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任重道远

2024-05-23

公车改革任重道远(精选12篇)

公车改革任重道远 篇1

公车改革任重道远

2010年末,宁夏大批购公务车、一次性采购25辆奥迪A6的消息暴走全国,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声讨“公务车”的声音举国四起。人们对于公务车的采购、使用、管理的关注度一时间几近沸点,万夫所指,备受关注的公车甚至被至于恶贯满盈、万劫不复之地。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尚且如此谨慎,如国家何?政府作为国家的执行机关,在日常运行的过程当中似乎应当注意自身及外界监督机制的设立。古人云:浪子回头,金不换。当下,特别是一些权重位高的机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所犯错误于人民、于国家、于社会究竟有着何其深远的影响。没有事,不想事;遇到事,就怕事;过了事,不讲事。这正是当下许多机关部门、领导责任人“处事态度”的真实写照。有这样的官员存在,那么贪污、腐败的现象便难免会时有发生。

古人云: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公车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公务车在采购、管理、使用、资金来源、权力监督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公车相关制度的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目前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车费用畸高,公共财政缺乏监督。公车问题归根结底当属于公共财政不透明、浪费现象严重。正如宁夏25俩奥迪事件那样,某些政府部门以不超过国家明文要求的最高额度来对领导的公车进行配置,大大增加了费用支出。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将各种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报销的费用放到公务用车维修、保养项目中,使公务用车的成本高出社会车辆的几倍。更有一些负责公务用车维修的人员收车辆修理公司的回扣,以及公务用车使用中严重浪费等,这些超额费用都算在了公务用车经费支出上,造成财政负担重。等等这些现象都造成政府用于采购、维修公车的财政支出变成了巨大的雪球,越滚越大,给公共财政带来了难以承受之重。

其次,假公车以私用,腐败现象横行。现如今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有的领导干部把公车当成了私车。有的单位配置公务用车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讲面子、讲排场、互相攀比,车的档次不断提高。

再次,国有资产流失。某些官员把公车当成私有财产随意处置,行驶里程还未达到规定的一半就想方设法购新车,购豪华车,原车由一人做主,不经过集体研究,不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就作当人情送了,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从目前来看,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现行体制所致;二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作怪;三是以修车、加油等形式侵吞国家资金;四是互相攀比的不正之风盛行。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行为,有效遏制公车使用与管理中发生的浪费违纪行为,积极探索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提出以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公车改革的路径应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公共财政支出透明化。各部门在年终均应将本年内的公共财政支出项目明晰化、公布于众人,正如政务公开所要求的那样,将财政支出项目公开,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杜绝公共财政流失,并在确保各项工作自身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量压缩财政开支。强化监督检查,严肃党政纪律,建立单位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定期检查、秘密查访的监督网络。

其二,费用包干。交通补助费从正、副处级,正、副科级到一般干部,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工作量分档资补贴到人。领导干部县内公务用车和因私用车,均由个人负担费用,普通干部职工城区内交通费自理,下乡据实报

其三,做到“四不准”,即不准到下属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交通费用,不准到公检法等特需部门借用公车,不准拖欠或不缴纳个人应支付的出租车费,不准为节省交通费用而影响正常公务活动。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车问题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认清事实、把握契机、转变思路、狠抓落实才能真正使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公车改革任重道远 篇2

一、县乡公务用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不计成本, 只要有车的单位, 不管办事的距离远近、时间长短、公事还是私事, 访亲还是走友都一律使用公车;有公车随行必是“官”的象征, 车的品牌和排量已代表了权利和地位;二是养车的“黑洞”太大, 公务车维修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修理厂为了留住客户, 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经常上门修车, 按比例给司机返还作为回报, 单位能报销多少费用就巧立名目多开多少发票。公车加油都由司机一手操办, 多开、虚开现象十分普遍;三是配车过滥, 公车配置是各单位各行其事, 随心所欲, 就县乡两级而言, 哪些单位应配车, 那些单位不应配车、配什么样的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公车改革将直接伤及权利集团的利益, 不仅要动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使公车使用情况公开, 真实。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为确保公车发挥效力, 实现公车不私用这一目标, 凡有公车覆盖的地方, 都要建立以市县主要领导挂帅的公车监管督查队。并赋予督查队上督市县领导不乱开公车私用口子, 下查县局、乡镇干部不随便用车的职责。经常性地深入村组农户, 明察暗访, 发现问题, 及时有效地处理;二是县、乡镇要聘请公车使用监督的信息员, 反馈官员在公车施用中的真实性、针对性和效益性的意见。这种对称通畅的信息渠道、公开透明的方式, 是为了确保納税百姓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也是对百姓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保护;三是实行公车公用的领导责任制, 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层层分管把关, 确保公车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公车使用一直未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现行的公车管理制度也相当混乱。在公车管理上如加强制约, 也会减少相当大的一部分财政支出, 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借鉴珠三角等地的做法, 每到周末或者是法定假期, 公车都会统一停放到所属停车场, 不允许任何个人以任何名义将公车开回家中, 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制约了公车私用, 也有效控制了财政支出。

