核, 与当前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治国理念是非常合拍的。伴随社会发展, 这些精神将会更加绽放异彩。

3.“天人合一”的思想。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天人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体现“天一合一”思想的成语有:天人之际、天人路隔、天怒人怨、天灾人祸、天理良心、人定胜天、天与人归、天从人愿、天不绝人、天理人情、天道人事、顺天应人、应天顺民、天上人间、学究天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洪福齐天、生老病死、顺其自然等。正如西方学者汤因比所言“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 自身也要在必需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 归根结底必须和自然共存。”

如是观之, 汉语成语的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揭示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它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汉语言的精华, 将会闪烁更睿智的光芒。当今社会, 在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体现广大民生心声的伟大号召之下, 探讨汉语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摘要:汉语成语源远流长, 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为一体, 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本文拟从雄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儒、佛、道三家为出发点, 探讨汉语成语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认为汉语成语是儒佛道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关键词:汉语成语,传统文化,儒佛道

参考文献

[1]阮智富, 郭忠新主编.现代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0.

[2]范晓清, 任玉梅著.成语中的佛学智慧[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5.

浅析俄语成语中的民族文化特征 篇7

关键词:语言俄语成语民族文化

1. 语言与民族文化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一个民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民族特色必然要反映到民族语言中来。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特点的集中反映。俄语和其他语言一样,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最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单位, 也是语言当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单位。成语是在语言升华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词组或句子, 是语言的凝练与精华。一种语言中成语的形成是人们代代相传使用, 不断发展的结果。人们在创造丰富的成语过程中, 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适应着不同的文化。从民族文化着手研究成语, 是成语研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 也是研究语言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任何一种民族语言的成语都必然与其文化紧密相连, 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俄语成语凝聚着俄罗斯民族的文化, 与俄罗斯历史、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及其各种形态息息相关。对俄语成语民族文化特征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探究表层意义下隐藏的涵义和文化要素。下面我们从动植物、宗教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来简要探讨。

2. 俄语中体现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成语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俄罗斯民族文化在俄语成语中的反映和表现:

2.1 与动植物相关的俄语成语

俄罗斯民族对许多动物和植物都给予了浓厚的感情, 这些动植物的形象也自然地被用于俄语成语当中, 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或态度。

白桦树 (берёза) 是俄罗斯最常见、民族文化涵义丰富的植物。例如:датьберёзовойкаши该成语意思是“请喝白桦树枝粥”, 其比喻意义为“打、揍”。俄罗斯人洗蒸气浴的时候有用白桦树枝抽打身体的习惯, 由此引申出其意, 与汉语俗语“请吃竹竿炒肉”异曲同工。成语пеньберезовой则引申出“傻瓜, 笨蛋, 木头人”的比喻意义, 用桦树墩喻指傻瓜笨蛋, 与我们汉语常说的“榆木疙瘩脑袋”类似。

俄语中有“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 (如雨后的蘑菇) , 但我们汉语中相似的表达则是“雨后春笋”。俄罗斯人以蘑菇作喻, 是与俄罗斯人长期居住的生活环境相关联的。

成语Воттакклюква (真没想到!) 中клюква是一种常绿小灌木, 存活在北半球寒带、温带的泥潭沼泽地。法国作家大仲马曾在他的旅俄游记中写道, 他坐在“树枝参天的红莓苔子树荫下”。虽然他知晓俄罗斯有这种植物生长, 但并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подсеньювеличественнойклюквы) 。于是俄罗斯人就用成语Воттакклюква!来形容意想不到的事情。地处亚热带、热带的民族不会用клюква作喻构成成语的。

动物形象也常常出现在俄语成语当中。比如, 狗、熊、狼、牛、羊、喜鹊和布谷鸟等。人们通常会根据各种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创造出许多成语, 表达自己对人或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好恶褒贬。

例如:голодныйкаксобака (像狗一样饥饿) 形容极度饥饿

Усталкаксобака (累得要死) 形容疲倦至极。

Любитькаксобакапалку (像狗一样喜欢棍子) 比喻恨之入骨, 说明狗时常挨打。

这些以狗作喻体的成语表明, 在俄罗斯, 除了少数被作为宠物的“特权阶层”外, 狗也是“凄风苦雨, 啼饥号寒”。这些成语表达了对狗的怜悯与同情。

熊也是俄罗斯人特别钟爱的动物, 作为俄罗斯民族的图腾, 经常以强壮和善良的形象出现。2006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的徽标就是由代表中国的大熊猫和代表俄罗斯的棕熊组成的。足见俄罗斯人对熊的喜爱程度, 而熊的笨拙形象也在成语中得到了体现。

