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规定

2024-09-22

化验室安全规定(精选11篇)

化验室安全规定 篇1

化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一、每班调度要安排专人对化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交接。

二、严禁在化验室存放油样、抹布等可燃物和助燃物。灭火器要完

好备用。

三、化验室要随时保持通风,避免油汽浓度超标。

四、进入化验室人员要穿好防静电工作服,严禁携带手机。

五、如果化验室仪器处于开启状态,严禁离人,必须有专人监护。

六、化验仪器及设备在使用前,要经过专门检查,避免因仪器、设

备破裂等原因发生危险。

七、化验室有作业时,室内不得超过3人,以免造成秩序混乱。

八、化验人员需经过培训,否则严禁随意进出化验室。

九、化验结束后,将化验室卫生清扫干净,严禁出现油污。

十、人员离开化验室,要随手关闭水、电开关,确认无误后,方可

离开。

十一、外单位使用化验室,需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使用。

化验室安全规定 篇2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 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其因果性、潜在性、再现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化验室安全事故总是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人们可以根据事故发生后残留的事故信息, 经过分析、判断、推理, 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 并从中学到防范化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知识, 预防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为此, 必须要研究清楚化验室安全事故的起因、表现形式以及危害类型, 从而探讨各种消除、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

笔者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 谈谈如何做好化验室的安全管理, 做到零事故的发生。

1 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原因分析

1.1 火灾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 几乎所有的化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1.1 供电线路老化, 以致漏电着火。

近年来, 化验室由用电引起的事故占化验室安全事故比例较高, 可见化验室用电安全不容忽视, 特别是线路老化而又未及时改造的。

1.1.2 设备原因导致失火。

(1) 任何仪器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对超过正常使用寿命的仪器, 要及时报废。有的工作人员只要仪器还没出问题就照常使用, 以致设备“超期服役”, 留下安全隐患, 容易导致失火。 (2) 设备出现故障未及时发现和维修。如电热油浴恒温箱等仪器有时需要工作过夜, 如果未及时发现故障, 在夜晚无人值守时出现温度失控, 就容易导致失火。

1.1.3 未关电源引起失火。

下班离开化验室时忘记关闭电源, 致使设备通电时间过长, 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火。

1.1.4 仪器操作不当, 温度设置过高引起失火。

如使用控温范围为0~250℃的电热恒温箱, 若将温度设置超过250℃, 就有可能失火。

1.2 爆炸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化验室。我厂化验室很多的化验样品具有易燃易爆性。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2.1 违反操作规程, 引燃易燃易爆物品, 进而导致爆炸;

1.2.2 烘箱温度失控, 超过易燃易爆品的燃点爆点, 发生爆炸。如烘干DDNP、二次引火头时。

1.2.3 操作不慎, 导致压力容器发生爆炸, 如电热蒸馏水器要严格遵循先开水后送电, 先关电后关水原则。

1.3 药品危害

普通工厂化验室内较少使用剧毒药品, 但是也有许多常用药品是有毒的。如黑索金可以用来毒老鼠, 误食会引起中毒;在纯硅的铁、铝、钙含量测定时所用到的氟化氢, 氨水等,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经呼吸道侵入, 腐蚀骨胳、造血神经系统、牙齿、皮肤、粘膜等。水溶液为氢氟酸, 对肌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被低浓度氢氟酸灼伤后几小时才会感觉到疼痛, 造成的溃疡不易愈合, 引起剧痛;硫化锑的游离硫含量测定时所用的四氯化碳, 经呼吸道吸入会对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另外, 若操作不慎, 浓硫酸、浓盐酸等试剂飞溅出来会严重腐蚀实验仪器, 甚至伤害实验者的皮肤、眼睛, 等等。往往因为是常用药品, 操作者容易掉以轻心, 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 酿成不良后果。

1.4 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化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 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而造成设备损坏。

2 防范措施

2.1 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面对安全问题, 应防范于未然, 千万不要等到问题出现后才重视。安全意识的淡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警惕性高、防范意识强, 许多安全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所以增强化验员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在新化验员进化验室之前, 必须由化验室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并在每次化验之前, 提前强调化验的注意事项。

2.2 规范操作流程。

严格操作步骤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规程, 应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正规操作。最好将每一台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打印出来贴在仪器上面, 让化验员一目了然。每个化验员都要在了解化验流程、熟悉仪器操作后才能正式开始化验, 降低因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2.3 完善规章制度, 实施规范管理

2.3.1 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有必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 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2.3.2 规范管理。

化验室难管理往往不是因为制度太少, 而是因为监督管理不到位。有些规章制度如同虚设, 所以要落实各项制度, 必须规范管理。有毒和易燃试剂要专柜保存、专人管理;精密仪器集中在一个房间, 定期抽湿防潮;严格执行登记制度, 包括药品、仪器的使用, 记录每次使用的日期、时间、使用者姓名和使用前后的状态等情况, 化验员经常对记录进行核对和检查。

2.3.3 安全检查。

做好化验检查监督工作, 有备无患。每次进入化验室都要打开门窗通风, 离开时检查水、电、门、窗是否关好。经常检查消防器材是否过期, 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定期检查各仪器的使用状态, 发现问题立即报告, 并及时处理, 确保每一件仪器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结语

化验室安全规定 篇3

一般标准对包装材料性能检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出厂检验,由生产企业自行检测,一般都是常规项目,不涉及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另一种是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标准全项,需要专业实验室才能完成。按照一般标准的规定,终端用户每年至少应当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两次型式检测。对于需要在标准恒温恒湿条件处理的样品,标准条件下获得试验结果和数据有以下两点好处:一是可以作为同一家供应商质量稳定性的判定依据;二是可比较不同供应商包装材料的质量差异。

GB/T 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对实验室纸张温湿度处理做出了相应规定,本文主要针对该标准对实验室试样温湿度控制详细说明实验室环境处理的规定和意义,期望能让实验室检测的数据更具应用价值。