二、公车制度改革的方法

(1) 县级公车服务市场化。县乡有本质的区别, 县级单位集中, 车辆组织方便, 可将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车辆集中管理, 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 将党政机关现有公车整建转为经营性实体、模拟市场经营实行有偿服务。这种改法只使用于县级单位, 不切合乡镇实际。在县级可直接和间接节省两项费用, 一是司机工资和补贴;二是养车、修车费用。间接的省了车辆的购置成本。

(2) 乡镇公车管理规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 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 堵塞公车管理中的漏洞。在乡镇要允许公车的存在的合理性, 限制车辆存在的范围, 运行的范围。公务使用不出乡镇, 参加各种会议乘公交车, 往返凭通知报销差里费用, 一例不允许带车出乡镇。通过严格控制公车购买, 规范公车使用、维修制度等, 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 为下一步公车改革做好准备。

(3) 公车分配货币化。这种方法是一些发达国家普片采用的办法, 取消或保留少量公务用车, 发给一定交通补贴。即实行岗位补贴, 就是公务人员 (有些地方是主要领导除外) 彻底取消公车待遇, 按级别、岗位发放交通补贴, 从而变过去的暗补为明补。与公车租用相比, 岗位补贴更符合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市场经济法则, 也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是一项从根本上杜绝公车弊端的改革举措。

公车改革任重道远 篇3

关键词:公车改革;蓬莱公车改革;启示

2011年中央单位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其中车辆购置与运行费用59.15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全国数百万辆公车,如果能够削减,将省下千亿巨额的资金。

一、公车改革的意义

(一)公车改革有利于节能减排。当前汽车用油已经成为我国成品油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元凶。

(二)公车改革可以有效节省公用支出。公务用车的资金消耗量是惊人的,根据有关分析,我国公车改革后,可以节省财政资金1000多亿元,公车改革后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财政压力。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就可以投入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项目上来。

(三)公车改革可以提高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形象、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公车改革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群众关注度很高的工作。长期以来,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公车私用,没有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在损害领导干部形象的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群众也因此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公车改革不仅可以节省公用经费,而且可以借公车改革之机逐步取消官员特权、铲除腐败、提高政府形象,从而凝聚人心,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二、公车改革的难点

(一)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易引发新的矛盾和腐败。首先,对于车改试点地区来说,中央的车改补贴标准远低于之前制定的标准,许多既得利益者都对此轮车改表示不满。有的干部抱怨说,车补这么少,以后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去。其次,交通补贴成了个人补贴,不用就省下来归个人所有,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可办可不办的事情,他们就会尽量不去;对于必须要办的事情,他们会拖一拖、缓一缓,等凑够几件事一起去办,其结果就是,办事效率低下,出现懒政。再次,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有失公平。单位事有繁简,尤其在基层单位,有的办事员可能因工作需要到处跑但交通补贴较少,有的领导干部可能整天坐办公室却能领到高额的交通补贴,这样就容易引起低层办事员的不满,处理不慎就容易引起矛盾。

(二)政府部门的双重地位。政府既是公车改革的推进者,又是公车改革的目标对象。作为公车改革的目标对象,难免会顾及自身的利益。它既与高层决策者的利益相关,又与改革的推进者的利益相关。在实行公车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改变政府行政体制,公务车改革最终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推进公车改革,就要求政府改革的推进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品德以及极大的勇气与毅力。但是作为经济人,许多时候个体总是要考虑自身利益。因此,在推进公车改革过程,改革推进者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顾虑,甚至成为公车改革的较大阻力。

(三)如何确定每个单位保留的公车数量和标准。中央的车改政策是取消所有的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如何界定哪些单位需要保留公车,如果需要保留,保留多少,按什么标准保留,对于保留车辆如何管理,是由保留车辆的单位独立管理,还是由政府成立公车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主要还是要看上级的政策。

(四)司勤人员的安置问题。几百万的司勤人员如何科学合理安置,事关公车改革的成败。要以人为本,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主要采取内部安置的办法,用多种方式保障其能够继续就业。要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变更、经济补偿发放、社保关系处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我市公务用车现状和推进公车改革的思路

截至到2015年末,我市公务用车保有数量923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616辆,党政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实有公务用车354辆,2013年车辆运行费1900多万元(不包含司勤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等支出)。根据中央的车改政策,我市党政机关的公车改革将于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再用2-3年时间完成其余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车改工作。通过对中央车改政策的分析,推进蓬莱公车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起强有力的财政约束机制。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抓住改革后的交通补贴支出低于原先的公车运行费用这条红线。公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节约公共财政支出,我市的公车改革要根据中央出台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规划、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发放交通补贴,最大限度的节约财政资金,又要使大部分工作人员满意。

(二)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公务用车改革成败关键在于领导,在于一把手。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单位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公务用车改革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制,使改革工作做到措施有力,运行到位,落实到位。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确保公务用车改革顺利开展。

(三)是要做好原有公车处置工作。对拟拍卖的公务用车要做好全面清查和登记,杜绝一切隐瞒情况或违反规定将本单位车辆出售、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现象;评估过程中不得授意评估机构压价,不能以权谋私,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四)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纪检、监察机关对公车改革后违反公务用车改革纪律的行为,要进行必要的惩罚。要防止出现“公车照坐,补贴照拿”的现象;对发现借公务用车改革名义滥发补贴和违反纪律规定的,要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四、结束语

