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2024-11-29

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精选8篇)

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篇1

学校管理教师学习心得

xxxx现为民盟人士,但曾从事多年的教育基层及领导工作,他讲座的题目是《从理解到行动》――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学校管理。主要是观点的核心就是“责任”。且看看别的学校的理念吧。

“没有责任是办不好学校的”

“同扛责任兴伟业,共聚智慧迎四星”

确实,领导有领导的责任,教师有教师的责任,班主任有班主任有班主任的责任,如果各司其职,学校就会变得更有序。

“没有执行,一切都是空谈!”这也是他引用的观点。是的,“知道不等于得到”,能想到是好的一步,如果能想到能做到,就更好了。比方说,上完某一课后真的有些想法,抑或收获,也就是反思,记录下来,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切实运用起来,这就是能想到能做到了。再如每人的论文、案例,获奖的不少,也可以说教研水平也不低了,如果也将这些较为系统的教学心得渗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是想到做到了。

任一鸣先生也介绍了教育专家叶澜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些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同借鉴。

叶澜:一堂好课的标准

a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立意要高)

b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信息量、导入、兴趣与难度)

c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学得与习得、课堂资源的丰富性)

d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学生导向、避免不必要的`表演)

e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抓住一二个细节、解决一二个问题、留下一二句名言)

xxxx是一个巾帼英雄,她是镇江实验中学的教导主任。三个月攻下了研究生――这是何等的毅力与智慧?然后在攻读研究生的过程又只身赴北京应聘赴新加坡执教――成功,最让我佩服还是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归国路,在十倍于国内工资待遇的诱惑面前毅然选择了归国。她讲座的题目是《尊重生命 尊重规律》――让每一个生命都灿烂。

她的主要观点有:

一、建立团队是第一要务。包括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队伍建设

二、正确对待学生

三、工作要有理念、思路、措施、效果

四、教育要关注细节,学会移情

五、以文化熏陶学生

本学期初,xxxx前往北京三十五中连听了五节课,发出了“现在的基础教育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了。”的感慨。是啊,现在,从小学开始,孩子的负担特别重,“减负!减负!”喊了多年,最后落得个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品行也有每况愈下的走向,在乘坐1路车,几乎看不到学生让座,学生的立他行为与品行可见一斑。

她在讲座中提出一个观点:用最简洁明了的理念做最务实高效的工作。这个观点与其他授课专家有共通之处,也许这就是时下流行的新的教育理念吧。

在对待孩子方面她还真有一套,她举了一个她与儿子的故事:

她下班回家,到了家门口,发现自己的儿子站在楼下的草地上,没有回家。她就上去问,问他为什么不回家,儿子没有回答。她又问,儿子终于说,说出来妈妈会骂他的。她就说:“儿子,说吧,妈妈不骂。”儿子疑惑地问:“真的吗?”“什么事,说吧,妈妈保证不骂。”儿子终于说了,原来这次考试考砸了,只考了七十几分。她听了后,虽然知道在二年级这样的成绩意味着什么,但她没有骂儿子,对儿子说了几句话:“儿子,你敢说出你的这次考试没考好,说明你是很勇敢的;这次考试你没有考好,你心里很难过,说明你是一个要求上进的好孩子;你以为你这次考试的收获仅是七十几分吗,失去的二十几分也是收获,它能让你知道自己哪儿学得不踏实,走,回家,先吃饭,呼过饭我们一起来看看哪儿没有学好。”好经典的一个故事,感人而育人。

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从严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随意放纵、恣意任为, 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新形势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并非每位同学都有非常高的觉悟、良好的自觉性、崇高的责任感、健康向上的集体观, 那么应该如何管理好他们呢?我认为应该从“严”字开始, 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 培育他们的思想品质。

人们常说: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用于待人接物, 长期坚持必将大有收获。如果用于班级管理, 我认为不但要严于律己, 而且要严于管理, 作为一个班主任, 班级管理必须要从严。