如:медвежьяуслуга比喻帮倒忙, 弄巧成拙。

Медведьнаухонаступил唱歌爱跑掉, 五音不全。

2.2 与宗教相关的俄语成语

每种文化都明显地受到宗教的影响,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宗教从古至今都在众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 宗教也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每一种民族语言中的谚语都与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有着种种联系。俄罗斯受东正教影响之深, 也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宗教成语当中。如:доморковкиназаговенья (遥遥无期, 遥远的未来) 。以前俄罗斯教徒在斋戒期间, 肉、蛋、荤油等都是禁吃的食物。而胡萝卜是蔬菜, 任何时候都不必禁吃, 所以这句成语直译为:禁食胡萝卜的时候。这个成语的引申涵义为:那个时候永远不会来临, 即遥遥无期。又如:Невсёкотумасленица (好景不长) 。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 又叫送冬节, 整个节日持续整整一个星期, 具体时间就在Пост (大斋节) 的前一周, 谢肉节是俄罗斯人传统的大节日, 在为期一周里, 人们好吃好喝, 尽情享乐。大斋节来临时, 一切娱乐活动和荤食就要被禁止。因而得出“猫并不总是在过谢肉节, 大斋节也会来的”, 意为“猫也有吃素的时候, 并不是天天吃荤”。用来表示“好景不长”的意思。

2.3 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俄语成语

2.3.1 与饮食有关的俄语成语

饮食方面的成语中хлеб-соль很重要, хлеб-соль字面意思是“面包和盐”, 也有“最珍贵的”之意。因为俄罗斯人最基本的食物就是面包, 对俄罗斯人来说, 面包意味着宝贵的生命与幸福的生活得到了保证。在俄罗斯, 热情招待客人的人被称为хлубосол或хлубосольныйчеловек。自古以来俄罗斯人就有用面包和盐在隆重的仪式上敬献贵宾的习惯:主人将盛着面包和盐的托盘双手呈到贵宾面前, 表示出对客人的尊敬和主人的诚意, 贵宾要先亲吻一下面包, 然后掰下一小块, 蘸一下盐象征性的品尝一下。此外, 在订婚仪式上男方父母要向女方父母献上“面包和盐”。在结婚典礼上, 新婚夫妇要从端上来的“面包和盐”上掰下一块放进对方嘴里为的是夫妻恩爱。还有其他与食物有关的成语, 例如:

Неединымхлебомживчеловек不光是靠面包活着。

Ктопоздновстаёт, укогохлебанедостает起来晚的人就得不到面包。

Первыйблинкомом万事开头难。

2.3.2 与服饰有关的俄语成语

Спустярукова这个成语来源于17世纪俄罗斯人的穿着习惯。当时的人们喜欢穿袖子很长的衣服, 干活时不得不将袖子挽起, 否则就做不好事情, 只能是马马虎虎, 草草了事。这个成语就译为“粗枝大叶, 马马虎虎”。

2.3.3 与职业相关的俄语成语

在俄语中还有许多成语是在人们生产活动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后来经过推广使用, 这些成语逐渐成为了全民的标准语言。因为这些行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所以由此产生的成语也体现着显著的民族特点。

如:Дело—табак.这是一个和拉纤业有关的行业用语。当纤夫拉纤的时候, 用系在脖子上的烟草提醒自己, 若水快浸没到烟草, 就说明水已至脖子, 那就无法涉水而过了。因此“事关烟草”这个成语的真正含义是“大事不妙”的意思。

Наживуюруку是缝纫业的行业用语。如果了解缝衣的过程, 那么这个“缝活线”指的应该是“马马虎虎, 草草了事”的意思。

Милостипрошукнашемушалашу (请和我们一起玩或喝一杯吧!) шалаш是一种在集市上小商贩用来做买卖的带柜台的棚子货亭。而шалаш与ловкак不同的是, 顾客只能走到它的跟前, 但不能进入。所以说кшалашу这个成语最开始是指集市上小商贩招揽生意的语言, 现在指邀请某人和大家一起玩, 一起喝酒, 是一种玩笑语。

Нипуха, нипера!这个成语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原是狩猎行业的用语。在猎人出发打猎之前, 如果祝他“打不着一只野兽, 射不到一只飞鸟”, 则是“一切顺利, 满载而归”的意思。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在担心不顺利, 是不祥的预兆, 那么打猎时就会不顺手。因而故意用反语相祝。

俄语成语是民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生活经验的积淀, 寓意深刻, 富于哲理, 在其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发挥着良好的教育功能。

成语形象是成语民族特征重要的、深层的表达。体现民族文化特性的成语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 有其特殊的语义特征、结构特征和语体特征。因此, 我们在俄语学习中, 必须讲究合理方法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对于俄语成语这样一个丰富且多面的研究对象来说, 本篇论文只能展现其冰山一角, 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隋学本.《现代常用俄汉成语双解词典》.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2]胡文仲, 刘光准, 黄苏华.《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6.

[3]国玉奇.《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探讨》.重庆出版社, 2005.