公车改革讲话 篇4

篇一: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要求,我就财政局公务用车情况做以简单汇报:

我县**系统现有干部职工147名,其中正科级领导8名,副科级领导10名。现有公务用车10辆,年公务用车运行费用约为68万元左右。司机10名,全部为机关聘用人员,工资、养老保险等各项开支约为21万元。人员工资和运行费用两项合计为89万元,平均每辆车每年人工费用和运行费用总共耗费约为8.9万元。运行成本实在很高,加强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

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实行公务用车改革的单位,自发放个人公务交通费之日起,除经审批留用的执法执勤车辆外,在6月底前单位所有公务用车全部封存管理。借鉴省市经验,公开拍卖。

第二,根据我县的物价水平,综合考虑我县的状况,以及公务用车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个人公务交通费发放标准。

第三,要鼓励公务员个人购买小汽车。凡参加公务用车改革的县级部门、乡镇的科级以上领导(实职)干部,个人购买小汽车,县上可以给予一次性预领本人若干个月的公务交通费。

第四,要求全县特殊公务交通经费定额包干。根据各单

位、各部门编制人数,县上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定额包干拨给单位。节余留用,超支不补。经费用于单位特殊公务交通租用车辆,用于内部特殊岗位、特殊公务乘用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费开支,用于执法、执勤车辆开支。

第五,要组建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为防止改革后出现公务用车保障脱节问题。我县有必要组建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承担车改单位必须的公务交通保障任务。篇二: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大会是**集团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昨天,我们拿出一天的时间,实地参观了在集团公司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今天上午,***煤矿、***煤矿、***新村、***铝业公司、***煤矿、***化肥厂、***实业公司、***三十七处八个单位介绍了经验。这些先进经验,体现出了很强的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他们的做法值得在全公司加以推广。今天上午,王总等几位领导同志分别传达了集团公司董事局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实施意见、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人员分流安置的若干意见、关于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国有资产处置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公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关于深化内部市场化运作的管理办法5个文件,这些文件既遵循了国家、省府一系列政策,又体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意志,凝聚了上上下下的智慧,是当前推进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同志们,***集团改革发展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我们能否加快项目建设,强化企业管理,提升发展速度,顺利推进改革,直接关系到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广大干部职工能否跟上全国全省奔小康的步伐。因此,在全国“两会”和集团公司“职代会”召开之后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共同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的思路目标,进一步解决“怎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以便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动集团公司各项工作跨上新的台阶。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第一部分:统一思想,制定措施,加快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步伐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现在,我们几乎每次大会必讲形势,必讲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企业要改革、要发展,首先必须认清形势,找准差距,理清思路。要通过学习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企业实际出发,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深刻学习上级历次重要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观念,树立机遇意识,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从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到去年的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今年的全国全省人大、政协会议,都贯穿了同一个主题,即: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从国家来说,战略机遇期大约是20年。但是,由于煤炭市场供求关系的逐步转化和国家主辅分离、关井破产政策的时限规定,真正属于我们的机遇期可能只有三、五年时间。就煤炭市场来讲,20xx年底,由于投资的大幅拉动和能源的内在供求影响,国内部分地区出现了“电荒”、“煤荒”现象,煤炭产品供不应求,煤炭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据权威部门预计,今年国内社会用电量将比去年增长

7.8,国内主要用煤行业的煤炭需求量将超过14亿吨,煤炭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一是,在良好的市场预期下,各煤炭企业都在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二是,在利益驱动下,前几年停产整顿的小煤矿正在逐步恢复生产;三是,国内新一轮的煤矿建设将在三、五年内建成达产;四是,三峡工程水电机组陆续投产,西气东输工程即将竣工,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民经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综合上述因素,我判断,国内煤炭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大约只能维持三到五年的时间。就改革政策来讲,我们面临着两个大的机遇:一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这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给予国有企业力度最大、含金量最高的一项政策,但又是一个有时限的政策,优惠政策只执行到20xx年。二是资源枯竭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这是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时期,对资源枯竭、资不抵债企业给予的一项特殊政策。最近,我们在省煤炭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对东部5省市的最后一批计划指标,使更多的困难单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甩掉包袱、获得新生。机遇稍纵即逝。各级组织、各个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增强改革发展的紧迫感,统一思想,乘势而上,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利用最近三到五年改革发展的大好环境和良好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尽可能多地解决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使主业得到精干、辅业具备活力、机制得以

转换、职工安居乐业,从而为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企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学习各地区各企业的先进经验,对比分析找差距,增强改革发展的危机感为开好这次会议,集团公司在春节以后专门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大家深感震动、深受启发。

