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与文字诗歌

2024-07-19

烟与文字诗歌(精选8篇)

烟与文字诗歌 篇1

烟与文字诗歌

点燃一支接一支的烟

燃烧作诗的文字

吸红的烟头,熨烫着思绪

一缕缕的烟雾,圈着诗的味道

烧长的烟灰,合葬在烟缸里

文字,被烟逐一熏烤

直到,闻出十足的`字味

再用指,捏到预备好的网笺上

翻来复去,摆放,组合

拼揍成一道诗肴,自品自赏

烟熏烟烤出来的文字

字姿,一些很优美

一些很强壮,一些还有残缺

优美如你美女花,强壮如我心痴俊

残缺如我的身架,一张被熏瘦的皮骨

没有乍啤,失了情调

诗肴里的文字,再次被逐一点化

一个逐一个,被网笺吞噬

啃出长短不一的句子

裸露于人的目下,被痴笑

燃烟,斟酌着文字

文字,被指点出一首诗

烟和文字,都在创作

优美,强壮,残缺的诗

属于我的心,也属于我心的春天

文字,终将成了我诗的俘虏

我诗,也终将成了我心的俘虏

统统被关进我有诗集

提出来,等待文字或诗的法官

包括你,他,那些读的人来审判

我诗的命运,真的不关我的心

纵然判下死刑或者无期

诗归诗,我归我

我只迷恋烟与文字的熏陶

在乎,与你在一起的谈情说爱

烟与文字诗歌 篇2

关键词:文字怨生,诗可以怨

一、“文字怨生说”诗歌理论的源流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子之言亦不纯一, 戒多言而时有愤辞, 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1]《老子》中的“愤辞”由怨而生。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 演周易;孔子戹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1]同时在《报任安书》也提到了这一点。“发愤著书”即为“文字怨生说”的一个方面。

《孔子·阳货篇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1]关于“怨”, 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朱熹《论语集注》“怨而不怒”[1]。不管是“怨刺上政”还是“怨而不怒”都包含在“文字怨生”之中。

《毛诗序》“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1]《诗品序》“嘉会奇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1]“逮楚国讽怨, 则《离骚》为刺”。白居易《与元九书》“志在兼济, 行在独善”“释恨佐欢”。[2]这些论述, 都与“文字怨生”说的理论密切相关, 尤其是在孔子说出“诗可以怨”, 这一理论在诗歌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诗可以怨”诗歌理论的发展

(一) “诗可以怨”的发展与兴盛

最初“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多用于《诗经》, 直至后来的乐府与古诗。《诗经》有相当一部分“怨刺上政”的作品。一部分诗经的写作既是源于“文字怨生”。大雅主歌颂, 小雅主怨诽。国风更犀利的对统治者加以揭露和嘲讽。大雅《民劳》《荡》小雅《节南山》等作品讽刺不劳而获, 厚颜无耻的剥削者。正是因为这些来源于“怨”作品, 才有了“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传统。

继《诗经》之后, 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最明显的继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古诗的创作缘起也更明显地体现了“文字怨生”。《诗品·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 文闻以丽, 意悲而远。”[1]注意到了古诗对国风“怨”的继承。汉乐府《东门行》《病妇行》等篇带有劝谏和批判。这种情感的流露就是“文字怨生”。《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有代、赵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1]。这种“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精神就是“文字怨生”的一个方面。《诗品·汉都尉李陵》“其源出于《楚辞》, 文多凄怆怨者之流。”[1]《汉婕妤班姬》“其源出于李陵”“词旨清捷, 怨深文绮”。[1]在汉代时诗文继承了“诗可以怨”的传统。魏晋时期, 继续传承着“诗可以怨”的诗歌传统。从建安风骨, 到正始之音, 再到尚繁复的太康。钟嵘《诗品》在三品论诗中多处用到了“怨”字。《魏陈思王植》“骨气奇高, 辞采华茂, 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2]《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 “厥旨渊放, 归趣难求”。[3]《小雅》主怨诽, 再者阮籍之诗, 有怨隐发。《晋记室左思》“文典以怨, 颇为精切, 得讽喻之致。”[3]《诗品》中品评诗人用到“怨”的还有一些。

“文字怨生”在诗歌中的“诗可以怨”这一理论, 在汉魏时期有着较大的发展, 诗歌创作也有很多的实例。

(二) “诗可以怨”的冲淡

“诗可以怨”的传统它是伴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而发展的, 《诗经》是这一理论最初产生的载体。而后影响到其他诗歌创作。随着诗歌创作对“诗可以怨”的慢慢远离, 这一理论便慢慢地在诗歌理论中冲淡。