GB/T 10739-2002标准对纸张温湿度处理的规定

GB/T 10739-2002标准中涉及到的温湿度处理主要包括两方面:试样预处理和温湿度处理。标准中规定:试验标准大气条件应是温度(23±1)℃、相对湿度(50±2)%。

1.试样预处理

标准中规定,由于水分平衡滞后会给试验带来误差,故在试样处理前,应将试样置于相对湿度为10%~35%、温度不高于40℃的大气条件中预处理24h。如果预知温湿处理后的平衡水分含量相当于吸湿过程达到平衡时的水分含量,则该预处理可以省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硫酸干燥器对试样预处理24h。

2.温湿度处理

将切好的试样挂起来,使恒温恒湿的气流自由接触到试样的各个面,直至试样的水分含量与大气中的水蒸气达到平衡状态。当间隔1h左右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总质量的0.25%时,就认为试样的水分含量与大气条件达到了平衡。对于高定量的纸张,应当延长两次称量的时间间隔,其两次称量之差应在规定范围内,以此作为试样平衡与否的判定依据。GB/T 10739-2002标准中特别提到:具有良好循环条件的实验室,纸张的温湿处理通常4h足矣;对于定量较高的纸张一般需要处理5~8h;对于高定量的纸板和经过特殊处理的材料,则至少需要处理48h。

理化实验室温湿度处理的意义

GB/T 10739-2002标准适用于对整体环境有要求的包装材料理化性能的检测,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和试样均应处于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众所周知,包装材料在实际流通、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处于低温高温或高温高湿等不同的环境中,这与标准温湿度(温度23℃、相对湿度50%)或者规定温湿度条件完全不同。然而,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会有一定甚至非常大的差异。之所以选择实验室恒定温湿度条件进行检测,就是为了在相同环境下对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长时间的数据积累,以便判断供货物品的质量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只有相同环境检测下的数据才具有可比性,否则不同环境下检测的数据只能说明单一批次质量的好坏,而不能评定长期质量稳定性和连续性。

尤其当天气特别潮湿时,纤维类制品的含水率较高,将这类样品放置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通常需要3~7天才能达到含水率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含水率较高的样品在处理时一定要先经过干燥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样品后期平衡时间,从而缩短试验时间,节省试验费用。

理化实验室温湿度控制

一般理化实验室需要使用恒温恒湿空调机房专用空调机来控制温湿度。通过恒温恒湿空调机房专用空调机处理过的实验室称为恒温恒湿实验间。恒温恒湿空调机房专用空调机一般包括控制监测系统、通风系统、制冷循环及除湿系统、加湿系统、加热系统和水冷机组水循环系统6大部分。

1.控制监测系统

控制监测系统通过控制器控制和显示实验室的温湿度、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分析各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对机组各项功能发出工作指令,达到精确控制实验室温湿度的目的。精密空调可控制实验室环境稳定在温度(23±0.5)℃、相对湿度(50±1)%。

2.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机组内的各项功能(制冷、除湿、加热、加湿等)对恒温恒湿空调机房内空气进行处理时,均需要空气流动来完成热、湿的交换,恒温恒湿空调机房内气体还需保持一定流速,防止尘埃沉积,并及时将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滤除掉。一般可采用实验间顶部进风、地板回风的方式。

3.制冷循环及除湿系统

制冷循环及除湿系统采用蒸发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利用制冷剂蒸发时吸收汽化潜热来制冷。

4.加湿系统

加湿系统通过电极加湿罐或红外加湿灯管等设备将水加热形成水蒸气的方式来工作。加湿量及进排水量均由电脑控制,加湿罐的自动清洗程序可确保其维持正常的加湿效率。

5.加热系统

加热所产生的热量可作为空调机内外的补偿热量,加热系统大多采用电热管形式。

6.水冷机组水循环系统

水冷机组的冷凝器设在机组内部,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将制冷剂气体冷却凝结成液体。

除上述专用空调,实验室还需设计夹层墙,即实验室外墙和保温墙分开做,两者之间应留有至少600mm的间隔。这样一来,可有效防止外墙在外界低温时大量吸收空调产生的热量,以及外界高温时空调需要大量的制冷来抵消外部传递进来的热量,因为这两种情形都会增加空调的负担,不仅浪费能耗,还会缩短空调寿命。此外,夹层墙还可有效保证环境温湿度的稳定,避免其出现异常波动。

总之,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仪器的好坏,更取决于环境的良好控制。恒温恒湿实验室是保证电子检测设备正常运行并获得准确试验数据的基础,对于标准规定需要温湿度处理的样品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处理,否则试验数据的准确就无从谈起。

高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篇4

1.试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高压试验安全管理规定。

2.参与试验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掌握防火、防爆、防触电知识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要应放在适当位置,醒目易于提取,且不得随意挪动,消防器材要按照要求定期检查更换。

3.试验室内不得随便将非试验人员带入试验室,如确有必要,需告知试验室内的各危险点,并要求其不得随意走动。

4.使用电气设备应注意用电安全,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抢救触电者。如发现配电系统故障应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5.试验室的仪器、设备、试验台、橱柜等安放要规范;试验室禁止堆放杂物。

6.高压试验室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以保证高压试验测量准确度和人身安全。接地电阻不超过 0.5Ω。

7.高压试验室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遮栏、标示牌,控制室应铺橡胶绝缘垫。

8.试验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并应做好缺陷及处理记录,不准试验设备带缺陷强行投入试验。

9.高压试验室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完备的技术档案。每次试验对试验全过程都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对试验结果必须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作出结论,并出具试验报告。

10.试验室内电源应装设2级漏电保护,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拉乱接电线,确实需要临时接拉电线时应注意安全,用毕后立即拆除。

11.试验室内所用的高压、高频设备要定期检修,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凡设备本身要求安全接地的,必须接地。