篇三:在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部署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部署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6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部署培训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推动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田志勇同志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要求动员好,部署好,培训好,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取得实效。刚才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马章平同志宣读了我市《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市财政局副局长吴振富同志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关政策进行解读,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和×××市会议精神,我就全面推进我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公务用车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央、省委、×××市委对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有关文件,对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进行部署,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省部级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4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原则、内容、方法步骤和有关政策等。4月25日,中央又召开全国两项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专项治理工作的任务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和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5月31日,全省召开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省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纪委常委刘宏伟同志对我省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任务作了部署,对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具体要求、方法步骤和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讲解。×××市委、市政府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特别重视,6月10日,召开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部署培训会议,×××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陆长彪同志部署了×××市《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市纪委副书记林浩云同志对《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作了重要讲话。

我们要从中央、省委和×××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中,充分认识中央、省委和×××市委对这项工作的高度关注,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深刻认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对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促进党政机关改进作风,落实厉行节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社会关注,要求很高,既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又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任务很艰巨。为此,大家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和我市市委部署上来,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二、认真落实《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专项治理工作到今年底基本结束。现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今天会议后,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市直各单位要立即展开工作,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动员部署。按照省和×××市里的时间安排,我市要在年底前完成好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必须加快速度。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市直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中央、省、×××市和我市的政策精神传达到位,迅速成立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机构,组织专门的人员开展这项工作。这次专项

治理工作共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一定要尽快研究,尽快部署,对每个阶段工作都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提出落实措施,做到整体谋划、合理布局,任务具体、措施有力,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二是抓重点,明确任务要求。中央、省和×××市里对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了周密的部署,必须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为着力解决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必须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严格清理纠正公务用车的违规问题,严格按照新的车辆编制和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严格公务用车的日常使用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互关联,同时展开。

在严格清理纠正方面,要把好三关:一是自查登记关。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公务用车逐辆如实登记自查,做到不遗漏、不隐瞒,彻底摸清车辆底数。这次专项治理,事业单位虽然不在治理的范围,但也要进行统计摸底,特别是卫生局、教育局等下属事业单位较多的部门,要做好对下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统计汇总工作。二是审查核实关。要组织力量对登记上报情况逐车进行核实甄别,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审查面必须达到100%。三是纠正处理关。要本着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原则,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处理不符规定的车辆,对认定的违规车辆,逐车提出纠正处理意见。

在严格按新的车辆编制和标准配备公务用车方面,要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明确公务用车的编制数量和配备标准。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我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不突破原有编制和配备标准的要求,明确新的编制和配备标准,重新核定车辆编制总数,严格控制公务用车总量,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更新公务用车。在新编制和标准没有核定前,原则上暂停新增和更新公务车辆。

在严格公务用车日常使用管理方面,市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要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预算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公务用车,加强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建立公务用车管理信息系统,切实避免公车私用,降低使用和维修保养成本。

公车改革 篇5

随着公车改革和中央多项禁令的颁布,一些机关单位专车司机的“灰色收入”已不复存在。于是一些公务车司机便选择了辞职,去年年底,在长沙韶山路某机关大院内,机关车队已有5名司机提交了辞职报告。同样在八一路、东风路等多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车队,也出现了一些公务车司机辞职的现象。这两年,公车改革的雷声大,雨点也开始大起来。2013年年末,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公车改革和公车采购指明方向,业内人士预测,2014年将是改革政策落地执行的重要一年。地方机关车队司机另谋出路,看起来固然是“少数派报告”,也传递了地方车改的一些信息。公车消费是三公支出的重头,这是毋庸讳言的现实。正如多年致力于推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所言,公车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购买环节存在超编制、超标准配备问题;使用环节“公车私用”现象严重;维修保养环节浪费惊人。

有了“车浮于事”,自然就有人浮于事。这个“车轮上的腐败”不遏制,危害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事实上,公车改革的试验已有多年历史。中央国家机关部门中,最早实行公车改革的时间可追溯至199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敲响了深化改革的鼓声,这也使得本轮公车改革的大气候不同于以往。2013年11月,中纪委“晒”出了2013年以来各地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成绩单”:截至9月30日,各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共14839起,其中,违反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有关规定的案件数量为4851件,占比接近1/3,居各类问题之首。这一方面说明在公车监管上敢于动真碰硬,另一方面也说明车改刻不容缓。

山东公车改革动态 篇6

上述方案规定,在中央确定的17个执法部门内,省、市、县(市、区)分别保留各级主管部门核定的一般执法执勤用车编制数的40%、60%、70%

在中央确定的执法部门之外,其他部门的执法执勤车辆应严格配置在相关一线岗位并严格控制总量,省、市、县(市、区)分别保留各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执法车辆编制数的30%、50%、60%

在机要通信和应急用车方面,上述方案也给出了“硬杠杠”。其中规定,市级党政机关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总量按照不高于各市市属部门总合计数的200%核定,县(市、区)级党政机关,按照不高于各县县属部门总合计数的150%核定,乡(镇、街道)一般可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1至2辆,地处偏远或山区的可保留3辆。

焦点省级党政机关人员在济南城区公务出行领“车补”后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

发放补贴后,省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济南市城区内(包括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公务出行,要自行选择出行方式,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上述方案还提出,将鼓励公务人员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各地也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部分汽车租赁公司,发展适合公务出行的市场化交通定制服务,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除此之外,还将把公车配备和运行维护费用、交通补贴发放、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及政务公开范围,严禁公务人员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