一、激励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 形成“严格”要求自己的内在动力

班级管理严在自己,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 不从内在心理上打通学生的学习疑虑, 是无法产生恒久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动力的。为此, 我试图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拿我们班来说吧, 刚开始, 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 不做作业, 他们只有一个想法, 就是抱着考试可以抄或者蒙到60分的侥幸心理, 问他们要是蒙不到怎么办, 答曰:“有补考、清考, 实在过不了就留级。”不少学生对于考试, 总想蒙混过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是因为他们学习没有目标, 得过且过, 浑浑噩噩地度日, 生活学习没有寄托。为什么没有寄托呢?他们认为, 中职学校, 拿个毕业证就万事大吉了。

作为班主任, 我力图激励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学好英语, 可以是学好某门专业课, 也可以是到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 还可以是自主创业。社会需要很多高级技术人才, 所以有一技之长是很必要的, 光有文凭是不够的, 为此我常常告诫他们:“年轻时多流汗, 工作时少吃苦。”也经常举一些身边的人不断进取的例子或者网上的名人轶事来激励他们, 告诉他们只要去努力, 未来的出路有很多, 没有实现不了的理想,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不怕起点低, 就怕不努力。有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他们自然会严格要求自己, 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哀莫大于心死”, 心若没了目标, 只能是行尸走肉, 无所事事, 所以点燃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就显得格外重要。人有了目标, 就有了精神和斗志, 不再得过且过, 他们的身心就会迸发出无尽的希望和活力, 他们上课会专心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 他们会勤奋刻苦、专心致志。所以内因是根本, 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 让他们自发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二、制定“严格”的班规, 从外在环境营造“严格”的班级氛围

内因是根本, 但外因也很重要。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班级要有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 才能培育出优质规范、习惯良好的毕业生, 从而产生良好的班级效应, 每个班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制度规范非常重要, 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思想上对自己要求过低, 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上课迟到、课堂讲话、仪容仪表不符合学校要求, 为了制约这部分学生, 制定严格的班规就更应该详细、公正、透明, 让每位学生把班规烂熟于心,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

就我们班来说, 我把班规分条打印出来贴在黑板两边, 同时, 每位同学每天交给他们一份考核表, 上面也列出了六条详细的班规, 让每位同学每天做一次值班班长, 值班班长做得好, 有奖励, 做得不好, 重新值班, 每次课由值班班长核查违纪迟到学生, 把当天情况详细记录在案, 并由科任老师核查签名, 最后, 由值班班长当天把考核表交给我, 从而, 我能及时批评教育。这样, 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这就是说班主任“即使人不在班里, 但班主任的魂在班里, 班主任的震慑力在班里”, 这种“震慑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严格的班规和严格的执行。只有高标准、严要求, 才能够规范他们的行为, 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营造和谐有序的班级环境。

三、让爱心在“严”中渗透, 让学生在严慈相济中健康成长

班主任是教育者, 更是长者, 不能整天见到学生都板着冷面批评学生。我们要在学生迷失方向的时候及时指点迷津, 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 在学生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总之, 教育离不开情感,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 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 同样, 班主任工作也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展示, 更是教育者爱心的充分体现,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1]班主任对学生要求严格, 不能盲目要求, 更不能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为此, 班主任要做到“严”中有“爱”, 让学生在情感上能欣然接受, 不产生厌恶或抵触情绪;能够让学生在“严”要求中受益, 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 这才是最终目的。

班级管理要从“严”管理, 严在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从内因上认识到“我要努力, 我必须努力”, 而不是你逼着他去努力。只要这样, 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我们除了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外, 更要让学生自己用毅力去克服不良习惯, 用锐意进取代替萎靡不振, 让所有学生都焕发学习热情, 为创造美好的明天奋斗不止。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点滴心得 篇3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想把班级管理好,一定从新生入学时开始抓起。

一.做好充分的迎新准备

1.调整好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班主任工作是个良心活,一旦接受这份工作,就应该放下杂念,调整好心态考虑接下来的工作怎样才能做好?一颗积极的心会使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会在繁杂中折射出阳光。