12.试验人员在工作期间,饮酒后、服用精神类药者,以及情绪异常时,不得参加试验工作。

13.试验人员在做各项试验时,应严格按照其项目的试验标准,不得随意超过其上限值。

14.试验室钥匙的管理应由试验室负责人掌握,钥匙的配、发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不得私自配制或给他人使用。试验室的门锁钥匙如有丢失,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负责人,同时应采取措施,立即更换门锁。

15.高压开关柜电气保护、电缆试验、变压器各种实验项目

每年一次,试验资料保存期一年。

16.高压开关柜真空断路器的试验项目每年测试、调整一次,断路器的过流跳闸试验及手动跳闸试验每年一次,试验资料保存期一年。

17.各种安全保护绝缘用具试验,避雷器试验每年一次,试

验资料保存期一年。

18.低压总开关及分路开关,过流试验每年一次。

19.新安装的及备用柜子必须经过整定试验后方可使用。

20.高压试验工作不应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在开始前应对

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工作范围和不应触及部位及试验的安全措施。

21.高压试验现场必须将工作范围设临时遮栏,并向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的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监护,被试设备供电线路两端在同一地点时,另端应有防护遮拦,必要时必须有专人看守,以防止触电。

22.试验电容器、电缆或其它有容性的电气时,试验前应多

次接地放电,短路放电,对有静电感应的设备,接地后方可接触。

23.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站在绝缘垫上。

24.试验工作结束后,必须检查被试验设备上有无遗忘的工

具和导线等其它物体并将设备恢复到原始的状态。

25.因试验需要,断开的设备接头应做好机位标记,恢复后,除应进行检查外,应会同工作许可人员进行验收。

26.特殊重要的电气试验,应有详细的试验措施,报主管生

产的领导批准。

27.以上如有不妥之处请领导给予指正。

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章制度 篇5

依据《河北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第八款之规定,物理、化学实验室为我校防火重点单位。为加强和规范实验室的消防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学校各级、各类实验室,均应依据本规定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好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

二、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实验室防火安全工作和各种火险隐患进行监督检查。

三、各学院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学校安全防火责任制的基础上,确定和落实本单位防火负责人,各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建立本单位实验室防火安全管理网络,制订实验室防火实施细则,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学生实验安全守则,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

四、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导老师应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了解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必要的安全常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实验室内水、电、气阀门和灭火设备的使用、位置等,实验过程中有关人员或指导老师不能随便离开实验室。

五、学校配置的消防器材必须按消防管理部门指定的位置放置,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挪用和损坏,并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安全通道和出口畅通无阻。化学实验室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的实验室应有两个安全出口。

六、使用钢瓶、烘箱、压力容器等火险隐患较大的设备、以及使用化学危险品(钴源等),应落实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七、节假日期间使用实验室,应经学院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八、一般实验室应切实做好以下消防安全工作:

①新建、改建实验室,其建筑物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房间外墙、间壁、隔断、顶棚和装饰,通风、空调系统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或阻燃材料。门应向外开启。

②维修设备必须先关闭设备电源,再进行作业;维修时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等用电设备用完后立即切断电源,存放到固定位置。

③不能随意乱接乱拉电源线,不得超负荷用电。严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严禁使用易燃品清洗带电设备。

④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火种要当场熄灭;每天下班前必须检查室内有无火种,切断电源,关闭水源和门窗。

⑤电器设备和线路、插头插座应经常检查,保持完好状态,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

和绝缘破损、老化等情况必须通知及时进行修理。电、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

⑥实验室使用的电烤箱、电加热器、电炉等应明确固定位置,定点使用,专人管理,周围严禁堆放可燃物。

九、化学实验室的应用和操作要符合一般实验室的基本防火安全要求,还应建立健全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各种化学实验防火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保管使用制度,并教育学生严格遵守。

①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时应随用随领,不应在实验现场存放;零星少量备用的化学危险物品由专人负责,并存放在金属柜中。

②有易燃易爆、蒸气和可燃气体散逸的实验室,其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③清洗时所用辅料,如汽油、酒精、苯、丙酮、乙醚等低燃点易燃液体,必须远离明火,保持良好的通风,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

④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底座的电热仪器。电冰箱内禁止存放性质相互抵触的物品和低燃点的易燃液体。

⑤任何化学物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如发现异常或有疑问,应检查验证或询问有关人员,不得随意乱丢乱放。

⑥在实验台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不应放置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的容器。

⑦日光能照射到的房间要备有窗帘;室内日光可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遇热易蒸发的物品。

⑧可燃性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不得混合放置,各种钢瓶不得靠近热源、明火,要有防晒措施,禁止碰撞与敲击,保持油漆标志完好,专瓶专用。使用的可燃性气瓶,一般应放置室外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内,氢、氧和乙炔不能混放一处,要与使用的火源保持10m以上的距离。

化验室现场管理规定 篇6

**市***饮料有限公司

化验室现场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TML/ZL/GD/8—2015--2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日 期:2015.8.22

**市***饮料有限公司

1.人员要求

1.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1.2遵守化验室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请假履行相应手续。

1.3工作期间不得串岗、脱岗(吃饭时间不超过40分钟,其它时间超过20分钟为脱岗),接私人电话不得超过3分钟。

1.4交接班时,秩序井然,有序地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不得大声喧哗、嘻戏打闹。

1.5进入化验室必须工衣、工帽穿戴整齐干净,无衣袋破裂、工衣无扣现象。1.6工作期间不准看闲书(包括学习书籍)、干私活;不得聊天、嘻戏;不准有懒散、厌倦情绪,不得打盹、睡觉。

1.7在岗期间所有员工不得浓装艳抹、配戴首饰、留长指甲。

1.8不允许在化验室内吃东西(产品及其它食物,品尝除外)等;更不允许用实验用具、器皿盛放食品;不得将私人物品存放在冰箱及化验室内。

1.9当班人员负责各自卫生区,检验过程中随时收拾清理物品器皿,保持现场整洁(地面无杂物、污迹、桌上无多余物品且物归原位、摆放整齐)。1.10严禁伪造原始记录和出具虚假报告。