平日里,调研和接待用车,也是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方面,上述方案规定,调研、接待等集体公务出行用车,原则上以社会化方式提供。确有特殊要求、无法通过社会化方式提供的,可以适当保留部分车辆,以中巴车型为主。市、县可分别按照保留公车总数1%的比例保留调研、接待用车。

焦点公车改革后,原有的车和司机都咋办?司机可转岗,公车要拍卖

听说山东公车改革方案已出炉,济南一市直单位的公车司机周勇(化名)就开始到处打听此次车改的一些细节。“车改一下子取消了那么多公车,我们这些司机里肯定有不少人都没法再给单位开车了,那下一步怎么办?能继续留在局里吗?”他说,他所在的单位的司机们,“都想知道未来自己会怎么样”。

按照上述公车改革方案,在公车改革后,像周勇这样的司勤人员将得到妥善安置。在具体层面上,车改后,各级党政机关将根据车改后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在现有在册正式司勤人员中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留用人员。对未留用的在册正式司勤人员,原则上以“内部消化”为主,可以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提前离岗等措施妥善安置;对其他未留用的司勤人员,则将做好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并依法进行经济补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司机将得到妥善安置,公车则将被统一处置。上述方案提出,对取消的公车,由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统一规范处置。处置时,得遵循公开公平、集中统一、规范透明、避免浪费的原则,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处置工作要按“封存停驶、鉴定评估、移交车辆、公开拍卖、收入上缴、核销账务”六个步骤进行,防止出现甩卖和贱卖现象。

更多热门文章分享阅读:

1.山东公车改革最新动态

2.山东公车改革最新消息动态

3.山东公车改革最新消息

4.山东公车改革司机安置

5.山东公车改革补贴标准

进一步完善公车改革的思考 篇7

一、我国公务用车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和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务用车的改革力度,从2011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多份文件,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但是,对于现在公务用车的有关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适应政府的需求,特别是对“廉洁性”、“服务性”和“实效性”的需求,随着公务用车问题的不断出现,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公务用车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公务用车成本持续上升。近年来,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公务用车消费在行政事业单位比重逐年增大,公务用车数量多达200多万辆。一年内一辆车大概需要3万元左右的维修费用、保险费用、养路费用、燃料费用以及过桥费用等,公务用车支出费用更是高到离谱。同时,政府采购费用以及财政支出有增无减,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采购规模与速度远远超出国内生产总值的速度,长期以往,政府财政负担可想而知。

(2)公务用车存在资源浪费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公务用车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合理,导致公车购买标准不合格、不规范,甚至暗箱操作等现象经常发生,各地区购买公务用车互相攀比,逐渐向高配用车靠拢。在北京市的很多事业单位,处级以上的领导者几乎是人手一辆。甚至对于一些经济管理单位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好的部门,科处级以上的管理者都配有公务用车,公车过多,带来使用率过低,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

(3)公务用车腐败情况日益严重。公车腐败问题常年治理,久治不愈。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公务用车办理私事,未经审批同意私自借予其他单位或个人。配置公车购买时,利用车辆采买制度的不完善钻“空子”,借公款之机捞“油水”,在公务用车燃油、修理、维护等方面虚开发票。更有甚者部分单位个人只注重公车的配置、档次。在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同时,公务用车的消耗已经形成一个无底黑洞,逐渐吞噬着我国国有资产,给国家、政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财政压力,社会秩序被严重扰乱,政府形象大大受损。

(4)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使用公车意见大。近年来,随着公务用车问题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公车的使用关注度也随之加强,事业单位领导私用公车、滥用公车、贪污腐败等问题大量曝光,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车使用的黑暗面越发不满,意见很大,导致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受到很大影响。

二、进行公务用车改革存在的难处

(1)公务用车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大部分人心中,政府领导到了一定的级别,配车是很正常的,上班打车或采用其他社会车辆,有失面子。而且,实行公务用车改革,会使一部分人利益受损,他们对改革存在很大意见,改革后,对费用有预算评估,那么,费用超出部分就需要公车使用者自付,以前的情况是,使用公车任何费用不用担心,车用坏后提出申请就可以更换,相比之下,这些人对公车改革势必不情愿。

(2)公务用车执行预算约束力差。目前,很多政府机关单位,利用超标购车、谎报购车等渠道滥用私权,损坏国家利益,加大财政支出。我国政府缺少在财政公车支出上的预算工作,只要下面以“合理”的原因申请公务用车,大部分就可以得到审批,导致很多行政机关得寸进尺。如果政府每年在公务用车上做出充足的预算工作,规定超出预算者自行负责,相信公务用车在管理上会大有进步。

(3)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力度不够。对于公务用车这个问题,很多老百姓会觉得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关注度不高,更不用提参与度和监督力度了。其实,究其根本,公务用车的资金来自于政府财政部门,而财政资金主要依靠的是纳税人的缴纳税款。说到底,人民群众与公务用车息息相关,在公务用车改革问题上,得不到群众的监督,听不到群众的声音,实现改革的公平性、公开性难上加难。

