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

2024-08-19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精选8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 篇1

血透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血透室属Ⅲ类环境,应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小于 cfu/m3,物品表面细菌数小于 cfu/m2,医护人员细菌应小于 cfu/m2。

2.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 病毒、病毒、及 感染的相关检查。

3.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机器外部。

4.水处理反渗透膜每 年更换1次。

5.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应 1次,要求细菌数小于 cfu/ml,内度素检测至少 1次,内毒素 eu/ml。

二、选择题

1、配液间应设在()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2、水处理间应设在()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3、患者的候诊室应设在:()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4、透析准备室(治疗室)应设在:()

A 清洁区 B 半清洁区 C 污染区 D 以上都是

5、透析治疗室(准备室)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几类环境要求:()

A Ⅲ类环境 B Ⅱ类环境 C Ⅳ类环境 D Ⅰ类环境

6、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多少倍()

A 2 倍 B 1 倍 C 1.5 倍 D 2.5 倍

7、血液透析室(中心)的清洁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几类环境要求:()

A Ⅲ类环境 B Ⅱ类环境 C Ⅳ类环境 D Ⅰ类环境

8、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规程中,各透析室(中心)应遵循及制定的规章制度包括:()

A 医疗制度 B 护理制度 C 库房制度 D 以上都是

9、清洁区每日应当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小于:()A <200cfu/m3 B <500cfu/m3 C <150cfu/m3 D <100cfu/m3

10、对新入血液透析的患者要进行相关的血液病毒检测:()

A 乙型肝炎病毒 B 丙型肝炎病毒 C 梅毒及艾滋病感染 D 以上都是

11、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护理人员操作时应做到:()

A 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B 护理人员无需专门固定

C 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可以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D 只要加强手消毒可以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12、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A 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 B 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C 干手物品或设备 D 以上都是

13、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

A 对于 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 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B 对于 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无需进一步行 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C HIV 阳性患者可以继续做血液透析治疗

D 对于 HBV 抗原阳性患者无需进一步行 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14、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A 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 B 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 C 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 D以上都是

15、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定期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 1 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A 6 个月 B 3 个月 C 2 个月 D 12 个月

16、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需过多少时间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A 1~3 月 B 1 个月 C 半年 D 1 年

17、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错误的处理方法:()A 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B 不可以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C 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D 被 HBV 或 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 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18、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应该在库房存放,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几类环境要求:()

A Ⅰ类环境 B Ⅱ类环境 C Ⅳ类环境 D Ⅲ类环境

19、过氧乙酸为复用透析器的常用消毒液之一,其消毒的有效浓度:()A 0.25~0.5% B 3% C 3.5% D 2..5%

20、过氧乙酸为复用透析器的常用消毒液之一,其消毒有效期为几天:()A 3 天 B 5 天 C 11 天 D 7 天

三、问答题

1.血透室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包括哪些?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 篇2

这一为期两年的项目, 旨在加强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加大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力度, 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水平。以四种主要医院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外科切口感染SSI, 呼吸机肺炎感染VAP,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 为关注领域, 以重症监护科ICU为重点部门, 促进相关控制指南和多重耐药菌防治指南的完善和落实。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指出:“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医院感染的防控技术水平, 对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建设”合作项目框架协议的签署是我国医院感控事业的又一里程碑。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指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不仅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生存发展的命脉, 同时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作为卫生部领导, 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盈利性的专业团体, 中国医院协会很荣幸能够承办这个项目, 发挥行业指导、自律、协调、监督作用, 有效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视和管理水平。”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篇3

【关键词】 ICU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的场所,而危重患者具有许多的高危因素,使其对医院感染易感,加之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导致ICU内感染治疗和控制可选用的药物越来越少,这不仅治疗护理带来困难,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据文献报道统计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4.14%,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内科系统(6.21%)和普通病房(6.8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1我院ICU病房属综合性科室收治病种多、病情复杂,多为感染性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医院感染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我院ICU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下:

1 保证医疗安全

加强学习,强化全科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成立科内感染控制小组等,专职感控医生及护士,定期进行感控调查,如有感染发生及时汇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最终达到防止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2 ICU布局及环境管理

2.1 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开安置,特殊感染者单独放置,必要时启用负压病房。明确区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设有更衣室,医务人员办公室,仪器室,治疗室,污物处理室等。每张病床床旁备用手压式的瓶装洗手液,做到一床一瓶一消毒。按照2张病床配备一个洗手池的标准配置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并配有消毒纸巾。