2.布置好班级环境

迎新班级布置一定要做到温馨、干净、整洁,教室内物品的摆放、座位的排列、黑板的布置都要体现出班主任的心思。

3.准备好第一次班会

首先要树立个性化的班主任形象。新生班主任第一次班会的亮相非常重要,你是想给学生留下温文尔雅的形象,还是“严厉”的形象,或者是谈吐幽默、知识渊博的印象,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其目的是有利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其次,初步了解学生。从学生们的入学登记信息、自我介绍中初步了解学生们,尽量找出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确立自信。

第三,学习校规和专业制度,制定班规和班级考勤制度。班规的制定既要体现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也要征求学生们的建议,即制定即实施。

第四,确立班级目标和个人努力方向。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舵手,在第一次班会时,必须让学生明白,在这个集体中,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要求学生从学习、纪律、常规等方面制定个人目标,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整理出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例如:新的环境怎么和老师、同学交往?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饮食方面该注意些什么等。

总之,班会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在新的环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感受班主任的真诚,要让孩子们在新的环境中带着自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二、做好军训及动员工作

1.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班主任要尽量挖掘孩子们身上的优点,用富有感染力的“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言语激励孩子们,用孩子们在新学校、新起点、渴望给同学老师留下好印象的心理来鼓励孩子们,告诉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2.要做好军训期间突发事情的预案

如:学生掉队了我该怎么办?出现矛盾我该如何解决?闹情绪该怎么处理等。

3.临行前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如:哪些东西需要带,哪些不能带?女生如何面对生理期?有没有特殊疾病?需要带哪些药物等。

4.多关心学生

有的孩子是第一次离开家参加军训,难免思想波动,所以班主任要利用军训休息期间多找学生聊天,随时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生病的学生多些问候,多些关心,让他们随时感受来自老师的温暖。

5.安排好负责人

军训期间在每个宿舍都要安排一到两个责任心强的学生,既要记录每天的考勤,又要及时通报可能的突发事件。

在我带过的几届军训中,由于军训前期及军训期间的工作到位,虽然有晕倒的孩子、有受伤的孩子、有带病坚持的孩子、有想家自己熄灯后捂着被子哭的孩子,但是没有一个无故掉队的孩子。孩子们在日记中写到:在这里老师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好好表现,重新“做人”……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离开妈妈,虽然军训很苦,饭菜也不可口,集体的生活也不适应,但是,我一定要坚持,我不想自己是第一个掉队的,不想因为自己为班级抹黑……。事实证明,有效的思想工作能帮孩子慢慢找回曾失去的自信,感受集体的重要性。

可毕竟,我们职业学校面对的不乏“有些问题”的孩子,在他们的一生中,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也只是那么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变得完美,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闪光之处,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责任心面对这个社会。

三.加强日常管理,树立良好的班风

1.知人善用,建设好班干部队伍

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就像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一定要认真选拔。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观察,军训也是暮色班干部的很好的时机。但选班委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让你觉得称心的、品德优秀、对班级发展能起到正面作用的孩子做你的左右手。

下一步就是培养班干部,也就是做好“带、扶、放”三步。首先要求班干部在正人先正己的前提下,在班主任的带动下,处理好班级事务。其次就是班主任要明确班级目标,指导班干部工作,教给他们做事方法,并及时总结、改善提高。最后是班干部在工作得心应手之后,班主任放权。必要时,班主任要做好幕后工作。

除了培养班干部,争取让班级里的每个孩子参与班级管理,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体现自我价值,也对其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

2.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立“袖珍图书角”、“卫生角”、“班级宣传栏”等文化背景。班里物品摆放一定要整洁有序。根据专业要求和本班学生特点,定班歌,班训等。

3.严格落实班规

班主任工作要有头有尾,重在落实。定班规要细,执行一定要严格。例如:对于班级卫生、工具摆放,要做出要求和示范,让学生明确标准,再照着去做。

而对于部分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和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能急于求成。对于违反班规、初次以身试法者,可以给予改正的机会,但是如果是明显的有意,一定要严格批评、处理,起到警醒其他同学的作用。但班主任需要注意:那就是批评或是惩罚,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改错;教育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