(4)改革中法律法规不健全、司法执行力度不够。改革进行不顺利归根结底源于法律政策的缺失。改革过程中主观判断力较大,没有清楚的法律标准,问题出现时很难加以规范。由于没有具体制定相关监管制度和规定,在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中,少了抓手,执行力度弱化,甚至凭借关系特事特议等流程避开或减少惩罚。

三、公务用车改革的新思路

(1)加大公务用车预算管理工作。面对公务用车严重超出财政预算的现状,应尽快把公务用车支出放在财政支出预算中统一开展专项预算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模、性质、用车数量等具体情况,按照规定进行分配单位的用车数量和标准,合理开展、统筹安排专项预算管理工作。预防单位用车虚报、滥用职权等不良问题的产生。在执行过程中,做好清算公车保险费用、维修费用、燃油费用等工作,定期进行审查,并上报到财政部门,对于盘查中发现的问题,秉公执法,做到执法必严。

(2)加大投入公务用车采购的监督。财政、审计、纪委等相关部门应在公务用车的购买、维护、保险等方面统一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参与采购事项集体会议,监管审批采买流程及其设定的审批权限,通过采购合同审查公务用车的质量、数量、配置等方面,并严格把关。采购执行中,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装饰费用和保险费用等,相关部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逐步把公务用车采购环节的监管纳入资产清查。

(3)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步伐。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除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调研接待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外,在设立车辆综合保障平台集中管理保留部分公务用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社会化公务交通保障体系的同时,大力推行开展公务用车社会租赁服务业务。逐步由社会接管一般公务出行服务业务。谨慎运行开展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调研接待和特种专业技术等用车社会化服务。推进公务用车社会租赁服务业务,真正实现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这一改革目标。

(4)严控公务用车的使用权利与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加强公务用车监督管理是有效控制贪污腐败的手段,相关机构应制定公务用车使用具体监管细则,对于非法使用公务用车人员提出具体处罚措施。全面公开公务用车使用权利与具体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鼓励群众对公车滥用私用的现象进行实时监督,树立广大群众人人管理、人人监督意识,避免腐败现象恶化。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前后在多个地区设立了公车试点,进行改革的深入调查,经过多年的坚持,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由于公务用车改革范围广、难度大,工作进展缓慢、调查面窄、深度不够,虽然积累一些经验,但仍需解决的问题不可小视,改革的路程任重道远。

关键词:公务用车,改革,财政支出,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毛淑景.公车改革对降低公车费用的作用.商品与质量,2015(48).

古代“公车改革”那些事 篇8

由于当时没有规定官车的公私使用之分,一旦工具派发下来,完全供主管官员个人摆布,成了绝对的私人用品,这就容易助长腐败与奢靡的风气。同时,官车数量庞大,也成为严重的财政负担。看似平常的公车消费,实际上成为变相的“车轮腐败”。

有鉴于此,古代皇帝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公车改革”,其中以明太祖朱元璋最为著名。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苦出身,他既体恤老百姓的艰辛,又担心养尊处优的日子会磨损官员治国的意志,因此他对那些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非常反感。就说出行,以前都是马背上来,马背上去,如今则是车轿代步,他很担心这样会导致官员懈怠并产生腐败。所以,开国不久,他便规定只许妇女和年老有病者乘轿;三品以上文官特许乘坐四人抬的轿子,余皆骑马;勋戚(有功劳的皇亲国戚)和武官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抬轿者,都要接受严厉处罚。

不仅对于文武百官严加管束,他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据《明史》记载,有一次,官员奏请把他乘坐的轿子装饰一下,需用黄金若干。他说,不必了,用铜就可以。臣下讨他的好说:“陛下,即使用纯金,又能费多少?”他说:“朕富有四海,岂吝乎此?然所谓俭约者,非身先之,何以率下?且奢侈之原未有不由小至大者也。”不只对平时乘坐的轿辇,就是大朝会,朱元璋也不愿意太过奢华。大朝会,即百官朝见天子,是历代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当天,礼部会将皇帝乘坐的五辂即玉辂、金辂、革辂、象辂、木辂置于奉天门,这五辂制作考究,放置有序,玉居中,左金,次革,右象,次木。皇帝驾出则乘玉辂,后有腰舆,以八人载之。某日,朱元璋考证《周礼》五辂,问儒臣:“玉辂太过奢侈,用木辂替代如何?”博士詹同说:“孔子云‘乘殷之辂’,即木辂也。”朱元璋说:“以玉饰车,古惟祀天用之,日常所乘宜用殷辂。然祀天之际,玉辂未备,木辂亦未为不可。”参政张昶反对说:“木辂,戎辂也,不可以祀天。”朱元璋不以为然:“孔子斟酌四代礼乐,以为万世法,木辂宁不可祀?祀在诚敬,岂可拘泥仪文。”于是洪武六年,礼官奉命重考五辂制,改为木辂二乘。一以丹漆装饰,用以祭祀;一以皮鞔装饰,用以行幸。