1.11检验员不得私自检测产品和向外单位提供检测数据。

1.12检验员不得向外单位透露正在进行的检验项目、内容进度、特殊检测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及检验结果。未经批准,不得让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不得让外单位人员和本实验室无关人员查阅原始记录等检验技术档案。

1.13检验人员应当爱护仪器、设备,定期清洁保养,及时做好使用记录。1.14检验人员应防止可能影响公正检验的情况,不得私自收取受检单位的咨询费。

1.15由质量部文员负责填写考勤表,严禁后补;考勤表的填写要真实、整洁、清晰;如有转班的情况需标明其去向,有中途来岗人员需标明其上岗时间。2.化验室现场卫生

2.1地面无酸碱、污迹,无尘土及各种包材及废弃物(纸片,空包盒等)。2.2墙壁无污迹,无乱写乱画现象,墙角无杂物、尘土。2.3工作台面无料液,无酸碱及其它试剂残留液。**市***饮料有限公司

2.4水池内无残留料液、油污,无玻璃碎渣及杂物;刷子、抹布干净整齐地放在固定位置;下水道通畅,无异味异臭。

2.5各种玻璃器皿表面洁净、无污迹,整齐放在指定位置;各种容器内壁不得有油、杂物,不得有异味、异臭。

2.6用后的抹布、拖布清洗干净,不得有异味。

2.7试剂瓶标识清晰、无破损,端正,填写规范;按大小有序整齐排列、位置固定。

2.8检测仪器表面干净无污迹、无尘土,标识清晰、无破损;仪器上不得放置任何物品(包括记录等);设备内部保持干净无杂物(如碎玻璃、棉塞等);仪器放在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搬动。

2.9工作台物品摆放整齐,人离开即收起,不得无人时仍放在上面。2.10灯具配备齐全,无灰尘;室内不允许有苍蝇。

2.11垃圾桶须盖盖、放在指定位置,及时清理垃圾、不得溢出;卫生用具要定点放置,不得随意乱放。

2.12蒸馏水器除垢、冰箱除霜至少每半月进行一次,由相应责任人进行清除 2.13每日17点30分卫生打扫;每周四卫生大扫除(包括玻璃、墙壁、桌、台等)。3.物品摆放

3.1文件筐内只允许存放各种文件、资料,记录,而且分类陈列,摆放有序。3.2冰箱内各种样品、试剂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且有标识,不得存放私人物品。3.3药品柜内试剂按液体、固体及其性质的不同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标识清晰,无尘土。

3.4干燥箱,培养箱内的器皿摆放整齐,不可放无关东西。3.5抽屉内杂物及时清理,要求干净整齐。3.6化验室椅、凳坐毕整齐靠放于桌、台下面。4.能源的使用

4.1用水完毕,及时关好水阀,不可有滴漏、放任自流现象。

4.2电炉用后及时拨下插销、待冷却后放入指定柜内,烘干机等电器用后随手断电,各种设备停用期间切断电源。**市***饮料有限公司

4.3停产期间,关闭所有应关闭的电源开关。5.请假

5.1员工填写请假单,注明请假种类、假期时间、事由、交接事项,经各级领导审批,并报综合科备案。

5.2较长假期交接手头工作,确保工作连续性.5.3超假期应及时通告请示有关领导审批.5.4其它内容详见《公司员工休假制度》相关规定。6.关于污物处理的有关规定

6.1浓酸、浓碱检测后,经过稀释再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腐蚀下水道。

6.2微生物试验的废弃物,可能对人身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必要时高压灭菌后再倒掉(如:霉菌生长的平皿不要打开皿盖,直接灭菌后处理)。6.3坏包微生物检测后,要及时处理,以免污染其它样品。7.微机管理

为了严格规范微机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储存在微机系统内文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特制定以下制度

7.1与精密仪器相连接的微机,通过仪器厂家提供的应用软件进行采集、处理、记录、存储数据,严禁上网,不得随意开关机,不得随意使用外部磁盘,防止软件丢失或被破坏。发现软件有故障时,应及时与厂家联系,或重装软件。7.2如计算机软件或程序需增减或改动时,可提出改进意见报告主管,由主管与相关人员联系解决,严禁个人随意对软件或程序进行更改或删减。

7.3严禁内部人员未经主管同意将微机内的材料拷贝、打印、删除、随意发放或个人擅自处理。8.交接班制度

8.1每班班长及化验员认真填写记录,如有未完成的工作应写清情况,交代下一班负责处理。

8.2交接班时上一班应将化验室卫生彻底打扫干净,应将所用完的各种器皿彻底清洗干净放回原位,所有试剂、设备等共用物品,交接时应放回原位。8.3每天交接班时进行现场交接,要求所有物品摆放整齐,桌面、地面无杂物,**市***饮料有限公司

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规划研究 篇7

安全人机工效学是集工效学、安全工程、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系统工程、生物力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科学[1,2,3,4]。安全人机工效学主要作用是通过人-机-环相互关系的研究为作业人员创造最佳的作业条件和环境, 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失误、减少疲劳, 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也事故的系统分析、事故的预防以及安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5,6]。

安全人机工效学实验是安全人机工效学研究的基础, 作业环境与作业活动模拟、作业过程人员心理、生理、劳动负荷等参数变化等均需要通过大量实验开展研究, 因此, 开展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建设是有必要的, 通过科学规划研究, 充分综合运用安全人机工效相关学科的设备和技术, 最终建设成为门类齐全、重点突出的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基地。

2 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体系架构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是安全工程科学研究的基础, 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 一是作业人员同作业对象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人的心理、体力、能力与岗位作业要求、作业环境、疲劳状态之间的关系;二是以生产系统的微观基础如作业或操作为研究对象, 对工作过程中的程序、操作、动作进行诊断分析;三是通过作业环境与事故环境模拟与仿真, 以及劳动工具工效学评估, 改善作业环境, 减少作业人员负荷与生理心理压力, 实现安全与健康作业[7,8,9]。