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可或缺

1.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增加集体凝聚力,让同学们热爱這个集体

2.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 诚实心、感恩心、责任心、上进心、自信心

作为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中,一定把这几方面贯彻其中,教孩子们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正人先正己。学会多关心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学习心得 篇4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认识比以前明显提高了。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比其他学校在管理上不同的是还必须对住校生做好管理

寄宿制管理中难度较大,一则住校生大都离家较远,住校意味着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直接教育,相对比较自由,难免出现漫散情绪。二则住校生人数逐年增加,且年级分布不同,不利于统一管理。但寄宿制管理具有以下有利因素:

1.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

2.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集体生活,规范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理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

3.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寄宿生课余生活基本以自主活动为主。孩子们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放开思维,放胆想象,放飞理想,加之寄宿生课余时间充裕,占有学校室内外训练场地和电脑、图书、音像资料,文体娱乐器材机会多,训练机会多,教师专业辅导次数足,同学交流切磋技艺方便。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寄宿生兴趣、爱好、特长,提高全面素质创造了一般农村家庭走读生不易具备的优越条件。

4.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也是一种生活的锻炼。他们就会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

当然,上述教育效果的完成需要学校具备规范科学的管理,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为保证学校有一个安全、平静、美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集体生活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觉得作为学校在管理上必须制定以下制度,明确住校生的行为标准。

1、晚自习制度。

(1)住校生必须按时参加晚自习,严肃请假制度,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2)晚自习教室必须保持安静。不许大声讨论问题、叫喊,禁止吃东西,禁止做有损他人的事。

(3)必须保持教室整洁、卫生。

(4)晚自习结束铃响后,学生必须在10分钟之内离开教室,由专人关掉电灯,关好门窗。

2、宿舍管理制度。

(1)住校生必须严格遵守宿舍制度,服从宿舍管理员的管理和室长的领导。(2)按时起床,按时就寝。起床铃响后必须立即起床,参加早锻炼;晚自习结束铃响后10分种内到宿舍,熄灯前5分钟内上床休息;不准在宿舍内点蜡烛。

(3)除周末可以回家外,平时不得外宿;上课期间不准进入宿舍。如有特殊情况需向班主任或宿舍管理员请假。

(4)爱护宿舍内外的公共设施;节约用水、用电。(5)不准在宿舍乱扔果皮纸屑,值日生必须做好当天清洁卫生打扫工作,以保持宿舍内外的整洁。

(6)日常生活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整齐:鞋子摆放成一条线,毛巾挂成一条线,牙杯放成一条线,箱子摆成一条线,被子叠成方形,按学校规定位置放置,做到井然有序。

(7)宿舍设计以美观、舒适、大方、温馨为原则,学生主动参于,自我教育,开展文明寝室竞赛活动。

3、就餐打水制度。

(1)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习惯,反对浪费。(2)自觉排队端饭盒,不准插队、挤推。(3)保持餐厅安静,不准追逐、嬉闹、喧哗。(4)饭碗洗净后放在指定的餐桌上,同时保持餐桌的整洁、美观、卫生。(5)自觉把剩饭剩菜倒入指定卫生桶内,不准倒入水槽,节约用水

要落实好住校生上述管理制度,学校从政教处、值周领导、值周老师、寝室管理员的职责应有明确分工,并做到层层落实,考核到人。

1、班主任负责对本班住校生的教育。班主任定期从寝室管理员或住管会了解本班住校生情况,关心爱护学生、教育好学生。

2、每周安排两名值周老师,负责巡视住校生的早锻炼、晚自习等。

3、值周领导及政教处全面负责住校生管理的协调工作。

在住校生的自主管理中,努力提高住校生的自理能力。

1、以正面引导教育为主,消除负面思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展住校生民主管理,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及时反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轮流上岗,轮流监督,从“要我做好寝室工作”到“我要做好寝室工作”。开展折被子、创温馨寝室等单项评比以正面的教育为主,逐渐消除负面思想。