朱元璋制定的一系列“公车改革”规定在明朝初期执行得非常有效。但是,随着明朝的日渐衰弱,监管也每况愈下,一些贪恋安逸、养尊处优的官员们又纷纷坐上了轿子,而且轿子越坐越大。据《明史·奸臣传》记载,奸臣严嵩的死党、总管全国盐政的都御史鄢懋卿,“性奢侈,其按部,常与妻偕行,制五彩舆,令十二女子舁之,道路倾骇”。

清朝进关后,特别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也都致力于“公车改革”,规定在京的满族大臣不分文武一律乘马,不准坐轿;一品文官如果因为年老或疾病不能乘马的,必须经过特许才可坐轿;汉族文官可以坐轿。但乘轿上下班,得准备两班以上轿夫中途替换,一班轿夫抬轿时,另几班乘大板车随后。计算下来,养一乘轿子的年度开销需要数千两银子。因此,在不影响官员形象的情况下,朝廷鼓励满汉大臣一律乘坐轻便价廉的代步工具,于是很多京官都改乘骡车。

但是,从史料的记载来看,满族官员不许乘轿的禁令在康熙时就已被打破,到乾隆时乘轿已成普遍现象,乾隆皇帝为此连发诏谕训斥,但效果甚微。当时,大将军福康安作为乾隆的宠臣,长年统兵,“其出师督阵亦坐轿,须用轿夫三十六名,轮替值役,轿行如飞”。

辽宁省公车改革 篇9

标准: 我省车补或上浮30%

《辽宁省悉数推进公务用车原则改观整体方案》本年8月正式上报国家改观委员会,9月份,经国家层面各关联单位对车改方案中止会签,昨日国家改观委员会体改司供认,我省的车改方案已正式得到批复。

依照事前走漏的我省公务车改观方案主体思路,我省公务车改观的车补一种将遵从国务院精神,即“本地党政机关的车补可以根据自身现实情况上浮,最高不逾越30%”来方案车补标准。

国务院和国家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一个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一个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一个月500元。如按“本地党政机关的车补可以根据自身现实情况上浮,最高不逾越30%”精神,我省处级指导的平均车补每人每一个月有望逾越1000元,科级及以下人员每人每一个月不逾越650元。

等级:比国务院方案更为细化

依据本年6月我省有关有些吐露的消息,对比国务院方案“司局级、处级、科级及以下”的等级区别设定,我省的车补方案曾提出过“细化等级”思路,即比国务院和国家车补标准提出的等级更为细分为正局,副局,正处,副处等等。

本报得知,因比国务院方案平等级的区别更为翔实,我省的车补标准也与国家层面的车补稍有出入,有些等级或许参照国家标准,有些等级实行上浮标准。

封存:整体估量需要1到四个月

本年6月份,我省已传出消息已结束对省级层面各单位公车保留与封存的挂号汽车等后期工作,在公车改革方案初步实施后,将报废一有些汽车,一同,许多汽车将中止拍卖,我省将当令对处理汽车中止分批次拍卖。

据关联有些吐露,因各单位情况不尽相同,封存汽车的工作发展也将有所不一样。汽车封存工作恳求落实到每辆车,每两个人员,我省省级层面的汽车封存工作估量将持续1到四个月,这意指着,如车改工作于9月中下旬发起,年底前,将结束大有些汽车的封存工作。

实施:年底前 我省将有单位车补发放得手

只需结束汽车封存工作的单位,才华初步发放车补。万万,我省关联有些估量,受各单位各自情况不一样,还有封存公务汽车发展不一样的陶染,全县省级层面各单位拿到车补的时期不会完全同步我省将采用“哪个单位先结束,哪个单位先发放车补”的办法,结束一家,发放一家。

新余明年起实施公车改革 篇10

2013-12-24 04:21:00 来源: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南昌)有0人参与

分享到

文/记者刘健

12月23日,公车涉改单位的汽车陆续驶入新余市五一北路公务用车停放点内并办理交接手续。据了解,目前新余市公务用车服务指南已出炉。

公车上张贴醒目监督举报电话

据了解,128辆公车移交手续完成后,将集中停放并在车辆右前方的挡风玻璃上贴上“公务车”的标志,标志不但醒目而且编排了号码,还有监督举报电话。

车改后,新余市对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的车辆采取集中停放、统一标志、统一加油、统一维修等措施,对车辆进行严格管理。对需要租用车辆的单位和个人,按车型、时间、路程等分别收取费用,对需要租用驾驶员的按时间计算费用。

要用公车先通过电话或者网络预约

记者获悉,目前新余市公务用车服务指南已出炉。据了解,公务用车将按照预约、订单确认、用车准备、用车服务、费用确认、开具收据、费用结算的服务流程。用车时需提前用采用电话/传真或网络登记的方式预约,远程公务用车需提前半天预约,并在派车前半天内以短信或电话方式确认。在车辆紧张的情况下,首先保障处理紧急公务和突发事件和机要用车需要。服务结束后,需用车单位和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驾驶员确认实际用车时间、用车里程与过路过桥费等相关费用。

节假双休日使用公车要给司机加班费

公务用车计费标准主要包含裸车租价和驾驶员工资,车辆租用根据不同车型按实际租车时间计价,分为半天(市内4小时,不到4小时按4小时计价)、一天(市内8小时,超过4小时至8小时按8小时计价)两个时间段计价;用车超过8小时至24小时加一天计价,以此类推。市内4小时,轿车90元,商务车和越野车150元。