基于这三个研究方向, 在对国内外有关实验室调研[10,11,12,13,14,15,16,17]的基础上, 我们初步规划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体系架构应包括基础测量、虚拟仿真与监测、心理与行为分析、综合评估等4个实验室 (见图1) 。

2.1 基础测量

进行人体基本测量 (形体尺寸、生理参数、认知特性等) 、环境基本测量 (温度、湿度、气压、光照、噪声、振动、辐射、空气等) 以及工作地基本测量 (几何、物理测量等) 等实验条件, 作业人员运动能力、生理变化、能量与代谢、疲劳程度测量, 进行动作捕捉与分析, 人体体表受力分析, 关节受力分析, 关节活动角度测量、动作模拟与肌肉力量测量分析, 心肺功能测试、表面肌电分析等实验。

2.2 虚拟仿真与监测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各类作业环境进行“人-机-环境”交互系统模拟、仿真与监测;同时在不同粉尘、毒物和噪声等作业环境下, 开展通风除尘等防护措施效果模拟实验。

2.3 心理与行为分析

对作业人员的听觉反应、视觉反应、知觉反应、注意力集中能力、注意力分配、时间反应动作判断等作业能力进行测量, 同时分析作业人员在重复不同强度作业时心理对环境的反应, 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进行人机系统的科学设计, 如疲劳强度实验、人体反应实验等。

2.4 综合评估

在上述三方面实验基础上, 通过高性能计算机对作业环境与作业过程进行全方面评估, 同时, 进行个体防护用品与手持工具的工效学如舒适性、防护效率和对作业效率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实验。

3 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建设

为了更好地掌握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发展趋势, 我们对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一流人机实验室进行了调研, 收集国内外有关人机工程的实验设备资料及使用情况, 同时根据2006至2010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室建设规划, 进行了实验室前期建设, 目前形成了以下实验能力。

3.1 基础测量实验室

此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人体、环境基本测量与分析, 主要实验能力包括人体基本测量 (形体尺寸、生理参数、认知特性等) 、环境基本测量 (温度、湿度、气压、照度、噪声、辐射、风速等) 以及工作地基本测量 (几何、物理测量等) 等。通过人体多参数测量, 提供工程设计的人性化基础数据。特别是增加了运动跑台与呼吸代谢、心率血压监测设备, 可模拟监测作业人员的呼吸与血液循环状态, 为劳动负荷基础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3.2 虚拟仿真与监测实验室

建立三维环境模拟仿真系统与三维运动追踪模拟系统, 同时配备三维建模软件, 分析作业人员在虚拟环境下行为运动状态、生物力学、劳动负荷等参数变化, 并通过模拟发烟装置等设备模拟粉尘、毒物等危害作业环境下, 开展不同通风除尘防护措施效果模拟研究。

3.3 心理与行为分析实验室

通过深度知觉仪、彩色分辨视野计、空间知觉测试仪、错觉实验仪、记忆广度测试仪、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仪、动作判断仪、速度知觉仪、多项反应时测试仪、视觉反应时测试仪、手指灵活性测试仪等一系列人体心理与行为测量设备, 对作业人员的听觉反应、视觉反应、知觉反应、注意力集中能力、注意力分配、时间反应动作判断等作业能力进行测量, 同时分析作业人员在重复不同强度作业时心理对环境的反应, 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进行人机系统的科学设计, 如疲劳强度实验、人体反应实验等。

3.4 综合评估实验室

通过使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对有关实验数据进行模拟与建模, 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生理心理参数与作业效率 (含误差) 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4 结论

目前, 国内有127所高校设立了安全工程专业, 但绝大多数在安全人机工效实验研究方面都比较薄弱, 缺少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9,18]。近年来, 我们通过多种资金资助初步建立了国内较为先进的人机工效实验室, 但与国外先进国家如荷兰、日本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 单纯的安全工程研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未来安全与健康并重的科研工作对安全人机工效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只有通过更新知识结构, 跟踪国际先进水平, 不断促进我国安全人机工效研究向前发展。

摘要:安全人机工效学是安全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安全人机工效实验是该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 安全人机工效实验围绕作业环境与作业活动模拟、作业人员心理、生理、劳动负荷等参数变化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进行研究, 因此有必要建立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人机工效实验室。通过国内外调研, 根据初步规划研究建立基础测量、虚拟仿真与监测、心理与行为分析、综合评估等4个实验室, 可初步形成安全人机工效实验研究平台, 为进一步实现安全与健康并重安全工程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校实验室安全预案初探 篇8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预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the essential plac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ivers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pharmaceuticals types of increasing university laboratory accidents are endless. The spirit of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laboratory management polic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plan of laboratory safe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plan; safety first,prevention firs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大,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实验室所用仪器、药品种类也来越多,涉及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同时,高校实验室也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药品中毒、触电等,造成了高校人员伤亡及财物的巨大损失。为此,实验室安全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而实验室安全预案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实验室安全预案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并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仪器分析实验室为例,对实验室安全预案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一、 实验室安全预案的重要性

1.常见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成因

高校实验室常见的事故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化学污染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压力气瓶类事故、药品中毒事故等。这些事故的成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实验室设计本身的安全隐患;二是人为因素,这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的种类也有很多,如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加错药品、阀门开关方向搞反等;三是小失误变成大事故,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异常现象时不知如何处理,结果酿成了较大的事故。

2.实验室安全预案的重要性

上述的这些实验室事故是完全可以通过实验室安全预案避免的。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许多高校安全工作还仅限于规章制度、实验室层面上的管理,或者是运动式管理,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被动的事故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或者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实验室安全大检查。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室安全预案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首先,实验室安全预案要求制定者要全面分析了解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实验室,对这个实验室的设施、储存的仪器药品、实验室中所做实验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实验室安全预案要求制定者要对找到的安全事故隐患一一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能够通过这个预案做到:大事故尽可能减少损失,小事故尽可能消灭在萌芽中。

