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2024-10-19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精选14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

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

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

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3、全班汇报,由口头理解的不清晰,引出线段草图。

4、对比书中的线段图和学生的线段草图,引导学生思考“增加了……”这个省略号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图上看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增加了百分之几指的增加了谁的百分之几?

通得讨论得出: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的部分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

5、列式计算,数形结合,说出两个列式的含义

6、课件演示,小结两种解题思路。“增加百分之几”指的是增加的部分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

可以先求出增加的部分再除以单位“1”;也可以先求出增加后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再减去单位“1”。

三、训练巩固

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

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②梨的质量是苹果质量的百分之几?

③降价了百分之几?

④增产了百分之几?

2、消费宝典

电饭煲降价,原价220元,现价160元,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引导学生先理解“降低百分之几”再列式计算。)

3、建设新农村

选一选: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1)、(121-66)÷121

(2)、66÷121

(3)、66÷(121-66)

(让学生说出选择的依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我们理解并掌握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解题的重点是理解题意,关键是正确地找到单位“1”。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2

一、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采用比较的方法, 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它呈现螺旋式循环上升, 前面的知识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 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根据教学大纲, 认真剖析教材, 启发和引导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对新、旧知识的对比进行教学有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 ”这三种类型的应用题与分数中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 ”这三种类型的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例如:教学“五年级有学生180人, 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08人, 占五年级学生数的百分之几? ”时, 则先可出示引例, 将上题中的“百分之几”改为“几分之几”, 让学生说出解题方法, 计算出结果, 然后再出示上面例题, 让学生说说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从而区分出“几分之几”与“百分之几”两者之间的差异, 使学生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两类题目的计算方法是基本相同的。 如果题目要求百分数, 就必须把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所得的商化成百分数。

二、根据各类题型的数量关系, 用数理指导计算, 深入浅出, 击破难点, 掌握规律, 解决问题。

在教学百分数的三种类型题时, 应根据题型特点, 抓住问题的本质, 用清晰精确的语言和图示, 深入浅出, 逐步加深理解, 击破难点。 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抓住本质, 揭示规律,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如教学例题“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 现在的成本是37.4元, 比原来降低了15%, 原来每件产品是多少元? ”时, 先出示引例:“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 现在每件的成本是37.4元, 相当于原来的85%, 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 ”让学生计算后, 再回过头来看例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找出37.4元相对的百分率, 对应的百分率一找出,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分类归纳, 集中比较, 加深理解, 巩固所学知识。

各类题型授完后, 进行综合复习时, 通常有些学生对所学的各类型题分辨不清, 为了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可将应用题进行分类, 归纳如下。

1. 某学校男生600 人, 女生400 人, 女生占男生的百分之几?

男生占女生的百分之几?

2. 某工厂有工人500 人, 其中男工人占全厂工人总数的60%, 男工人有多少人?

3.某厂有男工人300, 占全厂总人数的60%, 全厂有工人多少人?

4.某专业户去年早造亩产500千克, 今年比去年增产25%, 今年早造亩产多少千克?

5.某专业户今年早造亩产600千克, 比去年增产20%, 去年早造亩产多少千克?

6. 某专业户去年早造亩产500 千克, 今年早造亩产625 千克, 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对以上各题, 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归纳出三种类型, 并指导列式计算。 通过对比, 学生加深了理解, 巩固了百分数各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四、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指导学生自编应题。

为了深化知识, 牢固掌握知识, 在授完百分数应用题进行复习题, 应突出应用题中标准量, 对应分率和对应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规律这个重点, 抓住“找出与量相对应的分率”这个关键, 引导学生把不完整的应用题补充提出问题或自编应用题。 如“一堆货物200吨, 第一次运去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二次运去总数的25%, ……? ”, 指导归纳出下列几种情况:

(1) “……”两次各运多少吨?

(2) “……”两次共运多少吨?

(3) “……”第一次比第二次少运多少吨?

(4)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多少吨?

(5) “……”还剩多少吨没有运走?