2、开展丰富多彩的住校生文娱活动。充分利用早锻炼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定向的住校生体育活动。举行切合实际的书法、美术、手工制作、阅读、速算等兴趣小组,充实住校生的课余生活。以丰富住校生课余生活影响走读生,争取走读生也能住校,进一步有利于学校统一管理,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篇5

这一次,再次捧起这份文件认真阅读,边读头脑里就便浮现出许许多多的事情。这些事情,有的是因为原来注意了《标准》而落实得很到位的,有的则是因为脑子里没有《标准》而做的盲目无序的。

对照实际工作及平时听到、看到的,我认为当前各个学校容易疏忽的还是有不少内容。比如说,《标准》说道:“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认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范,不断完善学生操行考核办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学生操行考核办法的不断完善我想是各个学校最容易忽视的工作。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对学生操行考核的办法,但是在实效性的考虑上不尽人意。而且,不断完善可能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标准》中还说道: “规范教学工作管理。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要求。作业内容精选,难易要适度,形式要多样,数量要适当,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初中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高中不得超过两个小时。”这一点的落实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从各级管理者到一线老师的共同努力。

东升学校学习心得 篇6

禹谟小学母亚先

在为期五天的学习时间里,我充分感受到了东升学校以人为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学氛围。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听

专家讲座等形式,我觉得东升学校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理念上,东升学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的课堂几乎可以说没有讲台、没有座位排序,没有教师的喋喋不休。教

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真正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

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尽情的展示自我,在快乐中学习。在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

能,人人都有成功感,从而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制定课堂“10+30”或“0+40”时

间规定。所谓“10+30”,即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小于10

分钟,学生占用的时间等于或大于30分钟;“0+40”,即凡知识性的不准教师直接讲,由学生分小组展示完练习题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把空间给学生,各小组有自己的展示台,甚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展示的空间。有的同学在黑板上讲题,全班的同学可以围过来;同学们为

了学习可以走下座位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两个搭档可以走出教

室,在走廊的展板上演算;我们常常把自主、合作、探究挂在嘴边,但真正把它落到实处的却很少。但东升学校就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全员参与课堂。每个班级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性格的差异、适当进行搭配,按8人一个组来分(一般是六个小组),按学习成绩从优到次排出1---8号。一般由1号带8号、2号带7号、3号带6 号、4号带5号。在每个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是小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要挑选一个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学当组长。每个小组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口号。在展示课上,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是小演员,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对教材的预习、理解展示给全班同学,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他们随时都可以对组内同学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对错误进行及时纠正。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学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师每节课都要准备导学稿,课前根据学情制定最佳的导学方案。课堂深入各小组了解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课后认真批改作业等。东升的每堂课都是开放的,听课老师可以随时走进任何一个课堂,认真听课后都会给任课教师提出真诚的建议。正是有了教师们的奉献和合作,才有了东升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东升学校以下经验:

1、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展示,不仅可以帮他们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树立信心。

3、建立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既有竞争的意识,也有合作的意识,加强集体感和荣誉感的教育。

4、数学教学的“五步三查”法:

第一步: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和弄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步:对子互学。

第三步: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第四步:全班合作学习。(大展示)

第五步:对子互测,整理学案。

一查学生预习效果。

二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三查掌握情况。

5、多鼓励多表扬。在这次学习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鼓励、表扬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经常听到“你真棒”、“你能行”、“你真聪明”等赞扬的话语,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得到老师关心的、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无是处,通过努力还是可以进步的。因此鼓励和表扬可以很好地帮助潜能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和表扬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多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篇7