2.2 ICU的环境管理 我院ICU病房是层流病房,定期清洁过滤网,做好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地面每日三扫三拖,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式拖地用碱化水,当地面有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用有效氯1000—2000mg/消毒液拖地,物体表面用有效氯1000—2000mg/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

3 ICU的人员管理

3.1 进出ICU人员的管理 所有人员必须更衣、换鞋、戴帽子和口罩后方可进入ICU。ICU工作人员外出时必须外加外出服、更换外出鞋。

3.2 严格洗手制度 有效洗手可使院内感染率降低50—80%。应做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与洗手制度,在操作前后必須认真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操作结束以后,及时脱掉手套并进行洗手。洗手的目的在于去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驻菌,将常驻菌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我院ICU均采用WHO推荐的六步洗手法。

3.3 工作人员患有感冒、肠炎、皮肤或呼吸道以及其他器官传染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工作人员还应定期进行口咽腔细菌培养,凡带有致病菌株定植者,应立即治疗或更换工作岗位。

3.4 医务人员不得在病房内饮食,病床上一般不得放置物品,如有必要可铺上消毒巾。

3.5 加强参观人员、探视人员的管理,集中探视时间,控制探视人数。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在执行有创和个别无创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可采用封闭式吸痰管,吸痰时吸痰管勿上下提插,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留置导尿时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可以使用防逆流引流袋,保持导尿系统通畅,并做好会阴部清洁;尽量避免和减少侵入性操作,在给患者行各种技术操作时,一定要规范减少机械性损伤如深静脉置管时要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勿反复穿刺。对中心静脉置管及有创动脉置管的患者,在进行操作时戴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无菌敷料清洁干燥,严密监测体温,如出现高热者,疑似血行感染的应立即拔管并取动静脉置管尖端2—3cm送检血培养及药敏。

5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废物处置

严格做到一次性医疗用品一人一针一丢弃、毁形。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分类收集统一处理,利器装入锐器盒,医疗污染垃圾装入防渗漏黄色塑料袋,生活垃圾装入黑色塑料袋,每日有专人定时收送至指定地点处理。

6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对体质弱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在应用广谱抗生素2周后高度警惕真菌感染的发生。对无明显感染、血液白细胞计数不高而反复发热,抗菌药物应用效果不佳者,应高度怀疑是否存在真菌感染,及时取其分泌物或排泄物送检。

7 加强内勤护工的管理

加强对内勤护工院感、消毒隔离基础知识、消毒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规范洗手的培训。管理者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8 总 结

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它不仅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更需要增强每位员工的感控意识;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篇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加强医院管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1]。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

1.2 完善病种管理 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

1.3 完善区域化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

1.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 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

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 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 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且采取探视者入室更衣、洗手,探视后对室内进行通风、消毒擦拭、喷雾消毒等措施。每月一次做细菌培养,如不合格的,重新消毒后再做培养,以保证病房的清洁。

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有研究报道,污染的氧气湿化

瓶、氧气管、氧气插管、呼吸机、雾化器、导尿管、床旁柜、公用洗涤池等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播因素。所以,除了对必须消毒的器械物品消毒外,对易忽视的消毒器械物品应进行认真的消毒。

2.3 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2]。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保证手指带菌数不超过15cfu/cm2。

2.4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达到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3]。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避免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避免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避免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进,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相互作用,可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缩短住院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对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快出院继续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篇5

院感染监控办公室及三级护理管理体系。

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

二级管理:专科护士长;

三级管理:护理部副主任(为医院感染委员会副主任)。

职责是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目的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落实

①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供应室物品消毒制度和患者入院、住院及出院的随时、终末消毒制度等的健全和落实。

②监测制度:包括对灭菌效果、消毒剂使用效果及手术室、换药室、分娩室、监护室等

感染高发科室的监测。

③消毒质控标准应符合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规定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如医护人员

手的消毒、手术前手的消毒、空气消毒等都应符合有关标准。

(3)控制感染源和保护易感人群,阻断传播途径等。如对易感人群要加强管理。

(4)加强教育,增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

胃管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篇6

一、目的控制和预防胃管脱落导致感染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外科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三、依据

[1]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

480号

四、内容

(一)预防控制制度

1、各科室应当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胃管医院感染的工作规范,明确相关人员职责。

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关于胃管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3、定期分析、评估患者发生胃管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胃管医院感染的相关工作措施。

(二)预防控制措施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4、掌握鼻饲指征。

5、每日清洁口腔;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用牙刷清洁。鼓励患者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和昏迷不醒的患者应给与口腔护理。