把问题补充完整后, 便可根据各问题的特点, 归纳指出:已知标准量与对应的分率, 用乘法计算, “与量对应的分率”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没有直接告诉的题目, 应先求出“与量对应的分率”。 再引导学生用下列条件自编应用题。

(1) 我校有教师60名, 其中女教师占60%, … …

(2) 某工厂前年每小时生产400个零件, 由于采用新技术, 今年比前年每小时多生产80%, ……

五、联系实际, 指导验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篇3

关键词:体验活动;观察与分析;探索;再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67-0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调查,问: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8/18)

教师献疑:我认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9,你们同意吗?

二、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折:找出第一组相等的分数

(1)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学生用3/4来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2)师:老师还能变出一个新的分数,你们相信吗?(教师竖着从中间对折)问:这回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了?(6/8)(3)师:你们能像老师一样通过对折再找出一个分数吗?(3/4、6/8、12/16……)(此时学生会以很浓的兴趣开始这项活动,会说出很多的与3/4相等的分数。)

2、撕

(1)课前每个学生发一张红色长方形纸条。

(2)发出指令,学生把纸条上面一层的红色部分撕去。

纸条被平均分成2份的同学请撕去它的1/2,

纸条被平均分成4份的同学请撕去它的2/4,

(3)比较:相互比较一下自己的纸条被撕去的部分,发现了什么?

(4)幻灯片演示撕的过程,再次证明撕去的部分相等。

(5)板书找到的第二组相等的分数。(3/6、2/4、1/2)

(如果说折纸是学生独立的活动过程,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学生与学生初步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对比中就会发现自己的结果与别人的一样,在惊喜之余又发现了一组相等的分数。)

3、站立游戏

(1)将部分学生按座位分成左右两排,全体正座。

(2)教师指令:左边的6同学请站起2/6,右边的6个同学请站起1/3。

(3)其他同学比较2边同学的结果,竟然是一样的。

(4)又发现一组相等的分数,教师板书。(2/6、1/3)

(借助学生的身体来体验相等的分数,这一个环节是前两个环节的升华,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按教师指令做的同时,感知了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

三、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组相等的分数,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2、观察第一组相等的分数,小组讨论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如何变化的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启发点拨

(1)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如果再从右到左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呢?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为了方便记忆,你们能把这两个发现合为一句简练的话来概括吗?(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0除外)。

(4)小结: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我们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你认为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5)解决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4/9这个问题。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自己一步一步的总结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更规范、简练的语言来概括。)

四、运用规律

1、书中“试一试”

2/3=()/186/21=2/()3/5=21/()

2、六对分数,通过连队线找出两相等的三组

3、游戏时间

课前给学生发下了分数卡片,其中有两两相等的,请一个同学读出自己的分数,另外一个持有与之相等分数的同学以最快的速度站起并读出分数。(教师也与学生一起来活动。)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与观察、思考,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象这样的规律在数学中总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同学们肯勤动手去做,用眼去观察,动脑去思考,就会发现。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比较熟练解答这类应用题,把它们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十二册111页~112页的内容。再看看其他册课本有关分数、百分数的内容。

2、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预习中不懂的地方。

3、提出预习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写出来。

4、课前试练:111页“做一做”。

5、复习十一册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相关的知识。

二、学生提出预习中问题

三、对学生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讲解。

四、变式训练

教师精点111页“做一做”。

五、教师引讲

1、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学生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80―50)÷50=3/5

(2)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80―50)÷80=3/5

为什么用80作除数?而不是用50?呢?

4、归纳小结:

这是两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它们都是用相差量去跟单位“1”的量相比。相同点是这两个要比较的数量是已知的,不同点是两个问题中的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因此,在算式中用哪个数量作除数就不同。

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相差量除以单位“1”的量。

板书:找出单位“1”

5、改编练习题。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1)根据“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2)根据“水彩画比蜡笔画少”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编出4道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并解答。

①蜡笔画比水彩画多,水彩画有5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蜡笔画:50×(1+3/5)=80(幅)

②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蜡笔画有80幅,水彩画有多少幅?

水彩画:80÷(1+3/5)=50(幅)

③水彩画比蜡笔画少,水彩画有5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蜡笔画:50÷(1+3/8)=80(幅)

④水彩画比蜡笔画少,蜡笔画有8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水彩画:80×(1―3/8)=50(幅)

思考:两个问题一样吗?解答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有不同地方?