《汉书·艺文志》“春秋之后, 周道渐坏,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 学诗之士逸在布衣, 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 皆作以风, 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 汉兴枚乘、司马相如, 下及扬子云, 竞为侈丽宏衍之词, 没其风谕之义。”[3]从“没其风谕之义”看, “诗可以怨”的“怨”的因素在诗歌创作中已经开始减弱。这种减弱的声音从汉代便开始出现, 到了唐代, 这种声音渐渐增多。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汉魏风骨, 晋宋莫传”“风雅不作, 以耿耿也”[1]风雅的诗歌传统和汉魏风骨与“诗可以怨”这一理论关系十分密切。李白《古风》“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陈子昂与李白都认为诗经以来的诗歌传统到此不作已久, “诗可以怨”的这种传统在没有了具体作品支撑的时候自然也在消淡。白居易《与元九书》“泊周襄秦兴, 采诗官废, 上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按照白居易的说法, 能够“怨刺上政”的诗在周秦的时候就很少了;而他的《新乐府》称为讽喻诗, 也在于其“怨刺上政”的功能。此时还有比较明显的“诗可以怨”的诗论存在。自唐白居易“新乐府运动”之后“诗可以怨”在诗歌理论中渐渐淡出, 当然这种淡出不是指后代诗歌完全没有“诗可以怨”的精神, 而是它不再成为诗歌理论的主流。老庄的“大音希声”, 钟嵘《诗品》“滋味说”, 司空图的“味外味”, 严羽《沧浪诗话》别趣说, 袁枚“性灵”, 王渔洋“神韵说”等等诗歌理论。这些诗歌理论更突出诗歌的“意”与“境”。从而“诗可以怨”的文字怨生说诗歌理论的声音渐渐冲淡。

三、结语

“文字怨生说”下的“诗可以怨”的诗歌理论源远流长, 它产生于先秦的论诗中, 发展于俩汉魏晋, 而到了唐后期, “诗可以怨”的理论对诗歌的影响渐渐淡化。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九卷.汉文学史纲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2]、《论语译注》杨伯峻, 中华书局, 2009年10月第三版

[3]、《中国历代文论.毛诗序》郭绍虞, 上海古籍出版社

[4]、《诗品》钟嵘著, 周振甫译注, 中华书局, 2011年3月第五次印刷

[5]、《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著, 中华书局, 2009年第12次印刷

文字的感觉诗歌 篇3

你又嫁接给我一双翅膀

于是告别了孑踽的孤独

那匆匆赶来的喜鹊向我报喜

衔着你的真诚 和

我的怡淡辽远沧桑

你象情人贴紧了我充实了我的梦的丰满

凸凹视觉

每一次推敲都复活了一株小草

所有灵感和灵魂不安本份

突破了那无形的金箍紧咒

推开门扉坐在有着鱼跃出的河堤

我读出你目光的深邃

以爱的名意

印象象透明的石块

不是煤也能璀璨火花

甩到河里就是饵

也能钓上几尾鲤鱼

太阳是你的思想

星星是你的眼晴

枕着你的温暖的怀抱融化

心不再不安焦虑

文字 真想在教堂里与你盟约

让所有的美丽在小天使托着后袂托附

文字之系列诗歌 篇4

1、橄榄树下,读着酸涩的诗

橄榄树下,我看见那些艰涩的果子

缀满枝头,以及很难读懂晦媚的、青绿的叶子

随风摇摆。叶子很茂密,真正成熟的却很少

我走进它,摘下一枚,吃起来酸酸涩涩的,甚至

找不到那枚躲在叶子后面,等待成熟的光照

此番情景,诗与我的青果有何区别,没有

我很难品尝我的诗歌。橄榄树的林子很大

范围太广,我没有办法找寻一枚橄榄的主题

那些青涩、酸中略带苦味的果子与我的诗歌

一同等待成熟,哪怕被光照的一小部分不再青涩、难懂

2、读书明智

我寂静的等待每一张

或者,12小时的页码翻过去

能清晰的看见今后的日子

我每天都在扫描

把我的一千本书,装进电脑

因为我眼花了

看不清书里的文字

而且,我的脑子连一本书都装不进去

我如何把一些事物放大

在花镜后面

放大我的色彩、声音、形态和谎言

这些日子,我不停的扫描

扫到最后的一天

雨的粘稠

又模糊了花镜后面的视线

和看不清的事物

3、虚拟人生

一车接着一车的红砖绿瓦

堆砌,堆砌,再堆砌

文字的高楼拔地而起

我花了整夜的时间

搬进这间宽敞、明亮的住房

我必须重新装饰

一副没有血肉的骨架

左侧是书房

右侧是书房

主题:只有我一个人

“在苍茫的大海上……”

我是一道闪电

我是一艘小船

我是一间小小的书房

我是一本小人书

最终,我会被淹没在书的海里

4、“泪”字

我翻开《辞海》

从里面挑出一粒水一样的文字

取个名字叫“泪”

有人说一滴泪水

可以容纳一条小河

它永远不会干涸

感动的`风暴无法将它吹出褶皱

有人说,虚拟的石子

可以被泪水泡软

而泪水却变得坚硬

有人说,泉水是泪水的化身

笑了、哭了,一样的甘甜

我说了,《辞海》里的“泪”