[4]赵爱国, 王清.《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农耕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篇8

关键词:农耕文化;城市景观设计;价值

一 农耕文化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基

中华民族几千年继承下来的传统农耕生产方式极具代表性,农业时代带给每个时期人们的影响是无穷的,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审美意识,都带着极浓的农耕色彩。但是随着时代和审美观的发展,农学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发展至今已经作为园林学科而独立存在。古代园林起源于农业时代,贵族官吏需要一个修心养性的空间,所以将这种情趣赋予园林景观中。艺术手法是园林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在这个鉴赏和提升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农学的本真。现阶段农业文明的形成都是基于古代农耕文化的根源而集合的,探究其精华之处,以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最为显著,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绚烂的一笔。盆地生活是中国人的常态,进而促进了风水理论的产生,而自然环境势必会对居住场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一直在朝一个明朗的方向前进着,思想影响行为,然后这也是中国社会得以发展的关键原因。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发展,途经奴隶社会、半封建班殖民社会等几个阶段,现在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都脱离不开农业活动,而中国一直是处于农业大国的位置,农耕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随之增长。中国社会的发展之路必须紧紧抓住农耕文化这个根基,才能够获得广阔的提升空间。

二 农耕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观光价值

社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两者之间经过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来获得社会的发展。景观如果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持是无法完成,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要首先考虑自然环境,不能违背最基本生态原则,然后再分析社会所需功能,而艺术手法的运用则是审美观的体现。人作为个体存在,视觉和听觉上所接触到的物质都会形成一个反射,凡事都会在人的思想里形成或大或小的意义,但是一旦看到没有意义甚至是负面的物质,则会产生恐惧、漠不关心的行为。城市景观设计要从人这个主体出发,首先要对人的思想形成最大的意义,凡是有生命力的物质总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景观要在历史精神的指引下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抛弃死板硬套的风格;景观设计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开始美学观念的提升,这个过程会促进技术的发展和价值观的转移或巩固。云南省居住着一群哈尼族人,哀劳山地区是他们的居住聚集地,那里的每一棵树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实际上是树承载着不同的故事。还有极具代表性的皖南民居,他们村子后面所栽植的树都是风水树,池塘也是呈月牙形状。实际上广阔中国的每个地区的景观都承载着或大或小的意义。传说中的后玄武、右白虎等神物,都被人们所尊崇着。风水理论注重穴位和朝向,一旦位置不对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在皖南民居还存在与众不同的牌坊群,无论是节妇还是孝子,都是人们将美好事物寄托在景观中的体现。所以说景观文化是伴随农耕文化共同成长的,它顺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逐渐成长。但是人性化、审美化依然是景观设计的重点,与此同时赋予其与众不同的意义,更加彰显景观的观光价值。

三 农耕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

生态性是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因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发展,都需要景观设计的点缀,自然环境在人造艺术的设计下显得更加和谐统一,人们生活的需求是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寻求城市的更有效利用和循环发展。生态系统中包括景观这一大块,动物、植物在一个信息交汇的过程中活动成长。景观内的每个物质都会发挥自身功能,并且将所需信息汲取过来,同时向其他物质传达自身信息。自然环境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提供着最基本的空间,继而产生一系列的融合,然后磨合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矛盾,导致人们将环境生态问题置于人类生存高度来讨论和关注。农耕文化正是遵循生态主义的原则而发展的,而景观行业必然要考虑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现阶段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成为生态性的典型代表,他们十分注重生态主义的实践工作,在图纸上的规划会真正展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中。自然发展有其既定的规律,物质的循环利用至关重要,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早已经提出来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将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中原本的功能追求度已经开始下降,逐渐代替的是生态性的设计和建设。时代的发展催生了生态学,而景观设计也正在朝着一个更为环保科学的方向发展,城市景观设计更应该考虑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景观设计更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而每个国家和城市景观设计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水资源利用度的影响。目前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遵从农耕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在汲取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景观建设。德国在景观设计上的成就巨大,他们在规划初期就考虑到天然水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问题,所以德国城市景观能充分利用雨水来解决景观用水问题,有的景观设计甚至能为周围建筑提供用水,这是一个环保而生态的景观项目。城市景观设计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水资源利用等问题上,还体现在人类生态思想的提升中,它所产生的价值无限。

四 总结

城市景观设计要从中国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农耕文化出发,将几千年来继承下来的精华汲取过去。但是现阶段各大城市的景观设计并没有融入农耕文化的空间中,景观设计技术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而观念问题却一直停滞不前。中华民族因为农耕文化而得以繁衍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发现农耕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观光价值,与此同时将农耕文化中的生态价值挖掘出来,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学雯.农耕文化在在中国景观设计中的价值[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霍耀中,张入方.黄河中游地区农耕文明的生存景观[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3).

上一篇:中国民航下一篇:盆底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