由于对化学实验安全有预案、有对策,从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例子有很多。2007年10月,北京某大学由于学生做实验时不慎拧断容器阀门,造成实验室发生氢气和硅烷泄漏事件,在场学生立即打开窗户通风,近百名师生及时疏散,未有人员伤亡。试想,如果发生泄漏后没有及时开窗和疏散,这百名师生的人身安全将不堪设想。因此,全面了解实验室设施和实验过程是实验室安全的保证,而实验室安全预案则是全面了解实验室设施和实验过程的最好方法。

二、实验室安全预案的内容

以高校化学类实验室为例,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应急事件响应程序和应急事件终止程序。

2.突发事件处置:包括现场处理和人员疏散方案。

3.某实验室基本情况

(1)实验室人员状况

(2)实验室内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防护和应急措施。

三、北京联合大学仪器分析实验室安全预案

1.应急响应程序

(1)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2) 应急终止程序。

步骤处 置负责人

应急

终止校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老师确认终止条件,向院系领导报告,院系领导下达应急终止指令。院系领导

应急处置的终止条件:

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损失控制在最小;社会影响减到最小;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院系领导

注意1.严格判断应急终止条件。2.必须先向院系领导报告,后下达终止指令。

2. 突发事件及处置

(1) 火灾应急处理。

步骤处 置负责人

报警向老师报告。发现火情第一人

向119/110报警。老师或老师指派人员

向院系领导报告。老师

应急程序启动通知其他岗位人员增援。老师

停止相关作业切断电源、热源、气源。老师及上课同学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的人员(含施工人员)撤离。老师及上课同学

消防设施保障启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老师或老师指派人员

灭火、冷却1.扑救火险时,应迅速将着火部位和其他部位隔离,如切断电源,转移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着火点等。中心应急人员

2.对于测定易燃易爆液体、气体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

3.加热操作或实验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热源和气源,然后进行灭火。

4.电器、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电源未切断之前,不能用水和导电的工具灭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警戒携可燃气检测仪测试,划定警戒范围。实验室安全员

接应救援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气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实验室安全员

应急终止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院系领导

注意1.人员疏散应根据紧急疏散示意图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2.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火源,切断临时用电电源。

3.报警时,须讲明着火地点、部位、起火物料名称、着火程度,同时报清自己的姓名、单位,同时向119报警,并通知院系领导。

(2) 个案:实验室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着火应急处理。

步骤处 置负责人

现场发现发现实验室起火。发现火情第一人

报警向老师报告:现场有没有人员受伤。发现火情第一人

向119/110报警:如高压氢气着火,没有人员受伤,报警人×××。老师或老师指派人员

向院系领导报告:如高压氢气着火,现场没有人员受伤。 老师、安全员

应急程序启动通知其他岗位人员增援:如保卫处,安全员指挥开展应急抢险,请无关人员及上课同学立即沿紧急疏散示意图指示、到紧急集合点集中(重复数遍)。老师、安全员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人员(含上课同学)撤离。老师、安全员

停止相关作业切断电源、热源、气源。 老师

消防系统保障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老师

灭火操作1.扑救火险时,应迅速将着火部位和其他部位隔离,如切断电源,转移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着火点等。安全员

2.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安全员

警戒携可燃气检测仪测试,划定警戒范围。安全员

接应救援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气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安全员

注意1.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火源,切断临时用电电源。2.报警时,须讲明着火地点、部位、起火物料名称、着火程度,同时报清自己的姓名、单位。

(3) 人员疏散应急程序。

步骤处置负责人

发现异常1. 发生地震、洪汛、恐怖袭击、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院系领导

2. 相邻单位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时。院系领导

应急程序启动通知其他人员应急响应。安全员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的人员疏散。安全员

人员抢救事件现场遇险、被困人员的搜救。学院领导

警戒携可燃气检测仪测试,划定警戒范围。安全员

接应救援接应消防、救护等应急力量。保卫处

注意1.进入染毒区域须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2.人员疏散应根据风向标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3.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切断用电电源。4.公共卫生事件的警戒圈,严禁非医学防护人员进入。

3.仪器分析实验室基本情况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仪器分析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西里三区18号教学楼412室。室内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检测工作中要使用的多种先进的精密仪器,和为气相色谱仪提供流动相的气体发生器。在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酸碱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常用的液体流动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并且易燃,所使用气体流动相具有可燃性和爆燃性。因此,在分析仪器和操作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和药品中毒及化学灼伤的可能性。在平时的取样和检测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的危害和影响降至最低。

4.危险源

该实验室上课过程中常用到可燃气体氢气,有毒、有挥发性并可燃溶剂甲醇,腐蚀性液体浓硫酸等。

5. 危险化学品性质、防护及应急措施

(1) 氢气。

标识中文名称:氢气

英文名称:Hydrogen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6

理化

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

沸点:-252.77℃(20.38K)

熔点:-259.2℃

密度:0.09 kg/m³;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空气中的燃烧界限:5%~75%(体积)

易燃性级别:4

毒性级别:0

易爆性级别:1

危险

处置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可能的话将喷水冷却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甲醇。

标识中文名称:甲醇

英文名称:methyl alcohol

分子式:CH3OH

分子量:32.04

理化

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1):0.79

折光率:1.3301

沸点:64.8℃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爆炸上限(V/V):44.0%

引燃温度:385℃

爆炸下限(V/V):5.5%

危险

处置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与

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的制定,不仅要进行长期、细致地工作,更要进行科学性地安全评价,辨识危险源,分析了解实验室和实验环节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之所在,对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使实验室应急预案真正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31.

[2]董金刚,杜成刚.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27):173.

[3]何晋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4]陈高产.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8):70.

[5]安全文化网.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EB/OL].[2010-8-18].http://www.anquan.com.cn/Wencui/guanli/huagonglw/201008/158138.html.

[6]东方化工厂检测计量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07.