6、总结。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

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多”用1+分率

“少”用1―分率

7、迁移深化。

教师:如果把以上几道应用题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进行解答。

把以上几道应用题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题里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用百分数表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变。

六、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深化练习:练习二十二第5题。

七、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1、4题。

板书:复习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

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多”用1+分率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5-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基本思考方法,会正确地进行日常存款利息的计算,并能解决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光盘及多媒体设备,银行定期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2.这位同学的建议真好,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看以下的信息,投影: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363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10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昆山的建设银行,存款之前,银行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2.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3.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信用社。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信用社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银行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4.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我国到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投影)

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6.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四、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1.你能帮亮亮算一算,到期时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看书,与书上校对。

指名读: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缴纳利息税。

2.存款的利息必须按20%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学生尝试练习,可能会有两种思路:

(1)18-18×5%=14.4元 (2)18×(1-5%)=14.4元

集体交流:18×5%表示什么?(上缴的利息税)

18-18×5%表示什么?(应得利息-上缴的利息税=实得利息)

1-5%表示什么?(实得利息占应得利息的百分率)

18×(1-5%)表示什么?(应得利息×实得利息的百分率=实得利息)

(板书:应得利息 实得利息)提问:谁来说说应得利息和实得利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练一练”。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计算,然后汇报交流。

4.提问: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纳税?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券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练习二第7题。

引导学生阅读存单,分析题意:从存单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对“王强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指名交流,共同订正。

2.课后拓展

学生到银行做调查,把练习二第8题的表格填好。

小华准备将过年时收到的1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到期后把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按现在的年利率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多少钱?

甲、乙两人不久前各向银行存入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两年定期。到期后,你认为谁取回的钱多?

六、自主归纳,实际运用

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2.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七、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第5、6、7题。

板书设计: 利息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

其他教案-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篇6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会解

答一至三步计算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会有条理地说

明它们的思路,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

方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2、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会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正确判断作为单位“1”的量是学习的重点。

2、百分数的应用是学习的重点。

3、在发芽率的公式中为什么要乘以100%是学习的难点。

4、在工程问题中,用“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

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表示工作效率,是学习

的难点。

5、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是学习的难点。

第一课时:10、30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

如:

二、要解决的`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如:(1)15的 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 是12,这个数是多少?

三、应用

例1、一条公路长2400米,已修了全长的 ,还剩

下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已修了全长的 ,是把全长(2400米)看作“单位1”,未修的路程是全长的(1- ),要求还剩下多少米就是求2400米的(1- )是多少。

答:还剩下960米。

例2、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已修了1440米,正好占

全长的 ,还要修多少米?

分析:已修的正好占全长的 ,是把全长看作“单位1”,

已修的1440米是 对应的数量,可以求出全长。已修了占全长的 ,那么未修的占全长的(1- ),要求出还要修多少米才完成任务,就是求全长的(1- )是多少?

答:还要修960米才完成任务。

练习:分课时总复习P98 Ex1:5、6、7、8

P98 Ex2、Ex4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初探 篇7

一、找出分率句,找准单位“1”

找出分率句,并找准单位“1”是解分数应用题的首要任务,也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重要一环。要找准单位“1”,应从分率句入手,抓住两点:1.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标准量;2.谁比谁多几分之几或者谁比谁少几分之几,被比的那个量就是标准量。

二、把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每次解答应用题之前,教师都应要求学生至少要读三遍题目,在读题的过程中审题并思考。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之前,应将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

例如,苹果有12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梨有多少个?

分析:中心句是“梨的个数是苹果个数的”。先引导学生变式读中心句,即可读作:梨的个数相当于苹果个数的,苹果个数的等于梨的个数。通过几种读法,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这道题是把苹果的个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求这样的两份是多少。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既然已知苹果有12个,要求梨的个数即苹果个数的,也就是求12的是多少,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

三、数量和分率要对应

数量和分率的区别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也是正确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引导学生抓住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关系”,许多难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男生比女生少,男生有18人,女生多少人?