6、加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患者放置胃管致躯体不适,甚至出现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多与患者沟通,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篇7

1 手术室医院感染因素

1.1 空气环境污染

空气的污染是导致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为空气中的尘埃、飞沫等均可携带病原菌, 在进行手术时直接进入患者的手术切口, 引起感染;或是空气中的病原菌落在手术器械、消毒巾及辅料的表面, 进一步感染切口, 引起感染。

1.2 术前准备及消毒

在术前尽量少用刀片剃毛备皮, 因为刀片剃毛有时会造成皮肤的轻微受损, 细菌可在损伤的部位定植, 而细菌的繁殖, 可使切口感染率增加;术前要严格进行皮肤消毒, 皮肤消毒不合格可增加切口的感染机会。

1.3 工作人员

在手术中工作人员的流动可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施术者的双手也是引起切口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来源;手术及护理人员的头发、眼镜等物品也是引起切口感染不可忽视的因素, 另外手术中的不当操作, 比如手术中的汗珠低落、咳嗽飞沫等, 或工作人员对以上细节处理不到位均可引起感染。

1.4手术器械物品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存在直接关系, 是医院感染的直接因素之一。若手术器械用后清洁灭菌不合格, 特别是残留有传染病患者的体液或血液, 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无菌物品的保管不规范, 包裹结构不合理, 消毒包尺寸不合适, 包内准备灭菌的容器盖未打开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手术器械的灭菌效果[1]。

2 预防与控制措施

2.1 加强学习, 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为减少手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 提高手术治疗疗效, 需定期组织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参加各种医院感染培训, 认真学习并掌握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 让医护人员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率[2]。

2.2 加强手术室空气的净化

平时要保持手术室内空气及环境清洁、卫生, 防止粉尘及飞沫的空气传播。根据手术的类型及手术过程中需无菌操作的程度严格地安排手术室, 当遇到连台手术时, 在手术间隙应至少确保手术室空气净化30min, 在急诊手术后, 应及时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 并定期检测手术室空气的质量, 确保做好手术后的空气消毒, 每月及时更换手术室层流进风及回风口的滤网, 以保证手术室空气洁净。

2.3 做好术前准备及消毒工作

在进行择期手术时, 在术前2d指导患者进行洗浴, 以便减少皮肤病原菌的数量, 术前进行手术区域备皮, 对于不影响手术敷料粘贴的毛发可不予以去除, 但要做好皮肤的清洁, 对于必须去除毛发的区域, 要进行备皮, 备皮时尽量应用脱毛剂, 少用或不用剃毛备皮, 以减少刮痕等表皮细胞损伤所致切口的感染[3]。对于骨折等无菌操作要求较高的手术, 术前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对手术区域要严格掌握消毒规范及操作, 做到万无一失, 杜绝手术室院内切口的感染。

2.4 规范工作人员操作及工作程序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更换手术室的无菌衣服, 穿戴好鞋帽及口罩。在无菌区的人员应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 严格遵守刷手规则, 用流动水洗手, 用毛刷把前臂、指纹、指甲缝隙间清洗干净, 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min, 保持双手高于肘部, 避免污染, 保证手的质量, 做好手的保护和监测刷手效果[4]。当手术者及参观人员进入手术室后, 要迅速到指定位置, 减少人员的走动, 手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降低感染几率;在术中发现手套破损, 应立即更换手套, 避免交叉感染。另外在手术中给患者应用导尿管时动作要轻柔, 以免引起导尿管对尿道内膜的损伤, 增加尿道的感染。

2.5 手术器械物品严格管理

手术器械的清洗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所以手术器械在清洗时要按清洗操作规范清洗, 一般手术器械在术后应在流动水下用毛刷清洗后进行分类烘干, 之后检查、上油, 包装或分类存放;其他无菌敷料及物品要按消毒技术规范包装, 灭菌;同时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要分开存放, 无菌物品存放在无菌敷料间, 按消毒日期排放;在使用前仔细检查消毒日期、有效期及灭菌标示卡等, 观察是否合格[5]。

3 小结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好坏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及愈后, 因此作为手术室医护人员一定要增强责任心, 树立无菌观念, 严格按操作规章进行操作, 把好引起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每一个细节和关口, 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我院据此制定的预防和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 有效地预防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并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 该院对引起该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包括加强学习, 提高控制感染意识;加强手术空气的净化;做好术前准备及消毒工作;规范工作人员操作及工作程序;手术器械物品严格管理。通过执行此套措施, 有效地预防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丽丽.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与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8) :270-271.