一、“劳动分工”将弱化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动机

根据马克思·韦伯的观点,“劳动分工”是“人们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将科层制支配下的组织结构所要求的种种正常活动变成正式职责”(Certh and Mills,1946:196)。劳动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效率的提高是因为由劳动分工而产生的专业化。反过来,专业化又使职员知识化,并成为完成所规定职责方面的专家。这种分工促使组织以技术资格为依据雇用员工。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拥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资格,不断学习是其应有之义。但是,科层化模式下的劳动分工对每一位教师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且科层运作的主要指标是可操作性与效率,在教师学习方面,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强调教师参加由相关部门为教师规定、安排与制订的正式学习。 而且现实中很多学校“对教师要参加多少次的培训是有明确规定的,对教师必须参加的教研活动实行考勤制,这些是要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 评优评奖的硬条件的”。这样的学习符合科层制下对可操作性和效率的要求,这样的学习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教师的部分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对教师极为重要和关键的诸如大量实践性知识却无能为力。由于相关部门规定、安排与指定的正式学习以外的学习并不会被纳入到学校考评教师的范畴,其与教师的“效率”无关,就算工作中确确实实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了学习,教师在主观意识里也不会去过多考虑这种不受学校重视的、与“效率”无关的学习。事实上,教师参加培训和一些正规性的学习远不足以满足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需求,更不用说实现教师个体人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既包含专业发展,同时也包含了教师个体的人生发展,教师的发展是无数个点组成的面,需要教师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就知识方面而言,不仅仅指专业知识,也指人生发展必备的基本知识;就专业知识而言,不仅仅是指显性知识,也包含大量隐性知识;就能力方面,不仅仅指教学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还包含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作为教师发展之根本的终身学习能力。而且,就算是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也仅仅是代表教师发展的几个点、几个面而已,并不意味着教师发展的全部。所以,教师的发展是无法仅靠完成学校“劳动分工”制下的正式学习就能实现的。教师唯有不断进行各种方式的学习,尤其是要利用镶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非正式学习这一机会为实现自己的全方位发展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

二、“非人格化取向”将减少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机会

科层模式下的非人格化取向往往强调理性,强调组织职员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凭感觉作出决策, 排除私人感情,成员之间只有工作关系而别无其他关系。然而,作为学校这个组织之职员的教师,其职业不是一般普通职业,而是一种育人的专业。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绝非某一个或某几个教师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就能单打独斗完成的,其需要不同的教师贡献出自己的教育智慧,分享各自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教育心得,需要教师能很好地进行人际的互动和交往,而非人格化取向直接导致教师作为“非人”进行互动。“过去那种由之赋予生活以目的和意义的个人之间忠诚的联系被科层制的非私人关系破坏了,对自发情感的满足和欢乐被合理而系统地服从于科层制的狭窄的专业要求所淹没……效率的逻辑残酷而系统地破坏了人的感情和情绪,使人们沦为庞大的科层制机器中附属的而不可缺少的零件。”[2]而学校内部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之间的关系会影响非正式学习活动。因为教师之间关系较为融洽必然促进其互相交流学习,非正式学习发生的频率自然就高,反之,教师之间关系冷漠,就减少了非正式学习发生的机会。[3]而且, 教师非正式学习更多意义上是一种非理性的认知过程,其是一种情感性的学习,更强调教师的情感、 情绪、关系。来自同事支持的重要感觉对教师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教师之间需要进行交往、互动,进行情感的交流、经验的分享。就如哈格瑞夫斯(Hargreaves,1998)在研究中指出的那样,在教师的成长和学习中,情绪维度比公认的认知维度更为重要。迈克尔·伊劳特(Michael Eraut,2004)也指出, “通过寻求一种人际关系的良好互动比教师从正规指定的导师那里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与帮助”[4]。教师非正式学习是一种和情境不能分开的基于人际交往活动的社会性学习,教师需要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只有工作关系。事实上,教师大范围的学习机会也并不只是在正式学习中,相反,其出现于日常环境中。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人际交往。教师的经验、感觉、情感等在教师非正式学习过程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非人格化会减少教师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机会,进而阻碍着教师进行非正式学习。