为人类自然生存的情感的产物

一半真实,一半虚假

5、一朵文字

一朵文字飘在空中

洁白无疵,像一颗尖利的牙齿

捕食发黑的云尘,不久

洁白感染上了毒素

肤色,逐渐变得灰黑

在痛苦中呻吟、狂燥

她心目中的抒情王子

会感动真实的闪电

愿幻化着急骤的暴雨

或相思的雨丝,斜斜的

在文字里相遇诗歌 篇5

我也没见过您

有一种美丽的相遇

却是在文字里

//

您生活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她正游赏着塞北江南的旖旎

是你们精典的文字

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

//

缘分让我漫步于您的.空间

文字让我觊觎您的神奇

我贪婪地咀嚼着每一个句读

我痴迷地品咂着每一个点滴

//

诗词歌赋中溢满了您的真诚浪漫

平仄虚实中洒满了您的智慧灵感

文采横溢中写满了您的高贵儒雅

朴实无华中闪烁着您的深明大义

//

静静地倾听您情感的真实

细细地凝视您内心的悲喜

在您的举手投足中仰望您的优雅端丽

在您的慧语连珠中赞叹您的深邃哲理

//

有时也会情不自禁

在您情真意切的文字下

信手涂鸦望文生义

聊表对分享您智慧成果的深深谢意

//

有时甚至把对您文字地理解和感悟

写进自己的空间日志里

让它开成一朵美丽的莲花

来装点我的莲塘,使它风光旖旎

//

可与您却依旧不曾谋面

依旧不曾聊起

只是这样默默地

欣赏着您的美丽

//

轻嗅着您文字的馨香

享受着您文字的启迪

沐浴着您文字的阳光

文字的暖香诗歌 篇6

还没来得及回眸

曾经盛开的艳红如今已成昨日的曾经

不在奔波于这红尘俗世让灵魂得依安然

感受清风拂面的温柔

曾经那些青梅往事

像是陌上的百花不经意间在心底蔓延

想你总在寂静的夜晚

只能已清瘦的文字相望于彼岸

让文字在我的指尖飞舞

书写着一个人的寂寞

把那些伤心往事

写在岁月的素笺上

我庆幸文字带给我的馨香

暖暖了我微寒的心绪

能够感觉到一丝暖意和温馨

流年

在季节的轮回绽放

在光影的交错中宣扬

而文字一直是心灵深处的暖香

等春风吹绿北国的山川

等燕子诉说江南烟雨绵绵

等晓风拂过兰亭时

希望你不经意间读到那首诗行的温暖

感受那花开花落散发的一抹淡淡清香

风从窗户吹进

柔柔的吹着我的脸颊

让疲惫的身心此刻无比舒畅

我仿佛

听见你在我耳边呢喃

我不会在眉间写满忧伤

我静静地写给天涯的隔岸

采一朵暖香在心间

让灵魂寻一块息地得依安然

文字里的爱,暧昧难求诗歌 篇7

然,谁又能逃脱欲望的劫,

我们是活生生,有血有肉之躯,

我们不是至尊的神,

冲动的邂逅,是烟花散去后的凄凉,

是自悲自怜,心甘所愿的爱过,

撕心裂肺的哭过,疼过,

可是,爱走了,抛却了我挥动的双手,

沉默,无语,在转身的那一刻,

好冰冷,好残忍,

亲爱的,你伤了我,我选择逃离,

不再为谁许下儿女情长,

不再为那飘渺的爱天荒地老,

亲爱的,再见了!再也不见,

相望,却是两两相忘!保重!

亲爱的,照顾好自己,安好,

别在意我哭了,痛了,

是我心甘所愿,我们谁也不欠谁的,

只是你负我一个承诺而已,

再见了,曾经,昔日的誓言,

再见了,虚拟飘渺空洞的爱情,

别了,亲爱的,你留给我的记忆,

需要终生去遗忘,

留下的是无法磨灭的痕,

诗歌将我我苍白无措的文字献给你 篇8

失了从前

记忆总是最深处

大片大片的繁花盛开

耀眼的阳光肆意洒下

那时我们是快乐的

无谓的

也是明了的

没了触感

一年一年

一日一日

从安享到折磨

总是只恨光阴太短又太长

透彻的瞳孔也会有昏暗的一天

谁不是最初拼了命的追逐梦想

又无数次遭受荆棘刺痛身体

直到遍体鳞伤

不死心

却也麻木

丢了单纯

在闯荡的`路上

总会有谁会告诉你

现实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那时我们终究太傻

谁的话不是耳旁风

我们始终一意孤行

直到受了骗

伤了心

才肯从沼泽里爬起来

带上重妆

不在相信所谓的美好

因为

现实一直都是现实。

在路上

给时间一点时间

在黑暗里找寻光明

这一路风景

谁又说不是坎坎坷坷

有人将你扔向深渊

有人将你拉向前路

只要不停留原地

什么不是有何不可

一往从前

小丑会让观众大笑

也会让自己笑着哭

哭过之后

观众依旧笑声不断

生活依旧挣扎

有不同

却也寻找不出

上一篇:中药饮片厂实习报告下一篇:施工实习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