[2] 付立新.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6) :244.

[3] 王素佳, 路艳.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5) :871.

[4] 杨中华, 曹淑霞, 任淑霞.手术室医院感染及预防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7) :153-155.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试题 篇8

【关键词】医院感染;保洁员;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60-02

医院保洁员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日常清洁卫生工作,而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也是冲在第一线和医务工作者一起捍卫生命的安全。我院是一所大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全院共有80余名保洁员分别工作在临床医技各科室,每天频繁的接触各科污染物品,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各种病原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l 现状

l.1 重视不够制度不健全 大家普遍认为,保洁员的工作只是做好清洁卫生,处置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等琐事,与医院感染工作联系不大,因此对保洁员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保洁工作虽由专业的保洁公司承担管理,但由于保洁员未进行系统专业的规范培训,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甚少,导致医院感染管理存在漏洞。另外,尚未建立有关保洁员特有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或者是有制度但不健全。

1 . 2 知识培训不到位 保洁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偏大,待遇偏低,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使系统培训控感知识存在一定难度。医院组织的许多大型培训,如《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等法规、标准,常常因保洁工作繁忙而难以参与到位,导致管理教育滞后。由于缺乏对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对预防感染的操作方法认识不清,容易造成工作流程不科学。

1 . 3 缺乏洗手意识 保洁员的工作繁忙,且大多数不了解正规的洗手程序,洗手观念淡薄。常常接触了污染物品的同时又接触清洁物品;在进行长时间的保洁工作中,洗手次数却很少,形成“接触一污染一携带一传播”的过程,极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1 . 4 医疗废物处置不当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有漏洞,对严重的污染物不能正确处理,造成污染面不断扩大,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区分不明。使用过的抹布、拖把没有按要求分区使用,混合使用的情况较普遍。

1 . 5 防护用品不到位 医院对保洁员发放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洗手液、工作服等,数量有限,不能及时更换。特殊时期的特殊防护用品很难到位,比如发热门诊工作的保洁员,在甲型H7N9 流感流行期间,就不能及时领到隔离衣、N95医用口罩;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时,却又忽略了保洁员这一弱势群体。

2 对策

2 . 1 建立制度加强管理 要建立、健全保洁员的《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洗手制度》 、《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 消毒隔离制度》 、《 安全防护制度》 并将制度做成醒目标牌挂在保洁员工作区域的墙上或者是制作成专用小册子,每人一本,方便使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院控感科、临床各科护士长及保洁公司共同参与,形成多重管理模式。在明确了工作性质和职责的前提下,做到每月一大查,每周一小查,平时随机查的方式相结合。考核他们消毒液浓度的配制;拖把、抹布是否按区域分开使用;是否规范洗手:各种标本是否按要求处置;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是否分类清楚;各病区卫生是否达标等内容。做到勤检查、勤指导、勤总结、勤整改,共同努力使制度工作落实到实处。

2 . 2 强化知识培训提高保洁员素质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其工作质量与患者的身心健康,疾病康复,医院环境和医院感染的密切关系及重要性,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訓方式灵活多样,采用多媒体、板报、宣传册等形式不断循环强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培训内容,便于理解和接受。对医院感染工作相关的实践操作应做重点培训。

2 . 3 规范洗手增强洗手意识 手卫生作为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有效预防与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是降低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有研究表明,加强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降低30%一40%的耐药菌感染。因此,要求保洁员每次工作前后都要认真进行规范洗手。特别是接触高危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使用摘掉后立即洗手或是有快速消毒液消毒双手,再洗手。

2 . 4 加强劳动保护保障工作安全 医院与保洁公司签订合同时,要有明确规定,保洁员所有劳保用品应由责任人员发放到位。根据工作需要,不仅要发放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洗手液等常规劳保用品,如隔离衣、口罩、帽子、防护围裙、手套、工作鞋、手消毒液等。还要对长期工作在感染科、检验科等高危科室的保洁人员每年进行免费体检,给予必要的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杜绝他们自身成为病原体传播者。

3 结论

通过建立健全有关保洁员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洗手,保障职业防护安全以及有力度的监督等方式来加强对保洁员的管理,不仅能给医院带来清洁舒适的医疗环境,更对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丽琴,王淑珍,贾仕林.基层医院外聘保洁人员的职业危害调查与防护,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胡萍波.加强工勤人员管理控制医院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冯笑峰,赵玲华.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上一篇:新员工试用期自我鉴定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玩的靠垫》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