三、“权威等级”将破坏教师非正式学习的环境

权威等级即是“每一位下层官员都受控于其上级的监管”(Weber,1947:330),校长—副校长—中层主任—教育教学人员,这是我国基层学校普遍实行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这样的等级制下形成的严密的上下级关系,目的是保证教师对上级指令的规训化服从。教师将面临着丧失“自我”的危机,然而,教师并“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5]之人。教师职业本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专业,在科层制的权威等级下,教师的专业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甚至有沦为机械执行上级命令的“工具”之趋向,教师的自我存在感遭到严重削弱。是否学习、为何而学、学什么、如何学都已经不是他们思考和关注的范畴。事实上,教师和学校上级领导以及教师和专家并不是简单的下级和上级的对应关系,作为承担培养人才重大责任和使命的专业单位,学校更应该是一个融教学、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发展共同体,校长、专家和教师是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成员,大家可以自由地、民主地进行交流和互动。没有谁统治谁,也没有谁必须要绝对服从谁,只有专家引领和指导渴望成长与发展的教师,教师在这个集教学、教育、研究、学习、发展为一体的共同体里,享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有强烈的自我存在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学习。因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促进技巧对于提高一个团队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有高效促进能力的管理者能通过在团队中进行知识的分享, 最大程度地利用他们自己的学习去促进团队成员的非正式学习,这将会提高团队的绩效”[6]。但是,在严格的上下级等级制度下,教师和校长以及专家的沟通往往是无效或低效的,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学习不再是因为“需求”“兴趣”,不再是实现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手段,而是逐渐异化为表演、应付、完成某种任务的工具。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下,因为“等级”,让没有等级的教师无法真正融入学校的大家庭中,因为“等级”,让没有等级的非正式学习也难以进入教师的空间。

四、“规则系统”将钳制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情感

规则系统包括每一个职位固有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规则系统也有助于等级体系中各种活动的协调。当人事有变动的时候,系统也保证了组织运作的连续性。这样,规章制度就确保了每一个教师行动的统一性与稳定性。一方面,这有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协调、稳定和统一,另一方面,它们往往会造成学校组织的僵化与目标错置。突出表现为学校权利牢牢掌控在上级手中,每一个教师是各自独立的部分,并且要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然而,“非正式学习最核心的就在于形成一种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情感,然而它却被完全忽略了”[7]。教师非正式学习会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Thomas J.Conlon, 2004),当整个人是全心投入到学习过程的时候,情感上是积极的,包括个人的感情(Knowles et al., 1998)。情感影响着教师对学习需要的态度,也支持着教师学习和行为的改变(Short & Yorks,2002)。但是,“规则系统”却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照章办事” 而不能“越矩”,不能随意扩大行动的阈值并表现出所谓的“能动性”,做好上级规定好的“份内事”即可。教师可能变得太循规蹈矩以至于忘了规章制度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规训化的等级顺从,特别是遵守规章制度,往往导致教师僵化而缺乏调适能力,表现为教师往往注重形式主义的学习,对于学校领导要求和指派的学习任务能按时完成,但是由于其注重的是形式化,所以,按时未必有质。而且,过于注重一些规定性的学习、形式化的学习,而对大量客观存在的非正式学习机会视而不见,或不予理睬,不愿付出。

五、“职业取向”将扼杀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意识

科层组织中的雇佣建立在技术资格基础之上, 其认为教学就是一种技术学职业,其本质是传送知识,而且传送过程是可重复的,与传送过程的情境和接受对象没有关系,而教师就是这个传送系统中的操作人员。所以,其秉持教师就是一种职业而非专业的观点。然而,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一种职业, 职业只是谋生的手段,如果把教师工作当成一种职业,那教师的工作就成了匠人的工作,教师职业就成了“技术”工作。事实上,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育人的事业,是唤醒、引导、塑造人的专业,是教学生求真、务实、追美的专业,是创造知识与文化的创造性专业,是任何其他职业都无可代替的。虽然以技术资格为基础的职业取向可以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忠诚感,但是,这样的职业取向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的 “技术理性”,存在着驱使教师成为“匠人”的危险, 教师一旦成为“技术工人”或“技术专家”,则距离创造性劳动越来越远。这种错误的导向将严重影响教师对其是终身学习者还是专业人员的身份认同。教师基本上是在规训化地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不管这些规定的学习是否适合自己,是否对自己有意义与价值。除此以外,其几乎不会再有“规定”外的学习,这直接阻碍了教师非正式学习的进行。

学校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篇8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学校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220-01