[7]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12(3):93.

[8]王斓,冀学时,李颖,等.实验室化学药品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J].实验室科学,2011,6(14):195.

[9]张铁垣.化验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实验室间比对规定 篇9

实验室间比对办法

通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保证本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能力、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符合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二、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实验室参加由上级及本公司组织的或本中心实验室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三、作用

1、确定实验室进行特定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

2、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5、确定某种方法并评价它们在特定测量程序中应用的适用性。

四、比对办法

1、人员比对

1.1、使用标准物质,同一方法同一条件下,检测同一样品,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考察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的符合性。1.2、相同的方法或不相同的方法重复检验。1.3、留存样品的重复检验。

2、仪器设备比对

2.1、使用一个样品分取多份,用本实验室或外同类仪器,或不同仪器检测一个或几个指标,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定其符合性。

3、方法比对

参加其他机构进行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4、内部质量控制

包括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依据《期间核查程序》的规定确定运行检查的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4.4、维修后。

五、比对计划

5.1、人员比对:主要表现在品控部考核办法的实施工作中,生产时,每月一次。

5.2、仪器设备比对:不定期与同行业沟通联系,同一样品多处分发,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进行判定。

5.3、每年至少两次与其他检测机构进行比对或能力验证。5.4、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两次检定或自校之间至少应进行一次。以上比对的实施可根据日常检验工作的需要,酌情进行安排。

中心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管理规定 篇10

1、目的:

1.1为了加强对化学实验室内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保障人身的安全,保护环境。

1.2公司将对实验室内部统一规划,严格管理。对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等。

2、试验室管理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

2.1化验用工具、仪器、量具、卡具应按类进行设置,摆放,且应分区和标识,不应随意放置或丢失,保持本室物品整齐,同时不许挪作他用,以防损坏。要养成一切用品和工具用完放回原处的习惯。

2.2化验室的精密仪器要建档保管,做到防震、防尘、防腐蚀,并定时校验。

2.3所有的化学药品都必须用规定的器具盛放,并注明品名、浓度、规格、型号,且应摆放在固定的地方,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危险品要专柜管理,严防丢失、误用或挪作他用等,以确保安全。

2.4工作期间必须按要求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化验员配制化学药品或化验物品时,必须按照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规范操作,杜绝违规产生的意外事故。

2.5化验员在化验或检测物品过程中,应随时保持有人在监视或测量,化验相关人员不应离开化验室,直至数据得出结论为止。

2.6作好原始检验记录,认真填写检验结果报告,保持记录的整洁、真实,并将记录存档。

2.7化验完毕,及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实验器皿要合理的存放,常用常洗,保持干净、干燥。

2.8实验室中对易挥发及易燃性有机溶剂加热排除时,必须在水浴锅或在严密的 电热板上缓慢地进行,禁止用火焰或电炉直接加热。

2.9可燃性物质如汽油、煤油、酒精等有机溶剂,不可放在煤气灯、电炉或其他 火源的附近。易燃性有机溶剂的蒸汽大都比空气重,能在地面上或工作台上面流动,而在相当远的地方被火焰点着。

2.10当加热、蒸馏及有关用火或电热的工作进行过程中,至少有一人负责管理,以防意外。

2.11电源总电闸应安装坚固的外罩;开关电闸时,绝不可用湿手或眼睛旁视不注意地来进行。

2.12电热设备所用电源的导线应经常检查是否完整无损,以及电热器械是否有合适的垫板。

2.13实验室应放置适量泡沫灭火器、消火砂或其他灭火器材,以备急用。

2.14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1%的醋酸清洗皮肤。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务所急救。当浓酸溅到衣服上时,应先用水冲洗然后用2%稀碱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

3、仪器管理标准:

3.1正确了解掌握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操作前必须看清仪器规格和要求,所用电源电压是否无误。

3.2仪器需经常保持清洁,不容许把仪器堆放在不平稳不牢固的地方,电气仪器应防止振动,不许接近加热火焰。

3.3标准仪器(标准砝码、滴定管、量瓶等)应特别爱护,非特殊需要不能任意挪用。

3.4用以比色的比色管或光电比色计的比色杯,严禁用刷或砂皂洗,以免玻璃变得不透明。

3.5一般仪器(如钠氏比色管、三角瓶、烧杯、吸管等)应当分门别类地安置在专门的橱柜或抽屉内,以避免意外碰破。

3.6腐蚀性物品不能在烘箱内烘烤。

3.7不准使用破碎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4、试剂的管理内容

4.1凡有剧毒、易燃或有爆炸性的药品不准放在化验室的架子上,应储放在隔离 的房间和柜内,或远离厂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易爆炸品、剧毒药品应有两把锁,钥匙分别有两人保管。使用和报废药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此类药品要与普通一般药品分开。

4.2每个装有药品的瓶子上均应贴上明显的标签,并分类存放。禁止使用没有标

签的药品。

4.3不准把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容易互相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近的地方。

4.4挥发性有机药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仓库、冰箱或铁柜内;强酸与氨水应分开存放。

4.5过氧化氢及过氧化钠应存放在冰箱或其它阴凉的地方。

4.6倒用硝酸、溴水和氢氟酸等必须带上橡皮手套,启开乙醚和氨水等易挥发的 试剂瓶时,绝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的脸部,尤其是在夏季,当启开时极易大量冲出,如不小心,会引起严重伤害事故。

4.7一些有毒的气体和蒸汽(如氮的氧化物、溴、氯、硫化氢、汞、磷和坤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处理。次类气体和蒸汽能引起危害健康的严重事故。

4.8稀释硫酸时必须仔细缓慢地将硫酸加到水中,而不能将水加入到硫酸内。

4.9酸、碱和有害的溶液,绝不可以移液管直接用口吸取,必须用橡皮球来进行。

4.10潮解性或易挥发性药品用完应在防火的情况下用石蜡封口。

4.11实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安静;反对粗枝大叶和不严格的作风,实验室内应设有供一般创伤的外用药品。