分析:女生人数是单位“1”的量,男生人数是对比量,它所对应的分率是“比女生少”,即比单位“1”少,男生人数是已知的,要求女生人数也就是求单位“1”对应的量,用除法算,即对比量除以它对应的分率。这道题其实是已知一个数的是18,求这个数是多少。

四、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法,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手段。

例如,一段路,第一天修了,第二天修了,还剩54米没修,这条路有多长?

分析:通过线段图,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要求这条路有多长,实际求的是单位“1”所对应的数量,用除法算。没修的路是对比量,它对应的分率是,列式

五、进行一题多解,学会举一反三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建议 篇8

一、知分率,懂结构

用分率表示数量关系,是学生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因此,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条件说出各种相关量的对应分率和数量关系式。如采用边问边答的形式进行复习,同时用电脑逐步显示。(如下表)

通过这样的复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率的意义,深化认知结构。

二、抓对比,明异同

在解题时,学生常因审题不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对比,引导学生区别异同,使他们对错例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以提高分析解题的能力。

1.“具体量”与“分率”的对比。

(1)一根铁丝长120米,用去3/5,还剩多少米?

(2)一根铁丝长120米,用去3/5米,还剩多少米?

引导学生分析:上面(1)、(2)两题只有一字之差,(1)题中的“3/5”是分率,它表示量与分率的关系;(2)题中的“3/5米”是具体量,它表示与120米之间的相差关系。显然,这两题的解法截然不同:(1)120×(1-3/5);(2)120-3/5。

2.“简单”与“复杂”的对比。

(1)一种半导体收音机,现在售价60元.是原价的75%,这种收音机

(2)一种半导体收音机,现在售价60元,比原价降低了25%,这种收音机的原价是多少元?

列式后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现价都是原价的75%,用现价除以75%求得原价,这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不同之处:第(1)题直接告诉“现价是原价的75%”,而第(2)题“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5%”,是间接告诉,所以解答第(2)题时应先算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再求原价。

三、多形式,促巩固

复习时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他们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多形式补充。

例如:工地上有水泥150吨,(),黄沙有多少吨?

可补充为:(1)水泥是黄沙的2/3;(2)黄沙比水泥多2/3;(3)黄沙是水泥的2/3;(4)水泥比黄沙多2/3;(5)黄沙比水泥少2/3;(6)水泥比黄沙少2/3……

2.多形式变问。

例如:根据条件“有一根钢材长10米,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5%”,改变问句。

(1)第一次用去多少米?

10×20%=2(米)

(2)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10×25%=2.5(米)

(3)还剩多少米?

10×(1-20%-25%)=5.5(米)

(4)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10×(20%+25%)=4.5(米)

(5)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去多少米?

10×(25%-20%)=O.5(米)

接着,把条件改为“有一根钢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25%,还剩5.5米”,改变问句。

(1)这根钢材全长多少米?

5.5÷(1-20%-25%)=10(米)

(2)第一次用去多少米?

5.5÷(1-20%-25%)×20%=2(米)

(3)第二次用去多少米?

5.5÷(1-20%-25%)×25%=2.5(米)

再把条件改为“有一根钢材长10米,第一次用去2米,第二次用去2.5米”,改变问句。

(1)第一次用去全长的百分之几?

2÷10=20%

(2)第二次用去全长的百分之几?

2.5÷10=25%

(3)两次共用去全长的百分之几?

(2+2-5)÷10=45%

(4)第一次比第二次少用去百分之几?

(2.5-2)÷10=5%

(5)还剩百分之几?