公车改革的地方样本 篇11

公车改革相关指导意见和方案7月16日发布,公车改革迈出关键步伐。事实上,不少地方此前已在公车改革上进行有益尝试,记者选取沈阳浑南新区、杭州、昆明三地作为样本,梳理公车改革的探索和经验。

沈阳浑南新区: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

从2011年7月开始,沈阳浑南新区启动公车改革,将原有公务用车从422台减少到71台,减下来的公务用车通过社会公开拍卖等方式处理。车改后对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发放少量的交通补贴。

公务用车方式则采取向国资企业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剩余的71台公务车,由浑南新区成立国资企业统一运营,实施GPS全程监控、计时计价收费,为政府提供公务用车服务。国资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现政府公务用车服务企业化运营、市场化管理。

浑南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使用车辆的部门需购买充值卡,财政将按各部门工作性质统筹划拨充值卡金额。国资公司按照出租车八折收费标准(等时费五折收取),刷卡计费,再按计费金额统一与财政定期结算。自2011年车改以来,全区每年公车费用支出比车改前减少了1000万元以上。

杭州: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

杭州市自2009年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除杭州市级四套班子,公、检、法及3个驻外办事处以外,其他党政机关、参公单位、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均在车改之内。

杭州市也成为全国首个全部实施车改的副省级城市,所有局级(副厅级)领导用车都需要自行解决。第三批车改结束后,杭州市公车数量将从车改前约1200辆缩减到400辆左右,总量减少2/3。

杭州市公车改革基本思路是: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

单轨制就是车改单位的公车一律向社会公开拍卖,拍卖所得上缴市财政。

货币化是指向公务员发放“车贴”,车贴标准分为9个档次,上限为每人每月2600元,下限为300元。车贴全部打入“市民卡”中,车贴金额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

市场化是指成立公车服务中心,将留用车辆进行市场化管理。与此同时,杭州市配套出台了《市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纪律规定》,严禁公职人员向社会“借车”或转嫁费用等行为。

杭州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何青告诉记者,公车服务中心的车辆只为单位或领导本人提供公务服务,不接送领导上下班,不替领导干“私活”,不接受指派司机或者车辆的要求。

昆明:实行非货币化改革

昆明市的公车改革自2009年12月开始,实行非货币化改革——实行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制度。试点选择了经济比较发达、公共交通资源比较完善的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个主城区。

改革共将221个单位(含9个办事处)5344人列入试点对象。试点单位各类公务车920辆全部收缴,其中车况较好的258辆预留为公共交通服务车队用车,66辆按车辆编制和工作要求划拨执法部门使用,执法部门不再另行购买新的公务用车。对较为陈旧的134辆作了报废,其余462辆向社会公开拍卖。

2014年自贸区改革任重道远 篇12

对目前的改革, 市场还有一些更加迫切的期待。例如负面清单管理, 在去年已经出台了相应的负面清单, 但市场的满意度不高, 认为政府的管制仍旧较多。所以, 上海和中央都已经发出声音, 将在今年出台更短的负面清单。这需要各方利益的协调。

除了负面清单之外, 市场对于自贸区税收的改革更为期待。在自贸区改革方案出台之前, 市场一度认为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我认为, 在今后也不应有税收优惠。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吸引外资、扶持新兴产业, 国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行业或企业进行税收的减免, 目前外资企业投资西部地区或者高科技产业, 还会有一定的优惠措施。但是, 上海自贸区落户的企业是在东部发达地区, 而且多是金融和服务业, 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扶持措施。从国民待遇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外企还是国企, 都应该享受同等的竞争环境和税收政策。

自贸区的目的是通过改革, 逐步形成可以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是, 有些元素只能局部复制, 不能全国复制。例如境内关外的监管模式, 只能选择符合条件的港口、沿边城市和重点内陆城市。可全国复制推广的是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但这些方面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利益非常复杂, 而且需要重新建设监管体系, 短时间内在全国复制推广难度很大。

在全国复制推广的另一个难点是其他区域的市场环境远远不如上海。改革开放以来, 上海一直是改革的前沿, 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健全, 而一些内陆城市政府职能转化较慢, 对于市场的管控过多, 要想与上海一样简政放权, 难度更大一些。此外, 自贸区的改革重点是服务业, 而各地对于服务业的认识有差距, 这就造成了发展服务业的理念和动力不一样。有些地方已经确立了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但也有些地方仍然强调制造业发展, 对服务也缺乏重视。这就增加了上海经验复制的难度。

目前各地申请自贸区的热情比较高涨, 包括天津、广东、厦门、青岛, 甚至乌鲁木齐等内陆城市, 但目前还不能确定能否通过审批。从政府的表态上来看, 即使未来有些城市的自贸区方案不能通过审批, 类似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方案也要推进。但是, 改革方案一定要和当地实情结合起来, 不可盲目推进改革, 避免出现不稳定现象。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5玲玲的画下一篇:史努比花生大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