5、其他事项

5.1即用消火砂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来补救。精密仪器应用四氯化碳灭火。

5.2电源着火时须关闭总电门,再用四氯化碳或泡沫灭火器(注意电门未关闭时,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5.3实验室所有电气设备不得私自拆动及随便进行修理。

5.4每个工作人员应该知道实验室内煤气、水门或电门的开关位置,以便必要时可以控制。

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是从事动物疫病检测、诊断和研究等的场所,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轻则导致实验室人员的感染,重则造成病原外泄、疫病的流行和蔓延,甚至可能导致生物灾难的发生。因此,农业部有必要尽快将我国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纳入规范性管理,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1 病毒研究中出现的生物灾害

一是相关实验研究人员的感染。许多国家均发生过实验技术人员感染病毒病原的事故,尤其是诸如肾综合征出血热之类的烈性传染病。据一项早期调查研究,美国于1900~1976年共有3 921例实验室感染,其中以布氏杆菌、Q热、各种类型的肝炎、结核等多见。近20年来,由于细菌病得到有效控制,感染病例则多集中在严重的病毒性疾病,除上述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口蹄疫等。二是病毒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实验操作失当或实验材料处理不当,造成病毒病原从实验室或通过实验动物逸出,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引起重大疫病的发生。某些疫病往往发生于一些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生产单位的附近,甚至成为疫病的疫源地之一。三是生物制品的污染或遗传性不稳定。生物制品被病毒病原污染在许多国家均有发生,主要是一些血源性疾病和输血性肝炎、艾滋病等。有人推测,艾滋病的出现是人们使用了被病毒污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制备的人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所致。动物活疫苗的污染也比较常见,如猪用细胞培养苗中常带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禽用疫苗中带有禽白血病病毒、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等。遗传稳定性是活疫苗的基本要求之一,有的科研单位或生产厂家制备的中试产品(甚至正式产品)缺乏严格区域试验,造成病毒散播,甚至疫病的暴发流行。

2 实验室生物安全分级

鉴于病毒研究与实践中已经出现的生物灾害,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3年颁布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Laboratories Biosafety Manual.WHO, Geneva, 1983)。

病毒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性主要应从病原的危害性分级、实验室防护和实验操作规范等方面考虑。其中病毒的安全分级主要是根据病原对人和动物的危险性进行划分,在实验室的体外试验和实验动物的体内试验基本相似。一般分为如下4级。

安全1级:指不会引起人和动物疾病的病原,如各种安全稳定的活疫苗病毒(不包括痘苗病毒)。

安全2级:指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疾病,但发病可能性较小,常规微生物操作程序可以防止实验感染,即使发生轻度感染,也可能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病原,包括大多数动物病毒,如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猪瘟病毒等。

安全3级:指可能引起人类重要疾病,但发病后其他个体传播的可能性较小的病原,如狂犬病病毒的野毒、各种出血热病毒的强毒、各型马流行性脑脊髓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症病毒等。

安全4级:指可能引起人或动物的重要疾病,并可从病原体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其他个体,且又缺乏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病原,如埃博拉病毒、疱疹病毒B、黄热病病毒等。这类病毒的危害非常大。

对于安全3级和安全4级所涉及的病原,其研究和实验应报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相应的防护措施下进行。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3.1 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一是重视病毒学研究中生物安全规则的制订和实施。政府职能部门专门立项,社会团体和相关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且又具有前瞻性的病毒学研究生物安全规划。必要时可以法规、条例或行业规范的形式发布。二是普及病毒学研究中的生物安全性知识,加强对有关病毒学研究与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性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主要是使有关人员了解病毒病原的特性,按技术规范操作,做好病毒污染时及时消毒,充分认识病毒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而主动进行安全防护和无害化处理。三是制订病毒病和实验动物感染的生物安全标准。根据病毒本身的特征和我国研究的现状,尽快制订各类病毒的安全度指标,作为指导病毒学研究的技术文件,必要时可组成专家研讨小组进行充分的论证。标准一旦形成,即向社会和研究实验部门公布,使之成为病毒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依据。四是加强对病毒学研究和实践部门的安全检查和核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研究和实践部门(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生物制剂研制单位等)进行安全检查和核查,是减少病毒学研究中生物危害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病毒危害环境的重要环节。检查和核查的重点应包括技术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实验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知识、实验操作规范、实验设备设施等,尤其是感染或死亡动物的消毒处理、污水排放情况等。

3.2 加强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法制建设

当前,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在建前论证、建后验收、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等缺乏相应的评判标准、验收规范及管理办法。虽然农业部以第302号公告颁布了《国家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但因其配套的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国家兽医实验室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尚未成立,在本质上造成《规范》的可操作性不强,更谈不上监督管理。因此,尽快制订出台农业部《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对我国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实行统一的认证管理制度,负责对实验室论证、验收、审核和监管等。同时,成立农业部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技术咨询。尽快将我国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纳入有序管理轨道,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应尽快制订农业部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培训机制,并监督实施。

3.3 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与规范化操作及管理相并重

高等级兽医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当重要,在实践中也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所重视,但这里笔者认为应该强调的是实验室的正确使用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是极其必要的,应牢固树立硬件设施建设与“规范化操作及管理”并重的管理思想。比如对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参考文献

[1]野秀芬, 吴海芹, 郭耀棋.高校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 (S2) :35-36.

[2]章金刚, 殷震.重视病毒学研究与实践中的生物安全性问题[J].中国兽医学报, 2000 (5) :417-418.

[3]李世敏, 杨剑.日本高校生物技术类实验室的运行特点简介[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3, 20 (2) :150-171.

[4]王晓文, 丛媛媛等.浅析实验室管理[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6 (6) :615-616.

[5]项玉燕, 王世清等.浅议加强县 (市) 级兽医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J].浙江畜牧兽医, 2001 (3) :26.

上一篇:unit7重点词组句子下一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