(10-2-2.5)÷10=55%

3.多形式串通。

(1)两人同时从相距6600米的两地相向出发。一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850米,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5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可以相遇?(相遇问题)

(2)一项工程,由甲队做,需10天,由乙队做,需15天,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工程问题)

(3)有一水池,单开甲管需10分钟可以注满,单开乙管需15分钟可以注满。甲乙两管同时开,需几小时才能注满水池?(水池问题)

四、寻多解,促发展

复习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做题和做对题,更应注意解题方法的合理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光明玻璃厂十月份生产玻璃550箱,比九月份多生产25%,比九月份多生产多少箱?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以九月份的产量为单位“1”。

解1:550-550÷(1+25%)

解2:550÷(1+25%)×25%

以十月份的产量为单位“1”。

解3:550-550×[1÷(1+25%)]

解4:550×[1÷(1+25%)]×25%

用方程解。

解5:设十月份比九月份多生产x箱。

x÷25%=550-x

解6:设九月份生产玻璃x箱。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9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基本方法

1.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分析思考? 2.分数乘法应用题。

(1)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是桂树的,玉兰树有多少棵?(2)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比桂树少,玉兰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列出的算式为什么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3.分数除法应用题。

(1)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是桂树棵数的,桂树有多少棵?(2)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比桂树棵数多,桂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方程解答?为什么列出的方程不一样?你认为,这里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也要注意什么? 4.小结。

从上面两组题可以看出,在分数应用题里,先确定单位“1”的量,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用算术方法解答;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分析数量关系时,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问题或已知数量与题里的“几分之几”不对应,就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解答时先要根据题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两个算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或方程。集体订正,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提问:第(2)题与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一样?指出;当所求的数量与分数对应时,就直接用一步计算求出结果;当所求数量与分数不对应时,就要用单位“1”的数量加上或减去几分之几的对应量,求出结果。(3)提问:第(3)题与第(2)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解题方法不一样?解题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指出:从这里的比较可以知道,根据单位“l”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可以确定用算术方法做还是用方程解答。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先分析,根据数量的对应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式子解答。3.做练习十六第14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强调根据题意,一桶油的重量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重量。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解题过程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哪里不同?为什么?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还要注意题里分数是表示的什么意义,弄清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还是具体数量。4.做练习十六第1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提问:这类应用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四、课堂小结

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解题时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讲解思考题

学生读题。提问:第二次降低的是哪个价格的15%?想一想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可以看做原价的百分之几?(1—20%)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怎样算,自己试一试。

六、课堂作业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地列方程解决问题。

2.重视方程后检验方法的交流

教学重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识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不在于教师教会学生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教师需树立“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的观念,因此教学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画线段图,找数量关系,列方程等方法来解决相关的类似的题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促思

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已掌握了不少百分数的知识,今天给大家呈现的是一种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想不想攻克它。

要攻克它,我们首先要了解它,分析它,师出示例题。

二、探究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评价总结

1.出示例5,读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教师指导:先画什么?女生的线段画多长?80%标在哪里?36人标在哪里?请个别学生上去板演,以便集体订正?

2.从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板书有意义的信息,教师适当引导):

男生人数×80%=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6人

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关系式进行综合后老师板书:男生人数+男生人数×80%=36人。使学生用方程解答成为一种迫切的内因。

下面你会求男生人数了吗?怎样求?

3.这个方程你会解吗?女生人数怎样求?你解得对吗?

板书学生的方程,解读学生的方程。

追问:你是怎样检验的?

追问:你为什么设男生为?为什么不设女生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设单位“1”为较为合理。

4.回顾解题过程:数量关系在哪一句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句话中,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怎样确保自己的正确率?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思考:数量关系在哪句话中,是什么?应该把谁看作,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会解这个方程吗?你怎样检验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你从哪句话中看到了本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你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你的方程对吗?

3.做练习四的第1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做练习四的第2、3两题

先说一说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5.做练习四的第4题

数量关系在哪一句话中,是什么数量关系?两小题的关键句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引导单位“1”变了)?第(1)小题应设谁为?第(2)小题呢?各自列出怎样的方程?解解看它们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一样?