1 要整体构建学校的综合性学习体系,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学校整个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新课程把综合性学习设置为必修课,学校就应整体构建学校的综合性学习体系,让其名正言顺,真正在实践中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它既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又是语言、文字、逻辑、修辞、文学等多种内容的整合;其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涉及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现实生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活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生活。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融入学校的整个综合性学习体系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整合,才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只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了学校整个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师才不会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附庸、当作学生紧张学习之余的放松、当作一般的课外活动,不引起重视了。

2 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培训措施对教师进行培训

(1)查资料难:学生家庭缺乏书刊,没有电脑或有电脑家长也不让上网;学校没有图书阅览室或图书阅览室的藏书少;学校所在社区没有图书馆、展览馆等等。

(2)没有时间、精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的教师仍把语文课本视为唯一的教材,认为不把课本讲完、教完就是不完成任务,担心花时间去搞综合性学习活动,会影响教学进度。他们还是把手中的教材当作法典、圣经,以教材为本,唯教材是尊,眼中只有手中的那一本教科书,目标只盯着教材上的阅读文章,特别注重“讲读课”的内容是否讲透讲深。他就没想到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选择和整合,来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不爱去查资料,不配合教师;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方法。

目前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教师缺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不清楚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特点、内容、实施步骤、评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2)缺乏网络学习的能力。有的教师还不会上网、不会使用计算机。(3)缺乏科研和指导能力。不知道如何指导、启导、诱导、疏导;对研究的过程、方法不了解;不具有设计活动的能力。不了解和不能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不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4)缺乏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不少教师仍缺乏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流的能力以及协调学生之间关系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没有教材,没有自己所熟悉的教学套路,而且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学生研究的问题很多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优势。加之,学习方式方法是新型的,教师本身就缺乏研究方法和一些现代知识。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发现问题,不知道如何研究问题、如何写论文、如何查资料、如何上网,你又如何去指导学生,影响学生?所以教师除了要学习新理念之外,还要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理论、加强网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科研和指导方法,学习管理和沟通的方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将成为维系和决定全局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学校必须以制度的形式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学习培训和校本研训帮助教师逐步确立现代教育观、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3 要科学地安排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给师生开展活动

有的学校课程表上的活动时间是零碎的,不集中的。有的学校的活动时间经常被文化课(特别是统考科目)挤占。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校内外开展活动,只好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时间的学习模式,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上海海南中学就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他们具体规定了各年级实施探究型课程的时间表,每个年级每周都有两次活动时间,第一次活动时间为两小时,第二次是星期五下午整个下午的时间都为探究课,学生可以在校内外搞探究型课程的各种调查,实验,查找资料,设计实施方案等各项内容。

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实施开放性资源管理

课程专家吕达先生说:“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难题之一就是资源问题,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学校。目前有的学校没有图书室,没有网络,有的乡镇连书店都没有,更别提科技馆、图书观、博物馆了。有的学校虽然有了图书室、计算机房,但只是当作摆饰,应付上级的检查,并不真正投入使用。实验室只为物理、化学课的实验服务。人力资源方面,由于综合性课程是跨学科的,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当务之急是: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加大投资力度,把现有的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广播室等功能完善起来;要实现整个地区的资源共享,加强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尽快把各校已有的计算机联网,办好地区的局域网;学校要调动家长资源和外聘专家、学者、社区的各界专业人士,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学校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中来。

5 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制定鼓励师生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措施,尽快出台适应新课程的评价制度

教师们不愿开展活动,关键是教育评价的导向问题。有什么样的评价内容,被评价对象就会注重哪个方面的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被评价者就会向什么方向努力,评什么,怎么评,引导着被评价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目前学校依旧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奖励学生和教师。考试的内容只考课本上的知识,还没有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考核范围。这就导致教师学生宁可花时间和精力去反复折腾课本上的那几篇“讲读课文”和练习题,也不愿去开展费时费力的活动。当教学活动模式改变而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改变时,教学活动的改变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时,就会处处受到制约,教师的改革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就会受挫。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还使用单一的考试结果来评价教师,就不会有教师的合作、进取与创新。因此必须制定出符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开展综合性学习。

上一篇:福建农村信用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下一篇:誓师大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