说说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线段图。

学生讨论后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得到综合后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把男生人数设为列出方程。

学生解方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引导学生计算20+16是否等于36。

学生思索比较。

学生可能会说两种答案:“美术组有36人”和“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后者说的是相关联的两种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用来解设更为方便。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列出方程。

解方程

检验

学生口答

列方程并解答

检验

学生练习,尽量口算,集体订正。

学生说数量关系

列方程解答

集体检验

学生口答

列方程解答

检验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1

【关 键 词】 分数应用题;解题;策略

一直以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都较为抽象、难于理解,难以使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拓展认识,仅凭记忆题型确实可以使很多学生迅速掌握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如何改进和加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使其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教学中,我探索出一些解决分数、百分数问题的技巧和策略,将其运用在常见的一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进行分析,使之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一、对应法

对应法是将两个集合间的问题建立联系,也就是把两个集合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抓准分率与实际数量的对应关系是解答的关键,由于其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应抓住“量”与“率”的对应和“图”与“式”的对应。分数应用题中,每一个数量对于一个确定的标准(单位“1”的量)而言,都有一个对应的分率,明确谁是单位“1”的量,谁是对应分率,可以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条件和问题中,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线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典型例题:五年级师生向希望小学捐书150本,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六年级师生捐书多少本?

方法指导: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单位“1”是五年级的捐书数量,是已知的,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也就是六年级的捐书数量是五年级捐书数量的1+=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150的1是多少。

正确解答:150×

1+

=180(本)

对应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很多问题,给定的数量和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应用对应法解题的时候要注意前提条件,对应法的使用必须有2个不变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对应,找不同,以及相互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寻找量率对应关系的技能技巧的训练,量率对应常常和画线段图结合使用,效果会更佳。

二、画线段图法

画线段图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画出线段图等表达题意,帮助学生正确地审题、分析和检验,从而使数学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策略。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每一个分率都对应一个具体数量,量率对应,寻找对应关系,必须充分利用半具体半抽象的线段图作为解题工具。通过分析线段图,明确谁是单位“1”,谁是对应分率,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条件和问题中,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线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典型例题:果园里有60棵苹果树,梨树的数量是苹果树的,桃树的数量是梨树的,果园里有多少棵桃树?

方法指导:本题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线段图来表示,观察下图可以看出,梨树的数量=苹果树×,桃树的数量=梨树×,即桃树的数量=苹果树××。

[60棵][棵][苹果树][梨树][桃树]

正确解答:60××=30(棵)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画线段图能将题目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从而降低解题难度。画线段图法常常与其他解题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说,它是学生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题意、分析其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三、方程法

方程法是把题中的未知量设为字母x,找出等量关系,然后把x作为已知量参与运算,最终得到等式,求出未知量的过程。用方程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适用于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把单位“1”的量设为X,把未知数x与已知数放在一起,分析应用题所叙述的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式。

典型例题: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总数的,第二天加工了总数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加工了300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方法指导:根据“第一天比第二天多加工了300个”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即“第一天加工的—第二天加工的=300个”。

正确解答:解:设这批零件一共有X个?

X-X=300

X=3600

列方程式其核心就是要寻找给出条件存在的数量关系,建立等量写出等式,未知数与已知数用运算符号相连接,从整体上反映数量关系的各个方面,用方程解题要比用算术的方法简单,且解题方式灵活多样,可以从最简单的入手,循序渐进,适用面广,用来解答那些反叙的问题会更方便。

四、抓不变量法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有许多数量前后发生变化的题型,一个数量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个数量的变化,但总存在着不变量。解题时抓住始终不变的数量,分析不变的数量与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突破口,把问题解答出来。

典型例题:故事书和科技书共450本,其中故事书占总数的30%,后来又买来一些故事书,现在故事书占总数的50%,后来买了多少本故事书?

方法指导:此题可以抓住不变量“科技书的数量”来解答,原来有科技书450×(1-30%)=315(本),又买来一些故事书后,科技书的对应分率是(1-50%),用科技书的数量除以对应分率(1-50%),得出的结果是现在图书的总数,即可求出又买来多少本故事书。

正确解答:科技书:450×(1-30%)=315(本)

315÷(1-50%)=630(本)

630-450=180(本)

抓不变量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前后对比,问题得解,量率对应,问题得解,已知不变量找出其变化后的对应分率,求出变化后的另一个变量,找出其变化前后的数量,算出数量差,帮助学生沟通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打开解决问题的通道,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五、对比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出数量之间的不同点、相似点或相同点,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典型例题:某服装店同时以每件60元的价格售出了两件衣服,其中一件赢利25%另一件亏损25%,则这次买卖中总的情况是赚了还是赔了?

方法指导:想要知道店主是赚还是赔,应计算出这两件衣服的进价,然后与售价进行比较。这题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所对应的单位“1”都是进价,单位“1”是未知的。

正确解答:60÷(1+25%)=48(元)

60÷(1-25%)=80(元)

两件衣服的进价:48+80=128(元)

两件衣服的售价:60×2=120(元)

128>120该服装店赔了。

六、转化法

在解答一些复杂的、陌生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中存在的相等关系,把新问题通过换角度、换方式、换叙述、换处理方式的办法进行变化,把新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已学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策略。

典型例题: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54人,男生人数的75%和女生的80%都参加了学雷锋做好事活动,而未参加的男、女人数刚好相等,这个班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方法指导:由“未参加的男、女人数刚好相等”可以理解到:

男生×(1-75%)=女生人数×(1-80%)

男生×25%=女生人数×20%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4:5

正确解答:女生人数:54÷

1+

=30(人)或:54×=30(人)

男生人数:54—30=24(人)或:54×=24(人)

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常常含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通过适当的变化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进行思考、求解,从而实现从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

我认为,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境,在实践教学中,在逐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交流和适量的练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各自的方法,从而能够轻松地根据分数乘、除法意义的不同解决问题,体会分数(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愉悦地学习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丽辉. 浅谈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答路径[J]. 新课程(中),2011(5).

[2] 蒋明玉. 应用题“画”出来[J]. 数学大王,2009(9).

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浅谈 篇12

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弄清题意, 属于什么类型, 然后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方法进行解答, 对症下药, 就可化解为易, 迎刃而解。

下面我反举几例谈谈其解法。

例:三年级有学生50人, 四年级的学生是三年级的4/5,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

此题把50人看作单位“1”, 单位“1”已知。

解法:50×4/5=40 (人)

答:四年级有学生40人。

小结 (1) :根据例1可得解法:求一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小结 (2) :根据例5、例6可得解法:单位“1”未知, 比较量比单位“1”量少, 用除减法, 即:单位“1”÷ (1-少的分率) 单位“1”未知, 比较量比单位“1”量多, 用除加法, 即:单位“1”量÷ (1+多的分率) 。

通过以上题的对比学习, 进一步让学生分清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与解题思路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是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答方法。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把这六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总结如下:已知单位“1”, 求部分, 用乘法计算;未知单位“1”, 求单位“1”, 用除法计算;已知单位“1”, 比较量标准量多, 求比较量, 用乘加法;已知单位“1”, 比较量标准少, 求比较量, 用乘减法;未知单位“1”, 比较量比标准量多, 求标准量, 用除加法;未知单位“1”比较量比标准量少, 求标准量, 用除减法。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篇13

开发区坊正小学 张凯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

一、教材分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男孩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教材中的算一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安排,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学生明确了“增产百分之几”的意思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增产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班内交流

方法一:- 5.6 = 1.4(吨)1.4 ÷ 5.6 = 0.25= 25% 方法二:÷ 5.6 = 1.25= 125%

125% - 100% = 25% 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 - 2.25)÷ 2.25 = 0.36 ÷ 2.25 = 0.16 =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应用题复习教案 篇14

枧槽中心校 万义君

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二)例题变式.

1.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3/5,蜡笔画有多少幅?

2.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80幅蜡笔画,蜡笔画比水彩画多3/5,水彩画和蜡笔画一共有多少幅?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做分数应用题时,需要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深化.

如果题目中的分数发生了变化,我们还会解答吗?

1.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1/2,还剩下多少吨钢材?

2.仓库里有一些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总数的1/2,还剩下15吨,仓库里有多少吨钢材?

(1)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区别.

教师总结:虽然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数量关系相同.同样需要注意认真审题并且在找准单位1的同时注意找准对应关系.

三、巩固反馈.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文字表达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2.列式不计算.

(1)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菜子油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3)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3.判断并且说明理由.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20%.()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1/7,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了16千米,这时距离乙地还有94千米.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上一篇:八年级美术下册《色彩风景画》教案新人美版下一篇:年尾写作:县红十字会年终述职报告